TWI821395B -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 Google Patents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1395B
TWI821395B TW108133021A TW108133021A TWI821395B TW I821395 B TWI821395 B TW I821395B TW 108133021 A TW108133021 A TW 108133021A TW 108133021 A TW108133021 A TW 108133021A TW I821395 B TWI821395 B TW I8213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ed
gripping
movable
fixed
operating r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3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7928A (zh
Inventor
永木孝幸
岩間保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7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7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1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13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02J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12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involving special transmission means between the handles and the jaws, e.g. toggle levers,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 Forg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課題]提供一種能夠在把持部的中央部及前端部把持各種各樣的把持對象物之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解決手段]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具備絕緣操作棒、把持部、輔助絕緣操作棒及把持操作部。把持部具有可動把持部與固定把持部。固定把持部及可動把持部各自具備基端部、中央部及前端部。中央部各自具有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1凹部及朝向內方向突出的第1凸部,而形成在包含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方向之面方向的內側與把持對象物抵接的部分,且為從基端部側朝向前端部側連續而在面方向上屈曲或彎曲之波形。

Description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發明背景
以往,被稱為所謂的絕緣鉗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是在絕緣操作棒的前端設置有把持部。絕緣鉗的把持部是藉由固定把持部與可動把持部所構成,且是設成藉由可動把持部朝向固定把持部旋動,而讓把持部中的前端部進行夾持,來把持把持對象物。亦即,絕緣鉗是為了以把持部的前端部來把持把持對象物而使用。(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7-298436號公報
發明概要
以往的絕緣鉗在把持對象物為非常大直徑的電線的 情況下,有如下之問題:把持部的前端部之打開的角度變大,而在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與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成為未相向的程度的角度的情況下,並無法把持該把持對象物。
又,以往的絕緣鉗並未設想以下情形:以夾入把持部的中央部的方式來把持把持對象物。
因此,在必須把持以把持部的前端部所無法把持的程度之大直徑的把持對象物時,便必須準備更大型的絕緣鉗、或準備可以以夾入把持部的中央部的方式來把持把持對象物之所謂的絕緣快速鎖定件。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在把持部的中央部及前端部來把持各種各樣的把持對象物之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是具備以下構成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絕緣性的絕緣操作棒,具有用於在電線與人體之間保持安全的安全距離以上之長度;把持部,具有設置於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方向之前端,且藉由設置於絕緣操作棒的把持操作部之操作而接近遠離的可動把持部與固定把持部;絕緣性的輔助絕緣操作棒,輔助連接於前端的把持部之接近遠離動作;及把持操作部,裝設於絕緣操作棒的基端部附近且可旋動地連接於輔助絕緣操作棒的基端部,並以槓桿的作用來使輔助絕緣操作棒在其長度方向上往返移動來操作把持部。
固定把持部具備:基端部,連接於絕緣操作棒的前 端;中央部,連接於基端部且朝包含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方向之面方向的向外方向形成為凸起之大致圓弧狀;及前端部,連接於中央部。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具有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1凹部及朝向內方向突出的第1凸部,而形成在面方向的內側與把持對象物抵接的部分,且為從基端部側朝向前端部側連續而在面方向上屈曲或彎曲之波形。可動把持部具備:基端部,可旋動地連接於輔助絕緣操作棒的前端;中央部,連接於基端部,且朝與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之凸起方向為相反的方向即面方向的向外方向形成為凸起的大致圓弧狀;及前端部,連接於中央部,又,基端部是透過樞軸以可藉由把持操作部的操作來對固定把持部接近遠離的方式,可旋動地連結於固定把持部的基端部。
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具有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1凹部及朝向內方向突出的第1凸部,而形成在面方向的內側與把持對象物抵接的部分,且為從基端部側朝向前端部側連續而在面方向上屈曲或彎曲之波形。
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與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是形成為在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接觸於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時,為大致平行。
依據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具備:絕緣性的絕緣操作棒,具有用於在電線與人體之間保持安全的安全距離以上之長度;把持部,具有設置於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方向之前端,且藉由設置於絕緣操作棒的把持操作部之操作而接近遠離的可動把持部與固定把持部; 絕緣性的輔助絕緣操作棒,輔助連接於前端的把持部之接近遠離動作;及把持操作部,裝設於絕緣操作棒的基端部附近且可旋動地連接於輔助絕緣操作棒的基端部,並以槓桿作用方式來使輔助絕緣操作棒在其長度方向上往返移動來操作把持部。
並且,若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與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是形成為在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接觸於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時,為大致平行,則能夠把持成以相向的狀態來夾持直徑相對較小、板狀或布狀的把持對象物。
此外,固定把持部具備:基端部,連接於絕緣操作棒的前端;中央部,連接於基端部且朝包含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方向之面方向的向外方向形成為凸起的大致圓弧狀;及前端部,連接於中央部,又,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具有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1凹部及朝向內方向突出的第1凸部,而形成在面方向的內側與把持對象物抵接的部分,且為從基端部側朝向前端部側連續而在面方向上屈曲或彎曲之波形。
並且,若可動把持部具備:基端部,可旋動地連接於輔助絕緣操作棒的前端;中央部,連接於基端部,且朝與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之凸起方向為相反的方向即面方向的向外方向形成為凸起的大致圓弧狀;及前端部,連接於中央部,又,基端部是透過樞軸以可藉由把持操作部的操作來對固定把持部接近遠離的方式,可旋動地連結於固定把持部的基端部,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具有朝向外方向凹陷 的第1凹部及朝向內方向突出的第1凸部,而形成在面方向的內側與把持對象物抵接的部分,且為從基端部側朝向前端部側連續而在面方向上屈曲或彎曲之波形,則可以在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與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之間,把持直徑相對較大的把持對象物。
詳細而言,可以在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所具有之第1凹部,將無法以把持部的前端部把持之程度的較大直徑的把持對象物拉進,並且可以藉由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所具有之第1凸部,來防止已被拉進第1凹部的把持對象物朝前端側脫離之情形。
並且,已被拉進固定把持部的第1凹部的把持對象物可以如下之方式而穩定地把持:藉由因把持操作部所進行之操作而接近於固定把持部之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所具有的第1凹部,而被夾入固定把持部的第1凹部。此外,被固定把持部的第1凹部與可動把持部的第1凹部所把持的把持對象物,藉由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所具有之第1凸部,也可以防止把持對象物朝前端側脫離之情形。
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亦可進一步如下地構成。亦即,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更具有第2凹部,前述第2凹部連接於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1凸部的前端部側,且朝向外方向凹陷,而形成在面方向上屈曲或彎曲之波形,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更具有第2凹部,前述第2凹部連接於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1凸部的前端部側,且朝向外方向凹陷,而形成在面方向上屈曲或彎曲 之波形。
依據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可以在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所具有的第2凹部與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所具有的第2凹部之間,把持直徑相對較中等的把持對象物。
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亦可如下地構成。
亦即,一種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具備:絕緣性的絕緣操作棒,具有用於在電線與人體之間保持安全的安全距離以上之長度;把持部,具有設置於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方向之前端,且藉由設置於絕緣操作棒的把持操作部之操作而接近遠離的可動把持部與固定把持部;絕緣性的輔助絕緣操作棒,輔助連接於前端的把持部之接近遠離動作;及把持操作部,裝設於絕緣操作棒的基端部附近且可旋動地連接於輔助絕緣操作棒的基端部,並以槓桿作用方式來使輔助絕緣操作棒在其長度方向上往返移動來操作把持部,固定把持部具備:基端部,連接於絕緣操作棒的前端;中央部,連接於基端部且朝包含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方向之面方向的向外方向形成為凸起之大致圓弧狀;及前端部,連接於中央部,可動把持部具備:基端部,可旋動地連接於輔助絕緣操作棒的前端;中央部,連接於基端部,且朝與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之凸起方向為相反的方向即面方向的向外方向形成為凸起的大致圓弧狀;及前端部,連接於中央部,又,基端部是透過樞軸以可藉由把持操作部 的操作來對固定把持部接近遠離的方式,可旋動地連結於固定把持部的基端部,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與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是形成為在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接觸於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時,為大致平行。
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具有朝向內方向突出的凸部與朝向外方向凹陷的凹部,而形成在面方向上屈曲之波形,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具有朝向外方向凹陷的凹部與朝向內方向突出的凸部,而形成在面方向上屈曲之波形,又,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凸部與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是在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接觸於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時相嚙合,且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與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凸部,是在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接觸於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時相嚙合。
依據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由於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具有朝向內方向突出的凸部與朝向外方向凹陷的凹部,而形成在面方向上屈曲之波形,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具有朝向外方向凹陷的凹部與朝向內方向突出的凸部,而形成在面方向上屈曲之波形,又,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凸部與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是在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接觸於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時相嚙合,且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與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凸部,是在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接觸於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時相嚙合,因此在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接觸於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時形成為大致平行的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與 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可以將布狀的把持對象物從其兩面來夾持,並且嚙合的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凸部及凹部與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及凸部,可以將布狀的把持對象物以放進屈曲成波形狀的各個凸部及凹部而不會從把持部的前端部溜走並脫離的方式,來更加強固地把持。
從而,根據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可以在把持部的中央部及前端部來把持各種各樣的把持對象物。
10、10A: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12:把持部
14:絕緣操作棒
15:固定把持部的嵌裝部
15a:嵌裝部的基端
15c:嵌裝部的螺栓孔
15e:嵌裝部的螺栓
16:擋雨件
18:護緣
20:可動把持部
20a:可動把持部的基端部
20Ab1s:第1凹部
20Ab1t:第1凸部
20Ab2s:第2凹部
20Acs: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
20Acs1:凹部底面
20Acs2:凹部傾斜面
20Act: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凸部
20Act1:凸部傾斜面
20Act2:凸部頂面
20Act3:凸部垂直面
20b: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
20b1s: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1凹部
20b1t: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1凸部
20b2s: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2凹部
201b:中央部第1抵接面
202b:中央部第2抵接面
20c: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
20ct: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凸部
20ct1:凸部傾斜面
20ct2:凸部頂面
20ct3:凸部垂直面
20cs: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
20cs1:凹部底面
20cs2:凹部傾斜面
200c: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
20d:可動把持部的螺栓孔
20e:可動把持部的基端側鉚釘孔
20f:可動把持部的基端
20g:可動把持部的長孔
22:固定把持部
22a:固定把持部的基端部
22Ab1s:第1凹部
22Ab1t:第1凸部
22Ab2s:第2凹部
22av:固定把持部的基端部之屈曲部
22Acs: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
22Acs1:凹部傾斜面
22Acs2:凹部底面
22Act: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凸部
22Act1:凸部傾斜面
22Act2:凸部頂面
22Act3:凸部垂直面
22b: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
22b1s: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1凹部
22b1t: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1凸部
22b2s: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2凹部
221b:中央部第1抵接面
222b:中央部第2抵接面
223b:中央部第3抵接面
224b:中央部第4抵接面
22c: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
22cs: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
22cs1:凹部傾斜面
22cs2:凹部底面
22ct: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凸部
22ct1:凸部傾斜面
22ct2:凸部頂面
22ct3:凸部垂直面
220c: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
22d:固定把持部的螺栓孔
22g:固定把持部的長孔
24:輔助絕緣操作棒
25:輔助絕緣操作棒的前端件
25a:前端件的基端
25b:前端件的前端
25c:前端件的螺栓孔
25d:前端件的鉚釘孔
25e:前端件的螺栓
26:把持操作部
26a:操作桿
26b:支撐金屬零件
26c:解除桿
26d:操作用旋動軸
26e:作動片
28:彈簧
30:樞軸(固定把持部與可動把持部的連結用螺栓)
42:鉚釘(可動把持部與輔助絕緣操作棒的緊固用鉚釘)
84:把持對象物(直徑相對較大的電線、直徑相對較中等的電線、直徑相對較小的電線、片材/蓋件等)
A:軸線方向(包含通過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朝向基端或朝向前端的方向)
B:在具有藉由把持操作部的操作而接近遠離之可動把持部與固定把持部的把持部中,其接近遠離的方向(以可動把持部的樞軸作為中心的旋動方向)
V:假想平面(包含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方向之面)
C1:假想平面(從固定把持部的螺栓孔朝向前端部延伸的平面)
C2:假想平面(從可動把持部的螺栓孔朝向前端部延伸的平面)
T1:第1大致關閉的區域
T2:第2大致關閉的區域
圖1是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的正面圖。
圖2是顯示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處於打開之狀態的把持部的立體圖。
圖3是圖1的a部分放大圖,且是顯示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處於打開之狀態的把持部的正面圖。
圖4是顯示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之固定把持部的正面圖。
圖5是顯示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之可動把持部的正面圖。
圖6是顯示在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之把持部的中央部把持有直徑相對較大之把持對象物之情形的正面圖。
圖7是顯示在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之把 持部的中央部把持有直徑相對較中等之把持對象物之情形的正面圖。
圖8是顯示在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之把持部的前端部把持有布狀的把持對象物之情形的正面圖。
圖9是顯示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之變形例的圖,且是顯示處於打開之狀態的把持部的正面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一邊參照圖一邊詳細地進行說明。
再者,是如下來定義在說明書及專利申請範圍的說明中所使用的方向或面。將與構成間接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的絕緣操作棒之軸線正交或交叉的方向且接近於軸線的方向設為向內方向,將與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正交或交叉的方向且遠離軸線的方向設為向外方向。又,在絕緣操作棒中,將被作業人員的手所把持之側之端設為基端,將設置有把持部之側之端設為前端。基端與前端的位置關係在把持部或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的整體中都相同。又,將通過絕緣操作棒的軸線且包含基端方向或前端方向的方向設為軸線方向A。又,在具有藉由把持操作部的操作而可接近遠離之可動把持部與固定把持部的把持部中,將該接近遠離的方向設為B方向。又,所謂包含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方向之面V,是藉由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方向、與交叉於軸線方向的B方向來定義之面。
再者,以下所示的實施形態只是將本發明具體化之一例,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的技術範圍。
如圖1所示,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10具備:絕緣操作棒14;把持部12,設置於絕緣操作棒14的前端;把持操作部26,設置於絕緣操作棒14的基端部附近;及輔助絕緣操作棒24,將由把持操作部26所進行的操作傳達至把持部12。把持部12具有可動把持部20與固定把持部22,把持操作部26是用於操作構成把持部12之可動把持部20在B方向上與固定把持部22的接近遠離動作之構件。以下,針對各構成要件詳細敘述。
絕緣操作棒14是由絕緣性的材料所構成之圓柱狀的棒狀構件。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10由於是使用在高壓配電線的下拉線的切斷作業等的工具,因此絕緣操作棒14具有用於在電線與人體之間保持安全的安全距離以上的長度。
為了避免沿面放電或漏電,於絕緣操作棒14上設置有擋雨件16或護緣18。
如前述,於絕緣操作棒14的前端設置有把持部12,且在絕緣操作棒14的基端部附近設置有把持操作部26。
作業人員是藉由此絕緣操作棒14,而將設置於前端的把持部12定位至作業位置。並且,作業人員是藉由把持操作部26來進行把持部12的接近遠離操作。
輔助絕緣操作棒24是以和絕緣操作棒14相同的材質來構成,且同樣地為了防止漏電、沿面放電,而 設置有擋雨件16或護緣18。
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前端部是與後述之可動把持部20的基端部20a可旋動地連結。
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基端部是與後述之把持操作部26的作動片26e可旋動地連結。
輔助絕緣操作棒24與絕緣操作棒14並排設置,並輔助已安裝於絕緣操作棒14的前端的把持部12之由把持操作部26所進行的接近遠離操作。
在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前端部,設置有用於與可動把持部20的基端部20a可旋動地連結的前端件25。
如圖2、圖3等所示,前端件25是形成為前端25b側為從中途以分叉狀的方式分成2個之大致圓柱狀體且基端25a側為開口之大致圓筒狀,並形成為在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軸線方向上延伸。
前端件25是形成為:基端25a側的開口部分之內徑與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直徑一致,而可以在基端25a側的開口部分嵌裝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前端部。前端件25是形成為:以從前端25b朝向基端25a且橫越於徑方向的方式,讓前端25b側成為在側面視角下切除成凹狀的形狀。
又,前端件25在前端25b的附近形成有鉚釘孔25d,鉚釘孔25d是開口成與前述凹狀的缺口正交且中心線在徑方向上通過。
又,前端件25在基端25a的附近形成有螺栓孔25c,螺栓孔25c是與鉚釘孔25d平行地開口,亦即開口成中心線在 徑方向上通過。
前端件25從基端25a側嵌裝有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前端部,並插通有從螺栓孔25c貫通於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前端部之螺栓25e,而和輔助絕緣操作棒24一體化。
此外,前端件25使鉚釘孔25d與位於前端件25的前端25b側之可動把持部20的基端部20a之後述的基端側鉚釘孔20e一致,並將鉚釘42插通於鉚釘孔25d與鉚釘孔20e,而將可動把持部20連接於輔助絕緣操作棒24。
把持部12是在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10中,接近於把持對象物84,而可以在前端部以夾持把持對象物84的方式來把持,且在中央部以夾住、抱住把持對象物84的方式來把持之部分。
把持部12具有可動把持部20與固定把持部22。
已連接於絕緣操作棒14的可動把持部20是從連結於絕緣操作棒14的基端部22a朝輔助絕緣操作棒24側延伸,此外並在與絕緣操作棒14相反的相反側朝向上方延伸,另一方面,連接於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固定把持部22是從連結於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可動把持部的基端部20a朝絕緣操作棒14側延伸,此外並朝向絕緣操作棒14延伸的上方而延伸。可動把持部20與固定把持部22是以樞軸(後述的樞軸30)為中心交叉,並形成延伸成U字狀態的夾持構造。
固定把持部22是構成把持部12的構件。固定把持部22是以硬質材料,例如金屬材料所形成。如圖4所示,固定把持部22具有:用於嵌裝絕緣操作棒14的前端部 之嵌裝部15、排列設置於嵌裝部15的前端側之基端部22a、排列設置於基端部22a的前端側之中央部22b、及排列設置於中央部22b的前端側之前端部22c。
如圖4所示,以整體形狀而言,固定把持部22是相對於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而朝向外方向傾斜約45度,並在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上形成為朝向外方向凸起之大致圓弧狀,並且從基端部22a至前端部22c,在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上形成為逐漸地變細。再者,在圖4中,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是與紙面一致。
如圖4所圖示,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是與從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前端部分擴展到固定把持部的基端部22a之後端部的縱截面幾乎一致的平面,且為與固定把持部22的寬度方向正交的平面。
如圖4所示,嵌裝部15是形成為前端側封閉而一體地排列設置於基端部22a,且形成為基端15a側開口成大致圓筒狀。嵌裝部15是形成為:基端15a側的開口部分之內徑與絕緣操作棒14的直徑一致,而可以在基端15a側的開口部分嵌裝絕緣操作棒14的前端部。嵌裝部15在形成圓筒面的側面,形成有開口成中心線在徑方向(內外方向)上通過的螺栓孔15c。如圖3所示,嵌裝部15是從基端15a側將絕緣操作棒14的前端部內包,並從螺栓孔15c插通將絕緣操作棒14的前端部貫通之螺栓15e,來與絕緣操作棒14連接。
如圖3及圖4所示,固定把持部22的基端部22a是排列設置於嵌裝部15。如圖4所示,基端部22a是形成為相對於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朝向外方向傾斜約45度,此外,形成有屈曲部22av,前述屈曲部22av是從基端部22a的中途朝向外方向彎曲,而以相對於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成為約90度的方式延伸。
如圖4所示,基端部22a形成有用於讓可旋動地連結可動把持部20的螺栓30通過之螺栓孔22d,螺栓孔22d是在屈曲部22av的附近,朝與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正交的方向開孔。
如圖4所示,中央部22b是排列設置於基端部22a,而形成為整體形狀為在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上朝向外方向凸起之大致圓弧狀。
中央部22b是在外側面,平滑地連續於相對於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傾斜約90度的基端部22a,並且逐漸朝向內方向改變曲率而彎曲。
又,中央部22b在內側面是以4個平面來構成,而形成有用於與把持對象物84抵接的抵接面即中央部第1抵接面221b、中央部第2抵接面222b、中央部第3抵接面223b及中央部第4抵接面224b。
例如,中央部第1抵接面221b是從基端部22a的內側面連續並相對於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朝向外方向傾斜的面。
又,中央部第2抵接面222b是從中央部第1抵接面 221b的前端側端緣朝向內方向屈曲並且連續的平面。中央部第3抵接面223b是從中央部第2抵接面222b的前端側端緣朝向外方向屈曲並且連續的面。
中央部第4抵接面224b是從中央部第3抵接面223b的前端側端緣朝向內方向屈曲並且連續的面。
又,中央部第1抵接面221b、中央部第2抵接面222b、中央部第3抵接面223b及中央部第4抵接面224b是形成為相對於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正交。
此外,如圖2、圖3及圖4所示,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b具有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1凹部22b1s、朝向內方向突出的第1凸部22b1t及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2凹部22b2s,而形成在包含軸線方向A的面V方向的內側與把持對象物84抵接的部分,且為從基端部22a側朝向前端部22c側連續而在包含軸線方向A的面V方向上屈曲或彎曲之波形。
固定把持部22的第1凹部22b1s及凹陷的第2凹部22b2s是用於在與可動把持部20之後述的中央部20b的第1凹部20b1s及第2凹部20b2s之間進行夾入、包入,而把持把持對象物84的部分。
詳細而言,第1凹部22b1s是在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b之軸線方向A上的基端側的位置或中間附近,藉由中央部22b的內側面朝向外方向凹陷而形成的部分。例如,如圖4所示,第1凹部22b1s是屈曲成L字形的凹部,該屈曲角度為約134度。藉由第1凹部22b1s,中央部 22b的內側面將往向外方向的傾斜改變成往向內方向或軸線方向A的傾斜。亦即,第1凹部22b1s是中央部第1抵接面221b與中央部第2抵接面222b的連接部。
第1凸部22b1t是從第1凹部22b1s朝向內方向或軸線方向A且朝向前端側連續之藉由中央部22b的內側面朝向內方向突出而形成的部分。例如,如圖4所示,第1凸部22b1t是屈曲成L字形的凸部,該屈曲角度為約114度。藉由第1凸部22b1t,中央部22b的內側面將往向內方向或軸線方向A的傾斜再次改變成往向外方向的傾斜。
亦即,第1凸部22b1t是中央部第2抵接面222b與中央部第3抵接面223b的連接部。
第2凹部22b2s是在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b之軸線方向A上的前端側的位置中,藉由中央部22b的內側面朝向外方向凹陷而形成的部分。例如,如圖4所示,第2凹部22b2s是屈曲成L字形的凹部,該屈曲角度為約137度。
藉由第2凹部22b2s,中央部22b的內側面將往向外方向的傾斜改變成降低該傾斜角即和緩之往向外方向的傾斜。亦即,第2凹部22b2s是中央部第3抵接面223b與中央部第4抵接面224b的連接部。
以第1凹部22b1s、第1凸部22b1t及第2凹部22b2s,和從形成於基端部22a的螺栓孔22d朝向前端部22c而延伸出的假想平面C1的關係來進行說明。
如圖4所示,第1凹部22b1s是相對於假想平面C1而位 於外側。另一方面,第1凸部22b1t是相對於假想平面C1而位於內側。並且,第2凹部22b2s是相對於假想平面C1而位於外側。
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是在其內側與把持對象物84抵接,並在與相向的可動把持部20之前端部20c之間進行夾持而用於把持把持對象物84的部分。
如圖3及如圖4所示,前端部22c是與中央部22b排列設置。前端部22c的外側面是形成為基端側平滑地連續而排列設置於中央部22b的外側面,且朝向外方向稍微彎曲到前端側,並相對於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在朝向外方向傾斜約45度的方向上延伸。
又,如圖3及圖4所示,前端部22c具有前端部抵接面220c,前述前端部抵接面220c是在該前端側且在內側具有複數個溝來與把持對象物84抵接之面。前端部抵接面220c是沿著假想平面C1而形成於前端部22c之面。並且,以其整體形狀而言,前端部22c成為與假想平面C1大致平行。
此外,如圖3及圖4所示,前端部22c具有朝向內方向突出的凸部22ct及朝向外方向凹陷的凹部22cs,而在該基端側並於內側形成在包含軸線方向A的面V方向上屈曲之波形。
凸部22ct是排列設置於中央部22b的內側面,且比中央部22b的內側面更朝向內方向突出的部分。
凹部22cs是排列設置於凸部22ct的前端側,且比前端 部抵接面220c更朝向外方向凹陷的部分。
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凸部22ct與後述之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之凹部20cs,是在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接觸於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時相嚙合。同時,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凹部22cs與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之凸部20ct,是在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接觸於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時相嚙合。
詳細而言,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凸部22ct是藉由在固定把持部22的寬度方向上擴展的3個面而構成,且是藉由凸部傾斜面22ct1、凸部頂面22ct2及凸部垂直面22ct3而構成。
凸部垂直面22ct3是從中央部22b的內側面之前端側端緣起朝向內方向延伸成正交於假想平面C1之面,且是正交於包含軸線方向A之面V的平面。
凸部頂面22ct2是從凸部垂直面22ct3的內側端緣平行於假想平面C1來延伸之面,且是正交於包含軸線方向A之面V的面。凸部頂面22ct2是構成凸部22ct的頂面之面。凸部頂面22ct2位於比假想平面C1更內側的位置。
凸部傾斜面22ct1是從凸部頂面22ct2的前端側端緣朝向外方向且朝前端方向延伸的面,且是正交於包含軸線方向A之面V的面。凸部傾斜面22ct1是用於使凸部22ct在從前端側來觀看時逐漸地朝向內方向突出的面。
藉此,在從把持部12的前端側插入布狀的把持對象物84,而欲讓把持部12把持布狀的把持對象物84時,便能夠 防止布狀的把持對象物84之端緣卡在凸部22ct,而變得無法插入到把持部12的中央部。
凸部傾斜面22ct1的前端側端緣是位於比假想平面C1更外側。
又,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凹部22cs是藉由在固定把持部22的寬度方向上擴展的2個面而構成,且是藉由凹部傾斜面22cs1及凹部底面22cs2而構成。
凹部底面22cs2是從凸部傾斜面22ct1的前端側端緣沿著假想平面C1朝前端方向延伸的面,且是正交於包含軸線方向A之面V的面。凹部底面22cs2位於比假想平面C1更外側的位置。凹部傾斜面22cs1是從凹部底面22cs2的前端側端緣朝向內方向且朝前端方向延伸的面,且是正交於包含軸線方向A之面V的面。凹部傾斜面22cs1的前端側端緣是位於假想平面C1上。
並且,凹部傾斜面22cs1的前端側端緣是連接於前端部抵接面220c。
又,如圖2所示,在固定把持部22形成有長孔22g。長孔22g是沿著與螺栓30的延伸方向正交之方向即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而延伸,且為開孔成從基端部22a連續至中央部22b的前端側並且貫通內側面與外側面之孔。
如圖2所示,長孔22g是用於在固定把持部22內供可動把持部20之後述的基端部20a可移動地插通之孔。
可動把持部20是構成把持部12的構件,且是 構成為藉由設置於絕緣操作棒14的把持操作部26的操作而相對於固定把持部20在圖1所示的B方向上接近遠離。可動把持部20是以硬質材料,例如金屬材料所形成。
如圖5所示,可動把持部20具有:基端部20a、排列設置於基端部20a的前端側之中央部20b、及排列設置於中央部20b的前端側之前端部20c。
以整體形狀而言,可動把持部20是在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上,形成為朝與固定把持部22的整體形狀之凸起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向外方向凸起之大致圓弧狀,並且在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上形成為從基端部20a至前端部20c逐漸地變細。
再者,在圖5中,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是與紙面一致。
如圖5所圖示,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是與從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之前端部分擴展到可動把持部的基端部20a之後端部的縱截面幾乎一致的平面,且為與可動把持部20的寬度方向正交的平面。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可動把持部20的基端部20a是連接於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前端。雖然並未明確地圖示,但具體而言,基端部20a是將其基端20f夾入形成於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前端件25之前端25b的凹狀的缺口。並且,基端部20a是藉由鉚釘42而連結於輔助絕緣操作棒24,前述鉚釘42是插通於在可動把持部20的基端20f之附近朝與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正交之方向開孔的 基端側鉚釘孔20e、及在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前端件25開孔的鉚釘孔25d。亦即,基端部20a是可旋動地連接於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前端。
又,基端部20a是形成為在基端20f的附近,在正交於包含軸線方向A之面V的方向,即寬度方向,亦即鉚釘42插通的方向上變薄。
如圖5所示,基端部20a是形成為在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上,從基端20f朝該軸線方向A的前端方向彎曲成C字形。如圖5所示,基端部20a是在中央附近,在與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正交之方向上開孔有螺栓孔20d,螺栓孔20d是為了供將可動把持部20可旋動地連結於固定把持部22的螺栓30通過而形成。
如圖5所示,中央部20b連接於基端部20a,並在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上,朝與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b之凸起方向為相反的方向即向外方向形成為凸起之大致圓弧狀。
中央部20b在外側面,以描繪平滑的圓弧的方式連接於基端部20a,並從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前端方向一邊朝向內方向改變方向,一邊進一步彎曲成C字形。
又,中央部20b在內側面,形成有用於與把持對象物84抵接的抵接面即中央部第1抵接面201b及中央部第2抵接面202b。
又,中央部20b將厚度形成得比在正交於包含軸線方向A之面V的方向即寬度方向上形成得較薄的基端部20a 更厚,且形成為具備與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a之厚度相同的厚度。
例如,中央部第1抵接面201b是從基端部20a的內側面連續,且是將曲率形成得比中央部的外側面更大並朝向內方向彎曲之面。
中央部第2抵接面202b雖然排列設置於中央部第1抵接面201b,但為相對於中央部第1抵接面201b的前端側端緣稍微朝向外方向或軸線方向A屈曲或彎曲來排列設置之面。
並且,中央部第2抵接面202b是將曲率形成得比中央部第1抵接面201b更小並朝向內方向彎曲之面。又,中央部第1抵接面201b及中央部第2抵接面202b是形成為對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正交。
此外,如圖2、圖3及圖5所示,可動把持部20的中央部20b具有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1凹部20b1s、朝向內方向突出的第1凸部20b1t及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2凹部20b2s,而形成在包含軸線方向A的面V方向的內側與把持對象物84抵接的部分,且為從基端部20a側朝向前端部20c側連續而在包含軸線方向A的面V方向上屈曲或彎曲之波形。
可動把持部20的中央部20b之第1凹部20b1s及第2凹部20b2s是在與相向的固定把持部22之第1凹部22b1s及第2凹部22b2s之間進行夾入,而用於把持把持對象物84的部分。
詳細而言,第1凹部20b1s是在可動把持部20的中央部20b之軸線方向A上的基端側的位置或中間附近,藉由中央部20b的內側面朝向外方向凹陷來形成的部分。例如,如圖5所示,第1凹部20b1s是彎曲成U字形的凹部,其曲率半徑為約46mm,且藉由其曲率半徑形成圓弧的角度為約136度。
藉由第1凹部20b1s,中央部20b的內側面將往向外方向的傾斜改變成往向內方向或軸線方向A的傾斜。亦即,第1凹部20b1s是藉由中央部第1抵接面201b所形成的凹部。
第1凸部20b1t是從第1凹部20b1s朝向內方向或軸線方向A且朝向前端側而連續,且是藉由中央部20b的內側面朝向內方向突出而形成的部分。例如,如圖5所示,第1凸部20b1t是彎曲成U字形的凸部。
藉由第1凸部20b1t,中央部20b的內側面將往向內方向或軸線方向A的傾斜再次改變成往向外方向的傾斜。亦即,第1凸部20b1t是中央部第1抵接面201b與中央部第2抵接面202b的連接部。
第2凹部20b2s是在可動把持部20的中央部20b之軸線方向A上的前端側之位置,藉由中央部20b的內側面朝向外方向凹陷而形成的部分。例如,如圖5所示,第2凹部20b2s是彎曲成U字形的凹部,其曲率半徑為約50mm,且藉由其曲率半徑形成圓弧的角度為約38度。
藉由第2凹部20b2s,中央部20b的內側面將往向外方 向的傾斜改變成往向內方向或軸線方向A的傾斜。亦即,第2凹部20b2s是藉由中央部第2抵接面202b所形成的凹部。
以第1凹部20b1s、第1凸部20b1t及第2凹部20b2s,和從形成於基端部20a的螺栓孔20d朝向前端部20c而延伸出的假想平面C2的關係來進行說明。
如圖5所示,第1凹部20b1s、第1凸部20b1t及第2凹部20b2s任一者皆是相對於假想平面C2而位於外側。
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是在其內側與把持對象物84抵接,並在與相向的固定把持部22之前端部22c之間進行夾持而用於把持把持對象物84的部分。如圖5所示,前端部20c排列設置於中央部20b。前端部20c的外側面是形成為基端側平滑地連續而排列設置於中央部20b的外側面,且朝向外方向稍微彎曲到前端側。
又,如圖3及圖5所示,前端部20c具有前端部抵接面200c,前述前端部抵接面200c是在該前端側且在內側具有複數個溝來與把持對象物84抵接之面。前端部抵接面200c是沿著假想平面C2而形成於前端部20c之面。並且,以其整體形狀而言,前端部20c成為與假想平面C2大致平行。
此外,如圖3及如圖5所示,前端部20c具有朝向外方向凹陷的凹部20cs及朝向內方向突出的凸部20ct,而在該基端側並於內側形成在包含軸線方向A的面V方向上屈曲之波形。
凹部20cs是排列設置於中央部20b的內側面,例如中央部第2抵接面202b,且比中央部20b的內側面及前端部抵接面200c更朝向外方向凹陷的部分。
凸部20ct是排列設置於凹部20cs的前端側,且比前端部抵接面200c更朝向內方向突出的部分。
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之凹部20cs與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凸部22ct,是在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接觸於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時相嚙合。同時,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之凸部20ct與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凹部22cs,是在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接觸於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時相嚙合。
詳細而言,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之凹部20cs是藉由在可動把持部20的寬度方向上擴展的2個面而構成,且是藉由凹部傾斜面20cs2及凹部底面20cs1而構成。
凹部傾斜面20cs2是從中央部20b的內側面例如中央部第2抵接面202b的前端側端緣朝前端方向且朝向外方向延伸的面,且是正交於包含軸線方向A之面V的面。
凹部底面20cs1是從凹部傾斜面20cs2的外側端緣平行於假想平面C2來延伸之面,且是正交於包含軸線方向A之面V的面。
凹部底面20cs1位於比假想平面C2更外側的位置。
又,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之凸部20ct是藉由在可動把持部20的寬度方向上擴展的3個面而構 成,且是藉由凸部垂直面20ct3、凸部頂面20ct2及凸部傾斜面20ct1而構成。
凸部垂直面20ct3是從凹部底面20cs1之前端側端緣起朝向內方向延伸成正交於假想平面C2之面,且是正交於包含軸線方向A之面V的平面。凸部頂面20ct2是從凸部垂直面20ct3的內側端緣平行於假想平面C2來延伸之面,且是正交於包含軸線方向A之面V的面。凸部頂面20ct2是構成凸部20ct的頂面之面。凸部頂面20ct2位於比假想平面C2更內側的位置。
凸部傾斜面20ct1是從凸部頂面20ct2的前端側端緣朝向外方向且朝前端方向延伸的面,且是正交於包含軸線方向A之面V的面。凸部傾斜面20ct1是用於使凸部20ct從前端側來觀看時逐漸地朝向內方向突出的面。
藉此,在從把持部12的前端側插入布狀的把持對象物84,而欲讓把持部12把持布狀的把持對象物84時,便能夠防止布狀的把持對象物84之端緣卡在凸部20ct,而變得無法插入到把持部12的中央部。
凸部傾斜面20ct1的前端側端緣是位於假想平面C2上。並且,凸部傾斜面20ct1的前端側端緣是連接於前端部抵接面200c。
又,如圖2所示,在可動把持部20形成有長孔20g,前述長孔20g是沿與螺栓30的延伸方向正交之方向即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而延伸。長孔20g是開孔成從中央部20b的基端側連續至前端側並且貫通內 側面與外側面之孔。
長孔20g是用於將可動把持部20乃至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10的重量輕量化之孔。
在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b形成有長孔22g,且在可動把持部20的中央部20b形成有長孔20g。然而,由於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b與可動把持部20的中央部20b,在寬度方向,亦即正交於包含軸線方向A之面V的方向上是以相同的厚度來形成,因此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b之內側面即中央部第1抵接面221b、中央部第2抵接面222b、中央部第3抵接面223b及中央部第4抵接面224b,與可動把持部20的中央部20b之內側面即中央部第1抵接面201b及中央部第2抵接面202b是各自相向,且具有足以把持把持對象物84的面積。
如圖2所示,可動把持部20是在把持部12中,從內側朝向外側,從可動把持部20的基端20f被插入固定把持部22的長孔22g,並將可動把持部20的螺栓孔20d與固定把持部22的螺栓孔22d在包含絕緣操作棒14的軸線方向A之面V上重疊,來配置於固定把持部22。
並且,可動把持部20是利用插通於已重疊之螺栓孔20d與螺栓孔22d的螺栓30與螺帽(無符號),而以相對於固定把持部22在圖1的B方向上可旋動且可接近遠離的方式來連結於固定把持部22。
此時,螺栓30是作為可動把持部20對固定把持部22旋動時的樞軸而發揮功能。亦即,基端部20a是透過作為 樞軸的螺栓30來連結於固定把持部22的基端部22a,而使可動把持部20藉由把持操作部26的操作,相對於固定把持部22在B方向上可旋動且可接近遠離。
如圖1所示,把持操作部26是設置在絕緣操作棒14的基端部附近,且具有操作桿26a、支撐金屬零件26b、解除桿26c、操作用旋動軸26d及作動片26e。
在支撐金屬零件26b上,操作桿26a是以操作用旋動軸26d來軸支承。
與操作桿26a朝同一側突出的作動片26e是可旋動地連結於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基端部。
從而,當作業人員進行握住操作桿26a的操作時,輔助絕緣操作棒24會因槓桿的作用而被朝向下方向拉,並以螺栓30作為中心來使可動把持部20動作成朝向固定把持部22關閉。
又,在支撐金屬零件26b與操作桿26a之間,安裝有朝打開操作桿26a的方向賦與勢能的彈簧28,在作業人員未操作操作桿26a時,操作桿26a即成為開狀態,伴隨於此,可動把持部20也保持在相對於固定把持部22離開的開狀態。
在支撐金屬零件26b上具備鎖定機構,由於此鎖定機構是周知的機構,因此以下簡單地說明。
鎖定機構具備有:使用安裝於操作桿26a的槓桿的支點位置之滾子(未圖示)的軸承狀之單向離合器(未圖示)、軸支承此單向離合器的操作用旋動軸26d、及複數個在任 意的位置上固定/開放此操作用旋動軸26d的旋動的卡止機構(未圖示)。
雖然省略圖示,但此卡止機構具備有:固定於操作用旋動軸26d的卡止齒輪、將卡止齒輪卡止的卡止銷、將卡止銷朝卡止齒輪的方向賦與勢能的卡止彈簧、將卡止銷的銷往上推來解除卡止銷的卡止的解除桿26c、可旋動地支撐解除桿26c的桿支撐軸、將解除桿26c保持在卡止解除位置或開放的卡止解除旋鈕、及可旋動地支撐卡止解除旋鈕的旋鈕支撐軸。
並且,在將卡止機構設在開放位置而開放鎖定機構的情況下,操作用旋動軸26d變得可自由地旋動,單向離合器的作用變得與操作桿26a的操作無關聯而使操作桿26a自由地旋動,且操作桿26a的開關操作會傳達到輔助絕緣操作棒24,使可動把持部20因應於操作桿26a的開關操作而開關。
另一方面,在形成為將卡止機構設在卡止位置來使鎖定機構作用的情況下,操作用旋動軸26d被卡止,且藉由單向離合器的作用,操作桿26a只能朝關閉的方向,亦即只能以朝向下方向拉輔助絕緣操作棒24的方式旋動,且可無分段地將操作桿26a鎖定在任意的位置上。
因此,當作業人員將操作桿26a朝關閉方向操作時,操作桿26a即停止在作業人員朝關閉方向操作的位置上,可動把持部20會透過輔助絕緣操作棒24而成為被鎖定在因應於操作桿26a的關閉位置之位置上的狀態。
此時,無論把持對象物84的大小如何,作業人員只要在判斷為已可用適合於作業的力來把持住把持對象物84之時間點上讓手從操作桿26a放開,即可形成為在該狀態下直接將操作桿26a鎖定。
如圖8所示,藉由把持操作部26的操作,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以螺栓30作為中心而一邊朝圖1的B方向旋轉,一邊接觸於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
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之前端部抵接面200c是位於假想平面C2上,且與假想平面C2平行。
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前端部抵接面220c是位於假想平面C1上,且與假想平面C1平行。
並且,在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接觸於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時,假想平面C1與假想平面C2即重疊。並且,前端部抵接面220c與前端部抵接面200c是和已重疊的假想平面C1與假想平面C2成為平行。亦即,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與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是形成為在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接觸於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時,為大致平行。
假想平面C1是在固定把持部22的寬度方向上擴展之平面。
假想平面C2是在可動把持部20的寬度方向上擴展之平面。
(使用狀態及作用效果)
接著,依據圖6至圖8來說明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10把持把持對象物84的使用狀態及作用效果。圖6是顯示在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之把持部的中央部把持有直徑相對較大的把持對象物之情形的正面圖。圖7是顯示在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之把持部的中央部把持有直徑相對較中等的把持對象物之情形的正面圖。圖8是顯示在本發明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之把持部的前端部把持有布狀的把持對象物之情形的正面圖。
如圖6所示,在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10要把持直徑相對較大的把持對象物84,例如把持直徑較大的電線84的情況下,可動把持部20成為從固定把持部22離開較遠的配置。此時,可形成以下之情形:可動把持部20的中央部20b在與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b之間,形成大致關閉的區域T1,而將把持對象物84關進此大致關閉的區域T1來把持把持對象物84。
詳細而言,是可動把持部20的中央部20b之中央部第1抵接面201b所形成的凹曲面,與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b之中央部第1抵接面221b及中央部第2抵接面222b成為相向的位置。
並且,中央部第1抵接面201b、中央部第1抵接面221b與中央部第2抵接面222b接觸於直徑相對較大的把持對象物84在截面視角下的側面,而成為穩定地把持直徑相對較大的把持對象物84的狀態。
此時,中央部第1抵接面201b、中央部第1抵接面221b與中央部第2抵接面222b是成為在把持部12的內側形成大 致關閉的區域T1,並在此大致關閉的區域T1中關進把持對象物84之態樣。
若將上述之作用換句話說,即是可以將無法以把持部12的前端部把持之程度的直徑較大的把持對象物84拉進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b所具有的第1凹部22b1s,並且可以藉由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b所具有之第1凸部22b1t,來防止已被拉進第1凹部22b1s的把持對象物84朝前端側脫離之情形。
並且,已被拉進固定把持部22的第1凹部22b1s的把持對象物84是以如下之方式而穩定地受到把持:藉由因把持操作部26所進行之操作而接近於固定把持部22之可動把持部20的中央部20b所具有的第1凹部20b1s,而被夾入固定把持部22的第1凹部22b1s。
此外,被固定把持部22的第1凹部22b1s與可動把持部20的第1凹部20b1s所把持的把持對象物84,藉由可動把持部20的中央部20b所具有之第1凸部20b1t,也可以防止把持對象物84朝前端側脫離之情形。
又,如圖7所示,在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10要把持直徑相對較中等的把持對象物84,例如把持中等程度的直徑的電線84的情況下,可動把持部20成為從固定把持部22稍微離開的配置。
此時,可形成以下之情形:可動把持部20的中央部20b在與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b之間,形成大致關閉的區域T2,而將把持對象物84關進此大致關閉的區域T2來把 持把持對象物84。
詳細而言,是可動把持部20的中央部20b之中央部第2抵接面202b所形成的凹曲面,與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b之中央部第3抵接面223b及中央部第4抵接面224b成為相向的位置。
並且,中央部第2抵接面202b、中央部第3抵接面223b與中央部第4抵接面224b接觸於直徑相對較中等的把持對象物84在截面視角下的側面,而成為穩定地把持直徑相對較中等的把持對象物84的狀態。此時,中央部第2抵接面202b、中央部第3抵接面223b與中央部第4抵接面224b是成為在把持部12的內側形成大致關閉的區域T2,並在此大致關閉的區域T2中關進把持對象物84之態樣。
若將上述的作用換句話說,即是可以將直徑相對較中等的把持對象物84拉進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b所具有的第2凹部22b2s,並且可以藉由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所具有的凸部22ct,來防止已被拉進第2凹部22b2s的把持對象物84朝前端側脫離之情形。
並且,已被拉進固定把持部22的第2凹部22b2s的把持對象物84是以如下之方式而穩定地受到把持:藉由因把持操作部26所進行之操作而接近於固定把持部22之可動把持部20的中央部20b所具有的第2凹部20b2s,而被夾入固定把持部22的第2凹部22b2s。
又,在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10要把持直徑相對較小、板狀或布狀的把持對象物84,例如把持如圖 8所示的片材/蓋件84的情況下,可動把持部20成為接近於或接觸於固定把持部22的配置。此時,可形成以下之情形: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在與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間進行夾持來把持把持對象物84。
詳細而言,在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10要把持片材/蓋件84的情況下,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之前端部抵接面200c與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前端部抵接面220c相接近,且成為相互的面變得平行而相向的位置。
並且,前端部抵接面200c及前端部抵接面220c抵接於片材/蓋件84的兩面,而將片材/蓋件84夾持在把持部12的前端部。
此外,片材/蓋件84是成為以下之態樣:進入到相嚙合的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之凸部20ct與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凹部22cs、及相嚙合的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之凹部20cs與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凸部22ct。
並且,由於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之凹部20cs及凸部20ct與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凸部22ct及凹部22cs各自形成為在面方向上屈曲之波形,因此已進入的片材/蓋件84是以沿著該波形的方式屈曲。
從而,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與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便可以將片材/蓋件84從其兩面來進行夾持,並且相嚙合的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凸部 22ct及凹部22cs與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之凹部20cs及凸部20ct,可以將片材/蓋件84以放進屈曲成波形狀的各個凸部及凹部且不會從把持部12的前端部溜走脫離的方式,來更加強固地把持。
再者,雖然並未圖示,但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10可以在把持部12的前端部亦即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前端部抵接面220c與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之前端部抵接面200c之間,夾持直徑相對較小或板狀的把持對象物84來進行把持。
從而,依據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10,可以在把持部12的中央部及前端部把持各種各樣的把持對象物84。尤其是,上述的作用效果在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與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無法交叉的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即所謂的絕緣鉗上,效果特別顯著。
(變形例)
此發明並不限定於前述實施形態,可以根據此發明的思想作各種變更。以下,說明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
在前述實施形態中,雖然在絕緣操作棒14的大約中段處設置有擋雨件16及護緣18,但擋雨件16及護緣18是用於防止沿面放電或漏電的構成要件。從而,即便設成在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10的絕緣操作棒14中不設置擋雨件16及護緣18的構成,也可以和前述實施形態同樣地得到本發明的效果。
又,例如,可旋動地連結可動把持部20及輔 助絕緣操作棒24的構成即鉚釘42,亦可是以螺栓與螺帽所構成之構成,以能夠容易地連結、解除。
又,關於作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之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10A,亦可如圖9所示地形成。亦即,在把持部12中,固定把持部22的中央部22b亦可具有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1凹部22Ab1s、朝向內方向突出的第1凸部22Ab1t、及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2凹部22Ab2s,而形成在包含軸線方向A的面V方向之內側與把持對象物84抵接的部分,且為從基端部側朝向前端部側連續而在包含軸線方向A的面V方向上彎曲之波形;可動把持部20的中央部20b亦可具有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1凹部20Ab1s、朝向內方向突出的第1凸部20Ab1t、及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2凹部20Ab2s,而形成在包含軸線方向A的面V方向之內側與把持對象物84抵接的部分,且為從基端部側朝向前端部側連續而在包含軸線方向A的面V方向上屈曲之波形。
此外,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亦可藉由連接於中央部22b的前端側之凹部22Acs、及連接於凹部22Acs的前端側之凸部22Act來構成,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亦可藉由連接於中央部20b的前端側之凸部20Act、及連接於凸部20Act的前端側之凹部20Acs來構成。固定把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凹部22Acs是藉由凹部傾斜面22Acs2及凹部底面22Acs1而構成,凸部22Act是藉由凸部垂直面22Act3、凸部頂面22Act2及凸部傾斜面22Act1而構成。可動把持部20的前端部20c之凸部20Act是藉由凸部垂直 面20Act3、凸部頂面20Act2及凸部傾斜面20Act1而構成,凹部20Acs是藉由凹部底面20Acs2及凹部傾斜面20Acs1而構成。
依據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10A,可以藉由與前述實施形態即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10相對地相同的作用效果,而在把持部12的中央部及前端部把持各種各樣的把持對象物84。
如以上,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雖然已在前述記載中揭示,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
亦即,對以上已說明之實施形態,在不脫離本發明之技術思想及目的之範圍內,關於機制、形狀、材質、數量、位置或配置排列等,是可以施加各種變更的,且其等皆包含於本發明中。
10: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12:把持部
14:絕緣操作棒
15:固定把持部的嵌裝部
15a:嵌裝部的基端
15e:嵌裝部的螺栓
20:可動把持部
20a:可動把持部的基端部
20b: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
20b1s: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1凹部
20b1t: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1凸部
20b2s: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2凹部
201b:中央部第1抵接面
202b:中央部第2抵接面
20c: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
20ct: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凸部
20cs: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
200c: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
20f:可動把持部的基端
20g:可動把持部的長孔
22:固定把持部
22a:固定把持部的基端部
22av:固定把持部的基端部之屈曲部
22b: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
22b1s: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1凹部
22b1t: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1凸部
22b2s: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2凹部
221b:中央部第1抵接面
222b:中央部第2抵接面
223b:中央部第3抵接面
224b:中央部第4抵接面
22c: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
22cs: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
22ct: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凸部
220c: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
22g:固定把持部的長孔
24:輔助絕緣操作棒
25:輔助絕緣操作棒的前端件
25a:前端件的基端
25e:前端件的螺栓
30:樞軸(固定把持部與可動把持部的連結用螺栓)
42:鉚釘(可動把持部與輔助絕緣操作棒的緊固用鉚釘)

Claims (4)

  1. 一種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具備:絕緣性的絕緣操作棒,具有用於在電線與人體之間保持安全的安全距離以上之長度;把持部,具有設置於前述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方向之前端,且藉由設置於前述絕緣操作棒的把持操作部之操作而接近遠離的可動把持部與固定把持部;絕緣性的輔助絕緣操作棒,輔助連接於前端的前述把持部之接近遠離動作;及把持操作部,裝設於前述絕緣操作棒的基端部附近且可旋動地連接於前述輔助絕緣操作棒的基端部,並以槓桿的作用來使前述輔助絕緣操作棒在其長度方向上往返移動來操作前述把持部,前述固定把持部具備:基端部,連接於前述絕緣操作棒的前端;中央部,排列設置於前述基端部且朝包含前述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方向之面方向的向外方向形成為凸起之大致圓弧狀;及前端部,排列設置於前述中央部,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前述中央部為在前述面方向的內側與把持對象物抵接的部分,前述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具有從基端部側朝向前端部側連續形成之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1凹部、朝向內方向突出的第1凸部及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2凹部, 前述可動把持部具備:基端部,可旋動地連接於前述輔助絕緣操作棒的前端;中央部,排列設置於前述基端部,且朝與前述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之凸起方向為相反的方向即前述面方向的向外方向形成為凸起的大致圓弧狀;及前端部,排列設置於前述中央部,又,前述基端部是透過樞軸以可藉由前述把持操作部的操作來對前述固定把持部接近遠離的方式,可旋動地連結於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基端部,前述可動把持部的前述中央部為在前述面方向的內側與把持對象物抵接的部分,前述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具有從基端部側朝向前端部側連續形成之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1凹部、朝向內方向突出的第1凸部及朝向外方向凹陷的第2凹部,前述固定把持部的第1凹部是用以在與前述可動把持部的第1凹部之間夾入把持對象物而予以把持的部位,前述其中一方的第1凹部構成為可以將無法以把持部的前端部把持之程度的把持對象物拉進,並且藉由中央部所具有之第1凸部,來防止已被拉進第1凹部的把持對象物朝前端側脫離,前述固定把持部的第2凹部是用以在與前述可動把持部的第2凹部之間夾入把持對象物而予以把持的部位,前述其中一方的第2凹部構成為可以將把持對象物拉進,並 且藉由前端部所具有的凸部,來防止已被拉進第2凹部的把持對象物朝前端側脫離,前述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與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是形成為在前述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接觸於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時,為大致平行。
  2. 如請求項1之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其中前述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具有第2凹部,前述第2凹部排列設置於前述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1凸部的前端部側,且朝向外方向凹陷,而形成在前述面方向上屈曲或彎曲之波形,前述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具有第2凹部,前述第2凹部排列設置於前述可動把持部的中央部之第1凸部的前端部側,且朝向外方向凹陷,而形成在前述面方向上屈曲或彎曲之波形。
  3. 如請求項2之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其中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具有朝向內方向突出的凸部與朝向外方向凹陷的凹部,而形成在前述面方向上屈曲之波形,前述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具有朝向外方向凹陷的凹部與朝向內方向突出的凸部,而形成在前述面方向上屈曲之波形,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凸部與前述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是在前述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接觸於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時相嚙合, 且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與前述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凸部,是在前述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接觸於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時相嚙合。
  4. 一種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具備:絕緣性的絕緣操作棒,具有用於在電線與人體之間保持安全的安全距離以上之長度;把持部,具有設置於前述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方向之前端,且藉由設置於前述絕緣操作棒的把持操作部之操作而接近遠離的可動把持部與固定把持部;絕緣性的輔助絕緣操作棒,輔助連接於前端的前述把持部之接近遠離動作;及把持操作部,裝設於前述絕緣操作棒的基端部附近且可旋動地連接於前述輔助絕緣操作棒的基端部,並以槓桿的作用來使前述輔助絕緣操作棒在其長度方向上往返移動來操作前述把持部,又,前述固定把持部具備:基端部,連接於前述絕緣操作棒的前端;中央部,排列設置於前述基端部且朝包含前述絕緣操作棒的軸線方向之面方向的向外方向形成為凸起之大致圓弧狀;及前端部,排列設置於前述中央部,前述可動把持部具備:基端部,可旋動地連接於前述輔助絕緣操作棒的前端; 中央部,排列設置於前述基端部,且朝與前述固定把持部的中央部之凸起方向為相反的方向即前述面方向的向外方向形成為凸起之大致圓弧狀;及前端部,排列設置於前述中央部,又,前述基端部是透過樞軸以可藉由前述把持操作部的操作來對前述固定把持部接近遠離的方式,可旋動地連結於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基端部,前述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與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是形成為在前述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接觸於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時,為大致平行,並且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具有朝向內方向突出的凸部與朝向外方向凹陷的凹部,而形成在前述面方向上屈曲之波形,前述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具有朝向外方向凹陷的凹部與朝向內方向突出的凸部,而形成在前述面方向上屈曲之波形,前述前端部具有前端部抵接面,前述前端部抵接面是在該前端側且在內側具有複數個溝來與把持對象物抵接之面,前述其中一方的凸部是排列設置於中央部的內側面,且形成為比中央部的內側面及前端部抵接面更朝向內方向突出,前述其中一方的凹部是排列設置於前述其中一方的凸部的前端側,且形成為比前端部抵接面更朝向外方向凹陷, 前述另一方的凹部是排列設置於中央部的內側面,且形成為比中央部的內側面及前端部抵接面更朝向外方向凹陷,前述另一方的凸部是排列設置於前述另一方的凹部的前端側,且形成為比前端部抵接面更朝向內方向突出,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凸部與前述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是在前述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接觸於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時相嚙合,且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與前述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之凸部,是在前述可動把持部的前端部接觸於前述固定把持部的前端部時相嚙合。
TW108133021A 2018-09-25 2019-09-12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TWI8213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8864 2018-09-25
JP2018178864 2018-09-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7928A TW202027928A (zh) 2020-08-01
TWI821395B true TWI821395B (zh) 2023-11-11

Family

ID=69951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3021A TWI821395B (zh) 2018-09-25 2019-09-12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071780B2 (zh)
KR (1) KR102571037B1 (zh)
CN (1) CN112771741B (zh)
TW (1) TWI821395B (zh)
WO (1) WO20200667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71171B1 (ko) * 2022-07-20 2024-06-03 한국전력공사 간접활선용 멀티스틱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8436A (ja) * 1994-04-27 1995-11-10 Chubu Electric Power Co Inc ホットハンド
US5857723A (en) * 1994-02-10 1999-01-12 Stanley Mechanics Tools, Inc. Hand tool for gripping objects
US20040239133A1 (en) * 2003-05-29 2004-12-02 Yakov Kushnir Gripping device
TW200836888A (en) * 2006-03-03 2008-09-16 Seamus Duffy Hand operated gripping tool
JP2008284648A (ja) * 2007-05-17 2008-11-27 San'eisha Mfg Co Ltd 万能把持スティック
US20100096871A1 (en) * 2008-10-16 2010-04-22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Tweezers with gripping elements mounted swivelling on branches
JP2013110866A (ja) * 2011-11-21 2013-06-06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間接活線用把持工具
JP5431564B1 (ja) * 2012-11-27 2014-03-05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把持工具
TW201743525A (zh) * 2016-05-12 2017-12-16 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TW201801863A (zh) * 2016-05-30 2018-01-16 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96771U (en) * 2006-03-17 2006-09-01 Jin-Yi Huang Improved structure of pliers
CN207183932U (zh) * 2017-09-21 2018-04-03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绝缘毯毯夹用工具以及电网维修辅助设备
JP7090244B2 (ja) 2018-05-21 2022-06-24 株式会社トーエネック 間接活線把持工具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7723A (en) * 1994-02-10 1999-01-12 Stanley Mechanics Tools, Inc. Hand tool for gripping objects
JPH07298436A (ja) * 1994-04-27 1995-11-10 Chubu Electric Power Co Inc ホットハンド
US20040239133A1 (en) * 2003-05-29 2004-12-02 Yakov Kushnir Gripping device
TW200836888A (en) * 2006-03-03 2008-09-16 Seamus Duffy Hand operated gripping tool
JP2008284648A (ja) * 2007-05-17 2008-11-27 San'eisha Mfg Co Ltd 万能把持スティック
US20100096871A1 (en) * 2008-10-16 2010-04-22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Tweezers with gripping elements mounted swivelling on branches
JP2013110866A (ja) * 2011-11-21 2013-06-06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間接活線用把持工具
JP5431564B1 (ja) * 2012-11-27 2014-03-05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把持工具
TW201743525A (zh) * 2016-05-12 2017-12-16 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TW201801863A (zh) * 2016-05-30 2018-01-16 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66706A1 (ja) 2020-04-02
CN112771741B (zh) 2023-02-21
CN112771741A (zh) 2021-05-07
KR102571037B1 (ko) 2023-08-24
JPWO2020066706A1 (ja) 2021-09-24
KR20210049945A (ko) 2021-05-06
JP7071780B2 (ja) 2022-05-19
TW202027928A (zh) 2020-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4784B (zh)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WO2017208917A1 (ja)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US6626070B2 (en) Compound toggle link retention mechanism
KR19990028958A (ko) 락킹 그립
TWI821395B (zh)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JP5684306B2 (ja) 電線皮剥器
JP2020507718A (ja) ずれた配置のロックおよび解除のためのラチェット機構およびラチェットクランプ
JP4990025B2 (ja) 万能把持スティック
JP2019205219A (ja) 間接活線把持工具
CN103302606A (zh) 水泵钳
JP6984008B2 (ja)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JP4977559B2 (ja) 遠隔操作用ヤットコ
JP2008011977A (ja) 手動工具
JP4696027B2 (ja) 被覆電線用ストリッパ
JP5903083B2 (ja) 開閉工具
JP2014121159A (ja) 間接活線工事用クリップ
TW201500149A (zh) 切斷工具
JP6501144B2 (ja) クリップ
JP2018085816A (ja) 架空配電線用絶縁カバ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