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8119B - 用於pet顯像之診斷組合物、一種用於製造該診斷組合物之方法及其於診斷中之用途 - Google Patents

用於pet顯像之診斷組合物、一種用於製造該診斷組合物之方法及其於診斷中之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8119B
TWI808119B TW108102784A TW108102784A TWI808119B TW I808119 B TWI808119 B TW I808119B TW 108102784 A TW108102784 A TW 108102784A TW 108102784 A TW108102784 A TW 108102784A TW I808119 B TWI808119 B TW I8081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agnostic composition
tau protein
disease
composition according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2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2108A (zh
Inventor
米良 強尼 卡斯提洛
湯瑪士 貝茲賽爾
瑪修斯 本那德
漢諾 史奇佛斯坦
海科 克洛斯
傑洛米 莫里特
文森 達曼西
艾瑪紐 葛畢利瑞
Original Assignee
英商生命分子影像有限公司
瑞士商Ac免疫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商生命分子影像有限公司, 瑞士商Ac免疫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商生命分子影像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2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21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8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81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hree hetero rings
    • C07D471/1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51/00Preparations containing radioactive substances for use in therapy or testing in vivo
    • A61K51/02Preparations containing radioactive substances for use in therapy or testing in vivo characterised by the carrier, i.e. characterised by the agent or material covalently linked or complexing the radioactive nucleus
    • A61K51/04Organic compounds
    • A61K51/0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51/0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rifamycins
    • A61K51/045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2Inorgan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0Alcohols; Phenols; Salts thereof, e.g. glycerol; Polyethylene glycols [PEG]; Poloxamers; PEG/POE alkyl 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2Carboxylic acids; Salts or anhydrid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59/00Introduction of isotopes of elements into organic compounds ; Labelled organic compounds per se
    • C07B59/0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 G01N33/6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involving radioactive labelled substan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93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related to disea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N33/6896Neurological disorders, e.g. Alzheimer's disea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123/00Preparations for testing in vivo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28Neurological disorders
    • G01N2800/2814Dementia; Cognitive disorders
    • G01N2800/2821Alzheimer

Abstract

本申請案係關於一種診斷組合物,其包括; a. 式I 化合物,

Description

用於PET顯像之診斷組合物、一種用於製造該診斷組合物之方法及其於診斷中之用途
本發明係關於適用於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PET)顯像之診斷組合物。另外,本發明係關於製造該診斷組合物之方法以及該組合物在診斷中之用途。
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係認為主要由類澱粉斑塊引起之神經學病症,類澱粉斑塊係類澱粉-β (Aβ)聚集物在腦或眼睛中之異常沈積物之細胞外累積。AD中之其他主要神經病理學標誌係藉由聚集過磷酸化tau蛋白(微管蛋白相關單元)、磷酸化tau蛋白或病理tau蛋白及其構形異構體所產生之細胞內神經原纖維纏結(NFT)。AD與許多神經退化性tau蛋白病變、尤其特定類型之額顳葉癡呆(FTD)具有相同病況。在AD大腦中,tau蛋白病理(tau蛋白病變)發展晚於類澱粉病理,但對於Aβ蛋白是否係AD中之致病因子(其構成所謂的類澱粉級聯假說之本質)仍存在爭議(Hardy等人,Science 1992,256 , 184-185及最近之Musiek等人,Nature Neurosciences 2015,18 (6), 800-806,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amyloid hypothesis: time, space and 'wingmen'」)。
當前,診斷AD之唯一確定方式係在個體死亡之後藉由生檢或剖檢材料之組織學分析來鑑別腦組織中之斑塊及纏結。除AD外,tau蛋白亦在其他(非AD)神經退化性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該等非AD tau蛋白病變包含(例如)核上性麻痺(PSP)、皮克氏病(Pick’s disease,PiD)及皮質基底退化(CBD)。
已提出使用通式A 化合物來選擇性檢測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及異常(例如阿茲海默氏病(AD)及其他tau蛋白病變),且製造此化合物之某些方法已闡述於先前技術中。
WO 2015/052105中及Gobbi等人所闡述之醫藥組合物由於1 mL乙醇及10 mL鹽水中之[18 F]-2-(6-氟-吡啶-3-基)-9H-二吡啶并[2,3-b;3',4'-d]吡咯組成。該等組分通過0.22 µm滅菌過濾器。
視需要產生用於PET顯像之經18 F放射性標記之示蹤劑且診斷組合物通常使用於製造結束之後10至12 h內。對於長距離運輸及在一個批次中生產多個劑量而言,放射性值有所增加(例如達成≥ 20 GBq或≥ 50GBq或甚至≥ 100 GBq之[18 F]氟化吡啶基-9H -吡咯并-二吡啶批次。)。放射性醫藥已知對放射性分解敏感,此需要在適宜診斷組合物中使用穩定劑。
尤其對於親脂性化合物(例如[18 F]氟化吡啶基-9H -吡咯并-二吡啶)而言,需要最小化無菌過濾器及表面(例如注射器)上之損失以有效且可靠地使用診斷組合物。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標係提供具有改良穩定性之診斷組合物。
本發明係關於下列項目: 1. 一種診斷組合物,其包括: a. 式I 化合物, b. 乙醇, c. 水,及 d. 羥基羧酸、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 2. 如項目1之診斷組合物,其中式I 中之F係18 F或19 F、較佳地18 F或18 F及19 F之混合物。 3. 如項目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式I 化合物係式Ib 化合物:。 4. 如項目1至3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其包括約0.03 GBq/mL至約10 GBq/mL之該式I 化合物、較佳地約0.03 GBq/mL至約5 GBq/mL之該式I 化合物。 5. 如項目1至4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其包括至少約1 GBq/mL之該式I 化合物、較佳地至少約2 GBq/mL之該式I 化合物、較佳地至少約3 GBq/mL之該式I 化合物。 6. 如項目1至5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其包括約1% v/v至約20% v/v乙醇、較佳地約1% v/v至約15% v/v乙醇、更佳地約5% v/v至約10% v/v乙醇。 7. 如項目1至6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該其混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抗壞血酸及抗壞血酸鹽、羥基苯甲酸及羥基苯甲酸鹽、羥基苯甲酸衍生物及羥基苯甲酸衍生物之鹽、檸檬酸及檸檬酸鹽及其混合物。 8. 如項目7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羥基苯甲酸衍生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羥基苯甲酸、二羥基苯甲酸及三羥基苯甲酸。 9. 如項目8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二羥基苯甲酸係龍膽酸。 10. 如項目1至9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該其混合物係選自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龍膽酸、龍膽酸鈉鹽、檸檬酸、檸檬酸鈉或其混合物。 11. 如項目1至10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其包括約2.5 µmol/mL至約500 µmol/mL之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該其混合物、較佳地約10 µmol/mL至約300 µmol/mL之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該其混合物、更佳地約25 µmol/mL至約300 µmol/mL之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該其混合物。 12. 如項目1至7、10及11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該其混合物係選自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其中該診斷組合物較佳地包括約10 µmol/mL至約500 µmol/mL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更佳地約50 µmol/mL至約500 µmol/mL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甚至更佳地約100 µmol/mL至約500 µmol/mL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甚至更佳地約50 µmol/mL至約300 µmol/mL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及仍更佳地約200 µmol/mL至約300 µmol/mL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 13. 如項目1至11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該其混合物係選自龍膽酸、龍膽酸鈉鹽或其混合物,其中該診斷組合物較佳地包括約2.5 µmol/mL至約100 µmol/mL龍膽酸、龍膽酸鈉鹽或其混合物、更佳地約10 µmol/mL至約100 µmol/mL龍膽酸、龍膽酸鈉鹽或其混合物及甚至更佳地約25 µmol/mL至約75 µmol/mL龍膽酸、龍膽酸鈉鹽或其混合物。 14. 如項目1至7、10及11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該其混合物係選自檸檬酸、檸檬酸鈉或其混合物,其中該診斷組合物較佳地包括約10 µmol/mL至約500 µmol/mL檸檬酸、檸檬酸鈉或其混合物、更佳地約50 µmol/mL至約500 µmol/mL檸檬酸、檸檬酸鈉或其混合物及甚至更佳地約50 µmol/mL至約300 µmol/mL檸檬酸、檸檬酸鈉或其混合物。 15. 如項目1至14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其包括無機酸、有機酸、鹼、鹽或其混合物,其中之每一者較佳地在診斷上可接受,其中該有機酸、該鹽或該其混合物不同於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該其混合物。 16. 如項目15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無機酸、該有機酸、該鹼、該鹽或該其混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氯化鈉、氯化鉀、磷酸單鈉、磷酸二鈉、磷酸三鈉、磷酸單鉀、磷酸二鉀、磷酸三鉀、鹽酸、磷酸、氫氧化鈉及氫氧化鉀。 17. 如項目1至16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診斷組合物之pH為約4至約8.5。 18. 如項目1至17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其係無菌的。 19. 如項目1至18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其適於經非經腸投與哺乳動物。 20. 一種製造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a. 使式II 化合物與18 F氟化劑進行反應,, 其中X 係H或PGLG 係離去基團,且PG 係胺保護基團, b. 視情況,若X係PG,則裂解該保護基團PG, c. 純化式I 化合物,及 d. 視情況,混合步驟c)中所獲得之該式I 化合物與一或多種選自由乙醇、水、羥基羧酸及羥基羧酸鹽組成之群之物質以提供該診斷組合物。 21. 如項目20之製造診斷組合物之方法,其中在步驟d中另外混合無機酸、有機酸、鹼或鹽中之一或多者,其中該有機酸、該鹽或其混合物不同於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該其混合物。 22. 如項目20或2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e. 在步驟d)之前或之後進行無菌過濾。 23. 如項目20至2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式II 中之LG 係離去基團,其可經親核性[18 F]氟離子或親電性[18 F]氟原子取代,較佳地,LG 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硝基、溴、碘、氯、三烷基銨、羥基、酸、碘鎓、磺酸酯,更佳地,LG 係硝基或三甲銨,其中含有三烷基銨或碘鎓之化合物可進一步包括陰離子。 24. 如項目20至2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式II 中之PG 係保護基團,較佳地,PG 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苄氧羰基(Cbz)、(對甲氧基苄基)氧基羰基(Moz或MeOZ)、第三丁基氧基羰基(BOC)、9-茀基甲基氧基羰基(FMOC)、苄基(Bn)、對甲氧基苄基(PMB)、3,4-二甲氧基苄基(DMPM)、對甲氧基苯基(PMP)、三苯基甲基(三苯甲基)、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MMT)或二甲氧基三苯甲基(DMT),更佳地,PG 係選自第三丁基氧基羰基(BOC)、二甲氧基三苯甲基(DMT)及三苯基甲基(三苯甲基),甚至更佳地,PG 係第三丁基氧基羰基(BOC)或三苯基甲基(三苯甲基)。 25. 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用於診斷。 26. 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用於tau蛋白聚集物之顯像,尤其用於tau蛋白聚集物之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顯像。 27. 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用於診斷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或用於診斷tau蛋白病變,特定而言,其中該診斷係藉由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來實施。 28. 如項目27之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tau蛋白病變係3R tau蛋白病變。 29. 如項目27之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tau蛋白病變係4R tau蛋白病變。 30. 如項目27之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病症係選自阿茲海默氏病(AD)、家族性AD、克-雅二氏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拳擊手型癡呆、唐氏症候群(Down’s Syndrome)、傑茨曼-斯脫司勒-史茵克病(Gerstmann-Sträussler-Scheinker disease)、包涵體肌炎、普裡昂蛋白(prion protein)腦類澱粉血管病變、創傷性腦損傷(TBI)、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關島帕金森症-癡呆複合症(Parkinsonism-dementia complex of Guam)、非關島運動神經元疾病伴神經原纖維纏結、嗜銀顆粒病、皮質基底退化(CBD)、瀰漫性神經原纖維纏結伴鈣化症、額顳葉癡呆伴17號染色體相關性帕金森症、哈勒沃登-施帕茨病(Hallervorden-Spatz disease)、多系統萎縮、C型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蒼白球-腦橋-黑質退化、皮克氏病(PiD)、進行性皮質下膠質細胞增生症、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亞急性硬化性泛腦炎、僅纏結型癡呆、腦炎後帕金森症、肌強直性營養不良、tau泛腦病、與星形細胞有關之類AD (AD-like with astrocytes)、某些普裡昂疾病(與tau蛋白有關之GSS)、LRRK2突變、慢性創傷性腦病、家族性英國型癡呆、家族性丹麥型癡呆、額顳葉退化、瓜德羅普帕金森症(Guadeloupean Parkinsonism)、神經退化伴腦內鐵累積、SLC9A6相關性智力遲鈍、白質tau蛋白病變伴球狀膠質細胞包涵體、創傷性應激症候群、癲癇、路易氏體癡呆(Lewy body dementia,LBD)、遺傳性腦出血伴類澱粉變性(荷蘭型)、輕度認知損傷(MCI)、多發性硬化、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非典型帕金森症、HIV相關性癡呆、成人型糖尿病、老年性心臟類澱粉變性、內分泌腫瘤、青光眼、眼部類澱粉變性、原發性視網膜退化、黃斑退化(例如年齡相關性黃斑退化(AMD))、視神經隱結、視神經病變、視神經炎及角膜格子狀營養不良。 31. 如項目27之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病症係選自亨廷頓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缺血性中風及AD中之精神病。 32. 如項目30之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病症係阿茲海默氏病(AD)。 33. 如項目30之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病症係帕金森氏病或非典型帕金森症。 34. 如項目30之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病症係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 35. 如項目30之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病症係皮克氏病(PiD)。 36. 如項目27之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等tau蛋白聚集物顯像於腦或眼睛中。 37. 一種使tau蛋白聚集物顯像之方法、尤其tau蛋白聚集物之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顯像方法,其中向患者投與有效量之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38. 一種診斷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或tau蛋白病變之方法,其中向患者投與有效量之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特定而言,其中該診斷係藉由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來實施。 39. 如項目38之方法,其中該tau蛋白病變係3R tau蛋白病變。 40. 如項目38之方法,其中該tau蛋白病變係4R tau蛋白病變。 41. 如項目38之方法,其中該病症係選自阿茲海默氏病(AD)、家族性AD、克-雅二氏病、拳擊手型癡呆、唐氏症候群、傑茨曼-斯脫司勒-史茵克病、包涵體肌炎、普裡昂蛋白腦類澱粉血管病變、創傷性腦損傷、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關島帕金森症-癡呆複合症、非關島運動神經元疾病伴神經原纖維纏結、嗜銀顆粒病、皮質基底退化、瀰漫性神經原纖維纏結伴鈣化症、額顳葉癡呆伴17號染色體相關性帕金森症、哈勒沃登-施帕茨病)、多系統萎縮、C型尼曼-皮克病、蒼白球-腦橋-黑質退化、皮克氏病、進行性皮質下膠質細胞增生症、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亞急性硬化性泛腦炎、僅纏結型癡呆、腦炎後帕金森症、肌強直性營養不良、tau泛腦病、與星形細胞有關之類AD、某些普裡昂疾病(與tau蛋白有關之GSS)、LRRK2突變、慢性創傷性腦病、家族性英國型癡呆、家族性丹麥型癡呆、額顳葉退化、瓜德羅普帕金森症、神經退化伴腦內鐵累積、SLC9A6相關性智力遲鈍、白質tau蛋白病變伴球狀膠質細胞包涵體、創傷性應激症候群、癲癇、路易氏體癡呆(LBD)、遺傳性腦出血伴類澱粉變性(荷蘭型)、輕度認知損傷(MCI)、多發性硬化、帕金森氏病、非典型帕金森症、HIV相關性癡呆、成人型糖尿病、老年性心臟類澱粉變性、內分泌腫瘤、青光眼、眼部類澱粉變性、原發性視網膜退化、黃斑退化(例如年齡相關性黃斑退化(AMD))、視神經隱結、視神經病變、視神經炎及角膜格子狀營養不良。 42. 如項目38之方法,其中該病症係選自亨廷頓氏病、缺血性中風及AD中之精神病。 43. 如項目41之方法,其中該病症係阿茲海默氏病(AD)。 44. 如項目41之方法,其中該病症係帕金森氏病或非典型帕金森症。 45. 如項目41之方法,其中該病症係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 46. 如項目41之方法,其中該病症係皮克氏病(PiD)。 47. 如項目41之方法,其中該等tau蛋白聚集物顯像於腦或眼睛中。 48. 一種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之用途,其用以製造用於tau蛋白聚集物之顯像、尤其用於tau蛋白聚集物之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顯像之藥劑。 49. 一種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之用途,其用以製造用於診斷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或用於診斷tau蛋白病變之藥劑,特定而言,其中該診斷係藉由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來實施。 50. 如項目49之用途,其中該tau蛋白病變係3R tau蛋白病變。 51. 如項目49之用途,其中該tau蛋白病變係4R tau蛋白病變。 52. 如項目49之用途,其中該病症係選自阿茲海默氏病(AD)、家族性AD、克-雅二氏病、拳擊手型癡呆、唐氏症候群、傑茨曼-斯脫司勒-史茵克病、包涵體肌炎、普裡昂蛋白腦類澱粉血管病變、創傷性腦損傷、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關島帕金森症-癡呆複合症、非關島運動神經元疾病伴神經原纖維纏結、嗜銀顆粒病、皮質基底退化、瀰漫性神經原纖維纏結伴鈣化症、額顳葉癡呆伴17號染色體相關性帕金森症、哈勒沃登-施帕茨病)、多系統萎縮、C型尼曼-皮克病、蒼白球-腦橋-黑質退化、皮克氏病、進行性皮質下膠質細胞增生症、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亞急性硬化性泛腦炎、僅纏結型癡呆、腦炎後帕金森症、肌強直性營養不良、tau泛腦病、與星形細胞有關之類AD、某些普裡昂疾病(與tau蛋白有關之GSS)、LRRK2突變、慢性創傷性腦病、家族性英國型癡呆、家族性丹麥型癡呆、額顳葉退化、瓜德羅普帕金森症、神經退化伴腦內鐵累積、SLC9A6相關性智力遲鈍、白質tau蛋白病變伴球狀膠質細胞包涵體、創傷性應激症候群、癲癇、路易氏體癡呆(LBD)、遺傳性腦出血伴類澱粉變性(荷蘭型)、輕度認知損傷(MCI)、多發性硬化、帕金森氏病、非典型帕金森症、HIV相關性癡呆、成人型糖尿病、老年性心臟類澱粉變性、內分泌腫瘤、青光眼、眼部類澱粉變性、原發性視網膜退化、黃斑退化(例如年齡相關性黃斑退化(AMD))、視神經隱結、視神經病變、視神經炎及角膜格子狀營養不良。 53. 如項目49之用途,其中該病症係選自亨廷頓氏病、缺血性中風及AD中之精神病。 54. 如項目52之用途,其中該病症係阿茲海默氏病(AD)。 55. 如項目52之用途,其中該病症係帕金森氏病或非典型帕金森症。 56. 如項目52之用途,其中該病症係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 57. 如項目52之用途,其中該病症係皮克氏病(PiD)。 58. 如項目49之用途,其中該等tau蛋白聚集物顯像於腦或眼睛中。 59. 一種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之用途,其用作分析參考。 60. 一種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之用途,其用作活體外篩選工具。 61. 一種收集與試樣或患者中之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之診斷數據的方法,其包括: (a) 使懷疑含有tau蛋白聚集物之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與含有式I 化合物之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接觸; (b) 使該式I 化合物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 (c) 檢測該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之式I 化合物;及 (d) 視情況使結合該tau蛋白聚集物之式I 化合物之存在或不存在與該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中tau蛋白聚集物之存在或不存在建立關聯。 62. 一種測定組織及/或體液中之tau蛋白聚集物之量之方法,其包括: (a) 提供代表所研究之該組織及/或體液之試樣; (b) 使用含有式I 化合物之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測試該試樣中tau蛋白聚集物之存在; (c) 測定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之式I 化合物之量;及 (d) 計算該組織及/或體液中之tau蛋白聚集物之量。 63. 一種收集用於測定患者中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之傾向之數據的方法,該測定包括檢測含有式I 化合物之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與試樣中或原位tau蛋白聚集物之特異性結合,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使懷疑含有該tau蛋白聚集物之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與含有特異性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之式I 化合物之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接觸; (b) 使該式I 化合物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以形成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 (c) 檢測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之形成; (d) 視情況使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之存在或不存在與該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中tau蛋白聚集物之存在或不存在建立關聯;及 (e) 視情況比較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之量與正常對照值。 64. 一種收集用於監測患有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且已使用藥劑治療之患者中之殘餘病症之數據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 (a) 使懷疑含有tau蛋白聚集物之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與含有特異性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之式I 化合物之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接觸; (b) 使該式I 化合物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以形成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 (c) 檢測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之形成; (d) 視情況使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之存在或不存在與該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中tau蛋白聚集物之存在或不存在建立關聯;及 (e) 視情況比較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之量與正常對照值。 65.一種收集用於預測患有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且正使用藥劑治療之患者之反應性之數據的方法,其包括: (a) 使懷疑含有tau蛋白聚集物之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與含有特異性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之式I 化合物之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接觸; (b) 使該式I 化合物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以形成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 (c) 檢測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之形成; (d) 視情況使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之存在或不存在與該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中tau蛋白聚集物之存在或不存在建立關聯;及 (e) 視情況比較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之量與正常對照值。 應理解,本發明涵蓋其一或多個各別原子由不同同位素代替之式I 化合物。舉例而言,式I 化合物包含一或多個氫原子由氚代替及/或一或多個氫原子由氘代替之化合物。
定義 除非另外指定,否則術語「烷基」係指含有1至6個碳原子之飽和直鏈或具支鏈碳鏈。
「Hal」或「鹵素」代表F、Cl、Br及I。較佳地,「鹵素」在每次出現時獨立地選自F、Cl及Br、更佳地F及Cl、甚至更佳地F。
本文所用之術語「胺保護基團」 (PG )係任一適於在所構想化學反應期間保護胺基團之保護基團。適宜保護基團之實例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適宜保護基團論述於(例如)以下教科書中:Greene及Wuts, Protecting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第三版,第494-653頁,其以引用方式包含於本文中。保護基團可選自胺基甲酸酯、醯胺、醯亞胺、N-烷基胺、N-芳基胺、亞胺、烯胺、硼烷、N-P保護基團、N-亞氧硫基、N-磺醯基及N-矽基。保護基團(PG )之具體較佳實例係苄氧羰基(Cbz)、(對甲氧基苄基)氧基羰基(Moz或MeOZ)、第三丁基氧基羰基(BOC)、9-茀基甲基氧基羰基(FMOC)、苄基(Bn)、對甲氧基苄基(PMB)、3,4-二甲氧基苄基(DMPM)、對甲氧基苯基(PMP)、三苯基甲基(三苯甲基)、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MMT)或二甲氧基三苯甲基(DMT)。保護基團PG 之更佳實例包含第三丁基氧基羰基(BOC)、二甲氧基三苯甲基(DMT)及三苯基甲基(三苯甲基)。保護基團PG 之一更佳實例係第三丁基氧基羰基(BOC)。
術語「胺基甲酸酯胺保護基團」係指含有*-CO-O基團之胺保護基團,其中星號指示至胺之鍵。實例係苄氧羰基(Cbz)、(對甲氧基苄基)氧基羰基(Moz或MeOZ)、第三丁基氧基羰基(BOC)及9-茀基甲基氧基羰基(FMOC)。
本文所用之術語「離去基團」 (LG )係任一離去基團且意指可由另一原子或原子基團代替之原子或原子基團。實例給出於(例如)以下文獻中:Synthesis (1982), p. 85-125,表2,Carey及Sundberg, Organische Synthese, (1995),第279-281頁,表5.8;或Netscher, Recent Res. Dev. Org. Chem., 2003, 7, 71-83,反應圖1、2、10及15以及其他)。(Coenen, Fluorine-18 Labeling Methods: Features and Possibilities of Basic Reactions, (2006), Schubiger P.A., Friebe M., Lehmann L., (編輯),PET-Chemistry - The Driving Force in Molecular Imaging.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pp.15-50,明確而言:反應圖4 pp. 25、反應圖5 pp 28、表4 pp 30、圖7 pp 33)。較佳地,「離去基團」 (LG )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硝基、溴、碘、氯、三烷基銨、羥基、酸、碘鎓、磺酸酯。更佳地,「離去基團」 (LG )係硝基或三甲銨。應理解,含有三烷基銨或碘鎓之化合物可進一步包括陰離子。仍更佳地,「離去基團」(LG )係硝基。
本文所用之術語「冠醚」意指由含有若干醚基團之環組成之化學化合物。更具體而言,術語「冠醚」較佳地係指可經取代且在環中含有8至16個碳原子及4至8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之單環有機基團。一或多個可選取代基中之每一者可獨立地選自任一含有1至15個碳原子及視情況1至6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之有機基團。「冠醚」之較佳實例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在環中含有10至14個碳原子及5至7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之單環。「冠醚」之實例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在環中含有12個碳原子及6個選自N及O之雜原子之單環。具體實例包含18-冠-6、二苯并-18-冠-6及二氮雜-18-冠-6。
本文所用之術語「穴狀配體」係關於與冠醚相關之一類多環化合物,其具有三個附接於兩個氮原子處之鏈。熟知「穴狀配體」係4,7,13,16,21,24-六氧雜-1,10-二氮雜雙環[8.8.8]二十六烷(Kryptofix® )。
本文所用之tau蛋白係指主要發現於神經元中之高度可溶性微管結合蛋白且包含主要6種同種型、裂解或截短形式及其他經修飾形式(例如源自磷酸化、醣基化、醣化、脯胺醯基異構化、硝化、乙醯化、聚胺化、泛素化、蘇素化及氧化)。本文所用之病理tau蛋白或tau蛋白聚集物(神經原纖維纏結,NFT)係指含有配對螺旋絲及直絲之過度磷酸化tau蛋白之不溶性聚集物。其存在係AD及稱為tau蛋白病變之其他疾病之標誌。
tau蛋白基因含有16個外顯子且主要tau蛋白同種型由其中之11個編碼。外顯子10之選擇性剪接分別生成含有三個(外顯子10丟失)或四(外顯子10存在)個重複結構域之tau蛋白同種型(稱為3R tau蛋白及4R tau蛋白) (A. Andreadis等人,Biochemistry 31, (1992) 10626 - 10633;M. Tolnay等人,IUBMB Life, 55(6): 299-305, 2003)。在阿茲海默氏病中,3R及4R同種型之比率類似。與之相比,在一些tau蛋白病變中,主要存在兩種同種型中之一者。在本文中,術語「3R tau蛋白病變」係指其中主要存在3R同種型之tau蛋白病變(例如皮克氏病(PiD))。在本文中,術語「4R tau蛋白病變」係指其中主要存在4R同種型之tau蛋白病變(例如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及皮質基底退化(CBD))。
如下文在闡述本發明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術語「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診斷上可接受之鹽」係關於所揭示化合物之無毒衍生物,其中母體化合物係藉由製備其無機酸及有機酸鹽來改質。無機酸包含(但不限於)諸如羧酸、鹽酸、硝酸或硫酸等酸。有機酸包含(但不限於)諸如脂肪族酸、環脂族酸、芳香族酸、芳脂族酸、雜環酸、羧酸及磺酸等酸。本發明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藉由習用化學方法自含有鹼性或酸性部分之母體化合物來合成。通常,可藉由使該等化合物之游離酸或鹼形式與化學計量量之適當鹼或酸在水或有機溶劑或兩種溶劑之混合物中進行反應來製備該等鹽。適宜鹽之清單可參見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18版,Mack Publishing Company, Easton, PA, 1990, p. 1445,該文獻之揭示內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醫藥上可接受」或「診斷上可接受」定義為係指彼等在合理藥學判斷範圍內適於與人類及動物組織接觸使用且無過度毒性、刺激性、過敏反應或其他問題或併發症且與合理益處/風險比相稱之化合物、材料、組合物及/或劑型。較佳地,所主張組合物中之每一組分係醫藥上及診斷上可接受的。
本發明中之患者或個體通常係動物、尤其哺乳動物、更尤其人類。
「層析」或「液相層析」意指分離化合物之混合物之方法。將混合物溶於流體中且經由「移動相」傳輸通過「固定相」。分離係基於移動相中之化合物與固定相之相互作用。該等不同相互作用在固定相上產生差異性滯留且由此影響分離。層析可為製備型或分析型。製備型層析之目的係分離混合物之組分,且由此係純化形式。分析型層析係使用較小材料試樣進行且用於量測混合物中之化合物比例。
「高效液相層析(HPLC)」係藉由使用極小固定相顆粒(≤10 µm)且施加足夠較高壓力來分離化合物之液相層析形式。HPLC系統通常由移動相儲槽、幫浦、注射器、分離管柱(含有固定相)及檢測器組成。為分離放射性化合物,使適宜HPLC系統配備有放射性檢測器。視情況,HPLC系統具有其他檢測器,例如UV檢測器、光二極體陣列、折射率檢測器、電導率檢測器、螢光檢測器、質譜儀。
「固相萃取(SPE)」係具有兩個或更多個單獨步驟之試樣製備及/或純化製程。首先,將化合物溶解或懸浮於溶劑之液體混合物中且使液體試樣通過固定(固體)相。一些化合物保留於固定相上,而其他化合物則通過該固定相。在第二步驟中,使用適宜溶劑洗脫所保留化合物。視情況,在洗脫步驟之前使用另一溶液洗滌固定相。與HPLC技術相比,所用粒度極大(例如≥ 25 µm,與之相比,HPLC中之典型粒度≤ 10 µm)且由此所施加壓力極低(對於HPLC而言,壓力通常> 50巴)。
「固相萃取柱(SPE柱)」係預填充SPE固定相之注射器或容器(例如Sep Pak®)。
「無菌過濾」係經由微過濾器藉由過濾使溶液無菌之方法。微過濾器係(例如)孔徑為約0.25 µm或更小、較佳地約20 nm至約0.22 µm之過濾器,其通常用於去除微生物。用於生產製程中之微過濾之膜過濾器通常係自諸如以下等材料製得:混合纖維素酯、聚四氟乙烯(PTFE)、聚二氟亞乙烯(PVDF)或聚醚碸(PES)。
本文所用之「自動化」意指藉由適宜裝置(合成器)實施合成及或純化步驟。
術語「放射清除劑」係指降低由放射分解所致之分解之速率之化合物。較佳放射清除劑包含抗壞血酸及其鹽以及龍膽酸及其鹽。
用於18 F-放射性標記之適宜「合成器」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包含(但不限於) IBA Synthera、GE Fastlab、GE Tracerlab MX、GE Tracerlab FX、Trasis AllinOne、ORA Neptis Perform、ORA Neptis Mosaic、ORA Neptis Plug、Scintomics GPR、Synthera、Comecer Taddeo、Raytest Synchrom、Sofie Elixys、Eckert&Ziegler Modular Lab、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F100 F200 F300、Siemens Explora。
「放射性化學純度」意指以所陳述化學形式存在之放射性核素之總活性之比例。通常,藉由薄層層析或HPLC來測定放射性化學純度。
術語「羥基羧酸」係指具有一或多個羧酸基團及一或多個羥基(不包含羧酸基團中之羥基)之C2 -C10 化合物。羥基羧酸可為飽和或不飽和(包含芳香族)及環狀或非環狀。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羥基羧酸具有一至三個羧酸基團。較佳地,羥基羧酸具有一至六個羥基、更佳地一至四個羥基。羥基羧酸可呈游離酸或其環狀酯(亦即內酯)之形式。可能之羥基羧酸包含(但不限於)抗壞血酸、羥基苯甲酸(例如龍膽酸)、羥基苯甲酸衍生物、檸檬酸、乳酸、蘋果酸、2-羥基丁酸、3-羥基丁酸、苦杏仁酸、葡萄糖酸、酒石酸及水楊酸,較佳係抗壞血酸、羥基苯甲酸(例如龍膽酸)、羥基苯甲酸衍生物及檸檬酸。
除非另外陳述,否則「定義」部分中所給出之較佳定義適用於本文所闡述之所有實施例。
第一態樣 中,本發明係關於包括以下各項之診斷組合物: a. 式I 化合物, b. 乙醇, c. 水,及 d. 羥基羧酸、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 式I 中之F係18 F或19 F。較佳地,F係18 F或18 F及19 F之混合物。 較佳式I 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 更佳式I 化合物係
較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約0.03 GBq/mL至約10 GBq/mL之式I 化合物。更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約0.03 GBq/mL至約5 GBq/mL之式I 化合物。較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至少約1 GBq/mL之式I 化合物。更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至少約2 GBq/mL之式I 化合物。甚至更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至少約3 GBq/mL之式I 化合物。
較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約10 µg/mL之最大濃度之式I 化合物、更佳地約5 µg/mL之最大濃度之式I 化合物。
較佳地,基於乙醇及水之總量,診斷組合物包括約1% v/v至約20% v/v之乙醇。更佳地,基於乙醇及水之總量,診斷組合物包括約1% v/v至約15% v/v之乙醇。甚至更佳地,基於乙醇及水之總量,診斷組合物包括約5% v/v至約10% v/v之乙醇。
診斷組合物包括羥基羧酸、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可採用任一羥基羧酸或其鹽。然而,診斷上可接受之羥基羧酸或其鹽係較佳的。較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羥基羧酸、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抗壞血酸及抗壞血酸鹽、羥基苯甲酸及羥基苯甲酸鹽、羥基苯甲酸衍生物及羥基苯甲酸衍生物之鹽、檸檬酸及檸檬酸鹽及其混合物。較佳地,羥基苯甲酸衍生物係選自包括羥基苯甲酸、二羥基苯甲酸及三羥基苯甲酸之群。更佳地,二羥基苯甲酸衍生物係龍膽酸。
更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選自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龍膽酸、龍膽酸鈉鹽、檸檬酸、檸檬酸鈉或其混合物中之一或多者。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診斷組合物包括約2.5 µmol/mL至約500 µmol/mL之羥基羧酸、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更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約10 µmol/mL至約300 µmol/mL之羥基羧酸、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甚至更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約25 µmol/mL至約300 µmol/mL之羥基羧酸、有機酸鹽或其混合物。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診斷組合物包括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作為羥基羧酸、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較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約10 µmol/mL至約500 µmol/mL之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更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約50 µmol/mL至約500 µmol/mL之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甚至更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約100 µmol/mL至約500 µmol/mL之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診斷組合物亦可包括約50 µmol/mL至約300 µmol/mL之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仍更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約200 µmol/mL至約300 µmol/mL之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診斷組合物包括龍膽酸、龍膽酸鈉鹽或其混合物(作為羥基羧酸、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較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約2.5 µmol/mL至約100 µmol/mL之龍膽酸、龍膽酸鈉鹽或其混合物。更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約10 µmol/mL至約100 µmol/mL之龍膽酸、龍膽酸鈉鹽或其混合物。甚至更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約25 µmol/mL至約75 µmol/mL之龍膽酸、龍膽酸鈉鹽或其混合物。
較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檸檬酸、檸檬酸鈉或其混合物(作為羥基羧酸、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較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約10 µmol/mL至約500 µmol/mL之檸檬酸、檸檬酸鈉或其混合物。更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約50 µmol/mL至約500 µmol/mL之檸檬酸、檸檬酸鈉或其混合物。甚至更佳地,診斷組合物包括約50 µmol/mL至約300 µmol/mL之檸檬酸、檸檬酸鈉或其混合物。
羥基羧酸、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用作清除劑來防止式I 化合物之放射分解。另外較佳地,羥基羧酸、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係診斷上可接受的。
視情況,診斷組合物包括無機酸、有機酸、鹼、鹽或其混合物,其中之每一者較佳地係診斷上可接受的,其中該有機酸、鹽或其混合物不同於羥基羧酸、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在一實施例中,無機酸、有機酸、鹼、鹽或其混合物用於式I 化合物之合成或純化期間。在另一實施例中,無機酸、有機酸、鹼、鹽或其混合物係用於調節診斷組合物之pH及/或離子強度。
適宜無機或有機酸、鹼及鹽之實例包含氯化鈉、氯化鉀、磷酸單鈉、磷酸二鈉、磷酸三鈉、磷酸單鉀、磷酸二鉀、磷酸三鉀、鹽酸、磷酸、氫氧化鈉及氫氧化鉀。
除上述組分外,診斷組合物亦包括水。選擇水量,從而組合物之總量為100%。
診斷組合物具有約4至約8.5、較佳地約4.5至約8之pH。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診斷組合物係無菌的。
本發明之診斷組合物適於非經腸投與哺乳動物以實施PET顯像。
第二態樣 中,本發明係關於獲得本發明之診斷組合物之方法。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使式II 化合物與18 F氟化劑進行反應,, 其中X 係H或PGLG 係離去基團,且PG 係胺保護基團, b) 視情況,若X係PG,則裂解該保護基團PG, c) 純化式I 化合物,及 d) 視情況,混合步驟c)中所獲得之式I 化合物與乙醇、水及羥基羧酸、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以提供診斷組合物。 視情況,亦可實施無菌過濾(步驟e)。 式II 化合物係合成式I 化合物之前體。
較佳式II 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 更佳式II 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 在該等化合物中,PGLG 係如「定義」部分中所定義。
甚至更佳之式II 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 其中X- 係相對離子,例如選自由鹵離子、CF3 SO3 - 及CF3 CO2 - 組成之群之相對離子。
仍更佳之式II 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 其中X- 係相對離子,例如選自由鹵離子、CF3 SO3 - 及CF3 CO2 - 組成之群之相對離子。
步驟 a) 步驟 a) 包括使式II 化合物與18 F氟化劑進行反應 其中X 係H或PGLG 係離去基團,且PG 係胺保護基團 若X 係H,則產生具有式I 之化合物。若XPG ,則獲得具有式III 之中間體化合物。
18 F氟化劑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可採用任一適宜18 F-氟化劑。典型實例包含H18 F、鹼性或鹼土18 F-氟化物(例如K18 F、Rb18 F、Cs18 F及Na18 F)。視情況,可組合使用18 F-氟化劑與螯合劑(例如穴狀配體(例如:4,7,13,16,21,24-六氧雜-1,10-二氮雜雙環[8.8.8]-二十六烷- Kryptofix® )或冠醚(例如:18-冠-6))。或者,18 F-氟化劑可為18 F之四烷基銨鹽或18 F之四烷基鏻鹽;例如18 F之四(C1-6 烷基)銨鹽或18 F之四(C1-6 烷基)鏻鹽。其實例包含四丁基[18 F]氟化銨及四丁基[18 F]氟化鏻。較佳地,18 F-氟化劑係K18 F、H18 F、Cs18 F、Na18 F或四丁基[18 F]氟化銨。在一甚至更佳實施例中,18 F-氟化劑係K18 F。在另一更佳實施例中,18 F-氟化劑係四丁基[18 F]氟化銨。
通常在溶劑中實施18 F-氟化,溶劑較佳係選自乙腈、二甲基亞碸、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戊基醇、第三丁基醇或其混合物,較佳地,溶劑含有或係乙腈或DMSO。然而,亦可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之其他溶劑。溶劑可進一步包括水及/或其他醇(例如C1-10 直鏈、具支鏈或環狀烷醇)作為共溶劑。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用於實施18 F放射性標記之溶劑含有二甲基亞碸。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用於實施18 F放射性標記之溶劑含有乙腈。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用於實施18 F放射性標記之溶劑係二甲基亞碸。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用於實施18 F放射性標記之溶劑係乙腈。
通常實施18 F-氟化至多約60分鐘。較佳反應時間為至多約30分鐘。其他較佳反應時間為至多約15分鐘。
通常在約60℃至約200℃之溫度下於習用或微波支持之加熱下實施18 F-氟化。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在約100℃至約180℃下實施18 F-氟化。在一更佳實施例中,在約100℃至約160℃下實施18 F-氟化。較佳地,在習用加熱下實施18 F-氟化。習用加熱應理解為任一不使用微波之加熱。
並不特定限制起始材料之量。舉例而言,可在一個批次中使用約0.5 µmol至約50 µmol之式II 化合物來產生式I 化合物。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使用約2 µmol至約25 µmol之式II 化合物。在一更佳實施例中,使用約2.5 µmol至約15 µmol之式II 化合物。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至少約2 µmol之式II 化合物。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使用至少約2.5 µmol之式II 化合物。在一更佳實施例中,使用至少約3 µmol之式II 化合物。
XPG ,則獲得具有式III 之中間體化合物。保護基團PG 可在步驟a)期間或在可選後續步驟b)中發生裂解。
較佳式III 化合物係選自包括以下之群:。 在該等化合物中,PG 係如「定義」部分中所定義。
步驟 b) 步驟 b) 係可選步驟,其包括裂解來自式III 化合物之保護基團PG 以獲得式I 化合物。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明瞭,若使用X 係氫之式II 化合物實施步驟a)或若保護基團PG 已在步驟a)中裂解,則此步驟並不適用。
用於裂解大量保護基團之反應條件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且可選自(但不限於)闡述於以下中者:教科書Greene及Wuts, Protecting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第三版,第494-653頁,及教科書P. J. Kocienski, Protecting Groups,第3版,2003,二者皆以引用方式包含於本文中。
步驟b)中所採用之條件將取決於擬裂解保護基團且由此並不特定限制。
可能之反應條件包含i)在約60℃至約160℃下加熱,ii)添加酸且在約0℃至約160℃下加熱;或iii)添加鹼且在約0℃至約160℃下加熱。
較佳酸係鹽酸、硫酸及磷酸。一種較佳酸係硫酸。另一較佳酸係磷酸。較佳鹼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
較佳反應條件係添加酸且在約25℃至160℃、較佳地25℃至120℃下加熱。
若期望,則步驟a)及b)可實施於相同或不同之反應器皿中。較佳地,在相同反應器皿中實施步驟a)及b)。
若期望,則在步驟b)之後獲得之溶液可原樣用於步驟c)中。或者,可修改溶液之組成,從而其更適於實施HPLC。舉例而言,可在步驟c)之前添加緩衝劑或稀釋劑。
步驟 c) 步驟 c) 包括純化式I 化合物。
純化式I 化合物之適宜方法係HPLC、固相萃取(SPE)或其組合。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使用包括乙醇及水及視情況酸、鹼、緩衝劑、鹽及/或羥基羧酸、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之移動相對步驟a)或(若採用)步驟b)中所獲得之式I 化合物實施HPLC。
並不特定限制乙醇對水之比率,但較佳為約5/95 v/v至約80/20 v/v、更佳地約5/95 v/v至約50/50 v/v、甚至更佳地約5/95 v/v至約20/80 v/v。
並不限制移動相之pH,但其較佳為約0至約8、較佳地約0至約6、更佳地約1至約5、甚至更佳地約1至約3。
可能緩衝劑可包含可選自以下之鹽:鹼金屬磷酸二氫鹽、二鹼金屬磷酸氫鹽、三鹼金屬磷酸鹽、鹼金屬乙酸鹽、鹼土金屬乙酸鹽、鹼土金屬甲酸鹽、單/二/三鹼金屬檸檬酸鹽,其中較佳鹼金屬及鹼土金屬係鈉及鉀。較佳緩衝劑包含可選自以下之鹽:鹼金屬磷酸二氫鹽、二鹼金屬磷酸氫鹽、三鹼金屬磷酸鹽、鹼金屬乙酸鹽、單/二/三鹼金屬檸檬酸鹽,其中較佳鹼金屬係鈉及鉀。
可能鹼可為氫氧化鈉及/或氫氧化鉀。
若期望,則可使用無機酸或有機酸來調節移動相之pH。無機酸之實例包含抗壞血酸、檸檬酸及乙酸。有機酸之實例包含鹽酸、硫酸及磷酸,較佳係磷酸。
較佳移動相包括約5% v/v至約20% v/v乙醇、約95% v/v至約80% v/v水、約50 mM至約150 mM緩衝劑(例如鹼性磷酸二氫鹽,pH為約1至約3)及視情況放射清除劑。
用於HPLC方法中之固定相眾所周知且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適當選擇。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固定相係「反相」 (RP)固定相。
RP-HPLC固定相之實例包含C18、C8、苯基、氰基(例如氰基丙基)、五氟苯基、胺基(例如胺基丙基)、醯胺(例如C10-24 -烷酸-胺基丙基)、苯基己基官能化樹脂或混合相樹脂。
在一實施例中,HPLC固定相之粒度為約1.6 µm至約15 µm。在一較佳實施例中,HPLC固定相之粒度為約5 µm至約10 µm。在另一實施例中,HPLC固定相之粒度為約10 µm。
通常,HPLC管柱具有約2.0 mm至約50 mm之直徑及約50 mm至約300 mm之長度。在一較佳實施例中,HPLC管柱具有約4.6 mm至約20 mm之直徑及約150 mm至約250 mm之長度。在一更佳實施例中,HPLC管柱具有10 × 250 mm之尺寸。
並不限制高效液相層析中所採用之流速且可為約1 mL/min至約20 mL/min、更通常約2 mL/min至約15 mL/min、甚至更通常約2 mL/min至約7 mL/min。
並不限制高效液相層析中所採用之壓力且可在約50巴至約400巴、通常約50巴至約250巴、更通常約50巴至200巴之範圍內。
可選步驟 d) 包括混合步驟c)中所獲得之式I 化合物與一或多種選自由乙醇、水、羥基羧酸及羥基羧酸鹽組成之群之物質(若其尚未以期望量存在於在步驟c)之後含有式I 化合物之混合物中)以提供診斷組合物。另外視情況,可另外在步驟d)中添加一或多種選自無機酸、另一有機酸、鹼或鹽之物質(若該等物質尚未以期望量存在於在步驟c)之後含有式I 化合物之混合物中)。
若診斷組合物擬投與患者,則應係無菌的。可藉由任一已知方法將診斷組合物滅菌。一種選擇係實施無菌過濾(步驟e )。無菌過濾器可為用於放射性示蹤過濾之標準無菌過濾器。該等無菌過濾器在業內已眾所周知。適宜無菌過濾器係聚四氟乙烯(PTFE)無菌過濾器(例如Millipore Millex-LG)、聚醚碸( PES)無菌過濾器(例如Millipore Millex-GP)、聚二氟亞乙烯( PVDF)無菌過濾器(例如Millipore Millex-GV)。更佳地,疏水性過濾器係聚四氟乙烯(PTFE)無菌過濾器或聚二氟亞乙烯(PVDF)無菌過濾器。
可在步驟d)之後或在步驟d)之前實施步驟e),其中對在步驟c)之後所獲得之式I 化合物實施無菌過濾且然後視情況與診斷組合物之其他組分混合,其中醫藥組合物之其他組分係無菌的或在混合之前對其實施無菌過濾。
較佳地,藉由合成器實施步驟a)、步驟b)及步驟c)。更佳地,藉由合成器實施步驟a)、步驟b)、步驟c)及步驟d)。甚至更佳地,藉由合成器實施步驟a)、步驟b)、步驟c)、步驟d)及步驟e)。
該等適宜合成器件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 IBA Synthera、GE Fastlab、GE Tracerlab MX、GE Tracerlab FX、Trasis AllinOne、ORA Neptis Perform、ORA Neptis Mosaic、ORA Neptis Plug、Scintomics GPR、Synthera、Comecer Taddeo、Raytest Synchrom、Sofie Elixys、Eckert&Ziegler Modular Lab、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F100 F200 F300及Siemens Explora。
較佳地,在遠程控制下實施步驟 a)步驟 b)步驟 c) 。更佳地,在遠程控制下實施步驟 a)步驟 b)步驟 c)步驟 d) 。甚至更佳地,在遠程控制下實施步驟 a)步驟 b)步驟 c) 、步驟d)步驟 e)
較佳地,步驟a)、步驟b)及步驟c)係自動化步驟。更佳地,步驟a)、步驟b)、步驟c)及步驟d)係自動化步驟。甚至更佳地,步驟a)、步驟b)、步驟c)、步驟d)及步驟e)係自動化步驟。
診斷程序 本發明之診斷組合物較佳用於診斷。在此情形下,式I 化合物中之F較佳係18 F。
因此,在第三態樣 中,本發明係關於用於診斷之如第一態樣中所定義之診斷組合物。本發明組合物尤其適於(例如)藉由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PET)使tau蛋白聚集物顯像。其可用於診斷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例如神經病理學病症)或診斷tau蛋白病變,尤其在藉由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實施診斷時。tau蛋白聚集物可位於人類腦中。
已發現,本發明之診斷組合物尤其適於使tau蛋白聚集物顯像。對於tau蛋白而言,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能夠結合至各種類型之tau蛋白聚集物,例如病理學聚集tau蛋白、過磷酸化tau蛋白、神經原纖維纏結、配對螺旋絲、直絲、神經毒性可溶性寡聚物、聚合物及原纖維。
因上述結合特性,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適用於診斷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尤其適用於tau沈積物之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PET)顯像。通常,採用18 F標記之式I 化合物作為可檢測標記之化合物(若該等化合物擬投與患者)。
應理解,在下列實例中,將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較佳地投與本發明之診斷組合物中。
本發明之診斷組合物可由此用於收集用於診斷與試樣或患者、較佳地人類中之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之數據的方法中,該方法包括: (a) 使懷疑含有tau蛋白聚集物之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與包括式I 化合物之組合物接觸; (b) 使該化合物結合至tau蛋白聚集物; (c) 檢測結合至tau蛋白聚集物之化合物;及 (d) 視情況使結合該tau蛋白聚集物之化合物之存在或不存在與該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中tau蛋白聚集物之存在或不存在建立關聯。
檢測個體(例如人類)中之tau沈積物之具體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 1) 向個體投與適宜量之診斷組合物, 2) 視情況,等待診斷組合物分佈於個體中, 3) 實施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PET), 4) 視情況,重建PET顯像數據,及 5) 詮釋PET顯像數據。
較佳地,擬經靜脈內投與診斷組合物。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之劑量可端視以下因素而有所變化:擬投與之確切化合物、個體重量、試樣之大小及類型及其他如熟習此項技術之醫師所明瞭之變量。通常,擬注射至人類個體之診斷組合物之體積可為約0.1 mL至約20 mL、較佳地約0.1 mL至約10 mL、更佳地約0.5 mL至約10 mL。較佳地,擬投與約100 MBq至約740 MBq之診斷組合物,更佳地,投與約100 MBq至約400 MBq、甚至更佳地約150 MBq至約300 MBq。
較佳地,實施PET影像獲取約5 min至約30 min、較佳地約5 min至約20 min、更佳地約10 min至約20 min。較佳地,PET獲取開始於在注射診斷組合物後約30 min至約120 min、更佳地在注射後約30 min至約90 min、甚至更佳地在注射後約45 min至約60 min。藉由目測評價或藉由量化方法來詮釋PET顯像數據。
在tau蛋白聚集物之顯像中,投與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且檢測源自特異性結合至tau蛋白聚集物之化合物之信號。特異性結合係式I 化合物對tau蛋白聚集物之高結合親和力之結果。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採用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來診斷tau蛋白病變(較佳地阿茲海默氏病)是否存在。在此方法中,將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投與懷疑患有tau蛋白病變(較佳地阿茲海默氏病)之患者或自此一患者獲得之試樣且較佳地藉由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PET)來檢測源自可檢測標記之信號。
若檢測到並無源自可檢測標記之信號,則可使用本發明方法來排除tau蛋白病變,此指示存在除tau蛋白病變外之神經學病症。
在診斷個體中之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例如阿茲海默氏病)或其傾向之方法中,該方法包括: a) 向哺乳動物投與診斷上有效量之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 b) 使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分佈至所關注組織(例如腦組織或體液,例如腦脊髓液(CSF))中;及 c) 使所關注組織顯像,其中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所關注組織之結合與正常對照結合程度相比之增加指示,個體患有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或處於發生該病症之風險下。
可使用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使懷疑含有tau蛋白聚集物之任一試樣或患者之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中的tau蛋白聚集物顯像。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能夠通過血-腦障壁。因此,其尤其適於使腦以及體液(例如腦脊髓液(CSF))中之tau蛋白聚集物顯像。
可藉由檢測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與試樣中或原位tau蛋白聚集物之特異性結合來診斷患者中之tau蛋白病症或tau蛋白相關病症傾向,其包含: (a) 使懷疑含有tau蛋白聚集物之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與結合tau蛋白聚集物之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接觸; (b) 使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結合至tau蛋白聚集物以形成化合物/tau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在下文中,「化合物/tau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將縮寫為「化合物/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 (c) 檢測化合物/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之形成, (d) 視情況使化合物/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之存在或不存在與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區域中tau蛋白聚集物之存在或不存在建立關聯;及 (e) 視情況比較化合物/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之量與正常對照值,其中化合物/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之量與正常對照值相比之增加可指示,患者患有tau蛋白相關病症或處於發生該病症之風險下。
在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已與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接觸之後,化合物結合至tau蛋白聚集物。結合所需之時間量將取決於測試類型(例如在活體外或在活體內)且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藉由常規實驗來確定。
可隨後藉由任一適當方法來檢測結合至tau蛋白聚集物之化合物。較佳方法係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PET)。
然後視情況使化合物/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之存在或不存在與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區域中tau蛋白聚集物之存在或不存在建立關聯。最後,可比較化合物/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之量與已在健康個體之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中測得之正常對照值,其中化合物/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之量與正常對照值相比之增加可指示,患者患有tau蛋白相關病症或處於發生該病症之風險下。
可藉由以下方式來預測患有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且正使用藥劑治療之患者之反應性: (a) 使懷疑含有tau蛋白聚集物之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與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接觸; (b) 使可檢測標記之式I 化合物結合至tau蛋白聚集物以形成化合物/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 (c) 檢測化合物/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之形成; (d) 視情況使化合物/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之存在或不存在與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中tau蛋白聚集物之存在或不存在建立關聯;及 (e) 視情況比較化合物/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之量與正常對照值。 步驟(a)至(e)之可實施方式已闡釋於上文中。
在預測反應性之方法中,可視情況在在治療期間之不同時間點(例如在開始治療之前及之後或在開始治療之後之不同時間點)比較化合物/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之量。化合物/蛋白質聚集物複合物之量之變化、尤其降低可指示,患者很可能對各別治療具有反應。
本發明之診斷組合物具有諸多顯著優點: - 其在化學上穩定且可儲存於室溫下至少8小時或甚至至少10小時, - 其在最高5 µg/mL、較佳地最高10 µg/mL之式I 化合物之濃度下較為穩定, - 可無菌過濾診斷組合物且並不顯著損失放射性, - 其容許投與個體且並不在注射器及其他材料上顯著損失放射性, - 其在高放射性濃度下(例如≥ 2 GBq/mL、較佳地≥ 3 GBq/mL、更佳地≥ 5 GBq/mL)具有高純度及穩定性之式I 化合物並保持10 h、較佳地12 h, - 其在高放射性值/批次下(例如≥ 20 GBq、較佳地≥ 50 GBq,、更佳地≥ 100 GBq)容許高純度及穩定性之式I 化合物並保持10 h、較佳地12 h, - 其可用於檢測個體中之tau沈積物。 藉由下列實例來闡釋本發明且不應解釋為限制性。
實例 所有試劑及溶劑皆係自商業來源獲得且未經進一步純化即使用。在Bruker DRX-400 MHz NMR光譜儀上或在Bruker AV-400 MHz NMR光譜儀上於氘化溶劑中記錄質子(1 H)光譜。在Advion CMS質譜儀上記錄質譜(MS)。使用矽膠(Fluka:矽膠60,0.063-0.2 mm)及如具體實例中所指示之適宜溶劑來實施質譜分析。利用Biotage Isolera One急速純化系統使用HP-Sil (Biotage)或puriFlash管柱(Interchim)及具體實例中所指示之溶劑梯度來實施急速純化。在矽膠板上使用UV檢測實施薄層層析(TLC)。
縮寫
測試化合物之合成 製備實例 A
步驟 A 將市售2,6-二溴吡啶(4.12 g, 16.6 mmol)懸浮於乙醇(40 mL)中且添加於水(約50-60%)中之水合肼(10 mL, 97.6 mmol)。將混合物在約115℃下於砂浴中加熱18小時。去除溶劑且藉由層析在二氧化矽上使用乙酸乙酯/正庚烷(60/40)純化殘餘物以提供灰白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3.05 g, 93%)。1 H-NMR (400 MHz, CDCl3 ): δ = 7.33 (t, 1H), 6.83 (d, 1H), 6.67 (d, 1H), 6.00 (br-s, 1H), 3.33-3.00 (br-s, 2H)
步驟 B 將來自上文步驟A之標題化合物(10 g, 53.2 mmol)及市售1-Boc-4-六氫吡啶酮(10.6 g, 53.2 mmol)添加至500 mL燒瓶中並混合以變成均質摻合物。然後添加多磷酸(80 g,115% H3 PO4 基)且在約160℃下於砂浴中加熱混合物。在約120℃下,裂解Boc保護基團,從而使得反應混合物起泡。在完成Boc裂解之後,泡沫破裂且將深色反應混合物在約160℃下攪拌 20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添加水(400 mL)。將反應混合物攪拌/超音波處理直至膠狀材料溶解為止。然後將反應混合物置於冰浴中且藉由添加固體氫氧化鈉糰粒(放熱)來將溶液之pH調節至pH約為12。藉由過濾收集沈澱物並使用水(400 mL)洗滌以去除鹽。藉由超音波處理將沈澱物溶於二氯甲烷/甲醇(9/1;1500 mL)中並使用水(2 × 400 mL)洗滌以去除剩餘鹽及不溶性材料。藉由Na2 SO4 乾燥有機相,過濾且在減壓下去除溶劑。使用二氯甲烷(100 mL)處理深色殘餘物,超音波處理5分鐘且藉由過濾收集沈澱物。使用二氯甲烷(40 mL)洗滌沈澱物並風乾以提供灰棕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3.5 g, 26%)。1 H-NMR (400 MHz, DMSO-d6 ): δ = 11.5 (br-s, 1H), 7.72 (d, 1H), 7.15 (d, 1H), 3.86-3.82 (m, 2H), 3.06-3.00 (m, 2H), 2.71-2.65 (m, 2H)
步驟 C 將來自上文步驟B之標題化合物(1.75 g, 6.94 mmol)懸浮於二甲苯(380 mL)中且添加氧化錳(IV) (6.62 g, 76.9 mmol)。然後將反應混合物在約160℃下於砂浴中加熱36小時。在減壓下蒸發經冷卻反應混合物,將殘餘物懸浮於二氯甲烷/甲醇(1/1;400 mL)中並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然後經由紙質過濾器過濾反應混合物以去除氧化錳(IV)且使用甲醇(50 mL)洗滌過濾器。在減壓下蒸發合併之濾液且使用Biotage Isolera系統採用乙酸乙酯/庚烷梯度(5/95-100/0)在二氧化矽(50 g HP-SIL柱)上藉由層析來純化深色殘餘物以去除非極性雜質,且隨後使用二氯甲烷/甲醇(9/1 -> 4/1)進行處理以提供深黃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來自2個試驗之總產量為1.77 g (51%)。1 H-NMR (400 MHz, DMSO-d6 ): δ = 12.52 (br-s, 1H), 9.42 (s, 1H), 8.61 (d, 1H), 8.53 (d, 1H), 7.56-7.52 (m, 2H)
製備實例 B
步驟 A 向來自製備實例A 之標題化合物(0.776 g, 0.72 mmol)於二氯甲烷(65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三乙胺(1.86 mL, 13 mmol)及三苯甲基氯(2.63 g, 9.39 mmol)。在添加4-(二甲基胺基)-吡啶(0.074 g, 0.608 mmol)之後,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使用二氯甲烷(150 mL)及水(50 mL)稀釋反應混合物。分離有機相,藉由Na2 SO4 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去除溶劑。使用Biotage Isolera One純化系統採用乙酸乙酯/正庚烷梯度(5/95 -> 100/0 -> 100/0) 在HP-Sil SNAP柱(50 g)上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淺黃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B (0.831 g, 54%)。藉由使用乙酸乙酯/甲醇(90/10)沖洗柱來回收未反應起始材料以提供灰白色固體形式之起始材料(0.195 g, 25%)。1 H-NMR (400 MHz, CDCl3 ) δ = 9.22 (s, 1H), 8.23 (d, 1H), 8.13 (d, 1H), 7.48-7.42 (m, 7H), 7.33-7.22 (m, 12H), 6.41 (d, 1H) MS (ESI); m/z = 490.03/491.96 [M+H]+
製備實例 C
步驟 A 向來自製備實例A 之標題化合物(0.482 g, 1.94 mmol)於二氯甲烷(40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三乙胺(1.15 mL, 8 mmol)及4,4'-(氯(苯基)亞甲基)雙(甲氧基苯;DMTrt-Cl) (1.963 g, 5.8 mmol)。在添加4-(二甲基胺基)-吡啶(0.046 g, 0.377 mmol)之後,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3天。使用二氯甲烷(100 mL)及水(40 mL)稀釋反應混合物。分離有機相,藉由Na2 SO4 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去除溶劑。在HP-Sil SNAP柱(50 g)上使用Biotage Isolera One純化系統採用乙酸乙酯/正庚烷梯度(5/95 -> 100/0 -> 100/0)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淺黃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C (0.825 g, 72%)。藉由使用乙酸乙酯/甲醇(90/10)沖洗柱來回收未反應起始材料以提供灰白色固體形式之起始材料(0.042 g, 8.8 %)。1 H-NMR (400 MHz, CDCl3 ) δ = 9.23 (s, 1H), 8.23 (d, 1H), 8.13 (d, 1H), 7.39-7.31 (m, 6H), 7.29-7.25 (4H), 6.80 (d, 4H), 6.41 (dd, 1H), 3.81 (s, 6H)
實例 1
步驟 A 在微波小瓶中,向脫氣1,4-二噁烷(4.3 mL)及水(1 mL)之混合物中添加[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二氯鈀(II)+二氯甲烷複合物(0.0084 g, 0.01 mmol),隨後添加製備實例A 之標題化合物(0.05 g, 0.2 mmol)、(2-氟吡啶-4-基)酸(0.035 g, 0.245 mmol)及碳酸銫(0.133 g, 0.41 mmol)。然後將反應混合物在約115℃下於砂浴中加熱6小時。使用乙酸乙酯(60 mL)及水(20 mL)稀釋反應混合物,分離有機相,藉由Na2 SO4 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蒸發溶劑。藉由層析在二氧化矽(25 g HP-SIL)上使用Biotage Isolera系統採用二氯甲烷/甲醇梯度(100/0 -> 95/5 -> 90/10 -> 80/20)純化深色殘餘物以提供灰白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1 (Ib) (0.033 g, 63%)。1 H-NMR (400 MHz, DMSO-d 6 ) δ = 12.50 (br-s, 1H), 9.45 (s, 1H), 8.83 (d, 1H), 8.56-8.52 (m, 1H), 8.43-8.39 (m, 1H), 8.19-8.14 (m, 2H), 7.92 (s, 1H), 7.54-7.50 (m, 1H) MS (ESI): m/z = 265.04 [M+H]+
實例 2
步驟 A 向製備實例A 之標題化合物(0.430 g, 1.73 mmol)於二氯甲烷(25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三乙胺(1.93 mL, 13.89 mmol)及二碳酸二-第三丁基酯( 2.27 g, 10.02 mmol)。在添加4-(二甲基胺基)-吡啶(0.042 g, 0.34 mmol)之後,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3天。在減壓下去除溶劑且在HP-Sil SNAP柱(25 g)上使用Biotage Isolera One純化系統採用乙酸乙酯/正庚烷梯度(5/95 -> 100/0 -> 100/0)純化殘餘物以提供灰白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2 (Ia) (0.558 g, 92%)。1 H-NMR (400 MHz, CDCl3 ) δ = 9.28 (s, 1H), 8.73 (d, 1H), 8.22 (d, 2H), 7.59 8d, 1H), 1.80 (s, 9H)
步驟 B 在微波小瓶中,向脫氣1,4-二噁烷(3 mL)及水(0.7 mL)之混合物中添加[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二氯鈀(II)+二氯甲烷複合物(0.0058 g, 0.007 mmol),隨後添加來自上文步驟A之標題化合物(0.05 g, 0.143 mmol)、(6-氟吡啶-3-基)酸(0.024 g, 0.17 mmol)及碳酸銫(0.092 g, 0.286 mmol)。然後將反應混合物在約100℃下於砂浴中加熱4小時。使用乙酸乙酯(80 mL)及水(35 mL)稀釋反應混合物,分離有機相,藉由Na2 SO4 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蒸發溶劑。藉由層析在二氧化矽(12 g, puriFlash, Interchim)上使用Biotage Isolera系統採用二氯甲烷/甲醇梯度(100/0 -> 98/2 -> 95/5 -> 90/10 -> 80/20)純化深色殘餘物以提供較小極性之經Boc保護之化合物(0.0255 g, 49%)及灰白色固體形式之較大極性之標題化合物2 (Ia ) (0.0116 g, 31%)。 較大極性之標題化合物2 (Ia ):1 H-NMR (400 MHz, DMSO-d 6 ) δ = 12.40 (br-s, 1H), 9.40 (s, 1H), 9.05 (s, 1H), 8.78-8.70 (m, 2H), 8.51 (d, 1H), 8.02 (d, 1H), 7.50 (d, 1H), 7.36 (dd, 1H) MS (ESI): m/z = 265.09 [M+H]+ 較小極性之經Boc保護之化合物:1 H-NMR (400 MHz, DMSO-d 6 ) δ = 9.48 (s, 1H), 9.13 (d, 1H), 8.84-8.78 (m, 2H), 8.68 (d, 1H), 8.23 (d, 1H), 8.19 (d, 1H), 7.40 (dd, 1H), 1.75 8s, 9H)
放射性標記前體之合成 實例 3-a
步驟 A 在微波小瓶中,向脫氣1,4-二噁烷(4.3 mL)及水(1 mL)之混合物中添加[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二氯鈀(II)+二氯甲烷複合物(0.0084 g, 0.01 mmol)、製備實例B 之標題化合物(0.1 g, 0.2 mmol)、2-硝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㖦-2-基)吡啶(0.061 g, 0.245 mmol)及碳酸銫(0.133 g, 0.41 mmol)。然後將反應混合物在約115℃下於砂浴中加熱6小時。使用乙酸乙酯(60 mL)及水(20 mL)稀釋反應混合物,分離有機相,藉由Na2 SO4 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蒸發溶劑。藉由層析在二氧化矽(25 g pufiFlash管柱,Interchim)上使用Biotage Isolera系統上採用乙酸乙酯/正庚烷梯度(5/95 -> 100/0 -> 100/0)純化深色殘餘物以提供淺黃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3-a (0.082 g, 75%)。1 H NMR (400 MHz, CDCl3 ) δ = 9.32 (s, 1H);8.56 (d, 1H), 8.48 (d, 1H), 8.33 (s, 1H);8.30 (d, 1H), 7.85 (d, 1H), 7.69 (d, 1H), 7.58-7.54 (m, 5H), 7.32-7.25 (m, 10H), 6.48 (d, 1H) MS (ESI): m/z = 534.28 [M+H]+
實例 3-b 方法 a
步驟 A3-a (0.0396 g, 0.074 mmol)於二氯甲烷(5 mL)中之溶液添加三氟乙酸(1.2 m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6小時且添加甲醇(2 mL)。在真空中蒸發溶劑並將殘餘物溶解/懸浮於甲醇(5 mL)中。在真空中蒸發溶劑並將殘餘物再次溶解/懸浮於甲醇(5 mL)中。在真空中蒸發溶劑並將殘餘物懸浮於二氯甲烷(2 mL)中。在添加三乙胺(1 mL, 7.2 mmol)、二碳酸二-第三丁基酯(0.098 g, 0.43 mmol)及4-(二甲基胺基)-吡啶(0.0018 g, 0.014 mmol)之後,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8小時。使用乙酸乙酯(50 mL)及水(20 mL)稀釋反應混合物。分離有機相,藉由Na2 SO4 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去除溶劑。在二氧化矽(25 g puriFlash, Interchim)上使用Biotage Isolera One純化系統(採用乙酸乙酯/正庚烷梯度(5/95 -> 100/0 -> 100/0)洗脫非極性副產物,隨後使用乙酸乙酯/甲醇(95/5)洗脫)來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淺黃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3-b (0.0184 g, 63%)。1 H-NMR (400 MHz, CDCl3 ) δ = 9.36 (s, 1H), 9.15 (s, 1H), 8.82-8.76 (m, 2H), 8.57 (d, 1H), 8.45 (d, 1H), 8.36 (d, 1H), 8.07 (d, 1H), 1.87 (s, 9H) MS (ESI); m/z = 391.82 [M+H]+
方法 b
步驟 A 在微波小瓶中,向脫氣1,4-二噁烷(2.2 mL)及水(0.5 mL)之混合物中添加[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二氯鈀(II)+二氯甲烷複合物(0.0042 g, 0.005 mmol),隨後添加製備實例C 之標題化合物(0.055 g, 0.1 mmol)、2-硝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㖦-2-基)吡啶(0.0305 g, 0.12255 mmol)及碳酸銫(0.067 g, 0.205 mmol)。然後將反應混合物在約115℃下於砂浴中加熱6小時。使用乙酸乙酯(20 mL)稀釋反應混合物,藉由過濾收集沈澱物,使用水(10 mL)及甲醇(5 mL)洗滌並風乾以提供3-c (0.0277 g, 95%)。
步驟 B 向來自上文步驟A之粗製標題化合物(0.0277 g, 0.095 mmol)於二氯甲烷(4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三乙胺(1 mL, 7.2 mmol)、二碳酸二-第三丁基酯(0.2 g, 0.86 mmol)及4-(二甲基胺基)-吡啶(0.0036 g, 0.028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使用乙酸乙酯(50 mL)及水(20 mL)稀釋。分離有機相,藉由Na2 SO4 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去除溶劑。在二氧化矽(25 g puriFlash, Interchim)上使用Biotage Isolera One純化系統(採用乙酸乙酯/正庚烷梯度(5/95 -> 100/0 -> 100/0)洗脫非極性副產物,隨後使用乙酸乙酯/甲醇(95/5)洗脫)來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淺黃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3-b (0.0261 g, 70 %)。1 H-NMR (400 MHz, CDCl3 ) δ = 9.38 (s, 1H), 9.16 (s, 1H), 8.83-8.78 (m, 2H), 8.58 (d, 1H), 8.46 (d, 1H), 8.38 (d, 1H), 8.09 (d, 1H), 1.88 (s, 9H) MS (ESI);m/z = 391.85 [M+H]+ ;291.74 [M+H-Boc]+
實例 3-d
步驟 A 在微波小瓶中,向脫氣1,4-二噁烷(2.2 mL)及水(0.5 mL)之混合物中添加[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二氯鈀(II)+二氯甲烷複合物(0.0042 g, 0.005 mmol),隨後添加製備實例C 之標題化合物(0.055 g, 0.1 mmol)、2-硝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㖦-2-基)吡啶(0.0305 g, 0.12255 mmol)及碳酸銫(0.067 g, 0.205 mmol)。然後將反應混合物在約115℃下於砂浴中加熱6小時。使用乙酸乙酯(20 mL)稀釋反應混合物,藉由過濾收集沈澱物,使用水(10 mL)及甲醇(5 mL)洗滌並風乾以提供灰色固體形式之3-c (0.0277 g, 95%)。
步驟 B 向來自上文步驟A之粗製標題化合物(0.0277 g, 0.095 mmol)於二氯甲烷(4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三乙胺(1 mL, 7.2 mmol)、4,4'-(氯(苯基)亞甲基)雙(甲氧基苯) (0.081 g, 0.29 mmol)及4-(二甲基胺基)-吡啶(0.0036 g, 0.028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8小時,使用乙酸乙酯(50 mL)及水(20 mL)稀釋。分離有機相,藉由Na2 SO4 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去除溶劑。在二氧化矽(25 g puriFlash, Interchim)上使用Biotage Isolera One純化系統採用乙酸乙酯/正庚烷梯度(5/95 -> 100/0 -> 100/0)來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淺黃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3-d (0.0261 g, 44%)。1 H-NMR (400 MHz, CDCl3 ) δ = 9.32 (s, 1H), 8.58 (d, 1H), 8.50 (d, 1h), 8.36 (s, 1H), 8.30 (d, 1H), 7.85 (d, 1H), 7.74 (d, 1H), 7.52-7.42 (m, 6H), 7.27-7.23 (m, 4H), 6.80 (d, 4H), 6.49 (d, 1H), 3.78 (s, 6H)
實例 3-e
步驟 A 將市售N,N-二甲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㖦-2-基)吡啶-2-胺(0.25 g, 1 mmol)溶於二氯甲烷(5 mL)中。在室溫下,向所得攪拌溶液中逐滴添加三氟甲烷磺酸甲酯(0.124 mL, 1.1 mmol)。將溶液在室溫下攪拌4小時。濃縮反應混合物以去除二氯甲烷且在真空中乾燥殘餘物以獲得黃色玻璃/發泡體,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中。
步驟 B 在微波小瓶中,向脫氣1,4-二噁烷(12 mL)及水(3 mL)之溶液中添加[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二氯-鈀(II)+二氯甲烷複合物(0.034 g, 0.04 mmol)、製備實例B 之標題化合物(0.4 g, 0.816 mmol)、來自上文步驟A之粗製標題化合物(約1 mmol)及碳酸銫(0.544 g, 1.68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約120℃下於砂浴中加熱6小時。使用乙酸乙酯(150 mL)及水(50 mL)稀釋反應混合物,分離有機相,藉由Na2 SO4 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蒸發溶劑。藉由層析在二氧化矽(25 g HP-Ultra)上使用Biotage Isolera系統採用乙酸乙酯/正庚烷梯度(5/95 -> 100/0 -> 100/0)來純化深色殘餘物以洗脫未反應起始材料及非極性副產物。然後將梯度更換為二氯甲烷/甲醇(100/0 -> 95/5 -> 90/10)以提供淺黃色玻璃形式之二甲胺衍生物(0.127 g, 29%;MS (ESI): m/z = 532.27 [M+H]+)及灰色固體形式之甲胺衍生物(0.0547 g, 13%;MS (ESI): m/z = 519.18 [M+H]+)。將梯度再次更換為二氯甲烷/甲醇(90/10 -> 80/20)並保持於(80/20)以獲得褐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3-e (0.104 g, 18%)。1 H NMR (400 MHz, DMSO-d6) δ = 9.47 (s, 1H);8.89 (d, 1H), 8.55 (d, 1H), 8-35-8.32 (m, 2H), 8.29 (d, 1H), 7.63-7.57 (m, 5H), 7.48 (d, 1H), 7.34-7.25 (m, 10H), 6.48 (d, 1H), 3.60 (s, 9H) MS (ESI): m/z = 546.26 [M+H]+
實例 3-f
步驟 A3-e (0.199 g, 0.364 mmol)懸浮於二氯甲烷(10 mL)中。在添加三氟乙酸(10 mL)之後,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8小時。在減壓下去除溶劑,將殘餘物溶於甲醇(10 mL)並在減壓下去除溶劑。重複使用甲醇處理殘餘物兩次以上。然後將殘餘物懸浮於二氯甲烷(20 mL)中並超音波處理約5分鐘。藉由過濾收集沈澱物,使用二氯甲烷(10 mL)洗滌並風乾以提供灰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3-f (0.127 g, 83%)。1 H NMR (400 MHz, DMSO-d6) δ = 13.76 (br-s, 1H), 9.84 (s, 1H);8.12 (d, 1H), 8.89 (d, 1H), 8.80 (d, 1H), 8.75 (s, 1H), 8.54-8.50 (m, 2H), 8.04 (d, 1H), 3.72 (s, 9H) MS (ESI): m/z = 303.91 [M+H]+
實例 4-a
步驟 A 在微波小瓶中,向脫氣1,4-二噁烷(3 mL)及水(0.7 mL)之混合物中添加[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二氯鈀(II)+二氯甲烷複合物(0.0058 g, 0.007 mmol),隨後添加來自實例2步驟A之標題化合物(0.05 g, 0.143 mmol)、2-硝基-5-(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㖦-2-基)吡啶(0.0428 g, 0.17 mmol)及碳酸銫(0.092 g, 0.286 mmol)。然後將反應混合物在約100℃下於砂浴中加熱4小時。使用乙酸乙酯(80 mL)及水(35 mL)稀釋反應混合物,分離有機相,藉由Na2 SO4 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蒸發溶劑。藉由層析在二氧化矽(12 g, puriFlash, Interchim)上使用Biotage Isolera系統採用二氯甲烷/甲醇梯度(100/0 -> 98/2 -> 95/5 -> 90/10 -> 80/20)純化深色殘餘物以提供淺黃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4-a (0.0173 g, 31%)。1 H NMR (400 MHz, CDCl3 /CD3 OD) δ = 9.45 (d, 1H), 9.32 (s, 1H), 8.93 (dd, 1H), 8.68-8.64 (m, 2H), 8.46 (d, 1H), 8.35 (d, 1H), 8.14 (d, 1H), 1.82 (s, 9H) MS (ESI): m/z = 392.13 [M+H]+
含有 18 F 之前體之放射性標記 一般放射性標記方法 A ,其實施於tracerlab FX上,如圖1中所圖解說明(放射性標記、去保護、HPLC及SPE) -對比實例 在Sep-Pak Accell Plus QMA light柱(Waters)上捕集[18 F]氟化物並使用K2 CO3 /Kryptofix® 2.2.2之溶液洗脫。使用He或N2 流在95℃下去除水並使用MeCN (1 mL)共蒸發至乾燥。然後,將所溶解前體之溶液添加至乾燥K[18 F]F-Kryptofix複合物中。密封反應小瓶並在150℃下加熱15 min。隨後,添加酸(1-2 M HCl、0.5-1M H2 SO4 或0.5-2M H3 PO4 )且將混合物在150℃下加熱10 min。使用1 mL NaOH及2.4 mL製備型HPLC移動相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經由半製備型HPLC (例如Phenomenex, Gemini C18, 5 µm, 250 × 10 mm)在4 mL/min下純化粗產物。使用水(20 mL + 10 mg/mL抗壞血酸鈉)稀釋所分離示蹤劑,捕集於C-18 Plus柱(Waters)上,使用水(10 mL + 10 mg/mL抗壞血酸鈉)洗滌,使用乙醇(1 mL)洗脫並與水(14 mL+10 mg/mL抗壞血酸鈉)混合。
一般放射性標記方法 B ,其實施於tracerlab FX上,如圖1中所圖解說明(放射性標記、HPLC及SPE) -對比實例 在Sep-Pak Accell Plus QMA light柱(Waters)上捕集[18 F]氟化物並使用K2 CO3 /Kryptofix® 2.2.2之溶液洗脫。使用He或N2 流在95℃下去除水並使用MeCN (1 mL)共蒸發至乾燥。然後,將所溶解前體之溶液添加至乾燥K[18 F]F-Kryptofix複合物中。密封反應小瓶並在150℃下加熱15 min。使用0.5-1 mL NaOH及2.4 mL製備型HPLC移動相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經由半製備型HPLC (例如Phenomenex, Gemini C18, 5 µm, 250 × 10 mm)在4 mL/min下純化粗產物。使用水(20 mL + 10 mg/mL抗壞血酸鈉)稀釋所分離示蹤劑,捕集於C-18 Plus柱(Waters)上,使用水(10 mL + 10 mg/mL抗壞血酸鈉)洗滌,使用乙醇(1 mL)洗脫並與水(14 mL+10 mg/mL抗壞血酸鈉)混合。
一般放射性標記方法 C ,其實施於IBA Synthera + Synthera HPLC上,如圖2中所圖解說明(放射性標記,HPLC) 在Sep-Pak Accell Plus QMA light柱(Waters)上捕集[18 F]氟化物並使用K2 CO3 /Kryptofix® 2.2.2之溶液洗脫。使用He或N2 流在95-110℃下去除水並共蒸發至乾燥。然後,將所溶解前體之溶液添加至乾燥K[18 F]F-Kryptofix複合物中。密封反應小瓶並在150℃下加熱15 min。使用0.5-1 mL 1M H3 PO4 及3-3.5 mL製備型HPLC移動相之水性組分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經由半製備型HPLC (例如Waters XBridge Peptide BEH C18, 130 Å, 10 µm, 10 mm × 250 mm)在3-6 mL/min下純化粗產物。收集含有產物之部分(5-10 mL)並使用含有0-2 mL EtOH、10-20 mL水及0-4 mL磷酸鹽緩衝劑濃縮液(Braun,於20 mL注射用水中之3.05 g十二水合磷酸單氫二鈉、0.462 g二水合磷酸二氫鈉)及/或抗壞血酸鈉(100-1000 mg)及/或檸檬酸鈉(100-1000 mg)及/或龍膽酸(20-200 mg)之稀釋介質稀釋。
一般放射性標記方法 D ,其實施於tracerlab FX上,如圖1中所圖解說明(放射性標記,HPLC) 在Sep-Pak Accell Plus QMA light柱(Waters)上捕集[18 F]氟化物並使用K2 CO3 /Kryptofix® 2.2.2之溶液洗脫。使用He或N2 流在95℃下去除水並使用MeCN (1 mL)共蒸發至乾燥。然後,將所溶解前體之溶液添加至乾燥K[18 F]F-Kryptofix複合物中。密封反應小瓶並在150℃下加熱15 min。使用0.5-1 mL 1M H3 PO4 及3-3.5 mL製備型HPLC移動相之水性組分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經由半製備型HPLC (例如Waters XBridge Peptide BEH C18, 130 Å, 10 µm, 10 mm × 250 mm或Gemini 5 µm C18, 250×10 mm, Phenomenex: 00G-4435-N0)在3-6 mL/min下純化粗產物。收集含有產物之部分(5-10 mL)並使用含有0-2 mL EtOH、10-20 mL水及0-4 mL磷酸鹽緩衝劑濃縮液(Braun)及/或抗壞血酸鈉(100-1000 mg)及/或檸檬酸鈉(100-1000 mg)及/或龍膽酸(20-200 mg)之稀釋介質稀釋。
一般放射性標記方法 E ,其實施於tracerlab FX上,如圖1中所圖解說明(放射性標記,去保護,HPLC) 在Sep-Pak Accell Plus QMA light柱(Waters)上捕集[18 F]氟化物並使用K2 CO3 /Kryptofix® 2.2.2之溶液洗脫。使用He或N2 流在95℃下去除水並使用MeCN (1 mL)共蒸發至乾燥。然後,將所溶解前體之溶液添加至乾燥K[18 F]F-Kryptofix複合物中。密封反應小瓶並在150℃下加熱15 min。隨後,添加1 mL 0.5M H2 SO4 且將混合物在100℃下加熱10 min。使用0.5-1 mL 1M NaOH及2-3 mL製備型HPLC移動相之水性組分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經由半製備型HPLC (例如Waters XBridge Peptide BEH C18, 130 Å, 10 µm, 10 mm × 250 mm或Gemini 5 µm C18, 250×10 mm, Phenomenex: 00G-4435-N0)在3-6 mL/min下純化粗產物。收集含有產物之部分(5-10 mL)並使用含有0-2 mL EtOH、10-20 mL水及0-4 mL磷酸鹽緩衝劑濃縮液(Braun)及/或抗壞血酸鈉(100-1000 mg)及/或檸檬酸鈉(100-1000 mg)及/或龍膽酸(20-200 mg)之稀釋介質稀釋。
化學純度及放射性化學純度之測定 藉由(例如)以下分析型HPLC來測定放射性化學純度及化學純度:管柱:Atlantis T3, Waters, 100 × 4.6 mm, 3 µm, 100;移動相A:40 mM乙酸鈉,最後使用冰乙酸調節至pH 5.0;移動相B:於乙腈中之35%甲醇;流速:1.8 mL/min;梯度:0-5 min 15-32% B, 5-8 min 32-80% B, 8-12 min 80% B, 12-13 min 80-15% B, 13-16 min 15% B。
診斷組合物之化學穩定性之評估 製備根據表1中所闡述組成之混合物。在製備組合物之後以及在儲存於室溫下之後,藉由HPLC (在310 nm下進行UV檢測)測定化合物1 (Ib) 之化學純度。 1 :診斷組合物中之化合物1 (Ib) 之化學穩定性 *磷酸鹽緩衝劑濃縮液:Braun,於20 mL注射用水中之3.05 g十二水合磷酸單氫二鈉、0.462 g二水合磷酸二氫鈉 2 :診斷組合物中之化合物 18 F-1 (Ib) 之放射性化學穩定性 根據一般放射性標記方法中之闡述來製備組合物。 *磷酸鹽緩衝劑濃縮液:Braun,於20 mL注射用水中之3.05 g十二水合磷酸單氫二鈉、0.462 g二水合磷酸二氫鈉
無菌過濾滯留之評估 3 :過濾滯留 製備根據表1中所闡述組成之混合物。藉由比較在過濾10 mL診斷組合物之前及之後分析型HPLC (在310 nm下進行UV檢測)中之相應峰面積來測定化合物1 (Ib )之過濾滯留。 *磷酸鹽緩衝劑濃縮液:Braun,於20 mL注射用水中之3.05 g十二水合磷酸單氫二鈉、0.462 g二水合磷酸二氫鈉
1 GE Tracerlab FX合成器之設置 2 IBA Synthera合成器之設置

Claims (67)

  1. 一種診斷組合物,其包括:a.式Ib化合物,
    Figure 108102784-A0305-02-0073-1
    b.乙醇,c.水,及d.羥基羧酸、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其中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係選自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龍膽酸、龍膽酸鈉鹽、檸檬酸、檸檬酸鈉或其混合物。
  2. 如請求項1之診斷組合物,其中式Ib中之F係18F或19F。
  3. 如請求項1之診斷組合物,其中式Ib中之F係18F或18F及19F之混合物。
  4.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包括約0.03GBq/mL至約10GBq/mL之該式Ib化合物。
  5.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包括約0.03GBq/mL至約5GBq/mL之該式Ib化合物。
  6.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包括約1% v/v至約20% v/v乙醇。
  7.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包括約1% v/v至約15% v/v乙醇。
  8.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包括約5% v/v至約10% v/v乙醇。
  9.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包括約2.5μmol/mL至約500μmol/mL之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
  10.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包括約10μmol/mL至約300μmol/mL之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
  11.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包括約25μmol/mL至約300μmol/mL之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
  12.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係選自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
  13.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診斷組合物包括約10μmol/mL至約500μmol/mL之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
  14.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診斷組合物包括約100μmol/mL至約500μmol/mL之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
  15.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診斷組合物包括約200μmol/mL至約300μmol/mL之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或其混合物。
  16.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係選自龍膽酸、龍膽酸鈉鹽或其混合物。
  17.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診斷組合物包括約2.5μmol/mL至約100μmol/mL之龍膽酸、龍膽酸鈉鹽或其混合物。
  18.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診斷組合物包括約10μmol/mL至約100μmol/mL之龍膽酸、龍膽酸鈉鹽或其混合物。
  19.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診斷組合物包括約25μmol/mL至約75μmol/mL之龍膽酸、龍膽酸鈉鹽或其混合物。
  20.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係選自檸檬酸、檸檬酸鈉或其混合物。
  21.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診斷組合物包括約10μmol/mL至約500μmol/mL之檸檬酸、檸檬酸鈉或其混合物。
  22.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診斷組合物包括約50μmol/mL 至約500μmol/mL之檸檬酸、檸檬酸鈉或其混合物。
  23.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診斷組合物包括約50μmol/mL至約300μmol/mL之檸檬酸、檸檬酸鈉或其混合物。
  24.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進一步包括無機酸、有機酸、鹼或鹽中之一或多者,其中該有機酸、該鹽或其混合物不同於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
  25. 如請求項24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無機酸、該有機酸、該鹼、該鹽或其混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氯化鈉、氯化鉀、磷酸單鈉、磷酸二鈉、磷酸三鈉、磷酸單鉀、磷酸二鉀、磷酸三鉀、鹽酸、磷酸、氫氧化鈉及氫氧化鉀。
  26.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診斷組合物之pH為約4至約8.5。
  27.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係無菌的。
  28.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適於經非經腸投與哺乳動物。
  29.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用於診斷。
  30.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用於tau蛋白聚集物之顯像。
  31.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用於tau蛋白聚集物之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顯像。
  32. 如請求項1或2之診斷組合物,其用於診斷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或用於診斷tau蛋白病變。
  33. 如請求項3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診斷係藉由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來實施。
  34. 如請求項3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tau蛋白病變係3R tau蛋白病變。
  35. 如請求項3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tau蛋白病變係4R tau蛋白病變。
  36. 如請求項3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病症係選自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家族性AD、克-雅二氏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拳擊手型癡呆、唐氏症候群(Down’s Syndrome)、傑茨曼-斯脫司勒-史茵克病(Gerstmann-Sträussler-Scheinker disease)、包涵體肌炎、普裡昂蛋白(prion protein)腦類澱粉血管病變、創傷性腦損傷(TBI)、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關島帕金森症-癡呆複合症(Parkinsonism-dementia complex of Guam)、非關島運動神經元疾病伴神經原纖維纏結、嗜銀顆粒病、皮質基底退化(CBD)、瀰漫性神經原纖維纏結伴鈣化 症、額顳葉癡呆伴17號染色體相關性帕金森症、哈勒沃登-施帕茨病(Hallervorden-Spatz disease)、多系統萎縮、C型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蒼白球-腦橋-黑質退化、皮克氏病(Pick’s disease,PiD)、進行性皮質下膠質細胞增生症、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亞急性硬化性泛腦炎、僅纏結型癡呆、腦炎後帕金森症、肌強直性營養不良、tau泛腦病、與星形細胞有關之類AD(AD-like with astrocytes)、某些普裡昂疾病(與tau蛋白有關之GSS)、LRRK2突變、慢性創傷性腦病、家族性英國型癡呆、家族性丹麥型癡呆、額顳葉退化、瓜德羅普帕金森症(Guadeloupean Parkinsonism)、神經退化伴腦內鐵累積、SLC9A6相關性智力遲鈍、白質tau蛋白病變伴球狀膠質細胞包涵體、創傷性應激症候群、癲癇、路易氏體癡呆(Lewy body dementia,LBD)、遺傳性腦出血伴類澱粉變性(荷蘭型)、輕度認知損傷(MCI)、多發性硬化、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非典型帕金森症、HIV相關性癡呆、成人型糖尿病、老年性心臟類澱粉變性、內分泌腫瘤、青光眼、眼部類澱粉變性、原發性視網膜退化、黃斑退化(例如年齡相關性黃斑退化(AMD))、視神經隱結、視神經病變、視神經炎、角膜格子狀營養不良、亨廷頓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缺血性中風及AD中之精神病。
  37. 如請求項36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病症係阿茲海默氏病(AD)。
  38. 如請求項36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病症係帕金森氏病或非典型帕金森症。
  39. 如請求項36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病症係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
  40. 如請求項36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病症係皮克氏病(PiD)。
  41. 如請求項32之診斷組合物,其中該等tau蛋白聚集物顯像於腦或眼睛中。
  42. 一種製造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a.使式IIb化合物與18F氟化劑進行反應,
    Figure 108102784-A0305-02-0079-2
    其中X係H或PGLG係離去基團,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硝基、溴、碘、氯、三烷基銨、羥基、
    Figure 108102784-A0305-02-0079-3
    酸、碘鎓及磺酸酯,且PG係胺保護基團,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苄氧羰基(Cbz)、(對甲氧基苄基)氧基羰基(Moz或MeOZ)、第三丁基氧基羰基(BOC)、9-茀基甲基氧基羰基(FMOC)、苄基(Bn)、對甲氧基苄基(PMB)、3,4-二甲氧基苄基(DMPM)、對甲氧基苯基(PMP)、三苯基甲基(三苯甲基)、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MMT)二甲氧基三苯甲基(DMT),b.視情況,若X係PG,則裂解該保護基團PG,c.純化式Ib化合物,及 d.視情況,混合步驟c)中所獲得之該式Ib化合物與選自由乙醇、水、羥基羧酸及羥基羧酸鹽組成之群之一或多者,以提供該診斷組合物。
  43. 如請求項42之方法,其中在步驟d中另外混合無機酸、有機酸、鹼或鹽中之一或多者,其中該有機酸、該鹽或其混合物不同於該羥基羧酸、該羥基羧酸鹽或其混合物。
  44. 如請求項42或4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e.在步驟d)之前或之後進行無菌過濾。
  45. 如請求項42或43之方法,其中式IIb中之LG係離去基團,其可經親核性[18F]氟離子或親電性[18F]氟原子取代。
  46. 如請求項42或43之方法,其中LG係硝基或三甲銨,其中含有三烷基銨或碘鎓之該等化合物進一步包括陰離子。
  47. 如請求項42或43之方法,其中PG係選自第三丁基氧基羰基(BOC)、二甲氧基三苯甲基(DMT)及三苯基甲基(三苯甲基)。
  48. 如請求項47之方法,其中PG係第三丁基氧基羰基(BOC)或三苯基甲基(三苯甲基)。
  49. 一種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之用途,其用以製造用於 tau蛋白聚集物之顯像之藥劑。
  50. 一種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之用途,其用以製造用於tau蛋白聚集物之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顯像之藥劑。
  51. 一種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之用途,其用以製造用於診斷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或用於診斷tau蛋白病變之藥劑。
  52. 如請求項51之用途,其中該診斷係藉由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來實施。
  53. 如請求項51或52之用途,其中該tau蛋白病變係3R tau蛋白病變。
  54. 如請求項51或52之用途,其中該tau蛋白病變係4R tau蛋白病變。
  55. 如請求項51或52之用途,其中該病症係選自阿茲海默氏病(AD)、家族性AD、克-雅二氏病、拳擊手型癡呆、唐氏症候群、傑茨曼-斯脫司勒-史茵克病、包涵體肌炎、普裡昂蛋白腦類澱粉血管病變、創傷性腦損傷、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關島帕金森症-癡呆複合症、非關島運動神經元疾病伴神經原纖維纏結、嗜銀顆粒病、皮質基底退化、瀰漫性神經原纖維纏結伴鈣化症、額顳葉癡呆伴17號染色體相關性帕金森症、哈勒沃登-施帕茨病、多系統萎縮、C型尼曼-皮克病、蒼白球-腦橋-黑質退化、皮克氏病、進行性皮質下膠質細胞增生症、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亞急 性硬化性泛腦炎、僅纏結型癡呆、腦炎後帕金森症、肌強直性營養不良、tau泛腦病、與星形細胞有關之類AD、某些普裡昂疾病(與tau蛋白有關之GSS)、LRRK2突變、慢性創傷性腦病、家族性英國型癡呆、家族性丹麥型癡呆、額顳葉退化、瓜德羅普帕金森症、神經退化伴腦內鐵累積、SLC9A6相關性智力遲鈍、白質tau蛋白病變伴球狀膠質細胞包涵體、創傷性應激症候群、癲癇、路易氏體病相關癡呆(LBD)、遺傳性腦出血伴類澱粉變性(荷蘭型)、輕度認知損傷(MCI)、多發性硬化、帕金森氏病、非典型帕金森症、HIV相關性癡呆、成人型糖尿病、老年性心臟類澱粉變性、內分泌腫瘤、青光眼、眼部類澱粉變性、原發性視網膜退化、黃斑退化(例如年齡相關性黃斑退化(AMD))、視神經隱結、視神經病變、視神經炎、角膜格子狀營養不良、亨廷頓氏病、缺血性中風及AD中之精神病。
  56. 如請求項55之用途,其中該病症係阿茲海默氏病(AD)。
  57. 如請求項55之用途,其中該病症係帕金森氏病或非典型帕金森症。
  58. 如請求項55之用途,其中該病症係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
  59. 如請求項55之用途,其中該病症係皮克氏病(PiD)。
  60. 如請求項51或52之用途,其中該等tau蛋白聚集物顯像於腦或眼睛中。
  61. 一種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之用途,其用作分析參考。
  62. 一種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之用途,其用作活體外篩選工具。
  63. 一種收集與試樣或患者中之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之診斷數據的活體外方法,其包括:(a)使懷疑含有tau蛋白聚集物之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與含有式Ib化合物之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接觸;(b)使該式Ib化合物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c)檢測該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之式Ib化合物;及(d)視情況使結合該tau蛋白聚集物之式Ib化合物之存在或不存在與該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中tau蛋白聚集物之存在或不存在建立關聯。
  64. 一種測定組織及/或體液中之tau蛋白聚集物之量之活體外方法,其包括:(a)提供代表所研究之該組織及/或體液之試樣;(b)使用含有式Ib化合物之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測試該試樣中tau蛋白聚集物之存在;(c)測定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之式Ib化合物之量;及(d)計算該組織及/或體液中之tau蛋白聚集物之量。
  65. 一種收集用於測定患者中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之傾向之數據的活體外方法,該測定包括檢測含有式Ib化合物之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與試樣中或原位tau蛋白聚集物之特異性結合,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使懷疑含有該tau蛋白聚集物之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與含有特異性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之式Ib化合物之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接觸;(b)使該式Ib化合物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以形成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c)檢測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之形成;(d)視情況使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之存在或不存在與該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中tau蛋白聚集物之存在或不存在建立關聯;及(e)視情況比較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之量與正常對照值。
  66. 一種收集用於監測患有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且已使用藥劑治療之患者中之殘餘病症之數據的活體外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a)使懷疑含有tau蛋白聚集物之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與含有特異性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之式Ib化合物之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接觸;(b)使該式Ib化合物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以形成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 (c)檢測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之形成;(d)視情況使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之存在或不存在與該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中tau蛋白聚集物之存在或不存在建立關聯;及(e)視情況比較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之量與正常對照值。
  67. 一種收集用於預測患有與tau蛋白聚集物有關之病症且正使用藥劑治療之患者之反應性之數據的活體外方法,其包括:(a)使懷疑含有tau蛋白聚集物之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與含有特異性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之式Ib化合物之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診斷組合物接觸;(b)使該式Ib化合物結合至該tau蛋白聚集物以形成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c)檢測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之形成;(d)視情況使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複合物之存在或不存在與該試樣或特定身體部分或身體區域中tau蛋白聚集物之存在或不存在建立關聯;及(e)視情況比較該化合物/tau蛋白聚集物之量與正常對照值。
TW108102784A 2018-01-24 2019-01-24 用於pet顯像之診斷組合物、一種用於製造該診斷組合物之方法及其於診斷中之用途 TWI8081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8153327.4 2018-01-24
EP18153327 2018-01-24
EP18153327.4 2018-01-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2108A TW201932108A (zh) 2019-08-16
TWI808119B true TWI808119B (zh) 2023-07-11

Family

ID=61192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2784A TWI808119B (zh) 2018-01-24 2019-01-24 用於pet顯像之診斷組合物、一種用於製造該診斷組合物之方法及其於診斷中之用途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47327A1 (zh)
EP (1) EP3743115A1 (zh)
JP (1) JP7260552B2 (zh)
KR (1) KR20200113241A (zh)
CN (1) CN111712265B (zh)
AU (1) AU2019210976B2 (zh)
BR (1) BR112020014594A8 (zh)
CA (1) CA3088232A1 (zh)
EA (1) EA202091766A1 (zh)
IL (1) IL275990B1 (zh)
MX (1) MX2020007487A (zh)
SG (1) SG11202006233XA (zh)
TW (1) TWI808119B (zh)
WO (1) WO20191452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512064A (ja) * 2018-01-24 2021-05-13 エーシー・イミューン・エス・アー 画像化化合物を調製する新規方法
GB202005282D0 (en) * 2020-04-09 2020-05-27 Blue Earth Diagnostics Ltd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CN114835690B (zh) * 2022-07-04 2022-09-27 北京先通国际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含化合物i的液体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在心肌灌注pet显像中的用途
CN114832118B (zh) * 2022-07-04 2022-09-27 北京先通国际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化合物i液体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10263A1 (en) * 2014-01-21 2015-07-30 Ac Immune Sa Carbazole and carboline compounds for use in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lleviation or prevention of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amyloid or amyolid-like proteins
TWI513698B (zh) * 2013-10-08 2015-12-21 Hoffmann La Roche 做為tau-pet-配位體之二氮雜咔唑衍生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9800A1 (ja) * 2007-02-13 2008-08-21 Nihon Medi-Physics Co., Ltd. 放射性画像診断剤の製造方法
CA2703518A1 (en) * 2007-11-07 2009-05-14 Ge Healthcare Bv Stabilization of radiopharmaceuticals
CA2748705C (en) * 2008-12-31 2017-05-02 Avid Radiopharmaceuticals, Inc. Synthesis of 18f-radiolabeled styrylpyridines from tosylate precursors and stabl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thereof
EP2515948A1 (en) * 2009-12-23 2012-10-31 Piramal Imaging SA Formulations suitable for pet imaging with hydrophobic pet agents
KR101851810B1 (ko) * 2010-04-16 2018-04-26 에이씨 이뮨 에스.에이. 아밀로이드 또는 아밀로이드-유사 단백질과 관련된 질환의 치료를 위한 신규 화합물
CN107198780A (zh) * 2016-03-18 2017-09-26 南京江原安迪科正电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放射性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MY196981A (en) * 2016-07-22 2023-05-16 Ac Immune Sa Compounds for imaging tau protein aggregates
US10865207B2 (en) * 2016-07-22 2020-12-15 Ac Immune S.A. Compounds for imaging Tau protein aggregates
WO2018024642A1 (en) * 2016-08-02 2018-02-08 Ucb Biopharma Sprl 9h-pyrrolo-dipyridine derivativ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3698B (zh) * 2013-10-08 2015-12-21 Hoffmann La Roche 做為tau-pet-配位體之二氮雜咔唑衍生物
WO2015110263A1 (en) * 2014-01-21 2015-07-30 Ac Immune Sa Carbazole and carboline compounds for use in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lleviation or prevention of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amyloid or amyolid-like protein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期刊 Gobbi, Luca C.,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ree novel radiotracers for imaging aggregated tau in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60.17 (2017): 7350-7370.
期刊 Scott, Peter JH, et al. "Studies into radiolytic decomposition of fluorine-18 labeled radiopharmaceuticals for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 67.1 (2009): 88-94.;期刊 Gobbi, Luca C.,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ree novel radiotracers for imaging aggregated tau in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60.17 (2017): 7350-737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2265A (zh) 2020-09-25
US20210047327A1 (en) 2021-02-18
BR112020014594A2 (pt) 2020-12-01
AU2019210976A1 (en) 2020-07-23
TW201932108A (zh) 2019-08-16
EA202091766A1 (ru) 2021-02-18
BR112020014594A8 (pt) 2022-12-13
IL275990B1 (en) 2024-04-01
KR20200113241A (ko) 2020-10-06
MX2020007487A (es) 2020-09-14
JP7260552B2 (ja) 2023-04-18
CN111712265B (zh) 2024-02-09
JP2021512070A (ja) 2021-05-13
AU2019210976B2 (en) 2024-04-18
CA3088232A1 (en) 2019-08-01
EP3743115A1 (en) 2020-12-02
IL275990A (en) 2020-08-31
SG11202006233XA (en) 2020-08-28
WO2019145293A1 (en) 2019-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8119B (zh) 用於pet顯像之診斷組合物、一種用於製造該診斷組合物之方法及其於診斷中之用途
CN109475648B (zh) 用于成像tau蛋白聚集体的化合物
AU2019212170B2 (en) Novel method of preparing an imaging compound
TWI839341B (zh) 製備顯像化合物之新穎方法
JP7059270B2 (ja) タウタンパク質凝集体を画像化するための化合物
EA046355B1 (ru) Композиции для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для пэт-визуализаци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композиции для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и ее применение в диагностике
EA042728B1 (ru) Новый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визуализирующе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RU2778739C2 (ru) Соединения для визуализации агрегатов белка та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