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7280B - 水龍頭之流路切換機構及水龍頭 - Google Patents

水龍頭之流路切換機構及水龍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7280B
TWI807280B TW110109646A TW110109646A TWI807280B TW I807280 B TWI807280 B TW I807280B TW 110109646 A TW110109646 A TW 110109646A TW 110109646 A TW110109646 A TW 110109646A TW I807280 B TWI807280 B TW I8072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valve
water outlet
water
stop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9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0948A (zh
Inventor
山口夏樹
川上尊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0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09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2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 E03C1/04Water-basin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sh-basins or baths
    • E03C1/042Arrangements on taps for wash-basins or baths for connecting to the wal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 Nozzle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水龍頭的流路切換機構,具備:出水管本體部,在內部形成原水流路及淨水流路;出水部,在出水面上形成平直出水口及噴淋出水口,並在內部形成平直流路與噴淋流路;連接構件,在內部形成將淨水流路連接至平直流路之第一連接流路、將原水流路連接至平直流路之第二連接流路、以及將原水流路連接至噴淋流路之第三連接流路;第一閥門、第二閥門以及第三閥門,各自選擇性地開關第一連接流路、第二連接流路、以及第三連接流路;以及按壓按鈕,至少能停在三個停止位置,並依據各停止位置使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及第三閥門中的任一個動作,而使對應的連接流路開啟。

Description

水龍頭之流路切換機構及水龍頭
本發明係關於水龍頭。
以往的水龍頭,以例如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者為吾人所熟知。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出能藉由操作推桿的方式,選擇將來自自來水水龍頭之原水以噴淋水、平直水、以及淨水之任一型態出水,以切換出水型態之構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162272號公報
然而,並不限於推桿之操作,亦存在藉由按壓按鈕之按壓操作切換出水型態的水龍頭。關於如專利文獻1之具有三種出水型態的水龍頭,吾人期望能實現藉由按壓按鈕的按壓操作切換三種出水型態之流路切換機構。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解決上述問題,亦即提供能藉由按壓按鈕之按壓操作切換三種出水型態之水龍頭的流路切換機構。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水龍頭的流路切換機構,具備:出水管本體部,在內部形成原水流動之原水流路及淨水流動之淨水流路;出水部,在出水面上形成平直出水口及噴淋出水口,並在內部形成連通於該平直出水口之平直流路與連通於該噴淋出水口之噴淋流路;連接構件,連接該出水管本體部與該出水部,並在內部形成將該出水管本體部之該淨水流路連接至該平直流路之第一連接流路、將該出水管本體部之該原水流路連接至該平直流路之第二連接流路、以及將該出水管本體部之該原水流路連接至該噴淋流路之第三連接流路;第一閥門,選擇性地開關該第一連接流路;第二閥門,選擇性地開關該第二連接流路;第三閥門,選擇性地開關該第三連接流路;以及按壓按鈕,安裝於該出水管本體部,且至少能停在三個停止位置,並依據各停止位置使該第一閥門、該第二閥門、以及該第三閥門中的任一個動作,而使對應的連接流路開啟。
若依據本發明之水龍頭的流路切換機構,則能藉由按壓按鈕之按壓操作切換三種出水型態。
1:水龍頭
10:出水管本體部
100:第三延伸部
100A:第三突出部
104:推壓構件
106:勾銷
108:凹部
110A,110B:掛持部
112A,112B:溝槽部
14:出水部
15:出水面
16:出水口
18:平直出水口
20:噴淋出水口
30:按壓按鈕
32:閥門固持構件
34:閥門
36:滑動構件
38:匣部
40:第一安裝部
42:第二安裝部
44:淨水匣
46:淨水流路
48:原水流路
50:淨水流路
52:原水流路
54:原水流路
56:原水流路
58:第一閥門
60:第二閥門
62:第三閥門
64:第一貫通孔
66:第二貫通孔
68:第三貫通孔
70:連接構件
72:第一閥門承件
74:第二閥門承件
76:第三閥門承件
78:第一連接流路
80:平直流路
82:第二連接流路
84:第三連接流路
86:噴淋流路
88:第一推壓構件
90:第二推壓構件
92:第三推壓構件
94:延伸部
96:第一延伸部
96A:第一突出部
98:第二延伸部
98A:第二突出部
A:軸方向
A1:按壓方向
A2:滑動方向
A3:推壓方向
B:寬度方向
C:上方向
D1,D2,D3,D4,D5,D6:方向
P1:第一停止位置
P2:第二停止位置
P3:第三停止位置
W:出水方向
[圖1]係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的水龍頭之立體圖。
[圖2]係放大顯示在實施態樣中之出水部的周邊之前視圖。
[圖3A]係在實施態樣中之按壓按鈕位於第一停止位置的狀態之側視圖。
[圖3B]係在實施態樣中之按壓按鈕位於第二停止位置的狀態之側視圖。
[圖3C]係在實施態樣中之按壓按鈕位於第三停止位置的狀態之側視圖。
[圖4]係部分省略在實施態樣中之出水管本體部的外側蓋之立體圖。
[圖5]係在實施態樣中之閥門固持構件之立體圖。
[圖6]係在實施態樣中之匣部之立體圖。
[圖7]係在實施態樣中之複數的閥門、閥門固持構件、連接構件、以及出水部之分解立體圖。
[圖8A]係顯示在實施態樣中之第一閥門、閥門固持構件、連接構件、以及出水部的剖面之立體圖。
[圖8B]係顯示在實施態樣中之第二閥門、閥門固持構件、連接構件、以及出水部的剖面之立體圖。
[圖8C]係顯示在實施態樣中之第三閥門、閥門固持構件、連接構件、以及出水部的剖面之立體圖。
[圖9]係在實施態樣中之閥門固持構件及滑動構件等之立體圖。
[圖10]係放大顯示在實施態樣中之滑動構件的延伸部的周邊之立體圖。
[圖11]係放大顯示在實施態樣中之滑動構件的延伸部的周邊之俯視圖。
[圖12A]係在實施態樣中之按壓按鈕與滑動構件位於第一停止位置的狀態之俯視圖。
[圖12B]係在實施態樣中之按壓按鈕與滑動構件位於第二停止位置的狀態之俯視圖。
[圖12C]係在實施態樣中之按壓按鈕與滑動構件位於第三停止位置的狀態之俯視圖。
[圖13]係顯示在實施態樣中之按壓按鈕與滑動構件的內側之立體圖。
[圖14A]係顯示在實施態樣中之勾銷的掛持部在溝槽部中移動的順序之側視圖(第一停止位置)。
[圖14B]係顯示在實施態樣中之勾銷的掛持部在溝槽部中移動的順序之側視圖。
[圖14C]係顯示在實施態樣中之勾銷的掛持部在溝槽部中移動的順序之側視圖(第二停止位置)。
[圖14D]係顯示在實施態樣中之勾銷的掛持部在溝槽部中移動的順序之側視圖。
[圖14E]係顯示在實施態樣中之勾銷的掛持部在溝槽部中移動的順序之側視圖(第三停止位置)。
[圖14F]係顯示在實施態樣中之勾銷的掛持部在溝槽部中移動的順序之側視圖。
以下,根據圖式詳細說明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又,本發明並不受此實施態樣所限定。
(實施態樣)
以下使用圖1針對水龍頭1之概略構成加以說明。圖1係依本實施態樣的水龍頭1之立體圖。水龍頭1例如係設置於廚房、盥洗室、以及浴室等的水龍頭裝置。如圖1所示,水龍頭1具備:出水管本體部10、出水部14、以及按壓按鈕30。
出水管本體部10係水龍頭1之本體部分,且在內部具有流路,並連接於供水管(圖示略)。出水管本體部10係沿軸方向A延伸的筒狀構件,並以能相對於未圖示的台座抽拉出的狀態受到台座支撐。
如圖1所示,在出水管本體部10上安裝有出水部14及按壓按鈕30。
出水部14係設置於出水管本體部10的前端附近之出水用的構件。出水部14向與軸方向A交叉的出水方向W延伸,且具有向出水方向W開口之出水口16。出水口16係連接於出水管本體部10的內部流路(圖示略),並通過該內部流路將受供給的水出水。
圖2係放大顯示出水部14的周邊之前視圖。如圖2所示,在出水部14的出水面15上,平直出水口18與噴淋出水口20係作為出水口16而形成。平直出水口18係用以進行平直狀的出水之開口,並以形成於出水面15的中心之一個孔所構成。噴淋出水口20係用以進行噴淋狀的出水之開口,並以在平直出水口18的周圍以同心狀設置之眾多的孔所構成。
按壓按鈕30係設定成能藉由使用者的按壓操作而變更出水部14的出水型態之按鈕。按壓按鈕30係從出水管本體部10的前端向軸方向A突出而設置,並能朝出水管本體部10的內部向按壓方向A1壓入。按壓方向A1係與出水管本體部10延伸的軸方向A一致。尤其,本實施態樣之按壓按鈕30係構成為能停在三個停止位置,並依據各停止位置將出水部14的出水型態設定成特定的型態。
本實施態樣之出水部14的出水型態係「原水噴淋出水」、「原水平直出水」、以及「淨水平直出水」。原水噴淋出水係將原水從噴淋出水口20噴淋出水之型態,而原水平直出水係將原水從平直出水口18平直出水之型態。淨水平直出水係將內建於出水管本體部10之淨水匣(圖示略)所產生的淨水從平直出水口18平直出水之型態。關於用以切換該等三種出水型態之流路切換機構將於後補述。
接著,使用圖3A~圖3C針對按壓按鈕30的停止位置加以說明。圖3A~圖3C係水龍頭1之側視圖。如圖3A~圖3C所示,本實施態樣之按壓按鈕30係構成為能停在第一停止位置P1(圖3A)、第二停止位置P2(圖3B)、以及第三停止位置P3(圖3C)各者。
如圖3A所示,第一停止位置P1係從出水管本體部10向最外側突出的位置,並對應於第一之出水型態。本實施態樣的第一之出水型態為「原水噴淋出水」。當按壓按鈕30在圖3A的第一停止位置P1時,一旦進行往按壓方向A1的按壓操作後,按壓按鈕30會移動到圖3B所示之第二停止位置P2並停止。
如圖3B所示,第二停止位置P2係從第一停止位置P1向內側壓入1個階段之位置,並對應於第二之出水型態。本實施態樣的第二之出水型態為「原水平直出 水」。當按壓按鈕30在圖3B的第二停止位置P2時,一旦進行往按壓方向A1的按壓操作後,按壓按鈕30會移動到圖3C所示之第三停止位置P3並停止。
如圖3C所示,第三停止位置P3係從第二停止位置P2向內側再壓入1個階段之位置,並對應於第三之出水型態。本實施態樣的第三之出水型態為淨水平直出水。當按壓按鈕30在圖3C的第三停止位置P3時,一旦進行往按壓方向A1的按壓操作後,按壓按鈕30會往與按壓方向A1反方向移動而回到圖3A所示之第一停止位置P1,並停在第一停止位置P1。
能切換上述之3種出水型態之水龍頭1的流路切換機構係內建於出水管本體部10。以下,使用圖4~圖12C針對出水管本體部10的內部構成加以說明。
圖4為部分省略出水管本體部10的外側蓋之立體圖。如圖4所示,在出水管本體部10的內部,具備:閥門固持構件32、複數的閥門34、以及滑動構件36。
閥門固持構件32係固持複數的閥門34之構件。閥門固持構件32係對出水管本體部10的匣部38向按壓方向A1插入而受到安裝。閥門固持構件32及匣部38係在內部具有流路,而該等之流路係連通到出水部14。針對閥門固持構件32及匣部38之內部流路,使用圖5及圖6加以說明。
圖5係閥門固持構件32之立體圖,而圖6係匣部38之立體圖。圖5中顯示在閥門固持構件32中的「與匣部38的連接側之端部」。
如圖5所示,閥門固持構件32具備筒狀的第一安裝部40。第一安裝部40係安裝於「圖6所示之匣部38」的部分,並在外周部形成螺紋。藉由使第一安裝部40的螺紋螺合於形成在匣部38之螺紋,將閥門固持構件32安裝至匣部38。
在第一安裝部40的內側設置有第二安裝部42。第二安裝部42係安裝於「圖6所示之匣部38的淨水匣44」的部分。在第二安裝部42的內周部形成有螺紋,並螺合於設置於淨水匣44的螺紋而受到安裝。
圖6所示之匣部38係內建淨水匣44之筒狀的構件。淨水匣44使從供水管送過來的原水通過過濾器(未圖示)而產生淨水。淨水匣44在其中心部形成「產生的淨水流動之淨水流路46」。
在淨水流路46的周圍形成原水流路48。原水流路48係將從供水管送過來的原水在不通過淨水匣44而保持原水狀態下流動的流路。淨水流路46與原水流路48係形成為同心狀,並藉由淨水匣44相互隔開。
如圖5所示,在閥門固持構件32的內部形成淨水流路50與原水流路52。
淨水流路50係形成於第二安裝部42的內側之流路,並連通於圖6所示之匣部38的淨水流路46。淨水流路46及50係對應於上述之「淨水平直出水」之流路。在淨水流路50的下游側設置後述之第一閥門58(圖7)。
原水流路52係形成在第一安裝部40的內側並且在第二安裝部42的外側之流路。原水流路52連通於圖6所示之匣部38之原水流路48。
如圖5所示,原水流路52在下游側分歧成兩個原水流路54及56。原水流路54及52係對應於上述之「原水平直出水」之流路,並於其下游側設置後述之第二閥門60(圖7)。原水流路56及52係對應於上述之「原水噴淋出水」之流路,並於其下游側設置第三閥門62(圖7)。
圖7顯示閥門固持構件32及複數的閥門34之分解立體圖。如圖7所示,複數的閥門34具有:第一閥門58、第二閥門60、以及第三閥門62。
第一閥門58、第二閥門60、以及第三閥門62係開關對應於各自之出水型態的內部流路之閥門。第一閥門58、第二閥門60、以及第三閥門62係各自配置成插穿設置於閥門固持構件32之第一貫通孔64、第二貫通孔66、以及第三貫通孔68。
第一貫通孔64、第二貫通孔66、以及第三貫通孔68係各自設置於閥門固持構件32的頂面之貫通孔,並連通於閥門固持構件32的內部流路。第一貫通孔64係連通於圖5所示之淨水流路50,第二貫通孔66係連通於原水流路54,第三貫通孔68係連通於原水流路56。
如圖7所示,在出水部14中安裝有連接構件70。連接構件70係用以連接出水部14與閥門固持構件32之構件。雖然在圖7中圖示出連接構件70與閥門固持構件32分離的狀態,但在使用時會以鎖固的方式相互固定。
連接構件70,具備:第一閥門承件72、第二閥門承件74、以及第三閥門承件76。第一閥門承件72係承接插穿於第一貫通孔64之第一閥門58的部分。相同地,第二閥門承件74係承接插穿於第二貫通孔66之第二閥門60的部分,而第三閥門承件76係承接插穿於第三貫通孔68之第三閥門62的部分。
第一閥門承件72、第二閥門承件74、以及第三閥門承件76各自係以上下貫通之貫通孔與圍繞該貫通孔的周圍之台座部分所構成。
針對上述之連接構件70、出水部14、以及閥門固持構件32之內部流路的連接關係,使用圖8A~圖8C加以說明。圖8A~圖8C係顯示閥門固持構件32、連接構件70、以及出水部14的剖面之立體圖。
圖8A係剖面觀察第一閥門58及第一閥門承件72之立體圖。如圖8A所示,第一閥門58經由閥門固持構件32之第一貫通孔64(在圖8A中省略該符號)配置於淨水流路50,同時受到連接構件70之第一閥門承件72承接。在連接構件70的內部形成有連通於「第一閥門承件72的貫通孔」之第一連接流路78,而第一連接流路78連接於出水部14的平直流路80並連通到平直出水口18。
若依據圖8A所示之連接關係,在第一閥門58受到第一閥門承件72承接的狀態下,淨水流路50與第一連接流路78不連通,故不會經由該等流路出水。一旦第一閥門58相對於第一閥門承件72上升,由於淨水流路50與第一連接流路78連通,故將會經由該等流路與平直流路80從平直出水口18進行淨水平直出水。在圖8A中顯示第一閥門58受到第一閥門承件72承接的狀態。
圖8B係剖面觀察第二閥門60及第二閥門承件74之立體圖。如圖8B所示,第二閥門60經由閥門固持構件32之第二貫通孔66(在圖8B中省略該符號)配置於原水流路54,同時受到第二閥門承件74承接。在連接構件70的內部形成有連通於「第二閥門承件74的貫通孔」之第二連接流路82,而第二連接流路82連接於出水部14的平直流路80並連通到平直出水口18。第二連接流路82係與圖8A所示之第一連接流路78匯流於下游側,並部分重複。
若依據圖8B所示之連接關係,在第二閥門60受到第二閥門承件74承接的狀態下,原水流路54與第二連接流路82不連通,故不會經由該等流路出水。一旦第二閥門60相對於第二閥門承件74上升,由於原水流路54與第二連接流路82連通,故將會經由該等流路與平直流路80從平直出水口18進行原水平直出水。在圖8B中顯示第二閥門60受到第二閥門承件74承接的狀態。
圖8C係剖面觀察第三閥門62及第三閥門承件76之立體圖。如圖8C所示,第三閥門62經由閥門固持構件32之第三貫通孔68(在圖8C中省略該符號)配置於原水流路56,同時受到第三閥門承件76承接。在連接構件70的內部形成有連通於第三閥門承件76的貫通孔之第三連接流路84,而第三連接流路84連接於出水部14的噴淋流路86並連通到噴淋出水口20。
若依據圖8C所示之連接關係,在第三閥門62受到第三閥門承件76承接的狀態下,原水流路56與第三連接流路84不連通,故不會經由該等流路出水。一旦第三閥門62相對於第三閥門承件76上升,由於原水流路56與第三連接流路84連通,故將會經由該等流路與噴淋流路86從噴淋出水口20進行原水噴淋出水。在圖8C中顯示第三閥門62相對於第三閥門承件76上升後的狀態。
如圖8A~圖8C所示,在第一閥門58、第二閥門60、以及第三閥門62的周圍係各自配置有第一推壓構件88、第二推壓構件90、以及第三推壓構件92。「第一推壓構件88、第二推壓構件90、以及第三推壓構件92」係各自將「第一閥門58、第二閥門60、以及第三閥門62」朝「第一閥門承件72、第二閥門承件74、以及第三閥門承件76」向下側推壓用的彈簧。第一推壓構件88、第二推壓構件90、以及第三推壓構件92各自之上側的端部係接觸於閥門固持構件32的內壁面,而下側的端部則接觸於第一閥門58、第二閥門60、以及第三閥門62中一部分寬度變寬的擴徑部的上方。
上述之第一閥門58、第二閥門60、以及第三閥門62的開關係藉由圖4所示之滑動構件36的滑動移動而控制。於圖9顯示包含滑動構件36、按壓按鈕30、以及閥門固持構件32之立體圖。
圖9所示之滑動構件36係依據按壓按鈕30的按壓操作,與按壓按鈕30整體地向滑動方向A2移動之構件。滑動構件36係以與按壓按鈕30整體地移動的方式,嵌入於按壓按鈕30的內側並固定於按壓按鈕30。
如圖9所示,滑動構件36具有向按壓方向A1延伸的延伸部94。
延伸部94係以能對閥門固持構件32朝軸方向A滑動的方式嵌合於該閥門固持構件32的部分。藉由在延伸部94嵌合於閥門固持構件32的狀態下進行滑動移動,選擇性地卡合在插穿「閥門固持構件32的貫通孔64、66、以及68」的「閥門58、60、以及62」中的任一個閥門並將其抬起。
針對延伸部94的具體構成使用圖10及圖11加以說明。圖10及圖11各自係放大顯示延伸部94的周邊之立體圖及俯視圖。
如圖10及圖11所示,延伸部94具有:第一延伸部96、第二延伸部98、以及第三延伸部100。
第一延伸部96、第二延伸部98、以及第三延伸部100之任何一個皆為向滑動方向A2延伸的部分。第一延伸部96、第二延伸部98、以及第三延伸部100係排列配置於出水管本體部10的寬度方向B上,而第一延伸部96係配置於第二延伸部98與第三延伸部100之間。
第一延伸部96、第二延伸部98、以及第三延伸部100各自具有:第一突出部96A、第二突出部98A、以及第三突出部100A。第一突出部96A、第二突出部98A、以及第三突出部100A係各自在第一延伸部96、第二延伸部98、以及第三延伸部100中朝上方向C部分地突出的部分。
第一突出部96A、第二突出部98A、以及第三突出部100A在延伸部94位於滑動方向A2的特定位置時,會各自卡合於第一閥門58、第二閥門60、以及第三閥門62。
針對「突出部96A、98A、以及100A」與「閥門58、60、以及62」的位置關係使用圖12A~圖12C加以說明。
圖12A~圖12C係各自將「當按壓按鈕30及滑動構件36位於停止位置P1、P2、以及P3時的周邊」放大之俯視圖。停止位置P1、P2、以及P3係對應於圖3A~圖3C所示之停止位置P1、P2、以及P3。在圖12A~圖12C中將閥門58、60、以及62各自示意地表示。
圖12A顯示按壓按鈕30及滑動構件36位於第一停止位置P1的狀態。如圖12A所示,在第一停止位置P1時,第三突出部100A卡合於第三閥門62而第三閥門62會向上方受到抬起。受到抬起的第三閥門62以開啟對應之原水噴淋出水用的流路的方式動作,而從出水部14進行原水噴淋出水(圖3A及圖8C)。
在圖12A所示的狀態下,第一突出部96A及第二突出部98A未與第一閥門58及第二閥門60卡合,故第一閥門58及第二閥門60會將其對應之流路封閉。
圖12B顯示按壓按鈕30及滑動構件36從第一停止位置P1移動到第二停止位置P2並停止的狀態。如圖12B所示,在第二停止位置P2時,第二突出部98A卡合於第二閥門60而第二閥門60會向上方受到抬起。受到抬起的第二閥門60以開啟對應之原水平直出水的流路的方式動作,而從出水部14進行原水平直出水(圖3B及圖8B)。
在圖12B所示的狀態下,第一突出部96A及第三突出部100A未與第一閥門58及第三閥門62卡合,故第一閥門58及第三閥門62會將其對應之流路封閉。
圖12C顯示按壓按鈕30及滑動構件36從第二停止位置P2移動到第三停止位置P3並停止的狀態。如圖12C所示,在第三停止位置P3時,第一突出部96A卡合 於第一閥門58而第一閥門58會受到抬起。受到抬起的第一閥門58以開啟對應之淨水平直出水用的流路的方式動作,而從出水部14進行淨水平直出水(圖3C及圖8A)。
在圖12C所示的狀態下,第二突出部98A及第三突出部100A未與第二閥門60及第三閥門62卡合,故第二閥門60及第三閥門62會將其對應之流路封閉。
若依據上述構成,藉由按壓按鈕30的按壓操作而階段性地變更按壓按鈕30與滑動構件36的停止位置,並以「依據各停止位置開啟三個閥門58、60、以及62的其中一個所對應的流路」的方式動作。藉此,能實現藉由按壓按鈕30的按壓操作切換三種出水型態之流路切換機構。
在本實施態樣中,為了能藉由按壓按鈕30的按壓操作切換三種出水型態,而在滑動構件36中設置延伸部94。作為延伸部94設置三個延伸部96、98、以及100的同時,亦在延伸部96、98、以及100各自設置突出部96A、98A、以及100A,使其與第一閥門58、第二閥門60、以及第三閥門62各自選擇性地卡合。利用以三個突出部96A、98A、以及100A當中僅有一個會依據三個停止位置P1、P2、以及P3卡合於對應的閥門的方式配置,能實現對每個停止位置P1、P2、以及P3預先設定的一種出水型態。藉此,能以簡單的構成選擇性地使三個閥門58、60、以及62動作。
又,在設置三個延伸部96、98、以及100時,如圖10以及圖11等所示,將延伸部96、98、以及100各自排列配置於出水管本體部10的寬度方向B上。藉此,能縮短出水管本體部10的軸方向A的長度。
又,將對應於第一閥門58之第一延伸部96,設置在對應於第二閥門60之第二延伸部98與對應於第三閥門62之第三延伸部100之間。若依據如此之配置,如圖8A~圖8C所示,在將淨水流路50配置於中心而將原水流路52配置於其周圍之構成中,將第一閥門58配置於淨水流路50的同時,將閥門60及62配置在連通於原水流路52之原水流路54及56時,能一面有效活用出水管本體部10的內部空間一面配置各閥門。藉此,能達成出水管本體10的小型化。
又,如圖7等所示,將貫通孔64、66、以及68的位置設定成使第一閥門58配置於在出水管本體部10的軸方向A上相對於第二閥門60及第三閥門62錯開的位置。尤其,將第一貫通孔64及第一閥門58相對於「第二貫通孔66及第二閥門60、以及第三貫通孔68及第三閥門62」向出水管本體部10的根基側配置。若依據如此之配置,如圖8A~圖8C所示,將第一閥門58配置於淨水流路50的同時,將閥門60及62配置在連通於原水流路52之原水流路54及56時,能一面有效活用出水管本體部10的內部空間一面配置各閥門。尤其,能縮短出水管本體部10的軸方向A及寬度方向B的長度,而能達成出水管本體部10的小型化。
又,如圖7等所示,將第二貫通孔66及第三貫通孔68的位置設定成使第二閥門60及第三閥門62配置於在出水管本體部10的寬度方向B上相重疊的位置。若依據如此之配置,如圖8B及圖8C所示,將第二閥門60及第三閥門62配置在連通於原水流路52之原水流路54及56時,能將第二閥門60及第三閥門62配置在距原水流路52同等的距離。藉此,能使通過第二閥門60及第三閥門62的原水之流量及壓力易趨於一致,進而使第二閥門60與第三閥門62的動作穩定。
如上述,本實施態樣之水龍頭1所具備的流路切換機構,具備:出水管本體部10、出水部14、連接構件70、三個閥門58、60、及62、以及按壓按鈕30。
出水管本體部10係在內部形成原水流動的原水流路52及淨水流動的淨水流路50之構件。出水部14係在出水面15形成平直出水口18及噴淋出水口20,並在內部形成連通於平直出水口18的平直流路80,與連通於噴淋出水口20的噴淋流路86之構件。連接構件70係連接出水管本體部10與出水部14之構件,並在內部形成第一連接流路78、第二連接流路82、以及第三連接流路84。第一連接流路78將出水管本體部10的淨水流路50連接至平直流路80、第二連接流路82將出水管本體部10的原水流路52及54連接至平直流路80、而第三連接流路84將出水管本體部10的原水流路52及56連接至噴淋流路86。第一閥門58係選擇性地開關第一連接流路78之閥門、第二閥門60係選擇性地開關第二連接流路82之閥門、而第三閥門62係選擇性地開關第三連接流路84之閥門。按壓按鈕30係安裝於出水管本體部10的構件,並能停在三個停止位置P1、P2、以及P3。按壓按鈕30依據各停止位置P1、P2、以及P3,使第一閥門58、第二閥門60、以及第三閥門62中的任一個閥門動作,而使對應之連接流路開啟。
若依據如此之構成,能實現藉由按壓按鈕30的按壓操作而以三階段切換出水型態之流路切換機構。
又,本實施態樣之水龍頭1更具備會依據按壓按鈕30的按壓操作而整體地滑動之滑動構件36。滑動構件36具有:作為「卡合於第一閥門58的第一卡合部」之第一突出部96A、作為「卡合於第二閥門60的第二卡合部」之第二突出部98A、以及作為「卡合於第三閥門62的第三卡合部」之第三突出部100A。依據按壓按 鈕30的各停止位置P1、P2、以及P3,使第一突出部96A、第二突出部98A、以及第三突出部100A中的任一個卡合於對應的閥門,而使該閥門動作以開啟對應之連接流路。若依據如此之構成,能以簡單的構成使三個閥門58、60、以及62的任一個選擇性地動作。
又,在本實施態樣之水龍頭1中,滑動構件36具有向滑動方向A2延伸的延伸部94。設置於延伸部94的第一突出部96A、第二突出部98A、以及第三突出部100A係各自在延伸部94中朝交叉於滑動方向A2的上方向C部分地突出之突出部。第一突出部96A、第二突出部98A、以及第三突出部100A各自利用在卡合於對應的閥門58、60、以及62時使閥門58、60、以及62上升,而使該閥門動作以開啟對應的連接流路。若依據如此之構成,能以簡單的構成使三個閥門58、60、以及62的任一個選擇性地動作。
又,在本實施態樣之水龍頭1中,延伸部94具有:包含第一突出部96A的第一延伸部96、包含第二突出部98A的第二延伸部98、以及包含第三突出部100A的第三延伸部100。第一延伸部96、第二延伸部98、以及第三延伸部100係排列配置於出水管本體部10的寬度方向B上。若依據如此之構成,因將延伸部94分成三個延伸部96、98、以及100,故各自的突出部96A、98A、以及100A之位置的自由度會變高。又,利用將三個延伸部96、98、以及100排列配置於寬度方向B上,能縮短出水管本體部10的長度。
又,本實施態樣之水龍頭1中,第一延伸部96係設置於在出水管本體部10的寬度方向B上第二延伸部98與第三延伸部100之間。若依據如此之構成,能如圖8A~圖8C所示,在將淨水流路50配置於中心並將原水流路52配置於其周圍之構 成中,將配置於淨水流路50的第一閥門58及第一延伸部96配置在相對於其它閥門及延伸部94正中間的位置。藉此,能一面有效活用出水管本體部10的內部空間一面配置各閥門,而能達到出水管本體部10的小型化。
又,在本實施態樣之水龍頭1中,第一閥門58係設置於在出水管本體部10的軸方向A上從第二閥門60與第三閥門62錯開的位置。若依據如此之構成,相較於三個閥門58、60、以及62皆位於軸方向A上相同位置的情況,能縮小出水管本體部10的寬度方向B的尺寸。又,利用將第一閥門58相對於其他閥門60及62在軸方向A上錯開,能如圖8A~圖8C所示,在將淨水流路50置於中心並將原水流路52配置於其周圍之構成中,一面有效活用出水管本體部10的內部空間一面配置各閥門,而能達到出水管本體部10的小型化。
又,在本實施態樣之水龍頭1中,第二閥門60及第三閥門62係配置於在出水管本體部10的寬度方向B上相重疊的位置。若依據如此之構成,能將第二閥門60與第三閥門62配置在距原水流路52同等的距離,而能使第二閥門60與第三閥門62的動作穩定。
接著,使用圖13及圖14A~圖14F針對使按壓按鈕30階段性地停在三個停止位置P1、P2、以及P3之構成加以說明。
圖13係顯示按壓按鈕30及滑動構件36的內側之立體圖。如圖13所示,在按壓按鈕30及滑動構件36的內側安裝有推壓構件104及兩個勾銷106。
推壓構件104係用以將按壓按鈕30向與按壓方向A1相反方向亦即推壓方向A3推壓之彈簧。推壓構件104係固定於按壓按鈕30的內壁面,並配置於圖9所示之閥門固持構件32的凹部108。藉由設置推壓構件104,按壓按鈕30相對於閥門固持構件32向推壓方向A3一直受到推壓,而當使用者將按壓按鈕30向按壓方向A1壓入時則會產生斥力。
圖13所示之勾銷106係用以使按壓按鈕30停在各停止位置P1、P2、以及P3的構件。勾銷106係與推壓構件104一同固定於按壓按鈕30的內壁面,並隨著按壓按鈕30的滑動移動一同整體地移動。勾銷106係形成為棒狀,並在其前端部設置一對掛持部110A及110B。掛持部110A及110B具有向配置有推壓構件104的內側彎折的形狀。
掛持部110A會卡合於圖8B所示之閥門固持構件32的溝槽部112A。另一方的掛持部110B則會卡合於圖8C所示之閥門固持構件32的溝槽部112B。
溝槽部112A及溝槽部112B係各自設置於閥門固持構件32的側面之溝槽部。利用將掛持部110A及110B配置於溝槽部112A及溝槽部112B,而使按壓按鈕30的停止位置受到控制。具體而言,使用圖14A~圖14F加以說明。
圖14A~圖14F係用以說明配置於溝槽部112A及溝槽部112B之掛持部110A及110B移動的順序之側視圖。在圖14A~圖14F中,將溝槽部112A及掛持部110A顯示於右側,並將溝槽部112B及掛持部110B顯示於左側。
圖14A表示按壓按鈕30位在最外側的第一停止位置P1的狀態。掛持部110A及110B係各自配置於溝槽部112A及溝槽部112B的入口部分。當按壓按鈕30位於第一停止位置P1時,按壓按鈕30藉由推壓構件104的推壓而受固定於第一停止位置P1。配合按壓按鈕30位於第一停止位置P1,會從出水部14進行原水噴淋出水(圖3A)。
一旦將按壓按鈕30從圖14A所示的狀態向按壓方向A1按下,勾銷106的掛持部110A及110B會與按壓按鈕30一同向按壓方向A1移動。掛持部110A及110B會隨溝槽部112A及112B的形狀如圖14A所示般向D1方向移動。
如圖14B所示,掛持部110A及110B受配置於溝槽部112A及112B的深處後會向D2方向移動。此時,藉由推壓構件104的推壓,掛持部110A及110B一面向與按壓方向A1反方向的推壓方向A3前進,一面藉由重力向下方移動。
圖14C表示按壓按鈕30位於從第一停止位置P1壓入一個階段後之第二停止位置P2的狀態。掛持部110A及110B各自在溝槽部112A及溝槽部112B中定下位置而靜止。配合按壓按鈕30位於第二停止位置P2,會從出水部14進行原水平直出水(圖3B)。
一旦將按壓按鈕30從圖14C所示的狀態向按壓方向A1按下,掛持部110A及110B會隨溝槽部112A及112B的形狀向D3方向移動。
如圖14D所示,掛持部110A及110B受配置於溝槽部112A及112B的深處後會向D4方向移動。此時,藉由推壓構件104的推壓,掛持部110A及110B一面向推壓方向A3前進,一面藉由重力向下方移動。
圖14E表示按壓按鈕30位於從第二停止位置P2壓入一個階段後之第三停止位置P3的狀態。掛持部110A及110B各自在溝槽部112A及溝槽部112B中定下位置而靜止。配合按壓按鈕30位於第三停止位置P3,會從出水部14進行淨水平直出水(圖3C)。
一旦將按壓按鈕30從圖14E所示的狀態向按壓方向A1按下,掛持部110A及110B會隨溝槽部112A及112B的形狀向D5方向移動。
如圖14F所示,掛持部110A及110B受配置於溝槽部112A及112B的深處後,會向D6方向移動。此時,藉由推壓構件104的推壓,掛持部110A及110B會向推壓方向A3前進,回到圖14A所示的位置(第一停止位置P1)。
若依據上述構成,能依據向按壓方向A1按壓操作按壓按鈕30,使按壓按鈕30依照「第一停止位置P1、第二停止位置P2、第三停止位置P3、第一停止位置P1...」的順序反覆移動。藉此,能將出水部14的出水型態依照「原水噴淋出水(第一停止位置P1)、原水平直出水(第二停止位置P2)、淨水平直出水(第三停止位置P3)、原水噴淋出水(第一停止位置P1)...」的順序切換。如此這般,能實現藉由按壓按鈕30的按壓操作切換三種出水型態的流路切換機構。
尤其在本實施態樣中,在圖14A所示之第一停止位置P1時,出水部14的出水型態係設定成原水噴淋出水。假設,在圖14C所示之第二停止位置P2或是圖14E所示之第三停止位置P3時,若將出水部14的出水型態設定成噴淋出水,則在圖14A~圖14F所示之掛持部110A及110B的一連串的移動過程中,當掛持部110A及110B的軸方向A的位置與第二停止位置P2或是第三停止位置P3重疊時,出水型態會暫時變為噴淋出水。在這樣的情況下,會造成在相互切換原水的平直出水與淨水的平直出水的途中暫時變為噴淋出水,而導致使用者的混亂。
在本實施態樣中,利用在圖14A所示之第一停止位置P1時將出水部14的出水型態設定成噴淋出水,以設計成在相互切換兩個平直出水的途中不會暫時變為噴淋出水。藉此,便能在切換出水型態時不會產生使用者的混亂。
如上述,本實施態樣之水龍頭1及「水龍頭1所具備的流路切換機構」,係以使按壓按鈕30依據按壓操作,依序反覆從位在最外側的第一停止位置P1朝「向按壓方向A1壓入後的第二停止位置P2」移動、從第二停止位置P2朝「向按壓方向A1再壓入後的第三停止位置P3」移動、從第三停止位置P3朝「第一停止位置P1回復」如此之移動的方式構成。在該構成中,按壓按鈕30係構成為當位於第一停止位置P1時,第三閥門62會動作以開啟第三連接流路84,而從噴淋出水口20進行原水噴淋出水。
若依據上述構成,藉由配置成「在位於最外側的第一停止位置P1時進行噴淋出水」,能在相互切換原水平直出水與淨水平直出水的途中不會出現噴淋出水,而防止使用者的混亂。
又,本發明並不受上述實施態樣所限定,且能以其他各種態樣實施。例如,雖然在上述實施態樣中已針對設定成「當按壓按鈕30位於第二停止位置P2時進行原水平直出水,而位於第三停止位置P3時進行淨水平直出水」的情況加以說明,但並不限於此情況。亦可設定成在第二停止位置P2時進行淨水平直出水,而在第三停止位置P3時進行原水平直出水。
又,雖然在上述實施態樣中已針對連接構件70與出水部14及閥門固持構件32為不同的構件之情況加以說明,但並不限於此情況,連接構件70亦可與出水部14及/或是閥門固持構件32整體地構成。
又,雖然在上述實施態樣中,已針對在延伸部94設置「部分地突出的突出部96A、98A、以及100A」作為「卡合於閥門58、60、以及62的卡合部」的情況加以說明,但並不限於此情況。只要為能卡合於閥門58、60、以及62的卡合部,不限於突出部,亦可採用任意的構成。
雖然本發明已一面參照附加圖式一面充分地詳述相關之較佳實施態樣,但對熟習該技術之人士而言應當知曉其各種變形及修正。該變形及修正,只要在未脫離根據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之本發明的範圍,皆應理解成亦被包含於其中。又,在實施態樣中之要件的組合或順序的變化,皆為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及技術思想的情況下得以實現者。
[產業利用性]
本發明係有利於使用在廚房、盥洗室、以及浴室等之水龍頭。
10:出水管本體部
14:出水部
30:按壓按鈕
32:閥門固持構件
34:閥門
36:滑動構件
38:匣部
A:軸方向
A1:按壓方向

Claims (9)

  1. 一種水龍頭之流路切換機構,具備: 出水管本體部,在內部形成原水流動之原水流路及淨水流動之淨水流路; 出水部,在出水面上形成平直出水口及噴淋出水口,並在內部形成連通於該平直出水口之平直流路與連通於該噴淋出水口之噴淋流路; 連接構件,連接該出水管本體部與該出水部,並在內部形成將該出水管本體部之該淨水流路連接至該平直流路之第一連接流路、將該出水管本體部之該原水流路連接至該平直流路之第二連接流路、以及將該出水管本體部之該原水流路連接至該噴淋流路之第三連接流路; 第一閥門,選擇性地開關該第一連接流路; 第二閥門,選擇性地開關該第二連接流路: 第三閥門,選擇性地開關該第三連接流路;以及 按壓按鈕,安裝於該出水管本體部,且至少能停在三個停止位置,並依據各停止位置使該第一閥門、該第二閥門、以及該第三閥門中的任一個閥門動作,而使對應的連接流路開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龍頭之流路切換機構,更具備: 滑動構件,依據該按壓按鈕之按壓操作整體地滑動, 該滑動構件具有: 第一卡合部,卡合於該第一閥門; 第二卡合部,卡合於該第二閥門;以及 第三卡合部,卡合於該第三閥門; 該流路切換機構依據該按壓按鈕的各停止位置,使該第一卡合部、該第二卡合部、以及該第三卡合部中的任一者卡合於對應的閥門,而使該對應的閥門動作以開啟對應之連接流路。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水龍頭之流路切換機構,其中; 該滑動構件,具有: 延伸部,形成該第一卡合部、該第二卡合部、以及該第三卡合部並向滑動方向延伸; 該第一卡合部、該第二卡合部、以及該第三卡合部係該延伸部中朝與該滑動方向交叉的方向部分地突出的突出部,並利用在卡合於對應的閥門時使閥門上升,而使該對應的閥門動作以開啟對應的連接流路。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水龍頭之流路切換機構,其中; 該延伸部,具有: 第一延伸部,包含有該第一卡合部; 第二延伸部,包含有該第二卡合部;以及 第三延伸部,包含有該第三卡合部; 該第一延伸部、該第二延伸部、以及該第三延伸部係排列配置於該出水管本體部的寬度方向上。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水龍頭之流路切換機構,其中; 該第一延伸部係設置於該出水管本體部的寬度方向上該第二延伸部與該第三延伸部之間。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水龍頭之流路切換機構,其中; 該第一閥門係設置於該出水管本體的軸方向上從該第二閥門與該第三閥門錯開的位置。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水龍頭之流路切換機構,其中; 該第二閥門及該第三閥門係配置於該出水管本體部的寬度方向上重疊的位置。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龍頭之流路切換機構,其中; 該流路切換機構係構成為該按壓按鈕依據按壓操作,依序反覆進行以下所成之移動:從位在最外側的第一停止位置往向按壓方向壓入後的第二停止位置移動、從該第二停止位置往向該按壓方向再壓入後的第三停止位置移動、及從該第三停止位置往該第一停止位置回復; 當該按壓按鈕位於該第一停止位置時,該第三閥門會動作以開啟該第三連接流路。
  9. 一種水龍頭,具備: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水龍頭之該流路切換機構。
TW110109646A 2020-04-24 2021-03-18 水龍頭之流路切換機構及水龍頭 TWI8072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77672A JP7411912B2 (ja) 2020-04-24 2020-04-24 水栓
JP2020-077672 2020-04-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0948A TW202140948A (zh) 2021-11-01
TWI807280B true TWI807280B (zh) 2023-07-01

Family

ID=78270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9646A TWI807280B (zh) 2020-04-24 2021-03-18 水龍頭之流路切換機構及水龍頭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411912B2 (zh)
CN (1) CN115335575A (zh)
TW (1) TWI807280B (zh)
WO (1) WO2021215136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62272A (ja) * 1999-12-08 2001-06-19 Toray Ind Inc 浄水器
JP2003201726A (ja) * 2002-01-07 2003-07-18 Techno Excel Co Ltd 原水浄水切替型吐水器具
CN103301965A (zh) * 2012-03-16 2013-09-18 Toto株式会社 水路切换装置及具备该水路切换装置的手持淋浴喷头
CN109506007A (zh) * 2017-09-15 2019-03-22 汉斯格罗欧洲公司 流体切换装置
WO2019153670A1 (zh) * 2018-02-07 2019-08-15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阀芯及出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75535B2 (ja) 1999-11-10 2010-11-04 有限会社寿通商 浄水機能付きシャワーヘッド
JP2002275957A (ja) 2001-03-14 2002-09-25 Toto Ltd 浴槽水再利用装置
JP4092555B2 (ja) 2002-09-30 2008-05-28 株式会社ケーブイケー 水切換弁
JP4298318B2 (ja) 2003-02-18 2009-07-15 株式会社Inax 吐水装置
JP4512347B2 (ja) 2003-11-11 2010-07-28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切換弁及び浄水器
JP7025975B2 (ja) 2018-03-29 2022-02-25 株式会社Lixil 操作装置及び水栓装置
US20190301621A1 (en) 2018-03-29 2019-10-03 HDS Trading Corp. Shower divert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62272A (ja) * 1999-12-08 2001-06-19 Toray Ind Inc 浄水器
JP2003201726A (ja) * 2002-01-07 2003-07-18 Techno Excel Co Ltd 原水浄水切替型吐水器具
CN103301965A (zh) * 2012-03-16 2013-09-18 Toto株式会社 水路切换装置及具备该水路切换装置的手持淋浴喷头
CN109506007A (zh) * 2017-09-15 2019-03-22 汉斯格罗欧洲公司 流体切换装置
WO2019153670A1 (zh) * 2018-02-07 2019-08-15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阀芯及出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73057A (ja) 2021-11-01
CN115335575A (zh) 2022-11-11
WO2021215136A1 (ja) 2021-10-28
TW202140948A (zh) 2021-11-01
JP7411912B2 (ja) 2024-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84819B1 (en) Kitchen sink sprayer
TWI565895B (zh) Touch faucet
TWI567272B (zh) Touch nozzle
US11639597B2 (en) Multifunctional water outlet device
KR20040041005A (ko) 정지 버튼을 갖는 풀아웃 스프레이 헤드
JP3231624U (ja) 吐水装置
US20170328044A1 (en) Outlet mechanism with filtered water and tap water outlet modes
US20220213977A1 (en) Arbitrary directional touch switch
JP2008133712A (ja) シャワーヘッド
TWI807280B (zh) 水龍頭之流路切換機構及水龍頭
WO2009012638A1 (fr) Commutateur d'installation de cuisine et de toilettes
JP5291327B2 (ja) シャワーヘッド
US20050060800A1 (en) Control valve for a shower
US20210062482A1 (en) Shower apparatus
JP6909992B2 (ja) 水栓装置
KR20120070936A (ko) 푸쉬 파우셋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언더싱크형 정수기
CN207567866U (zh) 触控式喷头
EP3974063A1 (en) Descaling mechanism of liquid outlet device, liquid outlet device, shower and faucet
JP7113252B2 (ja) 水栓
JP2009155968A (ja) シャワーヘッド
TWI759975B (zh) 廚房清洗用的花灑
US20110193002A1 (en) Revolving switching device
KR102378621B1 (ko) 필터를 구비한 수도전
CN214743543U (zh) 一种多功能出水装置
JP3764592B2 (ja) 水栓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