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7190B - 具有fdsoi電晶體的類比數位反向器電路結構 - Google Patents

具有fdsoi電晶體的類比數位反向器電路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7190B
TWI807190B TW109118418A TW109118418A TWI807190B TW I807190 B TWI807190 B TW I807190B TW 109118418 A TW109118418 A TW 109118418A TW 109118418 A TW109118418 A TW 109118418A TW I807190 B TWI807190 B TW I8071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line
fdsoi
transistor
terminal coupled
fdsoi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8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5724A (zh
Inventor
惠雪梅
唐雷蒙 布萊克威爾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格芯(美國)集成電路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格芯(美國)集成電路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格芯(美國)集成電路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5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5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19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2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 H03K3/353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ternal or external positive feedback
    • H03K3/356Bistable circuits
    • H03K3/3565Bistables with hysteresis, e.g. Schmitt trigg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0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the substrate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body o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SOI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01L29/78645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multiple gate
    • H01L29/78648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multiple gate arranged on opposing sides of the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 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路結構,其包含四個FDSOI電晶體,其在各自的背閘極端處耦合至一單一輸出節點。輸入電壓線可耦合到兩個電晶體的閘極端。兩個電晶體的每一者可通過一接面節點在其源極端或汲極端之其中一者處耦合到其他兩個電晶體的閘極端。其他兩個電晶體可通過其源極端或汲極端之其中一者耦合到單一輸出節點。每一電晶體的另一源極或汲極端可電耦合到源極電壓線或汲極電壓線。

Description

具有FDSOI電晶體的類比數位反向器電路結構
本發明實施例一般而言是有關於電路結構,尤其是有關於經由FDSOI電晶體將類比輸入轉換為數位輸出的電路結構。於此所描述的不同實施例能夠使用於不同的應用,例如數位信號處理硬體。
在電氣硬體中,電晶體是用於實現數位和類比電路設計的關鍵組件。一般來說,電晶體包含三個電性端子:源極、汲極、和閘極。藉由對閘極端施加不同的電壓,可控制電晶體的源極端和汲極端之間的電流流動。在數位電路中,可將在電晶體的閘極端處施加的電壓的存在或不存在識別為電晶體的「導通」和「截止」狀態。因此,電晶體可在各種電路設計中用作開關元件,例如藉由操縱施加到每一電晶體的閘極的電壓,從而影響每一電晶體的源極端和汲極端之間的電流流動。這些屬性使電晶體成為信號處理電路(例如RF放大器、振盪器、濾波器等)中的基本組件。
當實施到電路中時,電晶體可允許電路結構執行各種功能,包含例如功率放大、類比信號與數位信號之間的轉換、電壓反轉等。隨著裝置尺寸和規模不斷地縮小,用於實現這些各種功能的電晶體的總數量以及各種電晶體所佔據的裝置空間對於產品的設計和可靠性變得越來越重要。在傳統解決方案中,可通過八個或更多互連電晶體的配置將類比輸入信號轉換為數位輸出信號。然而,這類電晶體配置沒有考慮到電晶體硬體的最新變化以及對裝置中電晶體行為的相應改進。
本發明一第一樣態提供一種電路結構,包含:一第一全空乏絕緣層上半導體(FDSOI)電晶體,其具有耦合到一輸入電壓線的一閘極端、耦合到一源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耦合到一接面節點的一汲極端、以及在一輸出節點處耦合到一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一第二FDSOI電晶體,其具有耦合到該輸入電壓線的一閘極端、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到該第一FDSOI電晶體的該汲極端的一汲極端、耦合到一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到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一第三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和該第二FDSOI電晶體的一閘極端、耦合至該源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汲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以及一第四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和該第二FDSOI電晶體的一閘極端、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汲極端、耦合至該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其中該電路結構將在該輸入電壓線的一類比信號轉換為在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數位輸出信號。
本發明一第二樣態提供一種電路結構,包含:一第一全空乏絕緣層上半導體(FDSOI)電晶體,其具有耦合到一輸入電壓線的一閘極端、耦合到一源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耦合到一接面節點的一汲極端、以及在一輸出節點處耦合到一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一第二FDSOI電晶體,其具有耦合到該輸入電壓線的一閘極端、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到該第一FDSOI電晶體的該汲極端的一汲極端、耦合到一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到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一第三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和該第二FDSOI電晶體的一閘極端、耦合至該源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汲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一第四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和該第二FDSOI電晶體的一閘極端、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汲極端、耦合至該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以及一第五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閘極端、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該第二FDSOI電晶體、該第三FDSOI電晶體和該第四FDSOI電晶體的一汲極端、耦合至該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其中該電路結構將在該輸入電壓線的一類比信號轉換為在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數位輸出信號。
本發明一第三樣態提供一種電路結構,包含:在一半導體基板的一上表面上的一摻雜半導體井;在該摻雜半導體井上的一埋層絕緣層;複數個全空乏絕緣層上半導體(FDSOI)電晶體,其形成於該摻雜半導體井上方的該埋層絕緣層上,且在該摻雜半導體井上由複數個淺溝槽隔離(STI)區域隔開,使得該摻雜半導體井定義了該複數個FDSOI電晶體中的每一個的一共享背閘極端,其中該複數個FDSOI電晶體包含:一第一全空乏絕緣層上半導體(FDSOI)電晶體,其具有耦合到一輸入電壓線的一閘極端、耦合到一源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耦合到一接面節點的一汲極端;一第二FDSOI電晶體,其具有耦合到該輸入電壓線的一閘極端、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到該第一FDSOI電晶體的該汲極端的一汲極端、耦合到一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一第三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和該第二FDSOI電晶體的一閘極端、耦合至該源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在一輸出節點處耦合至一輸出電壓線的一汲極端;一第四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和該第二FDSOI電晶體的一閘極端、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汲極端、耦合至該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以及一輸出接觸,連接到該摻雜半導體井的一第一端並電耦合至該輸出節點,使得該輸出接觸將該複數個FDSOI電晶體的每一個的該共享背閘極端耦合到該輸出節點,其中該電路結構將在該輸入電壓線的一類比信號轉換為在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數位輸出信號。
在下列說明中將會參照附圖,其上將形成零件,並且其中藉由說明本發明實施的特定示範具體實施例來顯示。以足夠詳細的方式描述這些具體實施例,讓精通技術人士能夠實踐本發明,並且應當理解,可使用其他具體實施例,並且可在不背離本發明範圍的情況下進行改變。因此,下列說明僅為例示。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路結構,用以將類比輸入信號轉換為非反向數位輸出信號,同時保持嵌入在類比輸入信號內的資訊。「施密特觸發器(Schmitt Trigger)」為能夠將類比輸入信號轉換為數位輸出信號的傳統電路結構。在操作期間,施密特觸發器將比較輸入類比電壓與兩個不同的臨界值,並根據輸入類比電壓是否超過兩個臨界電壓中的任一個而在高或低數位電壓之間切換其輸出信號。現有的施密特觸發器配置通常至少需要六個電晶體,更常見的為需要八個或更多電晶體。大量的電晶體需要裝置上大量的表面面積來實現所需的功能。另外,傳統的施密特觸發器電路未能充分地考慮非傳統電晶體硬體(例如,完全空乏絕緣層上半導體(FDSOI)電晶體)的技術優勢。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路結構,其用以利用少至四個FDSOI電晶體、或在某些情況下多達五個FDSOI電晶體,將來自輸入電壓線的類比輸入信號轉換為數位輸出信號。本文描述的電路結構的具體實施例例如藉由將每一電晶體的背閘極端耦合到單一輸出節點來提供此優點。每一背閘極端到一輸出節點的耦合可允許整個電路結構在僅一個摻雜半導體區域(例如位在埋層絕緣層下方的P型井或N型井)中形成。實驗實施已表明,施密特觸發器的反向電晶體對背閘極電壓的變化敏感。傳統的施密特觸發器電路無法識別此操作特性,因此依賴於其他電晶體進行信號控制。
參照圖1,傳統電晶體12係繪示為一示例,以強調相對於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結構和操作差異以及包含於其中的電晶體元件。傳統電晶體12可例如藉由可在塊矽基板上操作的傳統製造技術來製造。因此,傳統電晶體12可形成於包含例如一或多種半導體材料的基板20中。基板20可包含任何當前已知或以後將開發的半導體材料,其可包含但不限於矽、鍺、碳化矽、以及基本上由具有由化學式AlX1 GaX2 InX3 AsY1 PY2 NY3 SbY4 所定義的成分的一或多種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組成的半導體材料,其中X1、X2、X3、Y1、Y2、Y3和Y4表示相對比例,其每一者均大於或等於零且X1+X2+X3+Y1+Y2+Y3+Y4=1 (1為總相對莫耳量)。其他合適的基板包含具有成分ZnA1 CdA2 SeB1 TeB2 的II-VI族化合物半導體,其中A1、A2、B1和B2為相對比例,其每一者皆大於或等於零,且A1+A2+B1+B2=1 (1為總莫耳量)。基板20的整體或其一部分可能有應變。
傳統電晶體12的源極節點S和汲極節點D可耦合到包含導電摻雜物於其中的基板20的區域,例如由通道區域26隔開的源極區域28和汲極區域30。形成在通道區域26上的閘極區域32可耦合到閘極節點G,以控制通道區域26內的導電通道的形成。一組溝槽隔離34可由電性絕緣材料形成,使得區域26、28、30與其他電晶體的部份橫向地隔離。如圖所示,溝槽隔離34在端子36與區域26、28、30及/或其他元件之間形成絕緣阻擋層。在本文其他地方將相對於FDSOI電晶體102(圖2)中的相似組件,詳細地描述傳統電晶體12中的每一元件的進一步特徵(例如,功能和材料組成)。
轉向圖2,其顯示了可在例如根據本發明的結構和方法中設置的FDSOI電晶體102的截面圖。FDSOI電晶體102可形成為具有用以減小橫越其源極端S和汲極端D的電阻的結構特徵。FDSOI電晶體102及其組件可形成在基板120上和基板120內。基板120可包含任何當前已知或以後將開發的半導體材料,其包含但不限於在本文中其他地方關於基板20(圖1)所描述的一或多種示例性半導體材料。可使用一或多種摻雜化合物對背閘極區域122(其可選地標示為n型或是p型摻雜井區域)進行佈植,以改變其電性特性。摻雜通常是指將異物(「摻雜物」)加入到半導體結構中以改變其電性特性(例如電阻率及/或導電率)的過程。在本文所討論的特定類型的摻雜(例如,p型或n型)的情況下,應理解到,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可實現相反的摻雜類型。佈植是指基於植入離子的能量使離子向固體表面加速以穿透固體至預定範圍的過程。因此,背閘極區域122可包含與基板120的其餘部分相同的材料組成,但可另外在其中包含摻雜物材料。埋層絕緣層124(在本領域中也稱作「埋層氧化物」或「BOX」層)可將基板120的背閘極區域122與FDSOI電晶體102的源極/汲極區域126和通道區域127分開。因此,埋層絕緣層124可由一或多種氧化物及/或任何其他當前已知或以後將開發的電性絕緣物質組成。因此,FDSOI電晶體102可實現為「完全空乏型絕緣體上半導體」(FDSOI)結構,藉由包含摻雜物空乏通道區域127、埋層絕緣層124、背閘極節點BG等而與其他結構(例如傳統電晶體12(圖1))區分開來,從而具有技術優勢,例如本文其他地方所討論的在FDSOI電晶體102的背閘極區域122內的可調整電位。
當電晶體處於導通狀態時,源極/汲極區域126和通道區域127可以將FDSOI電晶體102的源極端128電耦合至FDSOI電晶體102的汲極端130。閘極疊層132可位於通道區域127上方,使得閘極節點G的電壓控制通過源極/汲極區域126和通道區域127的源極和汲極端128、130之間的電導率。除了用於將閘極疊層132的一種或多種導電金屬與至少通道區域127分開的閘極電介質材料(在疊層的底部和通道區127之間用黑色陰影表示)之外,閘極疊層132可具有例如一種或多種導電金屬。另外,一組溝槽隔離134可將FDSOI電晶體102的各個區域與其他電晶體的部份電性地和物理地隔離。溝槽隔離134可以由諸如SiO2 或具有高介電常數(例如可以高於3.9)的“高k”電介質的任何絕緣材料組成。在某些情況下,溝槽隔離134可以由氧化物物質組成。適用於構成溝槽隔離134的材料可包含,例如,二氧化矽(SiO2 )、氧化ha(HfO2 )、氧化鋁(Al2 O3 )、氧化釔(Y2 O3 ),氧化鉭(Ta2 O5 )、二氧化鈦(TiO2 )、氧化ody(Pr2 O3 )、氧化鋯(ZrO2 )、氧化er(ErOx )以及其他目前已知或後來開發的具有類似特性的材料。
背閘極區域122可經由基板120內的背閘極端136電性地耦合到背閘極節點BG,以進一步影響FDSOI電晶體102的特性,例如在源極端128和汲極端130之間經由源極/汲極區域126及通道區域127的導電性。在背閘極節點BG處對背閘極端136施加電位可誘發背閘極區域122內的電荷,藉此產生背閘極區域122與源極/汲極區域126、通道區域127之間橫跨埋層絕緣層124的電位差。除其他影響外,基板120的背閘極區域122和源極/汲極區域126、通道區域127之間的此電位差可能影響FDSOI電晶體102的臨界電壓,亦即如本文所討論的用以在源極和汲極端128、130之間的源極/汲極和通道區域126、127上感應電導率的最小電壓。特別地,對背閘極端136施加背閘極偏壓可降低FDSOI電晶體102的臨界電壓,從而降低源極汲極電阻並增加汲極電流(相對於對背閘極端136施加相反電壓偏壓時的FDSOI電晶體102的臨界電壓)。FDSOI電晶體102的這種能力,除其他外,相對於傳統應用和電晶體結構,可減小寬度(節省矽面積)。在示例具體實施例中,源極/汲極區域和通道區域126、127的寬度(即,進入和離開頁面平面)可在約0.3微米(μm)和約2.4 μm之間。源極和汲極端128、130之間的源極/汲極和通道區域126、127的長度(即,在頁面平面內從左到右)可例如約20奈米(nm)。FDSOI技術電晶體(例如FDSOI電晶體102)提供向背閘極區域122施加電壓偏壓以操縱FDSOI電晶體102的臨界電壓Vt (即,用於通道形成的最小電壓)的能力。如本文所述,背閘極區域122可允許使用者操縱閘極疊層132的臨界電壓以控制通道區域127內的通道形成。因此,背閘極區域122可交叉耦合至電路結構的其他部分,以例如影響輸出信號的輪廓。如本文所討論的,在施密特觸發器配置的不同電晶體中對背閘極電壓的操作敏感度和非敏感度之間的變化允許多個FDSOI電晶體並聯地耦合到輸出電壓,及/或形成在單一摻雜半導體井中。因此,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可減少例如施密特觸發器的類比數位轉換器中的電晶體的總表面面積及/或數量。
轉向圖3,其顯示了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電路結構150的示意圖。電路結構150可包含電耦合輸入線(「VIN 」)和電耦合輸出線(「VOUT 」),以及電壓分接頭到源極電壓線(「VSS 」)和汲極電壓線(「VDD 」)。電路結構150可包含一組四個FDSOI電晶體102,其分別標記為102A、102B、102C、102D(統稱為「FDSOI電晶體102」)。兩個FDSOI電晶體102A、102B可定義電路結構150的輸入或「觸發」級,以從輸入電壓線接收信號,而另外兩個FDSOI電晶體102C、102D可定義電路結構150的輸出級,以將輸出信號傳輸至輸出電壓線。「觸發」級在操作上負責評估輸入電壓線VIN 的輸入電壓是否超過指示低或高輸出電壓的上限或下限電壓臨界值,並因而觸發所產生的輸出信號的變化。每一FDSOI電晶體102A、102B、102C、102D可具有相應的源極、汲極、閘極和背閘極端(S1、D1、G1、BG1等),以與電路結構150的其他元件互連。
如圖所示,第一FDSOI電晶體102A可具有耦合至輸入電壓線VIN 的閘極端G1和電耦合至源極電壓線VSS 的源極端S1。然而,第一FDSOI電晶體102A的汲極端可電耦合至接面節點J(其定義了與第二FDSOI電晶體102B的源極端S2的電性連接)以及第三和第四FDSOI電晶體102的閘極端G3、G4。如圖所示,第一FDSOI電晶體102A的背閘極端BG1可在輸出節點K處耦合至輸出電壓線VOUT 。類似於第一FDSOI電晶體102B,第二F​​DSOI電晶體102B可包含耦合至輸入電壓線VIN 的閘極端G2、耦合到汲極電壓線VDD 的源極端S2、耦合到接面節點J的汲極端D2、和耦合到輸出節點K處的輸出電壓線VOUT 的背閘極端BG2。第一和第二FDSOI電晶體102A、102B因此定義了電路結構150的輸入級。FDSOI電晶體102A、102B連同源極電壓線VSS 和汲極電壓線VDD 的電壓等可定義電路結構150的「磁滯電壓」。如將在本文其他地方進一步討論的,電路結構150的磁滯電壓係計算為上下電壓臨界值之間的電壓差,用於在電路結構150的高電壓和低電壓位準之間切換電路結構150的數位輸出。
第三FDSOI電晶體102C和第四FDSOI電晶體102D一起可定義電路結構150的輸出級。第三FDSOI電晶體102C可包含耦合至接面節點J的閘極端G3、和與第一FDSOI電晶體102A並聯地耦合至源極電壓線VSS 的源極端S3。第三FDSOI電晶體102C的汲極端D3可耦合到輸出節點K,且背閘極端BG3可與汲極端D3並聯地耦合至輸出節點K。第四FDSOI電晶體102D可具有與第三FDSOI電晶體102C類似的電耦合,例如,除了彼此並聯地耦合至輸出節點K的汲極端D4及背閘極端BG4之外,還有耦合至接面節點J的閘極端G4、與第二FDSOI電晶體102B並聯地耦合至汲極電壓線VDD 的源極端S4。第三和第四FDSOI電晶體102C、102D與第一和第二FDSOI電晶體102A、102B協同作用,作為數位開關。施加到FDSOI電晶體102A、102B的閘極端的類比輸入電壓將影響電流在其源極端和汲極端之間的通過,從而影響電流流經FDSOI電晶體102C、102D。FDSOI電晶體102C、102D將由此在輸出電壓線VOUT 處產生數位輸出電壓,其對應於並反轉在電路結構150的第一和第二FDSOI電晶體102A、102B中所接收的信號特性,使得最終輸出(Vout)為輸入信號(Vin)的非反轉數位表示。
要強調的是,使用具有背閘極電壓端BG1、BG2、BG3、BG4的FDSOI電晶體102A、102B、102C、102D將允許電路結構150用作僅具有四個FDSOI電晶體102的施密特觸發器,同時在裝置上佔用少量空間。另外,實驗資料已顯示在輸出級的FDSOI電晶體102C、102D中的低背閘極電壓敏感度,以及對在輸入級的FDSOI電晶體102A、102B中的背閘極電壓的增強敏感度。因此,有可能將所有背閘極端BG1、BG2、BG3、BG4並聯地連接到輸出節點K,而不會負面地影響FDSOI電晶體102C、102D。在傳統設置中,FDSOI電晶體102C、102D係設計用於放置在與FDSOI電晶體102A、102B不同的摻雜半導體區域上,但電路結構150避免了此限制。如本文其他地方進一步詳細討論的,電路結構150可選擇性地包含一組源極接觸174,用以將源極電壓線VSS 電耦合至與輸出節點K相對的位置處的共享摻雜半導體井。
如本文其他地方所討論的,每一FDSOI電晶體102可至少部分地形成在單一摻雜半導體井內,以消除在存在電路150的裝置部分中對中間電晶體及/或交替摻雜井的需求。因此,每一FDSOI電晶體102A、102B、102C、102D可選擇性地為相同的摻雜類型(即,P型電晶體或N型電晶體),而在電路結構150的個別FDSOI電晶體102之間無摻雜變化。根據一示例,圖3所示的電路結構150可包含裝置的至多為約6.0平方微米(µm2 )的橫截面面積。更具體地,圖3中所示的電路結構150的組件可形成在至多約2至3 µm之間的裝置寬度和至多約2至3 µm之間的裝置長度上。可例如藉由在單一摻雜半導體井中形成每一FDSOI電晶體102,及/或藉由將並聯的FDSOI電晶體102的每一背閘極端耦合至輸出節點K來實現電路結構150的這種尺寸。根據本發明的各種電路配置減少了電路結構150中的基本組件的數量和尺寸。
一起參考圖3至圖5,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的電路結構150係組態為將輸入電壓線VIN 的類比輸入信號轉換為在輸出電壓線VOUT 處的數位輸出信號。電路結構150的輸入電壓曲線在圖4中以輸入曲線152來繪示。電路結構150的輸出電壓區線在圖5中以輸出輪廓154來繪示。電路結構150係組態為輸出與類比輸入電壓成比例的數位電壓,亦即,回應於高電壓而產生高電壓,反之亦然。另外,電路結構150中的FDSOI電晶體102的組態、以及通過源極電壓線VSS 和汲極電壓線VDD 施加到其上的電壓位準將定義一對臨界電壓位準,以區分是發射高輸出電壓或低輸出電壓。在圖4中,高臨界電壓標記為VHth ,且低臨界電壓標記為VLth 。圖4中所示的兩個臨界電壓VHth 、VLth 不代表用於發射高電壓或低電壓的絕對臨界值,而是代表「觸發臨界」,其僅在當前電壓處於相反位準時才改變輸出數位電壓。舉例來說,當輸出電壓已經處於其高位準(圖5的Vhigh )時,當輸入電壓線VIN 的電壓超過高臨界電壓VHth 時,輸出將不會發生變化。相反地,回應於輸入電壓線VIN 的電壓超過低臨界電壓VLth ,電路150將輸出電壓線VOUT 上的輸出電壓從其高位準(圖5的Vhigh )切換到其低位準(圖5的Vlow )。電路結構150的臨界電壓VHth 、VLth 可取決於例如包含於其中的電晶體的尺寸以及FDSOI電晶體102與其他組件之間的電耦合。在任何情況下,臨界電壓VHth 、VLth 之間的差可定義為電路結構150的磁滯電壓Vhys 。通過改變臨界值VHth 、VLth 之間的電壓差,可調整磁滯電壓Vhys 以影響電路結構150對不同的電壓擺幅量的敏感度。
現在參考圖6,其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具體實施例的具有調整磁滯電壓Vhys 的進一步能力的電路結構160。電路結構160可包含四個FDSOI電晶體102A、102B、102C、102D,其以與本文其他地方所討論的電路結構150(圖3)的具體實施例基本相同的方式配置和互連。電路結構160可額外地包含位於FDSOI電晶體102A、102B和FDSOI電晶體102C、102D之間的第五FDSOI電晶體102E,用於在操作期間主動控制及/或調整電路結構160的行為。如圖所示,第五FDSOI電晶體102E可具有與背閘極端BG1、BG2、BG3、BG4並聯地電耦合至輸出節點K的閘極端G5,並因此被設定為輸出電壓VOUT 的值。第五FDSOI電晶體102E也可包含例如電耦合至接面節點J並且因此被設定為與汲極端D1、源極端S2、及閘極端G3、G4相同電壓的汲極端D5。第五FDSOI電晶體102E的背閘極端BG5可與閘極端G5和背閘極端BG1、BG2、BG3、BG4並聯地耦合到輸出節點K。如圖所示,第五FDSOI電晶體102E的源極端S5可耦合到汲極電壓線VDD
第五FDSOI電晶體102E的電壓耦合可能對輸入電壓線VIN 和輸出電壓線VOUT 之間的關係幾乎沒有影響,但仍可能能夠調整臨界電壓以從電路結構160產生高和低的電壓輸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與傳統的電路結構相比,僅四個FDSOI電晶體102的存在可能限制操作者控制磁滯電壓Vhys 的能力。舉例來說,增加電晶體的數量及/或與其他組件的交叉耦合可允許磁滯電壓Vhys 有更大的變化性,儘管組件數量和佔有的表面面積更大。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五FDSOI電晶體102E可提供於電路結構160中,以例如基於汲極電壓線VDD 的電壓來增加磁滯電壓的可調整性。藉由操縱每一FDSOI電晶體102(特別是電晶體102A、102B、及/或102E)的尺寸,電路結構160的磁滯電壓可在約五十毫伏(mV)之間調整,以提供窄的開關範圍,且可在約三百毫伏之間調整以提供較寬的開關範圍。在電路結構160的具體實施例中,第五FDSOI電晶體102E不需要與其他FDSOI電晶體102A、102B、102C、102D形成在相同的摻雜半導體井中,且可另外為相同的摻雜類型或不同的摻雜類型。如本文其他地方所進一步詳細討論的,電路結構160可選擇性地包含一組源極接觸174,用於將源極電壓線VSS 電耦合到與輸出節點K相對的位置處的共享摻雜半導體井。
現在參考圖7,其顯示了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電路結構150的截面圖,或者電路結構160的局部示意圖。在電路結構160的情況下,僅為了清楚起見而省略第五FDSOI電晶體102E,但第五FDSOI電晶體102E可耦合到接面節點J、輸出節點K、和汲極電壓線VDD ,如本文其他地方所述。如本文其他地方所討論的,電路結構150、160可包含基板120,該基板120在其上表面上形成有摻雜的半導體井122。根據電路結構150、160的期望極性,摻雜半導體井122可為單一預定摻雜類型,例如P型摻雜半導體或N型摻雜半導體。一或多個埋層絕緣層124可覆蓋摻雜半導體井122,每一埋層絕緣層124可由複數個隔離區域134水平地隔離,如本文中所述。儘管可在基板120上形成單一摻雜半導體井122,但是單一摻雜半導體井122可形成多個FDSOI電晶體102的一部分。作為示例,在圖7中描繪了四個FDSOI電晶體102A、102B、102C、102D,但應理解到,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可形成更多或更少的FDSOI電晶體102。
如圖所示,隔離區域134可水平地將複數個埋層絕緣層124彼此隔開,從而定義每一FDSOI電晶體102A、102B、102C、102D的位置。可在每一埋層絕緣層124上方的源極、汲極和通道區域上方形成閘極疊層132,以提供每一FDSOI電晶體102的功能組件。因此,電路結構150、160的每一FDSOI電晶體102的結構和設置是與需要多個摻雜半導體井122的傳統轉換器及/或反向器配置相反。在這種結構配置中,根據圖3及圖4所示的配置,FDSOI電晶體的每一端可不同地耦合到輸入電壓線VIN 、輸出電壓線VOUT 、源極電壓線VSS 、汲極電壓線VDD 、接面節點J、輸出節點K、及/或其他FDSOI電晶體102的端子。如圖7所示,每一隔離區域134可至多部分地延伸到摻雜半導體井122中,使得每一FDSOI電晶體102A、102B、102C、102D的背閘極保持經由摻雜半導體井122耦合到輸出節點K。
除了上述特徵之外,圖7中所示的電路結構150、160可包含用以在摻雜半導體井122和其他組件之間耦合的額外結構。舉例來說,可在水平遠離FDSOI電晶體102的位置處形成輸出接觸172至摻雜半導體井122。輸出接觸172可由適合用於電耦合兩個或更多個主動組件的任何當前已知或以後開發的導體形成,且根據示例可包含銅(Cu)、鋁(Al)、鋅(Zn)及/或各種其他金屬線材。在特定示例中,輸出接觸172可形成至摻雜半導體井122的第一端,使得輸出接觸172定義了摻雜半導體井122和電路結構150、160的端點。如圖所示,輸出接觸172可電耦合到輸出節點K,且在另外的示例中,輸出接觸172可為藉由耦合到FDSOI電晶體102C、102D的源極端或汲極端而產生輸出節點K的物理結構。
為了額外的電穩定性,摻雜半導體井122可進一步包含由與輸出接觸172相同或相似的導電材料形成的源極接觸174。源極接觸174可將源極電壓線VSS 電耦合到摻雜半導體井122B,以例如將所選的源極電壓互連到輸出節點K。隔離區域134可直接水平地定位在源極接觸174和FDSOI電晶體102之間,以防止對FDSOI電晶體102的操作產生明顯的串擾及/或電干擾。每一FDSOI電晶體102可因此進一步通過源極接觸174耦合到源極電壓線VSS 。然而,可選擇FDSOI電晶體102背閘極端和源極接觸174之間的摻雜半導體井122的尺寸,以在沿著到源極電壓線VSS 的路徑上提供更大的電阻,從而減少在操作期間的電氣短路或不穩定的轉換器行為的機會。在圖7中所示的電路結構150、160的示例中,藉由例如在所有FDSOI電晶體102之間共享的僅一個摻雜半導體井122,部分地保留了較大裝置結構中減小的表面積的優勢(即,電路結構150、160最多佔據約6.0 µm)。另外,如圖7所示的電路結構150、160保持能夠僅通過FDSOI電晶體102將輸入電壓線VIN 處的類比輸入信號轉換為輸出電壓線VOUT 處的數位輸出信號。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可操作以提供若干技術和商業優勢,本文通過示例討論了其中一些。儘管其他傳統的轉換器設計已部分使用FDSOI電晶體來實現各種功能,但是僅使用四個或五個FDSOI電晶體及/或共享摻雜半導體井來實現相同的功能迄今尚未被認識到。另外,與傳統的施密特觸發器結構相比,電路結構150、160的具體實施例佔據大幅減小的表面面積,並因此可藉由改變電路結構150、160中的一或多個FDSOI電晶體102的尺寸來進一步調整磁滯電壓Vhys 。在實驗資料中,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已證明至少與具有大量電晶體的傳統反向器及/或轉換器電路一樣可靠,這與依賴於多個摻雜半導體井及/或在輸入電壓、輸出電壓、源極電壓、和汲極電壓節點之間的額外連接的傳統設計背道而馳。除其他外,本文所述的優點可歸因於在定義電路結構150、160的輸入級的FDSOI電晶體102A、102B處比在定義電路結構150、160的輸出級的FDSOI電晶體102C、102D處有更高的背閘極電壓敏感度。
許多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描述已經為了說明而呈現,但非要將本發明受限在所公布形式中。在不脫離所描述具體實施例之範疇與精神的前提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瞭解許多修正例以及變化例。本文內使用的術語係為了能最佳解釋具體實施例的原理、市場上所發現技術的實際應用或技術改進,或可讓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理解本文所揭示的具體實施例。。
12:傳統電晶體 20:基板 26:通道區域 28:源極區域 30:汲極區域 32:閘極區域 34:溝槽隔離 36:端子 102:FDSOI電晶體 102A:FDSOI電晶體 102B:FDSOI電晶體 102C:FDSOI電晶體 102D:FDSOI電晶體 102E:FDSOI電晶體 120:基板 122:背閘極區域井 122A:半導體井 122B:半導體井 124:埋層絕緣層 126:源極/汲極區域 127:通道區域 128:源極端 130:汲極端 132:閘極疊層 134:隔離區域 136:背閘極端 150:電路結構 152:輸入曲線 154:輸出輪廓 160:電路結構 172:輸出接觸 174:源極接觸 BG、BG1、BG2、BG3、BG4、BG5:背閘極端 D、D1、D2、D3、D4、D5:汲極端 G、G1、G2、G3、G4、G5:閘極端 J:接面節點 K:輸出節點 S、S1、S2、S3、S4、S5:源極端 VDD:汲極電壓線 VIN:輸入電壓線 VOUT:輸出電壓線 VSS:源極電壓線
從本發明許多態樣的以下詳細說明,並結合描述本發明各種具體實施例的附圖,將更容易理解本發明的這些和其他特徵,其中:
圖1繪示傳統電晶體結構的橫截面圖。
圖2繪示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例具有在埋入絕緣體層之下的背閘極區域的全空乏絕緣層上半導體(FDSOI)電晶體的橫截面圖。
圖3繪示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電路結構的示意圖。
圖4繪示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類比輸入信號傳輸至電路結構的示例圖。
圖5繪示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數位輸出信號傳輸由電路結構的示例圖。
圖6繪示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具體實施例的的電路結構的示意圖。
圖7繪示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例形成在摻雜半導體井上的電路結構的截面圖。
請注意,本發明的圖式並不必依照比例。圖式旨在僅描繪本發明的典型態樣,因此不應被視為限制本發明的範圍。在圖式內,圖式之間相同的編號代表相同的元件。
102A:FDSOI電晶體
102B:FDSOI電晶體
102C:FDSOI電晶體
102D:FDSOI電晶體
150:電路結構
174:源極接觸
BG1、BG2、BG3、BG4:背閘極端
D1、D2、D3、D4:汲極端
G1、G2、G3、G4:閘極端
J:接面節點
K:輸出節點
S1、S2、S3、S4:源極端
VDD:汲極電壓線
VIN:輸入電壓線
VOUT:輸出電壓線
VSS:源極電壓線

Claims (20)

  1. 一種電路結構,包含:一第一全空乏絕緣層上半導體(FDSOI)電晶體,其具有耦合到一輸入電壓線的一閘極端、耦合到一源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耦合到一接面節點的一汲極端、以及在一輸出節點處耦合到一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一第二FDSOI電晶體,其具有耦合到該輸入電壓線的一閘極端、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到該第一FDSOI電晶體的該汲極端的一汲極端、耦合到一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到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一第三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和該第二FDSOI電晶體的一閘極端、耦合至該源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汲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以及一第四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和該第二FDSOI電晶體的一閘極端、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汲極端、耦合至該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其中該電路結構將在該輸入電壓線的一類比信號轉換為在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數位輸出信號。
  2. 如請求項1之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FDSOI電晶體、該第二FDSOI電晶體、該第三FDSOI電晶體、和該第四FDSOI電晶體的每一個的該背閘極端在一共享摻雜半導體井內。
  3. 如請求項2之電路結構,其中該輸出節點耦合到該共享摻雜半導體井的一第一端,且其中該源極電壓線耦合到該共享摻雜半導體井的一相對端。
  4. 如請求項1之電路結構,更包含一第五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閘極端、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該第二FDSOI電晶體、該第三FDSOI電晶體和該第四FDSOI電晶 體的一汲極端、耦合至該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
  5. 如請求項4之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FDSOI電晶體、該第二FDSOI電晶體、該第三FDSOI電晶體、和該第四FDSOI電晶體定義了用以將該類比信號轉換為該數位輸出信號的一施密特觸發器(Schmitt Trigger),且其中該第五電晶體組態以調整該施密特觸發器的一磁滯電壓。
  6. 如請求項1之電路結構,其佔據至多約為6.0平方微米(μm2)的一橫截面面積。
  7. 如請求項1之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FDSOI電晶體、該第二FDSOI電晶體、該第三FDSOI電晶體、和該第四FDSOI電晶體中的每一個具有相同的摻雜類型。
  8. 一種電路結構,包含:一第一全空乏絕緣層上半導體(FDSOI)電晶體,其具有耦合到一輸入電壓線的一閘極端、耦合到一源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耦合到一接面節點的一汲極端、以及在一輸出節點處耦合到一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一第二FDSOI電晶體,其具有耦合到該輸入電壓線的一閘極端、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到該第一FDSOI電晶體的該汲極端的一汲極端、耦合到一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到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一第三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和該第二FDSOI電晶體的一閘極端、耦合至該源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汲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一第四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和該第二FDSOI電晶體的一閘極端、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汲極端、耦合至該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以及 一第五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閘極端、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該第二FDSOI電晶體、該第三FDSOI電晶體和該第四FDSOI電晶體的一汲極端、耦合至該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其中該電路結構將在該輸入電壓線的一類比信號轉換為在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數位輸出信號。
  9. 如請求項8之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FDSOI電晶體、該第二FDSOI電晶體、該第三FDSOI電晶體、和該第四FDSOI電晶體定義了用以將該類比信號轉換為該數位輸出信號的一施密特觸發器(Schmitt Trigger),且其中該第五電晶體組態以調整該施密特觸發器的一磁滯電壓。
  10. 如請求項8之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FDSOI電晶體、該第二FDSOI電晶體、該第三FDSOI電晶體、和該第四FDSOI電晶體的每一個的該背閘極端在一共享摻雜半導體井內。
  11. 如請求項10之電路結構,其中該輸出節點耦合到該共享摻雜半導體井的一第一端,且其中該源極電壓線耦合到該共享摻雜半導體井的一相對端。
  12. 如請求項8之電路結構,其佔據至多約為6.0平方微米(μm2)的一橫截面面積。
  13. 如請求項8之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FDSOI電晶體、該第二FDSOI電晶體、該第三FDSOI電晶體、該第四FDSOI電晶體、和該第五FDSOI電晶體中的每一個具有相同的摻雜類型。
  14. 一種電路結構,包含:在一半導體基板的一上表面上的一摻雜半導體井;在該摻雜半導體井上的一埋層絕緣層;複數個全空乏絕緣層上半導體(FDSOI)電晶體,其形成於該摻雜半導體井上方的該埋層絕緣層上,且在該摻雜半導體井上由複數個淺溝槽隔離(STI)區域隔 開,使得該摻雜半導體井定義了該複數個FDSOI電晶體中的每一個的一共享背閘極端,其中該複數個FDSOI電晶體包含:一第一全空乏絕緣層上半導體(FDSOI)電晶體,其具有耦合到一輸入電壓線的一閘極端、耦合到一源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耦合到一接面節點的一汲極端;一第二FDSOI電晶體,其具有耦合到該輸入電壓線的一閘極端、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到該第一FDSOI電晶體的該汲極端的一汲極端、耦合到一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一第三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和該第二FDSOI電晶體的一閘極端、耦合至該源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在一輸出節點處耦合至一輸出電壓線的一汲極端;一第四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和該第二FDSOI電晶體的一閘極端、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汲極端、耦合至該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以及一輸出接觸,連接到該摻雜半導體井的一第一端並電耦合至該輸出節點,使得該輸出接觸將該複數個FDSOI電晶體的每一個的該共享背閘極端耦合到該輸出節點,其中該電路結構將在該輸入電壓線的一類比信號轉換為在該輸出電壓線的一數位輸出信號。
  15. 如請求項14之電路結構,更包含一源極接觸,其連接到該摻雜半導體井的一第二端並電耦合到該源極電壓線,使得該源極接觸將該複數個FDSOI電晶體的每一個的該共享背閘極端耦合到該源極電壓線。
  16. 如請求項14之電路結構,更包含一第五FDSOI電晶體,其具有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閘極端、在該接面節點處耦合至該第一FDSOI電晶體、該第二FDSOI電晶體、該第三FDSOI電晶體和該第四FDSOI電晶 體的一汲極端、耦合至該汲極電壓線的一源極端、以及在該輸出節點處耦合至該輸出電壓線的一背閘極端。
  17. 如請求項16之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FDSOI電晶體、該第二FDSOI電晶體、該第三FDSOI電晶體、和該第四FDSOI電晶體定義了用以將該類比信號轉換為該數位輸出信號的一施密特觸發器(Schmitt Trigger),且其中該第五電晶體組態以調整該施密特觸發器的一磁滯電壓。
  18. 如請求項14之電路結構,其佔據至多約為6.0平方微米(μm2)的一橫截面面積。
  19. 如請求項14之電路結構,其中該複數個STI的其中一者直接水平地放置在該輸出接觸與該複數個FDSOI電晶體的其中一者之間。
  20. 如請求項14之電路結構,其中該複數個FDSOI電晶體中的每一個具有相同的摻雜類型。
TW109118418A 2019-07-03 2020-06-02 具有fdsoi電晶體的類比數位反向器電路結構 TWI8071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502,163 US10734979B1 (en) 2019-07-03 2019-07-03 Analog-to-digital inverter circuit structure with FDSOI transistors
US16/502,163 2019-07-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5724A TW202105724A (zh) 2021-02-01
TWI807190B true TWI807190B (zh) 2023-07-01

Family

ID=71838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8418A TWI807190B (zh) 2019-07-03 2020-06-02 具有fdsoi電晶體的類比數位反向器電路結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4979B1 (zh)
DE (1) DE102020206021A1 (zh)
TW (1) TWI80719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63726A1 (en) * 2014-03-17 2015-09-17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Novel methodology to avoid gate stress for low voltage devices in fdsoi technology
US20150263707A1 (en) * 2014-03-17 2015-09-17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Schmitt trigger in fdsoi technology
WO2016057973A1 (en) * 2014-10-10 2016-04-14 Schottky Lsi, Inc. Super cmos (scmostm) devices on a microelectronic system
US20160182022A1 (en) * 2014-12-17 2016-06-23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Cmos schmitt trigger circuit and associated methods
TW201724103A (zh) * 2015-09-30 2017-07-01 半導體能源硏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1732766A (zh) * 2015-12-18 2017-09-16 半導體能源硏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TW201738978A (zh) * 2016-03-11 2017-11-01 半導體能源硏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半導體晶圓、模組、電子裝置以及其製造方法
TW201812951A (zh) * 2016-05-06 2018-04-01 格羅方德半導體公司 用於fd-soi裝置之背閘極偏壓的方法、設備及系統
US9964975B1 (en) * 2017-09-29 2018-05-08 Nxp Usa,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s for sensing voltag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07843B2 (en) 2004-04-23 2008-08-05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Four-transistor Schmitt trigger inverter
JP5528084B2 (ja) * 2009-12-11 2014-06-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シフトレジスタ回路
US10505545B1 (en) * 2018-11-14 2019-12-10 Globalfoundries Inc. Simplified bias scheme for digital design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63726A1 (en) * 2014-03-17 2015-09-17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Novel methodology to avoid gate stress for low voltage devices in fdsoi technology
US20150263707A1 (en) * 2014-03-17 2015-09-17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Schmitt trigger in fdsoi technology
US9306550B2 (en) * 2014-03-17 2016-04-05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Schmitt trigger in FDSOI technology
WO2016057973A1 (en) * 2014-10-10 2016-04-14 Schottky Lsi, Inc. Super cmos (scmostm) devices on a microelectronic system
US20160182022A1 (en) * 2014-12-17 2016-06-23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Cmos schmitt trigger circuit and associated methods
TW201724103A (zh) * 2015-09-30 2017-07-01 半導體能源硏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1732766A (zh) * 2015-12-18 2017-09-16 半導體能源硏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TW201738978A (zh) * 2016-03-11 2017-11-01 半導體能源硏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半導體晶圓、模組、電子裝置以及其製造方法
TW201812951A (zh) * 2016-05-06 2018-04-01 格羅方德半導體公司 用於fd-soi裝置之背閘極偏壓的方法、設備及系統
US9964975B1 (en) * 2017-09-29 2018-05-08 Nxp Usa,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s for sensing voltag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34979B1 (en) 2020-08-04
TW202105724A (zh) 2021-02-01
DE102020206021A1 (de) 2021-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69941B1 (ko) Soi 트랜지스터들을 위한 무선 주파수 분리
JP5172671B2 (ja) デュアルゲートcmos構造体を製造する方法、キャパシタ、及び、デュアルゲート・キャパシタ
JP5775065B2 (ja) 明白に異なる閾値電圧を有するトランジスタを持つsoiから製造する集積回路
JP2001352077A (ja) Soi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
US9099354B2 (en) Transistors with various levels of threshold voltages and absence of distortions between nMOS and pMOS
JPH0653417A (ja) 抵抗器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形成する方法
JP6113500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6328652B (zh) 集成电路结构及其电性连接方法
CN107015596B (zh) 两个晶体管的带隙基准电路、集成电路及其形成方法
US10756613B2 (en) Controlling current flow between nodes with adjustable back-gate voltage
TWI807190B (zh) 具有fdsoi電晶體的類比數位反向器電路結構
CN107634053B (zh) 切换式电容器电路结构及控制其源极-漏极电阻的方法
JP5299752B2 (ja) 半導体装置
US20180302038A1 (en) Power amplifier ramping and power control with forward and reverse back-gate bias
US1063687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prevent integrated circuit from entering latch-up mode
JPH02168666A (ja) 相補型半導体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US10998308B2 (en) Area-efficient bi-directional ESD structure
US4311930A (en) 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for binary data-storage device
KR101605338B1 (ko) 토폴로지컬 절연체를 이용한 네거티브 커패시터를 구비하는 트랜지스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90199336A1 (en) Comparator having differential fdsoi transistor pair with gate connected to back-gate to reduce rts noise
US8354725B2 (en) MIM transistor
TWI792368B (zh) 半導體元件及偏置襯底的方法
JP2004200426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US9520391B1 (e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having delay element with back gate
Vandana A theoretical study of low power soi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