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6831B - 表面保護膜 - Google Patents

表面保護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6831B
TWI806831B TW106122331A TW106122331A TWI806831B TW I806831 B TWI806831 B TW I806831B TW 106122331 A TW106122331 A TW 106122331A TW 106122331 A TW106122331 A TW 106122331A TW I806831 B TWI806831 B TW I8068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h
acrylate
adhesive layer
surface protection
protection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2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1567A (zh
Inventor
三井数馬
野中崇弘
沖田奈津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1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1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6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683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5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255Poly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62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 C09J133/066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containing -OH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2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mides or i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5/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an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適於一面具有聚酯系基材一面一併實現良好之手撕性與較高之二次加工性的表面保護膜。 本發明之表面保護膜X具有包含作為透明基材之基材11與黏著劑層12之積層構造。基材11為具有75 μm以上之厚度之基材寬度方向單軸延伸聚酯系基材。表面保護膜X之基材寬度方向之艾勉道夫(Elmendorf)撕裂強度為0.5 N以下,且表面保護膜X之基材機械方向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為1 N以上。

Description

表面保護膜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光透過性之表面保護膜。
近年來,於各種技術領域中,利用具有較高之透明性之表面保護膜。例如於平板顯示器(FPD)之技術領域中,組裝至FPD中之各種光學零件存在以於其製造過程、或檢查步驟、輸送過程等中之表面保護為目的而於零件表面貼合有表面保護膜之情形。關於此種表面保護膜,例如係記載於下述之專利文獻1~3中。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2-1739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5-15796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6-7489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作為表面保護膜之基材,就耐熱性、或透明性、尺寸穩定性等各種特性優異之方面而言,存在採用聚酯系基材之情形。關於作為用於光學零件用途之表面保護膜等之光透過性之聚酯系基材的例如PET膜,已知大多情況下於製造製程上,於藉由T模法將原料樹脂材料擠出成形為膜狀後,歷經包含該膜之行進方向或機械方向(MD)上之延伸與寬度方向(TD)上之延伸的雙軸延伸處理。 又,關於表面保護膜,就作業效率等觀點而言,亦存在要求良好之手撕性之情形。 本發明係基於以上般之情況而想出,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適於一面具有聚酯系基材一面一併實現良好之手撕性與較高之二次加工性的表面保護膜。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藉由本發明所提供之表面保護膜具有包含透明基材與黏著劑層之積層構造。透明基材為基材寬度方向單軸延伸聚酯系基材,且具有75 μm以上之厚度。所謂聚酯系基材,係指於構成材料中以最大重量比率含有聚酯系樹脂之膜或片材等基材。所謂基材寬度方向單軸延伸聚酯系基材,係指於聚酯系基材之製造製程中,於原料樹脂材料之擠出成形後,歷經與例如膜狀之擠出成形體之行進方向或機械方向(MD)正交的寬度方向(TD)上之單軸延伸處理的聚酯系基材。黏著劑層例如包含選自由丙烯酸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及橡膠系黏著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於本表面保護膜中,基材寬度方向之艾勉道夫(Elmendorf)撕裂強度為0.5 N以下,且基材機械方向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為1 N以上。 本表面保護膜所具有之透明基材如上述般為聚酯系基材。此種構成係對於使表面保護膜基材甚至本表面保護膜享有耐熱性、或透明性、尺寸穩定性等聚酯系基材容易表現出之各種特性而言較佳。 又,本表面保護膜所具有之透明基材如上述般為厚度75 μm以上之寬度方向單軸延伸聚酯系基材。表面保護膜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等撕裂強度受到基材之機械特性之強烈支配之情況下,此種構成係適於使本表面保護膜實現基材寬度方向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為0.5 N以下,且基材機械方向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為1 N以上的上述構成。 此外,本表面保護膜如上述般,基材寬度方向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為0.5 N以下,且基材機械方向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為1 N以上。此種構成係適於使本表面保護膜實現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相對顯著地低至0.5 N以下的基材寬度方向上之良好手撕性。與此同時,艾勉道夫撕裂強度於基材機械方向上為基材寬度方向之2倍以上之1 N以上的構成係對於使本表面保護膜提高基材寬度方向上之撕裂之指向性而言較佳。因此,該構成係對於以下情況而言較佳:於處於將本表面保護膜貼合於被著體之狀態下之情形時,使剝離力作用於該膜之基材機械方向,在不撕裂該膜之情況下使其自被接著體適當地剝離。具體而言係對於以下情況而言較佳:於將本表面保護膜貼合於被著體後暫且剝離並再次進行貼合之作業(二次加工作業)時,使剝離力作用於該膜之基材機械方向,在不撕裂該膜之情況下使其自被接著體適當地剝離。除基材寬度方向以外於基材機械方向上亦容易被撕裂之表面保護膜存在以下傾向:於二次加工作業中之剝離時容易破裂,難以自被接著體適當地剝離。產生了破裂之表面保護膜無法用於再次之貼合。相對於此,本表面保護膜具有與適於實現基材寬度方向上之良好手撕性的基材寬度方向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相比充分大之基材機械方向艾勉道夫撕裂強度,因此適於在二次加工作業時,在不撕裂之情況下自被著體適當地剝離。 如以上所述,本表面保護膜係適於一面具有聚酯系基材一面一併實現良好之手撕性與較高之二次加工性。 較佳為黏著劑層之厚度為5 μm以上。此種構成係於使表面保護膜實現對被著體之充分之黏著力的方面而言較佳。 較佳為本表面保護膜之厚度方向之霧度為3%以下。此種構成係對於例如光學零件用途之表面保護膜而言較佳。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表面保護膜X之局部剖視圖。表面保護膜X具有包含作為透明基材之基材11與黏著劑層12之積層構造。表面保護膜X例如可以組入至平板顯示器中之各種光學零件之製造過程、或檢查步驟、輸送過程等中的光學零件表面之保護為目的,貼合於零件表面而使用。 表面保護膜X所具有之基材11係於表面保護膜X中作為支持體而發揮功能之部位,且為具有光透過性之基材寬度方向單軸延伸聚酯系基材。 所謂聚酯系基材,係指於構成材料中以最大重量比率含有聚酯系樹脂之膜或片材等基材。作為此種基材11之構成材料,例如可列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及聚對苯二甲酸-1,4-環己二甲酯。 所謂基材寬度方向單軸延伸聚酯系基材,係指於聚酯系基材之製造製程中,於原料樹脂材料之擠出成形後,歷經與例如膜狀之押出成形體之行進方向或機械方向(MD)正交的寬度方向(TD)上之單軸延伸處理的聚酯系基材。關於作為此種寬度方向單軸延伸聚酯系基材的基材11之寬度方向之延伸倍率,較佳為2.5倍以上,更佳為3倍以上。又,關於該延伸倍率,較佳為6倍以下,更佳為5.5倍以下。 基材11之厚度為75 μm以上,較佳為80 μm以上。又,基材11之厚度較佳為150 μm以下,更佳為125 μm以下。 基材11之面內相位差較佳為1500 nm以上,更佳為3000 nm以上,更佳為6000 nm以上。於本實施形態中,所謂基材11之面內位相差,係指與使波長590 nm之光於23℃下透過基材11時之雙折射有關的於與基材11之主面平行之面內直行的兩個光學主軸(遲相軸與進相軸)中在遲相軸方向上振動之偏光成分(異常光線)與在進相軸方向上振動之偏光成分(正常光線)之間所產生的相位差。該面內相位差係於將異常光線之折射率(相對較大)設為nx,將正常光線之折射率(相對較小)設為ny,將基材11之厚度設為d(nm)之情形時,設為由(nx-ny)×d所表示之值。 基材11中之黏著劑層12側之表面亦可實施用以提高與黏著劑層之密接性之表面處理。作為此種表面處理,可列舉電暈處理或電漿處理等物理處理、及底塗處理等化學處理。 表面保護膜X之黏著劑層12含有黏著劑作為主劑,且具有光透過性。所謂主劑,係設為含有成分中占最大重量比率之成分。黏著劑層12例如包含選自由作為丙烯酸系黏著劑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作為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之聚胺基甲酸酯、聚矽氧系黏著劑、及橡膠系黏著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就一併實現表面保護膜之黏著劑層所要求之程度之黏著力與較高之透明性的觀點而言,作為黏著劑層12中之黏著劑,較佳為採用丙烯酸系聚合物。又,黏著劑層12具有可貼附於被著體之黏著面12a。 於黏著劑層12含有作為丙烯酸系黏著劑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情形時,較佳為該丙烯酸系聚合物包含源自具有直鏈狀或分支鏈狀烷基之丙烯酸烷基酯、及/或具有直鏈狀或分支鏈狀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單體單元作為以重量比率計最多之單體單元。以下,以「(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及/或「甲基丙烯酸」。 作為用以形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單元的具有直鏈狀或分支鏈狀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即用以形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所包含的具有直鏈狀或分支鏈狀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二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異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及(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具有碳數為1~20之直鏈狀或分支鏈狀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用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該(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使用一種(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用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該(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較佳為使用選自由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丙烯酸異硬脂酯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之源自具有直鏈狀或分支鏈狀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單體單元的比率較佳為50重量%以上,更佳為60重量%以上,更佳為70重量%以上,更佳為80重量%以上,更佳為90重量%以上。即,用以形成該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原料的單體成分組成中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比率較佳為50重量%以上,更佳為60重量%以上,更佳為70重量%以上,更佳為80重量%以上,更佳為90重量%以上。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具有源自帶有此種(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比率之單體成分組成之單體單元構成。與具有直鏈狀或分支鏈狀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比率有關的該構成係於以下方面而言較佳:使包含該丙烯酸系聚合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適當地表現出作為丙烯酸系黏著劑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黏著性等基本特性。 黏著劑層12所含有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亦可包含源自脂環式單體之單體單元。作為用以形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單元的脂環式單體、即用以形成該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所包含的脂環式單體,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具有二環式烴環之(甲基)丙烯酸酯、及具有三環以上之烴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作為(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環戊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庚酯、及(甲基)丙烯酸環辛酯。作為具有二環式烴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𦯉基酯及(甲基)丙烯酸異𦯉基酯。作為具有三環以上之烴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三環戊酯、(甲基)丙烯酸1-金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金剛烷基酯、及(甲基)丙烯酸2-乙基-2-金剛烷基酯。作為用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脂環式單體,可使用一種脂環式單體,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脂環式單體。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用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脂環式單體,較佳為使用選自由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異𦯉基酯、及甲基丙烯酸異𦯉基酯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關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之源自脂環式單體之單體單元的比率,就使包含該丙烯酸系聚合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實現適度之柔軟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5~60重量%,更佳為10~50重量%。 黏著劑層12所含有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亦可包含源自含羥基之單體之單體單元。含羥基之單體係於單體單元內具有至少一個羥基之單體。於黏著劑層12內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包含含羥基之單體單元之情形時,黏著劑層12容易獲得接著性或適度之凝集力。 作為用以形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單元的含羥基之單體、即用以形成該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所包含的含羥基之單體,例如可列舉: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乙烯醇、及烯丙醇。作為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羥基辛酯、(甲基)丙烯酸羥基癸酯、(甲基)丙烯酸羥基月桂酯、及(甲基)丙烯酸(4-羥基甲基環己基)甲酯。作為用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含羥基之單體,可使用一種含羥基之單體,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含羥基之單體。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用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含羥基之單體,較佳為使用選自由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丙烯酸4-羥基丁酯、及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之源自含羥基之單體之單體單元的比率較佳為1重量%以上,更佳為2重量%以上,更佳為3重量%以上,更佳為5重量%以上,更佳為7重量%以上,更佳為10重量%以上。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之源自含羥基之單體之單體單元之比率較佳為20重量%以下,更佳為18重量%以下。與含羥基之單體之比率有關的該等構成係於使包含該丙烯酸系聚合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實現接著性或適度之凝集力之方面而言較佳。 黏著劑層12所含有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亦可包含源自含氮原子之單體之單體單元。含氮原子之單體係於單體單元內具有至少一個氮原子之單體。於黏著劑層12內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包含含氮原子之單體單元之情形時,黏著劑層12容易獲得硬度或良好之接著可靠性。 作為用以形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單元的含氮原子之單體、即用以形成該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所包含的含氮原子之單體,例如可列舉N-乙烯基環狀醯胺及(甲基)丙烯醯胺類。關於作為含氮原子之單體之N-乙烯基環狀醯胺,例如可列舉:N-乙烯基-2-吡咯啶酮、N-乙烯基-2-哌啶酮、N-乙烯基-3-𠰌啉酮、N-乙烯基-2-己內醯胺、N-乙烯基-1,3-㗁𠯤-2-酮、及N-乙烯基-3,5-𠰌啉二酮。關於作為含氮原子之單體之(甲基)丙烯醯胺類,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醯胺、N-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正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辛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丙基(甲基)丙烯醯胺、及N,N-二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作為用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含氮原子之單體,可使用一種含氮原子之單體,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含氮原子之單體。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用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含氮原子之單體,較佳為使用N-乙烯基-2-吡咯啶酮。 關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之源自含氮原子之單體之單體單元的比率,就使包含該丙烯酸系聚合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實現適度之硬度、或接著性、透明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重量%以上,更佳為3重量%以上,更佳為5重量%以上。又,關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之源自含氮原子之單體之單體單元的比率,就使包含該丙烯酸系聚合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實現充分之透明性之觀點、或抑制變得過硬而實現良好之接著可靠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30重量%以下,更佳為25重量%以下。 黏著劑層12所含有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亦可包含源自含羧基之單體之單體單元。含羧基之單體係於單體單元內具有至少一個羧基之單體。於黏著劑層12內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包含含羧基之單體單元之情形時,存在黏著劑層12可獲得良好之接著可靠性之情況。 作為用以形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單元的含羧基之單體、即用以形成該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所包含的含羧基之單體,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亞甲基丁二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丁烯酸、及異丁烯酸。作為用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含羧基之單體,可使用一種含羧基之單體,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含羧基之單體。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用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含羧基之單體,較佳為使用丙烯酸。 關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之源自含羧基之單體之單體單元的比率,就使包含該丙烯酸系聚合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獲得於被接著體表面存在極性基之情形時之與該極性基之相互作用之幫助而確保良好之接著可靠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0.1重量%以上,更佳為0.5重量%以上。又,關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之源自含羧基之單體之單體單元的比率,就抑制包含該丙烯酸系聚合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變得過硬而實現良好之接著可靠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20重量%以下,更佳為15重量%以下。 黏著劑層12所含有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亦可具有源自作為共聚合性交聯劑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之交聯結構。作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及(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作為用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使用一種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用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較佳地使用選自由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及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之源自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之單體單元的比率較佳為0.01重量%以上,更佳為0.03重量%以上,更佳為0.05重量%以上。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之源自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之單體單元的比率較佳為1重量%以下,更佳為0.5重量%以下。與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之比率有關的該等構成係於使包含該丙烯酸系聚合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實現適度之硬度或接著性的方面而言較佳。 於黏著劑層12含有以上般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作為黏著劑之情形時,黏著劑層12中之該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含有率例如為85~100重量%。 黏著劑層12就實現室溫下之較高之黏著性之觀點而言,例如亦可含有原料單體組成與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不同之丙烯酸系低聚物。於黏著劑層12含有此種丙烯酸系低聚物之情形時,相對於黏著劑層12中之黏著劑或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黏著劑層12中之丙烯酸系低聚物之含量例如為0.1~20重量份。 上述低聚物較佳為包含源自具有環狀結構之(甲基)丙烯酸酯(含有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之單體單元、與源自具有直鏈狀或分支鏈狀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單體單元的聚合物。 作為用以形成上述低聚物之單體單元的含有環之(甲基)丙烯酸酯、即用以形成該低聚物之單體成分所包含的含有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具有二環式烴環之(甲基)丙烯酸酯、具有三環以上之烴環之(甲基)丙烯酸酯、及具有芳香族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作為(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環戊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庚酯、及(甲基)丙烯酸環辛酯。作為具有二環式烴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𦯉基酯及(甲基)丙烯酸異𦯉基酯。作為具有三環以上之烴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三環戊酯、(甲基)丙烯酸1-金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金剛烷基酯、及(甲基)丙烯酸2-乙基-2-金剛烷基酯。作為具有芳香族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苯基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及(甲基)丙烯酸苄酯。作為用於低聚物之含有環之(甲基)丙烯酸酯,可使用一種含有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含有環之(甲基)丙烯酸酯。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用於低聚物之含有環之(甲基)丙烯酸酯,較佳為使用選自由丙烯酸雙環戊酯及甲基丙烯酸雙環戊酯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關於上述低聚物中之源自含有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之單體單元的比率,就使包含該低聚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12實現適度之柔軟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0~90重量%,更佳為20~80重量%,更佳為35~80重量%。 作為用以形成上述低聚物之單體單元的具有直鏈狀或分支鏈狀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即用以形成該低聚物之單體成分所包含的具有直鏈狀或分支鏈狀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二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異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及(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具有碳數為1~20之直鏈狀或分支鏈狀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用於上述低聚物之該(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使用一種(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用於上述低聚物之該(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較佳為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 關於上述低聚物中之源自具有直鏈狀或分支鏈狀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單體單元的比率,就使包含該低聚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實現適度之彈性模數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0~90重量%,更佳為15~80重量%,更佳為20~60重量%。 又,上述低聚物亦可包含源自含羧基之單體、或含醯胺基之單體、含胺基之單體、含氰基之單體、含磺酸基之單體、含磷酸基之單體、含異氰酸基之單體、含醯亞胺基之單體的單體單元。 上述低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例如為1000~30000,較佳為1000~20000,更佳為1500~10000。就使包含上述低聚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確保良好之黏著力的觀點而言,該低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00以上。另一方面,就使包含上述低聚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確保尤其是室溫下之黏著力之觀點而言,該低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30000以下。 上述低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可藉由凝膠滲透層析(GPC)法進行測定。例如可使用GPC測定裝置(商品名「HLC-8120GPC」,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於下述之測定條件下以標準聚苯乙烯換算值之形式求出重量平均分子量(Mw)。 ・管柱:將TSKgel Super AWM-H(上游側,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造)、TSKgel Super AW4000(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TSKgel Super AW2500(下游側,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串列連接 ・管柱尺寸:各管柱均為6.0 mm f×150 mm ・管柱溫度(測定溫度):40℃ ・溶離液:四氫呋喃(THF) ・流量:0.4 mL/分鐘 ・樣品注入量:20 μL ・樣品濃度:約2.0 g/L(四氫呋喃溶液) ・標準試樣:聚苯乙烯 ・檢測器:示差折射計(RI) 黏著劑層12亦可含有矽烷偶合劑。作為矽烷偶合劑,例如可列舉: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及N-苯基-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作為矽烷偶合劑,亦可列舉商品名「KBM-403」(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市售品。作為矽烷偶合劑,較佳為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於黏著劑層12含有矽烷偶合劑之情形時,相對於黏著劑層12中之黏著劑或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黏著劑層12中之矽烷偶合劑之含量較佳為0.01重量份以上,更佳為0.02重量份以上。又,相對於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黏著劑層12中之矽烷偶合劑之含量較佳為1重量份以下,更佳為0.5重量份以下。與矽烷偶合劑之含量有關的該構成係於使包含該矽烷偶合劑所形成之黏著劑層12實現加濕條件下之較高之接著性、尤其是對玻璃之較高之接著性的方面而言較佳。 黏著劑層12亦可含有紫外線吸收劑。紫外線吸收劑係可高效率地吸收紫外線且可將所吸收之能量轉換為熱或紅外線等並釋出之化學種。作為此種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羥基苯基三𠯤系紫外線吸收劑、水楊酸酯系紫外線吸收劑、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氧基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及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線吸收劑。黏著劑層12可含有一種紫外線吸收劑,亦可含有兩種以上之紫外線吸收劑。 作為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2-(2-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2H-苯并三唑(商品名「TINUVIN PS」,BASF公司製造)、苯丙酸3-(2H-苯并三唑-2-基)-5-(1,1-二甲基乙基)-4-羥基之碳數7~9之烷基酯(商品名「TINUVIN 384-2」,BASF公司製造)、3-[3-第三丁基-4-羥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苯基]丙酸辛酯及3-[3-第三丁基-4-羥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苯基]丙酸2-乙基己酯之混合物(商品名「TINUVIN 109」,BASF公司製造)、2-(2H-苯并三唑-2-基)-4,6-雙(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商品名「TINUVIN 900」,BASF公司製造)、2-(2H-苯并三唑-2-基)-6-(1-甲基-1-苯基乙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商品名「TINUVIN 928」,BASF製造)、3-(3-(2H-苯并三唑-2-基)-5-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甲酯與聚乙二醇300之反應產物(商品名「TINUVIN 1130」,BASF公司製造)、2-(2H-苯并三唑-2-基)-對甲酚(商品名「TINUVIN P」,BASF公司製造)、2(2H-苯并三唑-2-基)-4,6-雙(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商品名「TINUVIN 234」,BASF公司製造)、2-[5-氯-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商品名「TINUVIN 326」,BASF公司製造)、2-(2H-苯并三唑-2-基)-4,6-二-第三戊基苯酚(商品名「TINUVIN 328」,BASF公司製造)、2-(2H-苯并三唑-2-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商品名「TINUVIN 329」,BASF公司製造)、2,2'-亞甲基雙[6-(2H-苯并三唑-2-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商品名「TINUVIN 360」,BASF公司製造)、2-(2H-苯并三唑-2-基)-6-十二烷基-4-甲基苯酚(商品名「TINUVIN 571」,BASF公司製造)、2-[2-羥基-3-(3,4,5,6-四氫鄰苯二甲醯亞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商品名「Sumisorb 250」,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2,2'-亞甲基雙[6-(2H-苯并三唑-2-基)-4-第三辛基苯酚](商品名「Adekastab LΑ-31」,ADEK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作為羥基苯基三𠯤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2-(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𠯤-2-基)-5-羥基苯基與[(碳數10~16之烷氧基)甲基]氧雜環丙烷之反應產物(商品名「TINUVIN 400」,BASF公司製造)、2-[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𠯤-2-基]-5-[3-(十二烷氧基)-2-羥基丙氧基]苯酚)、2-(2,4-二羥基苯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𠯤與(2-乙基己基)-縮水甘油酸酯之反應產物(商品名「TINUVIN 405」,BASF公司製造)、2,4-雙(2-羥基-4-丁氧基苯基)-6-(2,4-二丁氧基苯基)-1,3,5-三𠯤(商品名「TINUVIN 460」,BASF公司製造)、2-(4,6-二苯基-1,3,5-三𠯤-2-基)-5-[(己基)氧基]-苯酚(商品名「TINUVIN 1577」,BASF公司製造)、2-(4,6-二苯基-1,3,5-三𠯤-2-基)-5-[2-(2-乙基己醯氧基)乙氧基]-苯酚(商品名「Adekastab LΑ-46」,ADEK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2-(2-羥基-4-[1-辛氧基羰基乙氧基]苯基)-4,6-雙(4-苯基苯基)-1,3,5-三𠯤(商品名「TINUVIN 479」,BASF公司製造)。 作為水楊酸酯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2-丙烯醯氧基苯甲酸苯酯、2-丙烯醯氧基-3-甲基苯甲酸苯酯、2-丙烯醯氧基-4-甲基苯甲酸苯酯、2-丙烯醯氧基-5-甲基苯甲酸苯酯、2-丙烯醯氧基-3-甲氧基苯甲酸苯酯、2-羥基苯甲酸苯酯、2-羥基-3-甲基苯甲酸苯酯、2-羥基-4-甲基苯甲酸苯酯、2-羥基-5-甲基苯甲酸苯酯、2-羥基-3-甲氧基苯甲酸苯酯、及2,4-二-第三丁基苯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商品名「TINUVIN 120」,BASF公司製造)。 作為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或氧基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2,4-二羥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2-羥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4-十二烷氧基-2-羥基二苯甲酮、4-苄氧基-2-羥基二苯甲酮、2,2'-二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商品名「KEMISORB 111」,Chemipro Kasei股份有限公司製造)、2,2',4,4'-四羥基二苯甲酮(商品名「SEESORB 106」,Shipro Kasei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2,2'-二羥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 作為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2-氰基丙烯酸烷基酯、2-氰基丙烯酸環烷基酯、2-氰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2-氰基丙烯酸烯基酯、及2-氰基丙烯酸炔基酯。 關於黏著劑層12所含有之紫外線吸收劑,就具有較高之紫外線吸收性並且具有較高之光穩定性之觀點、或容易獲得透明性較高之黏著劑層12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選自由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羥基苯基三𠯤系紫外線吸收劑、及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黏著劑層12所含有之紫外線吸收劑更佳為具有碳數6以上之烴基及羥基作為取代基之苯基鍵結於構成苯并三唑環之氮原子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 於黏著劑層12含有紫外線吸收劑之情形時,關於黏著劑層12中之紫外線吸收劑之含量,就控制黏著劑層12之波長350 nm之光之透過率而實現較高之紫外線吸收性的觀點而言,相對於黏著劑層12中之黏著劑或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較佳為0.01重量份以上,更佳為0.05重量份以上,更佳為0.1重量份以上。又,關於黏著劑層12中之紫外線吸收劑之含量,就於黏著劑層12中抑制伴隨著紫外線吸收劑之添加的黏著劑之黃化現象的產生而實現優異之光學特性或較高之透明性的觀點而言,相對於黏著劑層12中之黏著劑或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較佳為10重量份以下,更佳為9重量份以下,更佳為8重量份以下。 黏著劑層12亦可含有光穩定劑。於黏著劑層12含有光穩定劑之情形時,較佳為一併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係可捕捉因紫外線等光之照射而可能生成之自由基的化學種。作為光穩定劑,例如可列舉:酚系光穩定劑、磷系光穩定劑、硫醚系光穩定劑、及受阻胺系穩定劑等胺系光穩定劑。黏著劑層12可含有一種光穩定劑,亦可含有兩種以上之光穩定劑。 作為酚系光穩定劑,例如可列舉: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酚、4-羥基甲基-2,6-二-第三丁基苯酚、2,6-二-第三丁基-4-乙基苯酚、丁基化羥基苯甲醚、3-(4-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烷基酯、(4-羥基-3-甲基-5-第三丁基)苄基丙二酸二硬脂酯、生育酚、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2,2'-亞甲基雙(4-乙基-6-第三丁基苯酚)、4,4'-亞甲基雙(2,6-二-第三丁基苯酚)、4,4'-亞丁基雙(6-第三丁基-間甲酚)、4,4'-硫代雙(6-第三丁基-間甲酚)、苯乙烯化苯酚、N,N'-六亞甲基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氫化肉桂醯胺)、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膦酸乙酯)鈣、1,1,3-三(2-甲基-4-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苯、四[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1,6-己二醇-雙[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2,2'-亞甲基雙(4-甲基-6-環己基苯酚)、2,2'-亞甲基雙[6-(1-甲基環己基)-對甲酚]、1,3,5-三(4-第三丁基-3-羥基-2,6-二甲基苄基)異三聚氰酸、1,3,5-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異三聚氰酸、三乙二醇-雙[3-(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2,2'-草醯胺雙[乙基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6-(4-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胺基)-2,4-二辛基硫基-1,3,5-三𠯤、對苯二甲酸雙[2-第三丁基-4-甲基-6-(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苄基)苯基]酯、3,9-雙{2-[3-(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醯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及3,9-雙{2-[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 作為磷系光穩定劑,例如可列舉:亞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亞磷酸三(2,4-二-第三丁基苯基)酯、亞磷酸三[2-第三丁基-4-(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硫基)-5-甲基苯基]酯、亞磷酸三癸酯、亞磷酸辛基二苯酯、亞磷酸二(癸基)單苯酯、二(十三烷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6-三-第三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四(十三烷基)亞異丙基二苯酚二亞磷酸酯、四(十三烷基)-4,4'-亞正丁基雙(2-第三丁基-5-甲基苯酚)二亞磷酸酯、六(十三烷基)-1,1,3-三(2-甲基-4-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丁烷三亞磷酸酯、四(2,4-二-第三丁基苯基)伸聯苯基二亞膦酸二酯、9,10-二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及三(2-[(2,4,8,10-四-第三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雜磷雜環庚烯-6-基)氧基]乙基)胺。 作為硫醚系光穩定劑,例如可列舉: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肉豆蔻酯、及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酯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化合物,以及四[亞甲基(3-十二烷基硫基)丙酸酯]甲烷等多元醇之β-烷基巰基丙酸酯化合物。 作為胺系光穩定劑,例如可列舉:丁二酸二甲酯與4-羥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之聚合物(商品名「TINUVIN 622」,BASF公司製造)、該聚合物與N,N',N'',N'''-四-(4,6-雙-(丁基-(N-甲基-2,2,6,6-四甲基哌啶-4-基)胺基)-三𠯤-2-基)-4,7-二氮雜癸烷-1,10-二胺之一比一反應產物(商品名「TINUVIN 119」,BASF公司製造)、聚[{6-(1,1,3,3-四甲基丁基)胺基-1,3,5-三𠯤-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亞胺基]六亞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亞胺基}(商品名「TINUVIN 944」,BASF公司製造)、癸二酸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商品名「TINUVIN 770」,BASF公司製造)、癸二酸雙(2,2,6,6-四甲基-1-(辛氧基)-4-哌啶基)酯與1,1-二甲基乙基氫過氧化物與辛烷之反應產物(商品名「TINUVIN 123」,BASF公司製造)、 [[3,5-雙(1,1-二甲基乙基)-4-羥基苯基]甲基]丁基丙二酸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商品名「TINUVIN 144」,BASF公司製造)、環己烷及過氧化N-丁基2,2,6,6-四甲基-4-哌啶胺-2,4,6-三氯-1,3,5-三𠯤之反應產物與2-胺基乙醇之反應產物(商品名「TINUVIN 152」,BASF公司製造)、癸二酸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及癸二酸甲基1,2,2,6,6-五甲基-4-哌啶酯之混合物(商品名「TINUVIN 292」,BASF公司製造)、以及1,2,3,4-丁烷四羧酸與1,2,2,6,6-五甲基-4-哌啶醇及3,9-雙(2-羥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之混合酯化物(商品名「Adekastab LΑ-63P」,ADEK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作為胺系穩定劑,尤佳為受阻胺系穩定劑。 於黏著劑層12含有光穩定劑之情形時,關於黏著劑層12中之光穩定劑之含量,就使黏著劑層12實現充分之耐光性之觀點而言,相對於黏著劑層12中之黏著劑或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較佳為0.1重量份以上,更佳為0.2重量份以上。又,關於黏著劑層12中之光穩定劑之含量,就於黏著劑層12中抑制由光穩定劑引起之著色而實現較高之透明性之觀點而言,相對於黏著劑層12中之黏著劑或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較佳為5重量份以下,更佳為3重量份以下。 黏著劑層12所含有之黏著劑或丙烯酸系聚合物亦可利用並非上述共聚合性交聯劑之交聯劑進行交聯。可應用由該交聯劑所致之黏著劑或丙烯酸系聚合物之交聯,而調整黏著劑層12之凝膠分率。作為此種交聯劑,例如可列舉: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三聚氰胺系交聯劑、過氧化物系交聯劑、脲系交聯劑、金屬烷氧化物系交聯劑、金屬螯合物系交聯劑、金屬鹽系交聯劑、碳二醯亞胺系交聯劑、㗁唑啉系交聯劑、氮丙啶系交聯劑、及胺系交聯劑。黏著劑層12可含有一種該交聯劑,亦可含有兩種以上之該交聯劑。於本實施形態中,較佳為使用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及/或環氧系交聯劑。 作為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例如可列舉:低級脂肪族聚異氰酸酯類、脂環式聚異氰酸酯類、及芳香族聚異氰酸酯類。作為低級脂肪族聚異氰酸酯類,例如可列舉:1,2-伸乙基二異氰酸酯、1,4-伸丁基二異氰酸酯、及1,6-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作為脂環式聚異氰酸酯類,例如可列舉:伸環戊基二異氰酸酯、伸環己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氫化甲苯二異氰酸酯、及氫化二甲苯二異氰酸酯。作為芳香族聚異氰酸酯類,例如可列舉:2,4-甲苯二異氰酸酯、2,6-甲苯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及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又,作為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亦可列舉: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加成物(商品名「Coronate L」,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三羥甲基丙烷/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加成物(商品名「Coronate HL」,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三羥甲基丙烷/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加成物(商品名「Takenate D-110N」,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市售品。 作為環氧系交聯劑(多官能環氧化合物),例如可列舉:N,N,N',N'-四縮水甘油基-間苯二甲胺、二縮水甘油基苯胺、1,3-雙(N,N-二縮水甘油基胺基甲基)環己烷、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山梨糖醇聚縮水甘油醚、甘油聚縮水甘油醚、季戊四醇聚縮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縮水甘油醚、山梨糖醇酐聚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聚縮水甘油醚、己二酸二縮水甘油酯、鄰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酯、三(2-羥基乙基)異三聚氰酸三縮水甘油酯、間苯二酚二縮水甘油醚、及雙酚-S-二縮水甘油醚。又,作為環氧系交聯劑,亦可列舉具有兩個以上之環氧基之環氧系樹脂。此外,作為環氧系交聯劑,亦可列舉商品名「Tetrad C」(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市售品。 於黏著劑層12含有用以將丙烯酸系聚合物間交聯的以上般之交聯劑之情形時,關於黏著劑層12中之該交聯劑之含量,就使黏著劑層12實現對被著體之充分之接著可靠性的觀點而言,相對於黏著劑層12中之黏著劑或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較佳為0.001重量份以上,更佳為0.01重量份以上。又,關於黏著劑層12中之該交聯劑之含量,就使黏著劑層表現出適度之柔軟性而實現良好之黏著力的觀點而言,相對於黏著劑層12中之黏著劑或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較佳為10重量份以下,更佳為5重量份以下。 黏著劑層12亦可視需要進而含有交聯促進劑、增黏樹脂、抗老化劑、填充劑、顏料或染料等著色劑、抗氧化劑、鏈轉移劑、塑化劑、軟化劑、界面活性劑、及抗靜電劑等添加劑。作為增黏樹脂,例如可列舉:松香衍生物、聚萜烯樹脂、石油樹脂、及油溶性苯酚。 關於黏著劑層12之厚度,就使表面保護膜X實現對黏著劑層12側之被著體的充分之黏著力的觀點而言,較佳為5 μm以上,更佳為10 μm以上,更佳為15 μm以上。又,就形成之容易度之觀點而言,黏著劑層12之厚度較佳為1000 μm以下,更佳為900 μm以下,更佳為800 μm以下。 對於具有包含以上般之基材11及黏著劑層12之積層構造的表面保護膜X而言,基材寬度方向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為0.5 N以下,且基材機械方向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為1 N以上。關於表面保護膜X之基材寬度方向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較佳為0.45 N以下,更佳為0.4 N以下,更佳為0.3 N以下。關於表面保護膜X之基材機械方向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較佳為1.1 N以上,更佳為1.3 N以上,更佳為1.5 N以上。艾勉道夫撕裂強度係設為依據JIS K 7128-2而測得之值。 又,關於光學用表面保護膜X之厚度方向之霧度,較佳為3%以下,更佳為2.5%以下,更佳為2%以下,更佳為1.5%以下,更佳為1%以下。霧度係設為依據JIS K 7136而測得之值。關於表面保護膜X,可見光波長範圍內之全光線透過率例如為85%以上。全光線透過率係設為依據JIS K 7361-1而測得之值。 表面保護膜X亦可以將黏著劑層12之黏著面12a被覆之方式設有剝離襯墊(隔離膜)。剝離襯墊係用以進行保護以使表面保護膜X之黏著劑層12不露出之要素,且係於將表面保護膜X貼合於被著體時自表面保護膜X剝離。作為剝離襯墊,例如可列舉:具有剝離處理層之基材、包含氟聚合物之低接著性基材、及包含無極性聚合物之低接著性基材。剝離襯墊之表面亦可實施脫模處理、防污處理、或抗靜電處理。剝離襯墊之厚度例如為5~200 μm。表面保護膜X具體而言,可採用帶有將黏著劑層12之黏著面12a被覆的剝離襯墊之片材狀形態,亦可採取不帶有剝離襯墊並以將表面保護膜X之基材11與黏著劑層12交替配置之方式經捲繞成捲狀之形態。 以上般之構成之表面保護膜X例如可藉由形成黏著劑層12後,對基材11貼合黏著劑層12而製造。黏著劑層12例如可藉由以下方式形成:於特定之剝離襯墊上塗佈黏著劑層12形成用之黏著劑組合物而形成黏著劑組合物層,於該黏著劑組合物層上進而積層剝離襯墊,使黏著劑組合物於該剝離襯墊間硬化。 作為黏著劑層12形成用之黏著劑組合物,例如可使用可藉由活性能量線之照射進行聚合反應而硬化之黏著劑組合物。即,黏著劑層12例如為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之硬化物。丙烯酸系黏著劑層形成用之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至少含有用以形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低聚物、及光聚合起始劑。該組合物中之單體及低聚物可以用以形成丙烯酸系聚合物的特定組成之單體混合物之所謂部分聚合物的形式提供。又,該黏著劑組合物亦可含有視需要而採用之其他成分作為所形成之黏著劑層12的成分。作為照射至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以實現黏著劑層12之硬化的活性能量線,例如可列舉:紫外線、α射線、β射線、γ射線、中子束、及電子束,較佳為採用紫外線。對於受到活性能量線之照射的丙烯酸系黏著劑層形成用之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而言,經由光聚合起始劑之活化而產生起始反應,進行聚合反應以形成丙烯酸系聚合物。若採用紫外線照射等活性能量線照射作為黏著劑層形成用之硬化性黏著劑組合物之硬化方法,則即便於該黏著劑組合物之塗膜相對較厚之情形時,亦容易獲得經適當硬化之黏著劑層。因此,黏著劑層12為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之硬化物之構成係於實現即便相對較厚亦經充分硬化之黏著劑層12的方面而言較佳。 作為上述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安息香醚系光聚合起始劑、苯乙酮系光聚合起始劑、α-酮醇系光聚合起始劑、芳香族磺醯氯系光聚合起始劑、光活性肟系光聚合起始劑、安息香系光聚合起始劑、苯偶醯系光聚合起始劑、二苯甲酮系光聚合起始劑、縮酮系光聚合起始劑、及9-氧硫 系光聚合起始劑。作為安息香醚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丙醚、安息香異丙醚、安息香異丁醚、及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作為苯乙酮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2,2-二乙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α-羥基環己基苯基酮)、4-苯氧基二氯苯乙酮、及4-(第三丁基)二氯苯乙酮。作為α-酮醇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2-甲基-2-羥基苯丙酮、及1-[4-(2-羥基乙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作為芳香族磺醯氯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2-萘磺醯氯。作為光活性肟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1-苯基-1,2-丙烷二酮-2-(O-乙氧羰基)-肟。作為安息香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安息香。作為苯偶醯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苯偶醯。作為二苯甲酮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二苯甲酮、苯甲醯基苯甲酸、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及聚乙烯基二苯甲酮。作為縮酮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苯偶醯二甲基縮酮。作為9-氧硫𠮿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9-氧硫𠮿、2-氯9-氧硫 、2-甲基9-氧硫 、2,4-二甲基9-氧硫 、異丙基9-氧硫 、2,4-二異丙基9-氧硫 、及十二烷基9-氧硫 。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中之光聚合起始劑之含量例如為0.01~3重量%。 作為黏著劑層12形成用之黏著劑組合物,亦可使用已含有作為黏著劑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並藉由例如加熱乾燥而可進行硬化之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或乳液型黏著劑組合物。該組合物亦可含有視需要而採用之其他成分作為所形成之黏著劑層12之成分。該黏著劑組合物中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可使丙烯酸系聚合物形成用之原料單體成分進行聚合而獲得。作為聚合方法,例如可列舉:溶液聚合、乳化聚合、及塊狀聚合。於進行溶液聚合時,可使用例如芳香族烴類、脂肪族烴類、脂環式烴類、酯類、及酮類作為溶劑。作為芳香族烴類之溶劑,例如可列舉甲苯及苯。作為脂肪族烴類之溶劑,例如可列舉正己烷及正庚烷。作為脂環式烴類之溶劑,例如可列舉環己烷及甲基環己烷。作為酯類之溶劑,例如可列舉乙酸乙酯及乙酸正丁酯。作為酮類之溶劑,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酮及甲基異丁基酮。於溶液聚合中,可使用一種溶劑,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溶劑。 於為了獲得丙烯酸系聚合物而使原料單體成分進行聚合時,可使用聚合起始劑。視聚合反應之種類不同,可使用例如光聚合起始劑或熱聚合起始劑。於聚合時,可使用一種聚合起始劑,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聚合起始劑。 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上述安息香醚系光聚合起始劑、苯乙酮系光聚合起始劑、α-酮醇系光聚合起始劑、芳香族磺醯氯系光聚合起始劑、光活性肟系光聚合起始劑、安息香系光聚合起始劑、苯偶醯系光聚合起始劑、二苯甲酮系光聚合起始劑、縮酮系光聚合起始劑、及9-氧硫 系光聚合起始劑。關於光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例如相對於單體成分總量(100重量份)而為0.01~3重量份。 作為熱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偶氮系聚合起始劑、過氧化物系聚合起始劑、及氧化還原系聚合起始劑。作為偶氮系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2,2'-偶氮雙異丁腈、2,2'-偶氮雙-2-甲基丁腈、2,2'-偶氮雙(2-甲基丙酸)二甲酯、及4,4'-偶氮雙-4-氰基戊酸。作為過氧化物系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過氧化苯甲醯及過氧化順丁烯二酸第三丁酯。關於熱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例如相對於單體成分總量(100重量份)而為0.05~0.3重量份。 於用以獲得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聚合時,為了調整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分子量,可使用鏈轉移劑。作為鏈轉移劑,例如可列舉:α-硫甘油、2-巰基乙醇、2,3-二巰基-1-丙醇、辛硫醇、第三壬基硫醇、十二硫醇(月桂硫醇)、第三-十二硫醇、縮水甘油基硫醇、巰基乙酸、巰基乙酸甲酯、巰基乙酸乙酯、巰基乙酸丙酯、巰基乙酸丁酯、巰基乙酸第三丁酯、巰基乙酸2-乙基己酯、巰基乙酸辛酯、巰基乙酸異辛酯、巰基乙酸癸酯、及巰基乙酸十二烷基酯。作為鏈轉移劑,可使用一種鏈轉移劑,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鏈轉移劑。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鏈轉移劑,較佳為使用α-硫甘油。關於鏈轉移劑之使用量,例如相對於用以獲得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總量(100重量份)而為0.01~0.5重量份。 於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或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乳液型黏著劑組合物等黏著劑層12形成用之黏著劑組合物包含上述之丙烯酸系低聚物的情形時,該低聚物可使特定組成之原料單體成分進行聚合而獲得。作為聚合方法,例如可列舉:溶液聚合、乳化聚合、及塊狀聚合。作為用以進行溶液聚合之溶劑,可列舉上文中作為可用於用以獲得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溶液聚合之溶劑而描述者。於該溶液聚合中,可使用一種溶劑,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溶劑。又,於為了獲得上述低聚物而使原料單體成分進行聚合時,可使用聚合起始劑。作為該聚合起始劑,可列舉上文中作為可用於用以獲得丙烯酸系聚合物之聚合之聚合起始劑而描述的光聚合起始劑或熱聚合起始劑。於聚合時,可使用一種聚合起始劑,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聚合起始劑。 例如以上述方式製造之表面保護膜X所具有之基材11如上述般為聚酯系基材。此種構成係對於使表面保護膜基材甚至表面保護膜X享有耐熱性、或透明性、尺寸穩定性等聚酯系基材容易表現出之各種特性而言較佳。 又,表面保護膜X所具有之基材11如上述般為寬度方向單軸延伸聚酯系基材。該基材11之厚度如上述般為75 μm以上,較佳為80 μm以上。該基材11之厚度如上述般較佳為150 μm以下,較佳為125 μm以下。表面保護膜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等撕裂強度受到基材之機械特性之強烈支配,該等構成係適於使表面保護膜X實現基材寬度方向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為0.5 N以下,且基材機械方向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為1 N以上的上述構成。 此外,表面保護膜X之基材寬度方向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如上述般為0.5 N以下,較佳為0.45 N以下,更佳為0.4 N以下,更佳為0.3 N以下。與此同時,表面保護膜X之基材機械方向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如上述般為1 N以上,較佳為1.1 N以上,更佳為1.3 N以上,更佳為1.5 N以上。該等構成係適於使表面保護膜X實現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相對顯著地低至0.5 N以下的基材寬度方向上之良好手撕性。並且,艾勉道夫撕裂強度於基材機械方向上為基材寬度方向之2倍以上的構成係對於使表面保護膜X提高基材寬度方向上之撕裂之指向性而言較佳。因此,該構成係對於以下情況而言較佳:於處於將表面保護膜X貼合於被著體之狀態下之情形時,使剝離力作用於表面保護膜X之基材機械方向,在不撕裂該表面保護膜X之情況下使其自被著體適當地剝離。具體而言係對於以下情況而言較佳:於將表面保護膜X貼合於被著體後暫且剝離並再次進行貼合之作業(二次加工作業)時,使剝離力作用於表面保護膜X之基材機械方向,在不撕裂該表面保護膜X之情況下使其自被著體適當地剝離。除基材寬度方向以外於基材機械方向上亦容易被撕裂之表面保護膜存在以下傾向:於二次加工作業中之剝離時容易破裂,難以自被著體適當地剝離。產生了破裂之表面保護膜無法用於再次之貼合。相對於此,表面保護膜X與適於實現基材寬度方向上之良好手撕性的基材寬度方向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相比充分大之基材機械方向艾勉道夫撕裂強度,因此適於在二次加工作業時,在不撕裂之情況下自被著體適當地剝離。 如上所述,表面保護膜X係適於一面具有聚酯系基材一面一併實現良好之手撕性與較高之二次加工性。 表面保護膜X之基材11之面內位相差如上述般較佳為1500 nm以上,更佳為3000 nm以上,更佳為6000 nm以上。此種構成係對於以下情況而言較佳:於在作為液晶顯示裝置之顯示畫面之最前面零件的透明罩之表面貼合有表面保護膜X之情形時,抑制經由例如偏光太陽眼鏡等帶偏光功能之透鏡視認該顯示畫面時產生所謂消隱現象。又,存在以下傾向:基材11之面內相位差越大,於在作為液晶顯示裝置之顯示畫面之最前面零件的透明罩之表面貼合有表面保護膜X之情形時,於經由例如偏光太陽眼鏡等帶偏光功能之透鏡視認該顯示畫面時所謂顏色不均現象越得到抑制。 [實施例] 以下,根據實施例對本發明更詳細地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實施例。 [丙烯酸系低聚物之製造例] 於反應容器內,將包含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DCPMA)6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40重量份、作為鏈轉移劑之α-硫甘油3.5重量份、及作為聚合溶劑之甲苯100重量份之混合物於70℃下、於氮氣氛圍下攪拌1小時。繼而,將作為聚合起始劑之2,2'-偶氮雙異丁腈0.2重量份添加至反應容器內之混合物中而製備反應溶液,於70℃下進行2小時反應。繼而,於80℃下進行2小時反應。其後,將反應容器內之反應溶液置於130℃之溫度氛圍下,自該反應溶液中將甲苯、鏈轉移劑、及未反應單體乾燥去除。藉此,獲得固體狀之丙烯酸系低聚物。該丙烯酸系低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5.1×103 。 [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C1之製備例] 於含有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78重量份、N-乙烯基-2-吡咯啶酮(NVP)18重量份、及丙烯酸2-羥基乙酯(HEA)4重量份之單體混合物中添加第1光聚合起始劑(商品名「Irgacure 651」,BASF公司製造)0.035重量份及第2光聚合起始劑(商品名「Irgacure 184」,BASF公司製造)0.035重量份後,對該混合物使用黏度測定裝置測定黏度,並且使用紫外線照射裝置照射紫外線直至該混合物之黏度成為約20 Pa・s為止。於黏度測定中,裝置之轉子旋轉速度係設為10 rpm,測定溫度係設為30℃。藉此,獲得混合物中之單體成分之一部分聚合所得之部分聚合物即預聚物組合物(含有未經聚合反應之單體成分)。然後,將該預聚物組合物100重量份、上述丙烯酸系低聚物11.8重量份、丙烯酸2-羥基乙酯(HEA)17.6重量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0.294重量份、及矽烷偶合劑(商品名「KBM-403」,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0.353重量份混合。藉此,獲得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C1)。 [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C2之製備例] 於安裝有環流冷凝器、氮氣導入管、攪拌機、及溫度計之燒瓶(反應容器)內,將包含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100重量份、丙烯酸2-羥基乙酯(HEA)4重量份、作為聚合起始劑之2,2'-偶氮雙異丁腈0.2重量份、及作為聚合溶劑之乙酸乙酯205重量份之混合物於氮氣氛圍下平穩地攪拌,並且於63℃下進行4小時反應。藉此,獲得以約35重量%之濃度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溶液(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然後,以丙烯酸系聚合物濃度成為29重量%之方式利用乙酸乙酯將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稀釋後,於該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中相對於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而添加4重量份之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加成物(商品名「Coronate L」,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0.02重量份之作為錫系觸媒之二月桂酸二辛基錫(商品名「EMBILIZER OL-1」,Tokyo Fin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3重量份之作為交聯延遲劑之乙醯丙酮,於25℃下進行約1分鐘混合。藉此,獲得溶劑型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C2)。 [實施例1] 於對厚度80 μm之第1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商品名「COSMOSHINE SRF」,面內位相差8400,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兩面實施電暈處理所獲得之膜(膜F1 )之上塗佈上述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C1,形成黏著劑組合物層。繼而,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系剝離襯墊(厚度125 μm,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積層於該黏著劑組合物層上,被覆該黏著劑組合物層而阻斷氧氣。如此,獲得具有[剝離襯墊/黏著劑組合物層/膜F1 ]之積層構成之積層體。繼而,對該積層體使用黑光燈(東芝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自剝離襯墊之側照射照度3 mW/cm2 之紫外線300秒鐘。藉此使積層體之黏著劑組合物層硬化而製成黏著劑層。該黏著劑層之厚度為100 μm。如以上般製作具有[剝離襯墊/黏著劑層(厚度100 μm)/作為基材之膜F1 (厚度80 μm)]之積層構成之實施例1之表面保護膜。 [實施例2] 於對厚度80 μm之第2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兩面實施電暈處理所得之膜(膜F2 )之上塗佈上述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C2,形成黏著劑組合物層。第2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係將作為第1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COSMOSHINE SRF」之易接著處理層替換為硬塗層用途之易接著處理層而成的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膜。繼而,將該黏著劑組合物層於130℃下加熱60秒鐘而進行乾燥及硬化,於膜F2 上形成黏著劑層。該黏著劑層之厚度為21 μm。然後,於該黏著劑層之表面貼合PET系剝離襯墊(厚度25 μm,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如以上般製作具有[剝離襯墊/黏著劑層(厚度21 μm)/作為基材之膜F2 (厚度80 μm)]之積層構成之實施例2之表面保護膜。 [比較例1] 使用對厚度75 μm之第3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商品名「XD500P」,面內位相差3000,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兩面實施電暈處理所得之膜(膜F3 )代替膜F1 作為表面保護膜之基材,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比較例1之表面保護膜。 [比較例2] 使用膜F3 代替膜F2 作為表面保護膜之基材,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之方式製作比較例2之表面保護膜。 <艾勉道夫撕裂強度> 針對自實施例及比較例之表面保護膜切出之各樣品片(60 mm×75 mm),使用艾勉道夫撕裂強度測定裝置(商品名「艾勉道夫撕裂度試驗機」,TESTER SANGY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分別測定帶基材之寬度方向(TD)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N)與帶基材之機械方向(MD)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N)。本測定係依據JIS K 7128-2而進行。於供於測定之樣品片中預先設有自其端部於測定方向(TD或MD)上延伸之長度20 mm之切口。於本測定中,測定對於以該切口進一步伸長之方式藉由裝置對樣品片賦予之撕裂負荷的抵抗力。又,本測定所使用之上述裝置之測量最大值為1 N。將本測定之結果示於表1中。 <手撕性> 針對實施例及比較例之各表面保護膜,研究其基材寬度方向之手撕性。具體而言,針對剝離襯墊經剝離之表面保護膜,嘗試其基材寬度方向上之利用手工作業之撕裂。於該手工作業檢查中,將可容易地撕裂之情形評價為手撕性良好(○),將無法撕裂之情形評價為手撕性不良(×)。將其結果示於表1中。 <霧度> 針對實施例及比較例之各表面保護膜,使用霧度計HM-150型(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依據JIS K 7136所規定之方法測定霧度(%)。本測定係對處於剝離襯墊經剝離且貼附於載玻片(商品名「載玻片S1112」,厚度1.0~1.2 mm,松波硝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狀態下的表面保護膜進行。將其結果示於表1中。 [評價] 具備本發明之構成之實施例1、2之表面保護膜均實現了良好之手撕性。相對於此,比較例1、2之表面保護膜均無法以手於基材寬度方向上撕裂,未實現良好之手撕性。 [表1]
11‧‧‧基材12‧‧‧黏著劑層12a‧‧‧黏著面X‧‧‧表面保護膜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表面保護膜之局部剖視圖。
11‧‧‧基材
12‧‧‧黏著劑層
12a‧‧‧黏著面
X‧‧‧表面保護膜

Claims (5)

  1. 一種表面保護膜,其具有包含透明基材與黏著劑層之積層構造,上述透明基材為基材寬度方向單軸延伸聚酯系基材且具有75μm以上150μm以下之厚度,黏著劑層包含作為丙烯酸系黏著劑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包含源自含羥基之單體之單體單元,上述黏著劑層之厚度為5μm以上1000μm以下,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之上述源自含羥基之單體之單體單元之比率為1重量%以上20重量%以下,上述表面保護膜之基材寬度方向之艾勉道夫(Elmendorf)撕裂強度為0.01N以上0.5N以下,且基材機械方向之艾勉道夫撕裂強度為1N以上。
  2. 如請求項1之表面保護膜,其中上述透明基材之寬度方向之延伸倍率為2.5~6倍。
  3. 如請求項1之表面保護膜,其中上述黏著劑層為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之硬化物。
  4. 如請求項1之表面保護膜,其霧度為3%以下。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表面保護膜,其中上述透明基材具有1500nm以上之面內位相差。
TW106122331A 2016-07-05 2017-07-04 表面保護膜 TWI8068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3099A JP6870930B2 (ja) 2016-07-05 2016-07-05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2016-133099 2016-07-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1567A TW201821567A (zh) 2018-06-16
TWI806831B true TWI806831B (zh) 2023-07-01

Family

ID=60948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2331A TWI806831B (zh) 2016-07-05 2017-07-04 表面保護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70930B2 (zh)
KR (2) KR20180005117A (zh)
CN (1) CN107629710A (zh)
TW (1) TWI8068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99339B2 (ja) * 2018-01-24 2021-07-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保護フィルム付き光学部材
MX2020010168A (es) * 2018-03-28 2021-03-09 Benjamin Lund Polímeros de triol-acrilato, métodos de síntesis de los mismos y uso en tecnologías de fabricación por adición.
KR102035248B1 (ko) * 2018-12-27 2019-10-22 강미애 방향성 시트를 구비한 전자기기의 액정 보호 모듈
CN110283547A (zh) * 2019-05-23 2019-09-27 南通康尔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超厚超低粘保护膜制备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44841A1 (fr) * 1999-01-27 2000-08-03 Toyo Boseki Kabushiki Kaisha Film de protection de surface
CN103131343A (zh) * 2011-11-30 2013-06-0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带、载带连接用薄膜、载带的连接方法及连接载带
WO2016088683A1 (ja) * 2014-12-01 2016-06-09 合同会社Snパートナーズ 空中像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6223A (ja) * 1993-07-08 1995-01-2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帯電防止性を有する微粘着高透明保護フィルム
JP3496992B2 (ja) * 1994-12-08 2004-02-16 株式会社ユポ・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一軸延伸多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航空タッグ
JP2001066430A (ja) * 1999-08-25 2001-03-16 Nitto Denko Corp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235068A (ja) * 2000-02-22 2001-08-3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低透過ホー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00027B2 (ja) * 2003-09-16 2010-07-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シート
TW200712579A (en) * 2005-08-12 2007-04-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otective film for polarizing plate and polarizing plate
JP2008069202A (ja) * 2006-09-12 2008-03-27 Nippon Carbide Ind Co Inc 光学部材表面保護フィルム用感圧接着剤組成物及び光学部材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5565620B2 (ja) 2010-07-07 2014-08-06 ナガセケム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帯電防止性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粘着シート、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JP6004479B2 (ja) * 2011-11-30 2016-10-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及びキャリアテープ接続用フィルム
JP6132463B2 (ja) * 2011-12-05 2017-05-24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粘着シート
JP5860297B2 (ja) * 2012-02-06 2016-02-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系粘着テープ
CN103254810A (zh) * 2012-02-15 2013-08-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JP6448290B2 (ja) * 2013-10-11 2019-01-09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6215869B2 (ja) * 2014-06-10 2017-10-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6074899A (ja) * 2014-10-08 2016-05-12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2016084438A (ja) * 2014-10-28 2016-05-19 Dic株式会社 粘着フィルム、情報表示装置及び携帯電子端末
JP6251907B2 (ja) 2015-06-09 2017-12-27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フィルム
JP6882857B2 (ja) * 2016-06-27 2021-06-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44841A1 (fr) * 1999-01-27 2000-08-03 Toyo Boseki Kabushiki Kaisha Film de protection de surface
CN103131343A (zh) * 2011-11-30 2013-06-0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带、载带连接用薄膜、载带的连接方法及连接载带
WO2016088683A1 (ja) * 2014-12-01 2016-06-09 合同会社Snパートナーズ 空中像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02918A (ja) 2018-01-11
TW201821567A (zh) 2018-06-16
KR102630409B1 (ko) 2024-01-30
CN107629710A (zh) 2018-01-26
KR20180005117A (ko) 2018-01-15
KR20230023677A (ko) 2023-02-17
JP6870930B2 (ja) 2021-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39483B1 (ko) 광학용 점착 시트, 점착제층 구비 편광 필름,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5820763B (zh) 光学用粘合片
TWI730127B (zh) 光學用黏著片材、附黏著劑層之偏光膜及液晶顯示裝置
KR102630409B1 (ko) 표면 보호 필름
TW201307500A (zh) 光學雙面壓感黏著片
JP6726789B2 (ja)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TWI744347B (zh) 雙面黏著片材
CN107163867B (zh) 光学用粘合片、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16020442A (ja) 透明粘着シート用組成物及び透明粘着シート
JP7121785B2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TWI740975B (zh) 光學用雙面黏著帶
JP7064560B2 (ja) 両面粘着シート
CN118064064A (zh) 表面保护膜
CN118064063A (zh) 表面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