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6576B - 彎曲結構體 - Google Patents

彎曲結構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6576B
TWI806576B TW111116113A TW111116113A TWI806576B TW I806576 B TWI806576 B TW I806576B TW 111116113 A TW111116113 A TW 111116113A TW 111116113 A TW111116113 A TW 111116113A TW I806576 B TWI806576 B TW I8065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flexible member
curved
axial direction
b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6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3641A (zh
Inventor
平田貴史
保戸田裕樹
稲葉正紘
早川悠暉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發條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發條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發條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3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3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6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657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8/00Arms
    • B25J18/06Arms flexi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nsertion parts, e.g. vertebral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 B25J9/104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with cables, chains or ribb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4/00Computer-aided surgery; Manipulators or robo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urgery
    • A61B34/30Surgical robots
    • A61B2034/301Surgical robots for introducing or steering flexible instruments inserted into the body, e.g. catheters or endosco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Flexible Shaft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Endoscopes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在多關節的彎曲結構體中獲得小轉向方便的結構的彎曲結構體。本發明的彎曲結構體包括:多個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可相對於軸方向而彈性地彎曲;以及中間部13,位於鄰接的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間。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在軸方向上包括一體的可撓構件17。中間部13在鄰接的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間被安裝於可撓構件17,以抑制可撓構件17相對於軸方向的彎曲。

Description

彎曲結構體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供機器人或機械手(manipulator)等的關節功能部用的彎曲結構體。
作為以往的彎曲結構體,例如已知有如專利文獻1般的多關節者。
該彎曲結構體中,多個彎曲段節的相互間藉由轉動軸部而轉動自如地連結。鄰接的彎曲段節朝相互正交的方向轉動,彎曲結構體可整體上進行自由度高的彎曲。
然而,該彎曲結構體所採用的結構,朝同一方向彎曲的彎曲段節間因介隔有對其彎曲無幫助的彎曲段節而變長,因而小轉向不方便。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8-23781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所欲解決的問題在於,在多關節的彎曲結構體中,小轉向不方便。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提供一種彎曲結構體,包括:多個彎曲部,能夠相對於軸方向而彈性地彎曲;以及中間部,位於鄰接的彎曲部間,所述多個彎曲部在所述軸方向上包括一體的可撓構件,所述中間部在所述鄰接的彎曲部間被安裝於所述可撓構件,以抑制所述可撓構件相對於所述軸方向的彎曲。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只要可在鄰接的彎曲部間抑制可撓構件的彎曲,便可減小中間部的軸方向的尺寸,作為結果,可減小對於彎曲無幫助的部分,從而可獲得小轉向方便的結構。
在鄰接的彎曲部間將抑制彎曲的中間部安裝於遍及多個彎曲部的一體的可撓構件,藉此來實現在多關節的彎曲結構體中獲得小轉向方便的結構這一目的。
即,彎曲結構體(彎曲結構體1)包括多個彎曲部(第一彎曲部9、第二彎曲部11)以及中間部(中間部13)。彎曲部(第一彎曲部9、第二彎曲部11)可相對於軸方向而彈性地彎曲。該些彎曲部(第一彎曲部9、第二彎曲部11)在軸方向上包括一體的可撓構件(可撓構件17)。中間部(中間部13)位於鄰接的彎曲部(第一彎曲部9、第二彎曲部11)間,在該些彎曲部(第一彎曲部9、第二彎曲部11)間安裝於可撓構件(可撓構件17),以抑制可撓構件(可撓構件17)相對於軸方向的彎曲。
中間部(中間部13)可採用各種形態,亦可為使可撓構件(可撓構件17)沿軸方向插通的環狀構件。此時,中間部(中間部13)的內周被安裝於可撓構件(可撓構件17)。
多個彎曲部(第一彎曲部9、第二彎曲部11)亦可分別包括外部構件(外部構件19、21),所述外部構件(外部構件19、21)包圍可撓構件(可撓構件17)的周圍且具有彈性。
此時,亦可採用下述結構,即,鄰接的彎曲部(第一彎曲部9、第二彎曲部11)的外部構件(外部構件19、21)中,在軸方向上夾著中間部(中間部13)而彼此相向的端部分別被安裝於中間部(中間部13)的軸方向的兩側。
可撓構件(可撓構件17)可採用各種形態,但亦可具有內線圈部(內線圈部27)以及外線圈部(外線圈部29)。此時,內線圈部(內線圈部27)的對應的卷部(卷部27a)嵌合至外線圈部(外線圈部29)的鄰接卷部(卷部29a)間的間隙(間隙29b)。 [實施例1]
[彎曲結構體]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彎曲結構體的正面圖。圖2是圖1的彎曲結構體的非彎曲時的概略縱剖面圖。圖3是圖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圖。圖4是圖1的彎曲結構體的彎曲時的概略縱剖面圖。
彎曲結構體1被適用於機械手、機器人、致動器之類的醫療用或工業用等的各種機器的關節功能部。關節功能部是具有作為彎曲/伸展的關節的功能的裝置、機構、設備等。
本實施例的彎曲結構體1為多關節結構,包括基部3、可動部5以及多關節部7。
基部3包含由金屬或樹脂等形成的柱狀體例如圓柱狀體。該基部3被安裝於機械手的軸的端部等。再者,基部3並不限於柱狀體,可根據適用彎曲結構體1的機器來採用適當的形態。
可動部5與基部3同樣,包含柱狀體例如圓柱狀體。在可動部5,安裝有與適用彎曲結構體1的機器相應的末端執行器等。再者,可動部5亦根據適用彎曲結構體1的機器來採用適當的形態,並不限於柱狀體。
該可動部5是藉由多關節部7可相對於軸方向而位移地支持於基部3。
[多關節部] 多關節部7包括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與中間部13。
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分別是可作為關節而彎曲及伸展的部分。再者,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具有可彈性地彎曲及伸展的彈性力,但即便不具有彈性力亦可發揮功能。本實施例中,彎曲結構體1採用了包括兩個鄰接的彎曲部9、彎曲部11的結構,但亦可具有三個以上的彎曲部。
所謂彎曲及伸展,是指相對於沿著彎曲結構體1的軸心的方向(以下稱作軸方向)而彎曲及伸展。再者,軸方向並不需要嚴格地沿著彎曲結構體1的軸心。
第一彎曲部9是相對於中間部13為軸方向的一側例如可動部5側的彎曲部,第二彎曲部11是相對於中間部13為軸方向的另一側例如基部3側的彎曲部。在具有三個以上的彎曲部的情況下,鄰接的彎曲部中,相對於中間部13的軸方向的一側為第一彎曲部9,軸方向的另一側為第二彎曲部11。中間部13的數量較彎曲部9、彎曲部11的數量少一個。
第一彎曲部9是受到連接於可動部5的金屬線(wire)15操作而彎曲。金屬線15插通第一彎曲部9、中間部13以及第二彎曲部11而到達基部3側,藉由基部3側的拉伸來使第一彎曲部9可彎曲。
第二彎曲部11與第一彎曲部9同樣,受到金屬線(未圖示)操作而彎曲。金屬線被安裝於中間部13,插通第二彎曲部11而到達基部3側,藉由基部3側的拉伸來使第二彎曲部11可彎曲。
再者,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的彎曲除了金屬線以外,亦可藉由單線、絞線、鋼琴線、多關節桿、鏈、帶、絲線、繩等的適當的索狀體來進行。
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的軸方向的長度被設定為相同。但亦可藉由變更中間部13的軸方向的位置來使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的軸方向的長度不同(參照圖5)。
該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包含可撓構件17與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
可撓構件17沿著軸方向而配置,作為抑制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朝向軸方向的壓縮的芯材發揮功能。該可撓構件17整體上形成為筒狀,在內側劃分出插通孔17a。插通孔17a是使金屬線或氣管(air tube)等具有可撓性的構件插通者。再者,可撓構件17亦可根據適用彎曲結構體1的機器而採用不劃分出插通孔17a的結構。
本實施例的可撓構件17是從第一彎曲部9遍及第二彎曲部11而沿軸方向一體地構成。本實施例的可撓構件17從第一彎曲部9不中斷地連續至第二彎曲部11為止,且從基部3延伸設置至可動部5為止。該可撓構件17藉由如後所述般安裝中間部13而被劃分為第一部分23以及第二部分25。第一部分23以及第二部分25分別對應於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
再者,可撓構件17亦可在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間分離地形成,且分離的端部位於中間部13的軸方向的範圍內,藉此來實質上一體地構成。
本實施例中,可撓構件17為雙重線圈結構,具有內線圈部27以及外線圈部29。再者,可撓構件17可採用各種形態,亦可包含單個的密接螺旋彈簧或具有可撓性的筒體等。
內線圈部27以及外線圈部29是分別包含金屬或樹脂等,且具有可相對於軸方向而彎曲及伸展的可撓性的螺旋彈簧。內線圈部27具有較外線圈部29為小的中徑,且螺合於外線圈部29內。藉此,內線圈部27的對應的卷部27a嵌合至外線圈部29的鄰接卷部29a間的間隙29b。
該雙重線圈形狀的可撓構件17整體上可相對於軸方向而彎曲及伸展,軸心的長度在彎曲前後以及彎曲中呈大致固定。
即,在藉由外力而彎曲時,可撓構件17的彎曲的內側收縮且彎曲的外側伸長,藉此,相對於非彎曲時,軸心的長度不發生變化。因此,可使插通插通孔17a的構件的路徑長度為固定。
而且,可撓構件17採用了藉由內線圈部27的對應的卷部27a嵌合至外線圈部29的鄰接卷部29a間的間隙29b來抑制朝向軸方向的壓縮的結構。
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是分別設於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的具有彈性的構件。該些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對於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賦予可在彎曲後復原(伸展)的彈性。因而,可撓構件17可將彈性設定為低,將柔軟性設定為高。再者,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亦可予以省略。此時,只要可撓構件17自身具有可在彎曲後復原的彈性即可。
該些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為包圍可撓構件17的周圍的環狀,且分別被安裝於可動部5與中間部13之間以及中間部13與基部3之間。藉由該安裝,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相對於可撓構件17受到定位。再者,本實施例中,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是與可撓構件17同心地定位,但亦可不與可撓構件17為同心。
再者,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亦可僅介隔於可動部5與中間部13之間以及中間部13與基部3之間。
本實施例的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是將包含金屬或樹脂等的多個波形墊圈(wave washer)31沿軸方向予以積層而構成。該些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可藉由波形墊圈31的彈性變形而彎曲。
再者,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並不限於將波形墊圈31積層而成者,可包含其他構件。例如,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可包含螺旋彈簧、含有剖面波形狀的管體的波紋管(bellows)、與可撓構件17同樣的雙重線圈等。
中間部13在鄰接的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間被安裝於可撓構件17,以抑制可撓構件17相對於軸方向的彎曲。本實施例中,彎曲的抑制是指使其不會彎曲。但彎曲的抑制亦可為:在不會對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的動作造成影響的範圍內,中間部13稍稍容許可撓構件17的彎曲。
本實施例的中間部13呈使可撓構件17沿軸方向插通的環狀構件。作為環狀構件的中間部13形成為在中心部具有可撓構件17的插通孔13a的板狀。
但中間部13的形狀為任意,除了具有插通孔13a的板狀以外,亦可為筒狀、或者將多個分離的板狀體等的構件呈環狀地安裝於可撓構件17者、或在周方向的一部分具有切口的環狀構件等。而且,中間部13的平面形狀在本實施例中為圓形,但亦可形成為其他的幾何學形狀。
該中間部13在使可撓構件17插通的狀態下,內周被安裝於可撓構件17。該中間部13的內周向可撓構件17的安裝可在中間部13的內周的一部分或全部進行。關於安裝方法,只要適當採用熔接、黏著、斂縫等即可。中間部13的安裝位置在本實施例中為多關節部7的軸方向的中心部。但中間部13亦可相對於該中心部而朝軸方向位移地安裝。
圖5以及圖6是變形例的彎曲結構體1的非彎曲時以及彎曲時的縱剖面圖。再者,圖6中表示僅第一彎曲部9發生了彎曲的狀態。
圖5以及圖6的變形例為如下所述者,即:相對於多關節部7的軸方向的中心部,中間部13朝基部3側位移地安裝於可撓構件17。該變形例中,可變更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的長度來變更特性。例如,可變更第一彎曲部9的彎曲開始位置、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的彎曲角度、彎曲半徑等。
再者,亦可與圖5的變形例相反地,使中間部13朝可動部5側位移而安裝於可撓構件17。藉由如此般變更中間部13的安裝位置,從而可容易地調整特性。
而且,中間部13亦可相對於可撓構件17而可滑動地嵌合安裝。此時,藉由調整中間部13的位置,從而可變更鄰接的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的長度以使特性發生變化。但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必須對應於中間部13的位置調整來沿軸方向伸縮。
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的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的端部被分別安裝於中間部13的軸方向的兩側。該安裝在本實施例中為熔接或黏著等的固接,但亦可僅使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的端部簡單地抵接於中間部13而非固接。
藉此,中間部13從軸方向的兩側由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予以保持。
中間部13的內外徑與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的內外徑等同。因此,中間部13可抑制相對於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的朝向徑方向的突出,因此可防止外力不慎發生作用。
再者,中間部13的內外徑亦可相對於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的內外徑而設定為大或小。但中間部13的內徑是設為可安裝至可撓構件17的範圍。
中間部13的軸方向的尺寸是在可抑制可撓構件17的彎曲的範圍內設定。因而,彎曲結構體1可在可抑制可撓構件17的彎曲的範圍內使中間部13的軸方向的尺寸最小化。再者,中間部13的軸方向的尺寸亦可設為可對操作第二彎曲部11的金屬線進行固定的最小尺寸。
本實施例的中間部13的軸方向的尺寸小於中間部13的徑方向的尺寸(內外徑之差)。在與可撓構件17的關係上,中間部13的軸方向的尺寸為可撓構件17的外線圈部29的三圈左右。
但中間部13的軸方向的尺寸可根據可撓構件17的柔軟性等來適當設定,亦可更小或者更大。此時,可撓構件17亦可構成為,對應於其柔軟性等來調整安裝於中間部13的卷部29a的數量。
中間部13的材質只要根據可撓構件17的材質或對彎曲結構體1所要求的特性等來適當採用金屬或樹脂等即可。
[動作] 本實施例的彎曲結構體1可藉由操作者拉伸任一個或多個金屬線15及金屬線(未圖示),來使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朝向360度全方位的任一方位彎曲。
當第一彎曲部9彎曲時,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的多個波形墊圈31在相對於中立軸的彎曲的內側受到壓縮,並且在彎曲的外側伸展。
同時,可撓構件17的第一部分23在彎曲的內側收縮且在彎曲的外側伸長。本實施例中,在彎曲的內側,外線圈部29的間隙29b變小而使內線圈部27朝向彎曲的外側位移,在彎曲的外側,外線圈部29的間隙29b變大而容許內線圈部27的位移。
此時,中間部13在其安裝部分抑制可撓構件17的彎曲。中間部13在該可動部5側劃分出可撓構件17的第一部分23,且第一彎曲部9的外部構件19被安裝於可動部5側。
因此,中間部13作為第一彎曲部9的基部發揮功能。因而,第一彎曲部9相對於中間部13而整體上彎曲,從而可使可動部5指向所期望的方向。
當第二彎曲部11彎曲時,同樣地,使中間部13作為第二彎曲部11的可動部發揮功能,第二彎曲部11相對於基部3而整體上彎曲,可使中間部13指向所期望的方向。
如此,本實施例的彎曲結構體1中,藉由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的彎曲,可使可動部5指向所期望的方向。
[實施例1的效果] 如以上所說明般,本實施例的彎曲結構體1包括:多個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可相對於軸方向而彈性地彎曲;以及中間部13,位於鄰接的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間。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在軸方向上包括一體的可撓構件17。中間部13在鄰接的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間被安裝於可撓構件17,以抑制相對於軸方向的彎曲。
因而,只要可在鄰接的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間抑制可撓構件17的彎曲,便可減小中間部13的軸方向的尺寸。作為結果,彎曲結構體1可減小對於彎曲無幫助的部分,以獲得小轉向方便的結構。
中間部13是使可撓構件17沿軸方向插通的環狀構件,內周被安裝於可撓構件17。
因而,中間部13藉由使可撓構件17插通而安裝,從而可利用簡單的結構來容易且確實地抑制可撓構件17的彎曲。
中間部13被固接於可撓構件17,因此可更確實地抑制可撓構件17的彎曲。即便在使中間部13可滑動地嵌合於可撓構件17而安裝的情況下,亦可抑制可撓構件17的彎曲。
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分別包括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所述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包圍可撓構件17的周圍且具有彈性。
因而,本實施例中,可藉由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來對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賦予彈性,可降低可撓構件17的彈性。
鄰接的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的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中,在軸方向上夾著中間部13而彼此相向的端部被分別安裝於中間部13的軸方向的兩側。
因而,中間部13可兼作抑制可撓構件17的彎曲的構件與外部構件19、外部構件21的支持構件。因此,在彎曲結構體1中,可進一步減小對於彎曲無幫助的部分,以獲得小轉向更方便的結構。
可撓構件17具有內線圈部27以及外線圈部29,內線圈部27的對應的卷部27a嵌合至外線圈部29的鄰接卷部29a間的間隙29b。
因而,可撓構件17可抑制第一彎曲部9及第二彎曲部11的軸方向的壓縮,並且可使穿過內部的構件的路徑長度為固定。而且,可撓構件17藉由對安裝於中間部13的卷部29a的數進行調整,從而可容易地調整彎曲的抑制。
1:彎曲結構體 3:基部 5:可動部 7:多關節部 9:第一彎曲部 11:第二彎曲部 13:中間部 13a、17a:插通孔 15:金屬線 17:可撓構件 19、21:外部構件 23:第一部分 25:第二部分 27:內線圈部 27a、29a:卷部 29:外線圈部 29b:間隙 31:波形墊圈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彎曲結構體的立體圖。 圖2是圖1的彎曲結構體的非彎曲時的概略縱剖面圖。 圖3是表示圖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圖。 圖4是圖1的彎曲結構體的彎曲時的縱剖面圖。 圖5是變形例的彎曲結構體的非彎曲時的縱剖面圖。 圖6是變形例的彎曲結構體的彎曲時的縱剖面圖。
1:彎曲結構體
3:基部
5:可動部
7:多關節部
9:第一彎曲部
11:第二彎曲部
13:中間部
15:金屬線
17:可撓構件
17a:插通孔
19、21:外部構件
23:第一部分
25:第二部分

Claims (6)

  1. 一種彎曲結構體,包括: 多個彎曲部,能夠相對於軸方向而彈性地彎曲;以及 中間部,位於鄰接的彎曲部間, 所述多個彎曲部在所述軸方向上包括一體的可撓構件, 所述中間部在所述鄰接的彎曲部間被安裝於所述可撓構件,以抑制所述可撓構件相對於所述軸方向的彎曲。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彎曲結構體,其中 所述中間部是使所述可撓構件沿軸方向插通的環狀構件,且內周被安裝於所述可撓構件。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彎曲結構體,其中 所述中間部被固接於所述可撓構件。
  4.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彎曲結構體,其中 所述多個彎曲部分別具有外部構件,所述外部構件包圍所述可撓構件的周圍且具有彈性。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彎曲結構體,其中 所述多個彎曲部的所述外部構件,在所述軸方向上夾著所述中間部而彼此相向的端部被分別安裝於所述中間部的所述軸方向的兩側。
  6.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彎曲結構體,其中 所述可撓構件具有內線圈部以及外線圈部,所述內線圈部的對應的卷部嵌合至所述外線圈部的鄰接卷部間的間隙。
TW111116113A 2021-04-30 2022-04-28 彎曲結構體 TWI8065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78047 2021-04-30
JP2021078047A JP2022171422A (ja) 2021-04-30 2021-04-30 屈曲構造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3641A TW202243641A (zh) 2022-11-16
TWI806576B true TWI806576B (zh) 2023-06-21

Family

ID=83848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6113A TWI806576B (zh) 2021-04-30 2022-04-28 彎曲結構體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331783A1 (zh)
JP (1) JP2022171422A (zh)
CN (1) CN117177844A (zh)
TW (1) TWI806576B (zh)
WO (1) WO2022230975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90800A (ja) * 2012-11-01 2014-05-19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鉗子マニピュレータ、および鉗子マニピュレータを備える鉗子システム
JP2020026019A (ja) * 2018-08-14 2020-02-20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手術支援ロボット用インスツルメン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74069B2 (ja) 2007-03-29 2012-11-14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多関節湾曲機構及び多関節湾曲機構を備えた医療器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90800A (ja) * 2012-11-01 2014-05-19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鉗子マニピュレータ、および鉗子マニピュレータを備える鉗子システム
JP2020026019A (ja) * 2018-08-14 2020-02-20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手術支援ロボット用インスツルメン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71422A (ja) 2022-11-11
EP4331783A1 (en) 2024-03-06
CN117177844A (zh) 2023-12-05
WO2022230975A1 (ja) 2022-11-03
TW202243641A (zh) 2022-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72374B2 (ja) 関節機能部
JP6251807B2 (ja) 極低温冷凍機および他の装置用の非回転フレクシャーベアリング
JP2020026021A5 (zh)
WO2020209386A1 (ja) 可撓部材
TWI806576B (zh) 彎曲結構體
WO2020209387A1 (ja) 可撓部材
WO2020209388A1 (ja) 可撓部材
JPH04304983A (ja) 管内移動装置及びその操縦方法
JP7331854B2 (ja) リンク構造
TWI818632B (zh) 彎曲結構體
TW202415510A (zh) 彎曲結構體及其半成品
WO2024075677A1 (ja) 屈曲構造体及びその半製品
WO2023095861A1 (ja) 屈曲構造体及びその半製品
TWI792642B (zh) 彎曲結構體
JP2847223B2 (ja) 排気管用継手
EP4302941A1 (en) Bending structural body
US20230405844A1 (en) Bending operation mechanism
JP7289974B2 (ja) ウェーブワッシャー
JPH1133972A (ja) 連結装置
JPH09203487A (ja) 排気管継手
TW202417207A (zh) 彎曲結構體
WO2024053293A1 (ja) ロボットハンド
JPH09137883A (ja) ベローズ
JPH10121956A (ja) 自動車排気管用可撓性継手
JP2000028043A (ja) 配管継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