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6798B - 放熱裝置、蒸氣腔及電子機器 - Google Patents

放熱裝置、蒸氣腔及電子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6798B
TWI796798B TW110135997A TW110135997A TWI796798B TW I796798 B TWI796798 B TW I796798B TW 110135997 A TW110135997 A TW 110135997A TW 110135997 A TW110135997 A TW 110135997A TW I796798 B TWI796798 B TW I7967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liquid flow
liquid
aforementioned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5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3323A (zh
Inventor
小島慶次郎
沼本竜宏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3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3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6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679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2Fillings or auxiliary member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selected or arranged to facilitate heating or cooling
    • H01L23/427Cooling by change of state, e.g. use of heat pip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具備確保殼體之機械強度且具有較高之熱輸送效率之蒸氣腔之放熱裝置。
本發明之放熱裝置(100)之特徵在於具備蒸氣腔(1)及熱源(HS),且上述蒸氣腔(1)具備:殼體(10),其具有於厚度方向(Z)對向之第1內壁面(11a)及第2內壁面(12a);作動媒介(20),其被封入上述殼體(10)之內部空間;及芯,其配置於上述殼體(10)之上述內部空間,且自內側支持上述殼體(10)之上述第1內壁面(11a)及上述第2內壁面(12a);上述殼體(10)具有:蒸發部(EP),其使上述作動媒介(20)蒸發;及凝結部(CP),其使上述作動媒介(20)凝結;上述熱源(HS)配置於位於上述蒸發部(EP)之上述殼體(10)之外壁面;上述芯包含自上述蒸發部(EP)延伸至上述凝結部(CP)之複數個多孔體(31);於上述多孔體(31)之內部設置沿著上述多孔體(31)延伸之方向之積液部(51);藉由上述多孔體(31)及上述積液部(51)形成上述作動媒介(20)之液體流路(50);自上述厚度方向(Z)俯視下,上述蒸發部(EP)內之上述液體流路(50)之合計面積為上述蒸發部(EP)之面積之15%以上;上述液體流路(50)具有第1液體流路(50B)及第2液體流路(50A);上述第1液體流路(50B)之蒸發部(EP)側之端部(T1B)及上述第2液體流路(50A)之蒸發部(EP)側之端部(T1A)均位於上述蒸發部(EP)內;自上述第1液體流路(50B)來到上述蒸發部(EP)之定點(E1B)至上述蒸發部(EP)側之端部(T1B)之上述第1液體流路(50B)之流路長度(L1B),為自上述第1液體流路 (50B)來到上述蒸發部(EP)之定點(E1B)至上述蒸發部(EP)之重心(C1)之最短距離(D1B)之30%以上;自上述第2液體流路(50A)來到上述蒸發部(EP)之定點(E1A)至上述蒸發部(EP)側之端部(T1A)之上述第2液體流路(50A)之流路長度(L1A),為自上述第2液體流路(50A)來到上述蒸發部(EP)之定點(E1A)至上述蒸發部(EP)之重心(C1)之最短距離(D1A)之10%以上、未達30%。

Description

放熱裝置、蒸氣腔及電子機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放熱裝置、蒸氣腔及電子機器。
近年來,由元件之高積體化及高性能化所致之發熱量增加。又,由於因產品之小型化推進,而發熱密度增加,故放熱對策變重要。該狀況於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等移動終端之領域中尤為顯著。作為熱對策構件,多使用石墨片等,但由於其熱輸送量不充分,故探討各種熱對策構件之使用。其中,業界推進可使熱非常有效地擴散且為面狀之熱管之蒸氣腔之使用之探討。
蒸氣腔具有在殼體之內部封入作動媒介、及藉由毛細管力來輸送作動媒介之芯之構造。上述作動媒介當在吸收來自發熱元之熱之蒸發部中吸收來自發熱元之熱並於蒸氣腔內蒸發後,朝凝結部移動,被冷卻並恢復液相。恢復液相之作動媒介藉由芯之毛細管力而再次朝發熱元件側之蒸發部移動,將發熱元件冷卻。藉由重複其,而蒸氣腔可於不具有外部動力下獨立地作動,利用作動媒介之蒸發潛熱及凝結潛熱,二維高速地將熱擴散。
為了應對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等移動終端之薄型化,而亦對蒸氣腔謀 求薄型化。於如此之薄型之蒸氣腔中,難以確保機械強度及熱輸送效率。
為此,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般,曾提案為了確保構成蒸氣腔之殼體之機械強度,而利用配置於殼體之內部之芯作為用於保持殼體之形狀之支持體。
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蒸氣腔之特徵在於在由殼體之對向之一對內壁面、不與上述一對內壁面之芯之側面、及與上述芯之側面空開間隙而形成之對向面包圍之空間,形成有凝結之作動媒介之積液流路。根據專利文獻1,由於藉由將芯與積液流路組合,而可製作對芯始終供給液體之狀態,故減少作為液體流路之整體之液體之壓力損失,其結果,可增大蒸氣腔之最大熱輸送量。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9-113270號公報
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般,若於芯之內部設置積液部,則可防止液相之作動媒介之流動停滯。然而,基於不僅提高液相之作動媒介之循環效率而且提高氣相之作動媒介之循環效率,而提高蒸氣腔之熱輸送效率之觀點,具有改善之餘地。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之問題而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備確保殼體之機械強度且具有高熱輸送效率之蒸氣腔之放熱裝置。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又提供一種確保殼體之機械強度且具有高熱輸送效率之蒸氣腔。本發明之目的在於進一步提供一種具備上述放熱裝置或上述蒸氣腔之電子機器。
本發明之放熱裝置之特徵在於具備蒸氣腔及熱源,且上述蒸氣腔具備:殼體,其具有於厚度方向對向之第1內壁面及第2內壁面;作動媒介,其被封入上述殼體之內部空間;及芯,其配置於上述殼體之上述內部空間,且自內側支持上述殼體之上述第1內壁面及上述第2內壁面;上述殼體具有:蒸發部,其使上述作動媒介蒸發;及凝結部,其使上述作動媒介凝結;上述熱源配置於位於上述蒸發部之上述殼體之外壁面;上述芯包含自上述蒸發部延伸至上述凝結部之複數個多孔體;於上述多孔體之內部設置沿著上述多孔體延伸之方向之積液部;藉由上述多孔體及上述積液部形成上述作動媒介之液體流路;自上述厚度方向俯視下,上述蒸發部內之上述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為上述蒸發部之面積之15%以上;上述液體流路具有第1液體流路及第2液體流路;上述第1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及上述第2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均位於上述蒸發部內;自上述第1液體流路來到上述蒸發部之定點至上述蒸發部側之端部之上述第1液體流路之流路長度,為自上述第1液體流路來到上述蒸發部之定點至上述蒸發部之重心之最短距離之30%以上;自上述第2液體流路來到上述蒸發部之定點至上 述蒸發部側之端部之上述第2液體流路之流路長度,為自上述第2液體流路來到上述蒸發部之定點至上述蒸發部之重心之最短距離之10%以上、未達30%。
本發明之蒸氣腔之特徵在於具備:殼體,其具有於厚度方向對向之第1內壁面及第2內壁面;作動媒介,其被封入上述殼體之內部空間;及芯,其配置於上述殼體之上述內部空間,且自內側支持上述殼體之上述第1內壁面及上述第2內壁面;且上述殼體具有:蒸發部,其使上述作動媒介蒸發;及凝結部,其使上述作動媒介凝結;上述芯包含自上述蒸發部延伸至上述凝結部之複數個多孔體;於上述多孔體之內部設置沿著上述多孔體延伸之方向之積液部;藉由上述多孔體及上述積液部形成上述作動媒介之液體流路;自上述厚度方向俯視下,上述蒸發部內之上述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為上述蒸發部之面積之15%以上;上述液體流路具有第1液體流路及第2液體流路;上述第1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及上述第2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均位於上述蒸發部內;自上述第1液體流路來到上述蒸發部之定點至上述蒸發部側之端部之上述第1液體流路之流路長度,為自上述第1液體流路來到上述蒸發部之定點至上述蒸發部之重心之最短距離之30%以上;自上述第2液體流路來到上述蒸發部之定點至上述蒸發部側之端部之上述第2液體流路之流路長度,為自上述第2液體流路來到上述蒸發部之定點至上述蒸發部之重心之最短距離之10%以上、未達30%。
本發明之電子機器之特徵在於具備上述放熱裝置或上述蒸氣腔。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具備確保殼體之機械強度且具有較高之熱輸送效率之蒸氣腔之放熱裝置。
1,1A,1B,1C:蒸氣腔
10:殼體
11:第1片材
11a:第1內壁面
12:第2片材
12a:第2內壁面
20:作動媒介
30:芯
31:多孔體
31a:第1多孔體
31b:第2多孔體
50,501,502:液體流路
50B,50B',50D',50F,50F',50H',50L,50N:第1液體流路
50A,50C,50D,50E,50G,50H,50I,50K,50M:第2液體流路
50B":第3液體流路/液體流路
50B''',50J:第4液體流路/液體流路
51:積液部/積液流路
52:蒸氣流路
100:放熱裝置
a:積液部之寬度
b:蒸氣流路之寬度
C1,C2:蒸發部之重心
CP:凝結部
D1A,D1B,D1B',D1B''',D1D,D2I,D2J,D2L,D2M:自液體流路來到蒸發部之定點至蒸發部之重心之最短距離
E1A,E1B,E1B',E1B''',E1C,E1D,E1D',E1E,E1F,E1F',E1G,E1H,E1H',E2I,E2J,E2L,E2M:液體流路來到蒸發部內之定點
EP,EP1,EP2:蒸發部
HS:熱源
II-II,III-III:線
L1A,L1B,L1B',L1B''',L1D,L2I,L2J,L2L,L2M: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內之流路長度
L2L1,L2L2:長度
T1A,T1B,T1B',T1B''',T1D,T1D',T1F',T1H',T2I,T2J,T2L,T2M: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之積液部之末端
X:寬度方向
Y:長度方向
Z:厚度方向
圖1係示意性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放熱裝置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2係構成圖1所示之放熱裝置之蒸氣腔之II-II線剖視圖。
圖3係構成圖1所示之放熱裝置之蒸氣腔之III-III線剖視圖。
圖4係圖2所示之蒸氣腔之蒸發部附近之放大圖。
圖5係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之一例之蒸發部附近之部分放大剖視圖。
圖6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之一例之蒸發部附近之部分放大剖視圖。
圖7係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之一例之蒸發部附近之部分放大剖視圖。
圖8係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之一例之蒸發部附近之部分放大剖視圖。
圖9係示意性顯示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之一例之剖視圖。
圖10係示意性顯示本發明之第7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之一例之剖視圖。
圖11係示意性顯示本發明之第8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之一例之剖視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放熱裝置及蒸氣腔進行說明。
然而,本發明並非係限定於以下之構成者,可於不變更本發明之要旨之範圍內適宜變更而應用。此外,將2個以上之以下記載之本發明之各個較理想之構成組合而成者也為本發明。
以下所示之各實施形態為例示,應瞭解可進行不同之實施形態所示之構成之部分置換或組合。於第2實施形態以後,省略針對與第1實施形態共通之事項之記述,僅針對不同之點進行說明。尤其是,針對由同樣之構成實現之同樣之作用效果,不會於每一實施形態中依次言及。
於以下之說明中,於不特別區別各實施形態之情形下,簡稱為「本發明之放熱裝置」或「本發明之蒸氣腔」。
以下所示之圖式係示意性圖式,有其尺寸及縱橫比之比例尺等與實際之產品不同之情形。
[第1實施形態]
圖1係示意性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放熱裝置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2係構成圖1所示之放熱裝置之蒸氣腔之II-II線剖視圖。圖3係構成圖1所示之放熱裝置之蒸氣腔之III-III線剖視圖。
圖1所示之放熱裝置100具備:蒸氣腔1、及作為發熱元件之熱源 (heat source)HS。
作為熱源HS,可舉出電子機器之電子零件、例如中央處理裝置(CPU)等。
構成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放熱裝置之蒸氣腔亦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蒸氣腔。
如圖2所示,蒸氣腔1具備被密閉成氣密狀態之中空之殼體10。殼體10如圖3所示般具有於厚度方向Z對向之第1內壁面11a及第2內壁面12a。如圖2及圖3所示,蒸氣腔1具備芯30,前述芯30配置於殼體10之內部空間,且自內側支持殼體10之第1內壁面11a及第2內壁面12a。進而,於殼體10之內部空間封入作動媒介20。
芯意指具有藉由毛細管力來輸送作動媒介之毛細管力構造之構造體。
於殼體10中如圖2所示般設定:使封入之作動媒介蒸發之蒸發部(evaporation portion)EP、及使蒸發之作動媒介20凝結之凝結部(condensation portion)CP。
殼體10之內部空間中之為熱源HS之附近且由熱源HS加熱之部分相當於蒸發部EP。
另一方面,遠離蒸發部EP之部分相當於凝結部CP。
此外,由於被熱源HS加熱之部分相當於蒸發部EP,故蒸發部EP之大小與熱源HS之大小可不完全一致。惟,基於熱輸送效率之設計及熱源HS 與蒸發部EP之定位之檢測之觀點,蒸發部EP之大小與熱源HS之大小較佳為大致同等。
熱源HS配置於殼體10之外壁面。熱源HS可與殼體10之外壁面直接接觸,亦可經由熱傳導脂或銅板等金屬板等而接觸。熱傳導脂或金屬板可抑制由殼體10之外壁面與熱源HS之表面之間之凹凸(間隙)所致之熱輸送效率之降低。
可於殼體10之外壁面預先施以顯示配置熱源HS之位置之凹凸或標記等之設計。又,可於殼體10之外壁面施以顯示蒸發部EP之位置之凹凸或標記等之設計。
於圖2及圖3中,芯30包含自蒸發部EP延伸至凝結部CP之複數個多孔體31。多孔體31作為藉由毛細管力來輸送作動媒介20之芯發揮功能。多孔體31例如包含金屬多孔體、陶瓷多孔體或樹脂多孔體。多孔體31例如可包含金屬多孔質燒結體、陶瓷多孔質燒結體等燒結體。多孔體31較佳為包含銅或鎳之多孔質燒結體。
於多孔體31之內部設置有沿著多孔體31延伸之方向之積液部51。積液部51由構成多孔體31之第1多孔體31a及第2多孔體31b、以及殼體10之第1內壁面11a及第2內壁面12a區劃。
藉由積液部51、及區劃積液部51之第1多孔體31a及第2多孔體31b,形成液體流路50。於1個多孔體31中,第1多孔體31a與第2多孔體31b之間之距離a相當於積液部51之寬度。
另一方面,殼體10之內部空間中非為液體流路50之部分成為蒸氣流路52。隔著蒸氣流路52對向之多孔體31彼此之距離b相當於蒸氣流路52之寬度。
如圖3所示,積液部51之寬度a短於蒸氣流路52之寬度b。
如圖2所示,液體流路50自蒸發部EP延伸至凝結部CP。於蒸發部EP中,液體流路50放射狀延伸,各液體流路50於蒸發部EP內未連接蒸發部EP側之端部。另一方面,於凝結部CP中,所有液體流路50之凝結部CP側之端部相互連接。
液體流路50於自蒸發部EP到達凝結部CP之間,延伸之方向可改變,可分支或合流。
相互鄰接之液體流路50與蒸氣流路52大致平行延伸。又,在與液體流路50延伸之方向大致垂直之方向上,液體流路50與蒸氣流路52交替地配置。
蒸氣腔1於整體上為面狀。亦即,殼體10於整體上為面狀。此處,「面狀」包含板狀及片材狀,意指寬度方向X之尺寸(以下稱為寬度)及長度方向Y之尺寸(以下稱為長度)相對於厚度方向Z之尺寸(以下稱為厚度或高度)相當大之形狀、例如寬度及長度為厚度之10倍以上、較佳為100倍以上之形狀。
蒸氣腔1之大小、亦即殼體10之大小無特別限定。蒸氣腔1之寬度及長度可根據用途而適宜設定。蒸氣腔1之寬度及長度各者為例如5mm以上 500mm以下,20mm以上300mm以下或50mm以上200mm以下。蒸氣腔1之寬度及長度可相同,亦可不同。
殼體10較佳為由外緣部被接合之對向之第1片材11及第2片材12構成。構成第1片材11及第2片材12之材料只要為具有適合用作蒸氣腔之特性、例如熱傳導性、強度、柔軟性、可撓曲性等者,則無特別限定。構成第1片材11及第2片材12之材料較佳為金屬,例如為銅、鎳、鋁、鎂、鈦、鐵、或以其等為主成分之合金等,尤佳為銅。構成第1片材11及第2片材12之材料可相同,亦可不同,較佳為相同。
第1片材11及第2片材12於該等外緣部中相互接合。上述之接合之方法無特別限定,但例如可使用雷射熔接、電阻熔接、擴散接合、比焊接、TIG熔接(鎢極惰性氣體熔接)、超音波接合或樹脂密封,較佳為使用雷射熔接、電阻熔接或比焊接。
第1片材11及第2片材12之厚度無特別限定,但各者較佳為10μm以上200μm以下,更佳為30μm以上100μm以下,最佳為40μm以上60μm以下。第1片材11及第2片材12之厚度可相同,亦可不同。又,第1片材11及第2片材12之各片材之厚度可跨及整體地相同,亦可一部分較薄。
第1片材11及第2片材12之形狀無特別限定。例如,於圖3所示之例中,第1片材11為厚度為一定之平板形狀,第2片材12為外緣部厚於外緣部以外之部分之形狀。
蒸氣腔1整體之厚度無特別限定,但較佳為50μm以上500μm以下。
作動媒介20只要為可於殼體10內之環境下產生氣-液之相變者,則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利用水、乙醇類、氟氯烴替代品等。例如,作動媒介為水性化合物,較佳為水。
芯30自內側支持殼體10之第1內壁面11a及第2內壁面12a。藉由將芯30配置於殼體10之內部空間,而可確保殼體10之機械強度,且吸收來自殼體10外部之衝擊。進而,藉由利用芯30作為殼體10之支持體,而可謀求蒸氣腔1之輕量化。
於圖3所示之例中,第1多孔體31a及第2多孔體31b與第1內壁面11a及第2內壁面12a相接。第1多孔體31a及第2多孔體31b可與第1內壁面11a及第2內壁面12a之任一者相接,亦可不與第1內壁面11a及第2內壁面12a相接。
於蒸發部EP中,位於積液部51之液相之作動媒介20經由殼體10之內壁面被加熱而蒸發。藉由作動媒介20蒸發,而蒸發部EP附近之蒸氣流路52內之氣體之壓力升高。藉此,氣相之作動媒介20於蒸氣流路52內朝向凝結部CP側移動。
到達凝結部CP之氣相之作動媒介20經由殼體10之內壁面被奪走熱而 凝結並成為液滴。作動媒介20之液滴藉由毛細管力而浸入多孔體31之細孔內。又,浸入多孔體31之細孔內之液相之作動媒介20之一部分流入積液部51內。
流入液體流路50內之液相之作動媒介20藉由毛細管力而移動至蒸發部EP,於蒸發部EP中被加熱而蒸發。
蒸發而成為氣相之作動媒介20再次通過蒸氣流路52且向凝結部CP側移動。如此,蒸氣腔1可重複利用作動媒介20之氣-液之相變化,將於蒸發部EP側回收之熱重複輸送至凝結部CP側。
於本發明之蒸氣腔中,液體流路之一部分來到蒸發部。
自厚度方向俯視下,蒸發部內之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為蒸發部EP之面積之15%以上。
藉由將蒸發部內之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設為蒸發部之面積之15%以上,而可朝蒸發部內供給充分量之液相之作動媒介,故而可抑制產生乾涸。
自厚度方向俯視下,蒸發部內之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較佳為蒸發部之面積之80%以下。
若蒸發部內之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超過蒸發部之面積之80%,則不易於蒸發部內確保蒸氣流路之充分之通道。其結果,蒸發部內之氣液交換未充分進行,容易產生乾涸。
液體流路具有第1液體流路及第2液體流路。
第1液體流路及第2液體流路均為蒸發部側之端部位於蒸發部內之液體流路。
第1液體流路及第2液體流路可根據蒸發部EP內之流路長度佔自液體流路來到蒸發部之定點至蒸發部之重心之最短距離之比例來區別。
來到蒸發部之液體流路中自液體流路來到蒸發部之定點至蒸發部之末端之流路長度為自液體流路來到蒸發部之定點至蒸發部之重心之最短距離之30%以上之情形為第1液體流路。又,自液體流路來到蒸發部之定點至蒸發部之末端之流路長度為自液體流路來到蒸發部之定點至蒸發部之重心之最短距離之10%以上、未達30%之情形為第2液體流路。
針對第1液體流路及第2液體流路,一面參照圖4,一面進行說明。
圖4係圖2所示之蒸氣腔之蒸發部附近之放大圖。
如圖4所示,於蒸發部EP內存在液體流路50A、50B、50C、50D、50E、50F、50G、50H。液體流路50A、50B、50C、50D、50E、50F、50G、50H均為蒸發部EP側之端部位於蒸發部EP內。
液體流路50A之蒸發部EP內之流路長度為自液體流路50A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1A至液體流路50A之蒸發部EP側之端部之積液部51之末端T1A之長度(圖4中,以雙箭頭L1A表示之長度)。又,自液體流路50A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1A至蒸發部EP之重心C1之最短距離為以雙箭頭D1A表示之距離。長度L1A/距離D1A為約20%。因此,液體流路50A為第2液體 流路。此外,液體流路來到蒸發部之定點為表示液體流路之寬度方向之中央之線與蒸發部之邊界線相交之定點。
液體流路50C之蒸發部EP內之形狀相對於通過蒸發部EP之重心C1且於沿著長度方向Y之方向延伸之線段,與液體流路50A成為線對稱。又,液體流路50G及液體流路50E之蒸發部EP之形狀相對於通過蒸發部EP對稱重心C1且於沿著寬度方向X之方向延伸之線段,分別與液體流路50A及液體流路50C成為線對稱。
因此,關於液體流路50C、50E、50G,蒸發部EP內之流路長度及自各液體流路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1C、E1E、E1G至蒸發部EP之重心C1之最短距離均與液體流路50A同樣。因此,液體流路50C、50E、50G均為第2液體流路。
液體流路50B之蒸發部EP內之流路長度為自液體流路50B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1B至液體流路50B之蒸發部EP側之端部之積液部51之末端T1B之長度(圖4中,以雙箭頭L1B表示之長度)。又,自液體流路50B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1B至蒸發部EP之重心C1之最短距離為以雙箭頭D1B表示之距離。長度L1B/距離D1B為約75%。因此,液體流路50B為第1液體流路。
液體流路50F之蒸發部EP內之形狀相對於通過蒸發部EP之重心C1且於沿著寬度方向X之方向延伸之線段,與液體流路50B成為線對稱。因此,關於液體流路50F,蒸發部EP內之流路長度及自液體流路50F來到蒸 發部EP之定點E1F至蒸發部EP之重心C1之最短距離與液體流路50B同樣。因此,液體流路50F為第1液體流路。
液體流路50D之蒸發部EP內之流路長度為自液體流路50D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1D至液體流路50D之蒸發部EP側之端部之積液部51之末端T1D之長度(圖4中,以雙箭頭L1D表示之長度)。又,自液體流路50D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1D至蒸發部EP之重心C1之最短距離為以雙箭頭D1D表示之長度。長度L1D/距離D1D成為約28%。因此,液體流路50D為第2液體流路。
液體流路50H之蒸發部EP內之形狀,相對於通過蒸發部EP之重心C1且於沿著長度方向Y之方向延伸之線段,與液體流路50D成為線對稱。因此,關於液體流路50H,蒸發部EP內之流路長度及自液體流路50H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1H至蒸發部EP之重心C1之最短距離與液體流路50D同樣。因此,液體流路50H為第2液體流路。
根據以上所述,於圖4所示之蒸發部EP中,存在2個第1液體流路(液體流路50B、液體流路50F)、及6個第2液體流路(液體流路50A、50C、50D、50E、50G、50H)。又,蒸發部EP內之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為蒸發部EP之面積之46.6%。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放熱裝置中,由於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位於蒸發部內,故可使液相之作動媒介直接回流至蒸發部內,抑制產生 乾涸。進而,具有第1液體流路與第2液體流路兩者作為液體流路,且自厚度方向俯視下,蒸發部內之液體流路之面積為蒸發部之面積之15%以上。若為如此之狀態,則氣相之作動媒介之循環與液相之作動媒介之循環之平衡良好,可發揮較高之熱輸送效率。
於液體流路不具有第2液體流路之情形下,容易因第1液體流路而阻塞蒸發部內之蒸氣流路,使得氣相之作動媒介之循環效率不充分。
於液體流路不具有第1液體流路之情形下,由於無法使液體之作動媒介回流至蒸發部之中央附近,故液相之作動媒介之循環效率不充分。
自厚度方向俯視下,若蒸發部內之液體流路之面積未達蒸發部之面積之15%,則無法對液相之作動媒介進行充分之加熱,液相之作動媒介之循環效率將變得不充分。
於本發明之放熱裝置中,第2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較佳為未與第1液體流路連接。
若第2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與第1液體流路連接,則於蒸氣部內會將蒸氣之通道阻塞,妨礙作動媒介自蒸發部朝凝結部移動。
蒸發部內之蒸氣流路之最小寬度較佳為500μm以上。若蒸發部內之蒸氣流路之最小寬度為上述範圍,則氣相之作動媒介容易通過蒸氣流路中,氣相之作動媒介之循環效率提高。
液體流路所具有之第1液體流路之數量無特別限定,可為1個,亦可為複數個。
液體流路所具有之第1液體流路之數量較佳為6個以下,更佳為4個以下。
液體流路所具有之第2液體流路之數量無特別限定,可為1個,亦可為複數個,但較佳為複數個。
若液體流路具有複數個第2液體流路,則液體流路於蒸發部內所佔之比例不會太高,可提高液相之作動媒介之循環效率。
液體流路所具有之第2液體流路之數量較佳為6個以下,更佳為4個以下。
繼而,針對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放熱裝置及蒸氣腔進行說明。惟,於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放熱裝置中,蒸氣腔以外之構成與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放熱裝置同樣。因此,以後,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蒸氣腔。
[第2實施形態]
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中,液體流路具有複數個第1液體流路。進而,複數個第1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彼此於蒸發之重心連接,積液部彼此連通。
圖5係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之一例之蒸發部附近之部分放大剖視圖。圖5所示之蒸氣腔為自圖4所示之蒸氣腔使液體流路50B、 50D、50F、50H之形狀變化之變化例。
如圖5所示,於蒸發部EP內存在液體流路50A、50B'、50C、50D'、50E、50F'、50G、50H'。液體流路50A、50B'、50C、50D'、50E、50F'、50G、50H'均為蒸發部EP側之端部位於蒸發部EP內。
液體流路50B'、50D'、50F'、50H'均為液體流路之蒸發部EP側之端部到達蒸發部EP之重心C1。進而,液體流路50B'、50D'、50F'、50H'之積液部彼此連通。亦即,液體流路50B'、50D'、50F'、50H'之蒸發部EP側之端部之積液部之各末端T1B'、T1D'、T1F'、T1H'於蒸發部EP之重心C1重疊。
液體流路50B'之蒸發部EP內之流路長度為自液體流路50B'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1B'至液體流路50B'之蒸發部EP側之端部之積液部51之末端T1B'之長度(圖5中,以雙箭頭L1B'表示之長度)。又,自液體流路50B'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1B'至蒸發部EP之重心C1之最短距離為以雙箭頭D1B'表示之距離。於液體流路50B'中,因蒸發部EP側之端部之積液部51之末端T1B'與蒸發部EP之重心C1重疊,而長度L1B'與距離D1B'相等,長度L1B'/距離D1B'為100%。因此,液體流路50B'為第1液體流路。
關於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分別為定點E1D'、E1F'、E1H'之液體流路50D'、50F'、50H'亦然,蒸發部EP側之端部之積液部51之末端T1D'、T1F'、T1H'與蒸發部EP之重心C1重疊。因此,液體流路50D'、50F'、50H'亦與液體流路50B'同樣地為第1液體流路。
液體流路50A、50C、50E、50G與圖4所示之蒸氣腔同樣。因此,液 體流路50A、50C、50E、50G均為第2液體流路。
根據以上事實,於圖5所示之蒸發部EP存在4個第1液體流路(液體流路50B'、50D'、50F'、50H')、及4個第2液體流路(液體流路50A、50C、50E、50G)。又,蒸發部EP內之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成為蒸發部EP之面積之55.7%。
於本說明書中,針對具有n處來到蒸發部之定點之液體流路,考量將n個液體流路於特定位置相互連接。分割液體流路之步序如以下般。藉由分割液體流路,而決定配置於蒸發部內之液體流路之個數、及各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
(1)將液體流路中最靠近蒸發部之重心之位置決定為基準點。
(2)以所決定之基準點為基準,而分割液體流路。
步序(1)
首先,將具有n處來到蒸發部之定點之液體流路中最靠近蒸發部之重心之定點決定為基準點。
於最靠近蒸發部之重心之定點於液體流路上存在2處以上之情形下,選擇根據該基準點而分割之液體流路之數量較多之定點。另一方面,於根據基準點而分割之液體流路之數量相同之情形下,針對各液體流路,求得自液體流路來到蒸發部之定點至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之積液流路之末端之距離相對於自液體流路來到蒸發部之定點至蒸發部之重心之距離的比例,選擇該比例之合計值變得最高之定點。
步序(2)
繼而,根據所決定之基準點,而分割液體流路。
所分割之液體流路之數量根據基準點之位置及液體流路之形狀而異。例如,於基準點位於直線狀之液體流路上之情形下,根據該基準點,將液體流路一分為二。又,於基準點位於Y字形狀之液體流路之分支點上之情形下,根據該基準點,將液體流路一分為三。
將上述步序應用於圖5所示之蒸氣腔而說明。
圖5所示之蒸氣腔於蒸發部EP內具有十字形狀之液體流路。該十字形狀之液體流路於蒸發部EP內具有4處(定點E1B'、E1D'、E1F'、E1H')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該十字形狀之液體流路中最靠近蒸發部EP之重心C1之定點為蒸發部EP之重心C1。因此,蒸發部之重心C1成為分割液體流路之基準點[步序(1)]。
將如上述般決定之蒸發部EP之重心C1作為基準點,十字形狀之液體流路被分割成4個液體流路(液體流路50B'、50D'、50F'、50H')[步序(2)]。
其結果,於圖5所示之十字形狀之液體流路中,考量4個液體流路(液體流路50B'、50D'、50F'、50H')之蒸發部EP側之端部之積液流路51之末端(分別為T1B'、T1D'、T1F'、T1H')彼此於蒸發部EP之重心C1處連接且連通。
藉由上述步序(2)而分割之各液體流路可具有2處以上之液體流路來到 蒸發部之定點。該情形下,藉由以下之步序(3)及步序(4),進一步分割液體流路。
步序(3)
於藉由步序(2)而分割之各液體流路具有2處以上之液體流路來到蒸發部之定點之情形下,以流路長度變得最長之方式分割液體流路。
具體而言,將沿著自液體流路來到蒸發部之各定點至基準點之液體流路之長度(流路長度)進行比較,將流路長度最長之液體流路設為主流路(一次流路)。針對剩餘之液體流路,設為於自母流路之分支點處自母流路分支之子流路(二次流路)。子流路考量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於自母流路之分支點處連接於母流路。
步序(4)
重複步序(3)之操作直至液體流路無法分割為止。
例如,於在步序(3)中剩餘之子流路具有2處以上之來到蒸發部之定點之情形下,利用以下之步序自子流路分割孫流路。
流路長度最長之液體流路設為子流路(二次流路)。針對剩餘之液體流路,設為於自子流路之分支點處自子流路分支之孫流路(三次流路)。孫流路考量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於自子流路之分支點處連接於子流路。
於上述步序(1)及(2)中,在蒸發部內,不考量下述液體流路,即:為通過基準點之液體流路,且於將基準點視為一端部時,另一端部位於蒸發部內。
如此之液體流路視為於步序(1)及(2)中所分割之液體流路中蒸發部內之流路長度最長之液體流路之上游部分。又,於存在2個以上之如此之液體流路之情形下,設為上游部分之流路長度、與在步序(1)及(2)中所分割之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內之流路長度(下游部分之流路長度)之合計變得最長之組合。
[第3實施形態]
於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中,液體流路進一步具有第3液體流路。
第3液體流路為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位於蒸發部之外側之液體流路。
圖6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之一例之蒸發部附近之部分放大剖視圖。又,圖6為將圖4所示之蒸氣腔之液體流路50B之形狀變更之變化例。
如圖6所示,液體流路50B"不會來到蒸發部EP。亦即,液體流路50B"之蒸發部EP側之端部位於蒸發部之外側。
液體流路中蒸發部EP側之端部位於蒸發部之外側之液體流路50B"為第3液體流路。
根據以上事實,於圖6所示之蒸發部EP存在1個第1液體流路(液體流路50F)、及6個第2液體流路(液體流路50A、50C、50D、50E、50G、50H)。又,蒸發部EP內之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成為蒸發部EP之面積之 36.4%。
若意圖根據殼體之形狀以及蒸發部之形狀及位置,出於提高液相之作動媒介之循環效率之目的,配置第1液體流路或第2液體流路,則有將蒸氣流路阻塞,降低蒸發部之氣相之作動媒介之循環效率之情形。對此,由於第3液體流路為不會來到蒸發部之液體流路,故不會使氣相之作動媒介之循環效率降低,可提高蒸發部之液相之作動媒介之循環效率。
[第4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蒸氣腔於蒸發部內進一步具有第4液體流路。第4液體流路為蒸發部內之流路長度超過自液體流路來到蒸發部之定點至蒸發部之重心之最短距離之0%、未達10%之液體流路。
圖7係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之一例之蒸發部附近之部分放大剖視圖。又,圖7為將圖4所示之蒸氣腔之液體流路50B之形狀變更之變化例。
如圖7所示,液體流路50B'''來到蒸發部EP。液體流路50'''之蒸發部EP內之流路長度為自液體流路50B'''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1B'''至液體流路50B'''之蒸發部EP側之端部之積液部51之末端T1B'''之長度(圖7中,以雙箭頭L1B'''表示之長度)。又,自液體流路50B'''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1B'''至蒸發部EP之重心C1之最短距離為D1B'''。長度L1B'''/距離D1B'''為約9%。因此,液體流路50B'''為第4液體流路。
根據以上事實,於圖7所示之蒸發部EP存在1個第1液體流路(液體流路50F)、6個第2液體流路(液體流路50A、50C、50D、50E、50G、50H)、及1個第4液體流路(液體流路50B''')。又,蒸發部EP內之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成為蒸發部EP之面積之37.5%。
有即便根據殼體之形狀以及蒸發部之形狀及位置,調整配置於蒸發部內之第1液體流路及第2液體流路之位置及個數,亦不會取得蒸發部之液體之作動媒介之循環效率與氣體之作動媒介之循環效率之平衡之情形。如此之情形下,若利用第4液體流路,亦容易調整液體之作動媒介之循環效率與氣體之作動媒介之循環效率之平衡。
[第5實施形態]
圖8係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之一例之蒸發部附近之部分放大剖視圖。
如圖8所示,於蒸發部EP內存在液體流路50I、50J、50K、50L、50M、50N。
液體流路50I之蒸發部EP內之流路長度為自液體流路50I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2I至液體流路50I之蒸發部EP側之端部之積液部51之末端T2I之長度(圖8中,以雙箭頭L2I表示之長度)。又,自液體流路50I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2I至蒸發部EP之重心C2之最短距離為以雙箭頭D2I表示之距離。長度L2I/距離D2I為約29%。因此,液體流路50I為第2液體流路。
蒸發部EP內液體流路50K之形狀相對於通過蒸發部EP之重心C2且於沿著長度方向Y之方向延伸之線段,與液體流路50I成為線對稱。因此,關於液體流路50K,蒸發部EP內之流路長度及自液體流路50K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至蒸發部之重心C2之最短距離與液體流路50I同樣。因此,液體流路50K為第2液體流路。
液體流路50J之蒸發部EP內之流路長度為自液體流路50J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2J至液體流路50J之蒸發部EP側之端部之積液部51之末端T2J之長度(圖8中,以雙箭頭L2J表示之長度)。又,自液體流路50J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2J至蒸發部EP之重心C2之最短距離為以雙箭頭D2J表示之距離。此處,長度L2J/D2J為約9%。因此,液體流路50J為第4液體流路。
液體流路50L之蒸發部EP內之流路長度為自液體流路50L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2L至液體流路50L之蒸發部EP側之端部之積液部51之末端T2L之長度L2L(圖8中,以雙箭頭L2L1表示之長度與以雙箭頭L2L2表示之長度之合計)。又,自液體流路50L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2L至蒸發部EP之重心C2之最短距離為以雙箭頭D2L表示之距離。此處,長度L2L/距離D2L成為約110%。因此,液體流路50L為第1液體流路。
蒸發部EP內之液體流路50N之形狀相對於通過蒸發部EP之重心C2且於沿著長度方向Y之方向延伸之線段,與液體流路50L成為線對稱。因此,關於液體流路50N,蒸發部EP內之流路長度及自液體流路50N來到蒸 發部之定點至蒸發部之重心C2之最短距離與液體流路50L同樣。因此,液體流路50N為第1液體流路。
液體流路50M之蒸發部EP內之流路長度為自液體流路50M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2M至液體流路50M之蒸發部EP側之端部之積液部51之末端T2M之長度(圖8中,以雙箭頭L2M表示之長度)。又,自液體流路50M來到蒸發部EP之定點E2M至蒸發部EP之重心C2之最短距離為以雙箭頭D2M表示之長度。長度L2M/距離D2M成為約29%。因此,液體流路50M為第2液體流路。
根據以上事實,於圖8所示之蒸發部EP存在2個第1液體流路(液體流路50L、50N)、3個第2液體流路(液體流路50I、50K、50M)、及1個第4液體流路(液體流路50J)。
又,蒸發部EP內之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為蒸發部EP之面積之53.3%。
如上述般,於本發明之蒸氣腔中,第1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內之流路長度可超過自液體流路來到蒸發部內之定點至蒸發部之重心之最短距離之100%。
[第6實施形態]
圖9係示意性顯示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之一例之剖視圖。
於圖9所示之蒸氣腔1A中,與圖2所示之蒸氣腔1不同,積液部51之凝結部CP側之端部互不連接。
亦即,於本發明之蒸氣腔中,積液部之凝結部側之端部可互不連接。又,積液部之凝結部側之端部可不由多孔體封閉。
[第7實施形態]
於本發明之第7實施形態中,殼體具有複數個蒸發部。
圖10係示意性顯示本發明之第7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之一例之剖視圖。
於圖10所示之蒸氣腔1B中,於殼體10設定複數個蒸發部EP1及EP2、及凝結部CP。蒸發部之數量、配置、尺寸無特別限定。
於蒸發部EP1及蒸發部EP2之至少一者中,只要蒸發部內之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為蒸發部之面積之15%以上,且該蒸發部具有第1液體流路及第2液體流路即可。於蒸氣腔1B中,蒸發部EP1滿足上述條件。
亦即,於本發明之蒸氣腔中,殼體可具備複數個蒸發部。
[第8實施形態]
於本發明之第8實施形態中,殼體之平面形狀與第1實施形態~第7實施形態不同,形成沿著殼體之平面形狀之蒸氣流路及液體流路。
圖11係示意性顯示本發明之第8實施形態之蒸氣腔之一例之剖視圖。
於圖11所示之蒸氣腔1C中,殼體10之平面形狀為L字型。自蒸發部EP朝向凝結部CP之液體流路50具有:沿長度方向Y延伸之液體流路501、及沿寬度方向X延伸之液體流路502。
液體流路501與液體流路502大致直接地連接,但液體流路501與液體流路502之連接方向不限定於上述方向。例如,液體流路501與液體流路502可以90°以外之角度連接,亦可藉由曲線而連接。
於本發明之蒸氣腔中,殼體之平面形狀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三角形或矩形等多角形、圓形、楕圓形、及將其等組合而成之形狀等。又,殼體之平面形狀可為L字型、C字型(
Figure 110135997-A0305-02-0030-1
字型)等。又,可於殼體之內部具有貫通口。殼體之平面形狀可為與蒸氣腔之用途、蒸氣腔之組入部位之形狀、位於附近之其他零件相應之形狀。
[其他實施形態]
於本發明之蒸氣腔中,多孔體可於厚度方向上寬度為一定,亦可於厚度方向上寬度非為一定。又,多孔體之第1內壁面側之端部之寬度與第2內壁面側之端部之寬度可相同,亦可不同。
多孔體之寬度可自第1內壁面側之端部朝向第2內壁面側之端部連續變窄。
多孔體之寬度可自第1內壁面側之端部朝向第2內壁面側之端部階段 性變窄。
構成積液部之多孔體之第1內壁面側之端部可相互連接。由於若多孔體之端部相互連接,則多孔體與第1內壁面之接觸面積增加,藉此接著強度增強,故可提高對於彎曲或振動等機械應力之耐性。
多孔體可於第1內壁面側之端部與第2內壁面側之端部之間具有寬度較第1內壁面側之端部及第2內壁面側之端部更寬廣之部分。
多孔體可於第1內壁面側之端部與第2內壁面側之端部之間具有寬度較第1內壁面側之端部及第2內壁面側之端部更窄之部分。
於本發明之蒸氣腔中,自內側支持殼體之第1內壁面及第2內壁面之芯除了具有多孔體以外,還可具有沿第1內壁面配置之第1芯及/或沿第2內壁面配置之第2芯。
第1芯及第2芯只要為具有可藉由毛細管力而使作動媒介移動之毛細管力構造之芯,則無特別限定。芯之毛細管力構造可為先前之蒸氣腔中使用之周知之構造。作為毛細管力構造,可舉出細孔、槽、突起等具有凹凸之細微構造,例如多孔構造、纖維構造、槽構造、網眼構造等。
第1芯及第2芯之材料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藉由蝕刻加工或金屬加工而形成之金屬多孔膜、網、不織布、燒結體、多孔體等。成為芯之材料之網例如可為由金屬網、樹脂網、或經表面塗層之該等網構成者,較佳由銅網、不銹鋼(SUS)網或聚酯網構成。成為芯之材料之燒結體例如可為由金屬多孔質燒結體、陶瓷多孔質燒結體構成者,較佳由銅或鎳之多孔質燒結體構成。成為芯之材料之多孔體例如亦可為由金屬多孔體、陶瓷多 孔體、樹脂多孔體構成者等。
第1芯及第2芯之大小及形狀無特別限定,例如較佳為具有在殼體之內部自蒸發部至凝結部可連續設置之大小及形狀。
第1芯及第2芯之厚度無特別限定,各自為例如2μm以上200μm以下,較佳為5μm以上100μm以下,更佳為10μm以上40μm以下。第1芯及第2芯之厚度可局部不同。第1芯之厚度可與第2芯之厚度相同,亦可不同。
本發明之蒸氣腔可進一步具備複數個支柱,前述複數個支柱配置於蒸氣流路內,自內側支持殼體之第1內壁面及第2內壁面。
形成支柱之材料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樹脂、金屬、陶瓷、或其等之混合物、積層物等。又,支柱可與殼體為一體,例如,可藉由對第1片材或第2片材之內壁面進行蝕刻加工等而形成。
支柱之形狀只要為可支持殼體之形狀,則無特別限定,但作為垂直於支柱之高度方向之剖面之形狀,例如可舉出矩形等多角形、圓形、楕圓形等。
支柱之高度無特別限定,可與多孔體之高度相同,亦可不同。
支柱之高度於一個蒸氣腔中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某一區域之支柱之高度、與另一區域之支柱之高度可不同。
支柱之寬度只要為賦予可抑制蒸氣腔之殼體變形之強度者,則無特別限定,但垂直於支柱之端部之高度方向之斷面之圓當量直徑為例如100μm以上2000μm以下,較佳為300μm以上1000μm以下。藉由增大支柱之圓當量直徑,而可進一步抑制蒸氣腔之殼體變形。另一方面,藉由減小支柱之圓當量直徑,而可更寬廣地確保用於供作動媒介之蒸氣移動之空間。
支柱之配置無特別限定,但較佳為於特定區域中均等地配置,更佳為遍及整體均等地配置,例如以支柱間之距離成為一定之方式配置。藉由將支柱均等地配置,而可遍及蒸氣腔整體確保均一之強度。
本發明之放熱裝置或蒸氣腔可出於放熱之目的而搭載於電子機器。因此,具備本發明之放熱裝置或蒸氣腔之電子機器為本發明之電子機器。作為本發明之電子機器,例如可舉出智慧型手機、平板終端、筆記型個人電腦、遊戲機器、穿戴式裝置等。本發明之蒸氣腔可如上述般於無需外部動力下獨立地作動,利用作動媒介之蒸發潛熱及凝結潛熱,二維高速地將熱擴散。因此,於具備本發明之放熱裝置或蒸氣腔之本發明之電子機器中,可在電子機器內部之受限制之空間中有效地實現放熱。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放熱裝置或蒸氣腔於自動資訊終端等之領域中,可使用於 廣泛之用途。例如,可為了降低CPU等之熱源之溫度,延長電子機器之使用時間而使用,可使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筆記型PC等。
1:蒸氣腔
10:殼體
20:作動媒介
30:芯
31:多孔體
31a:第1多孔體
31b:第2多孔體
50:液體流路
51:積液部/積液流路
52:蒸氣流路
CP:凝結部
EP:蒸發部
X:寬度方向
Y:長度方向

Claims (11)

  1. 一種放熱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蒸氣腔及熱源,且前述蒸氣腔具備:殼體,其具有於厚度方向對向之第1內壁面及第2內壁面;作動媒介,其被封入前述殼體之內部空間;及芯,其配置於前述殼體之前述內部空間,且自內側支持前述殼體之前述第1內壁面及前述第2內壁面;前述殼體具有:蒸發部,其使前述作動媒介蒸發;及凝結部,其使前述作動媒介凝結;前述熱源配置於位於前述蒸發部之前述殼體之外壁面;前述芯包含自前述蒸發部延伸至前述凝結部之複數個多孔體;於前述多孔體之內部設置沿著前述多孔體延伸之方向之積液部;藉由前述多孔體及前述積液部形成前述作動媒介之液體流路;自前述厚度方向俯視下,前述蒸發部內之前述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為前述蒸發部之面積之15%以上;前述液體流路具有第1液體流路及第2液體流路;前述第1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及前述第2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均位於前述蒸發部內;自前述第1液體流路來到前述蒸發部之定點至前述蒸發部側之端部之前述第1液體流路之流路長度,為自前述第1液體流路來到前述蒸發部之定點至前述蒸發部之重心之最短距離之30%以上;自前述第2液體流路來到前述蒸發部之定點至前述蒸發部側之端部之前述第2液體流路之流路長度,為自前述第2液體流路來到前述蒸發部之定 點至前述蒸發部之重心之最短距離之10%以上、未達30%。
  2. 如請求項1之放熱裝置,其中前述液體流路具有複數個前述第1液體流路;且前述第1液體流路之前述蒸發部側之端部彼此在前述蒸發部之重心連接,前述積液部彼此連通。
  3. 如請求項1或2之放熱裝置,其中前述液體流路進一步具有第3液體流路;且前述第3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位於前述蒸發部之外側。
  4. 如請求項1之放熱裝置,其中前述第2液體流路之前述蒸發部側之端部未與前述第1液體流路連接。
  5. 如請求項1之放熱裝置,其中自前述厚度方向俯視下,前述蒸發部內之前述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為前述蒸發部之面積之80%以下。
  6. 一種蒸氣腔,其特徵在於具備:殼體,其具有於厚度方向對向之第1內壁面及第2內壁面;作動媒介,其被封入前述殼體之內部空間;及芯,其配置於前述殼體之前述內部空間,且自內側支持前述殼體之前述第1內壁面及前述第2內壁面;且前述殼體具有:蒸發部,其使前述作動媒介蒸發;及凝結部,其使前述作動媒介凝結; 前述芯包含自前述蒸發部延伸至前述凝結部之複數個多孔體;於前述多孔體之內部設置沿著前述多孔體延伸之方向之積液部;藉由前述多孔體及前述積液部形成前述作動媒介之液體流路;自前述厚度方向俯視下,前述蒸發部內之前述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為前述蒸發部之面積之15%以上;前述液體流路具有第1液體流路及第2液體流路;前述第1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及前述第2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均位於前述蒸發部內;自前述第1液體流路來到前述蒸發部之定點至前述蒸發部側之端部之前述第1液體流路之流路長度,為自前述第1液體流路來到前述蒸發部之定點至前述蒸發部之重心之最短距離之30%以上;自前述第2液體流路來到前述蒸發部之定點至前述蒸發部側之端部之前述第2液體流路之流路長度,為自前述第2液體流路來到前述蒸發部之定點至前述蒸發部之重心之最短距離之10%以上、未達30%。
  7. 如請求項6之蒸氣腔,其中前述液體流路具有複數個前述第1液體流路;且前述第1液體流路之前述蒸發部側之端部彼此在前述蒸發部之重心連接,前述積液部彼此連通。
  8. 如請求項6或7之蒸氣腔,其中前述液體流路進一步具有第3液體流路;且前述第3液體流路之蒸發部側之端部位於前述蒸發部之外側。
  9. 如請求項6之蒸氣腔,其中前述第2液體流路之前述蒸發部側之端部未與前述第1液體流路連接。
  10. 如請求項6之蒸氣腔,其中自前述厚度方向俯視下,前述蒸發部內之前述液體流路之合計面積為前述蒸發部之面積之80%以下。
  11. 一種電子機器,其特徵在於具備: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放熱裝置、或請求項6至10中任一項之蒸氣腔。
TW110135997A 2020-10-06 2021-09-28 放熱裝置、蒸氣腔及電子機器 TWI7967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9337 2020-10-06
JP2020-169337 2020-10-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3323A TW202223323A (zh) 2022-06-16
TWI796798B true TWI796798B (zh) 2023-03-21

Family

ID=81126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5997A TWI796798B (zh) 2020-10-06 2021-09-28 放熱裝置、蒸氣腔及電子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103549B1 (zh)
CN (1) CN220750894U (zh)
TW (1) TWI796798B (zh)
WO (1) WO2022075175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27781A (zh) * 2016-12-20 2018-08-01 日商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模組
TW201930810A (zh) * 2017-12-25 2019-08-01 日商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模組
TW201932780A (zh) * 2017-12-25 2019-08-16 日商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模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1561B2 (ja) * 2014-08-28 2017-09-06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シート型ヒートパイプ
US20190021188A1 (en) * 2015-12-18 2019-01-17 Fujikura Ltd. Vapor chamb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27781A (zh) * 2016-12-20 2018-08-01 日商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模組
TW201930810A (zh) * 2017-12-25 2019-08-01 日商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模組
TW201932780A (zh) * 2017-12-25 2019-08-16 日商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075175A1 (zh) 2022-04-14
CN220750894U (zh) 2024-04-09
WO2022075175A1 (ja) 2022-04-14
TW202223323A (zh) 2022-06-16
JP7103549B1 (ja) 2022-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97892B2 (ja) ループヒートパイ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EP3392593A1 (en) Vapor chamber
TWI827944B (zh) 蒸氣腔及電子機器
JPWO2017203574A1 (ja) ループヒートパイ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KR101225704B1 (ko) 루프형 히트파이프 시스템용 증발기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WO2014115839A1 (ja) ヒートパイプ
JP2014142143A (ja) ヒートパイプ
JP2010133686A (ja) ヒートパイプ及び冷却器
JP7111266B2 (ja) ベーパーチャンバー
TWI796798B (zh) 放熱裝置、蒸氣腔及電子機器
TW202403256A (zh) 熱擴散裝置及電子機器
TWI790794B (zh) 蒸氣腔及具備蒸氣腔之電子機械
JP7222448B2 (ja) 熱拡散デバイス
CN220187504U (zh) 热扩散器件以及电子设备
JP2021188890A (ja) 伝熱部材および伝熱部材を有する冷却デバイス
JP7120494B1 (ja) 熱拡散デバイス
WO2023112616A1 (ja) 熱拡散デバイス及び電子機器
TWI839928B (zh) 熱擴散器件及電子機器
WO2023058595A1 (ja) 熱拡散デバイス
CN221527444U (zh) 热扩散器件
WO2022201918A1 (ja) 熱拡散デバイス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311057B2 (ja) 熱拡散デバイス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2050063B2 (en) Loop heat pipe
WO2023182033A1 (ja) 熱拡散デバイス及び電子機器
WO2023026896A1 (ja) 熱拡散デバイ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