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5336B - 一種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一種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5336B
TWI795336B TW111136547A TW111136547A TWI795336B TW I795336 B TWI795336 B TW I795336B TW 111136547 A TW111136547 A TW 111136547A TW 111136547 A TW111136547 A TW 111136547A TW I795336 B TWI795336 B TW I7953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si
terminal
antenna ports
network side
beam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6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4159A (zh
Inventor
劉正宣
高秋彬
李輝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4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4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5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533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Use Of Switch Circuits For Exchang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Of Multiplex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屬於通信技術,公開了一種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及裝置,該方法為:網路側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採用基於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計算的波束,向終端分別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CSI-RS,並根據該終端基於該CSI-RS選擇的K0個天線埠上發送的波束以及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這樣,便可以同時利用上下行通道之間的角度資訊互易性和時延資訊的互易性,直接計算發送CSI-RS的賦形波束,而不需要針對各個PMI子帶的有效通道資訊進行SVD計算,從而降低了終端的計算複雜度,減少了終端的回饋消耗,以及也提升了系統性能。

Description

一種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屬於通信技術,特別關於一種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及裝置。
在新空中介面(New Radio,NR)系統中,針對Type II碼本,Rel-15或Rel-16利用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中的角度資訊互易性(即上行通道的角度資訊可作為下行通道的角度資訊),分別定義了埠選擇碼本和增強的埠選擇碼本。
NR Rel-16中,定義了一種增強的Type II碼本,可支援Rank=1~4,其通過埠選擇矩陣(記為:W1)實現埠選擇,並採用與Rel-16 TypeII碼本相同的方式實現埠間的線性合併。每個通道狀態資訊指示參考信號(Channel State Indication-Resource Signal,CSI-RS)埠均經過波束賦形,其賦形波束可以通過上下行通道的角度資訊的互易性確定。其中,W1表示為:
Figure 02_image001
其中,X為CSI-RS埠總數目,其取值與NR Rel-16中增強的Type II 碼本所支援的天線配置相同。L為可配置的CSI-RS埠數目,L∈{2,4}。其中,CSI-RS埠的配置狀態可表示為:
Figure 02_image003
Figure 02_image005
其中,
Figure 02_image007
表示長度為
Figure 02_image009
的向量;i表示CSI-RS埠的序號;第i個元素為1其餘元素為0;m表示選擇的連續L個CSI-RS埠中,起始CSI-RS埠的序號,其取值為:
Figure 02_image011
,採用寬頻回饋;d表示預設的採樣間隔,
Figure 02_image013
,且
Figure 02_image015
,用於調整每L個波束的採樣間隔,並影響回饋消耗,同時d的選擇需要考慮避免選擇方向類似的波束用於線性合併。
對於選擇的L個CSI-RS個埠,採用Rel-16的Type II碼本結構計算得到埠選擇碼本。以Rank=1為例,Rel-16的Type II碼本結構可寫為:
Figure 02_image017
W是一個
Figure 02_image019
的預編碼矩陣,其中,
Figure 02_image023
表示預編碼矩陣(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子帶個數;
Figure 02_image025
表示頻域基向量;它是由M個離散傅裡葉變換(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向量組成,終端根據基地台配置的參數M確定M個DFT基向量集合;
Figure 02_image027
表示採用
Figure 02_image029
對選擇的2L個CSI-RS埠波束各自對應的
Figure 02_image030
個PMI子帶係數,進行壓縮後的線性合併係數。
然而,已有技術下,終端採用NR Rel-16中增強的Type II埠選擇碼本時,需要對每個PMI子帶的有效通道資訊做奇異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計算,從而增加了終端的計算複雜度和回饋消耗。
有鑑於此,需要設計一種新的預編碼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用於有效降低終端的計算複雜度,以及減少終端的回饋消耗。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一種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包括: 網路側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相應的經過波束賦形的通道狀態資訊指示參考信號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基於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該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的CSI-RS所使用的波束是獨立且不相同的; 該網路側接收該終端上報的K0個天線埠以及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該K0個天線埠是該終端基於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的,以及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是基於該K0個天線埠上接收的CSI-RS計算獲得的,該K0為大於零的整數; 針對該終端,該網路側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
可選的,網路側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相應的經過波束賦形的CSI-RS之前,進一步包括: 該網路側接收該終端發送的探測參考信號SRS; 該網路側基於該SRS,計算相應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 該網路側基於該上行通道狀態資訊,分別確定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 該網路側基於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分別計算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
可選的,該網路側根據基於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通過任意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包括: 該網路側確定該任意一個天線埠對應的角度資訊,以及確定該任意一個天線埠對應的時延資訊;其中,該角度資訊採用相應的空域基向量計算獲得,該時延資訊採用相應的頻域基向量計算獲得; 該網路側基於該空域基向量和該頻域基向量的克羅內克積,計算獲得通過該任意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
可選的,該空域基向量或/和該頻域基向量,採用以下任意一種形式表示: 特徵向量; 離散傅裡葉變換DFT向量; 離散余弦變換DCT向量; 多項式係數; 正交變換KLT向量。
可選的,該網路側通過同一傳輸層關聯的不同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是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角度資訊,以及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時延資訊計算獲得的; 該網路側通過不同傳輸層關聯的不同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是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角度資訊,以及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時延資訊計算獲得的; 該網路側通過不同極化方向上的不同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是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角度資訊,以及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時延資訊計算獲得的。
第二方面,一種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包括: 終端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分別接收網路側發送的經過波束賦形的通道狀態資訊指示參考信號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基於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該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的CSI-RS所使用的波束是獨立且不相同的; 該終端基於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K0個天線埠,以及基於該K0個天線埠接收的CSI-RS,計算該K0個天線埠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集合; 該終端向該網路側上報該K0個天線埠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使得該網路側針對該終端,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採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
可選的,該終端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分別接收網路側發送的經過波束賦形的參考信CSI-RS之前,進一步包括: 該終端向該網路側發送探測參考信號SRS,使得該網路側基於該SRS,執行以下操作: 基於該SRS計算相應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並基於該上行通道狀態資訊,分別確定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以及基於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分別計算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
可選的,該終端基於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K0個天線埠,包括: 該終端計算接收的各個CSI-RS的接收功率,選擇接收功率最大的K0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或, 該終端計算接收的各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的波束組合係數,選擇該波束組合係數的功率最大的K0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 其中,該K0由該網路側配置,或者,由該終端上報,或者,由該終端和該網路側通過協商配置。
可選的,該終端選擇K0個天線埠,並計算該K0個天線埠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集合,包括: 該終端基於在該K0個天線埠上接收的CSI-RS,分別計算該K0個天線埠各自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 該終端對獲得的各個波束組合係數進行量化後,作為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上報給基地台。
可選的,進一步包括: 該終端基於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結合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計算相應的秩指示RI和通道品質指示CQI,以及將該RI和該CQI向網路側進行上報。
第三方面,一種網路側裝置,包括: 記憶體,用於存儲可執行指令; 處理器,用於讀取該記憶體中存儲的可執行指令,執行以下步驟: 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相應的經過波束賦形的通道狀態資訊指示參考信號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基於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該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的CSI-RS所使用的波束是獨立且不相同的; 接收該終端上報的K0個天線埠以及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該K0個天線埠是該終端基於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的,以及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是基於該K0個天線埠上接收的CSI-RS計算獲得的,該K0為大於零的整數; 針對該終端,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
可選的,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相應的經過波束賦形的CSI-RS之前,該處理器進一步用於: 接收該終端發送的探測參考信號SRS; 基於該SRS,計算相應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 基於該上行通道狀態資訊,分別確定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 基於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分別計算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
可選的,根據基於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通過任意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時,該處理器用於: 確定該任意一個天線埠對應的角度資訊,以及確定該任意一個天線埠對應的時延資訊;其中,該角度資訊採用相應的空域基向量計算獲得,該時延資訊採用相應的頻域基向量計算獲得; 基於該空域基向量和該頻域基向量的克羅內克積,計算獲得通過該任意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
可選的,該空域基向量或/和該頻域基向量,採用以下任意一種形式表示: 特徵向量; 離散傅裡葉變換DFT向量; 離散余弦變換DCT向量; 多項式係數; 正交變換KLT向量。
可選的,該處理器通過同一傳輸層關聯的不同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是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角度資訊,以及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時延資訊計算獲得的; 該處理器通過不同傳輸層關聯的不同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是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角度資訊,以及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時延資訊計算獲得的; 該處理器通過不同極化方向上的不同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是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角度資訊,以及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時延資訊計算獲得的。
第四方面,一種終端,包括: 記憶體,用於存儲可執行指令; 處理器,用於讀取該記憶體中存儲的可執行指令,執行以下步驟: 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分別接收網路側發送的經過波束賦形的通道狀態資訊指示參考信號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基於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該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的CSI-RS所使用的波束是獨立且不相同的; 基於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K0個天線埠,以及基於該K0個天線埠接收的CSI-RS,計算該K0個天線埠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集合; 向該網路側上報該K0個天線埠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使得該網路側針對該終端,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採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
可選的,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分別接收網路側發送的經過波束賦形的CSI-RS之前,該處理器進一步用於: 向該網路側發送探測參考信號SRS,使得該網路側基於該SRS,執行以下操作: 基於該SRS計算相應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並基於該上行通道狀態資訊,分別確定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以及基於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分別計算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
可選的,基於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K0個天線埠時,該處理器用於: 計算接收的各個CSI-RS的接收功率,選擇接收功率最大的K0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或, 該終端計算接收的各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的波束組合係數,選擇該波束組合係數的功率最大的K0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 其中,該K0由該網路側配置,或者,由該終端上報,或者,由該終端和該網路側通過協商配置。
可選的,選擇K0個天線埠,並計算該K0個天線埠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集合時,該處理器用於: 基於在該K0個天線埠上接收的CSI-RS,分別計算該K0個天線埠各自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 對獲得的各個波束組合係數進行量化後,作為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上報給基地台。
可選的,該處理器進一步用於: 基於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結合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計算相應的秩指示RI和通道品質指示CQI,以及將該RI和該CQI向網路側進行上報。
第五方面,一種網路側裝置,包括: 發送單元,用於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相應的經過波束賦形的通道狀態資訊指示參考信號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基於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該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的CSI-RS所使用的波束是獨立且不相同的;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該終端上報的K0個天線埠以及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該K0個天線埠是該終端基於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的,以及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是基於該K0個天線埠上接收的CSI-RS計算獲得的,該K0為大於零的整數; 處理單元,用於針對該終端,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
第六方面,一種終端,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分別接收網路側發送的經過波束賦形的通道狀態資訊指示參考信號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基於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該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的CSI-RS所使用的波束是獨立且不相同的; 計算單元,用於基於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K0個天線埠,以及基於該K0個天線埠接收的CSI-RS,計算該K0個天線埠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集合; 發送單元,用於向該網路側上報該K0個天線埠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使得該網路側針對該終端,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採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
第七方面,一種存儲介質,當該存儲介質中的指令由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處理器能夠執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一種存儲介質,當該存儲介質中的指令由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處理器能夠執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中,網路側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採用基於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計算的波束,向終端分別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CSI-RS,以及接收該終端上報的基於該CSI-RS選擇的K0個天線埠以及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並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這樣,便可以同時利用上下行通道之間的角度資訊互易性和時延資訊的互易性,直接計算賦形波束,而不需要針對各個PMI子帶的有效通道資訊進行SVD計算,從而顯著降低了終端的計算複雜度,有效減少了終端的回饋消耗,進一步地,也提升了系統性能。
為利 貴審查委員了解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到之功效,茲將本發明配合附圖及附件,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發明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發明於實際實施上的申請範圍,合先敘明。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橫向」、「上」、「下」、「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圖式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應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信系統,例如:全球行動通訊(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統、碼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統、寬頻碼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統、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先進的長期演進(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統、通用行動通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新空中介面(New Radio,NR)等。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包括但不限於行動台(Mobile Station,MS)、行動終端(Mobile Terminal)、行動電話(Mobile Telephone)、手機(handset)及可攜式裝置(portable equipment)等,所述使用者設備可以經無線接取網(Radio Access Network,RAN)與一個或多個核心網進行通信,例如,使用者設備可以是行動電話(或稱為“蜂窩”電話)、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電腦等,使用者設備還可以是可擕式、袖珍式、掌上型、電腦內置的或者車載的行動裝置。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網路側裝置可以是指接取網中在空中介面上通過一個或多個磁區與無線終端通信的設備,或者,網路側設備可以接取點(Access Point,AP);網路側設備也可以是中央單元(Central Unit,CU)與其管理和控制的多個傳輸接收點(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共同組成的網路節點。
網路側裝置可用於將收到的空中訊框與IP分組進行相互轉換,作為無線終端與接取網的其餘部分之間的路由器,其中接取網的其餘部分可包括網際協定(IP)網路。網路側裝置還可協調對空中介面的屬性管理。例如,網路側裝置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地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TD-SCDMA或WCDMA中的基地台(NodeB),還可以是LTE中的演進型基地台(e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是5G NR中的基地台(gNB),還可以是低功率節點(low power node,LPN)、皮基地台(pico)、飛蜂窩(femto)等等小型基地台,本發明實施例並不限定。
後續實施例中,均以網路側裝置是gNB為例進行說明。
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中,網路側基於通道互易性配置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的詳細流程如下: 步驟101:終端向gNB發送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 步驟102:gNB根據接收到的SRS,計算相應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再採用該上行通道狀態資訊,計算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
具體的,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將上行通道狀態資訊記為
Figure 02_image031
通常情況下,各個傳輸層(即Rank)可以關聯若干天線埠,一個天線埠對應一個角度資訊和一個時延資訊,其中,該角度資訊可以採用相應的空域基向量計算獲得,該時延資訊可以採用相應的頻域基向量計算獲得, Rank≥1 gNB在獲得上行通道狀態資訊後,可以基於上行通道狀態資訊,分別確定終端在上行傳輸中,在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使用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
步驟103:gNB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相應的經過波束賦形的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基於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
本發明實施例中,假設gNB通過K個天線埠分別向終端發送K個經過波束賦形後的CSI-RS。
其中,可選的,基地台在下行傳輸中,通過一個天線埠向終端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是基於終端在上行傳輸中對應的一個角度資訊和一個時延資訊計算得到的,例如,首先計算一個角度資訊所用的一個空域基向量,以及計算一個時延資訊所用的一個頻域基向量,再基於該一個空域基向量和一個頻域基向量的克羅內克積,獲得該發送天線埠的波束。當然,此種介紹的計算方式僅為舉例,實際應用中會有多種獲得CSI-RS的方法,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之所以可以採用上述方式獲得波束,是由於上下行通道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具有互易性,即上行通道狀態資訊與下行通道狀態資訊所對應的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相等,因此,gNB基於任意一個天線埠在上行傳輸中對應的一個角度資訊和一個時延資訊,便可以計算出在所述任意一個天線埠在下行傳輸中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
可選的,上述空域基向量或/和頻域基向量,均可以採用以下任意一種形式表示: 特徵向量; DFT向量; 離散余弦變換(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向量; 多項式係數; 正交變換(Karhunen-Loeve Transform,KLT)向量。
另一方面,在執行步驟103時,具體包括: 針對Rank=1,或者,Rank>1的情況,基地台通過同一傳輸層關聯的不同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是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角度資訊,以及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時延資訊計算獲得的; 換言之,同一傳輸層關聯的不同天線埠,對應的角度資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同時,同一傳輸層關聯的不同天線埠,對應的時延資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針對Rank>1的情況,基地台通過不同傳輸層關聯的不同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是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角度資訊,以及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時延資訊計算獲得的。
換言之,不同傳輸層關聯的不同天線埠,對應的角度資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同時,不同傳輸層關聯的不同天線埠,對應的時延資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針對Rank=1,或者,Rank>1的情況,基地台通過不同極化方向上的不同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是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角度資訊,以及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時延資訊計算獲得的。
換言之,不同極化方向關聯的不同天線埠,對應的角度資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同時,不同極化方向關聯的不同天線埠,對應的時延資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同時,由於結合了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來進行波束計算,終端不再需要計算時延資訊回饋給基地台,從而有效實現了減少終端的回饋消耗,以及降低了計算複雜度。
步驟104:終端基於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接收到的CSI-RS,選擇K0個天線埠,並計算該K0個天線埠對應的各個傳輸路徑的波束組合係數集合。
可選的,終端在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上,接收到經過波束賦形之後的K個CSI-RS後,分別計算該K個CSI-RS的接收功率,以及選擇CSI-RS的接收功率最大的K0個天線埠上報給gNB。
進一步地,終端會基於在選擇的K0個天線埠上接收的CSI-RS,分別計算該K0個天線埠各自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記為
Figure 02_image033
,然後對這些波束組合係數進行量化後,作為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上報給gNB。
步驟105:終端向gNB上報該K0個天線埠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
可選的,該K0可以由基地台配置,也可以由終端上報,還可以是終端和基地台之間通過協商配置。
進一步地,在執行步驟105之後,終端可以繼續基於在選擇的K0個天線埠上接收的CSI-RS,結合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計算相應的秩指示(Rank Indication,RI)和通道品質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並將計算結果向基地台進行上報。
步驟106:gNB針對該終端,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採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
下面採用三個不同的應用場景對上述實施例作出進一步詳細說明。
應用場景1:Rank=1,網路側配置了K個天線埠,並且不同的天線埠之間使用不同的波束發送CSI-RS。
具體的,假設終端使用Nr根天線發送信號或接收信號,且下行傳輸一層資料,稱為傳輸層x,並且gNB採用的空域基向量的數目為2L,採用的頻域基向量的數目為M l, l=0,…2L-1,其中下標 l對應第 l個空域基向量。
gNB上安裝了雙極化的二維平面天線陣列,天線陣列映射成2N1N2個天線埠,其中,N1和N2分別表示水準維的天線埠數目和垂直維方向的天線埠數目,PMI子帶的數目記為N3。
那麼,下行資料傳輸所採用的預編碼矩陣,可以通過執行以下步驟得到: A1:終端向gNB發送SRS; A2:gNB根據SRS估計得到上行通道狀態資訊
Figure 02_image031
其中,令
Figure 02_image036
Figure 02_image038
分別表示第 n個PMI子帶上第一極化方向的通道和第二極化方向的通道, n=1,…, N 3,基地台以遍歷方式通過
Figure 02_image040
,i=0, N 1N 2-1,p=0,1計算採用空域基向量
Figure 02_image042
Figure 02_image044
進行壓縮後的功率值,其中,
Figure 02_image046
,表示各個PMI子帶通道的通道平均值,即
Figure 02_image048
,其中,
Figure 02_image050
表示第i個空域基向量。
gNB採用空域基向量對
Figure 02_image051
進行壓縮後,選擇2L個功率值最大且正交的空域基向量,可得gNB選擇的空域基向量矩陣,記為
Figure 02_image053
A3:針對第n個PMI子帶,gNB對該PMI子帶的協方差矩陣進行特徵值分解,令其最大特徵值對應的特徵向量為
Figure 02_image055
,則該PMI子帶對應的子帶組合係數為
Figure 02_image057
類似地,可得N 3個PMI子帶各自對應的子帶組合係數,即,所有PMI子帶對應的子帶組合係數集合表示為
Figure 02_image059
A4:令
Figure 02_image061
表示
Figure 02_image063
中第 l行所有子帶組合係數,gNB通過遍歷方式計算以下內容:採用頻域基向量
Figure 02_image065
對各子帶組合係數矩陣
Figure 02_image067
中的第 l行中的各係數進行壓縮後所對應的壓縮功率,記為
Figure 02_image068
,其中,
Figure 02_image070
表示採用了第j個頻域基向量對
Figure 02_image072
中的第 l行中各個子帶組合係數進行壓縮,
Figure 02_image074
表示
Figure 02_image076
中第 l行的各個子帶組合係數。從候選的
Figure 02_image077
個頻域基向量中選擇壓縮功率最大的M l個頻域基向量。
同樣地,對
Figure 02_image079
的中所有行的各個子帶組合係數進行頻域壓縮後,可得
Figure 02_image080
頻域基向量。
A5:gNB通過
Figure 02_image082
Figure 02_image084
Figure 02_image086
計算出通過K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其中,
Figure 02_image088
表示從M l個頻域基向量中選擇的第m個頻域基向量,用於壓縮
Figure 02_image090
中第 l行的各子帶組合係數。
A6:終端分別通過K個天線埠接收相應的CSI-RS,並分別計算各個天線埠上的CSI-RS的接收功率,然後,選擇接收功率最大的K0個天線埠,並把選擇的K0個埠上報給gNB。
經過波束賦形之後的K0個下行有效通道可表示為:
Figure 02_image091
其中,
Figure 02_image093
,可以通過對K0個天線埠接收到的CSI-RS進行估計得到。
A7:終端對上述K0個下行有效通道
Figure 02_image095
的協方差矩陣進行特徵值分解,選擇最大特徵值對應的特徵向量作為K0個波束組合係數,記為
Figure 02_image097
,然後,終端對獲得K0個波束組合係數進行量化後得到
Figure 02_image099
,再作為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上報給gNB。
進一步地,終端還可以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和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計算出相應的RI和CQI上報給gNB。
A8:gNB接收到終端上報的K0個天線埠和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計算在述傳輸層x上使用的下行傳輸資料的預編碼矩陣,記為:
Figure 02_image101
其中,
Figure 02_image103
表示終端在兩個極化方向上選擇的K0個天線埠在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
應用場景2:Rank=1、共關聯了K個天線埠,並且不同極化方向包含的多個天線埠使用的空域基向量相同。
具體的,假設終端使用Nr根天線發送信號或接收信號,下行傳輸一層資料,稱為傳輸層x,並且gNB採用的空域基向量的數目為2L,採用的頻域基向量的數目為M。
gNB上安裝了雙極化的二維平面天線陣列,天線陣列映射成2N1N2個天線埠,其中,N1和N2分別表示水準維的天線埠數目和垂直維方向的天線埠數目,PMI子帶個數記為N3。
那麼,下行資料傳輸所採用的預編碼矩陣,可以通過執行以下步驟得到: B1:終端向gNB發送SRS; B2:gNB根據SRS估計得到上行通道狀態資訊
Figure 02_image105
其中,
Figure 02_image107
Figure 02_image109
分別表示各個PMI子帶上第一極化方向的通道和第二極化方向的通道。基地台以遍歷方式通過
Figure 02_image111
,i=0,N1N2-1,計算採用空域基向量
Figure 02_image113
Figure 02_image115
壓縮後的功率值,其中,
Figure 02_image117
,表示各個PMI子帶在兩個極化方向的通道平均值,
Figure 02_image119
Figure 02_image050
表示第i個空域基向量。
gNB採用空域基向量對
Figure 02_image122
進行壓縮後,選擇L個功率值最大且正交且兩個極化方向採用相同的空域基向量,可得gNB選擇的空域基向量組成的矩陣,記為
Figure 02_image124
; 其中,
Figure 02_image126
B3:對於第n個PMI子帶,gNB對該子帶通道的協方差矩陣進行特徵值分解,令其最大特徵值對應的特徵向量為
Figure 02_image129
,則該PMI子帶對應的子帶組合係數為
Figure 02_image131
類似地,可得N3個PMI子帶各自對應的子帶組合係數,即,所有PMI子帶對應的子帶組合係數集合表示為
Figure 02_image059
B4:gNB通過遍歷方式計算
Figure 02_image134
,從候選的
Figure 02_image136
個頻域基向量中選擇壓縮功率最大的M個頻域基向量。
因此,gNB可得M個頻域基向量,記為
Figure 02_image138
B5:gNB通過
Figure 02_image140
Figure 02_image142
計算出通過K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然後再向終端發送經過波束賦形之後的CSI-RS。
B6:終端分別通過K個天線埠接收相應的CSI-RS,並分別計算各個天線埠上的CSI-RS的接收功率,然後,選擇接收功率最大的K0個天線埠,以及計算相應的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並將該K0個天線埠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上報給gNB。
具體執行過程與A6-A7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B7:gNB接收到終端上報的K0個天線埠和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計算在傳輸層x上使用的下行傳輸資料的預編碼矩陣,記為:
Figure 02_image144
其中,
Figure 02_image146
,表示終端在兩個極化方向上選擇的K0個天線埠在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
應用場景3:Rank=2,共使用K個天線埠。
具體的,假設終端用Nr根天線發送信號或接收信號,且下行傳輸兩層資料,稱為傳輸層x和傳輸層y。對於每一個傳輸層,gNB採用的空域基向量的數目為2L,採用的頻域基向量的數目為
Figure 02_image148
gNB上安裝了雙極化的二維平面天線陣列,天線陣列映射成2N 1N 2個天線埠,其中,N 1和N 2分別表示水準維的天線埠數目和垂直維方向的天線埠數目,PMI子帶的數目記為N 3
下行資料傳輸所採用的預編碼矩陣,可通過以下步驟計算得到: C1:終端向gNB發送SRS; C2:對於傳輸層x,gNB採用的空域基向量和頻域基向量的計算方式與上述A2-A4或上述2-B4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對應傳輸層y,gNB採用與傳輸層x相同或不同的空域基向量,以及採用與傳輸層x採用相同或不同的頻域基向量,計算發送資料的波束。
若gNB針對傳輸層x和傳輸層y,採用了相同的空域基向量,以及採用不同的頻域基向量,則gNB針對傳輸層y的頻域基向量的選擇是對傳輸層y所對應的各子帶組合係數進行壓縮,其中,傳輸層y所對應的各子帶的組合係數的計算,與上述A3或上述B3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對於第n個PMI子帶,gNB對該PMI子帶的協方差矩陣進行特徵值分解,令其第二最大特徵值對應的特徵向量為
Figure 02_image150
,然後再通過
Figure 02_image152
計算該PMI子帶的子帶組合係數。
類似地,可以計算出N 3個PHI子帶各自對應的子帶組合係數。
C3:若在傳輸層x和傳輸層y採用相同的空域基向量和相同的頻域基向量,則終端計算傳輸層y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時,對K0個下行有效通道
Figure 02_image154
的協方差矩陣進行特徵值分解,並選擇第二最大特徵值對應的特徵向量作為K0個波束組合係數,記為
Figure 02_image156
C4:若在傳輸層x和傳輸層y採用不同的空域基向量或採用不同的頻域基向量,則終端計算傳輸層y的波束組合係數時,計算方式與傳輸層x相同。
C5:若在傳輸層x和傳輸層y採用相同的空域基向量和頻域基向量,gNB計算獲得的兩個傳輸層的預編碼矩陣可記為:
Figure 02_image158
其中,
Figure 02_image160
表示終端在兩個極化方向上選擇的K0個埠在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
Figure 02_image162
表示兩個傳輸層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
若在傳輸層x和傳輸層y採用不同的空域基向量或頻域基向量,則gNB計算兩個傳輸層的預編碼矩陣的方法與傳輸層x相同,即通過以下公式計算y層的預編碼矩陣:
Figure 02_image164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參閱圖2所示中,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網路側裝置(如,gNB,eNB等等)包括: 記憶體20,用於存儲可執行指令; 處理器21,用於讀取該記憶體中存儲的可執行指令,執行以下步驟: 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相應的經過波束賦形的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基於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該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的CSI-RS所使用的波束是獨立且不相同的; 接收該終端上報的K0個天線埠以及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該K0個天線埠是該終端基於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的,以及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是基於該K0個天線埠上接收的CSI-RS計算獲得的,該K0為大於零的整數; 針對該終端,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
其中,參閱圖2所示,匯流排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匯流排和橋,具體由處理器21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記憶體20代表的記憶體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架構還可以將諸如週邊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連結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發明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匯流排介面提供介面。收發機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送機和收發機,提供用於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處理器21負責管理匯流排架構和通常的處理,記憶體20可以存儲處理器21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資料。
可選的,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相應的經過波束賦形的CSI-RS之前,該處理器21進一步用於: 接收該終端發送的SRS; 基於該SRS,計算相應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 基於該上行通道狀態資訊,分別確定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 基於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分別計算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
可選的,根據基於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通過任意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時,該處理器21用於: 確定該任意一個天線埠對應的角度資訊,以及確定該任意一個天線埠對應的時延資訊;其中,該角度資訊採用相應的空域基向量計算獲得,該時延資訊採用相應的頻域基向量計算獲得; 基於該空域基向量和該頻域基向量的克羅內克積,計算獲得通過該任意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
可選的,該空域基向量或/和該頻域基向量,採用以下任意一種形式表示: 特徵向量; 離散傅裡葉變換DFT向量; 離散余弦變換DCT向量; 多項式係數; 正交變換KLT向量。
可選的,該處理器21通過同一傳輸層關聯的不同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是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角度資訊,以及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時延資訊計算獲得的; 該處理器21通過不同傳輸層關聯的不同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是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角度資訊,以及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時延資訊計算獲得的; 該處理器21通過不同極化方向上的不同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是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角度資訊,以及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時延資訊計算獲得的。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參閱圖3所示中,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包括: 記憶體30,用於存儲可執行指令; 處理器31,用於讀取該記憶體中存儲的可執行指令,執行以下步驟: 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分別接收網路側發送的經過波束賦形的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基於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該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的CSI-RS所使用的波束是獨立且不相同的; 基於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K0個天線埠,以及基於該K0個天線埠接收的CSI-RS,計算該K0個天線埠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集合; 向該網路側上報該K0個天線埠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使得該網路側針對該終端,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採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
其中,參閱圖3所示,匯流排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匯流排和橋,具體由處理器31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記憶體30代表的記憶體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架構還可以將諸如週邊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連結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發明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匯流排介面提供介面。收發機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送機和接收機,提供用於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針對不同的使用者設備,使用者介面還可以是能夠外接內接需要設備的介面,連接的設備包括但不限於小鍵盤、顯示器、揚聲器、麥克風、操縱桿等。
處理器31負責管理匯流排架構和通常的處理,記憶體30可以存儲處理器31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資料。
可選的,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分別接收網路側發送的經過波束賦形的CSI-RS之前,該處理器31進一步用於: 向該網路側發送SRS,使得該網路側基於該SRS,執行以下操作: 基於該SRS計算相應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並基於該上行通道狀態資訊,分別確定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以及基於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分別計算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
可選的,基於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K0個天線埠時,該處理器31用於: 計算接收的各個CSI-RS的接收功率,選擇接收功率最大的K0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或, 計算接收的各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的波束組合係數,選擇該波束組合係數的功率最大的K0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 其中,該K0由該網路側配置,或者,由該終端上報,或者,由該終端和該網路側通過協商配置。
可選的,選擇K0個天線埠,並計算該K0個天線埠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集合時,該處理器31用於: 基於在該K0個天線埠上接收的CSI-RS,分別計算該K0個天線埠各自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 對獲得的各個波束組合係數進行量化後,作為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上報給網路側。
可選的,該處理器31進一步用於: 基於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結合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計算相應的RI和CQI,以及將該RI和該CQI向網路側進行上報。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參閱圖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網路側,包括: 發送單元40,用於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相應的經過波束賦形的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基於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該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的CSI-RS所使用的波束是獨立且不相同的; 接收單元41,用於接收該終端上報的K0個天線埠以及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該K0個天線埠是該終端基於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的,以及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是基於該K0個天線埠上接收的CSI-RS計算獲得的,該K0為大於零的整數; 處理單元42,用於針對該終端,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
上述發送單元40、接收單元41和處理單元42,以實現上述實施例中網路側執行的任一種方法。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參閱圖5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包括: 接收單元50,用於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分別接收基地台發送的經過波束賦形的通道狀態資訊指示參考信號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基於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該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的CSI-RS所使用的波束是獨立且不相同的; 計算單元51,用於基於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K0個天線埠,以及基於該K0個天線埠接收的CSI-RS,計算該K0個天線埠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集合; 發送單元52,用於向該基地台上報該K0個天線埠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使得該基地台針對該終端,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採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
上述接收單元50、計算單元51和發送單元52之間相互配合,以實現上述實施例中終端執行的任一種方法。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提供一種存儲介質,當所述存儲介質中的指令由處理器執行時,使得所述處理器能夠執行上述基地台執行的任一種方法。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提供一種存儲介質,當所述存儲介質中的指令由處理器執行時,使得所述處理器能夠執行上述終端執行的任一種方法。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中,網路側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採用基於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計算的波束,向終端分別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CSI-RS,以及接收所述終端上報的基於該CSI-RS選擇的K0個天線埠以及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並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所述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這樣,便可以同時利用上下行通道之間的角度資訊互易性和時延資訊的互易性,直接計算賦形波束,而不需要針對各個PMI子帶的有效通道資訊進行SVD計算,從而顯著降低了終端的計算複雜度,有效減少了終端的回饋消耗,進一步地,也提升了系統性能。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電腦可用程式碼的電腦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CD-ROM、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電腦、專用電腦、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電腦可讀記憶體中,使得存儲在所述電腦可讀記憶體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所述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上,使得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電腦實現的處理,從而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對於軟體實現,可通過執行本發明實施例所述功能的模組(例如過程、函數等)來實現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技術。軟體代碼可存儲在記憶體中並通過處理器執行。記憶體可以在處理器中或在處理器外部實現。
以上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之實施範圍,如果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當中。
20:記憶體 21:處理器 30:記憶體 31:處理器 40:發送單元 41:接收單元 42:處理單元 50:接收單元 51:計算單元 52:發送單元 101-106:步驟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網路側裝置實體架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實體架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網路側裝置基地台邏輯架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終端邏輯架構示意圖。
101-106:步驟

Claims (21)

  1. 一種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包括: 網路側在下行傳輸中,通過與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通道狀態資訊指示參考信號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 該網路側接收該終端上報的K0個天線埠以及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該K0個天線埠是該終端基於從該各個天線埠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的,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是基於該K0個天線埠上接收的CSI-RS計算獲得的,該K0為大於零的整數; 針對該終端,該網路側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其中,在網路側在下行傳輸中,通過與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CSI-RS之前,該方法包括: 該網路側接收該終端發送的探測參考信號SRS; 該網路側基於該SRS,計算相應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 該網路側基於該上行通道狀態資訊,分別確定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 該網路側基於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分別計算在下行傳輸中,通過與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其中,該網路側基於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分別計算在下行傳輸中,通過與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包括: 該網路側確定該各個天線埠中任意一個天線埠對應的角度資訊,以及確定該任意一個天線埠對應的時延資訊;其中,該角度資訊採用相應的空域基向量計算獲得,該時延資訊採用相應的頻域基向量計算獲得; 該網路側基於該空域基向量和該頻域基向量的克羅內克積,計算在下行傳輸中,通過與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中任意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其中,該網路側通過同一傳輸層關聯的不同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是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角度資訊,以及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時延資訊計算獲得的。
  5. 一種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包括: 終端在下行傳輸中,通過與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分別接收網路側發送的經過波束賦形的通道狀態資訊指示參考信號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 該終端基於從該各個天線埠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K0個天線埠,以及基於該K0個天線埠接收的CSI-RS,計算該K0個天線埠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該K0為大於零的整數; 該終端向該網路側上報該K0個天線埠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使得該網路側,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採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預編碼矩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其中,在該終端在下行傳輸中,通過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分別接收網路側發送的經過波束賦形的參考信CSI-RS之前,該所述方法包括: 該終端向該網路側發送探測參考信號SRS,使得該網路側基於該SRS,執行以下操作: 基於該SRS計算相應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並基於該上行通道狀態資訊,分別確定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以及基於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分別計算在下行傳輸中,通過與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所述之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其中,該終端基於從該各個天線埠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K0個天線埠,包括: 該終端計算接收的各個CSI-RS的接收功率,從該各個CSI-RS的接收功率中選擇接收功率最大的K0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或, 該終端計算接收的各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的波束組合係數,從該各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的波束組合係數中選擇該波束組合係數的功率最大的K0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 其中,該K0由該網路側配置,或者,由該終端上報,或者,由該終端和該網路側通過協商預定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所述之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其中,該終端選擇K0個天線埠,並計算該K0個天線埠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集合,包括: 該終端基於在該K0個天線埠上接收的CSI-RS,分別計算該K0個天線埠各自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 該終端對獲得的各個波束組合係數進行量化後,作為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上報給該網路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 該終端基於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以及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計算相應的秩指示RI和通道品質指示CQI,並將該RI和該CQI向該網路側上報。
  10. 一種網路側裝置,包括: 記憶體,用於存儲可執行指令; 處理器,用於讀取該記憶體中存儲的可執行指令,執行以下步驟:在下行傳輸中,通過與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通道狀態資訊指示參考信號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 接收該終端上報的K0個天線埠以及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該K0個天線埠是該終端基於從該各個天線埠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的,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是基於該K0個天線埠上接收的CSI-RS計算獲得的,該K0為大於零的整數; 針對該終端,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網路側裝置,其中,該處理器,還用於讀取該記憶體中存儲的可執行指令,執行以下步驟: 接收該終端發送的探測參考信號SRS; 基於該SRS,計算相應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 基於該上行通道狀態資訊,分別確定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 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分別計算在下行傳輸中,通過與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網路側裝置,其中,該處理器,還用於讀取該記憶體中存儲的可執行指令,執行以下步驟: 確定該各個天線埠中任意一個天線埠對應的角度資訊,以及確定該任意一個天線埠對應的時延資訊;其中,該角度資訊採用相應的空域基向量計算獲得,該時延資訊採用相應的頻域基向量計算獲得; 該網路側基於該空域基向量和該頻域基向量的克羅內克積,計算在下行傳輸中,通過與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中任意一個天線埠 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12項所述之網路側裝置,其中,該網路側通過與同一傳輸層關聯的不同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是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角度資訊,以及基於相同的或不同的時延資訊計算獲得的。
  14. 一種終端,包括: 記憶體,用於存儲可執行指令; 處理器,用於讀取該記憶體中存儲的可執行指令,執行以下步驟: 在下行傳輸中,通過與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分別接收網路側發送的經過波束賦形的通道狀態資訊指示參考信號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 基於從該各個天線埠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K0個天線埠,以及基於該K0個天線埠接收的CSI-RS,計算該K0個天線埠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該K0為大於零的整數; 向該網路側上報該K0個天線埠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使得該網路側,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採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預編碼矩陣。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的終端,其中,該處理器,還用於讀取該記憶體中存儲的可執行指令,執行以下步驟: 向該網路側發送探測參考信號SRS,使得該網路側基於該SRS,執行以下操作: 基於該SRS計算相應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並基於該上行通道狀態資訊,分別確定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以及基於該終端上行通道各個傳輸路徑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分別計算在下行傳輸中,通過與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所述之終端,其中,該處理器,還用於讀取該記憶體中存儲的可執行指令,執行以下步驟: 計算接收的各個CSI-RS的接收功率,從該各個CSI-RS的接收功率中選擇接收功率最大的K0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或, 計算接收的各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的波束組合係數,從該各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的波束組合係數中選擇該波束組合係數的功率最大的K0個CSI-RS對應的天線埠; 其中,該K0由該網路側配置,或者,由該終端上報,或者,由該終端和該網路側通過協商預定義。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所述之終端,其中,該處理器,還用於讀取該記憶體中存儲的可執行指令,執行以下步驟: 基於在該K0個天線埠上接收的CSI-RS,分別計算該K0個天線埠各自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 對獲得的各個波束組合係數進行量化後,作為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上報給該網路側。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終端,其中,該處理器,還用於讀取該記憶體中存儲的可執行指令,執行以下步驟: 基於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以及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計算相應的秩指示RI和通道品質指示CQI,並將該RI和該CQI向該網路側上報。
  19. 一種電腦存儲介質,當該電腦存儲介質中的指令由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處理器能夠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至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
  20. 一種網路側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發送單元,用於在下行傳輸中,通過與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向終端分別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通道狀態資訊指示參考信號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該終端上報的K0個天線埠以及波束組合係數集合,該K0個天線埠是該終端基於從該各個天線埠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的,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是基於該K0個天線埠上接收的CSI-RS計算獲得的,該K0為大於零的整數; 處理單元,用於針對該終端,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使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
  21. 一種終端,其特徵在於,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在下行傳輸中,通過與各個傳輸層關聯的各個天線埠,分別接收網路側發送的經過波束賦形的通道狀態資訊指示參考信號CSI-RS,其中,通過一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所使用的波束,是根據基於該終端的上行通道狀態資訊確定的角度資訊和時延資訊獲得的; 計算單元,用於基於從該各個天線埠接收的各個CSI-RS,選擇K0個天線埠,以及基於該K0個天線埠接收的CSI-RS,計算該K0個天線埠對應的波束組合係數集合; 發送單元,用於向該網路側上報該K0個天線埠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使得該網路側針對該終端,根據該K0個天線埠發送CSI-RS時採用的波束和該波束組合係數集合,確定該終端的下行傳輸的預編碼矩陣。
TW111136547A 2019-12-30 2020-12-15 一種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及裝置 TWI7953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4709.7 2019-12-30
CN201911404709.7A CN113131978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基于信道互易性的预编码矩阵配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4159A TW202304159A (zh) 2023-01-16
TWI795336B true TWI795336B (zh) 2023-03-01

Family

ID=766864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4172A TWI782367B (zh) 2019-12-30 2020-12-15 一種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網路側裝置、終端、存儲介質
TW111136547A TWI795336B (zh) 2019-12-30 2020-12-15 一種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及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4172A TWI782367B (zh) 2019-12-30 2020-12-15 一種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網路側裝置、終端、存儲介質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11901979B2 (zh)
EP (1) EP4087151A4 (zh)
JP (1) JP7413544B2 (zh)
KR (1) KR20220120667A (zh)
CN (1) CN113131978B (zh)
BR (1) BR112022012842A2 (zh)
MX (1) MX2022008053A (zh)
TW (2) TWI782367B (zh)
WO (1) WO20211358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8974B (zh) * 2020-02-10 2022-12-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和存储介质
US11909472B2 (en) * 2021-11-16 2024-02-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on of linear combination coefficients for precoding in frequency-selective channels
CN114448757A (zh) * 2022-01-21 2022-05-06 华中科技大学 Fdd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信道部分互易性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16846431A (zh) * 2022-03-22 2023-10-03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多传输接收点trp的码本反馈、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7296260A (zh) * 2022-04-25 2023-12-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方法和装置
CN117321925A (zh) * 2022-04-27 2023-12-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Csi的上报方法、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254839A (zh) * 2022-06-10 2023-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参考信号的波束赋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073882A1 (en) * 2022-10-08 2024-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coding and decoding spatial domain basis selection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91503A1 (en) * 2012-06-21 2013-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cqi feedback without spatial feedback (pmi/ri) for tdd coordinated multi-point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s
CN103905101A (zh) * 2012-12-27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系统中下行预编码粒度的确定方法及基站
WO2016105120A1 (en) * 2014-12-23 2016-06-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schemes for fd-mimo
CN107689821A (zh) * 2016-08-05 2018-02-13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eamforming矢量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39903A (zh) * 2017-09-11 2018-05-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2953B2 (ja) 1999-12-27 2007-01-24 株式会社東芝 アダプティブアンテナ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
CN103095356B (zh) * 2011-11-04 2015-09-23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成形方法、基站和交通运输装置
US8976884B2 (en) * 2012-12-20 2015-03-10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array channel feedback
US9825742B2 (en) * 2014-10-03 2017-1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debook design and structure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893777B2 (en) * 2014-11-17 2018-0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od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KR102335741B1 (ko) * 2015-08-13 2021-1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된 csi-rs를 이용하는 통신 기법
CN105246086B (zh) * 2015-10-08 2018-10-1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确定天线角度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04794B (zh) * 2016-03-18 2020-0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csi反馈方法及装置
US10419086B2 (en) * 2016-04-26 2019-09-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uplink MIMO
US10484064B2 (en) * 2016-09-01 2019-11-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CSI acquisition
CN107888323B (zh) * 2016-09-29 2020-01-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9768928B1 (en) * 2016-12-16 2017-09-1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High dimensional (HiDi) radio environment characteriz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US11218210B2 (en) * 2017-05-30 2022-01-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channel state acquisition
US11695462B2 (en) * 2019-01-29 2023-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in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91503A1 (en) * 2012-06-21 2013-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cqi feedback without spatial feedback (pmi/ri) for tdd coordinated multi-point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s
CN103905101A (zh) * 2012-12-27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系统中下行预编码粒度的确定方法及基站
WO2016105120A1 (en) * 2014-12-23 2016-06-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schemes for fd-mimo
CN107689821A (zh) * 2016-08-05 2018-02-13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eamforming矢量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39903A (zh) * 2017-09-11 2018-05-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DRAFT; R1-1910399,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FRANCE, vol. RAN WG1, no. Chongqing, China; 20191014 - 20191020, 5 October 2019 (2019-10-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01979B2 (en) 2024-02-13
MX2022008053A (es) 2022-07-27
EP4087151A4 (en) 2023-01-18
KR20220120667A (ko) 2022-08-30
JP7413544B2 (ja) 2024-01-15
TW202304159A (zh) 2023-01-16
JP2023509924A (ja) 2023-03-10
EP4087151A1 (en) 2022-11-09
TWI782367B (zh) 2022-11-01
BR112022012842A2 (pt) 2022-09-06
US20240146364A1 (en) 2024-05-02
TW202125991A (zh) 2021-07-01
WO2021135837A1 (zh) 2021-07-08
CN113131978A (zh) 2021-07-16
US20230009991A1 (en) 2023-01-12
CN113131978B (zh)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95336B (zh) 一種基於通道互易性的預編碼矩陣配置方法及裝置
US20230122302A1 (en)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059072A1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7193961A1 (zh) 一种信道信息发送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US20190334602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8631837B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220263560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WO2017194007A1 (zh) 一种二级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US10965355B2 (en) Precoding matrix index reporting metho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dium
WO2021160122A1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和存储介质
JP2019509686A (ja)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の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23179576A (ja) 端末デバイスで実行される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で実行される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WO2016119655A1 (zh) 一种确定码本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183835A1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JP2022530973A (ja)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行列表示及び決定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WO2022021443A1 (zh) 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15053465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2319844B1 (ko) 주파수 도메인 압축을 위한 공동-분극 피드백
WO2020047774A1 (zh) 信道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5088224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19157742A1 (zh) 信道状态信息矩阵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01744A1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109633A1 (zh) 信道状态信息发送方法、信道状态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
WO2019233340A1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7166200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