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4309B -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及水硬性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及水硬性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4309B
TWI794309B TW107137057A TW107137057A TWI794309B TW I794309 B TWI794309 B TW I794309B TW 107137057 A TW107137057 A TW 107137057A TW 107137057 A TW107137057 A TW 107137057A TW I794309 B TWI794309 B TW I7943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composition
additive
mass
hydraulic
copolym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7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0226A (zh
Inventor
古田章宏
岡田和寿
丸山一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竹本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竹本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竹本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0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0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4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43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4/00Use of organic materials as active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g. plasticisers
    • C04B24/02Alcohols; Phenols; 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4/00Use of organic materials as active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g. plasticisers
    • C04B24/2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4/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5Alcohols; Metal alcoholates
    • C08K5/053Polyhydroxylic 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halogen, nitrogen, sulfur, or oxygen 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增加初期材齡(材齡1天左右)之強度的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本發明之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係由多羧酸系分散劑及二乙二醇所形成的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其中,該多羧酸系分散劑係由共聚物P所形成,該共聚物P包含源自下列式(1)所示之單體M與不飽和羧酸系單體A的結構單元。
R1-O-X-R2 (1)其中,在上列式(1)中,R1表示碳數2~5之烯基或是碳數3或4之不飽和醯基,R2表示氫原子、碳數1~22之烷基或碳數1~22之脂肪族醯基,X表示由碳數2~4之氧伸烷基所構成的平均加成莫耳數為40~160個的聚氧伸烷基。

Description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及水硬性組成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更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可增加初期材齡(材齡1天左右)之強度的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
水硬性組成物係在將水硬性黏合劑與水等材料進行揉合後填充於模板,使其硬化後將模板脫模而得到硬化體。其中,混凝土產品係將包含水泥之水硬性黏合劑、水、骨材、分散劑等材料進行揉合,並灌注於模板,使其硬化而產品化。提升初期材齡的強度關係到可使用相同模板製造更多混凝土產品。因此,要求縮短灌注混凝土後達到可脫模之強度的時間。迄今已有人研究了分散劑與各種添加劑的組合,並揭示了氯化鈣、亞硝酸鹽或硝酸鹽等的無機鹽(例如參照非專利文獻1)或將甘油、烷醇胺等與分散劑一起使用的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25620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236127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友澤史紀等,「混凝土混合劑的開發與最新技術」CMC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5年
然而,氯化鈣因在形成鋼筋混凝土時腐蝕的問題,而在使用上受到限制,亞硝酸鹽或硝酸鹽則具有需要大量添加的情況。烷醇胺或甘油亦可提升初期材齡的強度,但要求進一步提升初期材齡的強度。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係可在更短時間內得到脫模所需的強度而不會大幅降低使所製備之水硬性組成物硬化而得之硬化體的材齡7天的強度。亦即,可提升早強性,例如20℃、澆置起16小時後的壓縮強度等以短時間養護確保高壓縮強度。
本案發明人等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研究的結果,發現由特定結構的分散劑與二乙二醇所形成的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正好適合。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以下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及水硬性組成物。
[1]一種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係由多羧酸系分散劑及二乙二醇所形成的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其中,該多羧酸系分散劑係由共聚物P所形成,該共聚物P包含源自下列式(1)所示之單體M與不飽和羧酸系單體A的結構單元。
R1-O-X-R2 (1)
其中,在上列式(1)中,R1表示碳數2~5之烯基或是碳數3或4之不飽和醯基,R2表示氫原子、碳數1~22之烷基或碳數1~22之脂肪族醯基,X表示由碳數2~4之氧伸烷基所構成的平均加成莫耳數為40~160個的聚氧伸烷基。
[2]如[1]所記載之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其中,該多羧酸系分散劑的質量相對於該二乙二醇的質量的比值(多羧酸系分散劑/二乙二醇)為5/95~95/5。
[3]一種水硬性組成物,係包含如[1]或[2]所記載之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及含有水泥之水硬性黏合劑的水硬性組成物,其中,以使該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中的該二乙二醇相對於100質量份含有該水泥之該水硬性黏合劑為0.001~1質量份的方式添加該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
根據本發明之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可在更短時間內得到脫模所需的強度,而不會大幅降低使所製備之水硬性組成物硬化而得之硬化體之材齡7天的強度,進而具有可提升早強性,以短時間養護確保高壓縮強度這樣的效果。
以下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實施形態。因此,應理解成在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內,可根據從業者的通常知識對以下實施形態加以適當變更、改良等。此外,在以下實施例等中,若無另外記載,%表示質量%,又,份表示質量份。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係由多羧酸系分散劑及二乙二醇所形成的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並且,本實施形態之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以下亦僅稱為本實施形態之添加劑)的特徵為:多羧酸系分散劑係由共聚物P所形成,該共聚物P包含源自下列式(1)所示之單體M與不飽和羧酸系單體A的結構單元。
R1-O-X-R2 (1)
此處,在上列式(1)中,R1、R2及X表示以下官能基。R1表示 碳數2~5之烯基或是碳數3或4之不飽和醯基。R2表示氫原子、碳數1~22之烷基或碳數1~22之脂肪族醯基。X表示由碳數2~4之氧伸烷基所構成的平均加成莫耳數為40~160個的聚氧伸烷基。
作為上列式(1)中的R1,可列舉如下官能基的具體例。1)作為碳數2~5之烯基,可列舉:乙烯基、烯丙基、甲基烯丙基、3-丁烯基、2-甲基-1-丁烯基、3-甲基-1-丁烯基、2-甲基-3-丁烯基、3-甲基-3-丁烯基等。2)作為碳數3或4之不飽和醯基,可列舉:丙烯醯基及甲基丙烯醯基。其中,較佳為烯丙基、甲基烯丙基、3-甲基-1-丁烯基、丙烯醯基或甲基丙烯醯基。
作為上列式(1)中的R2,可列舉:1)氫原子、2)碳數1~22之烷基或3)碳數1~22之脂肪族醯基。其中,較佳為氫原子、碳數1~8之烷基,更佳為氫原子、甲基。
作為上列式(1)中的X,可列舉由40~160個的碳數2~4之氧伸烷基單元所構成的聚氧伸烷基。此外,若構成聚氧伸烷基的碳數2~4之氧伸烷基單元的個數少於40個,則在確保早強性方面較為不佳。又,若上述碳數2~4之氧伸烷基單元的個數超過160個,則難以穩定地製造,故為不佳。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中的多羧酸系分散劑係由上述共聚物P所形成。作為構成該共聚物P的羧酸系單體A,可列舉:(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馬來酸、衣康酸、富馬酸、琥珀酸單(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酯等及該等之鹽。
共聚物P亦可包含使上列式(1)所示之單體M與不飽和羧酸系單體A以外的其他單體B進行共聚合而成者。亦即,共聚物P亦可包含源自不飽和羧酸系單體A以外之其他單體B的結構單元。作為其他單體B,只要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 丙烯酸四氫糠酯、(甲基)丙烯酸羥乙酯、(甲基)丙烯酸羥丙酯、(甲基)丙烯酸羥丁酯、苯乙烯、丙烯醯胺、(甲基)烯丙基磺酸及該等之鹽等可進行共聚合的單體,則並無特別限制。作為各單體之鹽,可列舉:鈉鹽或鉀鹽等的鹼金屬鹽、鈣鹽或鎂鹽等的鹼土金屬鹽、銨鹽、二乙醇胺鹽或三乙醇胺鹽等的胺鹽等。
作為共聚物P的具體例,可列舉:1)聚烯烴基二醇(polyalkylene glycol)與(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亦即,單酯與(甲基)丙烯酸等不飽和羧酸的共聚物)、2)具有聚烯烴基二醇之不飽和醇與(甲基)丙烯酸等不飽和羧酸的共聚物(例如,日本特開2007-119337號公報)、3)具有聚烯烴基二醇之不飽和醇與馬來酸等不飽和二羧酸的共聚物等。
構成本實施形態之添加劑的二乙二醇(以下亦記載為「DEG」)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一般的工業產品。在本實施形態之添加劑中,多羧酸系分散劑的質量相對於DEG的質量的比值(多羧酸系分散劑/DEG)較佳為5/95~95/5。多羧酸系分散劑相對於DEG過多的情況下,DEG相對於水硬性組成物變成極微量,而具有增加初期材齡(材齡1天左右)之強度這樣的效果變小的情況。多羧酸系分散劑相對於DEG過少的情況下,則具有添加劑的添加率變得太大而不經濟的情況。
共聚物P的質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8000~200000,更佳為8000~100000,特佳為10000~80000。共聚物P的質量平均分子量係以凝膠滲透層析法將聚氧化乙烯、聚乙二醇用於標準物質所測量的值。
共聚物P中源自上列式(1)所示之單體M之結構單元的含量,較佳為50質量%以上,更佳為70~99質量%,特佳為80~95質量%。
共聚物P中源自不飽和羧酸系單體A之結構單元的含量,較佳為小於50質量%,更佳為1~30質量%,特佳為1~20質量%。若脫離上述範圍, 則水硬性組成物的坍度損失(slump loss)變得太大,或無法得到適當的分散效果,在此點上較為不佳。
本實施形態之添加劑可在製備水硬性組成物時使用。例如,可在使用含有水泥之水硬性黏合劑、水、細骨材、粗骨材、AE劑等製備混凝土組成物時使用。
本實施形態之添加劑的使用方法,可列舉:在製備水硬性組成物時與拌合水一起添加的方法;在剛拌合後的混凝土組成物中進行後添加的方法等。
接著,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水硬性組成物(以下稱為本實施形態之水硬性組成物)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之水硬性組成物係包含之前所說明之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本實施形態之添加劑)及含有水泥之水硬性黏合劑的水硬性組成物。並且,本實施形態之水硬性組成物係以使添加劑中的二乙二醇相對於100質量份上述含有水泥之水硬性黏合劑為0.001~1質量份的方式添加本實施形態之添加劑而成。此外,雖然添加劑中的二乙二醇之量相對於100質量份水泥等的水硬性黏合劑為0.001~1質量份,但較佳為0.005~0.7質量份,更佳為0.01~0.5質量份。若二乙二醇的量太少,則無增加初期材齡(材齡1天左右)之強度這樣的效果,若太多,則發現1~4週材齡中的壓縮強度降低。
作為本實施形態之水硬性組成物所包含的水硬性黏合劑,可列舉:水泥、高爐石微粉末、飛灰、石膏、半水石膏、無水石膏。其中較佳為含有水泥者。作為水泥,除了普通波特蘭水泥、早強波特蘭水泥、中熱波特蘭水泥等的各種波特蘭水泥以外,可列舉:高爐水泥、飛灰水泥、矽灰水泥等的各種混合水泥。
本實施形態之水硬性組成物亦可進一步包含細骨材或粗骨 材。作為細骨材,可列舉:河砂、山砂、海砂、碎砂、礦砂等。作為粗骨材,可列舉:河礫、碎石、輕量骨材等。
本實施形態之水硬性組成物除了之前所說明的本實施形態之添加劑以外,亦可進一步包含其他添加劑等。例如,本實施形態之水硬性組成物亦可進一步包含構成本實施形態之添加劑的多羧酸系分散劑以外的水硬性組成物用分散劑。作為多羧酸系分散劑以外的水硬性組成物用分散劑,可列舉:芳香族磺酸系分散劑(例如,萘系分散劑、酚系分散劑、木質素系分散劑)、磷酸酯系分散劑等各種分散劑。
在不損及本發明的範圍內,本實施形態之水硬性組成物亦可包含其他劑。換而言之,例如,在不損及本發明的範圍內,可在使用之前所說明的本實施形態之添加劑時併用其他劑。作為其他劑,可列舉:松香皂、烷基芳香族磺酸鹽、脂肪族烷基(醚)硫酸鹽、烷基磷酸酯等的空氣量調節劑、二甲基聚矽氧烷系消泡劑、聚烯烴基二醇脂肪酸酯系消泡劑、礦油系消泡劑、油脂系消泡劑、氧伸烷系消泡劑、醇系消泡劑、醯胺系消泡劑等的消泡劑、促凝劑、緩凝劑、防鏽劑、防水劑等。又,添加添加劑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舉例如:在製備水硬性組成物時與拌合水一起添加的方法;在剛拌合後的混凝土組成物中進行後添加的方法等。
將本實施形態之水硬性組成物填充於模板並進行養護而使其硬化的步驟中,將所得到之水硬性組成物填充於模板並進行養護。作為模板,可列舉:建築物的模板、混凝土產品用的模板等。作為填充至模板的方法,可列舉:從混合器直接投入水硬性組成物的方法;以泵抽送水硬性組成物而導入模板的方法等。
本實施形態之水硬性組成物,可藉由使水硬性組成物硬化而得到硬化體。藉由水硬性組成物製造硬化體的方法中,在養護水硬性組成 物時,雖可直接在外部氣溫下靜置,但為了促進硬化,亦可進行加熱養護來促進硬化。此處,加熱養護可在40℃以上80℃以下的溫度下保持水硬性組成物以促進硬化。
實施例
以下,為了使本發明之構成及效果更具體而列舉實施例等,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實施例。此外,在以下實施例等之中,若無另外記載,%表示質量%,又,份表示質量份。
以下所示之共聚物P的質量平均分子量,係以凝膠滲透層析儀按照以下條件所測量。
測量條件
裝置:Shodex GPC-101(昭和電工製)
管柱:OHpak SB-G+SB-806M HQ+SB-806M HQ(昭和電工製)
檢測器:微差折射計(RI)
溶析液:50mM硝酸鈉水溶液
流量:0.7mL/分
管柱溫度:40℃
樣品濃度:樣品濃度0.5重量%的溶析液溶液
標準物質:聚氧化乙烯、聚乙二醇
製造例1:共聚物P(PC-1)的製造:
首先,作為製造共聚物(PC-1)的原料,準備離子交換水165.5g、α-甲基丙烯醯基-ω-甲氧基-聚(n=45)氧乙烯133.4g、甲基丙烯酸22.2g、3-巰基丙酸1.6g。將所準備之原料置入具備溫度計、攪拌機、滴液漏斗、氮導入管的反應容器(以下使用相同的容器),進行攪拌而使其均勻地溶解。之後,將使上述各成分溶解而成之反應系統的氣體環境進行氮取代,並以水浴使反應系 統的溫度為65℃。接著,加入1.0%過氧化氫水27.3g,之後維持65℃ 6小時,結束聚合反應。之後,加入30%氫氧化鈉水溶液而調整成pH6,並以離子交換水將濃度調整成20%而得到反應混合物。測量所得到之反應混合物的質量平均分子量,其為35000。將該反應混合物作為共聚物P(PC-1)。
製造例2:共聚物P(PC-2)的製造:
首先,作為製造共聚物(PC-2)的原料,準備離子交換水211.3g、α-甲基丙烯醯基-ω-甲氧基-聚(n=9)氧乙烯170.3g、甲基丙烯酸59.0g、丙烯酸甲酯2.5g、3-巰基丙酸4.3g、30%氫氧化鈉水溶液19.4g。將所準備之原料置入具備溫度計、攪拌機、滴液漏斗、氮導入管的反應容器,一邊攪拌一邊將氣體環境進行氮取代,並以溫水浴使反應系統的溫度為60℃。之後,加入將過硫酸鈉6.7g以離子交換水56.1g進行溶解的水溶液,開始進行聚合反應,之後,維持60℃ 6小時,結束聚合反應。之後,加入30%氫氧化鈉水溶液而調整成pH6,並以離子交換水將濃度調整成20%而得到反應混合物。測量所得到之反應混合物的質量平均分子量,其為33000。將該反應混合物作為共聚物P(PC-2)。
製造例3:共聚物P(PC-3)的製造:
將離子交換水72.0g置入具備溫度計、攪拌機、滴液漏斗、氮導入管的反應容器,將氣體環境進行氮取代,並以溫水浴使反應系統的溫度為70℃。接著,花費3小時滴下使α-甲基丙烯醯基-ω-羥基-氧丙烯聚(n=68)氧乙烯147.7g、離子交換水135.0g、甲基丙烯酸16.4g及巰基乙醇1.0g溶解而成的水溶液。同時,花費4小時滴下使過硫酸鈉2.5g溶解於離子交換水22.9g而成的水溶液。之後,維持70℃ 1小時,結束聚合反應。之後,加入30%氫氧化鈉水溶液而調整成pH6,並以離子交換水將濃度調整成20%而得到反應混合物。測量所得到之反應混合物的質量平均分子量,其為50000。將該反應混 合物作為共聚物P(PC-3)。
製造例4:共聚物P(PC-4)的製造:
將離子交換水122.7g、α-(3-甲基-3-丁烯基)-ω-羥基-聚(n=53)氧乙烯185.0g置入具備溫度計、攪拌機、滴液漏斗、氮導入管的反應容器,進行攪拌而使其均勻地溶解。之後,將溶解而成之反應系統的氣體環境進行氮取代,並以溫水浴使反應系統的溫度為70℃。接著,花費3小時滴下3.5%過氧化氫水9.8g。同時,花費3小時滴下使丙烯酸11.8g與甲基烯丙基磺酸鈉1.7g溶解於離子交換水59.0g而成的水溶液。再與此同時,花費4小時滴下使抗壞血酸0.8g與3-巰基丙酸0.8g溶解於離子交換水6.3g而成的水溶液。之後,維持70℃ 2小時,結束聚合反應。之後,加入30%氫氧化鈉水溶液而調整成pH6,並以離子交換水將濃度調整成20%而得到反應混合物。測量所得到之反應混合物的質量平均分子量,其為46000。將該反應混合物作為共聚物P(PC-4)。
製造例5:共聚物P(PC-5)的製造:
將離子交換水35.0g置入具備溫度計、攪拌機、滴液漏斗、氮導入管的反應容器,將氣體環境進行氮取代,並以溫水浴使反應系統的溫度為70℃。接著,花費3小時滴下使α-甲基丙烯醯基-ω-羥基-氧丙烯聚(n=113)氧乙烯94.1g、離子交換水97.4g、甲基丙烯酸6.0g、丙烯酸甲酯1.0g及3-巰基丙酸0.6g溶解而成的水溶液。同時,花費4小時滴下使硫酸銨1.6g溶解於離子交換水13.7g而成的水溶液。之後,維持70℃ 1小時,結束聚合反應。之後,加入30%氫氧化鈉水溶液而調整成pH6,並以離子交換水將濃度調整成20%而得到反應混合物。測量所得到之反應混合物的質量平均分子量,其為50000。將該反應混合物作為共聚物P(PC-5)。
將以上述方法所製造之共聚物P(PC-1~PC-5)的20%水溶液用 作水硬性組成物用分散劑。表1中顯示用於製造共聚物P(PC-1~PC-5)之各單體的構成比。
Figure 107137057-A0202-12-0011-2
在表1中,下述用語表示以下含義:
M-1:α-甲基丙烯醯基-ω-甲氧基-聚(n=45)氧乙烯。
M-2:α-甲基丙烯醯基-ω-甲氧基-聚(n=9)氧乙烯。
M-3:α-甲基丙烯醯基-ω-羥基-氧丙烯聚(n=68)氧乙烯。
M-4:α-(3-甲基-3-丁烯基)-ω-羥基-聚(n=53)氧乙烯。
M-5:α-甲基丙烯醯基-ω-羥基-氧丙烯聚(n=113)氧乙烯。
A-1:甲基丙烯酸。
A-2:丙烯酸。
B-1:丙烯酸甲酯。
B-2:甲基烯丙基磺酸鈉。
實施例1:
將共聚物P(PC-3)的20%水溶液21.0g、二乙二醇(KISHIDA CHEMICAL製 試劑)15.8g及離子交換水63.2g進行摻合,製備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添加劑EX-1)。表2中顯示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添加劑EX-1)的配方。
實施例2~8、比較例1~4:
針對實施例2~8、比較例1~4的其他添加劑,亦將水硬性組成物用分散 劑的共聚物P(PC-1~PC-5)之20%水溶液、二乙二醇(KISHIDA CHEMICAL製試劑)及離子交換水以成為表2所示之比例的方式進行摻合,製備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添加劑EX-2~EX-8、R-1~R-4)。
Figure 107137057-A0202-12-0012-3
在表2中,下述用語表示以下含義。此外,關於與表1所示之用語重複者則省略其說明。
共聚物P(%):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中共聚物P的比例。
DEG:二乙二醇。
P/DEG:左欄為共聚物P相對於共聚物P與DEG之總計的質量比例(質量%)。右欄為DEG相對於共聚物P與DEG之總計的質量比例(質量%)。
水硬性組成物的製備(實施例9~16及比較例5~8):
利用以下方法製備水硬性組成物。將普通波特蘭水泥(太平洋水泥公司製、比重=3.16)及細骨材(大井川水系砂、比重=2.58)以表3所示之比例依序投入JIS R5201所規定的機械捏拌用拌合機,進行乾式混合10秒鐘。之後,將表3所示之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及以相對於水泥為0.005%之量的消泡劑(竹本油脂公司製的AFK-2(商品名))加入拌合水,將上述水硬性組成物用 添加劑及消泡劑視為拌合水的一部分,與拌合水一起投入,並拌合180秒。結果匯總顯示於表4。
Figure 107137057-A0202-12-0013-4
砂漿流度(mortar flow)值:針對剛拌合後的水硬性組成物,依據JIS-R5201,在未向下流動的狀態下測量。
壓縮強度:於3個圓柱型馬口鐵製的混凝土供試體成形模板(商品名「SUMMIT MOLD」,住友商事製,模板底面的直徑:50mm,模板的高度:100mm)的模板中,分別以雙層填充方式填充砂漿,並在20℃的室內進行空氣中(20℃)養護。中途,從製備砂漿起2小時後,使填充之砂漿的表面均勻,並蓋上聚乙烯製保鮮膜以避免水分揮發。在從製備砂漿起16小時後,將已硬化的供試體從模板脫模,得到供試體。測量供試體的16小時壓縮強度,求出3個供試體的平均值。再者,以與上述相同的方法製作其他供試體並同樣地進行脫模後,於20℃的水中養護6天,測量供試體的7天強度,求出3個供試體的平均值。各結果顯示於表4。
Figure 107137057-A0202-12-0014-5
在表4中,下述用語表示以下含義。
DEG:二乙二醇。
添加率:在添加劑中表示相對於原狀下之水泥的添加率(%);在DEG中表示DEG相對於水泥的添加率(%)。
結果
確認在實施例9~16中,相較於比較例5~8,其16小時強度、7天強度皆呈現較高值。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之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可用作製備水硬性組成物時的添加劑。
Figure 107137057-A0202-11-0002-1

Claims (3)

  1. 一種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係由多羧酸系分散劑及二乙二醇所形成之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其中,該多羧酸系分散劑係由共聚物P所形成,該共聚物P包含源自下列式(1)所示之單體M及不飽和羧酸系單體A的結構單元;R1-O-X-R2 (1)其中,在上列式(1)中,R1表示碳數2~5之烯基或是碳數3或4之不飽和醯基,R2表示氫原子、碳數1~22之烷基或碳數1~22之脂肪族醯基,X表示由碳數2~4之氧伸烷基所構成的平均加成莫耳數為40~69個的聚氧伸烷基,該不飽和羧酸系單體A包含選自(甲基)丙烯酸及其鹽中的至少一者,該多羧酸系分散劑的質量相對於該二乙二醇的質量的比值(多羧酸系分散劑/二乙二醇)為21.1/78.9~95/5,及該共聚物P的質量平均分子量為8000~200000。
  2. 一種水硬性組成物,係包含如請求項1之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及含有水泥之水硬性黏合劑的水硬性組成物,其中,以使該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中的該二乙二醇相對於100質量份含有該水泥之該水硬性黏合劑為0.001~1質量份的方式添加該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
  3. 一種水硬性組成物,係包含如請求項1之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及含有水泥之水硬性黏合劑的水硬性組成物,其中,以使該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中的該二乙二醇相對於100質量份含有該水泥之該水硬性黏合劑為0.001~1質量份的方式添加該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
TW107137057A 2017-12-14 2018-10-19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及水硬性組成物 TWI7943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9967A JP7055338B2 (ja) 2017-12-14 2017-12-14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剤、および水硬性組成物
JPJP2017-239967 2017-12-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0226A TW201930226A (zh) 2019-08-01
TWI794309B true TWI794309B (zh) 2023-03-01

Family

ID=66820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7057A TWI794309B (zh) 2017-12-14 2018-10-19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及水硬性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55338B2 (zh)
TW (1) TWI794309B (zh)
WO (1) WO20191166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9643A (zh) * 2021-06-21 2023-09-29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以及无机微粒分散成形物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19893A1 (ja) * 2008-03-26 2009-10-01 花王株式会社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剤組成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72184B2 (ja) * 2014-02-25 2018-01-31 太平洋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6216337A (ja) * 2015-05-25 2016-12-22 グローバル・マテリアルリサーチ株式会社 水硬性物質の微粉砕用添加剤、及び該添加剤含有水硬性材料組成物
JP6423766B2 (ja) * 2015-08-06 2018-11-14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高流動コンクリ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覆工コンクリートの打設方法
JP6739784B2 (ja) * 2016-04-28 2020-08-12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用後添加混和剤及びコンクリートの流動性保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19893A1 (ja) * 2008-03-26 2009-10-01 花王株式会社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剤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55338B2 (ja) 2022-04-18
TW201930226A (zh) 2019-08-01
WO2019116695A1 (ja) 2019-06-20
JP2019104667A (ja) 2019-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59772B2 (ja) セメント用添加剤、セメント組成物、およびセメント用添加剤用原料
JP6001357B2 (ja) 水硬性組成物
JP6260037B2 (ja) コンクリート用多機能混和剤
JP2016138019A (ja) アルカノールアミン系セメント添加剤、並びにセメント組成物
TWI794309B (zh)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及水硬性組成物
JP2017178739A (ja) 速硬コンクリ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054736B2 (ja) 水硬性組成物
JP5632108B2 (ja) 水硬性組成物
TWI794310B (zh)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劑、及水硬性組成物的調製方法
JP5888586B2 (ja) セメント硬化体の製造方法
JP7037170B2 (ja)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剤
JP6564307B2 (ja) 水硬性組成物用早強剤
JP5965305B2 (ja) 水硬性組成物
JP2018095536A (ja) 水硬性組成物
JP6470116B2 (ja) 水硬性組成物の硬化体の製造方法
JP6200315B2 (ja)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剤組成物
JP6401986B2 (ja) 水硬性組成物
JP6200314B2 (ja)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剤組成物
JP5717001B2 (ja) セメント硬化体の製造方法
JP2007076946A (ja) 硬化時の長さ変化の小さな水硬性組成物
JP2015182900A (ja) 薄肉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薄肉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