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3260B - 浮板集合體 - Google Patents

浮板集合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3260B
TWI793260B TW108104183A TW108104183A TWI793260B TW I793260 B TWI793260 B TW I793260B TW 108104183 A TW108104183 A TW 108104183A TW 108104183 A TW108104183 A TW 108104183A TW I793260 B TWI793260 B TW I7932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plate
floating
rope
rotation
plat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4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6447A (zh
Inventor
長井宏史
上田泰睦
坂口努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京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京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京洛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6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6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3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326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4Floating buildings, stores, drilling platforms, or workshop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34Pontoons
    • B63B35/38Rigidly-interconnected ponto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10/40Mobile PV generat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02S20/32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ar trac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4Floating buildings, stores, drilling platforms, or workshop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 B63B2035/4433Floating structures carrying electric power plants
    • B63B2035/4453Floating structures carrying electric power plants for converting solar energy into electric energ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50Anchoring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special vessels, e.g. for floating drilling platforms or dredg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提供一種浮板集合體,其構成為可旋轉,且不需要構築高額的柱子即可以限定旋轉軸。
提供一種浮板集合體,其構成為漂浮在水面上,由軸繩索拴綁且構成為可旋轉,所述軸繩索設置成從該浮板集合體的大致中央部朝向水中且維持張力。

Description

浮板集合體
本發明涉及浮板集合體。
在將太陽光轉換為電力的太陽能發電裝置中,使用太陽能電池板(也稱為太陽能面板或太陽能電池模組)作為光電轉換設備。太陽能電池板主要安裝在建築物的屋頂、牆壁或地面上等,但近年來它們也被安裝在閒置的池塘或湖泊等水面上。
當在水面上設置太陽能電池板時,使用浮板使太陽能電池板漂浮於水面上,並在浮板上設置太陽能電池板(參照專利文件1、2)。
【先前技術】
【專利文件】
專利文件1:日本特表2014-511043號公報
專利文件2:日本特開2015-217771號公報
通過將這種浮板彼此連結而成的浮板集合體根據太陽的位置緩慢旋轉,能夠提高發電效率。當使其旋轉時,為了防止浮板集合體並行移動,需要在中央處固定旋轉軸。也就是說,作為這種旋轉軸,需要將柱狀的剛體固定在水底並將其構築成朝向水面上。但若設置這樣的柱,則會存在相應成本過大的問題。
本發明是鑒於這樣的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浮板集合體,其構成為可旋轉、且不需要構築高額的柱子也能夠限定旋轉軸。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浮板集合體,其是構成為漂浮在水面上,通過軸繩索拴綁且可旋轉,所述軸繩索設置成從所述浮板集合體的大致中央部朝向水中,且維持張力。
本發明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其特徵在於,由軸繩索拴綁且可旋轉,軸繩索維持張力。通過該構成,即使不需要設置高額的柱子也能夠實現固定於浮板集合體中央的旋轉軸。換而言之,能夠實現不構築高額的柱子也能夠限定旋轉軸。
以下,例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方式。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可以彼此組合。
優選具備普通浮板和旋轉中心浮板,所述普通浮板是相互連結的多個浮板,所述旋轉中心浮板由所述軸繩索拴綁,所述普通浮板構成為可圍繞所述旋轉中心浮板獨立旋轉。
優選所述旋轉中心浮板進一步具備第1張力產生機構,所述軸繩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水中,且通過所述第1張力產生機構拉拽維持所述張力。
優選所述第1張力產生機構是構成為可捲取所述軸繩索的第1絞車。
優選在所述普通浮板與所述旋轉中心浮板的邊界設置順滑機構。
優選所述旋轉中心浮板位於比所述普通浮板更靠近水底側的位置。
優選進一步具備水位感應器,其構成為基於所述水位感應器測得的水位的觀測結果,調節所述軸繩索的長度和張力。
優選進一步具備旋轉用繩索,所述旋轉用繩索構成為連結作為浮板集合體中的一部分的旋轉用浮板與陸地,且通過被拉拽而使所述浮板集合體旋轉。
優選構成為整體呈矩形,所述旋轉用浮板是位於所述矩形的頂點的浮板,且在所述旋轉用浮板與所述陸地中的至少一者上設置有拉拽所述旋轉用繩索的第2張力產生機構,通過由所述第2張力產生機構拉拽所述旋轉用繩索而使所述浮板集合體旋轉。
優選所述第2張力產生機構是構成為可捲取所述軸繩索的第2絞車。
優選進一步具備風速感應器,當所述風速感應器觀測到一定的風速以上時,所述軸繩索和所述旋轉用繩索中的至少一者伸長而解除張力。
優選構成為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板集合體,其具備普通浮板、旋轉中心浮板、以及順滑機構,所述順滑機構設置在所述普通浮板與所述旋轉中心浮板之間,以使所述普通浮板圍繞所述旋轉中心浮板旋轉。
優選所述順滑機構具有內環狀部、外環狀部、以及夾設部,在所述內環狀部的內側配置有所述旋轉中心浮板,在所述外環狀部的外側配置有所述普通浮板,所述外環狀部構成為隨所述普通浮板一同旋轉,所述夾設部配置在所述內環狀部與所述外環狀部之間。
優選所述順滑機構具有簷部,所述簷部配置在所述夾設部的上側,且固定於所述內環狀部或所述外環狀部。
優選所述內環狀部直接或間接地連結於所述旋轉中心浮板,所述外環狀部直接或間接地連結於所述普通浮板,所述內環狀部、所述夾設部、以及所述外環狀部分別獨立設置。
優選進一步具備旋轉用繩索,所述旋轉用繩索構成為被拉拽而使所述普通浮板圍繞所述旋轉中心浮板旋轉。
優選所述旋轉用繩索掛在多個所述普通浮板中的配置於外部側的所述普通浮板上。
1‧‧‧浮板集合體
2‧‧‧普通浮板部
3‧‧‧旋轉中心浮板部
4‧‧‧旋轉用繩索
5‧‧‧絞車
6‧‧‧絞車
7‧‧‧軸繩索
8‧‧‧固定部
9‧‧‧順滑機構
10‧‧‧浮板
10f‧‧‧端部
10r‧‧‧端部
11‧‧‧支撐部
12‧‧‧承受部
13‧‧‧固定金屬配件
14‧‧‧固定金屬配件
15‧‧‧側壁部
16‧‧‧正面壁
17‧‧‧背面壁
30‧‧‧順滑機構
31‧‧‧內環狀部
31B‧‧‧固定部件
32‧‧‧外環狀部
32A‧‧‧固定部件
32B‧‧‧固定部件
33‧‧‧夾設部
34‧‧‧簷部
35‧‧‧劃分部
42‧‧‧普通浮板部
42A‧‧‧基座部
42B‧‧‧掛扣部
42B1‧‧‧固定部
42B2‧‧‧弧狀部
42a‧‧‧調整浮板部
42a1‧‧‧掛扣部
42a2‧‧‧固定部
42a3‧‧‧環狀部
43‧‧‧旋轉中心浮板部
43A‧‧‧基座部
43B‧‧‧軌道部
44‧‧‧連接部
44A‧‧‧邊部
44B‧‧‧邊部
44C‧‧‧邊部
44D‧‧‧邊部
45‧‧‧內連接部
45a‧‧‧金屬配件
46‧‧‧外連接部
46a‧‧‧金屬配件
47‧‧‧旋轉用繩索
47A‧‧‧第1繩索
47B‧‧‧第2繩索
48‧‧‧張力產生機構
BD‧‧‧塊狀體
E‧‧‧浮板
E1‧‧‧凹狀部
F1‧‧‧浮板列
F2‧‧‧浮板列
F3‧‧‧浮板列
F4‧‧‧浮板列
F5‧‧‧浮板列
F6‧‧‧浮板列
F7‧‧‧浮板列
50‧‧‧太陽能電池板
51‧‧‧前端部
52‧‧‧後端部
60‧‧‧通路接頭
70‧‧‧浮板
71‧‧‧傳輸線
L‧‧‧湖
PL‧‧‧分型線
圖1是本發明第1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的俯視圖。
圖2是表示由圖1所示狀態使浮板集合體旋轉後的狀態的俯視圖。
圖3是第1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的局部剖面圖。
圖4是表示浮板的一個例子的立體圖。
圖5是表示在圖4所示的浮板上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後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6是本發明第2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的俯視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第3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上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8是表示從圖7所示的浮板集合體拆除太陽能電池板後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9A是圖8所示區域A的放大圖,圖9B是圖8所示區域B的放大圖。
圖10是圖9所示浮板集合體的左視圖。
圖11A是順滑機構和旋轉中心浮板部的立體圖,圖11B是圖11A所示區域B的放大圖,圖11C是圖11A所示區域C的放大圖,圖11D是圖11A所示區域D的放大圖。
圖12A是順滑機構的俯視圖,圖12B是圖12A所示構造的A-A線剖面圖。
圖13是圖8所示浮板集合體的俯視圖。
圖14是表示由圖13所示狀態以旋轉中心浮板部維為中心使普通浮板部旋轉後的狀態的浮板集合體的俯視圖。
圖15A是第3實施方式變形例1所涉及的順滑機構的俯視圖,圖15B是圖15A所示順滑機構的立體圖。
圖16A是第3實施方式變形例2所涉及的順滑機構的立體圖,圖16B是通過圖16A所示點P1、點P2以及點P3的端面圖。
圖17A是第3實施方式變形例3所涉及的順滑機構的立體圖,圖17B是通過圖17A所示點T1、點T2以及點T3的端面圖。
圖18A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變形例4浮板集合體的俯視圖,其是省略了圖18B、圖18A所示太陽能電池板圖示狀態下,圖18A中示出的B-B端面的概念圖。
圖19A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變形例4的傳輸線71在水中最鬆弛的狀態的俯視圖,圖19B是表示圖19A所示普通浮板部逆時針旋轉90度後的狀態的俯視圖,圖19C是圖19A所示普通浮板部順時針旋轉90度後的狀態的俯視圖。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1。
1.第1實施方式
圖1是第1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1的俯視圖。如圖所示,浮板集合體1由普通浮板部2以及旋轉中心浮板部3構成,且漂浮在湖L中。當然湖L僅是一個例子,只要是水面上即可。
1.1普通浮板部2
普通浮板部2由多個浮板10(申請專利範圍中的“普通浮板”的一個例子)相互連接構成。在連接時,使用形成為塑膠成型體的通路接頭60。其中,通路接頭60在每個浮板10上表面與浮板10結合,且在通路接頭60的連接方向上浮板10以一定的間隔結合。從而在相鄰的浮板10之間形成一定間隔。
在與通路接頭60的連接方向垂直方向上的連接是通過連結每個浮板10的簷形的端部10f、10r之間來進行的(參照圖4)。通過該構成,可以將原本負載在1個浮板10上的負荷分散到其前後的浮板10。
構成普通浮板部2的浮板10是由連結數千個(多則1萬個)而成的部分。在這些浮板10中的一部分浮板10上不設置太陽能電池板50,而是做成為了進行對太陽能電池板50維護檢查所需的通道。此外,該通道還可以用來鋪設從太陽能電池板50接出的電纜(省略圖示電纜等設備)。
如圖1所示,普通浮板部2構成為整體呈矩形的形狀。其中在位於該矩形頂點部分的浮板10(請求項中的“旋轉用浮板”的一個例子)上設置旋轉用繩索4。該旋轉用繩索4可以由設置在陸地上的絞車5(請求項中的“第2張力產生機構”、“第2絞車”的一個例子)捲取。也就是說,通過利用絞車5捲取旋轉用繩索4挪動其位置,即能夠拉拽位於頂點部分的浮板10。並且,通過拉拽這些浮板10,能夠如圖2所示,使普通浮板部2能夠圍繞旋轉中心浮板部3獨立旋轉。旋轉範圍可以小於180度,並可 以根據湖L的水面大小、使用浮板10的大小、太陽能電池板50的設置枚數等適宜設定。並且在這樣的構成下,最好以太陽能電池板50朝向太陽方位的方式使普通浮板部2從日出到日落緩慢旋轉。
1.2旋轉中心浮板部3
旋轉中心浮板部3由1個或多個浮板10構成。應予說明,可以使用與構成普通浮板部2的浮板10相同的浮板,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浮板10。
圖3表示第1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1的局部剖面圖。相對於上述普通浮板部2可獨立旋轉,旋轉中心浮板部3通過軸繩索7和固定部8被固定在湖L的水底。也就是說,軸繩索7的一端通過固定部8(例如埋入水底的錨或重量大的墜子等)被牢固地固定,另一端連接到旋轉中心浮板部3。更具體而言,在旋轉中心浮板部3上設置構成為可捲取軸繩索7的絞車6(專利請求範圍中“第1張力產生機構”、“第1絞車”的一個例子)。軸繩索7構成為可通過絞車6調節長度。
通過絞車6可以在軸繩索7上產生張力並使其得以維持。在圖3中表示了,通過施加到軸繩索7上的張力,旋轉中心浮板部3被定位於比普通浮板部2更靠近水底方向的狀態。通過使用施加了如上所述張力的軸繩索7,旋轉中心浮板部3的位置以及姿態被大致固定。軸繩索7優選為由膨脹和收縮相對小的金屬製成。
如上所述,普通浮板部2圍繞旋轉中心浮板部3旋轉,但需要留意的是:若著眼於旋轉中心浮板部3的話,旋轉中心浮板部3和軸繩索7是作為普通浮板部2的旋轉軸而發揮作用的。由此,當旋轉時普通浮板部2的平移(translation)移動被限制。在現有技術中,需要另外設置這種作為旋轉軸的成本高的柱子,而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1中,軸繩索7起到了旋轉軸的功能從而不耗費成本。
1.3浮板10
接下來,參照圖4和圖5詳細說明浮板10。圖4是表示浮板10的一個例子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在圖4中所示的浮板10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後的狀態的立體圖。
如圖4所示,浮板10的整體外形呈大致矩形(長方形),且具有:包含分型線PL的側壁部15、位於上側的正面壁16、以及位於下側的背面壁17;且內部具有收容氣體(空氣等)的中空部構造。
浮板10具備:支撐部11,其支撐太陽能電池板50的一對長邊側中的前端部51;承受部12,其承受太陽能電池板50的另一長邊側的後端部52。應予說明,支撐部11的高度為從正面壁16向上方突出,以考慮太陽能電池板50的發電效率而將太陽能電池板50設置成適當的傾斜狀態。
在太陽能電池板50的前端部51上設置被支撐部11支撐的鋁製基座,該基座被支撐在支撐部11上。另一方面,浮板10具備前側的固定金屬配件13,用於將太陽能電池板50的前端部51側固定在支撐部11。太陽能電池板50通過螺絲固定於固定金屬配件13,而被固定於支撐部11。
太陽能電池板50的後端部52還設置有基座,該基座是與設置在前端部51的鋁製基座相同的鋁製基座。浮板10具備2個後側的固定金屬配件14,用於將承受部12承載的太陽能電池板50的後端部52側(後方的一側)固定在浮板10上,該後側的固定金屬配件14將太陽能電池板50的後側固定在浮板10上。
浮板10可以由諸如吹塑成型方式製造,其是用多個分割模具夾住熔融狀態的筒狀型坯用並使其膨脹來進行的,成型材料可以使用各種熱塑性材料,可以適當使用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烴樹脂。
2.第2實施方式
圖6是第2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1的俯視圖。與第1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1相同,其是由普通浮板部2和旋轉中心浮板部3構成的,且漂浮於湖L中。這裡,與第1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1的不同之處在於,在第2實施方式中的浮板集合體1上,於普通浮板部2與旋轉中心浮板部3的邊界處設置有順滑機構9。
雖然普通浮板部2圍繞旋轉中心浮板部3旋轉,但由於旋轉中心浮板部3是有角度的,因此,在第1實施方式中,該角度部分會妨礙普通浮板部2旋轉。如圖6所示,順滑機構9採用例如大致圓環狀的軌道,因此普通浮板部2能夠順暢地旋轉。當然,該機構不限定於軌道,只要是當普通浮板部2與旋轉中心浮板部3接觸時不妨礙普通浮板部2旋轉操作的機構即可,可以是任意機構。
3.第3實施方式
如圖8、圖11A以及圖12A所示,第3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1具備:普通浮板部42、通路接頭60、調整浮板部42a、旋轉中心浮板部43、連接部44、內連接部45、外連接部46、旋轉用繩索47、軸繩索7、順滑機構30、以及張力產生機構48。第3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1與第1和第2實施方式相同為單一軸旋轉體,第3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1構成為普通浮板部42以旋轉中心浮板部43為中心旋轉。此外,第3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順滑機構30具有相同於第2實施方式中說明的順滑機構9的功能。如圖7所示,在浮板集合體1的普通浮板部42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50。
如圖8~圖9B所示,普通浮板部42、調整浮板部42a、以及旋轉中心浮板部43可以具有一個或多個浮板E。浮板E對應於第1實施方式的浮板10。浮板E雖然其形狀與浮板10不同但功能相同。在浮板E上形成凹狀部E1,且在凹狀部E1上放置後面將要描述的基座部42A。
3.1順滑機構30
如圖11~圖13所示,順滑機構30設置在普通浮板部42與旋轉中心浮板部43之間,使普通浮板部42圍繞旋轉中心浮板部43旋轉。如圖11~圖12B所示,順滑機構30具備:內環狀部31、外環狀部32、以及夾設部33。內環狀部31、外環狀部32以及夾設部33構成為分別漂浮在水中。當使用浮板集合體1時,內環狀部31、外環狀部32以及夾設部33浮在水中。
如圖11A~圖12B所示,內環狀部31構成為環狀,在第3實施方式中,內環狀部31由多個塊狀體BD環狀配置而構成。在內環狀部31的內側配置旋轉中心浮板部43。內環狀部31直接或間接地連接於旋轉中心浮板部43。在第3實施方式中,於內環狀部31連接與內連接部45連結的金屬配件45a(例如吊環螺栓)。如此,內環狀部31通過內連接部45與旋轉中必浮板部43連結。通過該方式可以抑制內環狀部31相對於旋轉中心浮板部43進行平移或旋轉,從而能夠抑制內環狀部31與旋轉中心浮板部43碰撞,得以抑制內環狀部31損壞。在內環狀部31的外周配置有多個夾設部33。
如圖11~圖12B所示,外環狀部32也構成為與內環狀部31相同的環狀,在第3實施方式中,外環狀部32由多個塊狀體BD環狀配置而構成。外環狀部32配置在內環狀部31及夾設部33的外側。如圖13所示,在外環狀部32外側配置普通浮板部42。外環狀部32直接或間接地連接於普通 浮板部42。在第3實施方式中,在外環狀部32上連接與外連接部46連結的金屬配件46a(例如吊環螺栓)。如此,外環狀部32通過外連接部46與普通浮板部42連接,且外環狀部32與普通浮板部42一體地旋轉。
如圖11~圖12B所示,塊狀體BD形成為弧狀,在第3實施方式中,內環狀部31具備10個塊狀體BD,外環狀部32具備16個塊狀體BD。內環狀部31的塊狀體BD與外環狀部32的塊狀體BD為相同的構成。這樣,塊狀體BD可以同時用於內環狀部31和外環狀部32兩者,從而能夠抑制順滑機構30的製造成本。
如圖11B所示,內環狀部31具有固定部件31B。固定部件31B設置在塊狀體BD的外周面,固定部件31B固定鄰接的一對塊狀體BD。如圖11C和圖11D所示,外環狀部32具有固定部件32A和固定部件32B。固定部件32A設置在塊狀體BD的外周面,固定部件32B設置在塊狀體BD的內周面,固定部件32A與固定部件32B固定鄰接的一對塊狀體BD。
如圖11A、圖12A以及圖12B所示,夾設部33配置在內環狀部31與外環狀部32之間。夾設部33的水平截面形狀為圓形,在第3實施方式中,夾設部33形成為球狀。這裡,該水平截面是指與水平面W平行的截面。夾設部33的水平截面形狀為圓形,因此外環狀部32與夾設部33之間的摩擦被抑制,其結果是外環狀部32旋轉順滑的同時外環狀部32與夾設部33的損傷得以抑制。應予說明,夾設部33不需要是球狀的,夾設部33也可以形成為圓柱狀。
此外,雖然夾設部33優選緊密地配置在內環狀部31與外環狀部32之間的圓環狀區域中,但夾設部33也可以在該圓環狀的區域中不填滿。以下,說明在該圓環狀的區域中配置夾設部33到什麼程度是優選的。將配置了夾設部33的圓環狀區域二等分,定義其中的一者為第1區域,另一者為第2區域。第1和第2區域均為半圓弧狀的區域。當夾設部33沒有填滿該圓環狀的區域時,因波浪作用或普通浮板部42旋轉作用等,會有夾設部33的分佈會偏向第1區域的情況。若夾設部33的分佈偏移到第1區域,則在第2區域中內環狀部31與外環狀部32接觸,從而出現普通浮板部42旋轉被阻礙或內環狀部31和外環狀部32損壞的情況。因此,順滑機構30優選具備最小值N以上的夾設部33。最小值N是指,當從第1區域的一端按照順序填充配置夾設部33時,夾設部33無法配置在第1區域,且夾設部33首次突入到第2區域的夾設部33的數量。通過順滑機構30具備最小值N以上的夾設部33,即使夾設部33的分佈偏向第1區域,至少1個夾設部33位於第2區域中,從而能夠避免在第2區域中內環狀部31與外環狀部32接觸。其結果是能夠阻礙普通浮板部42旋轉,且防止內環狀部31和外環狀部32損傷。
如上所述,通過第3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1具備作為滑動部件的順滑機構30,作為中心軸的旋轉中心浮板部43、以及設置了太陽能電池板50的普通浮板部42構成為不連結,從而普通浮板部42能夠圍繞旋轉中心浮板部43旋轉。
3.2普通浮板部42和通路接頭60
如圖8所示,普通浮板部42具有浮板列F1~F7,浮板列F1~F7具有多個浮板E。在實施方式3中,浮板列在順滑機構30周圍配置有7列。應予說明,浮板列的列數不限定為7列。通路接頭60設置成每個浮板列的普通浮板部42連結。
如圖8所示,浮板列F1配置在普通浮板部42的一側的端部,浮板列F7配置在普通浮板部42的另一側的端部。也就是說,浮板列F1、F7配置在普通浮板部42的外側部。浮板列F2~F6配置在浮板列F1與浮板列F7之間。浮板列F3由順滑機構30分割成2個相互連結的浮板E、和1個浮板E。浮板列F4與F5相同。在浮板列F1中,鄰接的浮板E連結,且6個浮板E排列成直線狀。浮板列F2、F6、F7與上述浮板列的連結方式相同。在鄰接的浮板列間設置有間隔。即,浮板列F1~F7是彼此獨立地漂浮在水面上。
如圖8和圖9B所示,普通浮板部42具有基座部42A、掛扣部42B。基座部42A是塊狀部件。基座部42A配置在浮板E上,且基座部42A支撐連接部44。基座部42A固定於浮板E。基座部42A設置在浮板列F2~浮板列F6的浮板E。掛扣部42B具有固定部42B1和弧狀部42B2。固定部42B1固定於基座部42A。弧狀部42B2安裝於固定部42B1,且形成為弧狀以使旋轉用繩索47被弧狀部42B2拉拽。弧狀部42B2雖然沒有形成為環 狀,但弧狀部42B2在旋轉用繩索47上方延伸成彎曲狀,從而能夠使旋轉用繩索47不易從弧狀部42B2脫離。掛扣部42B設置於浮板列F1~F3、F5~F7的浮板E。
3.3調整浮板部42a
如圖8和圖9A所示,浮板集合體1具有2個調整浮板部42a。每個調整浮板部42a具有1個浮板E。每個調整浮板部42a配置在普通浮板部42與陸地G側之間,且每個調整浮板部42a與普通浮板部42獨立。張力產生機構48配置在陸地G,所以張力產生機構48配置在比普通浮板部42高的位置。由此,在從張力產生機構48側朝向普通浮板部42側的方向上,旋轉用繩索47相對於水面W容易向下側傾斜。也就是說,旋轉用繩索47與水面W的夾角的角度容易變大。當旋轉用繩索47與水面W形成的角度變大時,旋轉用繩索47從普通浮板部42的掛扣部42B脫離的可能性變高。然而,由於浮板集合體1具有調整浮板部42a,旋轉用繩索47中的從調整浮板部42a到普通浮板部42的部分與水面W形成的角度變大被抑制。即,如圖11所示,旋轉用繩索47中從調整浮板部42a到普通浮板部42的部分被引導成與水面W平行或大致平行。由此,旋轉用繩索47從普通浮板部42的掛扣部42B脫離的可能性降低。
如圖9A所示,每個調整浮板部42a具備省略圖示的基座部42a1和掛扣部42a2。每個調整浮板部42a的基座部42a1是與基座部42A相同的構成。掛扣部42a2具有固定部42a3和環狀部42a4。固定部42a3固定於基座部 42a1,環狀部42a4安裝於固定部42a3。環狀部42a4形成為環狀,旋轉用繩索47穿過環狀部42a4。環狀部42a4形成為環狀,從而能夠防止旋轉用繩索47從環狀部42a4脫離。
3.4旋轉中心浮板部43和軸繩索7
如圖11A所示,旋轉中心浮板部43具有1個浮板E。旋轉中心浮板部43配置在順滑機構30的內側。旋轉中心浮板部43的浮板E的數量不限定為1個,也可以是多個。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旋轉中心浮板部43位於比普通浮板部42更靠近水底部側的位置。此外,如圖10所示,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軸繩索7的一端由固定部(省略圖示)牢固地固定,軸繩索7的另一端與旋轉中心浮板部43的浮板E連接。並且,該軸繩索7的長度可以由省略圖示的第1張力產生機構調節。旋轉中心浮板部43連接於軸繩索7,所以旋轉中心浮板部43被軸繩索7拉下。由此,內環狀部31的上端面設置在比旋轉中心浮板部43整體高於水面W的位置
如圖11A所示,旋轉中心浮板部43具有基座部43A和軌道部43B。基座部43A的構成與基座部42A相同,基座部43A固定於浮板E。在基座部43A上固定軌道部43B。軌道部43B與內連接部45連結。如上所述,旋轉中心浮板部43被軸繩索7拉下,所以能夠防止軌道部43B的高度位置比內環狀部31高。由此,能夠防止軌道部43B介由內連接部45拉起內環狀部31,其結果是能夠防止內環狀部31從水面W向上側分離。
3.5連接部44
如圖8所示,連接部44連結普通浮板部42的多個浮板E。連接部44呈矩形,連接部44配置成圍繞順滑機構30。在連接部44上連接與外連接部46連結的部件(例如,吊環螺栓)。連接部44具有形成為軌道狀的邊部44A~44D。邊部44A~44D固定在普通浮板部42的基座部42A上。邊部44A與邊部44C和邊部44D連結,且邊部44B與邊部44C和邊部44D連結。邊部44B~44D相同。邊部44A設置於普通浮板部42的浮板列F2,邊部44B設置於普通浮板部42的浮板列F6。邊部44C和邊部44D設置於普通浮板部42的浮板列F2~F6。
3.6內連接部45和外連接部46
如圖8和圖11A所示,內連接部45連結內環狀部31與旋轉中心浮板部43。具體而言,內連接部45連結於旋轉中心浮板部43的軌道部43B。外連接部46連結外環狀部32與連接部44。內連接部45和外連接部46可以由諸如螺絲扣或手搖絞車等構成。
3.7旋轉用繩索47
如圖8和圖13所示,旋轉用繩索47掛在普通浮板部42。如圖13和圖14所示,通過旋轉用繩索47拉拽,普通浮板部42圍繞旋轉中心浮板部43和順滑機構30旋轉。此時,普通浮板部42、連接部44、外連接部46、以及外環狀部32整體一起旋轉,而內環狀部31、內連接部45、以及旋轉中心浮板部43不旋轉。旋轉用繩索47的一端固定於普通浮板部42,旋轉 用繩索47的另一端設置在陸地G側。這裡,陸地G是指配置有張力產生機構48的地方,陸地G可以是例如湖周圍的陸地,也可以是在湖中填埋而成的。旋轉用繩索47具有第1繩索47A和第2繩索47B。
如圖8和圖9B所示,第1繩索47A和第2繩索47B掛在配置於普通浮板部42的外部側的浮板E。具體而言,第1繩索47A的一端固定於普通浮板部42的浮板列F3的掛扣部42B,第1繩索47A的另一端設置在陸地G側。如圖8和圖9A所示,第1繩索47A的一端側與另一端側之間的部分掛在普通浮板部42的浮板列F1的掛扣部42B,同時插通於調整浮板部42a的環狀部42a4內。此外,如圖8所示,第2繩索47B的一端固定於普通浮板部42的浮板列F5的掛扣部42B,第2繩索47B的另一端設置在陸地G側。第2繩索47B的一端側與另一端側之間的部分掛在普通浮板部42的浮板列F7的掛扣部42B,同時插通於調整浮板部42a的環狀部42a4內。如上所述,第1繩索47A和第2繩索47B掛在配置於普通浮板部42最外部的浮板E上,所以由第1繩索47A或第2繩索47B作用於普通浮板部42的旋轉扭矩增加,其結果是當張力產生機構48使普通浮板部42旋轉時張力產生機構48所必須的動力減低。從增加該旋轉扭矩的觀點來看,第1繩索47A和第2繩索47B優選為掛在配置在普通浮板部42最外部的浮板E,然而並不限定於此。具體而言,還可以在鉤掛第1繩索47A或第2繩索47B的浮板E的外側配置浮板E(此處成為最外部浮板)。也就是說,第1繩索47A和第2繩索47B不配置在普通浮板部42的中的最外部,而是可以只配置在普通浮板部42的外部側。即使是這樣配置,也能夠 增加由第1繩索47A或第2繩索47B作用到普通浮板部42上的旋轉扭矩。應予說明,在鉤掛第1繩索47A或第2繩索47B的浮板E的外側不配置太陽能電池板50,因此上述最外部浮板可以作為起通道功能的浮板。
3.8張力產生機構48
張力產生機構48具有捲取和送出旋轉用繩索47的機構。在張力產生機構48中可以採用諸如通過驅動裝置(馬達)驅動的環形絞車。當張力產生機構48捲取旋轉用繩索47時,於旋轉用繩索47發生張力,從而普通浮板部42和外環狀部32以旋轉中心浮板部43為中心旋轉。張力產生機構48不限定於環狀絞車,張力產生機構48也可以是通過手動操作的絞車構成。雖然第3實施方式,浮板集合體1是具備張力產生機構48的方式,然而浮板集合體1也可以不具備張力產生機構48。例如,還可以通過人拉拽旋轉用繩索47,來使普通浮板部42和外環狀部32旋轉。
4.變形例
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板集合體1還可以通過如下形態實施。
(1)在上述第1和第2實施方式中,雖然絞車5配置在陸地上,但也可以將絞車5配置在位於普通浮板部2頂點的浮板10上。在該情況下,需要在陸地上固定旋轉用繩索4。即使是這樣的構成,也可以使普通浮板部2圍繞旋轉中心浮板部3和軸繩索7旋轉。
(2)在上述第1和第2實施方式中,雖然構成為利用旋轉用繩索4和絞車5使普通浮板部2圍繞旋轉中心浮板部3和軸繩索7旋轉的方式,但也可以取而代之,通過在普通浮板部2的下表面設置螺絲釘等,實施成使普通浮板部2圍繞旋轉中心浮板部3和軸繩索7旋轉。
(3)在浮板集合體1或陸地附近,還可以設置未圖示的水位感應器和控制手段。其是假定根據下雨等天氣情況湖L的水位變化來設置的。這樣就可以基於水位感應器測定得到的水位結果,來控制絞車6以使控制手段適宜調整軸繩索7的長度和張力,減輕對軸繩索7的負荷,從而能夠更穩定地維持作為旋轉軸的功能。
(4)在浮板集合體1或陸地附近,還可是設置未圖示的風速感應器和控制手段。其是為了在當發生颱風等惡劣天氣的情況下,旋轉用繩索4或軸繩索7受到過大負荷,最壞的情況是發生斷裂等情況而設置的。這樣就可以當該風速感應器觀測到一定風速以上時,通過控制絞車5或絞車6以使控制手段刻意地伸長旋轉用繩索4或軸繩索7,減輕對旋轉用繩索4以及軸繩索7的負荷,從而能夠更穩定地實施浮板集合體1的。
(5)軸繩索7不需要必須固定在水底。例如,也可以將軸繩索7固定在水中的設置在高於水底位置的橋墩上、或橋狀延伸的輔助繩索等上。也就是說,軸繩索7也可以構成為從浮板集合體1朝向水中的方式。
(6)在第1和第2實施方式中,普通浮板部2雖然構成為圍繞旋轉中心浮板部3旋轉的方式,但只要是構成為通過被施以張力的軸繩索7拴綁浮板集合體1且浮板集合體1可旋轉的方式,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實施。例如,可以做成軸繩索7的一端安裝球形接頭機構使其固定在水中,浮板集合體1與軸繩索7一同旋轉的方式。在該情況下,旋轉中心浮板部3不是必須的,可以將浮板集合體1作為整體由通浮板部2構成。或者,還可以在位於浮板集合體1大致中央處的浮板的背面安裝球形接頭機構,固定軸繩索7的同時浮板集合體1整體旋轉。
(7)旋轉中心浮板部3只要是基本上限定旋轉軸即可,不需要一定將其定位於大致中央部。也就是說,在第1和第2實施方式中,雖然普通浮板部2是圍繞旋轉中心浮板部3自轉的,旋轉中心浮板部3位於普通浮板部2的旁邊,但也可以是普通浮板部2圍繞旋轉中心浮板部3公轉。
(8)如圖15A和圖15B所示,順滑機構30還可以具備多個劃分部35。多個劃分部35在內環狀部31與外環狀部32之間配置成環狀。在一對鄰接的劃分部35之間配置1個夾設部33。這樣通過順滑機構30具備多個劃分部35,即使是在內環狀部31與外環狀部32之間不填滿多個夾設部33,依舊能夠抑制多個夾設部33在內環狀部31的周方向上分佈不均勻。從而即使是減少順滑機構30所具備的夾設部33的數量,依舊能夠更加可靠地發揮夾設部33的功能。
(9)如圖16A和圖16B所示,還可以在夾設部33上形成平坦的上端面33A1和平坦的下端面33A2。這樣,夾設部33容易以平行於上下方向的軸為中心旋轉。也就是說,夾設部33不容易以平行於水平方向的軸為中心旋轉,從而能夠抑制夾設部33不必要的旋轉,即在夾設部33旋轉過程中不容易賦予外環狀部32順滑旋轉的旋轉被抑制。從而能夠抑制夾設部33與內環狀部31之間的摩擦、夾設部33與外環狀部32之間的摩擦,其結果是能夠抑制內環狀部31、外環狀部32以及夾設部33的破損等。此外,如圖16A和圖16B所示,還可以在夾設部33形成通孔33B。這樣,水流入通孔33B,且夾設部33的姿態穩定。最終,夾設部33以平行於上下方向的軸為中心的旋轉更容易,並且可以進一步抑制夾設部33的不必要旋轉。
(10)如圖17A和圖17B所示,順滑機構30還可以具備簷部34。簷部34配置在夾設部33上側。此外,簷部34固定於外環狀部32。應予說明,簷部34也可以固定於內環狀部31。通過順滑機構30具備簷部34,能夠防止夾設部33從內環狀部31和外環狀部32中間飛出。
(11)如圖18A所示,浮板集合體1還可以具備:含有數百個浮板E的普通浮板部42、含有多個浮板E的旋轉中心浮板部43、以及順滑機構30。此外,在第3實施方式中,從普通浮板部42上方看的形狀為大致矩形,而如圖18A所示,本變形例4的普通浮板部42,其從上面看的形狀呈大致圓形,這樣普通浮板部42容易以旋轉中心浮板部43為中心旋轉。此外 ,如圖18A和圖18B所示,普通浮板部42具有:配置了太陽能電池板50的浮板E、以及整理好由每個太陽能電池板50延伸而出的配線的浮板70。在浮板70上設置接線盒(省略圖示),由每個太陽能電池板50延伸而出的配線電性連接在該接線盒上。也就是說,浮板70的接線盒具有整理由每個太陽能電池板50延伸而出的配線的功能。此外,在浮板70的接線盒上連接傳輸線71。傳輸線71具有電性連接太陽能電池板50和功率調節器(省略圖示)的功能,並通過傳輸線71將由太陽能電池板50發電得到的連理傳輸到功率調節器。在本變形例4中,雖然功率調節器設置在水面上,但也可以設置在陸地上。應予說明,通過傳輸線71穿於普通浮板部42的浮板E之間的間隙,從而能夠將傳輸線71拽入水中,並且也可以通過將傳輸線71穿於外環狀部32(參照圖13)與連接部44之間,來將傳輸線71拽入水中。
當普通浮板部42以旋轉中心浮板部43為中心旋轉時,傳輸線71也會與普通浮板部42一同移動。在圖19A~圖19C中,傳輸線71的實線部分表示傳輸線71設置在水面上,傳輸線71的虛線部分表示傳輸線71設置在水面下。在如圖19A所示的狀態下,由於浮板70與陸地上一方(功率調節器)之間的距離最短,所以傳輸線71在水面下方鬆弛。另一方面,在如圖19B和圖19C所示的狀態下,浮板70與陸地上一方(功率調節器)之間的距離變遠,所以傳輸線71的鬆弛程度變小。
當傳輸線71的長度過短時,會阻礙普通浮板部42旋轉,而當傳輸線71的長度過長時,則會發生傳輸線71難以追隨普通浮板部42的旋轉。因此,傳輸線71的長度設定為可以確保適當的餘量。此外,有關於普通浮板部42旋轉時傳輸線71的移動量,與浮板70配置在普通浮板部42中的外部側的情況相比較,浮板70配置在普通浮板部42中的內部側(中心側)的情況的移動量小。因此,如圖18A和圖18B所示,浮板70配置在普通浮板部42中的內部側(中心側)。通過這樣的方式,即使是普通浮板部42旋轉,傳輸線71移動也被限制,因此傳輸線71的長度可以容易地設定成確保上述適當餘量的長度。其結果是能夠防止傳輸線71之間發生纏繞,抑制傳輸線71移動,從而抑制傳輸線71劣化。
5.結語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在維持了太陽能電池板的保持穩定性的同時能夠以比以往更低廉的價格製造浮板以及含有該浮板的浮板集合體、一種包含了具備了風壓措施更適於使用在水面上的浮板的浮板集合體、以及電源電纜的佈線更合理的浮板集合體。
雖然對本發明所涉及的各種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該些說明僅作為示例呈現,並不旨在限定本發明的範圍。該新穎的實施方式可以以其他各種形態實施,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宗旨的範圍內可以進行何種省略、替換以及變更。但該實施方式以及變形例均被包含在本發明的範圍以及主旨內,同時包含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發明及其同等範圍內。
1‧‧‧浮板集合體
2‧‧‧普通浮板部
3‧‧‧旋轉中心浮板部
4‧‧‧旋轉用繩索
5‧‧‧絞車
10‧‧‧浮板
50‧‧‧太陽能電池板
60‧‧‧通路接頭
L‧‧‧湖

Claims (16)

  1. 一種浮板集合體,其構成為漂浮在水面上,其具備:普通浮板、軸繩索和旋轉中心浮板,其中,所述旋轉中心浮板由所述軸繩索拴綁,而且所述軸繩索設置成從所述浮板集合體的大致中央部朝向水中,且維持張力,所述普通浮板是相互連結的多個浮板,所述普通浮板構成為可圍繞所述旋轉中心浮板獨立旋轉。
  2. 根據請求項1中所述的浮板集合體,其中所述旋轉中心浮板進一步具備第1張力產生機構,所述軸繩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水中,且通過被所述第1張力產生機構拉拽而維持所述張力。
  3. 根據請求項2中所述的浮板集合體,其中所述第1張力產生機構是構成為可捲取所述軸繩索的第1絞車。
  4. 根據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的浮板集合體,其中在所述普通浮板與所述旋轉中心浮板的邊界設置順滑機構。
  5. 根據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的浮板集合體,其中所述旋轉中心浮板位於比所述普通浮板更靠近水底側的位置。
  6. 根據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的浮板集合體,其進一步具備水位感應器,其中,所述浮板集合體構成為基於由所述水位感應器測得的水位觀測結果,調整所述軸繩索的長度和張力。
  7. 一種浮板集合體,其構成為漂浮在水面上,其具備:軸繩索和旋轉用繩索,其中, 所述浮板集合體構成為由所述軸繩索拴綁,且可旋轉,而且所述軸繩索設置成從所述浮板集合體的大致中央部朝向水中,且維持張力,所述旋轉用繩索構成為連結作為所述浮板集合體中的一部分的旋轉用浮板與陸地,且通過被拉拽而使所述浮板集合體旋轉。
  8. 根據請求項7中所述的浮板集合體,其構成為整體呈矩形,其中,所述旋轉用浮板是位於所述矩形的頂點的浮板,所述旋轉用浮板和所述陸地中的至少一者設置有拉拽所述旋轉用繩索的第2張力產生機構,通過由所述第2張力產生機構拉拽所述旋轉用繩索而使所述浮板集合體旋轉。
  9. 根據請求項8中所述的浮板集合體,其中,所述第2張力產生機構是構成為可捲取所述軸繩索的第2絞車。
  10. 根據請求項7中所述的浮板集合體,其進一步具備風速感應器,其中,當所述風速感應器觀測到一定風速以上時,所述軸繩索和所述旋轉用繩索中的至少一者伸長而解除張力。
  11. 一種浮板集合體,其構成為漂浮在水面上,具備普通浮板、旋轉中心浮板、以及順滑機構,其中,所述順滑機構設置在所述普通浮板與所述旋轉中心浮板之間,以使所述普通浮板圍繞所述旋轉中心浮板旋轉。
  12. 根據請求項11中所述的浮板集合體,其中所述順滑機構具有內環狀部、外環狀部、以及夾設部,在所述內環狀部的內側配置有所述旋轉中心浮板, 在所述外環狀部的外側配置有所述普通浮板,且所述外環狀部隨所述普通浮板一同旋轉,所述夾設部配置在所述內環狀部與所述外環狀部之間。
  13. 根據請求項12中所述的浮板集合體,其中所述順滑機構具有簷部,所述簷部配置在所述夾設部的上側,且固定於所述內環狀部或所述外環狀部。
  14. 根據請求項12或13中所述的浮板集合體,其中所述內環狀部直接或間接地連結於所述旋轉中心浮板,所述外環狀部直接或間接地連結於所述普通浮板,所述內環狀部、所述夾設部、以及所述外環狀部分別獨立設置。
  15. 根據請求項11~13中任一項所述的浮板集合體,其進一步具備旋轉用繩索,其中,所述旋轉用繩索構成為通過被拉拽而使所述普通浮板圍繞所述旋轉中心浮板旋轉。
  16. 根據請求項15中所述的浮板集合體,其中所述旋轉用繩索掛在多個所述普通浮板中的配置於外部側的所述普通浮板上。
TW108104183A 2018-02-07 2019-02-01 浮板集合體 TWI7932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0500 2018-02-07
JP2018020500 2018-02-07
JP2018-149615 2018-08-08
JP2018149615A JP7181450B2 (ja) 2018-02-07 2018-08-08 フロート集合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6447A TW201936447A (zh) 2019-09-16
TWI793260B true TWI793260B (zh) 2023-02-21

Family

ID=67694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4183A TWI793260B (zh) 2018-02-07 2019-02-01 浮板集合體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7480B2 (zh)
EP (1) EP3750790B1 (zh)
JP (1) JP7181450B2 (zh)
CN (1) CN111164008B (zh)
TW (1) TWI7932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41799B2 (en) * 2016-03-18 2022-02-08 Intelli-Products Inc. Solar energy array robotic assembly
JP7181450B2 (ja) * 2018-02-07 2022-12-01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集合体
CN112117961A (zh) * 2020-08-20 2020-12-22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场用光伏备用电源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12134513B (zh) * 2020-09-21 2022-03-29 合肥博斯维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漂浮式的光伏电池板组件
CN112455631B (zh) * 2020-11-24 2022-03-22 浙江大学 一种适用于深海探测的矩阵式传感器布放装置及布放方法
KR102313722B1 (ko) 2020-12-24 2021-10-19 (주)테크윈 수상태양광 발전용 부유 구조물
IT202100009872A1 (it) * 2021-04-19 2021-07-19 Hydrosolar S R L Impianto fotovoltaico a campata unica montato su struttura galleggiante per specchi d'acqua, ancorato a riva con sistemi Adaptive Smart Strap
IT202100009869A1 (it) * 2021-04-19 2021-07-19 Hydrosolar S R L Impianto fotovoltaico a doppia campata montato su struttura galleggiante per specchi d'acqua, ancorato a riva con sistemi Adaptive Smart Strap
WO2022224281A1 (en) * 2021-04-19 2022-10-27 Hydrosolar S.R.L. Single- or double-span photovoltaic system mounted on a floating structure for bodies of water, anchored on the shore with adaptive smart strap systems
CN114455003B (zh) * 2022-01-13 2023-04-25 深圳市鸿和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破坏的浮式水文观测仪
KR102505044B1 (ko) * 2022-02-17 2023-03-03 주식회사 블루오션테크 수상 부유체를 연결하는 케이블의 계류장력을 유지하기 위한 블록형 앵커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7914A (en) * 1990-12-13 1992-06-02 Blandford Joseph 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tion of subsea hydrocarbon formations
JP2006160025A (ja) * 2004-12-06 2006-06-22 Rikogaku Shinkokai 水中移動体および空気中移動体
CN101143616A (zh) * 2006-08-18 2008-03-19 潘戈 一种太阳能发电水上专用平台
US20160006391A1 (en) * 2013-03-07 2016-01-07 Solaris Synergy (Israel) Ltd. Corded lattice based floating photovoltaic solar field with independently floating solar modules
TW201634348A (zh) * 2015-02-06 2016-10-01 構茲 席格曼 平台裝置
CN206813253U (zh) * 2017-06-12 2017-12-29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浅水系泊系统及驳船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9964A (en) * 1991-05-20 1994-04-05 O. D. Hopkins Associates, Inc. Amusement raft ride
JP2000159188A (ja) * 1998-11-24 2000-06-13 Hokuyo Musen Kk 浮上式ブイ装置
JP2002160692A (ja) * 2000-11-27 2002-06-04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船舶係留設備
JP3944445B2 (ja) * 2002-11-27 2007-07-11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洋上風力発電設備
WO2008025234A1 (en) 2006-08-18 2008-03-06 Ge Pan Special platform for generating electricity using solar energy
KR101232314B1 (ko) * 2011-03-11 2013-02-13 우도영 수면 부상형 태양광 발전장치
RU2461732C1 (ru) * 2011-03-29 2012-09-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Двфу) Ветр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FR2974163B1 (fr) * 2011-04-15 2018-06-22 Ciel Et Terre International Dispositif support de panneau
KR101160798B1 (ko) * 2011-09-05 2012-06-28 주식회사 도화엔지니어링 완충형 수상 신재생에너지 태양광 발전시설
JP2013089844A (ja) * 2011-10-20 2013-05-13 Panasonic Corp 追尾型太陽電池装置
JP6592876B2 (ja) 2014-05-16 2019-10-23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ソーラパネル用フロート連結体
CN108750029B (zh) * 2014-05-16 2021-08-17 京洛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板用浮体及其连结体
JP6440388B2 (ja) * 2014-06-23 2018-12-19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浮体式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KR101615437B1 (ko) * 2014-06-26 2016-04-25 주식회사 청우마린테크 수상 태양광 발전장치용 중력식 계류장치
CN105240221B (zh) * 2014-07-08 2019-05-07 珠海卡洛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半潜筏式随风转向水上风力发电设备
KR101617384B1 (ko) * 2014-12-30 2016-05-18 주식회사 비케이에너지 부유식 수상 태양광 발전 장치
KR101716025B1 (ko) 2015-03-06 2017-03-13 안승혁 추적식 수상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205961037U (zh) 2016-08-25 2017-02-15 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转动机构和太阳能装置
CN106385228B (zh) * 2016-09-29 2018-10-12 中冶华天南京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方位角自动跟踪水面浮动光伏阵列
KR101813053B1 (ko) 2017-06-09 2017-12-29 홍경식 회전부유식 태양광 발전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어 시스템
JP7181450B2 (ja) * 2018-02-07 2022-12-01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集合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7914A (en) * 1990-12-13 1992-06-02 Blandford Joseph 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tion of subsea hydrocarbon formations
JP2006160025A (ja) * 2004-12-06 2006-06-22 Rikogaku Shinkokai 水中移動体および空気中移動体
CN101143616A (zh) * 2006-08-18 2008-03-19 潘戈 一种太阳能发电水上专用平台
US20160006391A1 (en) * 2013-03-07 2016-01-07 Solaris Synergy (Israel) Ltd. Corded lattice based floating photovoltaic solar field with independently floating solar modules
TW201634348A (zh) * 2015-02-06 2016-10-01 構茲 席格曼 平台裝置
CN206813253U (zh) * 2017-06-12 2017-12-29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浅水系泊系统及驳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50790A1 (en) 2020-12-16
TW201936447A (zh) 2019-09-16
CN111164008B (zh) 2023-02-03
CN111164008A (zh) 2020-05-15
US11407480B2 (en) 2022-08-09
EP3750790A4 (en) 2021-04-21
JP7181450B2 (ja) 2022-12-01
JP2019137383A (ja) 2019-08-22
US20200369350A1 (en) 2020-11-26
EP3750790B1 (en) 2023-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93260B (zh) 浮板集合體
TWI778846B (zh) 太陽能發電裝置
ES2456345T3 (es) Plataforma de alta mar estabilizada por columnas con planchas de atrapamiento de agua y sistema de amarre asimétrico para soporte de turbinas eólicas de alta mar
CN104066980B (zh) 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及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的系留方法
KR101982802B1 (ko) 부유식 수상 태양광 발전시스템의 계류 및 회전장치
ES2541619T3 (es) Concepto mecánico y eléctrico alternativo para parques eólicos marinos
KR102144313B1 (ko) 태양광-풍력 하이브리드 발전형 비행선 기반 복합발전시스템
CA2997643A1 (en) A tower section for a tethered wind turbine tower
JP2007331414A (ja) 浮体構造および該浮体構造の位置制御方法
KR20130098586A (ko) 부유식 태양광 발전장치
TWI765052B (zh) 浮板集合體、浮板系統及浮板
US10738431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a marine installation, marine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of erecting a marine installation
WO2019027282A1 (ko) 부유식 수상 태양광 발전시스템의 계류 및 회전장치
KR101433513B1 (ko) 부유식 태양광 발전 추적 시스템
WO2019155883A1 (ja) フロート集合体
CN106301184B (zh) 水上跟踪式光伏电站
KR101165738B1 (ko) 전기 발전 장치
JP7156879B2 (ja) 水上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支持構造および水上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JP7132477B2 (ja) フロート及びフロート集合体
US20140008917A1 (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ity from wind power
CN216041279U (zh) 一种高桩承台分段式海缆安装结构
CN116639224B (zh) 一种漂浮式刚性光伏支撑系统
JP2023102257A (ja) 太陽光フロートユニット
TW202243957A (zh) 浮動式結構
CN116378903A (zh) 一种离散型漂浮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