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5516B - 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5516B
TWI785516B TW110107537A TW110107537A TWI785516B TW I785516 B TWI785516 B TW I785516B TW 110107537 A TW110107537 A TW 110107537A TW 110107537 A TW110107537 A TW 110107537A TW I785516 B TWI785516 B TW I7855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fer carrier
etching device
adjustment element
wafer
nozzle pa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7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6402A (zh
Inventor
王銘志
Original Assignee
奇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奇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奇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07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551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36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6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5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5516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包括一外殼、一晶圓承載座、一旋轉元件、一第一噴嘴部、一第二噴嘴部及一底座。該晶圓承載座包括一第一調整元件、一第二調整元件以及一背板,該第一調整元件及該第二調整元件夾持於插設有多個晶圓的一卡閘的兩側。該旋轉元件耦接於該背板以帶動該晶圓承載座進行一旋轉行程。該第一噴嘴部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的一中央上方區域,該第二噴嘴部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的一側方區域,該底座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之下,該底座包括至少一氣孔。一氣體從該氣孔提供至該內部空間以於該內部空間中形成一氣流。

Description

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蝕刻裝置,且特別關於一種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
半導體工業正不斷的蓬勃發展當中。半導體設計和材料的技術進步讓半導體裝置具有更精密、更複雜的電路。更小、更複雜的電路對各種半導體製程的要求也更為嚴苛,更難維持半導體裝置的製程品質與穩定度。
蝕刻製程是半導體裝置製造中極為重要的一種製程。現有的半導體蝕刻裝置在蝕刻製程後,晶圓往往會產生各種缺陷。舉例而言,現有的半導體蝕刻裝置在蝕刻後,晶圓會呈現中心凹陷的現象,無法達到高精密產品所需的極佳平坦度。因此,在半導體裝置的精密度與複雜度不斷的提高的情況下,半導體製程裝置進行對應的發展,以提升製程品質及穩定度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先前技術”段落只是用來幫助了解本發明內容,因此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內容可能包含一些沒有構成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道的習知技術。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內容,不代表該內容或者本發明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本發明申請前已被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曉或認知。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可以改善蝕刻製程的效率,提高整體產品的良率並降低成本。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本發明的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包括一外殼、一晶圓承載座、一旋轉元件、一第一噴嘴部、一第二噴嘴部及一底座。該外殼定義出一內部空間。該晶圓承載座設置於該內部空間,該晶圓承載座包括一第一調整元件、相對該第一調整元件設置的一第二調整元件以及連接於該第一調整元件及該第二調整元件的一背板,該第一調整元件及該第二調整元件夾持於插設有多個晶圓的一卡閘的兩側。該旋轉元件耦接於該背板以帶動該晶圓承載座進行一旋轉行程。該第一噴嘴部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的一中央上方區域,該第一噴嘴部對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的該晶圓噴灑一第一處理液體。該第二噴嘴部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的一側方區域,該第二噴嘴部對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的該晶圓噴灑一第二處理液體。該底座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之下,該底座包括至少一氣孔,其中一氣體從該氣孔提供至該內部空間以於該內部空間中形成一氣流。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該晶圓承載座還包括一前擋板,該前擋板連接於該第一調整元件及該第二調整元件的一前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該第一調整元件包括一第一固定臂以及相對該第一固定臂朝該卡閘壓迫的一第一夾持臂。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該第二調整元件包括一第二固定臂以及相對該第二固定臂朝該卡閘壓迫的一第二夾持臂。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該晶圓承載座還包括接觸且承載該卡閘的一第一側肋以及一第二側肋,該第一側肋及該第二側肋分別設置於該卡閘的兩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該晶圓承載座還包括接觸且承載該卡閘的至少一底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該外殼包括一底殼以及一上蓋,該底殼包括一底壁、自該底壁向上延伸的一第一側壁以及形成於該第一側壁之間的一開口,該底壁包括至少一排液孔,該上蓋包括一頂壁以及自該頂壁向下延伸的一第二側壁,該上蓋的一第一寬度大於該底殼的一第二寬度,該上蓋覆蓋該開口且於該第一側壁以及該第二側壁之間形成一排液空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該第一噴嘴部以及該第二噴嘴部設置在該底殼的該開口之上,且該中央上方區域位於該第一寬度之內,而該側方區域位於該第二寬度之外及該第一寬度之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該第一處理液體為一去離子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該第二處理液體為一酸性溶液。
基於上述,本發明提供的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透過設置晶圓承載座及底座,能在內部空間中形成氣流,促使內部空間內的處理液體的循環運動,可以有效改善蝕刻製程的效率,並提高整體產品的良率。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請參照圖1及圖2,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1的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的該旋轉蝕刻裝置1的一剖面側視的示意圖。該旋轉蝕刻裝置1包括一外殼11、一晶圓承載座13、一旋轉元件15、一第一噴嘴部171、一第二噴嘴部173及一底座19。該第一噴嘴部171、該第二噴嘴部173可以對晶圓W噴灑處理液體。該旋轉元件15可以帶動晶圓W旋轉,藉此可以迅速有效的蝕刻多個晶圓W。具體的結構與操作細節以下將會詳細說明。
請同時參照圖3,圖3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半導體製程的該旋轉蝕刻裝置1的示意圖。為了方便說明,圖3顯示該旋轉蝕刻裝置1中,該晶圓承載座13的詳細結構。該旋轉蝕刻裝置1的外殼11定義出一內部空間111(如圖2所示)。該晶圓承載座13設置於該內部空間111。該晶圓承載座13包括一第一調整元件131、一第二調整元件133及一背板135。該第二調整元件133相對該第一調整元件131設置。該背板135連接於該第一調整元件131及該第二調整元件133。該第一調整元件131及該第二調整元件133夾持於插設有多個晶圓W的一卡閘137的兩側。如圖3所示,透過該第一調整元件131與該第二調整元件133的夾持,插設於該卡閘137上的該多個晶圓W可以固定於該卡閘137上。
該旋轉元件15耦接(樞接)於該背板135,以帶動該晶圓承載座13進行一旋轉行程151。藉此,設置在該晶圓承載座13上的該多個晶圓W在後續的蝕刻製程中可以旋轉。
請同時參照圖4,圖4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半導體製程的該旋轉蝕刻裝置1的一側視示意圖。該第一噴嘴部171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13的一中央上方區域138。該第一噴嘴部171用於對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13的該晶圓W噴灑一第一處理液體1711。在本實施例中,該旋轉蝕刻裝置1在該中央上方區域138設置兩個該第一噴嘴部171作為舉例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制該旋轉蝕刻裝置1設置的該第一噴嘴部171的數量。
該第二噴嘴部173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13的一側方區域139。該第二噴嘴部173用於對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的該晶圓W噴灑一第二處理液體1731。具體而言,該中央上方區域138位於該晶圓承載座13的中央的上方,而該側方區域139相對該中央上方區域138位於該晶圓承載座13的側方。在本實施例中,該旋轉蝕刻裝置1以設置兩個該第二噴嘴部173作為舉例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制該旋轉蝕刻裝置1設置的該第二噴嘴部173的數量。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第一處理液體1711為一去離子水,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制。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第二處理液體1731為一酸性溶液,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制。
請同時參照圖5,圖5是該旋轉蝕刻裝置1沿圖1所示的A-A’切線的一剖面示意圖。該底座19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13之下。該底座19包括至少一氣孔191。其中,一氣體(未圖示)從該氣孔191提供至該內部空間111以於該內部空間111中形成一氣流1913。圖5所示該氣孔191的形狀與數量僅為一舉例說明,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藉此,該氣流1913可以促使該內部空間111內的該第一處理液體1711及/或該第二處理液體1731的循環運動,以利該晶圓W的蝕刻製程,可以有效改善蝕刻製程的效率,並提高整體產品的良率。
詳細來說,該晶圓承載座13還包括一前擋板134。該前擋板134連接於該第一調整元件131及該第二調整元件133的一前端132(如圖3所示)。即該第一調整元件131及該第二調整元件133設置於該前擋板134與該背板135之間。
具體而言,如圖3所示,該第一調整元件131包括一第一固定臂1311以及相對該第一固定臂1311朝該卡閘137壓迫的一第一夾持臂1313。該第一固定臂1311固設於該前擋板134及該背板135上,該第一夾持臂1313可以相對該第一固定臂1311移動。相似的,該第二調整元件133包括一第二固定臂1331以及相對該第二固定臂1331朝該卡閘137壓迫的一第二夾持臂1333。該第二固定臂1331固設於該前擋板134及該背板135上,該第二夾持臂1333可以相對該第二固定臂1331移動。透過該第一夾持臂1313與該第二夾持臂1333的壓迫,可以夾持插設於該卡閘137上的該多個晶圓W。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及圖5所示,該晶圓承載座13還包括接觸且承載該卡閘137的一第一側肋1371以及一第二側肋1373,該第一側肋1371及該第二側肋1373分別設置於該卡閘137的兩側。在本實施例中,該晶圓承載座13還包括接觸且承載該卡閘137的至少一底肋1375。該底肋1375位於該卡閘137的下方。圖2、圖3及圖5所示該第一側肋1371、該第二側肋1373及該底肋1375的結構與形式僅為一舉例說明,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透過該第一側肋1371、該第二側肋1373及該底肋1375的接觸與承載,該旋轉元件15可以帶動該晶圓承載座13進行該旋轉行程151。
詳細來說,該旋轉蝕刻裝置1的該外殼11包括一底殼113以及一上蓋115。如圖2所示,該底殼113包括一底壁1131、自該底壁1131向上延伸的一第一側壁1133以及形成於該第一側壁1133之間的一開口1135。該開口1135可以用於置入或取出該卡閘137(在該上蓋115開啟時)。該底壁1131可以包括排液孔1139a、1139b。在本實施例中,該排液孔1139a例如可以用於該第一處理液體1711的排液,該排液孔1139b例如可以用於該第二處理液體1731的排液。
該上蓋115包括一頂壁1151以及自該頂壁1151向下延伸的一第二側壁1153。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該上蓋115的一第一寬度w1大於該底殼113的一第二寬度w2。該上蓋115在關閉時覆蓋該開口1135且於該第一側壁1133以及該第二側壁1153之間形成一排液空間117(如圖2所示)。該排液空間117可以用於容置前述該第一處理液體1711及/或該第二處理液體1731。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該旋轉蝕刻裝置1例如還可以包括開蓋裝置1157a、1157b。該開蓋裝置1157a、1157b連接該上蓋115。該開蓋裝置1157a、1157b可以驅動以開啟或關閉該上蓋115。該上蓋115開啟時暴露該開口1135,藉此使用者可以用置入或取出該卡閘137。圖1所示該上蓋115、該開蓋裝置1157a、1157b的結構與形式僅為一舉例說明,只要是該開蓋裝置1157a、1157b可以開啟或關閉該上蓋115,就在本發明所涵蓋的範圍內。
詳細來說,該第一噴嘴部171以及該第二噴嘴部173設置在該底殼113的該開口1135之上(例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該中央上方區域138位於該第一寬度w1之內,而該側方區域139位於該第二寬度w2之外及該第一寬度w1之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透過設置晶圓承載座及底座,能在內部空間中形成氣流,促使內部空間內的處理液體的循環運動,可以有效改善蝕刻製程的效率,並提高整體產品的良率。
1:旋轉蝕刻裝置 11:外殼 111:內部空間 113:底殼 1131:底壁 1133:第一側壁 1135:開口 1139a、1139b:排液孔 115:上蓋 1151:頂壁 1153:第二側壁 1157a、1157b:開蓋裝置 117:排液空間 13:晶圓承載座 131:第一調整元件 1311:第一固定臂 1313:第一夾持臂 132:前端 133:第二調整元件 1331:第二固定臂 1333:第二夾持臂 134:前擋板 135:背板 137:卡閘 1371:第一側肋 1373:第二側肋 1375:底肋 138:中央上方區域 139:側方區域 15:旋轉元件 151:旋轉行程 171:第一噴嘴部 1711:第一處理液體 173:第二噴嘴部 1731:第二處理液體 19:底座 191:氣孔 1913:氣流 W:晶圓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的一剖面側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的一側視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的一剖面示意圖。
11:外殼
111:內部空間
113:底殼
1133:第一側壁
1139a:排液孔
1151:頂壁
1153:第二側壁
13:晶圓承載座
1371:第一側肋
1373:第二側肋
1375:底肋
15:旋轉元件
171:第一噴嘴部
173:第二噴嘴部
19:底座
191:氣孔
1913:氣流
W:晶圓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包括: 一外殼,定義出一內部空間; 一晶圓承載座,設置於該內部空間,該晶圓承載座包括一第一調整元件、相對該第一調整元件設置的一第二調整元件以及連接於該第一調整元件及該第二調整元件的一背板,該第一調整元件及該第二調整元件夾持於插設有多個晶圓的一卡閘的兩側; 一旋轉元件,耦接於該背板以帶動該晶圓承載座進行一旋轉行程; 一第一噴嘴部,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的一中央上方區域,該第一噴嘴部對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的該晶圓噴灑一第一處理液體; 一第二噴嘴部,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的一側方區域,該第二噴嘴部對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的該晶圓噴灑一第二處理液體;以及 一底座,設置於該晶圓承載座之下,該底座包括至少一氣孔,其中一氣體從該氣孔提供至該內部空間以於該內部空間中形成一氣流。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旋轉蝕刻裝置,其中該晶圓承載座還包括一前擋板,該前擋板連接於該第一調整元件及該第二調整元件的一前端。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旋轉蝕刻裝置,其中該第一調整元件包括一第一固定臂以及相對該第一固定臂朝該卡閘壓迫的一第一夾持臂。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旋轉蝕刻裝置,其中該第二調整元件包括一第二固定臂以及相對該第二固定臂朝該卡閘壓迫的一第二夾持臂。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旋轉蝕刻裝置,其中該晶圓承載座還包括接觸且承載該卡閘的一第一側肋以及一第二側肋,該第一側肋及該第二側肋分別設置於該卡閘的兩側。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旋轉蝕刻裝置,其中該晶圓承載座還包括接觸且承載該卡閘的至少一底肋。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旋轉蝕刻裝置,其中該外殼包括一底殼以及一上蓋,該底殼包括一底壁、自該底壁向上延伸的一第一側壁以及形成於該第一側壁之間的一開口,該底壁包括至少一排液孔,該上蓋包括一頂壁以及自該頂壁向下延伸的一第二側壁,該上蓋的一第一寬度大於該底殼的一第二寬度,該上蓋覆蓋該開口且於該第一側壁以及該第二側壁之間形成一排液空間。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旋轉蝕刻裝置,其中該第一噴嘴部以及該第二噴嘴部設置在該底殼的該開口之上,且該中央上方區域位於該第一寬度之內,而該側方區域位於該第二寬度之外及該第一寬度之內。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旋轉蝕刻裝置,其中該第一處理液體為一去離子水。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旋轉蝕刻裝置,其中該第二處理液體為一酸性溶液。
TW110107537A 2021-03-03 2021-03-03 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 TWI7855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7537A TWI785516B (zh) 2021-03-03 2021-03-03 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7537A TWI785516B (zh) 2021-03-03 2021-03-03 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6402A TW202236402A (zh) 2022-09-16
TWI785516B true TWI785516B (zh) 2022-12-01

Family

ID=84957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7537A TWI785516B (zh) 2021-03-03 2021-03-03 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551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613276U (zh) * 2021-03-03 2021-06-11 奇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613276U (zh) * 2021-03-03 2021-06-11 奇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6402A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77467B1 (ko) 기판의 가장 자리 및 후면을 동시 식각하기 위한 플라즈마식각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기판 리프팅 장치
US11222795B2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8032728A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JP5480617B2 (ja) 基板処理装置
WO2019161654A1 (zh) 一种电极组件和蚀刻设备
TWI785516B (zh) 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
JP2016167582A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TWM613276U (zh) 用於半導體製程的旋轉蝕刻裝置
JP2014157901A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JP4236109B2 (ja) 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JP7096004B2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6948889B2 (ja) 基板保持装置
KR20210015056A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KR20190064188A (ko) 리프트 핀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기판 지지 유닛
TW202312389A (zh) 半導體處理裝置
US20220165576A1 (en) Vacuum pumping valve for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nd vacuum control system thereof
JP2009105145A (ja) 基板処理装置
KR102470463B1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기판 처리 방법
TW201717273A (zh) 基板處理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CN214254370U (zh) 用于半导体制程的旋转蚀刻装置
JP6405259B2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JP2002177854A (ja) 基板処理装置
JP5706981B2 (ja) 基板処理装置
JP6220655B2 (ja) 雰囲気制御機構及び小型製造装置
KR102535798B1 (ko) 기판 세정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