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2527B - 鉸鏈裝置及具備此鉸鏈裝置的各種機器 - Google Patents

鉸鏈裝置及具備此鉸鏈裝置的各種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2527B
TWI782527B TW110117089A TW110117089A TWI782527B TW I782527 B TWI782527 B TW I782527B TW 110117089 A TW110117089 A TW 110117089A TW 110117089 A TW110117089 A TW 110117089A TW I782527 B TWI782527 B TW I7825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device
pressing plate
push rod
sliding member
rotating c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7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4663A (zh
Inventor
小川覺司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4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4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2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252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展平之結構簡單的鉸鏈裝置以及具備此鉸鏈裝置的各種機器,該鉸鏈裝置能夠防止原稿壓合板在閉合時急遽落下,並讓使用者獲得順暢操作感受。該鉸鏈裝置包含:一安裝構件,其係安裝於機器本體側;一支撐構件,其係安裝於原稿壓合板,由支軸部與支撐部構成;一鉸鏈軸,其係將該支撐構件的支軸部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至該安裝構件的一對側板之間;一滑動構件,其係可滑動的收進一收納部內,並於頂部設有一滑塊凸輪凸部;一彈性構件,其係設置於該收納部的底部與該滑動構件之間;一阻尼器,其係設置於該彈性構件內;及一推壓桿,其係可滑動的收納於一引導筒部內。

Description

鉸鏈裝置及具備此鉸鏈裝置的各種機器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較佳的鉸鏈裝置及具備此鉸鏈裝置的各種機器,特別是用於複印機或複合式影印機等影印機或印刷機等事務機器,或者是包含家具等之各種機器的機器本體,如安裝於原稿壓合板等需要進行開闔動作的蓋板亦合適。
一直以來,鉸鏈裝置及具備此鉸鏈裝置的影印機係包含以下構件:一安裝構件,其係安裝於影印機等機器本體,一支撐構件,透過鉸鏈軸以可轉動的方式裝設於前述安裝構件上用以支撐原稿壓合板;設置於安裝構件的收納部,收納著朝單向滑動施力的滑動構件;設置於支撐構件的第一轉動凸輪部抵靠在設置於滑動構件頂部的第一滑動凸輪部的同時,阻尼器會收進滑動構件內部;此阻尼器的活塞桿連接至推壓桿,該推壓桿的頂部具有第二滑動凸輪部;此推壓桿從設置在滑動構件頂部的開口部朝第一轉動凸輪部側突出;上述鉸鏈裝置結構等已經由記載於日本專利特開2015-183840號公開專利公報而為人習知。
上述公開專利公報所記載的鉸鏈裝置,除了構造零件過多且製造成本高昂,另一問題是在原稿壓合板的閉合操作上,由於第一轉動凸輪部之故,推壓桿的下降距離會比同樣因第一轉動凸輪部而下降的滑動構件的距離大,係因此一結構,使用者在進行原稿壓合板的閉合操作時,其操作感覺會產生異樣感。此外,由於推壓桿只單純的抵靠於活塞桿的上部,而且形成於滑動構件中的推壓桿的導引孔之軸方向的長度短,所以推壓桿的滑動動作難以順利進行;這一點尤其讓使用者在操作原稿壓合板的閉合時,會產生操作上的異樣感,同時推壓桿和引導孔之間,也會因經年累月的使用而導致扞格不順的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解決上述問題的鉸鏈裝置以及具備此鉸鏈裝置的各種機器;本發明之鉸鏈裝置的結構更加簡單且造價相對便宜,不但能讓使用者獲得順暢的操作感受,即使經長年使用其優越的耐久性也不會導致扞格不順。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之鉸鏈裝置的特徵包含有:一安裝構件,其係為筒狀並可拆裝的安裝於機器本體的後上端部的安裝孔,上部係具有一對側板並且內部設置有朝上方開放的收納部;一支撐構件,其係於一支撐部上安裝原稿壓合板,由支軸部與該支撐部構成,該支軸部具有一第一轉動凸輪部;一鉸鏈軸,其係將此支撐構件的支軸部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至該安裝構件的該一對側板之間;一滑動構件,其係可滑動的收進該收納部內,且頂部具有一滑塊凸輪凸部,該滑塊凸輪凸部與該第一轉動凸輪部呈現經常壓合連接的狀態;一彈性構件,其係設置於該收納部的底部與滑動構件之間,並且使滑動構件朝該第一轉動凸輪部側施力;一阻尼器,其係設置於該彈性構件內;及一推壓桿,其係連接該阻尼器的活塞桿,同時與該活塞桿可滑動的收進形成於該滑動構件的頂部所設開口部之插孔內;該推壓桿於該原稿壓合板的既定開闔角度範圍內與該第一轉動凸輪部壓接,但於該既定開闔角度以外時不與該第一轉動凸輪部接觸。
承上所述,本發明之鉸鏈裝置的特徵,係該滑動構件具有一引導筒部,該引導筒部具有該開口部,該引導筒部的長度大致與該推壓桿的長度相同。
再者,本發明之鉸鏈裝置的特徵,係該活塞桿的前端部接續至該推壓桿時,需讓該活塞桿的前端部插入該推壓桿下端部側所設置的接續孔。
此外,本發明之鉸鏈裝置的特徵,係該活塞桿的前端部接續至該推壓桿時,該活塞桿的前端部側和該推壓桿的下端部側係以一銷連結,該銷係朝半徑方向貫通。
又,本發明之鉸鏈裝置的特徵,係設置於支軸部的第一轉動凸輪部與第二轉動凸輪部夾著鉸鏈軸並抵靠至該滑動構件的該頂部,以限制該支撐構件的最大轉動角度。
另外,與本發明相關的各種機器係包含上述之鉸鏈裝置、該機器本體以及該原稿壓合板;該機器本體具有用以擺放原稿的置放面;該原稿壓合板於閉合狀態時壓合擺放在該置放面的原稿,並透過與該支撐構件同時轉動,而相對於該置放面在閉合及開啟狀態之間變化。
於本發明中,鉸鏈裝置不僅結構簡單,能防止原稿壓合板急遽落下,亦能讓使用者擁有順暢的開闔操作感受,即使經長年使用其耐久性也不會導致扞格不順。
於本發明中,開闔操作原稿壓合板時,推壓桿即使承受來自於第一轉動凸輪部往前後方向晃動的力量,但因為引導筒部的長度與推壓桿的長度大致相等,讓推壓桿能維持順暢的滑動動作,所以即使長年使用也不會有所扞格不順,耐久性相當優越。
於本發明中,活塞桿和推壓桿不僅連接確實且動作穩定,並可視機器機種更換推壓桿,亦即一種鉸鏈裝置可適用於多種類型的事務機。
於本發明中,鉸鏈裝置於原稿壓合板處於未滿90°的全面開啟狀態時,仍可維持原稿壓合板處於全面開啟狀態的穩定性。
本發明之各種機器,係使用具有上述特徵的鉸鏈裝置。
1:影印機
2:機器本體
2a:置放面
2b:上表面
2c:安裝孔
3:原稿壓合板
10:鉸鏈裝置
20:安裝構件
21:支柱部
21a:引導凸起
22:收納部
22a:底部
22b:排氣用的孔洞
23:側板
23a:軸插孔
24:止動部
30:支撐構件
31:支軸部
31a:軸插孔
31b:第一轉動凸輪部
31c:第二轉動凸輪部
31d:凹部
32:支撐部
32a:安裝孔
40:滑動構件
40a:彈性構件收納部
40b:插孔
41:外筒部
42:引導筒部
42a:開口部
43:頂部
43a:滑塊凸輪凸部
43b:傾斜部
43c:平坦部
50:彈性構件
60:阻尼器
60a:活塞桿
60b:銷
61:受壓底座構件
70:推壓桿
70a:傾斜凸輪部
70b:接續孔
80:鉸鏈軸
圖1係為安裝有本發明之鉸鏈裝置的各種機器例示之一的影印機立體圖。
圖2係為本發明之鉸鏈裝置單獨呈現的立體圖。
圖3係為圖2所示之鉸鏈裝置中,支撐構件轉動角度為0°狀態的縱向剖面圖。
圖4係為圖3所示之鉸鏈裝置中,支撐構件轉動角度為70°狀態的縱向剖面圖。
圖5係為圖3所示之鉸鏈裝置中,支撐構件轉動角度為35°狀態的縱向剖面圖。
圖6係為圖3所示之鉸鏈裝置中,支撐構件轉動角度為20°狀態的縱向剖面圖。
圖7係為圖3所示之鉸鏈裝置中,支撐構件轉動角度為15°狀態的縱向剖面圖。
圖8係為圖3所示之鉸鏈裝置中,支撐構件的轉動角度從0°至70°之間的扭矩曲線圖。
以下將配合圖式說明本發明之鉸鏈裝置使用於影印機的較佳實施態樣。此說明中的影印機蓋板是為原稿壓合板,說明時皆以原稿壓合板一詞取代蓋板;於其他機器中,原稿壓合板一詞可替換為蓋板。另外,以下說明將適時的使用並參考圖2所示之直角坐標系所標註的前後、左右及上下方向。
(實施態樣1)圖1所示之影印機1設置有置放面2a,置放面2a係設置於機器本體2的上表面2b,由接觸玻璃製作用以置放原稿。影印機1係可讀取置放於置放面2a的原稿,其可為例如僅具有影印功能的複印機,或具有影印、掃瞄和傳真等多種功能的複合式影印機。影印機1係包含有機器本體2、作為影印機蓋板的原稿壓合板3與鉸鏈裝置10、10,該鉸鏈裝置10、10係設置於機器本體2並以可轉動的方式支撐原稿壓合板3。
雖然本發明實施態樣中所示之鉸鏈裝置10、10的結構相同,但實際上可不限於此,左右各自為不同結構亦可。而由於本發明實施態樣中的鉸鏈裝置10、10為相同結構,因此以下說明將使用其中一個鉸鏈裝置10的構造來進行說明。
如圖2之後的圖式所示,鉸鏈裝置10係包含有安裝構件20和支撐構件30,該安裝構件20具有圓柱狀的支柱部21,該支撐構件30透過鉸鏈軸80以可轉動的方式設置在安裝構件20上。安裝構件20係為塑膠射出品,其可使用例如聚丙烯(PP)等具有機械性強度的材質作為材料;同時,只要將支柱部21插入機器本體2後方上端部所設的安裝孔2c,就可將安裝構件20裝設於機器本體2。此安裝孔2c的深度與支柱部21的高度相同。再者,指示記號21a所指之突起為一引導凸起,其設置於支柱部21下端部的後端部;當支柱部21插入安裝孔2c時,該引導凸起21a會嵌合進設置於該安裝孔2c的引導溝以防止鬆脫,並且能經常固定於插入位置。唯,此安裝構件20的結構不限於實施態樣所示樣式,另一實施態樣亦可為將支柱部21設計為角筒形,並且於兩側裝設安裝板,然後將該安裝板組裝入機器本體2的上方後端部。
原稿壓合板3係從上方往下壓合影印機1其置放面2a上所置放的原稿,因此可於機器讀取原稿時壓平原稿的皺褶或防止原稿移動。如前述,壓著原稿的原稿壓合板3於此時稱為閉合狀態,覆蓋著機器本體2置放面2a。另一方 面,當影印機1的置放面2a置放有原稿時,使用者將呈閉合狀態的原稿壓合板3往上方掀起,即可使機器本體2的置放面2a露出。此時原稿壓合板呈現一開啟狀態。
再者,安裝在原稿壓合板3的鉸鏈裝置10的狀態也和原稿壓合板3相同,其說明同上。亦即如圖3所示,原稿壓合板3為閉合狀態時,鉸鏈裝置10亦為閉合狀態,此時支撐構件30相對於機器本體2的轉動角度為0°。此外,原稿壓合板3呈現開啟狀態時,鉸鏈裝置10也同樣呈現開啟狀態。當支撐構件30從機器本體2的置放面2a朝向離開的方向轉動時,轉動角度會持續增加,以圖1和圖4所示狀態為例,支撐構件30相對於機器本體2的轉動角度為70°,就本發明之鉸鏈裝置10,此轉動角度70°為原稿壓合板3的最大開啟角度。
如圖3之後的圖式所示,安裝構件20的支柱部21設置有收納後述各種零件的收納部22;該收納部上方係為開放狀態,同時下方設置有底部22a。另外,設置於底部22a的指示記號22b是排氣用的孔洞。
再者如圖2所示,安裝構件20的上部設置有一對側板23、23,該一對側板23、23(如圖2繪示)以間隔隔開分設於安裝構件20左右。該一對側板23、23分別形成有軸插孔23a、23a(圖僅顯示一側,圖2之後的圖式皆同)用以讓鉸鏈軸80插通。鉸鏈軸80貫穿一對側板23、23上的軸插孔23a、23a以及支撐構件30其支軸部31上所設的軸插孔31a。藉此設置,支撐構件30得以鉸鏈軸80為中心轉動。另外,指示記號24所指之處為止動部的一部分,其橫跨左右方向形成於安裝構件20的後部。該止動部24於本實施態樣中,係用以防止支撐構件轉動超過70°。
支撐構件30亦為塑膠射出品,其可使用例如聚丙烯(PP)等具有機械性強度的材質作為材料,如圖2之後的圖式所示,其係由支軸部31與從此支軸部31向前方延伸設置的支撐部32構成;支撐構件30設置有一凹部31d,凹部31d位在設置於支軸部31的軸插孔31a的下方,夾在第一轉動凸輪部31b和第二轉動凸輪部31c之間,該第一轉動凸輪部31b和第二轉動凸輪部31c從軸方向觀看時為非對稱。
支撐構件30與安裝構件20呈一連結狀態,如圖3之後的圖式所示,因鉸鏈軸80貫通支撐構件30其支軸部31的軸插孔31a,並貫通安裝構件20的一對側板23、23,也就是插入該一對側板23、23之間,進而連結支撐構件30與安裝構 件20。此外,如圖3之後的圖式所示,依據支撐構件30以鉸鏈軸80為中心的不同轉動角度,第一轉動凸輪部31b會接觸或推壓滑動構件40、推壓桿70以及止動部24。
支撐部32係透過設置於其上的安裝孔32a、32a......,使用圖未繪示的插銷或螺絲等一般熟知的連接裝置,安裝於原稿壓合板3的後部。支撐部32的左右方向幅寬比支軸部31寬。藉此設置,支撐部32可用較寬的範圍與原稿壓合板3連接,並支撐原稿壓合板3使其保持穩定狀態。因此,由使用者操作的原稿壓合板3,將連同支撐構件30以鉸鏈軸80為中心轉動。
此外如圖3之後的圖式所示,設置於安裝構件20裡的收納部22內部,裝設有滑動構件40和彈性構件50;該滑動構件40能在收納部22內朝上下方向滑動,該彈性構件50由壓縮線圈彈簧構成,其係彈性裝設於滑動構件40與受壓底座構件61之間,該受壓底座構件61設置於底部22a。
又,如圖3之後的圖式所示,滑動構件40係具有外筒部41、引導筒部42與頂部43;該外筒部41成形為一筒狀,該引導筒部42設置於外筒部41的內側並成形為同心圓的筒狀,該頂部43則連接外筒部41的上端和引導筒部42的上端。外筒部41的高度比收納部22的深度低,而且引導筒部42的高度也比外筒部41的高度低。以一與上下方向直交的平面切斷外筒部41時,其斷面的外形係呈一圓狀,該外形的外圓直徑與設置於安裝構件20其收納部22之內圓直徑相等。藉此設置,滑動構件40可於收納部22內朝上下方向滑動位移。此外,頂部43上方的前方側部分範圍設有一山形狀並向上凸出的滑塊凸輪凸部43a,該滑塊凸輪凸部43a以橫跨的方式沿支軸部31的左右方向形成,而接續此滑塊凸輪凸部43a的傾斜部43b,和接續此傾斜部43b的平坦部43c也同時形成於頂部43。
彈性構件50係成形為一圓筒狀的壓縮線圈彈簧,其上部收納於彈性構件收納部40a內,該彈性構件收納部40a由滑動構件40的外筒部41、引導筒部42與頂部43所區隔劃分而成。彈性構件50上側的端部抵靠滑動構件40的頂部43的下側。此外,彈性構件50下側的端部抵靠於受壓底座構件61,該受壓底座構件61安裝於收納部22的底部22a。如上述結構,彈性構件50係彈性裝設於滑動構件40與受壓底座構件61之間,該受壓底座構件61位於收納部22的底部22a。再者, 因為彈性構件50係以壓縮狀態收進收納部22裡,所以會以經常施力的方式使滑動構件40朝向上方,亦即使滑動構件40朝向第一轉動凸輪部31b側。對第一轉動凸輪部31b施力的滑動構件40,其作用力係透過滑塊凸輪凸部43a將第一轉動凸輪部31b往上方推壓。如圖3所示,滑塊凸輪凸部43a將第一轉動凸輪部31b朝上方推壓的位置,比鉸鏈軸80的所在位置略為前方。因此,當鉸鏈裝置10呈閉合狀態時,滑動構件40的作用力會使支撐構件30朝開啟方向轉動,亦即如圖3所示以順時鐘方向使支撐構件30轉動;但若如圖3所示之原稿壓合板3的開闔角度為0°狀態時,因為滑動構件40的彈力比原稿壓合板3使鉸鏈軸80周圍產生的轉動扭矩來得小,所以原稿壓合板3的不會因為震動等情況而自行上浮。
再者,設置於安裝構件20的收納部22裡,更收納有阻尼器60和推壓桿70;該阻尼器60具有活塞桿60a,該推壓桿70與活塞桿60a連接。
阻尼器60係為使活塞桿60a朝上方推升而裝載於受壓底座構件61上,並同時收納於彈性構件50內部。設置於阻尼器60內部的油液和活塞並未繪示於圖中,雖然在本實施例中的阻尼器60為一液流阻尼器,但是封裝入其中的油液亦可以氣體取代。
推壓桿70成形為一圓柱狀,其上端部設置有朝前方傾斜的傾斜凸輪部70a,並可在滑動構件40內部所設之引導筒部42的插孔40b內部朝上下方向滑動並收納於其中。此引導筒部42之插孔40b的內圓直徑與推壓桿70的外圓直徑相等,從推壓桿70下部朝軸方向設置的接續孔70b中插入有活塞桿60a。於本實施態樣中,活塞桿60a與推壓桿70以貫通該等半徑方向的銷60b進行連接,但由於推壓桿70收納於引導筒部42的插孔40b裡,該插孔40b的長度與推壓桿70的長度大致相等,所以隨著原稿壓合板3的開闔操作,推壓桿70即使承受來自於第一轉動凸輪部31b往前後方向晃動的力量,其仍可保持穩定。因此,只要讓活塞桿60a的前端側插入推壓桿70下部所設的接續孔70b即可。此時,為了讓使用中的推壓桿70不要轉動,推壓桿70就必須設計為四角形或設置引導凸起。如圖3所示之原稿壓合板3處於閉合狀態時,推壓桿70上端部的傾斜凸輪部70a會從引導筒部42的開口部42a朝上方突出並抵靠第一轉動凸輪部31b,其中該引導筒部42的開口部42a設置於滑動構件40的頂部。
其次,本發明之鉸鏈裝置10的特徵,係於其在原稿壓合板3從開啟狀態閉合時所呈現的動作,因此接著將對照圖3至圖8,說明鉸鏈裝置10於原稿壓合板3從開啟至閉合狀態的變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動作。再者,為了使鉸鏈裝置10的動作易於理解,圖3至圖7中的機器本體2及原稿壓合板3皆以二點鎖線繪示。
一般影印機鉸鏈裝置所用之彈性構件的彈力,於使用者要開啟原稿壓合板之際,只會讓使用者略感其重量而順勢開啟,且能讓原稿壓合板在中間開闔角度中穩定停止;而且於閉合之際,為了使原稿壓合板不要急遽閉合並進一步穩定其閉合狀態使其不要往上浮動,因此彈性構件的彈力設置會比轉動扭矩小,該轉動扭矩是原稿壓合板於閉合時使鉸鏈軸周圍產生的轉動扭矩。因此有必要防止原稿壓合板3因閉合時所產生的慣性力而導致急遽閉合並發出大聲響、或讓使用者不小心夾到手的情況。為了達到上述目的,除了使用彈性構件之外,本發明也使用阻尼器作為另一個緩衝裝置,但要讓阻尼器在哪個階段發揮作用就必須下工夫安排。
圖3繪示鉸鏈裝置10的角度為0°之狀態,此0°狀態是支撐構件30和原稿壓合板3相對於機器本體2的原稿置放面2a的狀態;圖4繪示鉸鏈裝置10的轉動角度為70°之狀態,該轉動角度係支撐構件30和原稿壓合板3相對於機器本體2其原稿置放面2a的角度,同時70°係原稿壓合板3的最大開啟角度。如圖4所示,此時支撐構件30的第一轉動凸輪部31b和第二轉動凸輪部31c會夾著鉸鏈軸80,抵靠在設置於滑動構件40頂部的滑塊凸輪凸部43a與設置在其後部的平坦部43c;透過此一設置使支撐構件30將不會朝向任一方向轉動施力,所以使用者的手即使不扶著原稿壓合板,原稿壓合板也能穩定的停止在開啟角度70°而不會朝任一方向開闔。
再者,滑塊凸輪凸部43a抵靠在第一轉動凸輪部31b,該滑塊凸輪凸部43a係設置於透過彈性構件50朝上方施力的滑動構件40之上。該滑塊凸輪凸部43a的作用力係藉由將第一轉動凸輪部31b朝上方推升,而讓支撐構件30朝開啟方向轉動。另一方面,因圖1所示之原稿壓合板3的重量,支撐構件30須承受原稿壓合板3朝閉合方向轉動的力量。此外,若支撐構件30的轉動角度較大,例如支撐構件30的轉動角度達30°以上,其被滑塊凸輪凸部43a推壓而朝開啟方向轉動 的力量,將與因原稿壓合板3的重量而朝閉合方向轉動的轉動扭矩達到均衡。因此,只要使用者不試著去移動原稿壓合板3(圖1),即能維持圖3所示之鉸鏈裝置10的轉動角度。又,如圖6所示,當原稿壓合板3和支撐構件30的開闔角度為20°時,推壓桿70其傾斜凸輪部70a的位置會縮進滑動構件40其引導筒部42的下方,而且與第一轉動凸輪部31b不會呈現抵靠狀態。
如圖4所示,當使用者將呈全部開啟狀態的原稿壓合板3朝閉合方向下壓時,因第一轉動凸輪部31b會將滑塊凸輪凸部43a朝下方按壓,滑動構件40也會因此被按壓並移動至下方。另一方面,當原稿壓合板3從全面開啟的位置移動到如圖7所示開闔角度為15°的位置,在此過程中由於推壓桿70的傾斜凸輪部70a不與第一轉動凸輪部31b抵靠,所以也不會進行任何動作。繼而如圖7所示狀態,亦即鉸鏈裝置10的轉動角度呈15°時,第一轉動凸輪部31b將與推壓桿70的傾斜凸輪部70a連接,經由此一連接,推壓桿70將隨著開闔角度縮小而往下方滑動,阻尼器60則因推壓桿70的降下而與被壓縮的彈性構件50一同發揮更強的作用,以緩衝原稿壓合板3的落下速度。
藉由上述結構,鉸鏈裝置10的支撐構件30的轉動角度、和原稿壓合板3的開闔角度若大於15°小於70°時,第一轉動凸輪部31b會抵靠在因彈性構件50而向上施力的滑動構件40的滑塊凸輪凸部43a,但不會抵靠在推壓桿70的傾斜凸輪部70a。因此,本發明之鉸鏈裝置10將如圖8之扭矩曲線圖所示,當原稿壓合板3相對於機器本體2之置放面2a的閉合角度為15°,原稿壓合板3大多係因其本身重量與閉合時的慣性力,而從可自動閉合的閉合角度開始動作,因此能讓使用者於操作上不會產生異樣感且能順利閉合原稿壓合板,同時亦能防止原稿壓合板3急遽閉合。
上述內容只要對比圖4和圖3即可瞭解並印證,在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3從全面開啟的70°位置移動至全面閉合的0°位置的過程中,滑動構件40的滑塊凸輪凸部43a被第一轉動凸輪部31b按壓後的移動幅度,比推壓桿70的傾斜凸輪部70a的移動幅度還要長。
圖8係繪示本發明之鉸鏈裝置10的扭矩曲線圖。如圖所示,開闔角度從15°至20°之間,原稿壓合板3所示之扭矩曲線與彈性構件50的扭矩曲線相交; 在此開闔角度以上的開闔角度,由於彈性構件50的彈力居上風,原稿壓合板3不會自行落下,所以使用者只要稍微使力即可操作開啟,並且原稿壓合板3也不會因使用者放手而落下。若開闔角度在原稿壓合板3所示之扭矩曲線與彈性構件50的扭矩曲線相交之角度以下,由於原稿壓合板3的重力居上風,所以當使用者放手時,原稿壓合板3即會自行落下;但是如圖所示,阻尼器60於此開闔角度將開始動作,因此原稿壓合板3的下降速度將得到緩衝。
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態樣,亦能有多種變化及應用。於上述實施態樣中,雖然支撐構件30相對於機器本體2的最大開啟角度已設定在70°,但並不限於此,其角度可任意設定。此外,支撐構件30的轉動角度為15°以下時,因為設置於支撐構件的第一轉動凸輪部31b抵靠在連接阻尼器60的推壓桿70,所以於原稿壓合板3的閉合操作進行時,轉動扭矩增加至相當程度後,藉由阻尼器60的動作吸收了原稿壓合板3閉合時的加速度,原稿壓合板3不僅不會急速落下,而且使用者亦能順利的進行閉合操作。
此外,本發明之鉸鏈裝置10不僅適用於影印機1,亦適合於各種使用有鉸鏈裝置10的物品,例如印刷機、盒裝容器和餐櫥櫃體等各式家具亦適用,其用法均如上所述。
本發明結構已敘述如上,此鉸鏈裝置特別適用於開闔頻率高且相對輕量的原稿壓合板之開闔,以及裝設有該鉸鏈裝置的影印機;然而如上所述,本發明之運用不限於此,其亦適用於擁有相同目的之各種機器其雙片開闔用的鉸鏈裝置,以及具備此鉸鏈裝置的各種機器。
1:影印機
2:機器本體
2a:置放面
2c:安裝孔
3:原稿壓合板
10:鉸鏈裝置
20:安裝構件
21:支柱部
21a:引導凸起
22:收納部
22a:底部
22b:排氣用的孔洞
23:側板
24:止動部
30:支撐構件
31:支軸部
31a:軸插孔
31b:第一轉動凸輪部
31c:第二轉動凸輪部
31d:凹部
32:支撐部
40:滑動構件
40a:彈性構件收納部
40b:插孔
41:外筒部
42:引導筒部
43:頂部
43a:滑塊凸輪凸部
43b:傾斜部
43c:平坦部
50:彈性構件
60:阻尼器
60a:活塞桿
60b:銷
61:受壓底座構件
70:推壓桿
70a:傾斜凸輪部
70b:接續孔
80:鉸鏈軸

Claims (6)

  1. 一種鉸鏈裝置,其係包含:一安裝構件,其係為筒狀並可拆裝的安裝於機器本體的後上端部的安裝孔,上部具有一對側板,且內部設置有朝上方開放的收納部;一支撐構件,其係於一支撐部上安裝原稿壓合板並由一支軸部與該支撐部構成,該支軸部設置一第一轉動凸輪部;一鉸鏈軸,其係將該支撐構件的該支軸部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至該安裝構件的該一對側板之間;一滑動構件,其係可滑動的收進該收納部內,且頂部具有一滑塊凸輪凸部,該滑塊凸輪凸部與該第一轉動凸輪部呈現經常壓合連接的狀態;一彈性構件,其係設置於該收納部的底部與該滑動構件之間,並且使該滑動構件朝向該第一轉動凸輪部側施力;一阻尼器,其係設置於該彈性構件內;及一推壓桿,其係連接該阻尼器的一活塞桿,同時與該活塞桿可滑動的收進形成於該滑動構件的頂部所設開口部之插孔內;其中,該推壓桿於該原稿壓合板的既定開闔角度範圍內與該第一轉動凸輪部壓接,但於該既定開闔角度以外時不與該第一轉動凸輪部接觸。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鉸鏈裝置,其中該滑動構件具有一引導筒部,該引導筒部具有該開口部,該引導筒部的長度大致與該推壓桿的長度相等。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鉸鏈裝置,其中該活塞桿的前端部接續至該推壓桿時,該活塞桿的前端部會插入該推壓桿下端部側所設置的接續孔。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鉸鏈裝置,其中該活塞桿的前端部接續至該推壓桿時,該活塞桿的前端部側和該推壓桿的下端部側係以一銷連結,該銷係朝半徑方向貫通。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鉸鏈裝置,其中設置於該支軸部的該第一轉動凸輪部與一第二轉動凸輪部係夾著該鉸鏈軸並與該滑動構件的該頂部抵靠連接,以限制該支撐構件的最大轉動角度。
  6. 一種機器,係包含如請求項1至5任一項所述的鉸鏈裝置、機器本體、以及相對於該機器本體而開闔的原稿壓合板。
TW110117089A 2020-05-15 2021-05-12 鉸鏈裝置及具備此鉸鏈裝置的各種機器 TWI7825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6037 2020-05-15
JP2020086037A JP7485341B2 (ja) 2020-05-15 2020-05-15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このヒンジ装置を備えた各種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4663A TW202144663A (zh) 2021-12-01
TWI782527B true TWI782527B (zh) 2022-11-01

Family

ID=78511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7089A TWI782527B (zh) 2020-05-15 2021-05-12 鉸鏈裝置及具備此鉸鏈裝置的各種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85341B2 (zh)
CN (1) CN113669356A (zh)
TW (1) TWI78252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40282A1 (en) * 2006-02-03 2007-10-18 Yukihiro Nishida Opening/closing device for document pressing device
JP2011191728A (ja) * 2010-07-09 2011-09-29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ヒンジ
CN102687070A (zh) * 2009-11-27 2012-09-19 下西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铰链
CN110645260A (zh) * 2018-06-26 2020-01-03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铰链及使用该铰链的各种机器
TWI682094B (zh) * 2017-11-20 2020-01-11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各種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01619A (ja) 2013-06-14 2015-01-05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6606731B2 (ja) 2015-06-22 2019-11-20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6894120B2 (ja) 2017-09-15 2021-06-23 株式会社ニックス カムヒンジ装置
JP6615171B2 (ja) 2017-12-20 2019-12-04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40282A1 (en) * 2006-02-03 2007-10-18 Yukihiro Nishida Opening/closing device for document pressing device
CN102687070A (zh) * 2009-11-27 2012-09-19 下西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铰链
JP2011191728A (ja) * 2010-07-09 2011-09-29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ヒンジ
TWI682094B (zh) * 2017-11-20 2020-01-11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各種機器
CN110645260A (zh) * 2018-06-26 2020-01-03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铰链及使用该铰链的各种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79570A (ja) 2021-11-18
JP7485341B2 (ja) 2024-05-16
TW202144663A (zh) 2021-12-01
CN113669356A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15549B2 (en) Hinge apparatus for cover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588624B1 (en) Cover damping mechanism
KR100833241B1 (ko) 슬라이딩-틸트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모바일 기기
KR101481364B1 (ko) 사무기기의 덮개 개폐용 힌지장치
TWI444752B (zh) Original press plate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and office equipment with original platen
US20080098566A1 (en) Wobble-resistant hinge structure
JPH08110600A (ja) 複写機の原稿押え装置
JP3121111U (ja) 原稿圧着板の開閉装置
JP2009299861A (ja) ヒンジ装置
JPH0865369A (ja) ヒンジ部材
TWI782527B (zh) 鉸鏈裝置及具備此鉸鏈裝置的各種機器
TW201309935A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JP2009041752A (ja) ヒンジ装置
JP2003148446A (ja) ヒンジ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438384A (ja) ロック装置
JPH0374372B2 (zh)
JP4829656B2 (ja) 回転ダンパー
JPH058599Y2 (zh)
JPH0676950U (ja) 原稿圧着板の開閉装置
JP2004100279A (ja) 自動車用ドアチェッカ
JP2006023333A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KR20090003139U (ko) 복사기, 인쇄기, 팩스 및 스캐너의 도어 전용 개폐 힌지
JPS6245326Y2 (zh)
JP2006017855A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KR100708306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로터리 힌지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