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8841B - 陶瓷容器及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陶瓷容器及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8841B
TWI778841B TW110139316A TW110139316A TWI778841B TW I778841 B TWI778841 B TW I778841B TW 110139316 A TW110139316 A TW 110139316A TW 110139316 A TW110139316 A TW 110139316A TW I778841 B TWI778841 B TW I7788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eramic container
supporting member
ceramic
glaze layer
grout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9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7436A (zh
Inventor
林家樑
Original Assignee
林家樑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家樑 filed Critical 林家樑
Priority to TW110139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884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8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88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7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743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 Package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一種陶瓷容器,用以解決習知陶瓷容器燒製造時底部沾黏及內置液體揮發、滲漏的問題。係包含:一本體,具有一置放部,該本體具一容置空間,該本體具有一開口連通該容置空間,該本體的外表面具有一釉藥層;及至少一抵撐件,結合於該置放部。另包含該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

Description

陶瓷容器及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陶瓷容器,尤其是一種在燒製陶瓷容器過程中可以避免底部釉藥造成沾黏,及該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
陶土或瓷土可以經由塑型燒製後形成各式各樣的器具,例如可以作為擺飾,或者盛裝用容器。以陶瓷胚土在燒製成形為容器時,該容器會具有許多微小的毛細孔,當該陶瓷容器作為酒液等揮發性液體的盛裝容器時,容置的酒液等揮發性液體會由該微小的毛細孔揮發,係會造成陶瓷容器中的酒液等揮發性液體在未被飲用、使用的情況下自然減少,甚至完全揮發消失。因此,在製作陶瓷容器時,通常會在該陶瓷容器胚土的外表面塗上一層釉藥,藉此防止揮發性液體的揮發及滲漏。
此外,當以陶土或瓷土塑型燒製成碗盤等容器時,為了避免髒污細菌附著在該陶瓷碗盤等容器及造成食安上的問題,在製作該陶瓷碗盤等容器時,同樣會在該陶瓷碗盤坯土的表面塗上釉藥再進行燒製。
上述陶瓷容器的胚土在燒製時,係將已塗覆釉藥的數個陶瓷容器坯體置於一承載板後送進一爐具中燃燒,為了避免該已塗覆釉藥的陶瓷容器坯體底部在燒製後會黏合在該承載板上,因此必須把該已塗覆釉藥陶瓷容器底部的釉藥拭除,為了避免該陶瓷容器及陶瓷碗盤坯體底部的釉藥大量拭 除,該陶瓷容器及陶瓷碗盤坯體底部通常會形成一凸環,且僅將塗覆在該凸環的釉藥拭除,如此,該陶瓷容器及陶瓷碗盤燒製完成時,該陶瓷容器的底部就不會黏在該承載板上,且燒製完成的陶瓷容器,僅有該凸環部位不具有釉藥。
然而以該不具有釉藥部位的陶瓷容器為酒瓶以用於盛裝酒液等揮發性液體時,該酒液等揮發性液體仍然會由該陶瓷容器不具有釉藥的部位形成揮發,經長時間的擺置,該陶瓷容器內的酒液等揮發性液體容量仍會變少。以及,該不具有釉藥部位的陶瓷容器為碗盤時,髒污細菌亦會附著在該陶瓷容器不具有釉藥的部位。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陶瓷容器,係可以避免陶瓷容器內的揮發性液體滲漏、揮發者。
本發明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陶瓷容器,係可以避免髒污細菌會附著者。
本發明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係可以使該陶瓷容器的坯體在燒製過程中,可以防止該陶瓷容器的底部與該承載板形成沾黏者。
本發明全文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例如「前」、「後」、「左」、「右」、「上(頂)」、「下(底)」、「內」、「外」、「側面」等,主要係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僅用以輔助說明及理解本發明的各實施例,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本發明全文所記載的元件及構件使用「一」或「一個」之量詞,僅是為了方便使用且提供本發明範圍的通常意義;於本發明中應被解讀為包 括一個或至少一個,且單一的概念也包括複數的情況,除非其明顯意指其他意思。
本發明全文所述「結合」、「組合」或「組裝」等近似用語,主要包含連接後仍可不破壞構件地分離,或是連接後使構件不可分離等型態,係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依據欲相連之構件材質或組裝需求予以選擇者。
本發明的陶瓷容器,包含:一本體,具有一置放部,該本體具一容置空間,該本體具有一開口連通該容置空間,該本體的外表面具有一釉藥層,該置放部具有至少一結合槽,該釉藥層涵蓋該結合槽;及至少一抵撐件,結合於該置放部的結合槽。
本發明的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用以製造該陶瓷容器,包含:提供一石膏模,該石膏模具有一注漿腔室,該注漿腔室具有一腔底部,該腔底部對應於該本體的置放部;將一陶瓷漿液灌注於該注漿腔室,使該陶瓷漿液位於該注漿腔室一預定時間後,移除該注漿腔室中未固化的陶瓷漿液,以得到一預定厚度的陶瓷容器坯體;拆除該石膏模以獲得該陶瓷容器坯體;對該陶瓷容器坯體的外表面附加一釉藥層;將該至少一抵撐件結合於該置放部;及燒製該陶瓷容器坯體。
本發明的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用以製造該陶瓷容器,另可以包含:提供一石膏模,該石膏模具有一注漿腔室,該注漿腔室具有一腔底部,該腔底部具有至少一容置槽;將該至少一抵撐件置於該至少一容置槽後,將一陶瓷漿液灌注於該注漿腔室;使該陶瓷漿液位於該注漿腔室一預定時間後,移除該注漿腔室中未固化的陶瓷漿液,以得到一預定厚度的陶瓷容器坯體;拆除該石膏模以獲得該陶瓷容器坯體,該陶瓷容器坯體具有該本體及該至少一抵撐件;對該陶瓷容器坯體的外表面附加一釉藥層;及燒製該陶瓷容器坯 體。
據此,本發明的陶瓷容器及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藉由該抵撐件結合於該本體的置放部,使該本體之釉藥層不會與該承載板接觸,因此,當該陶瓷容器坯體置於承載板送入爐具進行燒製作業時,不會造成該陶瓷容器坯體底部與承載板的沾黏,且所製成的該陶瓷容器用以盛裝酒液等揮發性的液體時也不會揮發、滲漏。此外,藉由該陶瓷容器的釉藥層,亦可以於該陶瓷容器外表面形成保護層,且可以避免髒污、細菌之附著,為本發明之功效。
其中,該至少一抵撐件為能夠耐800~1400℃的材質製成。如此,可以避免該抵撐件於爐具中被高溫破壞的功效。
其中,該至少一抵撐件1/2~2/3的高度位於該結合槽內。如此,係具有提升該至少一抵撐件與該結合槽之結合穩固性的功效。
其中,該抵撐件為陶瓷材質,該抵撐件具有一承載面,該承載面連接於該本體之置放部,該抵撐件具有一抵撐部,該抵撐部與該承載面成相對。如此,係具有提升該抵撐件的承載穩固性,以及提升該抵撐件與該本體之外觀一致性的功效。
其中,該抵撐件具有一釉藥層,該釉藥層位於該承載面,該釉藥層不涵蓋於該抵撐件的抵撐部。如此,該抵撐件的該抵撐部係不會與該承載板接觸,且在送入爐具進行燒製作業時,不會造成該抵撐件與該承載板沾黏的功效。
其中,該至少一容置槽的深度為該抵撐件高度的1/3~1/2。如此,該抵撐件結合於該容置槽時,係具有穩固定位的功效。
1:本體
11:置放部
12:開口
13,33:釉藥層
14:結合槽
2,3:抵撐件
31:承載面
32:抵撐部
S:容置空間
H:石膏模
H1:注漿腔室
H2:腔底部
H3:容置槽
〔第1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2圖〕第1圖A區的放大圖。
〔第3圖〕製作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石膏模示意圖。
〔第4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分解圖。
〔第5圖〕第4圖B區的放大圖。
〔第6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此外,在不同圖式中標示相同符號者視為相同,會省略其說明。
請參照第1、2圖所示,其係本發明陶瓷容器的第一實施例,係包含一本體1及至少一抵撐件2,該至少一抵撐件2結合於該本體1,以由該抵撐件2抵接於一承載板。
該本體1可以為陶土或瓷土塑型而成的陶瓷容器坯體。該本體1可以經由手捏、拉坯、沖壓或者注漿等方式進行塑型後以形成一坯體,並可以將該坯體進行高溫燒製以形成陶瓷容器。該本體1具一容置空間S,該本體1具有一開口12連通該容置空間S。如此,該本體1進行高溫燒製可以作為一容器,用以盛裝液體。該本體1的外型不限,可以依據工者的需求將陶土或瓷土塑型為預定的外型。該本體1具有一置放部11,該本體1藉由該置放部11可以穩固地擺放於預定位置。即,該置放部11可以支撐起該本體1本身的重量,以使該本體1在沒有外力影響的情況下不會傾倒。較佳地,該置放部11位於該本體1的底部,該置放部11可以為數個凸柱、凸環或一個平整面等不同的樣態,本發明不予限制。在本實施例中,該置放部11為一凸 環。
該本體1的外表面具有一釉藥層13,該釉藥層13可以由例如長石、石英、石灰石等石頭的粉末,與例如氧化鐵、氧化錳等金屬氧化物一同混合於液態介質後,以塗佈或浸渡方式附加於該本體1的外表面。該釉藥層13可以具有單一色彩,或者具有多種不同色彩所形成的花紋或圖案。值得注意的是,該釉藥層13至少位於該本體1外表面成裸露的部分,即,避免該容置空間S中的液體,由該本體1裸露的外表面滲漏揮發為原則即可。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釉藥層13可以包覆該本體1整個外表面。
該至少一抵撐件2結合於該本體1的置放部11,以支撐該本體1置放於一承載板,使該本體1的置放部11不會與該承載板直接接觸。如此,該本體1可以藉由該至少一抵撐件2抵撐於該承載板置入於燒製爐具內,係可以避免該置放部11直接接觸於該承載板。該至少一抵撐件2為能夠耐800~1400℃的材質製成,例如,該至少一抵撐件2的材質可以為石英玻璃或鋯。該至少一抵撐件2的形狀不限,當該抵撐件2的數量為一個時,該抵撐件2可以為一環体。該抵撐件2為數個時,該抵撐件2可以為錐體、塊體、半球體或球體。另,數個該抵撐件2的可以成幾何對稱的結合於該置放部11,以使數個該抵撐件2可以穩固抵撐該本體1。
該至少一抵撐件2可以黏接或嵌入等方式結合於該置放部11。在本實施例中,該置放部11具有至少一結合槽14,該至少一結合槽14具有與該至少一抵撐件2相對應的槽型及數量。如此,該至少一抵撐件2的部分可以嵌入於該結合槽14內,僅裸露出與擺放的預定位置相接觸的部分。較佳地,該至少一抵撐件2約1/2~2/3的高度位於該結合槽14內,該至少一抵撐件2其餘的部分成裸露。藉此,可以提升該至少一抵撐件2與該置放部11的結合穩固性。
此外,上述釉藥層13可以不涵蓋該結合槽14,以由該抵撐件2結合於該結合槽14後,該抵撐件2可以封閉該結合槽14內的氣孔。或者,上述釉藥層13可以涵蓋該結合槽14,使該至少一抵撐件2可以結合於具有該釉藥層13的結合槽14內,藉此,可以藉由該結合槽14內的釉藥層13對該抵撐件2形成黏接效果。
請參照第3圖所示,以注漿成型為例製作本發明陶瓷容器時,係可以提供一石膏模H,該石膏模H可以為單一模具形成,或者由數個模具組合形成。在本實施例中,該石膏模H由一底模及兩側模結合形成。該石膏模H具有一注漿腔室H1,該注漿腔室H1具有與預定本體1相對應的腔型,如此,可以將陶瓷漿液灌注於該注漿腔室H1,以使該陶瓷漿液固化後可以成型為該本體1外型的坯體。該注漿腔室H1具有一腔底部H2,該腔底部H2對應於該本體1之置放部11。
將陶瓷漿液灌注於該注漿腔室H1,該陶瓷漿液與該石膏模H的內壁(即,該注漿腔室H1的腔壁)接觸後,該陶瓷漿液的水分會被該石膏模H吸收,使該陶瓷漿液位於該注漿腔室H1一預定時間後,移除該注漿腔室H1中未固化的陶瓷漿液,使該陶瓷漿液於該注漿腔室H1的腔壁形成一固化層,可以得到一預定厚度的陶瓷容器坯體。在本實施例中,該預定時間可以為10~60min,該預定厚度可以為3~12mm,如此,拆除該石膏模H後,可以獲得該本體1的坯體,續對該本體1的坯體上釉藥後,再將該至少一抵撐件2結合於該置放部11。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腔底部H2可以具有至少一容置槽H3,該至少一容置槽H3的位置對應於該本體1之置放部11。該至少一容置槽H3具有對應於該抵撐件2的槽型及數量。此外,各該容置槽H3的深度可以約為各該抵撐件2高度的1/3~1/2。先將該至少一抵撐件2置於該至少一容置槽 H3後,再將陶瓷漿液灌注於該注漿腔室H1。如此,至少一抵撐件2可以位於該陶瓷漿液於該腔底部H2的固化層中,當獲得該本體1的坯體後,該至少一抵撐件2可以穩固地嵌入該置放部11。
值得注意的是,可以以分段的方式將該陶瓷漿液灌注於該注漿腔室H1,詳言之,係可以少量灌注該陶瓷漿液,使該陶瓷漿液於該腔底部H2稍微淹蓋該至少一抵撐件2,以使該至少一抵撐件2可以被定位,再將該陶瓷漿液充填於該注漿腔室H1。如此,可以避免一次灌注大量的陶瓷漿液造成該至少一抵撐件2的位移,而無法正確的對位於該置放部11。
請參照第4、6圖所示,其係本發明陶瓷容器的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相較,在本第二實施例中,該陶瓷容器之抵撐件3可以為由陶土或瓷土塑型而成的坯體,以使該抵撐件3燒製後可以為陶或瓷。如此,可以使該抵撐件3與該本體1具有材質上的一致性。該抵撐件3具有一承載面31,該承載面31連接於該本體1之置放部11。該抵撐件3可以為一盤體,以使該抵撐件3之承載面31可以穩固承載該本體1。該抵撐件3具有一抵撐部32,該抵撐部32可以與該承載面31成相對,以使該抵撐件3可以藉由該抵撐部32接觸於該承載板。如此,該本體1不會直接與該承載板直接接觸。藉此,該本體1之釉藥層13可以涵蓋於該置放部11。
續參照第5圖所示,該抵撐件3亦可以具有一釉藥層33,該釉藥層33位於該承載面31,該釉藥層33不涵蓋於該抵撐件3的抵撐部32,以使該釉藥層33不會與該承載板形成接觸。此外,在製作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陶瓷容器時,可以分別製作該本體1及該抵撐件3,再將該本體1的該置放部11或/及該抵撐件3之承載面31塗佈或浸渡該釉藥層13、33,使該本體1及該抵撐件3連接後一同進行燒製作業以獲得該陶瓷容器。係能夠以習知方式製作該本體1以及對該本體1進行附加釉藥作業,達到便利製造的作用。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陶瓷容器及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藉由該抵撐件結合於該本體的置放部,使該本體之釉藥層不會與該承載板接觸,因此,當該陶瓷容器坯體置於承載板送入爐具進行燒製作業時,不會造成該陶瓷容器坯體底部與承載板的沾黏,且所製成的該陶瓷容器用以盛裝酒液等揮發性的液體時也不會揮發、滲漏。此外,藉由該陶瓷容器的釉藥層,亦可以於該陶瓷容器外表面形成保護層,且可以避免髒污、細菌之附著,為本發明之功效。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包含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文義及均等範圍內之所有變更。又,上述之數個實施例能夠組合時,則本發明包含任意組合的實施態樣。
1:本體
11:置放部
12:開口
13:釉藥層
14:結合槽
2:抵撐件
S:容置空間

Claims (8)

  1. 一種陶瓷容器,包含:一本體,具有一置放部,該本體具一容置空間,該本體具有一開口連通該容置空間,該本體的外表面具有一釉藥層,該置放部具有至少一結合槽,該釉藥層涵蓋該結合槽;及至少一抵撐件,結合於該置放部的結合槽。
  2. 如請求項1之陶瓷容器,其中,該至少一抵撐件為能夠耐800~1400℃的材質製成。
  3. 如請求項1之陶瓷容器,其中,該至少一抵撐件1/2~2/3的高度位於該結合槽內。
  4. 如請求項1之陶瓷容器,其中,該抵撐件為陶瓷材質,該抵撐件具有一承載面,該承載面連接於該本體之置放部,該抵撐件具有一抵撐部,該抵撐部與該承載面成相對。
  5. 如請求項4之陶瓷容器,其中,該抵撐件具有一釉藥層,該釉藥層位於該承載面,該釉藥層不涵蓋於該抵撐件的抵撐部。
  6. 一種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用以製造如請求項1之陶瓷容器,包含:提供一石膏模,該石膏模具有一注漿腔室,該注漿腔室具有一腔底部,該腔底部對應於該本體的置放部;將一陶瓷漿液灌注於該注漿腔室,使該陶瓷漿液位於該注漿腔室一預定時間後,移除該注漿腔室中未固化的陶瓷漿液,以得到一預定厚度的陶瓷容器坯體;拆除該石膏模以獲得該陶瓷容器坯體;對該陶瓷容器坯體的外表面附加一釉藥層; 將該至少一抵撐件結合於該置放部;及燒製該陶瓷容器坯體。
  7. 一種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用以製造如請求項1之陶瓷容器,包含:提供一石膏模,該石膏模具有一注漿腔室,該注漿腔室具有一腔底部,該腔底部具有至少一容置槽;將該至少一抵撐件置於該至少一容置槽後,將一陶瓷漿液灌注於該注漿腔室;使該陶瓷漿液位於該注漿腔室一預定時間後,移除該注漿腔室中未固化的陶瓷漿液,以得到一預定厚度的陶瓷容器坯體;拆除該石膏模以獲得該陶瓷容器坯體,該陶瓷容器坯體具有該本體及該至少一抵撐件;對該陶瓷容器坯體的外表面附加一釉藥層;及燒製該陶瓷容器坯體。
  8. 如請求項7之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容置槽的深度為該抵撐件高度的1/3~1/2。
TW110139316A 2021-10-22 2021-10-22 陶瓷容器及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 TWI778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9316A TWI778841B (zh) 2021-10-22 2021-10-22 陶瓷容器及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9316A TWI778841B (zh) 2021-10-22 2021-10-22 陶瓷容器及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8841B true TWI778841B (zh) 2022-09-21
TW202317436A TW202317436A (zh) 2023-05-01

Family

ID=84958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9316A TWI778841B (zh) 2021-10-22 2021-10-22 陶瓷容器及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884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0249A (zh) * 2011-11-30 2012-06-13 揭阳市英皇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酒瓶的成型方法
CN104840058A (zh) * 2015-06-04 2015-08-19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玻璃或瓷质碗
CN106388448A (zh) * 2016-11-30 2017-02-15 青海新高科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纳米氧化铝陶瓷花瓶
TWM544481U (zh) * 2017-03-06 2017-07-01 duo-zhi Wang 陶瓷之防底部沾黏結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0249A (zh) * 2011-11-30 2012-06-13 揭阳市英皇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酒瓶的成型方法
CN104840058A (zh) * 2015-06-04 2015-08-19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玻璃或瓷质碗
CN106388448A (zh) * 2016-11-30 2017-02-15 青海新高科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纳米氧化铝陶瓷花瓶
TWM544481U (zh) * 2017-03-06 2017-07-01 duo-zhi Wang 陶瓷之防底部沾黏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7436A (zh) 202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14403B2 (en) Non skid container
TWI778841B (zh) 陶瓷容器及陶瓷容器的製造方法
KR101695759B1 (ko) 이중구조 도자기 제작틀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중구조 도자기 제작방법
US20050221114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ttery and resulting article of manufacture
CN105174989A (zh) 悬空杯陶瓷杯体与陶瓷杯柄一体烧成工艺
JP2007099558A (ja) 宝石を装着した陶磁器又は陶器の製造方法
KR101105375B1 (ko) 도자기와 유리의 이중구조 용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176433Y1 (ko) 도자기 성형틀
CN103964894A (zh) 一种陶瓷酒瓶坯体的包埋方法
ES2319036B1 (es) Panel prefabricado con anclaje incorporado.
US2334307A (en)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decorated chinaware and pottery
KR20170089636A (ko) 도자기 벽체 시공방법
WO2006005002A2 (en) Insulated vessel
JPH01255504A (ja) 焼物容器の製法
JP2002012469A (ja) 焼物容器の高台
CN219043959U (zh) 一种用于制作洞石瓷砖的压制模具
JPH0741563Y2 (ja) 溶融金属容器のますれんが
KR200449525Y1 (ko) 판상 도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도자기 세트
JP2852014B2 (ja) 壁面装飾用パックの製造方法とそれを用いた壁面の装飾方法
JPS6246348B2 (zh)
JPS63242983A (ja) 断熱機能を有する焼物容器の製造方法
JPH01249301A (ja) 泥漿鋳込み成形用鋳型
AU2016100663A4 (en) A decorative til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5014444A (ja) 中空部を有するファインセラミック製容器の製造方法
ITUD20110187A1 (it) Tessera di mosaico in materiale vetroso con inserto metallic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