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4868B - 殼體及具備該殼體的香味吸嚐器 - Google Patents

殼體及具備該殼體的香味吸嚐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4868B
TWI774868B TW107138801A TW107138801A TWI774868B TW I774868 B TWI774868 B TW I774868B TW 107138801 A TW107138801 A TW 107138801A TW 107138801 A TW107138801 A TW 107138801A TW I774868 B TWI774868 B TW I7748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thermal diffusion
inhaler according
heating element
c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8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5556A (zh
Inventor
本恒二
三井健雄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5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5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4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486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70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05B3/04Waterproof or air-tight seals for hea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4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 H05B3/42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non-flexib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4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 H05B3/54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flexib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21Hea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ing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22Hea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ing gaseous material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新的構造之殼體及香味吸嚐器。本發明提供一種殼體。此殼體具備有:可收容發熱體之第一殼體;包圍第一殼體之第二殼體;以及設於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之間的至少一部分且具有比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高的熱傳導率之熱擴散構件。

Description

殼體及具備該殼體的香味吸嚐器
本發明係關於殼體及具備該殼體的香味吸嚐器。
已知有一種以非燃燒材料的方式用以吸嚐香味之香味吸嚐器。就如此的香味吸嚐器而言,已知有一種例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使用有點火器之無煙香菸系統,該點火器包含有絕緣套(jacket),該絕緣套係實質地包圍住大致圓筒形的加熱器,且具有外部表面,且以隔熱材料作成;該絕緣套具有選擇成能夠讓外部表面的溫度一直低於40度之厚度(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5133891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具有新的構 造之殼體及香味吸嚐器。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提供一種殼體。此殼體係具備有:第一殼體,係可收容發熱體;第二殼體,係包圍第一殼體;以及熱擴散構件,係設於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之間的至少一部分,且具有比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高的熱傳導率。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提供一種具備上述殼體的香味吸嚐器。
10‧‧‧香味吸嚐器
11‧‧‧外殼
11A‧‧‧上殼
11B‧‧‧下殼
11c、11d‧‧‧區域
12‧‧‧頂蓋
12a‧‧‧開口
13‧‧‧開關
14‧‧‧蓋部
15‧‧‧通氣口
16‧‧‧蓋子
17‧‧‧外鰭片
18‧‧‧內殼
18a‧‧‧凹部
20‧‧‧電源部
21‧‧‧電源
22‧‧‧端子
30‧‧‧電路部
31‧‧‧第一電路基板
32‧‧‧第二電路基板
41‧‧‧加熱總成
42‧‧‧內側管
42a‧‧‧第一開口
42b‧‧‧第二開口
43‧‧‧加熱構件
44‧‧‧氣凝膠
45‧‧‧外側管
45a‧‧‧接觸區域
50‧‧‧發熱體
60‧‧‧熱擴散片
60a‧‧‧第一面
60b‧‧‧第二面
61‧‧‧石墨層
62‧‧‧雙面接著紙
63‧‧‧單面膠帶
110‧‧‧吸煙物品
110A‧‧‧基材部
110B‧‧‧吸口部
111‧‧‧充填物
112‧‧‧第一捲紙
113‧‧‧第二捲紙
114‧‧‧紙管部
115‧‧‧濾嘴部
116‧‧‧中空區段部
第1A圖係本實施形態之香味吸嚐器的整體立體圖。
第1B圖係保持有吸煙物品的狀態之本實施形態之香味吸嚐器的整體立體圖。
第2圖係吸煙物品的剖視圖。
第3圖係第1A圖中顯示的箭號3-3方向的剖視圖。
第4圖顯示加熱總成的剖視圖。
第5圖係顯示將外殼拆開的狀態之香味吸嚐器的分解斜視圖。
第6圖係香味吸嚐器的剖視圖
第7圖係顯示熱擴散片之側視圖。
第8圖係示意性顯示發熱體、內殼、熱擴散片及外殼的關係之側視圖。
第9圖係顯示內殼之側視圖。
第10圖係顯示設有熱擴散片的內殼之側視圖。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在以下說明的各圖中,將相同或相當的構成元件都標以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第1A圖係本實施形態之香味吸嚐器的整體立體圖。第1B圖係保持有吸煙物品的狀態之本實施形態之香味吸嚐器的整體立體圖。本實施形態之香味吸嚐器10係構成為:藉由加熱具有例如包含霧氣源(aerosol source,又稱氣溶膠源)的香味源之吸煙物品110而使含有香味之霧氣生成。
如第1A及第1B圖所示,香味吸嚐器10具有:上殼11A、下殼11B、頂蓋12、開關13、及蓋部14。上殼11A與下殼11B相連接而構成香味吸嚐器10的最外面之外殼11(第二殼體)。外殼11係為使用者的手可握住的大小。在使用者使用香味吸嚐器10之際,可用手保持住香味吸嚐器10而吸嚐香味。
上殼11A具有未圖示的開口,頂蓋12係以將該開口封閉的形態結合於上殼11A。如第1B圖所示,頂蓋12具有可供吸煙物品110插入之開口12a。蓋部14係構成為可開閉頂蓋12的開口12a。具體而言,蓋部14係構成為:安裝於頂蓋12,可沿著頂蓋12的表面而在封閉開口12a之第一位置與使開口12a開放之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因此,蓋部14係可允許或限制吸煙物品110之進入 香味吸嚐器10的內部。
開關13係用來切換香味吸嚐器10的作動之開(on)與關(off)。例如,在如第1B圖所示將吸煙物品110插入至開口12a的狀態下使用者對開關13進行操作,就可使電力從未圖示的電源供給至未圖示的加熱構件,以不致於使吸煙物品110燃燒的方式對吸煙物品110進行加熱。吸煙物品110受到加熱,就會有霧氣從吸煙物品110中含有的霧氣源蒸發出來,且香味源的香味會混入霧氣中。使用者係抽吸吸煙物品110從香味吸嚐器10突出的部分(第1B圖中顯示的部分),就可吸到含有香味之霧氣。本說明書中,所謂的香味吸嚐器10的長邊方向,係指將吸煙物品110插入至開口12a之方向。
接著,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香味吸嚐器10所使用的吸煙物品110的構成。第2圖係吸煙物品110的剖視圖。在第2圖所示的實施形態中,吸煙物品110係具有:包含充填物111、將充填物111捲包起來的第一捲紙112之基材部110A;以及形成與基材部110A相反側的端部之吸口部110B。基材部110A與吸口部110B係透過與第一捲紙112不同之第二捲紙113而相連結。不過,亦可省略第二捲紙113,而利用第一捲紙112來連結基材部110A與吸口部110B。
第2圖中的吸口部110B係具有:紙管部114、濾嘴(filter)部115、以及配置於紙管部114與濾嘴部115之間之中空區段部116。中空區段部116係由例如具有一 個或複數個中空通道之充填層、以及包覆充填層之成型紙(plug wrapper)所構成。充填層的纖維的充填密度很高,所以抽吸時,空氣及霧氣只會流通於中空通道,幾乎不會流到充填層內。在吸煙物品110中,要降低霧氣成分因濾嘴部115的過濾而減少的情形時,係使濾嘴部115的長度縮短而將縮短的長度加到中空區段部116,因為可使霧氣的輸送量增大所以很有效。
第2圖中的吸口部110B係由三個區段所構成,但本實施形態中,吸口部110B亦可由一個或兩個區段所構成,或由四個或四個以上的區段所構成。例如,可將中空區段部116省略,使紙管部114與濾嘴部115相鄰接配置而形成吸口部110B。
第2圖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吸煙物品110的長邊方向的長度較佳為40mm至90mm,更佳為50mm至75mm,最佳為50mm至60mm。吸煙物品110的圓周較佳為15mm至25mm,更佳為17mm至24mm,最佳為20mm至23mm。又,吸煙物品110的基材部110A的長度可為20mm,第一捲紙112的長度可為20mm,中空區段部116的長度可為8mm,濾嘴部115的長度可為7mm,但各個區段的長度係可按照製造的難易度、要求品質等而適當地變更。
本實施形態中,吸煙物品110的充填物111係可含有經由預定溫度加熱就會產生出霧氣之霧氣源。霧氣源的種類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且可依用途而選擇從各種 天然物抽出的物質及/或各種天然物的構成成分。就霧氣源的例子而言,可列舉有例如甘油(glycerin)、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三乙酸甘油酯(triacetin)、1,3-丁二醇(1,3-butanediol)、及以上各者的混合物。充填物111中的霧氣源的含量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但從要產生出充足的霧氣而且要給予良好的味道的觀點來說,通常為5重量%以上,較佳為10重量%以上,以及通常為50重量%以下,較佳為20重量%以下。
本實施形態中的吸煙物品110的充填物111係可含有菸絲來作為香味源。菸絲的材料並沒有特別的限制,可採用葉身(lamina)、葉骨等的公知的菸草材料。吸煙物品110中的充填物111的含量的範圍,在圓周為22mm、長度為20mm之情況時,係例如200mg至400mg,較佳為250mg至320mg。充填物111的含水量係例如8重量%至18重量%,且較佳為10重量%至16重量%。如此的含水量的話,會抑制捲繞污漬之發生,且會使基材部110A的製造時的捲包性變得良好。用作為充填物111之菸絲的大小及其調製法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可採用將乾燥後的菸葉切成寬度0.8mm至1.2mm之大小者。另外,亦可採用將乾燥後的菸葉粉碎且均勻化到平均粒徑為20μm至200μm之程度的粉粒再將之加工成片狀,然後切成寬度0.8mm至1.2mm之大小者。此外,上述的加工成片狀的材料還可不切絲而是摺皺(gathered)成團來作為充填物111。又,充填物111可包含有一種或兩種以上的香料。該香料 的種類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但從要給予良好的味道的觀點來說,最好為薄荷醇(menthol)。
在本實施形態中,吸煙物品110的第一捲紙112及第二捲紙113,可由基重(basis weight)例如20gsm至65gsm,且較佳為25gsm至45gsm之蠟紙所作成。第一捲紙112及第二捲紙113的厚度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但從剛性、通氣性、及製紙時的調整的容易性之觀點來說,係為10μm至100μm,較佳為20μm至75μm,更佳為30μm至50μm。
在本實施形態中,吸煙物品110的第一捲紙112及第二捲紙113中可含有填料。列舉一個例子來說,填料的含量係相對於第一捲紙112及第二捲紙113的總重量為10重量%至60重量%,較佳為15重量%至45重量%。在本實施形態中,相對於較佳的基重的範圍(25gsm至45gsm),填料的含量最好在15重量%至45重量%。填料係可採用例如碳酸鈣、二氧化鈦、高嶺土等。從利用作為吸煙物品110的捲紙之外觀上的觀點來說,包含如此的填料之紙係呈現較佳的白色系的亮白色,且可保持其白皙很久。使捲紙含有很多如上述的填料,可例如使捲紙的ISO白色度在83%以上。另外,從利用作為吸煙物品110的捲紙之實用上的觀點來說,第一捲紙112及第二捲紙113最好具有8N/15mm以上的拉伸強度。該拉伸強度係可藉由減少填料的含量而提高。具體而言,該拉伸強度係可藉由將填料的含量減到比以上例示的各基重的範圍之填料的含量的上 限低而提高。
接著,說明第1A及第1B圖所示之香味吸嚐器10的內部構造。第3圖係第1A圖中顯示的箭號3-3方向的剖視圖。如第3圖所示,香味吸嚐器10係在外殼11及內殼18(第一殼體)的內部空間具有電源部20、電路部30、及加熱部40。關於外殼11及內殼18將在後面說明。電路部30係具有第一電路基板31、以及與第一電路基板31電性連接之第二電路基板32。第一電路基板31係例如在如圖示的長邊方向延伸而配置。藉此,使電源部20與加熱部40由第一電路基板31所區隔開來。結果,就會抑制在加熱部40產生的熱傳到電源部20。
第二電路基板32係配置於上殼11A與電源部20之間,朝與第一電路基板31的延伸方向正交之方向延伸。開關13係與第二電路基板32鄰接而配置。當使用者按下開關13時,開關13的一部分可與第二電路基板32接觸。
第一電路基板31及第二電路基板32係包含例如微處理器等,可控制從電源部20供給至加熱部40之電力的供給。因此,第一電路基板31及第二電路基板32係可控制加熱部40對於吸煙物品110之加熱。
電源部20係具有與第一電路基板31及第二電路基板32電性連接之電源21。電源21可為例如充電式電池或非充電式的電池。電源21係透過第一電路基板31及第二電路基板32的至少一者而與加熱部40電性連接。 因此,電源21係可將能夠使加熱部40適當地加熱吸煙物品110之電力供給至加熱部40。另外,如圖所示,電源21係與加熱部40在與加熱部40的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相鄰接而配置。因此,即使加大電源21的大小,也可抑制香味吸嚐器10的長邊方向的長度變長。
又,香味吸嚐器10係具有可與外部電源連接之端子22。端子22係可與例如micro USB等之電線連接。電源21為充電式電池之情況時,將外部電源連接至端子22,就可使電流從外部電源流到電源21,而對電源21進行充電。另外,亦可為藉由將micro USB等資料傳輸線連接至端子22,而可將與香味吸嚐器10的作動有關之資料等傳輸到外部裝置之形態。
加熱部40係如圖示,具有在長邊方向延伸之加熱總成41。加熱總成41係由複數個筒狀的構件所構成,且整體形成為筒狀體。加熱總成41係構成為可將吸煙物品110的一部分收納於其內部,且具有區劃出空氣供給到吸煙物品110的流路之功能、以及從外周對吸煙物品110進行加熱之功能。
在下殼11B中,形成有用來讓空氣流入至加熱總成41的內部之通氣口15。具體而言,通氣口15係與加熱總成41的一端部(第3圖中左側的端部)相連通。另外,香味吸嚐器10係具有可相對於通氣口15而裝拆之蓋子16。蓋子16係構成為即使是安裝於通氣口15之狀態也能夠讓空氣從通氣口15流入到加熱總成41的內部,且可 具有例如未圖示的貫通孔或缺口等。將蓋子16安裝至通氣口15,且可抑制從插入到加熱總成41內之吸煙物品110產生之物質從通氣口15掉落到外殼11的外部。
加熱總成41的另一端部(第3圖中右側的端部)係與第1B圖所示的開口12a相連通。在具有開口12a之頂蓋12與加熱總成41的該另一端部之間,設有大致筒狀之外鰭片17。吸煙物品110係如第1B圖所示從頂蓋12的開口12a插入到香味吸嚐器10的內部時,會穿過外鰭片17,且吸煙物品110的一部分會配置在加熱總成41的內部。因此,外鰭片17最好形成為其頂蓋12側的開口比加熱總成41的該另一端部側的開口大。藉此,讓吸煙物品110容易地從開口12a插入至外鰭片17的內部。另外,在並未將吸煙物品110插入至加熱總成41的內部時,使用者係可將刷子等的器具從開口12a插入,來清理加熱總成41的內部。清理用的器具也可從加熱總成41的該一端部(第3圖中左側的端部)插入。在此情況下,將蓋子從香味吸嚐器10的通氣口15拆掉。
在如第1B圖所示之吸煙物品110從開口12a插入到香味吸嚐器10內之狀態下,使用者從吸煙物品110之從香味吸嚐器10突出的部分、亦即從第2圖所示的濾嘴部115抽吸,空氣就會從通氣口15流入到加熱總成41的內部。流入的空氣會通過加熱總成41的內部,且與從吸煙物品110產生的霧氣一起到達使用者的嘴裏。因此,加熱總成41之靠近通氣口15之側為上游側,加熱總成41之靠 近開口12a之側(靠近外鰭片17之側)為下游側。
接著,詳細說明第3圖所示的加熱總成41的構成。第4圖顯示加熱總成41的剖視圖。在此,集中說明加熱總成41之從外周對吸煙物品110進行加熱之發熱體50的構成。發熱體50係具有內側管42、加熱構件43、氣凝膠(aerogel)44(相當於隔熱材的一例)、及外側管45。內側管42係在其一端具有可供吸煙物品110插入之第一開口42a,在其另一端具有形成空氣入口之第二開口42b,而構成為可收容吸煙物品110。在本實施形態中,內側管42係為柱狀,且構成為與從第一開口42a插入的吸煙物品110的至少一部分接觸。第二開口42b係位於空氣流的上游側,第一開口42a係位於下游側。
外側管45係包圍內側管42而配置,在內側管42與外側管45之間形成有預定的筒狀空間。加熱構件43係可為將發熱電阻體夾在例如兩片PI(聚醯亞胺)等之薄膜之間而構成之可撓性的薄膜加熱片(film heater)。加熱構件43係配置成抵接於內側管42。具體而言,在圖示的例子中,加熱構件43係配置於內側管42的外周面,且加熱構件43的內部表面與內側管42的外部表面接觸。加熱構件43因為係沿著內側管42的外周面而配置,所以整體而言變形成大致筒形。
氣凝膠44係配置在形成於內側管42與外側管45之間的筒狀空間中。因為在內側管42與外側管45之間配置有氣凝膠44,所以加熱構件43所產生的熱不易 傳到外側管45。本實施形態中,為了阻止加熱構件43所產生的熱外傳而採用氣凝膠44,但不限於此,亦可使用其他的隔熱材、或使形成於內側管42與外側管45之間的筒狀空間成為真空而構成真空隔熱空間。
接著,針對第3圖所示的外殼11及內殼18的構成進行說明。第5圖係顯示將外殼11拆開的狀態之香味吸嚐器10的分解立體圖。第6圖係香味吸嚐器10的剖視圖。在第5圖及第6圖中,內殼18係將第3圖所示的電源部20、電路部30、及加熱部40收納在其內部空間。亦即,內殼18係在加熱總成41中將從外周對吸煙物品110進行加熱之發熱體50予以收納。構成外殼11之上殼11A及下殼11B係包圍在內殼18外,將內殼18收納在其內部空間。在內殼18與外殼11之間,設有熱擴散片60(相當於熱擴散構件的一例)。本實施形態,係在內殼18的表面(在第5圖中前側的面)及背面(第5圖中背後側的面)都設有熱擴散片60。
內殼18及外殼11係例如樹脂製者,可由特別是聚碳酸酯(PC)、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或含有複數種類的聚合物之聚合物合金(polymer alloy)等所形成。內殼18及外殼11係可用相同材料製成,亦可用熱傳導率不同之互異的材料製成。另外,在內殼18及/或外殼11由複數個零件所構成之情況時,該複數個零件係可用相同材料製成,亦可用熱傳導率不同之互異的材料製成。熱擴散片60係例如石墨(graphite)製者。以下,參照第7 圖來說明熱擴散片60的構造。第7圖係顯示熱擴散片60之側視圖。第7圖中,熱擴散片60係具有與內殼18的外部表面接觸之第一面60a、以及朝向第一面60a之相反側的第二面60b。此外,熱擴散片60具有由石墨材料所形成之石墨層61、黏貼於石墨層61的一側的面而形成第一面60a之雙面接著紙62、以及黏貼於石墨層61的另一側的面而形成第二面60b之單面膠帶63。熱擴散片60係具有包括由三層例如厚度60微米的石墨材料堆疊而成的厚度180微米的石墨層61、雙面接著紙62、及單面膠帶63之總計約0.2mm的厚度。單面膠帶63係發揮作為保護石墨層61的第二面60b側的面之保護構件的功能。熱擴散片60的構造並不限定於上述者,石墨層61亦可為兩層以下或四層以上,雙面接著紙62及/或單面膠帶63亦可換掉而改用其他具有同等的功能之公知的物品。
此處,周圍溫度為20℃時之內殼18或外殼11的熱傳導率係例如0.1W/mK至0.8W/mK,較佳為0.1W/mK至0.4W/mK,典型而言為0.2W/mK。周圍溫度為20℃時之石墨製的熱擴散片60的熱傳導率係例如700W/mK至2000W/mK,較佳為1100W/mK至1500W/mK,典型而言為1300W/mK。因此,熱擴散片60的熱傳導率RB相對於內殼18的熱傳導率及外殼11的熱傳導率中之較大的熱傳導率RA之比RB/RA係875以上20000以下,較佳為在2750以上15000,典型而言為6500。內殼18、外殼11及熱擴散片60的熱傳導率並不限定於上述者,熱擴 散片60的熱傳導率只要比內殼18或外殼11的熱傳導率高即可。而且,熱擴散片60並不限定於石墨製者,亦可為鋁、銅等之金屬製者。
熱擴散片60係構成為使發熱體50的外部表面的最高溫度T1與外殼11的外部表面的最高溫度T2之溫度差T1-T2成為例如17度以上27度以下。另外,熱擴散片60係相對於發熱體50及外殼11而配置成使外殼11的外部表面的最高溫度T2成為例如43度以上53度以下,典型的係為48度。熱擴散片60的性能並不限定於上述者。
回到第5及6圖,熱擴散片60的第一面60a係與內殼18的外部表面接觸,熱擴散片60的第二面60b係與外殼11的內部表面相分離。具體而言,在內殼18與外殼11之間設有熱擴散片60之區域,在熱擴散片60的第二面60b與外殼11的內部表面之間會形成有例如空氣層。不過,該空氣層並非必要者,熱擴散片60的第二面60b亦可與外殼11的內部表面接觸。又,沿著發熱體50的長邊方向,亦即沿著香味吸嚐器10的長邊方向觀看發熱體50時,熱擴散片60係覆蓋發熱體50的全長,且涵蓋比發熱體50的全長長度之範圍而設置。另一方面,在內殼18與外殼11之間未設有熱擴散片60之區域,內殼18的外部表面與外殼11的內部表面係彼此相接觸。又,在外側管45的外周面,形成有沿著發熱體50的長邊方向延伸之與內殼18的內部表面接觸之接觸區域45a。熱擴散片60朝 與發熱體50的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橫跨過接觸區域45a而延伸。
接著,參照第8圖來說明發熱體50、內殼18、熱擴散片60及外殼11的位置關係。第8圖係示意性顯示發熱體50、內殼18、熱擴散片60及外殼11的關係之側視圖。在第8圖中,在熱擴散片60的第二面60b與外殼11的內部表面之間,形成有例如空氣層等之間隙。另外,熱擴散片60係涵蓋比發熱體50的長邊方向長度更長之範圍而設置。此處,外殼11的內部表面係具有與熱擴散片60相向之部分區域11c,外殼11的外部表面之與部分區域11c對應之區域11d係構成為使用者可用手加以保持。
接著,參照第9及10圖來說明內殼18與熱擴散片60之關係。第9圖係顯示內殼18之側視圖。第10圖係顯示設有熱擴散片60的內殼18之側視圖。第9及10圖中,在內殼18的外部表面,形成有用來設置熱擴散片60之凹部18a。凹部18a的深度係構成為與熱擴散片60的厚度相等、或比熱擴散片60的厚度大。具體而言,熱擴散片60的厚度t與凹部18a的深度d之比t/d係0.9以上1.0以下。亦即,使熱擴散片60不會突出於凹部18a。在內殼18之與第9及10圖所示的面相反側的面,也形成有同樣的凹部。凹部並不限於形成在內殼18,亦可形成在外殼11的內部表面,或既形成在內殼18也形成在外殼11。
根據上述構成之香味吸嚐器10,具備有:發熱體50;收納發熱體50之內殼18;收納內殼18之外殼 11;以及設於內殼18與外殼11之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比內殼18及外殼11更高的熱傳導率之熱擴散片60。因此,可利用熱擴散片60使發熱體50所產生的熱擴散,可防止殼體局部地變熱。另外,使香味吸嚐器10為內殼18及外殼11之雙層構造,可使香味吸嚐器10的防水性能提高。使香味吸嚐器10的外殼為單層之情況時,內部零件的固定構造會與外裝零件成為一體而使設計的限制變大,做成雙層構造就可解除設計的限制。
又,熱擴散片60係具有與內殼18的外部表面接觸之第一面60a、以及朝向第一面60a之相反側的第二面60b,且第二面60b係與外殼11的內部表面相分離。因此,將熱擴散片60設置於內殼18,在熱擴散片60的第二面60b與外殼11的內部表面之間會形成有空氣層,所以可利用熱擴散片60有效率地使發熱體50所產生的熱擴散,可更加防止殼體局部地變熱。具體而言,根據傅立葉定律,熱擴散片60內部的熱傳量係與溫度梯度成正比。因此,越將熱擴散片60設置在靠近發熱體50之內殼18側,高溫部(因熱源所致之溫度上昇大的部分)與低溫部(溫度上昇小的部分)之溫度梯度會越大,熱傳量會越大。再者,藉由設置作為隔熱部之空氣層,可使外殼11的溫度整體地下降。亦即,按照內殼18、熱擴散片60、空氣層、外殼11之順序進行配置時,可同時實現高熱擴散效果及隔熱效果。相對於此,將熱擴散片60設置於外殼11,按照內殼18、空氣層、熱擴散片60、外殼11之順序進行配置之情況,藉 由空氣層的隔熱效果而使熱擴散片60的溫度梯度相對地變小,所以熱擴散效果會相對地變小。再者,將熱擴散片60設置於外殼11之情況時,因為外殼11會分離成上殼11A及下殼11B,所以熱擴散片60也要分離。亦即,要以與將熱擴散片60設置於內殼18之情況相同的面積將熱擴散片60設置於外殼11的話,就會將熱擴散片60分離地設置於上殼11A側及下殼11B側。將熱擴散片60設置於內殼18之情況時,在不使熱擴散片60分離之情形下可設置於較廣的面積。
又,發熱體50具有柱狀形狀,且沿著發熱體50的長邊方向觀看發熱體50時,熱擴散片60係覆蓋於發熱體50的全長,且涵蓋比發熱體50的全長更長之範圍而設置。又,外側管45係在其外周面包含沿著發熱體50的長邊方向延伸之與內殼18的內部表面接觸之接觸區域45a,熱擴散片60係朝與發熱體50的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橫跨過接觸區域45a而延伸。因此,由於以覆蓋發熱體50之形態配置熱擴散片60,所以可利用熱擴散片60有效率地使發熱體50所產生的熱擴散,可更加防止殼體局部地變熱。
又,在內殼18與外殼11之間未設有熱擴散片60之區域,內殼18的外部表面與外殼11的內部表面係彼此相接觸。因此,可使外殼11確實地相對於內殼18而固定。
又,內殼18及外殼11係例如樹脂製者。熱 擴散片60係例如石墨製者。而且,熱擴散片60的熱傳導率RB相對於內殼18的熱傳導率及外殼11的熱傳導率之較大的熱傳導率RA之比RB/RA係875以上20000以下,較佳為2750以上15000,典型而言為6500。熱擴散片60係構成為使發熱體50的外部表面的最高溫度T1與外殼11的外部表面的最高溫度T2之溫度差T1-T2成為例如17度以上27度以下。並且,熱擴散片60係相對於發熱體50及外殼11而配置成使外殼11的外部表面的最高溫度T2成為例如43度以上53度以下。因此,可利用熱擴散片60使發熱體50所產生的熱擴散,可防止殼體局部地變熱。具體而言,根據本案發明人所做實驗的結果,在周圍溫度為25。℃之環境下,在發熱體50的表面溫度為約70度之情況時,距離發熱體50的表面2.5mm之位置的外殼11的表面溫度的峰值為約48度。再者,在未使用熱擴散片60之情況時,距離發熱體50的表面2.5mm之位置的外殼11的表面溫度的峰值為約60度。亦即,可防止外殼11的表面局部地高溫化。另外,即使熱擴散片60為導電體,也因為將熱擴散片60夾在樹脂製的內殼18與外殼11之間之構造,所以可防止基板短路。
又,在內殼18的外部表面及外殼11的內部表面之至少其中一方,形成有用來設置熱擴散片60之凹部18a。而且,凹部18a的深度係與熱擴散片60的厚度相等、或比熱擴散片60的厚度大。具體而言,熱擴散構件的厚度t與凹部18a的深度d之比t/d係在0.9以上1.0以下。因 此,可利用熱擴散片60使發熱體50所產生的熱擴散,可防止殼體局部地高溫化,同時可防止內殼18或外殼11變厚,且防止香味吸嚐器10大型化。
以上進行了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說明,惟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而是可在申請專利範圍、以及說明書及圖式中記載的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另外即使是說明書及圖式中並未直接記載的形狀及材質,只要會產生本發明的作用、效果,都在本發明的技術思想的範圍內。
以下列出本說明書中揭示的幾個形態。
根據第1形態,提供一種殼體,此殼體具備有:可收容發熱體之第一殼體;包圍第一殼體之第二殼體;以及設於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之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比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高的熱傳導率之熱擴散構件。
根據第2形態,在第1形態之殼體中,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係樹脂製者。
根據第3形態,在第1形態或第2形態之殼體中,熱擴散構件係具有與第一殼體的外部表面接觸之第一面、以及朝向第一面之相反側的第二面,第二面係與第二殼體的內部表面相分離。
根據第4形態,在第1形態至第3形態中任一形態之殼體中,在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之間未設有熱擴散構件之區域中,第一殼體的外部表面與第二殼體的內部表面係彼此相接觸。
根據第5形態,在第1形態至第4形態中任一形態之殼體中,在第一殼體的外部表面及第二殼體的內部表面的至少其中一方,形成有用來設置熱擴散構件之凹部。
根據第6形態,在第5形態之殼體中,凹部的深度係與熱擴散構件的厚度相等、或比熱擴散構件的厚度大。
根據第7形態,在第1形態至第6形態中任一形態之殼體中,發熱體係具有柱狀形狀,且沿著發熱體的長邊方向觀看發熱體時,熱擴散構件係覆蓋發熱體的全長,且涵蓋比發熱體的全長更長之範圍而設置。
根據第8形態,在第1形態至第7形態中任一形態之殼體中,熱擴散構件係為石墨製者、鋁製及銅製之至少其中一種。
根據第9形態,在第8形態之殼體中,熱擴散構件係石墨製者,且在熱擴散構件的第二殼體側的面設有保護構件。
根據第10形態,在第1形態至第9形態中任一形態之殼體中,熱擴散構件的熱傳導率(RB)相對於第一殼體的熱傳導率及第二殼體的熱傳導率中之較大的熱傳導率(RA)之比(RB/RA)為2500以上16000以下。
根據第11形態,在第1形態至第10形態中任一形態之殼體中,熱擴散構件係構成為使發熱體的外部表面的最高溫度(T1)與第二殼體的外部表面的最高溫度 (T2)之溫度差(T1-T2)為17度以上27度以下。
根據第12形態,在第1形態至第11形態中任一形態之殼體中,熱擴散構件係相對於發熱體及第二殼體而配置成使第二殼體的外部表面的最高溫度(T2)為43度以上53度以下。
根據第13形態,提供一種香味吸嚐器,此香味吸嚐器具備第1形態至第12形態中任一形態之殼體。
根據第14形態,在第13形態之香味吸嚐器中,發熱體係具有:可收容柱狀的吸煙物品之內側管;配置於內側管的外周面,從徑向的外側對吸煙物品進行加熱之加熱構件;包圍內側管及加熱構件而配置,且形成發熱體的外周面之外側管;以及配置於內側管與外側管之間的筒狀空間之隔熱材。
根據第15形態,在第14形態之香味吸嚐器中,外側管係在其外周面包含沿著發熱體的長邊方向延伸之與第一殼體的內部表面接觸之接觸區域,熱擴散構件係朝與發熱體的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橫跨過接觸區域而延伸。
根據第16形態,在第13形態至第15形態中任一形態之香味吸嚐器中,第二殼體的內部表面係具有與熱擴散構件相向之部分區域,第二殼體的外部表面之與該部分區域對應之區域係構成為使用者可用手加以保持。
10‧‧‧香味吸嚐器
11A‧‧‧上殼
11B‧‧‧下殼
12‧‧‧頂蓋
13‧‧‧開關
14‧‧‧蓋部
18‧‧‧內殼
60‧‧‧熱擴散片

Claims (16)

  1. 一種香味吸嚐器,具備有:發熱體;第一殼體,係可收容前述發熱體;第二殼體,係包圍前述第一殼體;以及熱擴散構件,係設於前述第一殼體與前述第二殼體之間的至少一部分;前述發熱體係具有:內側管,係可收容柱狀的吸煙物品;以及加熱構件,係配置於前述內側管的外周面,且從徑向的外側對前述吸煙物品進行加熱;前述熱擴散構件係配置成包圍前述第一殼體的外部表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第一殼體及前述第二殼體係樹脂製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熱擴散構件係具有與前述第一殼體的外部表面接觸之第一面、以及朝向前述第一面之相反側之第二面,前述第二面係與前述第二殼體的內部表面相分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在前述第一殼體與前述第二殼體之間未設有前述熱擴散構件之區域中,前述第一殼體的外部表面與前述第二殼體的內部表面係彼此相接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 在前述第一殼體的外部表面及前述第二殼體的內部表面的至少其中一方,形成有用來設置前述熱擴散構件之凹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凹部的深度係與前述熱擴散構件的厚度相等、或比前述熱擴散構件的厚度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發熱體係具有柱狀形狀,當沿著前述發熱體的長邊方向觀看前述發熱體時,前述熱擴散構件係覆蓋前述發熱體的全長,且涵蓋比前述發熱體的全長更長之範圍設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熱擴散構件係石墨製、鋁製及銅製之至少其中一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熱擴散構件係石墨製者,且在前述熱擴散構件的前述第二殼體側的面設有保護構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熱擴散構件的熱傳導率(RB)相對於前述第一殼體的熱傳導率及前述第二殼體的熱傳導率之中較大的熱傳導率(RA)之比(RB/RA)為2750以上20000以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熱擴散構件係構成為使前述發熱體的外部表 面的最高溫度(攝氏T1度)與前述第二殼體的外部表面的最高溫度(攝氏T2度)之溫度差(T1-T2)為17攝氏度以上27攝氏度以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熱擴散構件係相對於前述發熱體及前述第二殼體而配置成使前述第二殼體的外部表面的最高溫度(攝氏T2度)為43攝氏度以上53攝氏度以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熱擴散構件係具有比前述第一殼體及前述第二殼體高的熱傳導率。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發熱體更具有:外側管,係包圍前述內側管及前述加熱構件而配置,且形成前述發熱體的外周面;以及隔熱材,係配置於前述內側管與前述外側管之間的筒狀空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外側管係在其外周面包含沿著前述發熱體的長邊方向延伸之與前述第一殼體的內部表面接觸之接觸區域,前述熱擴散構件係朝與前述發熱體之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橫跨過前述接觸區域而延伸。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第二殼體的內部表面係具有與前述熱擴散構 件相向之部分區域,前述第二殼體的外部表面之與前述部分區域對應之區域係構成為使用者可用手加以保持。
TW107138801A 2018-10-26 2018-11-01 殼體及具備該殼體的香味吸嚐器 TWI7748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18/039856 2018-10-26
PCT/JP2018/039856 WO2020084759A1 (ja) 2018-10-26 2018-10-26 筐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香味吸引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5556A TW202015556A (zh) 2020-05-01
TWI774868B true TWI774868B (zh) 2022-08-21

Family

ID=70331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8801A TWI774868B (zh) 2018-10-26 2018-11-01 殼體及具備該殼體的香味吸嚐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35761A1 (zh)
EP (1) EP3871532A4 (zh)
JP (1) JP7258908B2 (zh)
KR (1) KR20210087471A (zh)
CN (1) CN112969377A (zh)
TW (1) TWI774868B (zh)
WO (1) WO20200847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57216B1 (ko) * 2017-10-30 2019-12-18 주식회사 케이티앤지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및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용 히터 조립체
EP3962308B1 (en) 2019-05-03 2023-03-08 JT International SA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having a thermal bridge
EP4260720A1 (en) 2020-12-11 2023-10-18 Japan Tobacco Inc. Flavor inhaler
JP7373678B2 (ja) * 2020-12-11 2023-11-02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香味吸引器
WO2023218586A1 (ja) * 2022-05-12 2023-11-16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生成システム、及びエアロゾル生成システムの製造方法
CN114983028A (zh) * 2022-07-21 2022-09-02 北京微焓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系统及电子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95687A1 (fr) * 2000-06-06 2001-12-1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de refroidissement d'un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US20160345628A1 (en) * 2014-02-24 2016-12-01 Arash Abdollahi Sabet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cigar charging and operating systems integration with various cell phone and tablet types using a common case
WO2018186172A1 (ja) * 2017-04-03 2018-10-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96047A (en) 1970-10-15 1972-10-03 Ethyl Corp Chemical reducing agents of enhanced hydrocarbon solubility
IN166122B (zh) * 1985-08-26 1990-03-17 Reynolds Tobacco Co R
US5665262A (en) * 1991-03-11 1997-09-09 Philip Morris Incorporated Tubular heater for use in an electrical smoking article
US5878752A (en) * 1996-11-25 1999-03-09 Philip Morri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cleaning, and maintaining electrical heat sources and lighters useful in smoking systems and other apparatuses
CA2244210C (en) * 1996-11-25 2006-04-11 Philip Morris Produc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cleaning, and maintaining electrical heat sources and lighters useful in smoking systems and other apparatuses
US20070074734A1 (en) 2005-09-30 2007-04-05 Philip Morris Usa Inc. Smokeless cigarette system
JP5069861B2 (ja) * 2006-02-15 2012-11-07 株式会社カネカ グラファイト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熱拡散フィルム、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熱拡散方法。
JP5607780B2 (ja) * 2013-03-28 2014-10-15 株式会社カネカ グラファイト複合フィルム
US11039644B2 (en) * 2013-10-29 2021-06-22 Nicoventures Trading Limited Apparatus for heating smokeable material
US9451792B1 (en) * 2014-09-05 2016-09-27 Atmos Natio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aporizing assembly
MY186146A (en) 2015-06-26 2021-06-27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Investments Ltd Apparatus for heating smokable material
CN106263038B (zh) * 2016-08-31 2019-02-19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按压式喷气装置
JP6525278B2 (ja) * 2016-11-11 2019-06-05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放熱構造及び電子装置
WO2018135887A1 (ko) * 2017-01-18 2018-07-26 주식회사 케이티앤지 미세 입자 발생 장치
JP3215568U (ja) * 2018-01-17 2018-03-29 烟神科技(深▲せん▼)有限公司 発熱温度の制御できる電子タバコ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95687A1 (fr) * 2000-06-06 2001-12-1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de refroidissement d'un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US20160345628A1 (en) * 2014-02-24 2016-12-01 Arash Abdollahi Sabet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cigar charging and operating systems integration with various cell phone and tablet types using a common case
WO2018186172A1 (ja) * 2017-04-03 2018-10-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71532A4 (en) 2022-11-09
US20210235761A1 (en) 2021-08-05
WO2020084759A1 (ja) 2020-04-30
KR20210087471A (ko) 2021-07-12
TW202015556A (zh) 2020-05-01
JPWO2020084759A1 (ja) 2021-10-21
EP3871532A1 (en) 2021-09-01
CN112969377A (zh) 2021-06-15
JP7258908B2 (ja) 202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4868B (zh) 殼體及具備該殼體的香味吸嚐器
US20220211101A1 (en) Cartridge for a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ES2959189T3 (es) Artículo para uso con aparatos para calentar material fumable
TWI826755B (zh) 吸煙系統
CN112135536B (zh) 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再充电系统
TW202222185A (zh) 香味吸嚐器
WO2020084761A1 (ja) 吸引装置
JP7296021B2 (ja) 筐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香味吸引器
JP7204918B2 (ja) 加熱アセンブリおよび香味吸引器
JP2023113897A (ja) 筐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香味吸引器
RU2774289C1 (ru) Корпус и снабженное 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дыхания ароматизатора
JP2024507640A (ja) 固体エアロゾル発生基材を含む消耗品のための加熱器
JP7263518B2 (ja) 加熱アセンブリおよび香味吸引器
TW202102140A (zh) 香味吸嚐器
WO2020084760A1 (ja) 加熱アセンブリ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香味吸引器
TW202102141A (zh) 香味吸嚐器
WO2023032088A1 (ja) 乾燥たばこ充填材、非燃焼加熱型香味吸引物品、非燃焼加熱型香味吸引器および包装製品
US20240049786A1 (en) A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TW202222176A (zh) 香味吸嚐器及香味吸嚐器的製造方法
EP3995013A1 (en) Flavor inhaler and insertion guide member
JP2024510643A (ja) 通気手段を備えた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EA043944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генерирующее аэрозоль, имеющее тепловой мостик
TW202222177A (zh) 香味吸嚐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