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3612B - 雙軸鉸鏈結構 - Google Patents

雙軸鉸鏈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3612B
TWI773612B TW110146847A TW110146847A TWI773612B TW I773612 B TWI773612 B TW I773612B TW 110146847 A TW110146847 A TW 110146847A TW 110146847 A TW110146847 A TW 110146847A TW I773612 B TWI773612 B TW I7736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otating shaft
sliding
guide portion
hing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6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4406A (zh
Inventor
詹承學
鄒志強
劉漢財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3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361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4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440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2The hinge comprising two parallel pivoting ax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6Hin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05D3/12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with two parallel pins and one ar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05D3/18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with sliding pins or gui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38Cams; Ram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99/00Subject-mat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雙軸鉸鏈結構,包括固定件、第一轉軸、第一導引部、第二轉軸、第二導引部及滑動導引件。第一轉軸及第二轉軸並列配置,穿設於固定件,且穿過滑動導引件。第一導引部及第二導引部分別一體成形於第一轉軸及第二轉軸。滑動導引件具有配合第一導引部的第三導引部及配合第二導引部的第四導引部。當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的一者或二者相對於固定件轉動時,滑動導引件透過第一導引部與第三導引部之間及/或第二導引部與第四導引部之間的引導來帶動滑動導引件相對於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滑移,從而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同步地反向轉動相同的轉動量。

Description

雙軸鉸鏈結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鉸鏈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雙軸鉸鏈結構。
常見的折疊式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雙螢幕筆記型電腦、折疊螢幕手機、折疊螢幕平板電腦或類似的電子產品。具體而言,常見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大多是由雙軸鉸鏈結構使二機體相互樞接在一起,為了使二機體能夠同步反向轉動,現有的雙軸鉸鏈結構主要以四個齒輪來達成二機體彼此同步反向轉動的動作。然而,如此的設計占據較多的體積,不利於折疊式電子裝置輕薄化的設計趨勢。
本發明提供一種軸鉸鏈結構,具有較小的體積,有助於縮小所應用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體積。
本發明的一種雙軸鉸鏈結構,包括一固定件、一第一轉軸、一第一導引部、一第二轉軸、一第二導引部以及一滑動導引件。第一轉軸穿設於固定件。第一導引部一體成形於第一轉軸上。第二轉軸穿設於固定件,且與第一轉軸並列配置。第二導引部一體成形於第二轉軸上。第一轉軸及第二轉軸穿過滑動導引件。滑動導引件具有配合於第一導引部的一第三導引部及配合於第二導引部的一第四導引部。當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的一者或二者相對於固定件轉動時,滑動導引件透過第一導引部與第三導引部之間及/或第二導引部與第四導引部之間的引導配合來帶動滑動導引件相對於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滑移,從而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同步地反向轉動相同的轉動量。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導引部、第二導引部、第三導引部以及第四導引部分別為一螺旋導引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雙軸鉸鏈結構更包括一第一同動件及一第二同動件。第一同動件連接第一轉軸。滑動導引件位於第一導引部及第一同動件之間。第二同動件連接第二轉軸。滑動導引件位於第二導引部及第二同動件之間。滑動導引件具有一第五導引部及一第六導引部。第一同動件具有對應於第五導引部的一第七導引部,且第二同動件具有對應於第六導引部的一第八導引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五導引部、第六導引部、第七導引部以及第八導引部分別為一螺旋導引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導引部及第二導引部分別為一螺旋凸部,且第三導引部及第四導引部分別為一螺旋凹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滑動導引件具有一第一軸孔及一第二軸孔。第三導引部位於第一軸孔內,且第四導引部位於第二軸孔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轉軸具有一第一定位部,且第二轉軸具有一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位於固定件及第一導引部之間,且第二定位部位於固定件及第二導引部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雙軸鉸鏈結構更包括另一固定件。第一轉軸及第二轉軸穿過另一固定件。滑動導引件位於固定件及另一固定件之間,且滑動導引件適於在固定件及另一固定件之間滑移。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雙軸鉸鏈結構更包括一扭力件。第一轉軸及第二轉軸穿過扭力件。滑動導引件位於固定件及扭力件之間。
本發明的一種雙軸鉸鏈結構包括一固定件、一第一轉軸、一第一導引部、一第二轉軸、一第二導引部、一第一滑動導引件以及一第二滑動導引件。第一轉軸穿設於固定件。第一導引部一體成形於第一轉軸上。第二轉軸穿設於固定件,且與第一轉軸並列配置。第二導引部一體成形於第二轉軸上。第一轉軸穿過第一滑動導引件。第一滑動導引件具有配合於第一導引部的一第三導引部及一滑槽。第二轉軸穿過第二滑動導引件。第二滑動導引件具有配合於第二導引部的一第四導引部及對應於滑槽的一推動部。推動部滑設於滑槽內。當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的一者或二者相對於固定件轉動時,透過推動部在滑槽的一側移動直到抵靠著滑槽的另一側,並持續轉動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的一者或二者以使第一滑動導引件與第二滑動導引件相互推動來帶動第一滑動導引件與第二滑動導引件相對於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滑移,從而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反向轉動且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之間的轉動量具有一差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導引部、第二導引部、第三導引部以及第四導引部分別為一螺旋導引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雙軸鉸鏈結構更包括一第一同動件及一第二同動件。第一同動件連接第一轉軸。第一滑動導引件位於第一導引部及第一同動件之間。第二同動件連接第二轉軸。第二滑動導引件位於第二導引部及第二同動件之間。第一滑動導引件具有一第五導引部及第二滑動導引件具有一第六導引部。第一同動件具有對應於第五導引部的一第七導引部及第二同動件具有對應於第六導引部的一第八導引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五導引部、第六導引部、第七導引部以及第八導引部分別為一螺旋導引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雙軸鉸鏈結構更包括另一固定件。第一轉軸及第二轉軸穿過另一固定件。第一滑動導引件與第二滑動導引件位於固定件及另一固定件之間,且第一滑動導引件與第二滑動導引件適於在固定件及另一固定件之間滑移。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雙軸鉸鏈結構更包括一扭力件。第一轉軸及第二轉軸穿過扭力件。第一滑動導引件及第二滑動導引件位於固定件及扭力件之間。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雙軸鉸鏈結構具有較小的體積,有助於縮小所應用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體積。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雙軸鉸鏈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1的雙軸鉸鏈結構的爆炸示意圖。圖3是圖1的雙軸鉸鏈結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及圖5是圖2的滑動導引件於不同視角的立體示意圖。在此同時提供直角坐標x-y-z以便於理解各個視圖之間的視角關係。請參考圖1、圖2、圖4以及圖5,本實施例的雙軸鉸鏈結構100適用於折疊式電子裝置,折疊式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雙螢幕筆記型電腦、折疊螢幕手機、折疊螢幕平板電腦或類似的電子產品,其中雙軸鉸鏈結構100包括一固定件110、一第一轉軸120、一第一導引部130、一第二轉軸140、一第二導引部150以及一滑動導引件160。
具體而言,第一轉軸120及第二轉軸140皆穿設於固定件110及滑動導引件160,且第二轉軸140與第一轉軸120並列配置。第一導引部130一體成形於第一轉軸120上,且第二導引部150一體成形於第二轉軸140上。滑動導引件160具有配合於第一導引部130的一第三導引部161以及配合於第二導引部150的一第四導引部162。
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一轉軸120與第二轉軸140的一者或二者相對於固定件110轉動時,滑動導引件160透過第一導引部130與第三導引部161之間及/或第二導引部150與第四導引部162之間的引導配合來帶動滑動導引件160相對於第一轉軸120與第二轉軸140滑移,從而第一轉軸120與第二轉軸140同步地反向轉動相同的轉動量。因此,本發明的雙軸鉸鏈結構100並不需要如傳統方式使用四個齒輪,故具有較小的體積,有助於縮小所應用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體積。
請參考圖1、圖2以及圖3,雙軸鉸鏈結構100更包括一第一同動件170、一第二同動件180、另一固定件190以及一扭力件195。
第一轉軸120具有一第一卡接面121,且第一同動件170卡合連接於第一轉軸120的第一卡接面121,以與第一轉軸120同步旋轉。第二轉軸140具有一第二卡接面141,且第二同動件180卡合連接於第二轉軸140的第二卡接面141,以與第二轉軸140同步旋轉。
滑動導引件160具有一第五導引部163及一第六導引部164。第一同動件170具有對應於第五導引部163的一第七導引部171,且第二同動件180具有對應於第六導引部164的一第八導引部181。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導引部130、第二導引部150、第三導引部161、第四導引部162、第五導引部163、第六導引部164、第七導引部171以及第八導引部181分別為一螺旋導引面。此處所定義的螺旋導引面指的是這些導引面繞著各自的轉軸螺旋環繞而成,以圖面所表示的內容而言,螺旋導引面繞著x軸螺旋環繞。
滑動導引件160位於固定件110及扭力件195之間,滑動導引件160位於固定件110及另一固定件190之間,且滑動導引件160適於在固定件110及另一固定件190之間滑移。第一同動件170及第二同動件180位於滑動導引件160及另一固定件190之間。另一固定件190位於第一同動件170及扭力件195之間,且另一固定件190位於第二同動件180及扭力件195之間,其中扭力件195提供第一轉軸120及第二轉軸140轉動時的扭力。
滑動導引件160可滑動地位於第一導引部130及第一同動件170的第七導引部171之間,且滑動導引件160可滑動地位於第二導引部150及第二同動件180的第八導引部181之間。第一轉軸120及第二轉軸140穿過另一固定件190及扭力件195。
圖6是圖1的雙軸鉸鏈結構的正視示意圖,為雙軸鉸鏈結構轉動前的初始模式(夾角呈0度)。圖7是圖6的雙軸鉸鏈結構轉換至另一模式的示意圖,雙軸鉸鏈結構夾角呈180度。圖8是圖7的雙軸鉸鏈結構轉換至又一模式的示意圖,表示雙軸鉸鏈結構夾角呈360度。請參考圖1、圖2、圖6以及圖7,在雙軸鉸鏈結構100從圖6所示的模式轉換至圖7所示的模式的過程當中,第一轉軸120與第二轉軸140的一者或二者相對於固定件110轉動,第一導引部130透過推動第三導引部161使滑動導引件160滑動,第二導引部150透過推動第四導引部162使滑動導引件160滑動,第五導引部163在第七導引部171上相對滑動,且第六導引部164在第八導引部181上相對滑動,使得第一轉軸120及第二轉軸140能夠同步地反向轉動相同的轉動量。換句話說,滑動導引件160只產生x軸向上的移動,並且第一同動件170與第二同動件180分別隨著第一轉軸120與第二轉軸140進行x軸向的反向旋動,但不產生x軸向上的移動。
進一步參考圖8,在雙軸鉸鏈結構100從圖7所示的模式轉換至圖8所示的模式的過程當中,第一導引部130持續透過推動第三導引部161使滑動導引件160滑動,第二導引部150持續透過推動第四導引部162使滑動導引件160滑動,第五導引部163持續在第七導引部171上相對滑動,且第六導引部164持續在第八導引部181上相對滑動,使得第一轉軸120及第二轉軸140能夠持續地同步反向轉動相同的轉動量。因此,滑動導引件160同樣只產生x軸向上的移動。
圖9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雙軸鉸鏈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10是圖9的雙軸鉸鏈結構的爆炸示意圖。圖11是圖9的雙軸鉸鏈結構的正視示意圖,雙軸鉸鏈結構轉動前的初始模式(夾角呈0度)。圖12是圖11的雙軸鉸鏈結構轉換至另一模式的示意圖,雙軸鉸鏈結構夾角呈180度。圖13是圖12的雙軸鉸鏈結構轉換至又一模式的示意圖,為雙軸鉸鏈結構夾角呈360度。在此同時提供直角坐標x-y-z以便於理解各個視圖之間的視角關係。請參考圖9、圖10以及圖11,本實施例的雙軸鉸鏈結構200包括一固定件210、一第一轉軸220、一第一導引部230、一第二轉軸240、一第二導引部250以及一滑動導引件260。
具體而言,第一轉軸220及第二轉軸240皆穿設於固定件210及滑動導引件260,且第二轉軸240與第一轉軸220並列配置。第一導引部230一體成形於第一轉軸220上,且第二導引部250一體成形於第二轉軸240上。滑動導引件260具有配合於第一導引部230的一第三導引部261以及配合於第二導引部250的一第四導引部262。
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一轉軸220與第二轉軸240的一者或二者相對於固定件210轉動時,滑動導引件260透過第一導引部230與第三導引部261之間及/或第二導引部250與第四導引部262之間的引導配合,來帶動滑動導引件260相對於第一轉軸220與第二轉軸240滑移,從而第一轉軸220與第二轉軸240同步地反向轉動相同的轉動量。因此,本發明的雙軸鉸鏈結構200並不需要如傳統方式使用四個齒輪,故具有較小的體積,有助於縮小所應用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體積。
第一轉軸220具有一體成形的一第一定位部222,且第二轉軸240具有一體成形的一第二定位部242。第一定位部222位於固定件210及第一導引部230之間,且第二定位部242位於固定件210及第二導引部250之間。
滑動導引件260具有一第一軸孔265及一第二軸孔266。第三導引部261位於第一軸孔265內,且第四導引部262位於第二軸孔266內。第一導引部230及第二導引部250分別為一螺旋凸部,且第三導引部261及第四導引部262分別為一螺旋凹槽,以圖面所表示的內容而言,第一導引部230、第二導引部250、第三導引部261以及第四導引部262分別繞著x軸螺旋環繞,惟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雙軸鉸鏈結構200更包括另一固定件290以及一扭力件295。滑動導引件260位於固定件210及扭力件295之間,滑動導引件260位於固定件210及另一固定件290之間,且滑動導引件260適於在固定件210及另一固定件290之間滑移。扭力件295提供第一轉軸220及第二轉軸240轉動時的扭力。
請參考圖10、圖11、圖12以及圖13,在雙軸鉸鏈結構200從圖11所示的模式轉換至圖12所示的模式以及從圖12所示的模式轉換至圖13所示的模式的過程當中,第一導引部230透過第三導引部261使滑動導引件260滑動,第二導引部250透過第四導引部262使滑動導引件260滑動,使得第一轉軸220及第二轉軸240能夠同步地反向轉動相同的轉動量。換句話說,滑動導引件260只產生x軸向上的移動。
圖14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雙軸鉸鏈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15是圖14的雙軸鉸鏈結構的爆炸示意圖。圖16是圖14的雙軸鉸鏈結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17是圖14的雙軸鉸鏈結構的正視示意圖,雙軸鉸鏈結構轉動前的初始模式(夾角呈0度)。圖18是圖17的雙軸鉸鏈結構轉換至另一模式的示意圖,雙軸鉸鏈結構夾角呈156度。圖19是圖18的雙軸鉸鏈結構轉換至又一模式的示意圖,為雙軸鉸鏈結構夾角呈360度。在此同時提供直角坐標x-y-z以便於理解各個視圖之間的視角關係。請參考圖14、圖15以及圖16,本實施例的雙軸鉸鏈結構300包括一固定件310、一第一轉軸320、一第一導引部330、一第二轉軸340、一第二導引部350、一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以及一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
具體而言,第一轉軸320及第二轉軸340皆穿設於固定件310,且第一轉軸320與第二轉軸340並列設置。第一導引部330一體成形於第一轉軸320上,且第二導引部350一體成形於第二轉軸340上。第一轉軸320穿過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且第二轉軸340穿過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具有配合於第一導引部330的一第三導引部361A及一滑槽362A,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具有配合於第二導引部350的一第四導引部361B及對應於滑槽362A的一推動部362B,其中推動部362B滑設於滑槽362A內。
請參考圖15、圖17、圖18以及圖19,當第一轉軸320與第二轉軸340的一者或二者相對於固定件310轉動時,透過滑槽362A與推動部362B先滑動後抵靠接觸,使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與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相互推動來帶動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與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相對於第一轉軸320與第二轉軸340滑移。須說明的是,如同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使第一轉軸320與第二轉軸340反向轉動;有別於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可使第一轉軸320與第二轉軸340之間的轉動量具有一差值。
換句話說,透過推動部362B與滑槽362A之間的滑動距離的落差,使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與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的一者的移動產生一定的空行程,從而第一轉軸320與第二轉軸340的其中一者在轉動一定的轉動量之後,第一轉軸320與第二轉軸340始同步反向轉動。因此,本發明的雙軸鉸鏈結構300並不需要如傳統方式使用四個齒輪,故具有較小的體積,有助於縮小所應用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體積。
另一方面,空行程所產生的最明顯效果為:從0度轉動至360度(依序從圖17至圖19的轉動方向),第二轉軸340較容易致發轉動,而從360度轉動至0度(依序從圖19至圖17的另一轉動方向)的過程中,第一轉軸320較容易致發轉動。因此,將第三實施例的雙軸鉸鏈結構300應用在折疊式電子裝置上,可提供用戶在準備打開螢幕(例如從0度~24度)以及準備閉闔螢幕(例如從360度~336度)的那一瞬間的起始角,允許單手及/或較小施力執行,並且提供使用者不同手感的效果。
具體而言,雙軸鉸鏈結構300從圖17的初始模式轉動至圖18的另一模式過程中,易於轉動的第二轉軸340先相對於固定件310朝向負x軸旋轉一定的轉動量(例如24度),同時推動部362B沿x軸向從滑槽362A的一側S1移動直到抵靠著滑槽362A的另一側S2,到目前為止第一轉軸320尚未轉動。換言之,推動部362B相對於滑槽362A滑動的距離落差,使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產生空行程而無法帶動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如此於實際應用上,當第二轉軸340與第一轉軸320分別安裝於折疊式電子裝置的螢幕側與主機側時,透過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的空行程來提供用戶打開螢幕那瞬間可單手及/或以較小施力的效果,後續較佳以雙手平均施力來翻轉螢幕側與主機側。然後,一但第二轉軸340旋轉超過該一定的轉動量(即前述24度)後,推動部362B持續抵靠著滑槽362A的另一側S2(如圖18所示),此刻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與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開始相互推動使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與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一起相對於第二轉軸340與第一轉軸320沿一正x軸向滑移,從而第一轉軸320與第二轉軸340反向轉動且以一差值的轉動量作動直至圖18所示的另一模式。
在此特別說明,於圖18中的第二轉軸340會率先朝向負x軸轉動至預設90度,但第一轉軸320只朝向正x軸轉動66度尚差24度的轉動量才會轉動至預設的90度。當第一轉軸320從66度旋轉到預設90度過程中,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會持續沿正x軸向移動(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暫不移動)連帶著滑槽362A移動直到滑槽362A的一側S1(如圖19所示)抵靠著推動部362B。然後,一但第一轉軸320旋轉達到預設90度,滑槽362A的一側S1持續抵靠著推動部362B,此刻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與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開始相互推動使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與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相對於第一轉軸320與第二轉軸340繼續沿正x軸向滑移,從而第一轉軸320與第二轉軸340反向轉動且同樣以一差值的轉動量作動直至圖19所示的又一模式。
反之,若要將雙軸鉸鏈結構300從圖19的又一模式復位到圖18的另一模式,由易於轉動的第一轉軸320先相對於固定件310朝向負x軸轉動一定的逆轉動量(例如-24度),同時滑槽362A沿負x軸向移動直到滑槽362A的另一側S2抵靠著推動部362B,到目前為止第二轉軸340尚未轉動且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產生空行程而無法推動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如此於實際應用上,提供用戶關閉360翻轉模式下的螢幕那一瞬間可單手及/或以較小施力的效果。然後,只要第一轉軸320旋轉超過該一定的逆轉動量(即前述-24度),滑槽362A的另一側S2(如圖18所示的位置)會持續抵靠著推動部362B,此刻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與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開始相互推動使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與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一起相對於第二轉軸340與第一轉軸320沿一負x軸向滑移,從而第一轉軸320與第二轉軸340反向轉動且以一差值的轉動量作動直至復位到圖18所示的另一模式。
於復位的圖18中,第一轉軸320會率先朝向負x軸轉動至預設-90度,但第二轉軸340只朝向正x軸轉動-66度尚差-24度的轉動量才會轉動至預設的-90度。當第二轉軸340從-66度旋轉到預設-90度過程中,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會持續沿負x軸向移動(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暫不移動)連帶著推動部362B從滑槽362A的另一側S2移動直到抵靠著滑槽362A的一側S1(如圖17所示的位置)。然後,一但第二轉軸340旋轉達到預設-90度,推動部362B持續抵靠著滑槽362A的一側S1,此刻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與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相互推動使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與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相對於第一轉軸320與第二轉軸340繼續沿一負x軸向滑移,從而第一轉軸320與第二轉軸340反向轉動復位至圖17所示的初始模式。
雙軸鉸鏈結構300更包括一第一同動件370、一第二同動件380、另一固定件390以及一扭力件395。
第一轉軸320具有一第一卡接面321,且第一同動件370卡合連接於第一轉軸320的第一卡接面321,以與第一轉軸320同步旋轉。第二轉軸340具有一第二卡接面341,且第二同動件380卡合連接於第二轉軸340的第二卡接面341,以與第二轉軸340同步旋轉。
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具有一第五導引部363A,且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具有一第六導引部363B。第一同動件370具有對應於第五導引部363A的一第七導引部371,且第二同動件380具有對應於第六導引部363B的一第八導引部381。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引部330、第二導引部350、第三導引部361A、第四導引部361B、第五導引部363A、第六導引部363B、第七導引部371以及第八導引部381分別為一螺旋導引面。此處所定義的螺旋導引面指的是這些導引面繞著各自的轉軸螺旋環繞而成,以圖面所表示的內容而言,螺旋導引面繞著x軸螺旋環繞。
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位於第一導引部330及第一同動件370之間,且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位於第二導引部350及第二同動件380之間。須說明的是,如同第一實施例,第三實施例的第一同動件370與第二同動件380分別隨著第一轉軸320與第二轉軸340進行x軸向的反向旋動,但不產生x軸向上的移動。
第一轉軸320及第二轉軸340穿過另一固定件390。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與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位於固定件310及另一固定件390之間,且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與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適於在固定件310及另一固定件390之間滑移。
第一轉軸320及第二轉軸340穿過扭力件395。第一滑動導引件360A及第二滑動導引件360B位於固定件310及扭力件395之間,其中扭力件395提供第一轉軸320及第二轉軸340轉動時的扭力。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雙軸鉸鏈結構並不需要如傳統方式使用四個齒輪,故具有較小的體積,有助於縮小所應用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體積。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300:雙軸鉸鏈結構 110、210、310:固定件 120、220、320:第一轉軸 121、321:第一卡接面 222:第一定位部 130、230、330:第一導引部 140、240、340:第二轉軸 141、341:第二卡接面 242:第二定位部 150、250、350:第二導引部 160、260:滑動導引件 161、261:第三導引部 162、262:第四導引部 163:第五導引部 164:第六導引部 265:第一軸孔 266:第二軸孔 360A:第一滑動導引件 361A:第三導引部 362A:滑槽 363A:第五導引部 360B:第二滑動導引件 361B:第四導引部 362B:推動部 363B:第六導引部 170、370:第一同動件 171、371:第七導引部 180、380:第二同動件 181、381:第八導引部 190、290、390:另一固定件 195、295、395:扭力件 S1:一側 S2:另一側 x-y-z:直角坐標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雙軸鉸鏈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雙軸鉸鏈結構的爆炸示意圖。 圖3是圖1的雙軸鉸鏈結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及圖5是圖2的滑動導引件於不同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6是圖1的雙軸鉸鏈結構的正視示意圖。 圖7是圖6的雙軸鉸鏈結構轉換至另一模式的示意圖。 圖8是圖7的雙軸鉸鏈結構轉換至又一模式的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雙軸鉸鏈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10是圖9的雙軸鉸鏈結構的爆炸示意圖。 圖11是圖9的雙軸鉸鏈結構的正視示意圖。 圖12是圖11的雙軸鉸鏈結構轉換至另一模式的示意圖。 圖13是圖12的雙軸鉸鏈結構轉換至又一模式的示意圖。 圖14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雙軸鉸鏈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15是圖14的雙軸鉸鏈結構的爆炸示意圖。 圖16是圖14的雙軸鉸鏈結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7是圖14的雙軸鉸鏈結構的正視示意圖。 圖18是圖17的雙軸鉸鏈結構轉換至另一模式的示意圖。 圖19是圖18的雙軸鉸鏈結構轉換至又一模式的示意圖。
100:雙軸鉸鏈結構
110:固定件
120:第一轉軸
130:第一導引部
140:第二轉軸
150:第二導引部
160:滑動導引件
161:第三導引部
162:第四導引部
163:第五導引部
164:第六導引部
170:第一同動件
171:第七導引部
180:第二同動件
181:第八導引部
190:另一固定件
195:扭力件
x-y-z:直角坐標

Claims (15)

  1. 一種雙軸鉸鏈結構,包括: 一固定件; 一第一轉軸,穿設於該固定件; 一第一導引部,一體成形於該第一轉軸上; 一第二轉軸,穿設於該固定件,且與該第一轉軸並列配置; 一第二導引部,一體成形於該第二轉軸上;以及 一滑動導引件,該第一轉軸及該第二轉軸穿過該滑動導引件,且該滑動導引件具有配合於該第一導引部的一第三導引部及配合於該第二導引部的一第四導引部, 其中當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的一者或二者相對於該固定件轉動時,該滑動導引件透過該第一導引部與該第三導引部之間及/或該第二導引部與該第四導引部之間的引導配合來帶動該滑動導引件相對於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滑移,從而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同步地反向轉動相同的轉動量。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軸鉸鏈結構,其中該第一導引部、該第二導引部、該第三導引部以及該第四導引部分別為一螺旋導引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雙軸鉸鏈結構,更包括: 一第一同動件,連接該第一轉軸,且該滑動導引件位於該第一導引部及該第一同動件之間;以及 一第二同動件,連接該第二轉軸,且該滑動導引件位於該第二導引部及該第二同動件之間, 其中該滑動導引件具有一第五導引部及一第六導引部,且該第一同動件具有對應於該第五導引部的一第七導引部及該第二同動件具有對應於該第六導引部的一第八導引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雙軸鉸鏈結構,其中該第五導引部、該第六導引部、該第七導引部以及該第八導引部分別為一螺旋導引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軸鉸鏈結構,其中該第一導引部及該第二導引部分別為一螺旋凸部,且該第三導引部及該第四導引部分別為一螺旋凹槽。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雙軸鉸鏈結構,其中該滑動導引件具有一第一軸孔及一第二軸孔,該第三導引部位於該第一軸孔內,且該第四導引部位於該第二軸孔內。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雙軸鉸鏈結構,其中該第一轉軸具有一第一定位部,該第二轉軸具有一第二定位部,該第一定位部位於該固定件及該第一導引部之間,且該第二定位部位於該固定件及該第二導引部之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軸鉸鏈結構,更包括: 另一固定件,該第一轉軸及該第二轉軸穿過該另一固定件,該滑動導引件位於該固定件及該另一固定件之間,且該滑動導引件適於在該固定件及該另一固定件之間滑移。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軸鉸鏈結構,更包括: 一扭力件,該第一轉軸及該第二轉軸穿過該扭力件,且該滑動導引件位於該固定件及該扭力件之間。
  10. 一種雙軸鉸鏈結構,包括: 一固定件; 一第一轉軸,穿設於該固定件; 一第一導引部,一體成形於該第一轉軸上; 一第二轉軸,穿設於該固定件,且與該第一轉軸並列配置; 一第二導引部,一體成形於該第二轉軸上; 一第一滑動導引件,該第一轉軸穿過該第一滑動導引件,該第一滑動導引件具有配合於該第一導引部的一第三導引部及一滑槽;以及 一第二滑動導引件,該第二轉軸穿過該第二滑動導引件,該第二滑動導引件具有配合於該第二導引部的一第四導引部及對應於該滑槽的一推動部,且該推動部滑設於該滑槽內, 其中當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的一者或二者相對於該固定件轉動時,透過該推動部在該滑槽的一側移動直到抵靠著該滑槽的另一側,並持續轉動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的一者或二者以使該第一滑動導引件與該第二滑動導引件相互推動來帶動該第一滑動導引件與該第二滑動導引件相對於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滑移,從而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反向轉動且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之間的轉動量具有一差值。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雙軸鉸鏈結構,其中該第一導引部、該第二導引部、該第三導引部以及該第四導引部分別為一螺旋導引面。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雙軸鉸鏈結構,更包括: 一第一同動件,連接該第一轉軸,且該第一滑動導引件位於該第一導引部及該第一同動件之間;以及 一第二同動件,連接該第二轉軸,且該第二滑動導引件位於該第二導引部及該第二同動件之間, 其中該第一滑動導引件具有一第五導引部及該第二滑動導引件具有一第六導引部,且該第一同動件具有對應於該第五導引部的一第七導引部及該第二同動件具有對應於該第六導引部的一第八導引部。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雙軸鉸鏈結構,其中該第五導引部、該第六導引部、該第七導引部以及該第八導引部分別為一螺旋導引面。
  14.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雙軸鉸鏈結構,更包括: 另一固定件,該第一轉軸及該第二轉軸穿過該另一固定件,該第一滑動導引件與該第二滑動導引件位於該固定件及該另一固定件之間,且該第一滑動導引件與該第二滑動導引件適於在該固定件及該另一固定件之間滑移。
  15.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雙軸鉸鏈結構,更包括: 一扭力件,該第一轉軸及該第二轉軸穿過該扭力件,且該第一滑動導引件及該第二滑動導引件位於該固定件及該扭力件之間。
TW110146847A 2021-05-06 2021-12-15 雙軸鉸鏈結構 TWI7736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84803P 2021-05-06 2021-05-06
US63/184,803 2021-05-06
US202163197516P 2021-06-07 2021-06-07
US63/197,516 2021-06-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3612B true TWI773612B (zh) 2022-08-01
TW202244406A TW202244406A (zh) 2022-11-16

Family

ID=83806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6847A TWI773612B (zh) 2021-05-06 2021-12-15 雙軸鉸鏈結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0894B2 (zh)
CN (2) CN115306815B (zh)
TW (1) TWI77361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5665B (zh) * 2018-06-21 2020-06-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鉸鏈模組及電子裝置
TW202114506A (zh) * 2019-09-17 2021-04-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樞紐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01232A1 (en) * 2007-06-27 2009-01-01 Dong-Min Seo Mobile device
US20110099756A1 (en) * 2009-11-04 2011-05-05 Tonny Chen Wide-angle double-hinge structure
CN102242761B (zh) * 2010-05-14 2013-09-0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9003606B2 (en) * 2013-03-11 2015-04-14 First Dome Corporation Synchronous movement device applied to dual-shaft system
TWM478991U (zh) * 2013-12-17 2014-05-21 First Dome Corp 用於雙轉軸之平行度固定裝置
CN203655884U (zh) * 2013-12-17 2014-06-18 元镫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转动式双轴铰链
TWM483642U (zh) * 2014-02-25 2014-08-01 First Dome Corp 用於雙轉軸之平行度控制裝置
US9290976B1 (en) * 2014-10-22 2016-03-22 Chin-Hsing Horng Position-limit hinge
TWI642856B (zh) * 2016-11-03 2018-12-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樞軸模組及組裝方法
CN206608457U (zh) * 2017-02-16 2017-11-03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旋转部品的铰链及移动终端
CN106969025A (zh) * 2017-02-17 2017-07-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双转轴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9180220U (zh) * 2017-11-03 2019-07-30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枢扭器与电子装置
US10824204B2 (en) * 2018-02-14 2020-11-03 Compal Electronic, Inc. Hinge modul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1360523B2 (en) * 2018-03-06 2022-06-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Hinge assemblies with composite neck shafts
CN110459507B (zh) * 2018-05-07 2020-12-01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存储装置的形成方法
CN208311253U (zh) * 2018-06-05 2019-01-01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轴交替翻转结构
CN210371618U (zh) * 2019-08-09 2020-04-21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式铰链结构
TWI709843B (zh) * 2019-09-19 2020-11-1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軟性顯示屏幕之折收轉軸結構
CN110657155A (zh) * 2019-09-29 2020-01-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转轴和电子设备
US11447992B2 (en) * 2021-01-20 2022-09-20 Leohab Enterprise Co., Ltd. Pivot device with an interlocking lifting mechanism
TWI748917B (zh) * 2021-04-21 2021-12-0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雙軸同步式鉸鏈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5665B (zh) * 2018-06-21 2020-06-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鉸鏈模組及電子裝置
TW202114506A (zh) * 2019-09-17 2021-04-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樞紐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56739A1 (en) 2022-11-10
US11970894B2 (en) 2024-04-30
TW202244406A (zh) 2022-11-16
CN117128240A (zh) 2023-11-28
CN115306815B (zh) 2024-03-12
CN115306815A (zh) 202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9580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US8978209B1 (en) Hinge structure
US9534432B2 (en) Hinge structure
TW201829930A (zh) 轉軸模組與應用其的電子裝置
US20150160695A1 (en) Hinge unit with simultaneous rotatable axles
TW202002749A (zh) 鉸鏈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42856B (zh) 樞軸模組及組裝方法
TWI684966B (zh) 樞轉機構與電子裝置
US10168746B2 (en) Hinge mechanism for a computing device
TW201507579A (zh) 用於運算裝置之鉸鏈總成
TWI533103B (zh) 電子裝置及其樞紐模組
TWI713433B (zh) 伸縮式鉸鏈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WO2023125596A1 (zh) 电子设备
TWI535964B (zh) 旋轉機構及電子裝置
EP3161579A1 (en)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rotatable display member
TW201311119A (zh) 電子裝置
US10296056B2 (en) Bell crank linked hinge mechanism for a computing device
TWI773612B (zh) 雙軸鉸鏈結構
TWI663500B (zh) 轉軸結構與電子裝置
TWI589766B (zh) 用於計算裝置的鉸鏈總成
US10767406B2 (en) Hinge mechanism
TWI768784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M548221U (zh) 三段式樞紐器與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TWI549595B (zh) 旋轉組件
TW202415190A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