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3181B - 讀取操作期間之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 - Google Patents

讀取操作期間之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3181B
TWI773181B TW110108640A TW110108640A TWI773181B TW I773181 B TWI773181 B TW I773181B TW 110108640 A TW110108640 A TW 110108640A TW 110108640 A TW110108640 A TW 110108640A TW I773181 B TWI773181 B TW I7731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memory cell
biasing
read operation
ph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8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5282A (zh
Inventor
安德雷雅 洛卡泰利
喬治 賽爾瓦利
安傑羅 維斯康堤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美光科技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美光科技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美光科技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5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5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3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318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9Read-write [R-W] circuits 
    • G11C11/4096Input/output [I/O] data management or control circuits, e.g. reading or writing circuits, I/O drivers or bit-line switch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02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with means for avoiding parasitic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2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ferro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2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ferr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ferroelectric capacito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2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ferro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225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1/2253Address circuits or decoders
    • G11C11/2255Bit-line or column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2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ferro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225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1/2273Reading or sensing circuits or metho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2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ferro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225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1/2293Timing circuits or metho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Management or control of the refreshing or charge-regeneration cycl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9Read-write [R-W] circuits 
    • G11C11/4091Sense or sense/refresh amplifiers, or associated sense circuitry, e.g. for coupled bit-line precharging, equalising or isola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9Read-write [R-W] circuits 
    • G11C11/4097Bit-line organisation, e.g. bit-line layout, folded bit lin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9Read-write [R-W] circuits 
    • G11C11/4094Bit-line management or control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21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2211/4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2211/406Refreshing of dynamic cells
    • G11C2211/4065Low level details of refresh oper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21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2211/4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2211/406Refreshing of dynamic cells
    • G11C2211/4068Voltage or leakage in refresh operations

Abstract

本發明描述用於在一讀取操作期間偏壓一記憶體單元之方法、系統及裝置。舉例而言,一記憶體裝置可在一讀取操作之一啟動階段期間將一記憶體單元偏壓至一第一電壓(例如,一讀取電壓)。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後,該記憶體裝置可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啟動階段期間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大於該第一電壓之一第二電壓(例如,一寫入電壓)。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之後,該記憶體裝置可起始該讀取操作之一再新階段。基於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前由該記憶體單元儲存之一值,該記憶體裝置可起始該讀取操作之一預充電階段。

Description

讀取操作期間之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
技術領域係關於讀取操作期間之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
下文大體上涉及包括至少一個記憶體裝置之系統,且更特定言之,涉及讀取操作期間之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
記憶體裝置廣泛地用於在諸如電腦、無線通信裝置、攝影機、數位顯示器及類似者之各種電子裝置中儲存資訊。資訊藉由使記憶體裝置內之記憶體單元程式化為各種狀態來儲存。舉例而言,二元記憶體單元可經程式化為通常藉由邏輯1或邏輯0指明的兩個經支援狀態中的一者。在一些實例中,單一記憶體單元可支援兩個以上狀態,該等狀態中的任一者可予以儲存。為了存取所儲存資訊,裝置之組件可讀取或感測記憶體裝置中之至少一種所儲存狀態。為了儲存資訊,裝置之組件可在記憶體裝置中寫入或程式化狀態。
存在各種類型之記憶體裝置,包括磁性硬碟機、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動態RAM (DRAM)、同步動態RAM (SDRAM)、鐵電RAM (FeRAM)、磁性RAM (MRAM)、電阻式RAM (RRAM)、快閃記憶體、相變記憶體(PCM)及其他者。記憶體裝置可為揮發性的或非揮發性的。即使在不存在外部電源的情況下,例如FeRAM之非揮發性記憶體亦可維持其所儲存邏輯狀態歷時擴展之時間週期。揮發性記憶體裝置,例如DRAM,在與外部電源斷開連接時可能丟失其所儲存狀態。FeRAM可能夠達成類似於揮發性記憶體之密度,但可歸因於鐵電電容器被用作儲存裝置而具有非揮發性性質。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Locatelli等人於2020年3月30日申請的題為「MEMORY CELL BIASING TECHNIQUES DURING A READ OPERATION」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6/834,941號之優先權,該申請案讓與給本受讓人,且明確地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記憶體裝置可使用各種感測操作判定藉由記憶體陣列之記憶體單元儲存的邏輯狀態。記憶體裝置可將一或多個電壓施加至記憶體單元,以執行各種感測或讀取操作。舉例而言,記憶體裝置可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將一或多個電壓施加至記憶體單元。記憶體裝置可隨後在記憶體操作之再新階段期間將一或多個額外電壓施加至記憶體單元。另外,記憶體裝置可在讀取操作之預充電階段期間將一或多個電壓施加至記憶體單元。在一些情況下,記憶體裝置可在執行讀取操作時將相對較高電壓施加至記憶體單元。使用高電壓讀取記憶體單元可導致寄生效應,諸如較大漏電流。反過來,此等影響可對記憶體陣列中之記憶體單元造成干擾,由此在讀取記憶體單元時降低功能性及可靠性。在一些情況下,在感測操作期間降低施加至記憶體單元之一或多個電壓的電壓位準可改良記憶體裝置之性能。
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實例,記憶體裝置可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降低施加至記憶體單元之電壓。一些記憶體裝置可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將記憶體單元偏壓為寫入電壓。相較於其他讀取操作,記憶體裝置可將在啟動階段之第一部分期間施加至記憶體單元之電壓降低至小於寫入電壓之讀取電壓。舉例而言,在啟動階段期間,記憶體裝置可首先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例如,讀取電壓),以判定藉由記憶體單元儲存之邏輯狀態。記憶體裝置可隨後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將記憶體單元之電壓偏壓增大至第二電壓(例如,寫入電壓)。在一些情況下,降低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施加至記憶體單元的電壓位準可在減少記憶體單元上的藉由讀取操作造成之干擾的同時維持讀取操作之性能。
本發明之特徵最初在如參看圖1及圖2所描述之記憶體裝置及相關電路系統之內容背景中加以描述。本發明之特徵描述於上下文記憶體單元特徵及相關聯電路及時序圖中,如參看圖3至圖6所描述。本發明之此等及其他特徵藉由關於如參看圖7及圖8描述的讀取操作期間之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的設備圖及流程圖進一步說明,且參考該等圖進行描述。
1 說明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實例的記憶體裝置100之實例,其支援記憶體裝置之差分感測。記憶體裝置100亦可稱作電子記憶體設備。記憶體裝置100可包括可程式化以儲存不同邏輯狀態之記憶體單元105。在一些情況下,記憶體單元105可程式化以儲存兩個邏輯狀態,其表示為邏輯0及邏輯1。在一些情況下,記憶體單元105可程式化以儲存兩個以上邏輯狀態(例如,作為多位準單元(MLC))。記憶體單元105之集合可為記憶體裝置100之記憶體區段110的部分(例如,包括記憶體單元105之陣列),其中,在一些實例中,記憶體區段110可指記憶體單元105之相連圖像塊(例如,半導體晶片之元件的相連集合)。
在一些實例中,記憶體單元105可儲存可程式化邏輯狀態之電荷表示(例如,將電荷儲存於電容器、電容式記憶體元件、電容式儲存元件中)。在一個實例中,帶電及不帶電電容器可分別表示兩個邏輯狀態。在另一實例中,帶正電(例如,第一極性、正極性)及帶負電(例如,第二極性、負極性)電容器可分別表示兩個邏輯狀態。DRAM或FeRAM架構可使用此等設計,且所使用電容器可包括具有線性或半電極化性質之介電材料作為絕緣體。在一些實例中,電容器之不同電荷位準可表示不同邏輯狀態,其在一些實例中可支援各別記憶體單元105中之兩個以上邏輯狀態。在一些實例中,諸如FeRAM架構,記憶體單元105可包括鐵電電容器,其具有鐵電材料,作為介於電容器之端子之間的絕緣(例如,非導電)材料。鐵電電容器之不同極化位準或極性可表示不同邏輯狀態(例如,支援各別記憶體單元105中之兩個或更多個邏輯狀態)。
在記憶體裝置100之實例中,記憶體單元105之每一列可與一組第一存取線120中之一者耦接(例如,字線(WL),諸如WL1 至WLM 中之一者),且記憶體單元105之每一行可與一組第二存取線130中之一者耦接(例如,數位線(DL),諸如DL1 至DLN 中之一者)。大體而言,一個記憶體單元105可位於存取線120與存取線130之交叉點處(例如,與其耦接、耦接於其間)。此交叉點可稱作記憶體單元105之位址。目標或所選擇記憶體單元105可為位於供能或以其他方式選擇之存取線120與供能或以其他方式選擇之存取線130的交叉點處的記憶體單元105。
在一些架構中,記憶體單元105之儲存組件可藉由單元選擇組件與第二存取線130電隔離(例如,選擇性地隔離),其在一些實例中可被稱作記憶體單元105的或以其他方式與該記憶體單元相關聯的開關組件或選擇器裝置。第一存取線120可與單元選擇組件耦接(例如,經由單元選擇組件之控制節點或端子),且可控制記憶體單元105之單元選擇組件。舉例而言,單元選擇組件可為電晶體,且第一存取線120可與電晶體之閘極耦接(例如,其中電晶體之閘極節點可為電晶體之控制節點)。啟動第一存取線120可導致一或多個記憶體單元105之各別邏輯儲存組件與一或多個對應第二存取線130之間的電連接或閉合電路。接著可存取第二存取線130以自各別記憶體單元105讀取或被寫入至該各別記憶體單元。
在一些實例中,記憶體單元105亦可與複數個第三存取線140中之一者耦接(例如,極板線(PL),諸如PL1 至PLN 中之一者)。在一些實例中,第三存取線140中之每一者可獨立定址(例如,支援個別選擇或偏壓)。在一些實例中,複數個第三存取線140可表示或以其他方式在功能上等效於共用板,或其他共用節點(例如,為記憶體區段110中之記憶體單元105中之每一者所共用的板節點)。當記憶體單元105將電容器用於儲存邏輯狀態時,第二存取線130可提供至電容器之第一端子或第一板之存取,且第三存取線140可提供至電容器之第二端子或第二板之存取。儘管記憶體裝置100之複數個第三存取線140展示為實質上平行於複數個第二存取線130,但在其他實例中,複數個第三存取線140可實質上平行於複數個第一存取線120,或呈任何其他組態(例如,共用平坦導體、共用板材料)。
可藉由啟動或選擇第一存取線120、第二存取線130,或與記憶體單元105耦接之第三存取線140來對記憶體單元105執行諸如讀取、寫入、重寫及再新之存取操作,其可包括將電壓、電荷或電流施加至各別存取線。當選擇記憶體單元105 (例如,在讀取操作中)時,可使用所得信號判定藉由記憶體單元105儲存之邏輯狀態。舉例而言,可選擇儲存邏輯狀態的具有電容式記憶體元件之記憶體單元105,且可偵測經由存取線之所得電流及存取線之所得電壓,以判定藉由記憶體單元105儲存之程式化邏輯狀態。存取線120、130及140可由導電材料製成,諸如金屬(例如,銅(Cu)、銀(Ag)、鋁(Al)、金(Au)、鎢(W)、鈦(Ti))、金屬合金、碳或其他導電或半導電材料、合金或化合物。
存取記憶體單元105可經由列組件125 (例如,列解碼器)、行組件135 (例如,行解碼器)或板組件145 (例如,板解碼器、板驅動器)或其一組合控制。舉例而言,列組件125可自記憶體控制器170接收列位址,且基於所接收列位址而啟動適當第一存取線120。類似地,行組件135可自記憶體控制器170接收行位址,且啟動適當第二存取線130。在一些實例中,此等存取操作可伴隨著偏壓第三存取線140中之一或多者(例如,偏壓第三存取線140中之一者、偏壓第三存取線140、偏壓共用板)的板組件145。
在一些實例中,記憶體控制器170可經由各種組件(例如,列組件125、行組件135、板組件145、感測組件150)控制記憶體單元105之操作(例如,讀取操作、寫入操作、重寫操作、再新操作)。在一些情況下,列組件125、行組件135、板組件145及感測組件150中之一或多者可與記憶體控制器170共置或以其他方式包括有該記憶體控制器。記憶體控制器170可產生列及行位址信號,以啟動所要存取線120及存取線130。記憶體控制器170亦可產生或控制在記憶體裝置100之操作期間使用的各種電壓或電流。
在各種實例中,可同時存取記憶體裝置100內的一個、多個或所有記憶體單元105。舉例而言,可同時存取共用一共用存取線120的記憶體單元105中之每一者,或共用一共用存取線120 (例如,共用單元選擇線)的記憶體單元105之一些子集(例如,根據記憶體列存取配置,根據「頁」存取配置,根據可同時存取或感測的一組存取線130或行)。在另一實例中,可在重設操作期間同時存取記憶體裝置100之多個或所有記憶體單元105,在該重設操作中,記憶體單元105或一組記憶體單元105 (例如,記憶體區段110之記憶體單元105)被設定為單個邏輯狀態。
可在(例如,與記憶體控制器170合作)存取記憶體單元105以判定藉由記憶體單元105寫入或儲存之邏輯狀態時藉由感測組件150讀取(例如,感測)記憶體單元105。舉例而言,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感測組件150可經組態以回應於讀取操作,評估經由或來自記憶體單元105之電流或電荷轉移,或由記憶體單元105與感測組件150耦接而產生的電壓。感測組件150可將自記憶體單元105讀取的指示邏輯狀態之輸出信號提供至一或多個組件(例如,至行組件135、輸入/輸出組件160、至記憶體控制器170)。
感測組件150可包括各種開關組件、選擇組件、電晶體、放大器、電容器、電阻器或電壓源,以偵測或放大感測信號中的差(例如,讀取電壓與參考電壓之間的差、讀取電流與參考電流之間的差、讀取電荷與參考電荷之間的差),該差在一些實例中可被稱作鎖存。在一些實例中,感測組件150可包括針對連接至感測組件150之一組存取線130中之每一者重複的組件之集合(例如,電路元件)。舉例而言,感測組件150可包括用於與感測組件150耦接之一組存取線130中之每一者的單獨感測電路(例如,單獨或複製感測放大器、單獨或複製信號產生組件),從而可針對與該組存取線130中之一各別者耦接的各別記憶體單元105單獨偵測邏輯狀態。
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記憶體控制器170可藉由將一或多個電壓施加至記憶體單元105來偏壓記憶體單元105 (例如,將在讀取操作之執行期間讀取的目標記憶體單元105)。舉例而言,列組件125將存取線120 (例如,WL1)偏壓至第一電壓(例如,讀取電壓)。雖然記憶體單元被偏置至第一電壓,但感測組件150可經組態以評估儲存於記憶體單元105中之電荷的量(例如,基於藉由記憶體單元105儲存之邏輯值)。在將記憶體單元105偏壓至第一電壓之後,記憶體裝置125可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將記憶體單元105偏壓至大於第一電壓之第二電壓(例如,寫入電壓)。第二電壓可約等於與記憶體單元105相關聯之飽和電壓。亦即,將記憶體單元105偏壓至第二電壓可使得記憶體單元105飽和或與飽和充電容量相關聯。
在一些記憶體架構中,存取記憶體單元105可降低或去除所儲存邏輯狀態,且可執行重寫或再新操作以將所儲存邏輯狀態返回至記憶體單元105 (例如,在讀取操作之再新階段及/或預充電階段期間)。在DRAM或FeRAM中,例如,記憶體單元105之電容器可在感測操作期間部分或完全放電或去極化,由此破壞儲存於記憶體單元105中之邏輯狀態。因此,在一些實例中,儲存於記憶體單元105中之邏輯狀態可在存取操作之後重寫。此外,啟動單一存取線120、130或140可導致與經啟動存取線120、130或140耦接的記憶體單元105放電。因此,與存取操作相關聯的與存取線120、130或140耦接之一或多個記憶體單元105 (例如存取列之單元、存取行之單元)可在存取操作之後重寫。
在一些實例中,讀取記憶體單元105可係未損壞的。亦即,可能不在讀取記憶體單元105之後重寫記憶體單元105之邏輯狀態。然而,在一些實例中,再新記憶體單元105之邏輯狀態可能需要或可能不需要存在其他存取操作。舉例而言,藉由記憶體單元105儲存之邏輯狀態可藉由施加適當寫入、重寫或再新偏壓來維持所儲存邏輯狀態以週期性間隔再新。
可藉由啟動相關第一存取線120、第二存取線130或第三存取線140來設定或寫入記憶體單元105 (例如,經由記憶體控制器170)。換言之,邏輯狀態可儲存於記憶體單元105中。列組件125、行組件135或板組件145可容納資料(例如,經由輸入/輸出組件160)以待寫入至記憶體單元105。在一些實例中,可至少部分藉由感測組件150執行寫入操作,或寫入操作可經組態以繞過感測組件150。
在使用電容式記憶體元件的情況下,可藉由將電壓施加至電容器或電容器兩端,且接著隔離電容器(例如,將電容器與用以寫入記憶體單元105之電壓源隔離,使得電容器浮動)以將電荷儲存於與所要邏輯狀態相關聯之電容器中來寫入記憶體單元105。在使用鐵電記憶體的情況下,可藉由施加足以運用與所要邏輯狀態相關聯之極化來極化鐵電記憶體元件的高量值之電壓(例如,施加飽和電壓)來寫入記憶體單元105之鐵電記憶體元件(例如,鐵電電容器),且鐵電記憶體元件可經隔離(例如,浮動),或可在鐵電記憶體元件兩端施加零淨電壓或偏壓(例如,將鐵電記憶體元件兩端的電壓接地、實際上接地,或等化)。
2 說明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實例的支援記憶體裝置之差分感測的實例電路200。電路200包括記憶體單元105-a及感測組件150-a,其可為如參考圖1所描述之各別組件之實例。電路200亦包括字線205、數位線210及極板線215,其在一些實例中可分別對應於(例如,如參考圖1所描述,記憶體區段110之)第一存取線120、第二存取線130及第三存取線140。在各種實例中,極板線215可說明獨立定址極板線,或共用板節點(例如,或包括記憶體單元105-a之記憶體區段110)。
記憶體單元105-a可包括邏輯儲存組件(例如,記憶體元件、儲存元件、記憶體儲存元件),諸如具有第一板(單元板221)及第二板(單元底222)之電容器220。單元板221及單元底222可經由定位於其間之介電材料電容耦接(例如,在DRAM應用中),或經由定位於其間之鐵電材料電容耦接(例如,在FeRAM應用中)。單元板221可與電壓Vplate 相關聯,且單元底222可與電壓Vbottom 相關聯,如電路200中所說明。單元板221可經由極板線215存取,且單元底222可經由數位線210存取。如本文所描述,可藉由充電、放電或極化電容器220儲存各種邏輯狀態。
電容器220可電連接至數位線210,且可藉由操作表示於電路200中之各種元件來讀取或感測電容器220之所儲存邏輯狀態。舉例而言,記憶體單元105-a亦可包括單元選擇組件230,其在一些實例中可被稱作開關組件或選擇器裝置,其與存取線(例如,數位線210)及電容器220耦接或耦接於其間。在一些實例中,單元選擇組件230可被視為位於記憶體單元105-a之說明性界線之外,且單元選擇組件230可被稱作開關組件或選擇器裝置,其與存取線(例如,數位線210)及記憶體單元105-a耦接或耦接於其間。
電容器220可在單元選擇組件230啟動(例如,藉助於啟動邏輯信號)時與數位線210選擇性地耦接,且電容器220可在單元選擇組件230去啟動(例如,藉助於去啟動邏輯信號)時與數位線210選擇性地隔離。可將邏輯信號或其他選擇信號或電壓施加至單元選擇組件230之控制節點235(例如,經由字線205)。換言之,單元選擇組件230可經組態以基於經由字線205施加至控制節點235之邏輯信號或電壓而選擇性地耦接或去耦電容器220及數位線210。
啟動單元選擇組件230可被稱作選擇或啟動記憶體單元105-a,且去啟動單元選擇組件230可被稱作取消選擇或去啟動記憶體單元105-a。在一些實例中,單元選擇組件230為電晶體,且可藉由將啟動電壓施加至電晶體閘極(例如,控制或選擇節點或端子)來控制其操作。用於啟動電晶體之電壓(例如,電晶體閘極端子與電晶體源極端子之間的電壓)可為大於電晶體之臨限電壓量值的電壓。在一些實例中,啟動單元選擇組件230可被稱作將記憶體單元105-a與數位線210選擇性地耦接。
偏壓極板線215或數位線210可導致電容器220兩端的電壓差(例如,數位線210之電壓減極板線215之電壓)。電壓差可伴隨藉由電容器220儲存之電荷的變化(例如,歸因於電容器220與數位線210之間共用的電荷、歸因於電容器220與極板線215之間共用的電荷),且所儲存電荷中之變化的量值可取決於電容器220之初始狀態(例如,初始電荷或邏輯狀態儲存邏輯1抑或邏輯0)。
為對記憶體單元105-a執行讀取操作,可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藉由增大數位線210之電壓且將極板線215之電壓保持為恆定電壓(例如,大致0伏特)來將第一電壓施加於電容器220兩端。雖然電容器220經偏壓至第一電壓,但電荷可流入或流出電容器220。在將記憶體單元105-a偏壓至第一電壓之後,數位線210之電壓可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增大至第二電壓,以將電容器220偏壓至第二電壓(例如,寫入電壓)。將電容器220偏壓至第二電壓可導致電容器220飽和(例如,與飽和充電容量相關聯)。
數位線210可與額外記憶體單元105 (圖中未示)耦接,且數位線210可具有導致不可忽視之本質電容240 (例如,數量級為微微法拉(pF))的性質,其可將數位線210與電壓源250-a耦接。電壓源250-a可表示共用接地或虛擬接地電壓,或電路200 (圖中未示)之鄰近存取線之電壓。儘管在圖2中說明為單獨元件,本質電容240可與遍佈數位線210分佈之性質相關聯。
感測組件150-a可包括信號產生組件260及經由信號線265與信號產生組件260耦接之感測放大器270。在各種實例中,信號產生組件260可包括經組態以在邏輯狀態偵測操作之前(例如,藉由感測放大器270)放大或以其他方式轉換數位線210之信號的電路系統。信號產生組件260可包括例如電晶體、放大器、級聯或經組態以產生用於感測藉由記憶體單元105-a儲存之邏輯狀態之信號的任何其他電路系統。在一些實例中,信號產生組件260可包括電荷轉移感測放大器(CTSA),其可包括呈級聯或電壓控制組態之一或多個電晶體。
儘管數位線210及信號線265識別為單獨線,但數位線210、信號線265及將記憶體單元105與感測放大器270連接之任何其他線可被稱作(例如,記憶體單元105的或與其相關聯的)單個存取線。此存取線之構成部分可出於說明各種實例組態中之插入組件及插入信號的目的而單獨識別。
感測放大器270可包括第一節點291及第二節點292,該等節點在一些實例中可與電路之不同存取線(例如,對應地,電路200之信號線265及參考線285)耦接,或在其他實例中可與不同電路(圖中未示)之共用存取線耦接。在一些實例中,第一節點291可被稱作信號節點,且第二節點292可被稱作參考節點。然而,可使用存取線或參考線之其他組態來支援本文中描述之技術。
感測放大器270可包括各種電晶體或放大器,以偵測、轉換或放大信號中之差分,其可被稱作鎖存。舉例而言,感測放大器270可包括電路元件,其接收第一節點291處的感測信號電壓(例如,信號線265之感測信號電壓,Vsig )及第二節點292處的參考信號電壓(例如,參考線285的參考信號電壓,Vref ),並將其進行比較。第一節點271之電壓可基於存取記憶體單元105-a,諸如至少部分基於在啟動單元選擇組件230時電容器220之電荷轉移的電壓。在一些實例中,第二節點292之電壓可藉由參考組件280提供。在其他實例中,可省略參考組件280,且可例如藉由(例如,在自參考存取操作中)存取記憶體單元105-a以產生參考電壓來提供參考電壓。感測放大器270之輸出可基於感測放大器270處的比較而經驅動至相對較高電壓(例如,正電壓)或相對較低電壓(例如,負電壓、接地電壓)。
感測放大器270可基於第一節點271及第二節點272處的信號之比較而經由一或多條I/O線275輸出所偵測邏輯狀態。舉例而言,若第一節點271相比第二節點272具有較低電壓,則感測放大器270之輸出可經驅動至第一感測放大器電壓源250-b之相對較低電壓(例如,電壓VL ,其可為實質上等於V0 或負電壓之接地電壓)。若第一節點271相比第二節點272具有較高電壓,則感測放大器270之輸出可經驅動至第二感測放大器電壓源250-c之電壓(例如,電壓VH )。感測組件150-a可鎖存器感測放大器270之輸出,以判定儲存於記憶體單元105-a中之邏輯狀態(例如,在第一節點271相比第二節點272具有較低電壓時鎖存或判定邏輯0,在第一節點271相比第二節點272具有較高電壓時鎖存或判定邏輯1)。感測放大器270的對應於記憶體單元105-a之所偵測邏輯狀態之經鎖存輸出可經由一或多個輸入/輸出(I/O)線(例如,I/O線275)輸出,其可包括經由參考圖1描述之行組件135或輸入/輸出組件160的輸出。
為對記憶體單元105-a執行寫入操作,可藉由控制單元板221 (例如,經由極板線215)及單元底222 (例如,經由數位線210)之電壓來在電容器220兩端施加電壓。舉例而言,為寫入邏輯0,單元板221可取低(例如,接地極板線215,虛擬接地極板線215,將負電壓施加至極板線215),且單元底222可取高(例如,將正電壓施加至數位線210)。可執行相反程序以寫入邏輯1,其中單元板221取高且單元底222取低。在一些情況下,在寫入操作期間施加於電容器220兩端的電壓可具有等於或大於電容器220中之鐵電材料之飽和電壓的量值,從而電容器220經極化,且因此即使在所施加電壓之量值減小時,或零淨電壓經施加於電容器220兩端的情況下亦保持電荷。
包括感測放大器270、單元選擇組件230、信號產生組件260或參考組件280之電路200可包括各種類型的電晶體。舉例而言,電路200可包括n型電晶體,其中將高於n型電晶體之臨限電壓的相對正電壓(例如,相對於源極端子具有正量值的大於臨限電壓之所施加電壓)施加至n型電晶體之閘極實現n型電晶體之其他端子(例如,汲極端子及源極端子,橫跨導電通道)之間的導電路徑。
在一些實例中,n型電晶體可充當開關組件,其中所施加電壓為邏輯信號,用以藉由施加相對較高邏輯信號電壓(例如,對應於邏輯1狀態之電壓,其可與正邏輯信號電壓供應相關聯)來啟用經由電晶體之導電性,或藉由施加相對較低邏輯信號電壓(例如,對應於邏輯0狀態之電壓,其可與接地或虛擬接地電壓相關聯)來停用經由電晶體之導電性。在其中n型電晶體被用作開關組件的一些實例中,可選擇被施加至閘極端子的邏輯信號之電壓,以在特定工作點操作電晶體(例如,在飽和區中或在作用區域中)。
在一些實例中,n型電晶體之行為可比邏輯切換更複雜,且橫跨電晶體的選擇性導電性亦可取決於變化之汲極及源極電壓。舉例而言,閘極端子處的所施加電壓可具有特定電壓位準(例如,箝位電壓),其用以在源極端子電壓低於某一位準(例如,低於閘極端子電壓減臨限電壓)時啟用汲極端子與源極端子之間的導電性。當源極端子之電壓升高超過某一位準時,n型電晶體可經去啟動,使得汲極端子與源極端子之間的導電路徑斷開。
另外地或替代性地,電路200可包括p型電晶體,其中將高於p型電晶體之臨限電壓的相對負電壓(例如,相對於源極端子具有負量值的大於臨限電壓之所施加電壓)施加至p型電晶體之閘極實現p型電晶體之其他端子(例如,汲極端子及源極端子,橫跨導電通道)之間的導電路徑。
在一些實例中,p型電晶體可充當開關組件,其中所施加電壓為邏輯信號,用以藉由施加相對較低邏輯信號電壓(例如,對應於邏輯「1」狀態之電壓,其可與負邏輯信號電壓供應相關聯)來啟用導電性,或藉由施加相對較高邏輯信號電壓(例如,對應於邏輯「0」狀態之電壓,其可與接地或虛擬接地電壓相關聯)來停用導電性。在其中p型電晶體被用作開關組件的一些實例中,可選擇被施加至閘極端子的邏輯信號之電壓,以在特定工作點操作電晶體(例如,在飽和區中或在作用區域中)。
在一些實例中,p型電晶體之行為可比藉由閘極電壓的邏輯切換更複雜,且橫跨電晶體的選擇性導電性亦可取決於變化之汲極及源極電壓。舉例而言,閘極端子處的所施加電壓可具有特定電壓位準,其用以只要源極端子電壓高於某一位準(例如,高於閘極端子電壓加臨限電壓)便啟用汲極端子與源極端子之間的導電性。當源極端子之電壓降至低於某一位準時,p型電晶體可經去啟動,使得汲極端子與源極端子之間的導電路徑斷開。
電路200之電晶體可為場效電晶體(FET),包括金屬氧化物半導體FET,其可被稱作MOSFET。此等及其他類型之電晶體可藉由材料之摻雜區形成於基板上。在一些實例中,電晶體可形成於專用於電路200之特定組件的基板上(例如,用於感測放大器270之基板、用於信號產生組件260之基板、用於參考組件280之基板、用於記憶體單元105-a之基板),或電晶體可形成於為電路200之特定組件所共用之基板上(例如,為感測放大器270、信號產生組件260、參考組件280或記憶體單元105-a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所共用的基板)。一些FET可具有金屬部分,包括鋁或其他金屬,但一些FET可實施諸如多晶矽之其他非金屬材料,包括可被稱作MOSFET之彼等FET。此外,儘管氧化物部分可被用作FET之介電部分,但其他非氧化物材料可用於FET中之介電材料中,包括可被稱作MOSFET之彼等FET。
儘管電路200說明與單個記憶體單元105有關的一組組件,但電路200之各種組件可在記憶體裝置100中複製以支援各種操作。舉例而言,為支援列存取或頁存取操作,感測組件150可經組態有信號產生組件260、信號線265、參考組件280、參考線285、感測放大器270或其他組件中之一或多者的倍數,其中該等倍數可根據可在列存取或頁存取操作中存取的一定數量之記憶體單元105進行組態(例如,在同時操作中)。在各種實例中,此等倍數之集合可對應於或以其他方式針對記憶體裝置100中之每一記憶體區段110重複,或此倍數集合可共用於記憶體裝置中的一或多個記憶體區段110中。
3A 3B 分別運用磁滯曲線圖300-a及300-b說明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各種實例的鐵電記憶體單元之非線性電氣性質之實例。磁滯曲線圖300-a及300-b可說明採用如參考圖2所描述之鐵電電容器220的記憶體單元105之讀取操作內的各種階段之實例。磁滯曲線圖300-a及300-b描繪儲存於鐵電電容器220上的作為鐵電電容器220之端子之間的電壓差Vcap 之函數的電荷Q (例如,當電荷准許根據電壓差Vcap 流入或流出鐵電電容器220時)。舉例而言,電壓差Vcap可表示單元底222與單元板221之間的電壓差(例如,Vbottom - Vplate 、VDL - VPL )。
鐵電材料之特徵在於電極化,其中材料可在無電場的情況下維持非零電荷。鐵電材料之實例包括鈦酸鋇(BaTiO3 )、鈦酸鉛(PbTiO3 )、鈦酸鋯鉛(PZT)及鉭酸鉍鍶(SBT)。本文中所描述之鐵電電容器220可包括此等或其他鐵電材料。鐵電電容器220內的電極化在鐵電材料之表面處產生淨電荷,且經由鐵電電容器220之端子吸引相反電荷。因此,電荷可儲存於鐵電材料與電容器端子之界面處。
3A 可包括磁滯曲線300-a,其說明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將讀取電壓315施加至記憶體單元之程序。如磁滯曲線300-a中所描繪,用於鐵電電容器220中之鐵電材料可在鐵電電容器220之端子之間不存在淨電壓差時維持正極化或負極化。舉例而言,磁滯曲線300-a說明兩個可能極化狀態,電荷狀態305-a及電荷狀態310-a,其可分別表示正飽和極化狀態及負飽和極化狀態。電荷狀態305-a及310-a可處於說明殘餘極化(Pr)值之實體條件,其可指在移除外部偏壓(例如,電壓)時保持的極化(或電荷)。根據磁滯曲線300-a之實例,電荷狀態305-a可在鐵電電容器220兩端未施加電壓差時表示邏輯0,且電荷狀態310-a可在鐵電電容器220兩端未施加電壓差時表示邏輯1。在一些實例中,各別電荷狀態或極化狀態之邏輯值可反轉或以相反方式解譯,以適應用於操作記憶體單元105之其他方案。
為讀取或感測鐵電電容器220之所儲存狀態,電壓(例如,讀取電壓)亦可施加於鐵電電容器220兩端。回應於所施加電壓,藉由鐵電電容器儲存之連續電荷Q變化,且變化程度可取決於初始極化狀態、所施加電壓、存取線上的本質電容或其他電容,及其他因數。換言之,由讀取操作產生的電荷狀態或存取線電壓可取決於最初是否儲存其他因數當中的電荷狀態305-a或電荷狀態310-a或某一其他電荷狀態。
磁滯曲線300-a說明用於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施加讀取電壓以讀取所儲存電荷狀態305-a及310-a的實例。可例如經由如參考圖2所描述之數位線210及極板線215將讀取電壓315施加為電壓差。磁滯曲線300-a可說明讀取操作,其中讀取電壓315為負電壓差Vcap (例如,其中Vbottom - Vplate 為負,其中VDL 小於VPL )。鐵電電容器220兩端之負讀取電壓可被稱為「極板高」讀取操作,其中數位線210最初為低電壓(例如,接地電壓),且215極板線最初處於高電壓。儘管讀取電壓315展示為鐵電電容器220兩端之負電壓,但在替代存取操作中,讀取電壓可為鐵電電容器220兩端之正電壓,其可被稱作「極板低」讀取操作。
可在選擇記憶體單元105時將讀取電壓315施加於鐵電電容器220兩端(例如,藉由經由如參考圖2所描述之字線205啟動單元選擇組件230)。當將讀取電壓315施加至鐵電電容器220時,電荷可經由相關聯數位線210及極板線215流入或流出鐵電電容器220,且在一些實例中,不同電荷狀態或存取線電壓可取決於鐵電電容器220處於電荷狀態305-a (例如,儲存邏輯0)抑或處於電荷狀態310-a (例如,儲存邏輯1)或某一其他電荷狀態而產生。
當在電荷狀態305-a (例如,邏輯0)對鐵電電容器220執行讀取操作時,所儲存電荷可將極性反轉為鐵電電容器220兩端的淨負電荷積聚。在一些情況下,讀取電壓315可降低(例如,相較於關聯於正施加於記憶體單元兩端之更大電壓的寫入電壓)。此處,經降低讀取電壓315可施加於鐵電電容器220兩端,且電荷狀態可遵循路徑320,直至達至電荷狀態305-b之電荷及電壓為止。因為施加經降低讀取電壓315 (例如,代替寫入電壓),所以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的第一部分期間,電荷狀態可能不會遵循經過電荷狀態305-b的路徑320。流經電容器220之電荷的量可與數位線210或其他存取線之本質電容或其他電容相關。在「極板高」讀取組態中,與電荷狀態305-a及305-b相關聯之讀取操作,或更一般而言,與邏輯0狀態相關聯之讀取操作可與相對較大量之電荷轉移相關聯(例如,相較於關聯於電荷狀態310-a及310-b,或更一般而言關聯於邏輯1狀態的讀取操作)。
當在電荷狀態310-a (例如,邏輯1)對鐵電電容器220執行讀取操作時,可在鐵電電容器220兩端累積額外負電荷。在一些情況下,讀取電壓315可施加於鐵電電容器220兩端,且電荷狀態可遵循路徑325,直至達至電荷狀態310-b之電荷及電壓為止。因為施加讀取電壓315 (例如,代替更大寫入電壓),所以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的第一部分期間,電荷狀態310可能不會遵循經過電荷狀態310-b的路徑325。流經電容器220之電荷的量可與數位線210或其他存取線之本質電容或其他電容相關。在「極板高」讀取組態中,與電荷狀態310-a及310-b相關聯之讀取操作,或更一般而言,與邏輯1狀態相關聯之讀取操作可與相對較小量之電荷轉移相關聯(例如,相較於關聯於電荷狀態305-a及305-b,或更一般而言關聯於邏輯0狀態的讀取操作)。
在起始讀取操作之後,電荷狀態305-b及電荷狀態310-b之位置可取決於複數個因素,包括特定感測方案及電路系統。在一些情況下,最終電荷可取決於與記憶體單元105耦接之數位線210的淨電容,其可包括本質電容240、(例如,感測組件150之)積分電容器,及其他者。舉例而言,若鐵電電容器220與數位線210電耦接且施加讀取電壓315,則數位線210之電壓可在選擇記憶體單元105時歸因於電荷自數位線210之淨電容流動至鐵電電容器220而降低。因此,在一些實例中,在感測組件150處量測的電壓可能不等於讀取電壓315,且實際上可取決於電荷共用之週期之後數位線210或其他存取線之電壓。
可藉由將由讀取操作產生的數位線210或信號線265 (適用時)之電壓與參考電壓(例如,經由如參考圖2所描述之參考線285)進行比較來判定鐵電電容器220之初始狀態(例如,電荷狀態、邏輯狀態。在一些實例中,數位線電壓可為極板線電壓與鐵電電容器220兩端的最終電壓(例如,在讀取具有所儲存電荷狀態305-a之鐵電電容器220時的電荷狀態305-b之電壓,或在讀取具有所儲存電荷狀態310-a之鐵電電容器220時的電荷狀態310-b之電壓)之和。
3B 可包括說明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以及讀取操作之再新及預充電階段將寫入電壓330施加至記憶體單元之程序的磁滯曲線300-b。在一些情況下,由磁滯曲線300-b說明之程序可出現在由磁滯曲線300-a說明之程序之後。
藉由在鐵電電容器220兩端施加淨電壓差,可藉由控制鐵電材料之電極化且因此控制電容器端子上的電荷,來將邏輯0或1寫入至記憶體單元105。舉例而言,在將鐵電電容器220偏壓至圖3A之電荷狀態305-b(例如,在讀取具有所儲存電荷狀態305-a之鐵電電容器220時)或電荷狀態310-b (例如,在讀取具有所儲存電荷狀態310-a之鐵電電容器220時)任一者之後,可在鐵電電容器220兩端施加電壓330。電壓330可對應於寫入電壓330,且可大於在施加寫入電壓330之前施加至記憶體單元的讀取電壓315。另外,電壓330可為等於或小於負飽和電壓之電壓,且在鐵電電容器220兩端施加電壓330可導致電荷累積直至達到電荷狀態310-d (例如,寫入邏輯1) 為止。
當自鐵電電容器220移除電壓330 (例如,在鐵電電容器220之端子兩端施加零淨電壓)時,鐵電電容器220之電荷狀態可在電容器兩端的零電壓下遵循展示於電荷狀態310-d與電荷狀態310-c之間的路徑335。換言之,電荷狀態310-c可表示處於已負飽和之鐵電電容器220兩端的均衡電壓下的邏輯1狀態。
類似地,在將鐵電電容器220偏壓至電荷狀態305-b或電荷狀態310-b任一者之後,可在鐵電電容器220兩端施加電壓340(例如,在讀取操作之預充電階段期間)。電壓340可為等於或大於正飽和電壓之電壓,且在鐵電電容器220兩端施加電壓340可導致電荷累積直至達到電荷狀態305-e (例如,寫入邏輯0)為止。當自鐵電電容器220移除電壓340 (例如,在鐵電電容器220之端子兩端施加零淨電壓)時,鐵電電容器220之電荷狀態可在電容器兩端的零電壓下遵循展示於電荷狀態305-e與電荷狀態305-d之間的路徑345。換言之,電荷狀態305-d可表示處於已正飽和之鐵電電容器220兩端的均衡電壓下的邏輯0狀態。在一些實例中,表示飽和電壓的電壓330及電壓340可具有相同量值,但在鐵電電容器220兩端具有相反極性。
4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例的在讀取操作技術期間支援記憶體單元偏壓的時序圖400。時序圖400可說明在整個讀取操作中記憶體單元(例如,如參看圖1至圖3描述之記憶體單元105)兩端的電壓。讀取操作可包括啟動階段405、再新階段410及預充電階段415。
在存取之前,記憶體單元可經偏壓至電壓425 (例如,V0),其可約等於0伏特。隨後在T0,可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405期間,藉由將單元偏壓至讀取電壓430來存取記憶體單元。可基於如參考圖3所描述的極板線與數位線之間的電壓差而將讀取電壓430施加至記憶體單元。此處,數位線之電壓可約等於讀取電壓430,且極板線之電壓可約等於0伏特。在一些情況下,讀取電壓之極性可反轉(例如,自正極性至負極性)。亦即,極板線之電壓可約等於讀取電壓430,且數位線之電壓可約等於0伏特。施加讀取電壓430可導致在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讀取電壓430之前,如參考圖3A所描述,記憶體單元之電荷狀態可基於記憶體單元之邏輯狀態而遵循路徑320或325。
在時間T1,可將寫入電壓435施加至記憶體單元。亦即,施加至記憶體單元之電壓可自讀取電壓430增大至寫入電壓435。在一些情況下,可藉由將數位線之電壓自約等於讀取電壓430增大至約等於寫入電壓435來將寫入電壓435施加至記憶體單元。在一些其他情況下(例如,當施加至記憶體單元之電壓的極性反轉時),可藉由將極板線之電壓自約等於讀取電壓430增大至約等於寫入電壓435來將寫入電壓435施加至記憶體單元。寫入電壓435可對應於等於或大於與記憶體單元相關聯之飽和電壓的電壓。因此,將寫入電壓435施加至記憶體單元可導致記憶體單元之電荷狀態遵循磁滯曲線至飽和點,如參考圖3B所描述。在一些情況下,此可對應於程式化記憶體裝置以儲存邏輯值「1」。
在時間T2,可在讀取操作之再新階段410期間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大致0伏特。操作之再新階段410可出現在啟動階段405之後及讀取操作之預充電階段415之前。在一些情況下,讀取操作之再新階段410可表示開放頁存取操作。在此等狀況下,開放頁存取操作之持續時間可自啟動階段405之結束延伸至讀取操作之預充電階段415的開始。
在時間T3,記憶體裝置可起始讀取操作之預充電階段415。在讀取操作之預充電階段415期間,可基於在讀取操作之前藉由記憶體單元儲存之值,視需要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電壓425 (例如,V0)。舉例而言,若在讀取操作之前記憶體單元儲存邏輯值「1」,則記憶體裝置可避免施加預充電脈衝。在一些其他情況下,可在預充電階段415期間視需要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電壓440 (例如,V1)。舉例而言,若在讀取操作之前記憶體單元儲存邏輯值「0」,則記憶體裝置可自時間T3至時間T4施加預充電脈衝。在一些情況下,電壓440 (例如,V1)之量值可約等於具有相反極性之寫入電壓435。時序圖200之特徵可用於使用鐵電記憶體技術之記憶體裝置中。在一些情況下,時序圖200之特徵可用於其他類型之記憶體技術中,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動態RAM (DRAM)、同步動態RAM (SDRAM)、鐵電RAM (FeRAM)、磁性RAM (MRAM)、電阻式RAM (RRAM)、快閃記憶體、相變記憶體(PCM),或其他技術。
5 說明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實例的在讀取操作期間支援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之電路500的實例。電路500包括用於感測記憶體單元105-b之邏輯狀態的感測放大器290-a。電荷或其他信號可經由數位線210-a及信號線265-a在感測放大器290-a與記憶體單元105-b之間傳達,該等數位線及信號線可組合稱為記憶體單元105-b之單個存取線。存取線之信號可由數位線210-a上的電壓VDL 及信號線265-a上的Vsig 說明,如所示。
實例電路500可包括耦接於數位線210-a與信號線265-a之間的級聯505,其可藉由電壓源510-l啟用。在各種實例中,級聯505可為信號產生組件260的實例,或以其他方式包括為信號產生組件260之部分。電路500亦可包括用於選擇或取消選擇記憶體單元105-b (例如,藉助於邏輯信號WL)之字線205-a,及用於提供參考信號(例如,Vref ,如所示)以供在偵測到記憶體單元105-b之邏輯狀態時與信號線265-a之信號進行比較的參考線285-a。電路500亦可包括用於存取記憶體單元105-b之電容器之單元極板的極板線215-a。因此,記憶體單元105-b可表示耦接於第一存取線(例如,數位線210-a及信號線265-a)與第二存取線(例如,極板線215-a)之間的記憶體單元105。
電路500可包括各種電壓源510,其可與包括實例電路500之記憶體裝置的各種電壓供應或共用接地或虛擬接地點耦接。
電壓源510-a可表示共用接地點(例如,機殼接地、中性點),其可與具有電壓V0 之共用參考電壓相關聯,自其定義其他電壓。電壓源510-a可經由數位線210-a之本質電容240-a與數位線210-a耦接。
具有電壓V1 之電壓源510-b可表示極板線電壓源,且可經由記憶體單元105-b之極板線215-a與記憶體單元105-b耦接。在一些實例中,電壓源510-b可經控制用於諸如讀取或寫入操作之存取操作,包括參考圖3之磁滯曲線圖300-a及300-b所描述之彼等操作。換言之,在一些實例中,電壓源510-b可為可變電壓源,其中電壓V1 可具有多個位準。
具有電壓V2 之電壓源510-c可表示數位線電壓源,且可經由開關組件520-a與數位線210-a耦接,該開關組件可藉由邏輯信號SW1 啟動或去啟動。
具有電壓V3 之電壓源510-d可表示信號線預充電電壓源,且可經由開關組件520-c與信號線265-a耦接,該開關組件可藉由邏輯信號SW3 啟動或去啟動。
具有電壓V4 之電壓源510-e可表示參考信號電壓源,且可經由開關組件520-f與參考線285-a耦接,該開關組件可藉由邏輯信號SW6 啟動或去啟動。
具有電壓V11 之電壓源510-l可表示放大器或級聯電壓源,且可與級聯505耦接。在一些實例中,級聯505可為電晶體或放大器,且電壓源510-l可與電晶體之閘極耦接。級聯505可在第一端子處與信號線265-a耦接,且在第二端子處與數位線210-a耦接。在一些情況下,級聯可包括耦接於級聯組態中的兩個或更多個電晶體。
電壓源510-l可經組態以將各種電壓施加至數位線210-a。亦即,電壓源510-a可將電壓V11 施加至級聯505之閘極。施加至級聯505之閘極的閘極電壓之量值可影響施加至記憶體單元之電壓。舉例而言,施加至級聯505之閘極的閘極電壓之第一量值可導致讀取電壓(例如,讀取脈衝)被施加至記憶體單元105-b,且施加至級聯505之閘極的閘極電壓之第二量值可導致寫入電壓(例如,寫入脈衝)脈衝被施加至記憶體單元105-b。若電壓V11 超過級聯505之閘極電壓,則可將電壓施加至數位線210-a (例如,若開關520-b閉合)。舉例而言,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電壓源510-l可施加等效於級聯505之閘極電壓與讀取電壓之和的電壓。因此,可將讀取電壓施加至數位線210-a。在將讀取電壓施加至數位線210-a之後,電壓源510-l可將施加至級聯505之閘極的電壓升高至約等於級聯505之閘極電壓與寫入電壓之和的電壓。此處,可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將寫入電壓施加至數位線210-a。
當將電壓施加至數位線210-a時,記憶體單元105-b兩端的電壓(例如,施加至記憶體單元105-b之偏壓電壓)可約等於數位線210-a與極板線215-a之電壓之間的差。此處,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極板線215-a之電壓可約等於零伏特(例如,V1 可約等於零伏特)。基於電壓源510-l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將電壓施加至級聯505,記憶體單元105-b可在啟動階段期間經偏壓至讀取電壓隨後經偏壓至寫入電壓。
級聯505可在數位線210-a與信號線265-a之間提供電荷、電壓或其他信號之轉換。級聯505可在數位線210-a之電壓減小時(例如,在選擇記憶體單元105-b時)允許電荷(例如,電荷、電流)自信號線265-a流至數位線210-a,如藉由電壓源510-l饋送或啟用。因此,級聯505可被稱作電荷轉移組件,且可經組態以在記憶體單元105-b與(例如,與感測組件相關聯之)電容器530-a之間轉移電荷。在一些實例中,電荷在級聯505兩端的所描述流動(例如,自開關420-b至信號線265-a)可對應於與記憶體單元105-b之邏輯狀態相關聯的電荷轉移,或以其他方式與存取記憶體單元105-b相關聯的電荷轉移。舉例而言,當記憶體單元105-b包括如藉由磁滯曲線圖300-a及300-b所說明之鐵電電容器,且級聯505經組態以將數位線210-a之電壓維持成讀取電壓(例如,如參考圖3所描述之讀取電壓315、如參考圖4所描述之讀取電壓430)時,在記憶體單元105-b儲存邏輯0時,電荷在級聯505兩端的流動(例如,當記憶體單元105-b經偏壓至讀取電壓時)可對應於或以其他方式至少部分基於電荷狀態305-b與305-a之間的電荷Q之差,且在記憶體單元105-b儲存邏輯1時,電荷在級聯505兩端的流動可對應於或以其他方式至少部分基於電荷狀態310-b與310-a之間的電荷Q之差。
電路500亦可包括第一積分電容器530-a及第二積分電容器530-b,其可各自與各別可變電壓源550耦接。舉例而言,第一積分電容器530-a可在第一端子531-a與信號線265-a耦接,且在第二端子532-a與可變電壓源550-a耦接。第二積分電容器530-b可在第一端子531-b與參考線285-a耦接,且在第二端子532-b與可變電壓源550-b耦接。
在一些實例中,電荷在級聯505兩端的流動可伴隨著信號線265-a之電壓的變化。舉例而言,當信號線265-a未以其他方式與電壓源耦接時,至數位線210-a的相對較小電荷流動可與信號線265-a之電壓的相對較小變化相關聯,而至數位線210-a的相對較大電荷流動可與信號線265-a之電壓的相對較大變化相關聯。與存取操作相關聯的信號線265-a之電壓變化可基於信號線265-a (例如,包括積分電容器530-a)之淨電容,其中信號線265-a可在選擇記憶體單元105-b之後經歷取決於級聯505兩端之電荷流動的相對較小電壓變化或相對較大電壓變化。
在各種實例中,級聯505可被稱作與級聯505如何回應於數位線210-a之電壓或電荷轉移而調節電荷之流動有關的「電壓調節器」或「偏壓組件」。在一些實例中,級聯505或級聯505與積分電容器530-a之組合可被稱作電荷轉移感測放大器。級聯505可藉由開關組件520-b與數位線210-a隔離,該開關組件可藉由邏輯信號SW2 啟動或去啟動。在一些實例中,開關組件520-b可為行組件135、多工器或經組態以將數位線210-a與級聯505或信號線265-a選擇性地耦接之某一其他電路系統的部分。
在電路500之實例中,可變電壓源550-a可包括具有電壓V5 之電壓源510-f及具有電壓V6 之電壓源510-g,其可藉由開關組件520-d藉助於邏輯信號SW4 進行選擇以供用於與第一積分電容器530-a連接。在一些實例中,電壓源510-f可與共用接地點(圖中未示)耦接。在其他實例中,電壓源510-f可與提供正或負電壓之電壓供應耦接。電壓源510-g可與相比電壓源510-f之彼電壓具有更高電壓的電壓供應耦接,其可根據電壓源510-g及510-f之間的電壓差(等於V6 -V5 ),或在電壓源510-f接地時僅根據V6 提供增壓功能。
在電路500之實例中,可變電壓源550-b可包括具有電壓V7 之電壓源510-h及具有電壓V8 之電壓源510-i,其可藉由開關組件520-e藉助於邏輯信號SW5 進行選擇以供用於與第二積分電容器530-b連接。在一些實例中,電壓源510-h可與共用接地點(圖中未示)耦接。在其他實例中,電壓源510-h可與提供正或負電壓之電壓供應耦接。電壓源510-i可與相比電壓源510-h之彼電壓具有更高電壓的電壓供應耦接,其可根據電壓源510-i及510-h之間的電壓差(等於V8 -V7 ),或在電壓源510-h接地時僅根據V8 提供增壓功能。
在各種實例中,電路500之一或多個組件可包括於信號產生電路系統之部分中或以其他方式被視為該部分,諸如參考圖2描述之信號產生組件260。舉例而言,電壓源510-c、開關組件520-a、開關組件520-b、級聯505、電壓源510-l、電壓源510-d、開關組件520-c、可變電壓源550-a或積分電容器530-a中的任何一或多者可包括於信號產生組件260中,或以其他方式被視為此信號產生組件260之說明性邊界內。
儘管電路500展示為包括兩個可變電壓源550,但根據本發明的一些組態可包括單個共用可變電壓源550。舉例而言,共用可變電壓源550之第一電壓源510可在共用可變電壓源550之開關組件520去啟動時與第一積分電容器530-a之第二端子532-a及第二積分電容器530-b之第二端子532-b兩者耦接,且共用可變電壓源550之第二電壓源510可在共用可變電壓源550之開關組件520啟動時與第一積分電容器530-a之第二端子532-a及第二積分電容器530-b之第二端子532-b兩者耦接。在使用共用可變電壓源550的一些實例中,被提供至第一積分電容器530-a之第二端子532-a的源極電壓可歸因於可變電壓源550與積分電容器530中之每一者之間的電路(例如,導體長度、寬度、電阻、電容)的差而不同於被提供至第二積分電容器530-b之第二端子532-b的源極電壓。
此外,儘管可變電壓源550說明為包括兩個電壓源510及一開關組件520,但支援本文中之操作的可變電壓源550可包括其他組態,諸如將可變電壓提供至第一積分電容器530-a之第二端子532-a及第二積分電容器530-b之第二端子532-b中之一者或兩者的電壓緩衝器。在其他實例中,可變電壓源550可替換為固定電壓源,或其他類型之電壓源。另外地或替代性地,可自存取操作省略所描述之增壓操作。
為支援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操作,感測放大器290-a可與電路500之部分隔離。舉例而言,感測放大器290-a可經由開關組件520-g (例如,隔離組件、啟動組件)與信號線265-a耦接,該開關組件可藉由邏輯信號ISO1 啟動或去啟動。另外地或替代性地,感測放大器290-a可經由開關組件520-h (例如,隔離組件)與參考線285-a耦接,該開關組件可藉由邏輯信號ISO2 啟動或去啟動。此外,感測放大器290-a可與具有電壓V9 之電壓源510-j及具有電壓V10 之電壓源510-k耦接,其可分別為參考圖2描述的感測放大器電壓源250-b及250-c之實例。
電路500中所說明之邏輯信號中之每一者可藉由記憶體控制器(圖中未示)提供,諸如參考圖1描述之記憶體控制器170。在一些實例中,某些邏輯信號可藉由其他組件提供。舉例而言,邏輯信號WL可藉由列解碼器(圖中未示)提供,其可包括於參考圖1描述之列組件125中。
在各種實例中,電壓源510可與包括實例電路500的記憶體裝置之電壓供應或共用接地或虛擬接地點之不同組態耦接。舉例而言,在一些實例中,電壓源510-a、510-f、510-h或510-j或其任何組合可與相同接地點或虛擬接地點耦接,且可為存取記憶體單元105-b之各種操作提供實質上相同的參考電壓。在一些實例中,若干電壓源510可與記憶體裝置之相同電壓供應耦接。舉例而言,在一些實例中,電壓源510-c、510-d、510-g、510-i或510-k或其任何組合可與具有某一電壓(例如,電壓1.5V,其可被稱作「VARY」)的電壓供應耦接。在此等實例中,在經由用於感測之字線205-a選擇記憶體單元105-b之前,信號線265-a可升壓至實質上等於2*VARY或大致3.0V的電壓。在其他實例中,電壓源510-g及510-i可與不同於其他電壓供應的電壓供應耦接(例如,電壓1.2V,其可被稱作「PDS」),其可因此與1.2V之電壓升高相關聯。
在一些實例中,可根據特定輸入/輸出參數選擇電壓源510-j及510-k。舉例而言,根據某些輸入/輸出組件定則,諸如一些DRAM定則,電壓源510-j及510-k可實質上分別為0V及1V。儘管電壓源510可與共用電壓供應或接地點耦接,但與共用電壓供應或共用接地點耦接的電壓源510中之每一者的電壓可歸因於各別電壓源510與相關聯共用電壓供應或共用接地點之間的電路(例如,導體長度、寬度、電阻、電容)的各種差而不同。
電壓源510-e可提供用於感測記憶體單元105-b之邏輯狀態的參考電壓。舉例而言,電壓V4 可經組態為與感測邏輯1及邏輯0相關聯之信號線電壓之間的平均值。在一些實例中,電壓V4 可經提供為自記憶體裝置之電壓供應下降的電壓,其可為與其他電壓源510耦接之相同電壓供應。舉例而言,可藉由將電壓源510-e與同一電壓供應連接而提供V4 作為電壓源510-d,但電壓供應與電壓源510-e之間具有插入電力負載(例如,電阻性負載或電容)。
6 說明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實例的在讀取操作期間支援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的時序圖600之實例。時序圖600可說明包括啟動階段605、再新階段607及預充電階段610之實例讀取操作。時序圖600可描繪隨時間變化之電壓。舉例而言,時序圖600可包括數位線電壓615、字線電壓620及極板線電壓640。
在時間T1,可將數位線電壓615自0V充電至讀取電壓630。舉例而言,如參考圖5所描述,電壓源(例如,電壓源510-l)可施加約等於讀取電壓630與級聯之閘極電壓之和的電壓,以將數位線充電至讀取電壓630。在時間T2,可將字線電壓620自0V充電至啟動字線電壓620。在此情況下,可在讀取操作期間將電壓施加至與記憶體單元耦接的字線。可基於將字線電壓620施加至字線而存取記憶體單元。
在啟動階段605之第一部分期間(例如,自時間T2至時間T3),記憶體單元上的信號可在數位線電壓615約等於讀取電壓630時產生,且數位線電壓615、極板線電壓640及字線電壓620可維持於其各別電壓。此處,可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讀取電壓630,此係因為極板線電壓640約等於0V。介於時間T2與時間T3之間,電荷可在記憶體單元與關聯於感測組件之電容器(例如,如參考圖5所描述之電容器530-a)之間轉移。在一些情況下,信號可在時間T2及時間T3之間放大。
在一些記憶體裝置中,可在啟動階段605之第一部分期間(例如,自時間T2至時間T3)將數位線電壓615設定至寫入電壓635。此處,可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大致寫入電壓635,且電荷可類似地在記憶體單元與關聯於感測組件之電容器之間轉移。在一些情況下,相比自時間T2至時間T3將數位線電壓615設定為讀取電壓630的記憶體裝置,此可與更低裝置可靠性(例如,裝置壽命)相關聯。亦即,在相較於自時間T2至時間T3將寫入電壓635施加至記憶體單元時,將讀取電壓630施加至數位線可在讀取操作期間減少電壓移位。另外,可能需要最小化記憶體單元在存取操作期間之電壓移位的量。減小在讀取操作期間的電壓移位可減少與讀取操作相關聯之電力消耗,且減少在讀取操作期間至其他記憶體單元的漏電流。另外,自時間T2至時間T3將數位線電壓615自寫入電壓635減小至讀取電壓630可維持讀取窗口,因此維持讀取操作之可靠性。
在時間T3,數位線電壓615可自讀取電壓630增大至寫入電壓635。舉例而言,如參考圖5所描述,電壓源(例如,電壓源510-l)可施加約等於寫入電壓635與級聯之閘極電壓之和的電壓,以將數位線充電至寫入電壓635。在一些情況下,此可將記憶體單元程式化至狀態(例如,邏輯0或邏輯1)。在一些情況下,可基於將數位線電壓615增大至寫入電壓635,在時間T3或在時間T3之後啟動感測組件。
再新階段607可自時間T4至時間T6遵循啟動階段605。在時間T4,記憶體單元可經程式化至狀態。舉例而言,記憶體單元可經程式化至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若記憶體單元經程式化至第一狀態,則可在時間T5減小數位線電壓615直至時間T6為止(例如,如藉由數位線電壓645所示)。若記憶體單元經程式化至第二狀態,則可維持數位線電壓615(例如,如藉由數位線電壓650所示)。
在時間T6,可起始讀取操作之預充電階段610。數位線電壓615可因為一電壓在時間T6被施加至數位線而增大。在此情況下,記憶體單元可經程式化至第一狀態。
在時間T7,極板線電壓640可因為一電壓在預充電階段610期間被施加至極板線而增大。此處,記憶體單元可經偏壓至藉由極板線電壓640與數位線電壓615之間的差所指示的電壓。在一些情況下,在預充電階段610期間至記憶體單元的電壓偏壓之極性可為與在啟動階段605期間施加至記憶體單元的電壓偏壓相反的極性。
在時間T8,記憶體裝置可開始解決讀取操作之預充電階段610,且整體解決讀取操作。舉例而言,極板線電壓640可減小至0V。
在時間T9,記憶體裝置可藉由將數位線電壓615偏壓至電壓0V來繼續解決預充電階段610。
在時間T10,記憶體裝置可藉由去啟動字線電壓620來解決及/或完成讀取操作。當偏壓字線電壓時,記憶體單元可與數位線隔離。
7 展示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實例的在讀取操作期間支援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之記憶體裝置705的方塊圖700。記憶體裝置705可為如參考圖1至圖6所描述之記憶體裝置之態樣的實例。記憶體裝置705可包括第一電壓偏壓管理器710、第二電壓偏壓管理器715、轉移電荷組件720、感測組件管理器725、預充電組件730、第三電壓偏壓管理器735、級聯電壓管理器740、耦接組件745、去耦組件750及再新階段管理器755。此等模組中之每一者可直接地或間接地(例如,經由一或多個匯流排)彼此通信。
第一電壓偏壓管理器710可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在一些實例中,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可基於第三電壓(例如,施加至將數位線與感測組件選擇性地耦接之級聯的閘極)與級聯之臨限電壓之間的差。在一些情況下,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係基於數位線與耦接於記憶體單元之極板線之間的電壓差。
第二電壓偏壓管理器715可在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之後,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大於第一電壓的第二電壓。在一些情況下,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二電壓係基於數位線與耦接於記憶體單元之極板線之間的電壓差。在一些情況下,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二電壓係基於第四電壓(例如,施加至將數位線與感測組件選擇性地耦接之級聯的閘極)與級聯之臨限電壓之間的差。
轉移電荷組件720可基於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而在記憶體單元與關聯於感測組件之電容器之間轉移電荷,其中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二電壓係基於轉移電荷。
感測組件管理器725可基於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二電壓而啟動感測組件以儲存與記憶體單元相關聯之值,其中起始讀取操作之再新階段係基於啟動感測組件。
預充電組件730可在讀取操作之再新階段之後,基於在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之前藉由記憶體單元儲存之值而起始讀取操作之預充電階段。
第三電壓偏壓管理器735可基於起始讀取操作之預充電階段而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三電壓,其中第一電壓及第二電壓具有第一極性,且第三電壓具有不同於第一極性之第二極性。
級聯電壓管理器740可將第三電壓施加至將數位線與感測組件選擇性地耦接之級聯的閘極,其中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係基於將第三電壓施加至級聯之閘極。在一些情況下,級聯電壓管理器740可將大於第三電壓之第四電壓施加至級聯之閘極,其中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二電壓係至少部分基於將第四電壓施加至級聯之閘極。
耦接組件745可在將第三電壓施加至級聯之後將記憶體單元與數位線耦接,其中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係基於將記憶體單元與數位線耦接。
去耦組件750在起始讀取操作之預充電階段之後將記憶體單元自數位線去耦。
再新階段管理器755可基於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二電壓而起始讀取操作之再新階段。在一些實例中,再新階段管理器755可基於在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之前藉由記憶體單元儲存的第一值,在讀取操作之再新階段期間將記憶體單元維持於第二電壓。另外地或替代性地,再新階段管理器755可基於在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之前藉由記憶體單元儲存的第二值,在讀取操作之再新階段期間自第二電壓減去被施加至記憶體單元的偏壓。
8 展示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實例的說明在讀取操作期間支援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之一或多個方法800的流程圖。方法800之操作可藉由如本文所描述之記憶體裝置或其組件來實施。舉例而言,方法800之操作可藉由如參看圖7所描述之記憶體裝置來執行。在一些實例中,記憶體裝置可執行指令集以控制記憶體裝置之功能元件來執行所描述功能。另外或替代地,記憶體裝置可使用特殊用途硬體來執行所描述功能之態樣。
在805,記憶體裝置可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805之操作可根據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來執行。在一些實例中,805之操作之態樣可藉由如參考圖7所描述之第一電壓偏壓管理器執行。
在810,記憶體裝置可在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之後,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大於第一電壓之第二電壓。810之操作可根據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來執行。在一些實例中,810之操作之態樣可藉由如參考圖7所描述之第二電壓偏壓管理器執行。
在815,記憶體裝置可基於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二電壓而起始讀取操作之再新階段。可根據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執行815之操作。在一些實例中,815之操作之態樣可藉由如參考圖7所描述之再新階段管理器執行。
在一些實例中,如本文中所描述之設備可執行一或多種方法,諸如方法800。設備可包括用於以下操作之特徵、構件或指令(例如,儲存可由處理器執行之指令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在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之後,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大於第一電壓之第二電壓;及基於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二電壓而起始讀取操作之再新階段。
方法800及本文中所描述之設備的一些情況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基於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而在記憶體單元與關聯於感測組件之電容器之間轉移電荷的操作、特徵、構件或指令,其中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二電壓可基於轉移電荷。
方法800及本文中所描述之設備的一些例項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基於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二電壓而啟動感測組件以儲存與記憶體單元相關聯之值的操作、特徵、構件或指令,其中起始讀取操作之再新階段可基於啟動感測組件。
方法800及本文中所描述之設備的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在讀取操作之再新階段之後,基於在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之前藉由記憶體單元儲存之值而起始讀取操作之預充電階段的操作、特徵、構件或指令。
方法800及本文中所描述之設備的一些情況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基於起始讀取操作之預充電階段而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三電壓的操作、特徵、構件或指令,其中第一電壓及第二電壓可具有第一極性,且第三電壓可具有不同於第一極性之第二極性。
方法800及本文中所描述之設備的一些例項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將第三電壓施加至將數位線與感測組件選擇性地耦接之級聯的閘極(其中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可基於將第三電壓施加至級聯之閘極),及將大於第三電壓之第四電壓施加至級聯之閘極(其中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二電壓可至少部分基於將第四電壓施加至級聯之閘極)的操作、特徵、構件或指令。
在方法800及本文中所描述之設備的一些實例中,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可至少基於第三電壓與級聯之臨限電壓之間的差,且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二電壓可基於第四電壓與級聯之臨限電壓之間的差。
方法800及本文中所描述之設備的一些情況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在將第三電壓施加至級聯之後將記憶體單元與數位線耦接的操作、特徵、構件或指令,其中在讀取操作之啟動階段期間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可基於將記憶體單元與數位線耦接。
方法800及本文中所描述之設備的一些例項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在起始讀取操作之預充電階段之後將記憶體單元自數位線去耦的操作、特徵、構件或指令。
方法800及本文中所描述之設備的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基於在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之前藉由記憶體單元儲存的第一值,在讀取操作之再新階段期間將記憶體單元維持於第二電壓;或基於在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之前藉由記憶體單元儲存的第二值,在讀取操作之再新階段期間自第二電壓減去被施加至記憶體單元的偏壓的操作、特徵、構件或指令。
在方法800及本文中所描述之設備的一些實例中,將記憶體單元偏壓至第一電壓及第二電壓可基於數位線與耦接於記憶體單元之極板線之間的電壓差。
應注意,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係可能的實施,且操作及步驟可經重新配置或以其他方式修改,且其他實施係可能的。此外,可組合方法中之兩者或更多者之部分。
描述一種設備。該設備可包括一偏壓組件,其經組態以在一讀取操作之一啟動階段期間將一記憶體單元偏壓至一第一電壓,及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後,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啟動階段期間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大於該第一電壓之一第二電壓。該設備可進一步包括一再新組件,其用於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而起始該讀取操作之一再新階段。
該設備之一些實例可包括一電荷轉移組件,其用於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而在該記憶體單元與關聯於一感測組件之一電容器之間轉移一電荷,其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可基於轉移該電荷。
該設備之一些情況可包括一啟動組件,其用於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而啟動一感測組件以儲存與該記憶體單元相關聯之一值,其中起始該讀取操作之該再新階段可基於啟動該感測組件。
該設備之一些例項可包括一預充電組件,其用於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再新階段之後,基於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前藉由該記憶體單元儲存之一值而起始該讀取操作之一預充電階段。
在一些實例中,該偏壓組件可經進一步組態以基於起始該讀取操作之該預充電階段而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一第三電壓,其中該第一電壓及該第二電壓可具有一第一極性,且該第三電壓可具有不同於該第一極性之一第二極性。
在一些情況下,該偏壓組件可經進一步組態以將一第三電壓施加至將一數位線與一感測組件選擇性地耦接之一級聯的一閘極,其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可基於將該第三電壓施加至該級聯之該閘極;及將大於該第三電壓之一第四電壓施加至該級聯之該閘極,其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可基於將該第四電壓施加至該級聯之該閘極。
在一些情況下,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可至少基於該第三電壓與該級聯之一臨限電壓之間的一差,且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可係基於該第四電壓與該級聯之該臨限電壓之間的一差。
該設備之一些實例可包括一耦接組件,其經組態以在將該第三電壓施加至該級聯之後將該記憶體單元與該數位線耦接,其中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啟動階段期間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可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與該數位線耦接。
在一些情況下,該耦接組件可經進一步組態以在起始該讀取操作之一預充電階段之後將該記憶體單元自該數位線去耦。
在一些情況下,該偏壓組件可經進一步組態以基於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前藉由該記憶體單元儲存的一第一值,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再新階段期間將該記憶體單元維持於該第二電壓;或基於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前藉由該記憶體單元儲存的一第二值,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再新階段期間自該第二電壓減去被施加至該記憶體單元的一偏壓。
在一些實例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及該第二電壓可基於一數位線與耦接於該記憶體單元之一極板線之間的一電壓差。
描述一種設備。該設備可包括:一記憶體陣列:及一控制器,其與該記憶體陣列耦接且可操作以:在一讀取操作之一啟動階段期間將該記憶體陣列之一記憶體單元偏壓至一第一電壓;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後,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啟動階段期間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大於該第一電壓之一第二電壓;及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而起始該讀取操作之一再新階段。
在一些實例中,該控制器可進一步可操作以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而在該記憶體單元與關聯於一感測組件之一電容器之間轉移一電荷,其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可基於轉移該電荷。
在一些情況下,該控制器可進一步可操作以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而啟動一感測組件以儲存與該記憶體單元相關聯之一值,其中起始該讀取操作之該再新階段可基於啟動該感測組件。
可使用各種不同技術及技藝中之任何者來表示本文中所描述之資訊及信號。舉例而言,可由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粒子、光場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組合表示遍及以上描述可能參考的資料、指令、命令、資訊、信號、位元、符號及碼片。一些圖式可將信號說明為單一信號;然而,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該信號可表示信號之匯流排,其中該匯流排可具有多種位元寬度。
術語「電子通信」、「導電接觸」、「連接」及「耦接」可指支援組件之間的信號流動的組件之間的關係。若在組件之間存在可在任何時候支援組件之間的信號流動的任何導電路徑,則組件被視為彼此電子通信(或導電接觸或連接或耦接)。在任何給定時間,彼此電子通信(或導電接觸或連接或耦接)的組件之間的導電路徑可基於包括所連接組件之裝置之操作而為開路或閉路。所連接組件之間的導電路徑可為組件之間的直接導電路徑,或所連接組件之間的導電路徑可為可包括諸如開關、電晶體或其他組件之中間組件的間接導電路徑。在一些實例中,可例如使用諸如開關或電晶體之一或多個中間組件將所連接組件之間的信號流動中斷一段時間。
術語「耦接」係指自其中信號目前不能夠經由導電路徑在組件之間傳達的組件之間的開路關係至其中信號可經由導電路徑在組件之間傳達的組件之間的開路關係移動的條件。當諸如控制器之組件將其他組件耦接在一起時,該組件起始允許信號經由先前並不准許信號流動的導電路徑而在其他組件之間流動的改變。
術語「隔離」係指其中信號當前不能夠在組件之間流動的該等組件之間的關係。若在組件之間存在開路,則該等組件彼此隔離。舉例而言,由定位於組件之間的開關分離的兩個組件在開關斷開時彼此隔離。在控制器將兩個組件彼此隔離時,控制器影響防止信號使用先前准許信號流動的導電路徑在組件之間流動的改變。
如本文所用,術語「實質上」意謂經修飾之特性(例如藉由術語實質上修飾之動詞或形容詞)不必係絕對值但足夠接近以便達成該特性之優點。
可在諸如矽、鍺、矽-鍺合金、砷化鎵、氮化鎵等之半導體基板上形成本文中所論述的包括記憶體陣列之器件。在一些實例中,基板為半導體晶圓。在其他狀況下,基板可為絕緣層上矽(SOI)基板,諸如玻璃上矽(SOG)或藍寶石上矽(SOS),或另一基板上之半導體材料的磊晶層。可通過使用包括但不限於磷、硼或砷之各種化學物種摻雜而控制基板或基板之子區的導電性。可藉由離子植入或藉由任何其他摻雜方式在基板之初始形成或生長期間執行摻雜。
本文中所論述之開關組件或電晶體可表示場效應電晶體(FET)且包含包括源極、汲極及閘極之三端裝置。端子可通過導電材料(例如,金屬)連接至其他電子元件。源極及汲極可為導電的,且可包含重摻雜(例如簡併)之半導體區。源極與汲極可藉由輕微摻雜之半導體區或通道分隔。若通道為n型(亦即,大多數載波為電子),則FET可被稱為n型FET。若通道為p型(亦即,大多數載波為孔),則FET可被稱為p型FET。通道可由絕緣閘氧化物覆蓋。可藉由將電壓施加至閘極來控制通道導電性。舉例而言,將正電壓或負電壓分別施加至n型FET或p型FET可使得通道變得導電。在將大於或等於電晶體之臨限電壓的電壓施加至電晶體閘極時,電晶體可「接通」或「啟動」。當將小於電晶體之臨限電壓的電壓施加至電晶體閘極時,電晶體可「斷開」或「去啟動」。
本文結合附圖所闡述之描述描述實例組態,且並不表示可實施或在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的所有實例。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例示性」意謂「充當實例、例子或說明」,且並不意謂「較佳」或「優於其他實例」。實施方式包括特定細節以提供對所描述技術之理解。然而,可在沒有此等具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此等技術。在一些情況下,以方塊圖形式展示熟知之結構及裝置以便避免混淆所描述實例之概念。
在隨附圖式中,相似組件或特徵可具有相同參考標記。另外,可藉由在參考標記之後使用短劃線及在類似組件當中進行區分之第二標記來區分相同類型之各種組件。若在說明書中僅使用第一參考標記,則描述適用於具有相同第一參考標記而與第二參考標記無關的類似組件中之任一者。
可使用各種不同技術及技藝中之任何者來表示本文中所描述之資訊及信號。舉例而言,可由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粒子、光場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組合表示遍及以上描述可能參考的資料、指令、命令、資訊、信號、位元、符號及碼片。
結合本發明所描述之各種說明性區塊及模組可藉由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裝置、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其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處理器可為任何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實施為計算裝置之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之組合、多個微處理器、一或多個微處理器結合DSP核心,或任何其他此等組態)。
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可在硬體、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中實施。若在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中實施,則可將功能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經由電腦可讀媒體傳輸。其他實例及實施在本發明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舉例而言,歸因於軟體之本質,上文所描述之功能可使用由處理器、硬體、韌體、硬連線或此等中之任一者的組合執行之軟體實施。實施功能之特徵亦可在實體上位於各種位置處,包括經分佈以使得功能之部分在不同實體位置處實施。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包括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或」在用於項目清單(例如,以諸如「中之至少一者」或「中之一或多者」之片語作為結尾的項目清單)中時指示包括性清單,使得(例如)A、B或C中之至少一者之清單意謂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 (亦即,A及B及C)。此外,如本文所用,片語「基於」不應被認作對封閉條件集合之參考。舉例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被描述為「基於條件A」之例示性步驟可基於條件A及條件B兩者。換言之,如本文中所使用,應以與片語「至少部分基於」相同之方式來解釋片語「基於」。
提供本文中之描述以使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進行或使用本發明。對本發明之各種修改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顯而易見,且本文中所定義之一般原理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應用於其他變體。因此,本發明並不限於本文中所描述之實例及設計,而是應符合與本文中所揭示之原理及新穎特徵相一致之最廣範疇。
100:記憶體裝置 105:記憶體單元 105-a:記憶體單元 105-b:記憶體單元 110:記憶體區段 120:第一存取線 125:列組件 130:第二存取線 135:行組件 140:第三存取線 145:板組件 150:感測組件 150-a:感測組件 160:輸入/輸出組件 170:記憶體控制器 200:電路 205:字線 205-a:字線 210:數位線 210-a:數位線 215:極板線 215-a:極板線 220:電容器 221:單元板 222:單元底 230:單元選擇組件 235:控制節點 240:本質電容 240-a:本質電容 250-a:電壓源 250-b:第一感測放大器電壓源 250-c:第二感測放大器電壓源 260:信號產生組件 265:信號線 265-a:信號線 270:感測放大器 271:第一節點 272:第二節點 275:輸入/輸出線 280:參考組件 285:參考線 285-a:參考線 290-a:感測放大器 300-a:磁滯曲線圖 300-b:磁滯曲線圖 305-a:電荷狀態 305-b:電荷狀態 305-c:電荷狀態 305-d:電荷狀態 305-e:電荷狀態 310-a:電荷狀態 310-b:電荷狀態 310-c:電荷狀態 310-d:電荷狀態 315:讀取電壓 320:路徑 325:路徑 330:寫入電壓 335:路徑 340:電壓 345:路徑 400:時序圖 405:啟動階段 410:再新階段 415:預充電階段 420-b:開關 425:電壓 430:讀取電壓 435:寫入電壓 440:電壓 500:電路 505:級聯 510:電壓源 510-a:電壓源 510-b:電壓源 510-c:電壓源 510-d:電壓源 510-e:電壓源 510-f:電壓源 510-g:電壓源 510-h:電壓源 510-i:電壓源 510-j:電壓源 510-k:電壓源 510-l:電壓源 520:開關組件 520-a:開關組件 520-b:開關組件 520-c:開關組件 520-d:開關組件 520-e:開關組件 520-f:開關組件 520-g:開關組件 520-h:開關組件 530:積分電容器 530-a:第一積分電容器 530-b:第二積分電容器 531-a:第一端子 531-b:第一端子 532-a:第二端子 532-b:第二端子 550:可變電壓源 550-a:可變電壓源 550-b:可變電壓源 600:時序圖 605:啟動階段 607:再新階段 610:預充電階段 615:數位線電壓 620:字線電壓 630:讀取電壓 635:寫入電壓 640:極板線電壓 645:數位線電壓 650:數位線電壓 700:方塊圖 705:記憶體裝置 710:第一電壓偏壓管理器 715:第二電壓偏壓管理器 720:轉移電荷組件 725:感測組件管理器 730:預充電組件 735:第三電壓偏壓管理器 740:級聯電壓管理器 745:耦接組件 750:去耦組件 755:再新階段管理器 800:方法 805:操作 810:操作 815:操作 DL:數位線 DL1 -DLN :數位線 ISO1 :邏輯信號 ISO2 :邏輯信號 PL:極板線 PL1 -PLN :極板線 Q:電荷 SW1 -SW6 :邏輯信號 T0-T10:時間 Vbottom :電壓 Vcap :電壓差 VH :電壓 VDL :電壓 VPL :電壓 Vplate :電壓 Vref :電壓 Vsig :電壓 V0 -V11 :電壓 WL:字線 WL1 -WLM :字線
圖1說明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實例的在讀取操作期間支援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之記憶體裝置的實例。
圖2說明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實例的在讀取操作期間支援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之電路的實例。
圖3A及圖3B說明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實例的鐵電記憶體單元之非線性電性質的實例。
圖4說明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實例的在讀取操作期間支援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的時序圖。
圖5說明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實例的在讀取操作期間支援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之電路的實例。
圖6說明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實例的在讀取操作期間支援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之記憶體單元的實例電壓曲線。
圖7展示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實例的在讀取操作期間支援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之記憶體裝置的方塊圖。
圖8展示根據如本文所揭示之實例的說明在讀取操作期間支援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之一或多個方法的流程圖。
400:時序圖
405:啟動階段
410:再新階段
415:預充電階段
425:電壓
430:讀取電壓
435:寫入電壓
440:電壓
T0-T4:時間

Claims (25)

  1. 一種用於操作一記憶體設備之方法,其包含:在一讀取操作之一啟動階段期間將一記憶體單元偏壓至一第一電壓;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啟動階段期間且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後,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大於該第一電壓之一第二電壓;及至少部分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而起始該讀取操作之一再新階段。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至少部分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而在該記憶體單元與關聯於一感測組件之一電容器之間轉移一電荷,其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係至少部分基於轉移該電荷。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至少部分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而啟動一感測組件以儲存與該記憶體單元相關聯之一值,其中起始該讀取操作之該再新階段係至少部分基於啟動該感測組件。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再新階段之後,至少部分基於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前藉由該記憶體單元儲存之一值而起始該讀取操作之 一預充電階段。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至少部分基於起始該讀取操作之該預充電階段而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一第三電壓,其中該第一電壓及該第二電壓具有一第一極性,且該第三電壓具有不同於該第一極性之一第二極性。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一第三電壓施加至將一數位線與一感測組件選擇性地耦接之一級聯的一閘極,其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係至少部分基於將該第三電壓施加至該級聯之該閘極;及將大於該第三電壓之一第四電壓施加至該級聯之該閘極,其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係至少部分基於將該第四電壓施加至該級聯之該閘極。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係至少基於該第三電壓與該級聯之一臨限電壓之間的一差;及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係至少部分基於該第四電壓與該級聯之該臨限電壓之間的一差。
  8.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將該第三電壓施加至該級聯之後將該記憶體單元與該數位線耦 接,其中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啟動階段期間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係至少部分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與該數位線耦接。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起始該讀取操作之一預充電階段之後將該記憶體單元自該數位線去耦。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至少部分基於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前藉由該記憶體單元儲存之一第一值,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再新階段期間將該記憶體單元維持於該第二電壓;或至少部分基於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前藉由該記憶體單元儲存之一第二值,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再新階段期間自該第二電壓減去被施加至該記憶體單元之一偏壓。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及該第二電壓係至少部分基於一數位線與耦接於該記憶體單元之一極板線之間的一電壓差。
  12. 一種記憶體設備,其包含:一偏壓組件,其經組態以:在一讀取操作之一啟動階段期間將一記憶體單元偏壓至一第一電壓; 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啟動階段期間且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後,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大於該第一電壓之一第二電壓;及一再新組件,其用於至少部分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而起始該讀取操作之一再新階段。
  13. 如請求項12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一電荷轉移組件,其用於至少部分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而在該記憶體單元與關聯於一感測組件之一電容器之間轉移一電荷,其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係至少部分基於轉移該電荷。
  14. 如請求項12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一啟動組件,其用於至少部分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而啟動一感測組件以儲存與該記憶體單元相關聯之一值,其中起始該讀取操作之該再新階段係至少部分基於啟動該感測組件。
  15. 如請求項12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一預充電組件,其用於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再新階段之後,至少部分基於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前藉由該記憶體單元儲存之一值而起始該讀取操作之一預充電階段。
  16. 如請求項15之設備,其中該偏壓組件經進一步組態以:至少部分基於起始該讀取操作之該預充電階段而將該記憶體單元偏 壓至一第三電壓,其中該第一電壓及該第二電壓具有一第一極性,且該第三電壓具有不同於該第一極性之一第二極性。
  17. 如請求項12之設備,其中該偏壓組件經進一步組態以:將一第三電壓施加至將一數位線與一感測組件選擇性地耦接之一級聯的一閘極,其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係至少部分基於將該第三電壓施加至該級聯之該閘極;及將大於該第三電壓之一第四電壓施加至該級聯之該閘極,其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係至少部分基於將該第四電壓施加至該級聯之該閘極。
  18. 如請求項17之設備,其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係至少基於該第三電壓與該級聯之一臨限電壓之間的一差;及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係至少部分基於該第四電壓與該級聯之該臨限電壓之間的一差。
  19. 如請求項17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一耦接組件,其經組態以在將該第三電壓施加至該級聯之後將該記憶體單元與該數位線耦接,其中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啟動階段期間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係至少部分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與該數位線耦接。
  20. 如請求項19之設備,其中該耦接組件經進一步組態以:在起始該讀取操作之一預充電階段之後將該記憶體單元自該數位線去耦。
  21. 如請求項12之設備,其中該偏壓組件經進一步組態以:至少部分基於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前藉由該記憶體單元儲存之一第一值,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再新階段期間將該記憶體單元維持於該第二電壓;或至少部分基於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前藉由該記憶體單元儲存之一第二值,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再新階段期間自該第二電壓減去被施加至該記憶體單元之一偏壓。
  22. 如請求項12之設備,其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及該第二電壓係至少部分基於一數位線與耦接於該記憶體單元之一極板線之間的一電壓差。
  23. 一種記憶體設備,其包含:一記憶體陣列;及一控制器,其與該記憶體陣列耦接且可操作以:在一讀取操作之一啟動階段期間將該記憶體陣列之一記憶體單元偏壓至一第一電壓;在該讀取操作之該啟動階段期間且在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之後,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大於該第一電壓之一第二電 壓;及至少部分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而起始該讀取操作之一再新階段。
  24. 如請求項23之設備,其中該控制器進一步可操作以:至少部分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一電壓而在該記憶體單元與關聯於一感測組件之一電容器之間轉移一電荷,其中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係至少部分基於轉移該電荷。
  25. 如請求項23之設備,其中該控制器進一步可操作以:至少部分基於將該記憶體單元偏壓至該第二電壓而啟動一感測組件以儲存與該記憶體單元相關聯之一值,其中起始該讀取操作之該再新階段係至少部分基於啟動該感測組件。
TW110108640A 2020-03-30 2021-03-11 讀取操作期間之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 TWI7731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834,941 US11348635B2 (en) 2020-03-30 2020-03-30 Memory cell biasing techniques during a read operation
US16/834,941 2020-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5282A TW202205282A (zh) 2022-02-01
TWI773181B true TWI773181B (zh) 2022-08-01

Family

ID=77856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8640A TWI773181B (zh) 2020-03-30 2021-03-11 讀取操作期間之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348635B2 (zh)
EP (1) EP4111451A4 (zh)
JP (1) JP2023519951A (zh)
CN (1) CN115699182A (zh)
TW (1) TWI773181B (zh)
WO (1) WO20212020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0647A1 (en) 2022-02-02 2023-08-10 Sana Bio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repeat dosing and administration of lipid particles or viral vector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us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76649B1 (en) * 2010-07-02 2013-11-05 Farid Nemati Sense amplifiers and operations thereof
US20140334238A1 (en) * 2005-08-01 2014-11-13 Rambus Inc. Low Power Memor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0967A (en) * 1991-01-16 1993-12-14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Refreshing ferroelectric capacitors
NO312699B1 (no) * 2000-07-07 2002-06-17 Thin Film Electronics Asa Adressering av minnematrise
US7082073B2 (en) 2004-12-03 2006-07-25 Micron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during extended refresh periods of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evices
KR100623618B1 (ko) * 2005-03-31 2006-09-14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저전압용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KR100753048B1 (ko) 2005-09-05 2007-08-30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의 주변영역 전압 발생 장치
JP2013531860A (ja) * 2010-06-10 2013-08-08 モサイド・テクノロジ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センス増幅器およびビット線分離を備える半導体メモリデバイス
KR20140080945A (ko) 2012-12-21 2014-07-01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비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
US9613691B2 (en) 2015-03-27 2017-04-04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ft cancellation in a memory
US10269406B2 (en) 2016-05-19 2019-04-23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of the Commonwealth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Adaptive refreshing and read voltage control scheme for a memory device such as an FeDRAM
US10475498B2 (en) * 2017-07-18 2019-11-12 Micron Technology, Inc. Self-boost, source following, and sample-and-hold for accessing memory cel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34238A1 (en) * 2005-08-01 2014-11-13 Rambus Inc. Low Power Memory Device
US8576649B1 (en) * 2010-07-02 2013-11-05 Farid Nemati Sense amplifiers and operations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70667A1 (en) 2022-08-25
WO2021202064A1 (en) 2021-10-07
CN115699182A (zh) 2023-02-03
EP4111451A1 (en) 2023-01-04
EP4111451A4 (en) 2023-09-06
US11348635B2 (en) 2022-05-31
US20210304812A1 (en) 2021-09-30
TW202205282A (zh) 2022-02-01
JP2023519951A (ja) 2023-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44823B2 (ja) 強誘電体メモリセルのセンシングのためのオフセット補償
CN109155142B (zh) 用于存储器单元的感测操作的功率降低
CN110914983B (zh) 用于包含铁电存储器单元及电介质存储器单元的存储器的设备及方法
CN109074840B (zh) 铁电存储器单元感测
US11361806B2 (en) Charge sharing between memory cell plates
CN110770833B (zh) 存储器单元的基于时间存取
TWI645401B (zh) 具有儲存元件隔離之記憶體單元感測
US9721638B1 (en) Boosting a digit line voltage for a write operation
US11715508B2 (en) Source follower-based sensing scheme
TW201742068A (zh) 記憶體區段內經由區段獨立之平行存取技術
CN111512376A (zh) 用于给存储器单元预充电的技术
TWI773181B (zh) 讀取操作期間之記憶體單元偏壓技術
CN113838513B (zh) 用于存储器装置的差分感测
US11837269B2 (en) Deck-level signal development casc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