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0460B - 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以及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以及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0460B
TWI770460B TW109103332A TW109103332A TWI770460B TW I770460 B TWI770460 B TW I770460B TW 109103332 A TW109103332 A TW 109103332A TW 109103332 A TW109103332 A TW 109103332A TW I770460 B TWI770460 B TW I7704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body
body structure
gantry
main body
hol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3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6973A (zh
Inventor
佐藤圭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6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6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0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046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4Floating buildings, stores, drilling platforms, or workshop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7/00Transporting or installing offshore structures on site using buoyancy forces, e.g. using semi-submersible barges, ballasting the structure or transporting of oil-and-gas platforms
    • B63B77/10Transporting or installing offshore structures on site using buoyancy forces, e.g. using semi-submersible barges, ballasting the structure or transporting of oil-and-gas platfor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power plants, e.g. wind turbines or tidal turbine gene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3/00Conduits for emptying or ballasting; Self-bailing equipment; Scup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10Assembly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for erecting wind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4Floating buildings, stores, drilling platforms, or workshop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 B63B2035/442Spar-type semi-submersible structures, i.e. shaped as single slender, e.g. substantially cylindrical or trussed vertical bo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4Floating buildings, stores, drilling platforms, or workshop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 B63B2035/4433Floating structures carrying electric power plants
    • B63B2035/446Floating structures carrying electric power plants for converting wind energy into electric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2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wind motors; Masts or towers for wind motors
    • F03D13/25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wind motors; Masts or towers for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ffshore instal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30/00Manufacture
    • F05B2230/60Assembly methods
    • F05B2230/61Assembly methods using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lifting or holding
    • F05B2230/6102Assembly methods using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lifting or holding carried on a floating platfor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課題] 可對應較寬的水深限制並以低成本來進行規模較大的浮體構造物之設置作業。 [解決手段] 浮體構造物設置,在可航行於水上的本體部上,具備:含有第1把持部的第1架台,該第1把持部可把持含有在設置時位於水面下的沈入部的第1部分;以及含有第2把持部的第2架台,該第2把持部可把持連結在第1部分上的第2部分。第1架台及第2架台之至少一方在本體部上移動,藉此構成為可連結以第1把持部所把持的第1部分與以第2把持部所把持的第2部分。且,第1把持部,含有用來使第1部分昇降的第1昇降部。

Description

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以及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
本揭示,關於用來設置浮體構造物的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以及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
在廣大的海上區域,可設置規模較大的浮體構造物。作為這種浮體構造物,例如,有可再生能源發電用的海上風車那般的直筒型浮體物。直筒型的浮體構造物,含有在海上設置時位於水面下之長條的沈入部,在其上方,設置含有風車本體般之機械裝置的構造物藉此構成。
在這種浮體構造物之海上的設置工程,因其長條的形狀,必須一邊消除輸送或設置作業時之港灣的水深限制、防止積載或設置作業時的搖晃來確保穩定性等之課題來實施,而使成本容易變高。
作為關於浮體構造物之設置之關於成本刪減的技術,例如有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揭示出,在含有於海上設置時位於水面下之沈入部的壓艙部上,建設風力發電裝置來構成的浮體構造物之使用作業船的設置方法。在專利文獻1,特別是將設在壓艙部之上部的突緣部,藉由可昇降地設在作業船的把持部來把持,藉此對作業船固定,並在壓艙部上建設風力發電裝置,藉此謀求組裝作業的效率提升。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國際公開第2012/011601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上述專利文獻1,由於設在壓艙部之上部的突緣部是以作業船的把持部來把持,故壓艙部的大部分存在於水面下。因此,在水深限制較嚴格的區域,難以進行輸送或設置作業。為了解決這種問題,雖考慮到使把持著突緣部的把持部往上方拉起,但重心會變高,例如在不良天候時容易產生晃動,會招致作業日程的延期或更改所致之成本增加。
本揭示,是有鑑於上述之問題點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對應較寬的水深限制且可用低成本來進行規模較大的浮體構造物之設置作業的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以及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揭示的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 是用來設置浮體構造物的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該浮體構造物含有:含有在設置時位於水面下的沈入部的第1部分、可連結於前述第1部分上的第2部分,其特徵為,具備: 本體部,可在水上航行; 第1架台,在前述本體部上,含有可把持前述第1部分的第1把持部; 第2架台,在前述本體部上,含有可把持可與前述浮體構造物之上部連結之上部構造物的第2把持部;以及 移動裝置,使前述第1架台及前述第2架台之至少一方在前述本體部上移動,藉此構成為可將以前述第1把持部所把持的前述第1部分與以前述第2把持部所把持的前述第2部分予以連結, 前述第1把持部,含有用來使前述第1部分昇降的第1昇降部。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揭示的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 是用來設置浮體構造物的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該浮體構造物含有:含有在設置時位於水面下的沈入部的第1部分、可連結於前述第1部分上的第2部分,其特徵為,具備: 積載工程,在可航行於水上的本體部上,將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2部分分別積載於第1架台及第2架台; 移動工程,在將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2部分分別積載於前述第1架台及第2架台的狀態下,移動至目的地; 連結工程,在前述目的地,使前述第1架台及前述第2架台的至少一方在前述本體部上移動,藉此連結前述第1部分與前述第2部分,來完成前述浮體構造物;以及 脫離工程,使前述浮體構造物從前述本體部脫離。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揭示之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以及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可對應較寬的水深限制並以低成本來進行規模較大的浮體構造物之設置作業。
以下,參照附加圖式來針對本發明的幾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是,作為實施形態來記載或是示於圖式之構造零件的尺寸、材質、形狀、其相對配置等,並沒有限定本發明之範圍的用意,僅為單純的說明例。
(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的構造) 圖1是將本發明之至少一實施形態之浮體構造物設置100系統與浮體構造物1一起從側面表示的全體構造圖。浮體構造物1,是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100的設置對象物,為可浮游於水上的構造物。在以下的實施形態,作為浮體構造物1的一例,為直筒型浮遊物,雖然針對可設置於海上的海上風車來描述,但不限於此。
浮體構造物1,含有:含有在設置時位於水面下的沈入部2的第1部分4、連結於第1部分4上藉此與第1部分4一起構成浮體構造物1的第2部分6。第1部分4,例如,是在設置時以直立的姿勢曝露於吃水線的柱部,具有大致圓柱形狀。第1部分4,透過繫泊索8來連接於錨(未圖示),藉此可將浮體構造物1繫泊於海上的既定位置。且,在第1部分4,內藏有可注入排出壓艙水的壓載艙5,藉由壓艙泵(未圖示)來對壓載艙5注入排出壓艙水,藉此調整浮力而構成為可控制姿勢或吃水。
且,第2部分6,例如為風車本體。第2部分6,含有:可豎立設置於第1部分4的塔架部10、可旋轉地設置於塔架部10的艙體12、可對艙體12旋轉地設置的旋轉部14。旋轉部14,含有至少一片葉片16及葉轂18而構成,若以風力能量來使旋轉部14旋轉的話,旋轉部14的旋轉能量會輸入至配置在艙體12內的發電機(未圖示),而生成電力。以風車本體所發電的電力,是透過既定的系統來送電。
在此,圖2是圖1之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100的擴大側視圖,圖3是從上方表示圖2之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100的俯視圖,圖4是使第2架台108移動至與第1架台106相同位置為止時之圖3的A-A線剖面圖。又,在圖2~圖4為了容易理解構造,是顯示成將構成浮體構造物1的第1部分4及第2部分6以各自分離的狀態來積載於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100的情況。
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100,例如,作為用來進行浮體構造物1之設置的船舶(專用設置船)來構成。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100的基底亦即本體部102,具有用來進行浮體構造物1之設置作業所必要的空間,構成為可在海上移動。本體部102具有大致水平的大致平坦面,其至少具有開口部104,該開口部104是以連通於外部之海上的方式被切開而形成。開口部104,是如圖3所示般,設在與本體部102的進行方向(圖3的右方向)相反之側,但亦可設在其他側。
在本體部102上,設有第1架台106及第2架台108。第1架台106,含有第1把持部110,其用來把持構成浮體構造物1的第1部分4。第1把持部110,是以從側方側來部分地包圍直立姿勢的第1部分4的方式來把持。且,在第1把持部110之中具有使開口部104側開口的形狀,藉此使從外部往第1把持部110的第1部分4之導入、以及從第1把持部110往外部的第1部分4之脫離,不必伴隨著昇降動作,而可藉由水平移動來構成。 又,在本案說明書雖省略第1把持部110之詳細的具體構造,但可採用可把持第1部分4之任意的構造。
且,第1把持部110,含有第1昇降裝置112,藉此構成為使被第1把持部110把持的第1部分4可昇降。第1昇降裝置112,例如為千斤頂裝置。藉此,可調整被第1把持部110把持的第1部分4之上下方向的位置,特別是與吃水的位置關係。這種第1昇降裝置112所致之第1部分4的昇降動作,例如,是與對第1部分4之壓載艙5注入排出壓艙水的動作連動來進行亦可。
第2架台108,含有第2把持部114,其用來把持構成浮體構造物1的第2部分6。第2把持部114,是以從側方側來部分地包圍直立姿勢的第2部分6(更具體來說是塔架部10的下部)的方式來把持。且,在第2把持部114之中具有使開口部104側開口的形狀,藉此使從外部往第2把持部114的第2部分6之導入、以及從第2把持部114往外部的第2部分6之脫離,不必伴隨著昇降動作,而可藉由水平移動來構成。
且,第2把持部114,含有第2昇降裝置116,藉此構成為使被第2把持部114把持的第2部分6可昇降亦可。第2昇降裝置116,例如為千斤頂裝置。該情況時,可調整被第2把持部114把持之第2部分6之上下方向的位置,故如後述般,與被第1把持部110把持之第1部分4的連結作業可容易進行。 又,在本案說明書雖省略第2把持部114之詳細的具體構造,但可採用可把持第2部分6之任意的構造。
且,在本體部102上,具備移動裝置118,其使第1架台106及第2架台108之至少一方在本體部102上移動。在本實施形態,雖舉例出第1架台106對於本體部102固定,而只有第2架台108可在本體部102上移動的構造之情況,但亦可構成為使第2架台108對於本體部102固定而只有第1架台106可在本體部102上移動,亦可構成為使第1架台106及第2架台108之雙方都可在本體部102上移動。
移動裝置118,如圖3及圖4所示般,在本體部102之開口部104的兩側,含有沿著開口部104設置之一對的軌道120。第1架台106及第2架台108之至少一方,使用來自未圖示之動力源的動力,而可沿著一對軌道120來移動。在此如圖4所示般,第1架台106及第2架台108,從移動裝置118之移動方向來觀看時,具有不互相干涉的形狀(換言之,是互補的形狀)。特別是第2架台108,在移動至與第1架台106相同位置為止時,是從上方側來覆蓋第1架台106,藉此構成為使第1架台106收納在第2架台108的內側。因此,若藉由移動裝置118使第1架台106及第2架台108移動至相同位置的話,積載於第1架台106的第1部分4之上部、積載於第2架台108的第2部分6之下部會成為在上下方向對向的位置關係,可實施連結作業。
(浮體構造物的設置方法) 接著,針對使用具有上述構造的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100的浮體構造物1之設置方法進行說明。圖5是以各工程來表示本發明之至少一實施形態之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的流程圖。圖6A~圖6E是對應於圖5的工程圖。
首先,在可透過既定的航路來到達設置目的地的碼頭部123,以互相分離的狀態來準備構成浮體構造物1的第1部分4及第2部分6(步驟S1)。亦即,第1部分4及第2部分6,如後述般,是以被製造成只要在海上進行連結作業就可作為浮體構造物1來完成之階段的狀態來準備。例如第1部分4,是以塔架部10、艙體12及旋轉部14互相組合的狀態來準備。
接著如圖6A所示般,使本體部102靠岸至碼頭部123,對於本體部102上的第1架台106及第2架台108分別積載第1部分4及第2部分6(步驟S2)。這種來自陸上之第1部分4及第2部分6的積載作業,例如可藉由設在碼頭部123側的起重機裝置122來進行。
此時在第1架台106,是藉由第1把持部110來把持直立姿勢之第1部分4之下部。第1部分4,雖含有在設置時位於水面下的沈入部2,但在對第1架台106的積載時,是藉由第1把持部110來把持第1部分4之下部,藉此與設置時相較之下,位在水面下的區域較少。藉此,即使是在碼頭部123之附近之水深較少的情況(或是水深限制較嚴格的情況),亦可積載尺寸較大的第1部分4並移動。且,由於航行時第1部分4從周圍受到的水抵抗較少,故亦可節約航行所必要的能源。
又,在第2架台108,是藉由第2把持部114來把持直立姿勢之第2部分6之下部。
如上述般,在本體部102上,以第1架台106及第2架台108分別積載第1部分4及第2部分6後,如圖6B所示般,進行朝向本體部102之設置目的地的移動(步驟S3)。此時如前述般,第1部分4是在被第1把持部110給把持下部的狀態,故在水深較少的區域(或水深限制較嚴格的區域)亦可航行。且,航行時從周圍受到的水抵抗亦較少,故可節約航行所必要的能源。
又,往設置目的地的航行,在本體部102具有推進機構的情況是自己來進行亦可,在本體部102不具有推進機構的情況是藉由其他船舶的牽引來進行亦可。
到設置目的地為止的移動結束後,如圖6C所示般,使被第1把持部110把持的第1部分4沈降(步驟S4)。第1部分4的沈降,是與第1昇降裝置112(參照圖2及圖3)的驅動一起對內藏於第1部分4的壓載艙5注入壓艙水藉此來進行。沈降後之第1部分4的吃水,是與設置時的吃水相同亦可,是容易進行與後述之第2部分6的連結作業的吃水亦可。沈降後的第1部分4,維持成其上部被第1把持部110把持的狀態。
接著如圖6D所示般,使第1架台106及第2架台108之至少一方移動(步驟S5),來將積載於第1架台106的第1部分4、積載於第2架台108的第2部分6予以連結(步驟S6)。在本實施形態,第1架台106是對於本體部102固定,故使第2架台108朝向第1架台106移動。如圖4所示般,若第1架台106及第2架台108成為相同位置的話,第2架台108會位在從上方側覆蓋第1架台106的位置,藉此使積載於第1架台106的第1部分4之上部與積載於第2架台108的第2部分6之下部互相對向,而使連結作業成為可能。
又,在步驟S6的連結作業,使用第1昇降裝置112及第2昇降裝置116之至少一方來微調整第1部分4及第2部分的位置關係,藉此使作業順暢亦可。
藉由步驟S5的連結作業使浮體構造物1在本體部102上完成之後,如圖6E所示般,解除第1把持部110及第2把持部114所致之把持,藉此使浮體構造物1從本體部102脫離(步驟S7)。如圖3所示般,第1把持部110及第2把持部114,是與本體部102的開口部104在同方向開口,故第1把持部110及第2把持部114所致之把持解除後的浮體構造物1,可透過開口部104來往外部脫離。
又,脫離後的浮體構造物1,如圖1所示般,透過繫泊索8來連接於錨(未圖示),藉此將浮體構造物1繫泊於海上的既定位置(步驟S8),而結束一連串的設置作業(END)。
在上述說明,雖針對使用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100來設置單體之浮體構造物1的情況進行說明,但亦可設置複數個浮體構造物1。圖7是從上方表示將複數個浮體構造物1予以積載之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100的俯視圖。
在該實施形態,成為設置對象的複數個浮體構造物1,是使各個第1部分4a、4b、4c、…與第2部分6a、6b、6c、…各自組合來構成。
第1架台106具有第1把持部110,其部分地包圍複數個第1部分4a、4b、4c、…的周圍,藉此可同時把持複數個第1部分4a、4b、4c、…。第1把持部110,與前述之各實施形態同樣地,具有使本體部102之開口部104側開口的形狀,具有可在內側收容複數個第1部分4a、4b、4c、…的尺寸,藉此構成為可依序將複數個第1部分4a、4b、4c、…予以同時把持。
且,在第1架台106,是藉由第1昇降裝置112來使被第1把持部110把持的複數個第1部分4a、4b、4c、…構成為可昇降。第1昇降裝置112,可使複數個第1部分4a、4b、4c、…同時地昇降亦可,可使複數個第1部分4a、4b、4c、…個別地昇降亦可。
第2架台108具有第2把持部114,其部分地包圍複數個第2部分6a、6b、6c、…的周圍,藉此可同時把持複數個第2部分6a、6b、6c、…。第2把持部114,與前述之各實施形態同樣地,具有使本體部102之開口部104側開口的形狀,具有可在內側收容複數個第2部分6a、6b、6c、…的尺寸,藉此構成為可依序將複數個第2部分6a、6b、6c、…予以同時把持。
且,在第2架台108,是藉由第2昇降裝置116來使被第2把持部114把持的複數個第2部分6a、6b、6c、…構成為可昇降。第2昇降裝置116,可使複數個第2部分6a、6b、6c、…同時地昇降亦可,可使複數個第2部分6a、6b、6c、…個別地昇降亦可。
如上述般,在把複數個浮體構造物1當成設置對象的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100,是與前述的實施形態同樣地,將第1部分4a、4b、4c、…積載於第1架台106,並將第2部分6a、6b、6c、…積載於第2架台108而移動至設置目的地,之後,在本體部102上使第1架台106及第2架台108之至少一方移動,藉此進行第1部分4a、4b、4c、…及第2部分6a、6b、6c、…的連結作業,完成複數個浮體構造物1。
這種在本體部102上之第1部分4a、4b、4c、…及第2部分6a、6b、6c、…的連結作業,是針對所有的浮體構造物1來同時進行亦可。該情況時,完成的複數個浮體構造物1,是移動至各自的設置目的地並從第1架台106及第2架台108依序脫離,藉此進行各浮體構造物1的設置。
另一方面,第1部分4a、4b、4c、…及第2部分6a、6b、6c、…的連結作業,是針對各浮體構造物1來個別地進行亦可。該情況時,是在各浮體構造物1的設置目的地,反覆進行包含本體部102的移動、所對應之浮體構造物1的連結作業、以及完成之浮體構造物1的脫離等一連串的作業。
又,設置對象物亦即複數個浮體構造物1,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狀亦可,在上述之一連串設置方法可成立的範圍內具有不同的形狀亦可。
其他,在不超脫本揭示之主旨的範圍,可將上述實施形態中的構成要件適當取代成周知的構成要件,且,適當組合上述實施形態亦可。
上述各實施形態所記載的內容,例如把握如下。
(1)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為了解決上述課題, 是用來設置浮體構造物(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浮體構造物1)的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100),該浮體構造物含有:含有在設置時位於水面下的沈入部的第1部分(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第1部分4、4a、4b、4c、…)、可連結於前述第1部分上的第2部分(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第2部分6、6a、6b、6c、…), 該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具備: 本體部(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本體部102),可在水上航行; 第1架台(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第1架台106),在前述本體部上,含有可把持前述第1部分的第1把持部(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第1把持部110); 第2架台(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第2架台108),在前述本體部上,含有可把持前述第2部分的第2把持部(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第2把持部114);以及 移動裝置(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移動裝置118),使前述第1架台及前述第2架台之至少一方在前述本體部上移動,藉此構成為可將以前述第1把持部所把持的前述第1部分與以前述第2把持部所把持的前述第2部分予以連結, 前述第1把持部,含有用來使前述第1部分昇降的第1昇降部(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第1昇降裝置112)。
根據上述(1)的態樣,構成浮體構造物的第1部分及第2部分,可在互相分離的狀態下,分別藉由第1架台的第1把持部、以及第2架台的第2把持部來把持並移動。而且在設置目的地,使第1架台及第2架台之至少一方移動,藉此可在本體部上連結第1部分及第2部分。藉此,不必在本體部上搭載大型的起重機機材等,便可在任意的地點完成浮體構造物。 且,藉由第1昇降部使被第1把持部把持的第1部分構成為可昇降,藉此在使本體部移動之際,可使第1部分上昇。藉此,在移動時可減輕沈入部所受到的抵抗,且即使是在水深限制較嚴格的區域亦可航行。
(2)別種態樣是上述(1)的態樣中, 前述第1架台及前述第2架台,從前述移動裝置之移動方向觀看時,構成為互補(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圖4所示般,第1架台106及第2架台108不會干涉)。
根據上述(2)的態樣,在為了連結第1部分及第2部分而使第1架台及第2架台之至少一方移動之際,第1架台及第2架台不會干涉。藉此,將藉由第1架台的第1把持部、以及第2架台的第2把持部各自所把持的第1部分及第2部分予以適當地組合,而可完成浮體構造物。
(3)別種態樣是上述(1)或(2)的態樣中, 前述本體部,具備開口部(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開口部104),其形成為從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2部分所連結的位置一直到外部。
根據上述(3)的態樣,將第1部分及第2部分予以連結藉此在本體部上完成的浮體構造物,可透過開口部來脫離至外部。
(4)別種態樣是上述(3)的態樣中, 前述移動裝置,在前述開口部之兩側,含有沿著前述開口部設置之一對的軌道(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之一對的軌道120)。
根據上述(4)的態樣,使用設在開口部之兩側之一對的軌道來使第1架台及第2架台之至少一方移動,藉此可有效率地進行第1部分及第2部分之連結動作、以及使完成的浮體構造物往外部之脫離。
(5)別種態樣是上述(1)至(4)的任一態樣中, 前述第1部分具有可注入壓艙水的中空構造(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壓載艙5)。
根據上述(5)的態樣,因第1昇降部而可昇降的第1部分,構成為具有中空構造。藉此,例如在使第1部分上昇之際,使中空構造成為沒有注入壓艙水的空的狀態,藉此可減輕第1部分的重量。且在加工第1部分之際,對中空構造注入壓艙水,藉此使第1部分的沈入部沈降至水面下。如此一來,藉由對中空構造注入、排出壓艙水而可謀求作業的容易化。
(6)別種態樣是上述(1)至(5)的任一態樣中, 前述第2把持部,含有用來使以前述第2把持部所把持之前述第2部分昇降的第2昇降部(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第2昇降裝置116)。
根據上述(6)的態樣,可藉由第2昇降部來使被第2把持部把持的第2部分昇降。藉此,在連結第1部分及第2部分之際,兩者的對位變得容易,可提升作業效率。
(7)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為了解決上述課題, 是用來設置浮體構造物(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浮體構造物1)的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該浮體構造物含有:含有在設置時位於水面下的沈入部的第1部分(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第1部分4、4a、4b、4c、…)、可連結於前述第1部分上的第2部分(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第2部分6、6a、6b、6c、…), 該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具備: 積載工程(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圖5之步驟S2),在可航行於水上的本體部(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本體部102)上,將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2部分分別積載於第1架台(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第1架台106)及第2架台(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第2架台108); 移動工程(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圖5之步驟S3),在將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2部分分別積載於前述第1架台及第2架台的狀態下,移動至目的地; 連結工程(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圖5之步驟S5&S6),在前述目的地,使前述第1架台及前述第2架台的至少一方在前述本體部上移動,藉此連結前述第1部分與前述第2部分,來完成前述浮體構造物;以及 脫離工程(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圖5之步驟S7),使前述浮體構造物從前述本體部脫離。
根據上述(7)的態樣,構成浮體構造物的第1部分及第2部分,是在互相分離的狀態下,搭載於第1架台及第2架台,且移動至目的地。然後在目的地,使第1架台及第2架台之至少一方移動,藉此在本體部上連結第1部分及第2部分,而完成浮體構造物。使完成的浮體構造物,從本體部脫離,藉此完成對目的地的設置。
(8)別種態樣是上述(7)的態樣中, 在前述積載工程,是在前述沈入部位於水面上的狀態將前述第1部分積載於前述第1架台, 在前述連結工程,是使前述沈入部位於水面下的方式來使前述第1部分下降,而與前述第2部分連結(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圖5之步驟S4)。
根據上述(8)的態樣,在往目的地移動前,以沈入部位於水面上的狀態來將第1部分積載於第1架台,藉此減輕移動時沈入部所受到的抵抗,且即使是在水深限制較嚴格的區域亦可航行。
(9)別種態樣是上述(8)的態樣中, 在前述連結工程,對前述第1部分的內部空間注入壓艙水,藉此使前述第1部分下降(例如在上述實施形態的圖5之步驟S4,第1部分4的沈降,是對內藏於第1部分4的壓載艙5注入壓艙水藉此來進行)。
根據上述(9)的態樣,對第1部分的內部空間注入壓艙水,藉此在往目的地移動後,可容易使第1部分沈降成使沈入部位於水面下。
(10)別種態樣是上述(8)或(9)的態樣中, 在前述連結工程,是對於固定在前述本體部的前述第1架台來使前述第2架台移動,藉此連結前述第1部分與前述第2部分(例如在上述實施形態的圖5之步驟S5,使第2架台108朝向第1架台106移動)。
根據上述(10)的態樣,將把持第1部分的第1架台予以固定在本體部,並使把持第2部分的第2架台移動,藉此進行兩者的連結作業。此時,具有位在水面下的沈入部的第1部分,不會相對於本體部移動,故在連結作業時不會受到來自周邊的水抵抗,而可容易進行連結作業。
1:浮體構造物 2:沈入部 4:第1部分 5:壓載艙 6:第2部分 8:繫泊索 10:塔架部 12:艙體 14:旋轉部 16:葉片 18:葉轂 100: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 102:本體部 104:開口部 106:第1架台 108:第2架台 110:第1把持部 112:第1昇降裝置 114:第2把持部 116:第2昇降裝置 118:移動裝置 120:軌道 122:起重機裝置 123:碼頭部
[圖1],是將本發明之至少一實施形態之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與浮體構造物一起從側面表示的全體構造圖。 [圖2],是圖1之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的擴大側視圖。 [圖3],是從上方表示圖2之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的俯視圖。 [圖4],是使第2架台移動至與第1架台相同位置為止時之圖3的A-A線剖面圖。 [圖5],是以各工程來表示本發明之至少一實施形態之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的流程圖。 [圖6A],是與圖5對應的工程圖。 [圖6B],是與圖5對應的工程圖。 [圖6C],是與圖5對應的工程圖。 [圖6D],是與圖5對應的工程圖。 [圖6E],是與圖5對應的工程圖。 [圖7],是從上方表示將複數個浮體構造物予以積載之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的俯視圖。
4:第1部分
6:第2部分
100: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
102:本體部
104:開口部
106:第1架台
108:第2架台
110:第1把持部
112:第1昇降裝置
114:第2把持部
116:第2昇降裝置
118:移動裝置
120:軌道

Claims (8)

  1. 一種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是用來設置浮體構造物的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該浮體構造物含有:含有在設置時位於水面下的沈入部的第1部分、可連結於前述第1部分上的第2部分,其特徵為,具備:本體部,可在水上航行,且具備開口部,該開口部形成為從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2部分所連結的位置一直到外部;第1架台,在前述本體部上,含有可把持前述第1部分且具有使前述開口部側開口之形狀的第1把持部;第2架台,在前述本體部上,含有可把持前述第2部分且具有使前述開口部側開口之形狀的第2把持部;移動裝置,使前述第1架台及前述第2架台之至少一方在前述本體部上移動,藉此構成為可將以前述第1把持部所把持的前述第1部分與以前述第2把持部所把持的前述第2部分予以連結,前述第1把持部,含有用來使前述第1部分昇降的第1昇降部,前述第2架台,在移動至與前述第1架台相同位置為止時,是從上方側來覆蓋前述第1架台,藉此構成為使前述第1架台收納在前述第2架台的內側。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其中,前述移動裝置,在前述開口部之兩側,含有沿著前述開口部設置之一對的軌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其中,前述第1部分具有可注入壓艙水的中空構造。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其中,前述第2把持部,含有用來使以前述第2把持部所把持的前述第2部分昇降的第2昇降部。
  5. 一種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是用來設置浮體構造物的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該浮體構造物含有:含有在設置時位於水面下的沈入部的第1部分、可連結於前述第1部分上的第2部分,其特徵為,具備:積載工程,在可航行於水上的本體部上,將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2部分分別積載於第1架台及第2架台,前述本體部具備開口部,該開口部形成為從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2部分所連結的位置一直到外部;移動工程,在將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2部分分別積載於前述第1架台及第2架台的狀態下,移動至目的地;連結工程,在前述目的地,使前述第1架台及前述第2架台的至少一方在前述本體部上移動,藉此在前述本體部上連結前述第1部分與前述第2部分,來完成前述浮體構造物;以及脫離工程,使前述浮體構造物從前述本體部脫離,前述第2架台,在移動至與前述第1架台相同位置為止時,是從上方側來覆蓋前述第1架台,藉此使前述第1架台收納在前述第2架台的內側。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 其中,在前述積載工程,是在前述沈入部位於水面上的狀態將前述第1部分積載於前述第1架台,在前述連結工程,是使前述沈入部位於水面下的方式來使前述第1部分下降,而與前述第2部分連結。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其中,在前述連結工程,是對前述第1部分的內部空間注入壓艙水,藉此使前述第1部分下降。
  8.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之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其中,在前述連結工程,是對於固定在前述本體部的前述第1架台來使前述第2架台移動,藉此連結前述第1部分與前述第2部分。
TW109103332A 2019-08-01 2020-02-04 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以及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 TWI7704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1975 2019-08-01
JP2019141975A JP7252857B2 (ja) 2019-08-01 2019-08-01 浮体構造物設置システム、及び、浮体構造物設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6973A TW202106973A (zh) 2021-02-16
TWI770460B true TWI770460B (zh) 2022-07-11

Family

ID=69581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3332A TWI770460B (zh) 2019-08-01 2020-02-04 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以及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6138B2 (zh)
EP (1) EP3771634B1 (zh)
JP (1) JP7252857B2 (zh)
TW (1) TWI7704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95801B2 (ja) 2020-03-24 2024-06-05 五洋建設株式会社 浮体式水上構造物の組立装置及び組立て方法
WO2023244156A1 (en) * 2022-06-16 2023-12-21 Seatwirl Ab Floating wind turbine installat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KR102520555B1 (ko) * 2022-10-27 2023-04-12 주식회사 에이스이앤티 해상 풍력발전용 하이브리드형 부유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해상 풍력발전 장치의 운송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7983A (zh) * 2010-11-18 2013-06-19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海上风车设置用船舶以及使用该船舶的海上风车设置方法
EP3147200A1 (en) * 2015-09-22 2017-03-29 Korea 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 Marine structure installation vessel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marine structure
EP3170730A1 (en) * 2014-07-17 2017-05-24 Modec, Inc.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offshore structure and offshore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6133B2 (ja) * 2010-07-23 2015-06-17 ジャパンマリンユナイテッド株式会社 浮体構造物作業システム、作業船及び浮体構造物作業方法
ES1073014Y (es) * 2010-07-29 2011-03-01 Acciona Windpower Sa Uil para elevacion y descenso de una pala de aerogenerador
ES2444436T3 (es) * 2010-10-01 2014-02-25 Nordic Yards Holding Gmbh Barco y procedimiento para transportar y colocar estructuras offshore
WO2012079575A1 (en) * 2010-12-15 2012-06-21 Vestas Wind Systems A/S A tool and a method for moving a wind turbine drivetrain component
WO2012097283A2 (en) * 2011-01-14 2012-07-19 The Glosten Associates, Inc. Installation method for water-submersible platforms and installation vessel
NL2011229C2 (en) * 2013-07-26 2015-01-27 Heerema Marine Contractors Nl Lifting device, vessel and method for removal and/or installation of at least one part of a sea platform.
KR20150006761A (ko) 2013-11-21 2015-01-19 이레엔지니어링(주) 해상 풍력발전기 설치용 작업선
JP5820953B1 (ja) * 2015-06-29 2015-11-24 新日鉄住金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風力発電装置の組み付け方法、風力発電装置の分解方法、風力発電装置の設置方法、及び風力発電装置の作業用船舶
SE539182C2 (en) * 2015-07-02 2017-05-02 Seatwirl Ab Floating wind energy harvesting apparatus with replaceable energy converter
KR101864149B1 (ko) * 2016-03-15 2018-06-05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해양구조물 설치장비
WO2018091735A1 (en) * 2016-11-21 2018-05-24 Lm Wind Powe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Ii Aps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sectional or modular wind turbine blade and a mobile factory for joining sections of a wind turbine blad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7983A (zh) * 2010-11-18 2013-06-19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海上风车设置用船舶以及使用该船舶的海上风车设置方法
EP3170730A1 (en) * 2014-07-17 2017-05-24 Modec, Inc.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offshore structure and offshore structure
EP3147200A1 (en) * 2015-09-22 2017-03-29 Korea 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 Marine structure installation vessel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marine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52857B2 (ja) 2023-04-05
EP3771634A1 (en) 2021-02-03
EP3771634B1 (en) 2022-08-03
US11066138B2 (en) 2021-07-20
TW202106973A (zh) 2021-02-16
US20210031886A1 (en) 2021-02-04
JP2021024352A (ja) 2021-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0460B (zh) 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以及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
KR101998104B1 (ko) 해상 구조물의 시공 방법
EP2597027B1 (en) Working system for floating structure, floating structure, working ship, and working method for floating structure
US8820254B2 (en) Catamaran ship used for assembling, transporting and installing a marine wind turbine on the seafloor
KR101753499B1 (ko) 부유식 풍력 터빈의 이송 및 설치를 위한 부유 가능한 이송 및 설치 구조, 부유식 풍력 터빈과 그 이송 및 설치의 방법
KR101412094B1 (ko) 오프쇼어 구조물을 운반 및 설치하기 위한 선박 및 방법
JP5727732B2 (ja) 浮体構造物
JP6022170B2 (ja) 風力タービンを洋上サイトに輸送するための船舶およびそれを設置する方法
JP5791540B2 (ja) 洋上風車設置用船舶および洋上風車設置方法
TWI765210B (zh) 半潛浮體、及使用半潛浮體的風車之海上設置方法
CN111891299A (zh) 海上风机整体运输安装船及海上风机整体运输安装方法
KR101215493B1 (ko) 타워형 구조물 설치용 선박
US20230399206A1 (en) Offshore wind turbine assembly vessel
JP2018203195A (ja) 洋上施工用浮体
JP2018047839A (ja) 作業台船及び洋上構造物の施工方法
WO2020095697A1 (ja) 洋上構造物の施工方法及び作業台船
WO2012060112A1 (ja) 洋上風車設置用船舶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洋上風車設置方法
EP2556242B1 (en) Method for installing an offshore wind farm
CN116635295A (zh) 组装并安装风力涡轮机
WO2004096632A1 (en) A floating construction, a platform construction, a method for placing a float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at sea, and a method for removing a platform construction at sea
JP2014148261A (ja) 作業台船の固定方法、保守方法、設置方法、浮体及び浮体式風力設備
CN212580095U (zh) 海上风机整体运输安装船
CN116648421A (zh) 海上风力涡轮机组装船舶
CN108909950A (zh) 一种重力式基础和风机整机运输安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