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2612B - 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固化膜及層合玻璃中間層 - Google Patents

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固化膜及層合玻璃中間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2612B
TWI762612B TW107111305A TW107111305A TWI762612B TW I762612 B TWI762612 B TW I762612B TW 107111305 A TW107111305 A TW 107111305A TW 107111305 A TW107111305 A TW 107111305A TW I762612 B TWI762612 B TW I7626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h
acrylate
metal fluoride
containing monomer
m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1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43229A (zh
Inventor
田鶴葵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播磨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播磨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播磨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3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3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2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261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6Hal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含有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金屬氟化物及分散介質。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包含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及含離子性基之單體,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相對於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的質量比率(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為0.33以上且3以下。

Description

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固化膜及層合玻璃中間層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固化膜及層合玻璃中間層,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包含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之固化物的固化膜及包含該固化膜的層合玻璃中間層。
習知,於用作塗佈材之樹脂組成物中,分散有低折射率微粒子,以進一步降低將樹脂組成物塗佈及固化而成之固化膜之折射率。
作為此種低折射率微粒子,例如已知有金屬氟化物等。
而且,作為包含此種低折射率微粒子之樹脂組成物,例如提出有包含含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於分子內具有3個以上之丙烯醯基之多官能丙烯酸酯及氟化鎂的樹脂組成物(例如參照下述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8-244178號公報
近年來,要求較專利文獻1之樹脂組成物之固化膜更低之折射率。
又,樹脂組成物之固化膜之折射率可利用Maxwell-Garnett模型計算出理論折射率,但要求較該理論折射率更低之折射率。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進一步降低固化膜之折射率,又,用以獲得具有較理論折射率更低之折射率之固化膜的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使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固化而獲得的固化膜及包含該固化膜的層合玻璃中間層。
本發明[1]係一種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其含有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金屬氟化物及分散介質,且上述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包含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及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上述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相對於上述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的質量比率(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為0.33以上且3以下。
本發明[2]包含如上述[1]中記載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其中,相對於上述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總量,上述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及上述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總量為65質量%以上。
本發明[3]包含如上述[1]或[2]中記載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其中,上述聚合體之玻璃轉移溫度為70℃以上且180℃以下。
本發明[4]包含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中記載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其中,上述金屬氟化物之平均粒徑為1nm以上且10nm以下。
本發明[5]包含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中記載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其中,相對於上述聚合體及上述金屬氟化物之固形份總量,上述聚合體之固形份比率為5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
本發明[6]包含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中記載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其係低折射率塗佈劑。
本發明[7]包含一種固化膜,其包含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中記載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的固化物。
本發明[8]包含一種層合玻璃中間層,其包含如上述[7]中記載之低折射率層。
本發明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含有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且該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包含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及含離子性基之單體,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相對於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的質量比率(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為0.33以上且3以下。因此,可進一步降低固化膜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進一步降低。
包含本發明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之固化物的本發明之固化膜具有更低之折射率,又,具有較理論折射率更低之折射率。因此,於層合玻璃中間層包含該固化膜之情形時,可進一步降低該層合玻璃中間層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進一步 降低。
包含本發明之固化膜的層合玻璃中間層具有更低之折射率,又,具有較理論折射率更低之折射率。因此,該層合玻璃中間層之抗反射性優異。
圖1係表示實施例1~實施例12及比較例1及比較例2中之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之調配比例(Y)與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調配比例(X)之關係的圖表。
本發明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含有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金屬氟化物、及分散介質。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係於分散介質中分散有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及金屬氟化物。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係用以使金屬氟化物分散於分散介質中之分散劑。
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包含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及含離子性基之單體。
藉由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包含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利用起因於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之立體阻礙,使金屬氟化物之分散性提升。又,藉由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包含含離子性基之單體,利用含離子性基之單體與金屬氟化物之親和性,使金屬氟化物之分散性提升。而且,由於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包含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及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兩者,故而兩者之作用相乘,而使金屬氟化物之分散性更進一步提升。
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係具有環構造之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酯,可舉例如:具有包含1個脂環之脂環族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包含2個以上之脂環之脂環族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芳香族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具有包含1個脂環之脂環族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環丙酯、(甲基)丙烯酸環丁酯、(甲基)丙烯酸環戊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庚酯、(甲基)丙烯酸環辛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乙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正丁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己烯酯、(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環狀三羥甲基丙烷甲縮醛(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具有包含2個以上之脂環之脂環族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
Figure 107111305-A0101-12-0005-15
基酯、(甲基)丙烯酸降
Figure 107111305-A0101-12-0005-16
基酯、(甲基)丙烯酸異
Figure 107111305-A0101-12-0005-17
基酯、(甲基)丙烯酸金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金剛烷基甲基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金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金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雙環[4.4.0]癸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三環戊酯、(甲基)丙烯酸三環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三環癸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2,4-環戊二烯基)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乙基-1,3-二氧雜環戊烷-4-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氧雜環丁烷-3-基)甲酯等。
作為具有芳香族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壬基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 酯、苯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聯苯酯、乙氧基化鄰苯基苯酚(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由實現金屬氟化物間之立體阻礙之效果提升之觀點而言,可較佳地列舉具有包含2個以上之脂環之脂環族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更佳地列舉(甲基)丙烯酸
Figure 107111305-A0101-12-0006-9
基酯、(甲基)丙烯酸降
Figure 107111305-A0101-12-0006-10
基酯、(甲基)丙烯酸異
Figure 107111305-A0101-12-0006-11
基酯、(甲基)丙烯酸金剛烷基酯,可進而較佳地列舉(甲基)丙烯酸異
Figure 107111305-A0101-12-0006-12
基酯、(甲基)丙烯酸金剛烷基酯,可尤佳地列舉丙烯酸異
Figure 107111305-A0101-12-0006-13
基酯、丙烯酸金剛烷基酯,可最佳地列舉甲基丙烯酸異
Figure 107111305-A0101-12-0006-14
基酯。
該等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
作為含離子性基之單體,可舉例如含羧基之單體、含磷酸基之單體等陰離子性單體,例如含三級胺基之單體、例如含四級銨基之單體等陽離子性單體等。
作為含羧基之單體,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即,丙烯酸及/或甲基丙烯酸),例如衣康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等α,β-不飽和羧酸或其鹽,例如(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與酸酐之半酯化物等。
作為含磷酸基之單體,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酸式磷醯氧基乙酯、單((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基酯)磷酸酯等含有磷酸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可較佳地列舉單((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基酯)磷酸酯。
作為含三級胺基之單體,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乙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 二甲胺基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第三丁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丁酯等(甲基)丙烯酸N,N-二烷基胺基烷基酯,例如N,N-二甲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N-二烷基胺基烷基(甲基)丙烯醯胺等,可較佳地列舉(甲基)丙烯酸N,N-二烷基胺基烷基酯,可更佳地列舉(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可進而較佳地列舉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
含四級銨基之單體例如為使四級化劑(例如,表鹵醇、苄基鹵化物、烷基鹵化物等)作用於上述含三級胺基之單體而成者,具體而言,可舉例如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銨、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甲基溴化銨、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甲基銨二甲基磷酸鹽等(甲基)丙烯醯氧基烷基三烷基銨鹽,例如甲基丙烯醯胺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銨、甲基丙烯醯胺基丙基三甲基溴化銨等(甲基)丙烯醯胺基烷基三烷基銨鹽,例如四丁基銨(甲基)丙烯酸鹽等四烷基(甲基)丙烯酸鹽,例如三甲基苄基銨(甲基)丙烯酸鹽等三烷基苄基銨(甲基)丙烯酸鹽等。
作為含離子性基之單體,通常由實現對具有親水性之金屬氟化物表面之親和性提升之觀點而言,可較佳地列舉陰離子性單體,可更佳地列舉含羧基之單體,可進而較佳地列舉(甲基)丙烯酸,進而可列舉甲基丙烯酸。
該等含離子性基之單體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
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較佳為包含共聚合性單體。
共聚合性單體(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及含離子性基之單體除外)係可與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及含離子性基 之單體共聚合之單體,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類、含反應性官能基之單體、順丁烯二酸二甲酯等順丁烯二酸酯、反丁烯二酸二甲酯等反丁烯二酸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酸乙烯酯等。再者,(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包含丙烯酸烷基酯及/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作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二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新戊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甲基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異硬脂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三十烷基酯等碳數1~30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可較佳地列舉碳數1~30之直鏈狀(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更佳地列舉碳數2~4之直鏈狀(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進而較佳地列舉(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
作為苯乙烯類,可舉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鄰甲基苯乙烯、間甲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對第三丁基苯乙烯等,可較佳地列舉苯乙烯。
含反應性官能基之單體可舉例如:含異氰酸基之單體、含羥基之單體、含縮水甘油基之單體等。
含異氰酸基之單體具有異氰酸基作為反應性官能基,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異氰酸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異氰酸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異氰酸基丙酯、(甲基)丙烯酸1-甲基-2-異氰酸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異氰酸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異氰酸基丁酯等。
含羥基之單體具有羥基作為反應性官能基,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羥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1-甲基-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等,可較佳地列舉(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可更佳地列舉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
含縮水甘油基之單體具有縮水甘油基作為反應性官能基,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縮水甘油醚、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等含縮水甘油基之單體。
作為共聚合性單體,由調整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玻璃轉移溫度(後述)之觀點而言,可較佳地列舉苯乙烯類、含反應性官能基之單體,可更佳地列舉含羥基之單體、苯乙烯,可進而較佳地列舉(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苯乙烯。
該等共聚合性單體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
再者,源自含反應性官能基之單體之反應性官能基可與含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基之單體(後述)進行反應。
關於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之調配比例,相對於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總量(即,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含離子性基之單體及共聚合性單體之總量),例如為16.25質量%以上,較佳為25質量%以上,更佳為3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40質量%以上,尤佳為45質量%以上,又,例如為75質量%以下,較佳為65質量%以下,更佳為6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55質量%以下。
若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之調配比例為上述範圍內,則可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後述)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後述)進一步降低。
關於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調配比例,相對於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總量,例如為16.25質量%以上,較佳為25質量%以上,更佳為3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5質量%以上,又,例如為75質量%以下,較佳為65質量%以下,更佳為5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5質量%以下。
若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調配比例為上述範圍內,則可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後述)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後述)進一步降低。
詳細而言,若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調配比例為22質量%以上且未滿29質量%,則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之調配比例例如為60質量%以上且70質量%以下。
又,若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調配比例為29質量%以上且未滿55質量%,則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之調配比例例如為35質量%以上,較佳為40質量%以上,又,例如未滿60質量%, 較佳為55質量%以下。
又,若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調配比例為55質量%以上且70質量%以下,則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之調配比例例如為20質量%以上且未滿35質量%。
即,於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調配比例較少之情形時,藉由增加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之調配比例,又,於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調配比例較多之情形時,藉由減少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之調配比例,而可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後述)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後述)進一步降低。
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相對於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的質量比率(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為0.33以上,較佳為0.50以上,更佳為0.80以上,進而較佳為1.0以上,又,例如為3.0以下,較佳為2.3以下,更佳為1.5以下。
若上述質量比率為上述下限以上或上述上限以下,則可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後述)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後述)進一步降低。
另一方面,若上述質量比率未滿上述下限或超過上述上限,則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後述)之折射率與為上述下限以上或上述上限以下之情形相比變高。
相對於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總量,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及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總量例如為60質量%以上,較佳為65質量%以上、67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0質量%以上,尤佳為75質量%以上,進而為77質量%以上,又,上限並無特別 限定,例如為100質量%以下,較佳為99.9質量%以下,較佳為95質量%以下。
若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及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總量為上述下限以上,則可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後述)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後述)進一步降低。
又,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之調配比例(Y)與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調配比例(X)較佳為滿足下述式(1)~下述式(4)之關係。
Y≧0.33X (1)
Y≦3X (2)
X+Y≧65 (3)
X+Y≦100 (4)
具體而言,上述式(1)~上述式(4)係藉由後述之實施例而求出。
若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之調配比例及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調配比例滿足上述式(1)~上述式(4),則可更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後述)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後述)更進一步降低。
共聚合性單體係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與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剩餘部分,具體而言,相對於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總量,共聚合性單體之調配比例例如為0.1質量%以上,較佳為5質量%以上,又,例如為40質量%以下,較佳為35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尤佳為25質量%以下,進而為20質量%以下。
若共聚合性單體之調配比例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可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後述)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後述)進一步降低。
此種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藉由塊狀聚合、溶液聚合、懸浮聚合等公知之聚合法,使上述單體成分(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含離子性基之單體及共聚合性單體)進行自由基聚合而獲得。較佳為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藉由溶液聚合而獲得。
於溶液聚合中,與上述單體成分一起,於溶劑中調配聚合起始劑等而進行聚合。
聚合起始劑並無特別限定,可根據目的及用途適當選擇,可舉例如公知之自由基聚合起始劑。
作為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可舉例如:偶氮系化合物、過氧化物系化合物、硫醚類、亞磺醯(sulfin)類、亞磺酸類、重氮系化合物、氧化還原系化合物等,可較佳地列舉偶氮系化合物。
作為偶氮系化合物,可舉例如:偶氮雙異丁腈、偶氮雙二甲基戊腈、偶氮雙環己腈、1,1'-偶氮雙(1-乙醯氧基-1-苯基乙烷)、2,2'-偶氮雙異丁酸二甲酯、4,4'-偶氮雙-4-氰基戊酸、2,2'-偶氮雙(2-甲基丁腈)等,可較佳地列舉2,2'-偶氮雙(2-甲基丁腈)。
關於聚合起始劑之調配比例,相對於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總量100質量份,例如為0.1質量份以上,較佳為2質量份以上,又,例如為13質量份以下,較佳為10質量份以下。
該等聚合起始劑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
作為溶劑,只要相對於上述單體成分穩定,則並無特 別限制,可舉例如:有機溶劑、水系溶劑等。
作為有機溶劑,可舉例如己烷、礦油精等石油系烴溶劑,例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烴系溶劑,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二異丁基酮、環己酮等酮系溶劑,例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γ-丁內酯、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等酯系溶劑,例如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二甲基亞碸、N-甲基吡咯啶酮、吡啶等非質子性極性溶劑等。
作為水系溶劑,可舉例如水,例如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等醇系溶劑,例如乙二醇單乙醚、丙二醇單甲醚等二醇醚系溶劑等。
又,溶劑亦可以市售品之形式獲得,具體而言,作為石油系烴溶劑,可舉例如:AF溶劑4~7號(以上為新日本石油公司製造)等,作為芳香族烴系溶劑,可舉例如:油墨溶劑0號、Exxon化學公司製造之Solvesso100、150、200(以上為新日本石油公司製造)等。
再者,溶劑之調配比例並無特別限制,可根據目的及用途適當設定。
該等溶劑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
溶液聚合中之聚合條件根據上述單體成分、上述聚合起始劑及上述溶劑之種類而不同,聚合溫度例如為30℃以上,較佳為60℃以上,又,例如為150℃以下,較佳為120℃以下,又,聚合時間例如為2小時以上,較佳為4小時以上,又,例如為20小時以下,較佳為8小時以下。
藉此,可獲得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
進而,於使包含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藉由光照射而固化(硬化)之情形時,使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中之源自上述含反應性官能基之單體之反應性官能基及/或源自上述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離子性基,與具有可與該等反應性官能基及/或離子性基進行反應之反應性官能基的含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基之單體進行反應,而對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進行改質。
含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基之單體具有可與源自上述含反應性官能基之單體之反應性官能基及/或源自上述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離子性基進行反應之反應性官能基、及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基。
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基係藉由活性能量射線之照射顯示出硬化性之含有乙烯性雙鍵之官能基,具體而言,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醯基等。再者,(甲基)丙烯醯基包含丙烯醯基及甲基丙烯醯基。
作為含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基之單體,可舉例如具有屬於可與羥基鍵結之官能基之異氰酸基作為反應性官能基的含異氰酸基之單體、例如具有屬於可與縮水甘油基鍵結之官能基之羧基作為反應性官能基的含羧基之單體、例如具有屬於可與異氰酸基鍵結之官能基之羥基作為反應性官能基的含羥基之單體、例如具有屬於可與羧基及磷酸基鍵結之官能基之縮水甘油基作為反應性官能基的含縮水甘油基之單體、例如具有屬於可與縮水甘油基鍵結之官能基之磷酸基作為反應性官能基的含磷酸基之單體等。
作為含異氰酸基之單體、含羥基之單體及含縮水甘油 基之單體,可列舉與上述共聚合性單體所例示之單體相同者。
作為含羧基之單體及含磷酸基之單體,可列舉與上述含離子性基之單體所例示之單體相同者。
關於含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基之單體之調配比例,相對於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總量,例如為1質量%以上,較佳為3質量%以上,例如為66質量%以下,較佳為50質量%以下,更佳為3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0質量%以下,尤佳為15質量%以下。
再者,於使源自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離子性基與源自含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基之單體之反應性官能基進行反應之情形時,以一面使源自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離子性基與源自含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基之單體之反應性官能基進行反應,一面調整無助於反應之含離子性基之單體與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之質量比率之方式進行調配。
具體而言,以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相對於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無助於反應之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的上述質量比率(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無助於反應之含離子性基之單體))成為上述範圍之方式進行調配。
又,於源自含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基之單體之反應性官能基為離子性基之情形時,與上述同樣地,以上述質量比率成為上述範圍之方式進行調配。
藉此,對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進行改質。具體而言,於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側鏈導入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基。因此,可使包含此種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 體之聚合體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藉由光照射固化(硬化)。
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玻璃轉移溫度例如為55℃以上,較佳為70℃以上,更佳為85℃以上,進而較佳為100℃以上,例如為200℃以下,較佳為180℃以下,更佳為160℃以下。
若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玻璃轉移溫度為上述下限以上,則可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後述)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後述)進一步降低。
若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玻璃轉移溫度為上述上限以下,則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之柔軟性優異。
再者,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玻璃轉移溫度係利用FOX式算出。
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所得之聚乙烯-苯乙烯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例如為500以上,較佳為3000以上,又,例如為20000以下,較佳為10000以下。
金屬氟化物係為了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之折射率而分散於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中。
作為金屬氟化物,可列舉鹼金屬氟化物、鹼土類金屬氟化物、氟化鋁、冰晶石(3NaF‧AlF3、Na3AlF6)等。
作為鹼金屬氟化物,可列舉:氟化鋰、氟化鈉、氟化 鉀、氟化銣、氟化銫等。
作為鹼土類金屬氟化物,可列舉:氟化鎂、氟化鈣、氟化鍶、氟化鋇等。
作為金屬氟化物,可較佳地列舉鹼土類金屬氟化物,可更佳地列舉氟化鎂。
該等金屬氟化物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
金屬氟化物之平均粒徑例如為1nm以上,較佳為3nm以上,更佳為6nm以上,又,例如為100nm以下,較佳為30nm以下,更佳為15nm以下,進而較佳為12nm以下,尤佳為10nm以下。
若金屬氟化物之平均粒徑為上述下限以上,則可提升金屬氟化物之分散性。
若金屬氟化物之平均粒徑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可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後述)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後述)進一步降低。又,可提升平滑性。
再者,平均粒徑之測定方法係於後述之實施例中進行詳細敍述。
相對於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及金屬氟化物之固形份總量,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固形份比率為5.0質量%以上,較佳為7.0質量%以上,又,例如為30質量%以下,較佳為15質量%以下,更佳為12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下。
若上述固形份比率為上述下限以上,則可提升金屬氟化物之分散性。
若上述固形份比率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可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後述)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後述)進一步降低。
相對於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及金屬氟化物之固形份總量,金屬氟化物之固形份比率為70質量%以上,較佳為85質量%以上,更佳為90質量%以上,又,例如為95質量%以下,較佳為93質量%以下。
分散介質係使金屬氟化物分散之液體,可舉例如:藉由溶液聚合使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進行聚合之情形時所使用之上述溶劑。
由實現作業效率之提升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於使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進行溶液聚合之情形時,將此時所使用之溶劑直接用作分散介質。
作為分散介質,可較佳地列舉水系溶劑,可進而較佳地列舉二醇醚系溶劑等。
關於分散介質之調配比例,相對於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例如為1質量%以上,較佳為3質量%以上,又,例如為99質量%以下,較佳為95質量%以下。
此種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並無特別限制,例如藉由下述方式而獲得,即,調配上述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金屬氟化物、及分散介質,其後使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及金屬氟化物分散於分散介質中。
作為使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及金屬氟化物分散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舉例如:使用塗料振盪機、輥 磨機、球磨機、磨碎機、砂磨機、珠磨機、超音波分散機等公知之分散機進行分散之方法,由實現塗佈性、塗料穩定性及固化膜(後述)之透明性之提升之觀點而言,可較佳地列舉球磨機、珠磨機,可更佳地列舉珠磨機。
於使用珠磨機作為分散機之情形時,可使用氧化鋯珠、玻璃珠等公知之分散介質。
分散介質之珠粒直徑並無特別限制,例如為10μm以上,又,例如為500μm以下,較佳為100μm以下。再者,分散介質之填充率可根據目的及用途適當設定。
又,於使用珠磨機或球磨機作為分散機之情形時,亦可利用上述分散介質將金屬氟化物粉碎,將其平均粒徑調整為上述範圍。於此種情形時,可於分散機中調配平均粒徑大於上述範圍之金屬氟化物。
分散時間例如為10小時以上,較佳為20小時以下,又,例如為36小時以下。
又,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可包含多官能丙烯酸酯、多官能異氰酸酯等聚合性化合物(硬化劑)、公知之添加劑等。於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包含聚合性化合物之情形時,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藉由光照射或加熱而硬化。
藉此,可獲得含有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金屬氟化物、及分散介質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
於此種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中,利用分散介質使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及金屬氟化物分散。
而且,該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可用作各種塗佈 劑(較佳為低折射率塗佈劑)。
低折射率塗佈劑係可獲得具有低折射率之固化膜(後述)之塗佈劑,可用於要求低折射率之各種光學相關構件。
又,低折射率塗佈劑之低折射率係指使用該低折射率塗佈劑而獲得之固化膜(後述)之折射率未滿1.35,較佳為1.312以下,更佳為1.297以下,進而較佳為1.285以下,尤佳為1.283以下,進而為1.282以下。
而且,可藉由將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塗佈劑)塗佈於基材,並使分散介質乾燥,而獲得固化膜。
再者,於在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側鏈導入有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基之情形時或於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包含上述聚合性化合物之情形時,可藉由將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塗佈於基材,並使分散介質乾燥後,進行光照射或加熱硬化,而獲得固化膜(硬化膜)。
即,本發明之固化膜包含上述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之固化物。
作為基材,並無特別限制,可舉例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烯烴、環氧樹脂、三聚氰胺樹脂、三乙醯纖維素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樹脂、丙烯腈-苯乙烯(AS,Acrylonitrile Styrene)樹脂、降
Figure 107111305-A0101-12-0021-8
烯系樹脂等塑膠,或者例如金屬、木材、紙、玻璃、板岩等。
作為塗佈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採用使用輥式塗佈機、旋轉塗佈機、棒式塗佈機、刮刀、Meyer棒塗佈機、氣刀 等於塗佈時通常所使用之機器的塗佈、或網版印刷、膠版印刷、快乾印刷、刷塗、噴霧塗佈、凹版塗佈、反向凹版塗佈等公知之塗佈方法。
作為乾燥條件,乾燥溫度例如為20℃以上,較佳為60℃以上,例如為200℃以下,較佳為150℃以下,乾燥時間例如為0.5分鐘以上,較佳為1分鐘以上,又,例如為30分鐘以下,較佳為5分鐘以下。
又,乾燥後之膜厚例如為50nm以上,較佳為500nm以上,又,例如為10μm以下,較佳為7μm以下。
藉此,可獲得包含上述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之固化物的固化膜。
而且,此種固化膜因包含上述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之固化物而具有更低之折射率。
具體而言,固化膜之折射率例如未滿1.35,較佳為1.312以下,更佳為1.297以下,進而較佳為1.285以下,尤佳為1.283以下,進而為1.282以下。
另一方面,樹脂組成物之固化物之折射率可利用Maxwell-Garnett模型計算出理論折射率。
該固化膜因包含上述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之固化物,而具有較利用Maxwell-Garnett模型計算出之理論折射率更低之折射率。
具體而言,折射率差例如為0.051以上,較佳為0.086以上,更佳為0.101以上,進而較佳為0.116以上、0.12以上,尤佳為0.131以上,又,例如為2以下。
Maxwell-Garnett模型係算出使奈米尺寸之含有物分散於基質樹脂中而成之微粒子分散樹脂之相對介電常數的模型,係由下述式(5)表示。
Figure 107111305-A0101-12-0023-1
上述式(5)中,εav表示微粒子分散樹脂之相對介電常數,εp表示奈米尺寸之含有物之相對介電常數,εm表示基質樹脂之相對介電常數。
又,相對介電常數係利用下述式(6)算出。
相對介電常數=折射率2×相對磁導率 (6)
由於非磁性體之物質之相對磁導率為1.0,故而上述式(6)可改寫為下述式(7)。
相對介電常數=折射率2 (7)
基於上述式(7),上述式(5)可改寫為下述式(8)。
Figure 107111305-A0101-12-0023-2
上述式(8)中,nav表示微粒子分散樹脂之折射率,具體而言,表示包含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之固化物的固化膜之理論折射率。
上述式(8)中,np表示奈米尺寸之含有物之折射率,具體而言,表示金屬氟化物之折射率。
上述式(8)中,nm表示基質樹脂之折射率,具體而言,表示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折射率。
η可由下述式(9)表示。
η=奈米尺寸之含有物之體積/(基質樹脂之體積+奈米尺寸之含有物之體積) (9)
再者,奈米尺寸之含有物之體積及基質樹脂之體積可分別藉由下述式(10)及下述式(11)算出。
奈米尺寸之含有物之體積=奈米尺寸之含有物之調配比例/奈米尺寸之含有物之比重 (10)
基質樹脂之體積=基質樹脂之調配比例/基質樹脂之比重 (11)
以此方式,可獲得具有較理論折射率更低之折射率的固化膜。
此種固化膜對要求低折射率之各種光學相關構件有用,其中,作為層合玻璃中間層非常有用。
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中間層包含上述固化膜。
層合玻璃中間層係夾於一對玻璃板之間的層(樹脂層)。
該層合玻璃中間層包含上述固化膜,因此具有更低之折射率,又,具有較理論折射率更低之折射率。因此,該層合玻璃中間層之抗反射性優異。
又,該層合玻璃中間層可用於製造層合玻璃。
層合玻璃例如藉由下述方式而獲得,即,將層合玻璃中間層夾入一對玻璃板之間,其後使用高壓釜、壓製機將一對玻璃板與層合玻璃中間層壓合。
又,亦可於一對玻璃板之間夾入層合玻璃中間層以外之其他樹脂層。
於此種情形時,層合玻璃中間層可夾入玻璃板與其他樹脂層之間,又,亦可夾入其他樹脂層與其他樹脂層之間。
作為其他樹脂層,可列舉包含丁醛樹脂之樹脂層等。
此種層合玻璃包含層合玻璃中間層,因此抗反射性優異。
又,此種層合玻璃用於各種用途,例如用作汽車等車輛之擋風玻璃、側窗玻璃、後擋風玻璃或航空機、建築物等之窗玻璃。
[實施例]
以下之記載中所使用之調配比例(含有比例)、物性值、參數等具體數值可代替為於上述「實施方式」中記載之與其等對應之調配比例(含有比例)、物性值、參數等相應記載之上限值(定義為「以下」、「未滿」之數值)或下限值(定義為「以上」、「超過」之數值)。又,只要於以下之記載中未特別言及,則「份」及「%」為質量基準。
1.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製造 (合成例1)
於具備攪拌機、冷凝器、溫度計、惰性氣體導入管及滴液漏斗之燒瓶中,加入丙二醇單甲醚(PGME)100份,導入惰性氣體(氮氣),升溫至110℃。其後,於攪拌下,使用滴液漏斗,歷時2小時滴加包含作為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的甲基丙烯酸異
Figure 107111305-A0101-12-0025-7
基酯50份、作為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的甲基丙烯酸40份、作為共聚合性單體的苯乙烯9.7份、甲基丙烯酸異丁酯0.1份、丙烯酸2-羥基乙酯0.1份、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0.1份、作為聚合起始劑的2,2'-偶 氮雙(2-甲基丁腈)8份的混合物。1時間後,追加作為聚合起始劑的2,2'-偶氮雙(2-甲基丁腈)2份,進行3小時反應。藉此,獲得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
(合成例2~合成例16)
按照表1之記載變更調配配方,除此以外,與合成例1同樣地進行處理,而獲得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
2.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及固化膜之製造 (實施例1)
將以固形份換算計為9份之合成例1中所獲得之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氟化鎂(Central Glass製造,氟化鎂4號(MgF2))91份、作為溶劑的PGME809份及作為分散介質的50μm氧化鋯珠1500份加入至300mL瓶中,使用分散機(Seiwa Giken公司製造,Rocking Shaker RS-05W),以60Hz,歷時24小時,將氟化鎂粉碎,並使之分散。其後,藉由過濾將氧化鋯珠除掉,藉此獲得分散有氟化鎂的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所獲得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之固形份為11質量%。
繼而,利用旋轉塗佈機使該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於玻璃板(太佑機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2mm)上成膜,使用反射分光膜厚計Fe-3000(大塚電子公司製造)測定其膜厚,以膜厚成為0.5μm之方式進行成膜。其後,以80℃乾燥1分鐘使之固化,而獲得固化膜。
(實施例2~實施例16及比較例1~比較例4)
按照表2之記載變更調配配方及分散時間,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處理,而獲得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及固化膜。
再者,於比較例3中,使用二氧化矽粒子(Evonik製造,Aerosil R812)代替氟化鎂,按照表2之記載進行變更,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處理,而獲得分散有二氧化矽之組成物及固化膜。
再者,於比較例4中,使用ARONIX M5300(羧基聚己內酯單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造)代替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
3.評價 1)平均粒徑
針對實施例1~實施例16及比較例1~比較例4之各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使用雷射光繞射/散射式粒度分佈測定裝置Nanotrac UPA-EX150(日機裝公司製造),利用以下之條件進行測定。將其結果記載於表2。
測定次數:1次
測定時間:180秒
測定溫度:23℃
平均粒徑:體積平均粒徑之累積50%之值
測定溶劑:分散液製作時所使用之分散介質
CI值:0.4~0.8
粒子透過性:透過
感度:標準
過濾器:Stand:Norm
奈米範圍修正:無效
2)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所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使合成例1~合成例16之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各者溶解於四氫呋喃中,使試樣濃度成為1.0g/L,利用裝備有示差折射率檢測器(RID)之凝膠滲透層析儀(GPC)進行測定,而獲得樣品之分子量分佈。
其後,根據所獲得之層析圖(圖表),以標準聚苯乙烯為校準曲線,算出樣品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將測定裝置及測定條件表示於以下。將其結果記載於表1。
資料處理裝置:產品編號HLC-8220GPC(Tosoh公司製造)
示差折射率檢測器:產品編號HLC-8220GPC中所內藏之RI(Refractive Index,折射率)檢測器
管柱:產品編號TSKgel SuperHZM-H(Tosoh公司製造)2根
流動相:四氫呋喃
管柱流量:0.35mL/min
試樣濃度:1.0g/L
注入量:10μL
測定溫度:40℃
分子量標記物:標準聚苯乙烯(POLYMER LABORATORIES LTD.公司製造之標準物質)(使用POLYSTYRENE-MEDIUM MOLECULAR WEIGHT CALIBRATION KIT)
3)折射率
使用反射分光膜厚計Fe-3000(大塚電子公司製造)測定實施例1~實施例16及比較例1~比較例4之各固化膜之折射率(實測折射 率)。將其結果記載於表2。
另外,算出實施例1~實施例16及比較例1~比較例4之各固化膜之利用Maxwell-Garnett模型計算之理論折射率。
具體而言,使用上述式(8)~上述式(11),算出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之固化膜之折射率(nav)(理論折射率)。
於實施例1中,將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折射率(nm)設為1.53,將金屬氟化物之折射率(np)設為1.38,將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調配比例設為0.09,將金屬氟化物之調配比例設為0.91,將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比重設為1.1,將金屬氟化物之比重設為3.14,而算出理論折射率。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再者,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比重及ARONIX M5300之比重係使用振動式密度-比重計DMA 4500M(Anton Paar JAPAN製造),根據所獲得之各濃度(50%-30%-10%)每種之比重值之線性近似,估計濃度(NV)=100%時之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比重。將測定條件表示於以下。
測定次數:針對各濃度條件各1次
濃度(NV):50%、30%、10%
稀釋溶劑:PGME
測定溫度:23℃
再者,金屬氟化物之比重係使用作為公知之金屬氟化物之比重值的3.15。
針對實施例2~實施例16及比較例1~比較例4之各 固化膜,亦與實施例1同樣地,算出理論折射率。
繼而,算出所獲得之理論折射率與所獲得之實測折射率之差(理論折射率-實測折射率)(折射率差)。將其結果記載於表2。
4)分散性
使用KOKUSA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離心分離機H-1500F對實施例1~實施例16及比較例1~比較例4之各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進行離心分離,藉由目視確認氟化鎂之分散性。將其結果記載於表2。分散性之評價係如下所述。
A+:於以10000rpm進行1小時離心分離之情形時,無法確認沈澱物。
A:於以5000rpm進行1小時離心分離之情形時,未確認到沈澱物,於以10000rpm進行1小時離心分離之情形時,確認到沈澱物。
B:於以2000rpm進行1小時離心分離之情形時,未確認到沈澱物,於以5000rpm進行1小時離心分離之情形時,確認到沈澱物。
C:於以500rpm進行1小時離心分離之情形時,未確認到沈澱物,於以2000rpm進行1小時離心分離之情形時,確認到沈澱物。
D:自進行離心分離之前即確認到沈澱物。
Figure 107111305-A0101-12-0031-4
Figure 107111305-A0101-12-0032-5
4.探討
1)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相對於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的質量比率(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為0.33以上且3以下之實施例1~實施例16與上述質量比率為3.29之比較例1及上述質量比率為0.27之比較例2相比,顯示出較低之折射率及較高之折射率差。
由此可知,若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相對於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的質量比率(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為0.33以上且3以下,則可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進一步降低。
2)相對於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及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總量為65質量%以上之實施例1~實施例7及實施例9~16與上述總量為60質量%之實施例8相比,顯示出較低之折射率及較高之折射率差。
由此可知,若相對於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及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總量為65質量%以上,則可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進一步降低。
3)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玻璃轉移溫度為70℃以上且180℃以下之實施例1~實施例7及實施例9~16與上述玻璃轉移溫度為56℃之實施例8相比,顯示出較低之折射率及較高之折射率差。
由此可知,若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之玻璃轉移溫度為70℃以上且180℃以下,則可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進一步降低。
4)金屬氟化物之平均粒徑為1nm以上且10nm以下之實施例1(8.3nm)與上述平均粒徑為22.1nm之實施例16相比,顯示出較低之折射率及較高之折射率差。
由此可知,若金屬氟化物之平均粒徑為1nm以上且10nm以下,則可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進一步降低。
5)相對於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及金屬氟化物之固形份總量之聚合體之固形份比率為5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之實施例1(9質量%)與上述調配比例為13質量%之實施例15相比,顯示出較低之折射率及較高之折射率差。
由此可知,若相對於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及金屬氟化物之固形份總量之聚合體之固形份比率為5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則可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之折射率,又,可較理論折射率進一步降低。
6)將表示實施例1~實施例12及比較例1及比較例2中之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之調配比例(Y)與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調配比例(X)之關係的圖表表示於圖1。
此時可知,可進一步降低使用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而獲得之固化膜之折射率的(甲基)丙烯酸酯之調配比例(Y)與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調配比例(X)之關係(區域(圖1之斜線部分))係 由圖1之關係式(Y≧0.33X、Y≦3X、X+Y≧65及X+Y≦100決定。
詳細而言,包含於上述區域中之實施例1~實施例7及實施例9~實施例12與不包含於上述區域中之實施例8、比較例1及比較例2相比,顯示出較低之折射率及較高之折射率差。
再者,上述發明係以本發明之例示之實施形態之形式提供,但其僅為例示,並非限定性地進行解釋。由該技術領域之熟悉本技藝者明確的本發明之變形例包含於後述申請專利範圍中。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係用於形成固化膜。又,該固化膜例如用作層合玻璃中間層等各種光學相關構件。又,該層合玻璃中間層係用於製造層合玻璃。

Claims (8)

  1. 一種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含有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聚合體、金屬氟化物及分散介質,上述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係包含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及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上述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相對於上述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的質量比率(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含離子性基之單體)為0.33以上且3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其中,相對於上述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之總量,上述含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及上述含離子性基之單體之總量為65質量%以上。
  3. 如請求項1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其中,上述聚合體之玻璃轉移溫度為70℃以上且180℃以下。
  4. 如請求項1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其中,上述金屬氟化物之平均粒徑為1nm以上且10nm以下。
  5. 如請求項1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其中,相對於上述聚合體及上述金屬氟化物之固形份總量,上述聚合體之固形份比率為5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
  6. 如請求項1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其係低折射率塗佈劑。
  7. 一種固化膜,其特徵在於:包含請求項1之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的固化物。
  8. 一種層合玻璃中間層,其特徵在於:包含請求項7之固化膜。
TW107111305A 2017-03-31 2018-03-30 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固化膜及層合玻璃中間層 TWI7626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1671 2017-03-31
JP2017-071671 2017-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3229A TW201843229A (zh) 2018-12-16
TWI762612B true TWI762612B (zh) 2022-05-01

Family

ID=63675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1305A TWI762612B (zh) 2017-03-31 2018-03-30 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固化膜及層合玻璃中間層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18935B2 (zh)
TW (1) TWI762612B (zh)
WO (1) WO2018181154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10433A (ja) * 1988-02-18 1989-08-24 Seiko Epson Corp コーティング用組成物
JP2007522000A (ja) * 2003-12-02 2007-08-09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導光組立体及び自動車ルー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01872A (ja) * 2005-07-14 2008-01-10 Jsr Corp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反射防止膜
JP2012148436A (ja) * 2011-01-17 2012-08-09 Osaka Organic Chem Ind Ltd 低反射性材料
WO2013011947A1 (ja) * 2011-07-19 2013-01-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粘接着剤層付飛散防止部材
JP5878429B2 (ja) * 2012-05-29 2016-03-08 ステラケミファ株式会社 フッ化マグネシウム粒子、フッ化マグネシウム粒子の製造方法、フッ化マグネシウム粒子分散液、フッ化マグネシウム粒子分散液の製造方法、低屈折率層形成用組成物、低屈折率層形成用組成物の製造方法、低屈折率層付基材及び低屈折率層付基材の製造方法
JP5979423B2 (ja) * 2012-06-22 2016-08-24 Dic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塗料組成物及び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JP6539954B2 (ja) * 2013-09-12 2019-07-10 東レ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JP2016061818A (ja) * 2014-09-16 2016-04-25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光散乱層用樹脂組成物、光散乱層、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10433A (ja) * 1988-02-18 1989-08-24 Seiko Epson Corp コーティング用組成物
JP2007522000A (ja) * 2003-12-02 2007-08-09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導光組立体及び自動車ルー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181154A1 (ja) 2020-02-06
WO2018181154A1 (ja) 2018-10-04
TW201843229A (zh) 2018-12-16
JP7018935B2 (ja) 2022-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07839B2 (ja) 積層体、偏光板、光学材料、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5996086B2 (ja) 金属微粒子分散剤、金属微粒子分散液および硬化膜
JP5407114B2 (ja) 反応性分散体を含有する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コーティング剤組成物、反応性分散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硬化被膜
JP2012189802A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TWI784923B (zh) 硬化性組成物與其硬化物、及光學構件
CN103755995B (zh) 防粘连的双面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JP6755715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色材分散液、カラーフィルタ用感光性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US9528019B2 (en) Ultraviolet-curable inkjet composition and material
JP6633000B2 (ja)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EP2937402A1 (en)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TWI634149B (zh) 非水系分散劑、彩色濾光片用色料分散液、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JP2015193758A (ja) オーバーコート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塗膜
US958173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7126169B2 (ja) 顔料分散液
JP2012215833A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用絶縁膜
CN103365080A (zh)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JP5477268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用絶縁膜
TWI762612B (zh) 分散有金屬氟化物之組成物、固化膜及層合玻璃中間層
TW201833157A (zh) 硬化性組成物、其硬化物及其硬化方法
JP2019019232A (ja) 酸化ジルコニウム粒子分散体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CN106990457B (zh) 一种扩散膜背涂液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JP5747746B2 (ja) ナノ微粒子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JP6015809B2 (ja) 重合性分散安定化剤、重合性分散安定化剤溶液、及びナノ微粒子複合体
JP2005281386A (ja) 黒色樹脂組成物、樹脂ブラックマトリクス、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087187B2 (ja) 液晶表示素子用スペーサ、液晶表示素子用スペーサ分散液及び液晶表示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