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2031B - 具有背側導體層之空白遮罩以及以其製造之光罩 - Google Patents

具有背側導體層之空白遮罩以及以其製造之光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2031B
TWI762031B TW109139619A TW109139619A TWI762031B TW I762031 B TWI762031 B TW I762031B TW 109139619 A TW109139619 A TW 109139619A TW 109139619 A TW109139619 A TW 109139619A TW I762031 B TWI762031 B TW I7620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tomic
blank mask
substrate
chromi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9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0931A (zh
Inventor
徐暻原
公拮寓
梁澈圭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S&S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S&S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S&S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0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0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2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203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22Masks or mask blanks for imaging by radiation of 100nm or shorter wavelength, e.g. X-ray masks, extreme ultraviolet [EUV] masks;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24Reflection masks; Prepar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38Masks having auxiliary features, e.g. special coatings or marks for alignment or testing;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40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related features, e.g. antistatic coatings or a conductive metal layer around the periphery of the mask substrat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38Masks having auxiliary features, e.g. special coatings or marks for alignment or testing; Prepar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22Masks or mask blanks for imaging by radiation of 100nm or shorter wavelength, e.g. X-ray masks, extreme ultraviolet [EUV] masks; Prepara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7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 H01L21/033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inorganic layers
    • H01L21/0332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inorganic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e.g. multilayer masks,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7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 H01L21/033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inorganic layers
    • H01L21/0334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inorganic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orientation, disposition, behaviour, shape, in horizontal or vertical plane
    • H01L21/0337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inorganic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orientation, disposition, behaviour, shape, in horizontal or vertic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involved to create the mask, e.g. lift-off masks, sidewalls, or to modify the mask, e.g. pre-treatment, post-treat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Preparing Plates And Mask In Photomechanical Process (AREA)

Abstract

一種空白遮罩及光罩。空白遮罩包含附接到基板的背側 的導體層,且導體層包含依序堆疊在基板的背側上的第一層、第二層以及第三層。第一層和第三層由含有鉻(Cr)和氧(O)的材料製成,且第二層由不含有氧(O)但含有鉻(Cr)的材料製成。提供具有導體層的空白遮罩,導體層具有低薄層電阻、對基板的高黏著力以及施加到基板的低應力的特性。

Description

具有背側導體層之空白遮罩以及以其製造之光 罩
本發明有關一種空白遮罩和一種光罩,且更確切地說,有關一種具有在基板的背側上的導體層的空白遮罩以及一種利用所述空白遮罩製造的光罩。
空白遮罩具有各種類型的薄膜堆疊在基板上的結構。任何類型的空白遮罩,例如用於極紫外線(extreme ultraviolet,EUV)的反射空白遮罩具有在基板的背側上的導體層。圖1為常規空白遮罩的側視橫截面圖。
空白遮罩包含:基板110,例如反射膜和吸收膜的各種類型的薄膜(未示出)形成在基板110的前側上;以及導體層120,形成在基板110的背側上。導體層120用以改進電子夾盤與空白遮罩之間的黏著力,且防止因電子夾盤與空白遮罩之間的摩擦力而產生粒子。導體層120通常由鉻(Cr)類材料製成。
導體層120需要具有例如低薄層電阻(sheet resistance)、 對基板110的高黏著力以及施加到基板110的低應力的特性。在薄層電阻較高時,由於需要施加高壓以獲得對電子夾盤的高黏著力,因此存在介質擊穿的風險。在對導體層120的黏著力較低時,可能存在卡夾期間對準度因空白遮罩滑動而降低的問題。另外,由Cr類材料製成的導體層120對基板110的背側施加拉伸應力,由此在基板110的前側上產生壓縮應力。施加到基板110的壓縮應力增大基板110的平坦度值,從而導致覆蓋度增大。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導體層的空白遮罩,所述導體層具有低薄層電阻、對基板的高黏著力以及施加到基板的低應力的特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一種空白遮罩包含附接到基板的背側的導體層,其中所述導體層包含依序堆疊在所述基板的所述背側上的第一層、第二層以及第三層,其中第一層和第三層由含有鉻(Cr)和氧(O)的材料製成,且第二層由不含有氧(O)但含有鉻(Cr)的材料製成。
第一層、第二層以及第三層中的至少一個可由更含有氮(N)的材料製成。
第一層、第二層以及第三層中的至少一個可由更含有碳(C)的材料製成。
第一層和第三層可由CrCON製成,且第二層可由CrCN 製成。
第一層可由20原子%到70原子%的鉻(Cr)、30原子%到80原子%的氧(O)以及0原子%到50原子%的氮及碳的總和製成,第二層可由40原子%到100原子%的鉻(Cr)以及0原子%到60原子%的氮及碳的總和製成,且第三層可由20原子%到70原子%的鉻(Cr)、30原子%到80原子%的氧(O)以及0原子%到50原子%的氮及碳的總和製成。
第一層、第二層以及第三層中的至少一個可由更含有從由以下組成的群組中選出的至少一個元素的材料製成:氫(H)、硼(B)、鋁(Al)、銀(Ag)、鈷(Co)、銅(Cu)、鐵(Fe)、鉿(Hf)、銦(In)、鉬(Mo)、鎳(Ni)、鈮(Nb)、矽(Si)、鉭(Ta)、鈦(Ti)、鋅(Zn)以及鋯(Zr)。
元素的含量可為15原子%或小於15原子%。
第一層可具有0.5奈米或小於0.5奈米的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
第一層可具有10奈米到100奈米的厚度。
第二層可具有100Ω/□或小於100Ω/□的薄層電阻。
第二層可具有10奈米到60奈米的厚度。
第三層可具有0.5奈米或小於0.5奈米的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
第三層可具有1奈米到30奈米的厚度。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如上文所描述配置的空白遮 罩製造的光罩。
根據本發明,提供具有導體層的空白遮罩,所述導體層具有低薄層電阻、對基板的高黏著力以及施加到基板的低應力的特性。
110、210:基板
120、220:導體層
221:第一層/層
222:第二層/層
223:第三層/層
通過結合附圖進行的以下詳細描述,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徵以及優點將更加顯而易見。
圖1為常規空白遮罩的側視橫截面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空白遮罩的側視橫截面圖。
下文中,將參考圖式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
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空白遮罩的側視橫截面圖。本發明示出用於極紫外線(EUV)的反射空白遮罩。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且應用於所有類型的具有導體層的空白遮罩。
空白遮罩包含:基板210,例如反射膜和吸收膜的各種類型的薄膜(未示出)形成在基板210的前側上;以及導體層220,形成在基板210的背側上。
基板210為使用EUV曝光光的反射空白遮罩的玻璃基板,且配置為具有在0±1.0×10-7/℃且優選地0±0.3×10-7/ ℃範圍內的低熱膨脹係數以便防止圖案在曝光期間因熱量和應力而變形的低熱膨脹材料(low thermal expansion material,LTEM)基板。可使用SiO2-TiO2類玻璃、多組分玻璃陶瓷或類似物來作為基板210的材料。
基板210需要具有高平坦度以便增大曝光期間反射光的準確度。平坦度由總指示讀數(total indicated reading,TIR)值表示,且優選地,基板210具有低TIR值。在132平方毫米的區域或142平方毫米的區域中,基板210的平坦度為100奈米或小於100奈米,且優選地為50奈米或小於50奈米。
各種類型的薄膜形成在基板210的前側(圖2中的上部表面)上。在用於EUV的反射空白遮罩的情況下,形成薄膜,例如反射膜和吸收膜。
導體層220形成在基板210的背側(圖2中的下部表面)上。導體層220配置成包含三個層,即第一層221、第二層222以及第三層223。除了三個層221、層222以及層223以外,本發明的導體層220還可包含額外層。另外,層221、層222以及層223中的每一個可配置成包含多個子層,且在這種情況下,子層可配置成具有不同組成物及/或組成比率。另外,層221、層222、層223中的每一個可形成在連續膜中,所述連續膜的組成物及/或組成比率持續地改變。
導體層220具有21奈米到190奈米的厚度。另外,導體層220配置成具有100Ω/□或小於100Ω/□的薄層電阻以及0.5 奈米或小於0.5奈米的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另外,導體層220配置成具有呈具有壓縮應力的形式的為150奈米或小於150奈米的平坦度。
第一層221為與基板210接觸的層且由含有鉻(Cr)和氧(O)的材料製成。第一層221可更含有氮(N),且可更含有碳(C)。優選地,第一層221由CrCON製成。
第一層221中含有的氧(O)用以增大基板210與第一層221之間的黏著力,且還增大第一層221的壓縮應力以減小由Cr材料引起的拉伸應力。另外,第一層221中含有的碳(C)更減小第一層221的拉伸應力且相對地減小薄層電阻,由此用以實現對電子夾盤的平滑黏著力。
第一層221中含有的氮(N)用以通過確保第一層221的非晶形態來減小第一層221的表面粗糙度。也就是說,含有氮(N),且因此第一層221變為非晶形的且表面平滑度極佳。第一層221被控制為具有0.5奈米或小於0.5奈米的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在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為0.5奈米或大於0.5奈米時,第一層221與基板210之間的黏著力可減小。因此,通過將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控制為0.5奈米或小於0.5奈米,可增強第一層221與基板210之間的黏著力。因此,防止第一層221剝落且防止產生粒子。第一層221的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優選地為0.4奈米或小於0.4奈米,且最優選地為0.3奈米或小於0.3奈米。
優選地,第一層221具有10奈米到100奈米的厚度。在第一層221的厚度為10奈米或小於10奈米時,難以確保足夠的黏著力和足夠的壓縮應力。在第一層221的厚度為100奈米或大於100奈米時,形成第一層221所需的時間增加且第一層221的厚度增大到超過所需,但不增大額外壓縮應力或黏著力,因此剝落風險增大。第一層221的厚度更優選地為20奈米到90奈米,且最優選地為30奈米到80奈米。
第二層222為形成在第一層221上的層,且由不含有氧(O)但含有鉻(Cr)的材料製成。第一層221可更含有氮(N),且可更含有碳(C)。優選地,第一層221由CrCN製成。
第二層222不含有氧(O),且因此用以降低導體層220的整個電阻。優選地,第二層222具有100Ω/□或小於100Ω/□的薄層電阻。第二層222中含有的碳(C)相對地減小薄層電阻,且因此,用以實現對電子夾盤的平滑黏著力。
第二層222具有10奈米到60奈米的厚度。在第二層222的厚度為10奈米或小於10奈米時,導體層220的總電阻值無法充分地減小。在第二層222的厚度為60奈米或大於60奈米時,額外電阻減小效果極小,且形成第二層222所需的時間增加且第二層222的厚度增大到超過所需,因此剝落風險增大。第二層222的厚度更優選地為20奈米到50奈米,且最優選地為25奈米到45奈米。
第三層223為形成在第二層222上的層,且由含有鉻(Cr) 和氧(O)的材料製成。第三層223可更含有氮(N),且可更含有碳(C)。優選地,第三層223由CrCON製成。
第三層223中含有的氧(O)用以增大電子夾盤與第三層223之間的黏著力。第三層223中含有的碳(C)相對地減小薄層電阻,且因此,用以實現對電子夾盤的平滑黏著力。
第三層223中含有的氮(N)用以通過確保第三層223的非晶形態來減小第三層223的表面粗糙度。也就是說,含有氮(N),且因此第三層223變為非晶形的且表面平滑度極佳。第三層223被控制為具有0.5奈米或小於0.5奈米的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在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為0.5奈米或大於0.5奈米時,難以確保第三層223與電子夾盤之間的黏著力。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被控制為0.5奈米或小於0.5奈米,且因此,有可能增強第三層223與電子夾盤之間的黏著力。因此,可在基板210(導體層220形成在所述基板210上)由電子夾盤吸附的同時抑制因電子夾盤與導體層220之間的摩擦力而導致的粒子的產生。第三層223的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優選地為0.4奈米或小於0.4奈米,且最優選地為0.3奈米或小於0.3奈米。
第三層223具有1奈米到30奈米的厚度。在第三層223的厚度為1奈米或小於1奈米時,難以確保對電子夾盤的黏著力。在第三層223的厚度為30奈米或大於30奈米時,沒有確保額外黏著力的效果且形成第三層223所需的時間增加。第三層223的厚度更優選地為3奈米到20奈米,且最優選地為5奈米到15奈 米。
第一層、第二層以及第三層中的至少一個可更含有從由以下組成的群組中選出的至少一個元素:氫(H)、硼(B)、鋁(Al)、銀(Ag)、鈷(Co)、銅(Cu)、鐵(Fe)、鉿(Hf)、銦(In)、鉬(Mo)、鎳(Ni)、鈮(Nb)、矽(Si)、鉭(Ta)、鈦(Ti)、鋅(Zn)以及鋯(Zr)。通過將這些元素的含量設置為15原子%或小於15原子%,第一層221到第三層223的晶體結構可為非晶形且其表面可更平滑化。
同時,整個導體層220可形成為具有連續膜的形式。在這種情況下,導體層220配置成使得在遠離基板210的方向上從鄰近於基板210的點到中間點,氧(O)的含量降低且氮(N)的含量增加,且配置成使得從中間點到基板210的相對側,氧(O)的含量增加且氮(N)的含量降低。因此,由鉻或鉻化合物製成的並不含有氧(O)的第二層222在厚度方向上配置在導體層220的中間區中。
具體地說,優選地如下配置每一導體層的組成比率。導體層220的第一層221可由20原子%到70原子%的鉻(Cr)、30原子%到80原子%的氧(O)以及0原子%到50原子%的氮及碳的總和製成,第二層可由40原子%到100原子%的鉻(Cr)以及0原子%到60原子%的氮及碳的總和製成,且第三層可由20原子%到70原子%的鉻(Cr)、30原子%到80原子%的氧(O)以及0原子%到50原子%的氮及碳的總和製成。
實例1
具有主要由Cr製成的三層結構的導體層使用DC磁控反應濺鍍設備形成在SiO2-TiO2類透明基板的背側上。導體層的第一層到第三層中的所有使用Cr目標形成。
通過注入Ar:N2:CO2=6sccm:10sccm:6sccm作為處理氣體且使用1.4千瓦的處理功率來由具有41奈米的厚度的CrCON膜形成第一層。通過注入Ar:N2:CH4=5sccm:5sccm:0.8sccm作為處理氣體且使用1.0千瓦的處理功率來由具有30奈米的厚度的CrCN膜形成第二層。通過注入Ar:N2:CO2=3sccm:5sccm:7.5sccm作為處理氣體且使用1.4千瓦的處理功率來由具有9奈米的厚度的CrCON膜形成第三層。
作為使用4點探針測量導體層的薄層電阻的結果,薄層電阻值示出為15.6Ω/□,且在利用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測量表面粗糙度時,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值示出為0.26奈米。在利用平坦度測量儀測量基板的背側的平坦度時,平坦度的值示出為180奈米且應力為壓縮應力。因此,確認在與電子夾盤結合時不存在問題且在使用實例1的導體層作為導體層時不存在問題。
通過在形成有導體層的基板的前側上交替地堆疊Mo層和Si層來形成40層的反射膜。在將Mo目標和Si目標安裝在離子束沉積低缺陷密度(ion beam deposition-low defect density,IBD-LDD)設備上之後,通過在Ar氣氛中交替地形成Mo層和Si 層來形成反射膜。詳細地說,通過以下來形成反射膜:使Mo層形成為厚度為2.8奈米,接著使Si層形成為厚度為4.2奈米,且基於Mo層和Si層作為一個循環,重複地形成Si層和Mo層的40個循環。反射膜的最上部層由Si層形成以抑制表面氧化。
作為使用EUV反射計設備測量13.5奈米下的反射膜的反射係數的結果,反射係數為67.7%,且作為使用AFM設備測量表面粗糙度的結果,表面粗糙度為0.125奈米Ra。
通過使用IBD-LDD設備以及使用Ru目標在氮氣氣氛中在反射膜上形成具有2.5奈米的厚度且由RuN製成的覆蓋膜。作為在形成覆蓋膜之後以與反射膜相同的方式測量反射係數的結果,確認13.5奈米的波長下的反射係數為66.8%,且因此,幾乎沒有反射係數損失。
使用DC磁控濺鍍設備在覆蓋膜上形成吸收膜。詳細地說,通過使用Ta目標、Ar=8sccm作為處理氣體以及使用0.7千瓦的處理功率來在覆蓋膜上形成由具有50奈米的厚度的Ta膜形成的吸收膜。吸收膜相對於13.5奈米的波長示出2.2%的反射係數。
在使用平坦度計量器測量時,基板的前側的平坦度為178奈米,且因此確認平坦度為所需值或小於所需值。
通過在吸收膜上進行旋塗以形成100奈米厚的抗蝕劑膜109來完成用於EUV的空白遮罩的製造。
實例2
在實例2中,導體層的第二層的組成物從CrCN改變為 CrN。為了形成第二層,通過注入Ar:N2=5sccm:5sccm作為處理氣體以及使用1.0千瓦的處理功率來形成具有32奈米的厚度的CrN膜。其它過程與實例1中的相同。作為使用4點探針測量導體層的薄層電阻的結果,薄層電阻值示出為20.2Ω/□,且在利用原子力顯微鏡(AFM)測量表面粗糙度時,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值示出為0.28奈米。因此,確認在與電子夾盤結合時不存在問題且在使用實例2的導體層作為導體層時不存在問題。
在利用平坦度計量器測量導體層的平坦度時,獲得190奈米的值,且應力為壓縮應力。在使用平坦度計量器測量時,形成吸收膜的過程完成之後的基板的前側的平坦度為216奈米,且因此確認平坦度為所需值或小於所需值。
實例3
在實例3中,第一層的組成物從CrCON改變為CrCO。為了形成第一層,通過注入Ar:CO2=6sccm:6sccm作為處理氣體以及使用1.4千瓦的處理功率來形成具有39奈米的厚度的CrCO膜。其它過程與實例1中的相同。作為使用4點探針測量導體層的薄層電阻的結果,示出21.6Ω/□的薄層電阻值,且在利用原子力顯微鏡(AFM)測量表面粗糙度時,示出0.27奈米的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值。因此,確認在與電子夾盤結合時不存在問題且在使用實例3的導體層作為導體層時不存在問題。
在利用平坦度計量器測量導體層的平坦度時,獲得190奈米的值,且應力為壓縮應力。在使用平坦度計量器測量時,形 成吸收膜的過程完成之後的基板的前側的平坦度為203奈米,且因此確認平坦度小於所需值。
比較例1
在比較例1中,導體層由單個CrN層形成。為了形成導體層,通過注入Ar:N2=5sccm:5sccm的處理氣體以及1.0千瓦的處理功率來形成具有60奈米的厚度的CrN膜。作為使用4點探針測量導體層的薄層電阻的結果,薄層電阻值示出為20.1Ω/□,且在利用原子力顯微鏡(AFM)測量表面粗糙度時,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值示出為0.2奈米。因此,確認在與電子夾盤結合時不存在問題且在使用比較例1的導體層作為導體層時不存在問題。
在利用平坦度計量器測量導體層的平坦度時,獲得240奈米的值,且應力為拉伸應力。在使用平坦度計量器測量時,形成吸收膜的過程完成之後的基板的前側的平坦度為715奈米,且因此確認平坦度大於所需值。
上文中,已參考附圖通過本發明的結構特別地描述本發明,但這種結構僅用於說明及解釋本發明的目的且並不用於限制申請專利範圍中描述的本發明的含義或範圍。因此,本發明的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可瞭解根據所述結構的各種修改以及等效的其它結構是可能的。因此,本發明的實際技術範圍應由申請專利範圍的精神界定。
210:基板
220:導體層
221:第一層/層
222:第二層/層
223:第三層/層

Claims (13)

  1. 一種空白遮罩,包括:基板;以及導體層,附接到所述基板的背側,其中所述導體層包含依序堆疊在所述基板的所述背側上的第一層、第二層以及第三層,所述第一層和所述第三層由含有鉻(Cr)和氧(O)的材料製成,所述第二層由不含有氧(O)但含有鉻(Cr)的材料製成,所述第一層由20原子%到70原子%的鉻(Cr)、30原子%到80原子%的氧(O)以及0原子%到50原子%的氮及碳的總和製成,所述第二層由40原子%到100原子%的鉻(Cr)以及0原子%到60原子%的氮及碳的總和製成,且所述第三層由20原子%到70原子%的鉻(Cr)、30原子%到80原子%的氧(O)以及0原子%到50原子%的氮及碳的總和製成。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空白遮罩,其中所述第一層、所述第二層以及所述第三層中的至少一個由更含有氮(N)的材料製成。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空白遮罩,其中所述第一層、所述第二層以及所述第三層中的至少一個由更含有碳(C)的材料製成。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空白遮罩,其中所述第一層和所述第三層由CrCON製成,且所述第二層由CrCN製成。
  5.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述的空白遮罩,其中所述第一層、所述第二層以及所述第三層中的至少一個由更含有從由以下組成的群組中選出的至少一個元素的材料製成:氫(H)、硼(B)、鋁(Al)、銀(Ag)、鈷(Co)、銅(Cu)、鐵(Fe)、鉿(Hf)、銦(In)、鉬(Mo)、鎳(Ni)、鈮(Nb)、矽(Si)、鉭(Ta)、鈦(Ti)、鋅(Zn)以及鋯(Zr)。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空白遮罩,其中所述元素的含量為15原子%或小於15原子%。
  7.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述的空白遮罩,其中所述第一層具有0.5奈米或小於0.5奈米的均方根表面粗糙度。
  8.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述的空白遮罩,其中所述第一層具有10奈米到100奈米的厚度。
  9.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述的空白遮罩,其中所述第二層具有100Ω/□或小於100Ω/□的薄層電阻。
  10.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述的空白遮罩,其中所述第二層具有10奈米到60奈米的厚度。
  11.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述的空白遮罩,其中所述第三層具有0.5奈米或小於0.5奈米的均方根表面粗糙度。
  12.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述的空白遮罩,其中所述第三層具有1奈米到30奈米的厚度。
  13. 一種光罩,利用如請求項1所述的空白遮罩製造。
TW109139619A 2020-09-02 2020-11-13 具有背側導體層之空白遮罩以及以其製造之光罩 TWI7620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11761A KR102464780B1 (ko) 2020-09-02 2020-09-02 도전막을 구비하는 블랭크마스크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작된 포토마스크
KR10-2020-0111761 2020-09-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0931A TW202210931A (zh) 2022-03-16
TWI762031B true TWI762031B (zh) 2022-04-21

Family

ID=80356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9619A TWI762031B (zh) 2020-09-02 2020-11-13 具有背側導體層之空白遮罩以及以其製造之光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66310A1 (zh)
KR (1) KR102464780B1 (zh)
CN (1) CN114200769A (zh)
TW (1) TWI76203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2740A (zh) * 2005-08-12 2007-02-14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曝光掩模
CN102187275A (zh) * 2008-11-26 2011-09-14 Hoya株式会社 掩模板用基板
TW201826009A (zh) * 2013-09-27 2018-07-16 日商Hoya股份有限公司 附導電膜之基板、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反射型光罩基底及反射型光罩、與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201905966A (zh) * 2017-06-30 2019-02-0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光罩
WO2020100632A1 (ja) * 2018-11-15 2020-05-2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型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及び反射型フォトマス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7853A (en) * 1995-03-22 1997-09-1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Multilayered conductive film, a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50238922A1 (en) * 2003-12-25 2005-10-27 Hoya Corporation Substrate with a multilayer reflection film, reflection type mask blank for exposure, reflection type mask for exposur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m
JP2005210093A (ja) * 2003-12-25 2005-08-04 Hoya Corp 多層反射膜付き基板、露光用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ス及び露光用反射型マスク、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KR100864375B1 (ko) * 2006-01-03 2008-10-21 주식회사 에스앤에스텍 블랭크 마스크 및 이를 이용한 포토마스크의 제조방법
JP4978626B2 (ja) * 2006-12-15 2012-07-18 旭硝子株式会社 Euvリソグラフィ用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および該マスクブランク用の機能膜付基板
TWI457696B (zh) * 2008-03-31 2014-10-21 Hoya Corp 空白光罩、光罩及空白光罩之製造方法
JP2012009537A (ja) * 2010-06-23 2012-01-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ス、反射型マスク、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反射型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JP5888247B2 (ja) * 2011-02-04 2016-03-16 旭硝子株式会社 導電膜付基板、多層反射膜付基板、およびeuvリソグラフィ用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
JP6157874B2 (ja) * 2012-03-19 2017-07-05 Hoya株式会社 Euvリソグラフィー用多層反射膜付き基板及びeuvリソグラフィー用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並びにeuvリソグラフィー用反射型マスク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4096484A (ja) * 2012-11-09 2014-05-2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Euvlマスク用ブランク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euvlマスク及びその更新方法
WO2016111202A1 (ja) * 2015-01-09 2016-07-14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積層膜
SG11201710317RA (en) * 2015-06-17 2018-01-30 Hoya Corp Substrate wit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film, substrate with multilayer reflective film, reflective mask blank, reflective mas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KR20190100251A (ko) * 2017-01-17 2019-08-28 호야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사형 마스크 블랭크, 반사형 마스크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6540758B2 (ja) * 2017-07-31 2019-07-10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
JP6863169B2 (ja) * 2017-08-15 2021-04-21 Agc株式会社 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および反射型マスク
US10890842B2 (en) * 2017-09-21 2021-01-12 AGC Inc. Reflective mask blank, reflective mask,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reflective mask blank
JP6965833B2 (ja) * 2017-09-21 2021-11-10 Agc株式会社 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及び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2740A (zh) * 2005-08-12 2007-02-14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曝光掩模
CN102187275A (zh) * 2008-11-26 2011-09-14 Hoya株式会社 掩模板用基板
TW201826009A (zh) * 2013-09-27 2018-07-16 日商Hoya股份有限公司 附導電膜之基板、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反射型光罩基底及反射型光罩、與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201905966A (zh) * 2017-06-30 2019-02-0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光罩
WO2020100632A1 (ja) * 2018-11-15 2020-05-2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型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及び反射型フォトマス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64780B1 (ko) 2022-11-09
KR20220030046A (ko) 2022-03-10
TW202210931A (zh) 2022-03-16
US20220066310A1 (en) 2022-03-03
CN114200769A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07902B1 (ko) Euv 리소그래피용 반사형 마스크 블랭크, 그 마스크 블랭크용 기능막이 형성된 기판 및 그들의 제조 방법
JP4978626B2 (ja) Euvリソグラフィ用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および該マスクブランク用の機能膜付基板
JP5082857B2 (ja) Euvリソグラフィ用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および該マスクブランク用の導電膜付基板
EP2139026B1 (en) Reflective mask blank for euv lithography
US7718324B2 (en) Reflective mask blank for EUV lithography
TWI444757B (zh) 用於極紫外光(euv)微影術之反射性空白光罩
US8288062B2 (en) Reflective mask blank for EUV lithography
JP5018787B2 (ja) Euvリソグラフィ用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
JP5888247B2 (ja) 導電膜付基板、多層反射膜付基板、およびeuvリソグラフィ用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
JP5971122B2 (ja) Euvリソグラフィ用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
JP2008101246A (ja) Euvリソグラフィ用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を製造する際に使用される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
JP2007311758A (ja) Euvリソグラフィ用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
KR20140104375A (ko) Euv 리소그래피용 반사형 마스크 블랭크 및 그 마스크 블랭크용 반사층 형성 기판
JP7295215B2 (ja) 極紫外線リソグラフィ用位相反転ブランクマスク及びフォトマスク
TW202127137A (zh) 用於極紫外光之反射式空白罩幕以及光罩
TWI762031B (zh) 具有背側導體層之空白遮罩以及以其製造之光罩
JP2021039144A5 (zh)
KR20220030047A (ko) 도전막을 구비하는 블랭크마스크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작된 포토마스크
JP2009252788A (ja) Euvリソグラフィ用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