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7754B - 自動拉鉚槍及其運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動拉鉚槍及其運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7754B
TWI757754B TW109118154A TW109118154A TWI757754B TW I757754 B TWI757754 B TW I757754B TW 109118154 A TW109118154 A TW 109118154A TW 109118154 A TW109118154 A TW 109118154A TW I757754 B TWI757754 B TW I7577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avity
clamping
mentioned
nai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8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5953A (zh
Inventor
薛炯旭
溫世美
李日孟
Original Assignee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5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5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7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775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10Rivet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10Riveting machines
    • B21J15/28Contro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rive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preceding sub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02Riveting procedures
    • B21J15/04Riveting hollow rivets mechanically
    • B21J15/043Riveting hollow rivets mechanically by pulling a mandr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10Riveting machines
    • B21J15/105Portable riv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10Riveting machines
    • B21J15/30Particular elements, e.g. supports; Suspension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rtable riveters
    • B21J15/32Devices for inserting or holding rivets in position with or without feed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38Accessorie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riveting, e.g. pliers for upsetting; Hand tools for rive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38Accessorie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riveting, e.g. pliers for upsetting; Hand tools for riveting
    • B21J15/50Removing or cutting devices for riv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一種自動拉鉚槍及其運作方法,自動拉鉚槍包括一槍體,包括一拉釘腔、一前腔體、以及一主腔體;一拉釘夾持組件,設置於上述槍體上,且鄰近於上述拉釘腔;一前動力結構,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拉釘腔以及上述前腔體內;一主動力結構,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前腔體以及上述主腔體內,且包括一夾爪套管,位於上述前動力結構內;一夾爪機構,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主動力結構內;一前彈性元件,連接於上述主動力結構以及上述夾爪機構,且用以提供彈力於上述夾爪機構;以及一主彈性元件,連接於上述主動力結構,且用以提供彈力於上述主動力結構。

Description

自動拉鉚槍及其運作方法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拉鉚槍及其運作方法,尤指一種自動拉鉚槍及其運作方法。
拉鉚槍用於各類金屬板材、管材等製造工業的緊固鉚接,廣泛應用於汽車、航空、鐵道、製冷、電梯、開關、儀器、家俱、裝飾等機電和輕工產品的鉚接。習知的拉鉚槍需以人工將拉釘安裝於拉鉚槍內,其作業效率低,進而降低了產品生產的效率。於另一習知技術中,於拉鉚槍額外增加供釘機構,而供釘機構的運動部位完全裸露在外,存在安全隱患,提高了人員被機械傷害的風險。
鉚接的速度對於產品的生產效能有著十分關鍵的影響。因此,為了能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需要提供一種拉鉚槍的改進方案,以使拉鉚槍能達成快速的進行拉鉚、退釘、進釘等動作。
有鑑於此,在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動拉鉚槍,能於拉鉚槍的槍體內進行快速供應拉釘的操作,而不需要以人工安裝拉釘於拉鉚槍內,亦減少了人員被供料機構傷害的風險。此外,本揭露之自動拉鉚槍可利用多種動力來達成自動化的操作,達成快速的進行拉鉚、退釘、進釘等動作,進而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
本發明一實施例揭露一種自動拉鉚槍,包括一槍體,包括一拉釘腔、一前腔體、以及一主腔體;一拉釘夾持組件,設置於上述槍體上,且鄰近於上述拉釘腔;一前動力結構,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拉釘腔以及上述前腔體內;一主動力結構,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前腔體以及上述主腔體內,且包括一夾爪套管,位於上述前動力結構內;一夾爪機構,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主動力結構內;一前彈性元件,連接於上述主動力結構以及上述夾爪機構,且用以提供彈力於上述夾爪機構;以及一主彈性元件,連接於上述主動力結構,且用以提供彈力於上述主動力結構。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主動力結構更包括一主杆件,連接於上述夾爪套管,且位於上述前腔體以及上述主腔體內,其中上述槍體具有一間隔壁,位於上述前腔體以及上述主腔體之間,上述主杆件穿過上述間隔壁;以及一主活塞,設置於上述主杆件上,且接觸上述主腔體的側壁。上述主活塞與上述間隔壁之間形成一主動力空間,且一主通道連通於上述主動力空間。一主動力供應裝置,經由上述主通道提供主動力流體至上述主動力空間內。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前動力結構更包括一前套管,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夾爪套管;以及一前活塞,設置於上述前套管上,且接觸上述前腔體的側壁。上述前活塞與上述前腔體的前端之間形成一前動力空間,且一前通道連通於上述前動力空間。一前動力供應裝置,經由上述前通道提供前動力流體至上述前動力空間內。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夾爪機構更包括一吐釘杆,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主動力結構內,且延伸至上述夾爪套管內,且具有一夾爪座;以及多個夾爪,可轉動地設置於上述夾爪座,且位於上述夾爪套管內。上述吐釘杆具有一退釘通道,當上述夾爪於一開啟狀態時,上述退釘通道連通於上述拉釘腔。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夾爪機構更包括多個夾爪。上述前動力結構更包括一止擋部,用以止擋或推動上述夾爪。上述主動力結構更包括一 壓制件,設置於上述夾爪套管內,且對應於上述夾爪。上述夾爪以及上述壓制件為楔形。當上述夾爪與上述壓制件相背移動時,上述夾爪逐漸遠離一中心軸移動。當上述夾爪與上述壓制件相向移動時,上述夾爪逐漸朝向上述中心軸移動。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述槍體更包括連通於上述拉釘腔的一進釘通道、以及連通於上述主腔體的一真空通道。一拉釘經由上述進釘通道進入上述拉釘腔內,且上述拉釘的釘杆經由上述真空通道排出。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槍體更包括一夾持座,且上述拉釘腔延伸至上述夾持座內。上述拉釘夾持組件包括二夾持件,設置於上述夾持座上;二軸杆,穿過上述夾持座以及上述夾持件;以及二扭力元件,設置於上述軸杆,且用以提供上述夾持件與上述夾持件之間扭力。當上述夾持件位於一閉合位置時,上述夾持件之間形成一釘孔。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自動拉鉚槍更包括一彈簧銷,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槍體的一側開孔內。上述前動力結構包括一限位槽。當上述彈簧銷位於上述限位槽內時,上述彈簧銷限制上述前動力結構的移動。上述夾爪套管包括一滑槽,且上述前動力結構包括一限位元件,位於上述滑槽內。
本發明一實施例揭露一種自動拉鉚槍的運作方法,包括藉由一拉釘夾持組件夾持一拉釘,其中上述拉釘夾持組件設置於一槍體上,一主動力結構設置於上述槍體內,一夾爪機構設置於上述主動力結構內,且上述拉釘的釘杆位於上述夾爪機構內;提供主動力使上述主動力結構往第一方向產生拉力,並使上述夾爪機構夾持上述釘杆,進而將上述拉釘拉斷以使上述拉釘的鉚頭與上述釘杆分離,其中上述夾爪機構的夾爪藉由一前彈性元件所產生的彈力抵頂上述主動力結構的一壓制件,進而夾持上述釘杆;使一前動力結構相對於上述主動力結構移動,並使得上述夾爪釋放上述釘杆,其中上述壓制件以及上述夾爪位於上述前動力結構內;以及藉由吸力將上述釘杆從上述主動力結構的內部排出。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自動拉鉚槍的運作方法更包括使上述前彈性元件推動上述夾爪機構,進而使上述夾爪藉由上述壓制件的壓制形成閉合狀態;提供一另一拉釘,進入上述槍體的拉釘腔內;釋放上述主動力以使上述主動力結構藉由一主彈性元件的推動沿相反於上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動;以及藉由上述主動力結構推動上述拉釘腔內的上述另一拉釘穿過上述拉釘夾持組件。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自動拉鉚槍的運作方法更包括藉由上述主彈性元件的彈力使上述主動力結構推動上述前動力結構抵接於上述拉釘腔;藉由上述前彈性元件的彈力使上述夾爪藉由上述前動力結構的止擋部的止擋維持於開啟狀態;以及藉由吸力將上述另一拉釘的釘杆吸入上述夾爪機構內。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當一彈簧銷的末端位於上述前動力結構的限位槽內時,釋放上述主動力,使得上述主動力結構藉由一主彈性元件的彈力沿相反於上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動。藉由上述前動力結構的止擋部止擋上述夾爪沿上述第二方向移動,以使上述夾爪釋放上述釘杆。上述彈簧銷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槍體的側開孔。
1:自動拉鉚槍
10:槍體
11:拉釘腔
111:前開口
12:前腔體
13:主腔體
14:進釘通道
15:真空通道
16:前通道
17:主通道
18:夾持座
181:承壓面
182:第一限制面
183:樞接座
19:側開孔
20:拉釘夾持組件
21:夾持件
211:夾持本體
2111:錐面
212:樞接部
2121:第二限制面
213:密合部
22:軸杆
23:扭力元件
24:釘孔
30:前動力結構
31:前套管
32:前活塞
33:止擋部
331:外斜面
34:限位槽
35:限位元件
40:主動力結構
41:夾爪套管
411:滑槽
42:壓制件
43:主杆件
431:內通道
44:主活塞
50:夾爪機構
51:吐釘杆
511:退釘通道
512:夾爪座
52:夾爪
60:前彈性元件
70:主彈性元件
80:彈簧銷
81:末端
A1:拉釘供應裝置
A2:真空裝置
A3:前動力供應裝置
A4:主動力供應裝置
A5:控制裝置
AX1:中心軸
B1:按鈕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E1:拉釘
E11:釘杆
E12:鉚頭
H1握把
S1:前動力空間
S2:主動力空間
T1、T2、T3、T4:管路
T5:信號線
W1:間隔壁
W11:穿孔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的立體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的分解圖。
圖3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自動拉鉚系統的示意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的剖視圖。
圖5A及圖5B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拉釘夾持組件的立體圖。
圖5C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拉釘夾持組件的分解圖。
圖5D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拉釘夾持組件的前視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的運作方法的流程圖。
圖7A至圖7D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的運作方法的中間階段的示意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的分解圖。
圖9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的剖視圖。
圖10A至圖10C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的運作方法的中間階段的示意圖。
為了便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和實施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的詳細描述,應當理解,本發明提供許多可供應用的創作概念,其可以多種特定型式實施。文中所舉例討論的特定實施例僅為製造與使用本發明的特定方式,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範圍。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此外,在不同實施例中可能使用重複的標號或標示。這些重複僅為了簡單清楚地敘述本發明,不代表所討論的不同實施例及/或結構的間具有任何關連性。需要說明的是,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設置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設置在”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設置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設置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發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1的立體圖。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1的分解圖。圖3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 的自動拉鉚系統的示意圖。自動拉鉚槍1可用利用拉釘E1將兩物件進行鉚合。本揭露之自動拉鉚槍1可利用多種動力來達成自動化的操作,達成快速的進行拉鉚、退釘、進釘等動作。
自動拉鉚槍1可包括一槍體10、一拉釘夾持組件20、一前動力結構30、一主動力結構40、以及一夾爪機構50。槍體10可大致沿一中心軸(axis)AX1延伸。槍體10包括一拉釘腔11、一前腔體12、一主腔體13、一進釘通道14、一真空通道15、一前通道16、以及一主通道17。拉釘腔11、前腔體12、主腔體13、以及真空通道15可沿中心軸AX1依序排列。此外,中心軸AX1可通過拉釘腔11、前腔體12、主腔體13、及/或真空通道15的中心。
拉釘腔11位於槍體10的前側,可用以容納一拉釘E1。拉釘腔11可為圓柱形,且可沿中心軸AX1延伸。拉釘腔11具有一前開口111,位於槍體10的前端。拉釘E1可穿過前開口111,而露出於槍體10的前端。
前腔體12可連通於拉釘腔11。於本實施例中,前腔體12可直接連通於拉釘腔11。前腔體12可為圓柱形,且可沿中心軸AX1延伸。於本實施例中,前腔體12的體積可大於拉釘腔11的體積,且前腔體12的直徑可大於拉釘腔11的直徑。於一些實施例中,前腔體12的體積可為拉釘腔11的體積的1.1倍至2倍的範圍之間。於本實施例中,前腔體12的體積可為拉釘腔11的直徑的1.1倍至1.6倍的範圍之間。
主腔體13可連通於前腔體12。於本實施例中,槍體10的一間隔壁W1可位於主腔體13以及前腔體12之間,主腔體13經由間隔壁W1的穿孔W11連通於前腔體12。主腔體13可為圓柱形,且可沿中心軸AX1延伸。於本實施例中,主腔體13的體積可大於前腔體12的體積,且主腔體13的直徑可等於或大致等於前腔體12的直徑。於一些實施例中,主腔體13的體積可為前腔體12的體積的1.5倍至5倍的範圍之間。於本揭露中,“大致等於”可包括“等於”的實施態樣,且“大致等於”包括誤差範圍於-5%至+5%的範圍之間的數值。
進釘通道14可連通於拉釘腔11。進釘通道14可沿與中心軸AX1傾斜的方向延伸。進釘通道14可經由一管路(pipe)T1連接於一拉釘供應裝置A1。拉釘供應裝置A1用以經由管路T1輸送拉釘E1進入進釘通道14,且拉釘E1經由進釘通道14進入拉釘腔11。
真空通道15可連通於主腔體13,且可沿中心軸AX1延伸。於本實施例中,真空通道15可延伸至主腔體13內。真空通道15可經由一管路T2連接於一真空裝置A2。真空裝置A2可經由管路T2提供一吸力於真空通道15。槍體10內拉釘E1的釘杆可藉由吸力經由真空通道15排出於槍體10外。
前通道16可連通於前腔體12。前通道16可經由一管路T3連接於一前動力供應裝置A3。前動力供應裝置A3可經由管路T3輸送前動力流體於前通道16,且前動力流體可經由前通道16進入前腔體12內。上述前動力流體可為氣體或是液體。於本實施例中,前動力流體可為氣體,且可為空氣。
主通道17可連通於主腔體13。主通道17可經由一管路T4連接於一主動力供應裝置A4。主動力供應裝置A4可經由管路T4輸送主動力流體於主通道17,且主動力流體可經由主通道17進入主腔體13內。上述主動力流體可為氣體或是液體。於本實施例中,主動力流體可為液體,且可為油。
於本實施例中,自動拉鉚槍1可更包括一握把H1以及一按鈕B1。握把H1設置於槍體10上。前通道16以及主通道17可延伸至握把H1,管路T3及管路T4經由握把H1的底端連通於前通道16及主通道17。按鈕B1設置於握把H1上,且按鈕B1經由一信號線T5電性連接於一控制裝置A5。於一些實施例中,自動拉鉚槍1可不包括握把H1。按鈕B1設置於槍體10上。
控制裝置A5電性連接於拉釘供應裝置A1、真空裝置A2、前動力供應裝置A3、以及主動力供應裝置A4。當按鈕B1被按壓時,按鈕B1經由信號線T5發送一觸發信號至控制裝置A5。控制裝置A5接收到觸發信號後,控制拉釘供應裝置A1、真空裝置A2、前動力供應裝置A3、以及主動力供應裝置A4運作。
圖4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1的剖視圖。拉釘夾持組件20設置於槍體10的前端上,且鄰近於拉釘腔11。拉釘夾持組件20可用以夾持穿過前開口111的拉釘E1。前動力結構(front-dynamic structure)30可移動地設置於拉釘腔11以及前腔體12內,且可沿中心軸AX1延伸及移動。前動力結構30包括一前套管31、一前活塞32、以及一止擋部33。前套管31可移動地設置於拉釘腔11以及前腔體12內,且可沿中心軸AX1延伸及移動。前套管31可接觸於拉釘腔11的側壁,並沿拉釘腔11的側壁滑動。此外,前套管31可移動地設置於主動力結構40的夾爪套管41。
前活塞32設置於前套管31上,且接觸於前腔體12的側壁。於本實施例中,前活塞32可環繞前套管31的後端,且沿前腔體12的側壁滑動。前活塞32與前腔體12的前端之間形成前動力空間S1,且前通道16連通於前動力空間S1。前動力供應裝置A3可經由前通道16提供前動力(front force)於前動力結構30,藉以移動前動力結構30。
於本實施例中,前動力供應裝置A3可經由前通道16調整前腔體12的前動力空間S1內的壓力來移動前動力結構30。前動力供應裝置A3可經由前通道16提供前動力流體至前動力空間S1內。當前動力供應裝置A3提供前動力流體至前動力空間S1內,並增加前動力空間S1內的壓力時,前動力流體可推動前活塞32沿一第一方向D1移動。換句話說,前動力流體於前動力空間S1內所產生之壓力可形成所述的前動力。
止擋部33設置於前套管31內,可位於前套管31的前端。止擋部33可朝向中心軸AX1延伸,且與中心軸AX1分離。此外,止擋部33可用以止擋夾爪機構50的夾爪52。
主動力結構(main-dynamic structure)40可移動地設置於前腔體12以及主腔體13內,且可沿中心軸AX1延伸及移動。此外,主動力結構40可移動至拉釘腔11內。主動力結構40包括一夾爪套管41、一壓制件42、一主杆件43、以及一主活塞44。夾爪套管41可移動地設置於前腔體12內,且可沿中心軸AX1延 伸及移動。此外,夾爪套管41可移動至拉釘腔11內。夾爪套管41位於前動力結構30內。於本實施例中,前套管31可環繞至少部分或全部的夾爪套管41。夾爪套管41可接觸於前套管31的內側壁,並沿前套管31的內側壁滑動。
壓制件42可設置於夾爪套管41的內側壁,且可位於夾爪套管41的前端。壓制件42可朝向中心軸AX1延伸,且與中心軸AX1分離。此外,壓制件42可對應於夾爪機構50的夾爪52,且用以將夾爪52朝向中心軸AX1移動。於本實施例中,壓制件42可與夾爪套管41一體成形,且可具有相同的材質。
如圖3所示,主杆件43連接於夾爪套管41,且位於前腔體12以及主腔體13內。主杆件43可穿過間隔壁W1的穿孔W11,且沿中心軸AX1延伸及移動。於本實施例中,主杆件43可固定於夾爪套管41。主杆件43可延伸至真空通道15內。主杆件43可接觸於真空通道15的內側壁,並沿真空通道15的內側壁滑動。此外,主杆件43具有一內通道431,沿中心軸AX1延伸並貫穿主杆件43。內通道431可與真空通道15連通。
主活塞44設置於主杆件43上,且接觸主腔體13的側壁。於本實施例中,主活塞44可環繞主杆件43的後端,且沿主腔體13的側壁滑動。主活塞44與間隔壁W1之間形成主動力空間S2,且主通道17連通於主動力空間S2。主動力供應裝置A4可經由主通道17提供主動力(main force)於主動力結構40,藉以移動主動力結構40。
於本實施例中,可經由主通道17調整主腔體13內的壓力來移動主動力結構40。主動力供應裝置A4可經由主通道17提供主動力流體至主動力空間S2內。當主動力供應裝置A4提供主動力流體至主動力空間S2內,並增加主動力空間S2內的壓力時,主動力流體可推動主活塞44沿第一方向D1移動。換句話說,主動力流體於主動力空間S2內所產生之壓力可形成所述的主動力。
夾爪機構50可移動地設置於主動力結構40內,且可沿中心軸AX1延伸及移動。夾爪機構50包括一吐釘杆51、以及多個夾爪52。吐釘杆51可移動地設置於主動力結構40的主杆件43內,且可沿中心軸AX1延伸及移動。吐釘杆 51可接觸於主杆件43的內通道431的內側壁,並沿內通道431的內側壁滑動。此外,吐釘杆51具有一退釘通道511,沿中心軸AX1延伸並貫穿吐釘杆51。退釘通道511可與內通道431及真空通道15連通。
於本實施例中,吐釘杆51可延伸至夾爪套管41內,且具有一夾爪座512。夾爪52可轉動地設置於夾爪座512的一端,且位於夾爪套管41及前套管31內。夾爪52可用以夾持拉釘E1的釘杆E11。夾爪座512可提供一彈力,使夾爪52遠離中心軸AX1。當夾爪52於開啟狀態時,退釘通道511連通於拉釘腔11。
由於夾爪座512所提供之彈力可使夾爪52抵接於壓制件42。於本實施例中,夾爪52以及壓制件42可為楔形。當夾爪52與壓制件42相背移動時,夾爪52的前端逐漸遠離中心軸AX1移動,並可使夾爪52呈現開啟狀態。當夾爪52與壓制件42相向移動時,夾爪52的前端逐漸朝向中心軸AX1移動,並可使夾爪52呈現閉合狀態。當夾爪52為閉合狀態時,夾爪52使退釘通道511與拉釘腔11分離。
前彈性元件60連接於主動力結構40以及夾爪機構50。前彈性元件60用以提供彈力於夾爪機構50,以使夾爪機構50沿第二方向D2移動。第二方向D2相反於第一方向D1。於本實施例中,前彈性元件60可為彈簧,且沿中心軸AX1延伸。吐釘杆51可穿過前彈性元件60。前彈性元件60的一端可位於內通道431內,且前彈性元件60的另一端可抵接於吐釘杆51的夾爪座512。
如圖2及圖3所示,主彈性元件70設置於主腔體13內,且連接於主動力結構40。主彈性元件70用以提供彈力於主動力結構40,以使主彈性元件70沿第二方向D2移動。此外,主彈性元件70所提供的彈力大於前彈性元件60所提供的彈力。於本實施例中,主彈性元件70可為彈簧,且沿中心軸AX1延伸。主杆件43可穿過主彈性元件70。主彈性元件70的一端可抵接於主腔體13的後壁,且主彈性元件70的另一端可抵接於主動力結構40的主活塞44。
圖5A及圖5B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拉釘夾持組件20的立體圖。於圖5A中,拉釘夾持組件20位於一閉合位置,且於圖5B中,拉釘夾持組 件20位於一開啟位置。圖5C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拉釘夾持組件20的分解圖。圖5D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拉釘夾持組件20的前視圖。如圖4所示,槍體10可更包括一夾持座18,位於槍體10的前側。前腔體12可延伸至夾持座18內。於本實施例中,拉釘夾持組件20可整合槍體10的夾持座18。當拉釘夾持組件20組裝完成後,再與槍體10的其餘部分進行組裝。
於本實施例中,夾持座18具有一承壓面181、二第一限制面182、以及四個樞接座183。前開口111可連接於承壓面181,且可位於承壓面181的中心。於本實施例中,承壓面181可為平面,且承壓面181與前開口111可垂直於中心軸AX1延伸。前開口111可為圓形,且直徑對應於拉釘E1的最大寬度。因此拉釘E1可經由前開口111由夾持座18內移出於夾持座18外。第一限制面182連接於承壓面181,且可位於承壓面181的兩相反側。此外,第一限制面182相對於承壓面181傾斜。樞接座183設置於承壓面181上,且與第一限制面182連接。樞接座183彼此相互分離。
拉釘夾持組件20包括二夾持件21、二軸杆22以及二扭力元件23。夾持件21設置於夾持座18上。每一夾持件21包括一夾持本體211、二樞接部212、以及一密合部213。夾持本體211、樞接部212、以及密合部213可為一體成形的結構。樞接部212連接於夾持本體211,且可位於夾持本體211的同一側。樞接部212相互分離且可相互平行。樞接部212可位於兩相鄰的樞接座183之間。密合部213連接於夾持本體211,且可位於兩個樞接座183之間。
軸杆22可沿垂直於中心軸AX1的方向延伸。軸杆22可穿過兩相鄰的樞接座183以及穿過位於樞接座183之間的樞接部212。此外,軸杆22可穿過扭力元件23。於本實施例中,軸杆22的兩端可固定於樞接座183,且軸杆22與樞接部212之間為可轉動的。扭力元件23設置於軸杆22,且可位於兩相鄰的樞接部212之間。扭力元件23用以提供夾持件21與夾持座18之間扭力。
於本實施例中,當夾持件21位於閉合位置時,夾持件21之間形成一釘孔24。釘孔24的直徑對應於釘杆E11的直徑,密合部213覆蓋於另一夾持件 21的側面。此外,夾持件21可貼合於承壓面181。當對拉釘E1進行拉斷的過程中,可藉由承壓面181的設計承受來自夾持件21的較大壓力,進而可強化自動拉鉚槍1的結構的強度。
於圖5D中的前視方向來看,夾持件21之間形成一Z型接縫。此外,當夾持件21夾持釘杆E11時,夾持件21、釘孔24、釘杆E11形成一密合結構。因此,藉由本揭露拉釘夾持組件20的密合結構的設計,可減少槍體10內部的真空吸力的損耗。
於本實施例中,夾持本體211具有一錐面2111,連接於釘孔24。當拉釘E1由拉釘腔11內部推出時,鉚頭E12可沿錐面2111滑動並推動夾持件21的前端遠離中心軸AX1旋轉,且使夾持件21位於開啟位置(如第5B圖所示)。因此,於本揭露中可藉由夾持件21的錐面2111的設計使得拉釘E1更能平順的推動拉釘夾持組件20。此外,當鉚頭E12推動夾持件21的前端遠離中心軸AX1旋轉時,可藉由夾持座18的第一限制面182來限制夾持件21的旋轉角度,以避免拉釘E1掉出於拉釘夾持組件20外。於本實施例中,當使夾持件21位於開啟位置時,夾持件21的樞接部212的第二限制面2121抵接且貼合於第一限制面182。
圖6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1的運作方法的流程圖。圖7A至圖7D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1的運作方法的中間階段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1的運作方法可經由下列步驟進行。於步驟S101中,藉由拉釘夾持組件20夾持拉釘E1。此時,拉釘E1的鉚頭E12抵靠於拉釘夾持組件20,且露出於拉釘夾持組件20外。釘杆E11位於拉釘腔11內,且穿過前開口111至拉釘夾持組件20內。此外,釘杆E11的末端可位於夾爪機構50的夾爪52內,且可位於夾爪套管41以及前套管31之內。
如圖3及圖7A所示,前動力結構30、主動力結構40以及夾爪機構50位於一預備位置。前動力供應裝置A3停止對前動力結構30提供前動力,且主動力供應裝置A4停止對主動力結構40提供主動力。藉由前彈性元件60對前動力結 構30的彈力,以及主彈性元件70對主動力結構40的彈力,使得前動力結構30的抵接於前腔體12的前端,且夾爪套管41抵接或鄰近於止擋部33。
此外,夾爪52的前端抵接於止擋部33。由於主彈性元件70所提供的彈力大於前彈性元件60所提供的彈力,因此夾爪52會被止擋部33推至夾爪套管41內,並使得夾爪52呈現開啟狀態。於本實施例中,圖3的真空裝置A2可對真空通道15提供吸力。由於真空通道15連通於退釘通道511,因此真空裝置A2可對釘杆E11產生吸力,以防止拉釘E1從拉釘夾持組件20掉出。
於步驟S103中,如圖3及圖7A所示,當使用者欲對一物件進行鉚合時,可將拉釘E1的鉚頭E12插至於一待鉚合件(圖未示),並按下按鈕B1。按鈕B1被觸發後會傳送觸發信號至控制裝置A5。控制裝置A5進而依據設計使拉釘供應裝置A1、真空裝置A2、前動力供應裝置A3、以及主動力供應裝置A4等依據時間等參數設定而運作。於步驟S103中,控制裝置A5接收觸發信號後啟動主動力供應裝置A4。主動力供應裝置A4提供主動力以使主動力結構40往第一方向D1產生拉力。
如圖7B所示,藉由前彈性元件60對夾爪機構50的彈力以及主動力結構40的拉力,使得夾爪52抵頂壓制件42,且與壓制件42相向移動。此時,夾爪52受到前彈性元件60的彈力而使夾爪52的前端突出於夾爪套管41。夾爪52抵頂壓制件42,並受到壓制件42的壓制而夾緊釘杆E11。最後藉由主動力結構40的拉力拉斷拉釘E1以使圖7A的鉚頭E12與釘杆E11分離。
於步驟S105中,如圖3及圖7B所示,當主動力供應裝置A4提供主動力一預定時間後,控制裝置A5啟動前動力供應裝置A3。前動力供應裝置A3提供前動力以使前動力結構30往第一方向D1產生拉力,並使前動力結構30沿第一方向D1相對於主動力結構40移動。舉例而言,預定時間可為0.1秒至1秒的範圍之間,但並不以此為限。換句話說,當前動力供應裝置A3提供前動力時,釘杆E11已分離,且夾爪52已沿第一方向D1移動一預定距離。舉例而言,預定距離可 為拉釘腔11於第一方向D1上的長度的0.2倍至0.8倍的範圍之間,但並不以此為限。
如圖7C所示,前動力結構30、主動力結構40以及夾爪機構50位於一退釘位置。由於前動力結構30的拉力大於前彈性元件60的彈力,進而使得前動力結構30的止擋部33沿第一方向D1推動夾爪52。此時,夾爪52與壓制件42相背移動,夾爪52的前端位於夾爪套管41之內,使得夾爪52呈現開啟狀態,並使得夾爪52釋放釘杆E11。
於步驟S107中,如圖3及圖7C所示,於夾爪52呈現開啟狀態下,藉由真空裝置A2對真空通道15所提供的吸力,使得釘杆E11從主動力結構40的內部排出。於本實施例中,釘杆E11沿著第一方向D1依序經由吐釘杆51的退釘通道511、主杆件43的內通道431至真空通道15後進入管路T2以排出於自動拉鉚槍1外。
於步驟S109中,如圖3及圖7D所示,當前動力供應裝置A3提供前動力一預定時間後,控制裝置A5停止前動力供應裝置A3運作。舉例而言,預定時間可為0.1秒至1秒的範圍之間,但並不以此為限。前動力供應裝置A3運作釋放前動力後,由於前彈性元件60沿第二方向D2的彈力大於前動力沿第一方向D1施加前動力結構30的拉力,前彈性元件60可推動夾爪機構50,以使夾爪52與壓制件42相向移動,進而使夾爪52藉由壓制件42的壓制形成閉合狀態。
如圖7D所示,前動力結構30、主動力結構40以及夾爪機構50位於一進釘位置。前動力結構30、夾爪套管41以及夾爪52遠離拉釘夾持組件20。前動力結構30及夾爪套管41可超過70%的體積位於前腔體12內,但並不以此為限。進釘通道14與拉釘腔11連通,且進釘通道14與拉釘腔11之間的開口未被前動力結構30所覆蓋。
之後,如圖3及圖7D所示,控制裝置A5啟動拉釘供應裝置A1運作,以將另一拉釘E1經由進釘通道14進入拉釘腔11內。此時,由於夾爪52為閉合狀 態,因此可防止拉釘E1的釘杆E11被真空裝置A2所提供的吸力吸入退釘通道511內。
步驟S111中,控制裝置A5控制主動力供應裝置A4停止運作,以釋放主動力。此時,由於主彈性元件70沿第二方向D2的彈力大於主動力沿第一方向D1施加主動力結構40的拉力,使得主動力結構40藉由主彈性元件70的推動沿第二方向D2移動,並推動拉釘E1穿過拉釘夾持組件20,且拉釘E1的鉚頭E12露出於拉釘夾持組件20。
因此本揭露的自動拉鉚槍1能於槍體10內進行快速供應拉釘E1的操作,而不需要以人工安裝拉釘E1於自動拉鉚槍1內,亦減少了人員被供料機構傷害的風險。
於本實施例中,止擋部33具有相對於中心軸AX1傾斜的外斜面331。因此當止擋部33沿第二方向D2推動釘杆E11時,可使得釘杆E11的末端沿外斜面331滑動至中心軸AX1的位置並可接觸夾爪52的前端。
當主動力結構40持續朝向第二方向D2移動,會使得前動力結構30、主動力結構40以及夾爪機構50位於回到如圖7A所示的預備位置,並執行步驟S101的流程。藉由主彈性元件70的彈力使主動力結構40推動前動力結構30以抵接於前腔體12的前端,且夾爪套管41抵接或鄰近於止擋部33。藉由前彈性元件60的彈力使夾爪52藉由前動力結構30的止擋部33的止擋維持於開啟狀態。
本實施例中,由於主彈性元件70所提供的彈力大於前彈性元件60所提供的彈力,因此止擋部33伸入夾爪套管41內並推動夾爪52與壓制件42進行相背移動,進而使得夾爪52呈現開啟狀態。藉由吸力將第二拉釘E1的釘杆E11吸入夾爪機構50內,以使拉釘E1的釘杆E11可進入夾爪52以及退釘通道511內。
當使用者按壓按鈕B1後,自動拉鉚系統會自動執行步驟S103至步驟S111,並回到步驟S101等待使用者進行鉚合的動作。舉例而言,由步驟S103使用者按下按鈕B1至步驟S107釘杆E11排出於自動拉鉚槍1外的時間可約為0.6秒,但並不以此為限。此外,由步驟S109供應拉釘E1進入拉釘腔11內到自動拉 鉚槍1回復至步驟S101的預備位置的時間可約為0.5秒,但並不以此為限。換句話說,自動拉鉚槍1由使用者按下按鈕B1後至補充拉釘E1至自動拉鉚槍1回復至預備位置的時間約為1.1秒,但並不以此為限。因此,本揭露的自動拉鉚槍1可利用多種動力快速地自動化進行拉鉚、退釘、進釘等動作,進而提高產品的生產效能。
圖8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1的分解圖。圖9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1的剖視圖。由於第二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1及系統與第一實施例相似,因此下列關於第二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1及系統的描述於以簡化,前述簡化的部分可參考第一實施例的描述。
於第二實施例中,自動拉鉚槍1可不包括第一實施例的前通道16以及前動力供應裝置A3。換句話說,於第二實施例中,可不需要灌入前動力流體進入前腔體12內。此外,於第二實施例中,拉釘腔11與前腔體12的直徑可相同。前述拉釘腔11與前腔體12的直徑可於垂直於中心軸AX1的方向上測量。
於第二實施例中,自動拉鉚槍1可更包括多個彈簧銷80,且槍體10更包括多個側開孔19。側開孔19連通於前腔體12,且可鄰近於間隔壁W1。側開孔19的延伸可垂直於中心軸AX1。彈簧銷80可移動地設置於側開孔19內,且彈簧銷80的末端81突出於前腔體12內。於本實施例中,彈簧銷80的末端81可具有弧形表面。彈簧銷80的數目可為三個,但並不以此為限。彈簧銷80的數目可為一個、或兩個以上。此外,側開孔19的數目等於彈簧銷80的數目。
於第二實施例中,前動力結構30可不包括前活塞32。前動力結構30具有一或多個限位槽34,位於前套管31的外側壁。限位槽34的形狀可為弧形,且可對應於彈簧銷80的末端81的形狀。當彈簧銷80位於限位槽34內時,彈簧銷80可限制前動力結構30的移動。於本實施例中,限位槽34可為一環形,環繞前套管31。於一些實施例中,限位槽34的數目對應於彈簧銷80的數目。
於第二實施例中,夾爪套管41更包括至少一滑槽411,位於夾爪套管41的外側壁。滑槽411可沿平行於中心軸AX1的方向延伸。換句話說,滑槽411 可沿第一方向D1或是第二方向D2延伸。滑槽411的長度可為夾爪套管41的長度的0.1倍至0.5倍的範圍之間。滑槽411的長度於平行於中心軸AX1的方向上測量。前動力結構30更包括一限位元件35,設置於前套管31的內側壁,且位於滑槽411內。
於本實施例中,限位元件35與滑槽411可限制前動力結構30與夾爪套管41之間移動的距離,藉以防止於前動力結構30與主動力結構40的移動中,前動力結構30脫離夾爪套管41,或是前動力結構30相對於夾爪套管41移動過長的距離,進而造成自動拉鉚槍1的損壞或是無法正常運作。
圖10A至圖10C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1的運作方法的中間階段的示意圖。由於第二實施例的運作方法與第一實施例的運作方法相似,因此第二實施例的運作方法的流程圖可參考圖6以及第一實施例的步驟S101至S111的描述。下列關於第二實施例的運作方法的描述於以簡化,前述簡化的部分可參考第一實施例的描述。
本實施例的自動拉鉚槍1的運作方法可經由下列步驟進行。於步驟S101中,如圖9所示,藉由拉釘夾持組件20夾持拉釘E1。於步驟S103中,如圖10A所示,提供主動力使主動力結構40往第一方向D1產生拉力,並使夾爪機構50的夾爪52夾持釘杆E11,進而將圖9的拉釘E1拉斷,並使釘杆E11沿第一方向D1移動。
於步驟S105中,如圖10A所示,當主動力結構40帶動前動力結構30沿第一方向D1持續移動時,前動力結構30的限位槽34會經過彈簧銷80的末端81。藉由彈簧銷80的彈力使得彈簧銷80的末端81位於限位槽34內,且停止前動力結構30朝向第一方向D1移動。如圖10B所示,當彈簧銷80的末端81位於限位槽34內時,釋放主動力,使得主動力結構40藉由主彈性元件70(可參考圖7C)的彈力沿第二方向D2移動。此時,藉由前動力結構30的止擋部33止擋夾爪52沿第二方向D2移動,因此造成夾爪52與壓制件42相背移動,使得夾爪52呈現開啟狀態,並使得夾爪52釋放釘杆E11。
於步驟S107中,如圖10B所示,於夾爪52呈現開啟狀態下,可藉由吸力使得釘杆E11從主動力結構40的內部排出。於步驟S109中,如圖10C所示,當主動力結構40持續往第二方向D2移動時,主動力結構40會推動前動力結構30往第二方向D2移動,並使彈簧銷80的末端81會脫離限位槽34。當彈簧銷80的末端81會脫離限位槽34後,前動力結構30為可移動狀態。換句話說,前動力結構30可相對於前腔體12移動。之後,藉由前彈性元件60推動夾爪機構50,以使夾爪52推動前動力結構30的止擋部33沿第二方向D2移動,且使夾爪52與壓制件42相向移動,進而使夾爪52突出夾爪套管41外,並藉由壓制件42的壓制形成閉合狀態。之後,如圖10C所示,前動力結構30、主動力結構40以及夾爪機構50位於一進釘位置。可提供另一拉釘E1,進入拉釘腔11。
於步驟S111中,如圖9所示,藉由主動力結構40推動另一拉釘E1穿過拉釘夾持組件20,且藉由吸力將釘杆E11吸入夾爪機構50內,並執行步驟S101的流程。當使用者按壓按鈕B1後,自動拉鉚系統會自動執行步驟S103至步驟S111,並回到步驟S101等待使用者進行鉚合的動作。
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發明的創作方案和創作構思結合生成的實際需要做出其他相應的改變或調整,而這些改變和調整都應屬本發明請求項的保護範圍。
1:自動拉鉚槍
10:槍體
11:拉釘腔
111:前開口
12:前腔體
13:主腔體
14:進釘通道
15:真空通道
16:前通道
17:主通道
20:拉釘夾持組件
30:前動力結構
40:主動力結構
41:夾爪套管
42:壓制件
43:主杆件
431:內通道
44:主活塞
50:夾爪機構
60:前彈性元件
70:主彈性元件
A1:拉釘供應裝置
A2:真空裝置
A3:前動力供應裝置
A4:主動力供應裝置
A5:控制裝置
AX1:中心軸
B1:按鈕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E1:拉釘
H1握把
S1:前動力空間
S2:主動力空間
T1、T2、T3、T4:管路
T5:信號線
W1:間隔壁
W11:穿孔

Claims (12)

  1. 一種自動拉鉚槍,包括:一槍體,包括一拉釘腔、一前腔體、以及一主腔體;一拉釘夾持組件,設置於上述槍體上,且鄰近於上述拉釘腔;一前動力結構,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拉釘腔以及上述前腔體內;一主動力結構,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前腔體以及上述主腔體內,且包括一夾爪套管,位於上述前動力結構內;一夾爪機構,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主動力結構內;一前彈性元件,連接於上述主動力結構以及上述夾爪機構,且用以提供彈力於上述夾爪機構;以及一主彈性元件,連接於上述主動力結構,且用以提供彈力於上述主動力結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拉鉚槍,其中上述主動力結構更包括:一主杆件,連接於上述夾爪套管,且位於上述前腔體以及上述主腔體內,其中上述槍體具有一間隔壁,位於上述前腔體以及上述主腔體之間,上述主杆件穿過上述間隔壁;以及一主活塞,設置於上述主杆件上,且接觸上述主腔體的側壁;其中上述主活塞與上述間隔壁之間形成一主動力空間,且一主通道連通於上述主動力空間,其中一主動力供應裝置,經由上述主通道提供主動力流體至上述主動力空間內。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拉鉚槍,其中上述前動力結構更包括:一前套管,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夾爪套管;以及一前活塞,設置於上述前套管上,且接觸上述前腔體的側壁; 其中上述前活塞與上述前腔體的前端之間形成一前動力空間,且一前通道連通於上述前動力空間,其中一前動力供應裝置,經由上述前通道提供前動力流體至上述前動力空間內。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拉鉚槍,其中上述夾爪機構更包括:一吐釘杆,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主動力結構內,且延伸至上述夾爪套管內,且具有一夾爪座;以及多個夾爪,可轉動地設置於上述夾爪座,且位於上述夾爪套管內;其中上述吐釘杆具有一退釘通道,當上述夾爪於一開啟狀態時,上述退釘通道連通於上述拉釘腔。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拉鉚槍,其中上述夾爪機構更包括多個夾爪,上述前動力結構更包括一止擋部,用以止擋或推動上述夾爪,且上述主動力結構更包括一壓制件,設置於上述夾爪套管內,且對應於上述夾爪,其中上述夾爪以及上述壓制件為楔形,其中當上述夾爪與上述壓制件相背移動時,上述夾爪逐漸遠離一中心軸移動,且當上述夾爪與上述壓制件相向移動時,上述夾爪逐漸朝向上述中心軸移動。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拉鉚槍,其中上述槍體更包括連通於上述拉釘腔的一進釘通道、以及連通於上述主腔體的一真空通道,其中一拉釘經由上述進釘通道進入上述拉釘腔內,且上述拉釘的釘杆經由上述真空通道排出。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拉鉚槍,其中上述槍體更包括一夾持座,且上述拉釘腔延伸至上述夾持座內,上述拉釘夾持組件包括:二夾持件,設置於上述夾持座上; 二軸杆,穿過上述夾持座以及上述夾持件;以及二扭力元件,設置於上述軸杆,且用以提供上述夾持件與上述夾持座之間扭力,其中當上述夾持件位於一閉合位置時,上述夾持件之間形成一釘孔。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拉鉚槍,其中更包括一彈簧銷,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槍體的一側開孔內,且上述前動力結構包括一限位槽,其中當上述彈簧銷位於上述限位槽內時,上述彈簧銷限制上述前動力結構的移動,其中上述夾爪套管包括一滑槽,且上述前動力結構包括一限位元件,位於上述滑槽內。
  9. 一種自動拉鉚槍的運作方法,包括:藉由一拉釘夾持組件夾持一拉釘,其中上述拉釘夾持組件設置於一槍體上,一主動力結構設置於上述槍體內,一夾爪機構設置於上述主動力結構內,且上述拉釘的釘杆位於上述夾爪機構內;提供主動力使上述主動力結構往第一方向產生拉力,並使上述夾爪機構夾持上述釘杆,進而將上述拉釘拉斷以使上述拉釘的鉚頭與上述釘杆分離,其中上述夾爪機構的夾爪藉由一前彈性元件所產生的彈力抵頂上述主動力結構的一壓制件,進而夾持上述釘杆;使一前動力結構相對於上述主動力結構移動,並使得上述夾爪釋放上述釘杆,其中上述壓制件以及上述夾爪位於上述前動力結構內;以及藉由吸力將上述釘杆從上述主動力結構的內部排出。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自動拉鉚槍的運作方法,更包括:使上述前彈性元件推動上述夾爪機構,進而使上述夾爪藉由上述壓制件的壓制形成閉合狀態;提供一另一拉釘,進入上述槍體的拉釘腔內; 釋放上述主動力以使上述主動力結構藉由一主彈性元件的推動沿相反於上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動;以及藉由上述主動力結構推動上述拉釘腔內的上述另一拉釘穿過上述拉釘夾持組件。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自動拉鉚槍的運作方法,更包括:藉由上述主彈性元件的彈力使上述主動力結構推動上述前動力結構抵接於上述拉釘腔;藉由上述前彈性元件的彈力使上述夾爪藉由上述前動力結構的止擋部的止擋維持於開啟狀態;以及藉由吸力將上述另一拉釘的釘杆吸入上述夾爪機構內。
  12. 如請求項9所述的自動拉鉚槍的運作方法,其中當一彈簧銷的末端位於上述前動力結構的限位槽內時,釋放上述主動力,使得上述主動力結構藉由一主彈性元件的彈力沿相反於上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動,藉由上述前動力結構的止擋部止擋上述夾爪沿上述第二方向移動,以使上述夾爪釋放上述釘杆,其中上述彈簧銷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槍體的側開孔。
TW109118154A 2020-03-27 2020-05-29 自動拉鉚槍及其運作方法 TWI7577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1989.2 2020-03-27
CN202010231989.2A CN113441672B (zh) 2020-03-27 2020-03-27 自动拉铆枪及其运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5953A TW202135953A (zh) 2021-10-01
TWI757754B true TWI757754B (zh) 2022-03-11

Family

ID=77808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8154A TWI757754B (zh) 2020-03-27 2020-05-29 自動拉鉚槍及其運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7041B2 (zh)
CN (1) CN113441672B (zh)
TW (1) TWI75775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9076A (ja) * 2003-08-18 2005-03-10 Lobtex Co Ltd リベッター
CN101612642A (zh) * 2008-06-26 2009-12-30 张文华 多功能拉铆枪
TWI677386B (zh) * 2018-10-18 2019-11-21 新加坡商雲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拉鉚槍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47085U (zh) * 1980-04-04 1981-11-05
JP4834418B2 (ja) * 2006-02-24 2011-12-14 株式会社ロブテックス リベッター、及び該リベッターを備えたリベッ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CN102240771B (zh) * 2011-04-07 2013-04-0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自动拉铆装置
CN202356567U (zh) * 2011-11-30 2012-08-01 林祐庆 拉钉枪退钉控制阀
CN202539457U (zh) * 2012-02-12 2012-11-21 深圳市君奕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抽芯铆钉拉铆枪的拉芯棒夹头模块结构
CN102527907B (zh) * 2012-02-12 2013-11-20 深圳市君奕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抽芯铆钉的拉铆枪
CN106903258A (zh) * 2017-02-17 2017-06-30 广州市创效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拉钉枪
CN207577342U (zh) * 2017-12-13 2018-07-06 四川九一零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电机铆钉压接设备
CN110834060A (zh) * 2018-08-15 2020-02-25 朝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拉钉枪
CN111069516B (zh) * 2018-10-18 2021-11-02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拉铆枪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9076A (ja) * 2003-08-18 2005-03-10 Lobtex Co Ltd リベッター
CN101612642A (zh) * 2008-06-26 2009-12-30 张文华 多功能拉铆枪
TWI677386B (zh) * 2018-10-18 2019-11-21 新加坡商雲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拉鉚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99738A1 (en) 2021-09-30
TW202135953A (zh) 2021-10-01
CN113441672B (zh) 2023-06-06
US11267041B2 (en) 2022-03-08
CN113441672A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89412B1 (en) Blind rivet fastening tool
US7475468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rivet machine
TWI554368B (zh) 用以驅動複數的緊固件之裝置
EP1621291B1 (en) Nail drive guide mechanism in nailing machine
JPS5916538B2 (ja) 盲鋲の自動鋲打方法及び鋲打機
US4535925A (en) Semi-automatic pneumatic expansion rivet gun
JP4694844B2 (ja) 連結ネジを打ち込むためのオートフィード式スクリュードライバー
JPS6054133B2 (ja) 帯条一連になつたリベツトを固定する工具
US8677588B2 (en) Rivet setting tool
GB2273902A (en) Machine for fastening blind rivets
EP2502686A1 (en) Blind rivet fastening device
PL194111B1 (pl) Przyrząd do jednostronnego nitowania bezudarowego nitami rurkowymi z rdzeniem
TWI757754B (zh) 自動拉鉚槍及其運作方法
CA1044492A (en) Blind riveting tools
TWI410309B (zh)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fasteners
CN106799705B (zh) 自动送钉扣环枪
MXPA06012452A (es) Remachadora de velocidad de alimentacion automatica.
US10105751B2 (en) Rivet dispenser and method for loading rivets into handheld rivet gun
JPH0441037A (ja) 連発リベッター
US3173456A (en) Powered hand tool for manipulating bundling straps
JP4577495B2 (ja) ネジ、釘等の打込機における打込ガイド機構
TWI630990B (zh) 具有可卸除工件接觸單元之緊固工具
JP2001293667A (ja) 釘打機のノーズ部に対する釘の案内構造
WO2019226436A1 (en) Powered fastener driving tool
TWI768768B (zh) 刀庫刀把保持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