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1672B - 自动拉铆枪及其运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拉铆枪及其运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1672B
CN113441672B CN202010231989.2A CN202010231989A CN113441672B CN 113441672 B CN113441672 B CN 113441672B CN 202010231989 A CN202010231989 A CN 202010231989A CN 113441672 B CN113441672 B CN 1134416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main
clamping jaw
power structur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19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41672A (zh
Inventor
薛炯旭
温世美
李日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lian Fugu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lian Fugu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lian Fugu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lian Fugu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19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1672B/zh
Priority to US16/878,837 priority patent/US11267041B2/en
Priority to TW109118154A priority patent/TWI757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41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1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41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1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10Riveting machines
    • B21J15/28Contro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rive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preceding sub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10Rivet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02Riveting procedures
    • B21J15/04Riveting hollow rivets mechanically
    • B21J15/043Riveting hollow rivets mechanically by pulling a mandr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10Riveting machines
    • B21J15/105Portable riv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10Riveting machines
    • B21J15/30Particular elements, e.g. supports; Suspension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rtable riveters
    • B21J15/32Devices for inserting or holding rivets in position with or without feed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38Accessorie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riveting, e.g. pliers for upsetting; Hand tools for rive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38Accessorie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riveting, e.g. pliers for upsetting; Hand tools for riveting
    • B21J15/50Removing or cutting devices for riv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拉铆枪及其运作方法,自动拉铆枪包括一枪体,包括一拉钉腔、一前腔体、以及一主腔体;一拉钉夹持组件,设置于上述枪体上,且邻近于上述拉钉腔;一前动力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拉钉腔以及上述前腔体内;一主动力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前腔体以及上述主腔体内,且包括一夹爪套管,位于上述前动力结构内;一夹爪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主动力结构内;一前弹性元件,连接于上述主动力结构以及上述夹爪机构,且用以提供弹力于上述夹爪机构;以及一主弹性元件,连接于上述主动力结构,且用以提供弹力于上述主动力结构。

Description

自动拉铆枪及其运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拉铆枪及其运作方法,尤指一种自动拉铆枪及其运作方法。
背景技术
拉铆枪用于各类金属板材、管材等制造工业的紧固铆接,广泛应用于汽车、 航空、铁道、制冷、电梯、开关、仪器、家俱、装饰等机电和轻工产品的铆接。 习知的拉铆枪需以人工将拉钉安装于拉铆枪内,其作业效率低,进而降低了产品 生产的效率。于另一习知技术中,于拉铆枪额外增加供钉机构,而供钉机构的运 动部位完全裸露在外,存在安全隐患,提高了人员被机械伤害的风险。
铆接的速度对于产品的生产效能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因此,为了能提高产 品的生产效率,需要提供一种拉铆枪的改进方案,以使拉铆枪能达成快速的进行 拉铆、退钉、进钉等动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拉铆枪,能于拉铆枪的枪体内进行快速 供应拉钉的操作,而不需要以人工安装拉钉于拉铆枪内,亦减少了人员被供料机 构伤害的风险。此外,本揭露之自动拉铆枪可利用多种动力来达成自动化的操作, 达成快速的进行拉铆、退钉、进钉等动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一实施例揭露一种自动拉铆枪,包括一枪体,包括一拉钉腔、一前腔 体、以及一主腔体;一拉钉夹持组件,设置于上述枪体上,且邻近于上述拉钉腔; 一前动力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拉钉腔以及上述前腔体内;一主动力结构, 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前腔体以及上述主腔体内,且包括一夹爪套管,位于上述前 动力结构内;一夹爪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主动力结构内;一前弹性元件, 连接于上述主动力结构以及上述夹爪机构,且用以提供弹力于上述夹爪机构;以 及一主弹性元件,连接于上述主动力结构,且用以提供弹力于上述主动力结构。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主动力结构更包括一主杆件,连接于上述夹爪套 管,且位于上述前腔体以及上述主腔体内,其中上述枪体具有一间隔壁,位于上 述前腔体以及上述主腔体之间,上述主杆件穿过上述间隔壁;以及一主活塞,设 置于上述主杆件上,且接触上述主腔体的侧壁。上述主活塞与上述间隔壁之间形 成一主动力空间,且一主通道连通于上述主动力空间。一主动力供应装置,经由 上述主通道提供主动力流体至上述主动力空间内。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前动力结构更包括一前套管,可移动地设置于上 述夹爪套管;以及一前活塞,设置于上述前套管上,且接触上述前腔体的侧壁。 上述前活塞与上述前腔体的前端之间形成一前动力空间,且一前通道连通于上述 前动力空间。一前动力供应装置,经由上述前通道提供前动力流体至上述前动力 空间内。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夹爪机构更包括一吐钉杆,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 主动力结构内,且延伸至上述夹爪套管内,且具有一夹爪座;以及多个夹爪,可 转动地设置于上述夹爪座,且位于上述夹爪套管内。上述吐钉杆具有一退钉通道, 当上述夹爪于一开启状态时,上述退钉通道连通于上述拉钉腔。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夹爪机构更包括多个夹爪。上述前动力结构更包 括一止挡部,用以止挡或推动上述夹爪。上述主动力结构更包括一压制件,设置 于上述夹爪套管内,且对应于上述夹爪。上述夹爪以及上述压制件为楔形。当上 述夹爪与上述压制件相背移动时,上述夹爪逐渐远离一中心轴移动。当上述夹爪 与上述压制件相向移动时,上述夹爪逐渐朝向上述中心轴移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述枪体更包括连通于上述拉钉腔的一进钉通道、以及 连通于上述主腔体的一真空通道。一拉钉经由上述进钉通道进入上述拉钉腔内, 且上述拉钉的钉杆经由上述真空通道排出。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枪体更包括一夹持座,且上述拉钉腔延伸至上述 夹持座内。上述拉钉夹持组件包括二夹持件,设置于上述夹持座上;二轴杆,穿 过上述夹持座以及上述夹持件;以及二扭力元件,设置于上述轴杆,且用以提供 上述夹持件与上述夹持件之间扭力。当上述夹持件位于一闭合位置时,上述夹持 件之间形成一钉孔。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自动拉铆枪更包括一弹簧销,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枪 体的一侧开孔内。上述前动力结构包括一限位槽。当上述弹簧销位于上述限位槽 内时,上述弹簧销限制上述前动力结构的移动。上述夹爪套管包括一滑槽,且上 述前动力结构包括一限位元件,位于上述滑槽内。
本发明一实施例揭露一种自动拉铆枪的运作方法,包括藉由一拉钉夹持组件 夹持一拉钉,其中上述拉钉夹持组件设置于一枪体上,一主动力结构设置于上述 枪体内,一夹爪机构设置于上述主动力结构内,且上述拉钉的钉杆位于上述夹爪 机构内;提供主动力使上述主动力结构往第一方向产生拉力,并使上述夹爪机构 夹持上述钉杆,进而将上述拉钉拉断以使上述拉钉的铆头与上述钉杆分离,其中 上述夹爪机构的夹爪藉由一前弹性元件所产生的弹力抵顶上述主动力结构的一压 制件,进而夹持上述钉杆;使一前动力结构相对于上述主动力结构移动,并使得 上述夹爪释放上述钉杆,其中上述压制件以及上述夹爪位于上述前动力结构内; 以及藉由吸力将上述钉杆从上述主动力结构的内部排出。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自动拉铆枪的运作方法更包括使上述前弹性元件推动 上述夹爪机构,进而使上述夹爪藉由上述压制件的压制形成闭合状态;提供一另 一拉钉,进入上述枪体的拉钉腔内;释放上述主动力以使上述主动力结构藉由一 主弹性元件的推动沿相反于上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及藉由上述主动力 结构推动上述拉钉腔内的上述另一拉钉穿过上述拉钉夹持组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自动拉铆枪的运作方法更包括藉由上述主弹性元件的 弹力使上述主动力结构推动上述前动力结构抵接于上述拉钉腔;藉由上述前弹性 元件的弹力使上述夹爪藉由上述前动力结构的止挡部的止挡维持于开启状态;以 及藉由吸力将上述另一拉钉的钉杆吸入上述夹爪机构内。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当一弹簧销的末端位于上述前动力结构的限位槽内时, 释放上述主动力,使得上述主动力结构藉由一主弹性元件的弹力沿相反于上述第 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藉由上述前动力结构的止挡部止挡上述夹爪沿上述第二 方向移动,以使上述夹爪释放上述钉杆。上述弹簧销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枪体的 侧开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的分解图。
图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拉铆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的剖视图。
图5A及图5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拉钉夹持组件的立体图。
图5C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拉钉夹持组件的分解图。
图5D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拉钉夹持组件的前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的运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7A至图7D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的运作方法的中间阶段的示 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的分解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的剖视图。
图10A至图10C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的运作方法的中间阶段的示 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自动拉铆枪 1
枪体 10
拉钉腔 11
前开口 111
前腔体 12
主腔体 13
进钉通道 14
真空通道 15
前通道 16
主通道 17
夹持座 18
承压面 181
第一限制面 182
枢接座 183
侧开孔 19
拉钉夹持组件 20
夹持件 21
夹持本体 211
锥面 2111
枢接部 212
第二限制面 2121
密合部 213
轴杆 22
扭力元件 23
钉孔 24
前动力结构 30
前套管 31
前活塞 32
止挡部 33
外斜面 331
限位槽 34
限位元件 35
主动力结构 40
夹爪套管 41
滑槽 411
压制件 42
主杆件 43
内通道 431
主活塞 44
夹爪机构 50
吐钉杆 51
退钉通道 511
夹爪座 512
夹爪 52
前弹性元件 60
主弹性元件 70
弹簧销 80
末端 81
拉钉供应装置 A1
真空装置 A2
前动力供应装置 A3
主动力供应装置 A4
控制装置 A5
中心轴 AX1
按钮 B1
第一方向 D1
第二方向 D2
拉钉 E1
钉杆 E11
铆头 E12
握把 H1
前动力空间 S1
主动力空间 S2
管路 T1、T2、T3、T4
信号线 T5
间隔壁 W1
穿孔 W1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本发明提供许多可供应用的创作概念,其 可以多种特定型式实施。文中所举例讨论的特定实施例仅为制造与使用本发明的 特定方式,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 的范围。
此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 楚地叙述本发明,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的间具有任何关连性。需 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 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 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 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 /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1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发 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1的分解图。图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 拉铆系统的示意图。自动拉铆枪1可用利用拉钉E1将两物件进行铆合。本揭露之 自动拉铆枪1可利用多种动力来达成自动化的操作,达成快速的进行拉铆、退钉、 进钉等动作。
自动拉铆枪1可包括一枪体10、一拉钉夹持组件20、一前动力结构30、一主 动力结构40、以及一夹爪机构50。枪体10可大致沿一中心轴(axis)AX1延伸。枪 体10包括一拉钉腔11、一前腔体12、一主腔体13、一进钉通道14、一真空通道 15、一前通道16、以及一主通道17。拉钉腔11、前腔体12、主腔体13、以及真 空通道15可沿中心轴AX1依序排列。此外,中心轴AX1可通过拉钉腔11、前腔 体12、主腔体13、及/或真空通道15的中心。
拉钉腔11位于枪体10的前侧,可用以容纳一拉钉E1。拉钉腔11可为圆柱形, 且可沿中心轴AX1延伸。拉钉腔11具有一前开口111,位于枪体10的前端。拉 钉E1可穿过前开口111,而露出于枪体10的前端。
前腔体12可连通于拉钉腔11。于本实施例中,前腔体12可直接连通于拉钉 腔11。前腔体12可为圆柱形,且可沿中心轴AX1延伸。于本实施例中,前腔体 12的体积可大于拉钉腔11的体积,且前腔体12的直径可大于拉钉腔11的直径。 于一些实施例中,前腔体12的体积可为拉钉腔11的体积的1.1倍至2倍的范围之 间。于本实施例中,前腔体12的体积可为拉钉腔11的直径的1.1倍至1.6倍的范 围之间。
主腔体13可连通于前腔体12。于本实施例中,枪体10的一间隔壁W1可位 于主腔体13以及前腔体12之间,主腔体13经由间隔壁W1的穿孔W11连通于前 腔体12。主腔体13可为圆柱形,且可沿中心轴AX1延伸。于本实施例中,主腔 体13的体积可大于前腔体12的体积,且主腔体13的直径可等于或大致等于前腔 体12的直径。于一些实施例中,主腔体13的体积可为前腔体12的体积的1.5倍 至5倍的范围之间。于本揭露中,“大致等于”可包括“等于”的实施态样,且“大致 等于”包括误差范围于-5%至+5%的范围之间的数值。
进钉通道14可连通于拉钉腔11。进钉通道14可沿与中心轴AX1倾斜的方向 延伸。进钉通道14可经由一管路(pipe)T1连接于一拉钉供应装置A1。拉钉供应 装置A1用以经由管路T1输送拉钉E1进入进钉通道14,且拉钉E1经由进钉通道 14进入拉钉腔11。
真空通道15可连通于主腔体13,且可沿中心轴A1延伸。于本实施例中,真 空通道15可延伸至主腔体13内。真空通道15可经由一管路T2连接于一真空装 置A2。真空装置A2可经由管路T2提供一吸力于真空通道15。枪体10内拉钉E1 的钉杆可藉由吸力经由真空通道15排出于枪体10外。
前通道16可连通于前腔体12。前通道16可经由一管路T3连接于一前动力供 应装置A3。前动力供应装置A3可经由管路T3输送前动力流体于前通道16,且 前动力流体可经由前通道16进入前腔体12内。上述前动力流体可为气体或是液 体。于本实施例中,前动力流体可为气体,且可为空气。
主通道17可连通于主腔体13。主通道17可经由一管路T4连接于一主动力供 应装置A4。主动力供应装置A4可经由管路T4输送主动力流体于主通道17,且 主动力流体可经由主通道17进入主腔体13内。上述主动力流体可为气体或是液 体。于本实施例中,主动力流体可为液体,且可为油。
于本实施例中,自动拉铆枪1可更包括一握把H1以及一按钮B1。握把H1 设置于枪体10上。前通道16以及主通道17可延伸至握把H1,管路T3及管路 T4经由握把H1的底端连通于前通道16及主通道17。按钮B1设置于握把H1上, 且按钮B1经由一信号线T5电性连接于一控制装置A5。于一些实施例中,自动拉 铆枪1可不包括握把H1。按钮B1设置于枪体10上。
控制装置A5电性连接于拉钉供应装置A1、真空装置A2、前动力供应装置 A3、以及主动力供应装置A4。当按钮B1被按压时,按钮B1经由信号线T5发送 一触发信号至控制装置A5。控制装置A5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控制拉钉供应装置 A1、真空装置A2、前动力供应装置A3、以及主动力供应装置A4运作。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1的剖视图。拉钉夹持组件20 设置于枪体10的前端上,且邻近于拉钉腔11。拉钉夹持组件20可用以夹持穿过 前开口111的拉钉E1。前动力结构(front-dynamic structure)30可移动地设置于拉钉 腔11以及前腔体12内,且可沿中心轴AX1延伸及移动。前动力结构30包括一前 套管31、一前活塞32、以及一止挡部33。前套管31可移动地设置于拉钉腔11以 及前腔体12内,且可沿中心轴AX1延伸及移动。前套管31可接触于拉钉腔11 的侧壁,并沿拉钉腔11的侧壁滑动。此外,前套管31可移动地设置于主动力结 构40的夹爪套管41。
前活塞32设置于前套管31上,且接触于前腔体12的侧壁。于本实施例中, 前活塞32可环绕前套管31的后端,且沿前腔体12的侧壁滑动。前活塞32与前 腔体12的前端之间形成前动力空间S1,且前通道16连通于前动力空间S1。前动 力供应装置A3可经由前通道16提供前动力(front force)于前动力结构30,藉以移 动前动力结构30。
于本实施例中,前动力供应装置A3可经由前通道16调整前腔体12的前动力 空间S1内的压力来移动前动力结构30。前动力供应装置A3可经由前通道16提 供前动力流体至前动力空间S1内。当前动力供应装置A3提供前动力流体至前动 力空间S1内,并增加前动力空间S1内的压力时,前动力流体可推动前活塞32沿 一第一方向D1移动。换句话说,前动力流体于前动力空间S1内所产生之压力可 形成所述的前动力。
止挡部33设置于前套管31内,可位于前套管31的前端。止挡部33可朝向 中心轴AX1延伸,且与中心轴AX1分离。此外,止挡部33可用以止挡夹爪机构 50的夹爪52。
主动力结构(main-dynamic structure)40可移动地设置于前腔体12以及主腔体13内,且可沿中心轴AX1延伸及移动。此外,主动力结构40可移动至拉钉腔11 内。主动力结构40包括一夹爪套管41、一压制件42、一主杆件43、以及一主活 塞44。夹爪套管41可移动地设置于前腔体12内,且可沿中心轴AX1延伸及移动。 此外,夹爪套管41可移动至拉钉腔11内。夹爪套管41位于前动力结构30内。 于本实施例中,前套管31可环绕至少部分或全部的夹爪套管41。夹爪套管41可 接触于前套管31的内侧壁,并沿前套管31的内侧壁滑动。
压制件42可设置于夹爪套管41的内侧壁,且可位于夹爪套管41的前端。压 制件42可朝向中心轴AX1延伸,且与中心轴AX1分离。此外,压制件42可对应 于夹爪机构50的夹爪52,且用以将夹爪52朝向中心轴AX1移动。于本实施例中, 压制件42可与夹爪套管41一体成形,且可具有相同的材质。
如图3所示,主杆件43连接于夹爪套管41,且位于前腔体12以及主腔体13 内。主杆件43可穿过间隔壁W1的穿孔W11,且沿中心轴AX1延伸及移动。于 本实施例中,主杆件43可固定于夹爪套管41。主杆件43可延伸至真空通道15内。 主杆件43可接触于真空通道15的内侧壁,并沿真空通道15的内侧壁滑动。此外, 主杆件43具有一内通道431,沿中心轴AX1延伸并贯穿主杆件43。内通道431 可与真空通道15连通。
主活塞44设置于主杆件43上,且接触主腔体13的侧壁。于本实施例中,主 活塞44可环绕主杆件43的后端,且沿主腔体13的侧壁滑动。主活塞44与间隔 壁W1之间形成主动力空间S2,且主通道17连通于主动力空间S2。主动力供应 装置A4可经由主通道17提供主动力(main force)于主动力结构40,藉以移动主动 力结构40。
于本实施例中,可经由主通道17调整主腔体13内的压力来移动主动力结构 40。主动力供应装置A4可经由主通道17提供主动力流体至主动力空间S2内。当 主动力供应装置A4提供主动力流体至主动力空间S2内,并增加主动力空间S2 内的压力时,主动力流体可推动主活塞44沿第一方向D1移动。换句话说,主动 力流体于主动力空间S2内所产生之压力可形成所述的主动力。
夹爪机构50可移动地设置于主动力结构40内,且可沿中心轴AX1延伸及移 动。夹爪机构50包括一吐钉杆51、以及多个夹爪52。吐钉杆51可移动地设置于 主动力结构40的主杆件43内,且可沿中心轴AX1延伸及移动。吐钉杆51可接 触于主杆件43的内通道431的内侧壁,并沿内通道431的内侧壁滑动。此外,吐 钉杆51具有一退钉通道511,沿中心轴AX1延伸并贯穿吐钉杆51。退钉通道511 可与内通道431及真空通道15连通。
于本实施例中,吐钉杆51可延伸至夹爪套管41内,且具有一夹爪座512。夹 爪52可转动地设置于夹爪座512的一端,且位于夹爪套管41及前套管31内。夹 爪52可用以夹持拉钉E1的钉杆E11。夹爪座512可提供一弹力,使夹爪52远离 中心轴AX1。当夹爪52于开启状态时,退钉通道511连通于拉钉腔11。
由于夹爪座512所提供之弹力可使夹爪52抵接于压制件42。于本实施例中, 夹爪52以及压制件42可为楔形。当夹爪52与压制件42相背移动时,夹爪52的 前端逐渐远离中心轴AX1移动,并可使夹爪52呈现开启状态。当夹爪52与压制 件42相向移动时,夹爪52的前端逐渐朝向中心轴AX1移动,并可使夹爪52呈 现闭合状态。当夹爪52为闭合状态时,夹爪52使退钉通道511与拉钉腔11分离。
前弹性元件60连接于主动力结构40以及夹爪机构50。前弹性元件60用以提 供弹力于夹爪机构50,以使夹爪机构50沿第二方向D2移动。第二方向D2相反 于第一方向D1。于本实施例中,前弹性元件60可为弹簧,且沿中心轴AX1延伸。 吐钉杆51可穿过前弹性元件60。前弹性元件60的一端可位于内通道431内,且 前弹性元件60的另一端可抵接于吐钉杆51的夹爪座512。
如图2及图3所示,主弹性元件70设置于主腔体13内,且连接于主动力结 构40。主弹性元件70用以提供弹力于主动力结构40,以使主弹性元件70沿第二 方向D2移动。此外,主弹性元件70所提供的弹力大于前弹性元件60所提供的弹 力。于本实施例中,主弹性元件70可为弹簧,且沿中心轴AX1延伸。主杆件43 可穿过主弹性元件70。主弹性元件70的一端可抵接于主腔体13的后壁,且主弹 性元件70的另一端可抵接于主动力结构40的主活塞44。
图5A及图5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拉钉夹持组件20的立体图。于图 5A中,拉钉夹持组件20位于一闭合位置,且于图5B中,拉钉夹持组件20位于 一开启位置。图5C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拉钉夹持组件20的分解图。图 5D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拉钉夹持组件20的前视图。如图4所示,枪体 10可更包括一夹持座18,位于枪体10的前侧。前腔体12可延伸至夹持座18内。 于本实施例中,拉钉夹持组件20可整合枪体10的夹持座18。当拉钉夹持组件20 组装完成后,再与枪体10的其余部分进行组装。
于本实施例中,夹持座18具有一承压面181、二第一限制面182、以及四个 枢接座183。前开口111可连接于承压面181,且可位于承压面181的中心。于本 实施例中,承压面181可为平面,且承压面181与前开口111可垂直于中心轴AX1 延伸。前开口111可为圆形,且直径对应于拉钉E1的最大宽度。因此拉钉E1可 经由前开口111由夹持座18内移出于夹持座18外。第一限制面182连接于承压面 181,且可位于承压面181的两相反侧。此外,第一限制面182相对于承压面181 倾斜。枢接座183设置于承压面181上,且与第一限制面182连接。枢接座183 彼此相互分离。
拉钉夹持组件20包括二夹持件21、二轴杆22以及二扭力元件23。夹持件21 设置于夹持座18上。每一夹持件21包括一夹持本体211、二枢接部212、以及一 密合部213。夹持本体211、枢接部212、以及密合部213可为一体成形的结构。 枢接部212连接于夹持本体211,且可位于夹持本体211的同一侧。枢接部212相 互分离且可相互平行。枢接部212可位于两相邻的枢接座183之间。密合部213 连接于夹持本体211,且可位于两个枢接座183之间。
轴杆22可沿垂直于中心轴AX1的方向延伸。轴杆22可穿过两相邻的枢接座 183以及穿过位于枢接座183之间的枢接部212。此外,轴杆22可穿过扭力元件 23。于本实施例中,轴杆22的两端可固定于枢接座183,且轴杆22与枢接部212 之间为可转动的。扭力元件23设置于轴杆22,且可位于两相邻的枢接部212之间。 扭力元件23用以提供夹持件21与夹持座18之间扭力。
于本实施例中,当夹持件21位于闭合位置时,夹持件21之间形成一钉孔24。 钉孔24的直径对应于钉杆E11的直径,密合部213覆盖于另一夹持件21的侧面。 此外,夹持件21可贴合于承压面181。当对拉钉E1进行拉断的过程中,可藉由承 压面181的设计承受来自夹持件21的较大压力,进而可强化自动拉铆枪1的结构 的强度。
于图5D中的前视方向来看,夹持件21之间形成一Z型接缝。此外,当夹持 件21夹持钉杆E11时,夹持件21、钉孔24、钉杆E11形成一密合结构。因此, 藉由本揭露拉钉夹持组件20的密合结构的设计,可减少枪体10内部的真空吸力 的损耗。
于本实施例中,夹持本体211具有一锥面2111,连接于钉孔24。当拉钉E1 由拉钉腔11内部推出时,铆头E12可沿锥面2111滑动并推动夹持件21的前端远 离中心轴AX1旋转,且使夹持件21位于开启位置(如图5B所示)。因此,于本揭 露中可藉由夹持件21的锥面2111的设计使得拉钉E1更能平顺的推动拉钉夹持组 件20。此外,当铆头E12推动夹持件21的前端远离中心轴AX1旋转时,可藉由 夹持座18的第一限制面182来限制夹持件21的旋转角度,以避免拉钉E1掉出于 拉钉夹持组件20外。于本实施例中,当使夹持件21位于开启位置时,夹持件21 的枢接部212的第二限制面2121抵接且贴合于第一限制面182。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1的运作方法的流程图。图7A 至图7D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1的运作方法的中间阶段的示意图。本 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1的运作方法可经由下列步骤进行。于步骤S101中,藉由拉 钉夹持组件20夹持拉钉E1。此时,拉钉E1的铆头E12抵靠于拉钉夹持组件20, 且露出于拉钉夹持组件20外。钉杆E11位于拉钉腔11内,且穿过前开口111至 拉钉夹持组件20内。此外,钉杆E11的末端可位于夹爪机构50的夹爪52内,且 可位于夹爪套管41以及前套管31之内。
如图3及图7A所示,前动力结构30、主动力结构40以及夹爪机构50位于 一预备位置。前动力供应装置A3停止对前动力结构30提供前动力,且主动力供 应装置A4停止对主动力结构40提供主动力。藉由前弹性元件60对前动力结构 30的弹力,以及主弹性元件70对主动力结构40的弹力,使得前动力结构30的抵 接于前腔体12的前端,且夹爪套管41抵接或邻近于止挡部33。
此外,夹爪52的前端抵接于止挡部33。由于主弹性元件70所提供的弹力大 于前弹性元件60所提供的弹力,因此夹爪52会被止挡部33推至夹爪套管41内, 并使得夹爪52呈现开启状态。于本实施例中,图3的真空装置A2可对真空通道 15提供吸力。由于真空通道15连通于退钉通道511,因此真空装置A2可对钉杆 E11产生吸力,以防止拉钉E1从拉钉夹持组件20掉出。
于步骤S103中,如图3及图7A所示,当使用者欲对一物件进行铆合时,可 将拉钉E1的铆头E12插至于一待铆合件(图未示),并按下按钮B1。按钮B1被触 发后会传送触发信号至控制装置A5。控制装置A5进而依据设计使拉钉供应装置 A1、真空装置A2、前动力供应装置A3、以及主动力供应装置A4等依据时间等参 数设定而运作。于步骤S103中,控制装置A5接收触发信号后启动主动力供应装 置A4。主动力供应装置A4提供主动力以使主动力结构40往第一方向D1产生拉 力。
如图7B所示,藉由前弹性元件60对夹爪机构50的弹力以及主动力结构40 的拉力,使得夹爪52抵顶压制件42,且与压制件42相向移动。此时,夹爪52受 到前弹性元件60的弹力而使夹爪52的前端突出于夹爪套管41。夹爪52抵顶压制 件42,并受到压制件42的压制而夹紧钉杆E11。最后藉由主动力结构40的拉力 拉断拉钉E1以使图7A的铆头E12与钉杆E11分离。
于步骤S105中,如图3及图7B所示,当主动力供应装置A4提供主动力一 预定时间后,控制装置A5启动前动力供应装置A3。前动力供应装置A3提供前动 力以使前动力结构30往第一方向D1产生拉力,并使前动力结构30沿第一方向 D1相对于主动力结构40移动。举例而言,预定时间可为0.1秒至1秒的范围之间, 但并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当前动力供应装置A3提供前动力时,钉杆E11已分 离,且夹爪52已沿第一方向D1移动一预定距离。举例而言,预定距离可为拉钉 腔11于第一方向D1上的长度的0.2倍至0.8倍的范围之间,但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7C所示,前动力结构30、主动力结构40以及夹爪机构50位于一退钉位 置。由于前动力结构30的拉力大于前弹性元件60的弹力,进而使得前动力结构 30的止挡部33沿第一方向D1推动夹爪52。此时,夹爪52与压制件42相背移动, 夹爪52的前端位于夹爪套管41之内,使得夹爪52呈现开启状态,并使得夹爪52 释放钉杆E11。
于步骤S107中,如图3及图7C所示,于夹爪52呈现开启状态下,藉由真空 装置A2对真空通道15所提供的吸力,使得钉杆E11从主动力结构40的内部排出。 于本实施例中,钉杆E11沿着第一方向D1依序经由吐钉杆51的退钉通道511、 主杆件43的内通道431至真空通道15后进入管路T2以排出于自动拉铆枪1外。
于步骤S109中,如图3及图7D所示,当前动力供应装置A3提供前动力一 预定时间后,控制装置A5停止前动力供应装置A3运作。举例而言,预定时间可 为0.1秒至1秒的范围之间,但并不以此为限。前动力供应装置A3运作释放前动 力后,由于前弹性元件60沿第二方向D2的弹力大于前动力沿第一方向D1施加 前动力结构30的拉力,前弹性元件60可推动夹爪机构50,以使夹爪52与压制件42相向移动,进而使夹爪52藉由压制件42的压制形成闭合状态。
如图7D所示,前动力结构30、主动力结构40以及夹爪机构50位于一进钉 位置。前动力结构30、夹爪套管41以及夹爪52远离拉钉夹持组件20。前动力结 构30及夹爪套管41可超过70%的体积位于前腔体12内,但并不以此为限。进钉 通道14与拉钉腔11连通,且进钉通道14与拉钉腔11之间的开口未被前动力结构 30所覆盖。
之后,如图3及图7D所示,控制装置A5启动拉钉供应装置A1运作,以将 另一拉钉E1经由进钉通道14进入拉钉腔11内。此时,由于夹爪52为闭合状态, 因此可防止拉钉E1的钉杆E11被真空装置A2所提供的吸力吸入退钉通道511内。
步骤S111中,控制装置A5控制主动力供应装置A4停止运作,以释放主动力。 此时,由于主弹性元件70沿第二方向D2的弹力大于主动力沿第一方向D1施加 主动力结构40的拉力,使得主动力结构40藉由主弹性元件70的推动沿第二方向 D2移动,并推动拉钉E1穿过拉钉夹持组件20,且拉钉E1的铆头E12露出于拉 钉夹持组件20。
因此本揭露的自动拉铆枪1能于枪体10内进行快速供应拉钉E1的操作,而 不需要以人工安装拉钉E1于自动拉铆枪1内,亦减少了人员被供料机构伤害的风 险。
于本实施例中,止挡部33具有相对于中心轴AX1倾斜的外斜面331。因此当 止挡部33沿第二方向D2推动钉杆E11时,可使得钉杆E11的末端沿外斜面331 滑动至中心轴AX1的位置并可接触夹爪52的前端。
当主动力结构40持续朝向第二方向D2移动,会使得前动力结构30、主动力 结构40以及夹爪机构50位于回到如图7A所示的预备位置,并执行步骤S101的 流程。藉由主弹性元件70的弹力使主动力结构40推动前动力结构30以抵接于前 腔体12的前端,且夹爪套管41抵接或邻近于止挡部33。藉由前弹性元件60的弹 力使夹爪52藉由前动力结构30的止挡部33的止挡维持于开启状态。
本实施例中,由于主弹性元件70所提供的弹力大于前弹性元件60所提供的 弹力,因此止挡部33伸入夹爪套管41内并推动夹爪52与压制件42进行相背移 动,进而使得夹爪52呈现开启状态。藉由吸力将第二拉钉E1的钉杆E11吸入夹 爪机构50内,以使拉钉E1的钉杆E11可进入夹爪52以及退钉通道511内。
当使用者按压按钮B1后,自动拉铆系统会自动执行步骤S103至步骤S111, 并回到步骤S101等待使用者进行铆合的动作。举例而言,由步骤S103使用者按 下按钮B1至步骤S107钉杆E11排出于自动拉铆枪1外的时间可约为0.6秒,但 并不以此为限。此外,由步骤S109供应拉钉E1进入拉钉腔11内到自动拉铆枪1 回复至步骤S101的预备位置的时间可约为0.5秒,但并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 自动拉铆枪1由使用者按下按钮B1后至补充拉钉E1至自动拉铆枪1回复至预备 位置的时间约为1.1秒,但并不以此为限。因此,本揭露的自动拉铆枪1可利用多 种动力快速地自动化进行拉铆、退钉、进钉等动作,进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能。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1的分解图。图9为根据本发 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1的剖视图。由于第二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1及系 统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因此下列关于第二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1及系统的描述于 以简化,前述简化的部分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描述。
于第二实施例中,自动拉铆枪1可不包括第一实施例的前通道16以及前动力 供应装置A3。换句话说,于第二实施例中,可不需要灌入前动力流体进入前腔体 12内。此外,于第二实施例中,拉钉腔11与前腔体12的直径可相同。前述拉钉 腔11与前腔体12的直径可于垂直于中心轴AX1的方向上测量。
于第二实施例中,自动拉铆枪1可更包括多个弹簧销80,且枪体10更包括多 个侧开孔19。侧开孔19连通于前腔体12,且可邻近于间隔壁W1。侧开孔19的 延伸可垂直于中心轴AX1。弹簧销80可移动地设置于侧开孔19内,且弹簧销80 的末端81突出于前腔体12内。于本实施例中,弹簧销80的末端81可具有弧形 表面。弹簧销80的数目可为三个,但并不以此为限。弹簧销80的数目可为一个、 或两个以上。此外,侧开孔19的数目等于弹簧销80的数目。
于第二实施例中,前动力结构30可不包括前活塞32。前动力结构30具有一 或多个限位槽34,位于前套管31的外侧壁。限位槽34的形状可为弧形,且可对 应于弹簧销80的末端81的形状。当弹簧销80位于限位槽34内时,弹簧销80可 限制前动力结构30的移动。于本实施例中,限位槽34可为一环形,环绕前套管 31。于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槽34的数目对应于弹簧销80的数目。
于第二实施例中,夹爪套管41更包括至少一滑槽411,位于夹爪套管41的外 侧壁。滑槽411可沿平行于中心轴AX1的方向延伸。换句话说,滑槽411可沿第 一方向D1或是第二方向D2延伸。滑槽411的长度可为夹爪套管41的长度的0.1 倍至0.5倍的范围之间。滑槽411的长度于平行于中心轴AX1的方向上测量。前 动力结构30更包括一限位元件35,设置于前套管31的内侧壁,且位于滑槽411 内。
于本实施例中,限位元件35与滑槽411可限制前动力结构30与夹爪套管41 之间移动的距离,藉以防止于前动力结构30与主动力结构40的移动中,前动力 结构30脱离夹爪套管41,或是前动力结构30相对于夹爪套管41移动过长的距离, 进而造成自动拉铆枪1的损坏或是无法正常运作。
图10A至图10C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1的运作方法的中间阶段 的示意图。由于第二实施例的运作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运作方法相似,因此第二 实施例的运作方法的流程图可参考图6以及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1至S111的描 述。下列关于第二实施例的运作方法的描述于以简化,前述简化的部分可参考第 一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自动拉铆枪1的运作方法可经由下列步骤进行。于步骤S101中, 如图9所示,藉由拉钉夹持组件20夹持拉钉E1。于步骤S103中,如图10A所示, 提供主动力使主动力结构40往第一方向D1产生拉力,并使夹爪机构50的夹爪 52夹持钉杆E11,进而将图9的拉钉E1拉断,并使钉杆E11沿第一方向D1移动。
于步骤S105中,如图10A所示,当主动力结构40带动前动力结构30沿第一 方向D1持续移动时,前动力结构30的限位槽34会经过弹簧销80的末端81。藉 由弹簧销80的弹力使得弹簧销80的末端81位于限位槽34内,且停止前动力结 构30朝向第一方向D1移动。如图10B所示,当弹簧销80的末端81位于限位槽 34内时,释放主动力,使得主动力结构40藉由主弹性元件70(可参考图7C)的弹 力沿第二方向D2移动。此时,藉由前动力结构30的止挡部33止挡夹爪52沿第 二方向D2移动,因此造成夹爪52与压制件42相背移动,使得夹爪52呈现开启 状态,并使得夹爪52释放钉杆E11。
于步骤S107中,如图10B所示,于夹爪52呈现开启状态下,可藉由吸力使 得钉杆E11从主动力结构40的内部排出。于步骤S109中,如图10C所示,当主 动力结构40持续往第二方向D2移动时,主动力结构40会推动前动力结构30往 第二方向D2移动,并使弹簧销80的末端81会脱离限位槽34。当弹簧销80的末 端81会脱离限位槽34后,前动力结构30为可移动状态。换句话说,前动力结构 30可相对于前腔体12移动。之后,藉由前弹性元件60推动夹爪机构50,以使夹 爪52推动前动力结构30的止挡部33沿第二方向D2移动,且使夹爪52与压制件 42相向移动,进而使夹爪52突出夹爪套管41外,并藉由压制件42的压制形成闭 合状态。之后,如图10C所示,前动力结构30、主动力结构40以及夹爪机构50 位于一进钉位置。可提供另一拉钉E1,进入拉钉腔11。
于步骤S111中,如图9所示,藉由主动力结构40推动另一拉钉E1穿过拉钉 夹持组件20,且藉由吸力将钉杆E11吸入夹爪机构50内,并执行步骤S101的流 程。当使用者按压按钮B1后,自动拉铆系统会自动执行步骤S103至步骤S111, 并回到步骤S101等待使用者进行铆合的动作。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创作方案和创作构思结合 生成的实际需要做出其他相应的改变或调整,而这些改变和调整都应属于本发明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自动拉铆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枪体,包括一拉钉腔、一前腔体、以及一主腔体;
一拉钉夹持组件,设置于上述枪体上,且邻近于上述拉钉腔;
一前动力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拉钉腔以及上述前腔体内,且包括:
一前套管,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拉钉腔以及上述前腔体内;以及
一止挡部,设置于上述前套管内,且位于上述前套管的前端;
一主动力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前腔体以及上述主腔体内,且包括:
一夹爪套管,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前动力结构的上述前套管内;以及
一压制件,设置于上述夹爪套管的内侧壁,且位于上述夹爪套管的前端;
一夹爪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主动力结构内,且包括多个夹爪,其中上述止挡部用以止挡或推动上述夹爪,且上述压制件对应于上述夹爪;
一前弹性元件,连接于上述主动力结构以及上述夹爪机构,且用以提供弹力于上述夹爪机构;以及
一主弹性元件,连接于上述主动力结构,且用以提供弹力于上述主动力结构,
其中当上述前动力结构、上述主动力结构以及上述夹爪机构位于一预备位置时,上述前动力结构抵接于上述前腔体的前端;上述夹爪套管抵接或邻近于上述止挡部,上述夹爪的前端抵接于上述止挡部,使得上述夹爪呈现开启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拉铆枪,其特征在于,上述主动力结构更包括:
一主杆件,连接于上述夹爪套管,且位于上述前腔体以及上述主腔体内,其中上述枪体具有一间隔壁,位于上述前腔体以及上述主腔体之间,上述主杆件穿过上述间隔壁;以及
一主活塞,设置于上述主杆件上,且接触上述主腔体的侧壁;
其中上述主活塞与上述间隔壁之间形成一主动力空间,且一主通道连通于上述主动力空间,其中一主动力供应装置,经由上述主通道提供主动力流体至上述主动力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拉铆枪,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动力结构更包括:
一前活塞,设置于上述前套管上,且接触上述前腔体的侧壁;
其中上述前活塞与上述前腔体的前端之间形成一前动力空间,且一前通道连通于上述前动力空间,其中一前动力供应装置,经由上述前通道提供前动力流体至上述前动力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拉铆枪,其特征在于,上述夹爪机构更包括:
一吐钉杆,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主动力结构内,且延伸至上述夹爪套管内,且具有一夹爪座;以及
上述夹爪,可转动地设置于上述夹爪座,且位于上述夹爪套管内;
其中上述吐钉杆具有一退钉通道,当上述夹爪于一开启状态时,上述退钉通道连通于上述拉钉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拉铆枪,其特征在于,上述夹爪以及上述压制件为楔形,
其中当上述夹爪与上述压制件相背移动时,上述夹爪逐渐远离一中心轴移动,且当上述夹爪与上述压制件相向移动时,上述夹爪逐渐朝向上述中心轴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拉铆枪,其特征在于,上述枪体更包括连通于上述拉钉腔的一进钉通道、以及连通于上述主腔体的一真空通道,其中一拉钉经由上述进钉通道进入上述拉钉腔内,且上述拉钉的钉杆经由上述真空通道排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拉铆枪,其特征在于,上述枪体更包括一夹持座,且上述拉钉腔延伸至上述夹持座内,上述拉钉夹持组件包括:
二夹持件,设置于上述夹持座上;
二轴杆,穿过上述夹持座以及上述夹持件;以及
二扭力元件,设置于上述轴杆,且用以提供上述夹持件与上述夹持座之间扭力,
其中当上述夹持件位于一闭合位置时,上述夹持件之间形成一钉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拉铆枪,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弹簧销,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枪体的一侧开孔内,且上述前动力结构包括一限位槽,其中当上述弹簧销位于上述限位槽内时,上述弹簧销限制上述前动力结构的移动,
其中上述夹爪套管包括一滑槽,且上述前动力结构包括一限位元件,位于上述滑槽内。
9.一种自动拉铆枪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藉由一拉钉夹持组件夹持一拉钉,其中上述拉钉夹持组件设置于一枪体上,上述枪体包括一拉钉腔、一前腔体、以及一主腔体;一前动力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拉钉腔以及上述前腔体内;一主动力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前腔体以及上述主腔体内;以及一夹爪机构设置于上述主动力结构内,且上述拉钉的钉杆位于上述夹爪机构内;
当上述前动力结构、上述主动力结构以及上述夹爪机构位于一预备位置时,上述前动力结构抵接于上述前腔体的前端;上述主动力结构的一夹爪套管抵接或邻近于上述前动力结构的一止挡部;上述夹爪机构的多个夹爪的前端抵接于上述止挡部,使得上述夹爪呈现开启状态;
提供主动力使上述主动力结构往第一方向产生拉力,并使上述夹爪机构夹持上述钉杆,进而将上述拉钉拉断以使上述拉钉的铆头与上述钉杆分离,其中上述夹爪机构的上述夹爪藉由一前弹性元件所产生的弹力抵顶上述主动力结构的一压制件,且与上述压制件相向移动,此时上述夹爪受到上述前弹性元件的弹力而使上述夹爪的前端突出于上述夹爪套管,进而使得上述夹爪抵顶上述压制件,并受到上述压制件的压制进而夹持上述钉杆;
使上述前动力结构相对于上述主动力结构移动,并使得上述夹爪释放上述钉杆,其中上述压制件以及上述夹爪位于上述前动力结构内;以及
藉由吸力将上述钉杆从上述主动力结构的内部排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拉铆枪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使上述前弹性元件推动上述夹爪机构,进而使上述夹爪藉由上述压制件的压制形成闭合状态;
提供一另一拉钉,进入上述枪体的拉钉腔内;
释放上述主动力以使上述主动力结构藉由一主弹性元件的推动沿相反于上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及
藉由上述主动力结构推动上述拉钉腔内的上述另一拉钉穿过上述拉钉夹持组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拉铆枪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藉由上述主弹性元件的弹力使上述主动力结构推动上述前动力结构抵接于上述拉钉腔;
藉由上述前弹性元件的弹力使上述夹爪藉由上述前动力结构的止挡部的止挡维持于开启状态;以及
藉由吸力将上述另一拉钉的钉杆吸入上述夹爪机构内。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拉铆枪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弹簧销的末端位于上述前动力结构的限位槽内时,释放上述主动力,使得上述主动力结构藉由一主弹性元件的弹力沿相反于上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藉由上述前动力结构的止挡部止挡上述夹爪沿上述第二方向移动,以使上述夹爪释放上述钉杆,其中上述弹簧销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枪体的侧开孔。
CN202010231989.2A 2020-03-27 2020-03-27 自动拉铆枪及其运作方法 Active CN1134416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1989.2A CN113441672B (zh) 2020-03-27 2020-03-27 自动拉铆枪及其运作方法
US16/878,837 US11267041B2 (en) 2020-03-27 2020-05-20 Automatic riveting gu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TW109118154A TWI757754B (zh) 2020-03-27 2020-05-29 自動拉鉚槍及其運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1989.2A CN113441672B (zh) 2020-03-27 2020-03-27 自动拉铆枪及其运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1672A CN113441672A (zh) 2021-09-28
CN113441672B true CN113441672B (zh) 2023-06-06

Family

ID=77808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1989.2A Active CN113441672B (zh) 2020-03-27 2020-03-27 自动拉铆枪及其运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7041B2 (zh)
CN (1) CN113441672B (zh)
TW (1) TWI75775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47085U (zh) * 1980-04-04 1981-11-05
JP3993844B2 (ja) 2003-08-18 2007-10-17 株式会社ロブテックス リベッター
JP4834418B2 (ja) * 2006-02-24 2011-12-14 株式会社ロブテックス リベッター、及び該リベッターを備えたリベッ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CN101612642A (zh) * 2008-06-26 2009-12-30 张文华 多功能拉铆枪
CN102240771B (zh) * 2011-04-07 2013-04-0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自动拉铆装置
CN202356567U (zh) * 2011-11-30 2012-08-01 林祐庆 拉钉枪退钉控制阀
CN102527907B (zh) * 2012-02-12 2013-11-20 深圳市君奕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抽芯铆钉的拉铆枪
CN202539457U (zh) * 2012-02-12 2012-11-21 深圳市君奕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抽芯铆钉拉铆枪的拉芯棒夹头模块结构
CN106903258A (zh) * 2017-02-17 2017-06-30 广州市创效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拉钉枪
CN207577342U (zh) * 2017-12-13 2018-07-06 四川九一零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电机铆钉压接设备
CN110834060A (zh) * 2018-08-15 2020-02-25 朝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拉钉枪
CN111069516B (zh) * 2018-10-18 2021-11-02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拉铆枪
TWI677386B (zh) 2018-10-18 2019-11-21 新加坡商雲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拉鉚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99738A1 (en) 2021-09-30
CN113441672A (zh) 2021-09-28
US11267041B2 (en) 2022-03-08
TW202135953A (zh) 2021-10-01
TWI757754B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89412B1 (en) Blind rivet fastening tool
US6968939B1 (en) Conveyor for elongate components designed with a head and a shank
JP4694844B2 (ja) 連結ネジを打ち込むためのオートフィード式スクリュードライバー
TWI554368B (zh) 用以驅動複數的緊固件之裝置
JPH0228009Y2 (zh)
US3886783A (en) Automatic loading blind riveter
US4535925A (en) Semi-automatic pneumatic expansion rivet gun
EP2502686A1 (en) Blind rivet fastening device
GB2273902A (en) Machine for fastening blind rivets
JPS6054133B2 (ja) 帯条一連になつたリベツトを固定する工具
CN113560480A (zh) 自动拉铆设备及其自动拉铆方法
CA1044492A (en) Blind riveting tools
AU2011295097A1 (en) Rivet setting tool
CN113441672B (zh) 自动拉铆枪及其运作方法
US2901749A (en) Fastener inserting tools
CN111069516A (zh) 拉铆枪
JPH0441037A (ja) 連発リベッター
US3657915A (en) Automatic rear feeder for blind rivets
US8061019B2 (en) Head for rive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EP1621292B1 (en) Piece for fixing objects
US3733882A (en) Blind rivetting tool with automatic loading means
JPS61206541A (ja) ブラインドリベツト締め工具
CN215786512U (zh) 自动拉铆设备
WO2023216474A1 (zh) 一种具有取钉功能的拉铆组件及铆钉枪
JPH0631370A (ja) 連発リベッ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he first floor, the second floor, the third floor and the fourth floor of the factory building No.1, f8d District,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ast side of Minqing Road, Longhua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Fulian Fugui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The first floor, the second floor, the third floor and the fourth floor of the factory building No.1, f8d District,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ast side of Minqing Road, Longhua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FUGUI PRECISION INDUSTRIAL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