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2883B - 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 - Google Patents

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2883B
TWI752883B TW110119469A TW110119469A TWI752883B TW I752883 B TWI752883 B TW I752883B TW 110119469 A TW110119469 A TW 110119469A TW 110119469 A TW110119469 A TW 110119469A TW I752883 B TWI752883 B TW I7528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se bridge
foam
cutter
sticker
foam no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9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6163A (zh
Inventor
郭志仁
Original Assignee
信捷自動化機械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信捷自動化機械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信捷自動化機械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9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288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2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288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6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616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一種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包括一供料滾輪、一支撐組及一沖模單元。供料滾輪能供應泡棉鼻樑貼材料,支撐組包含一切刀底板及一擋牆,泡棉鼻樑貼材料能輸送至切刀底板上,並使泡棉鼻樑貼材料的一端抵觸於擋牆而定位。沖模單元包含一切刀上板及一彈片,能向下移動沖斷泡棉鼻樑貼材料,使形成獨立的泡棉鼻樑貼,該泡棉鼻樑貼可夾持於切刀底板及擋牆之間,並由切刀上板及彈片推動下降,使泡棉鼻樑貼黏附於口罩材料上。由此,能快速的完成泡棉鼻樑貼的貼合,使口罩生產速度及良率提升。

Description

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
本發明涉及一種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能用以製造防護級口罩的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
口罩能用以保護人體呼吸系統免於廢氣、粉塵、病菌等環境中的污染源,其中又以防護級口罩可提供較佳的防護效果。醫用防護口罩,常用的有標準外科口罩與N95類型口罩。外科口罩可用以防止飛沫進入、過濾微小顆粒與吸濕,大多用以保護病人免於口鼻飛沫感染。N95類型口罩之合格標準,仍經由臉龐之緊密配戴,確保可以阻隔95%以上之0.3微米氯化鈉微粒。現有的防護級口罩大都貼合有一泡棉鼻樑貼,用以增加配戴的舒適性及貼合性,然而現有泡棉鼻樑貼的貼合機構,結構較為複雜,產生噪音與機構壽命縮短,使得口罩生產速度及良率難以提升(多半為手工機外貼合)。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能快速的完成泡棉鼻樑貼的貼合,使口罩生產速度及良率提升。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應用於口罩製程,包括:一供料滾輪,該供料滾輪能捲繞一泡棉鼻樑貼材料,用以供應泡棉鼻樑貼材料;一支撐組,該支撐組包含一切刀底板及一擋牆,該切刀底板及該擋牆間隔的設置,該切刀底板及該擋牆相向的一側分別形成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該切刀底板的上端具有一下刃部,該泡棉鼻樑貼材料能輸送至該切刀底板上,並使該泡棉鼻樑貼材料的一端抵觸於該擋牆的第二面而定位;以及一沖模單元,該沖模單元包含一切刀上板及一彈片,該切刀上板的下端具有一上刃部,該上刃部與該下刃部相對應,該彈片設置於該切刀上板上,該彈片突出於該切刀上板的下端,當驅動該沖模單元向下移動時,能利用該上刃部與該下刃部沖斷該泡棉鼻樑貼材料,使形成獨立的泡棉鼻樑貼,該泡棉鼻樑貼能夾持於該切刀底板的第一面及該擋牆第二面之間,使該泡棉鼻樑貼容納於該容置空間內,並由該切刀上板及該彈片推動下降,使該泡棉鼻樑貼能黏附於口罩材料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包括一供料滾輪、一支撐組及一沖模單元。供料滾輪能供應泡棉鼻樑貼材料,支撐組包含一切刀底板及一擋牆,泡棉鼻樑貼材料能輸送至切刀底板上,並使泡棉鼻樑貼材料的一端抵觸於擋牆而定位。沖模單元包含一切刀上板及一彈片,能向下移動沖斷泡棉鼻樑貼材料,使形成獨立的泡棉鼻樑貼,該泡棉鼻樑貼可夾持於切刀底板及擋牆之間,並由切刀上板及彈片推動下降,使泡棉鼻樑貼黏附於口罩材料上。本發明結構較為簡單,可降低噪音與增加機構壽命,能快速的完成泡棉鼻樑貼的貼合,使口罩生產速度及良率提升。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公開有關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實施例]
請參閱圖1及圖2,本發明提供一種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其應用於口罩機裝置的口罩製程,該口罩機裝置的結構並不限制,請參閱圖3及圖4,在本實施例中,該口罩機裝置包括一輸送機構1、一第一接合組2、一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3、一第一刀輪組4、一折邊機構5、一第二接合組6及一第二刀輪組7,所述輸送機構1、第一接合組2、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3、第一刀輪組4、折邊機構5、第二接合組6及第二刀輪組7可適當的設置於一機體300上。
該口罩機裝置的上游位置可設置多個滾輪組100、101、102、103及104,該些滾輪組100、101、102、103及104上分別安裝有可做為防水層、中間層(包含熔噴材、PP材)及親水層的多個口罩材料200(如圖11所示),能將該些口罩材料200疊置輸入口罩機裝置,且將一鼻樑條由一鼻樑條置入區105輸入,惟該些口罩材料200的層數及材質並不限制,可因應需要加以變化。
該輸送機構1可為輸送輪等機構,該些口罩材料200及鼻樑條能放置於輸送機構1上,並利用該輸送機構1帶動沿著一加工方向A前進,使該些口罩材料200及鼻樑條能依序通過第一接合組2、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3、第一刀輪組4、折邊機構5、第二接合組6及第二刀輪組7。在本實施例中,該輸送機構1僅簡單的示意表示。
該第一接合組2能利用超音波等方式接合該些口罩材料200的兩外側邊,並將鼻樑條接合於該口罩材料200。如圖5所示,該第一接合組2可包含一第一焊接裝置21及一第一花輪22,該第一焊接裝置21可為超音波熔接機,第一焊接裝置21及第一花輪22相對設置,第一焊接裝置21可位於第一花輪22的下方,該第一花輪22具有多個第一接合花紋221,該第一花輪22可以馬達(圖略)等動力源驅動轉動,能將位於第一焊接裝置21及第一花輪22之間的該些口罩材料200的兩外側邊及鼻樑條接合。該些口罩材料200的兩外側邊,是指對應於使用者的鼻樑及下巴的兩側邊400(如圖10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接合組2設置有兩組,兩第一接合組2分別用以接合該些口罩材料200的兩外側邊。所述的第一花輪22亦可連接一第一升降機構23,該第一升降機構23可為汽缸等,藉以調整適當的高度。在本實施例中,亦可利用第一花輪22壓置於該些口罩材料200上形成兩條點斷線201(如圖4所示),該兩條點斷線201沿著該加工方向A延伸且相互平行,以便於後續可較容易進行折邊的動作。
該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3位於第一接合組2的下游位置,該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3能將泡棉鼻樑貼材料輸入、剪斷並黏附於口罩材料200上(親水層)。如圖1及圖2所示,該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3包括一供料滾輪31、一支撐組32及一沖模單元33。該供料滾輪31能捲繞一泡棉鼻樑貼材料600,用以供應泡棉鼻樑貼材料600,該泡棉鼻樑貼材料600通過由伺服馬達(圖略)所帶動的第一傳動滾輪311傳動定量送料,另可將原本黏附於泡棉鼻樑貼材料600上的離型紙700通過由扭力馬達(圖略)所帶動的第二傳動滾輪312拉動剝離。此時泡棉鼻樑貼材料600的黏貼面601朝向下方。該供料滾輪31供應泡棉鼻樑貼材料600的輸送方向垂直於口罩材料200的輸送方向(加工方向A)。
該支撐組32可用以支撐供料滾輪31輸送來的泡棉鼻樑貼材料600,該支撐組32固定的設置於口罩機裝置上,該支撐組32包含一切刀底板321及一擋牆322,切刀底板321及擋牆322皆為豎立設置的板體,切刀底板321及擋牆322間隔的設置,切刀底板321及擋牆322相向的一側分別形成一第一面323及一第二面324,第一面323及第二面324間隔的設置,較佳的,第一面323及第二面324皆為豎直面,使第一面323及第二面324相互平行。第一面323及第二面324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325,第一面323及第二面324之間具有一間距L,該間距L亦可視為容置空間325的長度。
該切刀底板321的上端具有一下刃部326,該下刃部326可位於切刀底板321的上端靠近第一面323的位置,該下刃部326位於切刀底板321的上端的最高點。較佳的,擋牆322的高度高於切刀底板321的高度,使該擋牆322的第二面324可起到較佳擋止的功能。該泡棉鼻樑貼材料600能輸送至切刀底板321上,並使泡棉鼻樑貼材料600的一端抵觸於擋牆322的第二面324而定位。
該沖模單元33為一能上下移動的沖模件,亦即該沖模單元33可利用馬達或汽缸等動力源驅動升降,該沖模單元33包含一切刀上板331及一彈片332,該切刀上板331的下端具有一上刃部333,該上刃部333與下刃部326相對應,當驅動該沖模單元33向下移動時,可利用上刃部333與下刃部326之間產生的剪力沖斷泡棉鼻樑貼材料600,使形成獨立的泡棉鼻樑貼602。
該彈片332設置於切刀上板331上,該彈片332突出於切刀上板331的下端。該彈片332可固定於切刀上板331的下端,亦即該彈片332可具有一固定端334及一自由端335,該固定端334以螺絲鎖固等方式固定於切刀上板331靠近下端處,該自由端335向下傾斜彎折突出於切刀上板331的下端,以便於抵觸推動泡棉鼻樑貼602下降。
當該沖模單元33向下移動沖斷泡棉鼻樑貼材料600,並形成獨立的泡棉鼻樑貼602時,該泡棉鼻樑貼602可夾持於切刀底板321及擋牆322之間,且不會因重力而向下掉落,使該泡棉鼻樑貼602能定位於容置空間325內。該泡棉鼻樑貼材料600具有撓性,因此在沖斷時,該泡棉鼻樑貼602的長度大於第一面323及第二面324之間的間距L,使得該泡棉鼻樑貼602的兩端可分別抵觸於第一面323及第二面324,而使該泡棉鼻樑貼602可穩定的夾持於切刀底板321及擋牆322之間,並由切刀上板331及彈片332推動下降,使該泡棉鼻樑貼602可黏附於口罩材料200上,該泡棉鼻樑貼602黏附於親水層口罩材料200上。
該第一刀輪組4位於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3的下游位置,該第一刀輪組4能進行切邊,以將廢料切除,藉以形成口罩的外輪廓。如圖6所示,該第一刀輪組4可包含一第一刀輪41及一第一砧板輪42,第一刀輪41及第一砧板輪42相對的設置,第一砧板輪42可位於第一刀輪41的下方,可以馬達(圖略)等動力源驅動第一刀輪41及第一砧板輪42轉動,進而將位於第一刀輪41及第一砧板輪42之間的該些口罩材料200邊緣的廢料切除。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刀輪組4設置有兩組,且兩第一刀輪組4的第一砧板輪42可連接為一體,可達到較穩定的輸送及切邊效果,兩第一刀輪組4可分別用以切除鼻樑及下巴的兩側邊的廢料。所述的第一刀輪41亦可連接一第二升降機構43,藉以調整適當的高度。
該折邊機構5位於第一刀輪組4的下游位置,該折邊機構5能使該些口罩材料200進行折邊動作。該折邊機構5可包含兩第一錐輪51、兩第二錐輪52及一壓輪53(如圖7及圖8所示),第一錐輪51、第二錐輪52及壓輪53可轉動的設置於機體300上,兩第一錐輪51各形成有一第一錐面54,兩第一錐面54相向且間隔的設置,兩第一錐輪51可位於同一第一軸心線B上。兩第二錐輪52各形成有一第二錐面55,兩第二錐輪52可位於同一第二軸心線C上,第一軸心線B及第二軸心線C可相互平行。兩第二錐面55分別位於兩第一錐面54的上方,且兩第二錐面55分別靠近兩第一錐面54。該壓輪53設置於兩第二錐輪52之間,較佳的,該壓輪53設置於兩第二錐輪52之間的中間處。是以,該些第一錐輪51、第二錐輪52及壓輪53之間可形成一梯形導槽56,該梯形導槽56可用以容納及導引該些口罩材料200形成預折線,使該些口罩材料200可順利的進行折邊(彎折)動作。
該第二接合組6位於折邊機構5的下游位置,該第二接合組6能利用超音波等方式接合該些口罩材料200的兩內側邊。如圖9所示,該第二接合組6可包含一第二焊接裝置61及一第二花輪62,該第二焊接裝置61可為超音波熔接機,第二焊接裝置61及第二花輪62相對設置,第二焊接裝置61可位於第二花輪62的下方,該第二花輪62具有多個第二接合花紋621,該第二花輪62可以馬達(圖略)等動力源驅動轉動,能將位於第二焊接裝置61及第二花輪62之間的該些口罩材料200的兩內側邊接合。該些口罩材料200的兩內側邊,是指對應於使用者的口部上下的兩側邊500(如圖10所示)。所述的第二花輪62亦可連接一第三升降機構63,該第三升降機構63可為汽缸等,藉以調整適當的高度。
該第二刀輪組7位於該第二接合組6的下游位置,該第二刀輪組7能對該些口罩材料200進行切邊,使形成獨立的口罩本體。如圖9所示,該第二刀輪組7可包含一第二刀輪71及一第二砧板輪72,第二刀輪71及第二砧板輪72相對的設置,第二砧板輪72可位於第二刀輪71的下方,可以馬達(圖略)等動力源驅動第二刀輪71及第二砧板輪72轉動,進而將位於第二刀輪71及第二砧板輪72之間的該些口罩材料200進行切邊。所述的第二刀輪71亦可連接一第四升降機構73,藉以調整適當的高度。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口罩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包括一供料滾輪、一支撐組及一沖模單元。供料滾輪能供應泡棉鼻樑貼材料,支撐組包含一切刀底板及一擋牆,泡棉鼻樑貼材料能輸送至切刀底板上,並使泡棉鼻樑貼材料的一端抵觸於擋牆而定位。沖模單元包含一切刀上板及一彈片,能向下移動沖斷泡棉鼻樑貼材料,使形成獨立的泡棉鼻樑貼,該泡棉鼻樑貼可夾持於切刀底板及擋牆之間,並由切刀上板及彈片推動下降,使泡棉鼻樑貼黏附於口罩材料上。本發明結構較為簡單,可降低噪音與增加機構壽命,能快速的完成泡棉鼻樑貼的貼合,使口罩生產速度及良率提升。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輸送機構 2:第一接合組 21:第一焊接裝置 22:第一花輪 221:第一接合花紋 23:第一升降機構 3: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 31:供料滾輪 311:第一傳動滾輪 312:第二傳動滾輪 32:支撐組 321:切刀底板 322:擋牆 323:第一面 324:第二面 325:容置空間 326:下刃部 33:沖模單元 331:切刀上板 332:彈片 333:上刃部 334:固定端 335:自由端 L:間距 4:第一刀輪組 41:第一刀輪 42:第一砧板輪 43:第二升降機構 5:折邊機構 51:第一錐輪 52:第二錐輪 53:壓輪 54:第一錐面 55:第二錐面 56:梯形導槽 6:第二接合組 61:第二焊接裝置 62:第二花輪 621:第二接合花紋 63:第三升降機構 7:第二刀輪組 71:第二刀輪 72:第二砧板輪 73:第四升降機構 A:加工方向 B:第一軸心線 C:第二軸心線 100:滾輪組 101:滾輪組 102:滾輪組 103滾輪組 104:滾輪組 105:鼻樑條置入區 200:口罩材料 201:點斷線 300:機體 400:側邊 500:側邊 600:泡棉鼻樑貼材料 601:黏貼面 602:泡棉鼻樑貼 700:離型紙
圖1為本發明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沖模單元的側視圖。
圖3為本發明口罩機裝置的立體圖。
圖4為本發明口罩機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一接合組的立體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一刀輪組的立體圖。
圖7為本發明折邊機構的立體圖。
圖8為圖7的Ⅷ-Ⅷ剖視圖。
圖9為本發明第二接合組及第二刀輪組的立體圖。
圖10為本發明口罩產品的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多層口罩材料的示意圖。
3: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
31:供料滾輪
311:第一傳動滾輪
312:第二傳動滾輪
32:支撐組
321:切刀底板
322:擋牆
323:第一面
324:第二面
325:容置空間
326:下刃部
33:沖模單元
331:切刀上板
332:彈片
333:上刃部
L:間距
200:口罩材料
600:泡棉鼻樑貼材料
601:黏貼面
602:泡棉鼻樑貼
700:離型紙

Claims (8)

  1. 一種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應用於口罩製程,包括: 一供料滾輪,該供料滾輪能捲繞一泡棉鼻樑貼材料,用以供應泡棉鼻樑貼材料; 一支撐組,該支撐組包含一切刀底板及一擋牆,該切刀底板及該擋牆間隔的設置,該切刀底板及該擋牆相向的一側分別形成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該切刀底板的上端具有一下刃部,該泡棉鼻樑貼材料能輸送至該切刀底板上,並使該泡棉鼻樑貼材料的一端抵觸於該擋牆的第二面而定位;以及 一沖模單元,該沖模單元包含一切刀上板及一彈片,該切刀上板的下端具有一上刃部,該上刃部與該下刃部相對應,該彈片設置於該切刀上板上,該彈片突出於該切刀上板的下端,當驅動該沖模單元向下移動時,能利用該上刃部與該下刃部沖斷該泡棉鼻樑貼材料,使形成獨立的泡棉鼻樑貼,該泡棉鼻樑貼能夾持於該切刀底板的第一面及該擋牆第二面之間,使該泡棉鼻樑貼容納於該容置空間內,並由該切刀上板及該彈片推動下降,使該泡棉鼻樑貼能黏附於口罩材料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其中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皆為豎直面,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相互平行。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其中該下刃部位於該切刀底板的上端靠近該第一面的位置,該下刃部位於該切刀底板的上端的最高點。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其中該擋牆的高度高於該切刀底板的高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其中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之間具有一間距,該泡棉鼻樑貼的長度大於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之間的間距,使該泡棉鼻樑貼的兩端分別抵觸於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其中該彈片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該固定端固定於該切刀上板靠近下端處,該自由端向下傾斜彎折突出於該切刀上板的下端。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其中該供料滾輪供應該泡棉鼻樑貼材料的輸送方向垂直於該口罩材料的輸送方向。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其中該泡棉鼻樑貼材料通過第一傳動滾輪傳動定量送料,並將黏附於該泡棉鼻樑貼材料上的一離型紙通過第二傳動滾輪拉動剝離。
TW110119469A 2021-05-28 2021-05-28 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 TWI7528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9469A TWI752883B (zh) 2021-05-28 2021-05-28 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9469A TWI752883B (zh) 2021-05-28 2021-05-28 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2883B true TWI752883B (zh) 2022-01-11
TW202246163A TW202246163A (zh) 2022-12-01

Family

ID=80809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9469A TWI752883B (zh) 2021-05-28 2021-05-28 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288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5205A1 (en) * 1995-09-11 2001-08-2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lat-folded personal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s and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e
TWM287686U (en) * 2005-11-02 2006-02-21 Hung-He Chen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for leaf-shaped respirator
TWM321790U (en) * 2007-03-12 2007-11-11 Hung-He Chen Automatic layering machine of foam for industrial filtering-type dust-prevention mask
CN109222277A (zh) * 2018-09-28 2019-01-18 杭州醍筠实业有限公司 自动化口罩泡棉粘贴机
TWM596640U (zh) * 2020-03-23 2020-06-11 華新醫材股份有限公司 膠片黏貼式防護口罩
TWM602448U (zh) * 2020-07-17 2020-10-11 蔡殿秋 使口罩立體化之黏貼片結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5205A1 (en) * 1995-09-11 2001-08-2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lat-folded personal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s and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e
TWM287686U (en) * 2005-11-02 2006-02-21 Hung-He Chen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for leaf-shaped respirator
TWM321790U (en) * 2007-03-12 2007-11-11 Hung-He Chen Automatic layering machine of foam for industrial filtering-type dust-prevention mask
CN109222277A (zh) * 2018-09-28 2019-01-18 杭州醍筠实业有限公司 自动化口罩泡棉粘贴机
TWM596640U (zh) * 2020-03-23 2020-06-11 華新醫材股份有限公司 膠片黏貼式防護口罩
TWM602448U (zh) * 2020-07-17 2020-10-11 蔡殿秋 使口罩立體化之黏貼片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6163A (zh) 202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97571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JP6255506B1 (ja) フェイスマスク製造プロセスにおいてノーズワイヤを切断し配置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1537237B (zh) 具有弹性不织布耳带的口罩的制造方法
KR102056627B1 (ko) 이형지 필름 상에 드레싱재를 다수개 부착시킨 휴대용 환부 보호용 드레싱 밴드 제조장치
CN111436708B (zh) 弹性耳环式口罩一体成型设备
TWI752883B (zh) 泡棉鼻樑貼自動貼合機構
CN201080025Y (zh) 一种模切机
CN211843270U (zh) 模切装置
KR102048717B1 (ko) 휴대용 환부 보호용 드레싱 밴드 제조를 위한 원단 이송장치
JP5039806B2 (ja) 粘着性被覆体の製造装置
CN215397052U (zh) 泡棉鼻梁贴自动贴合机构
US9737445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disposable incontinence diaper with contoured diaper side parts
JP5592996B2 (ja) 変換機械の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のための保持装置
TWI776529B (zh) 口罩機裝置
CN215320772U (zh) 口罩机装置
JP2011115890A (ja) シートの加工方法
TWM608224U (zh) 全版印刷平面口罩
CN213128216U (zh) 一种口罩生产装置
TW202224720A (zh) 口罩製造方法
JP2008110597A (ja) 密着書簡製造装置、フィルム挿入機構、密着書簡の製造方法、及びフィルム挿入方法
TWM568786U (zh) Folder forming machine
CN214491702U (zh) 杯型口罩加工生产线
CN212197754U (zh) 一种口罩折线耳环成型机构
CN213833904U (zh) 一种口罩生产用鼻梁条自动上料装置
WO2021220932A1 (ja) マスク用の耳掛け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マスク用の耳掛け部材製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