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0844B - 連接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連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0844B
TWI750844B TW109135251A TW109135251A TWI750844B TW I750844 B TWI750844 B TW I750844B TW 109135251 A TW109135251 A TW 109135251A TW 109135251 A TW109135251 A TW 109135251A TW I750844 B TWI750844 B TW I7508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uct
wiring
wiring duct
conduit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5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8170A (zh
Inventor
橋本昇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8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8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0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0844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Bus-Bars (AREA)

Abstract

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連接裝置,其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一連接裝置(10)包含:欲物理附著於一配線管道(40)的一管道連接構件(21),該配線管道(40)係用以傳送功率通過其中;以及欲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該配線管道(40)所固持的一本體(24)。該本體(24)包含第一壁部(242a)及第二壁部(242b),其自一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兩側突出以面對該配線管道(40)。該第一壁部(242a)及該第二壁部(242b)在該本體(24)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該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分別面對沿著該配線管道(40)的寬度之第一側表面(4211)及第二側表面(4221)。

Description

連接裝置
本發明大體上涉及連接裝置,更具體而言,涉及用以將配線管道連接至其他裝置的連接裝置。
JP 2009-94002 A揭示一配線管道系統。JP 2009-94002 A之配線管道系統係設計以透過使用安裝在建築物之天花板上的配線管道而經由佈線於建築物中的電力線將功率供應至燈具、網路裝置、及各種其他類型的裝置,並且使網路裝置能在它們之間建立電力線(PLC)通訊。
根據JP 2009-94002 A,各種連接裝置(諸如電力插頭及可連接管道的PLC插頭)係附著於配線管道,以將燈具、網路裝置、及各種其他類型的裝置連接至配線管道。
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連接裝置,其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根據本發明之態樣的一種連接裝置包含:欲物理附著於一配線管道的一管道連接構件,該配線管道係用以傳送功率通過其中;以及欲經由該 管道連接構件而由該配線管道所固持的一本體。該本體包含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其自一管道面對表面的兩側突出以面對該配線管道。該第一壁部及該第二壁部在該本體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而由該配線管道所固持時,分別面對沿著該配線管道的寬度之第一側表面及第二側表面。
10:連接裝置
10A:連接裝置
10B:連接裝置
10C:連接裝置
10D:連接裝置
20:外殼
20A:外殼
20B:外殼
20C:外殼
20D:外殼
211:突出部
2121:掛鉤孔
212:桿部
213:凸部
214a:第一端子
214b:第二端子
214c:第三端子
21:管道連接構件
21a:第一連接件
21b:第二連接件
22:裝置連接部
23:輔助電源供應部
2401:附著孔
2402:螺釘孔
2403:凹部
24040:四f個螺釘孔
2404:第一支撐部
2405:第二支撐部
2406:支撐部
2407:閂鎖凸部
2408:支撐部
2409:掛鉤孔
240a:第一表面
240b:第二表面
240c:外側表面
240d:外側表面
240e:外側表面
240f:外側表面
2411:管道面對表面
2411a:第一區域
2411b:第二區域
2412:台階
241:安裝部
2421a:外側表面
2421b:外側表面
2422a:內側表面
2422b:內側表面
2423a:錐形表面
2423b:錐形表面
242a:第一壁部
242b:第二壁部
243a:第一強化部
243b:第二強化部
244a:第一凸部
244b:第二凸部
245:限制部
246a:第一壁部
246b:第二壁部
2470:耦合孔
247a:限制部
247b:限制部
2480a:第一壁部
2480b:第二壁部
2481a:外側表面
2481b:外側表面
2482a:內側表面
2482b:內側表面
2483a:錐形表面
2483b:錐形表面
2484a:延伸部
2484b:延伸部
2485a:限制部
2485b:限制部
2486a:耦合孔
2486b:耦合孔
248a:第一壁部構件
248b:第二壁部構件
2499a:內側表面
2499b:內側表面
249a:第一肋部
249b:第二肋部
24:本體
24A:本體
24B:本體
24C:本體
24D:本體
25:固持件
260:平板部
260a:配適切口
260b:孔洞
260c:閂鎖凸部
261:突出部
262:平板部
262a:開口
262b:孔洞
262c:閂鎖凸部
263:突出部
264:閂鎖部
26:耦合構件
26D:耦合構件
26a:耦合孔
27:支撐構件
27a:開口
280:附著板
280a:開口
280b:周邊壁部
281:周壁
281a:側壁
281b:側壁
281c:側壁
281d:側壁
281e:開口
282:凸座
283:複數孔洞
284:凸座
284a:螺釘孔
285:凸部
28:外殼
290a:開口
290b:複數螺釘孔
290c:孔洞
29:固定板
30:電路塊
31:第一通訊單元
321:第二通訊單元
322:轉換器單元
32:輸出單元
33:處理單元
34:電源供應單元
35:通知單元
36:操作單元
40:配線管道
41a:第一導體
41b:第二導體
41c:第三導體
4211:第一側表面
4221:第二側表面
421:第一側壁部
422:第二側壁部
423:平板部
424:第一部份
425:第二部份
426:第一固持件
427:第二固持件
42:殼體
431:第一內側表面
432:第二內側表面
43:開口
44:凸部
50:裝置
60:管控裝置
70:配接器
80:連接件電纜
81:連接件
90:懸掛件
91:本體
921:突出部
922:凸部
92:連接件
93:索狀構件
94:耦合構件
S11:螺釘
S12:螺釘
S13:螺釘
S14:螺釘
圖1顯示依據例示實施例之包含連接裝置的設備系統;圖2為連接裝置之立體圖;圖3為連接裝置之分解立體圖;圖4為連接裝置之另一分解立體圖;圖5為連接裝置之一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6為連接裝置之平面圖;圖7為沿圖6所示之平面A-A截取的局部橫剖面圖;圖8為連接裝置之固持件的分解立體圖;圖9說明如何將連接裝置連接至配線管道;圖10為根據第一變形例之連接裝置的立體圖;圖11為根據第一變形例之連接裝置的平面圖;圖12為根據第一變形例之連接裝置之一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13為根據第一變形例之連接裝置的局部橫剖面圖;圖14說明如何將根據第一變形例之連接裝置連接至配線管道;圖15為根據第二變形例之連接裝置的立體圖; 圖16為根據第二變形例之連接裝置的平面圖;圖17為根據第二變形例之連接裝置之一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18說明如何將根據第二變形例之連接裝置連接至配線管道;圖19為根據第三變形例之連接裝置的立體圖;圖20為根據第三變形例之連接裝置的平面圖;圖21為根據第三變形例之連接裝置之一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22說明如何將根據第三變形例之連接裝置連接至配線管道;圖23為根據第四變形例之連接裝置的立體圖;圖24為根據第四變形例之連接裝置的平面圖;圖25為根據第四變形例之連接裝置之一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26為沿圖24所示之平面B-B截取的局部橫剖面圖;圖27說明如何將根據第四變形例之連接裝置連接至配線管道;圖28為根據另一變形例之連接裝置的平面圖;以及圖29為圖28所示之連接裝置的局部橫剖面圖。
(1)實施例
(1.1)概述
圖1顯示一設備系統(配線管道系統)。該設備系統可使用於例如設施(如工廠)中。該設備系統包含複數連接裝置10,其各者將裝置50連接至安裝於設施中的配線管道40。
圖2顯示連接裝置10。連接裝置10包含管道連接構件21及本體24。管道連接構件21係欲物理附著於配線管道40,該配線管道40係用以傳輸功率通過其中。欲使本體24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
如圖2所示,本體24包含第一壁部242a及第二壁部242b,其自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兩側突出以面對配線管道40。如圖9所示,當本體24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壁部242a及第二壁部242b沿著配線管道40的寬度而分別面對第一側表面4211及第二側表面4221。
連接裝置10可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附著於配線管道40。此外,當連接裝置10附著於配線管道40時(亦即,當本體24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分別面對配線管道40的第一及第二側表面4211、4221。因此,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可用作減少本體24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之擺動的構件。此可減小因本體24之擺動而導致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下降的機率。因此,連接裝置10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此外,在此連接裝置10中,本體24具有管道面對表面2411,以如圖2所示地面對配線管道40。如圖3及4所示,配線管道40具有沿著配線管道40之長度延伸的開口43。藉由將管道連接構件21之至少一部分通過開口43而插入配線管道40,使管道連接構件21物理附著於配線管道40,如圖9所示。配線管道40包含第一及第二部分424、425,其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而面對彼此,且開口43介於它們之間。管道面對表面2411包含第一及第二區域2411a、2411b,其分別對應於配線管道40的第一及第二部分424、425。本體24包含第一接觸部分244a及第二接觸部分244b。設置第一接觸部分244a以使第一區域 2411a與第一部分424接觸。設置第二接觸部分244b以使第二區域2411b與第二部分425接觸。
連接裝置10可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附著於配線管道40。在附著狀態中,第一接觸部分244a係位在第一區域2411a以與第一部分424接觸,且第二接觸部分244b係位在第二區域2411b以與第二部分425接觸。附著狀態為本體24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的狀態,且為連接裝置10附著於配線管道40的狀態。因此,第一及第二接觸部分244a、244b可用作減少本體24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之擺動的部分。此可減小因本體24之擺動而導致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下降的機率。因此,連接裝置10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連接裝置10更包含一對耦合構件26。如圖3所示,耦合構件26具有耦合孔26a,用以將連接裝置10耦合至索狀構件93。耦合構件26係與本體24分開地提供,並且將耦合構件26固定至本體24。
此連接裝置10係配置成利用索狀構件93輕易地耦合至配線管道40。因此,即使連接裝置10的管道連接構件21從配線管道40脫離,連接裝置10仍會透過索狀構件93而懸掛在配線管道40上。因此,設置耦合構件26使得連接裝置10能夠利用索狀構件93輕易地耦合至配線管道40,並且減少連接裝置10從配線管道40脫落的機率。
(1.2)配置
將參照附圖而更詳細地描述包含連接裝置10的設備系統。如圖1所示,該設備系統包含至少一個連接裝置10、至少一個配線管道40、及至少一個裝置50。 在此實施例中,設備系統包含複數連接裝置10、複數配線管道40、及複數裝置50。設備系統更包含管控裝置60及配接器70。
(1.2.1)配線管道
至少一個配線管道40被預先安裝在設施中以傳輸功率(第一功率)。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功率為AC功率(例如60/50Hz、100/200V之商用AC功率)。配線管道40可被安裝在例如設施的天花板上。
如圖9所示,配線管道40包含第一、第二、及第三導體41a、41b、41c、及容置第一、第二、及第三導體41a、41b、41c的殼體42。
如圖3及4所示,殼體42具有細長且中空之長方體的形狀。殼體42的長度、寬度、及厚度分別界定配線管道40的長度、寬度、及厚度。殼體42具有電絕緣特性。殼體42可由具有電絕緣特性的材料(例如樹脂材料)所形成,或者透過利用具有電絕緣特性的材料塗布金屬構架的表面而形成。
如圖9所示,殼體42包含第一側壁部421、第二側壁部422、及平板部423。第一側壁部421及第二側壁部422沿著殼體42之寬度(亦即,圖9中的向右/向左方向)而面對彼此。第一側壁部421之位在與第二側壁部422相反處的表面為配線管道40的第一側表面4211。第二側壁部422之位在與第一側壁部421相反處的表面為配線管道40的第二側表面4221。第一及第二側表面4211、4221界定配線管道40的兩個外側表面。平板部423將第一側壁部421與第二側壁部422之各別的第一端(亦即,圖9中之各別的上端)耦合在一起。殼體42更包含自第一側壁部421之第二端(亦即,圖9中之下端)朝向第二側壁部422突出的第一部份424、以及自第二側壁部422之第二端(亦即,圖9中之下端)朝向第一側壁部421突出的第二部份425。第一部份424及第二部份425面對彼此且在它們之間存在 一預定間隔,俾使開口43在第一部份424與第二部份425之間形成。換言之,第一及第二部份424、425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而面對彼此,且開口43介於它們之間。開口43係位在殼體42之寬度的中間,並且沿著殼體42之長度而延伸。殼體42更具有自第二側壁部422之第二端突出的凸部44。凸部44沿著殼體42之長度而延伸。凸部44係設置以避免連接裝置10被不當地連接至配線管道40。
如圖9所示,第一及第二導體41a、41b係容置於殼體42中,以沿著殼體42之寬度(亦即,圖9中的向右/向左方向)而面對彼此。此外,第一及第二導體41a、41b沿著殼體42之長度而延伸。在此實施例中,殼體42包含第一及第二固持件426、427,用以分別固持第一及第二導體41a、41b。第一固持件426自第一側壁部421之面對第二側壁部422的表面朝向第二側壁部422突出。第二固持件427自第二側壁部422之面對第一側壁部421的表面朝向第一側壁部421突出。第一固持件426及第二固持件427沿著殼體42之長度而延伸。第一導體41a被固持於第一固持件426的尖端部中,且第二導體41b被固持於第二固持件427的尖端部中,從而使得第一及第二導體41a、41b能夠面對彼此。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導體41a、41b係用作功率饋送導體。
如圖9所示,第三導體41c係容置於殼體42中以位於殼體42之寬度(亦即,圖9中的向右/向左方向)的中間。第三導體41c沿著殼體42之長度而延伸。在此實施例中,第三導體41c係固定在殼體42內之殼體42的平板部423上。在此實施例中,第三導體41c係用作接地導體。
(1.2.2)裝置
在設施中使用裝置50以實現各種目的,如控制及管理。裝置50之各者包含至少一連接埠,其係透過連接件電纜80而連接至連接裝置10之其中一者。在此 實施例中,連接件電纜80為符合電腦網路標準的電纜。尤其,連接件電纜80與Ethernet®相容,且亦符合乙太網路供電(PoE)標準。因此,裝置50的連接埠為與乙太網路相容的埠。裝置50可利用經由連接件電纜80供應的功率進行操作。亦即,裝置50利用符合與經由配線管道40傳輸之第一功率不同的標準(功率標準)的功率(第二功率)進行操作。第二功率符合PoE標準,且可為例如48V DC功率。裝置50之範例包含監視裝置、通知裝置、控制裝置、及通訊裝置。監視裝置之範例包含相機(網路相機)及感測器(人體偵測感測器及火感測器)。通知裝置之範例包含揚聲器、投影器、及顯示器(例如數位看板)。控制裝置之範例包含燈具及空氣調節器。通訊裝置之範例包含存取點。
(1.2.3)管控裝置
管控裝置60為用以對裝置50進行管控及控制的裝置。管控裝置60係經由配接器70而連接至配線管道40。配接器70為用以促成電力線通訊的裝置。藉由使用管控裝置60,設備系統可執行各種功能。例如,若一個裝置50為相機,則管控裝置60使得使用者能夠檢查裝置50所拍攝的視頻。若另一裝置50為數位看板,則管控裝置60使得資訊能夠被顯示在裝置50上。管控裝置60可實施為個人電腦(例如桌上型電腦或膝上型電腦)。或者,管控裝置60亦可實施為行動電信裝置,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
(1.2.4)連接裝置
接著,將描述連接裝置10。連接裝置10係用以將該等裝置50之任何者連接至配線管道40。換言之,連接裝置10係用作將裝置50連接至配線管道40的接頭。
圖1顯示連接裝置10的方塊圖。圖2顯示連接裝置10的透視圖。如圖1及2所示,連接裝置10包含外殼20及容置於外殼20中的電路塊30。
(1.2.4.1)外殼
如圖1所示,外殼20包含管道連接構件21、裝置連接部22、及輔助電源供應部23。如圖2-4所示,外殼20包含本體24及固持件25。本體24包含管道連接構件21、裝置連接部22、輔助電源供應部23、及一對耦合構件26。
本體24將電路塊30容置於其中。本體24具有盒形。尤其,本體24具有壓縮盒的形狀,如圖2-4所示。並且,如圖6所示,本體24在平面圖上具有正方形之形狀。本體24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表面(亦即,圖3及4中之上表面)240a及第二表面(亦即,圖3及4中之下表面)240b。沿本體24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為本體24之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的表面(亦即,配線管道附著表面)。沿本體24之厚度的第二表面240b為本體24之設計以背對配線管道40的表面。沿本體24之厚度的第二表面240b為固持件25所物理附著的附著表面(固持件附著表面)。本體24更具有外周表面,其由四個外側表面240c-240f所組成。外側表面240c、240e為彼此相對的表面,而外側表面240d、240f為彼此相對的表面。在此實施例中,外側表面240c、240e面對彼此的方向為:當本體24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與配線管道40之長度對齊的方向。同時,外側表面240d、240f面對彼此的方向為:當本體24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與配線管道40之寬度對齊的方向。
如圖5所示,沿本體24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具有至少一個附著孔2401,管道連接構件21係附著於該至少一個附著孔2401。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表面240a具有兩個附著孔2401。兩個附著孔2401係設置於沿本體24之厚度的 第一表面240a的兩側上。該等附著孔2401具有圓形的形狀。在此實施例中,兩個附著孔2401係設置為穿過沿本體24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以分別位在本體24之外側表面240c、240e附近且在本體24之外側表面240d、240f之間的中間。此外,在第一表面240a之附著孔2401之各者的周圍,設置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四個)螺釘孔2402。再者,第一表面240a具有凹部2403,其各者係設置於覆蓋相關的附著孔2401及相關的四個螺釘孔2402之區域中。各個凹部2403具有矩形的形狀。相關的附著孔2401及相關的四個螺釘孔2402係穿過凹部2403之底部而設置。
如圖5所示,沿本體24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設置有至少一個支撐構件27。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表面240a設置有兩個支撐構件27。支撐構件27之各者具有環形的形狀。支撐構件27之各者具有圓形的開口27a,且具有等於或大於相關的附著孔2401之直徑的外側直徑。各個支撐構件27係設置於第一表面240a上,俾使相關的附著孔2401在其開口27a內側係露出的。支撐構件27係用作本體24的配適凸部。
如圖5所示,沿本體24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設置有一對耦合構件26。如圖2及3所示,耦合構件26係用以藉著索狀構件93將連接裝置10耦合至配線管道40。
耦合構件26之各者具有欲耦合至索狀構件93的耦合孔26a。更具體而言,耦合構件26具有平板部260及突出部261。平板部260具有大致上矩形的平板形狀。平板部260具有足夠小以配適於本體24之相關凹部2403中的尺寸。在此情況下,凹部2403的深度小於平板部260的厚度。平板部260具有配適切口260a。配適切口260a係設置以使得支撐構件27能夠被裝配於其上並從中穿 過。配適切口260a係設置於平板部260的中間,且其沿寬度有一側敞開。平板部260更具有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四個)孔洞260b。該四個孔洞260b係用以藉著螺釘S12將耦合構件26固定至本體24。該四個孔洞260b係設置於平板部260的四個角落。耦合構件26更包含閂鎖凸部260c。如稍後將說明,閂鎖凸部260c係設置以使平板部260在桿部212位於預定位置時配適於管道連接構件21之桿部212的掛鉤孔2121中。突出部261係設置以從平板部260自本體24的一個表面(亦即,第一表面240a)突出來。突出部261從沿平板部260之長度的一端突出。突出部261具有平板的形狀。在此範例中,耦合孔26a係穿過突出部261而設置,從而使得突出部261具有U型外觀。在此實施例中,耦合孔26a到達平板部260的一部分。將耦合孔26a設置成穿過突出部261有助於藉著索狀構件93將連接裝置10耦合至配線管道40。
如圖5所示,各個耦合構件26係設置於本體24的相關凹部2403中,使得為本體24設置之相關的支撐構件27配適於耦合構件26的配適切口260a中。接著,穿過平板部260之孔洞260b而將螺釘S12擰入本體24的螺釘孔2402中,使得耦合構件26能夠被固定至本體24。此促使耦合構件26能經由平板部260而固定至本體24上,從而增加耦合構件26相對於本體24的固定強度。
在此實施例中,耦合構件26係由金屬材料所製成。例如,可藉由對金屬板進行衝孔(punching)及折疊處理而形成耦合構件26。耦合構件26係與本體24分開地提供,並且將耦合構件26固定至本體24上。
如圖4所示,沿本體24之厚度的第二表面240b具有四個螺釘孔24040。該四個螺釘孔24040係設置為相對於第二表面240b之中心而具有四重旋轉對稱(4-fold rotational symmetry)。
管道連接構件21係用以使連接裝置10附著於配線管道40。管道連接構件21係設置於沿本體24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亦即,本體24之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的表面)。管道連接構件21包含欲物理地附著於配線管道40的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
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之各者具有突出部211、桿部212、及一對凸部213、213。突出部211自沿本體24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突出。突出部211具有圓柱形的形狀,且可繞著其中心軸旋轉。突出部211本身具有足夠小以穿過殼體42之開口43的尺寸。桿部212為用以調整突出部211繞其中心軸的構件。桿部212在與突出部211之中心軸相交的方向上自突出部211突出。如圖4所示,桿部212具有掛鉤孔2121,其係設置於桿部212面對沿本體24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之表面上。在此實施例中,掛鉤孔2121並非通孔。然而,此僅為本揭示內容之一範例且不應解釋為限制性的。或者,掛鉤孔2121亦可為通孔。該對凸部213、213從突出部211的兩側突出。該對凸部213、213之寬度等於或小於突出部211的直徑。
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之各者更包含第一、第二、及第三端子214a、214b、214c。第一及第二端子214a、214b係欲分別電連接至配線管道40的第一及第二導體41a、41b。第三端子214c係欲電連接至配線管道40的第三導體41c。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端子214a、214b係分別與配線管道40的第一及第二導體41a、41b相關聯。因此,將第一及第二端子214a、214b分別連接至第一及第二導體41a、41b構成正確的連接。然而,將第一及第二端子214a、214b分別連接至第二及第一導體41b、41a構成錯誤的連接。第一及第二端子214a、214b、以及該對凸部213、213從突出部211的兩側突出。第一及第 二端子214a、214b位在比該對凸部213、213更靠近突出部211的頂端之處。當沿著突出部211之中心軸觀看時,第一及第二端子214a、214b與該對凸部213、213重疊。
可看出,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係設置於沿本體24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的兩側。尤其,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在沿本體24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上係分別位於本體24的外側表面240c、240e附近,且係設置於本體24之外側表面240d、240f之間的中間。
藉由操作桿部212,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之各者可在第一位置(第一旋轉位置)與第二位置(第二旋轉位置)之間旋轉。第一位置為該對凸部213、213與本體24之長度對齊的位置。第二位置為該對凸部213、213與本體24之寬度對齊的位置。例如,在圖6中,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係位在第一位置處。同時,在圖10中,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係位在第二位置處。在圖9中,位在第一位置處的第一連接件21a係由雙點鏈所表示,而位在第二位置處的第一連接件21a係由實線所表示。亦即,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在位於第一位置時能夠穿過開口43,但在位於第二位置時無法穿過開口43。
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係通過本體24的附著孔2401而附著於本體24。亦即,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之各者插入附著孔2401之相關者中,俾使其突出部211可繞著它的中心軸旋轉。在此情況下,在本體24的各個附著孔2401周圍有耦合構件26及支撐構件27。如圖7所示,支撐構件27係設置於第一表面240a的凹部2403內,且附著孔2401在支撐構件27之開口27a內側係露出的。此外,耦合構件26亦係設置於凹部2403內,且支撐構件27係配適於配適切口260a中。因此,突出部211係穿過支撐構件27之開口27a而插入附著孔 2401中。耦合構件26之平板部260及支撐構件27係位在第一表面240a與桿部212之間,從而增加耦合構件26相對於本體24的固定強度。在此實施例中,支撐構件27的厚度大於平板部260。因此,支撐構件27支撐突出部211,使得桿部212不與耦合構件26(的平板部260)接觸。尤其,支撐構件27具有圍繞突出部211之環的形狀,因此能夠以良好的穩定性支撐桿部212。如上所述,耦合構件26包含閂鎖凸部260c。當管道連接構件21之桿部212位在預定位置時,閂鎖凸部260c係配適於掛鉤孔2121中(見圖4),該掛鉤孔2121係設置為穿過桿部212之面對耦合構件26之表面。如此處所使用,該預定位置指涉當突出部211位在防止突出部211穿過開口43之位置(亦即,在第二位置)時之桿部212的位置。因此,將閂鎖凸部260c配適於掛鉤孔2121中使得桿部212意外地從預定位置移位的機率降低。此使得第一連接件21a或第二連接件21b偶然從第二位置移動至第一位置的機率降低。亦即,此使得管道連接構件21無意中從配線管道40脫離的機率降低。
裝置連接部22為與裝置50之任何者連接的部分。在此實施例中,裝置連接部22係經由連接件電纜80而連接至裝置50。裝置連接部22可為例如符合乙太網路標準的埠。尤其,裝置連接部22符合乙太網路供電(PoE)標準。在此實施例中,裝置連接部22係穿過本體24的外側表面240c而設置,如圖2所示。
輔助電源供應部23為一部分,傳輸通過配線管道40之第一功率係透過該部分而供應。輔助電源供應部23係實施為具有電源端子的連接件。例如,輔助電源供應部23可為一出口,商用AC功率係經由該出口而供應(例如, 電力插頭插入其中的AC出口)。在此實施例中,輔助電源供應部23係穿過本體24的外側表面240e、240f之其中一者而設置。
在此實施例中,本體24在沿本體24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上更包含安裝部241及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如圖6所示。本體24在沿本體24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上更包含複數第一及第二強化部243a、243b、複數第一及第二凸部244a、244b、及複數限制部245。
安裝部241自本體24之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一表面(亦即,第一表面240a)突出。尤其,安裝部241自本體24之第一表面240a的中央區域突出。在此實施例中,安裝部241係位在本體24之第一表面240a上,且在管道連接構件21的第一連接件21a與第二連接件21b之間。如圖5及6所示,安裝部241具有長方體的形狀。當本體24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安裝部241的長度係與配線管道40的長度對齊。同樣地,當本體24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安裝部241的寬度係與配線管道40的寬度對齊。安裝部241之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的表面(亦即,安裝部241之上表面)為管道面對表面2411。當本體24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管道面對表面2411為面對配線管道40的表面。由於安裝部241在此實施例中具有長方體的形狀,因此管道面對表面2411具有矩形的形狀。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長度及寬度分別與安裝部241的長度及寬度一致。
並且,當連接裝置10(尤其,其本體24)係相對於配線管道40而正確定位時,安裝部241不與配線管道40之凸部44的頂端(亦即,圖9中的下端)接觸。另一方面,當連接裝置10(尤其,其本體24)係相對於配線管道40而不當地定位時,安裝部241與配線管道40之凸部44的頂端(亦即,圖9中的下端)接觸。 在此情況下,若安裝部241與凸部44相接觸,則即使當第一與第二連接件21a、21b位在第一位置時,安裝部241及凸部44亦可避免第一與第二連接件21a、21b插入配線管道40的開口43中。在此實施例中,為了防止安裝部241在本體24相對於配線管道40而正確定位時與凸部44接觸,管道面對表面2411具有台階2412。連接裝置10相對於配線管道40的正確定位為第一及第二端子214a、214b分別連接至第一及第二導體41a、41b時的位置。連接裝置10相對於配線管道40的不當定位為第一及第二端子214a、214b分別不當地連接至第二及第一導體41b、41a時的位置。
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係設置以增加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之各者為具有矩形板形狀的壁部。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自本體24之包含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第一表面240a突出。更具體而言,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自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兩側突出。如圖9所示,當本體24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沿著配線管道40的寬度而分別面對第一及第二側表面4211、4221。
更具體而言,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自本體24之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一表面(亦即,第一表面240a)突出,且位在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兩側。尤其,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沿著垂直於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方向突出。此外,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係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寬度而位在兩側。再者,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面對彼此,且管道面對表面2411介於它們之間。換言之,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寬度而面對彼此。尤其,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整體沿著管道面對表面 2411的寬度而面對彼此。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長度而線性地延伸,且與管道面對表面2411一樣長。
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具有位在與管道面對表面2411相反處的表面2421a、2421b(亦即,外側表面2421a、2421b)。外側表面2421a、2421b自本體24的第一表面240a延伸。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亦具有面對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表面2422a、2422b(亦即,內側表面2422a、2422b)。內側表面2422a、2422b自管道面對表面2411延伸。再者,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在其頂端處更具有分別連接至內側表面2422a、2422b的錐形表面2423a、2423b。在此情況下,隨著距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距離增加,錐形表面2423a遠離內側表面2422a而傾斜,使得錐形表面2423a與配線管道40的第一側表面4211之間的間隙相應地增大。同樣地,隨著距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距離增加,錐形表面2423b遠離內側表面2422b而傾斜,使得錐形表面2423b與配線管道40的第二側表面4221之間的間隙相應地增大。亦即,錐形表面2423a、2423b有助於將配線管道40插入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之間的空間中。
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的高度係界定為使得當連接裝置10附著於配線管道40時,沿著配線管道40之厚度(亦即,圖9中之向上/向下的方向上)的中間係位在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的頂端與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間。或者,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的高度亦可被界定為使得當連接裝置10附著於配線管道40時,第一及第二導體41a、41b係沿著配線管道40之厚度而位在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的頂端與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間。並且,在此實施例中,可將配線管道40與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之間餘留的間隙設為使得:在連接裝置10附著於配線管道40時,當本體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擺動時,第 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之其中至少一者與配線管道40相接觸。尤其,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壁部242a與配線管道40的第一側表面4211之間餘留的間隙、以及第二壁部242b與配線管道40的第二側表面4221之間餘留的間隙適當地等於或小於0.5mm,且例如可為0.2mm。
第一及第二強化部243a、243b係設置以分別強化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第一及第二強化部243a、243b使得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受損害的機率減低。如圖9所示,第一強化部243a之各者自本體24之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一表面(亦即,第一表面240a)沿著第一壁部242a之位在與管道面對表面2411相反處的表面(亦即,外側表面2421a)而延伸,以與第一壁部242a的高度對齊。如圖6所示,在此實施例中,設置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五個)第一強化部243a,其係沿著第一壁部242a之長度而以近乎規則的間隔設置。如圖9所示,第二強化部243b之各者自本體24之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一表面(亦即,第一表面240a)沿著第二壁部242b之位在與管道面對表面2411相反處的表面(亦即,外側表面2421b)而延伸,以與第二壁部242b的高度對齊。如圖6所示,在此實施例中,設置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五個)第二強化部243b,其係沿著第二壁部242b之長度而以近乎規則的間隔設置。
第一及第二凸部244a、244b係設置以增加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第一及第二凸部244a、244b自管道面對表面2411突出。第一及第二凸部244a、244b之各者具有半球形。
在此實施例中,設置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三個)第一凸部244a。複數第一凸部244a係設置於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設計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第一部分424的第一區域2411a中(見圖6及9)。複數第一凸部244a係沿著管道 面對表面2411的長度而以第一預定間隔設置。換言之,當本體24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複數第一凸部244a係沿著配線管道40的長度而以第一預定間隔設置。此外,複數第一凸部244a個別的頂端位在相同高度處(位在同一平面上)。當本體24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複數第一凸部244a一起形成第一接觸部以與配線管道40之第一部分424相接觸。在此實施例中,設置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三個)第二凸部244b。複數第二凸部244b係設置於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設計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第二部分425的第二區域2411b中(見圖6及9)。複數第二凸部244b係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長度而以第二預定間隔設置。換言之,當本體24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複數第二凸部244b係沿著配線管道40的長度而以第二預定間隔設置。此外,複數第二凸部244b個別的頂端位在相同高度處(位在同一平面上)。再者,複數第一凸部244a與複數第二凸部244b個別的頂端位在相同高度處。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預定間隔等於第二預定間隔。當本體24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複數第二凸部244b一起形成第二接觸部以與配線管道40之第二部分425相接觸。再者,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三個)第一凸部244a及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三個)第二凸部244b係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寬度而並排設置。
將第一接觸部的高度(亦即,複數第一凸部244a的高度)設為使得在第一連接件21a或第二連接件21b之該對凸部213與第一接觸部之間測得的尺寸小於配線管道40之第一部分424的厚度。然而,在凸部213與第一接觸部之間測得的尺寸需足夠大以使第一部分424能夠插入凸部213與第一接觸部之間的間隙。此使得第一部分424能夠被夾在且固持在第一接觸部與凸部213之間,從而 有助於增加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同樣地,將第二接觸部的高度(亦即,複數第二凸部244b的高度)設為使得在第一連接件21a或第二連接件21b之該對凸部213與第二接觸部之間測得的尺寸小於配線管道40之第二部分425的厚度。然而,在凸部213與第二接觸部之間測得的尺寸需足夠大以使第二部分425能夠插入凸部213與第二接觸部之間的間隙。此使得第二部分425能夠被夾在且固持在第二接觸部與凸部213之間,從而有助於增加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限制部245係設置以限制各個桿部212的樞轉範圍。限制部245可防止桿部212被過度轉動,從而減小管道連接構件21受損的機率。更具體而言,限制部245之各者為自本體24之第一表面240a突出的凸部。限制部245與桿部212接觸,從而限制桿部212的樞轉範圍。在此實施例中,各對的限制部245將相關的桿部212之樞轉範圍限制於相關連接件(亦即,第一連接件21a或第二連接件21b)位在第一位置時的點與相關連接件(亦即,第一連接件21a或第二連接件21b)位在第二位置時的點之間的範圍。在此實施例中,為本體24設置四個限制部245。四個限制部245中之兩者係為第一連接件21a的桿部212而設置,而另兩個限制部245係為第二連接件21b的桿部212而設置。如圖6所示,用於第一連接件21a的兩個限制部245係設置於第一表面240a之與外側表面240c相鄰的一端,且在外側表面240d、240f面對彼此的方向上位於第一連接件21a的兩側。同時,用於第二連接件21b的兩個限制部245係設置於第一表面240a之與外側表面240e相鄰的一端,且在外側表面240d、240f面對彼此的方向上位於第二連接件21b的兩側。在此實施例中,四個限制部245形成本體24之第一表面240a的一體部分。因此,限制部245係與耦合構件26分開地提供。
固持件25為用以物理地固持裝置50的構件。在此實施例中,固持件25係與本體24分開地提供,且係物理地附著於本體24。
如圖2至4及8所示,固持件25包含外殼28及固定板29。
外殼28為具有電絕緣特性之樹脂材料的模製產品。外殼28包含附著板280、周壁281、及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四個)凸座282。
附著板280為裝置50附著於其上的部分。附著板280在平面圖中具有矩形的形狀(尤其,正方形)。附著板280具有開口(第一開口)280a。開口280a係用以使得將裝置50連接至裝置連接部22的連接件電纜80(見圖3及4)能夠從中穿過。開口280a係設置於附著板280的中央區域中。開口280a具有大致上矩形的形狀,且為附著板280之尺寸的大約九分之一。
附著板280更具有周邊壁部280b及複數孔洞283。周邊壁部280b自附著板280之開口280a的邊緣朝向固定板29(亦即,在圖8中向上)突出。周邊壁部280b沿其整個周邊圍繞開口280a。複數孔洞283係設置以使螺釘軸穿過俾用於附著裝置50。複數孔洞283係設置於開口280a的附近。
周壁281沿著附著板280之厚度而自附著板280的邊緣突出。尤其,周壁281自附著板280的邊緣朝向本體24突出,從而圍繞附著板280。周壁281在平面圖中具有矩形框架的形狀。周壁281具有四個側壁281a-281d。在四個側壁281a-281d中,側壁281a、281c面對彼此,且側壁281b、281d面對彼此。周壁281亦具有開口(第二開口)281e。開口281e係用以使得將裝置50連接至裝置連接部22的連接件電纜80(見圖3及4)能夠從中穿過。開口281e係穿過側壁281a而設置。開口281e具有大致上矩形的形狀。開口281e具有切口的形狀。開口281e之與附著板280相反的一側係敞開的。
四個凸座282係用以藉由螺釘S11(見圖3及4)而將固持件25固定至本體24。四個凸座282係設置於附著板280。四個凸座282自附著板280朝向本體24突出。該等凸座282之各者具有圓柱形的形狀,且具有孔洞以使螺釘S11之軸部通過內部。如圖8所示,四個凸座282係設置為相對於附著板280之中心而具有四重旋轉對稱(four-fold rotational symmetry)。更具體而言,四個凸座282係設置於周壁281之四個側壁281a-281d之各自的中間附近。
外殼28更具有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四個)凸座284及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四個)凸部285。
如圖8所示,四個凸座284係用以藉由螺釘S13將固定板29固定至外殼28。四個凸座284係設置於附著板280。四個凸座284自附著板280朝向固定板29突出。該等凸座284之各者具有圓柱形的形狀。凸座284之各者在頂端處具有螺釘孔284a以與螺釘S13嚙合。四個凸座284係設置為相對於附著板280之中心而具有四重旋轉對稱(four-fold rotational symmetry)。更具體而言,四個凸座284係設置於附著板280的四個角落附近。
如圖3所示,四個凸部285係用以相對於將固定板29相對於外殼28而定位。四個凸部285係設置於附著板280。凸部285之各者在平面圖中具有L形。四個凸部285係設置於附著板280的四個角落附近,且係設置成圍繞四個凸座284。
固定板29為金屬板。固定板29在平面圖中具有矩形的形狀(尤其,正方形)。固定板29具有比附著板280更小的尺寸。如圖8所示,固定板29具有開口(第三開口)290a、複數螺釘孔290b、及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四個)孔洞290c。開口290a係用以使得將裝置50連接至裝置連接部22的連接件電纜80(見 圖3及4)能夠從中穿過。開口290a係設置為穿過固定板29的中央區域。開口290a為足夠大以使周邊壁部280b穿過內部。在此範例中,周邊壁部280b係設計以配適於開口290a中。複數螺釘孔290b分別容納螺釘,用於使裝置50附著於連接裝置10。並且,複數螺釘孔290b係設置於固定板29之面對外殼28之複數孔洞283的相應位置。四個孔洞290c係用以將固定板29固定至外殼28中。四個孔洞290c係設置於固定板29之面對外殼28之四個凸座284的相應位置。在此範例中,四個孔洞290c係設置於固定板29的四個角落附近。
為了將固定板29固定至外殼28的附著板280上,可分別通過四個孔洞290c而將螺釘S13擰入四個凸座284的螺釘孔284a中。在此情況下,透過使固定板29的四個角落與外殼28之四個凸部285的內側角落鄰接,使得固定板29能夠相對於外殼28而輕易地定位。此外,將外殼28的周邊壁部280b配適於固定板29的開口290a中使得固定板29能夠被外殼28暫時地固持,從而有助於與螺釘S13的連接作業。
固持件25係沿著本體24的厚度而物理地附著於第二表面240b,使得附著板280面對第二表面240b。更具體而言,通過固持件25之四個凸座282的孔洞而將螺釘S11擰入本體24的四個螺釘孔24040使得固持件25能夠物理地附著於本體24的第二表面240b。
當裝置50附著於固持件25時,可通過裝置50之孔洞及外殼28之孔洞而將螺釘擰入固定板29中。固定板29係由金屬材料所製成,因此與將裝置50直接固定至由樹脂製成的附著板280之情況相比而增加裝置50對固持件25的附著強度。再者,為了藉由連接件電纜80將裝置50連接至裝置連接部22,可使連接件電纜80穿過附著板280的開口280a、固定板29的開口290a、周壁281的開 口281e,並且可將連接件電纜80的連接件81連接至裝置連接部22。在此實施例中,連接件電纜80的一部分可被容置於固持件25中。此減少連接件電纜80的暴露,從而有助於保護連接件電纜80。
(1.2.4.2)電路塊
如圖1所示,電路塊30包含第一通訊單元31、輸出單元32、處理單元33、電源供應單元34、通知單元35、及操作單元36。
第一通訊單元31包含符合電力線通訊標準的通訊介面,且具有透過電力線通訊而傳送和接收通訊信號的能力。可採用各種已知標準的任一者以建立電力線通訊。例如,可採用高解析度電力線通訊標準。符合電力線通訊標準的此等通訊介面可具有已知的配置,並且在此省略其詳細敘述。
第一通訊單元31係電連接至管道連接構件21。更具體而言,第一通訊單元31係電連接至管道連接構件21之第一連接件21a的第一及第二端子214a、214b。因此,將管道連接構件21附著於配線管道40使得第一通訊單元31能夠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電連接至配線管道40。因此,第一通訊單元31具有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從配線管道40透過電力線通訊而接收通訊信號(第一通訊信號)的能力(亦即,第一通訊單元31具有接收能力)。此外,第一通訊單元31亦具有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透過電力線通訊而將通訊信號(第二通訊信號)傳送至配線管道40的能力(亦即,第一通訊單元31具有傳送能力)。亦即,可藉由第一通訊單元31而建立雙向通訊。
如圖1所示,輸出單元32為包含第二通訊單元321及轉換器單元322的電路。
第二通訊單元321為一電路,用於根據由第一通訊單元31所接收之第一通訊信號而根據和電力線通訊不同的通訊協定與裝置50進行通訊。第二通訊單元321建立符合與電力線通訊不同之通訊協定的通訊。符合與電力線通訊不同之通訊協定的信號之範例包含符合信號Ethernet®標準的信號及序列信號。在此實施例中,第二通訊單元321具有傳送符合信號Ethernet®標準之信號的能力(亦即,具有傳送能力)及接收此等信號的能力(亦即,具有接收能力)。如圖1所示,第二通訊單元321係連接至裝置連接部22。因此,第二通訊單元321經由裝置連接部22而輸出符合與電力線通訊不同之通訊協定的信號,並經由裝置連接部22而接收此等信號。藉此方式,第二通訊單元321經由連接至裝置連接部22的連接件電纜80而與裝置50進行通訊。
轉換器單元322為一電路,用以基於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獲取的第一功率產生符合與第一功率不同之功率標準的第二功率,並將第二功率供應至裝置50。如上所述,第一功率為AC功率(例如60/50Hz、100/200V之商用AC功率),而第二功率為符合PoE標準的功率且可為48V DC功率。因此,轉換器單元322可實施為包含AC/DC轉換器的功率轉換器電路。如圖1所示,轉換器單元322係連接至裝置連接部22。因此,轉換器單元322將符合與第一功率不同之功率標準的第二功率輸出至裝置連接部22。亦即,轉換器單元322經由連接至裝置連接部22的連接件電纜80而將第二功率供應至裝置50。
在此實施例中,輸出單元32符合乙太網路供電(Power over Ethernet)標準,並用作一件所謂的「供電端設備(power sourcing equipment)」。此外,電源供應方法可為將電流疊加在用於連接件電纜80之通訊的兩對上的方法(亦即,所謂的「替代A(Alternative A)」方法)、或經由未使用之兩對而供應 功率的方法(亦即,所謂的「替代B2(Alternative B2)」方法),視何者適當而定。亦即,輸出單元32利用裝置連接部22以與裝置50通訊並供應功率至裝置50。此有助於將連接裝置10連接至裝置50以作為通訊及電源供應的用途。
處理單元33為用以控制連接裝置10之操作的控制電路。處理單元33可實施為例如包含一或更多處理器(微處理器)及一或更多記憶體的電腦系統。亦即,該一或更多處理器透過執行儲存於該一或更多記憶體中的一或更多程式而執行處理單元33的功能。在此實施例中,處理單元33係配置為使第二通訊單元321將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從配線管道40接收之第一通訊信號轉換成符合與電力線通訊不同之通訊協定的信號,並輸出轉換後之信號。此外,處理單元33亦係配置以使第一通訊單元31將由第二通訊單元321透過連接件電纜80從裝置50接收之信號轉換成符合電力線通訊的通訊信號(亦即,第二通訊信號),並輸出第二通訊信號。亦即,處理單元33可具有僅是在第一通訊單元31與第二通訊單元321之間中繼信號的能力。此外,處理單元33可更具有根據由第一通訊單元31所接收之第一通訊信號而控制裝置50的能力。選用性地,處理單元33可更具有使第二通訊單元321從裝置50收集資訊並使第一通訊單元31經由配線管道40而傳送該資訊至管控裝置60的能力。
電源供應單元34為用以將操作功率供應至處理單元33的電路。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單元34基於輸出單元32之轉換器單元322的輸出(亦即,第二功率)而產生驅動處理單元33所需的功率。電源供應單元34可實施為包含一或更多DC/DC轉換器的電源供應電路。此等電源供應電路可具有已知的配置,並且在此省略其詳細敘述。
通知單元35可包含一或更多顯示裝置。顯示裝置之範例包含燈具,例如發光二極體。選用性地,除了顯示裝置之外或代替顯示裝置,通知單元35可包含電聲轉換器,例如揚聲器或蜂鳴器。亦即,透過通知單元35而進行的通知未必需為視覺上的通知,而亦可為聽覺上的通知。例如,處理單元33可使通知單元35提供關於連接裝置10之狀態(例如,連接裝置10係良好地運作或因某些錯誤而故障)的通知。或者,處理單元33可使通知單元35根據第一通訊單元31已接收到的第一通訊信號而提供通知。
操作單元36為用以改變連接裝置10之設定或初始化連接裝置10的電路。操作單元36可包含一或更多開關。開關的範例包含指撥開關(dip switch)、滑動開關、按鈕開關、及各種其他已知開關。連接裝置10之設定改變的範例包含從主(master)切換為從(slave),反之亦然。在此實施例中,操作單元36係暴露在本體24的外側表面240d上,如圖2所示。
(1.3)附著方法
可藉以下方式將連接裝置10附著於配線管道40。首先,根據需要而轉動桿部212以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置於第一位置。在此狀態下,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通過配線管道40的開口43而插入殼體42中。在此狀態下,若連接裝置10係相對於配線管道40而不當地定位,則安裝部241的管道面對表面2411與凸部44的頂端相接觸,從而阻礙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插入配線管道40的殼體42中。此防止了連接裝置10被不當地連接至配線管道40。亦即,此減少了連接裝置10以錯誤方式附著於配線管道40的機率。另一方面,若連接裝置10係相對於配線管道40而正確地定位,則安裝部241的管道面對表面2411不會與凸部44的頂端相接觸,因此不會阻礙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插入配 線管道40的殼體42中。此使得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能夠插入配線管道40的殼體42中。
在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通過配線管道40的開口43而插入殼體42中之後,可轉動桿部212以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從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此使得在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之各者中,該對凸部213、213能夠被配線管道40之殼體42的開口43的兩個邊緣物理支撐,如圖9中的雙點鏈所表示。並且,在第一連接件21a中,第一、第二、及第三端子214a、214b、214c係分別電連接至配線管道40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導體41a、41b、41c。此使得管道連接構件21能夠不僅物理附著於配線管道40,而且亦電連接至配線管道40。
連接裝置10包含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其自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兩側突出。當本體24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沿著配線管道40的寬度而分別面對第一及第二側表面4211、4221。因此,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之其中至少一者可用作減少本體24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之擺動的部分。因此,連接裝置10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再者,連接裝置10包含第一接觸部(第一凸部244a)及第二接觸部(第二凸部244b),其係分別設置於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第一區域2411a及第二區域2411b中。當本體24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接觸部(第一凸部244a)與配線管道40之第一部分424相接觸。此外,第二接觸部(第二凸部244b)與配線管道40之第二部分425相接觸。因此,第一及第二接觸部之其中至少一者可用作減少本體24沿著配線管道40之 寬度之擺動的部分。因此,連接裝置10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再者,連接裝置10更包含耦合構件26,其各自具有耦合孔26a,用以將連接裝置10耦合至索狀構件93。此有助於藉由索狀構件93將連接裝置10耦合至配線管道40。因此,即使連接裝置10的管道連接構件21從配線管道40脫離,連接裝置10仍會透過索狀構件93而懸掛在配線管道40上。此減少連接裝置10從配線管道40脫落的機率。尤其,耦合構件26係與本體24分開地提供,並且將耦合構件26固定至本體24。因此,耦合構件26可由強度比本體24更高的材料所製成。此在連接裝置10透過索狀構件93而懸掛在配線管道40上時,減少耦合構件26受損程度大到導致連接裝置10從配線管道40脫落的機率。因此,設置耦合構件26不僅有助於藉由索狀構件93將連接裝置10耦合至配線管道40,還使得連接裝置10從配線管道40脫落的機率減低。
(1.4)懸掛件
如圖3及4所示,懸掛件90可用以藉由索狀構件93將連接裝置10耦合至配線管道40。懸掛件90可與連接裝置10一起使用以防止連接裝置10脫落。亦即,懸掛件90減少連接裝置10從配線管道40脫落的機率。
為了即使在連接裝置10意外從配線管道40脫落時減少連接裝置10從配線管道40脫落的機率,可藉由索狀構件93預先將連接裝置10耦合至配線管道40。然而,一般而言,配線管道40通常不具有專門設計以將索狀構件93附著於其上的部分。因此,將索狀構件93附著於配線管道40通常係麻煩的。相對地,懸掛件90有助於將索狀構件93附著於配線管道40。因此,懸掛件90使得連接裝置10能夠藉由索狀構件93而輕易地耦合至配線管道40。
懸掛件90包含本體91、連接件92、索狀構件93、及耦合構件94。本體91係藉由索狀構件93而耦合至連接裝置10的耦合構件26之其中一者。本體91具有圓形盒的形狀。本體91沿其厚度而具有第一表面(亦即,圖3及4中之上表面)及第二表面(亦即,圖3及4中之下表面)。然而,本體91不必一定具有此等圓形盒的形狀,而亦可具有多邊形盒的形狀。連接件92可用以將懸掛件90附著於配線管道40。連接件92係設置於沿本體91之厚度的第一表面。連接件92包含突出部921及一對凸部922、922。突出部921自沿本體91之厚度的第一表面突出。突出部921具有圓柱形的形狀。突出部921本身具有足夠小以穿過殼體42之開口43的尺寸。該對凸部922、922自突出部921向兩側突出。該對凸部922、922之寬度等於或小於突出部921的直徑。索狀構件93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索狀構件93的第一端係固定至沿本體91之厚度的第二表面。索狀構件93的第二端係固定至耦合構件94。索狀構件93之範例包含繩索及線材。任何的索狀構件93可不受限制地使用,但適當地具有足夠高的強度以至少承受連接裝置10的重量。耦合構件94係用以輕易地將索狀構件93附著於耦合構件26。耦合構件94係透過使其一部份穿過耦合構件26的耦合孔26a而耦合至耦合構件26。在此實施例中,耦合構件94為所謂的「彈簧鉤(snap hook)」。然而,此僅為本發明的範例,而不應被解釋為限制性的。
懸掛件90可藉由以下方式而附著於配線管道40。首先,調整懸掛件90相對於配線管道40的定向,以使連接件92之該對凸部922、922與配線管道40之開口43的長度對齊。在此狀態下,將連接件92通過配線管道40之開口43而插入殼體42中。在將連接件92通過配線管道40之開口43而插入殼體42中之後,旋轉懸掛件90以使連接件92之該對凸部922、922與配線管道40之開口43的 寬度對齊。此使得該對凸部922、922能夠被配線管道40之殼體42的開口43的兩個邊緣部份(亦即,第一及第二部分424、425)物理支撐。藉此方式,懸掛件90係物理地附著於配線管道40。
接著,將懸掛件90的耦合構件94固定至連接裝置10的耦合構件26。此使得懸掛件90的本體91能夠藉由索狀構件93而耦合至連接裝置10。藉此方式,連接裝置10係經由索狀構件93而耦合至配線管道40。因此,懸掛件90有助於將索狀構件93附著於配線管道40。亦即,此使得連接裝置10能夠藉由索狀構件93而輕易地耦合至配線管道40。
(2)變形例
應注意,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的例示性實施例,而不應解釋為限制性的。而應為,可在不偏離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依據設計選擇或任何其他因素以各種方式容易地修改上述例示性實施例。上述例示性實施例的變形將一個接一個地列舉。
(2.1)第一變形例
圖10-14顯示根據第一變形例的連接裝置10A。連接裝置10A包含外殼20A,其與連接裝置10的外殼20不同。外殼20A包含本體24A及固持件25。雖然外殼20A的本體24A與外殼20的本體24不同,但外殼20A的固持件25與外殼20的固持件25相同。在以下敘述中,具有與根據上述實施例之連接裝置10的對應物相同功能的根據第一變形例之連接裝置10A的任何組成元件,將由與對應物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並且在此將省略其詳細敘述以避免冗餘。
本體24A(及本體24)將電路塊30容置於其中。本體24A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表面(亦即,圖10中之上表面)240a及第二表面(亦即,圖10中之下 表面)240b。沿本體24A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為本體24A之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的表面(亦即,配線管道附著表面)。沿本體24A之厚度的第二表面240b為本體24A之設計以背對配線管道40的表面。沿本體24A之厚度的第二表面240b為固持件25所物理附著的附著表面(固持件附著表面)。本體24A更具有外周表面,其由四個外側表面240c-240f所組成。
本體24A在沿本體24A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上更包含安裝部241、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複數第一及第二凸部244a、244b、複數限制部245、及一對耦合構件26,如圖11所示。在第一變形例中,安裝部241、複數第一及第二凸部244a、244b、及複數限制部245與其上述實施例之對應物相同。
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係設置以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自本體24A之包含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第一表面240a突出。更具體而言,第一與第二壁部246a、246b自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中央區域突出。如圖14所示,當本體24A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與第二壁部246a、246b沿著配線管道40之開口43的寬度而分別面對第一及第二內側表面431、432。
更具體而言,第一與第二壁部246a、246b自本體24A之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一表面(亦即,第一表面240a)突出,且位在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中央區域。尤其,第一與第二壁部246a、246b沿著垂直於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方向突出。此外,第一與第二壁部246a、246b係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寬度而位在中央區域。再者,第一與第二壁部246a、246b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 的寬度而面對彼此。尤其,第一與第二壁部246a、246b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長度而線性地延伸,且與管道面對表面2411一樣長。
在第一變形例中,第一與第二壁部246a、246b的高度係界定為使得當連接裝置10A附著於配線管道40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的頂端係位在沿著配線管道40之厚度的中間與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間。或者,第一與第二壁部246a、246b的高度亦可被界定為使得當連接裝置10A附著於配線管道40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的頂端係沿著配線管道40之厚度而位在第一及第二導體41a、41b與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間。並且,在此變形例中,可將配線管道40與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之間餘留的間隙設為使得:在連接裝置10A附著於配線管道40時,當本體24A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擺動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之其中至少一者與配線管道40相接觸。尤其,在此變形例中,第一壁部246a與配線管道40的第一內側表面431之間餘留的間隙、以及第二壁部246b與配線管道40的第二內側表面432之間餘留的間隙適當地等於或小於0.5mm,且例如可為0.2mm。自然地,當本體24A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與第二壁部246a、246b可分別與配線管道40的第一及第二內側表面431、432相接觸。
如圖12所示,沿本體24A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具有至少一個附著孔2401,管道連接構件21係附著於該至少一個附著孔2401。在此變形例中,第一表面240a具有兩個附著孔2401。此外,在第一表面240a之附著孔2401之各者的周圍,設置複數(例如,在此變形例中為兩個)螺釘孔2402。再者,第一表面240a具有凹部2403,其各者係設置於覆蓋相關的附著孔2401及相關的兩個螺釘孔2402之區域中。各個凹部2403具有矩形的形狀。相關的附著孔2401及相關 的兩個螺釘孔2402係設置於凹部2403之底部。此外,在第一表面240a之各個附著孔2401的周圍,更設置第一支撐部2404及第二支撐部2405。第一及第二支撐部2404、2405支撐相關的桿部212,以使桿部212保持不與相關的耦合構件26接觸。在第一表面240a上、相關的附著孔2401與安裝部241之間設置第一支撐部2404。第一支撐部2404為在平面圖中具有弧形的凸部。第一支撐部2404係沿著附著孔2401之面對安裝部241的部分而設置。第一支撐部2404形成本體24A之第一表面240a的一體部分。第一支撐部2404係用作本體24A的配適凸部。在第一表面240a上、相對於相關的附著孔2401而與安裝部241相對地設置第二支撐部2405。第二支撐部2405在平面圖中具有線狀凸部的形狀。第二支撐部2405係設置於與相關的附著孔2401相關的兩個限制部245之間。第一支撐部2404及第二支撐部2405的高度低於限制部245。在此變形例中,第一支撐部2404及第二支撐部2405之相應頂端係位在同一平面上。
耦合構件26係用以藉由索狀構件93將連接裝置10A耦合至配線管道40(見圖3及4)。根據此變形例之耦合構件26可與上述實施例之對應物相同。然而,在此實施例中,將第一支撐部2404配適於平板部260的配適切口260a中,配適切口260a係用以使得第一支撐部2404能夠從中穿過。此外,平板部260具有複數(例如,在此變形例中為兩個)孔洞260b。該兩個孔洞260b係用以藉由螺釘將耦合構件26固定至本體24A。各個耦合構件26係設置於本體24A之相關的凹部2403內,並且將設置於本體24A之相關的第一支撐部2404配適於耦合構件26的配適切口260a中。接著,穿過平板部260之孔洞260b而將螺釘擰入本體24A的螺釘孔2402中使得耦合構件26能夠被固定至本體24A上。在此變形例中,耦合構件26係由金屬材料所製成。例如,可藉由對金屬板進行衝孔 (punching)及折疊處理而形成耦合構件26。耦合構件26係與本體24A分開地提供,並且將耦合構件26固定至本體24A上。
在此變形例中,管道連接構件21的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亦係通過本體24A的附著孔2401而附著於本體24A。亦即,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之各者插入相關的附著孔2401中,俾使其突出部211可繞著它的中心軸旋轉。在此變形例中,在本體24A的各個附著孔2401的周圍,設置有相關的耦合構件26及相關的第一及第二支撐部2404、2405。如圖13所示,耦合構件26之平板部260及第一及第二支撐部2404、2405係設置於第一表面240a與相關的桿部212之間。第一及第二支撐部2404、2405支撐桿部212以使桿部212保持不與耦合構件26(的平板部260)接觸。
可藉以下方式將連接裝置10A附著於配線管道40。首先,根據需要而轉動桿部212以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置於第一位置,如圖14中的雙點鏈所表示。在此狀態下,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通過配線管道40的開口43而插入殼體42中。在此狀態下,若連接裝置10A係相對於配線管道40而不當地定位,則安裝部241的管道面對表面2411與凸部44的頂端相接觸,從而阻礙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插入配線管道40的殼體42中。此防止了連接裝置10A被不當地連接至配線管道40。亦即,此減少了連接裝置10A以錯誤方式附著於配線管道40的機率。同時,若連接裝置10A係相對於配線管道40而正確地定位,則安裝部241的管道面對表面2411不會與凸部44的頂端相接觸,因此不會阻礙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插入配線管道40的殼體42中。此使得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能夠插入配線管道40的殼體42中。
在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通過配線管道40的開口43而插入殼體42中之後,可轉動桿部212以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從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此使得在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之各者中,該對凸部213、213能夠被配線管道40之殼體42的開口43的兩個邊緣物理支撐,如圖14中的實線所表示。並且,在第一連接件21a中,第一、第二、及第三端子214a、214b、214c係分別電連接至配線管道40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導體41a、41b、41c。此使得管道連接構件21能夠不僅物理附著於配線管道40,而且亦電連接至配線管道40。
連接裝置10A包含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其自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中央區域突出。當本體24A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沿著配線管道40之開口43的寬度而分別面對第一及第二內側表面431、432。因此,即使當本體24A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而擺動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之其中至少一者與配線管道40相接觸,從而減少本體24A之擺動。因此,連接裝置10A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再者,連接裝置10A包含第一接觸部(第一凸部244a)及第二接觸部(第二凸部244b),其係分別設置於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第一區域2411a及第二區域2411b中。當本體24A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接觸部(第一凸部244a)與配線管道40之第一部分424相接觸。此外,第二接觸部(第二凸部244b)與配線管道40之第二部分425相接觸。因此,即使當本體24A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而擺動時,第一及第二 接觸部之其中至少一者與配線管道40相接觸,從而減少本體24A之擺動。因此,連接裝置10A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再者,連接裝置10A更包含耦合構件26,其各自具有耦合孔26a,用以將連接裝置10A耦合至索狀構件93。此有助於藉由索狀構件93將連接裝置10A耦合至配線管道40。因此,即使連接裝置10A的管道連接構件21從配線管道40脫離,連接裝置10A仍會透過索狀構件93而懸掛在配線管道40上。此減少連接裝置10A從配線管道40脫落的機率。尤其,耦合構件26係與本體24A分開地提供,並且將耦合構件26固定至本體24A。因此,耦合構件26可由強度比本體24A更高的材料所製成。此在連接裝置10A透過索狀構件93而懸掛在配線管道40上時,減少耦合構件26受損程度大到導致連接裝置10A從配線管道40脫落的機率。
(2.2)第二變形例
圖15-18顯示根據第二變形例的連接裝置10B。連接裝置10B包含外殼20B,其與連接裝置10的外殼20不同。外殼20B包含本體24B及固持件25。雖然外殼20B的本體24B與外殼20的本體24不同,但外殼20B的固持件25與外殼20的固持件25相同。在以下敘述中,具有與上述連接裝置10或10A的對應物相同功能的根據第二變形例之連接裝置10B的任何組成元件,將由與對應物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並且在此將省略其詳細敘述以避免冗餘。
本體24B(及本體24)將電路塊30容置於其中。本體24B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表面(亦即,圖15中之上表面)240a及第二表面(亦即,圖15中之下表面)240b。沿本體24B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為本體24B之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的表面(亦即,配線管道附著表面)。沿本體24B之厚度的第二表面240b為本 體24B之設計以背對配線管道40的表面。沿本體24B之厚度的第二表面240b為固持件25所物理附著的附著表面(固持件附著表面)。本體24B更具有外周表面,其由四個外側表面240c-240f所組成。
本體24B在第一表面240a上更包含安裝部241及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如圖16所示。本體24B在第一表面240a上更包含複數第一及第二強化部243a、243b、複數第一及第二凸部244a、244b、及複數限制部247a、247b。再者,如圖17所示,本體24B之第一表面240a具有附著孔2401、支撐部2406、及閂鎖凸部2407。
附著孔2401為管道連接構件21所附著之孔洞。在此變形例中,第一表面240a具有兩個附著孔2401。
在第一表面240a上將支撐部2406分別設置於其相關的附著孔2401周圍。支撐部2406各自將相關的桿部212支撐於其上。支撐部2406為環形的凸部。支撐部2406各自從第一表面240a突出以環繞相關的附著孔2401。支撐部2406形成本體24B之第一表面240a的一體部分。
閂鎖凸部2407係設置用於其相關的支撐部2406。閂鎖凸部2407係設置於支撐部2406,以在桿部212位於預定位置時配適於管道連接構件21之其相關的桿部212的掛鉤孔2121中。如此處所使用,該預定位置指涉當突出部211位在使突出部211無法穿過開口43之位置(亦即,在第二位置)時之桿部212的位置。
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可與上述實施例之其對應物幾乎相同。在此變形例中,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皆不具有錐形表面2423a、2423b。
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五個)第一凸部244a一起形成第一接觸部。五個第一凸部244a係設置於包含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第一表面240a之設計以面對配線管道40的第一部分424的區域中。複數第一凸部244a的中間三者係位在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內,但兩端的另外兩個第一凸部244a大部分位在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外,且部分位在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內。並且,複數第一凸部244a的頂端位在相同高度處(亦即,位在同一平面上)。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五個)第二凸部244b一起形成第二接觸部。五個第二凸部244b係設置於包含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第一表面240a之設計以面對配線管道40的第二部分425的區域中。複數第二凸部244b的中間三者係位在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內,但兩端的另外兩個第二凸部244b大部分位在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外,且部分位在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內。並且,複數第二凸部244b的頂端位在相同高度處(亦即,位在同一平面上)。再者,複數第一凸部244a及複數第二凸部244b之個別的頂端位在相同高度處。
限制部247a、247b係設置以限制桿部212的樞轉範圍。更具體而言,限制部247a、247b之各者為自本體24B之第一表面240a突出的凸部。限制部247a、247b之各者為矩形凸部。
限制部247a、247b之各者與相關的桿部212接觸,從而限制桿部212的樞轉範圍。在此變形例中,限制部247a、247b將桿部212之樞轉範圍限制於第一限制位置與第二限制位置之間的範圍。第一限制位置為相關連接件(其為第一連接件21a或第二連接件21b)位在第一位置時的位置。第二限制位置為相關連接件(其為第一連接件21a或第二連接件21b)位在第二位置時的位置。在此變形例中,為本體24B設置兩對限制部247a、247b。兩對限制部247a、247b中之 一對與第一連接件21a的桿部212相關聯,而另一對限制部247a、247b與第二連接件21b的桿部212相關聯。如圖16所示,為第一連接件21a設置的兩個限制部247a、247b係位在第一表面240a之鄰近外側表面240c的一端,且在外側表面240d、240f面對彼此的方向上位於第一連接件21a的兩側。同時,為第二連接件21b設置的兩個限制部247a、247b係位在第一表面240a之鄰近外側表面240e的一端,且在外側表面240d、240f面對彼此的方向上位於第二連接件21b的兩側。在此變形例中,兩對限制部247a、247b形成本體24B之第一表面240a的一體部分。
在此變形例中,限制部247b之各者具有耦合孔2470。耦合孔2470沿其寬度穿過限制部247b。因此,限制部247b在側視圖中呈U型。耦合孔2470係用以將連接裝置10B耦合至索狀構件93。亦即,限制部247b有助於藉由索狀構件93將連接裝置10B耦合至配線管道40。因此,即使連接裝置10B的管道連接構件21從配線管道40脫離,連接裝置10B仍會透過索狀構件93而懸掛在配線管道40上。此減少連接裝置10B從配線管道40脫落的機率。亦即,根據此變形例,限制部247b起到根據上述實施例及第一變形例之耦合構件26的作用。因此,限制部247b亦用作耦合構件26。
可藉以下方式將連接裝置10B附著於配線管道40。首先,根據需要而轉動桿部212以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置於第一位置,如圖18中的雙點鏈所表示。在此狀態下,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通過配線管道40的開口43而插入殼體42中。在此狀態下,若連接裝置10B係相對於配線管道40而不當地定位,則安裝部241的管道面對表面2411與凸部44的頂端相接觸,從而阻礙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插入配線管道40的殼體42中。此防止了連接裝 置10B被不當地連接至配線管道40。亦即,此減少了連接裝置10B以錯誤方式附著於配線管道40的機率。同時,若連接裝置10B係相對於配線管道40而正確地定位,則安裝部241的管道面對表面2411不會與凸部44的頂端相接觸,因此不會阻礙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插入配線管道40的殼體42中。此使得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能夠插入配線管道40的殼體42中。
在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通過配線管道40的開口43而插入殼體42中之後,可轉動桿部212以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從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此使得在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之各者中,該對凸部213、213能夠被配線管道40之殼體42的開口43的兩個邊緣物理支撐,如圖18中的實線所表示。並且,在第一連接件21a中,第一、第二、及第三端子214a、214b、214c係分別電連接至配線管道40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導體41a、41b、41c。此使得管道連接構件21能夠不僅物理附著於配線管道40,而且亦電連接至配線管道40。
連接裝置10B包含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其自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兩側突出。當本體24B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沿著配線管道40的寬度而分別面對第一及第二側表面4211、4221。因此,即使當本體24B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而擺動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之其中至少一者與配線管道40相接觸,從而減少本體24B之擺動。因此,連接裝置10B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再者,連接裝置10B包含第一接觸部(第一凸部244a)及第二接觸部(第二凸部244b)。當本體24B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 時,第一接觸部(第一凸部244a)與配線管道40之第一部分424相接觸。此外,第二接觸部(第二凸部244b)與配線管道40之第二部分425相接觸。因此,即使當本體24B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而擺動時,第一及第二接觸部之其中至少一者與配線管道40相接觸,從而減少本體24B之擺動。因此,連接裝置10B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再者,連接裝置10B更包含限制部247b,其各自具有耦合孔2470,用以將連接裝置10B耦合至索狀構件93。此有助於藉由索狀構件93將連接裝置10B耦合至配線管道40。因此,即使連接裝置10B的管道連接構件21從配線管道40脫離,連接裝置10B仍會透過索狀構件93而懸掛在配線管道40上。此減少連接裝置10B從配線管道40脫落的機率。
(2.3)第三變形例
圖19-22顯示根據第三變形例的連接裝置10C。連接裝置10C包含外殼20C,其與連接裝置10的外殼20不同。外殼20C包含本體24C及固持件25。雖然外殼20C的本體24C與外殼20的本體24不同,但外殼20C的固持件25與外殼20的固持件25相同。在以下敘述中,具有與上述連接裝置10、10A、或10B的對應物相同功能的根據第三變形例之連接裝置10C的任何組成元件,將由與對應物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並且在此將省略其詳細敘述以避免冗餘。
本體24C(及本體24)將電路塊30容置於其中。本體24C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表面(亦即,圖19中之上表面)240a及第二表面(亦即,圖19中之下表面)240b。沿本體24C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為本體24C之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的表面(亦即,配線管道附著表面)。沿本體24C之厚度的第二表面240b為本體24C之設計以背對配線管道40的表面。沿本體24C之厚度的第二表面240b為固 持件25所物理附著的附著表面(固持件附著表面)。本體24C更具有外周表面,其由四個外側表面240c-240f所組成。
本體24C在第一表面240a上更包含安裝部241、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複數第一及第二凸部244a、244b、及複數限制部247a、247b,如圖20所示。再者,如圖21所示,本體24C之第一表面240a具有附著孔2401、支撐部2406、及閂鎖凸部2407。
可藉以下方式將連接裝置10C附著於配線管道40。首先,根據需要而轉動桿部212以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置於第一位置,如圖22中的雙點鏈所表示。在此狀態下,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通過配線管道40的開口43而插入殼體42中。在此狀態下,若連接裝置10C係相對於配線管道40而不當地定位,則安裝部241的管道面對表面2411與凸部44的頂端相接觸,從而阻礙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插入配線管道40的殼體42中。此防止了連接裝置10C被不當地連接至配線管道40。亦即,此減少了連接裝置10C以錯誤方式附著於配線管道40的機率。同時,若連接裝置10C係相對於配線管道40而正確地定位,則安裝部241的管道面對表面2411不會與凸部44的頂端相接觸,因此不會阻礙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插入配線管道40的殼體42中。此使得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能夠插入配線管道40的殼體42中。
在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通過配線管道40的開口43而插入殼體42中之後,可轉動桿部212以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從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此使得在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之各者中,該對凸部213、213能夠被配線管道40之殼體42的開口43的兩個邊緣物理支撐,如圖22中的實線所表示。並且,在第一連接件21a中,第一、第二、及第三端子214a、 214b、214c係分別電連接至配線管道40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導體41a、41b、41c。此使得管道連接構件21能夠不僅物理附著於配線管道40,而且亦電連接至配線管道40。
連接裝置10C包含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其自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中央區域突出。當本體24C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沿著配線管道40之開口43的寬度而分別面對第一及第二內側表面431、432。因此,即使當本體24C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而擺動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之其中至少一者與配線管道40相接觸,從而減少本體24C之擺動。因此,連接裝置10C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再者,連接裝置10C包含第一接觸部(第一凸部244a)及第二接觸部(第二凸部244b)。當本體24C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接觸部(第一凸部244a)與配線管道40之第一部分424相接觸。此外,第二接觸部(第二凸部244b)與配線管道40之第二部分425相接觸。因此,即使當本體24C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而擺動時,第一及第二接觸部之其中至少一者與配線管道40相接觸,從而減少本體24C之擺動。因此,連接裝置10C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再者,連接裝置10C更包含限制部247b,其各自具有耦合孔2470,用以將連接裝置10C耦合至索狀構件93。此有助於藉由索狀構件93將連接裝置10C耦合至配線管道40。因此,即使連接裝置10C的管道連接構件21從配線管道40脫離,連接裝置10C仍會透過索狀構件93而懸掛在配線管道40上。此減少連接裝置10C從配線管道40脫落的機率。
(2.4)第四變形例
圖23-27顯示根據第四變形例的連接裝置10D。連接裝置10D包含外殼20D,其與連接裝置10的外殼20不同。外殼20D包含本體24D及固持件25。雖然外殼20D的本體24D與外殼20的本體24不同,但外殼20D的固持件25與外殼20的固持件25相同。在以下敘述中,具有與上述連接裝置10的對應物相同功能的根據第四變形例之連接裝置10D的任何組成元件,將由與對應物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並且在此將省略其詳細敘述以避免冗餘。
本體24D(及本體24)將電路塊30容置於其中。本體24D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表面(亦即,圖23中之上表面)240a及第二表面(亦即,圖23中之下表面)240b。沿本體24D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為本體24D之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的表面(亦即,配線管道附著表面)。沿本體24D之厚度的第二表面240b為本體24D之設計以背對配線管道40的表面。沿本體24D之厚度的第二表面240b為固持件25所物理附著的附著表面(固持件附著表面)。本體24D更具有外周表面,其由四個外側表面240c-240f所組成。
本體24D在沿本體24D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上更包含安裝部241、第一及第二壁部構件248a、248b、複數第一及第二凸部244a、244b、及一對耦合構件26D,如圖24所示。在第四變形例中,安裝部241及複數第一及第二凸部244a、244b與其上述實施例之對應物相同。
第一壁部構件248a包含第一壁部2480a、一對延伸部2484a、2484a、及一對限制部2485a、2485a。第一壁部2480a、該對延伸部2484a、2484a、及該對限制部2485a、2485a係與彼此一體成型。此外,第一壁部構件248a亦形成本體24D的一體部分。同樣地,第二壁部構件248b包含第二壁部 2480b、一對延伸部2484b、2484b、及一對限制部2485b、2485b。第二壁部2480b、該對延伸部2484b、2484b、及該對限制部2485b、2485b係與彼此一體成型。此外,第二壁部構件248b亦形成本體24D的一體部分。
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係設置以增加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自本體24D之包含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第一表面240a突出。更具體而言,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自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兩側突出。如圖27所示,當本體24D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沿著配線管道40的寬度而分別面對第一及第二側表面4211、4221。
更具體而言,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自本體24D之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一表面(亦即,第一表面240a)突出,且位在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兩側。尤其,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沿著垂直於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方向突出。此外,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係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寬度而位在其兩側。再者,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寬度而面對彼此。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長度而線性地延伸,且與管道面對表面2411一樣長。
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具有位在與管道面對表面2411相反處的表面2481a、2481b(亦即,外側表面2481a、2481b)。外側表面2481a、2481b自本體24D的第一表面240a延伸。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亦具有面向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表面2482a、2482b(亦即,內側表面2482a、2482b)。內側表面2482a、2482b自管道面對表面2411延伸。再者,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在其頂端處更具有分別連接至內側表面2482a、2482b的錐形表面2483a、 2483b。在此情況下,隨著距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距離增加,錐形表面2483a遠離內側表面2482a而傾斜,使得錐形表面2483a與配線管道40的第一側表面4211之間的間隙相應地增大。同樣地,隨著距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距離增加,錐形表面2483b遠離內側表面2482b而傾斜,使得錐形表面2483b與配線管道40的第二側表面4221之間的間隙相應地增大。亦即,錐形表面2483a、2483b有助於將配線管道40插入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之間的空間中。
在第四變形例中,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的高度係界定為使得當連接裝置10D附著於配線管道40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的頂端係位在沿著配線管道40之厚度的中間與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間。或者,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的高度亦可被界定為使得當連接裝置10D附著於配線管道40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的頂端係沿著配線管道40之厚度而位在第一及第二導體41a、41b與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間。並且,在此變形例中,可將配線管道40與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之間餘留的間隙設為使得:在連接裝置10D附著於配線管道40時,當本體24D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擺動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之其中至少一者與配線管道40相接觸。尤其,在此變形例中,第一壁部2480a與配線管道40的第一內側表面431之間餘留的間隙、以及第二壁部2480b與配線管道40的第二內側表面432之間餘留的間隙適當地等於或小於0.5mm,且例如可為0.2mm。自然地,當本體24D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可分別與配線管道40的第一及第二內側表面431、432相接觸。
該對延伸部2484a、2484a沿著第一壁部2480a之長度從第一壁部2480a的兩個縱向端延伸,如圖24所示。該對延伸部2484a、2484a沿著管道面對 表面2411之寬度而分別面對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該對延伸部2484a、2484a各自具有矩形板的形狀。該對延伸部2484a、2484a與第一壁部2480a一樣高,但寬度小於第一壁部2480a的寬度。此外,該對延伸部2484a、2484a之位在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相反處的表面與第一壁部2480a之外側表面2481a齊平。再者,面對第二連接件21b的延伸部2484a具有耦合孔2486a,該耦合孔2486a沿其寬度穿過延伸部2484a。耦合孔2486a係設置以將連接裝置10D耦合至索狀構件93。具有耦合孔2486a的延伸部2484a用作一耦合構件,用以將連接裝置10D耦合至索狀構件93。
該對延伸部2484b、2484b沿著第二壁部2480b之長度從第二壁部2480b的兩個縱向端延伸,如圖24所示。該對延伸部2484b、2484b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寬度而分別面對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該對延伸部2484b、2484b各自具有矩形板的形狀。該對延伸部2484b、2484b與第二壁部2480b一樣高,但寬度小於第二壁部2480b的寬度。此外,該對延伸部2484b、2484b之位在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相反處的表面與第二壁部2480b之外側表面2481b齊平。再者,面對第一連接件21a的延伸部2484b具有耦合孔2486b,該耦合孔2486b沿其寬度穿過延伸部2484b。耦合孔2486b係設置以將連接裝置10D耦合至索狀構件93。具有耦合孔2486b的延伸部2484b用作一耦合構件,用以將連接裝置10D耦合至索狀構件93。
如圖24所示,該對限制部2485a、2485a分別自該對延伸部2484a、2484a遠離第一壁部2480a而延伸。該對限制部2485a、2485a之各者為長方體凸部。該對限制部2485a、2485a與該對延伸部2484a、2484a一樣寬,但高度小於該對延伸部2484a、2484a的高度。另一方面,如圖24所示,該對限制部 2485b、2485b分別自該對延伸部2484b、2484b遠離第二壁部2480b而延伸。該對限制部2485b、2485b之各者為長方體凸部。該對限制部2485b、2485b與該對延伸部2484b、2484b一樣寬,但高度小於該對延伸部2484b、2484b的高度。
該等限制部2485a、2485b係設置以限制桿部212的樞轉範圍。限制部2485a、2485b可防止桿部212被過度轉動,從而減小管道連接構件21受損的機率。更具體而言,限制部2485a、2485b與桿部212相接觸,從而限制桿部212的樞轉範圍。在此實施例中,限制部2485a、2485b將桿部212之樞轉範圍限制於相關連接件(亦即,第一連接件21a或第二連接件21b)位在第一位置時的點與相關連接件(亦即,第一連接件21a或第二連接件21b)位在第二位置時的點之間的範圍。
如圖25所示,沿著本體24D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具有至少一個附著孔2401,管道連接構件21係附著於該至少一個附著孔2401。在此變形例中,第一表面240a具有兩個附著孔2401。此外,在第一表面240a之附著孔2401之各者的周圍,設置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兩個)螺釘孔2402。再者,第一表面240a具有凹部2403,其各者係設置於覆蓋相關的附著孔2401及相關的兩個螺釘孔2402之區域中。各個凹部2403具有矩形的形狀。相關的附著孔2401及相關的兩個螺釘孔2402係設置於各個凹部2403之底部。再者,在第一表面240a上,於各個附著孔2401周圍設置支撐部2408。各個支撐部2408支撐其相關的桿部212,以防止桿部212與耦合構件26D相接觸。各個支撐部2408具有在第一表面240a上環繞相關附著孔2401之圓柱體的形狀。支撐部2408形成本體24D之第一表面240a的一體部分。支撐部2408的高度低於限制部2485a、2485a。此外,沿著本體24D之厚度的第一表面240a具有至少一個掛鉤孔2409。第一表面240a 具有兩個掛鉤孔2409。該兩個掛鉤孔2409係分別設置於第一壁部構件248a之耦合孔2486a及第二壁部構件248b之耦合孔2486b的旁邊。
耦合構件26D係用以藉由索狀構件93將連接裝置10D耦合至配線管道40(見圖3及4)。耦合構件26D係由金屬材料所製成。例如,可藉由對金屬板進行衝孔(punching)及折疊處理而形成耦合構件26D。耦合構件26D係與本體24D分開地提供,並且將耦合構件26D固定至本體24D上。耦合構件26D之各者具有耦合孔26a,用以將連接裝置10D耦合至索狀構件93。更具體而言,各個耦合構件26D具有平板部262、突出部263、及閂鎖部264。平板部262具有大致上矩形的平板形狀。平板部262具有足夠小以配適於本體24D之相關凹部2403中的尺寸。在此情況下,凹部2403的深度小於平板部262的厚度。平板部262具有開口262a。開口262a係用以使其相關附著孔2401及其相關支撐部2408露出。平板部262更具有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兩個)孔洞262b。該兩個孔洞262b係用以藉由螺釘S14將耦合構件26D固定至本體24D。各個耦合構件26D更包含閂鎖凸部262c。閂鎖凸部260c係設置以使平板部262在桿部212位於預定位置時配適於管道連接構件21之相關桿部212的掛鉤孔2121中。突出部263係設置以從平板部262自本體24D的一個表面(亦即,第一表面240a)突出來。突出部263從沿平板部262之長度的一端突出。突出部263具有平板的形狀。在此範例中,耦合孔26a係穿過突出部263而設置,從而使得突出部263具有U型外觀。將耦合孔26a設置成穿過突出部263有助於藉由索狀構件93將連接裝置10D耦合至配線管道40。閂鎖部264從平板部262的一個縱向端沿著平板部262之長度延伸。閂鎖部264具有矩形板的形狀。
如圖26所示,各個耦合構件26D係設置於本體24D的相關凹部2403中,使得為本體24D設置之相關的支撐構件2408在耦合構件26D的開口262a內露出。此時,閂鎖部264係通過本體24D之相關掛鉤孔2409而插入本體24D中。接著,穿過平板部262之孔洞262b而將螺釘S14擰入本體24D的螺釘孔2402中,使得耦合構件26D能夠被固定至本體24D。此促使耦合構件26D能經由平板部262而固定至本體24D上,從而增加耦合構件26D相對於本體24D的固定強度。此外,使耦合構件26D的閂鎖部264通過相關的掛鉤孔2409而插入本體24D中。此亦增加耦合構件26D相對於本體24D的固定強度。在此情況下,在與第一連接件21a相關的耦合構件26D中,耦合孔26a面對第二壁部構件248b之耦合孔2486b,如圖26所示。亦即,索狀構件93係通過耦合孔26a、2486b而耦合至連接裝置10D。另一方面,在與第二連接件21b相關的耦合構件26D中,耦合孔26a係與第一壁部構件248a之耦合孔2486b連通。亦即,索狀構件93係通過耦合孔26a、2486b而耦合至連接裝置10D。此使得索狀構件93能夠直接耦合至耦合構件26D及本體24D兩者,從而增加索狀構件93與連接裝置10D的耦合強度。
在此變形例中,管道連接構件21之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亦係透過本體24D的附著孔2401而附著於本體24D。亦即,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之各者係插入附著孔2401之相關者中,使得其突出部211可繞著其中心軸旋轉。在此情況下,在本體24D的各個附著孔2401周圍有支撐部2408。如圖26所示,各個耦合構件26D的平板部262係設置於第一表面240a與相關桿部212之間。支撐部2408支撐相關的桿部212,以使桿部212保持不與相關的耦合構件26D(之平板部262)接觸。
可藉以下方式將連接裝置10D附著於配線管道40。首先,根據需要而轉動桿部212以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置於第一位置,如圖27中的雙點鏈所表示。在此狀態下,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通過配線管道40的開口43而插入殼體42中。在此狀態下,若連接裝置10D係相對於配線管道40而不當地定位,則安裝部241的管道面對表面2411與凸部44的頂端相接觸,從而阻礙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插入配線管道40的殼體42中。此防止了連接裝置10D被不當地連接至配線管道40。亦即,此減少了連接裝置10D以錯誤方式附著於配線管道40的機率。同時,若連接裝置10D係相對於配線管道40而正確地定位,則安裝部241的管道面對表面2411不會與凸部44的頂端相接觸,因此不會阻礙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插入配線管道40的殼體42中。此使得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能夠插入配線管道40的殼體42中。
在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通過配線管道40的開口43而插入殼體42中之後,可轉動桿部212以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從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此使得在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之各者中,該對凸部213、213能夠被配線管道40之殼體42的開口43的兩個邊緣物理支撐,如圖27中的實線所表示。並且,在第一連接件21a中,第一、第二、及第三端子214a、214b、214c係分別電連接至配線管道40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導體41a、41b、41c。此使得管道連接構件21能夠不僅物理附著於配線管道40,而且亦電連接至配線管道40。
連接裝置10D包含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其自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中央區域突出。當本體24D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沿著配線管 道40之開口43的寬度而分別面對第一及第二內側表面431、432。因此,即使當本體24D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而擺動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之其中至少一者與配線管道40相接觸,從而減少本體24D之擺動。因此,連接裝置10D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再者,連接裝置10D包含第一接觸部(第一凸部244a)及第二接觸部(第二凸部244b)。因此,即使當本體24D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而擺動時,第一及第二接觸部之其中至少一者與配線管道40相接觸,從而減少本體24D之擺動。因此,連接裝置10D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再者,連接裝置10D更包含耦合構件26D,其各自具有耦合孔26a,用以將連接裝置10D耦合至索狀構件93。此有助於藉由索狀構件93將連接裝置10D耦合至配線管道40。因此,即使連接裝置10D的管道連接構件21從配線管道40脫離,連接裝置10D仍會透過索狀構件93而懸掛在配線管道40上。此減少連接裝置10D從配線管道40脫落的機率。尤其,耦合構件26D係與本體24D分開地提供,並且將耦合構件26D固定至本體24D。因此,耦合構件26D可由強度比本體24D更高的材料所製成。此在連接裝置10D透過索狀構件93而懸掛在配線管道40上時,減少耦合構件26D受損程度大到導致連接裝置10D從配線管道40脫落的機率。
連接裝置10D更包含該對延伸部2484a、2484a及該對延伸部2484b、2484b。該等延伸部2484a、2484b使得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能夠受到保護。例如,該等延伸部2484a、2484b可減少以下情況發生的機率: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因與無意中從配線管道40脫離的物體碰撞而意外轉動。 此外,第一及第二連接件21a、21b隱藏在延伸部2484a、2484b的後面,因此亦改善了連接裝置10D的外觀。
(2.5)其他變形例
根據一變形例,本體24可更包含至少一個第一肋部249a及至少一個第二肋部249b,如圖28所示。在圖28所示之範例中,設置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三個)第一肋部249a及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三個)第二肋部249b。
第一肋部249a自第一壁部242a之面對配線管道40之第一側表面4211的一表面(下文中稱為「內側表面2422a」)突出。各個第一肋部249a具有面對配線管道40之第一側表面4211的表面(下文中稱為「內側表面2499a」)。此外,三個第一肋部249a係沿著第一壁部242a的長度而等間隔地設置。應注意,第一肋部249a之各者係沿著第一壁部242a的寬度(亦即圖28中的向右/向左方向)而設置在相關第一強化部243a的旁邊。亦即,各個第一強化部243a亦有助於強化其相關的第一肋部249a。
如圖29所示,各個第一肋部249a沿著第一壁部242a的高度延伸。在此情況下,各個第一肋部249a之內側表面2499a相對於管道面對表面2411所界定的角度小於第一壁部242a之內側表面2422a相對於管道面對表面2411所界定的角度。亦即,隨著距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距離增加,各個第一肋部249a與第一壁部242a的各別內側表面2499a、2422a之間的距離亦增加。然而,第一肋部249a相對於管道面對表面2411所界定的角度等於或大於90度。
第二肋部249b自第二壁部242b之面對配線管道40之第二側表面4221的一表面(下文中稱為「內側表面2422b」)突出。各個第二肋部249b具有面對配線管道40之第二側表面4221的表面(下文中稱為「內側表面2499b」)。此 外,三個第二肋部249b係沿著第二壁部242b的長度而等間隔地設置。應注意,第二肋部249b之各者係沿著第二壁部242b的寬度(亦即圖28中的向右/向左方向)而設置在相關第二強化部243b的旁邊。亦即,各個第二強化部243b亦有助於強化其相關的第二肋部249b。
如圖29所示,各個第二肋部249b沿著第二壁部242b的高度延伸。在此情況下,各個第二肋部249b之內側表面2499b相對於管道面對表面2411所界定的角度小於第二壁部242b之內側表面2422b相對於管道面對表面2411所界定的角度。亦即,隨著距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距離增加,各個第二肋部249b與第二壁部242b的各別內側表面2499b、2422b之間的距離亦增加。然而,第二肋部249b相對於管道面對表面2411所界定的角度等於或大於90度。
連接裝置10包含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其自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兩側突出。再者,在圖28及29所示之範例中,連接裝置10更包含第一及第二肋部249a、249b,其自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朝向配線管道40突出。因此,當本體24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與第二壁部242a、242b及第一與第二肋部249a、249b沿著配線管道40的寬度而分別面對第一及第二側表面4211、4221。因此,即使當本體24沿著配線管道40之寬度而擺動時,第一壁部242a或第二壁部242b經由第一肋部249a或第二肋部249b而與配線管道40相接觸。此減少本體24之擺動。
再者,隨著距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距離增加,各個第一肋部249a與第一壁部242a的各別內側表面2499a、2422a之間的距離亦增加。同樣地,隨著距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距離增加,各個第二肋部249b與第二壁部242b 的各別內側表面2499b、2422b之間的距離亦增加。此使得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之間的空間加寬,因此有利於使連接裝置10附著於配線管道40。此外,設置第一與第二肋部249a、249b使得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能夠間接與配線管道40接觸。此減少本體24之擺動,從而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亦即,此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同時有利於使連接裝置10附著於配線管道40。
此等第一及第二肋部249a、249b亦適用於根據第二變形例之連接裝置10B及根據第四變形例之連接裝置10D。所設置之第一肋部249a的數量不必一定等於或大於兩個。同樣地,所設置之第二肋部249b的數量亦不必一定等於或大於兩個。此外,不必一定同時設置第一肋部249a及第二肋部249b。替代性地,可僅設置(複數)第一肋部249a或僅設置(複數)第二肋部249b。
在另一變形例中,耦合構件26不必一定具有上述結構。此外,耦合構件26不必一定與本體24分開提供。替代性地,耦合構件26可形成本體24的一體部分。再者,儘管根據上述例示實施例而設置兩個耦合構件26,但所設置之耦合構件26的數量不受特定限制,而可為一個。若非必要,甚至可將耦合構件26省略。相同的敘述亦適用於耦合構件26D。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關於閂鎖凸部260c,預定位置可為當相關突出部211能夠穿過開口43時的相關桿部212之位置(亦即,第一位置)。此外,閂鎖凸部260c不必一定被設置於相關的耦合構件26。替代性地,閂鎖凸部260c可被設置於本體24。若非必要,甚至可將閂鎖凸部260c省略。相同的敘述亦適用於閂鎖凸部262c。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支撐構件27不必一定與本體24分開提供。替代性地,支撐構件27可形成本體24的一體部分。若非必要,甚至可將支撐構件27省略。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並非安裝部241、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複數第一及第二強化部243a、243b、複數第一及第二凸部244a、244b、及複數限制部245全部皆必須設置於第一表面240a上。選用性地,該等部分可與本體24分開提供。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安裝部241在平面圖中不必一定具有矩形的形狀,而亦可具有多邊形或圓形的形狀。此外,管道面對表面2411不必一定為安裝部241的整個上表面,而亦可僅為上表面的一部分。選用性地,安裝部241的管道面對表面2411可不具有台階2412。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當本體24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可沿著配線管道40的寬度而分別直接與第一及第二側表面4211、4221接觸。選用性地,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可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寬度而僅部分地、非完全地面對彼此,或者不必一定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寬度而面對彼此。簡言之,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僅需自本體24之配置以面對配線管道40之一表面(亦即,第一表面240a)突出,並位在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兩側。選用性地,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之各者可由以下者構成:當本體24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沿著配線管道40之長度而設置的複數小型壁部。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的高度亦不受特定限制。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的高度不必一定係界定為使得當連接裝置10附著於配線管道40時,沿著配線管道40之厚度 (亦即,圖9中之向上/向下的方向)的中間係位在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的頂端與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間。相同的敘述亦適用於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所設置之第一及第二強化部243a、243b的數量不必一定為五個,儘管在上述例示實施例中該數量係假定為五個。替代性地,所設置之第一及第二強化部243a、243b的數量亦可為一或多個。在又另一變形例中,第一及第二強化部243a、243b的數量不必一定具有上述例示實施例中所採用的結構。替代性地,第一及第二強化部243a、243b可具有用以強化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的任何其他結構。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第一凸部244a的高度及第二凸部244b的高度不受特定限制。因此,第一接觸部(第一凸部244a)的高度不必一定係界定為使得在第一連接件21a或第二連接件21b之該對凸部213與第一接觸部之間測得的尺寸小於配線管道40之第一部分424的厚度。同樣地,第二接觸部(第二凸部244b)的高度不必一定係界定為使得在第一連接件21a或第二連接件21b之該對凸部213與第二接觸部之間測得的尺寸小於配線管道40之第二部分425的厚度。並且,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三個)第一凸部244a之間的第一預定間隔與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三個)第二凸部244b之間的第二預定間隔可彼此不同。再者,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三個)第一凸部244a及複數(例如,在此範例中為三個)第二凸部244b不必一定係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寬度而並排設置。再者,第一及第二凸部244a、244b不必一定具有球形的形狀,而亦可具有柱狀、錐形、或截頭錐的形狀。第一及第二凸部244a、244b在平面圖中亦可具有多邊形或圓形的形狀。再者,第一及第二凸部244a、244b不必一定為五個,儘管在 上述例示實施例中該數量係假定為五個。而是,所設置之第一凸部244a的數量及所設置之第二凸部244b的數量可為一或多個。再者,可設置第一接觸部(第一凸部244a)或第二接觸部(第二凸部244b)中之任一者而非兩者。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限制部245不必一定形成本體24的一體部分。替代性地,限制部245可與本體24分開提供。例如,限制部245可形成耦合構件26之任一者的一體部分。在上述例示實施例中,各個連接件設置有兩個限制部245。然而,所設置之限制部245的數量不受特定限制,而可為一個。若非必要,可將限制部245省略。相同的敘述亦適用於限制部2485a、2485b。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當本體24A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可沿著配線管道40之開口43的寬度而分別直接與第一及第二內側表面431、432接觸。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不必一定沿著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寬度而面對彼此。選用性地,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之各者可由以下者構成:當本體24A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沿著配線管道40之長度而設置的複數小型壁部。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的高度亦不受特定限制。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的高度不必一定係界定為使得當連接裝置10A之本體24A係經由管道連接構件21而附著於配線管道40時,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的頂端係沿著配線管道40之厚度(亦即,圖14中之向上/向下方向)位在配線管道40之厚度的中間與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間。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第一及第二壁部246a、246b可與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或第一及第二壁部2480a、2480b一起設置。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第一及第二支撐部2404、2405不必一定形成本體24A的一體部分。替代性地,第一及第二支撐部2404、2405可與本體24A分開提供。若非必要,可將第一及第二支撐部2404、2405省略。同樣地,支撐部2406不必一定形成本體24B的一體部分。替代性地,支撐部2406可與本體24B分開提供。若非必要,可將支撐部2406省略。相同的敘述亦適用於支撐部2408。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關於閂鎖凸部2407,預定位置可為當相關突出部211能夠穿過開口43時的相關桿部212之位置(亦即,第一位置)。此外,閂鎖凸部2407不必一定被設置於相關的支撐部2406。若非必要,甚至可將閂鎖凸部2407省略。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限制部247a、247b不必一定形成本體24B的一體部分。替代性地,限制部247a、247b可與本體24B分開提供,並且將限制部247a、247b固定至本體24B。在上述的第三變形例中,各個連接件設置有兩個限制部247a、247b。然而,所設置之限制部247a、247b的數量不受特定限制,而可為一個。選用性地,限制部247b可不具有耦合孔2470。替代性地,限制部247a可具有耦合孔2470。若非必要,可將限制部247a、247b省略。
連接裝置(10、10A、10B、10C、10D)之外殼(20、20A、20B、20C、20D)不必一定具有上述配置。尤其,管道連接構件21、裝置連接部22、及輔助電源供應部23可具有已知的形狀,只要可執行其功能即可。例如,管道連接構件21可於至少一個點上物理附著於配線管道40。可根據配線管道40的形狀而改變管道連接構件21的形狀。並且,在上述實施例中,單一裝置連接部22係用以與給定裝置50進行通訊並供應功率至該給定裝置50。然而,此僅為本發 明之一範例,而不應解釋為限制性的。替代性地,一個裝置連接部22可用以與裝置50進行通訊,而另一裝置連接部22可用以供應功率至裝置50。亦即,在輸出單元32中,第二通訊單元321及轉換器單元322可經由兩個不同的連接件電纜80而連接至裝置50。再者,裝置連接部22不必一定係藉由連接件電纜80而連接至裝置50。選用性地,可將裝置連接部22設置於本體(24、24A-24D)的第二表面240b。在該情況下,可將連接件電纜80與裝置連接部22之間的連接部分隱藏在固持件25的後面。替代性地,裝置連接部22不必一定係設置於本體(24、24A-24D)的第二表面240b本身,而可設置於自第二表面240b突出的部分。此使得裝置連接部22能夠面對與第二表面240b不同的方向。例如,可將連接件電纜80的連接件81以垂直於第二表面240b之法線的方向連接至裝置連接部22。此有利於減小外殼(20、20A-20D)的厚度。再者,外殼(20、20A-20D)可具有複數裝置連接部22,或者可完全不具有裝置連接部22。若外殼(20、20A-20D)不具有裝置連接部22,則輸出單元32可以無線的方式與裝置50進行通訊並供應功率至裝置50。再者,輔助電源供應單元23並非必要組成元件。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本體(24、24A-24D)不必一定具有上述結構。例如,本體(24、24A-24D)不必一定具有壓縮盒的形狀,而可為具有高度之盒子的形狀。再者,在平面圖中,本體(24、24A-24D)不必一定具有正方形之形狀,而亦可具有多邊形的形狀(例如,長方體形狀)或圓形的形狀。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固持件25可與本體(24、24A-24D)一體成型。此外,固持件25亦不必一定具有上述結構。選用性地,外殼(20、20A-20D)可不具有固持件25。亦即,外殼(20、20A-20D)需至少包含本體(24、24A-24D)。
在又另一變形例中,連接裝置(10、10A-10D)之電路塊30可具有電池,並且可配置為透過該電池進行運作。在該情況下,連接裝置(10、10A-10D)不必一定從配線管道40獲取功率。亦即,連接裝置(10、10A-10D)在該情況下可不具有電源供應單元34。選用性地,連接裝置(10、10A-10D)可包含用以為電池充電的充電器電路。此使得即使在連接裝置(10、10A-10D)無法從配線管道40獲取功率時,連接裝置(10、10A-10D)亦能夠運行。此外,連接裝置(10、10A-10D)不必一定包含處理單元33。在該情況下,連接裝置(10、10A-10D)需經配置以在第一通訊單元31與輸出單元32的第二通訊單元321之間傳送和接收信號。再者,連接裝置(10、10A-10D)不必一定包含通知單元35或操作單元36。亦即,連接裝置(10、10A-10D)需至少包含外殼20、第一通訊單元31、及輸出單元32。在此情況下,第一通訊單元31可具有接收能力或傳送能力之其中至少一者。同樣地,第二通訊單元321可具有接收能力或傳送能力之其中至少一者。
配線管道40不必一定具有上述配置,而可具有已知的配置(例如管道軌或照明軌)。亦即,任何軌道皆可用作配線管道40,只要該軌道被安裝在一設施中以傳送功率即可。在上述的例示實施例中,配線管道40被安裝在設施的天花板上。然而,此僅為本發明之一範例,而不應解釋為限制性的。替代性地,可將配線管道40安裝在設施的壁部上或任何其他位置而不受限制。再者,配線管道40不必一定包含第三導體41c。在該情況下,管道連接構件21可不具有第三端子214c。
再者,管控裝置60及配接器70並非設備系統的必要組成元件。亦即,設備系統需至少包含連接裝置(10、10A-10D)、配線管道40、及裝置 50。並且,可設置任何數量的連接裝置(10、10A-10D)、配線管道40、或裝置50。換言之,設備系統可包含至少一個連接裝置(10、10A-10D)、至少一個配線管道40、及至少一個裝置50。當設備系統包含複數連接裝置(10、10A-10D)時,可藉由將連接裝置(10、10A-10D)的位址加至第一通訊信號中而指定第一通訊信號的目的地。
應注意,安裝有該設備系統的設施不一定為工廠。該設施可為住宅(例如單戶住宅或多戶住宅)或非住宅(例如工廠、商用設施、醫院、辦公室、或建築物)。
執行上述連接裝置之功能的代理者包含一電腦系統。在該情況下,該電腦系統可包含處理器及記憶體作為主要硬體元件。該代理者藉由使處理器執行儲存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中的程式而執行根據本發明之連接裝置的功能。該程式可預先被儲存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中。或者,該程式亦可經由電信線路而下載,或者在記錄於某些非暫態儲存媒體(例如記憶卡、光碟、或硬式磁碟機,上述任一者對於該電腦系統皆係可讀的)中之後進行分發。電腦系統的處理器可由包含半導體積體電路(IC)或大型積體電路(LSI)的單一或複數電子電路所構成。如此處所使用,諸如IC或LSI的「積體電路」係根據其整合度而以不同名稱來稱呼。積體電路之範例包含系統LSI、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及極大型積體電路(ULSI)。選用性地,亦可採用在製造LSI之後進行編程的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或允許重新配置LSI內部之連接或電路部分的可重組式邏輯裝置以作為處理器。可將該等電子電路一起整合在單一晶片上或分佈至複數晶片上,視何者適當而定。可將該複數晶片一起整合在單一裝置中或分佈至複數裝置中而不受限制。
(3)態樣
從實施例及其變形例之前述說明可看出,本發明具有以下態樣。在以下描述中,在括號中插入參考符號,其僅是為了清楚說明本發明之以下態樣與上述例示實施例之間的組成元件的對應關係。
第一態樣為一種連接裝置(10;10B;10D),其包含:一管道連接構件(21),其係欲物理附著於一配線管道(40),該配線管道(40)係用以傳送功率通過其中;以及一本體(24;24B;24D),其係欲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該配線管道(40)所固持。該本體(24;24B;24D)包含第一壁部(242a;2480a)及第二壁部(242b;2480b),其自一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兩側突出以面對該配線管道(40)。該第一壁部(242a;2480a)及該第二壁部(242b;2480b)係配置以在該本體(24;24B;24D)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該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分別面對沿著該配線管道(40)的寬度之第一側表面(4211)及第二側表面(4221)。此態樣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第二態樣為根據第一態樣之連接裝置(10;10B;10D)的實施例。在第二態樣中,該本體(24;24B;24D)包含一安裝部(241),其自該本體(24;24B;24D)之配置以面對該配線管道(40)的一個表面(240a)之一部分突出。該管道面對表面(2411)為該安裝部(241)之配置以面對該配線管道(40)的表面。此態樣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第三態樣為根據第二態樣之連接裝置(10;10B;10D)的實施例。在第三態樣中,該管道連接構件(21)包含一對連接件(21a,21b),其係設置用於該本體(24;24B;24D)的該一個表面(240a),且係配置以物理附著於該配線管道 (40)。該安裝部(241)係設置於該對連接件(21a,21b)之間。此態樣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第四態樣為根據第二或第三態樣之連接裝置(10;10B)的實施例。在第四態樣中,該本體(24;24B)包含第一強化部(243a)或第二強化部(243b)之其中至少一者。第一強化部(243a)自該一個表面(240a)沿著該第一壁部(242a)之高度延伸,俾使該第一強化部(243a)係設置用於該第一壁部(242a)之位在與該管道面對表面(2411)相反處的表面(2421a)。第二強化部(243b)自該一個表面(240a)沿著該第二壁部(242b)之高度延伸,俾使該第二強化部(243b)係設置於該第二壁部(242b)之位在與該管道面對表面(2411)相反處的表面(2421b)。此態樣使得該第一強化部(243a)或該第二強化部(243b)之其中至少一者受損的機率減低。
第五態樣為根據第一至第四態樣之任一者之連接裝置(10;10B;10D)的實施例。在第五態樣中,該第一壁部(242a;2480a)及該第二壁部(242b;2480b)面對彼此,且該管道面對表面(2411)介於該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2480a,2480b)之間。此態樣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第六態樣為根據第一至第五態樣之任一者之連接裝置(10;10B;10D)的實施例。在第六態樣中,當該本體(24;24B)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該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沿著該配線管道(40)之厚度的中間係位在該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2480a,2480b)的相應頂端與該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間。此態樣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第七態樣為根據第一至第六態樣之任一者之連接裝置(10;10B;10D)的實施例。在第七態樣中,該配線管道(40)包含第一導體(41a)及第二導體(41b),其沿著該配線管道(40)之寬度而面對彼此。當該本體(24;24B)經由該管 道連接構件(21)而由該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該第一導體(41a)及該第二導體(41b)係沿著該配線管道(40)之厚度而位在該第一及第二壁部(242a,242b;2480a,2480b)的相應頂端與該管道面對表面(2411)之間。此態樣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第八態樣為根據第一至第七態樣之任一者之連接裝置(10;10B;10D)的實施例。在第八態樣中,在該本體(24;24B;24D)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21)而由該配線管道(40)所固持時,當該本體(24;24B;24D)沿著該配線管道(40)之寬度擺動時,該第一壁部(242a;2480a)或該第二壁部(242b;2480b)之其中至少一者與該配線管道(40)相接觸。此態樣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第九態樣為根據第一至第八態樣之任一者之連接裝置(10;10B;10D)的實施例。在第九態樣中,該第一壁部(242a;2480a)與該配線管道(40)的該第一側表面(4211)之間餘留的間隙、以及該第二壁部(242b;2480b)與該配線管道(40)的該第二側表面(4221)之間餘留的間隙分別等於或小於0.5mm。此態樣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第十態樣為根據第一至第九態樣之任一者之連接裝置(10;10B;10D)的實施例。在第十態樣中,該本體(24;24B)包含第一肋部(249a)或第二肋部(249b)之其中至少一者。第一肋部(249a)自該第一壁部(242a)之配置以面對該配線管道(40)之該第一側表面(4211)的內側表面(2422a)突出,且具有配置以面對該配線管道(40)之該第一側表面(4211)的內側表面(2499a)。第二肋部(249b)自該第二壁部(242b)之配置以面對該配線管道(40)之該第二側表面(4221)的內側表面(2422b)突出,且具有配置以面對該配線管道(40)之該第二側表面(4221)的內 側表面(2499b)。此態樣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同時有助於使配線管道(40)附著於連接裝置(10)。
第十一態樣為根據第十態樣之連接裝置(10;10B)的實施例。在第十一態樣中,該第一肋部(249a)沿著該第一壁部(242a)的高度延伸,並且該第二肋部(249b)沿著該第二壁部(242b)的高度延伸。此態樣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
第十二態樣為根據第十或十一態樣之連接裝置(10;10B)的實施例。在第十二態樣中,隨著距該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距離增加,該第一肋部(249a)與該第一壁部(242a)的相應內側表面(2499a,2422a)之間的距離增加。隨著距該管道面對表面(2411)的距離增加,該第二肋部(249b)與該第二壁部(242b)的相應內側表面(2499b,2422b)之間的距離增加。此態樣有助於提高與配線管道(40)之機械連接的穩定性,同時有助於使連接裝置(10)附著於配線管道(40)。
第十三態樣為根據第一至第十二態樣之任一者之連接裝置(10;10B;10D)的實施例。在第十三態樣中,該管道連接構件(21)係配置為不僅物理附著於該配線管道(40),而且亦電連接至該配線管道(40)。此態樣使得配線管道(40)及裝置(50)能夠電連接在一起。
第十四態樣為根據第十三態樣之連接裝置(10;10B;10D)的實施例。在第十四態樣中,連接裝置(10;10B;10D)包含第一通訊單元(31)及輸出單元(32)。第一通訊單元(31)係容置於該本體(24;24B;24D)中,且係配置為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21)而連接至該配線管道(40),以透過該配線管道(40)而建立電力線通訊。輸出單元(32)係容置於該本體(24;24B;24D)中,且包含第二通訊單元(321)及轉換器單元(322)。該第二通訊單元(321)係配置以根據和該電力線通 訊不同的通訊協定而與一裝置(50)建立通訊。該轉換器單元(322)係配置以基於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21)從該配線管道(40)獲取的第一功率而產生符合與該第一功率不同之功率標準的第二功率,並將該第二功率供應至該裝置(50)。此態樣甚至使得符合與配線管道(40)不同之功率標準的裝置(50)能夠經由配線管道(40)而與連接裝置(10;10B;10D)進行通訊並受其供電。
第十五態樣為根據第十四態樣之連接裝置(10;10B;10D)的實施例。在第十五態樣中,連接裝置(10;10B;10D)更包含一裝置連接部(22),其係配置為經由一連接件電纜(80)而連接至該裝置(50)。該第二通訊單元(321)係配置以經由連接至該裝置連接部(22)的該連接件電纜(80)而與該裝置(50)進行通訊。該轉換器單元(322)係配置以經由連接至該裝置連接部(22)的該連接件電纜(80)而將該第二功率供應至該裝置(50)。此態樣有助於連接,使得連接裝置(10;10B;10D)可與裝置(50)進行通訊並將功率供應至裝置(50)。
10:連接裝置
211:突出部
213:凸部
214a:第一端子
214b:第二端子
214c:第三端子
21:管道連接構件
21a:第一連接件
240a:第一表面
2411:管道面對表面
2411a:第一區域
2411b:第二區域
2412:台階
241:安裝部
2421a:外側表面
2421b:外側表面
2422a:內側表面
2422b:內側表面
2423a:錐形表面
2423b:錐形表面
242a:第一壁部
242b:第二壁部
243a:第一強化部
243b:第二強化部
244a:第一凸部
244b:第二凸部
24:本體
40:配線管道
41a:第一導體
41b:第二導體
41c:第三導體
4211:第一側表面
4221:第二側表面
421:第一側壁部
422:第二側壁部
423:平板部
424:第一部份
425:第二部份
426:第一固持件
427:第二固持件
42:殼體
43:開口
44:凸部

Claims (12)

  1. 一種連接裝置,包含:一管道連接構件,其係配置以物理附著於一配線管道,該配線管道係用以傳送功率通過其中;以及一本體,其係配置以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而由該配線管道所固持,該本體包含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其自一管道面對表面的兩側突出,該管道面對表面係配置以面對該配線管道,該第一壁部及該第二壁部係配置以在該本體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而由該配線管道所固持時,分別面對沿著該配線管道的寬度之第一側表面及第二側表面,該本體包含一安裝部,其自該本體之配置以面對該配線管道的一個表面之一部分突出,該管道面對表面為該安裝部之配置以面對該配線管道的表面,該本體包含下列其中至少一者:第一強化部,其自該一個表面沿著該第一壁部之高度延伸,俾使該第一強化部係設置用於該第一壁部之位在與該管道面對表面相反處的表面;或第二強化部,其自該一個表面沿著該第二壁部之高度延伸,俾使該第二強化部係設置用於該第二壁部之位在與該管道面對表面相反處的表面。
  2. 如請求項1之連接裝置,其中該管道連接構件包含一對連接件,其係設置用於該本體的該一個表面,且係配置以物理附著於該配線管道,並且該安裝部係設置於該對連接件之間。
  3.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壁部及該第二壁部面對彼此,且該管道面對表面介於該第一及第二壁部之間。
  4.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當該本體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而由該配線管道所固持時,沿著該配線管道之厚度的中間係位在該第一及第二壁部的相應頂端與該管道面對表面之間。
  5.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該配線管道包含第一導體及第二導體,其沿著該配線管道之寬度而面對彼此,並且當該本體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而由該配線管道所固持時,該第一導體及該第二導體係沿著該配線管道之厚度而位在該第一及第二壁部的相應頂端與該管道面對表面之間。
  6.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在該本體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而由該配線管道所固持時,當該本體沿著該配線管道之寬度擺動時,該第一壁部或該第二壁部之其中至少一者與該配線管道相接觸。
  7.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壁部與該配線管道的該第一側表面之間餘留的間隙、以及該第二壁部與該配線管道的該第二側表面之間餘留的間隙分別等於或小於0.5mm。
  8. 一種連接裝置,包含:一管道連接構件,其係配置以物理附著於一配線管道,該配線管道係用以傳送功率通過其中;以及 一本體,其係配置以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而由該配線管道所固持,該本體包含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其自一管道面對表面的兩側突出,該管道面對表面係配置以面對該配線管道,該第一壁部及該第二壁部係配置以在該本體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而由該配線管道所固持時,分別面對沿著該配線管道的寬度之第一側表面及第二側表面,該本體包含下列其中至少一者:第一肋部,其自該第一壁部之配置以面對該配線管道之該第一側表面的內側表面突出,且具有配置以面對該配線管道之該第一側表面的內側表面;或第二肋部,其自該第二壁部之配置以面對該配線管道之該第二側表面的內側表面突出,且具有配置以面對該配線管道之該第二側表面的內側表面。
  9. 如請求項8之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肋部沿著該第一壁部的高度延伸,並且該第二肋部沿著該第二壁部的高度延伸。
  10. 如請求項9之連接裝置,其中隨著距該管道面對表面的距離增加,該第一肋部與該第一壁部的相應內側表面之間的距離增加,並且隨著距該管道面對表面的距離增加,該第二肋部與該第二壁部的相應內側表面之間的距離增加。
  11. 一種連接裝置,包含:一連接裝置,其係配置以物理附著於一配線管道,該配線管道係用以傳送功率通過其中;以及 一本體,其係配置以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而由該配線管道所固持,該本體包含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其自一管道面對表面的兩側突出,該管道面對表面係配置以面對該配線管道,該第一壁部及該第二壁部係配置以在該本體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而由該配線管道所固持時,分別面對沿著該配線管道的寬度之第一側表面及第二側表面,該管道連接構件係配置為不僅物理附著於該配線管道,而且亦電連接至該配線管道,該連接裝置,包含:一第一通訊單元,其係容置於該本體中,且係配置為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而連接至該配線管道,以透過該配線管道而建立電力線通訊;以及一輸出單元,其係容置於該本體中,且包含第二通訊單元及轉換器單元,該第二通訊單元係配置以根據和該電力線通訊不同的通訊協定而與一裝置建立通訊,該轉換器單元係配置以基於經由該管道連接構件從該配線管道獲取的第一功率而產生符合與該第一功率不同之功率標準的第二功率,並將該第二功率供應至該裝置。
  12. 如請求項11之連接裝置,更包含一裝置連接部,其係配置為經由一連接件電纜而連接至該裝置,其中該第二通訊單元係配置以經由連接至該裝置連接部的該連接件電纜而與該裝置進行通訊,並且該轉換器單元係配置以經由連接至該裝置連接部的該連接件電纜而將該第二功率供應至該裝置。
TW109135251A 2019-10-15 2020-10-13 連接裝置 TWI7508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8993 2019-10-15
JP2019188993A JP7308412B2 (ja) 2019-10-15 2019-10-15 接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8170A TW202118170A (zh) 2021-05-01
TWI750844B true TWI750844B (zh) 2021-12-21

Family

ID=75486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5251A TWI750844B (zh) 2019-10-15 2020-10-13 連接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3) JP7308412B2 (zh)
TW (1) TWI75084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82854A (ja) * 2007-01-25 2008-08-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配線ダクト用コンセントプラグ
JP2009095118A (ja) * 2007-10-05 2009-04-3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取付台及び配線ダクトシステム
KR101936621B1 (ko) * 2017-09-04 2019-01-09 주식회사 오성사 지지부를 구비한 접지 레일조명커넥터
TW201916499A (zh) * 2017-09-29 2019-04-16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配線導管、插頭裝置及配電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93897A (ja) * 2007-10-05 2009-04-3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取付台及び配線ダクトシステム
JP5125683B2 (ja) * 2008-01-21 2013-01-23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導電装置
WO2016028984A1 (en) 2014-08-20 2016-02-25 Bel Fuse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td. Power over ethernet for 10gbase-t ethernet
JP6509693B2 (ja) * 2015-09-11 2019-05-08 株式会社日立建機ティエラ シリン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82854A (ja) * 2007-01-25 2008-08-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配線ダクト用コンセントプラグ
JP2009095118A (ja) * 2007-10-05 2009-04-3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取付台及び配線ダクトシステム
KR101936621B1 (ko) * 2017-09-04 2019-01-09 주식회사 오성사 지지부를 구비한 접지 레일조명커넥터
TW201916499A (zh) * 2017-09-29 2019-04-16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配線導管、插頭裝置及配電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8170A (zh) 2021-05-01
JP2023103304A (ja) 2023-07-26
JP2024050884A (ja) 2024-04-10
JP7308412B2 (ja) 2023-07-14
JP2021064539A (ja) 2021-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06629A1 (en) Network Equipment Applied In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JP7450236B2 (ja) 接続装置、機器システム
WO2020212515A1 (en) Receptacle
JP2004247228A (ja) 同軸ケーブル分配器
TWI783275B (zh) 連接裝置及懸掛件
CN115804248A (zh) 模块化电气配件
TWI750844B (zh) 連接裝置
TWI754412B (zh) 連接裝置
JP4816544B2 (ja) 配線システム
TWI752445B (zh) 配線器具系統及單元裝置
JP7394368B2 (ja) 接続装置、機器システム
JP2009094002A (ja) ダクト装着型plcプラグの親子設定方法及び親子設定用可搬型配線ダクト
US11973526B2 (en) Assembly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protecting casing and interfacing structure with magnetic connectors
JP6637632B1 (ja) 情報通信ユニット
JP5957275B2 (ja) 光回線終端装置
JP2009100214A (ja) ダクト装着型plcプラグ及びその親子設定方法
KR200433046Y1 (ko) 통신콘센트박스 결속 및 벽부착형 이더넷 액세스포인터
JP2009158212A (ja) 配電ケーブル、直流コンセント、配電ケーブル用工具
US7709752B2 (en) Laser surgery station power system
CN116670947A (zh) Dc管道系统、dc管道、供电构件和供电系统
JP5204081B2 (ja) モジュラーコンセント
JP5165745B2 (ja) 第1方式の面板を第2方式の電気コンセント用空洞に取り付けるためのアダプター
JP2007151278A (ja) 配線付き造作部材
TW201909125A (zh) 通報系統
JP2013211768A (ja) 電力供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