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2445B - 配線器具系統及單元裝置 - Google Patents

配線器具系統及單元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2445B
TWI752445B TW109110134A TW109110134A TWI752445B TW I752445 B TWI752445 B TW I752445B TW 109110134 A TW109110134 A TW 109110134A TW 109110134 A TW109110134 A TW 109110134A TW I752445 B TWI752445 B TW I7524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wiring
power
installation spac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0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8267A (zh
Inventor
笹田基弘
東江麻祐
吉村庸
津吉勝己
向井達哉
加藤一祐
女川崇
奧浦圭一郎
山本慧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8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8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2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244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2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for flush mou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配線器具系統及單元裝置,可減輕更換配線器具等所費之工夫。 本發明之配線器具系統(10)包含第一單元(1)及第二單元(2)。第一單元(1)係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第二單元(2)係可取下地裝設於第一單元(1)。第一單元(1)包含電力接收部及裝設空間(12)。電力接收部係接收電力供給。裝設空間(12)係用於裝設一個第二單元(2)的空間。第二單元(2)係具有功能部的配線器具。功能部係進行對負載(4)之電力供給與負載(4)之控制中的至少一者。第一單元(1)係供電至第二單元(2)。

Description

配線器具系統及單元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一般配線器具系統及單元裝置,更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固定於施工對象物,並進行對負載之電力供給及負載之控制中之至少一者的配線器具系統及單元裝置。
在2016-58332A(以下,稱為「文獻1」)中,記載了一種配線器具(配線裝置),其包含:第一連接部,用於和來自外部電源的電線電性連接、及第二連接部,用於和設於來自電器設備之電線的插入插頭裝卸自如地連接。此配線器具,例如包含:溫度測量部,裝設於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的一個位置以上;及切斷部,將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之間電性切斷。文獻1所記載之配線器具係在以溫度測量部所偵測到之溫度為基礎並判斷為異常時,於切斷部使接點斷開。
在文獻1所記載的構成中,即使只有一次,當根據溫度測量部所偵測到之溫度來判斷為異常時,切斷部便會作動,其後,為了使用配線器具,必須更換配線器具。又,即使切斷部未作動,例如,在未有切斷部之功能的插座中,為了賦予文獻1所記載之功能,亦必須更換配線器具。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事由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配線器具系統及單元裝置,可減輕更換配線器具等所費之功夫。
依本發明之一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包含第一單元及第二單元。該第一單元係固定於施工對象物。該第二單元係可取下地裝設於該第一單元。該第一單元包含電力接收部及裝設空間。該電力接收部係接收電力供給。該裝設空間係用於裝設一個該第二單元的空間。該第二單元係具有功能部的配線器具。該功能部係進行對負載的電力供給及該負載之控制中的至少一者。該第一單元係供電至該第二單元。
依本發明之一態樣的單元裝置係在該配線器具系統中,作為該第一單元或是該第二單元而使用。
(實施態樣1) (1)概要 此處首先,參照圖1A及圖1B說明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之概要。
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係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並進行對負載4之電力供給及負載4之控制中的至少一者。本發明所謂的「施工對象物」,係指固定配線器具系統10的物體,例如包含牆壁、頂棚或是地板等營建物,或是桌子、架子、或是櫃台等日常用具(包含裝橫材料)等。又,本發明所謂的「負載」,係指由配線器具系統10供給電力,或是由配線器具系統10加以控制的設備(包含設備、裝置及系統),例如包含:照明器具、空調設備、冰箱、換氣扇、資訊處理裝置或是行動終端等。
亦即,配線器具系統10例如係作為插座(Outlet)、開關裝置、調光裝置、人體感測器裝置或是計時裝置等「配線器具」而使用的系統。例如,具有作為插座之功能的配線器具系統10,係在固定於建築物之牆壁等施工對象物3的狀態下使用,其對空調設備等負載4進行電力供給。又,例如,具有作為開關裝置之功能的配線器具系統10,係在固定於建築物之牆壁等施工對象物3的狀態使用,藉由將對於照明器具等負載4的通電加以導通/斷開,而控制負載4。
如此之配線器具系統10例如使用於設施。在本實施態樣中,配線器具系統10例如例示使用於集合住宅或是獨戶住宅等住宅設施的情況。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例,配線器具系統10例如亦可使用於:辨公大樓、商店、學校、福利設施、商業設施、主題樂園、醫院、旅館或是工廠等非住宅設施。簡而言之,不論住宅設施、非住宅設施,只要在各式各樣的設施中大量使用作為負載4之設備,便可將配線器具系統10使用於該等設備的電力供給或控制。再者,配線器具系統10並不限於在屋內使用,例如,亦可在公園或是庭園等戶外設施中的特定空間使用。在戶外用途中,配線器具系統10較佳係針對防水性(包含防雨性及防滴性)、及耐候性等滿足既定性能。
一般的配線器具在此種設施中,例如,係使用開關盒等安裝構件而固定於牆壁等施工對象物3。又,一般的配線器具包含用於連接配線(電線)的端子,並藉由將迴繞於牆壁(施工對象物3)內的配線連接於端子,而經由配線電性連接於電源或負載4。例如,在如此之配線器具更換等之際,為了伴隨對配線器具之配線的重新連接,需要一定以上的技術,再者,根據國別或是地區等,可能需要特定的資格。因此,在一般的配線器具中,對於其更換等可能要花費工夫。依本實施態樣之配線器具系統10,藉由採用以下構成,可減輕更換配線器具等所費之功夫。
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包含第一單元1及第二單元2。第一單元1係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第二單元2係可取下地裝設於第一單元1。第一單元1包含電力接收部11(參照圖3)及裝設空間12(參照圖1A)。電力接收部11係接收電力供給。裝設空間12係用於裝設一個第二單元2的空間。第二單元2係具有功能部21(參照圖4)的配線器具。功能部21係進行對負載4的電力供給及負載4之控制中的至少一者。第一單元1係供電至第二單元2。
亦即,配線器具系統10藉由採用上述構成,可減輕更換配線器具所費之工夫。簡而言之,由於作為配線器具的第二單元2,係可取下地裝設於固定在施工對象物3的第一單元1,故藉由將第二單元2從第一單元1取下,可僅將第二單元2從施工對象物3取下。此時,由於具備用於接收電力供給之電力接收部11的第一單元1,尚留在施工對象物3側,故即使不進行對電力接收部11之配線51(參照圖2B)的重新連接,亦可更換作為配線器具的第二單元2等。從而,根據配線器具系統10,可減輕更換配線器具等所費之功夫。
又,依本實施態樣之單元裝置,係作為第一單元1或是第二單元2而使用於配線器具系統10的裝置。換言之,第一單元1及第二單元2係分別由單元裝置構成。因此,若從整個配線器具系統10來看,作為第二單元2的單元裝置係可取下地裝設於作為第一單元1的單元裝置。
(2)詳細 以下,參照圖1A~圖4,詳細說明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之構成。
(2.1)前提 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在插座(Outlet)、開關裝置、調光裝置、人體感測器裝置或是計時裝置等各式各樣的配線器具中,係針對配線器具系統10為具有作為插座之功能的情況進行說明。亦即,在本實施態樣中,配線器具系統10係作為「用於連接作為負載4之電器設備的插頭,並進行對負載4之電力供給的輸出插座(Outlet)」而發揮功能。
又,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係針對配線器具系統10固定於住宅設施之牆壁的情況進行說明。亦即,施工對象物3為住宅設施的牆壁。
以下,將相對於水平面垂直的方向設為「上下方向」,該水平面係在將配線器具系統10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亦即住宅設施之牆壁的狀態下的水平面,從前視側觀察配線器具系統10時,有時會將下方(垂直方向)作為「下方」而加以說明。又,將與上下方向垂直,且與施工對象物3之表面平行的方向設為「左右方向」,從前視側觀察配線器具系統10時,有時會將右方作為「右方」,左方作為「左方」而加以說明。再者,將與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兩者垂直的方向,亦即與施工對象物3之表面垂直的方向設為「前後方向」,有時會將施工對象物3的背面側(壁內側)作為「後方」而加以說明。然而,該等方向之主旨並非係限定配線器具系統10使用時的方向。
又,本發明所謂的「垂直」,並非僅指嚴謹地以90度交叉之狀態,亦包含在某程度之誤差範圍內略垂直的狀態。亦即,施工對象物3之表面與前後方向之間的角度,係相對於90度而收斂在某程度的誤差(就一例而言為10度以下)範圍內。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施工對象物3之表面與前後方向之間的角度為90度。本發明所謂的「平行」亦同樣地並非僅指嚴謹地二個對象間的角度為0度之狀態,亦包含在某程度之誤差範圍內略平行的狀態。
(2.2)整體構成 如圖1A~圖2B所示,配線器具系統10包含第一單元1及第二單元2。第一單元1係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在本實施態樣為住宅設施的牆壁)。第二單元2係可取下地裝設於第一單元1。
圖1A係將第二單元2從第一單元1取下之狀態的概略立體圖,圖1B係將第二單元2裝設於第一單元1之狀態的概略立體圖。又,在圖2A及圖2B中,係以假想線(兩點鏈線)顯示裝設於第一單元1之狀態的第二單元2。
施工對象物3包含:牆板31、及位於牆板31之背面(後面)側的柱32。牆板31係固定於柱32。施工對象物3在與第一單元1對應的位置具有施工孔33。施工孔33係在厚度方向(前後方向)上貫穿牆板31。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施工孔33於前視觀察下,係形成為圓形(真圓)。
第一單元1係配置於牆板31的背面側。第一單元1例如藉由木螺絲等固定具34(參照圖1A),而裝設於柱32,藉此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配置於牆板31之背面側的第一單元1係通過施工孔33而露出於牆板31的前方。亦即,藉由穿過施工孔33,可從牆板31的前面側進出第一單元1。
第一單元1包含電力接收部11及裝設空間12。電力接收部11係接收電力供給。裝設空間12係用於裝設一個第二單元2的空間。電力接收部11係與配線51(參照圖2B)電性連接。配線51例如經由配電盤53(參照圖8D)等電力設備,而與系統電源或是分散電源等電源電性連接。藉此,電力接收部11可經由配線51而從電源接收電力供給。
又,第一單元1的裝設空間12包含收納第二單元2之至少一部分的凹部121(參照圖1A)。此處,凹部121係藉由使第一單元1之前面的一部分形成為往後方凹陷之形狀,而朝前方開放。凹部121係包含在用於裝設第二單元2的裝設空間12。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如圖2A所示,凹部121在前視觀察下,係形成為比施工孔33小一圈的圓形。藉此,在將第二單元2裝設於第一單元1之裝設空間12的狀態下,第二單元2的至少一部分係收納於裝設空間12的凹部121。在本實施態樣中,由於凹部121係朝前方開放,故至少第二單元2的後部係收納於凹部121。
又,第一單元1包含開關盒13。開關盒13係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再者,開關盒13包含引入配線51的引入部131(參照圖3)。在本實施態樣中,第一單元1包含箱狀的開關盒13作為其外形,並且在開關盒13內具有電力接收部11等。第一單元1中,開關盒13係藉由以木螺絲等固定具34裝設於柱32,而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又,藉由從引入部131將配線51引入至開關盒13,可在開關盒13內,將配線51與電力接收部11電性連接。在本實施態樣中,由於第一單元1係配置於牆板31的背面側,故開關盒13為嵌入型的開關盒。
第二單元2係可取下地裝設於第一單元1。換言之,第二單元2可裝卸於第一單元1。在本實施態樣中,第二單元2係從牆板31之前面側通過施工孔33,而裝設於第一單元1。又,第二單元2係在裝設於第一單元1的狀態下,由第一單元1進行電力供給。亦即,第一單元1係供電至第二單元2。
在本實施態樣中,第二單元2包含在前視觀察下呈圓形的圓形部22。圓形部22係形成為圓柱狀。又,第二單元2包含前板部23,其與圓形部22之前端部一體化,且在前視觀察下呈正方形。前板部23係以從圓形部22之全周往前板部23之側方(上方、下方、左方及右方)伸出的方式,比圓形部22之前面大一圈地形成。換言之,圓形部22係收歛於前板部23的投影面內,並且圓柱狀的圓形部22係成為從板狀之前板部23的背面之中央部,往後方突出的形狀。
第二單元2係具有功能部21(參照圖4)的配線器具。功能部21係進行「對負載4之電力供給」、及「負載4之控制」中的至少一者。在本實施態樣中,第二單元2具有「作為可連接負載4之插頭的插座(Outlet)」之功能。從而,功能部21係進行對負載4之電力供給的插座塊。負載4在其插頭具有一對插入片41。本發明所謂的「插入片」係意指插頭中之插入插座(第二單元2)的導電性構件,例如刃片或是插銷。在本實施態樣中,一對插入片41各自係由金屬之平板所構成的刃片。一對插入片41係配置成在各插入片41的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向。
在本實施態樣中,第二單元2具有「作為沒有接地電極之交流100V用,且可連接一個插頭之單口型插座」的功能。具體而言,第二單元2係在前板部23具有一對插入孔231。一對插入孔231係設置成在第二單元2的前面形成開口。一對插入孔231可插入插頭的一對插入片41。功能部21係在一對插入片41插入一對插入孔231的狀態下,對負載4進行電力供給,並以機械的方式固持插頭。
此處,第二單元2在裝設至裝設空間12時,係伴隨相對於第一單元1的直線移動。亦即,在將第二單元2裝設至第一單元1時,係如圖1A所示,至少伴隨第二單元2相對於第一單元1的直線移動。再者,第二單元2在裝設至裝設空間12時,伴隨對於第一單元1的相對旋轉。亦即,在將第二單元2裝設至第一單元1時,係如圖1B所示,至少伴隨第二單元2對於第一單元1的相對旋轉。更詳細而言,第二單元2係藉由往箭頭A1(參照圖1A)的方向筆直地插入第一單元1後,再相對於第一單元1往箭頭A2(參照圖1B)的方向旋轉,而裝設於第一單元1。此處,在裝設及取下第二單元2時,係使第二單元2往相反方向旋轉。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在將第二單元2裝設至第一單元1時,係在前視觀察下將第二單元2往順時針旋轉,在從第一單元1取下第二單元2時,係在前視觀察下將第二單元2往逆時針旋轉。
在本實施態樣中,第一單元1係採用天花板接線盒,作為用於電性且機械連接第二單元2的構成。具體而言,第一單元1係採用角形的天花板接線盒(參照圖3)作為電力接收部11。藉此,第二單元2中的一對連接端子24(參照圖4),係藉由從前方插入電力接收部11,並進一步在前視觀察下往順時針旋轉,而使第二單元2與第一單元1的電力接收部11電性且機械連接。
如以上所說明,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係分割成第一單元1及第二單元2兩個單元。因此,配線器具系統10係以「將其第一單元1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並將其第二單元2裝設於第一單元1」的方式,而整體裝設於施工對象物3。又,如圖2A及圖2B所示,在將整個配線器具系統10裝設於施工對象物3的狀態下,第一單元1係理所當然地嵌入於施工對象物3,而第二單元2的圓形部22,亦通過施工孔33嵌入於施工對象物3。此時,第二單元2的前板部23會從前方覆蓋住施工孔33,藉此封閉施工孔33。
又,在將整個配線器具系統10裝設於施工對象物3的狀態下,第一單元1的前面,係從後方與牆板31中的施工孔33之周邊接觸。再者,第二單元2的前板部23之背面(後面),係從前方與牆板31中的施工孔33之周邊接觸。因此,配線器具系統10係在將牆板31夾在第一單元1的一部分與第二單元2的一部分(前板部23)之間的狀態下,裝設於施工對象物3。再者,配線器具系統10從牆板31之表面起算的突出量,係略等於前板部23的厚度尺寸。
(2.3)第一單元的構成 接著,參照圖3而更詳細地說明第一單元1之構成。
如圖3所示,第一單元1包含:電力接收部11、開關盒13、內蓋體14及插入引導部15。亦即,在本實施態樣中,第一單元1除了上述電力接收部11、裝設空間12及開關盒13之外,更包含內蓋體14及插入引導部15。
如上所述,電力接收部11係角形的天花板接線盒。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電力接收部11在前視觀察下,係形成為左右方向長於上下方向的長方體狀。電力接收部11係在背面側具有用於連接配線51(參照圖2B)的端子。
再者,電力接收部11具有一對連接口111。一對連接口111係位於電力接收部11前面之左右方向的兩端部。一對連接口111各自形成為「沿著以電力接收部11前面之中心點為中心之虛擬圓的弧狀」。此處,一對連接口111各自在繞著電力接收部11前面之中心點的周向之一端部,具有比其他部位寬的寬幅部。因此,第二單元2中的一對連接端子24,係從寬幅部插入一對連接口111,並使第二單元2在前視觀察下往順時針旋轉,藉此將第二單元2與電力接收部11電性且機械連接。藉此,第二單元2係經由電力接收部11與配線51電性連接,而使第一單元1可對第二單元2供電。
在本實施態樣中,電力接收部11係使用一對螺栓161及一對軸環162,而固定於開關盒13。一對螺栓161及一對軸環162,係通過電力接收部11的一對穿通孔112及開關盒13的一對穿通孔132,而在夾住電力接收部11及開關盒13的狀態下,互相扣接。嚴謹而言,一對軸環162係在插入一對穿通孔112的狀態下,固定於電力接收部11。一對穿通孔112係在前後方向上貫穿電力接收部11,一對穿通孔132係在前後方向上貫穿開關盒13的底板。藉此,電力接收部11係固定於開關盒13的底板。
開關盒13係形成為前面形成有開口的箱狀。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開關盒13為金屬製,並且在前視觀察下形成為略正方形。開關盒13係在開關盒13之底板(後壁)的中央部,具有作為引入部131的孔。從而,開關盒13可通過引入部131,而將配線51從背面(後面)側引入開關盒13內。引入開關盒13內的配線51,係在開關盒13內與電力接收部11電性連接。在開關盒13底板中之引入部131的左右方向兩側,係形成有一對穿通孔132。
在開關盒13的左側壁部中,係形成有用於將開關盒13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的一對固定用孔133。亦即,開關盒13係藉由將木螺絲等固定具34(參照圖1A)通過一對固定用孔133並鎖緊於施工對象物3的柱32,而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在開關盒13的右側壁部中,係在與一對固定用孔133相向的位置形成有一對操作用孔134。藉此,可通過各操作用孔134而以螺絲起子等工具操作木螺絲等固定具34。
內蓋體14係收納於開關盒13內,並作為電力接收部11的蓋體而發揮功能。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內蓋體14為樹脂製,並且在前視觀察下形成為略正方形。在前視觀察下,內蓋體14的外周緣係與開關盒13之周壁的內周緣大略一致。因此,在內蓋體14收納於開關盒13的狀態下,內蓋體14係嵌入開關盒13,而至少限制內蓋體14相對於開關盒13往與前後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動。內蓋體14係以從前方覆蓋住電力接收部11的方式,組合於開關盒13。藉此,電力接收部11係被收納於開關盒13的底板與內蓋體14之間。
在本實施態樣中,於內蓋體14的背面(後面)側形成有凹處,並將電力接收部11收納於此凹處內。亦即,以使電力接收部11的至少一部分從內蓋體14的背面進入內蓋體14內的方式,將內蓋體14與電力接收部11加以組合。藉此,可將內蓋體14配置於開關盒13的底板附近。在本實施態樣中,內蓋體14係在開關盒13的內部空間,配置於比前後方向上的中心更底板側(亦即後側)。
此處,在內蓋體14形成有凹部141。凹部141係形成為內蓋體14之前面的一部分往後方凹陷的形狀,藉此朝前方開放。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凹部141在前視觀察下係形成為比施工孔33小一圈的圓形(參照圖2A)。凹部141的內徑係大於第二單元2中之圓形部22的外徑,而實際上與圓形部22的外徑大略相同。
再者,內蓋體14包含一對貫穿孔142,形成於與電力接收部11之一對連接口111對應的位置且形成為與電力接收部11之一對連接口111對應的形狀。一對貫穿孔142係在凹部141的底面形成開口,並在厚度方向(前後方向)上貫穿內蓋體14。具體而言,一對貫穿孔142係在前視觀察下,形成於與一對連接口111相同的位置且形成為與一對連接口111相同的形狀,而與電力接收部11的一對連接口111重疊。因此,在將第二單元2裝設於裝設空間12時,第二單元2中的一對連接端子24係通過一對貫穿孔142,而插入一對連接口111。又,在一對連接端子24通過一對貫穿孔142而插入一對連接口111的狀態下,使第二單元2在前視觀察下往順時針旋轉,藉此,將第二單元2與電力接收部11電性且機械連接。
插入引導部15係裝設於開關盒13的前端部,並在對第一單元1裝設(或是取下)第二單元2時,作為限定第二單元2之移動方向的引導部而發揮功能。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插入引導部15為樹脂製,並且在前視觀察下形成為略正方形。除了插入引導部15的前端部以外,在前視觀察下,插入引導部15的外周緣係與開關盒13之周壁的內周緣大略一致。再者,插入引導部15的前端部在前視觀察下,係比開關盒13的開口面稍微較大地形成。因此,插入引導部15會以從前方嵌入的方式裝設於開關盒13之前端部,而至少限制插入引導部15相對於開關盒13往與前後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動。
此處,在插入引導部15中,係形成有在厚度方向(前後方向)上貫穿插入引導部15的引導孔151。此處,引導孔151係在前視觀察下,形成於插入引導部15的大部分而僅殘留插入引導部15的外周部,以使插入引導部15成為框體。
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引導孔151係在前視觀察下,為了與凹部141重疊,而形成於和凹部141相同的位置。再者,引導孔151在前視觀察下,係以和凹部141相同的圓形為基準,僅周向的一部分,形成為和凹部141相比,較為擴大的形狀(參照圖2A)。引導孔151的內徑(最小內徑)係與凹部141的內徑相同。亦即,引導孔151的內徑(最小內徑)係大於第二單元2中的圓形部22之外徑,而實際上與圓形部22的外徑大致相同。因此,引導孔151的內周面在前視觀察下,會在複數位置(在圖2A的例子中為八個位置)與凹部141的內周面重疊。
藉由將如以上說明之構成的電力接收部11、開關盒13、內蓋體14及插入引導部15加以組合,而構成第一單元1。又,在將第二單元2裝設於第一單元1的狀態下,第二單元2的圓形部22會通過插入引導部15的引導孔151,而插入內蓋體14的凹部141內。因此,插入引導部15的引導孔151及內蓋體14的凹部141,係分別構成收納第二單元2之凹部121(參照圖1A)的一部分。因此,插入引導部15的引導孔151及內蓋體14的凹部141,係包含在裝設空間12中。凹部141的底面,係構成形成於裝設空間12之凹部121的底面。
又,插入引導部15中的引導孔151之內周面、及內蓋體14中的凹部141之內周面,會與第二單元2的圓形部22之外周面接觸,藉此,插入引導部15及內蓋體14會限制第二單元2的移動方向。亦即,藉由插入引導部15及內蓋體14,可限制第二單元2相對於第一單元1往與前後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動。
從而,在對裝設空間12(凹部121)插拔第二單元2時,插入引導部15及內蓋體14係作為引導部而發揮功能,並限制第二單元2往前後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動。其結果,伴隨第二單元2往前後方向之移動,第二單元2的裝設(或是取下)會變得比較容易。又,在使第二單元2對於第一單元1相對地旋轉時,插入引導部15及內蓋體14亦作為引導部而發揮功能,並限制第二單元2之旋轉以外的第二單元2之移動。其結果,伴隨第二單元2的旋轉,第二單元2的裝設(或是取下)會變得比較容易。
(2.4)第二單元之構成 接著,參照圖4而更詳細說明第二單元2之構成。
如圖4所示,第二單元2包含:功能部21、圓形部22、前板部23、一對連接端子24及安裝蓋體27。亦即,在本實施態樣中,第二單元2除了上述功能部21、圓形部22、前板部23及一對連接端子24之外,更包含安裝蓋體27。
如上述般,功能部21係進行對負載4之電力供給的插座(Outlet)塊。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功能部21係固定於「根據日本工業標準而標準化之大角形連用配線器具之安裝框」的嵌入形配線器具。具體而言,功能部21在前視觀察下,係形成為左右方向長於上下方向的長方體狀。功能部21係在背面側具有用於連接電線的端子。與一對連接端子24連接之電線,係與功能部21的端子連接。
再者,功能部21具有一對插入口211。一對插入口211係配置成在功能部21的前面,於左右方向上彼此相向。一對插入口211可插入負載4之插頭的一對插入片41。功能部21係在一對插入片41插入一對插入口211的狀態下,對負載4進行電力供給,且以機械的方式固持插頭。
更詳細而言,功能部21例如具有尿素樹脂或是ASA(Acrylate Styrene Acrylonitrile: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樹脂等樹脂製的殼體212,並在此殼體212的前面形成有一對插入口211。功能部21係在殼體212內之與一對插入口211對應的位置,具有一對導電構件。各導電構件係具有導電性及彈性的金屬板,例如以銅或是銅合金等金屬板構成。導電構件係將插入插入口211的插入片41以機械的方式固持,並且與插入片41電性連接。在本實施態樣中,由於插入片41為刃片,故導電構件係夾住而固持插入片41的刃片承受構件。
又,功能部21更包含從殼體212之左右方向的兩端面突出的複數安裝片213。該等複數安裝片213係在將功能部21固定於「根據日本工業標準而標準化之大角形連用配線器具之安裝框」時使用。在本實施態樣中,係藉由使用該等複數安裝片213,而實現將功能部21固定於圓形部22。
圓形部22包含中空部25及蓋體26。中空部25在前視觀察下呈圓形,並形成為圓筒狀。蓋體26在前視觀察下呈圓形,並形成為圓盤狀。蓋體26係與中空部25結合,而封閉中空部25的背面(後面)。藉由這般將蓋體26組合至中空部25,而構成圓形部22。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構成圓形部22的中空部25及蓋體26,均為樹脂製。
中空部25包含一對螺孔251,用於將蓋體26及安裝蓋體27固定於中空部25。具體而言,蓋體26係藉由從後方插入一對螺孔251的一對螺絲281,而與中空部25結合。安裝蓋體27係藉由從前方插入一對螺孔251的一對螺絲282,而與中空部25結合。
又,中空部25係在其內部空間收納功能部21的至少一部分。中空部25更包含用於固定功能部21的一對固定部252。一對固定部252係從中空部25的內周面中,於左右方向上彼此相向的位置,往互相靠近的方向突出。各固定部252具有在上下方向上並列之一對固定凹部253。各固定凹部253係朝前方開放。
又,中空部25更包含用於固定前板部23的一對穿通孔254。各穿通孔254係在其厚度方向(徑向)上貫穿中空部25。具體而言,前板部23係藉由從側方插入一對穿通孔254的一對螺絲284,而與中空部25結合。此時,一對螺絲284係鎖緊於從前板部23之背面(後面)往後方突出的一對凸片。
蓋體26係裝設於中空部25的後端部,並封閉中空部25的背面(後面)。除了蓋體26的後端部之外,在前視觀察下,蓋體26的外周緣係與中空部25的內周緣大略一致。再者,在前視觀察下,蓋體26的後端部係比中空部25之開口面稍微較大地形成。因此,蓋體26係以從後方嵌入的方式裝設於中空部25的後端部,而至少限制蓋體26相對於中空部25往與前後方向垂直之方向移動。
此處,在蓋體26係形成有凹部261。凹部261係藉由使蓋體26之前面的一部分形成為往後方凹陷的形狀,而朝前方開放。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凹部261為了收納功能部21的後端部,而比功能部21之後端部大一圈地形成。
又,蓋體26更包含用於通過上述一對螺絲281的一對穿通孔262。亦即,藉由將一對螺絲281通過一對穿通孔262並鎖緊於一對螺孔251,而使蓋體26與中空部25結合。
又,一對連接端子24係固定於蓋體26的背面(後面)。一對連接端子24係配置於蓋體26之背面中的左右方向之兩端部,並藉由一對螺絲283固定於蓋體26。各連接端子24係以具有導電性之金屬板,例如銅或是銅合金等金屬板構成。一對連接端子24各自之後端部係形成為往內側,亦即往互相靠近之方向彎曲的形狀。藉此,藉由使第二單元2在一對連接端子24插入一對連接口111(參照圖3)的狀態下,於前視觀察下往順時針旋轉,而使一對連接端子24與電力接收部11扣接,進而與電力接收部11電性且機械連接。
前板部23包含一對插入孔231,形成於與功能部21之一對插入口211對應的位置,且形成為與功能部21之一對插入口211對應的形狀。一對插入孔231係在前板部23之前面的中央部形成開口,並在厚度方向(前後方向)上貫穿前板部23。具體而言,一對插入孔231係在前視觀察下,形成於與一對插入口211相同的位置且形成為與一對插入口211相同的形狀,而與功能部21的一對插入口211重疊。因此,在將負載4之插頭連接於功能部21時,插頭中的一對插入片41係通過一對插入孔231而插入插入口211。又,在一對插入片41通過一對插入孔231而插入一對插入口211的狀態下,負載4係與功能部21電性且機械連接。
安裝蓋體27係裝設於中空部25的前端部,並具有將功能部21固定於中空部25(圓形部22)的功能。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安裝蓋體27為金屬製,並且在前視觀察下形成為略圓形。在前視觀察下,安裝蓋體27的外周緣係與中空部25的內周緣大略一致。因此,安裝蓋體27係以從前方嵌入的方式裝設於中空部25的前端部,而至少限制安裝蓋體27相對於中空部25往與前後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動。
此處,在安裝蓋體27中,係形成有於厚度方向(前後方向)上貫穿安裝蓋體27的安裝孔271。此處,安裝孔271係在前視觀察下,形成於安裝蓋體27的大部分而僅殘留安裝蓋體27之外周部,以使安裝蓋體27成為框體。
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在前視觀察下,安裝孔271的內周緣係與功能部21之前端部的外周緣大略一致。因此,在將安裝蓋體27與功能部21加以組合的狀態下,功能部21的前端部會通過安裝蓋體27的安裝孔271,而從安裝蓋體27的前面往前方突出。
又,安裝蓋體27更包含用於穿過上述一對螺絲282的一對穿通孔272。亦即,藉由將一對螺絲282通過一對穿通孔272並鎖緊於一對螺孔251,而使安裝蓋體27與中空部25結合。
又,在安裝蓋體27與中空部25結合的狀態下,安裝蓋體27係將功能部21固定於中空部25(圓形部22)。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安裝蓋體27係藉由至少將功能部21的一部分(此處為安裝片213)夾在中空部25中的一對固定部252之間,而將功能部21固定於中空部25(圓形部22)。具體而言,在功能部21的各安裝片213嵌入於固定部252之各固定凹部253的狀態下,藉由安裝蓋體27從前方壓緊功能部21之各安裝片213,而使安裝蓋體27將各安裝片213固持於各固定凹部253內。藉此,將功能部21固定於中空部25(圓形部22)。
藉由將如以上所說明之構成的功能部21、圓形部22(中空部25及蓋體26)、前板部23、一對連接端子24及安裝蓋體27加以組合,而構成第二單元2。
(3)第二單元之更換例 接著,參照圖5說明依本實施態樣之配線器具系統10中之第二單元2的更換例。圖5係示意地顯示第二單元2之更換例的說明圖,例如,適當簡化而圖示從施工孔33露出之第一單元1的形狀等。
在本實施態樣中,可對第一單元1裝設複數種類的第二單元201~207。在未特別區別複數種類之第二單元201~207的情況下,係將複數種類的各第二單元201~207僅稱為「第二單元2」。亦即,在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中,係以將第二單元2裝設於第一單元1的方式,而將整個配線器具系統10裝設於施工對象物3。因此,在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中,可在留下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的第一單元1的狀態下,僅將第二單元2更換成另一個第二單元2。藉此,在配線器具系統10中,例如藉由將第二單元202~207代替如上述般具有作為插座(Outlet)之功能的第二單元201,而裝設於第一單元1,可自由地替換功能。就結果而言,在配線器具系統10中,可實現具有各式各樣功能的配線器具。
亦即,如圖5所示,透過提供複數種類的第二單元2,可藉由配線器具系統10而實現各式各樣配線器具的功能。就與第一單元1電性及機械連接有關的構成而言,該等複數種類的第二單元202~207係採用與第二單元201共通的構成。又,該等複數種類的第二單元201~207,係形成為在前視觀察下的形狀及尺寸為相同。因此,各第二單元2係在插入第一單元1後,藉由在前視觀察下相對於第一單元1往順時針旋轉,而裝設於第一單元1。
在圖5的例子中,第二單元202係包含旋鈕、旋轉編碼器或旋轉開關等旋轉操作型的使用者介面,並具有作為負載控制裝置之功能的配線器具。此第二單元202係藉由根據使用者介面所接收到之使用者的操作,而對照明器具等負載4控制通電狀態,進而控制負載4。第二單元203係具有作為USB(Universal Serial Bus)插座(Outlet)之功能的配線器具。此第二單元203具有可使負載4之USB插頭插入連接的USB插孔型連接器,並可經由USB插頭對負載4輸出5V的直流電壓。
又,第二單元204係具有作為藉由磁力吸附插頭之磁鐵插座(Outlet)之功能的配線器具。此第二單元204係藉由以磁鐵的磁力吸引負載4的插頭,而經由插頭對負載4供給交流或直流的電力。第二單元205係包含人體感測器或是明亮度等感測器,且具有作為負載控制裝置之功能的配線器具。此第二單元205係根據感測器的偵測結果,而藉由對照明器具等負載4控制通電狀態,進而控制負載4。
又,第二單元206係包含按鈕式、翹板式或觸碰式的使用者介面,且具有作為開關裝置之功能的配線器具。此第二單元206係根據使用者介面所接收到的使用者之操作,而藉由對照明器具等負載4控制通電狀態,進而控制負載4。特別是,第二單元206係包含複數(此處為四個)使用者介面,並具有複數(此處為四個)開關作為功能部21。因此,藉由一個第二單元206,可控制複數(此處為四個)負載4。又,第二單元207係包含按鈕式、翹板式或觸碰式的使用者介面,且具有作為開關裝置之功能的配線器具。此第二單元207係根據使用者介面所接收到的使用者之操作,而藉由對照明器具等負載4控制通電狀態,進而控制負載4。
簡而言之,在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中,作為配線器具的第二單元2,係可取下地裝設於固定在施工對象物3的第一單元1。因此,藉由將第二單元2從第一單元1取下,可僅將第二單元2從施工對象物3取下。此時,由於具備用於接收電力供給之電力接收部11的第一單元1尚留在施工對象物3側,故即使不進行對電力接收部11之配線的重新連接,亦可更換作為配線器具的第二單元2。從而,在如上述般提供複數種類之第二單元2的情況下,藉由第二單元2的更換,可藉由配線器具系統10而實現各式各樣的配線器具之功能。
再者,由於第一單元1係被複數種類的第二單元2共有,故即使在變更作為整個配線器具系統10的配線器具之種類的情況下,亦可再利用第一單元1。又,不僅從既設之第二單元2更換成其他第二單元2的情況,在新設第二單元2的情況,亦可採用如上述之各種的第二單元2。
此外,在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中,裝設空間12亦可裝設「接收來自第一單元1之電力供給而動作的設備601、602」,以代替裝設第二單元2。在圖5中,係顯示了複數種類(此處為兩種)的設備601、602,但在未特別區別複數種類之設備601、602的情況下,係將複數種類之設備601、602各自僅稱為「設備6」。亦即,在本實施態樣之配線器具系統10中,係以將第二單元2裝設於第一單元1的方式,而將整個配線器具系統10裝設於施工對象物3。因此,在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中,可在將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的第一單元1留著的狀態下,將第二單元2更換成設備6。
此處,關於設備6,亦如圖5所示,透過提供複數種類之設備601、602,便可藉由配線器具系統10而實現各式各樣的設備6之功能。該等複數種類的設備601、602中,就與第一單元1電性及機械連接有關的構成而言,係採用與第二單元201共通的構成。又,該等複數種類的設備601、602在前視觀察下的形狀及尺寸,係形成為與第二單元2相同。因此,各設備6在插入第一單元1後,藉由在前視觀察下相對於第一單元1往順時針旋轉,而裝設於第一單元1。
在圖5的例子中,設備601具有作為輸出光之照明設備(包含下照燈、緊急照明燈及地腳燈等)的功能。此設備601係藉由接收來自第一單元1的電力供給使光源點燈,而照明周圍。設備602具有作為輸出聲音(包含語音、嗶聲及旋律等)之聲音輸出設備(包含揚聲器及AI揚聲器)的功能。此設備602係接收來自第一單元1的電力供給,並藉由將電信號轉換成聲音,而將聲音輸出。
然而,圖5所示之設備6僅為一例,除了照明設備及聲音輸出設備之外,例如亦可採用顯示器、通訊設備或是量測設備等作為設備6。
(4)變形例 實施態樣1僅為本發明之各式各樣的實施態樣中的一個。只要可達成本發明之目的,實施態樣1可因應設計等進行各種的變更。在本發明中,說明之各圖係示意性的圖式,各圖中之各構成元件的大小及厚度各自的比例,不一定反映實際的尺寸比例。
以下,列舉實施態樣1的變形例。以下所說明的變形例,可適當組合以應用。以下,針對與實施態樣1相同之構成,係賦予共通的符號並適當省略說明。
(4.1)第一變形例 在依第一變形例之配線器具系統10A中,係如圖6A~圖6C所示,裝設空間12的形狀與實施態樣1的配線器具系統10不同。在圖6A~圖6C中,係以假想線(兩點鎖線)顯示第二單元2。在圖6A~圖6C中,例如適當簡化而圖示從施工孔33露出之第一單元1的形狀等。
在本變形例中,第一單元1例如係採用如I型之插座(Outlet)的插入式連接器,來代替天花板接線盒作為用於電性且機械連接第二單元2的構成。具體而言,第一單元1在其前面具有構成I型之插座(Outlet)的貫穿孔142A。藉此,從第二單元2之背面(後面)往後方突出的複數刃片會從前方插入貫穿孔142A,而將第二單元2與第一單元1的電力接收部11電性且機械連接。因此,在本變形例中,當將第二單元2裝設至裝設空間12時,會伴隨第二單元2相對於第一單元1的直線移動,但不容易伴隨第二單元2對於第一單元1的相對旋轉。
如此,在不容易伴隨第二單元2之旋轉的情況下,裝設空間12的形狀便不限於如圓形這樣旋轉對稱的形狀,而可採用適當的形狀。在圖6A的例子中,裝設空間12在前視觀察下係形成為正方形。此情況下,在第二單元2亦採用前視觀察下呈正方形之構成,以代替圓形部22。在圖6B的例子中,裝設空間12在前視觀察下係形成為略三角形。此情況下,在第二單元2亦採用前視觀察下呈略三角形之構成,以代替圓形部22。又,在圖6C的例子中,裝設空間12在前視觀察下係形成為橢圓形。此情況,在第二單元2亦採用前視觀察下呈橢圓形之構成,以代替圓形部22。
如此,根據第一變形例,由於在將第二單元2裝設至裝設空間12時,不容易伴隨第二單元2對於第一單元1的相對旋轉,因此易於確定第二單元2的方向。
(4.2)第二變形例 在依第二變形例的配線器具系統10B中,係如圖7A~圖7C所示,可改變裝設於裝設空間12之狀態下的第二單元2之姿態。本發明中所謂的「姿態」,係意指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之狀態下的第二單元2之方向及位置等。在圖7A中,係以假想線(兩點鎖線)顯示第二單元2。在圖7A~圖7C中,例如適當簡化而圖示從施工孔33露出之第一單元1的形狀等。
在本變形例中,第一單元1例如係採用如耳機插孔(phone jack)這樣的插入式連接器,來代替天花板接線盒作為電性且機械連接第二單元2的構成。具體而言,第一單元1係在其前面的中央部,具有構成兩極之耳機插孔的貫穿孔142B。藉此,從第二單元2之背面(後面)往後方突出的耳機插頭,會從前方插入貫穿孔142B,而將第二單元2與第一單元1的電力接收部11電性且機械連接。因此,在本變形例中,當將第二單元2裝設至裝設空間12時,會伴隨第二單元2相對於第一單元1的直線移動,但不容易伴隨第二單元2對於第一單元1的相對旋轉。
再者,在本變形例中,貫穿孔142B係配置於第一單元1之前面的中央部。根據如此之構成,在耳機插頭插入貫穿孔142B(耳機插孔)的狀態下,如圖7B及圖7C所示,可使第二單元2對於第一單元1相對旋轉。就一例而言,藉由相對於第一單元1往箭頭A3(參照圖7C)的方向旋轉,而使第二單元2的姿態改變。在圖7C的例子中,係在前視觀察下使第二單元2從圖7B的例子往順時針旋轉90度,藉此,使一對插入孔231變成在上下方向上並列。
如此,根據第二變形例,可在第二單元2裝設於第一單元1之裝設空間12的狀態下,使第二單元2的姿態改變。
(4.3)第三變形例 在依第三變形例的配線器具系統10C中,如圖8A所示,第一單元1係包含安裝框74。安裝框74例如係根據日本工業標準而標準化之大角形連用配線器具之安裝框。亦即,在本變形例中,配線器具系統10C係使用安裝框74而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
在圖8A的例子中,第一單元1的開關盒13係固定於安裝框74。再者,妝飾框75可直接或是間接地安裝於安裝框74。藉此,在配線器具系統10C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的狀態下,可藉由妝飾框75覆蓋住第二單元2的周圍,而使外觀變得良好。
(4.4)第四變形例 依第四變形例的配線器具系統10D,如圖8B所示,第一單元1與第二單元2係藉由電纜71而電性連接。在電纜71的一端部係設有連接器72。在電纜71中之與連接器72相反側的端部,係與第二單元2連接。因此,藉由將連接器72與第一單元1連接,而經由電纜71將第一單元1與第二單元2電性連接。在本變形例中,第一單元1與第二單元2之間的電性連接與機械連接(結合),係以不同的手段實現。
又,在本變形例中,第一單元1與第二單元2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電力轉換部73。電力轉換部73係進行電力的轉換。亦即,配線器具系統10D係藉由設於第一單元1及/或是第二單元2的電力轉換部73,而進行電力的轉換。本發明中所謂的「電力之轉換」,例如包含從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從直流電力轉換成交流電力、及電壓的轉換等。電力轉換部73係以進行該等轉換的電路而實現。在本變形例中,就一例而言,電力轉換部73例如係將100V的交流電力轉換成5V、12V、24V或48V之直流電力的AC-DC轉換器。
在本變形例中,特別係將電力轉換部73設於第一單元1。亦即,電力轉換部73係被收納於第一單元1的開關盒13內。引入第一單元1的配線51係與電力轉換部73連接。又,藉由將連接器72與電力轉換部73連接,第二單元2會經由電纜71而與第一單元1的電力轉換部73連接。
(4.5)第五變形例 在依第五變形例的配線器具系統10E中,如圖8C所示,電力轉換部73係與第一單元1分開地設置。此處,電力轉換部73係經由配線51而與第一單元1電性連接。再者,電力轉換部73,係藉由另一配線52,並經由配電盤53(參照圖8D)等電力設備,而與系統電源或是分散電源等電源電性連接。
亦即,在本變形例中,電力轉換部73具有從第一單元1獨立出的殼體,並與第一單元1分開設置。如此之電力轉換部73例如配置於牆板31的背面側(牆壁裡)、頂棚面板的背面側(頂棚裡)或是地板下等適當的位置。如此,藉由將電力轉換部73與第一單元1各別分開,可實現第一單元1的小型化。
又,在圖8C的例子中,第一單元1係採用天花板接線盒,作為用於電性且機械連接第二單元2的構成。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與第四變形例相同,第一單元1與第二單元2係以電纜71而電性連接。
(4.6)第六變形例 在依第六變形例的配線器具系統10F中,如圖8D所示,電力轉換部73係配置於配電盤53內。此處,電力轉換部73係經由配線51而與第一單元1電性連接。再者,電力轉換部73係在配電盤53的箱內例如與分路斷路器電性連接。
亦即,在本變形例中,電力轉換部73具有從第一單元1獨立出的殼體,並與第一單元1分開設置。因此,在本變形例中,亦與第四變形例相同,藉由將電力轉換部73與第一單元1各別分開,可實現第一單元1的小型化。
又,在圖8D的例子中,第一單元1係採用天花板接線盒,作為用於電性且機械連接第二單元2之構成。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與第四變形例相同,第一單元1與第二單元2係以電纜71電性連接。
(4.7)其他變形例 在配線器具系統10中,從第一單元1對第二單元2的供電方式,並不限於如上述般藉由有線的供電,例如亦可採用非接觸供電方式。此情況,例如,從第一單元1所內建的供電線圈,對第二單元2所內建的電力接收線圈,以非接觸的方式傳送電力。
又,第一單元1與第二單元2亦可具有互相通訊的功能,並在第一單元1與第二單元2之間,進行資訊的傳送。此情況下,第一單元1與第二單元2之間的通訊方式,亦可為包含電力線通訊(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的有線通訊,或是無線通訊中的任一者。此處所謂的無線通訊,除了將電波作為媒介的無線通訊之外,亦包含使用電磁結合的通訊、及將光作為通訊媒介而使用的光通訊。
又,配線器具系統10在實施態樣1中,係僅以第一單元1及第二單元2兩個單元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具備三個以上的單元。例如,配線器具系統10除了第一單元1及第二單元2之外,亦可具備第三單元。此情況下,第三單元亦可裝設於第一單元1或是第二單元2中的一者。再者,第三單元亦可作為用於將第二單元2裝設於第一單元1的附件而發揮功能,此情況下,第二單元2係經由第三單元而間接地裝設於第一單元1。
在實施態樣1中,配線器具系統10係藉由將第一單元1配置於牆板31的背面側,而構成嵌入型的配線器具,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構成露出型的配線器具。亦即,整個配線器具系統10可藉由將第一單元1配置於牆板31的表面側,而構成配置於牆板31之表面側的露出型配線器具。此情況下,第一單元1的開關盒13並非嵌入型而係露出型的開關盒。
又,在將第二單元2裝設於裝設空間12時,第二單元2相對於第一單元1的直線移動方向,並不限於前後方向。例如,在將第二單元2裝設於裝設空間12時,第二單元2相對於第一單元1的直線移動方向,亦可為上下方向或是左右方向。
又,裝設空間12的形狀並不限定於如第一變形例所示之形狀,例如,可採用正方形及三角形以外的多角形狀等適當的形狀。
又,電力轉換部73並不限定於如第四變形例般設於第一單元1之構成,例如,亦可設於第二單元2。再者,電力轉換部73亦可分散設置於第一單元1與第二單元2。
又,作為插座而發揮功能的配線器具系統10,並不限定於沒有接地電極,亦可附有接地電極,例如,亦可為交流200V用或是直流用的插座(Outlet)。再者,作為插座而發揮功能的配線器具系統10,其插入片41並不限定於刃片亦即A型的插頭,例如,插入片41亦可為插銷,亦即B型或C型插頭用者。又,作為插座而發揮功能的配線器具系統10,並不限定於單口型插座,例如,亦可為能同時連接兩個插頭的雙口型插座,亦可為三口型插座。
又,與作為插座而發揮功能的配線器具系統10連接之插頭,並不限定於設置在負載4之電纜的前端部之插頭,例如,亦可為充電器等將殼體與插頭一體化的負載4之插頭。
又,配線器具系統10例如亦可更包含:開關,對一對負載4切換通電狀態/非通電狀態,及保護電路,偵測過電流或漏電電流等異常電流,或是過熱等而對負載4切斷通電。開關及保護電路亦可設於第一單元1及第二單元2中之任一者。
(實施態樣2) 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G,如圖9A及圖9B所示,在第一單元1具有複數裝設空間12此點,與依實施態樣1的配線器具系統10不同。以下,針對與實施態樣1相同之構成,係賦予共通的符號而適當省略說明。在圖9A中,係以假想線(兩點鎖線)顯示第二單元2。
在本實施態樣中,如圖9A所示,第一單元1具有三個裝設空間12。在各裝設空間12可裝設一個第二單元2。因此,對一個第一單元1而言,最多可裝設三個第二單元2。
在圖9A的例子中,該等複數(此處為三個)裝設空間12,係在左右方向上並列配置。又,三個裝設空間12各自係配有構成I型插座(Outlet)的三個貫穿孔142G。亦即,在本實施態樣中,係與實施態樣1之第一變形例相同,採用在將第二單元2裝設至裝設空間12時,不容易伴隨第二單元2對第一單元1的相對旋轉之構成。
根據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G,如圖9B所示,可對一個第一單元1裝設複數(此處為三個)第二單元2。其結果,複數(此處為三個)第二單元2會並列配置。在圖9B的例子中,在實施態樣1所說明之複數種類的第二單元2,係以混雜的方式配置。具體而言,作為開關裝置而發揮功能的第二單元206、作為插座而發揮功能的第二單元201、及作為磁鐵插座而發揮功能的第二單元204係並列配置(參照圖5)。
此處,由於第一單元1係共用於複數(此處為三個)第二單元2,因此和針對每個第二單元2設置第一單元1的情況相比,可實現構成之簡化。
又,第一單元1只要具有複數裝設空間12即可,並不限定於如圖9B般,裝設種類彼此不同之複數第二單元2的構成,亦可裝設同一種類的複數第二單元2。再者,裝設空間12的數量並不限定於三個,第一單元1例如亦可具有兩個或是四個以上的裝設空間12。
再者,複數裝設空間12並不限定於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並列於一直線上,例如,亦可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並列,亦可配置成排列成L字形。
又,在複數裝設空間12之間,亦可具有分隔部。只要具有分隔部,便可增加鄰接之裝設空間12之間的絕緣距離(漏電距離),例如,在強電系統的第二單元2與弱電系統的第二單元2鄰接的情況下,便不容易產生相互的影響。另一方面,若沒有分隔部,則可使用複數裝設空間12,而裝設一個大型的第二單元2。
在實施態樣2所說明之構成(包含變形例),可與在實施態樣1所說明之各種構成(包含變形例)適當組合而採用。
(實施態樣3) 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H,如圖10A及圖10B所示,在第一單元1包含於前視觀察下配置於第二單元2之周圍的妝飾板17此點,與依實施態樣1的配線器具系統10不同。以下,針對與實施態樣1相同之構成,係賦予共通的符號而適當省略說明。
亦即,在本實施態樣中,如圖10A所示,第一單元1具有妝飾板17。妝飾板17係配置於牆板31的表面側。妝飾板17在前視觀察下,形成為比第二單元2(前板部23)大一圈的略正方形。在本實施態樣中,就一例而言,如圖10B所示,妝飾板17係與插入引導部15一體地形成。具體而言,插入引導部15係通過施工孔33延伸至牆板31的表面側,而妝飾板17係以從此插入引導部15的前端部往側方(上方、下方、左方及右方)伸展的方式一體地形成。
依本實施態樣的整個配線器具系統10H在裝設於施工對象物3的狀態下,第一單元1之妝飾板17的背面(後面),係從前方與牆板31中之施工孔33的周邊接觸。再者,在配線器具系統10H中,從牆板31之表面的突出量,第二單元2(前板部23)稍微大於妝飾板17。
藉此,在將配線器具系統10H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的狀態下,能以妝飾板17覆蓋住第二單元2的周圍,而使外觀變得良好。
又,妝飾板17的形狀並不限定於略正方形,例如,可採用長方形、三角形或是圓形等適當的形狀。
在實施態樣3所說明之構成(包含變形例),可與在實施態樣1或2所說明之各種構成(包含變形例)適當組合而採用。
(實施態樣4) 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I,如圖11A~圖11C所示,在具有鎖定部8此點,與依實施態樣1的配線器具系統10不同。以下,針對與實施態樣1相同之構成,係賦予共通的符號而適當省略說明。
亦即,第一單元1及第二單元2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鎖定部8。在將第二單元2裝設於裝設空間12的狀態下,鎖定部8可切換「限制從第一單元1取下第二單元2的限制狀態」、及「解除限制的解除狀態」。亦即,鎖定部8至少可切換限制狀態及解除狀態兩種狀態。由於只要鎖定部8處於限制狀態,便會限制從第一單元1取下第二單元2,因此在將第二單元2從第一單元1取下時,必須將鎖定部8設為解除狀態。
在本實施態樣中,如圖11B所示,鎖定部8包含設於第一單元1的鎖定溝81、及設於第二單元2的鎖定銷82。具體而言,鎖定溝81例如係形成於第一單元1之插入引導部15之前面的一部分。鎖定銷82係在「將第二單元2之前板部23於前板部23之厚度方向(前後方向)上貫穿」的狀態下,固持於第二單元2。鎖定銷82可在前板部23之厚度方向(前後方向)上,對前板部23相對移動。
亦即,如實施態樣1所說明般,在將第二單元2裝設至第一單元1時,至少伴隨第二單元2對第一單元1的相對旋轉。又,如圖11A所示,只要在將第二單元2裝設於第一單元1的狀態下,限制第二單元2對第一單元1的相對旋轉,便可限制從第一單元1取下第二單元2。在本實施態樣中,如圖11B所示,未將鎖定銷82插入鎖定溝81的狀態係相當於鎖定部8的解除狀態,而如圖11C所示,將鎖定銷82插入鎖定溝81的狀態係相當於鎖定部8的限制狀態。簡而言之,由於只要鎖定部8處於限制狀態,鎖定銷82便會嵌入鎖定溝81,藉此限制第二單元2對第一單元1的相對旋轉,因而限制從第一單元1取下第二單元2。
又,在本實施態樣中,係於鎖定溝81內設有開關83。開關83係用於控制(導通/斷開)從第一單元1對第二單元2之供電的開關。具體而言,開關83係瞬時型的常開型按扭開關,僅在開關83導通的期間,進行從第一單元1對第二單元2的供電。因此,僅在鎖定銷82插入鎖定溝81的限制狀態下,開關83會被鎖定銷82按壓而導通,並進行從第一單元1對第二單元2的供電。另一方面,若鎖定部8處於解除狀態,則由於開關83會處於斷開狀態,故從第一單元1對第二單元2的供電會停止。
簡而言之,在本實施態樣中,由於若鎖定部8從限制狀態切換至解除狀態,則從第一單元1對第二單元2的供電會自動停止,故無法在持續從第一單元1對第二單元2供電的同時,將鎖定部8設為解除狀態。換言之,在從第一單元1對第二單元2供電的狀態下,鎖定部8從限制狀態到解除狀態的切換係受到限制。藉此,在從第一單元1對第二單元2供電的狀態下,可防止因將第二單元2從第一單元1取下而產生之問題。
又,只要第一單元1及第二單元2中之至少一者具有鎖定部8即可,例如,亦可僅在第一單元1(或是第二單元2)設置鎖定部8。
又,鎖定部8在從第一單元1對第二單元2供電的狀態下,從限制狀態到解除狀態的切換受到限制此點,對配線器具系統10I而言並非必須之構成。亦即,鎖定部8亦可在從第一單元1對第二單元2供電的狀態下,從限制狀態切換成解除狀態。
在實施態樣4所說明之構成(包含變形例),可與實施態樣1~3所說明之各種構成(包含變形例)適當組合而採用。
(實施態樣5) 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J,如圖12A~圖12C所示,在第一單元1具有複數用於電性連接第二單元2的連接部18此點,與依實施態樣1的配線器具系統10不同。以下,針對與實施態樣1相同之構成,係賦予共通的符號而適當省略說明。在圖12A~圖12C中,係以假想線(兩點鎖線)顯示裝設於第一單元1之狀態的第二單元2。再者,在圖12B及圖12C中,係示意地顯示插入連接部18之連接端子24等。
本發明所謂的「連接部」,係意指用於電性連接第二單元2之構成,在實施態樣1中,內蓋體14的一對貫穿孔142、及電力接收部11的一對連接口111均包含於連接部。在本實施態樣中,如圖12A所示,第一單元1包含:構成A、C兼用型插座(Outlet)的一對第一連接口181、及構成I型插座的三個第二連接口182。又,該等一對第一連接口181及三個第二連接口182係分別構成連接部18。換言之,第一單元1包含:由一對第一連接口181所構成連接部18、及由三個第二連接口182所構成的連接部18。
在本實施態樣中,該等複數(此處為兩個)連接部18,係配置於一個裝設空間12。具體而言,該等兩個連接部18,係在裝設空間12中,於上下方向上並列配置。
再者,該等複數(此處為兩個)連接部18,包含種類彼此不同的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在本實施態樣中,由一對第一連接口181所構成的連接部18為「第一連接部」,而由三個第二連接口182所構成的連接部18為「第二連接部」。亦即,配置於一個裝設空間12的複數(此處為兩個)連接部18,種類彼此不同。本發明所謂連接部18的「種類」,例如包含插座的類型、是否為USB、及強電/弱電系統等。亦即,在本實施態樣中,由於第一連接部18為A、C兼用型插座,而第二連接部18為I型插座,故兩者係種類彼此不同。
藉此,根據裝設於第一單元1的第二單元2之種類,僅將複數(此處為兩個)連接部18中的任一者,為了電性連接第二單元2而使用。例如,如圖12B所示,將使用第一連接部18之第二單元2裝設於第一單元1時,此第二單元2的連接端子24僅插入複數連接部18中的第一連接部18(一對第一連接口181)。因此,在圖12B的例子中,第二連接部18(三個第二連接口182)並未使用。
在依本實施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J中,可使用如此之未使用的連接部18,而以機械的方式固持第二單元2。亦即,在本實施態樣中,複數連接部18中的一部分供電用之連接部18,係對裝設於裝設空間12的第二單元2供電。又,複數連接部18中的供電用之連接部18以外的一個以上之連接部18,係將裝設於裝設空間12的第二單元2以機械的方式固持。
就一例而言,如圖12C所示,假設係在第一單元1裝設「將第二連接部18作為供電用之連接部18而使用之第二單元2」的情況。此情況下,第二單元2的連接端子24會插入複數連接部18中之供電用的第二連接部18(三個第二連接口182)。另一方面,供電用之連接部18以外的連接部18,亦即第一連接部18(一對第一連接口181)係用於機械固持第二單元2。具體而言,第二單元2除了連接端子24之外,亦具有虛設端子29,並將此虛設端子29插入第一連接部18(一對第一連接口181)。由於虛設端子29單純用於機械固持第二單元2,故與第二單元2之功能部21電性隔離。虛設端子29亦能以電性絕緣材料形成。
如此,藉由使用未作為供電用使用的連接部18,以機械的方式固持第二單元2,可提高藉由第一單元1固持第二單元2的強度。
又,根據第二單元2,亦可將複數連接部18均作為供電用而使用。
實施態樣5所說明之構成(包含變形例),可與實施態樣1~4所說明之各種構成(包含變形例)適當組合而採用。
(總結) 如以上所說明,依第一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包含第一單元(1)及第二單元(2)。第一單元(1)係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第二單元(2)係可取下地裝設於第一單元(1)。第一單元(1)包含電力接收部(11)及裝設空間(12)。電力接收部(11)係接收電力供給。裝設空間(12)係用於裝設一個第二單元(2)的空間。第二單元(2)係具有功能部(21)的配線器具。功能部(21)係進行「對負載(4)的電力供給」與「負載(4)之控制」中的至少一者。第一單元(1)係供電至第二單元(2)。
根據此態樣,藉由將作為配線器具的第二單元(2)從第一單元(1)取下,可僅將第二單元(2)從施工對象物(3)取下。此時,由於具備有用於接收電力供給之電力接收部(11)的第一單元(1)尚留在施工對象物(3)側,故即使不進行對電力接收部(11)之配線(51)的重新連接,亦可更換作為配線器具的第二單元(2)。從而,根據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可減輕配線器具之更換等所費之工夫。
依第二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於第一態樣中,第二單元(2)包含在前視觀察下呈圓形的圓形部(22)。
根據此態樣,由於藉由使第二單元(2)繞著圓形部(22)的中心軸旋轉,可改變第二單元(2)的姿態,故可根據可用性,而決定第二單元(2)的方向等。
依第三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一或二的態樣中,第一單元(1)具有複數裝設空間(12)。
根據此態樣,可對一個第一單元(1)裝設複數第二單元(2)。
依第四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一~三中之任一態樣中,第一單元(1)係在裝設空間(12)具有收納第二單元(2)之至少一部分的凹部(121)。
根據此態樣,藉由將第二單元(2)的至少一部分收納於凹部(121),可將從施工對象物(3)起算之第二單元(2)的突出量抑制得較小。
依第五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一~四中之任一態樣中,裝設空間(12)可裝設接收來自第一單元(1)之電力供給而動作的設備(6),以代替裝設第二單元(2)。
根據此態樣,可精明地設置接收來自第一單元(1)之電力供給而動作的設備(6)。
依第六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一~五中之任一態樣中,第一單元(1)包含開關盒(13)。開關盒(13)係固定於施工對象物(3),並具有引入配線(51)的引入部(131)。
根據此態樣,可在開關盒(13)內進行將配線(51)連接至第一單元(1)。
依第七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一~六中之任一態樣中,第二單元(2)在裝設至裝設空間(12)時,係伴隨著相對於第一單元(1)的直線移動。
根據此態樣,能以比較簡單的操作,對第一單元(1)裝設第二單元(2)。
依第八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一~七中之任一態樣中,第二單元(2)在裝設至裝設空間(12)時,係伴隨對第一單元(1)的相對旋轉。
根據此態樣,能以比較簡單的操作,對第一單元(1)裝設第二單元(2)。
依第九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一~八中之任一態樣中,第一單元(1)及第二單元(2)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鎖定部(8)。鎖定部(8)可切換限制狀態及解除狀態。限制狀態係在第二單元(2)裝設於裝設空間(12)的狀態下,限制從第一單元(1)取下第二單元(2)的狀態。解除狀態係解除限制的狀態。
根據此態樣,較不容易發生使用者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將第二單元(2)從第一單元(1)取下之情形。
依第十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九態樣中,在從第一單元(1)對第二單元(2)供電的狀態下,鎖定部(8)從限制狀態到解除狀態的切換係受到限制。
根據此態樣,可防止在從第一單元(1)對第二單元(2)供電的狀態下,因將第二單元(2)從第一單元(1)取下而造成之問題。
依第十一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一~十中之任一態樣中,第一單元(1)包含在前視觀察下配置於第二單元(2)之周圍的妝飾板(17)。
根據此態樣,能以妝飾板(17)覆蓋住第二單元(2)的周圍,而使外觀變得良好。
依第十二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一~十一中之任一態樣中,第一單元(1)及第二單元(2)中之至少一者,具有進行電力轉換的電力轉換部(73)。
根據此態樣,可將以電力轉換部(73)轉換後之電力供給至第二單元(2)或是負載(4)。
依第十三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十二態樣中,電力轉換部(73)係設於第一單元(1)。
根據此態樣,可將以電力轉換部(73)轉換後之電力供給至第二單元(2)。
依第十四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一~十三中之任一態樣中,在裝設於裝設空間(12)之狀態下的第二單元(2)之姿態為可變。
根據此態樣,由於在裝設於裝設空間(12)的狀態下,可改變第二單元(2)的姿態,故可根據可用性而決定第二單元(2)的方向等。
依第十五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一~十四中之任一態樣中,第一單元(1)具有複數用於電性連接第二單元(2)的連接部(18)。
根據此態樣,可對一個第一單元(1)電性連接複數第二單元(2)。
依第十六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十五態樣中,複數連接部(18)係配置於一個裝設空間(12)。
根據此態樣,可將用於與連接部(18)連接之形態不同之複數種類的第二單元(2)裝設於裝設空間(12)。
依第十七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十五或十六態樣中,複數連接部(18)包含種類彼此不同的第一連接部(18)與第二連接部(18)。
根據此態樣,可將用於與連接部(18)連接之形態不同之複數種類的第二單元(2)裝設於第一單元(1)。
依第十八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係在第十五~十七中之任一態樣中,複數連接部(18)中的一部分之供電用的連接部(18),係對裝設於裝設空間(12)的第二單元(2)供電。複數連接部(18)中之供電用的連接部(18)以外之一個以上的連接部(18),係將裝設於裝設空間(12)的第二單元(2)以機械的方式固持。
根據此態樣,可使用供電用的連接部(18)以外之一個以上的連接部(18),而提高第二單元(2)的機械固持強度。
依第十九態樣的單元裝置係在依第一~十八中之任一態樣的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中,作為第一單元(1)或是第二單元(2)而使用。
根據此態樣,可藉由將作為配線器具的第二單元(2)從第一單元(1)取下,而僅將第二單元(2)從施工對象物(3)取下。此時,由於具備有用於接收電力供給之電力接收部(11)的第一單元(1)尚留在施工對象物(3)側,故即使不進行對電力接收部(11)之配線(51)的重新連接,亦可更換作為配線器具的第二單元(2)等。從而,根據上述單元裝置,可減輕更換配線器具等所費之工夫。
依第二~十八態樣的構成,對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J)而言並非必須之構成,可適當省略。
1:第一單元 2,201~207:第二單元 3:施工對象物 4:負載 6,601~602:設備 8:鎖定部 10,10A~10J:配線器具系統 11:電力接收部 12:裝設空間 13:開關盒 14:內蓋體 15:插入引導部 17:妝飾板 18:連接部 21:功能部 22:圓形部 23:前板部 24:連接端子 25:中空部 26:蓋體 27:安裝蓋體 29:虛設端子 31:牆板 32:柱 33:施工孔 34:固定具 41:插入片 51,52:配線 53:配電盤 71:電纜 72:連接器 73:電力轉換部 74:安裝框 75:妝飾框 81:鎖定溝 82:鎖定銷 83:開關 111:連接口 112,132,254,262,272:穿通孔 121,141,261:凹部 131:引入部 133:固定用孔 134:操作用孔 142,142A,142B,142G:貫穿孔 151:引導孔 161:螺栓 162:軸環 181:第一連接口 182:第二連接口 211:插入口 212:殼體 213:安裝片 231:插入孔 251:螺孔 252:固定部 253:固定凹部 271:安裝孔 281~284:螺絲 A1,A2,A3:箭頭
圖1A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1之配線器具系統中,將第二單元從第一單元取下後之狀態的概略立體圖。圖1B係顯示上述配線器具系統中,將第二單元裝設於第一單元之狀態的概略立體圖。 圖2A係上述配線器具系統的概略前視圖。圖2B係上述配線器具系統的概略右側視圖。 圖3係上述配線器具系統之第一單元的概略分解立體圖。 圖4係上述配線器具系統之第二單元的概略分解立體圖。 圖5係示意地顯示上述配線器具系統中,第二單元之交換例的說明圖。 圖6A~圖6C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1之第一變形例之配線器具系統的概略前視圖。 圖7A~圖7C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1之第二變形例之配線器具系統的概略前視圖。 圖8A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1之第三變形例之配線器具系統的概略立體圖。圖8B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1之第四變形例之配線器具系統的概略立體圖。圖8C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1之第五變形例之配線器具系統的概略立體圖。圖8D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1之第六變形例之配線器具系統的概略立體圖。 圖9A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2之配線器具系統中,將第二單元第一單元從取下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圖9B係顯示上述配線器具系統中,將第二單元裝設於第一單元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圖10A係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3之配線器具系統的概略前視圖。圖10B係將上述配線器具系統之一部分斷開後的概略右側視圖。 圖11A係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4之配線器具系統的概略前視圖。圖11B係上述配線器具系統中,鎖定部處於解除狀態時的圖11A之X-X線剖面圖。圖11C係上述配線器具系統中,鎖定部處於限制狀態時的圖11A之X-X線剖面圖。 圖12A~圖12C,係依實施態樣5之配線器具系統的概略前視圖。
1:第一單元
2:第二單元
3:施工對象物
4:負載
10:配線器具系統
12:裝設空間
13:開關盒
15:插入引導部
22:圓形部
23:前板部
24:連接端子
31:牆板
32:柱
33:施工孔
34:固定具
41:插入片
121:凹部
134:操作用孔
142:貫穿孔
231:插入孔
A1,A2:箭頭

Claims (17)

  1. 一種配線器具系統,包含:第一單元,固定於施工對象物;及第二單元,可取下地裝設於該第一單元;該第一單元包含:接收電力供給的電力接收部、及用於裝設一個該第二單元的裝設空間;該第二單元為具有功能部的配線器具,該功能部係進行:對負載之電力供給、及該負載之控制,兩者中的至少一者;該第一單元係供電至該第二單元;該第二單元在裝設至該裝設空間時,伴隨對該第一單元的相對旋轉;該裝設空間設有複數種類的連接部;該第二單元具有可與該複數種類的連接部中任一者連接之連接端子;該複數種類的連接部中之可與該連接端子連接之連接部,因應於該第二單元的種類而不同。
  2. 一種配線器具系統,包含:第一單元,固定於施工對象物;及第二單元,可取下地裝設於該第一單元;該第一單元包含:接收電力供給的電力接收部、及用於裝設一個該第二單元的裝設空間;該第二單元為具有功能部的配線器具,該功能部係進行:對負載之電力供給、及該負載之控制,兩者中的至少一者;該第一單元係供電至該第二單元; 該第一單元及該第二單元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鎖定部,其在該第二單元裝設於該裝設空間的狀態下,可於限制從該第一單元取下該第二單元的限制狀態、及解除該限制的解除狀態,兩狀態之間切換;該裝設空間設有複數種類的連接部;該第二單元具有可與該複數種類的連接部中任一者連接之連接端子;該複數種類的連接部中之可與該連接端子連接之連接部,因應於該第二單元的種類而不同。
  3. 一種配線器具系統,包含:第一單元,固定於施工對象物;及第二單元,可取下地裝設於該第一單元;該第一單元包含:接收電力供給的電力接收部、及用於裝設一個該第二單元的裝設空間;該第二單元為具有功能部的配線器具,該功能部係進行:對負載之電力供給、及該負載之控制,兩者中的至少一者;該第一單元係供電至該第二單元;該第一單元及該第二單元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進行從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或從直流電力轉換成交流電力的電力轉換部。
  4. 一種配線器具系統,包含:第一單元,固定於施工對象物;及第二單元,可取下地裝設於該第一單元;該第一單元包含:接收電力供給的電力接收部、及用於裝設一個該第二單元的裝設空間; 該第二單元為具有功能部的配線器具,該功能部係進行:對負載之電力供給、及該負載之控制,兩者中的至少一者;該第一單元係供電至該第二單元;該第一單元具有用於電性連接該第二單元的複數連接部;該複數連接部中之一部分的供電用之連接部,係對裝設於該裝設空間之該第二單元供電;該複數連接部中之該供電用的連接部以外之一個以上的連接部,係將裝設於該裝設空間的該第二單元以機械的方式固持;該裝設空間設有複數種類的連接部;該第二單元具有可與該複數種類的連接部中任一者連接之連接端子;該複數種類的連接部中之可與該連接端子連接之連接部,因應於該第二單元的種類而不同。
  5. 如請求項1~4任一項所述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該第二單元包含在前視觀察下呈圓形的圓形部。
  6. 如請求項1~4任一項所述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該第一單元具有複數該裝設空間。
  7. 如請求項1~4任一項所述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該第一單元在該裝設空間具有收納該第二單元之至少一部分的凹部。
  8. 如請求項1~4任一項所述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 該裝設空間可裝設接收來自該第一單元之電力供給而動作的設備,以代替裝設該第二單元。
  9. 如請求項1~4任一項所述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該第一單元包含開關盒,其固定於該施工對象物,並具有引入配線的引入部。
  10. 如請求項1~4任一項所述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該第二單元在裝設至該裝設空間時,伴隨相對於該第一單元的直線移動。
  11. 如請求項2所述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在從該第一單元對該第二單元供電的狀態下,該鎖定部從該限制狀態到該解除狀態的切換係受到限制。
  12. 如請求項1~4任一項所述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該第一單元包含在前視觀察下配置於該第二單元之周圍的妝飾板。
  13. 如請求項3所述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該電力轉換部係設於該第一單元。
  14. 如請求項1~4任一項所述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在裝設於該裝設空間之狀態下的該第二單元之姿態為可變。
  1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 該複數連接部係配置於一個該裝設空間。
  16. 如請求項4所述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該複數連接部包含種類彼此不同的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
  17. 一種單元裝置,係在請求項1~16任一項所述之配線器具系統中,作為該第一單元或是該第二單元而使用。
TW109110134A 2019-03-28 2020-03-26 配線器具系統及單元裝置 TWI7524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5103 2019-03-28
JP2019065103A JP7373738B2 (ja) 2019-03-28 2019-03-28 配線器具システム及びユニッ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8267A TW202038267A (zh) 2020-10-16
TWI752445B true TWI752445B (zh) 2022-01-11

Family

ID=72610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0134A TWI752445B (zh) 2019-03-28 2020-03-26 配線器具系統及單元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2) JP7373738B2 (zh)
CN (1) CN113632332A (zh)
TW (1) TWI752445B (zh)
WO (1) WO20201957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322492A (zh) * 2021-11-22 2023-06-01 品威電子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可替換式插座裝置及轉接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4950A (ja) * 1996-01-26 1997-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マルチメディア用配線器具
JP2006019188A (ja) * 2004-07-02 2006-01-19 Yoshinobu Ito 角度自在型コンセント
JP4591342B2 (ja) * 2005-12-22 2010-12-01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配線システム
JP4640267B2 (ja) * 2006-06-13 2011-03-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配線器具および監視カメラ装置
JP5988190B2 (ja) * 2010-09-22 2016-09-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直流配線用のコンセント
US9219358B2 (en) * 2014-03-26 2015-12-22 Elbex Video Ltd. Intelligent support box for electric hybrid switches, power outlets and combinations thereof
US11209845B2 (en) * 2016-03-17 2021-12-28 Jean-Louis Iaconis Modular wall-mounted electrical control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67811A (ja) 2020-10-08
JP7373738B2 (ja) 2023-11-06
WO2020195717A1 (ja) 2020-10-01
TW202038267A (zh) 2020-10-16
CN113632332A (zh) 2021-11-09
JP2023178346A (ja) 2023-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6801B2 (en) Low voltage buss system
US20090023304A1 (en) Reorientable Electrical Receptacle
US8237064B2 (en) Cover plate and kit of parts, including said plate, for wall mounting of an electrical apparatus
CA2623091A1 (en) Plug and play utility control modules
JP2011142107A (ja) 直流コンセント
KR20080017036A (ko) 적어도 하나의 단편의 전기설비를 위한 보조 지지 프레임
JP2023178346A (ja) 配線器具システム及びユニット装置
KR100947840B1 (ko) 상태식별이 용이한 회전형 절전콘센트
WO2011015923A1 (en) Plug
KR100318016B1 (ko) 브레이커부착콘센트
JP7462256B2 (ja) Usbコンセント
EP3188325B1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to a low voltage bus
JP7308414B2 (ja) 接続装置、吊り具
CN210179489U (zh) 嵌入式消防应急装置
JPH09247828A (ja) 配線構造
WO2021241106A1 (ja) 配線器具システム及びユニット装置
JP2011070945A (ja) 直流配電用コンセント、照明器具および直流配電システム
JP2021106121A (ja) Usbコンセント
JP5786192B2 (ja) 電力管理機能付きコンセント
CN214852231U (zh) 一种智能开关控制盒
CN109449704B (zh) 悬挂型电气器具
JP7308413B2 (ja) 接続装置
US20200321736A1 (en) Electrical outlet box assembly
JP2010027248A (ja) 直流コンセント
EP2951895A1 (en) Assembly for socket out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