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0059B - 具有氣隙結構的半導體元件結構及其製備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氣隙結構的半導體元件結構及其製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0059B
TWI750059B TW110109370A TW110109370A TWI750059B TW I750059 B TWI750059 B TW I750059B TW 110109370 A TW110109370 A TW 110109370A TW 110109370 A TW110109370 A TW 110109370A TW I750059 B TWI750059 B TW I7500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removable
dielectric layer
conductive contact
contact po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9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9408A (zh
Inventor
盧立翰
Original Assignee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9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9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0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005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01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 H01L21/7682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the dielectric comprising air ga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or shape of the interlayer dielectric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22Capacitive arrangements or effects of, or between wir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3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 H01L23/5329Insulating materials
    • H01L23/53295Stacked insula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59Multistep manufacturing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B12/09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with simultaneous manufacture of the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and memory cel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30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31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having a storage electrode stacked over the transistor
    • H10B12/315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having a storage electrode stacked over the transistor with the capacitor higher than a bit li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30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34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the transistor being at least partially in a trench in the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30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48Data lines or contacts therefor
    • H10B12/485Bit lin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01L23/48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lead-in layers inseparably applied to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485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lead-in layers inseparably applied to the semiconductor body consisting of layered constructions comprising conductive layers and insulating layers, e.g. planar contacts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一種具有氣隙結構之半導體元件結構及其製備方法。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具有一第一導電接觸點以及一第二導電接觸點,係設置在一半導體基底上。該半導體元件結構亦包括一第一介電層以及一第二介電層,該第一介電層圍繞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與該第二導電接觸點設置,該第二介電層設置在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該第二導電接觸點以及該第一介電層上。該第一介電層與該半導體基底藉由一第一氣隙結構而分開設置,該第一介電層與該第二介電層藉由一第二氣隙結構而分開設置,且該等氣隙結構降低在該等導電特徵之間的電容耦合。

Description

具有氣隙結構的半導體元件結構及其製備方法
本申請案主張2020年4月14日申請之美國正式申請案第16/848,291號的優先權及益處,該美國正式申請案之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半導體元件結構及其製備方法。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氣隙結構之半導體元件結構及其製備方法,該氣隙結構係用以降低在多個導電特徵之間的電容耦合。
對於許多現代應用,半導體元件是不可或缺的。隨著電子科技的進步,半導體元件的尺寸變得越來越小,於此同時提供較佳的功能以及包含較大的積體電路數量。由於半導體元件的規格小型化,實現不同功能的半導體元件之不同型態與尺寸規模,係整合(integrated)並封裝(packaged)在一單一模組中。再者,許多製造步驟執行於各式不同型態之半導體裝置的整合(integration)。
然而,半導體元件的製造與整合包含許多複雜步驟與操作。在半導體元件中的整合係變得越加複雜。半導體元件之製造與整合的複雜度中的增加可造成多個缺陷,例如相鄰導電零件之間的寄生電容,其係導致增加功耗及未預期的(unwanted)電阻-電容(resistive-capacitive,RC)延遲(例如訊號延遲)。據此,有持續改善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流程的需要,以便對付該等缺陷。
上文之「先前技術」說明僅係提供背景技術,並未承認上文之「先前技術」說明揭示本揭露之標的,不構成本揭露之先前技術,且上文之「先前技術」之任何說明均不應作為本案之任一部分。
本揭露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半導體元件結構。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包括一第一導電接觸點以及一第二導電接觸點,係設置在一半導體基底上。該半導體元件結構亦具有一第一介電層,圍繞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與該第二導電接觸點設置;以及一第二介電層,設置在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該第二導電接觸點以及該第一介電層上。該第一介電層與該半導體基底藉由一第一氣隙結構而分開設置,且該第一介電層與該第二介電層藉由一第二氣隙結構而分開設置。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介電層、該第一氣隙結構以及該第二氣隙結構在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與該第二導電接觸點之間延伸。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介電層直接接觸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與該第二導電接觸點。在一實施例中,該半導體元件結構還包括一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設置在該第一介電層與該半導體基底之間,其中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該第一氣隙結構。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直接接觸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該第二導電接觸點、該第一介電層以及在該半導體基底中的一絕緣結構。在一實施例中,該半導體元件結構還包括一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設置在該第一介電層與該第二介電層之間,其中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該第二氣隙結構。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直接接觸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該第二導電接觸點、該第一介電層以及該第二介電層。在一實施例中,該半導體元件結構還包括一第一位元線與一第二位元線,設置在該第二介電層上,其中該第一位元線經由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而電性連接到位在該半導體基底中的一第一源極/汲極區,且該第二位元線經由該第二導電接觸點而電性連接到位在該半導體基底中的一第二一源極/汲極區。
本揭露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半導體元件結構。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包括一第一導電接觸點,設置在一半導體基底的一第一源極/汲極區上。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具有一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鄰接該第一導電接觸點之一側壁的一下部。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一第一氣隙結構。該半導體元件結構還包括一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鄰接該第一導電接觸點之該側壁的一上部。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一第二氣隙結構。此外,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具有一第一介電層,設置在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與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之間。該第一介電層鄰接該第一導電接觸點之側壁的一中間部。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該第一介電層與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圍繞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設置。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介電層直接接觸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與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在一實施例中,該半導體元件結構還包括一第二導電接觸點,設置在該半導體基底的一第二源極/汲極區上,其中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該第一介電層與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圍繞該第二導電接觸點設置。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氣隙結構與該第二氣隙結構在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與該第二導電接觸點之間延伸。在一實施例中,該半導體元件結構還包括:一導電通孔,設置在該第一導電接觸點上;以及一第二介電層,設置在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上,其中該第二介電層圍繞該導電通孔設置,且該第二介電層部分覆蓋該第一導電接觸點。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二氣隙結構與該第二介電層藉由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而分開設置。
本揭露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半導體元件結構的製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形成一第一能量可移除層在一半導體基底上;以及形成一第一介電層在該第一能量可移除層上。該方法亦包括形成一第二能量可移除層在該第一介電層上;以及形成一導電接觸點以穿經該第一能量可移除層、該第一介電層以及該第二能量可移除層。該方法還包括執行一熱處理製程以轉變該第一能量可移除層成為一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並轉變該第二能量可移除層成為一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一第一氣隙結構,且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一第二氣隙結構。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能量可移除層的一材料係相同於該第二能量可移除層的一材料,且從頂視圖來看,該第一氣隙結構重疊該第二氣隙結構。在一實施例中,形成該導電接觸點的該步驟包括:蝕刻該第一能量可移除層、該第一介電層以及該第二能量可移除層,以形成一開口,進而暴露在該半導體基底中的一源極/汲極區;以及形成該導電接觸點在該開口中,其係在該熱處理製程執行之前進行。在一實施例中,方法,還包括:形成一第二介電層在該第二能量可移除層與該導電接觸點上,其係在該熱處理製程執行之前進行。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還包括:形成一導電通孔在該導電接觸點上,其係在該熱處理製程執行之後進行,其中該第二介電層圍繞該導電通孔設置;以及形成一位元線在該導電通孔上,其中該第二介電層的一部份在該位元線與該導電接觸點之間延伸,且該位元線經由該導電通孔與該導電接觸點而電性連接到位在該半導體基底中的一源極/汲極區。
在本揭露中係已提供一半導體元件結構的多個實施例。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具有一導電接觸點、一第一介電層以及一第二介電層,該導電接觸點位在一半導體基底上,該第一介電層圍繞該導電接觸點設置,該第二介電層位在該導電接觸點上。該第一介電層與該半導體基底藉由一第一氣隙結構而分開設置,且該第一介電層與該第二介電層藉由一第二氣隙結構而分開設置。因此,可降低在該導電接觸點與其他相鄰導電元件之間的寄生電容,且第一介電層可提供額外的結構支撐給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因此,可改善整體元件效能,並可增加該半導體元件結構的良率。
上文已相當廣泛地概述本揭露之技術特徵及優點,俾使下文之本揭露詳細描述得以獲得較佳瞭解。構成本揭露之申請專利範圍標的之其它技術特徵及優點將描述於下文。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瞭解,可相當容易地利用下文揭示之概念與特定實施例可作為修改或設計其它結構或製程而實現與本揭露相同之目的。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應瞭解,這類等效建構無法脫離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
本揭露之以下說明伴隨併入且組成說明書之一部分的圖式,說明本揭露之實施例,然而本揭露並不受限於該實施例。此外,以下的實施例可適當整合以下實施例以完成另一實施例。
「一實施例」、「實施例」、「例示實施例」、「其他實施例」、「另一實施例」等係指本揭露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包含特定特徵、結構或是特性,然而並非每一實施例必須包含該特定特徵、結構或是特性。再者,重複使用「在實施例中」一語並非必須指相同實施例,然而可為相同實施例。
為了使得本揭露可被完全理解,以下說明提供詳細的步驟與結構。顯然,本揭露的實施不會限制該技藝中的技術人士已知的特定細節。此外,已知的結構與步驟不再詳述,以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揭露。本揭露的較佳實施例詳述如下。然而,除了詳細說明之外,本揭露亦可廣泛實施於其他實施例中。本揭露的範圍不限於詳細說明的內容,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定義。
應當理解,以下揭露內容提供用於實作本發明的不同特徵的諸多不同的實施例或實例。以下闡述組件及排列形式的具體實施例或實例以簡化本揭露內容。當然,該些僅為實例且不旨在進行限制。舉例而言,元件的尺寸並非僅限於所揭露範圍或值,而是可相依於製程條件及/或裝置的所期望性質。此外,以下說明中將第一特徵形成於第二特徵「之上」或第二特徵「上」可包括其中第一特徵及第二特徵被形成為直接接觸的實施例,且亦可包括其中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之間可形成有附加特徵、進而使得所述第一特徵與所述第二特徵可能不直接接觸的實施例。為簡潔及清晰起見,可按不同比例任意繪製各種特徵。在附圖中,為簡化起見,可省略一些層/特徵。
此外,為易於說明,本文中可能使用例如「之下(beneath)」、「下面(below)」、「下部的(lower)」、「上方(above)」、「上部的(upper)」等空間相對關係用語來闡述圖中所示的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其他)元件或特徵的關係。所述空間相對關係用語旨在除圖中所繪示的取向外亦囊括元件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所述裝置可具有其他取向(旋轉90度或處於其他取向)且本文中所用的空間相對關係描述語可同樣相應地進行解釋。
圖1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一種半導體元件結構100的頂視示意圖。圖2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沿圖1之線段I-I’之該半導體元件結構100的剖視示意圖。半導體元件結構100具有複數個主動區(例如主動區A1及A2)、複數個字元線(例如字元線107a及107b)以及複數個位元線(例如位元線155a及155b),依據一些實施例且如圖1及圖2所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主動區(例如主動區A1及A2)藉由在一半導體基底101中的一絕緣結構103所界定,且該等字元線(例如字元線107a及107b)埋置在半導體基底101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主動區都由二字元線交叉,且每一主動區具有一源極/汲極(S/D)區以及二個其他源極/汲極區,而該源極/汲極區位在二字元線之間,該二個其他源極/汲極區則位在主動區的兩側處。舉例來說,主動區A1具有一源極/汲極區105a以及二個源極/汲極區104a、106a,而源極/汲極區105a位在字元線107a與107b之間,二個源極/汲極區104a與106a位在主動區A1的兩側處。類似地,主動區A2具有一源極/汲極區105b以及二個源極/汲極區104b、106b,而源極/汲極區105b位在字元線107a與107b之間,二個源極/汲極區104b與106b位在主動區A2的兩側處。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元件結構100亦包括一導電接觸點135a以及一導電接觸點135b,導電接觸點135a設置在主動區A1的源極/汲極區105a上,導電接觸點135b設置在主動區A2的源極/汲極區105b上。再者,一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111”、一第一介電層113’以及一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115”圍繞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設置。第一介電層113’設置在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111”上,且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115”設置在第一介電層113’上。應當理解,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111”包圍一第一氣隙結構G1(包括三部分G11、G12、G13),且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115”包圍一第二氣隙結構G2(包括G21、G22、G23)。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部分G11、G12、G13相互連接,且該等部分G21、G22、G23相互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111”鄰接導電接觸點135a之側壁的一下部P1,第一介電層113’鄰接導電接觸點135a之側壁的一中間部P2,且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115”鄰接導電接觸點135a之側壁的一上部P3。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接觸點135a及135b直接接觸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111”、第一介電層113’以及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115”。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元件結構100還具有一導電通孔(conductive via)145a、一導電通孔145b以及一第二介電層141,導電通孔145a設置在導電接觸點135a上,導電通孔145b設置在導電接觸點135b上,且第二介電層141圍繞導電通孔145a與145b設置。此外,半導體元件結構100具有位元線155a與155b以及一第三介電層151,而位元線155a與155b設置在第二介電層141上,第三介電層151圍繞位元線155a與155b設置。
如圖1及圖2所示,依據一些實施例,位元線155a經由導電通孔145a與導電接觸點135a而電性連接到主動區A1的源極/汲極區105a,且位元線155b經由導電通孔145b與導電接觸點135b而電性連接到主動區A2的源極/汲極區105b。在本實施例中,半導體元件結構100為一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且源極/汲極區104a、104b、106a、106b電性連接到對應的電容器(圖未示)。類似於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第一氣隙結構G1、第一介電層113’以及第二氣隙結構G2可圍繞多個導電接觸點設置,而該等導電接觸點係電性連接源極/汲極區104a、104b、106a、106b到對應之電容器的多個導電接觸點。
圖3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一種半導體元件結構100之製備方法10的流程示意圖。而製備方法10具有步驟S11、S13、S15、S17、S19以及S21。圖3中的步驟S11到S21係結合下列圖式進行詳細說明。
圖4、圖6、圖8、圖10、圖12、圖14及圖16為依據一些實施例在形成半導體元件結構100中之一些中間階段的頂視示意圖,而圖5、圖7、圖9、圖11、圖13、圖15及圖17為依據一些實施例在形成半導體元件結構100中之一些中間階段的剖視示意圖。應當理解,圖5、圖7、圖9、圖11、圖13、圖15及圖17為分別沿圖4、圖6、圖8、圖10、圖12、圖14及圖16的剖線I-I’的剖視示意圖。
如圖4及圖5所示,提供半導體基底101。半導體基底101可為一半導體晶圓,例如矽晶圓。另外或是此外,半導體基底101可包含元素(elementary)半導體材料、化合物(compound)半導體材料及/或合金半導體材料。元素半導體材料的例子可包括結晶矽(crystal silicon)、多晶矽(polycrystalline silicon)、非晶矽(amorphous silicon)、鍺及鑽石,但並不以此為限。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的例子可包括碳化矽(silicon carbide)、砷化鎵(gallium arsenic)、磷化鎵(gallium phosphide)、磷化銦(indium phosphide)、砷化銦(indium arsenide)以及銻化銦(indium antimonide),但並不以此為限。合金半導體材料的例子可包括矽鍺(SiGe)、磷砷化鎵(GaAsP)、砷化鋁銦(AlInAs)、砷化鋁鎵(AlGaAs)、砷化鎵銦(GaInAs)、磷化鎵銦(GaInP)以及磷砷化鎵銦(GaInAsP),但並不以此為限。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基底101包括一磊晶層(epitaxial layer)。舉例來說,半導體基底101具有一磊晶層,係覆蓋一塊狀(bulk)半導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基底101為一絕緣體上半導體(semiconductor-on-insulator)基底,其係可包括一基底、一埋入氧化物層(buried oxide layer)以及一半導體層,而埋入氧化物層位在基底上,半導體層位在埋入氧化物層上,而絕緣體上半導體基底係例如一絕緣體上矽(silicon-on-insulator,SOI)基底、一絕緣體上矽鍺(silicon germanium-on-insulator,SGOI)基底或一絕緣體上鍺(germanium-on-insulator,GOI)基底。絕緣體上半導體基底可使用氧離子佈植分離(separation by implanted oxygen,SIMOX)、晶圓接合(wafer bonding)及/或其他適合的方法製造。
仍請參考圖4及圖5,依據一些實施例,絕緣結構103形成在半導體基底101中,且絕緣結構103為一淺溝隔離(shallow trench isolation,STI)結構。此外,絕緣結構103由下列材料所製: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或其他可應用的介電材料,且絕緣結構103的形成可包括形成一圖案化遮罩(圖未示)在半導體基底101上、藉由使用圖案化遮罩當作一遮罩以蝕刻半導體基底101而形成多個開口(圖未示)、沉積一介電材料在該等開口中並在半導體基底101上,以及研磨介電材料直到半導體基底101暴露為止。
再者,多個源極/汲極區(例如源極/汲極區104a、104b、105a、105b、106a、106b)形成在主動區A1與A2中,而主動區A1與A2係藉由絕緣結構103所界定,且多個字元線(例如字元線107a與107b)形成在半導體基底101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源極/汲極區係藉由一或多個離子植入製程所形成,且P型摻雜物或N型摻雜物可植入到該等主動區中,以形成該等源極/汲極區,而P型摻雜物係例如硼(B)、鎵(Ga)或銦(In),N型摻雜物係例如磷(P)或砷(As)。
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字元線具有一閘極隔離層(圖未示)以及一埋入閘極電極(圖未示),而埋入閘極電極與閘極隔離層藉由半導體基底101而分開設置。閘極隔離層的材料可包括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具有高介電常數的介電材料或其組合,且埋入閘極電極的材料可包括鋁(Al)、銅(Cu)、鎢(W)、鈦(Ti)、鉭(Ta)或其他導電材料。再者,該等字元線可藉由圖案化與沉積製程所形成。用於形成該等字元線的一些製程,係類似於或相同於用於形成絕緣結構103的製程,且其詳細說明不再在文中重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字元線係在該等源極/汲極區之後形成。
接著,如圖6及圖7所示,依據一些實施例,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第一介電層113以及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係依序形成在半導體基底101上。其個別步驟係繪示在如圖3所示的製備方法10中的步驟S11。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以及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係由相同材料所製。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與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的材料包括一熱可分解材料。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與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的材料可包括一光可分解材料、一電子束可分解材料或其他可應用的能量可分解材料。尤其是,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與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的材料包括一基礎材料以及一可分解成孔劑材料,而該可分解成孔劑材料係在暴露在一能量源(意即熱源)時而被大致地移除。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礎材料包含氫倍半矽氧烷(hydrogen silsesquioxane,HSQ)、甲基矽酸鹽(methylsilsesquioxane,MSQ)、多孔聚芳醚(porous polyarylether,PAE)、多孔SiLK(porous SiLK)或多孔氧化矽(porous SiO2),而可分解成孔劑材料包含一成孔劑有機化合物(porogen organic compound),其係可提供孔隙率給原本被在接下來的製程之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與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所佔用的空間。
此外,第一介電層113由下列材料所製: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或其多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介電層113由一低介電常數(low-k)的介電材料所製。此外,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第一介電層113以及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可由多個沉積製程所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沉積製程包括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製程、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製程、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製程、旋轉塗佈(spin coating)製程或其他可應用的製程。
然後,依據一些實施例,如圖8及圖9所示,一圖案化遮罩117形成在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化遮罩117具有開口119a與119b,且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的一些部分係藉由圖案化遮罩117的開口119a、119b而暴露。
圖案化遮罩117係藉由一沉積製程以及一圖案化製程所形成。用於形成圖案化遮罩117的沉積製程可為CVD製程、高密度電漿CVD(high-density plasma CVD,HDPCVD)製程、旋轉塗佈製程或其他適合的製程。用於形成圖案化遮罩117的圖案化製程可包括一微影製程(photolithography process)以及一蝕刻製程。微影製程可包括光阻塗佈(例如旋轉塗佈)、軟烘烤(soft baking)、遮罩對準、曝光、曝光後烘烤(post exposure baking)、光阻顯影、洗濯(rinsing)與乾燥(drying)(例如硬烘烤(hard baking))。蝕刻製程可包括一乾蝕刻製程或一濕蝕刻製程。
接下來,依據一些實施例,如圖10及圖11所示,一蝕刻製程可執行在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上、在第一介電層113上以及在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上,並使用圖案化遮罩117當作遮罩。在蝕刻製程之後,可形成開口129a與129b,且可獲得一(蝕刻的)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一(蝕刻的)第一介電層113’以及一(蝕刻的)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其個別步驟係繪示在如圖3所示的製備方法10中的步驟S13。
在一些實施例中,開口129a與129b穿經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第一介電層113’以及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且源極/汲極區105a與105b可分別藉由開口129a與129b而暴露。在一些實施例中,源極/汲極區105a與105b藉由開口129a與129b而部分暴露,且源極/汲極區105a與105b的一些部分係維持被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第一介電層113’以及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所覆蓋。
接著,依據一些實施例,如圖12及圖13所示,開口129a與129b係被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所充填。其個別步驟係繪示在如圖3所示的製備方法10中的步驟S15。此外,可移除圖案化遮罩117。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由下列材料所製:銅(Cu)、銅合金、鋁(Al)、鋁合金、鎢(W)、鎢合金、鈦(Ti)、鈦合金、鉭(Ta)、鉭合金、其他可應用的導電材料或其組合。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的形成可包括沉積一導電材料(圖未示)在開口119a、119b、129a、129b中以及在圖案化遮罩117上,以及執行一平坦化製程以移除圖案化遮罩117以及導電材料的多餘部分,以使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暴露。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導電材料充填在開口129a與129b中之前,移除圖案化遮罩117。
依據一些實施例,如圖14及圖15所示,在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形成之後,形成第二介電層141以覆蓋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以及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其個別步驟係繪示在如圖3所示的製備方法10中的步驟S17。應當理解,第二介電層141經配置以密封多個氣隙結構,而該等氣隙結構係將依序形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介電層141與第一介電層113由相同材料所製。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介電層141由下列材料所製: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或其多層。此外,第二介電層141可由一沉積製程所形成,例如一CVD製程、一PVD製程、一ALD製程、一旋轉塗佈製程或其他可應用的製程。
依據一些實施例,如圖16及圖17所示,在第二介電層141形成之後,執行一熱處理製程。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熱處理製程期間,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轉換成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111”以及被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111”所包圍的第一氣隙結構G1,且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轉換成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115”以及被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115”包圍的第二氣隙結構G2。其個別步驟係繪示在如圖3所示的製備方法10中的步驟S19。
更特別地是,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熱處理製程來移除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與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的可分解成孔劑材料,以產生多個孔洞(pores),且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與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的基礎材料累積在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與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的邊緣處。依據一些實施例,在該等可分解成孔劑材料移除之後,空氣(air)係充填該等孔洞,以便在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與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的餘留部分(例如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111”與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115”)中獲得氣隙結構G1、G2。
如圖17所示,第一氣隙結構G1具有三部分G11、G12、G13,且第二氣隙結構G2具有三部分G21、G22、G23。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部分G12、G22位在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之間。由於該等部分G11、G12、G13連接,所以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的下部係被第一氣隙結構G1所圍繞。再者,由於該等部分G21、G22、G23連接,所以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的上部被第二氣隙結構G2所圍繞。此外,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的中間部係被第一介電層113’所圍繞。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介電層113’與第一可移除結構111”及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115”分開設置。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於第一介電層113’設置在第一氣隙結構G1與第二氣隙結構G2之間,所以第一介電層113’可提供額外的結構支撐給半導體元件結構100。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熱處理製程之後,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111”直接接觸絕緣結構103、源極/汲極區105a與105b、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以及第一介電層113’。再者,依據一些實施例,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115”直接接觸第二介電層131、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以及第一介電層113’。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與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分別轉變成第一氣隙結構G1與第二氣隙結構G2。因此,並未形成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111”與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115”。或者是,依據一些實施例,可部分形成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111”與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115”,以使第一氣隙結構G1與第二氣隙結構G2並未完全分別被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111”與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115”所包圍。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熱處理製程可由一光處理製程、一電子束處理製程、其組合或是其他可應用的能量處理製程所取代。舉例來說,一紫外光(ultraviolet (UV) light)或雷射光可用來移除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與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的可分解成孔劑材料,以便獲得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111”、第一氣隙結構G1、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115”以及第二氣隙結構G2。
依據一些實施例,如圖1及圖2所示,在第一氣隙結構G1與第二氣隙結構G2形成之後,導電通孔145a與145b形成在第二介電層141中,第三介電層151形成在第二介電層141上,以及位元線155a與155b形成在第三介電層151中。其個別步驟係繪示在如圖3所示的製備方法10中的步驟S21。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通孔145a、145b與位元線155a、155b由下列材料所製:銅(Cu)、銅合金、鋁(Al)、鋁合金、鎢(W)、鎢合金、鈦(Ti)、鈦合金、鉭(Ta)、鉭合金或其組合。或者是,可使用其他可應用的導電材料。再者,導電通孔145a、145b與位元線155a、155b的形成可藉由一或多個圖案化製程以及一或多個沉積製程所形成。該等圖案化製程可類似於或相同於用於形成該等字元線的圖案化製程,且其詳細描述不再在文中重複。沉積製程可為一CVD製程、一PVD製程、一ALD製程、一金屬有機CVD(MOCVD)製程、一噴濺製程、一鍍覆製程或其他可應用的沉積製程。在沉積製程之後,可執行一平坦化製程,例如化學機械研磨(CMP)製程。用於形成第三介電層151的一些材料與製程可類似於或相同於用於形成第二介電層141的材料與製程,且其詳細描述不再在文中重複。
在位元線155a與155b形成之後,即獲得半導體元件結構100。半導體元件結構100具有第一氣隙結構G1與第二氣隙結構G2在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之間,且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係被第一氣隙結構G1與第二氣隙結構G2所圍繞。因此,可降低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之間的寄生電容。所以,可改善整體元件的效能(例如減少功耗及信號延遲)。
圖18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一半導體元件結構在一單元區(cell region)300中以及形成一半導體元件結構在一周圍區400中期間,形成一能量可移除層之一中間階段的頂視示意圖。圖19、圖20、圖21、圖22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上述半導體元件結構之一中間階段沿圖18之線段I-I’以及線段II-II’的剖視示意圖。
如圖18及圖19所示,依據一些實施例,一絕緣結構203形成在一半導體基底201中,且多個主動區由絕緣結構203所界定。舉例來說,主動區A3、A4界定在單元區300中,而主動區A5、A6界定在周圍區400中。單元區300與周圍區400係以虛線分開。半導體基底201、絕緣結構203以及主動區A3、A4、A5、A6可類似於或相同於半導體基底101、絕緣結構103以及主動區A1、A2(請參考圖1),且其詳細描述不再在文中重複。
應當理解,相較於在周圍區400中的該等主動區(例如主動區A5與A6),在單元區300中的該等主動區(例如主動區A3與A4)相互之間比較接近。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點335a與335b設置在位於單元區300中的源極/汲極區305a與305b上,且導電點435a與435b設置在位於周圍區400中的源極/汲極區405a與405b上。源極/汲極區305a、305b、405a、405b以及導電接觸點335a、335b、435a、435b可類似於或相同於源極/汲極區105a、105b以及導電接觸點135a、135b(參考圖1及圖2),請其詳細描述不再在文中重複。
仍請參考圖19及圖19,依據一些實施例,一能量可移除層211形成在半導體基底201上。能量可移除層211可類似於或相同於第一能量可移除層111與第二能量可移除層115(請參考圖6及圖7),且其詳細描述不再在文中重複。由於在周圍區400中的導電接觸點435a與435b之間的距離大於在單元區300中的導電接觸點335a與335b之間的距離,所以能量可移除層211可具有一開口440,而開口440係位在導電接觸點435a與435b之間,且絕緣結構203係藉由開口440而部分暴露。
接著,依據一些實施例,如圖20所示,回蝕能量可移除層211。由於導電接觸點335a與335b之間的距離小於導電接觸點435a與435b之間的距離,所以在蝕刻製程之後,能量可移除層211的一下部可保留在導電接觸點335a與335b之間。因此,一開口350可獲得在位在單元區300中所餘留的能量可移除層211’上,同時位在周圍區400中的導電接觸點435a與435b係藉由一開口450而相互分開設置(從開口440放大)。蝕刻製程可為一濕蝕刻製程、一乾蝕刻製程或其組合。
然後,依據一些實施例,如圖21所示,形成一介電層213以覆蓋半導體基底201、導電接觸點335a、335b、435a、435b以及餘留的能量可移除層211’。介電層213可類似於或相同於第一介電層113(請參考圖6及圖7),且其詳細描述不再在文中重複。應當理解,開口350與450係被介電層213所充填,且在單元區300中的結構以及在周圍區400中的結構係完全被介電層213所覆蓋。
依據一些實施例,如圖22所示,在介電層213形成之後,執行一熱處理製程。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熱處理製程期間,餘留的能量可移除層211’轉變成一氣隙結構G。在一些其他的實施例中,餘留的能量可移除層211’轉變成一能量可移除結構(圖未示)以及一氣隙結構,而該氣隙結構係被該能量可移除結構所包圍。
更特別地是,依據一些實施例,氣隙結構G係被介電層213所密封,且介電層213的一部分延伸進入在導電接觸點335a與335b之間的空間中。換言之,氣隙結構G的上表面係低於導電接觸點335a與335b的上表面。
應當理解,一氣隙結構(例如氣隙結構G)形成在位在單元區300的半導體元件結構中,同時位在周圍區400的半導體元件結構中並不存在氣隙結構。藉由應用位在單元區300與周圍區400中的該等導電接觸點之間的不同距離,氣隙結構係可選擇地形成在單元區300中(例如圖案密集(pattern-dense)區)。
圖23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具有記憶體胞陣列30的一例示積體電路的部分結構示意圖,而積體電路係例如一記憶體元件1000。在一些實施例中,記憶體元件1000具有一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元件。在一些實施例中,記憶體元件1000具有多個記憶體胞30,配置成一柵格圖案(grid pattern),並具有多個列(rows)及行(columns)。多個記憶體胞30可依據系統需求(system requirements)以及製造技術(fabrication technology)而改變。
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記憶體胞30具有一存取元件以及一儲存元件。存取元件經配置以提供控制存去到儲存元件。特別是,依據一些實施例,存取元件為一場效電晶體(FET)31,且儲存元件為一電容器33。在每一記憶體胞30中,場效電晶體31具有一汲極35、一源極37以及一閘極39。電容器33的一端子(terminal)電性連接到場效電晶體31的源極37,而電容器33的另一端子可電性連接到接地(ground)。此外,在每一記憶體胞30中,場效電晶體31的閘極39電性連接到一字元線WL,且場效電晶體31的汲極35電性連接到一位元線BL。
以上的描述係提及場效電晶體31電性連接到電容器33的端子為源極37,且場效電晶體31電性連接到位元線BL的端子為汲極35。然而,在讀取(read)與寫入(write)操作期間,場效電晶體31電性連接到電容器33的端子可為汲極,且場效電晶體31電性連接到位元線BL的端子可為源極。意即,場效電晶體31的任一端子可為一源極或一汲極,其係取決於場效電晶體31被施加到源極、汲極與閘極的電壓所控制的方式。
藉由控制在閘極39經由字元線WL的電壓,一電壓電位(voltage potential)可跨經場效電晶體30而產生,以使電荷(electrical charge)可從源極35流向電容器33。因此,儲存在電容器33中的電荷可表示成在記憶體胞30中的一二位元資料。舉例來說,儲存在電容器33中之一臨界電壓上的一正電荷表示成二位元的「1」。若是在電容器33中的電荷在臨界值下的話,一二位元「0」可稱為被儲存在記憶體胞30中。
該等位元線BL經配置以從該等記憶體胞30讀取或寫入資料,以及將資料讀取或寫入到該等記憶體胞30。該等字元線WL經配置以致動(activate)場效電晶體31,進行存取該等記憶體胞30的一特定列。據此,記憶體元件1000亦具有一周圍區,其係可包括一位址緩衝器(address buffer)、一行解碼器(row decoder)以及一列解碼器(column decoder)。行解碼器與列解碼器選擇地存取該等記憶體胞30以響應多個位址訊號,而在讀取、寫入與刷新(refresh)操作期間,該等位址訊號係提供給位址緩衝器。該等位址訊號典型地藉由一外部控制器所提供,而外部控制器係例如一微處理器或其他類型的記憶體控制器。
請往回參考圖18到圖22,氣隙結構G形成在位在單元區300(例如圖案密集區)中的半導體元件結構中,同時位在周圍區400(例如圖案稀疏區(pattern-loose region))中的半導體元件結構並未形成氣隙結構。單元區300可為圖23中之記憶體元件1000的該等記憶體胞30之該等區域,且周圍區400可為圖23中之記憶體元件1000的位址緩衝器、列解碼器或行解碼器的該等區域。
在本揭露中係已提供一半導體元件結構100的多個實施例。半導體元件結構100具有複數個導電接觸點(例如導電接觸點135a與135b)、第一介電層113’以及第二介電層141,該等導電接觸點位在半導體基底101上,第一介電層113’圍繞該等導電接觸點設置,第二介電層141位在該等導電接觸點上。特別地,第一介電層113’與半導體基底101藉由一第一氣隙結構G1而分開設置,且第一介電層113’與第二介電層141藉由一第二氣隙結構G2而分開設置。因此,可降低在該等導電接觸點之間的寄生電容。再者,位在第一氣隙結構G1與第二氣隙結構G2之間的第一介電層113’可提供額外的結構支撐給半導體元件結構100。因此,可改善整體元件效能(例如減少功耗及電阻-電容延遲),並可增加半導體元件結構的良率。
本揭露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半導體元件結構。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包括一第一導電接觸點以及一第二導電接觸點,係設置在一半導體基底上。該半導體元件結構亦具有一第一介電層,圍繞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與該第二導電接觸點設置;以及一第二介電層,設置在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該第二導電接觸點以及該第一介電層上。該第一介電層與該半導體基底藉由一第一氣隙結構而分開設置,且該第一介電層與該第二介電層藉由一第二氣隙結構而分開設置。
本揭露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半導體元件結構。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包括一第一導電接觸點,設置在一半導體基底的一第一源極/汲極區上。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具有一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鄰接該第一導電接觸點之一側壁的一下部。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一第一氣隙結構。該半導體元件結構還包括一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鄰接該第一導電接觸點之該側壁的一上部。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一第二氣隙結構。此外,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具有一第一介電層,設置在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與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之間。該第一介電層鄰接該第一導電接觸點之側壁的一中間部。
本揭露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半導體元件結構的製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形成一第一能量可移除層在一半導體基底上;以及形成一第一介電層在該第一能量可移除層上。該方法亦包括形成一第二能量可移除層在該第一介電層上;以及形成一導電接觸點以穿經該第一能量可移除層、該第一介電層以及該第二能量可移除層。該方法還包括執行一熱處理製程以轉變該第一能量可移除層成為一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並轉變該第二能量可移除層成為一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一第一氣隙結構,且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一第二氣隙結構。
本揭露的該等實施例具有一些有益的特徵。藉由形成多個氣隙結構在相鄰的導電接觸之間,可降低該等導電接觸點之間的寄生電容。再者,由於該等氣隙結構藉由一介電層而相互分開設置,所以介電層可提供額外的結構支撐給半導體元件結構。這些係顯著地改善整體元件效能並提升良率。
雖然已詳述本揭露及其優點,然而應理解可進行各種變化、取代與替代而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之本揭露的精神與範圍。例如,可用不同的方法實施上述的許多製程,並且以其他製程或其組合替代上述的許多製程。
再者,本申請案的範圍並不受限於說明書中所述之製程、機械、製造、物質組成物、手段、方法與步驟之特定實施例。該技藝之技術人士可自本揭露的揭示內容理解可根據本揭露而使用與本文所述之對應實施例具有相同功能或是達到實質上相同結果之現存或是未來發展之製程、機械、製造、物質組成物、手段、方法、或步驟。據此,此等製程、機械、製造、物質組成物、手段、方法、或步驟係包含於本申請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半導體元件結構 101:半導體基底 103:絕緣結構 104a:源極/汲極區 104b:源極/汲極區 105a:源極/汲極區 105b:源極/汲極區 106a:源極/汲極區 106b:源極/汲極區 107a:字元線 107b:字元線 111:第一能量可移除層 111’:第一能量可移除層 111”: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 113:第一介電層 113’:第一介電層 115:第二能量可移除層 115’:第二能量可移除層 115”: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 117:圖案化遮罩 119a:開口 119b:開口 129a:開口 129b:開口 135a:導電接觸點 135b:導電接觸點 141:第二介電層 145a:導電通孔 145b:導電通孔 151:第三介電層 155a:位元線 155b:位元線 201:半導體基底 203:絕緣結構 211:能量可移除層 211’:能量可移除層 213:介電層 300:單元區 305a:源極/汲極區 305b:源極/汲極區 335a:導電接觸點 335b:導電接觸點 350:開口 400:周圍區 405a:源極/汲極區 405b:源極/汲極區 435a:導電接觸點 435b:導電接觸點 440:開口 450:開口 1000:記憶體元件 30:記憶體胞 31:場效電晶體 33:電容器 35:汲極 37:源極 39:閘極 A1:主動區 A2:主動區 A3:主動區 A4:主動區 A5:主動區 A6:主動區 BL:位元線 G:氣隙結構 G1:第一氣隙結構 G11:部分 G12:部分 G13:部分 G2:第二氣隙結構 G21:部分 G22:部分 G23:部分 P1:下部 P2:中間部 P3:上部 WL:字元線 10:方法 S11:步驟 S13:步驟 S15:步驟 S17:步驟 S19:步驟 S21:步驟
參閱實施方式與申請專利範圍合併考量圖式時,可得以更全面了解本申請案之揭示內容,圖式中相同的元件符號係指相同的元件。 圖1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一種半導體元件結構的頂視示意圖。 圖2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沿圖1之線段I-I’之該半導體元件結構的剖視示意圖。 圖3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一種半導體元件結構之製備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4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期間形成多個主動區與多個絕緣區之一中間階段的頂視示意圖。 圖5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期間形成多個主動區與多個絕緣區之一中間階段沿圖4之線段I-I’的剖視示意圖。 圖6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期間形成多個能量可移除層之一中間階段的頂視示意圖。 圖7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期間形成多個能量可移除層之一中間階段沿圖6之線段I-I’的剖視示意圖。 圖8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期間形成一圖案化遮罩之一中間階段的頂視示意圖。 圖9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期間形成一圖案化遮罩之一中間階段沿圖8之線段I-I’的剖視示意圖。 圖10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期間形成多個開口在該等能量可移除層中之一中間階段的頂視示意圖。 圖11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期間形成多個開口在該等能量可移除層中之一中間階段沿圖10之線段I-I’的剖視示意圖。 圖12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期間形成多個導電接觸點在該等開口中之一中間階段的頂視示意圖。 圖13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期間形成多個導電接觸點在該等開口中之一中間階段沿圖12之線段I-I’的剖視示意圖。 圖14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期間形成一介電層之一中間階段的頂視示意圖。 圖15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期間形成一介電層之一中間階段沿圖14之線段I-I’的剖視示意圖。 圖16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期間形成多個氣隙結構之一中間階段的頂視示意圖。 圖17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期間形成多個氣隙結構之一中間階段沿圖16之線段I-I’的剖視示意圖。 圖18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一半導體元件結構在一單元區(cell region)中以及形成一半導體元件結構在一周圍區中期間,形成一能量可移除層之一中間階段的頂視示意圖。 圖19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在該單元區中以及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在該周圍區中期間,形成一能量可移除層之一中間階段沿圖18之線段I-I’以及線段II-II’的剖視示意圖。 圖20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在該單元區中以及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在該周圍區中期間,回蝕該能量可移除層之一中間階段沿圖18之線段I-I’以及線段II-II’的剖視示意圖。 圖21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在該單元區中以及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在該周圍區中期間,形成一介電層之一中間階段沿圖18之線段I-I’以及線段II-II’的剖視示意圖。 圖22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在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在該單元區中以及形成該半導體元件結構在該周圍區中期間,形成一氣隙結構之一中間階段沿圖18之線段I-I’以及線段II-II’的剖視示意圖。 圖23為依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具有記憶體胞陣列的一例示積體電路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100:半導體元件結構
101:半導體基底
103:絕緣結構
105a:源極/汲極區
105b:源極/汲極區
111”: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
113’:第一介電層
115”: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
135a:導電接觸點
135b:導電接觸點
141:第二介電層
145a:導電通孔
145b:導電通孔
151:第三介電層
155a:位元線
155b:位元線
G11:部分
G12:部分
G13:部分
G21:部分
G22:部分
G23:部分
P1:下部
P2:中間部
P3:上部

Claims (20)

  1. 一種半導體元件結構,包括: 一第一導電接觸點以及一第二導電接觸點,設置在一半導體基底上; 一第一介電層,圍繞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與該第二導電接觸點設置;以及 一第二介電層,設置在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該第二導電接觸點以及該第一介電層上,其中該第一介電層與該半導體基底藉由一第一氣隙結構而分開設置,且該第一介電層與該第二介電層藉由一第二氣隙結構而分開設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其中該第一介電層、該第一氣隙結構以及該第二氣隙結構在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與該第二導電接觸點之間延伸。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其中該第一介電層直接接觸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與該第二導電接觸點。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還包括一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設置在該第一介電層與該半導體基底之間,其中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該第一氣隙結構。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其中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直接接觸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該第二導電接觸點、該第一介電層以及在該半導體基底中的一絕緣結構。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還包括一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設置在該第一介電層與該第二介電層之間,其中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該第二氣隙結構。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其中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直接接觸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該第二導電接觸點、該第一介電層以及該第二介電層。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還包括一第一位元線與一第二位元線,設置在該第二介電層上,其中該第一位元線經由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而電性連接到位在該半導體基底中的一第一源極/汲極區,且該第二位元線經由該第二導電接觸點而電性連接到位在該半導體基底中的一第二一源極/汲極區。
  9. 一種半導體元件結構,包括: 一第一導電接觸點,設置在一半導體基底的一第一源極/汲極區上; 一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鄰接該第一導電接觸點之一側壁的一下部,其中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一第一氣隙結構; 一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鄰接該第一導電接觸點之該側壁的一上部,其中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一第二氣隙結構;以及 一第一介電層,設置在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與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之間,其中該第一介電層鄰接該第一導電接觸點之側壁的一中間部。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其中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該第一介電層與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圍繞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設置。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其中該第一介電層直接接觸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與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還包括一第二導電接觸點,設置在該半導體基底的一第二源極/汲極區上,其中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該第一介電層與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圍繞該第二導電接觸點設置。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其中該第一氣隙結構與該第二氣隙結構在該第一導電接觸點與該第二導電接觸點之間延伸。
  14. 如請求項9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還包括: 一導電通孔,設置在該第一導電接觸點上;以及 一第二介電層,設置在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上,其中該第二介電層圍繞該導電通孔設置,且該第二介電層部分覆蓋該第一導電接觸點。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其中該第二氣隙結構與該第二介電層藉由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而分開設置。
  16. 一種半導體元件結構的製備方法,包括: 形成一第一能量可移除層在一半導體基底上; 形成一第一介電層在該第一能量可移除層上; 形成一第二能量可移除層在該第一介電層上; 形成一導電接觸點以穿經該第一能量可移除層、該第一介電層以及該第二能量可移除層;以及 執行一熱處理製程以轉變該第一能量可移除層成為一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並轉變該第二能量可移除層成為一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其中該第一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一第一氣隙結構,且該第二能量可移除結構包圍一第二氣隙結構。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的製備方法,其中該第一能量可移除層的一材料係相同於該第二能量可移除層的一材料,且從頂視圖來看,該第一氣隙結構重疊該第二氣隙結構。
  18.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的製備方法,其中形成該導電接觸點的該步驟包括: 蝕刻該第一能量可移除層、該第一介電層以及該第二能量可移除層,以形成一開口,進而暴露在該半導體基底中的一源極/汲極區;以及 形成該導電接觸點在該開口中,其係在該熱處理製程執行之前進行。
  19.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的製備方法,還包括:形成一第二介電層在該第二能量可移除層與該導電接觸點上,其係在該熱處理製程執行之前進行。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結構的製備方法,還包括: 形成一導電通孔在該導電接觸點上,其係在該熱處理製程執行之後進行,其中該第二介電層圍繞該導電通孔設置;以及 形成一位元線在該導電通孔上,其中該第二介電層的一部份在該位元線與該導電接觸點之間延伸,且該位元線經由該導電通孔與該導電接觸點而電性連接到位在該半導體基底中的一源極/汲極區。
TW110109370A 2020-04-14 2021-03-16 具有氣隙結構的半導體元件結構及其製備方法 TWI7500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848,291 US11114335B1 (en) 2020-04-14 2020-04-14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 with air gap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US16/848,291 2020-04-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9408A TW202139408A (zh) 2021-10-16
TWI750059B true TWI750059B (zh) 2021-12-11

Family

ID=77559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9370A TWI750059B (zh) 2020-04-14 2021-03-16 具有氣隙結構的半導體元件結構及其製備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4335B1 (zh)
CN (1) CN113540119A (zh)
TW (1) TWI75005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3368B (zh) * 2022-04-26 2023-05-21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階梯狀位元線之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
US11758712B1 (en) 2022-04-26 2023-09-12 Nany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emory device having bit line with stepped profi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30634B2 (en) 2021-06-30 2024-03-12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US11785764B2 (en) 2021-06-30 2023-10-10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US11776925B2 (en) 2021-06-30 2023-10-03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related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nic systems
US11810838B2 (en) 2021-06-30 2023-11-07 Micron Technology, Inc.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related electroni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US11837594B2 (en) 2021-06-30 2023-12-05 Micron Technology, Inc.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nic systems
US11842990B2 (en) 2021-06-30 2023-12-12 Micron Technology, Inc.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nic systems
US11751383B2 (en) * 2021-08-31 2023-09-05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related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nic systems
TWI799029B (zh) * 2021-12-23 2023-04-11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與其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20754A1 (en) * 2013-02-07 2014-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US20150091186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SK hynix, Inc.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546957A (zh) * 2014-03-14 2015-12-16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積體電路與其製作方法
US20170110471A1 (en) * 2015-10-16 2017-04-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71454B2 (ja) * 1997-08-21 1999-11-08 松下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US6815329B2 (en) * 2000-02-08 2004-11-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layer interconnect structure containing air gaps and method for making
US6903001B2 (en) * 2002-07-18 2005-06-07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to create low K ILD for BEOL
US8263316B2 (en) * 2004-10-01 2012-09-11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Llc Electronic device manufacture
JP2009295733A (ja) * 2008-06-04 2009-12-17 Sharp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42189B2 (ja) * 2008-08-06 2013-11-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不揮発性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30323930A1 (en) * 2012-05-29 2013-12-05 Kaushik Chattopadhyay Selective Capping of Metal Interconnect Lines during Air Gap Formation
KR102171264B1 (ko) * 2014-06-18 2020-10-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저 유전율 층을 가지는 메모리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7818568U (zh) * 2017-12-07 2018-09-04 睿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半导体装置的内连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20754A1 (en) * 2013-02-07 2014-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US20150091186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SK hynix, Inc.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546957A (zh) * 2014-03-14 2015-12-16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積體電路與其製作方法
US20170110471A1 (en) * 2015-10-16 2017-04-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3368B (zh) * 2022-04-26 2023-05-21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階梯狀位元線之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
US11758712B1 (en) 2022-04-26 2023-09-12 Nany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emory device having bit line with stepped profile
TWI833254B (zh) * 2022-04-26 2024-02-21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階梯狀位元線之記憶體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14335B1 (en) 2021-09-07
CN113540119A (zh) 2021-10-22
TW202139408A (zh) 2021-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0059B (zh) 具有氣隙結構的半導體元件結構及其製備方法
US10153285B2 (en) Formation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embedded capacitor
TWI786612B (zh) 具有氣隙結構的半導體元件結構及其製備方法
US11742209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air gap in pattern-dense region
US11776912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 with manganese-containing lining layer
TWI793640B (zh) 具有複合接合焊墊之半導體元件
TW202343763A (zh) 形成記憶體元件的方法
TWI770986B (zh) 具有氣隙與氮化硼罩蓋的半導體元件及其製備方法
US11824004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 with manganese-containing conductive plug
US20220238452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 with conductive plugs of different aspect ratios and manganese-containing linling layer
US20230260830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composite conductive feature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US20240055261A1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with air gap in pattern-dense reg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779670B (zh) 具有複合接合焊墊之半導體元件的製備方法
US20230352524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air gap and boron nitride cap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US20230140534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 with stacked conductive plug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TW202416807A (zh) 半導體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KR20070069968A (ko) Ono 구조의 캐패시터를 가지는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