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5881B -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加工程式編輯裝置 - Google Patents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加工程式編輯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5881B
TWI745881B TW109107742A TW109107742A TWI745881B TW I745881 B TWI745881 B TW I745881B TW 109107742 A TW109107742 A TW 109107742A TW 109107742 A TW109107742 A TW 109107742A TW I745881 B TWI745881 B TW I7458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path
wire electrode
processed
boundary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7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9129A (zh
Inventor
舟久保龍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9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9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5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588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6Control of the travel curve of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electrode and workpiece
    • B23H7/065Electr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14Electr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power supply
    • B23H7/20Electr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power supply for programme-control, e.g. adap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00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i.e. removing metal with a series of rapidly recurr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between an electrode and a workpiece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id di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00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i.e. removing metal with a series of rapidly recurr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between an electrode and a workpiece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id dielectric
    • B23H1/02Electr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power supply, control, preventing short circuits or other abnormal discharges
    • B23H1/024Detection of, and response to, abnormal gap conditions, e.g. short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1/00Auxiliary apparatus or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6Control of the travel curve of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electrode and workpie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14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e.g. common controller or multiprocessor systems, interface to servo, programmable interface controlle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093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part programming, e.g. entry of geometrical information as taken from a technical drawing, combining this with machining and material information to obtain control information, named part programme, for the NC machine
    • G05B19/40937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part programming, e.g. entry of geometrical information as taken from a technical drawing, combining this with machining and material information to obtain control information, named part programme, for the NC machine concerning programming of machining or material parameters, pocket machin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161Object oriented control, programm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6Nc in input of data, input key till input tape
    • G05B2219/36214Pocket machining, area clearance, contained cutting, axis mill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45Nc applications
    • G05B2219/45221Edm,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erosion, ecm, chemic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包含:驅動控制部(58),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路徑判定部(64),判定加工路徑(16)是否包含通過加工對象物(14)的厚板部(70)與薄板部(72)之邊界線(68)的直線路徑;以及路徑修正部(66),於判定為包含直線路徑之情況,修正加工路徑(16),俾於薄板部(72)形成從邊界線(68)往外側方向突出的凸部(74)(第1實施形態)。

Description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加工程式編輯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加工程式編輯裝置。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係工作機械之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藉由使金屬線電極對於加工對象物相對移動,並在金屬線電極與加工對象物之間產生放電,而對加工對象物施加放電加工。藉此,將加工對象物加工為既定形狀。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所具備的金屬線電極,在放電加工之進行中,沿著加工路徑對於加工對象物相對移動。加工路徑,於金屬線放電加工機讀取而進行之程式設定。藉此,操作者,可將加工對象物加工為任意形狀。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所進行的放電加工,在加工對象物具有厚度變化之段差的情況,有產生問題之疑慮。問題,例如為於加工對象物的段差中放電加工之精度劣化、或於段差中金屬線電極斷線等問題。關於上述問題,在日本特開第2007-144567號公報,提出於段差的位置適當地自動變更加工條件之方法。加工條件,例如為對金屬線電極施加之電壓的設定值。
然而,若於放電加工之途中變更加工條件的設定,則伴隨該設定之變更,放電所產生之加工對象物的去除量急遽改變。而此一結果,有在施行放電加工後之加工對象物的表面,形成未預期之條紋狀傷痕的情況。因此,僅在段差的位置變更加工條件,則無法以操作者預期之精度將加工對象物加工。
因而,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可抑制在加工對象物之段差周邊產生傷痕的情形並實施放電加工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加工程式編輯裝置。
本發明之一態樣為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利用金屬線電極將加工對象物加工,其包含:驅動控制部,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於加工程式設定之加工路徑對於該加工對象物相對移動:路徑判定部,判定該加工路徑中,是否包含通過該加工對象物的厚板部,與該金屬線電極之延伸方向的厚度較該厚板部更薄之該加工對象物的薄板部之邊界線的直線路徑;以及路徑修正部,於判定為包含該直線路徑之情況,修正該加工路徑,俾使從該邊界線往外側方向突出的凸部於該薄板部涵蓋既定距離地形成。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為一種加工程式編輯裝置,編輯設定金屬線放電加工機所具備的金屬線電極之加工路徑的加工程式,其具備:路徑判定部,判定該加工路徑中,是否包含通過加工對象物的厚板部,與該金屬線電極之延伸方向的厚度較該厚板部更薄之該加工對象物的薄板部之邊界線的直線路徑;以及路徑修正部,於判定為包含該直線路徑之情況,修正該加工路徑,俾使從從該邊界線往外側方向突出的凸部於該薄板部涵蓋既定距離地形成。
依本發明,提供可抑制在加工對象物之段差周邊產生傷痕的情形並實施放電加工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加工程式編輯裝置。
上述目的、特徵及優點,應可從參考添附圖式所說明之下述實施形態的說明而簡單地了解。
以下,茲就本發明,列舉較佳實施形態,參考添附之圖式並詳細地說明。另,下述說明之各軸的方向,如同各圖式。
[第1實施形態] 圖1為,第1實施形態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的全體構成圖。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係藉由使金屬線電極12對於加工對象物14(圖5)相對移動,並在金屬線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14之間產生放電,而對加工對象物14施行沿著加工路徑16(圖6)的放電加工之工作機械。以下,亦單將「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記載為「加工機10」。此外,亦單將「放電加工」記載為「加工」。
加工機10,具備本體18及控制裝置20。本體18,具備:供給系統22,向被加工物即加工對象物14供給金屬線電極12;回收系統24,回收通過加工對象物14之金屬線電極12;以及槽26,儲存加工液。
供給系統22,具備金屬線捲筒28、制動滾輪30、制動馬達32、扭力馬達34、張力檢測部36、及第1金屬線引導件38。於金屬線捲筒28捲繞金屬線電極12,且藉由扭力馬達34給予扭矩。制動滾輪30,對金屬線電極12給予因摩擦所產生的制動力,且藉由制動馬達32給予制動扭矩。張力檢測部36,檢測金屬線電極12的張力之大小。第1金屬線引導件38,在槽26之內側浸漬於加工液,在加工對象物14之上方引導金屬線電極12。
回收系統24,具備壓輪40、饋送滾輪42、金屬線回收箱44、及第2金屬線引導件46。壓輪40及饋送滾輪42,係為了夾持及輸送金屬線電極12而設置,藉由金屬線回收箱44回收輸送的金屬線電極12。第2金屬線引導件46,在槽26之內側浸漬於加工液,在加工對象物14之下方引導金屬線電極12。
圖2為,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的電性構成之一部分的方塊圖。
加工機10,可藉由供給系統22與回收系統24,沿著Z軸方向輸送金屬線電極12。此外,第1金屬線引導件38與第2金屬線引導件46,皆與未圖示之U軸伺服馬達及V軸伺服馬達各自連接。藉此,加工機10,可使第1金屬線引導件38與第2金屬線引導件46各自沿著U軸、V軸(圖1)移動。
於槽26之內側,具備支持加工對象物14之支持部50(參考圖1)。支持部50,例如為平台。本實施形態,藉由移動支持部50,而相對移動金屬線電極12。為了實現此等移動,本實施形態,將X軸伺服馬達48x、及Y軸伺服馬達48y,與支持部50連接。X軸伺服馬達48x,係藉由旋轉而使支持部50沿著X軸移動之伺服馬達48。此外,Y軸伺服馬達48y,係藉由旋轉而使支持部50沿著Y軸移動之伺服馬達48。
圖3為,簡單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控制裝置20的構成之方塊圖。
加工機10之控制裝置20,例如為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Unit,電腦數控單元),具備可進行運算處理之處理器52、及儲存加工程式之記憶體54。此外,控制裝置20,具備用於對加工機10發送指示的操作按鈕、於畫面顯示加工之經過資訊等的附觸控面板之顯示部56。
「加工程式」,係設定對加工對象物14施行放電加工時之金屬線電極12的相對移動之路徑的程式。亦將「對加工對象物14施行放電加工時之金屬線電極12的相對移動之路徑」稱作「加工路徑16」。在加工之實施前,操作者製作加工程式。
附觸控面板之顯示部56的畫面,例如為設置有觸控面板的液晶畫面。於附觸控面板之顯示部56的畫面顯示之操作按鈕、資訊,可適當變更。操作者,可經由附觸控面板之顯示部56,對本體18的供給系統22或回收系統24發送指示。操作者往本體18發送之指示,例如為加工開始之指示、變更放電加工之加工條件的設定值之指示。如此地,附觸控面板之顯示部56,不僅對操作者通報資訊,亦扮演作為用於使操作者對加工機10發送指示之操作部的作用。
此外,控制裝置20,具備:驅動控制部58,依據從加工程式讀取之加工路徑16,控制金屬線電極12的相對移動;加工條件設定部60,設定加工條件;以及加工控制部62,依據加工條件控制放電加工之進行。使驅動控制部58、加工條件設定部60、及加工控制部62,在本實施形態,分別為處理器52所具備之處理部中的一個。
驅動控制部58,藉由依據加工程式控制X軸伺服馬達48x、及Y軸伺服馬達48y各自的旋轉,而使支持加工對象物14之支持部50移動。藉此,金屬線電極12沿著於加工程式設定之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
加工條件設定部60,藉由讀取儲存在記憶體54之既定程式,或接收來自操作者之指示,而設定將加工對象物14加工時之加工條件。另,「加工條件」,在本實施形態,係指指明放電加工的控制內容所用之控制參數的組合,包含對金屬線電極12施加之電壓的大小、該電壓之施加的暫停時間。
加工控制部62,例如,依據加工條件設定部60所決定之加工條件,對金屬線電極12施加電壓。藉此,在儲存於槽26之加工液中,在金屬線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14之間產生放電。藉由產生此放電,加工機10,可將接近金屬線電極12之加工對象物14的不需要之部分去除。
加工機10,以驅動控制部58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並以加工控制部62產生放電,藉而進行對於加工對象物14的加工。以進行加工時之金屬線電極12的電壓值為首之加工條件,係藉由加工條件設定部60而設定。
本實施形態之加工機10,除了具備上述驅動控制部58、加工條件設定部60、及加工控制部62以外,具備路徑判定部64與路徑修正部66。路徑判定部64與路徑修正部66,與驅動控制部58等同樣地,為處理器52所具備之處理部中的一個。
路徑判定部64,判定加工路徑16中是否包含通過邊界線68的直線路徑。邊界線68,係沿著加工對象物14的厚板部70,與金屬線電極12之延伸方向的厚度較厚板部70更薄之加工對象物14的薄板部72之交界的線。路徑判定部64,可於施行判定時,適當參考儲存在記憶體54的資訊。路徑判定部64所參考的資訊,例如為設定加工路徑16之加工程式、及顯示加工對象物14的形狀之CAD資料。
路徑修正部66,因應路徑判定部64之判定的結果而修正加工路徑16。具體而言,路徑修正部66,修正加工路徑16,俾於薄板部72將從邊界線68往外側方向突出的凸部74涵蓋既定距離76地形成(圖8)。此處,「外側方向」,係與沿著加工路徑16的方向及金屬線電極12的延伸方向垂直之方向,且為從加工路徑16上的點觀察時朝向加工對象物14之最近的端面之方向。
圖4為,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所進行的處理之流程的一例之流程圖。
以下,亦參考圖4並說明將加工對象物14加工時加工機10所進行的處理之流程的一例。圖4之處理,例如,在操作者為了開始加工而選擇加工程式時開始(START)。
圖5為,第1實施形態之加工對象物14的立體圖。圖6為,第1實施形態之加工對象物14的俯視圖。
例如,如同圖5,加工對象物14具有在Z軸方向(金屬線電極12的延伸方向)之段差。此時,加工對象物14,將段差的位置作為邊界線68,具備厚板部70、及Z軸方向的厚度較厚板部70相對更薄之薄板部72。
路徑判定部64,如同上述,判定加工路徑16中是否包含通過邊界線68的直線路徑(步驟S1)。
使加工對象物14的形狀如同圖5及圖6,使於加工程式設定之加工路徑16,如同圖6。依照圖6,加工路徑16,具備:與X軸方向平行之第1直線路徑78、同樣與X軸方向平行之第2直線路徑80、及將第1直線路徑78及第2直線路徑80連結的與Y軸方向平行之第3直線路徑82。此外,其等中之第1直線路徑78與第2直線路徑80,各自和厚板部70與薄板部72之邊界線68,分別在交點84及交點84’中交叉。
因此,路徑判定部64,對於圖6所示之加工路徑16,判定為「包含通過邊界線68的直線路徑」。此處所述之「通過邊界線68的直線路徑」,分別為第1直線路徑78及第2直線路徑80。
另,路徑判定部64,亦可不對加工對象物14所具備的全部段差之邊界線68加以判定。例如,路徑判定部64,可僅將具有既定量以上厚度的差之段差作為步驟S1的判定對象。此處的既定量,可為操作者預先指定的量。
假設於步驟S1中判定為「NO」之情況,加工機10進行一般加工(步驟S7)。一般加工,係指沿著原本之加工路徑16進行粗加工步驟及精加工步驟的加工。另,加工機10,亦可在至操作者指示開始加工為止前,等待步驟S7的進行。
圖7為,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藉由路徑修正部66所修正過的加工路徑16之加工對象物14的俯視圖。
路徑判定部64,若判定為包含通過邊界線68的直線路徑,則將該內容往路徑修正部66輸出。如此一來,則路徑修正部66,修正加工路徑16,俾於薄板部72使從邊界線68往外側方向突出的凸部74(圖8)涵蓋既定距離76地形成(步驟S2)。此處,加工對象物14的第1直線路徑78側中,Y+方向為外側方向;加工對象物14的第2直線路徑80側中,Y-方向為外側方向。
藉由使路徑修正部66修正加工路徑16,而將第1直線路徑78中之一部分置換為修正路徑86。同樣地,藉由路徑修正部66,將第2直線路徑80中之一部分置換為修正路徑86。以下,為了區別,亦將第2直線路徑80中之置換既定範圍而設定的修正路徑86,記載為修正路徑86’。
藉由置換第1直線路徑78之一部分而設定的修正路徑86,將交點84作為起點。此外,修正路徑86,將相對於交點84位於外側方向的第1點88作為中間點,將第1直線路徑78中之薄板部72側的點且係從交點84隔著既定距離76分隔的第2點90作為終點。本實施形態,第1點88位於邊界線68上。因此,將交點84與第1點88連結的線段,垂直於第1直線路徑78。此外,本實施形態之修正路徑86,係將交點84、第1點88、及第2點90,以上述順序且以最短距離連結之路徑。
此外,藉由置換第2直線路徑80之一部分而設定的修正路徑86’,將交點84’作為終點。此外,修正路徑86’,將相對於交點84’位於外側方向的第1點88’作為中間點,將第2直線路徑80中之薄板部72側的點且係從交點84’隔著既定距離76分隔的第2點90’作為起點。本實施形態,第1點88’位於邊界線68上。因此,將交點84’與第1點88’連結的線段,垂直於第2直線路徑80。此外,本實施形態之修正路徑86’,係將交點84’、第1點88’、及第2點90’,以上述順序且以最短距離連結之路徑。
路徑修正部66,若修正加工路徑16,則將關於修正過之加工路徑16的資訊,與設定原本之加工路徑16的加工程式一同儲存至記憶體54。以下,為了區別,亦有將藉由路徑修正部66修正前之加工路徑16記載為「原本之加工路徑16」的情形。此外,由於同樣的理由,亦有將藉由路徑修正部66修正後之加工路徑16記載為「修正後之加工路徑16」的情形。
驅動控制部58,等待加工開始之指示(步驟S3)。加工,除了操作者以手動方式對加工機10發出開始之指示以外,亦可先設定計時器而在成為既定時刻後自動開始。
本實施形態之加工對象物14,經由「粗加工步驟」與「精加工步驟」2種加工步驟而加工。在各加工步驟,考慮金屬線電極12本身的尺寸,設定金屬線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14之適合的偏移量。在本實施形態,驅動控制部58施行偏移量之設定。將粗加工步驟與精加工步驟中的至少精加工步驟,重複施行複數次。本實施形態,最後進行之精加工步驟亦記載為「最終精加工步驟」。
若指示加工開始,則驅動控制部58,判定下一個進行之加工步驟是否為最終精加工步驟(步驟S4)。另,本實施形態中,在加工週期開始後最先進行之加工步驟,至少為粗加工步驟。因此,驅動控制部58,亦可對於第1次粗加工步驟的進行前,使判定結果為「NO」,實質上為不需要步驟S4之判定。
在下一個進行之加工步驟並非為最終精加工步驟的情況,驅動控制部58,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修正後之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步驟S5)。此外,此時,加工控制部62,依據加工條件設定部60所設定之加工條件而進行加工。藉此,將加工對象物14,緩緩地加工為沿著修正後之加工路徑16的形狀。
圖8為,完成至最終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加工步驟為止的狀態之加工對象物14的俯視圖。
在完成至最終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加工步驟為止之時間點,於薄板部72的Y+方向側之表面,形成上述凸部74。凸部74為底面具有略直角三角形的略三角柱狀,該略直角三角形,以交點84、相對於交點84位在與第1直線路徑78垂直之方向的第1點88、相對於交點84隔著既定距離76分隔之加工路徑16中的第2點90為頂點。凸部74的厚板部70側之表面74a,沿著邊界線68延伸。
此外,同樣地,在完成至最終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加工步驟為止之時間點,於薄板部72的Y-方向側,形成凸部74’。凸部74’為底面具有略直角三角形的略三角柱狀,該略直角三角形,以交點84’、相對於交點84’位在與第2直線路徑80垂直之方向的第1點88’、相對於交點84’隔著既定距離76分隔之加工路徑16中的第2點90’為頂點。凸部74’的厚板部70側之表面74a’,沿著邊界線68延伸。
圖9A為,完成最終精加工步驟的狀態之加工對象物14的立體圖。
驅動控制部58,若在步驟S4判定為下一個進行之加工步驟為最終精加工步驟,則在最終精加工步驟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原本之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步驟S6)。此時,加工控制部62,依據加工條件設定部60所設定之加工條件進行加工。藉此,於最終精加工步驟中將凸部74及凸部74’從加工對象物14去除,可獲得如圖9A的加工後之加工對象物14(END)。
圖9B為,顯示施行習知技術的加工之加工對象物14的一例之圖。
此處,針對在將加工對象物14加工時產生之習知技術的問題予以說明。習知之加工機10,在金屬線電極12將加工對象物14加工並直線地通過邊界線68時,每單位時間之加工對象物14的不需要之部分的去除量,因應厚板部70與薄板部72之厚度的差而急遽地變化。
具體而言,在第1直線路徑78之途中,金屬線電極12通過邊界線68時,由於從厚板部70之加工往薄板部72之加工轉變,而使每單位時間之加工對象物14的不需要之部分的去除量急遽地減少。此外,在第2直線路徑80之途中,金屬線電極12通過邊界線68時,由於從薄板部72之加工往厚板部70之加工轉變,而使每單位時間之加工對象物14的不需要之部分的去除量急遽地增加。
每單位時間之加工對象物14的不需要之部分的去除量急遽改變,係指在金屬線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14之間產生的放電之頻度急遽改變。若放電之頻度急遽改變,伴隨於此,金屬線電極12之平均電壓暫時變得不穩定。此一結果,加工之精度暫時劣化,例如如同圖9B,於加工對象物14的表面形成沿著Z軸方向之條紋狀的傷痕92。
關於上述問題,本實施形態,在最終精加工步驟的加工中,金屬線電極12在每單位時間可相對移動之單位移動量的範圍中之凸部74(凸部74’)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每單位時間之去除量。藉此,在最終精加工步驟沿著第1直線路徑78(第2直線路徑80)將加工對象物14加工時,每單位時間之加工對象物14的去除量以邊界線68為界而急遽改變之情形受到抑制。
此外,凸部74的形狀,為使將交點84、第1點88、及第2點90連結之略直角三角形作為底面的略三角柱狀。因此,若將凸部74從交點84沿著第2點90去除,則每單位時間之加工對象物14的去除量,緩緩地減少。同樣地,若將凸部74’從第2點90’沿著交點84’去除,則每單位時間之加工對象物14的去除量,緩緩地增加。
因此,本實施形態,於最終精加工步驟中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原本之加工路徑16通過邊界線68以後,每單位時間之加工對象物14的去除量急遽改變之情形受到抑制。
如此地,依本實施形態之加工機10,可抑制在加工對象物14之段差周邊產生傷痕92的情形,並實施加工對象物14的加工。
本實施形態,宜以使緊接通過邊界線68之前與之後各自的每單位時間之加工對象物14的去除量成為相同之方式,設定凸部74的表面74a之面積、及凸部74’的表面74a’之面積。因此,路徑修正部66,宜以使緊接通過邊界線68之前與之後各自的每單位時間之加工對象物14的去除量成為相同之方式,設定交點84與第1點88的距離、及交點84’與第1點88’的距離。藉此,最理想地抑制每單位時間之加工對象物14的去除量以邊界線68為界而急遽改變之情形。
[變形例] 以上,作為本發明之一例,說明第1實施形態,但自然亦可於上述實施形態,加上多種變更或改良。由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之記載內容,明瞭該加上各種變更或改良之形態亦可包含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
(變形例1-1) 圖10A為,顯示完成至變形例1-1之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加工步驟為止之加工對象物14的俯視圖。圖10B為,顯示變形例1-1之另一例的加工對象物14之俯視圖。
在第1實施形態(圖8),凸部74之底面的形狀為略三角形。底面的形狀,亦可如同圖10A及圖10B,由圖8所示之形狀變更。於圖10A,顯示第1點88相較於交點84位於厚板部70側的情況之一例。此外,於圖10B,顯示凸部74之底面的形狀為梯形而非略三角形的情況之一例。本變形例中,亦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可抑制在加工對象物14產生傷痕92之情形。
(變形例1-2) 在第1實施形態,將凸部74及凸部74’於最終精加工步驟中去除。凸部74及凸部74’,在加工週期包含複數之精加工步驟的情況,亦可於最終精加工步驟以外之精加工步驟中去除。換而言之,驅動控制部58,可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修正後之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直至既定加工步驟為止,在既定加工步驟之後的加工步驟中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原本之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
上述「既定加工步驟」,可包含從複數之加工步驟中之最終粗加工步驟(第一次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加工步驟),至最終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精加工步驟為止。
精加工步驟,以相較於粗加工步驟更受到抑制之加工條件進行加工。因此,精加工步驟,與粗加工步驟比較,可說形成傷痕92的疑慮小。此外,相較於粗加工步驟更受到抑制的精加工步驟導向之加工條件,依其設定內容,亦認為有難以進行將凸部74及凸部74’完全去除,且整理加工對象物14之表面的加工之情況。
從上述內容得知,本變形例,容許於較最終精加工步驟之進行更為前階段中將凸部74及凸部74’去除。藉此,抑制形成傷痕92之疑慮,且於完成後之加工對象物14留下凸部74及凸部74’的痕跡之疑慮,亦較第1實施形態更為抑制。
(變形例1-3) 藉由放電將加工對象物14加工時,尤其於加工週期的最先進行之粗加工步驟中,對金屬線電極12施加之平均電壓,在厚板部70與薄板部72之邊界線68的附近中成為不穩定狀態。同樣地,於加工週期的最先進行之粗加工步驟中,金屬線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14之間產生的放電之頻度,在厚板部70與薄板部72之邊界線68的附近中成為不穩定狀態。因此,藉由監視金屬線電極12之平均電壓與產生的放電之頻度的至少一方,而可判定金屬線電極12是否接近邊界線68。
與上述內容相關,路徑判定部64,亦可在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並將加工對象物14加工時,檢測邊界線68。此時,路徑判定部64,可依據金屬線電極12之平均電壓、或在金屬線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14之間產生的放電之頻度,檢測邊界線68的位置。
可於加工機10設置監視部,使該監視部監視金屬線電極12之相對移動中的金屬線電極12之平均電壓、或在金屬線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14之間產生的放電之頻度。處理器52,例如亦可具備監視部以作為處理部,其用於監視金屬線電極12之平均電壓、及在金屬線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14之間產生的放電之頻度中的至少一方。抑或,亦可使加工控制部62,施行金屬線電極12之平均電壓、及在金屬線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14之間產生的放電之頻度的監視。
路徑修正部66,亦可在路徑判定部64於金屬線電極12之相對移動中檢測到邊界線68的情況,依據該檢測結果修正加工路徑16。而後,驅動控制部58,在路徑修正部66修正加工路徑16的情況,即便在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修正前之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的途中,仍可從該時間點,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修正後之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
此外,驅動控制部58,亦可於修正加工路徑16後,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修正後之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直至最終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加工步驟完成為止。藉此,例如,即便為操作者忘記指定邊界線68的情況,仍在金屬線電極12之相對移動開始後,修正加工路徑16。因此,可抑制在加工對象物14之段差周邊產生傷痕92的情形。
(變形例1-4) 路徑判定部64,可使經由附觸控面板之顯示部56指示的位置,成為邊界線68的位置。例如,加工機10,在金屬線電極12的相對移動開始前,將預先儲存至記憶體54之CAD資料,與加工程式之加工路徑16一同顯示在附觸控面板之顯示部56的畫面。操作者,以目視方式確認加工對象物14的形狀及加工路徑16,藉由觸碰附觸控面板之顯示部56的畫面,而指示邊界線68的位置、或交點84的位置。藉此,操作者可藉由自身的意願,選擇及設定修正加工路徑16的位置。
[第2實施形態] 以下,針對第2實施形態予以說明。第2實施形態,係關於加工程式編輯裝置94。另,對在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要素,給予相同符號並適當省略其說明。
圖11為,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94的構成之方塊圖。
加工程式編輯裝置94,係指包含新製作設定操作者所期望之加工路徑16的加工程式在內而用於編輯之全體裝置。以下,亦單將「加工程式編輯裝置94」記載為「編輯裝置94」。
編輯裝置94,具備控制部96、操作部98、及顯示部100。操作部98,例如為鍵盤,係操作者為了操作編輯裝置94而使用。顯示部100,例如具備液晶畫面,為了使操作者確認編輯中之加工程式的內容等而使用。
控制部96,具備處理器102及記憶體104。處理器102,具備遵循操作者之操作而編輯加工程式的程式編輯部106,將其作為處理部。此外,處理器102,具備:路徑判定部108,判定藉由程式編輯部106編輯的加工程式所設定之加工路徑16的構造;以及路徑修正部110,因應路徑判定部108的判定結果而修正加工路徑16。
圖12為,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94的處理之流程的一例之流程圖。
以下,亦參考圖12並說明編輯裝置94的處理之流程的一例。另,為了簡化說明,使以下記載之「加工路徑16」為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路徑,以下記載之「加工對象物14」為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形狀。
編輯裝置94,在操作者對於編輯裝置94要求加工程式的新製作或既有加工程式的編輯時,開始一連串的處理(START)。在本實施形態,操作者對編輯裝置94要求加工程式的新製作。
編輯裝置94之程式編輯部106,接收操作者的要求,新製作加工程式的編輯用檔案(步驟S11)。另,在邀求既有加工程式的編輯之情況,將既有加工程式讀取作為編輯用檔案。而後,程式編輯部106,遵循操作者之操作,編輯加工程式俾設定操作者期望之加工路徑16(步驟S12)。
步驟S11或步驟S12中,操作者對編輯裝置94輸入關於加工對象物14的形狀之資料。「關於加工對象物14的形狀之資料」,例如為操作者於加工程式的編輯作業之前預先準備的CAD形式之資料。編輯裝置94,若輸入關於加工對象物14的形狀之資料,則將該資料儲存至記憶體104。亦可將輸入的關於加工對象物14的形狀之資料,在操作者編輯加工路徑16時,於顯示部100的畫面適當顯示。藉此,操作者,可確認加工對象物14的形狀並編輯加工路徑16。
編輯裝置94,在加工程式的編輯完成後,進行路徑判定處理(步驟S13)。路徑判定處理,藉由程式編輯部106叫出路徑判定部108。而後,藉由路徑判定部108,判定編輯過的加工程式之加工路徑16中是否包含通過加工對象物14的厚板部70與薄板部72之邊界線68的直線路徑。
如同上述,此處之加工對象物14的形狀,與第1實施形態(圖5及圖6)相同。此外,此處之加工路徑16,亦與第1實施形態(圖6)相同。因此,路徑判定部108,對於編輯過的加工程式之加工路徑16,判定為「包含通過邊界線68的直線路徑」。
路徑判定部108,若判定為包含通過邊界線68的直線路徑,則叫出路徑修正部110。路徑修正部110,修正加工路徑16,俾將從邊界線68往外側方向突出的凸部74於薄板部72涵蓋既定距離76地形成(步驟S14)。藉此,將加工路徑16所具備的第1直線路徑78中之一部分置換為修正路徑86。同樣地,將加工路徑16所具備的第2直線路徑80中之一部分置換為修正路徑86’。
使上述修正路徑86,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亦即,藉由置換第1直線路徑78之一部分而設定修正路徑86。修正路徑86,將交點84作為起點。此外,修正路徑86,將相對於交點84位於外側方向的第1點88作為中間點,將第1直線路徑78中之薄板部72側的點且係從交點84隔著既定距離76分隔的第2點90作為終點。本實施形態,第1點88位於邊界線68上。因此,將交點84與第1點88連結的線段,垂直於第1直線路徑78。此外,本實施形態之修正路徑86,係將交點84、第1點88、及第2點90,以上述順序且以最短距離連結之路徑。
使修正路徑86’,亦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亦即,藉由置換第2直線路徑80之一部分而設定修正路徑86’。修正路徑86’,將交點84’作為終點。此外,修正路徑86’,將相對於交點84’位於外側方向的第1點88’作為中間點,將第2直線路徑80中之薄板部72側的點且係從交點84’隔著既定距離76分隔的第2點90’作為起點。本實施形態,第1點88’位於邊界線68上。因此,將交點84’與第1點88’連結的線段,垂直於第2直線路徑80。此外,本實施形態之修正路徑86’,係將第2點90’、第1點88’、及交點84’,以上述順序且以最短距離連結之路徑。
路徑修正部110,將關於修正後的加工路徑16之資訊,對程式編輯部106輸出。程式編輯部106,若從路徑修正部110輸入修正後之加工路徑16,則自動編輯加工程式。藉由此處之自動編輯,編輯加工程式,俾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修正後之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直至最終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加工步驟完成為止。此外,編輯加工程式,俾於最終精加工步驟中,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原本之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
程式編輯部106,將自動編輯之加工程式,以可往外部輸出的狀態儲存至記憶體104(步驟S15)。藉由上述內容,結束加工程式的編輯、及加工路徑16的修正處理(END)。
操作者,將儲存於記憶體104之加工程式,輸入至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下稱加工機10’),施行加工對象物14的加工。此處之加工機10’,亦可具備第1實施形態之加工機10所具備的路徑判定部64與路徑修正部66。
加工機10’,藉由進行以本實施形態之編輯裝置94編輯過的加工程式,而於完成至最終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加工步驟為止之時間點中,在加工對象物14的薄板部72形成凸部74及凸部74’。而後,加工機10’,於最終精加工步驟中,將凸部74及凸部74’去除。藉此,加工機10’,與第1實施形態之加工機10同樣地,可抑制在加工對象物14之段差周邊產生傷痕92的情形,並實施加工對象物14的加工。
如此地,依本實施形態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94,則能夠編輯可抑制在加工對象物14之段差周邊產生傷痕92的情形並實施放電加工之加工程式。
(變形例2-1) 亦可與變形例1-1同樣地,改變凸部74之底面的形狀。例如,可使路徑修正部110修正加工路徑16,俾使藉由進行編輯後之加工程式而形成的凸部74之底面的形狀,成為在變形例1-1說明之圖10A或圖10B所示的形狀。藉此,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可抑制在加工對象物14產生傷痕92之情形。
(變形例2-2) 程式編輯部106,亦可編輯加工程式,俾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修正後之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直至既定加工步驟為止,於既定加工步驟之後的加工步驟中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原本之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上述「既定加工步驟」,與變形例1-4同樣地,可包含從複數之加工步驟中的從最終粗加工步驟至最終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精加工步驟為止。
(變形例2-3) 編輯裝置94之路徑判定部108,亦可於路徑判定處理(步驟S13)中,使經由附觸控面板之顯示部56指示的位置,成為邊界線68的位置。藉此,操作者可藉由自身的意願,選擇及設定修正加工路徑16的位置。
(變形例2-4) 上述各實施形態、及各變形例,亦可在不產生矛盾之範圍內適當組合。
[從實施形態獲得之發明] 針對可從上述實施形態及變形例掌握之發明,於下方記載。
<第1發明> 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利用金屬線電極(12)將加工對象物(14)加工,其包含:驅動控制部(58),使該金屬線電極(12)沿著於加工程式設定之加工路徑(16)對於該加工對象物(14)相對移動;路徑判定部(64),判定該加工路徑(16)中,是否包含通過該加工對象物(14)的厚板部(70),與該金屬線電極(12)之延伸方向的厚度較該厚板部(70)更薄之該加工對象物(14)的薄板部(72)之邊界線(68)的直線路徑(78、80);以及路徑修正部(66),於判定為包含該直線路徑(78、80)之情況,修正該加工路徑(16),俾使從該邊界線(68)往外側方向突出的凸部(74、74’)於該薄板部(72)涵蓋既定距離(76)地形成。
藉此,提供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抑制在加工對象物(14)之段差周邊產生傷痕(92)的情形,並實施放電加工。
該路徑修正部(66),亦可在進行將該凸部(74、74’)從該加工對象物(14)去除的加工時,修正該加工路徑(16)俾使每單位時間之該加工對象物(14)的去除量緩緩地變化。藉此,即便在金屬線電極(12)沿著原本之加工路徑(16)通過邊界線(68)以後,每單位時間之加工對象物(14)的去除量急遽改變之情形仍受到抑制。
該加工對象物(14)的加工,亦可包含使該金屬線電極(12)沿著該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並進行放電加工的複數之加工步驟;該驅動控制部(58),使該金屬線電極(12)沿著該路徑修正部(66)修正後之該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直至複數之該加工步驟中的既定加工步驟為止;於較該既定加工步驟之後的該加工步驟中,使該金屬線電極(12)沿著該路徑修正部(66)修正前之該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藉此,於既定加工步驟中,將凸部(74、74’)去除。
該既定加工步驟,亦可為最終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該加工步驟、或粗加工步驟。藉此,於既定加工步驟中,將凸部(74、74’)去除。此外,藉由容許於較最終精加工步驟更為前階段將凸部(74、74’)去除,而可降低在完成後之加工對象物(14)留下凸部(74、74’)的痕跡之疑慮。
該凸部(74、74’)的形狀,亦可為具有以該直線路徑(78、80)與該邊界線(68)的交點(84、84’)、相對於該交點(84、84’)位在與該直線路徑(78、80)垂直之方向的第1點(88、88’)、相對於該交點(84、84’)分隔該既定距離(76)之該加工路徑(16)中的第2點(90、90’)為頂點之略三角形。藉此,在將凸部(74、74’)去除時,每單位時間之加工對象物(14)的去除量緩緩地變化。
該路徑判定部(64),亦可依據該加工對象物(14)的形狀,檢測該邊界線(68)的位置。藉此,路徑判定部(64),可判定加工路徑(16)中是否包含通過厚板部(70)與薄板部(72)之邊界線(68)的直線路徑(78、80)。
該路徑判定部(64),亦可依據該金屬線電極(12)之平均電壓、或在該金屬線電極(12)與該加工對象物(14)之間產生的放電之頻度,在使該金屬線電極(12)沿著該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並將該加工對象物(14)加工時,檢測該邊界線(68)的位置。藉此,例如,即便為操作者忘記邊界線(68)之指定的情況,仍在金屬線電極(12)之相對移動開始後,修正加工路徑(16)。
<第2發明> 一種加工程式編輯裝置(94),編輯設定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10’)所具備的金屬線電極(12)之加工路徑(16)的加工程式,其具備;路徑判定部(108),判定該加工路徑(16)中,是否包含通過加工對象物(14)的厚板部(70),與該金屬線電極(12)之延伸方向的厚度較該厚板部(70)更薄之該加工對象物(14)的薄板部(72)之邊界線(68)的直線路徑(78、80);以及路徑修正部(110),於判定為包含該直線路徑(78、80)之情況,修正該加工路徑(16),俾使從該邊界線(68)往外側方向突出的凸部(74、74’)於該薄板部(72)涵蓋既定距離(76)地形成。
藉此,提供一種加工程式編輯裝置(94),編輯可抑制在加工對象物(14)之段差周邊產生傷痕(92)的情形並實施放電加工之加工程式。
該路徑修正部(110),亦可在進行將該凸部(74、74’)從該加工對象物(14)去除的加工時,修正該加工路徑(16)俾使每單位時間之該加工對象物(14)的去除量緩緩地變化。藉此,即便在金屬線電極(12)沿著原本之加工路徑(16)通過邊界線(68)以後,每單位時間之加工對象物(14)的去除量急遽改變之情形仍受到抑制。
該加工對象物(14)的加工,亦可包含使該金屬線電極(12)沿著該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並進行放電加工的複數之加工步驟;進一步具備編輯該加工程式之程式編輯部(106);該程式編輯部(106),編輯該加工程式,俾使該金屬線電極(12)沿著該路徑修正部(110)所修正過之該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直至複數之該加工步驟中的既定加工步驟為止;且編輯該加工程式,俾於該既定加工步驟之後的該加工步驟中,使該金屬線電極(12)沿著該路徑修正部(110)修正前之該加工路徑(16)相對移動。藉此,於既定加工步驟中,將凸部(74、74’)去除。
該既定加工步驟,亦可為最終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該加工步驟、或粗加工步驟。藉此,於既定加工步驟中,將凸部(74、74’)去除。此外,藉由容許於較最終精加工步驟更為前階段將凸部(74、74’)去除,而可降低在完成後之加工對象物(14)留下凸部(74、74’)的痕跡之疑慮。
該凸部(74、74’)的形狀,亦可為具有以該直線路徑(78、80)與該邊界線(68)的交點(84、84’)、相對於該交點(84、84’)位在與該直線路徑(78、80)垂直之方向的第1點(88、88’)、相對於該交點(84、84’)分隔該既定距離(76)之該加工路徑(16)中的第2點(90、90’)為頂點之略三角形。藉此,在將凸部(74、74’)去除時,每單位時間之加工對象物(14)的去除量緩緩地變化。
該路徑判定部(108),亦可依據該加工對象物(14)的形狀,檢測該邊界線(68)的位置。藉此,路徑判定部(108),可判定加工路徑(16)中是否包含通過厚板部(70)與薄板部(72)之邊界線(68)的直線路徑(78、80)。
亦可具備操作者用於操作該加工程式編輯裝置(94)之操作部(98);該路徑判定部(108),使經由該操作部(98)指示的位置,成為該邊界線(68)的位置。藉此,操作者可藉由自身的意願,選擇及設定修正加工路徑(16)的位置。
10,10’: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加工機) 12:金屬線電極 14:加工對象物 16:加工路徑 18:本體 20:控制裝置 22:供給系統 24:回收系統 26:槽 28:金屬線捲筒 30:制動滾輪 32:制動馬達 34:扭力馬達 36:張力檢測部 38:第1金屬線引導件 40:壓輪 42:饋送滾輪 44:金屬線回收箱 46:第2金屬線引導件 48:伺服馬達 48x:X軸伺服馬達 48y:Y軸伺服馬達 50:支持部 52:處理器 54:記憶體 56:附觸控面板之顯示部 58:驅動控制部 60:加工條件設定部 62:加工控制部 64,108:路徑判定部 66,110:路徑修正部 68:邊界線 70:厚板部 72:薄板部 74,74’:凸部 74a,74a’:表面 76:既定距離 78,80,82:直線路徑 84,84’:交點 86,86’:修正路徑 88,88’:第1點 90,90’:第2點 92:傷痕 94:加工程式編輯裝置(編輯裝置) 96:控制部 98:操作部 100:顯示部 102:處理器 104:記憶體 106:程式編輯部
圖1係第1實施形態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的全體構成圖。 圖2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的電性構成之一部分的方塊圖。 圖3係簡單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控制裝置的構成之方塊圖。 圖4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所進行的處理之流程的一例之流程圖。 圖5係第1實施形態之加工對象物的立體圖。 圖6係第1實施形態之加工對象物的俯視圖。 圖7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藉由路徑修正部所修正過的加工路徑之加工對象物的俯視圖。 圖8係顯示完成至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加工步驟為止之加工對象物的俯視圖。 圖9A係完成最終精加工步驟的狀態之加工對象物的立體圖;圖9B係顯示施行習知技術的加工之加工對象物的一例之圖。 圖10A係顯示完成至變形例1-1之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加工步驟為止之加工對象物的俯視圖;圖10B係顯示變形例1-1之另一例的加工對象物之俯視圖。 圖11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的構成之方塊圖。 圖12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的處理之流程的一例之流程圖。
20:控制裝置
52:處理器
54:記憶體
56:附觸控面板之顯示部
58:驅動控制部
60:加工條件設定部
62:加工控制部
64:路徑判定部
66:路徑修正部

Claims (14)

  1. 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利用金屬線電極(12)將加工對象物(14)加工,包含:驅動控制部(58),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於加工程式設定之加工路徑(16)對於該加工對象物相對移動;路徑判定部(64),判定該加工路徑中,是否包含通過該加工對象物的厚板部(70)、與在該金屬線電極之延伸方向的厚度較該厚板部更薄之該加工對象物的薄板部(72)兩者之邊界線(68)的直線路徑(78、80);以及路徑修正部(66),於判定為包含該直線路徑之情況,修正該加工路徑,俾使從該邊界線往外側方向突出的凸部(74、74’)於該薄板部涵蓋既定距離(76)地形成。
  2. 如請求項第1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其中,該路徑修正部,在進行將該凸部從該加工對象物去除的加工時,修正該加工路徑俾使每單位時間之該加工對象物的去除量緩緩地變化。
  3. 如請求項第1或2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其中,該加工對象物的加工,包含一面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該加工路徑相對移動一面進行放電加工的複數之加工步驟;該驅動控制部,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該路徑修正部所修正過之該加工路徑相對移動,直至複數之該加工步驟中的既定加工步驟為止; 於該既定加工步驟之後的該加工步驟中,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該路徑修正部修正前之該加工路徑相對移動。
  4. 如請求項第3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其中,該既定加工步驟,係最終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該加工步驟、或粗加工步驟。
  5. 如請求項第1或2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其中,該凸部的形狀,係以該直線路徑與該邊界線的交點(84、84’)、相對於該交點位在與該直線路徑垂直之方向的第1點(88、88’)、相對於該交點分隔該既定距離之該加工路徑中的第2點(90、90’)為頂點之略三角形。
  6. 如請求項第1或2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其中,該路徑判定部,依據該加工對象物的形狀,檢測該邊界線的位置。
  7. 如請求項第1或2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其中,該路徑判定部,依據該金屬線電極之平均電壓、或在該金屬線電極與該加工對象物之間產生的放電之頻度,在一面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該加工路徑相對移動一面將該加工對象物加工時,檢測該邊界線的位置。
  8. 一種加工程式編輯裝置,其為對於設定有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10’)所具備的金屬線電極(12)之加工路徑(16)的加工程式進行編輯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94),包含: 路徑判定部(108),判定該加工路徑中,是否包含通過加工對象物(14)的厚板部(70)、與該金屬線電極之延伸方向上的厚度較該厚板部更薄之該加工對象物的薄板部(72)之邊界線(68)的直線路徑(78、80);以及路徑修正部(110),於判定為包含該直線路徑之情況,修正該加工路徑,俾使從該邊界線往外側方向突出的凸部(74、74’)於該薄板部涵蓋既定距離(76)地形成。
  9. 如請求項第8項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其中,該路徑修正部,在進行將該凸部從該加工對象物去除的加工時,修正該加工路徑俾使每單位時間之該加工對象物的去除量緩緩地變化。
  10. 如請求項第8或9項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其中,該加工對象物的加工,包含一面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該加工路徑相對移動一面進行放電加工的複數之加工步驟;該加工程式編輯裝置更包含編輯該加工程式之程式編輯部(106);該程式編輯部,編輯該加工程式,俾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該路徑修正部所修正過之該加工路徑相對移動,直至複數之該加工步驟中的既定加工步驟為止;且編輯該加工程式,俾於該既定加工步驟之後的該加工步驟中,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該路徑修正部修正前之該加工路徑相對移動。
  11. 如請求項第10項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其中,該既定加工步驟,係最終精加工步驟的前一個該加工步驟、或粗加工步驟。
  12. 如請求項第8或9項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其中,該凸部的形狀,係以該直線路徑與該邊界線的交點(84、84’)、相對於該交點位在與該直線路徑垂直之方向的第1點(88、88’)、相對於該交點分隔該既定距離之該加工路徑中的第2點(90、90’)為頂點之略三角形。
  13. 如請求項第8或9項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其中,該路徑判定部,依據該加工對象物的形狀,檢測該邊界線的位置。
  14. 如請求項第8或9項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其中,更包含操作者用來操作該加工程式編輯裝置之操作部(98);該路徑判定部,以經由該操作部指示的位置,作為該邊界線的位置。
TW109107742A 2019-03-12 2020-03-10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加工程式編輯裝置 TWI7458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4915A JP6908647B2 (ja) 2019-03-12 2019-03-12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加工プログラム編集装置
JP2019-044915 2019-03-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9129A TW202039129A (zh) 2020-11-01
TWI745881B true TWI745881B (zh) 2021-11-11

Family

ID=69784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7742A TWI745881B (zh) 2019-03-12 2020-03-10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加工程式編輯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577332B2 (zh)
EP (1) EP3708286B1 (zh)
JP (1) JP6908647B2 (zh)
KR (1) KR102577377B1 (zh)
CN (1) CN111694321A (zh)
TW (1) TWI7458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08647B2 (ja) * 2019-03-12 2021-07-2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加工プログラム編集装置
CN115338490A (zh) * 2021-05-14 2022-11-15 日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加工参数之放电加工装置及放电加工方法
JP7233615B1 (ja) * 2022-02-21 2023-03-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ワイヤ放電加工方法、学習装置および推論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83192A (en) * 1976-12-28 1978-07-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ontrol of wire-cut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ing
EP2272613A2 (en) * 2009-07-07 2011-01-12 Fanuc Ltd Wire-cut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e with function to suppress local production of streaks during finish machining
JP5383192B2 (ja) 2005-08-24 2014-01-08 ミュラー ヴァインガルテン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サーボエレクトリックプレス装置でのプランジャ運動の制御及び調整方法及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2129A (en) * 1979-09-27 1981-05-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ontrol of wire-cut electric spark machining
JP3237895B2 (ja) * 1992-04-30 2001-12-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JP2885228B2 (ja) * 1997-06-02 1999-04-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JP3753865B2 (ja) * 1998-06-04 2006-03-0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モニタ装置
JP4140174B2 (ja) * 2000-06-28 2008-08-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4294638B2 (ja) * 2005-11-29 2009-07-15 株式会社ソディック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方法および数値制御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装置
US20070151954A1 (en) * 2006-01-05 2007-07-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bricating components
US20100017007A1 (en) * 2008-07-18 2010-01-21 Wolfgang Seibol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signing an Electrode Shape for an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Process
US9482057B2 (en) * 2011-09-16 2016-11-01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Cutting elements for earth-boring tools, earth-boring tools including such cutting elem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JP5266401B2 (ja) * 2012-01-20 2013-08-2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電極を傾斜させて放電加工を行う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JP5731613B2 (ja) * 2013-10-18 2015-06-10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
WO2015132936A1 (ja) * 2014-03-06 2015-09-11 株式会社牧野フライス製作所 加工プログラムの生成方法、経路生成装置および放電加工機
JP5877915B2 (ja) 2015-02-23 2016-03-0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を制御する数値制御装置
WO2016159245A1 (ja) * 2015-03-31 2016-10-06 株式会社NejiLaw 通電路付部材及び通電路のパターニング方法、部材変化計測方法
JP6404968B2 (ja) * 2017-03-03 2018-10-1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JP6420398B1 (ja) * 2017-04-07 2018-11-0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プログラム編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885974B2 (ja) * 2019-01-24 2021-06-1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加工プログラム編集装置、ワイヤ電極の移動方法、および、加工プログラムの編集方法
JP6908647B2 (ja) * 2019-03-12 2021-07-2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加工プログラム編集装置
JP2020170225A (ja) * 2019-04-01 2020-10-1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加工情報の表示方法
JP7364358B2 (ja) * 2019-05-20 2023-10-1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83192A (en) * 1976-12-28 1978-07-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ontrol of wire-cut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ing
JP5383192B2 (ja) 2005-08-24 2014-01-08 ミュラー ヴァインガルテン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サーボエレクトリックプレス装置でのプランジャ運動の制御及び調整方法及び装置
EP2272613A2 (en) * 2009-07-07 2011-01-12 Fanuc Ltd Wire-cut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e with function to suppress local production of streaks during finish machining
TW201111080A (en) * 2009-07-07 2011-04-01 Fanuc Ltd Wire-cut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e with function to suppress local production of streaks during finish machin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08647B2 (ja) 2021-07-28
CN111694321A (zh) 2020-09-22
US20200290141A1 (en) 2020-09-17
JP2020146787A (ja) 2020-09-17
TW202039129A (zh) 2020-11-01
KR102577377B1 (ko) 2023-09-11
US11577332B2 (en) 2023-02-14
US20230126897A1 (en) 2023-04-27
EP3708286B1 (en) 2023-04-05
EP3708286A1 (en) 2020-09-16
KR20200109256A (ko)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5881B (zh)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加工程式編輯裝置
JP4140174B2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08260081A (ja)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
US11163290B2 (en) Control device and axial feed control method
JPH06170649A (ja) 数値制御加工装置
CN111468791B (zh) 线放电加工机及线电极的移动方法、加工程序编辑装置及其方法
US10376977B2 (en) Control device,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program edi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H0647172B2 (ja) 自動溶接装置
TW202132028A (zh) 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程式編輯方法
US20230076571A1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pparatus
JP2006227894A (ja) 切削再開方法、切削加工システム及び切削加工用制御装置
EP3819730A1 (en) Program editing device,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and program editing method
JP6760998B2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
JP7290452B2 (ja) 研削プログラム生成装置及び研削プログラム生成方法
CN111796556A (zh) 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装置、线放电加工机及加工信息的显示方法
US11099541B2 (en) Motor control device for performing an axial feed control method
JP4610684B2 (ja) 曲げ加工操作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S63134122A (ja) 数値制御放電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