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2028A - 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程式編輯方法 - Google Patents

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程式編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2028A
TW202132028A TW109138141A TW109138141A TW202132028A TW 202132028 A TW202132028 A TW 202132028A TW 109138141 A TW109138141 A TW 109138141A TW 109138141 A TW109138141 A TW 109138141A TW 202132028 A TW202132028 A TW 20213202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processing
partial
program edi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8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初福晨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2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2028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程式編輯方法。程式編輯裝置(18),在依據複數區塊各自具有之路徑資訊,選出於顯示部(54)顯示之加工路徑(72)中的弧狀之部分路徑(72P)的情況,依據將選出的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的弧之狀態予以變更的操作,計算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的曲率半徑之位移量(80),依據位移量(80),變更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

Description

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程式編輯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規定金屬線電極對於加工對象物之加工路徑的加工程式予以編輯之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程式編輯方法。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根據以加工程式規定之加工路徑,於加工對象物與金屬線電極的極間產生放電,藉以將加工對象物加工。然則,弧狀之加工路徑的情況,加工對象物與金屬線電極的極間之對向面積容易改變,故具有成為與以加工程式規定之加工路徑不同的加工狀態之傾向。
於日本特開第2005-149016號公報,揭露將儲存在程式之角部等自動地修正的裝置。具體而言,由操作者,指定於畫面上顯示之加工路徑的角部中之複數點,若從複數點中選擇1個點,使選出的點移動至希望修正之位置,則裝置將角部自動地修正。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然而,在日本特開第2005-149016號公報揭露之裝置中,操作者,必須指定於畫面上顯示之加工路徑的角部中之複數點,從複數點中選擇1個點,使選出的點移動至希望修正之位置。亦即,有操作手續變多的傾向。
因而,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可減少編輯加工程式的操作手續之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程式編輯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第1態樣為程式編輯裝置,將規定金屬線電極對於加工對象物之加工路徑的加工程式予以編輯;該加工程式,具有和將該加工路徑分割出之複數條部分路徑各自對應的區塊,該區塊各自具有表示對應之該部分路徑的路徑資訊;該程式編輯裝置具備:顯示控制部,依據複數該區塊各自具有之該路徑資訊,將該加工路徑顯示於顯示部;計算部,依據將顯示於該顯示部的該加工路徑中之選出的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或進出部予以變更的操作,計算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或該進出部的位移量;以及變更部,依據該位移量,變更和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或該進出部對應的該區塊。
本發明的第2態樣為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具備:上述程式編輯裝置、加工機本體、及依據該加工程式而控制該加工機本體之控制裝置。
本發明的第3態樣為程式編輯方法,將規定金屬線電極對於加工對象物之加工路徑的加工程式予以編輯;該加工程式,具有和將該加工路徑分割出之複數條部分路徑各自對應的區塊,該區塊各自具有表示對應之該部分路徑的路徑資訊;該程式編輯方法包含:顯示控制步驟,依據複數該區塊各自具有之該路徑資訊,將該加工路徑顯示於顯示部;計算步驟,依據將顯示於該顯示部的該加工路徑中之選出的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或進出部變更的操作,計算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或該進出部的位移量;以及變更步驟,依據該位移量,變更和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或該進出部對應的該區塊。 [本發明之效果]
依本發明之態樣,則能夠以加工程式的區塊為單位,變更加工路徑的弧狀部位,此一結果,相較於個別指定該弧狀部位之複數點的情況,可減少編輯加工程式之操作手續。
上述目的、特徵及優點,應可從參考添附之圖式而說明的下述實施形態之說明簡單地理解。
針對本發明,揭露較佳實施形態,參考添附之圖式並於下方詳細地說明。
[實施形態] 利用圖1,說明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之全體構成。另,在圖1,顯示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具有的軸所延伸之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另,X方向及Y方向於面內彼此垂直,Z方向對X方向及Y方向各自垂直。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係在加工液中對加工對象物W與金屬線電極12的極間施加電壓,產生放電,藉以將加工對象物W加工之工作設備。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具備加工機本體14、控制裝置16、及程式編輯裝置18。
金屬線電極12的材質,例如為鎢系、銅合金系、黃銅系等金屬材料。另一方面,加工對象物W的材質,例如為鐵系材料或超硬材料等金屬材料。
加工機本體14,具備:供給系統20,向加工對象物W(工件、被加工物)供給金屬線電極12;以及回收系統22,將通過加工對象物W之金屬線電極12回收。
供給系統20,具備:金屬線捲筒24,捲繞有未使用之金屬線電極12;扭力馬達26,對金屬線捲筒24給予扭矩;制動片28,對金屬線電極12給予因摩擦而產生的制動力;制動馬達30,對制動片28給予制動扭矩;張力檢測部32,檢測金屬線電極12的張力之大小;以及塊狀導件(上塊狀導件)34,在加工對象物W之上方引導金屬線電極12。
回收系統22,具備:塊狀導件(下塊狀導件)36,在加工對象物W的下方引導金屬線電極12;壓輪38與饋送滾輪40,可夾持金屬線電極12;扭力馬達42,對饋送滾輪40給予扭矩;回收箱44,將藉由壓輪38及饋送滾輪40輸送之金屬線電極12回收。
加工機本體14具備加工槽46,加工槽46可貯存在加工時使用之去離子水或油等加工液。加工槽46,載置於基座部48上。於加工槽46內配置塊狀導件34、36,將加工對象物W設置在塊狀導件34與塊狀導件36之間。將塊狀導件34、36,及加工對象物W,浸漬於貯存在加工槽46的加工液。
塊狀導件34、36,具備支持金屬線電極12之支持部34a、36a。此外,塊狀導件36具備導輥36b,導輥36b改變金屬線電極12的朝向,將其往壓輪38與饋送滾輪40引導。
另,塊狀導件34,將不含渣滓(加工屑)之乾淨的加工液,朝向在金屬線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W形成的極間噴出。藉此,能夠以適合加工之乾淨的液體將極間填滿,可防止由於因應加工而產生的渣滓而使加工精度降低。此外,塊狀導件36,亦可將不含渣滓(加工屑)之乾淨的加工液朝向極間噴出。
控制裝置16,根據加工程式及加工條件而控制加工機本體14。加工程式及加工條件,儲存在控制裝置16所具備的儲存部16A。
加工條件,包含:對加工對象物W與金屬線電極12的極間反覆施加之脈衝電壓的脈衝間隔、每單位時間對該極間施加的平均電壓、金屬線電極12對於加工對象物W之相對移動速度、及金屬線電極12的進給速度等。
另,脈衝間隔,係未對加工對象物W與金屬線電極12的極間施加脈衝電壓之暫停時間。此外,金屬線電極12對於加工對象物W之相對移動速度,係使金屬線電極12對於加工對象物W相對移動時之速度。此外,進給速度,係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金屬線電極12所延伸的方向移動時之速度。
控制裝置16,在對加工對象物W與金屬線電極12的極間施加脈衝電壓之情況,利用儲存在儲存部16A之每單位時間的平均電壓、及脈衝間隔等,控制加工機本體14中之未圖示的電源部。藉此,通過電源部,以既定周期對加工對象物W與金屬線電極12的極間反覆施加脈衝電壓。
控制裝置16,在使金屬線電極12對於加工對象物W相對移動之情況,利用儲存在儲存部16A的加工程式、及金屬線電極12對於加工對象物W之相對移動速度等,控制塊狀導件34、36的馬達。藉此,沿著以加工程式規定之加工路徑,使金屬線電極12對於加工對象物W沿著X方向及Y方向之至少一方相對移動。另,控制裝置16,亦可取代控制塊狀導件34、36的馬達,而控制固定加工對象物W的未圖示之平台的馬達。
控制裝置16,在使金屬線電極12沿著移行方向移動之情況,利用儲存在儲存部16A的進給速度等,控制扭力馬達26、42。藉此,通過扭力馬達26、42,對金屬線捲筒24及饋送滾輪40給予扭矩,將與該金屬線捲筒24及饋送滾輪40接觸之金屬線電極12往移行方向運送。另,金屬線電極12之移行方向(-Z方向),與對於加工對象物W相對移動的金屬線電極12之移動方向(X方向、Y方向),處於交叉的關係。
程式編輯裝置18,編輯加工程式。此處,利用圖2說明程式編輯裝置18之構成。程式編輯裝置18,具備處理器50、輸入部52、顯示部54及儲存部56。
處理器50,處理資訊;作為處理器50之具體例,可列舉CPU或GPU等。輸入部52,將資訊輸入;使用在操作者的操作。作為輸入部52之具體例,可列舉滑鼠、鍵盤、或配置於顯示部54的顯示畫面上之觸控面板等。顯示部54,顯示資訊;作為顯示部54之具體例,可列舉液晶顯示器。儲存部56,儲存資訊;作為儲存部56之具體例,可列舉硬碟等。於儲存部56儲存基本軟體,基本軟體係用於實行將加工程式予以編輯之程式編輯處理。
處理器50,實行儲存在儲存部56的基本軟體之情況,讀取儲存在控制裝置16之儲存部16A的加工程式,實行將所讀取的加工程式予以編輯之程式編輯處理。此一情況,處理器50,作為顯示控制部60、計算部62及變更部64而作用。
顯示控制部60,解析從解析控制裝置16之儲存部16A讀取的加工程式。在加工程式,將加工路徑分割為複數條部分路徑,以區塊為單位,規定作為顯示分割出之各複數條部分路徑的路徑資訊。亦即,加工程式,具有與將加工路徑分割出之複數條部分路徑各自對應的區塊,區塊各自具有表示對應之部分路徑的路徑資訊。
顯示控制部60,藉由解析加工程式而辨識複數區塊各自具有之路徑資訊,依據辨識出之路徑資訊,例如如圖3所示地,在顯示部54顯示加工路徑72。
此處,操作者,可利用輸入部52,對在顯示部54顯示之加工路徑72中的弧狀之部分路徑72P,施行變更弧之狀態的形狀變更操作。在如同圖3之例子般,弧狀之部分路徑72P為複數條的情況,操作者,可對於弧狀之部分路徑72P各自施行形狀變更操作。另,弧狀之部分路徑72P,包含:往加工路徑72之內側凹入的弧狀(內角)之部分路徑72Pi、及往加工路徑72之外側突出的弧狀(外角)之部分路徑72Po。
輸入部52為觸控面板的情況,藉由將操作對象之部分路徑72P觸控滑動,而可施行形狀變更操作。因此,輸入部52為觸控面板的情況,對於操作者而言,能夠以彷彿使在顯示部54顯示的弧狀之部分路徑72P實際移動的方式直觀地操作。
顯示控制部60,在選出弧狀之部分路徑72P的情況,例如如圖4所示地,強調選出的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藉此,可使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清晰,對於操作者而言,變得容易了解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
另,並未特別限定於強調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的態樣。例如,如圖4之例示般地,顯示控制部60,亦可藉由顯示將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放大的放大畫面74之態樣,而強調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此外,顯示控制部60,亦可藉由使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的顏色與選擇對象以外之部分路徑72P的顏色不同之態樣,而強調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此外,顯示控制部60,亦可藉由使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的線寬,較選擇對象以外之部分路徑72P的線寬更粗之態樣,而強調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此外,顯示控制部60,亦可將上述至少2個態樣組合,而強調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
顯示控制部60,在選出弧狀之部分路徑72P的情況,亦可強調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並且將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顯示在顯示部54。
在圖4之例示中,顯示控制部60,於顯示畫面76之右側顯示加工路徑72,於顯示畫面76之左側顯示展示路徑資訊的顯示欄78。此外,顯示控制部60,對於顯示欄78,顯示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及與該部分路徑72P連結之部分路徑72P各自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另,顯示控制部60,在展示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及與該部分路徑72P連結之部分路徑72P各自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的情況,亦可強調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在圖4之例示中,於顯示欄78中,反白顯示之部分的「R」表示弧狀地加工之路徑部位,「R」之右側的「0.3」表示曲率半徑之數值。
顯示控制部60,在對於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施行形狀變更操作的情況,例如如圖5所示地,以追隨形狀變更操作的方式,變更強調的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的顯示。藉此,可使形狀變更操作的操作狀態清晰,對於操作者而言,變得容易了解操作狀態。
此外,顯示控制部60,在對於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施行形狀變更操作的情況,將相對於變更前的變更後之部分路徑72P的曲率半徑之位移量80,顯示於顯示部54。藉此,可明白藉由形狀變更操作而使部分路徑72P的曲率半徑改變何種程度,對於操作者而言,變得容易了解曲率半徑之變更程度。另,位移量80,係藉由計算部62計算。
進一步,顯示控制部60,在對於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施行形狀變更操作的情況,於顯示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路徑資訊時,因應形狀變更操作,將該路徑資訊所包含之曲率半徑更新藉以變更。另,應變更之曲率半徑,係藉由變更部64計算。在圖5之例示,「R」之右側的「0.XXX」表示變更過之曲率半徑的數值。
計算部62,在選出弧狀之部分路徑72P的情況,依據對於選出的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的形狀變更操作,計算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的曲率半徑之位移量80。
計算部62,依據從輸入部52輸出的操作訊號,識別從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的選擇位置算起之操作量(移動量)82及操作方向(移動方向)84。此外,計算部62,從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識別曲率半徑及形狀種類。形狀種類,包含:往加工路徑72之內側凹入的弧狀(內角)、及往加工路徑72之外側突出的弧狀(外角)。
計算部62,依據識別出之操作量(移動量)82、操作方向(移動方向)84、曲率半徑及形狀種類,計算相對於變更前的變更後之部分路徑72P的曲率半徑之位移量80。
形狀種類為內角的情況,若從選擇位置往加工路徑72之外側的操作方向(移動方向)84操作之操作量(移動量)82越大,則相對於變更前之變更後的曲率半徑之位移量80變大。另一方面,若從選擇位置往加工路徑72之內側的操作方向(移動方向)84操作之操作量(移動量)82越大,則相對於變更前之變更後的曲率半徑之位移量80變大。
形狀種類為外角的情況,若從選擇位置往加工路徑72之外側的操作方向(移動方向)84操作之操作量(移動量)82越大,則相對於變更前之變更後的曲率半徑之位移量80變大。另一方面,若從選擇位置往加工路徑72之內側的操作方向(移動方向)84操作之操作量(移動量)82越大,則相對於變更前之變更後的曲率半徑之位移量80變大。
另,位移量80,有與在顯示部54上的曲率半徑之位移量不同的情況。此一情況,若使源自於在顯示部54顯示時與實際上的尺寸差異之係數為α,使位移量80為X,使在顯示部54上的曲率半徑之位移量為Y,則計算部62,可利用「X=α×Y」的關係式,將位移量80計算。
變更部64,依據計算部62所計算之位移量80,變更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變更部64,從變更前的曲率半徑加上或減去位移量80,藉以計算曲率半徑,將在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設定的當下之曲率半徑,變更為計算之曲率半徑。另,變更前的曲率半徑,係於顯示部54顯示加工路徑72時,在路徑資訊設定之基準的曲率半徑。
接著,對於程式編輯裝置18之程式編輯方法,利用圖6,說明程式編輯裝置18中之程式編輯處理的流程。
程式編輯處理,從輸入部52收到編輯加工程式之編輯命令時,前往步驟S1。
於步驟S1中,顯示控制部60,依據編輯對象之加工程式中的複數區塊各自具有之路徑資訊,於顯示部54顯示加工路徑72。若將加工路徑72顯示於顯示部54,則程式編輯處理,前往步驟S2。
於步驟S2中,顯示控制部60及計算部62,使監視從輸入部52輸出之操作訊號的處理開始。顯示控制部60,在檢測到選擇弧狀之部分路徑72P的選擇操作之情況,強調選出之部分路徑72P。此外,在顯示控制部60及計算部62檢測到對於選出的弧狀之部分路徑72P的形狀變更操作之情況,程式編輯處理,前往步驟S3。
於步驟S3中,顯示控制部60,開始顯示變更處理:以追隨形狀變更操作的方式,將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的顯示予以變更。計算部62,開始位移量計算處理:依據對於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的形狀變更操作,將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的曲率半徑之位移量80計算。若步驟S3的處理開始,則程式編輯處理,前往步驟S4。
於步驟S4中,變更部64,開始資訊變更處理:依據以步驟S3計算之位移量80,將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區塊內之曲率半徑)予以變更。顯示控制部60,開始顯示處理:將以步驟S3計算之位移量80,顯示於顯示部54。另,顯示控制部60,在將展示路徑資訊的顯示欄78與加工路徑72一同顯示之情況,使將展示在該顯示欄78之路徑資訊的曲率半徑變更為變更部64所變更之區塊的曲率半徑之處理,與上述顯示處理一同開始。若步驟S4的處理開始,則程式編輯處理,前往步驟S5。
於步驟S5中,顯示控制部60及計算部62,依據從輸入部52輸出之操作訊號,判定是否使在步驟S3、S4開始的處理繼續。此處,顯示控制部60及計算部62,在檢測到形狀變更操作之情況,判定為使在步驟S3、S4開始的處理繼續。此一情況,程式編輯處理,返回步驟S3。另一方面,顯示控制部60及計算部62,在未檢測到形狀變更操作之情況,判定為不繼續在步驟S3、S4開始的處理。此一情況,顯示控制部60、計算部62及變更部64,結束在步驟S3、S4開始的處理,而程式編輯處理,前往步驟S6。
於步驟S6中,顯示控制部60,判定是否繼續加工程式的編輯。此處,例如,在並未從輸入部52收到結束加工程式的編輯之結束命令的情況,顯示控制部60,判定為使加工程式的編輯繼續。此一情況,程式編輯處理,返回步驟S2。另一方面,例如,在從輸入部52收到結束加工程式的編輯之結束命令的情況,顯示控制部60,判定為不繼續加工程式的編輯。此一情況,顯示控制部60,使在步驟S1顯示之加工路徑72成為不顯示。其後,結束程式編輯處理。
[變形例] 上述實施形態,亦可如同下述地變形。
(變形例1) 在上述實施形態,變更部64,藉由變更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的曲率半徑,而變更該區塊。在本變形例,變更部64,藉由對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附加加工條件之修正量,而變更該區塊。
加工條件,係在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之控制裝置16設定,儲存於控制裝置16之儲存部16A。加工條件,在本變形例為金屬線電極12的進給速度。
變更部64,依據計算部62所計算之選擇對象的部分路徑72P之位移量80,求出金屬線電極12的進給速度之修正量。變更部64,具體而言,求出若位移量80變得越大則將金屬線電極12的進給速度減緩之修正量。變更部64,若求出修正量,則將求出之修正量,附加至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如此地,亦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可個別變更弧狀之部分路徑72P的加工狀態。
另,將展示路徑資訊的顯示欄78,與加工路徑72一同顯示之情況,顯示控制部60,例如如圖7所示地,於在顯示欄78展示之路徑資訊,顯示變更部64附加至路徑資訊之修正量。在圖7之例示,於顯示欄78中,反白顯示之部分的「Z」表示變更金屬線電極12的進給速度而予以加工之路徑部位,「Z」之右側的「○○」表示修正量之數值。
(變形例2) 亦可取代上述變形例1中之金屬線電極12的進給速度,應用暫停時間。暫停時間,係對加工對象物W與金屬線電極12間反覆施加之脈衝電壓的脈衝間隔。應用暫停時間作為加工條件的情況,變更部64,求出若位移量80變得越大則將暫停時間縮短之修正量。如此地,亦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可個別變更弧狀之部分路徑72P的加工狀態。
(變形例3) 亦可取代上述變形例1中之金屬線電極12的進給速度,應用每單位時間施加的平均電壓。每單位時間施加的平均電壓,係在每單位時間反覆施加之脈衝電壓的總量之平均。應用每單位時間施加的平均電壓作為加工條件之情況,變更部64,求出若位移量80變得越大則使每單位時間施加的平均電壓增高之修正量。如此地,亦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可個別變更弧狀之部分路徑72P的加工狀態。
(變形例4) 亦可除了上述變形例1中之金屬線電極12的進給速度以外,亦應用變形例2的暫停時間、變形例3之每單位時間施加的平均電壓之一方或雙方。藉由將複數個加工條件之修正量附加至路徑資訊,相較於將1個加工條件之修正量附加至路徑資訊的情況,變得容易將弧狀之部分路徑72P的加工狀態微調整。
(變形例5) 變更部64,亦可變更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的曲率半徑,並且將加工條件之修正量附加至該路徑資訊。藉此,可將弧狀之部分路徑72P的加工狀態微調整。
(變形例6) 變更部64,亦可具有:第1模式,將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的曲率半徑予以變更;以及第2模式,將加工條件之修正量附加至該路徑資訊。在本變形例,變更部64,例如,實行因應利用輸入部52之操作者的選擇操作所選出之第1模式或第2模式。藉此,可因應弧狀之部分路徑72P的形狀或加工對象物W的材料等,選擇第1模式及第2模式,調整弧狀之部分路徑72P的加工狀態。
(變形例7) 變更部64,亦可除了變更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以外,亦變更和與該部分路徑72P類似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本變形例之情況,在處理器50,新設置作為取得部而作用的元件:將與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類似的部分路徑72P,取得作為類似部分路徑。
取得部,亦可將由操作者指定的1或2條以上之部分路徑72P,取得作為類似部分路徑。此外,取得部,亦可將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的曲率半徑之差位於既定範圍內的1或2條以上之部分路徑72P,取得作為類似部分路徑。
變更部64,將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以及和取得部所取得作為類似部分路徑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予以變更。藉此,可將弧狀的形狀相似之部分路徑72P的加工狀態一併變更。
(變形例8) 圖8係例示變形例8的程式編輯之樣子的圖。在圖8,對於與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之構成同等的構成,給予同一符號。另,在本變形例,省略與上述實施形態重複的說明。
在本變形例,於顯示部54顯示之加工路徑72中,選擇進出部72A,施行將選出的進出部72A之位置予以變更的操作(位置變更操作)。顯示控制部60,在選出進出部72A的情況,強調選出之進出部72A。
在本變形例,顯示控制部60,藉由顯示將包含進出部72A的附近之部分路徑放大的放大畫面74,而強調進出部72A。此外,在本變形例,顯示控制部60,與放大畫面74一同,於顯示欄78,顯示和包含進出部72A之部分路徑、及與該部分路徑連結之部分路徑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在圖8之例示,將包含進出部72A之部分路徑的路徑資訊反白顯示。反白顯示之部分的「X0.Y-XXX.」,表示進出部72A之位置。
顯示控制部60,在對於進出部72A施行位置變更操作之情況,變更進出部72A的顯示。此一情況,顯示控制部60,將使進出部72A顯示之操作方向84,限定為從進出部72A往加工開始部72S(或加工結束部72E)之第1操作方向84a、及與第1操作方向84a相反之第2操作方向84b。亦即,顯示控制部60,以追隨位置變更操作中之第1操作方向84a或第2操作方向84b的方式,變更進出部72A的顯示。例如,將圖8例示之進出部72A往紙面右上方進行位置變更操作的情況,以僅往上方(第1操作方向84a)而不往紙面之右側追隨的方式,變更進出部72A的顯示。
此外,顯示控制部60,在對於進出部72A施行位置變更操作之情況,將相對於變更前的變更後之第1操作方向84a或第2操作方向84b的位置之位移量80,顯示於顯示部54。此一情況,顯示控制部60,於顯示欄78中,使反白顯示之進出部72A的位置,和位移量80對應而更新。
計算部62,在選出進出部72A的情況,依據對於選出之進出部72A的操作(位置變更操作),計算進出部72A之位移量80。亦即,計算部62,依據從輸入部52輸出之操作訊號,識別從進出部72A的選擇位置算起之操作量(移動量)82及操作方向(移動方向)84,依據識別出之操作量(移動量)82及操作方向(移動方向)84,計算相對於變更前的變更後之第1操作方向84a或第2操作方向84b的位置之位移量80。
另,位移量80,有與在顯示部54上的位置之位移量不同的情況。此一情況,若使源自於在顯示部54顯示時與實際上的尺寸差異之係數為α,使位移量80為x,使在顯示部54上的位置之位移量為y,則計算部62,可利用「x=α×y」的關係式,將位移量80計算。
變更部64,依據計算部62所計算之位移量80,將在和進出部72A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設定的進出部72A之位置,變更為以計算部62計算之位置。另,變更前之位置,係於顯示部54顯示加工路徑72時,在路徑資訊設定之基準的位置。
如此地,依本變形例,則依據藉由將於顯示部54顯示之加工路徑72的進出部72A之位置變更的操作(位置變更操作)而變更之位移量80,可變更和該進出部72A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
(變形例9) 圖9係顯示變形例9之調整畫面例的圖。顯示控制部60,亦可取代放大畫面74,而顯示將弧狀之部分路徑72P或進出部72A予以調整的調整畫面90。調整畫面90,具備用於調整外角之外角調整欄90A、用於調整內角之內角調整欄90B、及用於調整進出部72A之進出部調整欄90C。於外角調整欄90A、內角調整欄90B、及進出部調整欄90C,各自設置增量按鍵B1及減量按鍵B2。
若按壓外角調整欄90A或內角調整欄90B的增量按鍵B1之次數越多,或按壓停留(長按)之時間越長,則計算部62所計算的曲率半徑之位移量80變大。另一方面,若按壓外角調整欄90A或內角調整欄90B的減量按鍵B2之次數越多,或按壓停留(長按)之時間越長,則計算部62所計算的曲率半徑之位移量80變大。因此,對調整畫面90操作,亦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可變更和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
若按壓進出部調整欄90C的增量按鍵B1之次數越多,或按壓停留(長按)之時間越長,則計算部62所計算之往第1操作方向84a的位置之位移量80變大。另一方面,若按壓進出部調整欄90C的減量按鍵B2之次數越多,或按壓停留(長按)之時間越長,則計算部62所計算之往第2操作方向84b的位置之位移量80變大。因此,即便對調整畫面90操作,仍與上述變形例8同樣地,可變更和進出部72A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
另,調整畫面90的增量按鍵B1及減量按鍵B2,亦可如圖10所示地,取代為量表GE、及將量表GE滑動的滑動件SD。另,滑動件SD之初始位置,係量表GE的「0」之位置,若滑動件SD從該位置越往+側遠離,則計算部62所計算之曲率半徑、或往第1操作方向84a的位置之位移量80變大。此外,若滑動件SD從量表GE的「0」之位置越往-側遠離,則曲率半徑之位移量80變小,或往第2操作方向84b的位置之位移量80變大。
(變形例10) 亦可將上述實施形態及變形例,在不產生矛盾之範圍任意組合。
[發明] 作為可從上述實施形態及變形例掌握之發明,於下方記述第1發明、第2發明及第3發明。
(第1發明) 第1發明為程式編輯裝置(18),將規定金屬線電極(12)對於加工對象物(W)之加工路徑(72)的加工程式予以編輯。加工程式,具有和將加工路徑(72)分割出之複數條部分路徑(72P)各自對應的區塊,區塊各自具有表示對應之部分路徑(72P)的路徑資訊。程式編輯裝置(18),具備,顯示控制部(60),依據複數區塊各自具有之路徑資訊,將加工路徑(72)顯示於顯示部(54);計算部(62),依據將顯示於顯示部(54)的加工路徑(72)中之選出的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或進出部(72A)予以變更的操作,計算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或進出部(72A)的位移量(80);以及變更部(64),依據位移量(80),變更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或進出部(72A)對應的區塊。
藉此,能夠以加工程式的區塊為單位,變更加工路徑(72)的弧狀部位,此一結果,相較於個別指定該弧狀部位之複數點的情況,可減少編輯加工程式之操作手續。
變更部(64),亦可變更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的曲率半徑。藉此,可直接地變更加工路徑(72)之弧狀部位,變得容易調整該弧狀部位的加工狀態。
變更部(64),亦可將在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之控制裝置(16)設定的加工條件之修正量,附加至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藉此,可間接地變更加工路徑(72)之弧狀部位,變得容易將該弧狀部位的加工狀態微調整。
變更部(64),亦可實行第1模式及第2模式之其中任一模式:該第1模式,變更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的曲率半徑;該第2模式,將在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之控制裝置(16)設定的加工條件之修正量,附加至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藉此,可因應弧狀之部分路徑(72P)的形狀、加工對象物(W)的材料等,選擇第1模式及第2模式,調整弧狀部位的加工狀態。
加工條件,亦可包含金屬線電極(12)的進給速度、在加工對象物(W)與金屬線電極(12)間反覆施加之脈衝電壓的脈衝間隔、及每單位時間施加的平均電壓其中至少一種;變更部(64),亦可附加將進給速度、脈衝間隔、及平均電壓其中至少一種予以修正的修正量。藉此,可將弧狀部位的加工狀態微調整。
用於施行操作之輸入部(52),亦可為於顯示部(54)的顯示畫面上設置之觸控面板。藉此,對於操作者而言,能夠以彷彿使在顯示部(54)顯示的弧狀之部分路徑(72P)實際移動的方式直觀地操作。
顯示控制部(60),亦可強調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以追隨操作的方式,變更強調之部分路徑(72P)的顯示。藉此,可使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清晰,此外,可使操作之操作狀態清晰。
顯示控制部(60),亦可顯示計算部(62)所計算之位移量(80)。藉此,可明白藉由操作而使位移量(80)改變何種程度,對於操作者而言,可簡單地了解變更程度。
程式編輯裝置(18)亦可具備取得部,其將與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類似的部分路徑(72P),取得作為類似部分路徑;變更部(64),亦可將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以及和取得部所取得作為類似部分路徑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予以變更。藉此,可將弧狀的形狀相似之部分路徑(72P)的加工狀態一併變更。
取得部,亦可將操作者由指定的1或2條以上之部分路徑(72P),取得作為類似部分路徑。藉此,可因應操作者的意向而將變更加工狀態之部分路徑(72P)彙整。
取得部,亦可將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的曲率半徑之差位於既定範圍內的1或2條以上之部分路徑(72P),取得作為類似部分路徑。藉此,可將自動地變更加工狀態之部分路徑(72P)彙整。
(第2發明) 第2發明為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具備上述程式編輯裝置(18)、加工機本體(14)、及依據加工程式而控制加工機本體(14)之控制裝置(16)。
藉由具備上述程式編輯裝置(18),而能夠以加工程式的區塊為單位而變更加工路徑(72)的弧狀部位,此一結果,相較於個別指定該弧狀部位之複數點的情況,可減少編輯加工程式之操作手續。
(第3發明) 第3發明為程式編輯方法,將規定金屬線電極(12)對於加工對象物(W)之加工路徑(72)的加工程式予以編輯。加工程式,具有和將加工路徑(72)分割出之複數條部分路徑(72P)各自對應的區塊,區塊各自具有表示對應之部分路徑(72P)的路徑資訊。程式編輯方法,包含:顯示控制步驟(S1),依據複數區塊各自具有之路徑資訊,將加工路徑(72)顯示於顯示部(54);計算步驟(S3),依據將顯示於顯示部(54)的加工路徑(72)中之選出的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或進出部(72A)予以變更的操作,計算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或進出部(72A)的位移量(80);以及變更步驟(S4),依據位移量(80),變更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或進出部(72A)對應的區塊。
藉此,能夠以加工程式的區塊為單位而變更加工路徑(72)的弧狀部位,此一結果,相較於個別指定該弧狀部位之複數點的情況,可減少編輯加工程式之操作手續。
變更步驟(S4),亦可變更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的曲率半徑。藉此,可直接地變更加工路徑(72)之弧狀部位,變得容易調整該弧狀部位的加工狀態。
變更步驟(S4),亦可將在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之控制裝置(16)設定的加工條件之修正量,附加至和選擇對象之部分路徑(72P)對應的區塊所具有之路徑資訊。藉此,可間接地變更加工路徑(72)之弧狀部位,變得容易將該弧狀部位的加工狀態微調整。
10:金屬線放電加工機 12:金屬線電極 14:加工機本體 16:控制裝置 16A,56:儲存部 18:程式編輯裝置 20:供給系統 22:回收系統 24:金屬線捲筒 26,42:扭力馬達 28:制動片 30:制動馬達 32:張力檢測部 34,36:塊狀導件 34a,36a:支持部 36b:導輥 38:壓輪 40:饋送滾輪 44:回收箱 46:加工槽 48:基座部 50:處理器 52:輸入部 54:顯示部 60:顯示控制部 62:計算部 64:變更部 72:加工路徑 72A:進出部 72E:加工結束部 72P,72Pi,72Po:部分路徑 72S:加工開始部 74: 放大畫面 76:顯示畫面 78:顯示欄 80:位移量 82:操作量(移動量) 84:操作方向(移動方向) 84a:第1操作方向 84b:第2操作方向 90:調整畫面 90A:外角調整欄 90B:內角調整欄 90C:進出部調整欄 B1:增量按鍵 B2:減量按鍵 GE:量表 SD:滑動件 W:加工對象物
圖1係示意實施形態的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之構成的圖。 圖2係示意程式編輯裝置之構成的圖。 圖3係顯式加工路徑之顯示例的圖。 圖4係例示程式編輯之第1樣子的圖。 圖5係例示程式編輯之第2樣子的圖。 圖6係顯示程式編輯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 圖7係例示變形例1之顯示欄的圖。 圖8係例示變形例8的程式編輯之樣子的圖。 圖9係顯示變形例9之調整畫面例的圖。 圖10係顯示變形例9之另一調整畫面例的圖。
18:程式編輯裝置
50:處理器
52:輸入部
54:顯示部
56:儲存部
60:顯示控制部
62:計算部
64:變更部

Claims (15)

  1. 一種程式編輯裝置(18),將規定金屬線電極(12)對於加工對象物(W)之加工路徑(72)的加工程式予以編輯; 該加工程式,具有和將該加工路徑分割出之複數條部分路徑(72P)各自對應的區塊,該區塊各自具有表示對應之該部分路徑的路徑資訊; 該程式編輯裝置(18),包含: 顯示控制部(60),依據複數該區塊各自具有之該路徑資訊,將該加工路徑顯示於顯示部(54); 計算部(62),依據將顯示於該顯示部的該加工路徑中之選出的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或進出部(72A)予以變更的操作,計算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或該進出部的位移量(80);以及 變更部(64),依據該位移量,將和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或該進出部對應的該區塊予以變更。
  2. 如請求項1之程式編輯裝置,其中, 該變更部,將和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對應的該區塊所具有之該路徑資訊的曲率半徑予以變更。
  3. 如請求項1或2之程式編輯裝置,其中, 該變更部,將在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之控制裝置(16)設定的加工條件之修正量,附加至和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對應的該區塊所具有之該路徑資訊。
  4. 如請求項1之程式編輯裝置,其中, 該變更部,實行第1模式及第2模式之其中任一模式:該第1模式,將該區塊所具有之該路徑資訊的曲率半徑予以變更;該第2模式,將在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之控制裝置設定的加工條件之修正量,附加至該區塊所具有之該路徑資訊。
  5. 如請求項3或4之程式編輯裝置,其中, 該加工條件,包含該金屬線電極的進給速度、在該加工對象物與該金屬線電極間反覆施加之脈衝電壓的脈衝間隔、及每單位時間施加的平均電壓其中至少一種; 該變更部,附加將該進給速度、該脈衝間隔、及該平均電壓其中至少一種予以修正的修正量。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程式編輯裝置,其中, 用於施行該操作之輸入部(52),係於該顯示部的顯示畫面上設置之觸控面板。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程式編輯裝置,其中, 該顯示控制部,強調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以追隨該操作的方式,變更強調之該部分路徑的顯示。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程式編輯裝置,其中, 該顯示控制部,顯示該計算部所計算之該位移量。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程式編輯裝置,其中, 更包含取得部,其將與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類似的該部分路徑,取得作為類似部分路徑; 該變更部,將和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對應的該區塊、及和該取得部所取得作為該類似部分路徑之該部分路徑對應的該區塊予以變更。
  10. 如請求項9之程式編輯裝置,其中, 該取得部,將由操作者指定的1或2條以上之該部分路徑,取得作為該類似部分路徑。
  11. 如請求項9之程式編輯裝置,其中, 該取得部,將和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對應的該區塊所具有之該路徑資訊的該曲率半徑之差位於既定範圍內的1或2條以上之該部分路徑,取得作為該類似部分路徑。
  12. 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包含: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程式編輯裝置、加工機本體(14)、及依據該加工程式而控制該加工機本體之控制裝置。
  13. 一種程式編輯方法,用以將規定金屬線電極對於加工對象物之加工路徑的加工程式予以編輯; 該加工程式,具有和將該加工路徑分割出之複數條部分路徑各自對應的區塊,該區塊各自具有表示對應之該部分路徑的路徑資訊; 該程式編輯方法包含: 顯示控制步驟(S1),依據複數該區塊各自具有之該路徑資訊,將該加工路徑顯示於顯示部; 計算步驟(S3),依據將顯示於該顯示部的該加工路徑中之選出的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或進出部予以變更的操作,計算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或該進出部的位移量;以及 變更步驟(S4),依據該位移量,將和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或該進出部對應的該區塊予以變更。
  14. 如請求項13之程式編輯方法,其中, 該變更步驟,將和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對應的該區塊所具有之該路徑資訊的曲率半徑予以變更。
  15. 如請求項13或14之程式編輯方法,其中, 該變更步驟,將在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之控制裝置設定的加工條件之修正量,附加至和選擇對象之該部分路徑對應的該區塊所具有之該路徑資訊。
TW109138141A 2019-11-08 2020-11-03 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程式編輯方法 TW2021320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03211 2019-11-08
JP2019-203211 2019-11-08
JP2020060204A JP7372191B2 (ja) 2019-11-08 2020-03-30 プログラム編集装置、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プログラム編集方法
JP2020-060204 2020-03-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2028A true TW202132028A (zh) 2021-09-01

Family

ID=75899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8141A TW202132028A (zh) 2019-11-08 2020-11-03 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程式編輯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72191B2 (zh)
TW (1) TW20213202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07574A1 (ja) * 2021-07-27 2023-0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制御装置およびロボット制御方法
JP7149399B1 (ja) 2021-10-14 2022-10-06 西部電機株式会社 加工処理装置及び加工条件設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4728A (ja) * 1997-10-14 1999-04-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放電加工機
JP2004122334A (ja) 2002-10-07 2004-04-22 Sodick Co Ltd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における加工プログラム軌跡のデータを作成する方法および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装置の数値制御装置
JP4298764B2 (ja) * 2007-04-10 2009-07-22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
JP5689431B2 (ja) * 2012-03-12 2015-03-2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指令によって加工経路の補正を行う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72191B2 (ja) 2023-10-31
JP2021074862A (ja) 2021-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132028A (zh) 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程式編輯方法
TWI745881B (zh)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加工程式編輯裝置
EP3620874B1 (en) Control device and axial feed control method
TW201328804A (zh) 線放電加工裝置
JPS63229228A (ja) ワイヤカツト放電加工機
US10376977B2 (en) Control device,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program edi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H0647172B2 (ja) 自動溶接装置
EP3819730A1 (en) Program editing device,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and program editing method
US11642734B2 (en)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machining program editor, wire electrode moving method and machining program editing method
JP6695518B1 (ja) 機械学習装置、数値制御装置、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機械学習方法
US20230076571A1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pparatus
JP5025984B2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1998997B2 (en)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and machining program editor
JPH07136855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JP7364736B2 (ja) 制御装置、演算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US11099541B2 (en) Motor control device for performing an axial feed control method
JP2020001139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
JPH10263933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方法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JP4610684B2 (ja) 曲げ加工操作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TW202039130A (zh)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
CN117120198A (zh) 数值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