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3319B - 床裝置 - Google Patents

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3319B
TWI743319B TW107106343A TW107106343A TWI743319B TW I743319 B TWI743319 B TW I743319B TW 107106343 A TW107106343 A TW 107106343A TW 107106343 A TW107106343 A TW 107106343A TW I743319 B TWI743319 B TW I7433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d
frame
bed board
pair
sw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6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6528A (zh
Inventor
長瀨史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法蘭西床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395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5041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874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5857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2290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9765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法蘭西床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法蘭西床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6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6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3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331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08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tiltable around longitudinal axis, e.g. for rol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床裝置,可於已使背床部立起的狀態下,使床板體往左右方向傾斜。床裝置具備:搖動框架,可傾斜地支撐於床框架,並且於上表面設置有床板體;搖動用驅動源,驅動搖動框架往寬度方向傾斜;背升起用驅動源,設置於搖動框架,將床板體的長邊方向的一端部側進行起伏驅動;及控制裝置,控制搖動框架的傾斜驅動及床板體的起伏驅動。控制裝置藉由手動模式及手動限制模式,來控制搖動用驅動源及背升起用驅動源,其中手動模式可於搖動框架及床板體中之一者處於水平狀態時驅動另一者,手動限制模式可於搖動框架及床板體中之一者在限制的範圍內被驅動的狀態下,在限制的範圍內驅動另一者。

Description

床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床裝置,其構成可使利用者所仰臥的床板體進行上下驅動、背升起驅動,或往寬度方向進行搖動驅動。
發明背景 例如無法自行翻身或起身的老人或病人等利用者,必須在床裝置的床墊上長期維持仰臥的狀態。當利用者長期維持仰臥的姿勢時,身體的背面尤其是臀部可能引起褥瘡,增加痛苦。
為了防止褥瘡,宜適當變換利用者的體位。例如已提案專利文獻1至4所示的床裝置,用以可適當變換利用者的體位。專利文獻1至4所記載的床裝置具有基座框架,於該基座框架,可上下驅動地設置上下框架。於上下框架,可往寬度方向搖動地支撐搖動框架(旋轉框架)。搖動框架是由設置於上下框架的搖動驅動機構,採用以寬度方向一端部或另一端部為支點,往寬度方向搖動的方式驅動。
例如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搖動框架的上表面設有床板體。該床板體具有中央床板及側部床板,其中前述側部床板分別僅可往上方旋動地連結於該中央床板的兩側。中央床板是對於長邊方向分割成複數個床部,可旋動地相互連結。其中位於長邊方向大致中央的1個床部安裝固定於搖動框架。
因此,若搖動框架由搖動驅動機構往傾斜方向驅動,則寬度方向一端側,亦即位於傾動方向的下側的一側部床板的下面抵接於設置於上下框架的寬度方向的端部的抵接構件,並往與搖動框架的傾動方向相反的方向,亦即往上方折曲。
藉此,若使搖動框架往左右方向傾動,則仰臥於床板體上的病患等利用者一面藉由往上方折曲的側部床板阻止摔落,一面變換體位,從而防止褥瘡。
於搖動框架設置有起伏驅動裝置,將床板體進行起伏驅動(背升起驅動及腳升起驅動)。該起伏驅動裝置將床板體被分割成複數個的床部,從水平狀態往立起方向驅動。藉此,仰臥於床板體上的利用者會由床部支撐在上半身抬起的狀態。
然而,對仰臥於床板體上的病患進行例如飲食的照護或看護等時,有時會使起伏驅動裝置動作來抬起利用者的上半身。除此之外,有時會要求讓上半身已抬起的病患的身體往橫向傾斜。
作為具體例,對於無法經口攝取或充分經口攝取的病患,利用經管灌食,從體外通往消化道的灌食管來給予流體食物時,或者為了在經管灌食後等,調整胃部等之內容物的流動,有時會要求將病患的身體維持在上述姿勢。
又,例如於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搖動框架,支撐輥分別使軸線呈水平且可旋轉地設置於長邊方向的一端面及另一端面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於支撐框架的長邊方向兩端部,橫向桿分別架設於寬度方向,於該等橫向桿分別安裝固定有一對承接構件,其具有對上面開放的圓弧狀凹部。
然後,設置於搖動框架的長邊方向兩端面的各一對支撐輥卡合支撐於承接構件的凹部。於支撐框架的長邊方向一端部,與一橫向桿呈平行地進一步架設橫向桿,於該等一對橫向桿設置有搖動驅動機構,其用以使搖動框架,以卡合於承接構件的凹部的寬度方向一端側的支撐輥或另一端側的支撐輥作為支點,往寬度方向搖動。
搖動驅動機構具有搖動用驅動源,及由該搖動用驅動源驅動的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將一對連結連桿的一端樞接而設置,前述一對連結連桿是藉由搖動用驅動源使連桿機構動作,來往上下方向驅動。各連結連桿的另一端分別樞接於一對支撐輥的支軸,而前述一對支撐輥設置於搖動框架的長邊方向一端面。
一對連結連桿是於一連結連桿因應驅動連桿機構的方向,使長邊方向沿著上下方向的狀態下,從下降位置往上升方向驅動。屆時,另一連接連桿在不會上下移動的位置(下降位置)待機。
因此,若藉由搖動用驅動源,來將連桿機構往一連結連桿上升的方向驅動,則搖動框架連結於上升的連結連桿的支撐輥側上升,往例如左方傾斜。若藉由搖動用驅動源,往另一連結連桿上升的方向驅動,則搖動框架被驅動往先前的相反方向傾斜,即往右方傾斜。
又,例如於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床板體,設置有中央床板及一對側部床板,其中前述一對側部床板是於該中央床板的寬度方向兩側,以僅可往上升方向旋動的方式設置。一對側部床板設定為從搖動框架的寬度方向兩側,往外側突出的大小。
一般而言,中央床板與側部床板是藉由樹脂一體地發泡成形。總言之,中央床板及側部床板是以中央床板的寬度方向兩側、與側部床板的寬度方向兩側的厚度方向的上端部,藉由遍及長邊方向全長具有可撓性的薄壁部連結的方式發泡成形。藉此,側部床板對於中央床板,從水平狀態僅可往上方旋動地連結。
床板體若是一對側部床板僅藉由薄壁部對於中央床板連結,當床板部呈水平狀態時,側部床板會處於僅由薄壁部支撐連結的狀態。因此,若於該狀態下對側部床板的上表面施加負載,則薄壁部有斷裂之虞。總言之,僅以薄壁部,無法以充分的強度,將側部床板對於中央床板可旋動地連結。
因此,以往是在床板體的中央床板的下表面,沿著寬度方向將管材等複數個橫向桿材,以預定間隔固定配置於長邊方向。橫向桿材形成為比中央床部的寬度尺寸更長。於橫向桿材的兩端部,亦即於位在側部床板的下面側之橫向桿材的端部,連結縱向桿材。藉此,當床板體未被搖動而處於水平狀態時,側部床板的下表面由縱向桿材支撐,因此可獲得相對於施加在該上表面的負載不會使薄壁部損壞的連結強度。總言之,以往是在中央床板的下表面全體上設置由縱向桿材及橫向桿材所組成的補強構件。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11180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7-29895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7-298957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平7-459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床裝置若可將利用者所仰臥的床板體進行上下驅動、背升起驅動,或往寬度方向進行搖動驅動,其構成會比習知的床裝置複雜,因此具有各種課題。
例如在醫院等利用的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床裝置中,如圖10所示,因應需要而於上下框架1101的框度方向的兩側(或一側),可裝卸地安裝側護欄1102。如眾所周知,該側護欄1102是為了防止仰臥於上下框架1101上所載置的床板體1103上的病患從床裝置上摔落,亦或病患所蓋的被單滑落而使用。
然而,為了在使床板體1103的背床部1104立起,來抬起病患的上半身的狀態下,讓該病患的身體往橫向傾斜,使設置於上下框架1101的框內的搖動框架1105,以寬度方向的一端部作為支點往另一端側上升的寬度方向傾斜時,床板體1103會與搖動框架1105一同傾動。
因而如圖10以短劃線所示,發生床板體1103的背床部1104的寬度方向的一端側碰撞一邊的側護欄1102。總言之,若使床板體1103往寬度方向傾斜的角度大於預定角度,則床板體1103之已進行背升起的背床部1104的傾斜方向的下側之寬度方向一端部會碰撞側護欄1102。
因此,於習知的床裝置,不得同時驅動使床板體1103往寬度方向傾動的搖動驅動機構、與將床板體1103從水平狀態往立起方向驅動的起伏驅動機構,以防止使床板體傾動時,該床板體的寬度方向的端部不會碰撞側護欄。
然而,若不得同時進行床板體1103的寬度方向的驅動、與背床部1104的背升起驅動,則於如上述經管餵食等時,無法藉由床裝置抬起病患身體的上半身,於該狀態下維持往橫向傾斜的姿勢。總言之,由於無法使床板體在背已升起的狀態下傾動,因此有時不能順利且良好地進行經管餵食時的照護。
而且,以往為了在經管餵食時或經管餵食後,將病患的姿勢維持在適合的狀態,於已使床板體1103的背床部1104立起的狀態下,照護者保持病患身體往床板體1103的寬度方向傾斜,亦或於病患的背面夾入軟墊,以維持在姿勢傾斜的狀態等。因此,有時照護者的負擔會增加,或無法確實維持良好的姿勢。
又,例如搖動驅動機構是連結於支撐框架及搖動框架而設置。總言之,搖動驅動機構的搖動用驅動源或由該搖動用驅動源驅動的連桿機構的主要連桿雖設置於支撐框架,但用以將連桿機構的運動傳遞給搖動框架的連結連桿,則將另一端連結於設置在支撐框架的一端面的支撐輥的支軸而設置。
若依據該類構成,為了將搖動驅動機構組入床裝置,必須對於支撐框架及搖動框架進行連桿機構的裝配作業。因此,將床裝置搬入以拆解狀態購買的家庭中再予以組裝時,該組裝作業不僅耗費勞力及時間,並且由於組裝作業複雜,還需要熟練技術。
另,為了使現場的組裝作業容易進行,亦可考慮在預先組裝搖動驅動機構的狀態下搬入購買去處。然而,該情況下是於搖動驅動機構、支撐框架及搖動框架已一體化的狀態下處理。由於已一體化的搖動驅動機構、支撐框架及搖動框架的重量加重且大型化,因此其處理並不容易。
總言之,於具有搖動機構的習知的床裝置,未考慮到使得搖動驅動機構對於床裝置的框架容易拆解、組裝,因此發生如上述的問題。
又,例如於床板體的中央床部的下面,對於長邊方向,以預定間隔設置複數個橫向桿材,並連結於該等橫向桿材的兩端設置縱向桿材。補強構件的橫向桿材及縱向桿材大多採用可獲得預定強度,且可較低價地構成的金屬管等金屬材料。因此,設置有補強構件的床板體不僅不能避免重量加重,而且金屬材料的加工或對於中央床板的裝配作業等有時耗費勞力及時間等。
而且,照護用床裝置大多具備背升起功能或腳升起功能。具備該類功能的床裝置的情況下,床板體的中央床板及一對側部床板是對於長邊方向,分割成背升起部分及腳升起部分的複數個床板部分,並可旋動地連結。
若將床板體分割成複數個床板部分,必須就各床板部分,設置由橫向桿材及縱向桿材所組成的補強構件。因此,於該情況下,導致床板體進一步的重量加重或零件數的增加,裝配作業有時會耗費更多勞力及時間等。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床裝置,即使其構成可使床板體進行上下驅動、背升起驅動或搖動驅動,但操作或組裝等處理仍然簡便。更詳言之,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床裝置,其可使床板體在已進行背升起的狀態傾斜,藉此可於例如經管餵食時或經管餵食後,將病患維持在適合的姿勢。
進而言之,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床裝置,其構成可容易進行搖動驅動機構對於框架的組裝作業,藉此可於拆解的狀態下搬入進貨去處,於該處容易地組裝。
進而言之,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床裝置,其能以充分的連結強度,可旋動地連結中央床板與側部床板,且不會導致床板體的重量加重或組裝作業的複雜化等。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一實施形態的床裝置具備:傾動功能,使床板體往寬度方向傾斜;及背升起功能,使床板體相對於與寬度方向交叉的長邊方向起伏。床裝置具備床框架、搖動框架、搖動用驅動源、背升起用驅動源及控制器。
搖動框架可往寬度方向傾斜地支撐於床框架,並且於上表面設置有床板體。搖動用驅動源驅動搖動框架往寬度方向傾斜。背升起用驅動源設置於搖動框架,將床板體的長邊方向的一端部側進行起伏驅動。控制器控制搖動框架的傾斜驅動及床板體的起伏驅動。
控制器藉由手動模式及手動限制模式,來控制搖動用驅動源及背升起用驅動源。於手動模式中,控制器可於搖動框架及床板體中某一者處於水平狀態時驅動另一者。於手動限制模式中,控制器可於搖動框架及床板體中某一者已在限制的範圍內被驅動的狀態下,在限制的範圍內驅動另一者。
又,一實施形態的床裝置具備床框架、搖動驅動單元、搖動框架及床板體。搖動驅動單元可裝卸地設置於床框架,具有搖動用驅動源。搖動框架是由搖動驅動單元,往與長邊方向交叉的寬度方向進行搖動驅動。床板體設置於搖動框架的上表面,與搖動框架一同由搖動驅動單元,往與長邊方向交叉的寬度方向進行搖動驅動。
搖動驅動單元具有矩形的框體及框體的相對向的一對橫向構件。於長邊方向,橫向構件的兩端部可裝卸地卡合保持於承接部,而前述承接部設置於床框架的相對向的一對縱向構件。
又,一實施形態的床裝置具備床框架、搖動框架及床板體。搖動框架設置於床框架,且朝與長邊方向交叉的寬度方向進行搖動驅動。床板體設置於搖動框架的上表面,與搖動框架一同朝與長邊方向交叉的寬度方向進行搖動驅動。
床板體具備中央床板、側部床板及第1承接構件。中央床板設置於搖動框架的上表面。側部床板配置於中央床板的寬度方向的兩側,寬度方向的一端藉由鉸鏈可旋動地連結於中央床板。第1承接構件一體地設置於鉸鏈,容許側部床板對於中央床板從水平狀態往上方旋動,並且阻止從水平狀態往下方旋動。
發明效果 依據一實施形態的床裝置,由於可設定為手動限制模式,於搖動框架及床板體中某一者已在限制的範圍內驅動的狀態下,在同樣限制的範圍內驅動另一者,因此可將病患的上半身在已抬起的狀態下往橫向傾斜。因此,可於例如經管餵食時或經管餵食後等,容易且確實地將病患的身體維持在適合的姿勢。
又,依據一實施形態的床裝置,於設置在床框架的側構件的承接部,可裝卸地安裝搖動驅動單元的框體的一對側構件的兩端部,藉此可將搖動驅動單元可裝卸地安裝於床框架。
因此,由於可容易進行搖動驅動單元對於床框架的裝配或拆解時的作業程序,因此可容易且迅速地進行床裝置的搬運作業或在進貨去處的組裝作業。
又,依據一實施形態的床裝置,藉由鉸鏈將中央床板對於側部床板可旋動地連結,並且將第1承接構件一體地設置於鉸鏈,而前述第1承接構件容許側部床板對於中央床板從水平狀態往上方旋動,並且阻止從水平狀態往下方旋動。
因此,僅藉由鉸鏈連結中央床板與側部床板,即可於床板體呈水平時,藉由第1承接構件來承受施加於側部床板的上表面的負載,因此可謀求床板體的輕量化或構造的簡化,同時可提升側部床板的耐負載強度。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第1實施形態] 以下一面參考圖1至圖10,一面說明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圖1至圖4所示的床裝置B具備矩形框狀的基座框架101。於該基座框架101的四角落部設置有腳輪102。於基座框架101的長邊方向一端側設置有檔件踏板103,藉由踩踏該檔件踏板103,使得位於長邊方向一端側的一對腳輪102保持在不能旋轉。
藉此,可藉由腳輪102來使基座框架101行進,並且可藉由踩踏檔件踏板103以保持在不能行進。
於基座框架101的上面,設置大於該基座框架101的矩形框狀的上下框架(載置框架)105,來作為床框架。如圖1所示,上下框架105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與基座框架101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分別藉由以連桿機構組成的上下驅動機構106來連結。
前後方向的一對上下驅動機構106以藉由連結桿107來連動的方式連結,由圖5的方塊圖所示的1個上下用驅動源108,以水平狀態往上下方向驅動。
總言之,若由上下用驅動源108驅動上下驅動機構106,則於圖1所示的上升位置與圖2至圖4所示的下降位置之間,往上下方向驅動上下框架105。
於上下框架105的長邊方向的一端與另一端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第1安裝部110。於各一對安裝部110,可裝卸地插入腳部111a而豎立設置,其中前述腳部111a分別設置於板體111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於上下框架105的寬度方向的兩側,分別於長邊方向,以預定間隔設置有複數個第2安裝部112,於本實施形態設置有5個第2安裝部112。
於上下框架105的兩側部,將2個腳部可裝卸地插入相鄰的2個第2安裝部112而保持,其中前述2個腳部突出設置於與圖10所示的側護欄1102同樣的側護欄1102(於圖1至圖4未圖示)。再者,安裝部112的構成是可於側護欄1102已拆下的狀態下,對於上下框架105的側面折疊。
如圖1所示,於上下框架105的框內設置有搖動框架(傾動框架)115。於該搖動框架115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面之寬度方向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分別設置有輥114a(於圖1僅圖示1個)。各輥114a是由承接部114b(同樣於圖1僅圖示1個)可旋轉地支撐,而前述承接部114b設置於上下框架105的內周部的長邊方向兩端部。
藉此,搖動框架115是以一對輥114a作為支點,可往寬度方向(左右方向)傾動地受到支撐,而前述一對輥114a設置於寬度方向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中某一者的長邊方向兩端部。
於上下框架105設置有未圖示的傾動連桿機構,該傾動連桿機構連結於搖動框架115。傾動連桿機構是由圖5所示的搖動用驅動源(傾斜驅動源)116驅動。
搖動框架115若由具有搖動用驅動源116的搖動驅動機構而驅動,則會使搖動框架115經由連桿機構,以設置於寬度方向的一端部或另一端部的輥114a作為支點,往支點側的相反側的端部上升的方向傾動。
總言之,搖動框架115被驅動,將寬度方向的一端部或另一端部作為支點而往右方或左方傾斜。圖4表示搖動框架115被往一方向(左方)傾斜驅動的狀態。
於搖動框架115的上表面設置有床板體118。該床板體118的構成包括:中央床板119,其大小大致與搖動框架115的外型尺寸相對應;及一對側部床板121,由未圖示的鉸鏈,僅可往上升方向旋動地連結於該中央床板119兩側。
各床板119、121分割成複數個床部。於本實施形態,其構成包括:背床部119a、121a,其2個部分一體地連結;中央床部119b、121b,一端可旋動地連結於該背床部119a、121a的一端;第1腳床部119c、121c,一端可旋動地連結於該中央床部119b、121b的另一端;及2個成對的第2腳床部119d、121d,一端可旋動地連結於該第1腳床部119c、121c的另一端。
中央床板119的中央床部119b固定於搖動框架115。左右一對的側部床板121是由設置於上下框架105的寬度方向兩側的上面的抵接構件123(僅圖示其中一者)抵接支撐下表面,而前述左右一對的側部床板121是藉由鉸鏈,僅可往上升方向旋動地設置於中央床板119的寬度方向兩側。
若搖動框架115經由傾動連桿機構,由搖動用驅動源116如圖4所示往寬度方向的一側上升的方向驅動,則寬度方向另一側之位於傾斜方向下端側的一者之側部床板121的下表面會卡合於抵接構件123而被往上方推升。藉此,一者之側部床板121往對於中央床板119的寬度方向另一側上升的方向折曲。
於搖動框架115設置有:於床板體118的下面側未圖示的起伏驅動機構;及背升起用驅動源125(表示於圖5),驅動該起伏驅動機構。若背升起用驅動源125驅動起伏驅動機構,則如圖1及圖2所示,往立起方向驅動床板體118的背床部119a、121a,並且以折曲成山形的方式驅動第1腳床部119c、121c及第2腳床部119d、121d。
再者,可設定成將床板體118的背床部119a、121a往立起方向驅動時,第1、第2腳床部119c、121c及119d、121d不被驅動。各驅動源108、116、125是由圖5所示的控制裝置127控制驅動。細節雖未圖示,控制裝置127設置於上下框架105的下面側。
控制裝置127具有切換控制部128,其內建未圖示的記憶部。於切換控制部128可裝卸地連接有作為手動操作模組的遙控器129、及作為設定操作模組的設定控制器130。如圖1所示,可使遙控器129與設定控制器130可裝卸地卡合於板體111。
於本實施形態,是藉由控制裝置127、遙控器129及設定控制器130,來構成作為控制機構的控制器。於遙控器129,如圖6所示設置有:背升起動作用按鍵131a、131b,使床板體118的背床部119a、121a上升及下降;腳升起動作用按鍵132a、132b,同樣使第1、第2腳床部119c、121c及119d、121d上升及下降;升降動作用按鍵133a、133b,使上下框架105上升及下降;傾斜動作用按鍵134a、134b,使搖動框架115往右方或左方傾動;及水平用按鍵135,使處於背升起狀態、腳升起狀態或傾斜狀態的床板體118回到水平狀態。
於設定控制器130,如圖7所示,在前面的上部設置有顯示器138。於顯示器138的下方,設置有電源按鍵139、切換按鍵141、設定按鍵142、開始/停止按鍵143、YES(是)按鍵144、NO(否)按鍵145及一對選擇按鍵146。
若操作電源按鍵139,顯示器138啟動。若按下切換按鍵141,可切換手動模式(或手動限制模式)與自動模式。手動模式與手動限制模式的切換可藉由長按開始/停止按鍵143來進行。此時,若床板體118非呈水平狀態,則不能進行手動模式與手動限制模式的切換。因此,屆時則以手動,亦即藉由遙控器129,使床板體118成為水平後才操作切換按鍵141。
手動模式是以遙控器129進行操作的模式,於顯示器138,切換成手動模式是顯示為[手動運轉]。與此同時,於顯示器138還顯示床板體118的背床部119a、121a或腳床部119c、121c、119d、121d的立體角度、傾斜方向的傾動角度、上下框架105的上升高度等。
若於顯示器138,藉由[手動運轉]顯示運轉模式已切換成手動模式的狀態下,按下設定按鍵142,則於顯示器138顯示設定畫面。藉由按照設定畫面,操作選擇按鍵146、YES按鍵144及NO按鍵145,可進行手動模式下的遙控器129的操作的「動作速度」、「操作禁止」、「以音效通知」等設定。
於手動模式,可藉由遙控器129,在分別由未圖示的編碼器或限制開關所設定的可驅動最大限度的範圍內,不受限制地進行床板體118的起伏驅動及搖動框架115的傾斜驅動。
於手動模式,可在預定的範圍內,於本實施形態是以0~72度的角度,使床板體118的背床部119a、121a立起,能以0~25度的角度,使搖動框架115往左方或右方傾斜。進而言之,能以0~24度的角度,使腳床部119c、121c上升。與該腳床部119c、121c的上升連動,腳床部119d、121d的一端連動,藉此使得全體折曲成山形。
再者,手動模式時,在處於由遙控器129已將床板體118進行起伏驅動的狀態,或已將搖動框架115進行傾斜驅動的狀態,亦即處於已驅動某一者的狀態時,會限制驅動,以使得無法驅動另一者。
若於手動模式的狀態下長按開始/停止按鍵143,可切換成手動限制模式。於手動限制模式,顯示器138顯示[手動運轉(限制)]。若將運轉模式從手動模式切換成手動限制模式,則顯示器138顯示[手動運轉(限制)]。若於該狀態下按下設定按鍵142,可設定手動限制模式中的各功能。
然後,於手動限制模式,可在預定的範圍內,於本實施形態是在0~15度的角度範圍內,使床板體118的背床部119a、121a立起,並在該狀態下使搖動框架115同樣在預定的範圍內之0~5度的角度範圍內進行傾斜驅動。再者,與手動模式同樣,該等驅動範圍是分別由未圖示的編碼器或限制開關來設定。
於手動限制模式,藉由遙控器129限制在上述範圍,使得由床板體118的起伏驅動所造成的床板體118的背床部119a、121a的背升起角度、及搖動框架115的傾斜角度比手動模式小。
藉此,即便在已使背床部119a、121a立起的背升起狀態下,使搖動框架115往寬度方向傾斜,仍會如圖10所說明,防止床板體118的背床部119a、121a中之位於寬度方向外側的背床部121a碰撞側護欄1102。
再者,床板體118的背床部119a、121a的立起角度、及搖動框架115的傾斜角度不限於上述範圍,依床板體118的寬度尺寸、背床部119a、121a的長度尺寸、床板體118與側護欄的間隔等條件來決定。
若操作切換按鍵141來切換成自動模式,則於顯示器138顯示[自動運轉]。若於該狀態下按下設定按鍵142,顯示器138成為設定畫面,可進行自動運轉的設定。再者,自動運轉是每隔預定時間,將搖動框架115的傾斜分別轉換為左方及右方的運轉。
與手動運轉時的設定同樣,自動運轉的設定是以選擇按鍵146,選擇顯示於設定畫面的設定項目,按下YES按鍵144。在欲進行顯示於設定畫面的設定項目所無的設定時,可按下NO按鍵145,改變顯示於設定畫面的設定項目,在成為所需的設定項目時,按下YES按鍵144來設定。
作為自動運轉模式下的設定項目,可將搖動用驅動源116所進行的搖動框架115的運轉時間,例如最大設定到24小時,可在例如5~20度的範圍內,設定搖動框架115往左方及右方的傾動角度。進而言之,可在例如2分鐘~6小時的範圍內,設定搖動框架115往右方及左方傾斜的狀態下的停止時間。
若於切換成自動模式的狀態下操作開始/停止按鍵143,可確認是否開始自動運轉。於該狀態按下YES按鍵144,則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條件開始自動運轉。再者,在床板體118非水平時,不能開始自動運轉,該情況下自動使床板體118回到水平後再開始。
若於自動運轉中按下開始/停止按鍵143,自動運轉停止。在停止時床板體118非水平時,自動回到水平後再開始。在中途結束前次的自動運轉,其後按下開始/停止按鍵143,再次開始自動運轉時,可選擇從前次的自動運轉的中途繼續運轉,或重新再次開始。
由設定控制器130設定的手動模式、手動限制模式及自動模式的各運轉模式的運轉條件,記憶於未圖示的記憶部,而前述記憶部設置在控制裝置127的切換控制部128。然後,記憶於切換控制部128的記憶部的各運轉條件的資料,可複製到可裝卸地設置於設定控制器130之例如SD卡等記憶媒體。
再者,可於設定控制器130,分別設定複數種手動限制模式及自動模式的各運轉的運轉條件,並記憶於切換控制部128的記憶部。藉此,可於各運轉模式時選擇所需的運轉條件來執行。
可在將設定於設定控制器130的運轉條件複製到記憶媒體後,利用該記憶媒體,複製到設置於其他床裝置的構造相同的設定控制器。藉此,如醫院等設置有複數台相同類型的床裝置的情況下,可容易且迅速地設定複數台床裝置的運轉條件。
如圖5所示,於設置於控制裝置127的切換控制部128,連接有輸入部151。若開啟設定控制器130的電源按鍵139,藉由切換按鍵141,將床裝置B的運轉模式設定為手動模式、手動限制模式或自動模式中任一模式,則所選擇的運轉模式的設定條件從設定控制器130輸出至切換控制部128。
若選擇手動模式作為運轉模式,是根據手動模式的運轉條件,切換與遙控器129的各操作按鍵的操作相應的操作訊號,並經由切換控制部128輸出至輸入部151。輸出至輸入部151的操作訊號輸出至處理部152並經處理後,輸出至驅動輸出部153。然後,從該驅動輸出部153,與遙控器129的操作相應的驅動訊號輸出至各驅動源108、116、125。
藉此,與在遙控器129的操作相應而進行床板體118的起伏操作、搖動框架115的傾動操作或上下框架105的上下驅動等。再者,於手動模式,如上述在已使床板體118的背床部119a、121a立起的狀態下,不能使搖動框架115往傾斜方向驅動。
已藉由設定控制器130選擇手動限制模式時,切換藉由設定控制器130設定的床板體118的背升起角度、搖動框架115的傾斜角度的訊號,並輸出至切換控制部128。
若於該狀態下操作遙控器129,雖可同時進行床板體118的起伏驅動及搖動框架115的傾斜驅動,但該驅動操作是在藉由從設定控制器130輸出至切換控制部128的條件所限制的範圍內。
總言之,床板體118的背升起角度及搖動框架115的傾斜角度限制在藉由設定控制器130所設定的範圍。藉此,可於已使床板體118的背床部119a、121a立起的狀態下,使搖動框架115傾斜。
然而,由於背床部119a、121a的立起角度及搖動框架115的傾斜角度受到限制,因此即便使搖動框架115傾斜,背床部119a、121a不會如上述碰觸側護欄1102。
於自動模式,搖動用驅動源116的搖動框架115的運轉時間、及搖動框架115往右方及左方的傾斜驅動,是根據藉由設定控制器130所設定的條件,經由控制裝置127來進行。
接著,根據圖8及圖9所示的流程圖,來說明上述構成的床裝置B的手動模式及手動限制模式的運轉操作。圖8是說明手動模式的運轉的流程圖,於步驟1(以下將步驟表示作S),操作設定控制器130的電源按鍵109,開啟電源,於S2,以手動模式啟動設定控制器130。
於S3,選擇運轉模式。YES(是)時,即選擇手動模式及手動限制模式中之手動模式時,於S4,藉由遙控器129詢問選擇床板體118的左右方向的傾動(翻身)、腳升起、背升起中之何者。
若選擇翻身,亦即選擇搖動框架115的傾斜驅動,於S5,詢問床板體118的背床部119a、121a是否呈水平。若為YES,於S6,詢問腳床部119c、121c、119d、121d是否呈水平。若是水平,亦即YES時,於S7,可使搖動框架115在設定的範圍內,例如0~25度的可驅動範圍內,往左右方向驅動。
若於S4選擇腳升起,亦即選擇驅動腳床部119c、121c、119d、121d的腳升起,則於S8,詢問床板體118是否對於左右方向呈水平。於S8為YES,亦即床板體118在左右方向呈水平時,於S9,在0~24度的可驅動範圍內驅動腳床部119c、121c,以使腳床部119c、121c、119d、121d折曲成山形。於S8為NO(否),亦即床板體118呈非水平時,於S10,驅動床板體118以使其對於左右方向呈水平,並返回S8。
於S4選擇背升起時,於S11,詢問床板體118(搖動框架115)是否對於左右方向呈水平,YES時,於S12,於例如0~72度的可驅動最大範圍內,使床板體118的背床部119a、121a立起。
於S11為NO時,於S13,於例如0~25度的範圍內往左右方向驅動床板體118,驅動到呈水平,返回S11。於S6為NO,即腳床部119c、121c、119d、121d非水平時,於S9回到水平後,於S7,在0~25度的範圍內,往向左右傾斜的方向驅動床板體118。
總言之,於手動模式,可於0度至充分大的角度的範圍內,分別進行床板體118的背升起驅動、左右方向的傾斜驅動(翻身)及腳升起。然而,於床板體118相對於左右方向不呈水平的狀態下,是形成為不能進行背升起驅動或腳升起驅動。進而言之,於背床部119a、121a已立起的狀態下,床板體118是形成為不能往左右方向驅動。
藉此,以手動模式驅動時,可防止如根據圖10所說明的以往一般,例如以大角度使背床部119a、121a立起的狀態下,使床板體118往左方或右方大幅傾斜,側護欄1102碰觸背床部119a、121a。
另,於S3的[運轉模式選擇]為NO,即選擇手動限制模式時,於S14,長按設置於設定控制器130的開始/停止按鍵143,將床裝置B的運轉模式從手動模式切換成手動限制模式。
於S15,詢問床板體118是否全為水平狀態,YES時,即水平時,從A移動到圖9的手動限制模式的流程圖的A,成為手動限制模式。NO時,即床板體118非水平時,於S16,藉由設置於遙控器129的水平用按鍵135或其他操作按鍵的操作,來驅動以成為水平。
於表示手動限制模式的圖9的流程圖,首先於S17,按下設置於設定控制器130的切換按鍵141,選擇YES的方向的手動限制模式。於S18,藉由遙控器129詢問選擇床板體118的左右方向的傾動(翻身)、腳升起、背升起中之何者。
若選擇翻身,亦即選擇搖動框架115的傾斜驅動,可於S19,藉由遙控器129的操作,使床板體118與搖動框架115一同往左右方向,在0~5度的範圍內傾斜。總言之,於手動限制模式,可在比手動模式時0~25度的範圍小的傾斜角度的範圍內,往左右方向傾動。
即便於S18選擇操作腳升起,由於在手動限制模式中,於S20禁止腳升起動作,因此返回S18。若於S18選擇背升起,即便於S21,床板體118往左右方向傾斜,仍可使背床部119a、121a,在比手動模式時0~72度小的0~15度的角度的範圍內立起。
藉此,由於仰臥於床板體118上的病患抬起上半身,可使其於該狀態下,於0~5度的範圍內,往左方或右方傾斜,因此於經管餵食時等,容易且確實地將病患的身體維持在適合的姿勢。再者,於S18的操作順序中,以先進行S19的搖動框架115往左右方向的傾斜驅動,後進行S21的背升起驅動的順序說明,但任一操作先進行均無妨。
於S17選擇一般的手動模式時,於S22,長按設置於設定控制器130的開始/停止按鍵143。於S23,詢問床板體118的所有部分是否呈水平,若為YES,則從B返回圖8所示的流程圖的B,可進行手動模式下的操作。
若於S23為NO,於S24,藉由設置於遙控器129的水平用按鍵135或其他操作按鍵的操作,使床板體118成為水平後,返回S23,從YES方向的B返回圖8所示的流程圖的B,可進行手動模式下的操作。如此,於上述構成的床裝置B,可藉由設定控制器130切換成手動模式、手動限制模式或自動模式,來控制各部的驅動。
於手動模式,可於0~72度的範圍內,使床板體118的背床部119a、121a往立起方向驅動,可於0~24度的範圍內,使第1、第2腳床部119c、121c傾斜。進而言之,可於0~25度的範圍內,使搖動框架115往左方或右方傾斜。然而,若背床部119a、121a及第1、第2腳床部119c、121c、119d、121d不處於水平狀態,則不能使搖動框架115往左右方向傾斜。
另,於手動限制模式,即便是在已使床板體118的背床部119a、121a立起的狀態下,仍可使搖動框架115往左右方向傾斜。然而,背床部119a、121a的立起角度是比手動模式小得多的角度,即限於0~15度的範圍內,且搖動框架115往左右方向的傾斜角度是限於0~5度的範圍內。
因此,即便背床部119a、121a及搖動框架115的驅動角度在有限的範圍內,藉由使背床部119a、121a立起,使搖動框架115傾斜,仍可如上述容易且確實地將病患維持在適合經管餵食時等之姿勢。
不僅如此,由於背床部119a、121a的立起角度及搖動框架115的傾斜角度,限制在比手動模式時充分小的角度的範圍內,因此即便於已使背床部119a、121a立起的狀態下使搖動框架115傾斜,仍可防止如圖10所示的習知例,背床部119a、121a碰觸豎立設置於上下框架105的寬度方向的端部的側護欄1102。
再者,於上述實施形態,將手動限制模式時的背床部的立起角度設為0~15度,搖動框架往左右方向的傾斜角度設為0~5度,但該等角度只要在已使背床部立起的狀態下使搖動框架傾斜時,背床部不會碰觸側護欄的範圍內即可。
總言之,由於立起角度及傾斜角度是依照與豎立設置於上下框架寬度方向的端部的側護欄、與搖動框架的寬度方向兩端的間隔、側護欄的高度尺寸、或背床部的立起部分的長度尺寸等相應的條件而改變,因此因應於該等條件而設定,故不應限制於上述角度的範圍內。總之,於手動限制模式,將立起角度及傾斜角度設定成比手動模式小。
接著,說明第2至第5實施形態的床裝置B。再者,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說明的構成同一或類似功能的構成,則參考對應的第1實施形態的記載,省略在此的說明。又,以下說明之外的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為同一構成。
總言之,第2至第5實施形態的床裝置B分別具備控制器,其藉由手動模式及手動限制模式,來控制搖動用驅動源及背升起用驅動源,其中前述手動模式可於搖動框架及床板體中某一者處於水平狀態時驅動另一者,前述手動限制模式可於搖動框架及床板體中某一者已在限制的範圍內被驅動的狀態下,在限制的範圍內驅動另一者。藉此,可使利用者所仰臥的床板體,進行上下驅動、背升起驅動,及往寬度方向進行搖動驅動。
[第2實施形態] 以下一面參考圖11至圖26,一面說明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第2實施形態與第1實施形態的相異點在於進一步具備搖動驅動單元,其可裝卸地設置於床裝置。搖動驅動單元具有搖動用驅動源。
圖11是表示第2實施形態的床裝置B的拆解立體圖,圖12為俯視圖,圖13為正視圖。床裝置具備基座框架201。如圖11所示,基座框架201具有平行地分開相對向的一對縱向構件202,該等縱向構件202的長邊方向兩端部分別由橫向構件203連結,形成為矩形框狀。
於縱向構件202的兩端設置有腳構件204。於橫向構件203的兩端部,豎立設置有安裝構件206,其上端具有連結部205。於基座框架201,如後述可往上下方向驅動地設置有作為床框架的上下框架209,其形成為平面形狀大於該基座框架201的矩形。
上下框架209分割成「コ」字形的第1框架部209A、及第2框架部209B。各框架部209A、209B包括:一對縱向構件211;及橫向構件212,其連結於該等縱向構件211的長邊方向的一端。
第1框架部209A的一對縱向構件211與第2框架部209B的一對縱向構件211是可拆解地連結。藉此,上下框架209成為矩形框狀。於橫向構件212的長邊方向兩端設置有一對第1支撐部215,分別插入而支撐有板體213的腳部214。於橫向構件212的外側面,可往水平方向折曲地樞接支撐有第2支撐部216,其用以支撐未圖示的側護欄。
於上下框架209設置有上下驅動機構219,其分割為第1框架部209A與第2框架部209B之兩者,將上下框架209往上下方向驅動。該上下驅動機構219具有一對托架218,其分別將一端(上端)連結於第1框架部209A及第2框架部209B的各一對縱向構件211。於各托架218的下端,可旋動地安裝有未圖示的軸構件221。
於各一對軸構件221,連結有臂軸220的兩端部。於該臂軸220的兩端部,固定有上下用臂222的一端。各上下用臂222的另一端樞接於豎立設置在基座框架201的安裝構件206的上端的連結部205。
於第1框架部209A,在橫向構件212的中間部樞接有上下用驅動源223。該上下用驅動源223具有被往直線方向驅動的驅動軸(未圖示)。該驅動軸連結於第1可動桿224。
第1可動桿224的一端樞接於臂(未圖示),該臂的其中一端連結於臂軸220之其中一者的中間部,且於第1可動桿224的另一端可拆解地樞接有第2可動桿225的一端。該第2可動桿225的另一端可裝卸地樞接於一對臂226,而前述一對臂226設置於另一臂軸220的中間部。
藉此,若上下用驅動源223動作,將未圖示的驅動軸往前進方向或後退方向驅動,第1、第2可動桿224、225會與該運動連動。
若第1、第2可動桿224、225被往直線方向驅動,由於一對臂軸220會被旋轉驅動,因此設置於臂軸220的兩端部的上下用臂222會與該運動連動。
由於上下用臂222是樞接支撐於設置在安裝構件206的上端的連結部205,因此以該連結部205為支點而旋動。藉此,上下框架209會因應該旋動方向被往上升方向或下降方向驅動。
如圖1所示,於上下框架209的第2框架部209B的一對縱向構件211,設置有一對承接件227,其往內面側突出而分別形成承接部。該承接件227是將板材大致折曲成U字形而形成。如後述,搖動驅動單元229可裝卸地安裝於4個承接件227。
如圖1所示,於上下框架209的上面設置有搖動框架231,由搖動驅動單元229往寬度方向進行搖動驅動。該搖動框架231是由一對縱向構件231a及一對橫向構件231b,形成為平面形狀小於上下框架209的矩形框狀,其中前述縱向構件231a平行地分開相對向而配置,前述橫向構件231b分別連結該等縱向構件231a的長邊方向一端部與另一端部。然後,於搖動框架231的上表面,如圖12及圖13所示設置有床板體232。
再者,如圖11所示,橫向構件231b的其中一者設置於比一對縱向構件231a更位於長邊方向的內側位置。
床板體232是由吹塑成形的中央床板233及一對側部床板234構成,其中前述一對側部床板234分別僅可往上方旋動地連結於該、及中央床板233的寬度方向兩側。各床板233、234分割成相互可旋動地連結的複數個床部,於第2實施形態分割成5個床部233a~233e、234a~234e。
中央床板233的寬度尺寸設定成大於搖動框架231的寬度尺寸,僅有位於中央床板233的長邊方向中央部的床部233c固定於設置在搖動框架231的一對板構件230。
床板體232的寬度尺寸設定成大於上下框架209的寬度尺寸。床板體232在如後述與搖動框架231一同搖動時,作為搖動方向下方的側部床板234之一者的下表面會碰觸上下框架209的縱向構件211之一者的上表面。藉此,縱向構件211之一者會往上方折曲。
如圖11所示,於搖動框架231的兩側內面,分別設置有一對安裝構件235,於該等安裝構件235,可裝卸地設置有背升起驅動單元236。該背升起驅動單元236具有殼體236a,於該殼體236a的一側面設置有背升起用驅動源237。若驅動該背升起用驅動源237,可同時選擇第1旋轉軸238及第2旋轉軸239,或僅選擇第1旋轉軸238來使其旋轉驅動,其中前述第1旋轉軸238設置於殼體236a的長邊方向的一端側,前述第2旋轉軸239設置於另一端側。
於第1旋轉軸238固定有背升起臂242的基端,而前述背升起臂242在前端可旋轉地設置有背升起輥241;於第2旋轉軸239固定有腳升起臂244的基端,而前述腳升起臂244在前端可旋轉地設置有腳升起輥243。
背升起輥241位於中央床板233的床部233e的下面,腳升起輥243位於中央床板233的床部234b的下面。若往上升方向驅動背升起臂242,中央床板233的床部233e、234d及側部床板234的床部234e、234d會被往上升方向驅動,使利用者的上半身立起。
若往上升方向驅動腳升起臂244,中央床板233的床部233b及側部床板234的床部233b、234b會被往上升方向驅動,中央床板233的床部233a及側部床板234的床部234a會與其連動而折曲成山形。藉此,利用者的腳部保持在從膝部往上方折曲的狀態。
如圖11所示,一對第2承接輥246是軸線呈水平且可旋轉地設置於搖動框架231的長邊方向的一邊的橫向構件231b的外面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而前述一對第2承接輥246是如後述用以將搖動框架231可朝寬度方向搖動地支撐在上下框架209上。
如圖15及圖17所示,搖動驅動單元229具有由一對橫向構件248及一對縱向構件249來構成矩形框狀的框體250,其中前述一對橫向構件248是以預定間隔平行地分開,前述一對縱向構件249連結於該等橫向構件248的兩端。橫向構件248的長度尺寸設定成些微短於上下框架209的一對縱向構件211的內面間的間隔。
於一對橫向構件248的長邊方向中央部,分別設置有軸承252,安裝軸253是將長邊方向的兩端部,可旋轉地支撐設置於該等軸承252。於該安裝軸253的中間部,安裝有L字臂254及直線狀的直桿臂255的一端。
於搖動驅動單元229設置有搖動驅動機構257。該搖動驅動機構257具有螺桿258。該螺桿258是被利用樹脂可伸縮地成形的波紋管構件259所包覆。如圖17所示,從波紋管構件259露出的螺桿258的一端樞接於托架261,而前述托架261設置於框體250的其中一邊的縱向構件249。
具有搖動用驅動源262的驅動部263在螺桿258的中間部,是設置成朝與螺桿258的軸方向交叉的一側方向突出。於該驅動部263,連結有L字臂254及直桿臂255的另一端。
再者,L字臂254設置於驅動部263從與螺桿258的軸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一側方向,直桿臂255設置於另一側。藉此,如後述,當L字臂254及直桿臂255與安裝軸253一同以一端為支點旋動時,由於驅動部263側為L字臂254,因此會防止干擾驅動部263。
內螺旋體(未圖示)螺合於螺桿258而設置。該內螺旋體是由搖動用驅動源262旋轉驅動。若旋轉驅動內螺旋體,螺桿258會對於內螺旋體被往軸向驅動。
若驅動螺桿258,該螺桿258,亦即搖動驅動機構257會以樞接於托架261的一端為支點,與螺桿258一同對應於該螺桿258的旋轉驅動方向而搖動。藉此,連結有L字臂254及直桿臂255的安裝軸253會對應於搖動方向而旋動。
如圖19所示,帶狀的驅動連桿266的上端與一對臂254、255一同安裝於安裝軸253,而前述帶狀的驅動連桿266在下端突出設置有導引軸265。導引軸265可滑動地插通於長孔267a、268a,而前述長孔267a、268a沿著第1搖動連桿267及第2搖動連桿268的一端側穿設。
第1搖動連桿267及第2搖動連桿268的另一端分別藉由連結軸271而樞接於連結連桿269的一端。進而言之,限制連桿272(表示於圖15及圖17)的一端及另一端是與第1搖動連桿267及第2搖動連桿268的另一端一同樞接於一對連結軸271。該限制連桿272如圖24所示彎曲形成為圓弧狀。
一對連結連桿269的另一端分別連結於安裝軸273的一端部。於一對安裝軸273的另一端,可旋轉地安裝有第1承接輥274。進而言之,一對安裝軸273的中間部貫穿於角柱狀的安裝構件275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藉此,安裝構件275一體地設置於安裝軸273。
於第2實施形態,由驅動連桿266、第1搖動連桿267、第2搖動連桿268、一對連結連桿269及限制連桿272來構成連桿機構270。如圖15所示,在支撐位於安裝構件275側的安裝軸253的軸承252之其中一者,設置有一對定位部252a,其於安裝構件275的長邊方向中央部的一側面,以些微的間隔分開相對向。藉此,安裝構件275限制對於長邊方向晃動。
如圖24至圖26或圖19所示,於框體250的橫向構件248之其中一者的兩端部,設置有倒L字形的安裝件276a。於該安裝件276a設置有同為倒L字形的卡合構件276,其可調整上下方向的安裝位置。
當搖動框架231處於圖24所示的水平狀態時,處於一連結軸271卡合於一卡合構件276,另一連結軸271不卡合於另一卡合構件276的狀態。
如圖20~圖22所示,第1承接構件277為中空狀,於該第1承接構件277形成有凹部278,其由上面開放的U字形的曲面所組成。該凹部278的曲面設定為與第1承接輥274的曲面同樣曲率的曲面。
於形成在凹部278的下方的空間部278b(表示於圖22),設置有作為檢測器的限制開關279,其可於上下方向調整定位。該限制開關279具有檢測桿281。該檢測桿281的前端從開口部278a突出,而前述開口部278a是於圖21、圖22所示的第1承接構件277的凹部278的內底部開放而形成。然後,檢測桿281的前端部設定成位置些微比凹部278的內底面高。
藉此,可檢測第1承接輥274是否按壓在凹部278的底部露出的限制開關279的檢測桿281,亦即第1承接輥274是否確實受到支撐,未於第1承接構件277的凹部278浮起。
如圖17所示,於安裝構件275的兩端部的一側面,分別設置有板材折曲成倒U字形的連結件282。於一對連結件282,連結有搖動框架231c的一端部,亦即搖動框架231之設有第2承接輥246的端部與相反側的端部。
藉由連結件282,將搖動框架231連結於搖動驅動單元229的安裝構件275前,搖動驅動單元229可裝卸地安裝於上下框架209的第2框架部209B。
亦即,搖動驅動單元229是其框體250的一對橫向構件248的兩端部,可裝卸地卡合保持於設置在第2框架部209B的一對縱向構件211的內面的各一對承接件227。
如圖18所示,於承接件227的一對側邊,穿設有第1貫穿孔227a,於橫向構件248的兩端部,分別穿設對應於第1貫穿孔227a的第2貫穿孔248a。
使橫向構件248卡合於承接件227時,使第1貫穿孔227a與第2貫穿孔248a位置對應。於相對應的第1貫穿孔227a與第2貫穿孔248a,插通連結軸287。藉此,搖動驅動單元229可裝卸地安裝於上下框架209的第2框架部209B。
於連結軸287,一體地連結具有柔軟性的樹脂製的帶構件288的一端,帶構件288的中間部固定於承接件227的下面,於另一端穿設止動孔289。
然後,使帶構件288的一端部側彎曲,將連結軸287插通於第1貫穿孔227a及第2貫穿孔248a後,使另一端部彎曲,使止動孔289彈性地卡合於從第1貫穿孔227a突出的連結軸287的前端。藉此,可保持連結軸287不脫離。
總言之,搖動驅動單元229可藉由連結軸287,可裝卸地安裝於上下框架209的第2框架部209B。
再者,採用設置有上述帶構件288的連結軸287的安裝構件,亦適用於第2實施形態的其他連結部分。
設置於搖動框架231的一端面的一對第2承接輥246是由凹部284支撐,而前述凹部284形成於設置在上下框架209的第1框架部209A的橫向構件212的內面側的兩端部之一對第2承接構件283(表示於圖11)。再者,第2承接構件283的凹部284是與第1承接構件277同樣,形成為具有與第2承接輥246的外周面相同曲率的曲面的凹曲面。
總言之,於搖動框架231如上述處於水平狀態時,處於各一對第1、第2承接輥274、246由第1、第2承接部277、283的凹部278、284支撐的狀態。
搖動框架231由搖動驅動機構257如後述往寬度方向進行搖動驅動時,僅有寬度方向某一方的承接輥274、246由位於該方向的第1、第2承接構件277、283的某一者所支撐。
如圖23所示,上下用驅動源223、背升起用驅動源237及搖動用驅動源262是由控制裝置285控制驅動。於該控制裝置285,輸入一對限制開關279的檢測訊號。進而言之,於控制裝置285連接有遙控器286,可藉由該遙控器286操作上下用驅動源223、背升起用驅動源237及搖動用驅動源262的驅動。
搖動框架231處於水平狀態,一對限制開關279處於開啟的狀態時,可使背升起用驅動源237動作,將背升起床板體232進行背升起驅動。使搖動框架231搖動時,左右一對限制開關279中僅有一者開啟,另一者關閉。該情況下,控制裝置285可控制搖動用驅動源262的驅動,來驅動搖動用驅動源262以使搖動框架231搖動。
假定使搖動框架231搖動時,非必要的外力施加於搖動框架231,藉由位於搖動方向下端側的限制開關279之一者關閉,一對限制開關279關閉,則搖動用驅動源262不能運轉。
總言之,於搖動框架231被搖動用驅動源262搖動的狀態下,搖動框架231由於外力等而撓曲,位於搖動方向的下端側的一限制開關279與另一限制開關279同樣關閉時,則視為異常狀態,令搖動框架231的驅動停止。
限制開關279是於第1承接構件277的凹部278的內底部,面向檢測桿281而設置。凹部278為凹曲面狀,因此會確實支撐第1承接輥274。因此,若搖動框架231因外力而撓曲等,即便第1承接輥274在凹部278僅些微浮起,限制開關279仍可確實檢測。
於該類構成中,若搖動用驅動源262動作,搖動用驅動源262及驅動部263會沿著螺桿258,往預定方向移動,例如從圖24所示的狀態,如圖25所示往左方移動。藉此,導引軸265會往圖25中以箭頭a所示的方向,移動於第1搖動連桿267的長孔267a,於圖25,驅動連桿266是與安裝軸253一同往箭頭X所示的順時針方向旋轉。
若驅動連桿266往X方向旋轉,藉由該旋轉,導引軸265令第2搖動連桿268往箭頭Y所示的方向旋動,往上方位移,因此連結於第2搖動連桿268的連結連桿269之其中一者會被從圖24所示的下降位置往圖25所示的上升位置驅動。
若連結連桿269之其中一者上升,經由安裝軸273及安裝構件275連結於該連結連桿269的搖動框架231的寬度方向的一端側,會與一第1承接輥274一同上升。
此時,搖動框架231的寬度方向的另一端側會以另一第1承接輥274及第2承接輥246為支點旋動,其中前述另一第1承接輥274是由設置於安裝構件275的長邊方向另一端的第1承接構件277所支撐,前述第2承接輥246設置於長邊方向另一端,由第2承接構件283所支撐。藉此,搖動框架231的寬度方向一端側上升而傾斜。
搖動框架231傾斜時,可旋動地連結於床板體232的傾斜方向下端之中央床板233的一側的側部床板234之一者,其自由端側的下表面抵接於上下框架209的縱向構件211的上表面。藉此,由於側部床板234對於中央床板233往上方旋動,因此利用者不會從傾斜的搖動框架231的下端側滑落。
再者,一對第1承接構件277接近安裝構件275的另一側面配置。藉此,安裝構件275處於圖24或圖15所示的水平狀態時,藉由第1承接構件277及設置於軸承252之其中一者的定位部252a,阻止往與長邊方向交叉的方向晃動。
如圖25所示,使搖動框架231搖動時,處於設置在搖動框架231的寬度方向另一端側,亦即設置於位在下降側的搖動連桿267的一端之連結軸271的其中一者卡合於卡合構件276的狀態。藉此,於阻止位於限制連桿272的一端的下降位置之另一連結連桿269的下端,往橫向(圖25的左方)或上升方向移動的狀態下,搖動框架231傾斜。
由於一對連結連桿269的下端是由限制連桿272連結,因此一對連結連桿269其下端間的距離不變。而且,藉由連結軸271的其中一者卡合於卡合構件276的其中一者,位於下降位置的連結連桿269的下端位置不會往圖25的左方或上升方向偏離移動。
藉此,當搖動框架231的一端側被往上升的方向進行搖動驅動時,上端連結於上升方向的一端部的連結連桿269與安裝部275均不會往左方偏離移動,並從下降位置確實往上升位置位移,因此搖動框架231的寬度方向一端側會確實上升。
於使搖動框架231往相反方向搖動時,使導引軸265從圖24的狀態,往與圖25相反的方向,亦即圖26中以箭頭b表示的方向移動。藉此,可使搖動框架231往相反方向搖動,亦即往寬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上升的方向搖動。
此時,位於搖動框架231的下降位置之設置於寬度方向另一端側的連結連桿269的下端的連結軸271,會卡合於卡合構件276,阻止安裝構件275往圖26的右方移動。
如上述,使搖動框架231移動時,連結軸271的其中一者卡合於L字形的卡合構件276。因此,連結軸271確實由卡合構件276保持,故即便非預料中的外力施加於搖動的搖動框架231,搖動框架231仍不易鬆動。
卡合構件276可調整定位地安裝於安裝件276a。因此,藉此可將卡合構件276定位,以使連結軸271不鬆動地卡合於卡合構件276。
依據上述構成的床裝置,搖動驅動單元229將連結有搖動框架231的安裝構件275,可搖動地設置於框體250,進而于框體250,一體地設置用以使安裝構件275搖動的連桿機構270、及用以驅動連桿機構270的搖動驅動機構257。
藉此,可構成一搖動驅動單元229,其用以使搖動框架231進行搖動驅動的安裝構件275、連桿機構270、及搖動驅動機構257已一體化。
然後,依據如上述構成的搖動驅動單元229,使框體250的橫向構件248卡合於設置在上下框架209的承接件227,如圖18所示,藉由連結軸287使該等可拆解地連結,藉此可對於上下框架209可裝卸地安裝。
然後,將搖動驅動單元229安裝於上下框架209後,藉由於設置在安裝構件275的一對第2承接構件283,可裝卸地連結搖動框架231的縱向構件231a的一端部來組裝。
總言之,用以使搖動框架231搖動驅動的上述主要零件是藉由搖動驅動單元229而一體化。因此,例如在進貨去處組裝床裝置時,不需要將搖動驅動機構257裝配於上下框架209,亦或將連桿機構270裝配於搖動驅動機構257及上下框架209的作業程序,因此不需要熟練技術,即可迅速且簡單地將搖動驅動單元229對於上下框架209的第1框架部209A可裝卸地組入。
進而言之,將床裝置進貨時,上下框架209拆解成第1、第2框架209A、209B,而且搖動驅動單元229對於上下框架209拆解。因此,分割成第1、第2框架209A、209B的上下框架209比已組裝的狀態更輕量化,而且比起搖動驅動單元229已組入上下框架209時,上下框架209更輕量化,因此可迅速且容易進行該等搬入作業或組裝作業。
於連結有搖動框架231的安裝構件275,設置支撐一對第1承接輥274的一對第1承接構件277,於該等第1承接構件277,分別設置限制開關279。
然後,連結於安裝構件275的搖動框架231處於水平狀態或搖動而傾斜的狀態時,可藉由限制開關279來檢測於一對第1承接構件277,第1承接輥274是處於何種支撐狀態。一對限制開關279的檢測訊號輸出至控制裝置285。因此,可藉由控制裝置285,如以下安全地進行床裝置的驅動控制。
例如當非必要的外力施加於處於搖動狀態的搖動框架231,且位於搖動框架231的搖動方向下側的第1承接輥274之其中一者從第1承接構件277浮起,且設置於該第1承接構件277的一限制開關279與另一限制開關279均關閉時,控制裝置285停止搖動框架231之往搖動方向的驅動。與此同時,藉由點亮燈或鳴響蜂鳴器等警報手段來通知異常狀態。藉此,由於可確認搖動框架231發生何種異常狀態,因此可謀求提升安全性。
又,一對限制開關279之一者處於關閉狀態時,亦即搖動框架231處於被搖動狀態時,控制裝置285防止床板體232被背升起驅動源237驅動。同樣地,床板體232被驅動成背升起狀態時,控制裝置285防止搖動用驅動源262驅動後使床板體232搖動的情況。藉此,可防止非預料地驅動床板體232或搖動框架231而使其損壞,亦或對利用者施加過度的施力。
限制開關279使該檢測桿281位於圓弧狀的凹部278的底部而設置,而前述圓弧狀的凹部278支撐第1承接構件277的第1承接輥274。凹部278形成為與第1承接輥274相對應的圓弧狀,藉此可於凹部278穩定且確實地支撐第1承接輥274。而且,藉由使限制開關279的檢測桿281位於凹部278的底部,只要第1承接輥274從凹部278些微浮起就會確實檢測。
總言之,藉由限制開關279,精度良好地檢測凹部278的第1承接輥274的支撐狀態。因此,只要非預料地的外力施加於處於傾斜狀態的搖動框架231,搖動框架231的搖動方向下端側的第1承接輥274從凹部278些微浮起,令檢測桿281位於該凹部278的限制開關279會精度良好且確實地檢測。藉此,控制裝置285可藉由來自限制開關279的檢測訊號,安全且確實地進行床裝置的驅動。
如圖18所示,搖動驅動單元229使該框體250的橫向構件248的兩端部,卡合於設置在上下框架209的第2框架209B的承接件227,將連結軸287插通於設置在橫向構件248的端部及承接件227的貫穿孔248a、227a,安裝於上下框架209。
連結軸287的中間部安裝於固定在承接件227之具有柔軟性的樹脂製的帶構件288的一端。因此,連結軸287預先準備有橫向構件248與承接件227的連結處,因此可迅速地進行搖動驅動單元229的安裝作業。
而且,從承接件227與框體250的連結部分取下的連結軸287,是藉由帶構件288而與承接件227一體地保持,因此從連結部分取下亦無遺失之虞。
再者,於上述實施形態,舉例說明了具有上下框架的床裝置,但不具備上下框架的床裝置亦可。總言之,於上述實施形態,雖將搖動驅動單元設置於作為床框架的上下框架,但在不具備上下框架的床裝置的情況下,將床框架利用作為安裝搖動驅動單元的床框架即可。
又,於第2實施形態,於承接第1承接輥的第1承接構件,設置作為檢測器的限制開關,但設置於第1、第2承接構件雙方或僅設置於第2承接構件均可。
[第3實施形態] 以下一面參考圖27至圖40,一面說明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第3實施形態與第1實施形態的相異點在於,進一步具備一體地設置於鉸鏈的第1承接構件。第1承接構件容許側部床板對於中央床板從水平狀態往上方旋動,並且阻止從水平狀態往下方旋動。
圖27至圖29所示的床裝置B具備基座框架301,其四角落部由腳體302支撐。於該基座框架301,如圖28所示設置有作為床框架的上下框架303,其可由具有左右一對上下用連桿304的上下驅動機構305,往上下方向驅動。
如圖28及圖30所示,上下框架303是藉由一對縱向桿306及一對板體307而形成為平面形狀呈矩形框狀,其中前述一對縱向桿306以預定間隔平行地分開相對向,前述一對板體307是以立位狀態安裝於該等縱向桿306的一端與另一端。於上下框架303的一對縱向桿306的外側面,在長邊方向以預定間隔設置有支撐構件308,而前述支撐構件308是用以可裝卸地安裝未圖示的側護欄之可折曲的構件。
於上下框架303的框內,配置有矩形框狀的搖動框架311(表示於圖27)。總言之,搖動框架311設定為可進入上下框架303的內部的寬度尺寸。然後,搖動框架311是由設置於上下框架303的長邊方向一端部的搖動驅動機構312(表示於圖28),往寬度方向進行搖動驅動。
於搖動框架311的上表面設置有床板體315。床板體315如圖27或圖30所示,由吹塑成形的中央床板317及一對側部床板318構成,其中前述一對側部床板318是藉由可撓性的薄壁部316,將厚度方向的上端部可旋動地連結於該中央床板317的寬度方向兩側。薄壁部316是於將床板體315成形加工時同時成形。
總言之,一對側部床板318是藉由薄壁部316,對於中央床板317以水平狀態保持,並且從水平狀態,以與薄壁部316的連結部分為支點,僅可往上方旋動,不能往下方旋動地連結。
中央床板317及一對側部床板318分別分割成預定長度的複數個床部317a~317d、318a~318d。於第3實施形態,分割成背床部317a、318a、2個成對(分割為二)的固定床部317b、318b、第1腳床部317c、318c及第2腳床部317d、318d之4個部分。
中央床板317的2個固定床部317b固定於搖動框架311。於中央床板317的固定床部317b,背床部317a可旋動地連結於與寬度方向交叉的長邊方向的一端,於另一端,可依序旋動地連結有第1腳床部317c與第2腳床部317d。
再者,中央床板317的寬度尺寸設定為大致與搖動框架311的寬度尺寸相同。藉此,安裝於搖動框架311的床板體315其一對側部床板318往搖動框架311的寬度外側突出。
於搖動框架311的下面側,設置有圖28所示的背升起驅動單元321。若設置於該背升起驅動單元321的背升起用驅動源動作,如同圖以短劃線所示,可使中央床板317與側部床板318的背床部317a、318a一體地往立起方向旋動。
進而言之,可連動於背床部317a、318c,或單獨將第1腳床部317c、318c往立起方向旋轉驅動,使第2腳床部317d、318d連動於其,以兩者大致成為倒V字形的方式上升。
若使設置於上下框架303的搖動驅動機構312動作,如圖29所示,可使床板體315與搖動框架311一同往寬度方向搖動。設置於中央床板317兩側的一對側部床板318可如上述,從對於中央床板317,藉由薄壁部316保持於水平狀態,僅往上方旋動。
因此,位於床板體315的旋動方向上側的側部床板318維持在水平狀態,位於下側的側部床板318碰觸上下框架303的縱向桿306的上表面,從對於中央床板317相對地水平狀態,往上方旋動折曲。
床板體315處於水平狀態時,亦即搖動框架311未被往寬度方向旋動驅動時,左右一對側部床板318的搖動框架311從寬度方向兩端部往外側突出的部分,處於未由上下框架303支撐的狀態。因此,若於側部床板318的上表面施加預定以上的負載時,將側部床板318連結於中央床板317的薄壁部316有損壞之虞。
為了防止薄壁部316損壞,如圖30所示,中央床板317與側部床板318是藉由合成樹脂製的鉸鏈322連結。於第3實施形態,中央床板317的背床部317a、第1腳床部317c、及第2腳床部317d的寬度方向兩端,與一對側部床板318的背床部318a、第1腳床部318c、及第2腳床部318d的寬度方向一端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分別藉由一對鉸鏈322,如後述可旋動地連結。
再者,於圖30所示的第3實施形態,分割成2個的中央床板317的固定床部317b及側部床板318的固定床部318b,雖未藉由鉸鏈322連結,但藉由鉸鏈322連結亦可。
如圖33至圖35所示,鉸鏈322具有第1連結片323。該第1連結片323的平面形狀為矩形板狀,於其一端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形成往上面及側面開放的凹部324a。藉此,於第1連結片323的一端部,形成有一對支撐部324。
於一對支撐部324,第1支撐孔324b(表示於圖33)穿設於厚度方向,連結軸325不可拔出地插通支撐於該等支撐孔324b。於第1連結片323,平面形狀為矩形板狀的第2連結片326的一端部是由連結軸325可旋動地連結。總言之,如圖33所示,於第2連結片326的一端部,突出設置凸部327,於該凸部327,形成有貫穿厚度方向的支撐孔328。
然後,第2連結片326藉由使凸部327位於凹部324a,將連結軸325插通第1支撐孔324b及第2支撐孔328,以可旋動地連結。藉由凸部327位於凹部324a內,第2連結片326對於第1連結片323僅往上方旋動。總言之,與床板體315的側部床板318同樣僅往上方旋動。
於第1連結片323,一體成形有第1承接構件329。總言之,第1承接構件329的側面形狀大致形成L字形,一端部與第1連結片323之形成有一對支撐部324的凹部324a的下面側部分成為一體。第1承接構件329的另一端部向下方延伸,並向第2連結片323側折曲而形成於第1卡合部331。
如圖30及圖31所示,鉸鏈322將第1連結片323安裝固定於凹狀的第1安裝部332,而前述第1安裝部332形成於中央床板317的背床部317a、第1腳床部317c及第2腳床部317d的上表面的長邊方向兩端部;並將第2連結片326安裝固定於凹狀的第2安裝部333,而前述第2安裝部333形成於側部床板318的背床部318a、第1腳床部318c及第2腳床部318d的上表面的長邊方向兩端部。再者,圖31及圖32表示中央床板317的背床部317a與側部床板318的背床部318a的連結狀態。
如圖36所示,中央床板317與側部床板318處於水平狀態時,設置於鉸鏈322的第1連結片323的第1承接構件329的第1卡合部331,會卡合於側部床板318的寬度方向端部的下面。藉此,第1承接構件329的第1卡合部331阻止處於水平狀態的側部床板318往下方旋動。
圖37表示側部床板318從水平狀態往上方旋動後的狀態,於該情況下,第1承接構件329的第1卡合部331不會妨礙側部床板318往上方旋動。再者,於成形時,將薄壁部316成形,可旋動地連結床板體315的中央床板317與側部床板318,但亦可不成形薄壁部316,僅藉由鉸鏈322可旋動地連結。
如圖32所示,於中央床板317的背床部317a的下面,形成有遍及寬度方向全長的第1凹部335。於側部床板318的背床部318a,在與第1凹部335的兩端相對應的位置的寬度方向的一端部,形成有第2凹部336。再者,圖32表示床板體315的背床部317a、318a,於第1、第2腳床部317c、318c、317d、318d亦同樣形成有第1、第2凹部335、336。
然後,如圖38所示,於第1凹部335,對於中央床板317可裝卸地安裝管材等第2承接構件337。該第2承接構件337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設定為從第1凹部335往側向突出的長度,該兩端部在側部床板318處於水平狀態時,卡合於第2凹部336。
藉此,第2承接構件337會藉由該兩端部,與第1承接構件329一同阻止處於水平狀態的側部床板318往下方旋動。總言之,第2承接構件337的兩端部在側部床板318呈水平時,會成為卡合於其下面而支撐的第2卡合部338。
若藉由如此構成的床裝置B的床板體315,側部床板318會藉由鉸鏈322及薄壁部316,從水平狀態僅可往上方旋動地連結於中央床板317。側部床板318對於中央床板317處於水平狀態時,一體地設置於鉸鏈322的第1承接構件329的第1卡合部331卡合於側部床板318的寬度方向的端部下面。
藉此,由於側部床板318處於由第1卡合部331阻止往下方旋動的狀態,因此即便於側部床板318的上表面非預料地施加負載W(表示於圖37),仍會阻止側部床板318因負載W而往下方旋動。
若阻止側部床板318往下方旋動,可防止側部床板318的鉸鏈322的連結狀態受損,亦或連結中央床板317與側部床板318的薄壁部316斷裂。
進而言之,於形成在中央床板317及側部床板318的下面的第1凹部335及第2凹部336,第2承接構件337固定設置於中央床板317,藉由第2承接構件337的兩端部支撐一對側部床板318的下面。
因此,由於藉由第2承接構件337,亦阻止側部床板318往下方旋動,故即便於側部床板318的上表面非預料地施加負載W,仍可與第1承接構件329一同防止鉸鏈322的連結狀態受損,亦或薄壁部316斷裂。
[第4實施形態] 圖39表示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態。於第4實施形態,與第3實施形態的相異點是於可旋動地連結中央床板317與側部床板318的鉸鏈322,未設置第1實施形態所示的第1承接構件329。
取而代之,於中央床板317的寬度方向的兩側面,設置側面形狀大致L字形的第3承接構件341。該第3承接構件341的一端部一體地設置於中央床板317的側面,另一端部向下方延伸,形成於往側部床板318的下面側折曲的第3卡合部342。
第3承接構件341亦可在將中央床板317成形加工時,與該中央床板317一體地成形,或有別於中央床板317另外形成,藉由螺旋或接著劑等,一體地設置於中央床板317。
[第5實施形態] 圖40表示本發明的第5實施形態。第5實施形態為第4實施形態的變形例,與第4實施形態的相異點在於,將第3承接構件341設置在側部床板318之與中央床板317的側面相對向的側面。
總言之,第3承接構件341的一端部一體地設置於側部床板318的側面,於側部床板318處於水平狀態時,形成於另一端部的第3卡合部342卡合於中央床板317的寬度方向端部的下面。與第4實施形態同樣,第3承接構件341亦可與側部床板318一體成形,或者作為個別的主體,一體地安裝於側部床板318的側面。
於該類第4及第5實施形態,即便於處於水平狀態的側部床板318的上表面施加非預料的負載,仍可防止中央床板317與側部床板318的連結部分因該負載而損壞。
再者,於上述實施形態,雖舉例說明了具有上下框架的床裝置,但不具備上下框架的床裝置亦可。總言之,於上述實施形態,雖舉例上下框架來作為設置有搖動框架的床框架,但在不具備上下框架的床裝置的情況下,將基座框架利用作為床框架,於該床框架可搖動地支撐搖動框架即可。
又,雖舉例說明了將中央床板及一對側部床板,分割成背床部或腳床部等複數個部分而可進行背升起或腳升起的構成,來作為床板體,但亦可為中央床板及側部床板未分割成複數個部分的床板體。到目前所說明的第1至第5實施形態中揭示的構成可適當予以組合。
101、201、301‧‧‧基座框架102‧‧‧腳輪103‧‧‧檔件踏板105、209、303、1101‧‧‧上下框架(床框架的一例)106、305‧‧‧上下驅動機構107‧‧‧連結桿108‧‧‧上下用驅動源110‧‧‧第1安裝部110a‧‧‧腳部111、213、307‧‧‧板體112、333‧‧‧第2安裝部114a‧‧‧輥114b‧‧‧承接部115、231、231c、311、1105‧‧‧搖動框架116、262‧‧‧搖動用驅動源118、232、315、1103‧‧‧床板體119、233、317‧‧‧中央床板119a、121a、317a、318a、1104‧‧‧背床部119b、121b‧‧‧中央床部119c、121c、317c、318c‧‧‧第1腳床部119d、121d、317d、318d‧‧‧第2腳床部121、234、318‧‧‧側部床板123‧‧‧抵接構件125、237‧‧‧背升起用驅動源127‧‧‧控制裝置128‧‧‧切換控制部129、286‧‧‧遙控器(手動操作模組的一例)130‧‧‧設定控制器(設定操作模組的一例)131a、131b‧‧‧背升起動作用按鍵132a、132b‧‧‧腳升起動作用按鍵133a、133b‧‧‧升降動作用按鍵134a、134b‧‧‧傾斜動作用按鍵135‧‧‧水平用按鍵138‧‧‧顯示器139‧‧‧電源按鍵141‧‧‧切換按鍵142‧‧‧設定按鍵143‧‧‧開始/停止按鍵144‧‧‧YES按鍵145‧‧‧NO按鍵146‧‧‧選擇按鍵151‧‧‧輸入部152‧‧‧處理部153‧‧‧驅動輸出部202、211、231a、249‧‧‧縱向構件203、212、231b、248‧‧‧橫向構件204‧‧‧腳構件205‧‧‧連結部206、235、275‧‧‧安裝構件209A‧‧‧第1框架部209B‧‧‧第2框架部215‧‧‧第1支撐部216‧‧‧第2支撐部218、261‧‧‧托架219‧‧‧上下驅動機構220‧‧‧臂軸221‧‧‧軸構件222‧‧‧上下用臂223‧‧‧上下用驅動源224‧‧‧第1可動桿225‧‧‧第2可動桿226‧‧‧臂227‧‧‧承接件227a‧‧‧第1貫穿孔229‧‧‧搖動驅動單元230‧‧‧板構件233a、233b、233c、233e、234a、234b、234d、234e、317a~317d、318a~318d‧‧‧床部236、321‧‧‧背升起驅動單元238‧‧‧第1旋轉軸239‧‧‧第2旋轉軸241‧‧‧背升起輥242‧‧‧背升起臂243‧‧‧腳升起輥244‧‧‧腳升起臂246‧‧‧第2承接輥248a‧‧‧第2貫穿孔250‧‧‧框體252‧‧‧軸承252a‧‧‧定位部253、273‧‧‧安裝軸254‧‧‧L字臂255‧‧‧直桿臂257、312‧‧‧搖動驅動機構258‧‧‧螺桿259‧‧‧波紋管構件263‧‧‧驅動部265‧‧‧導引軸266‧‧‧驅動連桿267‧‧‧第1搖動連桿267a、268a‧‧‧長孔268‧‧‧第2搖動連桿269‧‧‧連結連桿270‧‧‧連桿機構271、287、325‧‧‧連結軸272‧‧‧限制連桿274‧‧‧第1承接輥276‧‧‧卡合構件276a‧‧‧安裝件277、329‧‧‧第1承接構件278、284、324a‧‧‧凹部278a‧‧‧開口部278b‧‧‧空間部279‧‧‧限制開關281‧‧‧檢測桿282‧‧‧連結件283、337‧‧‧第2承接構件285‧‧‧控制裝置288‧‧‧帶構件289‧‧‧止動孔302‧‧‧腳體304‧‧‧上下用連桿306‧‧‧縱向桿308‧‧‧支撐構件316‧‧‧薄壁部317b、318b‧‧‧固定床部322‧‧‧鉸鏈323‧‧‧第1連結片324‧‧‧支撐部324b‧‧‧第1支撐孔326‧‧‧第2連結片327‧‧‧凸部328‧‧‧支撐孔331‧‧‧第1卡合部335‧‧‧第1凹部336‧‧‧第2凹部338‧‧‧第2卡合部341‧‧‧第3承接構件342‧‧‧第3卡合部1102‧‧‧側護欄B‧‧‧床裝置S1~S24‧‧‧步驟W‧‧‧負載
圖1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於已使上下框架上升的狀態下,使床板體的背床部及腳床部立起後的床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於從圖1的狀態使床板體的背床部的立起角度變小的狀態下,使上下框架下降後的床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從圖2的狀態使床板體的背床部及腳床部水平地倒伏的床裝置的立體圖。 圖4是從圖3的狀態使床板體往寬度方向傾斜後的床裝置的立體圖。 圖5是說明床裝置的驅動控制系統的方塊圖。 圖6是表示連接於控制裝置的遙控器的圖。 圖7是表示連接於控制裝置的設定控制器的圖。 圖8是由遙控器以手動模式驅動床裝置時的流程圖。 圖9是由遙控器以手動限制模式驅動床裝置時的流程圖。 圖10是說明於使背床部立起並傾動床板體時,背床部碰觸側護欄的狀態的往例圖。 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床裝置的拆解立體圖。 圖12是床裝置的立體圖。 圖13是床裝置的俯視圖。 圖14是床裝置的正視圖。 圖15是搖動驅動單元已組入的上下框架的第2框架部的俯視圖。 圖16是搖動驅動單元及第2框架部的拆解立體圖。 圖17是搖動驅動單元的立體圖。 圖18是表示搖動驅動單元的框體,及設置於可裝卸地連結固定該框體的第2框架部的承接件的拆解立體圖。 圖19是搖動驅動單元的正視圖。 圖20是設置於搖動驅動單元的橫向構件的上表面之長邊方向的端部的第1承接構件之正視圖。 圖21是第1承接構件的立體圖。 圖22是第1承接構件的縱向剖面圖。 圖23是用以說明設置於床裝置的各種驅動源的驅動控制的方塊圖。 圖24是將搖動框架處於水平狀態時的搖動驅動單元,移除搖動驅動機構而表示的正視圖。 圖25是將搖動框架的寬度方向的一端側被往上升的方向驅動時的搖動驅動單元,移除搖動驅動機構而表示的正視圖。 圖26是將搖動框架的寬度方向的另一端側被往上升的方向驅動時的搖動驅動單元,移除搖動驅動機構而表示的正視圖。 圖27是表示圖1是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的床裝置的立體圖。 圖28是床裝置的正視圖。 圖29是床裝置的側視圖。 圖30是床裝置的俯視圖。 圖31是從上方觀看分割成複數個的1個床板體的立體圖。 圖32是從下方觀看圖5所示的床板體的立體圖。 圖33是經拆解的鉸鏈的立體圖。 圖34是組裝後的鉸鏈的立體圖。 圖35是使鉸鏈的第2連結片往上方旋動後的立體圖。 圖36是側部床板對於藉由鉸鏈連結的中央床板呈水平狀態的圖。 圖37是側部床板對於中央床板處於往上方旋動後的狀態的圖。 圖38是從下面觀看在下面設置有第2承接構件的床板體的一部分的圖。 圖39是將沿著表示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態的床板體的寬度方向的一部分剖視的圖。 圖40是將沿著表示本發明的第5實施形態的床板體的寬度方向的一部分剖視的圖。
108‧‧‧上下用驅動源
116‧‧‧搖動用驅動源
125‧‧‧背升起用驅動源
127‧‧‧控制裝置
128‧‧‧切換控制部
129‧‧‧遙控器
130‧‧‧設定控制器
151‧‧‧輸入部
152‧‧‧處理部
153‧‧‧驅動輸出部

Claims (13)

  1. 一種床裝置,具備傾動功能及背升起功能,該傾動功能使床板體往寬度方向傾斜,該背升起功能使前述床板體相對於與寬度方向交叉的長邊方向起伏,該床裝置之特徵在於:具備:床框架;搖動框架,可往寬度方向傾斜地支撐於該床框架,並且於上表面設置有前述床板體;搖動用驅動源,驅動前述搖動框架往寬度方向傾斜;背升起用驅動源,設置於前述搖動框架,將前述床板體的長邊方向的一端部側進行起伏驅動;及控制器,控制前述搖動框架的傾斜驅動及前述床板體的起伏驅動,前述控制器藉由手動模式及手動限制模式來控制前述搖動用驅動源及背升起用驅動源,其中前述手動限制模式可於前述搖動框架及前述床板體中某一者已在限制的範圍內被驅動的狀態下,在限制的範圍內驅動另一者,在前述手動模式中,在前述床板體處於水平狀態時可驅動前述搖動框架,且在前述床板體不處於水平狀態時不能驅動前述搖動框架,並且在前述搖動框架處於水平狀態時可驅動前述床板體,且在前述搖動框架不處於水平狀態時不能驅動前述床板體。
  2. 如請求項1之床裝置,其中於前述手動限 制模式,前述背床部的立起角度及前述床板體的傾斜角度設定為,在前述床板體的背床部已立起的狀態下,當藉由前述搖動框架使前述床板體往寬度方向傾斜時,使前述背床部不會碰觸到設置於前述床框架的寬度方向的端部的側護欄。
  3. 如請求項1或2之床裝置,其具有自動模式,是根據預先設定的條件,藉由前述搖動用驅動源將前述床板體往寬度方向進行搖動驅動。
  4. 如請求項3之床裝置,其中前述控制器包含:控制裝置;設定操作模組,連接於該控制裝置,用以設定在前述手動模式、前述手動限制模式或前述自動模式下,驅動前述搖動框架的傾斜驅動及前述床板體的起伏驅動時的驅動條件,並且設定要以前述各模式的何種模式運轉;及手動操作模組,連接於前述控制裝置,當藉由前述設定操作模組選擇了前述手動模式或前述手動限制模式時,對前述搖動框架及前述床板體進行驅動操作。
  5. 如請求項4之床裝置,其中藉由前述設定操作模組設定的前述手動模式、前述手動限制模式或前述自動模式的驅動條件是記憶於切換控制部,該驅動條件可經由前述切換控制部而複製到可裝卸於前述設定操作模組的記憶媒體。
  6. 如請求項1之床裝置,其進一步具備搖動 驅動單元,該搖動驅動單元可裝卸地設置於前述床框架,且具有前述搖動用驅動源,前述搖動驅動單元具有矩形的框體,該框體之相對向的一對橫向構件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可裝卸地卡合保持於承接部,而前述承接部設置於前述床框架之相對向的一對縱向構件。
  7. 如請求項6之床裝置,其中前述搖動驅動單元包含:搖動驅動機構,設置於前述框體;連桿機構,具有一對連結連桿,前述一對連結連桿設置於前述框體,並且藉由前述搖動驅動機構而驅動,當受到驅動時,因應該驅動方向,一連結連桿從下降位置移動至上升位置,另一連結連桿保持於下降位置;一對安裝軸,其一端分別樞接於一對前述連結連桿的端部;一對第1承接輥,可旋轉地設置於該等安裝軸的另一端;安裝構件,其長邊方向的兩端部支撐於前述安裝軸的中間部,並可裝卸地連結於前述搖動框架的長邊方向的另一端;及一對第1承接構件,設置於前述框體的上表面且具有第1凹部,當一對前述連結連桿位於下降位置時,該等第1凹部分別支撐一對前述第1承接輥,當前述連桿機構藉由前述搖動驅動單元而驅動時,該等一對第1承接構件以一 對前述第1承接輥的其中一者作為支點來使前述安裝構件搖動。
  8. 如請求項7之床裝置,其中於前述搖動框架的長邊方向的另一端面之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可旋轉地設置有軸線呈水平的一對第2承接輥;於前述床框架的長邊方向一端的上表面,設置有一對第2承接構件,其具有第2凹部,於前述搖動框架處於水平狀態時,承接一對前述第2承接輥。
  9. 如請求項8之床裝置,其中於一對前述第1承接構件或前述第2承接構件中至少某一者的凹部設置有檢測器,其檢測前述第1承接輥或前述第2承接輥是否支撐於前述凹部,且前述檢測器的檢測訊號輸出至前述控制器。
  10. 如請求項1之床裝置,其中前述床板體具備:中央床板,設置於前述搖動框架的上表面;側部床板,配置於該中央床板的寬度方向的兩側,且寬度方向的一端藉由鉸鏈可旋動地連結於前述中央床板;及第1承接構件,一體地設置於前述鉸鏈,容許前述側部床板對於前述中央床板從水平狀態往上方旋動,並且阻止從水平狀態往下方旋動。
  11. 如請求項10之床裝置,其中前述鉸鏈包含: 第1連結片,安裝於前述中央床板的寬度方向的端部上表面;第2連結片,安裝於前述側部床板的寬度方向的端部上表面,藉由連結軸可旋動地連結於前述第1連結片;及前述第1承接構件,與前述第1連結片一體成形。
  12. 如請求項11之床裝置,其中前述第1承接構件是一端部與前述第1連結片一體成形,另一端部向下方延伸,且末端部形成於向前述第2連結片側折曲的第1卡合部,在前述側部床板從上升狀態往下方旋動而成為相對於前述中央床板呈水平狀態時,前述側部床板的寬度方向的一端部的下表面會卡合於前述第1承接構件的前述第1卡合部。
  13. 如請求項10至12中任一項之床裝置,其中前述中央床板與前述側部床板是藉由樹脂一體成形,前述中央床板的寬度方向的兩端與一對前述側部床板的寬度方向的一端之厚度方向的上端部,是藉由可撓性的薄壁部而可旋動地連結。
TW107106343A 2017-03-02 2018-02-26 床裝置 TWI7433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9558 2017-03-02
JP2017039558A JP6550414B2 (ja) 2017-03-02 2017-03-02 ベッド装置
JP2017-187486 2017-09-28
JP2017187486A JP2019058575A (ja) 2017-09-28 2017-09-28 ベッド装置
JP2017-229028 2017-11-29
JP2017229028A JP2019097658A (ja) 2017-11-29 2017-11-29 ベッ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6528A TW201836528A (zh) 2018-10-16
TWI743319B true TWI743319B (zh) 2021-10-21

Family

ID=63370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6343A TWI743319B (zh) 2017-03-02 2018-02-26 床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574880A4 (zh)
CN (1) CN110381905B (zh)
SG (1) SG11201908046RA (zh)
TW (1) TWI743319B (zh)
WO (1) WO20181592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4638B2 (ja) * 2019-06-05 2023-05-31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電動家具
AU2022341833A1 (en) * 2021-09-08 2024-02-29 Burling Aged Care Solutions Pty Ltd A bed for turning patient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304802A (en) * 2002-02-22 2003-10-16 Sanyo Electric Co Movable be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2640A (en) * 1992-04-03 1998-09-08 Hill-Rom, Inc. Patient care system
JP2923412B2 (ja) 1993-06-18 1999-07-26 フランスベッド株式会社 ベッド装置
JP2987290B2 (ja) 1994-05-02 1999-12-06 フランスベッド株式会社 ベッド装置
JP3362097B2 (ja) * 1996-06-21 2003-01-07 フランスベッド株式会社 ベッド装置
CN1408335A (zh) * 2001-09-26 2003-04-09 王义龙 电动床及其运转控制方法
JP2003111804A (ja) 2001-10-09 2003-04-15 France Bed Co Ltd ベッド装置
US9358168B2 (en) * 2012-09-04 2016-06-07 Hill-Rom Services, Inc. Patient position detection for patient support surface
EP2989934A4 (en) * 2013-04-25 2016-12-07 Paramount Bed Kk BED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ID APPARATUS FOR BED
DK3065687T3 (en) * 2013-11-06 2019-04-15 Ideassociates Iom Ltd A bed
CN204636783U (zh) * 2014-12-31 2015-09-16 北京中科健安医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CN111166582A (zh) * 2019-12-31 2020-05-19 肖梅 一种用于人员卧床检查的辅助翻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304802A (en) * 2002-02-22 2003-10-16 Sanyo Electric Co Movable b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74880A1 (en) 2019-12-04
CN110381905B (zh) 2021-08-03
CN110381905A (zh) 2019-10-25
WO2018159281A1 (ja) 2018-09-07
EP3574880A4 (en) 2021-02-17
TW201836528A (zh) 2018-10-16
SG11201908046RA (en) 2019-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3319B (zh) 床裝置
JP3362097B2 (ja) ベッド装置
WO2018105034A1 (ja) 移乗装置
US7281283B2 (en) Sleeping surface elevation device
JP6550414B2 (ja) ベッド装置
JP2014110870A (ja) 医療用ベット
JP4802201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式ベッド
JP3352320B2 (ja) 起床式ベッド装置
JP2008073107A (ja) ベッド
KR20180129241A (ko) 조립식 전동침대
JP2005304820A (ja) 寝返り支援ベッド
JP2018029940A (ja) 運動補助装置
JP2000126246A (ja) 寝 台
JP4718277B2 (ja) 背上げ式ベッド装置
JP2019058575A (ja) ベッド装置
JPH0710601Y2 (ja) ベッド装置
JPH03228765A (ja) ベッド装置
JP3035465B2 (ja) 起床式ベッド装置
JPH03254745A (ja) ベッド装置
JP2001204587A (ja) ベッド装置
JP6178995B1 (ja) 運動補助装置
JP2024006424A (ja) 下降調整部品を具備する自重利用型立ち上がり補助具
JPH0740977B2 (ja) ベッド装置
JP2866810B2 (ja) 背上げ式ベッド装置
JP2004181059A (ja) 起立補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