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2912B - 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2912B
TWI742912B TW109138597A TW109138597A TWI742912B TW I742912 B TWI742912 B TW I742912B TW 109138597 A TW109138597 A TW 109138597A TW 109138597 A TW109138597 A TW 109138597A TW I742912 B TWI742912 B TW I7429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tructure
assembling
angle
assembly
r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8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9369A (zh
Inventor
王鼎瑞
Original Assignee
王鼎瑞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鼎瑞 filed Critical 王鼎瑞
Priority to TW1091385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42912B/zh
Priority to CN202110970966.8A priority patent/CN114439824A/zh
Priority to US17/472,716 priority patent/US2022013654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2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291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19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936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7/0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 F16B7/10Telescop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9/0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ular parts to flat surfaces at an ang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9/0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ular parts to flat surfaces at an angle
    • F16B9/05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ular parts to flat surfaces at an angle by way of an intermediate member
    • F16B9/056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ular parts to flat surfaces at an angle by way of an intermediate member the intermediate member extending through the flat surface; the rod or tubular part extending through the flat surfa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04Wound springs
    • F16F1/12Attachments or moun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14Torsion springs consisting of bars or tubes
    • F16F1/16Attachments or moun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18Leaf springs
    • F16F1/26Attachments or moun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42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e of stressing
    • F16F1/4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e of stressing loaded mainly in ten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拉伸桿結構具有組接體與桿體。組接體具有第一組接部或第一擋抵部,第一組接部用以組接或擋抵於第一物體;桿體與組接體活動組合,桿體具有第二組接部或第二擋抵部,第二組接部用以組接或擋抵於第二物體。藉此,可使本發明之拉伸桿結構組合於第一物體與第二物體,以達到完成兩物體之組合、移動或分離之功效。

Description

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尤指一種可完成兩物體之組合、移動或分離之功效的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
一般當至少兩第一物體組合時,通常以螺絲或鎖件進行鎖接,以作為第一物體之組合。
雖然此方式可將兩第一物體加以組合,但組合後便有無法移動或分離之情形,使得螺絲或鎖件較不符合實際運用之需求。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發明人研發出一種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以期可組合於第一物體與第二物體,以達到完成兩物體之組合、移動或分離之功效。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拉伸桿結構,其包含:一組接體以及一桿體。該組接體具有一第一組接部或一第一擋抵部,該第一組接部用以組接或擋抵於一第一物體;該桿體與該組接體活動組合,該桿體具有一第二組接部或一第二擋抵部,該第二組接部用以組接或擋抵於一第二物體。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拉伸桿結構,其包含:一組接體以及一桿體。該組接體具有一第一組接部或一第一擋抵部;該桿體與該組接體活動組合,該桿體具有一第二組接部或一第二擋抵部。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拉伸桿結構組裝於物體的方法,其係將一第一組接部由一載體中以一工具取起後,經一比對裝置比對該第一組接部與一第一物體之位置,由該工具將該第一組接部放置於該第一物體,並以加熱焊接、鉚接、擴接或鎖接於該第一物體後,再於該第一組接部組合活動組接之一組接體與一桿體。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拉伸桿結構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係將該拉伸桿結構或拉伸桿結構的一第一組接部以一工具取起後,經一比對裝置比對該拉伸桿結構或該第一組接部與一第一物體之位置,由該工具將該拉伸桿結構或該第一組接部放置於該第一物體,並以加熱焊接、鉚接、擴接或鎖接於該第一物體,其中該拉伸桿結構具有用以活動組接之一組接體與一桿體。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拉伸桿結構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係將該拉伸桿結構或拉伸桿結構的一第一組接部以一工具取起後,由該工具將該拉伸桿結構或該第一組接部放置於該第一物體,並以加熱焊接、鉚接、擴接或鎖接於該第一物體,其中該拉伸桿結構具有用以活動組接之一組接體與一桿體。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更包含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之兩端分別抵頂於該組接體與該桿體,或該彈性元件之兩端分別抵頂於該第一組接部與該組接體或該桿體。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彈性元件為彈簧、拉簧、扭簧、彈片或彈性柱體。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組接體與所設置之第一物體間具有一第一角度及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大於該第二角度,用以使該拉伸桿結構為一傾斜的運動拉伸方向。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組接體與所設置之第一物體間具有一第一角度及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大於90度,該第二角度小於90度,使該拉伸桿結構以一傾斜方向帶動第二物體進行推動、拉伸或回縮運動。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第一組接部或該第二組接部以一組接件與該組接體或該桿體組接。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組接體之第一組接部或該桿體之第二組接部以一組接件組接第一物體或第二物體,以使該組接體或該桿體形成活動之關節結構。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組接體或該桿體以一組接件組接第一物體或第二物體,以形成一關節結構。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第一擋抵部與該第二擋抵部活動組接。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第一組接部或該第二組接部具有一存料空間,且以外力施壓使第一物體之材料流入或進入該存料空間,使該第一組接部或該第二組接部組接於該第一物體。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第一組接部或該第二組接部具有一擴接結構,且以外力施壓使該第一組接部或該第二組接部擴接於第一物體。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組接體組接於第一物體,該桿體組接或擋抵於第二物體,該第二物體活動組接於一第三物體,以使該第二物體於拉伸時與該第三物體進行旋向運動。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組接體具有一非直角之組合面,以與該第一組接部進行組接。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非直角之組合面之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角度及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大於該第二角度。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非直角之組合面之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角度及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大於90度,該第二角度小於90度,以形成一傾斜之運動方向。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組接體具有一非直角之組合面,以與第一物體進行組接。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非直角之組合面之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角度及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大於該第二角度。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非直角之組合面之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角度及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大於90度,該第二角度小於90度,以形成一傾斜之運動方向。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第一物體具有一組接部,該第一物體之組接部與該組接體之第一組接部組接。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第一物體具有一組接部,該第一物體之組接部以一組接件與該組接體之第一組接部組接。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組接體與該桿體側向活動組接。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組接體與該桿體側向活動組接,該桿體與第一物體平行或趨近平行。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組接體與該桿體側向活動組接,該組接體與第一物體垂直組合或趨近垂直組合。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組接體具有一定位部,以定位該組接體或該桿體之角度或移動角度。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組接體具有一定位部,第一物體具有一對應定位部,該定位部與該對應定位部相互防轉或限位。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組接體或該桿體為桿狀、塊狀、殼體、穿孔體、凹槽體、槽體、凸體、扣體、溝體、盤狀體、條狀體、筒狀體、桶狀體或管狀體。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組接體直向或側向具有一裝設部,該桿體裝設於該裝設部進行活動或收縮。
上述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中,該裝設部為孔部、管部、槽部、溝部、桶部、筒部、階部或凹部。
藉此,本發明之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可組合於第一物體與第二物體,以達到完成兩物體之組合、移動或分離的目的。
1:拉伸桿結構
11:組接體
111:第一組接部
112:第一擋抵部
113:組接件
114:擴接結構
115:存料空間
116:非直角之組合面
117:定位部
118:裝設部
12:桿體
121:第二組接部
122:第二擋抵部
123:存料空間
124:擴接結構
13:彈性元件
10:第一物體
101:組接部
102:組接件
103:對應定位部
20:第二物體
30:第三物體
40:工具
50:載體
51:蓋體
60:工具
70:比對裝置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圖1]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二實施例分解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二實施例組合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圖5]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圖6]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三實施例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四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8]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五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9]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六、七、八實施例示意圖。
[圖10]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九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1]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十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2]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十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圖13]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十二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圖14]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十二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
[圖15]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十三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6]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十四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7]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十五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8]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十六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19]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十六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0]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十七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1]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十八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2]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十九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3]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二十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4]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二十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5]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第二十二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6]係本發明拉伸桿結構之組裝狀態示意圖一。
為充分瞭解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請參閱圖1,如圖所示: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該拉伸桿結構1包含有一組接體11以及一桿體12。
該組接體11具有一第一組接部111或一第一擋抵部112,該第一組接部111用以組接或擋抵於一第一物體10。
該桿體12與該組接體11活動組合,該桿體12具有一第二組接部121或一第二擋抵部122,該第二組接部121用以組接或擋抵於一第二物體20。
於本發明拉伸桿結構1之一實施例中,該組接體11具有該第一組接部111與該第一擋抵部112,而該桿體12具有該第二組接部121與該第二擋抵部122;該桿體12與該組接體11活動組合,且使該第一擋抵部112與該第二擋抵部122活動組接,當該組接體11移動至一預定位置時,可藉由該第一擋抵部112與該第二擋抵部122形成擋抵;且該第一組接部111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該第二組接部121組合於該第二物體20。
當使用時,可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使該第二物體20往遠離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此時,該組接體11固定不動,而使該第二物體20帶動該桿體12於該組接體11中移動,並於該組接體11移動至一預定位置時,可藉由該第一擋抵部112與該第二擋抵部122形成擋抵。如此,可藉由該拉伸桿結構1組 合於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以達到完成兩物體之組合、移動或分離的目的。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更包含有一彈性元件13,該彈性元件13之兩端分別抵頂於該組接體11與該桿體12,或該彈性元件13之兩端分別抵頂於該第一組接部111與該組接體11或該桿體12,其中該彈性元件13可為彈簧、拉簧、扭簧、彈片或彈性柱體。本實施例中,該彈性元件13之一端抵頂於該第一擋抵部112,另一端抵頂於該第二擋抵部122。如此,可於該第二物體20帶動該桿體12於該組接體11中移動時,壓縮或釋放該彈性元件13,以使該桿體12具有自動回復之功能,以利進行操作使用。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組接體11與所設置之第一物體10間具有一第一角度θ1及一第二角度θ2,該第一角度θ1大於該第二角度θ2,用以使該拉伸桿結構1為一傾斜的運動拉伸方向。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組接體11與所設置之第一物體10間具有一第一角度θ1及一第二角度θ2,該第一角度θ1大於90度,該第二角度θ2小於90度,使該拉伸桿結構1以一傾斜方向帶動第二物體20進行推動、拉伸或回縮運動。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組接體11或該桿體12可為桿狀、塊狀、殼體、穿孔體、凹槽體、槽體、凸體、扣體、溝體、盤狀體、條狀體、筒狀體、桶狀體或管狀體。如此,可依實際運用之需求選用不同形態之該組接體11或該桿體12,而使該組接體11與該桿體12能更符合實際運用之需求。
請參閱圖2至圖5,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該第一組接部111以一組接件113與該組接體11組接,且本實施例中, 該第一組接部111具有一擴接結構114,且經工具40以外力施壓使該第一組接部111擴接於該第一物體10,且該彈性元件13之一端抵頂於該第一擋抵部112,另一端抵頂於該第二擋抵部122。另外,亦可使該第二組接部121以一組接件與該桿體12組接,並於該第二組接部具有一擴接結構,且以外力施壓使該第二組接部擴接於該第一物體10或該第二物體20(圖未示)。
當運用時,使該組接體11組接於第一物體10,而該桿體12組接於第二物體20,該第二物體20活動組接於一第三物體30,而於使用時可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使該第二物體20往遠離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並壓縮該彈性元件13,此時,該組接體11固定不動,而使該第二物體20帶動該桿體12於該組接體11中移動,以使該第二物體20於拉伸時與該第三物體30進行旋向運動,並於該組接體11移動至一預定位置時,可藉由該第一擋抵部112與該第二擋抵部122形成擋抵;而當不再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則使該彈性元件13獲得釋放而帶動該桿體12,使該桿體12帶動該第二物體20往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如此,可藉由該拉伸桿結構1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以達到完成兩物體之組合、移動或分離的目的。
請參閱圖6,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該第一組接部111具有一存料空間115,且以外力施壓使第一物體10之材料流入或進入該存料空間115,使該第一組接部111組接於該第一物體10,而本實施例中該彈性元件13為拉簧,而該彈性元件13之兩端分別設於該第一組接部111與該第二擋抵部122。如此,同樣可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使該第二物體20往遠離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並壓縮該彈性元件13,此時,該組接體11固定不動,而使該第二物體20帶動該桿體12於該組接體11中移動,以使該第二物體20 於拉伸時與該第三物體30進行旋向運動,並於該組接體11移動至一預定位置時,可藉由該第一擋抵部112與該第二擋抵部122形成擋抵;而當不再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則使該彈性元件13獲得釋放而帶動該桿體12,使該桿體12帶動該第二物體20往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如此,可藉由該拉伸桿結構1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以達到完成兩物體之組合、移動或分離的目的。
請參閱圖7,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該第一組接部111具有一存料空間115,且經工具40以外力施壓使第一物體10之材料流入或進入該存料空間115,使該第一組接部111組接於該第一物體10,並藉由該第二組接部121配合固定件201與該第二物體20組接。而本實施例中該彈性元件13之一端抵頂於該第一擋抵部112,另一端抵頂於該第二組接部121,且該組接體11垂直設於該第一物體10。如此,可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往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並壓縮該彈性元件13,或不再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使該彈性元件13獲得釋放而由該桿體12帶動該第二物體20往遠離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使該拉伸桿結構1縱向帶動該第二物體20進行推動、拉伸或回縮運動。
請參閱圖8,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該組接體11之第一組接部111與該桿體12之第二組接部121以一組接件113組接第一物體10或第二物體20,以使該拉伸桿結構1藉由該組接體11與該桿體12形成活動之關節結構,且該第一組接部111與該第二組接部121分別具有一存料空間115、123,且以外力施壓使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之材料分別流入或進入該存料空間115、123,使該第一組接部111與該第二組接部121分別組接於 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其中該彈性元件13為扭簧,且該彈性元件13之兩端分別抵頂於該第一組接部111與該組接體11。
如此,可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以藉由呈關節結構之該拉伸桿結構1進行翻折,而讓該第二物體20往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或讓該第二物體20往遠離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並於該第二物體20移動時,可壓縮或釋放該彈性元件13,以使該組接體11具有自動回復之功能而帶動該桿體12,再由該桿體12頂推該第二物體20,以利進行操作使用,進而藉由呈關節結構之該拉伸桿結構1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以達到完成兩物體之組合、移動或分離的目的。
請參閱圖9,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該拉伸桿結構1中其組接體11之第一組接部111可為圖9中a部分、b部分或c部分之型態,且該彈性元件13之兩端分別抵頂於該第一組接部111與該桿體12。如此,可藉由該第一組接部111以不同之型態組裝於該第一物體10,而使本發明能更符合實際運用之需求。
請參閱圖10,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該第一組接部111與該第二組接部121分別具有一存料空間115、123,且以外力施壓使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之材料分別流入或進入該存料空間115、123,使該第一組接部111與該第二組接部121分別組接於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且該第二物體20活動組接於一第三物體30,並使該彈性元件13之一端抵頂於該第一擋抵部112,另一端抵頂於該第二擋抵部122。
如此,可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使該第二物體20往遠離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並壓縮該彈性元件13,此時,該組接體11固定不動,而使 該第二物體20帶動該桿體12於該組接體11中移動,以使該第二物體20於拉伸時與該第三物體30進行旋向運動,並於該組接體11移動至一預定位置時,可藉由該第一擋抵部112與該第二擋抵部122形成擋抵;而當不再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則使該彈性元件13獲得釋放而帶動該桿體12,使該桿體12帶動該第二物體20往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如此,可藉由該拉伸桿結構1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以達到完成兩物體之組合、移動或分離的目的。
請參閱圖11,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該第一組接部111與該第二組接部121分別具有一擴接結構114、124,且以外力施壓使該擴接結構114、124,使該第一組接部111與該第二組接部121分別擴接於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而該彈性元件13之一端抵頂於該第一擋抵部112,另一端抵頂於該第二擋抵部122。
如此,可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使該第二物體20往遠離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並壓縮該彈性元件13,此時,該組接體11固定不動,而使該第二物體20帶動該桿體12於該組接體11中移動,以使該第二物體20進行拉伸運動,並於該組接體11移動至一預定位置時,可藉由該第一擋抵部112與該第二擋抵部122形成擋抵;而當不再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則使該彈性元件13獲得釋放而帶動該桿體12,使該桿體12帶動該第二物體20往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如此,可藉由該拉伸桿結構1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以達到完成兩物體之組合、移動或分離的目的。
請參閱圖12,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該組接體11具有一非直角之組合面116,以與該第一組接部111進行組接。該非直角之組合面116之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角度θ1及一第二角度θ2,該第一 角度θ1大於該第二角度θ2,且該第一角度θ1大於90度,該第二角度θ2小於90度,以使該組接體11限制該桿體12形成一傾斜之運動方向,使該拉伸桿結構1以傾斜方向帶動第二物體進行推動、拉伸或回縮運動。
請參閱圖13及圖14,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該第一物體10具有一組接部101,該第一物體10之組接部101以一組接件102與該組接體11之第一組接部111組接。如此,可使該拉伸桿結構1依不同之需求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
請參閱圖15至圖17,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該拉伸桿結構1之組接體11以其第一組接部111藉由如圖15中之擴接方式、圖16中以材料進入或流入之鉚接之方式、或圖17中以組接件102與該第一組接部111組合之方式,使該組接體11以其第一組接部111組接於該第一物體10,而該桿體12之該第二組接部121則擋抵於該第二物體20,且該第二物體20活動組接於該第三物體30,並使該彈性元件13之兩端分別抵頂於該第一組接部111與該第二擋抵部122(如圖15所示)、使該彈性元件13之兩端分別抵頂於該第一擋抵部112與該第二擋抵部122(如圖16所示)、或使該彈性元件13之兩端分別抵頂於該第一擋抵部112與該第二組接部121(如圖17所示),以使該第二物體20於拉伸時與該第三物體30進行旋向運動,而使本發明能更符合實際運用之需求。
請參閱圖18至圖20,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該組接體11與該桿體12側向活動組接,該組接體11具有一定位部117,以定位該組接體11與該桿體12之角度或移動角度,且該組接體11側向(或直向)具有一裝設部118,該桿體12裝設於該裝設部118進行活動或收縮,該彈性元件13之兩端分別抵頂於該組接體11之裝設部118與該桿體12之第二組接部 121。其中該裝設部118為孔部、管部、槽部、溝部、桶部、筒部、階部或凹部。
當運用時,可將該拉伸桿結構1以該組接體11之定位部117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之一對應定位部103,使該定位部117與該對應定位部103相互防轉或限位,使該組接體11與第一物體10垂直組合或趨近垂直組合,同時該桿體12與第一物體10平行或趨近平行,並使該桿體12之該第二組接部121則擋抵於該第二物體20,且將該第二物體20活動組接於該第三物體30。另外,亦可使該組接體11之第一組接部111以之擴接方式(如圖20之a部分)、鉚接之方式(如圖20之b部分)、或焊接之方式(如圖20之c部分)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使該組接體11與第一物體10垂直組合或趨近垂直組合,同時該桿體12與第一物體10平行或趨近平行。
而操作使用時,因無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使該彈性元件13呈彈性釋放而頂推該桿體12,並藉由該第一擋抵部112與該第二擋抵部122形成擋抵,使該桿體12帶動該第二物體20往遠離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而當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時,則使該第二物體20往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並壓縮該彈性元件13,此時,該組接體11固定不動,而使該第二物體20帶動該桿體12於該組接體11中移動,以使該第二物體20於拉伸時與該第三物體30進行旋向運動。如此,可藉由該拉伸桿結構1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以達到完成兩物體之組合、移動或分離的目的。
請參閱圖21,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該拉伸桿結構1以該組接體11之定位部117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之對應定位部103,使該定位部117與該對應定位部103相互防轉或限位,使該組接體11與第 一物體10垂直組合或趨近垂直組合,同時該桿體12與第一物體10平行或趨近平行,並使該桿體12之該第二組接部121活動樞接於該第二物體20,且將該第二物體20活動組接於該第三物體30,而該彈性元件13之兩端分別抵頂於該組接體11與該桿體12之該第二擋抵部122。
當操作使用時,可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使該第二物體20往遠離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並壓縮該彈性元件13,此時,該組接體11固定不動,而使該第二物體20帶動該桿體12於該組接體11中移動,以使該第二物體20於拉伸時與該第三物體30進行旋向運動,並於該組接體11移動至一預定位置時,可藉由該第一擋抵部112與該第二擋抵部122形成擋抵;而當不再施力於該第二物體20,則使該彈性元件13獲得釋放而帶動該桿體12,使該桿體12帶動該第二物體20往該第一物體10之方向移動。如此,可藉由該拉伸桿結構1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以達到完成兩物體之組合、移動或分離的目的。
請參閱圖22至圖25,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該拉伸桿結構1以該組接體11之定位部117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之對應定位部103,使該定位部117與該對應定位部103相互防轉或限位(如圖22、圖23),或以該組接體11之第一組接部111以鉚接之方式(如圖24)、或擴接方式(如圖25)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使該組接體11與第一物體10垂直組合或趨近垂直組合,同時該桿體12與第一物體10平行或趨近平行,並使該桿體12之該第二組接部121則擋抵於該第二物體20(如圖22)、或使該桿體12之該第二組接部121活動樞接於該第二物體20(如圖23至圖25),而該彈性元件13之兩端分別抵頂於該組接體11與該桿體12之第二組接部121(如圖22、圖24),或該彈性元件13之兩端分 別抵頂於該組接體11與該桿體12之該第二擋抵部122(如圖23、圖25),而使本發明能更符合實際運用之需求。
請參閱圖26,如圖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拉伸桿結構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係將該第一組接部111由一載體50中以一工具60取起後,經一比對裝置70比對該第一組接部111與該第一物體11之位置,之後由該工具60將該第一組接部111放置於該第一物體10,並以加熱焊接、鉚接、擴接或鎖接於該第一物體10後,再於該第一組接部111組合活動組接之一組接體11與一桿體12以構成該拉伸桿結構1。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載體50具有一蓋體51,用以封閉設於該載體50上之拉伸桿結構1。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工具60可於一預設高度放開伸該第一組接部111,以使該第一組接部111落於該第一物體10上,其中該預設高度介於0.001mm~50mm之間,使本發明能更符合實際組裝運用時之需求。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工具60為真空吸取工具、夾具、扣具、吸具或磁吸具,使本發明能更符合實際組裝運用時之需求。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比對裝置70為影像比對裝置、位置比對裝置、自動比對裝置或視覺比對裝置,使本發明能更符合實際組裝運用時之需求。
另外,於本發明之拉伸桿結構組裝於物體中,亦可將該拉伸桿結構1或該第一組接部111以該工具60取起後,經該比對裝置70比對該拉伸桿結構1或該第一組接部111與該第一物體10之位置,由該工具60將該拉伸桿結構1或該第一組接部111放置於該第一物體10,並以加熱焊接、鉚接、擴接或鎖接於該 第一物體10;其中該拉伸桿結構1具有用以活動組接之一組接體11與一桿體12。以使本發明能更符合實際組裝運用時之需求。
另外,於本發明之拉伸桿結構組裝於物體中,更可將該拉伸桿結構1或該第一組接部111以該工具60取起後,由該工具60將該拉伸桿結構1或該第一組接部111放置於該第一物體10,並以加熱焊接、鉚接、擴接或鎖接於該第一物體10。以使本發明能更符合實際組裝運用時之需求。
本發明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發明,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發明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拉伸桿結構
11:組接體
111:第一組接部
112:第一擋抵部
12:桿體
121:第二組接部
122:第二擋抵部
13:彈性元件
10:第一物體
20:第二物體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Claims (36)

  1. 一種拉伸桿結構,其包含:一組接體,其具有一第一組接部,該組接體具有一非直角之組合面,以與該第一組接部進行組接;以及一桿體,其與該組接體活動組合,該桿體具有一第二組接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更包含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之兩端分別抵頂於該組接體與該桿體,或該彈性元件之兩端分別抵頂於該第一組接部與該組接體或該桿體。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彈性元件為彈簧、拉簧、扭簧、彈片或彈性柱體。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組接體與所設置之第一物體間具有一第一角度及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大於該第二角度,用以使該拉伸桿結構為一傾斜的運動拉伸方向。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組接體與所設置之第一物體間具有一第一角度及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大於90度,該第二角度小於90度,使該拉伸桿結構以一傾斜方向帶動第二物體進行推動、拉伸或回縮運動。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第一組接部或該第二組接部以一組接件與該組接體或該桿體組接。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組接體之第一組接部或該桿體之第二組接部以一組接件組接第一物體或第二物體,以使該組接體或該桿體形成活動之關節結構。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組接體或該桿體以一組接件組接第一物體或第二物體,以形成一關節結構。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組接體之第一擋抵部與該桿體之第二擋抵部活動組接。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第一組接部或該第二組接部具有一存料空間,且以外力施壓使第一物體之材料流入或進入該存料空間,使該第一組接部或該第二組接部組接於該第一物體。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第一組接部或該第二組接部具有一擴接結構,且以外力施壓使該第一組接部或該第二組接部擴接於第一物體。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組接體組接於第一物體,該桿體組接或擋抵於第二物體,該第二物體活動組接於一第三物體,以使該第二物體於拉伸時與該第三物體進行旋向運動。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非直角之組合面之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角度及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大於該第二角度。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非直角之組合面之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角度及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大於90度,該第二角度小於90度,以形成一傾斜之運動方向。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非直角之組合面之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角度及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大於90度,該第二角度小於90度,以形成一傾斜之運動方向。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第一物體具有一組接部,該第一物體之組接部與該組接體之第一組接部組接。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第一物體具有一組接部,該第一物體之組接部以一組接件與該組接體之第一組接部組接。
  1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組接體與該桿體側向活動組接。
  1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組接體與該桿體側向活動組接,該桿體與第一物體平行或趨近平行。
  2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組接體與該桿體側向活動組接,該組接體與第一物體垂直組合或趨近垂直組合。
  2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組接體具有一定位部,以定位該組接體或該桿體之角度或移動角度。
  2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組接體具有一定位部,第一物體具有一對應定位部,該定位部與該對應定位部相互防轉或限位。
  2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組接體或該桿體為桿狀、塊狀、殼體、穿孔體、凹槽體、槽體、凸體、扣體、溝體、盤狀體、條狀體、筒狀體、桶狀體或管狀體。
  2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組接體直向或側向具有一裝設部,該桿體裝設於該裝設部進行活動或收縮。
  25. 如請求項24所述之拉伸桿結構,其中該裝設部為孔部、管部、槽部、溝部、桶部、筒部、階部或凹部。
  26. 一種拉伸桿結構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係將一第一組接部由一載體中以一工具取起後,經一比對裝置比對該第一組接部與一第一物體之位置,由該工具將該第一組接部放置於該第一物體,並以加熱焊接、鉚接、擴接或鎖接於該第一物體後,再於該第一組接部組合活動組接之一組接體與一桿體,其中該組接體具有一非直角之組合面,以與該第一組接部進行組接。
  27. 一種拉伸桿結構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係將該拉伸桿結構或拉伸桿結構的一第一組接部以一工具取起後,經一比對裝置比對該拉伸桿結構或該第一組接部與一第一物體之位置,由該工具將該拉伸桿結構或該第一組接部放置於該第一物體,並以加熱焊接、鉚接、擴接或鎖接於該第一物體,其中該拉伸桿結構具有用以活動組接之一組接體與一桿體,其中該組接體具有一非直角之組合面,以與該第一組接部進行組接。
  28. 一種拉伸桿結構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係將該拉伸桿結構或拉伸桿結構的一第一組接部以一工具取起後,由該工具將該拉伸桿結構或該第一組接部放置於第一物體,並以加熱焊接、鉚接、擴接或鎖接於該第一物體,其中該拉伸桿結構具有用以活 動組接之一組接體與一桿體,其中該組接體具有一非直角之組合面,以與該第一組接部進行組接。
  29. 一種拉伸桿結構,其包含:一組接體,其具有一第一組接部;以及一桿體,其與該組接體活動組合,該桿體具有一第二組接部,其中該組接體與該桿體側向活動組接。
  30. 一種拉伸桿結構,其包含:一組接體,其具有一第一組接部;以及一桿體,其與該組接體活動組合,該桿體具有一第二組接部,其中該組接體具有一定位部,以定位該組接體或該桿體之角度或移動角度。
  31. 一種拉伸桿結構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係將一第一組接部由一載體中以一工具取起後,經一比對裝置比對該第一組接部與一第一物體之位置,由該工具將該第一組接部放置於該第一物體,並以加熱焊接、鉚接、擴接或鎖接於該第一物體後,再於該第一組接部組合活動組接之一組接體與一桿體,其中該組接體與該桿體側向活動組接。
  32. 一種拉伸桿結構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係將該拉伸桿結構或拉伸桿結構的一第一組接部以一工具取起後,經一比對裝置比對該拉伸桿結構或該第一組接部與一第一物體之位置,由該工具將該拉伸桿結構或該第一組接部放置於該第一物體,並以加熱焊接、鉚接、擴接或鎖接於該第一物體,其中該拉伸桿結構具 有用以活動組接之一組接體與一桿體,其中該組接體與該桿體側向活動組接。
  33. 一種拉伸桿結構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係將該拉伸桿結構或拉伸桿結構的一第一組接部以一工具取起後,由該工具將該拉伸桿結構或該第一組接部放置於第一物體,並以加熱焊接、鉚接、擴接或鎖接於該第一物體,其中該拉伸桿結構具有用以活動組接之一組接體與一桿體,其中該組接體與該桿體側向活動組接。
  34. 一種拉伸桿結構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係將一第一組接部由一載體中以一工具取起後,經一比對裝置比對該第一組接部與一第一物體之位置,由該工具將該第一組接部放置於該第一物體,並以加熱焊接、鉚接、擴接或鎖接於該第一物體後,再於該第一組接部組合活動組接之一組接體與一桿體,其中該組接體具有一定位部,以定位該組接體或該桿體之角度或移動角度。
  35. 一種拉伸桿結構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係將該拉伸桿結構或拉伸桿結構的一第一組接部以一工具取起後,經一比對裝置比對該拉伸桿結構或該第一組接部與一第一物體之位置,由該工具將該拉伸桿結構或該第一組接部放置於該第一物體,並以加熱焊接、鉚接、擴接或鎖接於該第一物體,其中該拉伸桿結構具有用以活動組接之一組接體與一桿體,其中該組接體具有一定位部,以定位該組接體或該桿體之角度或移動角度。
  36. 一種拉伸桿結構組裝於物體的方法,係將該拉伸桿結構或拉伸桿結構的一第一組接部以一工具取起後,由該工具將該拉伸桿結構或該第一組接部放置於第一物體,並以加熱焊接、鉚接、擴接或鎖接於該第一物體,其中該拉伸桿結構具有用以活動組接之一組接體與一桿體,其中該組接體具有一定位部,以定位該組接體或該桿體之角度或移動角度。
TW109138597A 2020-11-05 2020-11-05 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 TWI742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8597A TWI742912B (zh) 2020-11-05 2020-11-05 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
CN202110970966.8A CN114439824A (zh) 2020-11-05 2021-08-23 拉伸杆结构及其组装于物体的方法
US17/472,716 US20220136544A1 (en) 2020-11-05 2021-09-13 Stretchable rod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ounting the same on objec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8597A TWI742912B (zh) 2020-11-05 2020-11-05 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2912B true TWI742912B (zh) 2021-10-11
TW202219369A TW202219369A (zh) 2022-05-16

Family

ID=80782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8597A TWI742912B (zh) 2020-11-05 2020-11-05 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36544A1 (zh)
CN (1) CN114439824A (zh)
TW (1) TWI74291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1442A (ja) * 2000-08-22 2002-02-28 Sugatsune Ind Co Ltd ステー
CN106869658A (zh) * 2017-03-07 2017-06-20 希美克(广州)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停闭门装置及门
TWM582087U (zh) * 2019-03-05 2019-08-11 王鼎瑞 Lateral positioning device
TWI691684B (zh) * 2019-01-29 2020-04-21 詹雅菁 消防通風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5584A (en) * 1992-06-09 1995-07-25 Buell Motor Company, Inc. Cycle rear suspension with shock absorber built into frame lug
TWM499509U (zh) * 2014-10-20 2015-04-21 E Make Co Ltd 可伸縮及定位之懸臂支架
TWI714898B (zh) * 2018-11-01 2021-01-01 達霆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操控裝置
CN210264274U (zh) * 2019-04-24 2020-04-07 上海中荣弹簧有限公司 伸缩支架及具有伸缩支架的掀起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1442A (ja) * 2000-08-22 2002-02-28 Sugatsune Ind Co Ltd ステー
CN106869658A (zh) * 2017-03-07 2017-06-20 希美克(广州)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停闭门装置及门
TWI691684B (zh) * 2019-01-29 2020-04-21 詹雅菁 消防通風裝置
TWM582087U (zh) * 2019-03-05 2019-08-11 王鼎瑞 Lateral position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36544A1 (en) 2022-05-05
CN114439824A (zh) 2022-05-06
TW202219369A (zh) 202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42499B1 (ko) 잠금-풀림 기능이 있는 탄성 결합체
US8240107B2 (en) Spacer arrangement with fusable connector for insulating glass units
JP6578394B2 (ja) スライドレール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のレールキット
TWI742912B (zh) 拉伸桿結構及其組裝於物體的方法
US5025546A (en) Method of joining pipes
JP2010017834A (ja) マテリアルハンド用クランプ機構
US6554526B1 (en) Fastening device
TWI674365B (zh) 限位裝置
TWI607935B (zh) 供大直徑晶圓用且具有閂鎖結構之晶圓容器
TWM572935U (zh) Limiter
WO2014133304A1 (ko) 진공창 제조 설비의 유리판 운반용 팔레트
CN110842382A (zh) 焊接夹具
JP6576778B2 (ja) 締付バンド取付方法および締付バンド取付装置
TWM545422U (zh) 助拉結構
EP3848595A1 (en) Fastene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said assembly
TWI675766B (zh) 避震器壓抵裝置
TW201947129A (zh) 限位裝置
US20210025416A1 (en) Fastener structure
WO2019184766A1 (zh) 连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695739A (zh) 一种斜压固定结构及含有固定结构的定位夹具
JP5006719B2 (ja) ロボットハンド
TWM579220U (zh) Button body structure
CN116388342B (zh) 一种服务型机器人充电装置
CN109404376A (zh) 面板紧固机构以及面板安装方法
CN214579960U (zh) 一种拼接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