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2877B - 燃料電池胞、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胞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燃料電池胞、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胞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2877B
TWI742877B TW109135283A TW109135283A TWI742877B TW I742877 B TWI742877 B TW I742877B TW 109135283 A TW109135283 A TW 109135283A TW 109135283 A TW109135283 A TW 109135283A TW I742877 B TWI742877 B TW I7428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layer
porous
platinum
fuel c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5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3519A (zh
Inventor
笹子佳孝
佐久間憲之
安齋由美子
右高園子
横山夏樹
堤貴志
杉本有俊
荒卷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全球先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全球先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全球先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3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3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2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287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2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with stabilised ZrO2 electrolyte
    • H01M8/1286Fuel cells applied on a support, e.g. miniature fuel cells deposited on silica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2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with stabilised ZrO2 electrolyte
    • H01M8/124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with stabilised ZrO2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or by the material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8/1246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with stabilised ZrO2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or by the material of the electrolyte the electrolyte consisting of ox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605Porous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647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one material, e.g. consisting of composites
    • H01M4/8657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one material, e.g. consisting of composites layer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8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8803Supports for the deposition of the catalytic active composition
    • H01M4/8814Temporary supports, e.g. dec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8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8825Methods for deposition of the catalytic active composition
    • H01M4/8867Vapour deposition
    • H01M4/8871Sputt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90Selection of catalytic material
    • H01M4/9041Metals or alloys
    • H01M4/905Metals or alloys specially used in fuel cell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SOF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90Selection of catalytic material
    • H01M4/92Metals of platinum grou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90Selection of catalytic material
    • H01M4/92Metals of platinum group
    • H01M4/921Alloys or mixtures with metall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47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2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with stabilised ZrO2 electrolyte
    • H01M8/1213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with stabilised ZrO2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electrolyte combination or the supporting material
    • H01M8/1226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with stabilised ZrO2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electrolyte combination or the suppor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upporting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2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with stabilised ZrO2 electrolyte
    • H01M8/124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with stabilised ZrO2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or by the material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1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with solid or matrix-supported electrolytes
    • H01M8/2425High-temperature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2428Grouping by arranging unit cells on a surface of any form, e.g. planar or tub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2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with stabilised ZrO2 electrolyte
    • H01M2008/1293Fuel cells with solid oxide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04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ies [ME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以可形成三相界面的方式使下部電極層多孔質化,而且使固體電解質層薄膜化至1微米以下,使固體氧化物型燃料電池的輸出電力增加。相關於本發明之燃料電池胞,在覆蓋被形成於支撐基板的開口部的位置具備第1電極層,同時具備具有1000nm以下的厚度之固體電解質層,前述第1電極層之中覆蓋前述開口部的區域之至少一部分為多孔質(參照圖5)。

Description

燃料電池胞、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胞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藉由成膜製程形成固體電解質層之固體氧化物型燃料電池。
本技術領域的背景技術,例如有日本特開2003-59496號公報(專利文獻1)、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94(2009)119-129(非專利文獻1)。
非專利文獻1,記載著藉由薄膜成膜製程形成燃料電池膜的陽極層、固體電解質層、陰極層之電池(胞)技術。藉由薄膜化固體電解質,可以提高離子傳導度提高發電效率。固體電解質的離子傳導度顯示活化型的溫度依存性。亦即,離子傳導度在高溫變大,在低溫變小。藉由固體電解質的薄膜化,即使低溫也可得到充分大的離子傳導度,可以實現實用的發電效率。作為固體電解質,例如多使用摻雜氧化釔等之氧化鋯YSZ(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這是由於其具有化學安定性優異,成為燃料電池的內部洩漏電流的原因之電子、電洞所導致的電流很少的長處。藉由作為陽極層、陰極層使用多孔質的電極,可以增加氣體、電極、固體電解質相互接觸的三相界面,可 以抑制在電極界面產生的分極電阻導致電力損失。
多孔質的下部電極形成仍有課題待解決。在多孔質下部電極上成膜固體電解質層的話,會受到成為下底的下部電極的凹凸的影響而在固體電解質層產生比平均膜厚還要薄之處。為了形成前述三相界面,多孔質的下部電極層的空孔部在膜厚方向上貫通,所以下部電極表面的凹凸為下部電極層的膜厚程度。亦即,特別是把固體電解質層薄膜化到下部電極的膜厚程度,典型為1微米以下的話,被形成與平均膜厚相比為極端薄的處所。在固體電解質層的上層形成上部電極層時,中介著固體電解質層較薄之處在上下電極間發生短路的機率快速增加。上下電極間產生短路的話,在燃料電池運作時變成無法把電力取出至外部而利用。
非專利文獻1,揭示著在形成於基板上的平坦絕緣膜上形成固體電解質層之後,除去固體電解質層的下部的基板與絕緣膜,由基板的背面側成膜多孔質的下部電極層的技術。往多孔質的下部電極上形成固體電解質層的場合,藉由形成充分厚的固體電解質層,可以避免上下電極間的短路,但是固體電解質層厚的話離子傳導度變低而使內部電阻增大,所以產生電力損失的增加,也就是輸出電力的降低。
專利文獻1,揭示著在混入不純物的下部電極層上形成固體電解質層之後,藉由高溫的氧化氛圍、電漿處理、藥液處理等除去混入的不純物,使下部電極層成 為多孔質的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59496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94(2009) 119-129
如非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藉由從基板的背面形成下部電極,可以兼顧下部電極層的多孔質化與固體電解質層的薄膜化,但如稍後所述,下部電極側的開口率低下所以輸出電力也低下。亦即,有必要在基板的被形成固體電解質層之側以多孔質形成下部電極層。
專利文獻1之方法,在成膜下部電極之後形成固體電解質層,其後以高溫的熱處理、電漿處理、藥液處理使下部電極層多孔質化。在固體電解質層之成膜時不會產生問題,但是有必要在1000℃進行熱處理等對於固體電解質層而言為苛酷的製程處理,要把固體電解質層薄膜化到1微米以下的場合,特別是固體電解質層越薄產生不良的機率就越高。有必要以對於薄膜固體電解質、陽極 層、陰極層等燃料電池的構成零件不造成不良影響的方法使電極多孔質化。
本發明係有鑑於前述課題而完成之發明,目的在於以可形成三相界面的方式使下部電極層多孔質化,而且使固體電解質層薄膜化至1微米以下,使固體氧化物型燃料電池的輸出電力增加。
相關於本發明之燃料電池胞,在覆蓋被形成於支撐基板的開口部的位置具備第1電極層,同時具備具有1000nm以下的厚度之固體電解質層,前述第1電極層之中覆蓋前述開口部的區域之至少一部分為多孔質。
根據相關於本發明之燃料電池胞,可以提供發電效率高,可在低溫下工作的固體氧化物型燃料電池。前述以外的課題、構成及效果,可由以下之實施型態的說明而闡明。
1:燃料電池胞
2:基板
3:絕緣膜
4:多孔質
5:多孔質基板
10:上部電極層
20:下部電極層
11:集電配線
12:集電配線
50:開口部
51:開口部
100:固體電解質層
201:燃料氣體導入(Fuel intake)
202:燃料氣體腔(Fuel chamber)
203:燃料氣體排出(Fuel exhaust)
204:空氣導入(Air intake)
205:空氣腔(Air chamber)
206:空氣排出(Air exhaust)
207:遮蔽板(Partition)
209:連接器(Connector)
210:外部負荷(External load)
211:孔(Hole)
220:混合氣體導入(Mix gas intake)
221:腔(Chamber)
222:排氣(Exhaust)
223:連接器(Connector)
224:外部負荷(External load)
225:支撐基板(Board)
[圖1]係顯示具備薄膜化的固體電解質層之燃料電池胞的一般構造之圖。
[圖2]係顯示使用相關於實施型態1的薄膜製程型SOFC 之燃料電池模組的構成例之概略圖。
[圖3]係由燃料電池胞(Fuel Cell)側來看遮蔽板(Partition)之圖。
[圖4]係由遮蔽板(Partition)的背側來看燃料電池胞之圖。
[圖5]係顯示相關於實施型態1的燃料電池胞1的構成例之概略圖。
[圖6]係說明形成圖5所示的多孔質下部電極層20的方法之一例之圖。
[圖7]係說明形成圖5所示的多孔質下部電極層20的方法之一例之圖。
[圖8]係顯示下部電極材料的第3種變形之圖。
[圖9]係顯示下部電極材料的第3種變形之圖。
[圖10A]顯示先前技術之燃料電池胞的良率,與相關於本實施型態1的燃料電池胞1之良率對固體電解質膜厚的依存性。
[圖10B]係比較相關於實施型態1的燃料電池胞1之有效胞面積,與由基板的背面側成膜多孔質電極之先前技術的有效胞面積之圖。
[圖11A]係說明實施型態1的效果之圖。
[圖11B]係說明先前技術之氣體供給路徑之圖。
[圖12]顯示實施型態2的燃料電池胞之一例。
[圖13]顯示實施型態2的燃料電池胞之一例。
[圖14]顯示實施型態2的燃料電池胞之一例。
[圖15]顯示相關於實施型態3的燃料電池胞1之一例。
[圖16A]顯示相關於實施型態3之燃料電池胞1的製造製程的一部分。
[圖16B]顯示相關於實施型態3之燃料電池胞1的製造製程的一部分。
[圖16C]顯示相關於實施型態3之燃料電池胞1的製造製程的一部分。
[圖17]係說明多孔質基板2的作用之圖。
[圖18A]顯示相關於實施型態4之燃料電池胞1的構成例。
[圖18B]係於配線11上形成多孔質的上部電極層10之例。
[圖19]係相關於實施型態5的燃料電池系統的構成例。
以下,根據圖式詳細說明實施型態。又,為了說明實施型態之所有圖式,對於具有同一機能的構件賦予相同或關聯的符號,省略其反覆的說明。此外,存在複數個類似構件(部位)的場合,亦有對總稱的符號追加記號而顯示個別或者特定部位的情形。此外,在以下的實施型態,除了特別有必要時,原則上不反覆說明同一或者同樣的部分。
於以下的實施型態,說明上的方向使用X方 向、Y方向、及Z方向。X方向與Y方向相互正交,是構成水平面的方向,Z方向為對水平面鉛直的方向。
於實施型態使用的圖式,即使是剖面圖亦有為了容易讀圖而省略影線的情形。此外,即使是平面圖,亦有為了容易讀圖而附加影線的情形。
於剖面圖及平面圖,各部位的大小並不對應於實際元件,為了使圖式容易理解,亦有把特定部位相對地擴大表示的情形。此外,於剖面圖與平面圖對應的場合,為了使圖式容易理解,亦有把特定部位相對地擴大表示的情形。
<薄膜製程型燃料電池之發電效率的提高及動作溫度的低溫化>
圖1係顯示具備薄膜化的固體電解質層之燃料電池胞的一般構造之圖。為了提高發電效率實現低溫工作,有必要使構成燃料電池用膜電極接合體的固體電解質層薄膜化,對此以成膜製程形成固體電解質層之薄膜製程型燃料電池最為合適。陽極電極層、固體電解質層、陰極電極層全部薄膜化的話,燃料電池用膜電極接合體之機械強度變弱,但可如圖1所示藉由基板支撐來彌補。基板例如可以使用矽、陶瓷、玻璃、金屬等。在圖1,在被形成於基板2上的絕緣膜3之上被形成固體電解質層100,於其上被形成上部電極層10。進而,透過被形成於基板的開口部50由基板2的背面側形成下部電極層20。上部電極層10、下部電 極層20能夠以多孔質形成。
<實施型態1:燃料電池之構成>
圖2係顯示使用相關於本發明的實施型態1之薄膜製程型SOFC(Solid OxideFuel Cell)之燃料電池模組的構成例之概略圖。模組內的氣體流路,被分離為燃料氣體的流路與含氧氣氣體(例如空氣,以下相同)的流路。燃料氣體之流路,包含燃料氣體導入(Fuel intake)、燃料氣體腔(Fuel chamber)、燃料氣體排出(Fuel exhaust)。空氣之流路,包含空氣導入(Air intake)、空氣腔(Air chamber)、空氣排出(Air exhaust)。燃料氣體與空氣以在模組內不混合的方式用圖2的遮蔽板(Partition)遮蔽。燃料電池胞(Fuel Cell)的陽極電極與陰極電極藉由連接器(Connector)拉出配線連接於外部負荷(External load)。
圖3係由燃料電池胞(Fuel Cell)側來看遮蔽板(Partition)之圖。燃料電池胞(Fuel Cell)被搭載於遮蔽板(Partition)上。燃料電池胞亦可為1個,一般排列複數個。
圖4係由遮蔽板(Partition)的背側來看燃料電池胞之圖。於遮蔽板(Partition)在各個燃料電池胞(Fuel Cell)被形成孔(Hole),以由燃料氣體腔(Fuel chamber)對燃料電池胞(Fuel Cell)供給燃料氣體的方式構成。
圖5係顯示相關於本實施型態1的燃料電池胞1的構成例之概略圖。燃料電池胞1對應於圖2~4所示的燃料電池胞(Fuel Cell)。於矽基板2的上表面被形成絕緣膜 3。絕緣膜3,例如可用矽氧化膜或矽氮化膜來形成。在矽基板2的中央部被形成開口部50。於矽基板2的上層中介著絕緣膜3被形成下部電極層20。下部電極層20例如能夠以鉑形成。於完成燃料電池胞1的狀態,構成下部電極層20的金屬被多孔質化。為了將配線連接於下部電極層20,如圖5那樣使下部電極層20的一部分表面露出。
於下部電極層20的上層,被形成摻雜了成為固體電解質層100的氧化釔之氧化鋯薄膜。氧化釔的摻雜量例如可以為3%,或者是8%。固體電解質層100以完全覆蓋開口部50的方式形成。固體電解質層100的膜厚,藉由使用本實施型態1之技術,例如可以為1000nm以下。YSZ其成為燃料電池胞1的內部洩漏電流的電子電流或電洞電流在高溫下也是極少,所以可把固體電解質層100薄膜化至100nm以下。
於固體電解質層100的上層被形成上部電極層10。上部電極層10例如能夠以多孔質的鉑形成。
如以上所述,薄膜製程型的燃料電池胞1,由下層起具備以下部電極層20(鉑)、固體電解質層100(多晶YSZ)、及上部電極層10(鉑)構成的膜電極接合體。對下部電極層20側例如供給含氫的燃料氣體,對上部電極層10側供給例如空氣等氧化氣體。供給的2種氣體以互不混合的方式,密封下部電極層20側與上部電極層10側之間。
<實施型態1:下部電極之形成方法>
圖6~圖7係說明形成圖5所示的多孔質下部電極層20的方法之一例之圖。首先,準備於矽基板2上形成矽氮化膜3,除去成為開口部50的部分之矽基板2的下底。於矽基板2的上表面之矽氮化膜3上,例如使用濺鍍法形成成為下部電極層20之氧化鉑(PtO2)(圖6)。厚度例如為100奈米。成膜之後的氧化鉑層未被多孔質化。其次,以1微米以下的膜厚,例如以100奈米的厚度形成固體電解質層100。其次,例如使用濺鍍法形成成為上部電極層10之氧化鉑(PtO2)。厚度例如為100奈米。成膜之後的氧化鉑層未被多孔質化(圖7)。
接著,例如以乾蝕刻除去開口部50的矽氮化膜3之後,空氣中在500℃程度下進行熱處理。藉由熱處理使氧化鉑還原而體積收縮,成為多孔質的鉑。如此,藉由使下部電極層20多孔質化,可以做成圖5的構造。
在前述說明,上部電極層10使用與下部電極層20同樣的材料,以同樣方法多孔質化,但上部電極層10形成於固體電解質層100之上層,所以即使成膜時有凹凸也不會產生問題。總之,於成膜時多孔質化亦可。
在圖6~圖7的說明,在成為下部電極層20的氧化鉑層之形成前除去開口部50的區域之矽基板2,但在成為下部電極層20的氧化鉑層之形成後除去開口部50的區域之矽基板2亦可。此外,除去開口部50的矽氮化膜3之後實施把氧化鉑變化為鉑之還原熱處理,但實施把氧化鉑變化為鉑的還原熱處理之後除去開口部50的矽氮化膜3亦 可。
<實施型態1:下部電極材料的變形>
在前述說明,以多孔質的鉑形成下部電極層20,但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此外,使用的製造製程,大致可以分為利用根據金屬氧化物的還原處理之體積收縮而使多孔質化的方法,以及相反地利用金屬的氧化處理導致的體積膨脹而使多孔質化的方法。
第1種變形,係使下部電極層20在氧化鎳的狀態下成膜,形成固體電解質層100之後,藉由在500℃程度進行還原處理,使氧化鎳變化為鎳而多孔質化之構造。氧化鎳層於成膜時不是多孔質,藉由形成固體電解質層100之後的還原處理而多孔質化。還原處理也可以在形成上部電極層10之前實施,也可以在形成上部電極層10之後實施。在第1種變形,也可以替代氧化鎳而使用氧化鈷、氧化鈦、氧化鐵等其他金屬氧化物。替代氧化鎳,例如也可以使用氧化鈀、氧化銥、氧化釕、氧化金等貴金屬。
第2種變形,係使下部電極層20在氧化鎳與鉑的混合物的狀態下成膜,形成固體電解質層100之後,藉由在500℃程度進行還原處理,使混合物中的氧化鎳變化為鎳而多孔質化之構造。氧化鎳與鉑之混合物層於成膜時不是多孔質,藉由形成固體電解質層100之後的還原處理而多孔質化。還原處理也可以在形成上部電極層10之前實施,也可以在形成上部電極層10之後實施。在第2種變 形,也可以替代氧化鎳而使用氧化鈷、氧化鈦、氧化鐵等其他金屬氧化物與鉑之混合物層。替代氧化鎳,例如也可以使用氧化鈀、氧化銥、氧化釕、氧化金等貴金屬的氧化物與鉑之混合物層。
圖8~圖9係顯示第3種變形之圖。第3種變形,係以鉑層與金屬鈦層之層積形成下部電極層20,形成固體電解質層100之後,藉由在500℃程度進行氧化處理,使鉑層與金屬鈦層之層積膜中的金屬鈦變化為氧化鈦而多孔質化之構造。將鉑成膜於下層後,成膜金屬鈦,於其上形成固體電解質層100(圖8)。藉由金屬鈦氧化時體積膨脹侵入鉑的粒界,鉑間被形成空間而多孔質化。藉由除去開口部50的矽氮化膜3之後進行氧化處理,在開口部50與其邊緣的部分選擇性進行多孔質化(圖9)。鉑層與金屬鈦層之層積膜於成膜時不是多孔質,藉由形成固體電解質層100之後的氧化處理而多孔質化。氧化處理也可以在形成上部電極層10之前實施,也可以在形成上部電極層10之後實施。在第3種變形,也可以替代金屬鈦而使用金屬鈷、金屬鎳、金屬鐵、金屬鋯、金屬鈰等其他金屬與鉑之層積膜。藉由與金屬鈦同樣在氧化處理時成為金屬氧化物而體積膨脹侵入鉑的粒界,鉑間被形成空間而多孔質化。
第4種變形,係以鉑與金屬鈦之混合物層形成下部電極層20,形成固體電解質層100之後,藉由在500℃程度進行氧化處理,使鉑與金屬鈦之混合物層中的金屬鈦變化為氧化鈦而多孔質化之構造。金屬鈦氧化時體積膨 脹在鉑間被形成空間而多孔質化。鉑層與金屬鈦之混合物層於成膜時不是多孔質,藉由形成固體電解質層100之後的氧化處理而多孔質化。氧化處理也可以在形成上部電極層10之前實施,也可以在形成上部電極層10之後實施。在第3種變形,也可以替代金屬鈦而使用金屬鈷、金屬鎳、金屬鐵、金屬鋯、金屬鈰等其他金屬與鉑之層積膜。與金屬鈦同樣在氧化處理時成為金屬氧化物而體積膨脹,鉑間被形成空間而多孔質化。
在第1~第4種變形,上部電極層10可以使用與下部電極層20相同的材料,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上部電極層10與下部電極層20同樣在未被多孔質化的狀態成膜,在成膜後的熱處理進行多孔質化亦可,以備多孔質化的狀態成膜亦可。
<實施型態1:效果>
圖10A顯示先前技術之燃料電池胞的良率,與相關於本實施型態1的燃料電池胞1之良率對固體電解質膜厚的依存性。如圖10A所示,藉由本實施型態1之技術可以進行固體電解質膜的薄膜化。
圖10B係比較相關於本實施型態1的燃料電池胞1之有效胞面積,與由基板的背面側成膜多孔質電極之先前技術的有效胞面積之圖。開口部50的面積為相同。如圖10B所示,藉著使用本實施型態1的技術可以使有效胞面積增加。
圖11A係說明本實施型態1的效果之圖。在本實施型態1的構造於基板2的表面側之矽氮化膜3之上被形成多孔質的下部電極層20,所以由下部電極層20側供給的氫在X方向與Y方向上傳遞於多孔質的下部電極層20而供給至固體電解質層100。因此,超過開口部50的面積的範圍之區域也對發電有貢獻。結果,在本實施型態1的構造,有效胞面積變得比開口部50的面積更大。如此可得到超過開口部的面積之有效面積,是因為在本實施型態1形成的多孔質的下部電極層20的空孔部不僅延伸於Z方向(下部電極層20的膜厚方向),也延伸於X方向與Y方向(下部電極層20的膜面內方向)的緣故。
圖11B係說明先前技術之氣體供給路徑之圖。先前技術的場合,固體電解質層被形成於基板2的表面側之矽氮化膜3之上。因此,擴散於多孔質的下部電極層20的內部的氫只在開口部50的面積範圍被供給至固體電解質層。毋寧說在開口部50的邊緣部分若下部電極層20厚膜化的話,有效面積變得比開口部50的面積還小。
於以上的說明針對對下部電極側供給氫,對上部電極側供給氧的場合進行了說明,但將氧供給至下部電極側,將氫供給至上部電極側的場合,下部電極側之氣體供給的面積也同樣產生差異,所以本實施型態1之有效胞面積比先前技術還要大。
如以上所說明的,相關於本實施型態1之燃料電池胞1,與在基板2的表面側形成多孔質下部電極的先 前技術相比,可以提高良率,與從基板2的背面側形成多孔質的下部電極的先前技術相比的話,可以增加有效胞面積。
<實施型態2>
在實施型態1,如圖5所示於基板2形成1個開口部50,但也可以將開口部分割形成為複數個。實際上,將陽極層、固體電解質層、陰極層之3層全部以薄膜形成的話,這些的層積膜的機械強度很弱所以要形成一個大面積的開口部會變得困難。
在此,如非專利文獻1所記載地,例如可以使用(a)使各個開口部為小面積將複數個開口部形成於基板2之方法,(b)於基板2形成大的開口部50而在開口部50的內部不完全除去基板2與絕緣膜3而使其殘存為柵欄狀的方法,(c)於基板2形成大的開口部50而在開口部50的內部於下部電極層20的下面使集電用的電極配線殘存為柵欄狀的方法。
如此般形成複數個開口部50的場合多孔質的下部電極層20也是有用的。於矽基板2上形成絕緣膜,於其上與實施型態1同樣將下部電極層20以氧化鉑(或者在第1~第4變形所記載的材料)來形成。下部電極層20於成膜時與實施型態1同樣未被多孔質化。
將固體電解質層100形成於下部電極層20的上層之後,形成複數個開口部,在還原氛圍或氧化氛圍下 實施熱處理,與實施型態1的場合同樣使下部電極層20多孔質化。
圖12顯示本實施型態2的燃料電池胞之一例。下部電極層20與固體電解質層100可以跨複數個開口部51連續地形成。於圖12被形成複數個開口部51。與實施型態1同樣為了將配線連接於下部電極層20,如圖12那樣使下部電極層20的一部分表面露出。
圖13顯示本實施型態2的燃料電池胞之一例。在開口部50的內部也可以將矽氮化膜3除去一部分而形成複數個小的開口部51。在圖13,開口部51間僅矽氮化膜3被區隔,但使矽基板2為在矽氮化膜的下部殘留一部分亦可。與圖12同樣為了將配線連接於下部電極層20,在圖13也使下部電極層20的一部分表面露出。
圖14顯示本實施型態2的燃料電池胞之一例。於圖12與圖13,鄰接的開口部51間之矽氮化膜3與矽基板2只有支撐燃料電池膜的作用,藉由如圖14那樣替代矽氮化膜3而在下部電極層20的下表面形成下部電極配線21,可以使具有集電電極的作用與支撐燃料電池膜雙方的作用。
本實施型態2也與實施型態1同樣,在使固體電解質層100薄膜化的場合與先前技術相比可以維持高的良率。與實施型態1相比開口部的面積小,所以邊緣部分的影響相對地增強。亦即,與由基板2的背面形成多孔質下部電極的先前技術相比有效胞面積的增加比率變大。
<實施型態3>
於實施型態1與2,由基板2的背面側形成開口部50與51之雙方或者某一方,但使用多孔質基板的話,開口部原本就被形成於基板,所以不需要形成開口部。多孔質基板例如可以使用鎳或SUS等金屬、矽等半導體、氧化鋁、玻璃等絕緣體。
圖15顯示相關於本實施型態3的燃料電池胞1之一例。下部電極層20被形成於多孔質基板2的表面,於其上層被形成固體電解質層100與上部電極層10。以絕緣體形成多孔質基板2的場合,為了連接下部電極層20與配線,使下部電極層20的一部分露出。多孔質基板2使用金屬的場合,下部電極層20與往外部連接的配線可以透過基板2導電連接,所以不需要下部電極層20的上表面側的露出部。
圖16A~圖16C顯示相關於本實施型態3之燃料電池胞1的製造製程的一部分。圖15的下部電極層20與實施型態1~2同樣,在完成時為多孔質,但是固體電解質層100成膜時還未被多孔質化。多孔質基板2表面有凹凸,但藉由使下部電極層20例如在氧化鉑的狀態下成膜為比多孔質基板2的孔徑更厚,可以使表面的凹凸變得非常小(圖16A)。其次,以1微米以下的膜厚,例如以100奈米形成固體電解質層100。其次,以多孔質的鉑形成上部電極層10(圖16B)。其次,在500℃程度的溫度退火的話,與實施 型態1~2同樣使下部電極層20的氧化鉑被還原體積收縮而變化為多孔質鉑(圖16C)。
圖16A~圖16C,係以氧化鉑成膜下部電極層20之後形成固體電解質層100,還原氧化鉑而成多孔質鉑層,但當然也可以使用在實施型態1記載的第1~第4變形的材料。與實施型態1~2同樣,上部電極層10的材料可以使用與下部電極層20相同的,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
圖17係說明多孔質基板2的作用之圖。於本實施型態3的構造,於基板2的表面被形成多孔質的下部電極層20。由下部電極層20側供給的氫在X方向與Y方向上傳遞於多孔質的下部電極層20而供給至固體電解質層100。藉此,超過多孔質基板2的孔面積的範圍之區域也對發電有貢獻。結果,本實施型態3之有效胞面積,可以比多孔質基板2的孔面積的總和更大。如此可得到有效面積的增加,是因為下部電極層20的空孔部不僅延伸於Z方向(下部電極層20的膜厚方向),也延伸於X方向與Y方向(下部電極層20的膜面內方向)的緣故。
本實施型態3也與實施型態1~2同樣,在使固體電解質層100薄膜化的場合與先前技術相比可以維持高的良率。於以上的說明針對對下部電極層20側供給氫,對上部電極層10側供給氧的場合進行了說明,但將氧供給至下部電極層20側,將氫供給至上部電極層10側的場合,也可得到同樣的效果。
<實施型態4>
圖18A顯示相關於本發明的實施型態4之燃料電池胞1的構成例。於圖14對多孔質的下部電極層20使用了電極配線21。胞面積變大時,多孔質下部電極層20的面積也變大,面內電阻也伴隨著其面積增加而增加,所以由下部電極層20直接集電的話壓降導致的電力損失變大。那樣的場合透過電阻比下部電極層20更小的配線21來集電是有用的。這不僅是下部電極層20,針對上部電極層20也是相同的。在此,於圖18A,於上部電極層10的上面設集電用的配線11。
如圖14那樣使用配線21的場合,下部電極層20的電力損失可以避免。進而藉由在上部電極層10的上層形成配線11,針對上部電極層10也可以抑制電力損失。此時,多孔質的上部電極層10以形成於配線11與固體電解質層100之間為佳(圖18A)。藉此,氧氣透過多孔質的上部電極層10擴散至配線11的下部,所以被配線11覆蓋的部分也可以對發電有所貢獻。
圖18B係於配線11上形成多孔質的上部電極層10之例。於圖18B的構成也可以抑制上部電極層10導致的電力損失,但貢獻於發電的面積比圖18A還小。
於以上的說明,針對對下部電極層20側供給氫,對上部電極層10側供給氧的場合進行了說明,但將氧供給至下部電極層20側,將氫供給至上部電極層10側的場合,也可得到與在圖18A所說明的同樣的效果。
<實施型態5>
與圖2不同,對燃料電池胞1全體供給例如含氫的燃料氣體與空氣等含氧氣體之混合氣體亦可。在此場合,對下部電極層20與上部電極層10供給相同的混合氣體,但電極的形狀不同所以產生電位差而發電。藉由在下部電極層20與上部電極層10之間改變電極材料,可以增大起電力。
這樣的燃料電池稱為單室型燃料電池。單室型燃料電池,沒有必要分離含燃料氣體的氣體的系統,與含氧等氧化劑的氣體的系統分離而密封的必要,所以有構造變得簡單,可以減低系統成本的優點。在本發明之實施型態5,使含燃料電池胞1之燃料電池系統,採單室型之構成例來進行說明。
圖19係相關於本實施型態5的燃料電池系統的構成例。導入模組內的氣體為氧與燃料氣體之混合氣體,混合氣體沿著混合氣體導入(Mix gas intake)、腔(Chamber)、排出(Exhaust)流通。由燃料電池胞(Fuel Cell)的陽極電極與陰極電極藉由連接器(Connector)拉出配線連接於外部負荷(External load)。燃料電池胞(Fuel Cell)被搭載於支撐基板Board上。燃料電池胞亦可為1個,一般排列複數個。於圖19的燃料電池胞可以使用實施型態1~4之燃料電池胞1。
<本發明之變形例>
本發明不限定於前述之實施型態,也包含種種變形例。例如,前述實施型態係為了使本發明易於了解而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並不限定於具備先前說明的全部構成。此外,把某個實施型態的構成的一部分置換至其他實施型態的構成亦為可能,此外,在某個實施型態的構成加上其他實施型態的構成亦為可能。此外,針對各實施型態的構成的一部分,進行其他構成的追加、削除、置換是可能的。
1:燃料電池胞
2:基板
3:絕緣膜
10:上部電極層
20:下部電極層
50:開口部
100:固體電解質層

Claims (15)

  1. 一種燃料電池胞,具備:具有開口部之支撐基板、被配置於前述支撐基板上覆蓋前述開口部之第1電極層、被配置於前述第1電極層上具有1000nm以下的厚度之固體電解質層、及被配置於前述固體電解質層上之第2電極層;前述第1電極層之中覆蓋前述開口部的部分之至少一部分具有多孔質構造;前述第1電極層之中覆蓋前述開口部的部分以外之至少一部分具有非多孔質構造;前述多孔質構造由金屬的氧化物構成,同時前述非多孔質構造由相同金屬的非氧化物構成,或者是前述多孔質構造由金屬的非氧化物構成,同時前述非多孔質構造由相同金屬的氧化物構成。
  2. 如請求項1之燃料電池胞,其中前述多孔質構造,沿著前述第1電極層的膜厚方向具有複數空孔,同時沿著前述第1電極層之面內方向具有複數空孔。
  3. 如請求項1之燃料電池胞,其中前述第1電極層,係由多孔質鉑層、多孔質鎳層、多孔質鈷層、多孔質鈦層、多孔質鐵層、多孔質鈀層、多孔 質銥層、多孔質釕層、多孔質金層之中至少任一所形成。
  4. 如請求項1之燃料電池胞,其中前述第1電極層,由鉑與卑金屬之混合材料或鉑與貴金屬之混合材料所形成,前述第1電極層之中由前述卑金屬形成的部分及前述第1電極層之中由前述貴金屬形成的部分,具有形成前述多孔質構造的空孔,前述卑金屬,為鎳、鈷、鈦、鐵之中至少任一,前述貴金屬為鈀、銥、釕、金之中至少任一。
  5. 如請求項1之燃料電池胞,其中前述第1電極層,具有鉑層與金屬層與前述多孔質構造,前述多孔質構造,被形成於覆蓋前述開口部的區域,前述多孔質構造,由鉑與前述金屬的氧化物之混合材料所形成,前述金屬為鈦、鈷、鎳、鐵、鋯、鈰之中至少任一。
  6. 如請求項1之燃料電池胞,其中前述第1電極層,由鉑與金屬之混合材料所形成,前述多孔質構造,被形成於覆蓋前述開口部的區域,前述多孔質構造,由鉑與前述金屬的氧化物之混合材料所形成,前述金屬為鈦、鈷、鎳、鐵、鋯、鈰之中至少任一。
  7. 如請求項1之燃料電池胞,其中前述燃料電池胞,進而具備被配置在前述支撐基板與 前述固體電解質層之間的絕緣層,前述開口部,由前述絕緣層區分為複數個區劃。
  8. 如請求項1之燃料電池胞,其中前述燃料電池胞,進而具備與前述第1電極層相接的配線,前述開口部藉由前述配線區分為複數個區劃。
  9. 如請求項1之燃料電池胞,其中前述支撐基板為具有空孔的多孔質基板,前述多孔質基板用多孔質金屬基板、多孔質陶瓷基板、多孔質半導體基板之中至少任一形成,前述開口部,由前述空孔形成。
  10. 如請求項1之燃料電池胞,其中前述第2電極層具有多孔質構造,前述燃料電池胞,進而具備被配置在前述第2電極層之中不與前述固體電解質層相接側的面上之配線。
  11. 如請求項1之燃料電池胞,其中前述固體電解質層的膜厚,比前述第1電極層的膜厚更小。
  12. 一種燃料電池系統,具備:請求項1之燃料電池胞,對前述燃料電池胞供給氣體的供給口,及排出前述氣體之排出口。
  13. 一種燃料電池胞製造方法,具有:於支撐基板上形成第1電極層之步驟,於前述第1電極層上形成1000nm以下的固體電解質層 之步驟,於前述固體電解質層上形成第2電極層之步驟,形成前述固體電解質層之後,藉由在前述第1電極層的下表面形成開口部而使前述第1電極層的下表面露出的步驟,及藉由在還原氛圍內或氧化氛圍內進行熱處理使在前述開口部露出下表面的區域之前述第1電極層多孔質化,下表面未露出的區域之前述第1電極層未多孔質化而直接殘留之步驟。
  14. 如請求項13之燃料電池胞製造方法,其中於形成前述第1電極層之步驟,藉由含有鉑氧化物、氧化鎳、氧化鈷、氧化鈦、氧化鐵、氧化鈀、氧化銥、氧化釕、氧化金之中至少任一之材料成膜而形成前述第1電極層,或者,藉由鉑與氧化鎳的混合物、鉑與氧化鈷的混合物、鉑與氧化鈦的混合物、鉑與氧化鐵的混合物、鉑與氧化鈀的混合物、鉑與氧化銥的混合物、鉑與氧化釕的混合物、鉑與氧化金的混合物之中至少任一之材料成膜而形成前述第1電極層,於形成前述多孔質構造之步驟,藉由將前述第1電極層在還原氛圍內熱處理使前述第1電極層內的氧化物還原,而形成前述多孔質構造。
  15. 如請求項13之燃料電池胞製造方法,其 中於形成前述第1電極層之步驟,藉由鉑層與鈦層、鉑層與鈷層、鉑層與鎳層、鉑層與鐵層、鉑層與鋯層、鉑層與鈰層之中至少任一成膜而形成前述第1電極層,或者,藉由鉑與鈦之混合材料、鉑與鈷之混合材料、鉑與鎳之混合材料、鉑與鐵之混合材料、鉑與鋯之混合材料、鉑與鈰之混合材料之中至少任一之成膜而形成前述第1電極層,於形成前述多孔質構造之步驟,藉由將前述第1電極層在氧化氛圍內熱處理使前述第1電極層內的金屬氧化,而形成前述多孔質構造。
TW109135283A 2019-11-07 2020-10-13 燃料電池胞、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胞製造方法 TWI7428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43686 WO2021090441A1 (ja) 2019-11-07 2019-11-07 燃料電池セル、燃料電池システム、燃料電池セル製造方法
WOPCT/JP2019/043686 2019-11-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3519A TW202123519A (zh) 2021-06-16
TWI742877B true TWI742877B (zh) 2021-10-11

Family

ID=75848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5283A TWI742877B (zh) 2019-11-07 2020-10-13 燃料電池胞、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胞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93215A1 (zh)
JP (1) JP7279183B2 (zh)
TW (1) TWI742877B (zh)
WO (1) WO20210904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91464A1 (ko) * 2022-03-31 2023-10-05 주식회사 에이엠엑스랩 박막형 고체산화물 연료전지 패키지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69949A2 (en) * 2002-06-06 2003-1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olid electrolyte fuel cel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10223519A1 (en) * 2010-03-10 2011-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olid oxide fuel cell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WO2015030215A1 (ja) * 2013-08-31 2015-03-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セル、セルスタック装置、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モジュール収容装置
CN106575784A (zh) * 2014-07-01 2017-04-19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膜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燃料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0169B2 (ja) * 2000-02-24 2002-06-10 雅則 奥山 超小形燃料電池
JP3731648B2 (ja) * 2000-11-27 2006-01-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用単セル及び固体電解質型燃料電池
JP5131629B2 (ja) * 2001-08-13 2013-01-3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質型燃料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03123773A (ja) * 2001-10-16 2003-04-25 Nissan Motor Co Ltd 固体電解質型燃料電池用空気極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電池
JP4135891B2 (ja) * 2002-11-07 2008-08-20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固体電解質型燃料電池用電解質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固体電解質型燃料電池セルの製造方法
JP5987278B2 (ja) * 2011-08-01 2016-09-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固体酸化物形燃料電池
JP7202061B2 (ja) * 2017-03-31 2023-01-11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素子、電気化学モジュール、電気化学装置、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および固体酸化物形燃料電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69949A2 (en) * 2002-06-06 2003-1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olid electrolyte fuel cel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10223519A1 (en) * 2010-03-10 2011-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olid oxide fuel cell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WO2015030215A1 (ja) * 2013-08-31 2015-03-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セル、セルスタック装置、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モジュール収容装置
CN106575784A (zh) * 2014-07-01 2017-04-19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膜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燃料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79183B2 (ja) 2023-05-22
US20220393215A1 (en) 2022-12-08
JPWO2021090441A1 (zh) 2021-05-14
TW202123519A (zh) 2021-06-16
WO2021090441A1 (ja)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64607B1 (ko) 고체 산화물 연료 전지 스택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01273914A (ja) 電気化学装置および集積電気化学装置
JPH04345762A (ja) ガス分離膜式燃料電池
TW200406949A (en) Fuel cell and method for forming
JP6147441B2 (ja) 電気化学反応単位および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WO2016152923A1 (ja) 電気化学反応単位および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2005149995A (ja) 円筒型燃料電池
TWI742877B (zh) 燃料電池胞、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胞製造方法
JP7181949B2 (ja) 燃料電池セル及び燃料電池モジュール
JP7383137B2 (ja) 燃料電池セ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09925B2 (ja) 固体酸化物形燃料電池の燃料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30327141A1 (e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4576848B2 (ja) 燃料電池および燃料電池の製造方法
TWI811984B (zh) 燃料電池胞及其製造方法
TWI744041B (zh) 燃料電池胞、燃料電池胞製造方法
US20230327164A1 (en) Fuel cell and fuel cell stack
TWI726440B (zh) 燃料電池單元
JP2018010740A (ja) 電気化学セル、電気化学スタック、および、電気化学セルの製造方法
JP2018174041A (ja) 電気化学反応単位および電気化学反応セルスタック
JP2018174039A (ja) 電気化学反応単位および電気化学反応セルスタッ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