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8723B - 撥水助劑、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及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撥水助劑、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及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8723B
TWI738723B TW106105712A TW106105712A TWI738723B TW I738723 B TWI738723 B TW I738723B TW 106105712 A TW106105712 A TW 106105712A TW 106105712 A TW106105712 A TW 106105712A TW I738723 B TWI738723 B TW I7387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fluorine
water
repellent
genera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5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3964A (zh
Inventor
前田高輔
後藤昌央
拓植好揮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974383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738723(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3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3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8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872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00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18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application to surfaces to minimize adherence of ice, mist or water thereto; Thawing or antifreeze materials for application to surfac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21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22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f hydrocarbon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afterhalogenated or sulfochlorinated
    • D06M15/23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f hydrocarbon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afterhalogenated or sulfochlorinated aromatic, e.g. styren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21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24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D06M15/24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chlorin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21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26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f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Salts or ester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21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34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f unsaturated ethers, acetals, hemiacetals, ketones or aldehyd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3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64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silicon in the main chain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200/00Functionality of the treatment composition and/or properties imparted to the textile material
    • D06M2200/10Repellency against liquids
    • D06M2200/12Hydrophobic propert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Materials Applied To Surfaces To Minimize Adherence Of Mist Or Water (AREA)

Abstract

非氟系撥水劑用之撥水助劑包含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 [化1]
Figure 106105712-A0101-11-0001-1
[式(1)中,R20 、R21 及R22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甲基、乙基或碳數1~4之烷氧基,R23 表示具有芳香族環之碳數8~40之烴基或碳數3~22之烷基,R30 、R31 、R32 、R33 、R34 及R35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甲基、乙基、碳數1~4之烷氧基、具有芳香族環之碳數8~40之烴基或碳數3~22之烷基,a表示0以上之整數,b表示1以上之整數,(a+b)為10~200]。

Description

撥水助劑、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及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撥水助劑、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及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
先前,已知有具有含氟之基之氟系撥水劑,且已知有藉由將該氟系撥水劑處理於纖維製品等而對其表面賦予撥水性之纖維製品。此種氟系撥水劑通常係藉由使具有氟烷基之單體聚合或者共聚合而製造。 經氟系撥水劑處理之纖維製品雖會揮發出優異之撥水性,但為了表現出撥水性而必須整合氟烷基之配向性,故而必須於使氟系撥水劑附著於纖維製品後以超過130℃之溫度實施熱處理。然而,高溫下之熱處理需要較高之能量,於國際性省能量化之趨勢中存在問題。 又,具有氟烷基之單體由於價格較高,故而於經濟方面並不滿足,進而,具有氟烷基之單體難以分解,故而於環境方面亦存在問題。 另一方面,於纖維製品之撥水加工之領域,為了實現品質之穩定化及成本削減,期待即便以較低之濃度或較低之熱處理溫度亦可對纖維製品賦予優異之撥水性之撥水劑。 因此,近年來,正在對不含氟之非氟系撥水劑進行研究。例如,於非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乳化分散有石蠟或蠟般之烴化合物、脂肪酸金屬鹽或烷基尿素之撥水劑。 又,於專利文獻1中提出有為了賦予與先前之氟系撥水劑相比並不遜色之撥水性而乳化分散有特定之非氟系聚合物之撥水劑。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328624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超撥水加工、加工劑之全容與透濕防水素材之新動向」,Osaka Chemical Marketing Center, Inc.發行,1996年,p.7~9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先前之撥水劑存在無法充分地獲得耐久撥水性之情形。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情況而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高非氟系撥水劑之耐久撥水性之撥水助劑以及使用其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及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提供一種撥水助劑,其係非氟系撥水劑用之撥水助劑,並且包含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 [化1]
Figure 02_image005
[式(1)中,R20 、R21 及R22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甲基、乙基或碳數1~4之烷氧基,R23 表示具有芳香族環之碳數8~40之烴基或碳數3~22之烷基,R30 、R31 、R32 、R33 、R34 及R35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甲基、乙基、碳數1~4之烷氧基、具有芳香族環之碳數8~40之烴基或碳數3~22之烷基,a表示0以上之整數,b表示1以上之整數,(a+b)為10~200,於a為2以上之情形時,存在有複數個之R20 及R21 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於b為2以上之情形時,存在有複數個之R22 及R23 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 根據本發明之撥水助劑,藉由與非氟系撥水劑併用,可提高非氟系撥水劑之耐久撥水性。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上述本發明之撥水助劑與非氟系撥水劑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 上述非氟系撥水劑亦可包含含有源自下述通式(A-1)所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A)之結構單元之非氟系聚合物。 [化2]
Figure 02_image007
[式(A-1)中,R1 表示氫或甲基,R2 表示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2以上之1價烴基]。 上述非氟系聚合物亦可進而含有源自選自(B1)HLB為7~18之下述通式(I-1)所表示之化合物、(B2)HLB為7~18之下述通式(II-1)所表示之化合物、及(B3)HLB為7~18之於具有羥基及聚合性不飽和基之油脂加成碳數2~4之環氧烷而成之化合物中之至少1種反應性乳化劑(B)之結構單元。 [化3]
Figure 02_image009
[式(I-1)中,R3 表示氫或甲基,X表示碳數1~6之直鏈或者支鏈之伸烷基,Y1 表示包含碳數2~4之伸烷基氧基之2價基] [化4]
Figure 02_image011
[式(II-1)中,R4 表示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之碳數13~17之1價不飽和烴基,Y2 表示包含碳數2~4之伸烷基氧基之2價基]。 上述非氟系聚合物亦可進而含有源自氯乙烯及偏二氯乙烯中之至少任1種單體(E)之結構單元。 上述非氟系撥水劑亦可包含使包含上述通式(A-1)所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A)之乳化物或分散物乳化聚合或分散聚合而成之非氟系聚合物。 上述乳化物或上述分散物亦可進而包含選自(B1)HLB為7~18之上述通式(I-1)所表示之化合物、(B2)HLB為7~18之上述通式(II-1)所表示之化合物、及(B3)HLB為7~18之對具有羥基及聚合性不飽和基之油脂加成碳數2~4之環氧烷而成之化合物中之至少1種反應性乳化劑(B)。 上述乳化物或上述分散物亦可進而含有氯乙烯及偏二氯乙烯中之至少任1種單體(E)。 於上述本發明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中,上述有機改性聚矽氧之含量亦可相對於上述非氟系聚合物100質量份而為1~50質量份。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其具備利用包含上述本發明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之處理液對纖維製品進行處理之步驟。 根據本發明之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藉由使用包含本發明之撥水助劑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可穩定地製造耐久撥水性優異之撥水性纖維製品。又,本發明之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無需高溫下之熱處理,因此可實現省能量化,並且由於係使用非氟系撥水劑,因此可降低對環境之負荷。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提高非氟系撥水劑之耐久撥水性之撥水助劑及包含其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 又,本發明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雖為不包含具有氟烷基或氟之化合物之撥水劑組合物,但亦表現出優異之撥水性,可用來代替氟系撥水劑,從而可消除氟供給源或對環境等之影響之擔憂。再者,較佳為於使撥水劑組合物附著於纖維製品等後通常進行熱處理,但由於本發明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未使用具有氟烷基之單體,故而即便於在130℃以下之溫和之條件下進行熱處理之情形時,亦可發揮較高之撥水性,又,於在超過130℃之高溫下進行熱處理之情形時,可較氟系撥水劑之情形時縮短熱處理時間。因此,可抑制被處理物之因熱所導致之變質,故而質地變得柔軟,並且於可削減熱處理所耗之熱量等成本方面亦優異。 進而,根據本發明,藉由使用特定之反應性乳化劑代替一般之界面活性劑作為用於非氟系聚合物之乳化或分散聚合之乳化分散劑,可減少撥水劑組合物所包含之界面活性劑之量。其結果為可抑制所獲得之纖維製品等之撥水性之降低,從而可實現較先前之非氟系撥水劑更高之撥水性。
本實施形態之非氟系撥水劑用之撥水助劑包含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再者,於下述通式(1)中,各結構單元不論為嵌段抑或是無規,均可交替地排列。 [化5]
Figure 02_image013
[式(1)中,R20 、R21 及R22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甲基、乙基或碳數1~4之烷氧基,R23 表示具有芳香族環之碳數8~40之烴基或碳數3~22之烷基,R30 、R31 、R32 、R33 、R34 及R35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甲基、乙基、碳數1~4之烷氧基、具有芳香族環之碳數8~40之烴基或碳數3~22之烷基,a表示0以上之整數,b表示1以上之整數,(a+b)為10~200,於a為2以上之情形時,存在有複數個之R20 及R21 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於b為2以上之情形時,存在有複數個之R22 及R23 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 於本實施形態之有機改性聚矽氧中,上述碳數1~4之烷氧基可為直鏈狀,亦可為支鏈狀。作為碳數1~4之烷氧基,例如可列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等。就工業上容易製造且容易獲取之方面而言,R20 、R21 及R22 較佳為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或甲基,更佳為甲基。 作為上述具有芳香族環之碳數8~40之烴基,例如可列舉碳數8~40之芳烷基、下述通式(2)或(3)所表示之基等。 [化6]
Figure 02_image015
[式(2)中,R40 表示碳數2~6之伸烷基,R41 表示單鍵或碳數1~4之伸烷基,c表示0~3之整數;於c為2或3之情形時,存在有複數個之R41 可相同,亦可不同] 上述伸烷基可為直鏈狀,亦可為支鏈狀。 [化7]
Figure 02_image017
[式(3)中,R42 表示碳數2~6之伸烷基,R43 表示單鍵或碳數1~4之伸烷基,d表示0~3之整數;於d為2或3之情形時,存在有複數個之R43 可相同,亦可不同] 上述伸烷基可為直鏈狀,亦可為支鏈狀。 作為上述碳數8~40之芳烷基,例如可列舉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戊基、苯基己基、萘基乙基等。其中,就工業上容易製造且容易獲取之方面而言,較佳為苯基乙基及苯基丙基。 於上述通式(2)所表示之基中,就工業上容易製造且容易獲取之方面而言,R40 較佳為碳數2~4之伸烷基,c較佳為0或1,更佳為0。 於上述通式(3)所表示之基中,就工業上容易製造且容易獲取之方面而言,R42 較佳為碳數2~4之伸烷基,d較佳為0或1,更佳為0。 作為上述具有芳香族環之碳數8~40之烴基,就工業上容易製造且容易獲取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上述碳數8~40之芳烷基及上述通式(2)所表示之基,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撥水性之方面而言,更佳為上述碳數8~40之芳烷基。 上述碳數3~22之烷基可為直鏈狀,亦可為支鏈狀。作為碳數3~22之烷基,例如可列舉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肉豆蔻基、鯨蠟基、硬脂基等。作為碳數3~22之烷基,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撥水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碳數8~20之烷基,更佳為碳數12~18之烷基。 於本實施形態之有機改性聚矽氧中,R30 、R31 、R32 、R33 、R34 及R35 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甲基、乙基、碳數1~4之烷氧基、具有芳香族環之碳數8~40之烴基或碳數3~22之烷基。就工業上容易製造且容易獲取之方面而言,R30 、R31 、R32 、R33 、R34 及R35 較佳為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甲基、乙基或碳數1~4之烷氧基,其中更佳為甲基。 於本實施形態之有機改性聚矽氧中,a為0以上之整數。就工業上容易製造、容易獲取且所獲得之纖維製品對樹脂塗層之剝離強度更優異之方面而言,a較佳為40以下,更佳為30以下。 於本實施形態之有機改性聚矽氧中,(a+b)為10~200。就工業上容易製造且容易獲取之方面而言,(a+b)較佳為20~100,更佳為40~60。若(a+b)為上述範圍內,則有聚矽氧本身之製造或處理變得容易之傾向。 本實施形態之有機改性聚矽氧可藉由先前公知之方法合成。本實施形態之有機改性聚矽氧例如可藉由使具有乙烯基之芳香族化合物及/或α-烯烴與具有SiH基之聚矽氧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 作為上述具有SiH基之聚矽氧,例如可列舉聚合度為10~200之甲基氫聚矽氧或二甲基矽氧烷與甲基氫矽氧烷之共聚物等。該等之中,就工業上容易製造且容易獲取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甲基氫聚矽氧。 上述具有乙烯基之芳香族化合物係成為上述通式(1)中之R23 中具有芳香族環之碳數8~40之烴基之來源的化合物。作為具有乙烯基之芳香族化合物,例如可列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萘、烯丙基苯基醚、烯丙基萘基醚、烯丙基-對異丙苯基苯基醚、烯丙基-鄰苯基苯基醚、烯丙基-三(苯基乙基)-苯基醚、烯丙基-三(2-苯基丙基)苯基醚等。 上述α-烯烴係上述通式(1)中之R23 成為碳數3~22之烷基之來由之化合物。作為α-烯烴,例如可列舉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烯、1-十二烯、1-十四烯、1-十六烯、1-十八烯等碳數3~22之α-烯烴。 上述矽氫化反應亦藉由視需要於觸媒之存在下,使上述具有乙烯基之芳香族化合物及上述α-烯烴階段性地或者一次性與具有上述SiH基之聚矽氧反應而進行。 用於矽氫化反應之具有SiH基之聚矽氧、具有乙烯基之芳香族化合物及α-烯烴之使用量可分別根據具有SiH基之聚矽氧之SiH基當量或數量平均分子量等適當選擇。 作為用於矽氫化反應之觸媒,例如可列舉鉑、鈀等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鉑化合物。作為鉑化合物,例如可列舉氯化鉑(IV)等。 矽氫化反應之反應條件並無特別限制,可適當地進行調整。反應溫度例如為10~200℃,較佳為50~150℃。反應時間例如於反應溫度為50~150℃時,可設為3~12小時。 又,矽氫化反應較佳為於惰性氣體環境下進行。作為惰性氣體,例如可列舉氮氣、氬氣等。雖於無溶劑之情況下亦會進行反應,但亦可使用溶劑。作為溶劑,例如可列舉二㗁烷、甲基異丁基酮、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等。 對本實施形態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包含上述本實施形態之撥水助劑與非氟系撥水劑。 就儲存穩定性優異,並且即便於未進行熱處理之情形時亦可對纖維製品等賦予充分之撥水性,從而可獲得質地及撥水性優異之撥水性纖維製品之方面而言,上述非氟系撥水劑較佳為包含含有源自下述通式(A-1)所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A)(以下,亦稱為「(A)成分」)之結構單元之非氟系聚合物。 [化8]
Figure 02_image019
[式(A-1)中,R1 表示氫或甲基,R2 表示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2以上之1價烴基] 此處,所謂「(甲基)丙烯酸酯」,意指「丙烯酸酯」或與其對應之「甲基丙烯酸酯」,於「(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醯胺」等中亦為相同意義。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上述通式(A-1)所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A)具有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為12以上之1價烴基。該烴基可為直鏈狀,亦可為支鏈狀,可為飽和烴基,亦可為不飽和烴基,進而亦可具有脂環式或芳香族之環狀。該等之中,較佳為直鏈狀者,更佳為直鏈狀之烷基。於該情形時,撥水性變得更加優異。於碳數12以上之1價烴基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作為其取代基,可列舉羥基、胺基、羧基、環氧基、異氰酸基、封端異氰酸基及(甲基)丙烯醯氧基等中之1種以上。於本實施形態中,於上述通式(A-1)中,R2 較佳為未經取代之烴基。 上述烴基之碳數較佳為12~24。若碳數未達12,則於使非氟系聚合物附著於纖維製品等之情形時,無法發揮充分之撥水性。另一方面,若碳數超過24,則與碳數處於上述範圍之情形時相比,於使非氟系聚合物附著於纖維製品等之情形時,有纖維製品之質地變得粗硬之傾向。 上述烴基之碳數更佳為12~21。於碳數為該範圍之情形時,撥水性與質地變得尤其優異。作為烴基,尤佳為碳數為12~18之直鏈狀之烷基。 作為上述(A)成分,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鯨蠟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肉豆蔻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山崳酯、(甲基)丙烯酸二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三十烷基酯。 上述(A)成分可具有選自由可與交聯劑反應之羥基、胺基、羧基、環氧基及異氰酸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官能基。於該情形時,可進而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異氰酸基亦可形成經封端化劑保護之封端異氰酸基。又,於上述(A)成分具有胺基之情形時,可進而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質地。 上述(A)成分較佳為1分子內具有1個聚合性不飽和基之單官能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上述(A)成分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上述(A)成分較佳為將丙烯酸酯單體(a1)與甲基丙烯酸酯單體(a2)併用。所調配之(a1)成分之質量與(a2)成分之質量之比(a1)/(a2)較佳為30/70~90/10,更佳為40/60~85/15,進而較佳為50/50~80/20。於(a1)/(a2)為上述範圍內之情形時,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變得更加良好。於(a1)/(a2)超過90/10之情形時或者未達30/70之情形時,有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降低之傾向。 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撥水性及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非氟系聚合物中之上述(A)成分之單體之合計構成比率相對於構成非氟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之總量,較佳為50~100質量%,更佳為55~97質量%,進而較佳為60~95質量%。 非氟系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萬以上。若重量平均分子量未達10萬,則有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撥水性變得不充分之傾向。進而,非氟系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更佳為50萬以上。於該情形時,所獲得之纖維製品可更充分地發揮撥水性。非氟系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之上限較佳為500萬左右。 於本實施形態中,非氟系聚合物之105℃下之熔融黏度較佳為1000 Pa・s以下。若105℃下之熔融黏度超過1000 Pa・s,則有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質地變得粗硬之傾向。又,若非氟系聚合物之熔融黏度過高,則於使非氟系聚合物乳化或分散後製成撥水劑組合物之情形時,存在非氟系聚合物析出或沈澱之情況,從而有撥水劑組合物之儲存穩定性降低之傾向。再者,105℃下之熔融黏度更佳為500 Pa・s以下。於該情形時,所獲得之纖維製品等充分地發揮撥水性,並且質地亦變得更加優異。 所謂「105℃下之熔融黏度」,係指使用高架式流變儀(例如,島津製作所製造 CFT-500),向安裝有模具(長度10 mm、直徑1 mm)之汽缸內加入非氟系聚合物1 g,於105℃下保持6分鐘,並藉由柱塞施加100 kg・f/cm2 之負載後進行測定時之黏度。 於非氟系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相等之情形時,有非氟系(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之調配比率越高而經附著之纖維製品之撥水性變得更高之傾向。又,藉由使可共聚合之非氟系單體共聚合,可提高經附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或質地等性能。 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撥水性、及非氟系聚合物之乳化聚合或分散聚合時及聚合後之組合物中之乳化穩定性之方面而言,非氟系聚合物較佳為除(A)成分以外,亦含有選自(B1)HLB為7~18之下述通式(I-1)所表示之化合物、(B2)HLB為7~18之下述通式(II-1)所表示之化合物、及(B3)HLB為7~18之對具有羥基及聚合性不飽和基之油脂加成碳數2~4之環氧烷而成之化合物中之至少1種反應性乳化劑(B)(以下,亦稱為「(B)成分」)作為單體成分。 [化9]
Figure 02_image021
[式(I-1)中,R3 表示氫或甲基,X表示碳數1~6之直鏈或者支鏈之伸烷基,Y1 表示包含碳數2~4之伸烷基氧基之2價基] [化10]
Figure 02_image023
[式(II-1)中,R4 表示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之碳數13~17之1價不飽和烴基,Y2 表示包含碳數2~4之伸烷基氧基之2價基] 所謂「反應性乳化劑」,係指具有自由基反應性之乳化分散劑即分子內具有1個以上之聚合性不飽和基之界面活性劑,可與(甲基)丙烯酸酯般之單體共聚合。 又,所謂「HLB」,係指將伸乙基氧基視作親水基、將除此以外之基全部視作親油基並利用Griffin法算出之HLB值。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上述(B1)~(B3)之化合物之HLB為7~18,就非氟系聚合物之乳化聚合或分散聚合時及聚合後之組合物中之乳化穩定性(以下,簡稱為乳化穩定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9~15。進而,就非氟系撥水劑之儲存穩定性之方面而言,更佳為將具有上述範圍內之不同之HLB之2種以上之反應性乳化劑(B)併用。 於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上述通式(I-1)所表示之反應性乳化劑(B1)中,R3 為氫或甲基,就與(A)成分之共聚性之方面而言,更佳為甲基。X為碳數1~6之直鏈或者支鏈之伸烷基,於本實施形態之非氟系聚合物之乳化穩定性之方面而言,更佳為碳數2~3之直鏈伸烷基。Y1 為包含碳數2~4之伸烷基氧基之2價基。關於Y1 中之伸烷基氧基之種類、組合及加成數,可以成為上述HLB之範圍內之方式適當選擇。又,於伸烷基氧基為2種以上之情形時,該等可具有嵌段加成結構或無規加成結構。 作為上述通式(I-1)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下述通式(I-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1]
Figure 02_image025
[式(I-2)中,R3 表示氫或甲基,X表示碳數1~6之直鏈或者支鏈之伸烷基,A1 O表示碳數2~4之伸烷基氧基,m可以成為上述HLB之範圍內之方式適當選擇,具體而言,較佳為1~80之整數,當m為2以上時,m個A1 O可相同,亦可不同] 於上述通式(I-2)所表示之化合物中,R3 為氫或甲基,就與(A)成分之共聚合性之方面而言,更佳為甲基。X為碳數1~6之直鏈或者支鏈之伸烷基,就非氟系聚合物之乳化穩定性之方面而言,更佳為碳數2~3之直鏈伸烷基。A1 O為碳數2~4之伸烷基氧基。A1 O之種類及組合以及m之數可以成為上述HLB之範圍內之方式適當選擇。就非氟系聚合物之乳化穩定性之方面而言,m較佳為1~80之整數,更佳為1~60之整數。當m為2以上時,m個A1 O可相同,亦可不同。又,於A1 O為2種以上之情形時,該等可具有嵌段加成結構或無規加成結構。 上述通式(I-2)所表示之反應性乳化劑(B1)可利用先前公知之方法獲得,並無特別限定。又,可自市售品容易地獲取,例如可列舉花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Latemul PD-420」、「Latemul PD-430」、「Latemul PD-450」等。 於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上述通式(II-1)所表示之反應性乳化劑(B2)中,R4 為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之碳數13~17之1價不飽和烴基,可列舉十三碳烯基、十三碳二烯基、十四碳烯基、十四碳二烯基、十五碳烯基、十五碳二烯基、十五碳三烯基、十七碳烯基、十七碳二烯基、十七碳三烯基等。就非氟系聚合物之乳化穩定性之方面而言,R4 更佳為碳數14~16之1價不飽和烴基。 Y2 為包含碳數2~4之伸烷基氧基之2價基。Y2 中之伸烷基氧基之種類、組合及加成數可以成為上述HLB之範圍內之方式適當選擇。又,於伸烷基氧基為2種以上之情形時,該等可具有嵌段加成結構或無規加成結構。就非氟系聚合物之乳化穩定性之方面而言,伸烷基氧基更佳為伸乙基氧基。 作為上述通式(II-1)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下述通式(II-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2]
Figure 02_image027
[式(II-2)中,R4 表示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之碳數13~17之1價不飽和烴基,A2 O表示碳數2~4之伸烷基氧基,n可以成為上述HLB之範圍內之方式適當選擇,具體而言,較佳為1~50之整數,當n為2以上時,n個A2 O可相同,亦可不同] 上述通式(II-2)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R4 可列舉與上述通式(II-1)中之R4 相同者。 A2 O為碳數2~4之伸烷基氧基。就非氟系聚合物之乳化穩定性之方面而言,A2 O之種類及組合以及n之數可以成為上述HLB之範圍內之方式適當選擇。就非氟系聚合物之乳化穩定性之方面而言,A2 O更佳為伸乙基氧基,n較佳為1~50之整數,更佳為5~20之整數,進而較佳為8~14之整數。當n為2以上時,n個A2 O可相同,亦可不同。又,於A2 O為2種以上之情形時,該等可具有嵌段加成結構或無規加成結構。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上述通式(II-2)所表示之反應性乳化劑(B2)可藉由利用先前公知之方法對對應之具有不飽和烴基之酚加成環氧烷而合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藉由使用苛性鈉、苛性鉀等鹼觸媒於加壓下以120~170℃加成特定量之環氧烷而合成。 上述對應之具有不飽和烴基之酚除工業上製造之純品或混合物以外,亦包含自植物等提取、精製而成之以純品或混合物之形式存在者。例如,可列舉自腰果之殼等提取、被統稱為腰果酚之3-[8(Z),11(Z),14-十五碳三烯基]酚、3-[8(Z),11(Z)-十五碳二烯基]酚、3-[8(Z)-十五碳烯基]酚、3-[11(Z)-十五碳烯基]酚等。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反應性乳化劑(B3)係HLB為7~18之對具有羥基及聚合性不飽和基之油脂加成碳數2~4之環氧烷而成之化合物。作為具有羥基及聚合性不飽和基之油脂,可列舉亦可包含羥基不飽和脂肪酸(棕櫚油酸、油酸、亞麻油酸、α-次亞麻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等)之脂肪酸之單或二縮水甘油酯、包含至少1種羥基不飽和脂肪酸(蓖麻油酸、蓖麻反油酸、2-羥基二十四烯酸等)之脂肪酸之甘油三酸。就非氟系聚合物之乳化穩定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包含至少1種羥基不飽和脂肪酸之脂肪酸之甘油三酸之環氧烷加成物,更佳為蓖麻油(包含蓖麻油酸之脂肪酸之甘油三酸)之碳數2~4之環氧烷加成物,進而較佳為蓖麻油之環氧乙烷加成物。進而,環氧烷之加成莫耳數可以成為上述HLB之範圍內之方式適當選擇,就非氟系聚合物之乳化穩定性之方面而言,更佳為20~50莫耳,進而較佳為25~45莫耳。又,於環氧烷為2種以上之情形時,該等可具有嵌段加成結構或無規加成結構。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反應性乳化劑(B3)可藉由利用先前公知之方法對具有羥基及聚合性不飽和基之油脂加成環氧烷而合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藉由使用苛性鈉、苛性鉀等鹼觸媒於加壓下以120~170℃對包含蓖麻油酸之脂肪酸之甘油三酸即蓖麻油加成特定量之環氧烷而合成。 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撥水性、及非氟系聚合物之乳化聚合或分散聚合時及聚合後之組合物中之乳化穩定性之觀點而言,非氟系聚合物中之上述(B)成分之單體之構成比率相對於構成非氟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之總量,較佳為0.5~20質量%,更佳為1~15質量%,進而較佳為3~10質量%。 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非氟系撥水劑所包含之非氟系聚合物較佳為除(A)成分以外,亦含有選自由下述(C1)、(C2)、(C3)、(C4)及(C5)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第2(甲基)丙烯酸酯單體(C)(以下,亦稱為「C成分」)作為單體成分。 (C1)(C5)以外之下述通式(C-1)所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化13]
Figure 02_image029
[式(C-1)中,R5 表示氫或甲基,R6 表示具有選自由羥基、胺基、羧基、環氧基、異氰酸基及(甲基)丙烯醯氧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官能基之碳數1~11之1價鏈狀烴基;其中,分子內之(甲基)丙烯醯氧基之數量為2以下] (C2)下述通式(C-2)所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化14]
Figure 02_image031
[式(C-2)中,R7 表示氫或甲基,R8 表示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11之1價環狀烴基] (C3)下述通式(C-3)所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化15]
Figure 02_image033
[式(C-3)中,R9 表示未經取代之碳數1~4之1價鏈狀烴基] (C4)下述通式(C-4)所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化16]
Figure 02_image035
[式(C-4)中,R10 表示氫或甲基,p表示2以上之整數,S表示(p+1)價有機基,T表示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之1價有機基] (C5)下述通式(C-5)所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化17]
Figure 02_image037
[式(C-5)中,R11 表示氫或甲基,R12 表示具有選自由氯基及溴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官能基與羥基之碳數3~6之1價鏈狀飽和烴基] 上述(C1)之單體係酯部分具有具備選自由羥基、胺基、羧基、環氧基、異氰酸基及(甲基)丙烯醯氧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官能基之碳數1~11之1價鏈狀烴基且上述(C5)以外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就可與交聯劑反應之方面而言,上述碳數1~11之1價鏈狀烴基較佳為具有選自由羥基、胺基、羧基、環氧基及異氰酸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官能基。於將含有具有可與該等交聯劑反應之基之(C1)之單體之非氟系聚合物與交聯劑一併處理於纖維製品之情形時,可於維持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質地之情況下提高耐久撥水性。異氰酸基亦可為經封端化劑保護之封端異氰酸基。 上述鏈狀烴基可為直鏈狀,亦可為支鏈狀,可為飽和烴基,亦可為不飽和烴基。又,鏈狀烴基除上述官能基以外,亦可進而具有取代基。其中,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直鏈狀及/或飽和烴基。 作為具體之(C1)之單體,可列舉(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異氰酸1,1-雙(丙烯醯氧基甲基)乙酯等。該等單體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其中,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異氰酸1,1-雙(丙烯醯氧基甲基)乙酯。進而,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質地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 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撥水性及質地之觀點而言,非氟系聚合物中之上述(C1)之單體之構成比率相對於構成非氟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之總量,較佳為1~30質量%,更佳為3~25質量%,進而較佳為5~20質量%。 上述(C2)之單體係酯部分具有碳數1~11之1價環狀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作為環狀烴基,可列舉異𦯉基、環己基、二環戊基等。該等環狀烴基亦可具有烷基等取代基。其中,於取代基為烴基之情形時,選擇取代基及環狀烴基之碳數之合計成為11以下之烴基。又,就提高耐久撥水性之觀點而言,該等環狀烴基較佳為直接鍵結於酯鍵。環狀烴基可為脂環式,亦可為芳香族,於脂環式之情形時,可為飽和烴基,亦可為不飽和烴基。作為具體之單體,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異𦯉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等。該等單體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其中,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甲基)丙烯酸異𦯉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更佳為甲基丙烯酸異𦯉酯。 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撥水性及質地之觀點而言,非氟系聚合物中之上述(C2)之單體之構成比率相對於構成非氟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之總量,較佳為1~30質量%,更佳為3~25質量%,進而較佳為5~20質量%。 上述(C3)之單體係未經取代之碳數1~4之1價鏈狀烴基直接鍵結於酯部分之酯鍵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作為碳數1~4之鏈狀烴基,較佳為碳數1~2之直鏈烴基及碳數3~4之支鏈烴基。作為碳數1~4之鏈狀烴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第三丁基等。作為具體之化合物,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該等單體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其中,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更佳為甲基丙烯酸甲酯。 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撥水性及質地之觀點而言,非氟系聚合物中之上述(C3)之單體之構成比率相對於構成非氟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之總量,較佳為1~30質量%,更佳為3~25質量%,進而較佳為5~20質量%。 上述(C4)之單體係1分子內具有3個以上之聚合性不飽和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於本實施形態中,較佳為上述通式(C-4)中之T為(甲基)丙烯醯氧基之1分子內具有3個以上之(甲基)丙烯醯氧基之多官能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於式(C-4)中,p個T可相同,亦可不同。作為具體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乙氧基化異三聚氰酸三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該等單體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其中,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更佳為四羥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及乙氧基化異三聚氰酸三丙烯酸酯。 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撥水性及質地之觀點而言,非氟系聚合物中之上述(C4)之單體之構成比率相對於構成非氟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之總量,較佳為1~30質量%,更佳為3~25質量%,進而較佳為5~20質量%。 上述(C5)之單體具有具備選自由氯基及溴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官能基與羥基之碳數3~6之1價鏈狀飽和烴基。於上述(C5)之單體中,R11 為氫或甲基。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R11 較佳為甲基。 R12 為具有選自由氯基及溴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官能基與羥基之碳數3~6之1價鏈狀飽和烴基。鏈狀飽和烴基可為直鏈狀,亦可為支鏈狀。於鏈狀飽和烴基為直鏈狀之情形時,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變得更優異。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鏈狀飽和烴基之碳數較佳為3~4,更佳為3。 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上述鏈狀飽和烴基較佳為具有一個或者兩個氯基及一個羥基,更佳為具有一個氯基及一個羥基。又,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鏈狀飽和烴基進而較佳為於β位(鍵結於CH2 =CR11 (CO)O-之碳原子之相鄰之碳原子)具有羥基。作為具體之上述鏈狀飽和烴基,例如可列舉3-氯-2-羥基丙基、3-氯-2-羥基丁基、5-氯-2-羥基戊基、3-氯-2-羥基-2-甲基丙基及3-溴-2-羥基丙基。 作為具體之(C5)之單體,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3-氯-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5-氯-2-羥基戊酯及(甲基)丙烯酸3-溴-2-羥基丙酯。其中,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甲基)丙烯酸3-氯-2-羥基丙酯,更佳為甲基丙烯酸3-氯-2-羥基丙酯。 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非氟系聚合物中之上述(C5)之單體之構成比率相對於構成非氟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之總量,較佳為1~30質量%,更佳為3~25質量%,進而較佳為5~20質量%。 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撥水性及質地之觀點而言,非氟系聚合物中之上述(C)成分之單體之合計構成比率相對於構成非氟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之總量,較佳為1~30質量%,更佳為3~25質量%,進而較佳為5~20質量%。 非氟系撥水劑所包含之非氟系聚合物除可含有(A)成分、(B)成分及(C)成分以外,亦可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含有可與該等共聚合之單官能之單體(D)(以下,亦稱為「(D)成分」)。 作為上述(D)之單體,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醯嗎啉、(A)成分及(C)成分以外之具有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反丁烯二酸酯、順丁烯二酸酯、反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丙烯醯胺、乙烯醚類、乙烯酯類、乙烯、苯乙烯等不含氟之(E)成分以外之乙烯系單體等。再者,(A)成分及(C)成分以外之具有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可於烴基具有乙烯基、羥基、胺基、環氧基及異氰酸基、封端異氰酸基等取代基,亦可具有四級銨基等可與交聯劑反應之基以外之取代基,亦可具有醚鍵、酯鍵、醯胺鍵或胺基甲酸酯鍵等。作為(A)成分及(C)成分以外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中,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對塗層之剝離強度之方面而言,更佳為(甲基)丙烯醯嗎啉。 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撥水性及質地之觀點而言,非氟系聚合物中之上述(D)成分之單體之構成比率相對於構成非氟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之總量,較佳為10質量%以下。 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非氟系撥水劑所包含之非氟系聚合物較佳為具有選自由可與交聯劑反應之羥基、胺基、羧基、環氧基及異氰酸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官能基。異氰酸基亦可形成經封端化劑保護之封端異氰酸基。又,就亦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質地之方面而言,非氟系聚合物較佳為具有胺基。 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撥水性與對塗層之剝離強度之方面而言,非氟系撥水劑所包含之非氟系聚合物較佳為除(A)成分以外,亦含有氯乙烯及偏二氯乙烯中之至少任1種單體(E)(以下,亦稱為「(E)成分」)作為單體成分。 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撥水性與對塗層之剝離強度之方面而言,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氯乙烯及偏二氯乙烯中之至少任1種單體(E)較佳為氯乙烯。 就可提高所獲得之纖維製品對塗層之剝離強度之觀點而言,非氟系聚合物中之上述(E)成分之單體之構成比率相對於構成非氟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之總量,較佳為1~45質量%,更佳為3~40質量%,進而較佳為5~35質量%。 亦可視需要於本實施形態之撥水劑組合物中添加添加劑等。作為添加劑,可列舉其他撥水劑、交聯劑、抗菌防臭劑、阻燃劑、抗靜電劑、柔軟劑、抗皺劑等。 繼而,對包含非氟系聚合物之非氟系撥水劑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包含非氟系聚合物之非氟系撥水劑可利用自由基聚合法進行製造。又,該自由基聚合法之中,就所獲得之撥水劑之性能及環境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利用乳化聚合法或分散聚合法進行聚合。 例如,可藉由於介質中使上述通式(A-1)所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A)進行乳化聚合或分散聚合而獲得非氟系聚合物。更具體而言,例如向介質中添加(A)成分及視需要之上述(B)成分、上述(C)成分、上述(D)成分及上述(E)成分、以及乳化輔助劑或分散輔助劑,並使該混合液乳化或分散而獲得乳化物或分散物。可藉由向所獲得之乳化物或分散物中添加聚合起始劑而使聚合反應開始,從而使單體及反應性乳化劑進行聚合。再者,作為使上述混合液乳化或分散之方法,可列舉均質攪拌機、高壓乳化機或超音波等。 作為上述乳化輔助劑或分散輔助劑等(以下,亦稱為「乳化輔助劑等」),可使用上述反應性乳化劑(B)以外之選自非離子界面活性劑、陽離子界面活性劑、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及兩性界面活性劑中之1種以上。乳化輔助劑等之含量相對於總單體100質量份,較佳為0.5~30質量份,更佳為1~20質量份,進而較佳為1~10質量份。若上述乳化輔助劑等之含量未達0.5質量份,則與乳化輔助劑等之含量處於上述範圍之情形時相比較,有混合液之分散穩定性降低之傾向,若乳化輔助劑等之含量超過30質量份,則與乳化輔助劑等之含量處於上述範圍之情形時相比較,有所獲得之非氟系聚合物之撥水性降低之傾向。 作為乳化聚合或分散聚合之介質,較佳為水,亦可視需要將水與有機溶劑混合。作為此時之有機溶劑,只要為可與水混合之有機溶劑,則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甲醇或乙醇等醇類、乙酸乙酯等酯類、丙酮或甲基乙基酮等酮類、二乙醚等醚類等、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等乙二醇類。再者,水與有機溶劑之比率並無特別限定。 作為上述聚合起始劑,可適當使用偶氮系、過氧化物系或氧化還原系等之公知之聚合起始劑。聚合起始劑之含量相對於總單體100質量份,較佳為聚合起始劑為0.01~2質量份。若聚合起始劑之含量為上述範圍,則可高效率地製造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萬以上之非氟系聚合物。 又,於聚合反應中,為了調整分子量,亦可使用十二烷基硫醇、第三丁醇等鏈轉移劑。鏈轉移劑之含量相對於總單體100質量份,較佳為0.3質量份以下,更佳為0.1質量份以下。若鏈轉移劑之含量超過0.3質量份,則有會導致分子量降低,而難以高效率地製造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萬以上之非氟系聚合物之傾向。 再者,為了調整分子量,亦可使用聚合禁止劑。藉由添加聚合禁止劑,可容易地獲得具有所需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之非氟系聚合物。 聚合反應之溫度較佳為20℃~150℃。若溫度未達20℃,則與溫度處於上述範圍之情形時相比較,有聚合變得不充分之傾向,若溫度超過150℃,則存在難以控制反應熱之情形。 於聚合反應中,所獲得之非氟系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可藉由上述聚合起始劑、鏈轉移劑、聚合禁止劑之含量之增減而進行調整,105℃下之熔融黏度可藉由多官能單體之含量及聚合起始劑之含量之增減而進行調整。再者,於使105℃下之熔融黏度降低之情形時,只要使具有2個以上之可聚合之官能基之單體之含量減少或者使聚合起始劑之含量增加即可。 就組合物之儲存穩定性及操作性之觀點而言,藉由乳化聚合或分散聚合而獲得之聚合物乳化液或分散液中之非氟系聚合物之含量相對於乳化液或分散液之總量,較佳為設為10~50質量%,更佳為設為20~40質量%。 本實施形態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可藉由將上述本實施形態之撥水助劑與上述非氟系撥水劑進行混合而製造。 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本實施形態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中之上述通式(1)所表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之調配量較佳為1~10質量%,更佳為3~7質量%。 又,就所獲得之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之方面而言,本實施形態之非氟撥水劑組合物中之上述通式(1)所表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之調配量相對於非氟系聚合物100質量份,較佳為1~50質量份,更佳為3~30質量份,進而較佳為10~25質量份。 對本實施形態之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撥水性纖維製品係藉由利用包含上述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之處理液對纖維製品進行處理而獲得。作為該纖維製品之素材,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棉、麻、絹、羊毛等天然纖維、嫘縈、乙酸酯等半合成纖維、尼龍、聚酯、聚胺基甲酸酯、聚丙烯等合成纖維及該等之複合纖維、混紡纖維等。纖維製品之形態亦可為纖維、絲、布、梭織物、編織物、衣料品形態之布、地毯、不織布、紙等任一形態。 作為利用上述處理液對纖維製品進行處理之方法,例如可列舉浸漬、噴霧、塗佈等加工方法或基於清潔法之加工方法等。又,於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含有水之情形時,較佳為於附著於纖維製品後為了將水去除而使之乾燥。 又,較佳為於利用本實施形態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對纖維製品進行處理後適當進行熱處理。溫度條件並無特別限制,若使用本實施形態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則可藉由100~130℃之溫和之條件而使纖維製品表現出充分良好之撥水性。溫度條件亦可為130℃以上(較佳為200℃)之高溫處理,於此情形時,可較使用氟系撥水劑之先前之情形時縮短處理時間。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撥水性纖維製品,熱所導致之纖維製品之變質被抑制,撥水處理時之纖維製品之質地變得柔軟,並且可於溫和之熱處理條件即低溫固化條件下對纖維製品賦予充分之撥水性。 尤其於欲提高耐久撥水性之情形時,較佳為利用如下方法對纖維製品進行撥水加工,該方法包括:利用包含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之處理液對纖維製品進行處理之上述步驟,及使羥甲基三聚氰胺、具有1個以上之異氰酸基或封端異氰酸基之化合物所代表之交聯劑附著於纖維製品後對其進行加熱之步驟。進而,於欲進一步提高耐久撥水性之情形時,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較佳為包含使具有可與上述交聯劑反應之官能基之單體共聚合而成之非氟系聚合物。 作為具有1個以上之異氰酸基之化合物,可列舉丁基異氰酸酯、苯基異氰酸酯、三異氰酸酯、萘異氰酸酯等單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四甲基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氫化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等二異氰酸酯及作為該等之異氰尿酸酯環之三量體、三羥甲基丙烷加成物體。又,作為具有1個以上之封端異氰酸基之化合物,可列舉利用封端化劑對上述具有異氰酸基之化合物之異氰酸基進行保護之化合物。作為此時使用之封端化劑,可列舉二級或三級醇類、活性亞甲基化合物、酚類、肟類、內醯胺類等有機系封端化劑或重亞硫酸鈉、重亞硫酸鉀等重亞硫酸鹽。上述交聯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複數種組合。 交聯劑例如可藉由將被處理物(纖維製品)浸漬於將交聯劑溶解於有機溶劑中或乳化分散於水中而成之處理液中,並對附著於被處理物之處理液進行乾燥之方法而附著於被處理物。並且,藉由對附著於被處理物之交聯劑進行加熱,可進行交聯劑與被處理物及非氟系聚合物之反應。為了使交聯劑之反應充分地進行而更有效地提高洗滌耐久性,此時之加熱可於110~180℃下進行1~5分鐘。交聯劑之附著及加熱之步驟亦可與利用包含上述撥水劑組合物之處理液進行處理之步驟同時地進行。於同時地進行之情形時,例如使含有撥水劑組合物及交聯劑之處理液附著於被處理物,並將水去除後,進而對附著於被處理物之交聯劑進行加熱。於考慮到撥水加工步驟之簡單化或熱量之削減、經濟性之情形時,較佳為與撥水劑組合物之處理步驟同時地進行。 又,若過度使用交聯劑,則有損害質地之虞。上述交聯劑相對於被處理物(纖維製品),較佳為以0.1~50質量%之量使用,尤佳為以0.1~10質量%之量使用。 以如上方式獲得之本實施形態之撥水性纖維製品即便於在室外長期使用之情形時,亦可充分地發揮撥水性,又,上述撥水性纖維製品未使用氟系化合物,因此可製成對環境無害者。 本實施形態之撥水性纖維製品可對特定之部分進行塗佈加工。作為塗佈加工,可列舉運動用途或戶外用途下之透濕防水加工或防風加工等。作為加工方法,例如於透濕防水加工之情形時,可藉由將包含胺基甲酸酯樹脂或丙烯酸系樹脂等與介質之塗佈液塗佈於經撥水處理之纖維製品之單面並進行乾燥而進行加工。 以上,對本發明之適當之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例如,於製造非氟系聚合物之情形時,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係藉由自由基聚合進行聚合反應,但亦可藉由照射如紫外線、電子束、γ射線之游離輻射等之光聚合進行聚合反應。 又,於本發明中,係將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處理於纖維製品而製成撥水性纖維製品,但作為經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處理之製品,亦可不限纖維製品用途而為金屬、玻璃、樹脂等之物品。 又,於此情形時,使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附著於上述物品之方法或撥水劑之附著量可根據被處理物之種類等任意決定。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進一步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受該等實施例任何限制。 <撥水助劑之製備> (合成例1) 向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回流冷卻機、氮氣導入管及滴加漏斗之反應容器中加入SiH基當量為63.2 g/mol、聚合度為50之甲基氫聚矽氧63.2 g,使氮氣流動,於溫度成為65℃之前一面進行加熱一面進行混合直至成為均勻。作為矽氫化觸媒,將氯化鉑(IV)之乙二醇單丁醚-甲苯混合溶液以相對於體系內之反應物而鉑濃度成為5 ppm之方式添加。於反應物之溫度成為120℃時,滴加1莫耳之1-十二烯168.3 g,並於120℃下使之反應6小時。加成反應完成之確認係藉由進行所獲得之有機改性聚矽氧之FT-IR分析,並確認源自甲基氫聚矽氧之SiH基之吸收光譜消失而進行。如此,獲得上述通式(1)中之a為0、b為50、R22 為甲基、R23 為十二烷基、R30 、R31 、R32 、R33 、R34 及R35 為甲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進而,向所獲得之有機改性聚矽氧20質量份中添加碳數12~14之支鏈高級醇之環氧乙烷9莫耳加成物3質量份並進行混合。繼而,將水77質量份一面逐次少量添加一面進行混合,使之乳化於水中而獲得聚矽氧乳化物。 (合成例2) 使用1莫耳之1-己烯84.2 g代替1莫耳之1-十二烯168.3g,除此以外,以與合成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有機改性聚矽氧及聚矽氧乳化物。再者,獲得有機改性聚矽氧之上述通式(1)中之a為0、b為50、R22 為甲基、R23 為己基、R30 、R31 、R32 、R33 、R34 及R35 為甲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 (合成例3) 使用1莫耳之1-十八烯252.5 g代替1莫耳之1-十二烯168.3g,除此以外,以與合成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有機改性聚矽氧及聚矽氧乳化物。再者,獲得有機改性聚矽氧之通式(1)之a為0、b為50、R22 為甲基、R23 為十八烷基、R30 、R31 、R32 、R33 、R34 及R35 為甲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 (合成例4) 使用0.5莫耳之1-十二烯84.2 g、及0.5莫耳之α-甲基苯乙烯59.1 g代替1莫耳之1-十二烯168.3 g,除此以外,以與合成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有機改性聚矽氧及聚矽氧乳化物。再者,獲得有機改性聚矽氧之通式(1)之a為0、b為50、R22 為甲基、R23 為十二烷基或甲基苯乙烯基、R30 、R31 、R32 、R33 、R34 及R35 為甲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 (合成例5) 使用0.5莫耳之1-十二烯84.2 g、及0.5莫耳之1-十八烯126.2 g代替1莫耳之1-十二烯168.3 g,除此以外,以與合成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有機改性聚矽氧及聚矽氧乳化物。再者,獲得有機改性聚矽氧之通式(1)之a為0、b為50、R22 為甲基、R23 為十二烷基或十八烷基、R30 、R31 、R32 、R33 、R34 及R35 為甲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 (合成例6) 使用SiH基當量為140.5 g/mol、聚合度為50之二甲基矽氧烷與甲基氫矽氧烷之共聚物140.5 g代替SiH基當量為63.2 g/mol、聚合度為50之甲基氫聚矽氧63.2 g,除此以外,以與合成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有機改性聚矽氧及聚矽氧乳化物。再者,獲得有機改性聚矽氧之通式(1)之a為25、b為25、R20 及R21 為甲基、R22 為甲基、R23 為十二烷基、R30 、R31 、R32 、R33 、R34 及R35 為甲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 (合成例7) 向氫化聚矽氧(商品名:KF-99,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20質量份中添加碳數12~14之支鏈高級醇之環氧乙烷9莫耳加成物3質量份並進行混合。繼而,將水77質量份一面逐次少量添加一面進行混合,使之乳化於水中而獲得聚矽氧乳化物。 (合成例8) 使用二甲基改性聚矽氧(商品名:KF-96H-30萬cs,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代替氫化聚矽氧,除此以外,以與合成例7相同之方式獲得聚矽氧乳化物。 <聚合物分散液之調整> 將具有表1~6所示之組成(表中,數值表示(g))之混合液按以下所示之順序進行聚合而獲得聚合物分散液。 (合成例9) 向500 mL燒瓶中加入丙烯酸硬脂酯60 g、Noigen XL-100(第一工業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聚氧伸烷基支鏈癸醚,HLB=14.7)2 g、Noigen XL-60(第一工業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聚氧伸烷基支鏈癸醚,HLB=12.5)2 g、硬脂基二甲胺鹽酸鹽3 g、三丙二醇25 g及水207.70 g,於45℃下混合攪拌而製成混合液。對該混合液照射超音波而使總單體乳化分散。繼而,將偶氮雙(異丁基脒)二鹽酸鹽0.3 g添加至混合液中,於氮氣環境下以60℃使之自由基聚合6小時,獲得聚合物濃度20質量%之非氟系聚合物分散液。 (合成例10~36) 使用表1~6所記載之材料,除此以外,以與合成例9相同之方式進行聚合,分別獲得表7~10所示之聚合物濃度之非氟系聚合物分散液。 再者,關於合成例9~36中所獲得之聚合物分散液中之各聚合物,利用氣相層析儀(GC-15APTF,島津製作所(股)製造)確認到均為總單體之98%以上進行聚合。 表1~6所示之材料之詳細內容如下所述。 Latemul PD-420(花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聚氧伸烷基烯基醚,HLB=12.6) Latemul PD-430(花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聚氧伸烷基烯基醚,HLB=14.4) 腰果酚之環氧乙烷12.5莫耳加成物(HLB=12.9,表中,表示為「腰果酚12.5EO」) 腰果酚之環氧乙烷8.3莫耳加成物(HLB=11.0,表中,表示為「腰果酚8.3EO」) 蓖麻油之環氧乙烷42莫耳加成物(HLB=13.3,表中,表示為「蓖麻油42EO」) 蓖麻油之環氧乙烷30莫耳加成物(HLB=11.7,表中,表示為「蓖麻油30EO」) 表中之「C8含氟基之丙烯酸酯」係由下述通式(III): [化18]
Figure 02_image039
所表示且n之平均值成為8之混合物(再者,於該混合物中混合有n為6、8、10、12、14之化合物)。 對上述所獲得之聚合物分散液及利用以下所示之方法獲得之聚合物進行評價。 (聚合物之物性評價) 向合成例9~36中所獲得之聚合物分散液50 g中添加丙酮500 mL,藉此使聚合物與乳化劑分離並對聚合物進行濾取,使該聚合物於25℃下減壓乾燥24小時。以如下方式對所獲得之聚合物進行評價。將結果示於表7~10。 (1)熔融黏度之測定方法 針對上述所獲得之聚合物,使用高架式流變儀CFT-500(島津製作所(股)製造),向安裝有模具(長度10 mm,直徑1 mm)之汽缸內加入聚合物1 g,於105℃下保持6分鐘,並藉由柱塞施加100 kg・f/cm2 之負載後測定105℃下之熔融黏度。 (2)重量平均分子量之測定方法 針對上述所獲得之聚合物,藉由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凝膠滲透層析)裝置(Tosoh(股)製造之GPC「HLC-8020」),於管柱溫度40℃、流量1.0 ml/min之條件下使用四氫呋喃對溶離液進行測定,並以標準聚苯乙烯換算計測定重量平均分子量。再者,管柱係將Tosoh(股)製造之商品名TSK-GEL G5000HHR、G4000HHR、G3000HHR之3根連接並安裝。 <撥水劑組合物之調整> (實施例1~37及比較例1~9) 將合成例1~8中所獲得之撥水助劑(聚矽氧乳化物)與合成例9~36中所獲得之聚合物分散液以表11~15所記載之質量比進行混合,製成撥水劑組合物。 對上述所獲得之撥水劑組合物進行評價。 (纖維製品之撥水性評價) 依據JIS L 1092(1998)之噴霧法將淋浴水溫設為27℃進行試驗。於本試驗中,將進行染色後之聚酯100%布或尼龍100%布於將實施例及比較例之撥水劑組合物以聚合物之含量成為3質量%之方式利用水進行稀釋而成之處理液中進行浸漬處理(拾取率60質量%)後,於130℃下乾燥2分鐘,進而於表7~10所示般之條件下進行熱處理,對所獲得之布之撥水性進行評價。結果係藉由目視以下述等級進行評價。再者,於特性略微良好之情形時對等級附上「+」,於特性略微較差之情形時對等級附上「-」。將結果示於表16~22。 撥水性:狀態 5:表面不存在附著濕潤者 4:表面略微顯示出附著濕潤者 3:表面局部顯示出濕潤者 2:表面顯示出濕潤者 1:整個表面顯示出濕潤者 0:正背兩面完全顯示出濕潤者 (纖維製品之質地評價) 質地係使用將進行染色後之聚酯100%布於將實施例及比較例之撥水劑組合物以聚合物之含量成為3質量%之方式利用水進行稀釋而成之處理液中進行浸漬處理(拾取率60質量%)後,於130℃下乾燥2分鐘,進而於170℃下熱處理30秒所得者而進行評價。結果係藉由操作以下述所示之5個等級進行評價。將結果示於表16~22。 1:硬~5:柔軟 (纖維製品之耐久撥水性評價) 依據JIS L 1092(1998)之噴霧法將淋浴水溫設為27℃進行試驗。於本試驗中,以與上述撥水性評價方法相同之方式對將進行染色後之聚酯100%布於以聚合物之含量成為3質量%、UNIKA RESIN 380-K(交聯劑,Union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三羥甲基三聚氰胺樹脂)之含量成為0.3質量%及UNIKA CATALYST 3-P(界面活性劑,Union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胺基醇鹽酸鹽)之含量成為0.2質量%之方式將實施例及比較例之撥水劑組合物及上述各藥劑利用水進行稀釋而成之處理液中進行浸漬處理(拾取率60質量%)後,於130℃下乾燥2分鐘,進而於170℃下熱處理60秒而獲得之布(L-0),及將基於JIS L 0217(1995)之103法之洗滌進行10次(L-10)後之布之撥水性進行評價。又,於尼龍100%布之情形時,亦將熱處理溫度自170℃變成160℃,除此以外,以與聚酯100%布之情形時相同之方式進行評價。將結果示於表16~22。 (纖維製品對塗層之剝離強度) 依據JIS K 6404-5(1999)進行試驗。於本試驗中,將於將進行染色後之尼龍100%布於將實施例及比較例之撥水劑組合物以聚合物含量成為3質量%之方式利用水進行稀釋而成之處理液中進行浸漬處理(拾取率60質量%)後,於130℃下乾燥2分鐘,進而於160℃下熱處理30秒而獲得者設為基布。使用熱壓接裝置,將熱熔接著帶(SANKASEI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MELCO TAPE」)以150℃熱壓接於該所獲得之基布1分鐘,利用Autograph(AG-IS,島津製作所(股)製造)測定基布與接縫膠帶之層間之剝離強度。將夾具之移動速度以100 mm/min進行牽拉,將應力之平均值設為剝離強度[N/inch]。將結果示於表16~22。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表8] [表9] [表10] [表11] [表12] [表13] [表14] [表15] [表16] [表17] [表18] [表19] [表20] [表21] [表22] 確認到對實施例1~37之撥水劑組合物進行處理後之纖維製品即便於未進行熱處理之情形時,亦發揮與先前之氟系撥水劑(比較例7)及僅使用上述通式(1)所表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比較例8)之情形時同等以上之撥水性,耐久撥水性優異且質地亦良好。 又,確認到對實施例1~37之撥水劑組合物進行處理後之纖維製品發揮與使用不包含上述通式(1)所表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之撥水劑組合物(比較例9)之情形時同等以上之撥水性,耐久撥水性優異,對樹脂塗層之剝離強度更優異。 比較例1~6之撥水劑組合物使用上述通式(1)所表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以外之聚矽氧,具有耐久撥水性尤其較差之傾向。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提高非氟系撥水劑之耐久撥水性之撥水助劑及包含其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
Figure 106105712-A0101-11-0002-2

Claims (10)

  1. 一種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其包含撥水助劑與非氟系撥水劑,上述撥水助劑包含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上述非氟系撥水劑包含非氟系聚合物,該非氟系聚合物含有源自下述通式(A-1)所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A)之結構單元、與源自氯乙烯及偏二氯乙烯中之至少任1種單體(E)之結構單元,
    Figure 106105712-A0305-02-0054-1
    [式(1)中,R20、R21及R22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甲基、乙基或碳數1~4之烷氧基,R23表示具有芳香族環之碳數8~40之烴基或碳數3~22之烷基,R30、R31、R32、R33、R34及R35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甲基、乙基、碳數1~4之烷氧基、具有芳香族環之碳數8~40之烴基或碳數3~22之烷基,a表示0以上之整數,b表示1以上之整數,(a+b)為10~200,於a為2以上之情形時,存在有複數個之R20及R21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於b為2以上之情形時,存在有複數個之R22及R23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化2]
    Figure 106105712-A0305-02-0055-2
    [式(A-1)中,R1表示氫或甲基,R2表示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2以上之1價烴基]。
  2. 如請求項1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其中上述有機改性聚矽氧,其上述通式(1)中之R23為碳數3~22之烷基。
  3. 如請求項1或2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其中上述非氟系聚合物進而含有源自選自(B1)HLB為7~18之下述通式(I-1)所表示之化合物、(B2)HLB為7~18之下述通式(II-1)所表示之化合物、及(B3)HLB為7~18之對具有羥基及聚合性不飽和基之油脂加成碳數2~4之環氧烷而成之化合物中之至少1種反應性乳化劑(B)之結構單元,
    Figure 106105712-A0305-02-0055-3
    [式(I-1)中,R3表示氫或甲基,X表示碳數1~6之直鏈或者支鏈之伸烷基,Y1表示包含碳數2~4之伸烷基氧基之2價基][化4]
    Figure 106105712-A0305-02-0056-4
    [式(II-1)中,R4表示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之碳數13~17之1價不飽和烴基,Y2表示包含碳數2~4之伸烷基氧基之2價基]。
  4. 如請求項1或2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其中上述有機改性聚矽氧之含量相對於上述非氟系聚合物100質量份為1~50質量份。
  5. 一種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其包含撥水助劑與非氟系撥水劑,上述撥水助劑包含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有機改性聚矽氧,上述非氟系撥水劑包含非氟系聚合物,該非氟系聚合物係使包含下述通式(A-1)所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A)、與氯乙烯及偏二氯乙烯中之至少任1種單體(E)之乳化物或分散物乳化聚合或分散聚合而成,
    Figure 106105712-A0305-02-0056-5
    [式(1)中,R20、R21及R22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甲基、乙基或碳數1~4之烷氧基,R23表示具有芳香族環之碳數8~40之烴基或碳數3~22之烷基,R30、R31、R32、R33、R34及R35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甲基、乙基、碳數1~4之烷氧基、具有芳香族環之碳數8~40之烴基或碳數3~22之烷基,a表示0以上之整數,b表示1以上之整數,(a+b)為10~200, 於a為2以上之情形時,存在有複數個之R20及R21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於b為2以上之情形時,存在有複數個之R22及R23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
    Figure 106105712-A0305-02-0057-6
    [式(A-1)中,R1表示氫或甲基,R2表示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2以上之1價烴基]。
  6. 如請求項5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其中上述有機改性聚矽氧,其上述通式(1)中之R23為碳數3~22之烷基。
  7. 如請求項5或6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其中上述乳化物或上述分散物進而包含選自(B1)HLB為7~18之下述通式(I-1)所表示之化合物、(B2)HLB為7~18之下述通式(II-1)所表示之化合物、及(B3)HLB為7~18之對具有羥基及聚合性不飽和基之油脂加成碳數2~4之環氧烷而成之化合物中之至少1種反應性乳化劑(B),
    Figure 106105712-A0305-02-0057-7
    [式(I-1)中,R3表示氫或甲基,X表示碳數1~6之直鏈或者支鏈之伸 烷基,Y1表示包含碳數2~4之伸烷基氧基之2價基]
    Figure 106105712-A0305-02-0058-8
    [式(II-1)中,R4表示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之碳數13~17之1價不飽和烴基,Y2表示包含碳數2~4之伸烷基氧基之2價基]。
  8. 如請求項5或6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其中上述有機改性聚矽氧之含量相對於上述非氟系聚合物100質量份為1~50質量份。
  9. 一種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其具備利用包含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之處理液對纖維製品進行處理之步驟。
  10. 如請求項9之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其進而具備將交聯劑附著於以上述處理液進行處理之上述纖維製品後對其進行加熱之步驟。
TW106105712A 2016-02-29 2017-02-21 撥水助劑、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及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 TWI7387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8069A JP6741442B2 (ja) 2016-02-29 2016-02-29 撥水助剤、非フッ素系撥水剤組成物、及び撥水性繊維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16-038069 2016-02-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3964A TW201803964A (zh) 2018-02-01
TWI738723B true TWI738723B (zh) 2021-09-11

Family

ID=59743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5712A TWI738723B (zh) 2016-02-29 2017-02-21 撥水助劑、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及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741442B2 (zh)
KR (1) KR20180113192A (zh)
CN (1) CN108603096B (zh)
TW (1) TWI738723B (zh)
WO (1) WO20171501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13179B1 (ko) 2018-02-20 2023-03-24 다이킨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표면 처리제
JP7469845B2 (ja) * 2018-09-14 2024-04-17 日華化学株式会社 繊維用撥水剤組成物、撥水性繊維製品及び撥水性繊維製品の製造方法
CN111500066A (zh) * 2019-01-30 2020-08-0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拨水性柔软剂
CN112144280A (zh) * 2019-06-27 2020-12-29 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无氟水性拨水剂
JPWO2021066052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CN110951033A (zh) * 2019-12-19 2020-04-03 超然(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水解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037578A1 (en) * 2019-12-24 2023-02-09 Mitsui Chemicals, Inc. Water repellent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water repellent composition, and fiber product
KR20220127231A (ko) * 2019-12-24 2022-09-19 미쓰이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유레테인 수지 조성물, 발제, 섬유 발수제 및 방오 코팅제
JP7054010B2 (ja) 2019-12-25 2022-04-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しみ評価方法、水滴評価方法、撥剤評価方法及び撥剤評価装置
JP2021143292A (ja) * 2020-03-12 2021-09-24 日華化学株式会社 撥水剤組成物、撥水性繊維製品及び撥水性繊維製品の製造方法
KR20220163486A (ko) 2020-06-03 2022-12-09 메이세이 카가쿠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발수제 조성물, 키트, 발수성 섬유 제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4318943A (zh) * 2020-09-30 2022-04-12 四川赛华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表面处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得到的物体
JP7307788B1 (ja) 2021-12-28 2023-07-12 日華化学株式会社 撥水剤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撥水性繊維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46147A (zh) * 2014-01-24 2015-12-16 Nicca Chemical Co 撥水劑組成物、撥水性纖維製品及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
TW201604217A (zh) * 2014-06-12 2016-02-01 科慕Fc有限責任公司 供表面效應組合物之用的蠟及胺甲酸乙酯型延展摻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6976B2 (ja) * 1994-05-13 2004-02-16 ジーイー東芝シリコーン株式会社 撥水剤組成物
JP3495116B2 (ja) * 1994-10-31 2004-02-09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シリコーン株式会社 撥水性薄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78870A (ja) * 1998-03-26 1999-10-12 Cci Corp ガラス用撥水処理剤
JP2004210962A (ja) * 2002-12-27 2004-07-29 Lion Corp 撥水剤組成物
DE102007020790B4 (de) * 2007-05-03 2009-10-01 Rudolf Gmbh & Co. Kg Chemische Fabrik Fluorkohlenstoffpolymer-freie Zubereitungen auf Basis von Wasser und/oder organischen Lösemitteln und deren Anwendung als Appretur auf Flächengebilden sowie danach erhaltene textile Substrate
EP2233633A1 (de) * 2009-03-28 2010-09-29 Huntsman Textile Effects (Germany) GmbH Fluorfreie wässrige Dispersion für die Behandlung von textilen Flächengebilden
JP2013043799A (ja) * 2011-08-24 2013-03-04 Sumitomo Metal Mining Siporex Kk 軽量気泡コンクリート
JP5811258B2 (ja) * 2013-11-22 2015-11-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剤
WO2015083627A1 (ja) * 2013-12-02 2015-06-11 東レ株式会社 繊維構造物
JP6224487B2 (ja) * 2014-03-03 2017-11-01 帝人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撥水性布帛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86439B (zh) * 2014-07-04 2020-03-01 瑞士商亞克羅瑪智財公司 不含氟之拒水性組成物
JP6695017B2 (ja) * 2015-07-23 2020-05-20 日華化学株式会社 非フッ素系ポリマー、撥水剤組成物、撥水性繊維製品及び撥水性繊維製品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46147A (zh) * 2014-01-24 2015-12-16 Nicca Chemical Co 撥水劑組成物、撥水性纖維製品及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
TW201604217A (zh) * 2014-06-12 2016-02-01 科慕Fc有限責任公司 供表面效應組合物之用的蠟及胺甲酸乙酯型延展摻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55095A (ja) 2017-09-07
CN108603096A (zh) 2018-09-28
JP6741442B2 (ja) 2020-08-19
KR20180113192A (ko) 2018-10-15
TW201803964A (zh) 2018-02-01
CN108603096B (zh) 2021-08-03
WO2017150176A1 (ja) 2017-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8723B (zh) 撥水助劑、非氟系撥水劑組合物、及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
TWI724006B (zh) 非氟系聚合物、撥水劑組合物、撥水性纖維製品及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
JP6209226B2 (ja) 撥水剤組成物、撥水性繊維製品及び撥水性繊維製品の製造方法
JP4996875B2 (ja) 撥水剤、撥水加工方法及び撥水性繊維製品
TWI731079B (zh) 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
JP2016199712A (ja) 非フッ素系ポリマー、撥水剤組成物、撥水性繊維製品及び撥水性繊維製品の製造方法
TWI747115B (zh) 撥水劑組合物、撥水性纖維製品及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
JP6580893B2 (ja) 非フッ素系ポリマー、撥水剤組成物、撥水性繊維製品及び撥水性繊維製品の製造方法
TWI734187B (zh) 纖維用撥水劑組合物、撥水性纖維製品及撥水性纖維製品之製造方法
JP7431270B2 (ja) 撥水助剤、非フッ素系撥水剤組成物、及び撥水性繊維製品の製造方法
JP7307788B1 (ja) 撥水剤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撥水性繊維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