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4885B -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 Google Patents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4885B
TWI734885B TW106145840A TW106145840A TWI734885B TW I734885 B TWI734885 B TW I734885B TW 106145840 A TW106145840 A TW 106145840A TW 106145840 A TW106145840 A TW 106145840A TW I734885 B TWI734885 B TW I7348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pentene
polymer
molded body
m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5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40606A (zh
Inventor
田中正和
佐佐木豊明
松木智昭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0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0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4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48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0/14Monomers containing five or mor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0/00Hom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10/14Monomers containing five or mor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14Monomers containing five or mor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L23/2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having four to nin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500/00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of obtained polyolefins; Use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500/00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of obtained polyolefins; Use thereof
    • C08F2500/26Use as polymer for film form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1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organoaluminium compou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其中源自4-甲基-1-戊烯的構成單元的含量為90莫耳%~100莫耳%,源自選自乙烯、及碳原子數3~20的4-甲基-1-戊烯以外的α-烯烴中的至少一種烯烴的構成單元的含量為0莫耳%~10莫耳%,且均滿足特定物性。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於未大幅損及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的高的耐熱性等特性的情況下,熔解熱量低而熔解性優異、且熔融張力高、進而耐污染性優異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及樹脂組成物。

Description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具有特定物性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包含其的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將4-甲基-1-戊烯作為主要的構成單體的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的耐熱性、脫模性、耐化學品性優異,因此廣泛用於各種用途。例如,包含該共聚物的膜發揮良好的脫模性等優點,用於柔性印刷電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脫模膜、複合材料成形用膜或脫模膜等中,或者發揮耐化學品性、耐水性、透明性等優點,用於實驗器具及橡膠軟管製造用芯棒等中。
另一方面,就於高溫下施加負荷時的形狀保持的觀點、即耐熱性的觀點而言,現有的包含含有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的樹脂組成物的成形體存在需要改善的情況(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另外,該成形體於一定程度上存在源自所述聚合物的低分子量成分,故就耐污染性的觀點而言,要求改善,亦存在無法用於要求高純度的用途的情況(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於專利文獻3中揭示一種立體規則性高、具有高的熔解熱量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專利文獻4中揭示一種發揮所述聚合物的特性並改良高溫下的形狀保持性或耐污染性的成形體。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3-12206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7-224311號公報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2014-050817號手冊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15-183141號公報
如所述般,專利文獻3及專利文獻4中記載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及成形體具備具有高的立體規則性與高的熔解熱量、且耐熱性優異的特徵。另一方面,就成型加工的觀點來說,於特別大型的成形裝置中,為了使樹脂充分地熔融而需要將設定溫度設定為大幅高於熔點,此有時成為導致成形模的污垢或成形品的變色、成形品表面污染的原因。根據本發明者等人的研究,可知亦迫切期望一種可以少的熱量進行熔解且可以低熱量進行成形加工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
與專利文獻3及專利文獻4的實施例中記載的聚合物相比,專利文獻3及專利文獻4的比較例中記載的以鈦觸媒系聚合而成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表現出低的立體規則性與低的熔解熱量,可知由於分子量控制的程度低,故低分子量成分(寡聚物)量多,此有時成為導致成形模的污垢或成形品的變色、成形品表面污染的原因,迫切期望該聚合物提高耐污染性。
另外,專利文獻3及專利文獻4中記載的由4-甲基-1- 戊烯系聚合物獲得的成形體於耐熱性等方面具備優異的特徵,但根據本發明者等人的研究,認為於膜成形時的縮頸(neck-in)或吹塑成形時的牽伸(drawdown)方面有改善的餘地,於該些成形性的改善中有效的是熔融張力的提高。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解決現有技術的所述問題點。即,本發明的課題為於未大幅損及所述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的高的耐熱性等特性的情況下降低熔解熱量且提高熔解性,藉此容易進行熔點附近的裝置溫度下的低溫成形,此外提高聚合物的熔融張力,藉此改良成形性,進而改良耐污染性。
本發明者等人為了解決所述課題而進行了努力研究。結果發現,可藉由具有特定組成且具有特定特性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來解決所述課題,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本發明是有關於以下的[1]~[6]。
[1]一種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其中源自4-甲基-1-戊烯的構成單元的含量為90莫耳%~100莫耳%,源自選自乙烯、及碳原子數3~20的4-甲基-1-戊烯以外的α-烯烴中的至少一種烯烴的構成單元的含量為0莫耳%~10莫耳%,且均滿足下述要件(a)~(f);(a)藉由13C-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而測定的內消旋二單元組分率(m)處於70.0%以上且未滿98.0%的範圍; (b)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而測定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與數量平均分子量Mn之比(Mw/Mn)處於3.6~30的範圍; (c)依據美國材料試驗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materials,ASTM)D1238並於260℃、5kg負荷的條件下測定的熔融流動速率(Melt flow rate,MFR)處於0.1g/10min~500g/10min的範圍; (d)利用於檢測部使用紅外分光光度計的交叉分級層析裝置而測定的於80℃以下析出的量的累計重量分率為5質量%以下; (e)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而測定的分子量為1×106以上的聚合物的比例為15質量%以上; (f)藉由示差掃描式熱量測定(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而測定的所述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的熔解熱量及熔點滿足以下的要件(i)及(ii);(i)下述式(1)成立; △Hm<0.5×Tm-76...式(1)
(式(1)中,將熔解熱量設為△HmJ/g,將熔點設為Tm℃)(ii)熔點處於180℃~260℃的範圍。
[2]一種樹脂組成物,其包含如所述[1]所述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
[3]一種成形體,其包含如所述[1]所述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或如所述[2]所述的樹脂組成物。
[4]如所述[3]所述的成形體,其為射出成形體或擠出成形體。
[5]如所述[3]所述的成形體,其為膜。
[6]如所述[3]所述的成形體,其為吹塑成形體。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於未大幅損及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的高的耐熱性等特性的情況下,熔解熱量低而熔解性優異、且熔融張力高、進而耐污染性優異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及樹脂組成物。
以下,對本發明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以下亦簡稱為聚合物(X))、包含所述聚合物(X)的樹脂組成物、以及包含所述聚合物(X)及樹脂組成物的成形體進行詳細說明。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
本發明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中源自4-甲基-1-戊烯的構成單元相對於聚合物(X)中所含的所有構成單元的含量為90莫耳%~100莫耳%,源自選自乙烯、及碳原子數3~20的4-甲基-1-戊烯以外的α-烯烴中的至少一種烯烴(以下,亦稱為共單體)的構成單元的含量為0莫耳%~10莫耳%,且滿足下述要件(a)~(f)。再者,所述規定於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為多種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的摻雜物的情況下,是指其摻雜物滿足要 件(a)~(f)。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例如可列舉4-甲基-1-戊烯的均聚物(即,源自4-甲基-1-戊烯的構成單元的含量為100莫耳%的聚合物)、及4-甲基-1-戊烯與其他烯烴的共聚物。
此處,就透明性與耐熱性的觀點而言,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中的自4-甲基-1-戊烯導出的構成單元相對於聚合物(X)中所含的所有構成單元的含量較佳為92莫耳%~100莫耳%,更佳為95莫耳%~100莫耳%,源自選自乙烯及碳原子數3~20的α-烯烴(4-甲基-1-戊烯除外)中的至少一種烯烴的構成單元的含量的總和較佳為0莫耳%~8莫耳%,更佳為0莫耳%~5莫耳%。
於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為共聚物的情況下,作為與4-甲基-1-戊烯進行共聚的乙烯及碳原子數3~20的α-烯烴,具體可列舉: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3-甲基-1-丁烯、1-己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4-二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四烯、1-十六烯、1-十八烯及1-二十烯等。該些中較佳為乙烯、丙烯、1-丁烯、3-甲基-1-丁烯、1-己烯、3-甲基-1-戊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四烯、1-十六烯、1-十八烯,該些α-烯烴可為單獨一種,或者亦可為兩種以上的組合。
本發明中,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中的源自4-甲 基-1-戊烯的構成單元、以及源自選自乙烯及碳原子數3~20的α-烯烴(4-甲基-1-戊烯除外)中的至少一種烯烴的構成單元的量可根據聚合反應中所添加的4-甲基-1-戊烯、以及選自乙烯及碳原子數3~20的α-烯烴(4-甲基-1-戊烯除外)中的至少一種烯烴的量來調整。
以下,對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所滿足的各要件進行說明。
(要件(a))
藉由13C-NMR而測定的內消旋二單元組(meso dyad)分率(m)處於70.0%以上且未滿98.0%的範圍,較佳為處於80.0%以上且未滿98.0%的範圍,更佳為處於90.0%以上且未滿98.0%的範圍,進而佳為處於95.0%以上且未滿98.0%的範圍。
藉由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內消旋二單元組分率(m)為所述下限值以上,包含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成形體成為具備充分的耐熱性或剛性等性能者。
本發明中,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內消旋二單元組分率(m)可根據後述的烯烴聚合用觸媒的種類來調整。
(要件(b))
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而測定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與數量平均分子量Mn之比(Mw/Mn)處於3.6~30的範圍,較佳為處於3.6~25的範圍,更佳為處於3.8~25的範圍,進而佳為處於4.0~25的範圍,尤佳為處於4.0~15的範圍。藉由比(Mw/Mn) 處於所述範圍,包含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膜等成形體的韌性變得優異,作為白化的原因的內部裂紋減少,膜的延伸率優異。另外,比(Mw/Mn)處於所述範圍暗示於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中有相當量的分子量大的聚合物。將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比(Mw/Mn)調節為所述範圍的方法將於後進行詳細敘述。
(要件(c))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依據ASTM_D1238並於260℃、5kg負荷的條件下測定的熔融流動速率(MFR)為0.1g/10min~500g/10min,較佳為1g/10min~300g/10min,更佳為2g/10min~100g/10min,進而佳為5g/10min~80g/10min。
若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所述MFR處於所述範圍,則就成形體製造時的樹脂流動性的方面而言較佳。
本發明中,作為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所述MFR的調整方法,有調整聚合反應中的反應器內氫量、於聚合中或聚合後將具有不同的MFR的多種聚合物摻雜的方法等。
(要件(d))
利用於檢測部使用紅外分光光度計的交叉分級層析裝置而測定的於80℃以下析出的量的累計重量分率為5質量%以下。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於80℃以下析出的量的累計重量分率少是表示聚合物(X)中所含的低分子量的聚合物的量少。藉由所述累計重量分率處於所述範圍內,可抑制成為污染 成分的低分子量成分從由包含該聚合物的樹脂組成物而獲得的成形體流出,因此可有效地進行成形時的模等成形機的污染的抑制、所獲得的成形品的變色的抑制、成形品表面污染或內容物污染的抑制。
本發明中,所述累計重量分率可根據後述的烯烴聚合用觸媒的種類來調整。
(要件(e))
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而測定的分子量為1×106以上的聚合物的比例為15質量%以上,較佳為16質量%以上,更佳為17質量%以上,進而佳為18質量%以上。所述分子量的上限並無特別限定,亦依存於聚合物(X)的MFR,較佳為50質量%以下,更佳為40質量%以下。藉由所述分子量處於所述範圍,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熔融張力優異。另外,分子量為1×106以上的聚合物的比例處於所述範圍暗示有相當量的分子量大的成分。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中的分子量為1×106以上的聚合物的比例可藉由於聚合反應中使氫於反應器內併存,並增減所述氫的量,來調節為所述範圍。
(要件(f))
藉由示差掃描式熱量測定(DSC)而測定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熔解熱量及熔點滿足以下的要件(i)及(ii)。
(i)下述式(1)成立。
△Hm<0.5×Tm-76...式(1)
(式(1)中,將熔解熱量設為△HmJ/g,將熔點設為Tm℃)
(ii)熔點處於180℃~260℃的範圍。
所述要件(i)中的藉由示差掃描式熱量測定(DSC)(昇溫速度:10℃/min)而測定的熔解熱量(△HmJ/g)較佳為5J/g~80J/g,更佳為10J/g~60J/g。另外,所述要件(ii)中的藉由示差掃描式熱量測定(DSC)(昇溫速度:10℃/min)而測定的熔點(Tm℃)較佳為180℃~250℃,更佳為200℃~250℃,進而佳為210℃~245℃。
所述要件(i)表示相對於本發明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熔點的熔解熱量低。即,藉由滿足要件(i),表示維持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的高的耐熱性,且熔解性優異。
再者,關於本要件(i),專利文獻3中有與此相關的揭示,專利文獻4中亦同樣地有揭示。
本發明中,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熔解熱量可藉由使用後述的烯烴聚合用觸媒來調整為所述規定的範圍內。另外,熔點可藉由於使用所述烯烴聚合用觸媒的同時調整所述要件(a)中的4-甲基-1-戊烯的構成單元的比例來調整。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如所述般,滿足所述要件(a)~(f),較佳為進而滿足下述要件(g)。
(要件(g))
260℃下的熔融張力為15mN以上,更佳為20mN以上。上限並無特別限定,通常為100mN以下。若熔融張力處於所述範圍,則於成形性方面較佳。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製造方法>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可藉由於後述的烯烴聚合用觸媒的存在下,將4-甲基-1-戊烯聚合,或者將4-甲基-1-戊烯與選自乙烯及碳原子數3~20的α-烯烴(4-甲基-1-戊烯除外)中的至少一種烯烴共聚而獲得。
[1-1]烯烴聚合用觸媒
作為烯烴聚合用觸媒,較佳為包含
交聯茂金屬化合物(A)、與選自
(B-1)有機金屬化合物、
(B-2)有機鋁氧化合物、
(B-3)與(A)反應形成離子對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化合物(以下亦稱為「化合物(B)」)的觸媒。
<交聯茂金屬化合物(A)>
交聯茂金屬化合物(A)較佳為通式[A1]所表示的化合物,更佳為通式[A2]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1]
Figure 106145840-A0305-02-0013-1
式[A1]中,M為週期表第4族過渡金屬的原子,例如鈦原子、鋯原子或鉿原子,Q是以相同或不同的組合選自鹵素原子、烴基、碳數10以下的中性的共軛二烯或非共軛二烯、陰離子配位體、及可以孤立電子對進行配位的中性配位體中,j為1~4的整數,RA及RB可相互相同亦可不同,為可與M一同形成夾層結構的單核或多核烴殘基,Y為碳原子或矽原子,RC及RD可相互相同亦可不同,選自氫原子、烴基、含矽基、鹵素原子及含鹵素的烴基中,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環。
Figure 106145840-A0305-02-0013-2
式[A2]中,R1為烴基、含矽基或含鹵素的烴基,R2~R10選自 氫原子、烴基、含矽基、鹵素原子及含鹵素的烴基中,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R2~R10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環。M為週期表第4族過渡金屬的原子,Q是以相同或不同的組合選自鹵素原子、烴基、碳數10以下的中性的共軛二烯或非共軛二烯、陰離子配位體、及可以孤立電子對進行配位的中性配位體中,j為1~4的整數。
<化合物(B)>
烯烴聚合用觸媒較佳為含有選自
(B-1)有機金屬化合物、
(B-2)有機鋁氧化合物、
(B-3)與(A)反應形成離子對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化合物(B)。
化合物(B)及後述的載體(C)、有機化合物成分(D)的具體例如專利文獻3及專利文獻4、或者國際公開第2014-123212號中揭示般。載體(C)進而可應用國際公開第2010-055652號、國際公開第2011-142400號、國際公開第2013-146337號、日本專利特開2015-74645號公報中揭示的例子。
<載體(C)>
烯烴聚合用觸媒更佳為進而含有載體(C)。
作為載體(C),例如可列舉作為無機或有機的化合物的顆粒狀或微粒子狀的固體。交聯茂金屬化合物(A)較佳為以擔載於載體(C)上的形態使用。
<有機化合物成分(D)>
本發明的烯烴聚合用觸媒視需要亦可進而含有(D)有機化合物成分。有機化合物成分(D)視需要可出於提高聚合性能及生成聚合物的物性的目的來使用。作為有機化合物成分(D),例如可列舉:醇類、酚性化合物、羧酸、磷化合物、醯胺、聚醚及磺酸鹽等。
<比(Mw/Mn)的調節方法>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比(Mw/Mn)可藉由利用單段聚合或二段聚合等多段聚合法,並於聚合中或聚合後摻雜分子量不同的多種聚合物來調節。
或者,即便為單段聚合,進行分割並於「聚合初期」及「聚合物製造的中途」投入氫,藉此亦可將(Mw/Mn)調整為任意的值。更具體而言,藉由將聚合初期投入的氫設為少量,將高分子量體聚合,並藉由於以某種程度進行聚合的階段中更大量地供給氫,將較低的分子量體聚合,藉此可調整最終獲得的聚合物的比(Mw/Mn)。
<包含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中的包含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樹脂組成物將所述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作為必需的構成成分,此外根據本發明中的成形體的用途而包含各種成分。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以外的各種成分〕
包含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樹脂組成物可根據其用途而於不阻礙本發明的效果的範圍內,任意地含有其他樹脂或聚 合物、樹脂用添加劑等。
作為所添加的其他樹脂或聚合物,可廣泛地使用下述的熱塑性樹脂(E)。相對於樹脂組成物的總質量,該些樹脂或聚合物的添加量較佳為0.1質量%~30質量%。
熱塑性樹脂(E)只要與本發明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不同,則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以下的樹脂。
可例示:熱塑性聚烯烴系樹脂例如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高壓法低密度聚乙烯、等規聚丙烯、間規聚丙烯、聚1-丁烯、聚4-甲基-1-戊烯、聚3-甲基-1-戊烯、聚3-甲基-1-丁烯、乙烯.α-烯烴共聚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1-丁烯.α-烯烴共聚物、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環狀烯烴共聚物、氯化聚烯烴、及將該些烯烴系樹脂改質而成的改質聚烯烴樹脂;熱塑性聚醯胺系樹脂例如脂肪族聚醯胺(尼龍6、尼龍11、尼龍12、尼龍66、尼龍610、尼龍612);熱塑性聚酯系樹脂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酯系彈性體;熱塑性乙烯基芳香族系樹脂例如聚苯乙烯、ABS樹脂、AS樹脂、苯乙烯系彈性體(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苯乙烯.異丁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所述的氫化物);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氯乙烯樹脂;偏二氯乙烯樹脂;丙烯酸樹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共 聚物;離子聚合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氟系樹脂;聚碳酸酯;聚縮醛;聚伸苯醚;聚苯硫醚;聚醯亞胺;聚芳酯;聚碸;聚醚碸;松香系樹脂;萜烯系樹脂及石油樹脂; 共聚物橡膠例如乙烯.α-烯烴.二烯共聚物、丙烯.α-烯烴.二烯共聚物、1-丁烯.α-烯烴.二烯共聚物、聚丁二烯橡膠、聚異戊二烯橡膠、氯丁橡膠(neoprene)、腈橡膠、丁基橡膠、聚異丁烯橡膠、天然橡膠、矽酮橡膠等。
作為聚丙烯,可列舉等規聚丙烯與間規聚丙烯。等規聚丙烯可為均聚丙烯,亦可為丙烯.碳數2~20的α-烯烴(其中丙烯除外)無規共聚物,抑或可為丙烯嵌段共聚物。
聚4-甲基-1-戊烯及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為與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不同的聚合物,且為4-甲基-1-戊烯的均聚物、或者4-甲基-1-戊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於4-甲基-1-戊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的情況下,作為與4-甲基-1-戊烯共聚的α-烯烴,可列舉乙烯、丙烯、1-丁烯、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四烯、1-十六烯、1-十八烯、1-二十烯等碳數2~20、較佳為6~20的α-烯烴。該些可單獨使用一種或者組合使用兩種以上。熔融流動速率(MFR;ASTM_D1238,260℃、5.0kg負荷)較佳為0.1g/10min~200g/10min,更佳為1g/10min~150g/10min。聚4-甲基-1-戊烯亦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列舉三井化學(股)製造的TPX(商標名)等。其他廠商的聚4-甲基-1-戊烯只要滿足所述要件,則亦可較佳地使用。
作為聚乙烯,可使用利用現有公知的方法而製造的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高壓法低密度聚乙烯。
作為1-丁烯,可列舉1-丁烯的均聚物、或者1-丁烯與除1-丁烯以外的烯烴的共聚物。作為與聚丁烯進行共聚的烯烴,可列舉作為與4-甲基-1-戊烯共聚的α-烯烴而列舉的所述α-烯烴,該些烯烴可單獨使用或者混合使用兩種以上。作為共聚物,例如可列舉:1-丁烯.乙烯無規共聚物、1-丁烯.丙烯無規共聚物、1-丁烯甲基戊烯共聚物、1-丁烯.甲基丁烯共聚物、1-丁烯.丙烯.乙烯共聚物等。於此種共聚物中,就耐熱性的方面而言,源自1-丁烯的構成單元的含量較佳為50莫耳%以上,進而佳為70莫耳%以上,特佳為85莫耳%以上。
改質聚烯烴樹脂可藉由於所述聚烯烴樹脂中使用有機過氧化物並對含乙烯性不飽和鍵的單體進行接枝改質而獲得。作為改質聚烯烴所具有的官能基的種類,可列舉:鹵素原子、羧基、酸酐基、環氧基、羥基、胺基、醯胺基、醯亞胺基、酯基、烷氧基矽烷基、醯鹵基及腈基等。
作為松香系樹脂,可列舉:天然松香、聚合松香、經馬來酸、富馬酸、(甲基)丙烯酸等改質而成的改質松香、松香衍生物。 另外,作為該松香衍生物,可列舉所述的天然松香、聚合松香或改質松香的酯化物、苯酚改質物及其酯化物等。進而,亦可列舉該些的氫化物。
作為萜烯系樹脂,可列舉包含α-蒎烯、β-蒎烯、檸檬烯、 二戊烯、萜烯酚、萜烯醇、萜烯醛等的樹脂,亦可列舉使苯乙烯等芳香族單體聚合於α-蒎烯、β-蒎烯、檸檬烯、二戊烯等上而成的芳香族改質的萜烯系樹脂等。另外,亦可列舉該些的氫化物。
作為石油樹脂,例如可列舉將焦油石腦油(tar naphtha)的C5餾分作為主原料的脂肪族系石油樹脂、將C9餾分作為主原料的芳香族系石油樹脂及該些的共聚石油樹脂。即,可列舉:C5系石油樹脂(將石腦油分解油的C5餾分聚合而成的樹脂)、C9系石油樹脂(將石腦油分解油的C9餾分聚合而成的樹脂)、C5C9共聚石油樹脂(將石腦油分解油的C5餾分與C9餾分共聚而成的樹脂),亦可列舉焦油石腦油餾分的苯乙烯類、茚類、香豆酮、以及含有二環戊二烯等的香豆酮茚系樹脂、對-第三丁基苯酚與乙炔的縮合物所代表的烷基酚類樹脂、使鄰二甲苯、對二甲苯或間二甲苯與甲醛反應而成的二甲苯系樹脂等。
另外,為了實現耐候性及耐變色性優異,選自由松香系樹脂、萜烯系樹脂及石油樹脂所組成的群組中的一種以上的樹脂較佳為氫化衍生物。所述樹脂的環球法的軟化點較佳為處於40℃~180℃的範圍。另外,所述樹脂的藉由GPC而測定的數量平均分子量(Mn)較佳為處於100~10,000程度的範圍。松香系樹脂、萜烯系樹脂及石油樹脂亦可使用市售品。
該些熱塑性樹脂(E)中,較佳為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高壓法低密度聚乙烯、等規聚丙烯、間規聚丙烯、聚1-丁烯、聚4-甲基-1-戊烯、聚3-甲基-1-戊烯、聚 3-甲基-1-丁烯、乙烯.α-烯烴共聚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1-丁烯.α-烯烴共聚物、苯乙烯系彈性體、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離子聚合物、氟系樹脂、松香系樹脂、萜烯系樹脂及石油樹脂,就耐熱性提高、耐低溫性提高、柔軟性的方面而言,更佳為聚乙烯、等規聚丙烯、間規聚丙烯、聚1-丁烯、乙烯.α-烯烴共聚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1-丁烯.α-烯烴共聚物、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系彈性體、松香系樹脂、萜烯系樹脂及石油樹脂。
另外,熱塑性樹脂(E)較佳為可列舉聚3-甲基-1-戊烯、聚3-甲基-1-丁烯等,該些作為本發明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成核劑發揮作用,藉此有助於提高所獲得的膜等的剛性。
熱塑性樹脂(E)亦可自所述熱塑性樹脂中單獨使用一種,亦可組合使用兩種以上。
作為樹脂用添加劑,例如可列舉:成核劑、抗黏連劑、顏料、染料、填充劑、潤滑劑、塑化劑、脫模劑、抗氧化劑、阻燃劑、紫外線吸收劑、抗菌劑、界面活性劑、抗靜電劑、耐候穩定劑、耐熱穩定劑、防滑劑、發泡劑、結晶助劑、防霧劑、(透明)成核劑、防老化劑、鹽酸吸收劑、衝擊改良劑、交聯劑、共交聯劑、交聯助劑、黏著劑、軟化劑、加工助劑等。該些添加劑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適宜地組合使用兩種以上。
為了進一步改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成形性,即提高結晶溫度,並加速結晶速度,成核劑可使用公知的成 核劑。具體而言,可列舉:二亞苄基山梨糖醇系成核劑、磷酸酯鹽系成核劑、松香系成核劑、苯甲酸金屬鹽系成核劑、氟化聚乙烯、2,2-亞甲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鈉、庚二酸或其鹽、2,6-萘二羧酸二環己基醯胺等。成核劑的調配量並無特別限定,相對於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100質量份,較佳為0.1質量份~1質量份。成核劑可於聚合中、聚合後、或者成形加工時等時間點適宜地添加。
作為抗黏連劑,可使用公知的抗黏連劑。具體可列舉:微粉末二氧化矽、微粉末氧化鋁、微粉末黏土、粉末狀或液狀的矽樹脂、四氟乙烯樹脂、微粉末交聯樹脂例如經交聯的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樹脂粉末等。該些中較佳為微粉末二氧化矽及經交聯的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樹脂粉末。
作為顏料,可列舉:無機顏料(氧化鈦、氧化鐵、氧化鉻、硫化鎘等)、有機顏料(偶氮色澱系、硫靛系、酞菁系、蒽醌系)。作為染料,可列舉:偶氮系、蒽醌系、三苯基甲烷系等。該些顏料及染料的添加量並無特別限定,相對於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系樹脂組成物的總質量,合計通常為5質量%以下,較佳為0.1質量%~3質量%。
作為填充劑,可列舉:玻璃纖維、碳纖維、二氧化矽纖維、金屬(不鏽鋼、鋁、鈦、銅等)纖維、碳黑、二氧化矽、玻璃珠、矽酸鹽(矽酸鈣、滑石、黏土等)、金屬氧化物(氧化鐵、氧化鈦、氧化鋁等)、金屬的碳酸鹽(碳酸鈣、碳酸鋇)及各種金 屬(鎂、矽、鋁、鈦、銅等)粉末、雲母、玻璃片等。該些填充劑亦可為單獨一種或者併用兩種以上。
作為潤滑劑,可列舉:蠟(巴西棕櫚蠟等)、高級脂肪酸(硬脂酸等)、高級醇(硬脂醇等)、高級脂肪酸醯胺(硬脂酸醯胺等)等。
作為塑化劑,可列舉:芳香族羧酸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等)、脂肪族羧酸酯(乙醯基蓖麻油酸甲酯等)、脂肪族二羧酸酯(己二酸-丙二醇系聚酯等)、脂肪族三羧酸酯(檸檬酸三乙酯等)、磷酸三酯(磷酸三苯酯等)、環氧基脂肪酸酯(硬脂酸環氧基丁酯等)、石油樹脂等。
作為脫模劑,可列舉:高級脂肪酸的低級(C1~C4)醇酯(硬脂酸丁酯等)、脂肪酸(C4~C30)的多元醇酯(氫化蓖麻油等)、脂肪酸的二醇酯、液態石蠟等。
作為抗氧化劑,可使用公知的抗氧化劑。具體可列舉:酚系(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酚等)、多環酚系(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等)、磷系(四(2,4-二-第三丁基苯基)-4,4-聯苯二磷酸酯等)、硫系(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等)、胺系(N,N-二異丙基-對苯二胺等)、內酯系的抗氧化劑等,亦可將該些組合多種而使用。
作為阻燃劑,可列舉:有機系阻燃劑(含氮系、含硫系、含矽系、含磷系等)、無機系阻燃劑(三氧化銻、氫氧化鎂、硼酸鋅、紅磷等)。
作為紫外線吸收劑,可列舉:苯并三唑系、二苯甲酮系、水楊酸系、丙烯酸酯系等。
作為抗菌劑,可列舉:四級銨鹽、吡啶系化合物、有機酸、有機酸酯、鹵代苯酚、有機碘等。
作為界面活性劑,可列舉非離子性、陰離子性、陽離子性或兩性的界面活性劑。作為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可列舉:高級醇環氧乙烷加成物、脂肪酸環氧乙烷加成物、高級烷基胺環氧乙烷加成物、聚丙二醇環氧乙烷加成物等聚乙二醇型非離子界面活性劑,聚環氧乙烷、甘油的脂肪酸酯、季戊四醇的脂肪酸酯、山梨醇或山梨醇酐的脂肪酸酯、多元醇的烷基醚、烷醇胺的脂肪族醯胺等多元醇型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等。作為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例如可列舉:高級脂肪酸的鹼金屬鹽等硫酸酯鹽、烷基苯磺酸鹽、烷基磺酸鹽、烷烴磺酸鹽等磺酸鹽、高級醇磷酸酯鹽等磷酸酯鹽等。作為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可列舉烷基三甲基銨鹽等四級銨鹽等。作為兩性界面活性劑,可列舉高級烷基胺基丙酸鹽等胺基酸型兩性界面活性劑、高級烷基二甲基甜菜鹼、高級烷基二羥基乙基甜菜鹼等甜菜鹼型兩性界面活性劑等。
作為抗靜電劑,可列舉所述界面活性劑、脂肪酸酯、高分子型抗靜電劑。作為脂肪酸酯,可列舉硬脂酸或油酸的酯等,作為高分子型抗靜電劑,可列舉聚醚酯醯胺。
於無損本發明的目的的範圍內,所述填充劑、潤滑劑、塑化劑、脫模劑、抗氧化劑、阻燃劑、紫外線吸收劑、抗菌劑、 界面活性劑、抗靜電劑等各種添加劑的添加量根據用途,並無特別限定,相對於包含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樹脂組成物的總質量,較佳為分別為0.1質量%~30質量%。
<包含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包含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以所述的添加比例將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與其他成分混合後加以熔融混煉而獲得。
熔融混煉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一般市售的擠出機等熔融混煉裝置來進行。
例如,混煉機中的進行混煉的部分的氣缸溫度通常為220℃~320℃,較佳為250℃~300℃。若氣缸溫度低於220℃,則因熔融不足而導致混煉變得不充分,難以看到樹脂組成物的物性的提高。另一方面,若溫度高於320℃,則有時引起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熱分解。混煉時間通常為0.1分鐘~30分鐘,特佳為0.5分鐘~5分鐘。若混煉時間未滿0.1分鐘,則無法充分地進行熔融混煉,另外,若混煉時間超過30分鐘,則有時引起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的熱分解。
<成形體>
可藉由將所述樹脂組成物成形而獲得成形體。
(1)成形方法
作為所述樹脂組成物的成形方法,可應用公知的各種成形方 法,例如可列舉射出成形或擠出成形、射出延伸吹塑成形法、吹塑成形法、澆鑄成形法、壓延成形法、壓製成形、衝壓成形、充氣成形、輥成形等各種成形法。利用該些成形方法,可加工成目標成形體,例如膜、片材、中空成形體、射出成形體、纖維等。 成形條件與現有公知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的成形條件相同。
(2)形狀
成形體的形狀並無特別制約。例如為管狀、膜狀、片材狀、膜(membrane)狀、帶狀、板狀、棒狀、纖維狀、不織布狀等。
再者,以下所謂膜,為平面狀成形體的總稱,設為亦包含片材、帶等在內的概念。
(3)用途
本發明的成形體可無制約地用於可使用現有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的用途中。
膜的延伸率是作為製膜時的特性而加以要求,但於膜的用途並無制約。作為膜的用途,例如可列舉:食品、肉食、加工魚、蔬菜、水果、發酵食品、殺菌袋裝食品、點心、藥品、球根、種子、菌等的包材、或包裝膜、細胞培養袋、細胞檢查膜、耐熱真空成形容器、副食品容器、副食品用蓋材、烘焙紙箱、各種脫模膜等。
以下列舉本發明的成形體的用途例,但並不特別限於該些。
作為容器,例如可列舉:餐具、調味料容器、廚房用具、曲 頸瓶容器、冷凍保存容器、軟罐頭、微波爐耐熱容器、冷凍食品容器、冷凍食品杯、杯、哺乳瓶、飲料瓶等食品容器、瓶容器等,或輸血器、醫療用瓶、醫療用容器、醫療用中空瓶、醫療袋、輸液袋、血液保存袋、輸液瓶、藥品容器、洗劑容器、柔軟劑用容器、漂白劑用容器、香波用容器、護髮素用容器、化妝品容器、香水容器、調色劑容器、粉末容器、接著劑用容器、汽油罐用容器、煤油用容器、耐熱容器、動物籠、物理化學實驗器具等。
作為包材,例如可列舉:食品包材、肉食包材、加工魚包材、蔬菜包材、水果包材、發酵食品包材、點心包裝材、氧吸收劑包材、殺菌袋裝食品用包材、保鮮膜、藥品包材、細胞培養袋、細胞檢查膜、球根包材、種子包材、蔬菜.菌栽培用膜、耐熱真空成形容器、副食品容器、副食品用蓋材、業務用包裝膜、家庭用包裝膜、烘焙紙箱等。
作為所述以外的膜,例如可列舉:柔性印刷基板用脫模膜、ACM基板用脫模膜、剛性基板用脫模膜、剛性柔性基板用脫模膜、前端複合材料用脫模膜、碳纖維複合材硬化用脫模膜、玻璃纖維複合材硬化用脫模膜、芳香族聚醯胺纖維複合材硬化用脫模膜、奈米複合材硬化用脫模膜、填料填充材硬化用脫模膜、半導體密封用脫模膜、偏光板用脫模膜、擴散片材用脫模膜、稜鏡片材用脫模膜、反射片材用脫模膜、脫模膜用緩衝膜、燃料電池用脫模膜、各種橡膠片材用脫模膜、胺基甲酸酯硬化用脫模膜、環氧硬化用脫模膜等脫模膜、太陽電池單元密封片材、太陽電池 單元背片材、太陽電池用塑膠膜、蓄電池隔板、鋰離子電池用隔板、燃料電池用電解質膜、黏著.接著材隔板、導光板、光碟、切割帶.背面研磨帶.晶粒接合膜、二層軟性銅箔基板(FCCL)、膜冷凝器用膜等半導體用工程膜的基材.黏著材.隔板、黏著膜、應力緩和膜、表膜用膜、偏光板用膜、偏光板用保護膜、液晶面板用保護膜、光學零件用保護膜、透鏡用保護膜、電氣零件.電氣化製品用保護膜、行動電話用保護膜、個人電腦用保護膜、觸控面板用保護膜、窗玻璃保護膜、燒結塗裝用膜、掩蔽膜、冷凝器用膜、電容器膜、極耳(tablead)膜、燃料電池用電容器膜、反射膜、擴散膜、積層體(包含玻璃)、耐放射線膜、耐γ射線膜、多孔膜等保護膜、放熱膜.片材、電子零件密封體製造用模框、LED模具、高頻電路用積層板、高頻電纜用被覆材、光波導基板、玻璃纖維複合體、碳纖維複合體、玻璃中間膜、夾層玻璃用膜、建材用窗膜、拱廊穹頂(arcade dome)、體育館窗玻璃替代品、LCD基板用膜、防彈材、防彈玻璃用膜、隔熱片材、隔熱膜、合成皮革用脫模紙、前端複合材料用脫模紙、碳纖維複合材硬化用脫模紙、玻璃纖維複合材硬化用脫模紙、芳香族聚醯胺纖維複合材硬化用脫模紙、奈米複合材硬化用脫模紙、填料填充材硬化用脫模紙等脫模紙、耐熱耐水印相紙、包裝用膜、脫模膜、通氣性膜、合成紙、顯示器用膜、顯示器導電膜、顯示器阻擋膜等。
作為其他用途,例如可列舉:橡膠軟管製造用芯棒、護套、橡膠軟管製造用護套、軟管、管(tube)、合成皮革用脫模紙、 醫療用管、產業用管、冷卻水配管、溫水配管、電線被覆材、毫米波訊號電纜被覆材、高頻訊號電纜被覆材、回波電線被覆材、車載用電纜被覆材、訊號電纜被覆材、高壓電線用絕緣體、配線管道、化妝品.香水噴霧用管、醫療用管、輸液管、管(pipe)、線束、汽車.摩托車.鐵道車輛.飛機.船舶等的內外裝材、耐磨耗汽車內外裝材、儀錶板護膜、車門裝飾件護膜、後窗台板裝飾件護膜、頂蓬護膜、後柱護膜、座椅靠背装饰件、中央置物箱、肘靠、安全气囊盒盖、換擋手柄(shift knob)、輔助把手(assist grip)、側踏腳板墊、電度錶蓋(meter cover)、電池杯、保險絲、自動水洗感測零件、點火裝置、線圈架(coil bobbin)、襯套(bushing)、保險杠(bumper)、汽車暖風風扇(car heater fan)、水箱飾罩、輪蓋、EV用電源連接器、車載用顯示器偏光板、天窗、扶手、導軌絕緣板、防風、靠背傾角可調式罩、後備箱內片材、安全帶扣環、內.外飾條、保險杠飾條、車側飾條、車頂飾條、安全帶飾條等飾條材、空氣阻流板、車門密封件、車身密封件等汽車用密封材、門玻璃導槽、擋泥板、門腳護板、踏腳板墊、牌照殼體、汽車用軟管構件、通風管軟管、通風管蓋、進氣管、氣堰裙板、正時帶蓋密封件、發動機罩緩衝墊、車門緩衝墊、杯子保持托架、側刹把手、換擋手柄蓋、座椅調整提鈕、接線索環、懸掛蓋車閘、玻璃導槽、內腰線密封件、車頂導槽、後備箱蓋密封件、模製後側圍窗墊圈、拐角模件、玻璃密封包裝、引擎蓋密封件、副密封件、保險杠零件、車身面板、側面屏蔽件、車門護膜、擋風雨條(weather strip)材、軟管、方向盤、接線蓋、座椅調節器蓋等汽車內外裝材、減震輪胎、靜動輪胎、賽車輪胎、無線電遙控輪胎等特殊輪胎、密封圈、汽車防塵罩、燈密封件、汽車用車閘材、齒條-齒輪車閘、正時帶、接線、索環、汽車商標、空氣過濾器密封圈、汽車用連接器、點火線圈、開關、燈光反射器、繼電器、電氣控制單元殼、感測器殼體、前照燈、儀錶板、絕緣子、滾動軸承保持架、止推墊圈、門把手、門窗玻璃(grazing)、全景天窗、電磁閥門、單元連接用連接器、交流發電機、混合動力車(HEV)用端子台、電磁閥、線圈密封零件、家俱.鞋類.衣料.紙袋.建材等表膜材、建築用密封材、防水片材、建材片材、配管接頭、裝飾台、浴室天花板、葉輪、建材墊圈、建材用窗膜、鐵芯保護構件、地基改良用片材、止水材、接縫材、墊圈、門、門框、窗框、簷口、護牆板、開口框等、地板材、天花板材、壁紙、健康用品(例如:防滑墊.片材、防顛倒膜.墊.片材)、健康器具構件、衝擊吸收墊、保護裝置.保護具(例如:安全帽、防護裝置)、體育用品(例如:體育用手柄、保護裝置)、體育用防護具、球拍、護口器、球、高爾夫球、搬運用具(例如:搬運用衝擊吸收手柄、衝擊吸收片材)、減震棧板、衝擊吸收擋板、鞋類用衝擊吸收材、衝擊吸收發泡體、衝擊吸收膜.片材等衝擊吸收材、手柄材(筆記用具、工具、運動用具、交通工具的把手、日用品、電氣器具、家俱等)、相機機身及零件、辦公自動化(OA)機器零件、影印機結構零件、印表機結構零件、飛機用構件、航空餐托盤、傳真機結構零件、泵零件、 電動工具零件、乾洗機零件、熱力泵噴出口.取出口、誘導加熱(IH)電鍋、電鍋內蓋、微波爐旋轉轉向器(steering)、吸塵器風扇導件、電飯煲罐用泵.過濾器盒、水分垃圾處理器零件.處理槽.加熱乾燥零件、牛奶用量計、濾罩(filter bowl)、自動扶梯零件、超音波馬達殼體、絕對值編碼器(absolute encoder)、小型泵殼體、電視機構件、吹風機殼體、照明罩、雜貨、咖啡濾器(coffee dripper)、加濕器零件、熨斗零件、自來水管道器具零件、水壺、梳子、鋼筆、鉛筆盒、捲筆刀、體育休閒用品、滑雪護目鏡、空手.劍道防護具、衝浪用鰭板、樂器、養魚槽、涼鞋、雪鏟、釣魚竿盒、玩具、鞋底、鞋底皮、鞋的鞋底中層.鞋墊、皮、椅子護膜、提包、背包、夾克衫.風衣等服裝、腰帶、束帶、緞帶、筆記本皮、書皮、鑰匙圈、筆盒、錢包、筷子、湯匙(蓮華)、微波爐調理鍋、名片夾、月票夾、吸盤、牙刷、體操用墊、電動工具構件、農業機械器具構件、散熱材、透明基板、隔音材、吸音材、緩衝材、電線電纜、形狀記憶材料、連接器、插頭、家電零件(馬達零件、殼體等)、醫療用墊圈、揚聲器振動板、醫療用帽、藥栓、將嬰兒食品.乳畜業製品.醫藥品.滅菌水等填充至瓶後進行煮沸處理、高壓蒸氣滅菌等高溫處理的用途的密封材、工業用密封材、工業用縫紉機台、PET瓶蓋襯墊等蓋襯墊、保護膜黏著層、熱熔黏著材等黏著材、文具、辦公室用品、OA印表機腳、傳真機(FAX)腳、縫紉機腳、馬達支持墊、音訊防振材等精密機器.OA機器支持構件、OA用耐熱密封圈、動物籠、燒杯、量筒等物理化學實驗機器、 醫療用膜.片材、細胞培養用膜.片材、注射器、CD/DVD/藍光光碟等光學媒體、光學測定用單元、服裝盒、透明盒、透明資料夾、透明片材、桌墊、作為纖維的用途,例如單絲、複絲、切割纖維、中空絲、不織布、伸縮性不織布、纖維、防水布、通氣性的織物或布、紙製尿布、生理用品、衛生用品、過濾器、袋式過濾器、集塵用過濾器、空氣淨化器、中空絲過濾器、淨水過濾器、濾布、濾紙、氣體分離膜、人造肝臟(盒、中空絲)、過濾器式反滲透膜、人工心肺、注射器、三通閥、輸液器、外科醫用器具、流量計、牙科用器具、隱形眼鏡殺菌用器具、噴霧面罩、分析用單元、擠奶器、報火器、滅火器、安全帽、防護眼鏡、IC載體、讀取物鏡、預燒插座(burn in socket)等。
另外,亦可較佳地用於塗佈材、藉由塗佈而獲得的膜、片材、脫模材、撥水材、絕緣膜、接著材、黏著材、塗料紙、透明密封膠、密封膠、熱熔型接著劑、溶劑型接著劑、膜狀接著劑、布膠帶、牛皮膠帶、彈性接著劑等。
另外,所述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亦可藉由粉碎處理而加工為微粉末。所獲得的微粉末例如可用作油墨組成物或塗料組成物的添加劑、用作冶金用粉末組成物的添加劑、用作陶瓷燒結用粉末組成物的添加劑、用作黏著劑的添加劑、用作橡膠的添加劑、用作調色劑的脫模劑、用作金屬模具脫模劑等。進而,所獲得的微粉末亦可用作針對面向軸上、齒輪、凸輪、電氣零件、相機零件、汽車零件、家庭用品的零件的樹脂添加劑、亦可用作 蠟、油膏、機油、精密陶瓷、鍍層等的樹脂添加劑。
[實施例]
其次,基於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些實施例。
[過渡金屬錯合物的合成-1]
利用國際公開第2001/027124號中記載的方法,合成二甲基亞甲基(3-第三丁基-5-甲基環戊二烯基)(2,7-二-第三丁基-茀基)二氯化鋯。亦將該化合物記載為「觸媒(A)」。
於進行充分乾燥且經氮氣置換的舒倫克管(Schlenk tube)中放入磁攪拌器,並放入所述觸媒(A)30.7mmol作為交聯茂金屬化合物。一面攪拌一面於室溫下加入相對於觸媒(A)而以鋁原子換算計成為500當量的修飾甲基鋁氧烷的懸浮液(正己烷溶媒),並加入觸媒(A)成為5.0mmol/mL的量的癸烷來製備觸媒液(漿料液(A-1))。
於氮氣流下,於所述製備的漿料液(A-1)中裝入2.0mL的二異丁基氫化鋁的癸烷溶液(以鋁原子換算計為2.0mmol/mL),進而裝入7.5mL(5.0g)的3-甲基-1-戊烯。於1.5小時後停止攪拌,利用傾析法以癸烷50mL將所獲得的預聚合觸媒成分清洗3次。使該預聚合觸媒成分懸浮於癸烷中,從而獲得癸烷漿料(A-2)50mL。
[過渡金屬錯合物的合成-2]
利用國際公開第2005/121192號中記載的方法,合成二苯基 亞甲基(3-第三丁基-5-乙基環戊二烯基)(2,7-二-第三丁基-茀基)二氯化鋯。亦將該化合物記載為「觸媒(B)」。
於進行充分乾燥且經氮氣置換的舒倫克管中放入磁攪拌器,並放入所述觸媒(B)32.8mmol作為交聯茂金屬化合物。 一面攪拌一面於室溫下加入相對於觸媒(B)而以鋁原子換算計成為500當量的修飾甲基鋁氧烷的懸浮液(正己烷溶媒),並加入觸媒(B)成為2.5mmol/mL的量的癸烷來製備觸媒液(漿料液(B-1))。
於氮氣流下,於所述製備的漿料液(B-1)中裝入2.0mL的二異丁基氫化鋁的癸烷溶液(以鋁原子換算計為2.0mmol/mL),進而裝入7.5mL(5.0g)的3-甲基-1-戊烯。於1.5小時後停止攪拌,利用傾析法以癸烷50mL將所獲得的預聚合觸媒成分清洗3次。使該預聚合觸媒成分懸浮於癸烷中,從而獲得癸烷漿料(B-2)50mL。
[過渡金屬錯合物的合成-3]
利用國際公開第2001/027124號中記載的方法,合成二甲基[3-第三丁基-5-甲基環戊二烯基](茀基)二氯化鋯。亦將該化合物記載為「觸媒(C)」。
於進行充分乾燥且經氮氣置換的舒倫克管中放入磁攪拌器,並放入所述觸媒(C)32.8mmol作為交聯茂金屬化合物。 一面攪拌一面於室溫下加入相對於觸媒(C)而以鋁原子換算計成為500當量的修飾甲基鋁氧烷的懸浮液(正己烷溶媒),並加入觸 媒(C)成為2.5mmol/mL的量的癸烷來製備觸媒液(漿料液(C-1))。
於氮氣流下,於所述製備的漿料液(C-1)中裝入2.0mL的二異丁基氫化鋁的癸烷溶液(以鋁原子換算計為2.0mmol/mL),進而裝入7.5mL(5.0g)的3-甲基-1-戊烯。於1.5小時後停止攪拌,利用傾析法以癸烷50mL將所獲得的預聚合觸媒成分清洗3次。使該預聚合觸媒成分懸浮於癸烷中,從而獲得癸烷漿料(C-2)50mL。
[過渡金屬錯合物的合成-4]
(8-八甲基茀-12'-基-(2-(金剛烷-1-基)-8-甲基-3,3b,4,5,6,7,7a,8-八氫環戊[a]茚))二氯化鋯(觸媒D)的合成
(1)1-金剛烷基環戊二烯基鋰的合成
於氮氣環境下,向200ml的三口燒瓶中裝入1.0M濃度的乙基溴化鎂的第三丁基甲醚溶液40ml。於冰浴中將該溶液冷卻並花費20分鐘滴加環戊二烯2.64g,恢復至室溫並攪拌17小時,從而製備溶液D-1。
於氮氣環境下,向500ml三口燒瓶中裝入二異丙醚200ml、三氟甲磺酸銅(II)0.36g。於水浴下花費20分鐘向該溶液中滴加之前製備的溶液D-1。滴加使1-溴代金剛烷4.30g溶解於二異丙醚40mL中而製備的溶液,於70℃下攪拌10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後,於水浴下加入飽和氯化銨水溶液200ml。將有機層分離並以己烷200ml對水層進行萃取,利用水來清洗將萃取 後的己烷與之前的有機層合併而獲得的有機液。利用硫酸鎂將該有機液乾燥後蒸餾去除溶媒。使用矽膠管柱層析儀對所獲得的固體物質進行純化而獲得4.2g的粗產物。
於氮氣環境下,向100ml的舒倫克瓶中裝入所獲得的粗產物4.2g、己烷20mL。於冰浴下花費20分鐘向該溶液中滴加1.6M的正丁基鋰的己烷溶液13.8mL,恢復至室溫並攪拌17小時。自該反應液濾取析出物,並以己烷加以清洗,藉此獲得作為目標物的1-金剛烷基環戊二烯基鋰。產量為2.70g,收率為66%。
根據1H-NMR的測定結果來鑒定目標物。測定結果如以下般。
1H-NMR(THF-d8):δ 5.57-5.55(2H,m),5.52-5.50(2H,m),1.96(3H,s),1.87(6H,s),1.74(6H,s).
(2)2-(金剛烷-1-基)-8-甲基-3,3b,4,5,6,7,7a,8-八氫環戊[a]茚的合成
於氮氣環境下,向100ml的三口燒瓶中裝入THF 40ml、氯化鎂1.57g。花費5分鐘向該溶液中滴加使1-金剛烷基環戊二烯基鋰3.09g溶解於THF 10ml中而獲得的溶液,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進而於50℃下攪拌3小時。於冰浴/丙酮浴下花費10分鐘滴加使1-乙醯基環己烯1.96g(15.75mmol)溶解於THF 10ml中而獲得的溶液,於室溫下攪拌19小時。於冰浴/丙酮浴下裝入乙酸1.0ml、吡咯啶3.1ml,於室溫下攪拌17小時。於冰浴/丙酮浴下向該溶液中加入飽和氯化銨水溶液30ml。向該溶液中加入己烷100ml後,將有機層分離並以己烷200ml對水層進行萃取,利用 水來清洗兩次將萃取後的己烷與之前的有機層合併而獲得的有機液。利用硫酸鎂將該有機液乾燥後蒸餾去除溶媒。自甲醇將所獲得的固體物質再結晶,藉此獲得作為目標物的2-(金剛烷-1-基)-8-甲基-3,3b,4,5,6,7,7a,8-八氫環戊[a]茚。產量為2.134g,收率為47%。
根據1H-NMR、GC-MS的測定結果來鑒定目標物。測定結果如以下般。
1H-NMR(甲苯-d8):δ 6.06(1H,s),5.98(1H,s),2.88-2.78(2H,m),1.98-1.13(26H,m).
GC-MS:m/Z=306(M+).
(3)8-八甲基茀-12'-基-(2-(金剛烷-1-基)-8-甲基-3,3b,4,5,6,7,7a,8-八氫環戊[a]茚)的合成
於氮氣環境下,向30ml的舒倫克管中裝入八甲基茀1.546g、第三丁基甲醚40ml。於冰浴/丙酮浴下,花費15分鐘向該溶液中滴加1.6M的正丁基鋰的己烷溶液2.62ml。一面緩慢恢復至室溫一面攪拌22小時。向該溶液中加入2-(金剛烷-1-基)-8-甲基-3,3b,4,5,6,7,7a,8-八氫環戊[a]茚1.349g。於室溫下攪拌19小時,進而於50℃下攪拌8小時後,將該反應溶液加入至飽和氯化銨水溶液100ml中。將有機層分離並以己烷100ml對水層進行萃取,利用水來清洗兩次將萃取後的己烷與之前的有機層合併而獲得的有機液。利用硫酸鎂將該有機液乾燥後蒸餾去除溶媒。以丙酮清洗所獲得的固體,藉此獲得作為目標物的8-八甲基茀-12'-基-(2-(金 剛烷-1-基)-8-甲基-3,3b,4,5,6,7,7a,8-八氫環戊[a]茚)。產量為1.51g,收率為54%。
根據FD-MS的測定結果來鑒定目標物。測定結果如以下般。
FD-MS:m/Z=693(M+).
根據1H-NMR的測定結果,確認到所獲得的8-八甲基茀-12'-基-(2-(金剛烷-1-基)-8-甲基-3,3b,4,5,6,7,7a,8-八氫環戊[a]茚)為多種異構體的混合物。
(4)過渡金屬錯合物(觸媒D)的合成
於氮氣環境下,向100ml的舒倫克管中裝入8-八甲基茀-12'-基-(2-(金剛烷-1-基)-8-甲基-3,3b,4,5,6,7,7a,8-八氫環戊[a]茚)1.039g、α-甲基苯乙烯0.47ml、己烷30ml、環戊基甲醚2.62ml。於25℃的油浴下,花費10分鐘向該溶液中滴加1.6M的正丁基鋰的己烷溶液2.18ml。於50℃下攪拌4小時後過濾析出物,並以己烷進行清洗,藉此獲得桃色粉末。向100ml的舒倫克管中裝入該桃色粉末、二乙醚30ml。於乾冰/丙酮浴中將該溶液冷卻後,利用二乙醚30ml使四氯化鋯0.385g(1.65mmol)懸浮並加入至該溶液中。之後一面緩慢昇溫至室溫一面攪拌16小時。
將該溶媒減壓蒸餾去除後,使用二氯甲烷約70ml並自殘留物萃取可溶成分。將所獲得的萃取液濃縮後,加入己烷50ml並藉由過濾來去除不溶物。將該溶液濃縮至約10ml為止後,於-30℃下靜置一晚。藉由過濾來取出析出的粉末並以己烷加以清洗, 從而獲得0.384g的橙色粉。於該橙色粉中加入二乙醚5ml並使其溶解,於-30℃下靜置一晚。藉由過濾來取出析出的粉末並以己烷加以清洗,從而獲得作為目標物的(8-八甲基茀-12'-基-(2-(金剛烷-1-基)-8-甲基-3,3b,4,5,6,7,7a,8-八氫環戊[a]茚))二氯化鋯(觸媒D)。產量為0.220g,收率為17%。
根據1H-NMR的測定結果來鑒定目標物。測定結果如以下般。
1H-NMR(270MHz,CDCl3,TMS基準):δ 7.98(1H,s),7.86(1H,s),7.60(1H,s),7.37(1H,s),6.19(1H,J=1.6Hz,d),5.33(1H,J=1.6Hz,d),3.58-3.44(2H,m),2.35-2.28(1H,m),2.18(3H,s),1.94-1.18(54H,m).
[固體觸媒成分的製備]
於30℃下、充分地進行氮氣置換的100mL的帶有攪拌機的三口燒瓶中,在氮氣流下裝入純化癸烷32mL及以鋁原子換算計為14.65mmol的固體狀聚甲基鋁氧烷(東曹精化(Tosoh finechem)公司製造)而製成懸浮液。於該懸浮液中將之前合成的觸媒(D)50mg(以鋯原子換算計為0.059mmol)製成4.6mmol/L的甲苯溶液,一面攪拌一面加入該溶液12.75mL。於1.5小時後停止攪拌,利用傾析法以癸烷50mL將所獲得的觸媒成分清洗3次,並懸浮於癸烷中,從而獲得漿料液(D-2)50mL。於該觸媒成分中Zr擔載率為100%。
[預聚合觸媒成分的製備]
於氮氣流下,向所述製備的漿料液(D-2)中裝入2.0mL的 二異丁基氫化鋁的癸烷溶液(以鋁原子換算計為2.0mmol/mL),進而裝入7.5mL(5.0g)的3-甲基-1-戊烯。於1.5小時後停止攪拌,利用傾析法以癸烷50mL將所獲得的預聚合觸媒成分清洗3次。使該預聚合觸媒成分懸浮於癸烷中而獲得癸烷漿料(D-3)50mL。
[實施例1]
(聚合物[X-1])
於室溫、氮氣流下向內容積1L的帶有攪拌機的SUS製聚合器中裝入425mL的純化癸烷、0.5mL(1mol)的二異丁基氫化鋁的癸烷溶液(以鋁原子換算計為2.0mmol/mL)。繼而,加入以鋯原子換算計為0.0005mmol的之前製備的觸媒(A)的預聚合觸媒成分的癸烷漿料(A-2),並裝入50NmL的氫(第1次的氫裝入)。繼而,花費2小時向聚合器內連續地以一定的速度裝入4-甲基-1-戊烯250mL。將該裝入開始時間點設為聚合開始,自聚合開始花費0.5小時昇溫至45℃後,於45℃下保持4小時。自聚合開始3小時後裝入90NmL的氫(第2次的氫裝入)。自聚合開始經過4.5小時後降溫至室溫,並進行降壓後,立即過濾包含白色固體的聚合液而獲得固體狀物質。於減壓下、80℃下將該固體狀物質乾燥8小時來獲得聚合物[X-1]。產量為131g。將物性測定的結果示於表1中。
[實施例2]
(聚合物[X-2])
使用癸烷漿料(B-2)代替癸烷漿料(A-2),除此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反應,從而獲得120g的聚合物[X-2]。將物性測定的結果示於表1中。
[實施例3]
(聚合物[X-3])
使用癸烷漿料(C-2)代替癸烷漿料(A-2)並將聚合溫度設為100℃,除此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反應,從而獲得115g的聚合物[X-3]。將物性測定的結果示於表1中。
[實施例4]
(聚合物[X-4])
於室溫、氮氣流下向內容積1L的帶有攪拌機的SUS製聚合器中裝入425mL的純化癸烷、0.5mL(1mol)的二異丁基氫化鋁的癸烷溶液(以鋁原子換算計為2.0mmol/mL)。繼而,加入以鋯原子換算計為0.0005mmol的之前製備的觸媒C的預聚合觸媒成分的癸烷漿料(C-2),並裝入50NmL的氫(第1次的氫裝入)。 繼而,花費2小時向聚合器內連續地以一定的速度裝入4-甲基-1-戊烯250mL與1-癸烯3.3mL的混合溶液。將該裝入開始時間點設為聚合開始,自聚合開始花費30分鐘昇溫至45℃後,於45℃下保持4小時。自聚合開始3小時後裝入90NmL的氫(第2次的氫裝入)。自聚合開始經過4.5小時後降溫至室溫,並進行降壓後,立即過濾包含白色固體的聚合液而獲得固體狀物質。於減壓下、80℃下將該固體狀物質乾燥8小時來獲得聚合物[X-4]。產量為125 g。將物性測定的結果示於表1中。
[實施例5]
(聚合物[X-5])
作為共聚單體,添加2.0mL的1-己烯來代替添加1-癸烯3.3mL,除此以外進行與實施例4同樣的反應,從而獲得115g的聚合物[X-5]。將物性測定的結果示於表1中。
[比較例1]
(聚合物[X'-1])
將氫裝入次數設為合計3次,除與實施例1同樣的聚合開始前的第1次的氫裝入以外,於聚合開始1小時後進行第2次的氫裝入,並於聚合開始2小時後進行第3次的氫裝入,將第1次、第2次、第3次的氫裝入量分別設為0.5NmL,除此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反應,從而獲得135g的聚合物[X'-1]。將物性測定的結果示於表1中。
[比較例2]
(聚合物[X'-2])
將氫裝入次數設為合計3次,除與實施例2同樣的聚合開始前的第1次的氫裝入以外,於聚合開始1小時後進行第2次的氫裝入,並於聚合開始2小時後進行第3次的氫裝入,將第1次、第2次、第3次的氫裝入量分別設為0.5NmL,除此以外進行與實施例2同樣的反應,從而獲得150g的聚合物[X'-2]。將物性測定的結果示於表1中。
[比較例3]
(聚合物[X'-3])
藉由依據國際公開2006/054613號手冊的比較例7的方法,並變更4-甲基-1-戊烯、1-癸烯、氫的比例來獲得聚合物[X'-3]。將物性測定的結果示於表1中。
[比較例4]
(聚合物[X'-4])
使用癸烷漿料(D-3)代替癸烷漿料(C-2),除此以外進行與實施例4同樣的反應,從而獲得115g的聚合物[X'-4]。將物性測定的結果示於表1中。
[比較例5]
(聚合物[X'-5])
將氫裝入次數設為合計3次,除與比較例4同樣的聚合開始前的第1次的氫裝入以外,於聚合開始1小時後進行第2次的氫裝入,並於聚合開始2小時後進行第3次的氫裝入,將第1次、第2次、第3次的氫裝入量分別設為50NmL,除此以外進行與比較例4同樣的聚合反應,從而獲得聚合物[X'-5]。產量為131g。
<顆粒製作>
視需要實施多次所述實施例及比較例的聚合,並準備對顆粒製作而言充分的量的聚合物。相對於各聚合物100質量份,調配0.1質量份的作為二次抗氧化劑的三(2,4-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0.1質量份的作為耐熱穩定劑的正十八烷基-3-(4'-羥基-3',5'- 二-第三丁基苯基)丙酸酯。然後,使用塑膠工學研究所(股)製造的雙軸擠出機BT-30(螺杆徑30mmΦ,L/D 46),並於設定溫度260℃、樹脂擠出量60g/min及轉速200rpm的條件下進行造粒,從而獲得評價用顆粒。
利用後述的方法來對所獲得的評價用顆粒進行DSC測定及熔融張力測定。將結果示於表1中。
以下,具體記載聚合物、評價用顆粒的評價方法。將評價結果記載於表1中。
[構成單元的含量]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中的源自選自乙烯及碳原子數3~20的α-烯烴(4-甲基-1-戊烯除外)中的至少一種烯烴的構成單元(共單體)的含量是藉由以下的裝置及條件,根據13C-NMR光譜來算出。
使用布魯克拜厄斯賓(Bruker BioSpin)製造的AVANCEIIIcryo-500型核磁共振裝置,將溶媒設為鄰二氯苯/苯-d6(4/1 v/v)混合溶媒、試樣濃度設為55mg/0.6mL,測定溫度設為120℃,觀測核設為13C(125MHz),序列設為單脈衝質子寬頻去偶譜,脈衝寬設為5.0μ秒(45°脈衝),重複時間設為5.5秒,累計次數設為64次,將苯-d6的128ppm作為化學偏移的基準值來進行測定。使用主鏈次甲基信號的積分值並藉由下述式來算出源自共單體的構成單元的含量。
源自共單體的構成單元的含量(%)=[P/(P+M)]×100
此處,P表示共單體主鏈次甲基信號的總峰值面積,M表示4-甲基-1-戊烯主鏈次甲基信號的總峰值面積。
[內消旋二單元組分率]
4-甲基-1-戊烯聚合物的內消旋二單元組分率(亦稱為異二單元組同排性(isodiad isotacticity)、或者內消旋二單元組同排性(mesodiad isotacticity))定義為,將聚合物鏈中的任意的兩個頭尾結合而成的4-甲基-1-戊烯單元鏈以平面鋸齒結構表現時該異丁基分支的方向相同的比例,由13C-NMR光譜並藉由下述式來求出。
內消旋二單元組分率(異二單元組同排性)(m)(%)=[m/(m+r)]×100
(式中,m、r表示源自以頭-尾結合的4-甲基-1-戊烯單元的主鏈亞甲基,以下定義所表示吸收強度)關於13C-NMR光譜,使用布魯克拜厄斯賓(Bruker BioSpin)製造的AVANCEIIIcryo-500型核磁共振裝置,將溶媒設為鄰二氯苯/苯-d6(4/1 v/v)混合溶媒、試樣濃度設為60mg/0.6mL,測定溫度設為120℃,觀測核設為13C(125MHz),序列設為單脈衝質子寬頻去偶譜,脈衝寬設為5.0μ秒(45°脈衝),重複時間設為5.5秒,將苯-d6的128ppm作為化學偏移的基準值來進行測定。
關於峰值區域,以峰值輪廓的極小點分隔41.5ppm~ 43.3ppm的區域,將高磁場側分類為第1區域,將低磁場側分類為第2區域。
於第1區域中,4-甲基-1-戊烯單元2鏈中的主鏈亞甲基發生共振,將其累計值設為「m」。於第2區域中,4-甲基-1-戊烯單元2鏈中的主鏈亞甲基發生共振,將其累計值設為「r」。再者,將未滿0.01%設為檢測限度以下。
[Mw/Mn、分子量為1×106以上的聚合物的比例]
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數量平均分子量(Mn)是藉由GPC來進行測定。GPC測定是於以下的條件下進行。另外,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數量平均分子量(Mn)是使用市售的單分散標準聚苯乙烯製成校準曲線,並基於下述的換算法來求出。
(測定條件)
裝置:凝膠滲透層析儀HLC-8321 GPC/HT型(東曹公司製造)
有機溶媒:鄰二氯苯
管柱:TSKgel GMH6-HT 2根、TSKgel GMH6-HTL管柱2根(均為東曹公司製造)
流速:1.0ml/min
試樣:0.15mg/mL鄰二氯苯溶液
溫度:140℃
分子量換算:PS換算/通用校正法
再者,於通用校正的計算時使用馬克-霍溫克 (Mark-Houwink)黏度式的係數。PS的馬克-霍溫克(Mark-Houwink)係數分別是使用文獻(「聚合物科學雜誌A輯(J.Polym.Sci.,Part A)」-2,8,1803(1970))中記載的值。
另外,將該經PS換算的GPC圖表中,分子量1,000,000以上的成分的累計面積值相對於圖表整體累計面積的比例設為分子量1×106以上的成分的比例。
[熔融流動速率(MFR)]
熔融流動速率(MFR)是依據ASTM_D1238於260℃、5kg負荷的條件下進行測定。
[低溫析出成分量(CFC)]
(測定條件)
裝置:CFC2型交叉分級層析儀(Polymer Char)
檢測器(內置):IR4型紅外分光光度計(Polymer Char)
試樣濃度:60mg/30mL
注入量:0.5mL
移動相:鄰二氯苯(ODCB)、添加BHT
流量:1.0mL/min
將相對於鄰二氯苯(ODCB)30mL而加入了60mg的聚合物的樣品插入裝置單元中,於145℃下保持一定時間,從而獲得充分地溶解有聚合物的樣品。之後,為了進行結晶化,以1℃/min將樣品降溫至0℃,並於該狀態下保持一定時間。之後,以5℃為間隔將該樣品階段性地昇溫至145℃,隨時測定於此期間析出的樹 脂量。
根據所述結果來算出於80℃以下析出的聚合物相對於總聚合物的比例,並將其比例設為「低溫析出成分量」(累計重量分率)。
[熔點(Tm)、熔解熱量(△Hm)]
使用精工儀器(Seiko Instruments)公司製造的DSC測定裝置(DSC220C),將約5mg的試樣塞至測定用鋁盤中,以10℃/min昇溫至280℃為止。於280℃下保持5分鐘後,以10℃/min降溫至20℃為止。於20℃下保持5分鐘後,以10℃/min昇溫至280℃為止。將第2次昇溫時所觀測到的結晶熔融峰值的頂點顯現時的溫度設為熔點。另外,自該結晶熔融峰值的累計值來算出熔解熱量。
[熔融張力]
於測定熔融張力時使用作為東洋精機製作所的裝置的毛細管流變儀(capilograph)1D。將樣品投入至設定為260℃的熔融爐(直徑9.55mm)中使其充分熔融後,以擠出速度15mm/min使L/D 8/2.095mm、流入角180°的毛細管通過,並使固定於距毛細管下部58cm的位置的滑輪通過,測定以15m/min的速度捲繞熔融樹脂時施加至滑輪部的應力,將其應力設為熔融張力。
[表1]
Figure 106145840-A0305-02-0048-3

Claims (6)

  1. 一種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其中源自4-甲基-1-戊烯的構成單元的含量為90莫耳%~100莫耳%,源自選自乙烯、及碳原子數3~20的4-甲基-1-戊烯以外的α-烯烴中的至少一種烯烴的構成單元的含量為0莫耳%~10莫耳%,且均滿足下述要件(a)~(f);(a)藉由13C-核磁共振而測定的內消旋二單元組分率(m)處於70.0%以上且未滿98.0%的範圍;(b)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而測定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與數量平均分子量Mn之比(Mw/Mn)處於3.6~30的範圍;(c)依據美國材料試驗學會D1238並於260℃、5kg負荷的條件下測定的熔融流動速率(MFR)處於0.1g/10min~500g/10min的範圍;(d)利用於檢測部使用紅外分光光度計的交叉分級層析裝置而測定的於80℃以下於鄰二氯苯(ODCB)析出的量的累計重量分率為5質量%以下;(e)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而測定的分子量為1×106以上的聚合物的比例為15質量%以上;(f)藉由示差掃描式熱量測定(DSC)而測定的所述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的熔解熱量及熔點滿足以下的要件(i)及(ii);(i)下述式(1)成立; △Hm<0.5×Tm-76...式(1)(式(1)中,將熔解熱量設為△HmJ/g,將熔點設為Tm℃)(ii)熔點處於180℃~260℃的範圍。
  2. 一種樹脂組成物,其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
  3. 一種成形體,其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X)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樹脂組成物。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成形體,其為射出成形體或擠出成形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成形體,其為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成形體,其為吹塑成形體。
TW106145840A 2017-03-27 2017-12-27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TWI7348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1220 2017-03-27
JP2017-061220 2017-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0606A TW201840606A (zh) 2018-11-16
TWI734885B true TWI734885B (zh) 2021-08-01

Family

ID=63674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5840A TWI734885B (zh) 2017-03-27 2017-12-27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4782B2 (zh)
EP (1) EP3604357A4 (zh)
JP (1) JP6774560B2 (zh)
KR (1) KR102221881B1 (zh)
CN (1) CN110382564B (zh)
TW (1) TWI734885B (zh)
WO (1) WO20181796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3899B (zh) * 2019-03-28 2023-09-26 三井—陶氏聚合化学株式会社 密封剂用树脂组合物、层叠体、包装材料及包装容器
US11873462B2 (en) * 2019-08-29 2024-01-16 Mitsui Chemicals, Inc.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US20210244569A1 (en) * 2020-02-12 2021-08-12 Piana Nonwovens, LLC. Vertically lapped nonwoven in eyewear
CN111662515B (zh) * 2020-07-07 2021-12-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聚四甲基一戊烯—二氧化钛纳米片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895A (zh) * 2004-11-17 2007-10-1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及烯烃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2382224A (zh) * 2004-06-10 2012-03-2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烯烃系聚合物及其用途
JP2015183141A (ja) * 2014-03-26 2015-10-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4−メチル−1−ペンテン系重合体を含む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成形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4433C (zh) 1999-10-08 2008-11-1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茂金属化合物及制备方法、烯烃聚合催化剂、聚烯烃及制备方法
JP2007224311A (ja) 2001-06-29 2007-09-06 Sekisui Chem Co Ltd 離型フィルム
WO2009008409A1 (ja) 2007-07-10 2009-01-15 Mitsui Chemicals, Inc. 4-メチル-1-ペンテン系重合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EP2308924B1 (en) * 2008-08-01 2013-01-02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4-methyl-1-pentene) resin composition, film containing same, microporous film, battery separator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CN102239187B (zh) 2008-11-11 2014-04-30 东曹精细化工株式会社 固体状聚甲基铝氧烷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US8716418B2 (en) 2009-12-21 2014-05-06 Mitsui Chemicals,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syndiotactic α-olefin polymer
CN102869684B (zh) 2010-05-11 2015-12-02 东曹精细化工株式会社 固体状载体-聚甲基铝氧烷复合体、其制造方法、烯烃类的聚合催化剂和聚烯烃类的制造方法
KR102009005B1 (ko) 2012-03-28 2019-10-23 토소 화인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작은 입자 직경을 갖는 고체상 폴리메틸알루미녹산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WO2014050817A1 (ja) * 2012-09-25 2014-04-0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オレフィン重合体
KR101409934B1 (ko) 2012-10-22 2014-06-19 석원 주식회사 내충격성이 향상된 유골함
SG10201801424YA (en) 2013-02-08 2018-04-27 Mitsui Chemicals Inc Solid polyaluminoxane composition,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olefin polymer production method and solid polyaluminoxane composition production method
JP6198563B2 (ja) 2013-10-11 2017-09-20 東ソー・ファインケム株式会社 フロー型反応管を用いたメチルアルミノキサン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6291304B2 (ja) * 2014-03-26 2018-03-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4−メチル−1−ペンテン系重合体を含む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繊維
JP2016098257A (ja) 2014-11-18 2016-05-3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4−メチル−1−ペンテン系重合体を含む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フィルム
EP3424963B1 (en) 2016-03-03 2020-11-18 Mitsui Chemicals, Inc. 4-methyl-1-pentene polymer composi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2224A (zh) * 2004-06-10 2012-03-2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烯烃系聚合物及其用途
CN101056895A (zh) * 2004-11-17 2007-10-1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及烯烃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JP2015183141A (ja) * 2014-03-26 2015-10-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4−メチル−1−ペンテン系重合体を含む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成形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74560B2 (ja) 2020-10-28
US11034782B2 (en) 2021-06-15
EP3604357A1 (en) 2020-02-05
TW201840606A (zh) 2018-11-16
CN110382564A (zh) 2019-10-25
CN110382564B (zh) 2021-09-07
WO2018179619A1 (ja) 2018-10-04
US20210139622A1 (en) 2021-05-13
KR102221881B1 (ko) 2021-03-02
KR20190103477A (ko) 2019-09-04
EP3604357A4 (en) 2020-12-23
JPWO2018179619A1 (ja) 2019-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5742B (zh) 4-甲基-1-戊烯系聚合體、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US9896526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olefin polymer and olefin polymer
TWI734885B (zh)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TWI805733B (zh)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粒子、4-甲基-1-戊烯系樹脂及其製造方法、樹脂、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JP6920084B2 (ja) 4−メチル−1−ペンテン共重合体組成物
JP7288325B2 (ja) 4-メチル-1-ペンテン系重合体を含む重合体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JP2017178982A (ja) フィルムまたはシート
JP2022157832A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