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3898B - 緊固件 - Google Patents

緊固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3898B
TWI733898B TW106131216A TW106131216A TWI733898B TW I733898 B TWI733898 B TW I733898B TW 106131216 A TW106131216 A TW 106131216A TW 106131216 A TW106131216 A TW 106131216A TW I733898 B TWI733898 B TW I7338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facing
aforementioned
opposed
rotation preven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1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2961A (zh
Inventor
世安正愛
小築裕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發爾特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發爾特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發爾特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31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389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2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2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3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3898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該緊固件具有:第1對向部及第2對向部,其單側彼此透過彎曲部而相連接,並且彼此對向配置;螺絲固定部,其設置在上述第1對向部及上述第2對向部的至少任一者且可固定螺絲;及旋轉防止突起部,其沿著從上述第1對向部及上述第2對向部的其中一者朝向另一者的方向,從上述其中一者突出設置,並且配置成比上述螺絲固定部更靠近上述彎曲部之相反側。

Description

緊固件
本發明關於緊固件。
例如,為了在車輛中對保險桿固定擋泥板等外裝零件,採用使用所謂J型螺帽等緊固件的緊固。如上所示之緊固件具有:單側彼此透過彎曲部而相連接,並且彼此對向配置的第1對向部與第2對向部,在例如第1對向部與第2對向部之間夾著保險桿的凸緣的狀態下對保險桿予以固定。在日本特開2002-308150號公報(以下稱為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類似J型螺帽的大致S型的緊固件。
但是,如上所述之緊固件形成為將貫穿第1對向部與第2對向部的螺絲(螺栓或自攻螺絲等)螺緊而使第1對向部與第2對向部的距離近接,藉此在第1對向部與第2對向部之間夾持由保險桿本體延伸的凸緣等的構成。一般而言,當將如上所示之緊固件相對保險桿的凸緣等進行固定時,以緊固件與保險桿的凸緣等的位置關係不會改變的方式,形成有對保險桿的凸緣等插通螺栓的孔或收容緊固件的凹部等。
但是,近年來,意圖車輛設計性的提升、保險桿的成形性(由成形模具的脫模性)的提升等,有縮短由保險桿本體延伸的凸緣等的長度的傾向。在如上所示之情形下,有無法確保對由保險桿本體延伸的凸緣等,形成供插通如上所述之螺絲的孔或收容緊固件的凹部等的空間的情形。因此,若將貫穿第1對向部與第2對向部的螺絲螺緊,緊固件容易對由保險桿本體延伸的凸緣等以螺絲的旋轉方向位移。
其中,專利文獻1的緊固件具有:對保險桿的表面進行抵接的抵接部(專利文獻1中的符號5a)。如上所示之抵接部對保險桿的表面進行抵接時,若將貫穿第1對向部與第2對向部的螺絲螺緊,可抑制由保險桿本體延伸的凸緣等與緊固件的位置關係改變的情形。但是,在專利文獻1的緊固件中,若凸緣未以相對保險桿的表面呈垂直的方向突出,無法使抵接部抵接於保險桿的表面。因此,若非為特定的保險桿形狀,無法抑制由保險桿本體延伸的凸緣等與緊固件的位置關係改變,專利文獻1的緊固件的通用性低。
本發明為鑑於上述問題點而完成者,目的在緊固件中,可不取決於被安裝部(例如保險桿)的形狀等,而抑制在安裝作業時,緊固件相對被安裝部位移的情形,確實地固定被安裝零件(例如保險桿)與安裝零件(例如擋泥板)。
本發明採用以下構成,作為用以解決上述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之第1態樣為一種緊固件,其具有:第1對向部及第2對向部,其單側彼此透過彎曲部而相連接,並且彼此對向配置;及螺絲固定部,其設置在上述第1對向部及上述第2對向部的至少任一者且可固定螺絲,該緊固件具有:旋轉防止突起部,其沿著從上述第1對向部及上述第2對向部的其中一者朝向另一者的方向而從上述其中一者突出設置,並且配置成比上述螺絲固定部更靠近上述彎曲部之相反側。
本發明之第2態樣為在上述第1態樣之緊固件中設置有複數個旋轉防止突起部,該等旋轉防止突起部隔著未設置有上述旋轉防止突起部的上述第1對向部及上述第2對向部的上述另一者的寬幅以上的距離而彼此分離。
本發明之第3態樣為上述第1或第2態樣之緊固件具有彈性部,該彈性部設置在上述第1對向部及上述第2對向部的至少任一者,並且可朝從上述第1對向部及上述第2對向部的另一者往上述其中一者的分離方向彈性變形。
本發明之第4態樣為在上述第3態樣之緊固件中,上述彈性部具有:根部,其可朝上述分離方向彈性變形;突出部,其配置成比上述根部更靠近上述螺絲固定部之相反側,並且比上述根部更朝向上述第1對向部及上述第2對向部之間的空間的內側突出;及導引部,其配置成比上述突出部更靠近上述螺絲固定部之相反側,並且隨著朝向上述螺絲固定部之相反側而朝向設置有上述彈性部的上述第1對向部及上述第2對向部的上述其中一者延伸。
在本發明中,相較於被設置在第1對向部與第2對向物的至少任一者的螺絲固定部,在彎曲部之相反側設置有旋轉防止突起部。此外,該旋轉防止突起部沿著從第1對向部及第2對向部的其中一者朝向另一者的方向而從上述其中一者突出設置。因此,藉由本發明,若在第1對向部與第2對向部之間,從彎曲部之相反側插入被安裝部(由保險桿本體延伸的凸緣等)時,被安裝部的端部會抵接於旋轉防止突起部。因此,當進行在螺絲固定部安裝螺絲而將本發明之緊固件固定在被安裝部的作業時,即使在因轉動螺絲所發生的扭矩作用於緊固件的情形下,亦可藉由旋轉防止突起部來抑制緊固件旋轉。 此外,被安裝部的端部並非取決於被安裝部的形狀而存在。因此,藉由本發明,可不取決於被安裝部的形狀,而藉由旋轉防止突起部來抑制緊固件旋轉。 因此,藉由本發明,在緊固件中,可不取決於被安裝部的形狀等,而抑制在安裝作業時,緊固件相對被安裝部位移的情形。
以下參照圖示,說明本發明之緊固件之一實施形態。其中,在以下圖示中,為將各構件形成為可辨識的大小,適當變更各構件的縮尺。
圖1為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的斜視圖。此外,圖2為包含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的縱剖面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為使用在用以對車輛的保險桿B所具有的凸緣F安裝擋泥板M的零件。其中,緊固件1的安裝姿勢並非為特別限定者,惟為方便說明起見,如圖1及圖2所示,圖2的上下方向中的上方稱為緊固件1的「上」、下方稱為「下」,圖2的左右方向中的左側稱為緊固件1的「前」、右側稱為「後」,圖2的紙面深度方向的跟前側(圖1的右下側)稱為緊固件1的「左」、裡側(圖1的左上側)稱為「右」。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具有:上側板2(第1對向部)、下側板3(第2對向部)、連接部4(彎曲部)、旋轉防止突起部5、及彈性部6。
上側板2為將表背面朝向上下方向的平板狀的部位,被連接部4支撐而配置在下側板3的上方。由上方觀看,上側板2形成為大致矩形狀,在大致中央部設置有螺絲S(參照圖2)可螺合的螺合部2a(螺絲固定部)。螺合部2a由以形成在彼此之間被插通螺絲S的開口的方式以前後方向對向配置的前側弓型板2a1及後側弓型板2a2所構成。前側弓型板2a1的後緣部、與後側弓型板2a2的前緣部形成為沿著所被螺合的螺絲S之谷的形狀。此外,上側板2的前側的端部以隨著朝向前方而朝向上方的方式豎立,藉此形成有上側導引部2b。上側導引部2b當在上側板2與下側板3之間插入凸緣F時,若凸緣F的端部進行抵接,以伴隨緊固件1的推入動作而將緊固件1朝上方上舉的方式,導引緊固件1的全體。
下側板3為將表背面朝向上下方向的平板狀部位,被配置在上側板2的下方。藉此,上側板2與下側板3彼此對向配置。下側板3具有:基座部3a,其前後方向比上側板2更長,前側的端部比上側板2的前側的端部位於更前方;及伸出部3b,從基座部3a的前端部朝左右方向伸出。在基座部3a的前側的端部附近形成有由上方觀看形成為收容彈性部6的矩形開口3a1。在該矩形開口3a1內配置彈性部6,藉此可使彈性部6以上下方向撓曲。彈性部6配置在後述之在長邊方向中比旋轉防止突起部5更靠近螺合部2a之相反側,從下側板3朝向上側板2突出。彈性部6與上側板2與下側板3之間的凸緣F的配置部位相對向而設。彈性部6可朝從上側板2朝向下側板3的分離方向彈性變形。此外,基座部3a形成有在由上方觀看為與上側板2的螺合部2a相重疊的位置所形成的圓形開口3a2。在該圓形開口3a2插通螺絲S。
伸出部3b設置在基座部3a的左側與右側的各個。設置在基座部3a的左側的伸出部3b設成由基座部3a更加朝左側突出,設置在基座部3a的右側的伸出部3b設成由基座部3a由右側更加朝右側突出。該等伸出部3b設成由上方觀看為朝上側板2的左右方向突出。
連接部4為將上側板2的一部分與下側板3的一部分相連接之呈彎曲的部位。在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中,上側板2的後側的端部(單側)、與下側板3的後側的端部(單側)藉由連接部4而相連接。該連接部4以使上側板2與下側板3接近的方式,可朝曲率半徑變小的方向作彈性變形。連接部4沿著上側板2及下側板3的各後側的端部延伸,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中朝左右方向延伸,在左右方向視下形成為朝向後方形成為凸的圓弧狀。 以下,有將連接部4延伸的方向稱為上側板2及下側板3的寬幅方向,將與上側板2及下側板3的對向方向及上述寬幅方向的任一者呈正交的方向稱為上側板2及下側板3的長邊方向的情形。在本實施形態中,寬幅方向相當於左右方向,長邊方向相當於前後方向。
旋轉防止突起部5為由下側板3的各個的伸出部3b的後側的端部朝向上方突出設置的部位。該等旋轉防止突起部5由上方觀看,被配置在比螺合部2a更靠近前方(亦即比螺合部2a更靠近連接部4之相反側)且比上側板2的前側的端部更靠近後方,沿著從下側板3朝向上側板2的方向突出設置在下側板3。亦即,旋轉防止突起部5配置在長邊方向中比螺合部2a更靠近連接部4之相反側。該等旋轉防止突起部5將表背面朝向前後方向而設,朝向前側的面被形成為與凸緣F的抵接面。其中,在本實施形態中,旋轉防止突起部5以上端比上側板2位於更上方的高度從下側板3突出。
此外,如圖1及圖2所示,旋轉防止突起部5相對下側板3設置有2個。該等旋轉防止突起部5的左右方向中的分離距離大於左右方向中的上側板2的寬幅。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中,2個旋轉防止突起部5設置成隔著未設置有旋轉防止突起部5的上側板2的左右方向的寬幅以上的距離而彼此分離。此外,該等旋轉防止突起部5由上方觀看,配置成由左右方向的兩側夾著上側板2。各個旋轉防止突起部5之離螺合部2a的左右方向的分離距離被設定為相同。
該等旋轉防止突起部5若在將緊固件1安裝於凸緣F時在上側板2與下側板3之間插入凸緣F,藉由各個抵接於凸緣F的端面,進行緊固件1對凸緣F的定位。此外,旋轉防止突起部5當在螺合部2a螺合螺絲S時,防止欲藉由因轉動螺絲S所產生的扭矩而旋轉的緊固件1的移動。
彈性部6具有:根部6a、突出部6b、及下側導引部6c(導引部)。彈性部6相對下側板3而設,根部6a的後側的端部在矩形開口3a1的後側之緣與下側板3相連接。根部6a為由與下側板3相連接之處朝向前方延伸的可撓性部位,可以使前側的端部朝上下方向移動的方式作彈性變形。亦即,根部6a的前側的端部(在長邊方向中與螺合部2a相反側的端部)可朝從上側板2朝向下側板3的分離方向彈性變形。
突出部6b連接於根部6a的前側的端部,以隨著朝向前方而朝向上方的方式呈傾斜。亦即,突出部6b在長邊方向中,配置成比根部6a更靠近螺合部2a之相反側,並且從根部6a的前側的端部,朝向螺合部2a之相反側及上側板2延伸。如圖1及圖2所示,該突出部6b係前端部位於比下側板3更靠近上側板2側。亦即,突出部6b從下側板3,朝向上側板2與下側板3之間的空間的內側突出。換言之,彈性部6的突出部6b在上側板2與下側板3之間的凸緣F的配置處,由下側板3朝向上側板2突出。突出部6b被連結在根部6a,藉此可朝從上側板2朝向下側板3的分離方向彈性變形。如上所示之突出部6b若在上側板2與下側板3之間被插入凸緣F,使前端部由下方抵接於凸緣F,藉由根部6a的復原力,將凸緣F朝向上側板2彈壓。因此,即使在安裝螺絲S之前,亦可藉由彈性部6與上側板2夾持凸緣F,可防止緊固件1由凸緣F脫落。
下側導引部6c被配置在突出部6b的更加前方。亦即,下側導引部6c配置成比根部6a更靠近螺合部2a之相反側。換言之,下側導引部6c在長邊方向中,配置成比突出部6b更靠近螺合部2a之相反側。下側導引部6c與突出部6b的前方的端部相連接。該下側導引部6c隨著朝向前方而朝下側板3側延伸,相對下側板3的表面(上面)呈傾斜。亦即,下側導引部6c設置成隨著朝向前方而在上側板2與下側板3的分離方向(上下方向)中朝根部6a側延伸。換言之,下側導引部6c隨著朝向螺合部2a之相反側而朝向設置有彈性部6的下側板3延伸,更換言之,從突出部6b的前側的端部(在長邊方向中與螺合部2a相反側的端部),朝向螺合部2a之相反側及下側板3延伸。如上所示之下側導引部6c當將凸緣F插入在上側板2與下側板3之間時,若凸緣F的端部進行抵接,以伴隨緊固件1的推入動作而將緊固件1朝下方上舉的方式,導引緊固件1的全體。
若使用如上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來緊固保險桿B與擋泥板M,首先將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對保險桿B的凸緣F進行安裝。在此,作業者以在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的前方配置凸緣F的端面的方式配置緊固件1,以在上側板2與下側板3之間插入凸緣F的方式,將緊固件1朝向保險桿B推入。此時,即使緊固件1相對凸緣F稍微以上下方向位移,亦藉由上側導引部2b或下側導引部6c,以在上側板2與下側板3之間插入凸緣F的方式導引緊固件1。
若將緊固件1朝向保險桿B推入,凸緣F的端面抵接於朝向旋轉防止突起部5的前側的表面。藉此對前後方向中的凸緣F,進行緊固件1的定位。此時,彈性部6的突出部6b由下方抵接於凸緣F而彈壓,藉由彈性部6與上側板2夾持凸緣F。因此,即使作業者將手離開緊固件1,亦不會有緊固件1由凸緣F脫落的情形。
接著,如圖2所示,形成在擋泥板M的螺絲插通孔M1在緊固件1的下側板3的圓形開口3a2亦以配合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的任何方向的方式配置擋泥板M,由下方使螺絲S插通在螺絲插通孔M1及圓形開口3a2,並且使螺絲S螺合在螺合部2a。其中,被安裝在緊固件1的螺絲S的種類並非為特別限定者。以螺絲S而言,除了小螺絲之外,可使用螺栓、自攻螺絲等。若以將螺絲S螺緊的方式進行轉動,上側板2與下側板3接近,凸緣F藉由上側板2與下側板3而被強固地夾持。藉此,緊固件1相對凸緣F被固定。此外,在螺絲S的頭部與緊固件1的下側板3之間夾持擋泥板M,緊固件1與擋泥板M被強固地固定。藉此,擋泥板M透過緊固件1而與保險桿B相緊固。
在如以上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中,相較於設置在上側板2的螺合部2a,在前方設置有旋轉防止突起部5。此外,該旋轉防止突起部5沿著從下側板3朝向上側板2的方向而從下側板3突出設置。因此,藉由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若由前方將凸緣F插入至上側板2與下側板3之間,凸緣F的端面會抵接於旋轉防止突起部5。因此,當進行在螺合部2a安裝螺絲S而將緊固件1固定在凸緣F的作業時,即使在藉由轉動螺絲S而發生的扭矩作用在緊固件1的情形下,亦可藉由旋轉防止突起部5,抑制緊固件1進行旋轉。 此外,凸緣F的端部不取決於保險桿B的形狀地存在。因此,藉由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不取決於保險桿B的形狀,可藉由旋轉防止突起部5來抑制緊固件1進行旋轉。 因此,藉由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可不取決於保險桿B等被安裝部的形狀等,而抑制在安裝作業時,緊固件1發生位移的情形,且可將安裝零件(擋泥板M)輕易且確實地固定在被安裝零件(保險桿B)。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中,相對於下側板3設置有2個旋轉防止突起部5,2個旋轉防止突起部5隔著上側板2的左右方向的寬幅以上的距離而彼此分離。如上所示設置複數個旋轉防止突起部5,藉此可安定地進行緊固件1對凸緣F的定位。此外,2個旋轉防止突起部5因以上側板2的左右方向的寬幅以上的距離分離而分離較遠,因此可將旋轉防止突起部5配置在離旋轉中心(螺合部2a)較為遠方,可減小伴隨螺絲S的螺入而發生力矩時在各個旋轉防止突起部5所受到的力。因此,可使旋轉防止突起部5的負荷減低。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中,2個旋轉防止突起部5以左右方向夾著螺合部2a而設,因此在將螺絲S螺緊時、與將螺絲S鬆緩時之雙方情形下,可防止緊固件1相對凸緣F進行旋轉。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中,具備有可對下側板3朝上下方向彈性變形的彈性部6。因此,可藉由彈性部6與上側板2夾持凸緣F,即使在安裝螺絲S之前,亦不會有緊固件1由凸緣F脫落的情形。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中,彈性部6具有:可朝上下方向彈性變形的根部6a;配置在比根部6a較為前方,並且比根部6a較為朝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6b;及配置在比突出部6b較為前方,並且隨著朝向前方而朝下方延伸的下側導引部6c。因此,容易藉由下側導引部6c,將凸緣F插入於上側板2與下側板3之間,可防止彈性部6卡在凸緣F。
以上一邊參照所附圖示,一邊說明本發明之較適實施形態,惟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上述實施形態中所示之各構成構件的各形狀或組合等為一例,在未脫離本發明之要旨的範圍內,可根據設計要求等作各種變更。
圖3及圖4為顯示上述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的變形例的圖。圖3為本變形例之緊固件1的斜視圖。此外,圖4為包含本變形例之緊固件1的縱剖面圖。如該等圖所示,亦可設置筒狀的螺合部2c,來取代上述實施形態之緊固件1的螺合部2a。在螺合部2c的內周面形成有雌螺絲。螺合部2c亦可藉由衝壓加工等而形成在上側板2,亦可藉由熔接等而被連結在上側板2。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對下側板3設置有旋轉防止突起部5的構成。但是,本發明並非為限定於此者,亦可在上側板2設置朝下方突出的旋轉防止突起部5。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在下側板3的伸出部3b連接有旋轉防止突起部5,旋轉防止突起部5由上方觀看被配置在與上側板2為不同的位置。但是,若可抑制螺絲螺緊時的緊固件1的旋轉,亦可旋轉防止突起部5被配置在上側板2與下側板3之間,亦即由上方觀看被配置在與上側板2相同的位置。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旋轉防止突起部5以其上端位於比上側板2為更高的位置的方式由下側板3突出。但是,旋轉防止突起部5的上端亦可配置在上下方向(上側板2及下側板3的對向方向)中與上側板2為相同的位置、或上側板2與下側板3之間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對上側板2設置螺合部2a或2c的構成。但是,本發明並非為限定於此者,亦可採用在上側板2及下側板3之雙方、或僅對下側板3設置螺合部的構成。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將彈性部6設置在下側板3的構成。但是,本發明並非為限定於此者,亦可採用在上側板2及下側板3之雙方、或僅在上側板2設置彈性部的構成。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使用緊固件1,俾以將保險桿B與擋泥板M緊固的構成。但是,本發明並非為限定於此者。在車輛中,為了將其他零件彼此緊固,亦可使用本發明之緊固件。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設置有2個旋轉防止突起部5的構成。但是,本發明並非為限定於此者,亦可採用僅具備1個旋轉防止突起部5的構成。此時,若至少將螺絲S螺緊時,較佳為在可規制緊固件1的旋轉的位置配置旋轉防止突起部5。
1‧‧‧緊固件2‧‧‧上側板(第1對向部)2a‧‧‧螺合部2a1‧‧‧前側弓型板2a2‧‧‧後側弓型板2b‧‧‧上側導引部2c‧‧‧螺合部3‧‧‧下側板(第2對向部)3a‧‧‧基座部3a1‧‧‧矩形開口3a2‧‧‧圓形開口3b‧‧‧伸出部4‧‧‧連接部(彎曲部)5‧‧‧旋轉防止突起部6‧‧‧彈性部6a‧‧‧根部6b‧‧‧突出部6c‧‧‧下側導引部B‧‧‧保險桿F‧‧‧凸緣M‧‧‧擋泥板Ml‧‧‧螺絲插通孔S‧‧‧螺絲
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之緊固件的斜視圖。 圖2為包含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之緊固件的縱剖面圖。 圖3為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之緊固件的變形例的斜視圖。 圖4為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之緊固件的變形例的縱剖面圖。
1‧‧‧緊固件
2‧‧‧上側板(第1對向部)
2a‧‧‧螺合部
2a1‧‧‧前側弓型板
2a2‧‧‧後側弓型板
2b‧‧‧上側導引部
3‧‧‧下側板(第2對向部)
3a‧‧‧基座部
3a1‧‧‧矩形開口
3a2‧‧‧圓形開口
3b‧‧‧伸出部
4‧‧‧連接部(彎曲部)
5‧‧‧旋轉防止突起部
6‧‧‧彈性部
6a‧‧‧根部
6b‧‧‧突出部
6c‧‧‧下側導引部

Claims (6)

  1. 一種緊固件,具有:第1對向部及第2對向部,其單側彼此透過彎曲部而相連接,並且彼此對向配置;及螺絲固定部,其設置在前述第1對向部及前述第2對向部的至少任一者且可固定螺絲,該緊固件具有:複數個旋轉防止突起部,其沿著從前述第1對向部及前述第2對向部的其中一者朝向另一者的方向而從前述其中一者突出設置,並且配置成比前述螺絲固定部更靠近前述彎曲部之相反側,前述複數個旋轉防止突起部是設置成:隔著未設置有前述複數個旋轉防止突起部的前述第1對向部及前述第2對向部的前述另一者的寬幅以上的距離而彼此分離。
  2. 如請求項1之緊固件,其具有彈性部,該彈性部設置在前述第1對向部及前述第2對向部的前述一者及前述另一者的任一者,並且可朝從前述第1對向部及前述第2對向部的分離方向彈性變形。
  3. 如請求項2之緊固件,其中,前述彈性部具有:根部,其可朝前述分離方向彈性變形;突出部,其配置成比前述根部更靠近前述螺絲固定部之相反側,並且比前述根部更朝向前述第1對向部及前述第2對向部之間的空間的內側突出;及導引部,其配置成比前述突出部更靠近前述螺絲固定 部之相反側,並且隨著朝向前述螺絲固定部之相反側而在前述第1對向部及前述第2對向部的前述分離方向朝向前述根部側延伸。
  4. 如請求項3之緊固件,其中前述第1對向部及前述第2對向部之前述其中一者及前述另一者之中,未設置前述彈性體的一方具有與前述彈性部對向的第2導引部。
  5. 如請求項1之緊固件,其中前述複數個旋轉防止突起部是將正反面向著前後方向而被設置,該前後方向是與前述彎曲部延伸的前述第1對向部及前述第2對向部的寬幅方向、及前述第1對向部及前述第2對向部的對向方向之任一者皆正交。
  6. 如請求項5之緊固件,其中前述複數個旋轉防止突起部是以其端部比起前述第1對向部及前述第2對向部的前述另一者,更位在前述其中一者的相反側的方式,從前述其中一者突出。
TW106131216A 2017-09-12 2017-09-12 緊固件 TWI7338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1216A TWI733898B (zh) 2017-09-12 2017-09-12 緊固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1216A TWI733898B (zh) 2017-09-12 2017-09-12 緊固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2961A TW201912961A (zh) 2019-04-01
TWI733898B true TWI733898B (zh) 2021-07-21

Family

ID=66991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1216A TWI733898B (zh) 2017-09-12 2017-09-12 緊固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389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8235A (en) * 1986-06-23 1988-03-01 Wheel Masters Inc. Non-rotatable attachment clip
EP0326481A1 (fr) * 1988-01-27 1989-08-02 Rapid S.A. Ecrou en forme de pince et assemblage réalisé à l'aide de cet écrou
JP2001173614A (ja) * 1999-12-16 2001-06-26 Nifco Inc クリップ
US20050036851A1 (en) * 2002-09-25 2005-02-17 Dang Nguyen Thai Subgrade vault
CN201176996Y (zh) * 2008-02-26 2009-01-07 杭州天铭机电工具有限公司 螺母装置
TWM392264U (en) * 2010-05-14 2010-11-11 Hao Yu Prec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connection buckling unit
CN102308101A (zh) * 2009-02-12 2012-01-04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可移动的耐用和可重复使用的u形混合螺母
CN205744723U (zh) * 2016-05-19 2016-1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件、连接结构和空调装置
CN206299666U (zh) * 2016-12-15 2017-07-0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转防脱螺母组件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8235A (en) * 1986-06-23 1988-03-01 Wheel Masters Inc. Non-rotatable attachment clip
EP0326481A1 (fr) * 1988-01-27 1989-08-02 Rapid S.A. Ecrou en forme de pince et assemblage réalisé à l'aide de cet écrou
JP2001173614A (ja) * 1999-12-16 2001-06-26 Nifco Inc クリップ
US20050036851A1 (en) * 2002-09-25 2005-02-17 Dang Nguyen Thai Subgrade vault
CN201176996Y (zh) * 2008-02-26 2009-01-07 杭州天铭机电工具有限公司 螺母装置
CN102308101A (zh) * 2009-02-12 2012-01-04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可移动的耐用和可重复使用的u形混合螺母
TWM392264U (en) * 2010-05-14 2010-11-11 Hao Yu Prec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connection buckling unit
CN205744723U (zh) * 2016-05-19 2016-1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件、连接结构和空调装置
CN206299666U (zh) * 2016-12-15 2017-07-0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转防脱螺母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2961A (zh) 201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3588B2 (en) Fastener
US7207617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9120509B2 (en) Hole plug
US20070096482A1 (en) Bumper fixture, and bumper mounting structure
US8807895B2 (en) Fastener housing for securing a bumper fascia to a fender panel of an automotive vehicle
US9033381B2 (en) Vehicle bumper mounting structure
WO2015064525A1 (ja) 止め具
US20110186704A1 (en) Mudguard mounting structure
TWI733898B (zh) 緊固件
EP3467965A1 (en) Rotary connector and fixing structure of rotary connector
JP6492032B2 (ja) 締結具
US20220219632A1 (en) Bumper attachment device
JP2007038700A (ja) ライセンスプレートホルダの取り付け構造
US5067206A (en) Fastener for vehicles
JP5961502B2 (ja) バンパ取付け用リテーナ
EP3453896B1 (en) Fastener
JP7103559B2 (ja) 部材の組み付け構造
JP4935493B2 (ja) 樹脂成形品
JP4809274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取付部構造
JP6560280B2 (ja) ハーネスプロテクタ
JP2019183936A (ja) 締結構造
JP6459031B2 (ja) アンダーランプロテクタの取付構造及びアンダーランプロテクタブラケット
JP7280813B2 (ja) 留め具
JP2019038282A (ja) 部品組み付け部の構造
JP2007210481A (ja) パネル状部品の連結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