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3186B - 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3186B
TWI733186B TW108132473A TW108132473A TWI733186B TW I733186 B TWI733186 B TW I733186B TW 108132473 A TW108132473 A TW 108132473A TW 108132473 A TW108132473 A TW 108132473A TW I733186 B TWI733186 B TW I73318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m
shaft
base
control device
carri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2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1195A (zh
Inventor
林信志
Original Assignee
林信志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信志 filed Critical 林信志
Priority to TW108132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318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1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1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3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3186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包括一可在X向參考軸上往復 運動的作動軸、設置在作動軸上的限制模組,隨作動軸運動;以及,一可在Y向參考軸上移動的載體。載體形成有複數個載部,位在載體的不同位置或高度,用以負載限制模組,以規範作動軸的運動距離;改善習知水塔板金結構加工作業,應用人工控制作動軸運動距離的麻煩、操作不一致,影響水塔鈑金結構強度和加工品質等情形。

Description

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水塔筒身鈑金結構加工的控制裝置;特別是指一種應用限制模組配合設置在載體上的不同載部位置,控制作動軸的運動距離或高度,改善舊法人工加工作業影響加工品質之技術。
用於貯存用水或其類似液體,以提供民生及/或工業系統使用之水塔結構,已屬習知技藝。例如,台灣第93121076號「水塔的製造方法」揭示了應用金屬板片經沖壓模組壓製補強肋,捲設成圓筒狀體,和圓筒狀體兩端焊接上蓋、下蓋的典型實施例。以及,台灣第93212347號「不鏽鋼水塔」及第104216772號「儲水塔結構」專利案等,也提供了典型的實施例。
就像那些熟習此技術的人所知悉,這技藝在該行業之技術發展空間上,已屬技術成熟之領域。這是因為在已揭示之前案中,包括了水塔各部分結構之改良或設計;例如,台灣第103205601號「水塔進水管」、第102211383號「水塔端蓋組合結構」、第89203750號、「水塔桶身補強結構」專利案等,係提供了具體的實施例。
一個有關水塔筒身(鈑金)結構在製造和加工方面的課題是,舊法應用滾壓設備在水塔筒身(鈑金)上壓制出複數個凹溝/凸肋結構,來補強水塔筒身的結構強度。
實務上,滾壓設備包括上機台、下機台;上機台、下機台分別設置有轉動軸和配置在轉動軸上的複數個滾壓輪。滾壓輪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凹溝/凸肋結構。因此,當人員將水塔筒身(鈑金)放置在上機台轉動軸和下機台轉動軸之間後,配合操作桿控制氣動工具(或其類似機構),驅動作動軸帶動上機台轉動軸下移,使上機台轉動軸的滾壓輪配合下機台轉動軸的滾壓輪,在水塔筒身(鈑金)上壓制出凹溝/凸肋結構。
就像那些熟習此技藝的人所知悉,操作氣動工具驅動作動軸,帶動上機台轉動軸單次下移的距離不能過大,以避免上、下機台的滾壓輪的凹溝/凸肋結構擠壓水塔筒身(鈑金)的深度過大,造成水塔筒身變形或損傷的情形。因此,人員必須分成多次操作氣動機構,控制氣動量和帶動作動軸的移動距離或高度;所述加工作業型態不僅需要依賴有經驗的人工,同時也造成製造加工作業的麻煩,並且也會因不同人員的操作,產生不同品質的水塔筒身補強結構,而這種情形並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代表性的來說,這些參考資料顯示了有關習知水塔系統在結構和製造加工方面的設計技藝,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果重行設計考量該水塔筒身(鈑金)結構在製造加工作業的技術手段,將可改變它的製造加工型態,而有別於舊法;或進一步提供一控制裝置,輔助人員控制作動軸的運動距離,是特別被考量的課題。實質上,也會改善習知水塔板金結構加工作業,應用人工控制氣動量和作動軸運動距離的麻煩、操作不一致,影響水塔鈑金結構強度和加工品質等情形,而建立一個比較理想的結構效果和製造加工品質均衡的作業機制。
這些課題在上述的參考資料中並未被具體教示或揭露。
爰是,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包括一可在X向參考軸上往復運動的作動軸、設置在作動軸上的限制模組,隨作動軸運動;以及,一可在Y向參考軸上移動的載體。載體形成有至少一個或複數個載部,位在載體的不同位置或高度,用以負載限制模組,以規範作動軸的運動距離;改善習知水塔板金結構加工作業,應用人工控制作動軸運動距離的麻煩、操作不一致,影響水塔鈑金結構強度和加工品質等情形。
根據本發明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該限制模組包括設置在作動軸上的基部和配置在基部兩邊的環形體限制部;以及,載體的載部包括第一載部、第二載部和第三載部,用以響應載體移動時,改變第一載部、第二載部、第三載部的位置,來負載限制部。
10‧‧‧作動軸
11‧‧‧螺紋部
20‧‧‧限制模組
21‧‧‧基部
22‧‧‧限制部
23‧‧‧固定器
30‧‧‧載體
31‧‧‧第一載部
32‧‧‧第二載部
33‧‧‧第三載部
34‧‧‧空間
35‧‧‧臂部
36‧‧‧連接部
37‧‧‧規範部
40‧‧‧基板
41‧‧‧通孔
45‧‧‧驅動工具
50‧‧‧作動工具
70‧‧‧水塔筒身
71‧‧‧凸肋結構
72‧‧‧凹部結構
81‧‧‧運動軸
82‧‧‧轉動軸
83、84‧‧‧滾壓輪
85‧‧‧凸部結構
86‧‧‧凹部結構
87‧‧‧固定部
90‧‧‧滾壓設備
91‧‧‧第一機臂
92‧‧‧第二機臂
93‧‧‧輪子
95‧‧‧機座
96‧‧‧機電模組
100‧‧‧控制裝置
第1圖係本發明之控制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控制裝置組合滾壓設備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描繪了水塔筒身(鈑金)安置在滾壓設備的作業情形。
第4圖係第3圖之另一角度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第5圖係本發明之另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描繪了限制部位在第一載部上,滾壓輪壓製水塔筒身(鈑金)的作業情形。
第6圖係本發明之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顯示了限制部位在第二載部上,滾壓輪壓製水塔筒身(鈑金)的作業情形。
第7圖係本發明之又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描繪了限制部位在第三載部上,滾壓輪壓製水塔筒身(鈑金)的作業情形。
請參閱第1、2圖,本發明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概以參考編號100表示之。為利於說明,控制裝置100定義有相互垂直的X向參考軸、Y向參考軸和Z向參考軸;以及,在下文中提到的上部、下部、上方、下方、前端、後端、左、右兩邊...等,係以圖式的顯示方向為參考基準。
在所採的實施例中,控制裝置100包括一可在X向參考軸上往復運動的作動軸10、設置在作動軸10上,隨作動軸10運動的限制模組20和可在Y向參考軸上移動的載體30的組合。
圖中顯示了限制模組20包括設置(或一體成型)在作動軸10上的基部21和連接基部21的限制部22。在可行的實施例中,基部21成筒狀體結構,套設在作動軸10上,使基部21可(依據水塔鈑金厚度)沿作動軸10方向調整位置或高度,配合固定器23固定在作動軸10上。
在一個修正的實施例中,作動軸10設置有螺紋部11(套接基部21),並且容許基部21配合螺紋部11,調整限制模組20在作動軸10上的位置或高度。
第1、2圖也描繪了限制部22樞接(或一體成型)在基部21的兩邊;限制部22成弧形體或環形體結構。以及,載體30形成有至少一個或複數個載部,位在載體30的不同位置或高度,用以負載限制模組20,以規範作動軸10的運動 距離;改善習知水塔板金結構加工作業,應用人工控制作動軸運動距離的麻煩、操作不一致,影響水塔鈑金結構強度和加工品質等情形。
詳細來說,載體30成「ㄇ」型體結構,而具有兩臂部35、連接兩臂部35的連接部36和位在兩臂部35之間的空間34。因此,兩臂部35可跨過作動軸10,使作動軸10位在載體30的空間34的區域。以及,載體30可組合驅動工具45(例如,氣壓缸、油壓缸或其類似機構),來驅動載體30在Y向參考軸上往復移動。
在所採的實施例中,載部包括第一載部31、鄰接第一載部31的第二載部32和鄰接第二載部32的第三載部33,用以響應載體30移動時,改變第一載部31、第二載部32、第三載部33的位置,來負載限制部22。
圖中顯示了第一載部31、第二載部32和第三載部33成階狀結構,形成在兩臂部35上,而位在臂部35的不同高度位置。並且,使第一載部31(在圖中)的高度大於第二載部32,第二載部32(在圖中)的高度大於第三載部33。
在可行的實施例中,限制模組20包括設置在臂部35兩邊區域的規範部37;規範部37朝Y向參考軸的方向延伸,設置在一基板40(或滾壓設備90)上,基板40設有通孔41,讓作動軸10通過。以及,規範部37成「L」形斷面的結構,收容臂部35至少局部區域,用以規範臂部35可穩定的沿著Y向參考軸移動。
請參考第2圖,描繪了控制裝置100組合滾壓設備90的結構情形。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以及,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
圖中描繪了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或複數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 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或複數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
在所採的實施例中,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例如,氣壓缸、油壓缸或其類似機構),在人員操作機電模組96時,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圖中上、下方向往復移動。
第2圖也顯示了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的型態。
請參閱第3、4圖,當人員將水塔筒身(鈑金)70放置在第一機臂91的運動軸81和第二機臂92的轉動軸82之間後,輪子93可用來輔助支撐水塔筒身70位在穩定/正確的位置上。第3、4圖也描繪了限制部22還沒有朝載體30方向下移的情形。
請參考第5圖,當人員操作機電模組96時,配合(驅動工具45帶動載體30移動)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帶動運動軸81朝轉動軸82(或圖中)方向下移,並且使限制部22向下移動,位在第一載部31上,而規定出作動軸10和運動軸81的(第一次)下移距離;以及,運動軸81的滾壓輪83隨運動軸81轉動,配合轉動軸82的滾壓輪84,在水塔筒身70上壓製出凸肋結構71(或凹部結構)的初始態樣。
請參閱第6圖,在人員操作機電模組96時,配合驅動工具45帶動載體30朝圖中箭頭方向移動和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帶動運動軸81朝轉動軸82(或圖中)方向下移,並且使限制部22向下移動,壓在第二載部32上,而規定出作動軸10和運動軸81的(第二次)下移距離;以及,運動軸81的滾壓輪83 隨運動軸81轉動,配合轉動軸82的滾壓輪84,在水塔筒身70上壓製出更確實的凸肋結構71(及/或鄰接凸肋結構71的凹部結構72)的結構型態。
請參考第7圖,當人員操作機電模組96時,配合驅動工具45帶動載體30朝圖中箭頭方向移動和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帶動運動軸81朝轉動軸82(或圖中)方向下移,並且使限制部22向下移動,壓在第三載部33上,而規定出作動軸10和運動軸81的(第三次)下移距離;以及,運動軸81的滾壓輪83隨運動軸81轉動,配合轉動軸82的滾壓輪84,在水塔筒身70上壓製出凸肋結構71(及/或鄰接凸肋結構71的凹部結構72)的完成結構。
可了解的是,上述的操作作業中顯示了控制裝置100應用機械結構設計,來輔助規定作動軸10(及/或運動軸81)的運動距離,改善了習知技藝應用人工控制氣動量和作動軸運動距離的麻煩、操作不一致,影響水塔鈑金結構強度和加工品質等情形。
代表性的來說,這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相較於舊法而言,包括了下列的優點和考量:
1.該控制裝置100和相關配合結構等部分,已被重行設計考量;例如,作動軸10設置或形成限制模組20,限制模組20的基部21設置限制部22,配合載體30位在不同高度或位置的載部,來負載限制部22等部分,明顯不同於習知技藝的結構製造和操作型態。
2.特別是,控制裝置100的結構和技術製成的水塔補強結構,不僅有別於舊法,而改變它的製造加工型態;實質上,也改善了習知技藝應用人工控制氣動量和作動軸運動距離的麻煩、操作不一致,影響水塔鈑金結構強度和加工品質等情形,而建立一個比較理想的結構效果和製造加工品質均衡的作業機制。
故,本發明係提供了一有效的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結構配置、空間型態和操作應用模式等係不同於習知者,且具有舊法中無法比擬之優點,係展現了相當大的進步,誠已充份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可行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10‧‧‧作動軸
11‧‧‧螺紋部
20‧‧‧限制模組
21‧‧‧基部
22‧‧‧限制部
23‧‧‧固定器
30‧‧‧載體
31‧‧‧第一載部
32‧‧‧第二載部
33‧‧‧第三載部
34‧‧‧空間
35‧‧‧臂部
36‧‧‧連接部
37‧‧‧規範部
40‧‧‧基板
41‧‧‧通孔
50‧‧‧作動工具
100‧‧‧控制裝置

Claims (33)

  1. 一種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控制裝置(100)定義有相互垂直的X向參考軸、Y向參考軸和Z向參考軸;包括:可在X向參考軸上往復運動的作動軸(10);設置在作動軸(10)上,隨作動軸(10)運動的限制模組(20);限制模組(20)包括基部(21)和連接基部(21)的限制部(22),基部(21)是設置在作動軸(10)和一體成型在作動軸(10)的其中之一;可在Y向參考軸上移動的載體(30);以及載體(30)形成有複數個載部,位在載體(30)的不同位置,用以負載限制模組(20),以規範作動軸(10)的運動距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基部(21)成筒狀體結構,套設在作動軸(10)上,配合固定器(23)固定在作動軸(10)上;作動軸(10)設置有螺紋部(1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限制部(22)位在基部(21)的兩邊,限制部(22)是樞接在基部(21)和一體成型在基部(21)上的其中之一;限制部(22)成弧形體和環形體的其中之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載體(30)成「ㄇ」型體結構,而具有兩臂部(35)、連接兩臂部(35)的連接部(36)和位在兩臂部(35)之間的空間(34);兩臂部(35)可跨過作動軸(10),使作動軸(10)位在載體(30)的空間(34)的區域;以及載體(30)組合驅動工具(45),來驅動載體(30)在Y向參考軸上往復移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載體(30)形成複數個載部,位在載體(30)的不同位置;載體(30)成「ㄇ」 型體結構,而具有兩臂部(35)、連接兩臂部(35)的連接部(36)和位在兩臂部(35)之間的空間(34);兩臂部(35)可跨過作動軸(10),使作動軸(10)位在載體(30)的空間(34)的區域;以及載體(30)組合驅動工具(45),來驅動載體(30)在Y向參考軸上往復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載部包括第一載部(31)、鄰接第一載部(31)的第二載部(32)和鄰接第二載部(32)的第三載部(33),用以響應載體(30)移動時,改變第一載部(31)、第二載部(32)、第三載部(33)的位置,來負載限制部(22);第一載部(31)、第二載部(32)和第三載部(33)成階狀結構,形成在載體(30)上,而位在載體(30)的不同高度位置;並且,使第一載部(31)的高度大於第二載部(32),第二載部(32)的高度大於第三載部(33)。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載部包括第一載部(31)、鄰接第一載部(31)的第二載部(32)和鄰接第二載部(32)的第三載部(33),用以響應載體(30)移動時,改變第一載部(31)、第二載部(32)、第三載部(33)的位置,來負載限制部(22);第一載部(31)、第二載部(32)和第三載部(33)成階狀結構,形成在載體(30)上,而位在載體(30)的不同高度位置;並且,使第一載部(31)的高度大於第二載部(32),第二載部(32)的高度大於第三載部(33)。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載部包括第一載部(31)、鄰接第一載部(31)的第二載部(32)和鄰接第二載部(32)的第三載部(33),用以響應載體(30)移動時,改變第一載部(31)、第二載部(32)、第三載部(33)的位置,來負載限制部(22); 第一載部(31)、第二載部(32)和第三載部(33)成階狀結構,形成在臂部(35)上,而位在臂部(35)的不同高度位置;並且,使第一載部(31)的高度大於第二載部(32),第二載部(32)的高度大於第三載部(3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載部包括第一載部(31)、鄰接第一載部(31)的第二載部(32)和鄰接第二載部(32)的第三載部(33),用以響應載體(30)移動時,改變第一載部(31)、第二載部(32)、第三載部(33)的位置,來負載限制部(22);第一載部(31)、第二載部(32)和第三載部(33)成階狀結構,形成在臂部(35)上,而位在臂部(35)的不同高度位置;並且,使第一載部(31)的高度大於第二載部(32),第二載部(32)的高度大於第三載部(33)。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限制模組(20)包括設置在載體(30)兩邊區域的規範部(37);規範部(37)朝Y向參考軸的方向延伸,設置在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設有通孔(41),讓作動軸(10)通過;以及規範部(37)成「L」形斷面的結構,收容載體(30)至少局部區域,用以規範載體(30)可穩定的沿著Y向參考軸移動。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限制模組(20)包括設置在載體(30)兩邊區域的規範部(37);規範部(37)朝Y向參考軸的方向延伸,設置在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設有通孔(41),讓作動軸(10)通過;以及規範部(37)成「L」形斷面的結構,收容載體(30)至少局部區域,用以規範載體(30)可穩定的沿著Y向參考軸移動。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限制模組(20)包括設置在臂部(35)兩邊區域的規範部(37);規範部(37) 朝Y向參考軸的方向延伸,設置在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設有通孔(41),讓作動軸(10)通過;以及規範部(37)成「L」形斷面的結構,收容臂部(35)至少局部區域,用以規範臂部(35)可穩定的沿著Y向參考軸移動。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限制模組(20)包括設置在臂部(35)兩邊區域的規範部(37);規範部(37)朝Y向參考軸的方向延伸,設置在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設有通孔(41),讓作動軸(10)通過;以及規範部(37)成「L」形斷面的結構,收容臂部(35)至少局部區域,用以規範臂部(35)可穩定的沿著Y向參考軸移動。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限制模組(20)包括設置在載體(30)兩邊區域的規範部(37);規範部(37)朝Y向參考軸的方向延伸,設置在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設有通孔(41),讓作動軸(10)通過;以及規範部(37)成「L」形斷面的結構,收容載體(30)至少局部區域,用以規範載體(30)可穩定的沿著Y向參考軸移動。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限制模組(20)包括設置在載體(30)兩邊區域的規範部(37);規範部(37)朝Y向參考軸的方向延伸,設置在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設有通孔(41),讓作動軸(10)通過;以及規範部(37)成「L」形斷面的結構,收容載體(30)至少局部區域,用以規範載體(30)可穩定的沿著Y向參考軸移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限制模組(20)包括設置在臂部(35)兩邊區域的規範部(37);規範部(37) 朝Y向參考軸的方向延伸,設置在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設有通孔(41),讓作動軸(10)通過;以及規範部(37)成「L」形斷面的結構,收容臂部(35)至少局部區域,用以規範臂部(35)可穩定的沿著Y向參考軸移動。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限制模組(20)包括設置在臂部(35)兩邊區域的規範部(37);規範部(37)朝Y向參考軸的方向延伸,設置在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基板(40)和滾壓設備(90)的其中之一設有通孔(41),讓作動軸(10)通過;以及規範部(37)成「L」形斷面的結構,收容臂部(35)至少局部區域,用以規範臂部(35)可穩定的沿著Y向參考軸移動。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一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一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一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 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一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一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 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一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一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一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 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 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 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 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100)組合滾壓設備(90);滾壓設備(90)包括基座(95)和配置在基座(95)上的機電模組(96);滾壓設備(90)在基座(95)上方位置設置有第一機臂(91)、位在第一機臂(91)下方的第二機臂(92);基座(95)沿第一機臂(91)方向,配置有一可轉動和移動的運動軸(81)、設置在運動軸(81)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3);基座(95)沿第二機臂(92)配置有轉動軸(82)和設置在轉動軸(82)上的至少一個滾壓輪(84);滾壓輪(83)、(84)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凸部結構(85)和鄰接凸部結構(85)的凹部結構(86);控制裝置(100)的作動軸(10)配合固定部(87)樞接運動軸(81);以及作動軸(10)組合有作動工具(50),在人員操作一機電模組(96),使作動工具(50)驅動作動軸(10)沿X向參考軸運動,而帶動運動軸(81)朝上、下方向往復移動;第二機臂(92)上設置有複數個輪子(93)。
TW108132473A 2019-09-09 2019-09-09 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 TWI7331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2473A TWI733186B (zh) 2019-09-09 2019-09-09 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2473A TWI733186B (zh) 2019-09-09 2019-09-09 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1195A TW202111195A (zh) 2021-03-16
TWI733186B true TWI733186B (zh) 2021-07-11

Family

ID=76035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2473A TWI733186B (zh) 2019-09-09 2019-09-09 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318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5092B (zh) * 2021-11-23 2023-06-11 林哲賢 水塔成型方法、成型機及該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63386U (en) * 2004-08-04 2005-05-01 Chung Shin Water Tower Co Ltd Stainless steel water tower
CN110170572A (zh) * 2018-05-07 2019-08-27 林信志 水塔成型方法及应用该水塔成型方法制成的水塔结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63386U (en) * 2004-08-04 2005-05-01 Chung Shin Water Tower Co Ltd Stainless steel water tower
CN110170572A (zh) * 2018-05-07 2019-08-27 林信志 水塔成型方法及应用该水塔成型方法制成的水塔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5092B (zh) * 2021-11-23 2023-06-11 林哲賢 水塔成型方法、成型機及該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1195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3186B (zh) 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
TWI687577B (zh) 水塔成型方法及應用該水塔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
TWM616136U (zh) 成型設備
CN106964688A (zh) 轮辐风孔加工模具
CN211708164U (zh) 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的钢结构打孔装置
JPH0220336B2 (zh)
CN206632147U (zh) 双折弯设备及折弯机
CN211990334U (zh) 一种整平装置
CN112045071B (zh) 一种滤清器咬口成型机
JP2739291B2 (ja) プレスユニット及び該プレスユニットを用いたトランスファープレス
US20140373739A1 (en) Embodiment providing energy saving in hydraulic bending presses
CN208787375U (zh) 一种金属手机壳嵌件用连续冲压机
CN204935027U (zh) 一种自动化整平装置
CN216857863U (zh) 一种车架生产用弯管机
CN111439415A (zh) 一种支撑件
CN217251824U (zh) 一种车架管件高速折弯成型装置
CN215469644U (zh) 一种用于模块化快换夹具的双层单向单夹紧块模块
CN213944577U (zh) 一种精密件的冲压模具
KR100239943B1 (ko) 컷팅 블레이드 절곡홈 가공장치
JP2001018023A (ja) プレス成形型
CN217290100U (zh) 一种多方位组合式液压成型机
CN216027625U (zh) 一种压杆结构及折弯设备
CN219524245U (zh) 一种飞机小型零部件通用装配型架
WO2023029021A1 (zh) 送料子模及翅片模具
CN217617222U (zh) 一种新型扁铁抱箍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