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2613B - 跨坐型機車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機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2613B
TWI732613B TW109122081A TW109122081A TWI732613B TW I732613 B TWI732613 B TW I732613B TW 109122081 A TW109122081 A TW 109122081A TW 109122081 A TW109122081 A TW 109122081A TW I732613 B TWI732613 B TW I7326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accommodating
tube
space
strad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2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2394A (zh
Inventor
白鎮綸
江芷瑜
Original Assignee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22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261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2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261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2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239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跨坐型機車具有置物箱、後車殼、後車管、容置座與電瓶,後車殼連接於後車管,使得後車管位在置物箱與後車殼之間,此外,置物箱、後車殼與後車管三者之間形成容置空間,其中,容置座安裝於後車管,使得容置座位在容置空間的內部,而電瓶設置在容置座的內部,藉此,當容置座安裝於後車管時,後車管位在容置座的下方能以支撐電瓶與容置座兩者的總重量,同時,電瓶組件的側面輪廓位在後車殼的輪廓內部,而導致電瓶組件不會裸露在外,使得後車殼能防止異物撞擊到電瓶,進而電瓶的使用壽命能夠增加。

Description

跨坐型機車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跨坐型機車,特別是一種改變電瓶組件安裝位置的跨坐型機車。
機車具有操作容易、方便停放與機動性高的功效,使得機車是目前最被普及使用的交通工具,而目前市面上的機車皆安裝有電瓶來以提供機車發動時所需要的動力源。
請參閱圖1A與圖1B所示,目前市面上的機車60是將一電瓶61安裝於一車架62的最後端,而當電瓶61安裝於車架62的最後端時,為了避免機車60在向前行駛的過程中導致電瓶61產生晃動而脫離於車架62,電瓶61的下方都會額外加裝一支撐件63以連接於車架62,使得支撐件63能支撐電瓶61的重量以防止電瓶61脫離於車架62。
然而,當將一置物箱64安裝於車架62時,置物箱64為了能同時避開電瓶61與支撐件63,置物箱64的後端部分會朝向置物箱64的內部隆起以形成一位在置物箱64後端的隆起部641,讓電瓶61與支撐件63兩者都能位在隆起部641的正下方,雖然,置物箱64的後端部分設有隆起部641能防止置物箱64與電瓶61兩者相互組裝時產生干涉,但也因為置物箱64的後端部分設有隆起部641而導致置物箱64的內部空間縮小。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改變車架本體與電瓶組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使得電瓶組件(含有電瓶與容置座)安裝於車架本體的後車管時,後車管能位在電瓶組件的正下方以直接支撐電瓶組件的重量,進而後車管與電瓶組件之間就無需額外加裝其他元件,相對能減輕機車本身的重量。
本發明的次要目的在於改變電瓶組件(含有電瓶與容置座)安裝至車架本體的位置,讓電瓶組件能位在置物箱與後車殼之間,使得讓電瓶組件的一部分能位在置物箱的收容凸部內,而電瓶組件的剩餘部分位在後車殼的內部,進而收容凸部的體積能夠縮小以增加置物箱內部的空間。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於將電瓶組件設置在置物箱與後車殼之間,讓電瓶與容置座兩者能被置物箱的收容凸部與後車殼共同圍繞,使得電瓶與容置座兩者不會裸露在外,進而後車殼能防止異物撞擊到電瓶以增加電瓶的使用壽命。
為實現前述目的,本發明有關一種跨坐型車輛,上述跨坐型車輛主要由一置物箱、一車架本體、一後車殼以及一電瓶組件所構成,上述置物箱於一側朝向上述置物箱的內部凸起以形成一收容凸部,其中,上述車架本體組裝於上述置物箱,並具有一位在上述收容凸部下方的後車管。
上述後車殼連接於上述後車管,使得上述後車管位在上述後車殼與收容凸部之間形成一位在上述後車管上方的容置空間,此外,上述電瓶組件具有一電瓶以及一用以容置上述電瓶的容置座,上述容置座連接於上述後車管,使得上述電瓶與容置座兩者整體都位在上述容置空間的內部,進而上述電瓶組件的側面輪廓位在上述後車殼的側面輪廓內部。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收容凸部貫穿形成一輪廓小於上述電瓶的測試孔,上述測試孔連通於上述容置空間,並對位於一設於上述電瓶的電極,使得上述電極透過上述測試孔而能從上述容置空間的內部顯示。
於另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收容凸部貫穿形成一輪廓大於上述電瓶的拆裝孔以連通於上述容置空間,使得上述電瓶透過上述拆裝孔而從上述容置空間移動至上述置物箱的內部。
於前述兩實施例中,上述電瓶組件具有一電瓶以及一用以容置上述電瓶的容置座,上述容置座連接於靠近上述收容凸部的後車管,使得上述電瓶與容置座兩者整體都位在上述容置空間的內部,進而上述收容凸部與靠近上述收容凸部的上述後車殼兩者共同圍繞於上述電瓶組件。
其中,上述底板朝向上述背板的方向傾斜貫穿形成一傾斜安裝孔,上述傾斜安裝孔內部具有一連接於上述後車管的連接件,而上述連接件傾斜於上述底板,則上述背板靠近於上述後車殼,讓上述電瓶安裝空間朝向上述置物箱。
另外,上述電瓶組件進一步在設有一能防止上述電瓶脫離於上述電瓶安裝空間的限位件,上述在上述容置座於遠離上述背板的一側設有一第一限位段,而上述第一限位段的相對兩端設有一連接於上述側板的連接段,使得上述第一限位段能限制上述電瓶進行橫向移動,且上述第一限位段的中央區段設有一位在上述電瓶上方的第二限位段,使得上述第二限位段能限制上述電瓶進行縱向移動。
此外,上述容置空間依據上述後車管而區分為一位在上述收容凸部內的第一空間以及一位在上述後車殼內的第二空間,而上述電瓶組件的一部分容置於上述第一空間的內部以被上述收容凸部遮擋,則上述電瓶組件的剩餘部分容置於上述第二空間的內部以被上述後車殼遮擋。
再者,上述車架本體安裝有一引擎以帶動一位在上述兩後車管下方的後車輪進行轉動,而上述安裝台座遠離於上述後車輪,使得上述安裝台座能靠近於上述引擎以縮短上述安裝台座與引擎之間的距離,其中,上述後車管的上方設有一位在上述容置空間內部的安裝台座,上述安裝台座連接於上述容置座,使得上述電瓶組件透過上述安裝台座而間隔排列於上述後車管,進而確保上述電瓶組件的高度位至高於上述後車管。
本發明的特點在於車架本體的後車管上方連接於電瓶組件,使得電瓶組件(含有電瓶與容置座)安裝於後車管時,後車管位在電瓶組件的正下方以支撐電瓶與容置座兩者的總重量,進而不論是電瓶與後車管之間,還是容置座之間都無需額外加裝其他元件,相對能減輕機車本身的重量。
此外,當電瓶組件安裝於後車管時,整個電瓶組件會位在由後車殼、收容凸部與後車管三者之間共同形成的容置空間內,導致置物箱的收容凸部與後車殼兩者能同時圍繞於電瓶與容置座,使得電瓶組件的側面輪廓位在後車殼的輪廓內部以導致電瓶與容置座兩者不會裸露在外,進而後車殼能防止異物撞擊到電瓶以增加電瓶的使用壽命。
再者,當導致電瓶容置位在容置空間時,電瓶組件的一部分能位在置物箱的收容凸部內,而電瓶組件的剩餘部分位在後車殼的內部,藉此,收容凸部的體積能夠縮小,進而能有效增加置物箱內部的空間。
茲為便於更進一步對本發明之構造、使用及其特徵有更深一層明確、詳實的認識與瞭解,爰舉出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在本圖式中,X軸的兩側是指駕駛者乘坐於機車時的左右兩側,而Y軸是指駕駛者乘坐於機車時的前後兩側,至於Z軸的兩側是指駕駛者乘坐於機車時的上下兩側,進而於本案說明書中,「前」、「後」、「左」、「右」、「上」、「下」等方向性詞彙,是指駕駛者乘坐於機車時所面對的方向。
請參閱圖2與圖3所示,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跨坐型機車1主要由一車架本體10、一置物箱20、一車殼本體30以及一電瓶組件40所構成,車架本體10的前側設置有一頭車管11以組裝一轉向機構(圖未示),並且,車架本體10的後側設置有一能進行轉動的後車輪12,頭車管11連接於兩朝向車架本體10後側延伸形成的腳踏車管13,而兩個腳踏車管13分別位在位在車架本體10的左右兩側,此外,每一個腳踏車管13連接於一位在後車輪12上方的後車管14,使得兩後車管14彼此左右間隔排列,如圖所示,其中一個後車管14位在車架本體10的右側以設為一右後車管141,另一個後車管14位在車架本體10的左側以設為一左後車管142,而右、左後車管141、142兩者共同安裝一能帶動後車輪12進行轉動的引擎15,其中,右後車管141於遠離後車輪12的一側(右後車管141的上側)設有一安裝台座16,而安裝台座16位在引擎15的上方以遠離於後車輪12,使得安裝台座16能靠近於引擎15以縮短安裝台座16與引擎15之間的間隔距離。
如圖2所示,置物箱20位在車架本體10的兩後車管14之間,並同時安裝於車架本體10的兩後車管14,使得置物箱20位在車架本體10的後側,導致置物箱20位在車架本體10的後車輪12上方,其中,置物箱20的內部形成一置物空間21,並且,置物箱20於靠近設有安裝台座16的一側朝向置物空間21凸起以形成一收容凸部22,而收容凸部22位在設有安裝台座16的右後車管141上方,於此實施例中,收容凸部22的頂部貫穿形成一連通於置物空間21的測試孔23,而測試孔23能被一測試蓋板24覆蓋。
車殼本體30具有兩個後車殼31,其中一個後車殼31連接於車架本體10的右後車管141以設為一靠近於安裝台座16的右後車殼311,使得右後車管141位在置物箱20與右後車殼311之間,另一個後車殼31連接於車架本體10的左後車管142以設為一遠離於安裝台座16的左後車殼312,使得左後車管142位在置物箱20與左後車殼312之間,其中,當右後車殼311連接於右後車管141時,右後車殼311、置物箱20的收容凸部22與右後車管141三者之間形成一位在右後車管141上方容置空間S(如圖9所示),而安裝台座16則位在容置空間S的內部。
請參閱圖4與圖5所示,電瓶組件40具有一容置座41、一電瓶42以及一限位件43,容置座41設有一呈現水平排列的底板411,底板411的相對兩側向上延伸形成一呈現垂直排列的側板412,使得兩側板412大致垂直於底板411,而兩側板412之間形成一同時大致垂直於底板411與側板412的背板413,使得底板411、兩側板412與背板413之間共同形成一電瓶安裝空間414,其中,底板411朝向背板413的方向傾斜貫穿形成兩個能連通於電瓶安裝空間414的傾斜安裝孔415,而背板413於遠離電瓶安裝空間414的一側設有一夾線臂416,而夾線臂416與背板413之間形成一夾固空間417。
電瓶42位在容置座41的電瓶安裝空間414內部,並且,電瓶42具有一正電極421與一負電極422,而正、負電極421、422各連接一電線423,如圖6所示,電線423位在夾固空間417的內部,使得夾線臂416與背板413兩者共同夾固於電線423,再請參閱圖4與圖5所示,限位件43用以防止電瓶42脫離於容置座41的電瓶安裝空間414,於此實施例中,限位件43具有一第一限位段431,第一限位段431的相對兩端各形成一連接段432,而每一個連接段432一對一連接於容置座41其中一個側板412,此外,第一限位段431的中央區段朝向遠離於底板411的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二限位段433,其中,當一個連接段432一對一連接於其中一個側板412時,第一限位段431位在容置座41於遠離背板413的一側,使得第一限位段431間隔排列於容置座41的背板413,進而第一限位段431能限制電瓶42進行橫向移動,導致電瓶42無法遠離於背板413,同時,第二限位段433位在容置座41於遠離底板411的一側,使得第二限位段433位在電瓶42的上方,進而第二限位段433能限制電瓶42進行縱向移動,導致電瓶42無法遠離於底板411。
請參閱圖7、圖8與圖9所示,電瓶組件40的容置座41透過一連接件50穿過於容置座41的傾斜安裝孔415來連接於車架本體10的安裝台座16,使得整個電瓶組件40都位在容置空間S的內部以位在車架本體10的安裝台座16上方,進而整個電瓶組件40位在置物箱20的右側,而當電瓶組件40整體都位在容置空間S的內部時,置物箱20的收容凸部22與車殼本體30的右後車殼311兩者共同圍繞於電瓶組件40,此時,容置座41的底板411接觸於車架本體10的安裝台座16,使得底板411位在車架本體10的右後車管141上方,進而整個電瓶組件40透過安裝台座16而間隔排列於右後車管141,致使能確保電瓶組件40的高度位置高於右後車管141,進而由圖2的視角可知,電瓶組件40的側面輪廓40a會位在右後車殼311的側面輪廓311a內部,導致電瓶組件40不會外凸於右後車殼311。
如圖8與圖9所示,當電瓶組件40整體都位在容置空間S的內部,容置座41的背板413靠近於車殼本體30的右後車殼311,連帶使容置座41的夾線臂416面向於右後車殼311,同時使容置座41的電瓶安裝空間414朝向置物箱20,於此實施例中,容置空間S依據車架本體10的右後車管141而區分為一位在收容凸部22內的第一空間S1以及一位在右後車殼311內的第二空間S2,其中,電瓶組件40的一部分容置於第一空間S1的內部以被收容凸部22遮擋,則電瓶組件40的剩餘部分容置於第二空間S2的內部以被右後車殼311遮擋,而當電瓶組件40的一部分位於第一空間S1的內部時,電瓶42的正電極421對位於收容凸部22的測試孔23,使得正電極421透過測試孔23而能從容置空間S的內部顯示,進而維修人員能透過測試孔23來檢測電瓶42是否損壞。
請參閱圖10所示,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差別在於置物箱20的收容凸部22,而車架本體10、車殼本體30與電瓶組件40三者都相同於第一較佳實施例,進而於此實施例中將不再重複描述。
為了清楚顯示第二較佳實施例與第一較佳實施例之間的差異,而在圖10中省略繪製車架本體10、車殼本體30與電瓶組件40,如圖所示,置物箱20的收容凸部22形成一連接於容置空間S的拆裝孔25,拆裝孔25的輪廓大於電瓶組件40的電瓶42,使得電瓶42透過拆裝孔25而從容置空間S移動至置物箱20的置物空間21,進而維修人員能透過拆裝孔25來更換新的電瓶42,其中,拆裝孔25能被一拆裝蓋板26覆蓋。
以上所舉實施例,僅為方便說明本發明並非加以限制,在不離本發明範疇,熟悉此一行業技藝人士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所作之各種簡易變形與修飾,均仍應含括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
1:跨坐型機車 10:車架本體 11:頭車管 12:後車輪 13:腳踏車管 14:後車管 141:右後車管 142:左後車管 15:引擎 16:安裝台座 20:置物箱 21:置物空間 22:收容凸部 23:測試孔 24:測試蓋板 25:拆裝孔 26:拆裝蓋板 30:車殼本體 31:後車殼 311:右後車殼 311a:側面輪廓 312:左後車殼 40:電瓶組件 40a:側面輪廓 41:容置座 411:底板 412:側板 413:背板 414:電瓶安裝空間 415:傾斜安裝孔 416:夾線臂 417:夾固空間 42:電瓶 421:正電極 422:負電極 423:電線 43:限位件 431:第一限位段 432:連接段 433:第二限位段 50:連接件 S:容置空間 S1:第一空間 S2:第二空間 60:機車 61:電瓶 62:車架 63:支撐件 64:置物箱 641:隆起部
圖1A為習知機車將電瓶安裝於車後最後端的示意圖; 圖1B為習知機車將置物箱安裝於車架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跨座型機車於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3為本發明跨坐型機車於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4為電瓶組件的立體圖; 圖5為車架本體與電瓶組件之間的分解圖; 圖6為夾線臂夾固於電線的示意圖; 圖7為電瓶組件的剖視圖; 圖8與圖9為電瓶組件位在容置空間的示意圖;以及 圖10為本發明跨座型機車於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1:跨坐型機車
10:車架本體
11:頭車管
13:腳踏車管
14:後車管
141:右後車管
142:左後車管
20:置物箱
21:置物空間
22:收容凸部
23:測試孔
24:測試蓋板
30:車殼本體
31:後車殼
311:右後車殼
312:左後車殼
40:電瓶組件

Claims (9)

  1. 一種跨坐型機車,包含:一置物箱,於一側朝向上述置物箱的內部凸起以形成一收容凸部;一車架本體,組裝於上述置物箱,並具有一位在上述收容凸部下方的後車管;一後車殼,連接於上述後車管,使得上述後車管位在上述後車殼與收容凸部之間形成一位在上述後車管上方的容置空間;以及一電瓶組件,具有一電瓶以及一用以容置上述電瓶的容置座,上述容置座連接於上述後車管,使得上述電瓶與容置座兩者整體都位在上述容置空間的內部,進而上述電瓶組件的側面輪廓位在上述後車殼的側面輪廓內部;其中,上述容置空間依據上述後車管而區分為一位在上述收容凸部內的第一空間以及一位在上述後車殼內的第二空間,而上述電瓶組件的一部分容置於上述第一空間的內部以被上述收容凸部遮擋,則上述電瓶組件的剩餘部分容置於上述第二空間的內部以被上述後車殼遮擋。
  2. 如請求項1所述跨坐型機車,其中,上述容置座具有一位在上述後車管上方的底板以及一大致垂直於上述底板的背板,上述底板的相對兩側分別設有一成形於上述背板的側板,使得上述底板、背板與兩側板之間共同形成一容置上述電瓶的電瓶安裝空間,而上述背板於相對上述電瓶安裝空間的一側設有一夾線臂以夾固一連接於上述電瓶的電線。
  3. 如請求項2所述跨坐型機車,其中,上述底板朝向上述背板的方向傾斜貫穿形成一傾斜安裝孔,上述傾斜安裝孔內部具有一連接於上述後車管的連接件,而上述連接件傾斜於上述底板。
  4. 如請求項2所述跨坐型機車,其中,上述背板靠近於上述後車殼,讓上述電瓶安裝空間朝向上述置物箱。
  5. 如請求項2所述跨坐型機車,其中,上述電瓶組件進一步設有一能防止上述電瓶脫離於上述電瓶安裝空間的限位件,上述限位件在上述容置座於遠離上述背板的一側設有一第一限位段,而上述第一限位段的相對兩端設有一連接於上述側板的連接段,使得上述第一限位段能限制上述電瓶進行橫向移動,且上述第一限位段的中央區段設有一位在上述電瓶上方的第二限位段,使得上述第二限位段能限制上述電瓶進行縱向移動。
  6. 如請求項1所述跨坐型機車,其中,上述收容凸部貫穿形成一輪廓小於上述電瓶的測試孔,上述測試孔連通於上述容置空間,並對位於一設於上述電瓶的電極,使得上述電極透過上述測試孔而能從上述容置空間的內部顯示。
  7. 如請求項1所述跨坐型機車,其中,上述收容凸部貫穿形成一輪廓大於上述電瓶的拆裝孔以連通於上述容置空間,使得上述電瓶透過上述拆裝孔而從上述容置空間移動至上述置物箱的內部。
  8. 如請求項1所述跨坐型機車,其中,上述後車管的上方設有一位在上述容置空間內部的安裝台座,上述安裝台座連接於上述容置座,使得上述電瓶組件透過上述安裝台座而間隔排列於上述後車管,進而確保上述電瓶組件的高度位至高於上述後車管。
  9. 如請求項8所述跨坐型機車,其中,上述車架本體安裝有一引擎以帶動一位在上述兩後車管下方的後車輪進行轉動,而上述安裝台座遠離於 上述後車輪,使得上述安裝台座能靠近於上述引擎以縮短上述安裝台座與引擎之間的距離。
TW109122081A 2020-06-30 2020-06-30 跨坐型機車 TWI732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2081A TWI732613B (zh) 2020-06-30 2020-06-30 跨坐型機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2081A TWI732613B (zh) 2020-06-30 2020-06-30 跨坐型機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2613B true TWI732613B (zh) 2021-07-01
TW202202394A TW202202394A (zh) 2022-01-16

Family

ID=77911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2081A TWI732613B (zh) 2020-06-30 2020-06-30 跨坐型機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261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33967A1 (ja) * 2009-09-15 2011-03-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二輪車
CN102582409A (zh) * 2012-03-28 2012-07-18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安装电瓶及炭罐的支架组件
CN204253227U (zh) * 2014-07-18 2015-04-08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摩托车空滤器及安装结构总成
TW201713530A (zh) * 2015-10-15 2017-04-16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機車啓動繼電器配置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33967A1 (ja) * 2009-09-15 2011-03-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二輪車
CN102582409A (zh) * 2012-03-28 2012-07-18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安装电瓶及炭罐的支架组件
CN204253227U (zh) * 2014-07-18 2015-04-08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摩托车空滤器及安装结构总成
TW201713530A (zh) * 2015-10-15 2017-04-16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機車啓動繼電器配置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2394A (zh) 2022-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2866B2 (en) Two-wheeled vehicle
CN102556237B (zh) 电动摩托车
US7475748B2 (en) Rear structure of all terrain vehicle
WO2014054204A1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WO2013098890A1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TWI732613B (zh) 跨坐型機車
US9623918B2 (en) Industrial vehicle
JPWO2004071858A1 (ja) 車両用フレーム組立体及びその組立体を有する車両
JP2008025207A (ja) ホイールローダの燃料タンク配設構造
JP2021030883A (ja) 鞍乗型車両
CN213008548U (zh) 摩托车
US10703152B2 (en) Single wheel swing arm with trough
JPWO2018159014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メーター取付構造
JPWO2014054204A1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CN110829091A (zh) 一种悬浮活动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15552513U (zh) 悬置总成及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11196099U (zh)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车辆牌照安装结构
US11884103B2 (en) Spring support device and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CN210047429U (zh) 一种汽车驱动电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
CN216842702U (zh) 一种新型导向轮组
CN216131010U (zh) 发动机总成及三轮车
WO2023124808A1 (zh) 摩托车
CN220199498U (zh) 摩托车
CN103129669B (zh) 骑乘型车辆
CN217260304U (zh) 一种连接机构以及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