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2343B - 半導體結構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2343B
TWI732343B TW108141504A TW108141504A TWI732343B TW I732343 B TWI732343 B TW I732343B TW 108141504 A TW108141504 A TW 108141504A TW 108141504 A TW108141504 A TW 108141504A TW I732343 B TWI732343 B TW I73234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layer
gate
source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gat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1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1688A (zh
Inventor
林鑫成
周政偉
Original Assignee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1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234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1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1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2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2343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Junction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AREA)

Abstract

一種半導體結構,包含:基底、於基底上之閘極結構、以及於此閘極結構之兩側的源極結構及汲極結構。此閘極結構包含設置於基底上的閘極電極以及於閘極電極上的閘極金屬層。此閘極金屬層至少具有一缺口,且缺口露出下方的閘極電極。此源極結構之電位與閘極結構之電位不同。

Description

半導體結構
本發明是關於半導體結構,特別是關於具有閘極場板之半導體結構。
氮化鎵系(GaN-based)半導體材料具有許多優秀的材料特性,例如高抗熱性、寬能隙(band-gap)、高電子飽和速率。因此,氮化鎵系半導體材料適合應用於高速與高溫的操作環境。近年來,氮化鎵系半導體材料已廣泛地應用於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元件、高頻率元件,例如具有異質界面結構的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HEMT)。
隨著氮化鎵系半導體材料的發展,這些使用氮化鎵系半導體材料的半導體裝置應用於更嚴苛工作環境中,例如更高頻、更高溫或更高電壓。因此,具有氮化鎵系半導體材料的半導體裝置仍需進一步改善來克服所面臨的挑戰。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半導體結構,包含:基底、於基底上之閘極結構、以及於基底上且於閘極結構之兩側的源極結構及汲極結構。閘極結構包含於基底上的閘極電極以及於閘極電極上的閘極金屬層。其中閘極金屬層至少具有一缺口,且缺口露出下方的前述閘極電極。源極結構之電位與閘極結構之電位不同。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另提供一種半導體結構,包含:基底、於基底上之閘極結構、以及於基底上且於閘極結構之兩側的源極結構及汲極結構。閘極結構包含於基底上的閘極電極以及於閘極電極上的閘極金屬層。在閘極電極和閘極金屬層投影到基底的上視圖中,閘極金屬層包括U型形狀(U shape)且與閘極電極部分重疊。
以下提供了各種不同的實施例或範例,用於實施所提供的半導體結構之不同元件。敘述中若提及第一部件形成於第二部件之上,可能包含形成第一和第二部件直接接觸的實施例,也可能包含額外的部件形成於第一和第二部件之間,使得第一和第二部件不直接接觸的實施例。另外,本發明實施例可能在許多範例中使用重複的元件符號。這些重複僅是為了簡化和清楚的目的,而非代表所討論各種實施例及/或配置之間有特定的關係。
再者,空間上的相關用語,例如「上方的」、「下 方的」、「在……上方」、「在……下方」及類似的用詞,除了包含圖式繪示的方位外,也包含使用或操作中的裝置的不同方位。當裝置被轉向至其他方位時(旋轉90度或其他方位),則在此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可同樣依旋轉後的方位來解讀。
在此,「約」、「大約」、「大抵」之用語通常表示在一給定值或範圍的20%之內,較佳是10%之內,且更佳是5%之內,或3%之內,或2%之內,或1%之內,或0.5%之內。應注意的是,說明書中所提供的數量為大約的數量,亦即在沒有特定說明「約」、「大約」、「大抵」的情況下,仍可隱含「約」、「大約」、「大抵」之含義。
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半導體結構是藉由閘極金屬層沿著汲極結構的方向延伸且作為閘極場板(gate field plate),來降低閘極結構遭受高電場的風險,並且使閘極場板具有至少一缺口以有效降低閘極至汲極電容(Cgd)及閘極至源極電容(Cgs),進而減少開關損失(switch loss),也同時減少快速切換時的誤動作。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之半導體結構除了能夠降低輸入電容(Cgs+Cgd),更能有效降低開關損失,進而提升半導體結構的效能。
第1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例示性半導體結構的部分透視立體圖。如第1圖所示,半導體結構100包含於基底102上的化合物半導體層110、於化合物半導體層110上的介電層120以及介電層130。半導體結構100更包含於化合物半導體層110上的閘極結構150、以及於閘極結構的兩側的源極結構140與汲極結構160。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底102可為摻雜的(例如以p型或 n型摻雜物進行摻雜)或未摻雜的半導體基底,例如矽基底、矽鍺基底、砷化鎵基底或類似的半導體基底。在一些實施例中,基底102可以是半導體位於絕緣體之上的基底,例如絕緣層上覆矽(silicon on insulator,SOI)基底。在其他實施例中,基底102可為陶瓷基底,例如氮化鋁(AlN)基底、碳化矽(SiC)基底、氧化鋁基底(Al2O3)(或稱為藍寶石(Sapphire)基底)或其他類似的基底。
在一些實施例中,化合物半導體層110包含緩衝層112、於緩衝層112上的通道層114、以及於通道層114上的阻障層116。緩衝層112可減緩後續形成於緩衝層112上的通道層114的應變(strain),以防止缺陷形成於上方的通道層114中。應變是由通道層114與基底102不匹配造成。在一些實施例中,緩衝層112的材料可以是AlN、GaN、AlxGa1-xN(其中0<x<1)、前述之組合、或其他類似的材料。緩衝層112可由磊晶成長製程形成,例如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氫化物氣相磊晶法(hydride vapor phase epitaxy,HVPE)、分子束磊晶法(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前述之組合、或類似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第1圖所示的實施例中緩衝層112為單層結構,但緩衝層112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是多層結構(未繪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二維電子氣(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2DEG)(未繪示)形成於通道層114與阻障層116之間的異質界面上。如第1圖所示之半導體結構100是利用二維電子氣(2DEG)作為導電載子的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HEMT)。在一些實施例中,通道層114可為 氮化鎵(GaN)層,而形成於通道層114上之阻障層116可為氮化鎵鋁(AlGaN)層,其中氮化鎵層與氮化鎵鋁層可具有摻雜物(例如n型摻雜物或p型摻雜物)或不具有摻雜物。通道層114與阻障層116皆可由磊晶成長製程形成,例如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OCVD)、氫化物氣相磊晶法(HVPE)、分子束磊晶法(MBE)、前述之組合或其他類似的方法。
繼續參照第1圖,接著,以沉積製程與圖案化製程在化合物半導體層110上形成介電層120、130、閘極結構150、以及於閘極結構150之兩側的源極結構140與汲極結構160。
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結構150包含閘極電極152以及與閘極電極152電性連接之閘極金屬層154。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電極152設置於阻障層116上並埋置於介電層120中,而閘極金屬層154設置於介電層120之上並由介電層130所覆蓋。在其他實施例中,閘極電極152與阻障層116之間可包含可選的(optional)摻雜化合物半導體層156,其細節將在後續進一步描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源極結構140包含源極電極142、源極接觸件144、以及源極金屬層146。在一些實施例中,源極電極142埋置於介電層120中,而源極金屬層146設置於介電層130上,其中源極電極142與源極金屬層146藉由埋置於介電層130中的源極接觸件144電性連接。與源極電極142電性連接之源極金屬層146之電位不同於與閘極電極152電性連接之閘極金屬層154之電位。在此實施例中,源極金屬層146藉由沿著汲極結構的方向延伸且作為源極場板(source field plate),來降低電場強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汲極結構160包含汲極電極162、 汲極接觸件164、以及汲極金屬層166。在一些實施例中,汲極電極162埋置於介電層120中,而汲極金屬層166設置於介電層130上,其中汲極電極162與汲極金屬層166藉由埋置於介電層130中的汲極接觸件164電性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於閘極電極152之兩側的源極電極142與汲極電極162皆穿過阻障層116而與通道層114接觸。
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電極152的材料可為導電材料,例如金屬、金屬氮化物或半導體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可為金(Au)、鎳(Ni)、鉑(Pt)、鈀(Pd)、銥(Ir)、鈦(Ti)、鉻(Cr)、鎢(W)、鋁(Al)、銅(Cu)、類似材料、前述之組合或前述之多層結構。半導體材料可為多晶矽或多晶鍺。上述的導電材料可藉由例如化學氣相沉積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濺鍍(sputtering)、電阻加熱蒸鍍法、電子束蒸鍍法、或其它合適的沉積方式形成於阻障層116上,再經由圖案化製程來形成閘極電極152。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形成閘極電極152之前,可先形成摻雜化合物半導體層156於阻障層116上,才接續將閘極電極152形成在摻雜化合物半導體層156上。藉由設置摻雜化合物半導體層156於閘極電極152與阻障層116之間可抑制閘極電極152下方的二維電子氣(2DEG)之產生,以達成半導體結構100之常關狀態。在一些實施例中,摻雜化合物半導體層156的材料可以是以p型摻雜或n型摻雜的氮化鎵(GaN)。形成摻雜化合物半導體層156的步驟可包含藉由磊晶成長與回蝕刻製程,以將其形成在對應於預定形成閘極電極152的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於閘極電極152之兩側的源極電極142與汲極電極162之材料可選自用於形成閘極電極152的材料。並且,閘極電極152以及在其兩側的源極電極142與汲極電極162可在同一道製程中形成,故在此不再贅述。在其他實施例中,閘極電極152與在其兩側的源極電極142與汲極電極162可在不同道製程中形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金屬層154、源極接觸件144、源極金屬層146、汲極接觸件164、及汲極金屬層166可藉由沉積製程與圖案化製程所形成,其材料包含導電材料,例如鋁(Al)、銅(Cu)、鎢(W)、鈦(Ti)、鉭(Ta)、氮化鈦(titanium nitride,TiN)、氮化鉭(tantalum nitride,TaN)、矽化鎳(nickel silicide,NiSi)、矽化鈷(cobalt silicide,CoSi)、碳化鉭(tantulum carbide,TaC)、矽氮化鉭(tantulum silicide nitride,TaSiN)、碳氮化鉭(tantalum carbide nitride,TaCN)、鋁化鈦(titanium aluminide,TiAl),鋁氮化鈦(titanium aluminide nitride,TiAlN)、金屬氧化物、金屬合金、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或前述之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層120、130可分別包含一或多種單層或多層介電材料,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四乙氧基矽烷(tetraethoxysilane,TEOS)、磷矽玻璃(phosphosilicate glass,PSG)、硼磷矽酸鹽玻璃(borophosphosilicate glass,BPSG)、低介電常數介電材料、及/或其他適合的介電材料。低介電常數介電材料可包含但不限於氟化矽玻璃(fluorinated silica glass,FSG)、氫倍半矽氧烷(hydrogen silsesquioxane,HSQ)、摻雜碳的氧化矽、非晶質氟化碳(fluorinated carbon)、聚對二甲苯(parylene)、苯並環丁烯(bis-benzocyclobutenes,BCB)、或聚醯亞胺(polyimide)。舉例而言,可使用旋轉塗佈製程(spin coating)、化學氣相沉積(CVD)、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高密度電漿化學氣相沉積(high density plasma CVD,HDPCVD)、其他合適的方法或前述之組合以形成介電層120、130。
繼續參照第1圖,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半導體結構100具有長度方向X、寬度方向Y、高度方向Z。在本實施例中,定義朝向源極結構的方向為-Y方向,而朝向汲極結構的方向為+Y方向。
繼續參照第1圖,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閘極金屬層154具有缺口(notch)155,並且露出下方的閘極電極152,以改善開關速度。易言之,介電層130會穿過閘極金屬層154的缺口並直接接觸閘極電極152。相較於對比實施例的閘極金屬層沒有缺口,本發明實施例中覆蓋閘極金屬層的介電層會穿過閘極金屬層與閘極電極接觸。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上視圖觀之,缺口155可以朝向源極結構的方向(-Y方向),以同時降低閘極至源極電容(Cgs)與閘極至汲極電容(Cgd)。
相較於對比實施例的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HEMT)元件,其將場板結構設置於半導體裝置的高電場區,以降低高電場區的峰值電場(peak electric field)。其中一種場板是連接至源極 的場板(即源極場板),而另一種場板是連接至閘極的場板(即閘極場板),皆可降低閘極在汲極側上的電場強度。然而,場板結構的配置卻使得閘極至汲極電容(Cgd)以及閘極至源極電容(Cgs)大幅上升,造成嚴重的開關損耗(switching loss)。
因此,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可藉由將閘極金屬層154挖出至少一缺口155,來降低源極場板(源極金屬層146)對於閘極場板(閘極金屬層154)的覆蓋程度,以降低閘極至源極電容(Cgs),同時也降低閘極場板對於形成於通道層114與阻障層116之間的二維電子氣(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2DEG)(未繪示)的覆蓋程度,也降低閘極至汲極電容(Cgd)。在減少輸入電容(Cgs+Cgd)的同時,提升了開關速度,亦減少開關損失(switch loss)。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之源極金屬層146對於閘極金屬層154的覆蓋程度僅為例示性的,其可依據實際的產品設計與所需的開關速度來進行調整。
現在參照第2圖。第2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例示性部分半導體結構的立體圖。第2圖僅繪示出閘極電極152與閘極金屬層154的立體圖,並且也適用第1圖的X、Y、Z方向,以便於描述其相對位置。閘極金屬層154具有厚度T1(位於Z方向上)、最大寬度WGM1、最小寬度WGM2(位於Y方向上)以及於缺口155兩側的長度L(位於X方向上)。缺口155具有寬度WN(位於Y方向上),而閘極電極152具有寬度WG(位於Y方向上)。
在一實施例中,閘極金屬層154的最小寬度WGM2大於或等於閘極金屬層154的最大寬度WGM1與閘極電極152的寬度WG之差。也就是說,缺口155的寬度WN小於或等於閘極電極152 的寬度WG。例如,閘極電極152的寬度WG為1μm,而缺口155的寬度WN可以為1μm、0.5μm、或者0.2μm。在缺口的寬度WN大於閘極電極的寬度WG的情況下,容易造成崩潰電壓下降。
在一實施例中,缺口155的兩側的閘極金屬層154的長度L大於或等於閘極金屬層154的厚度T1的五倍。例如,閘極金屬層154的厚度T1為0.2μm,而閘極金屬層154的長度L可以為1μm、1.5μm、或者2μm。在缺口155的兩側的閘極金屬層154的長度L小於閘極金屬層154的厚度T1的五倍的情況下,容易造成元件崩潰。
應理解的是,為了簡明地描述本發明實施例及凸顯其技術特徵,並未將第1圖所示的半導體結構100的所有元件繪示於第2圖中。
第3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對應於第1圖所示之半導體結構的部分投影上視圖。第3圖亦適用第1圖中的座標,然而第3圖為平面圖,因此只具有X方向與Y方向。在閘極電極152與閘極金屬層154投影到基底102的上視圖中,閘極金屬層154為U型,且閘極金屬層154與閘極電極152部分重疊,如第3圖所示。閘極金屬層154與閘極電極152的重疊面積,可以佔閘極電極152的面積的約10%、約30%、約50%、約70%,以在降低電場強度的同時,降低輸入電容(Cgs+Cgd)。
繼續參照第3圖。在一些實施例中,缺口155露出閘極電極152的一側,且缺口155與閘極電極152的另一側對齊(align),也就是說,此時缺口的寬度WN與閘極電極的寬度WG相同,且缺口朝向-Y方向。在一些實施例中,缺口155的兩側的閘極 金屬層154的形狀可以相同,也就是說,此時相對於閘極金屬層154於長度方向(位於X方向上)的中線,閘極金屬層154是對稱的。在一些實施例中,缺口155的兩側的閘極金屬層的輪廓154a可以具有矩形輪廓,也就是說,缺口155可以為矩形。在第3圖所示的實施例中,可依據實際的產品設計與所需的開關速度來調整缺口的寬度WN,使得缺口所露出的閘極電極的面積有所不同。
第4-11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繪示出半導體結構的部分投影上視圖。第4-11圖亦適用第3圖中的座標,具有X方向與Y方向(未繪示)。在閘極電極152與閘極金屬層154投影到基底102的上視圖中,閘極金屬層154可以具有兩個缺口155,如第4圖所示,或是四個缺口155,如第5圖所示。閘極金屬層154也可以為梳子形狀(comb shape),如第5圖所示。應注意的是,雖然於第4圖和第5圖中僅繪示有限數量的缺口,但可依實際需求改良,並且不以此為限。
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金屬層154的多個缺口155,彼此的形狀與尺寸可以相同,如第4圖所示,也可以不同,如第6圖所示。亦即,可依據實際情況調整缺口大小,來調整開關速度。詳細而言,當缺口於寬度方向的尺寸越大,由於輸入電容(Cgs+Cgd)的降低,開關速度越快。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閘極電極152上的缺口155的兩側的閘極金屬層154可以具有弧形輪廓或梯形輪廓,如第7圖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缺口155可以為三角形,如第8圖所示,缺口155也可以為梯形,如第9圖所示。由於缺口所露出的閘極電極的面積和形狀,進而影響缺口兩側的閘極金屬層的形狀和面積,因此可以 依據實際產品設計與所需的開關速度來進行調整。
在一些實施例中,缺口155可以沿著閘極電極呈線性變化,也就是說,閘極金屬層的寬度可以沿著閘極電極的延伸方向呈線性變化,如第9圖所示,使得在半導體結構中不同之電子流動方向上,閘極金屬層的寬度有所不同,在降低Cgd同時抑制閘極電阻(gate resistance,Rg)的過度上升,進而提升元件的開關速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缺口155的兩側的部分閘極金屬層154超出閘極電極152,如第10圖所示。缺口的兩側的閘極金屬層超出閘極電極的的面積,可以是與閘極電極重疊的閘極金屬層的面積的1倍。可以調整超出閘極電極的閘極金屬層的面積,來達到所需的開關速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缺口155露出閘極電極152的一側,且缺口155覆蓋閘極電極152的另一側,也就是說,此時缺口155的寬度小於閘極電極152的寬度,如第11圖所示,在降低Cgd同時抑制閘極電阻(Rg)的過度上升,進而提升元件的開關速度。
應理解的是,為了簡明地描述本發明實施例及凸顯其技術特徵,並未將第1圖所示的半導體結構100的所有元件繪示於第3-11圖中。
第12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對應於第1圖所示之半導體結構的A-A’線段剖面圖。第12圖亦適用第1圖中的座標,然而第12圖為平面圖,因此只具有Y與Z方向。在第12圖所示的實施例中,源極金屬層146往汲極結構160延伸(+Y方向),且源極金屬層146超出閘極金屬層154,以優化電場分布並且有效降低閘極電極在汲極側上的電場強度。
請搭配參照第13-15圖。第13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繪示出例示性半導體結構的部分透視立體圖,而第14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繪示出對應於第13圖所示之半導體結構的B-B’線段剖面圖。另外,第15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繪示出半導體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第13圖亦適用第1圖的X、Y、Z方向,而第14及15圖亦適用第12圖的Y、Z方向,以便於描述其相對位置。
第13圖中所繪示的半導體結構200大抵上相似於第1圖的半導體結構100,其差異在於半導體結構200中的源極金屬層146具有開口147,以進一步降低閘極至源極電容(Cgs)。在第14和15圖所示的剖面圖中,源極金屬層146中的開口147具有寬度WO1,閘極電極152具有寬度WG,閘極金屬層154具有寬度WGM2。
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於閘極電極152朝向汲極結構160(+Y方向)的一側與閘極金屬層154朝向源極結構140(-Y方向)的一側鄰接,因此開口147的寬度可以小於閘極電極152的寬度WG與閘極金屬層154的寬度WGM2之和,如第14圖所示。在此實施例中,源極金屬層146與閘極金屬層154與閘極電極152在基底102上的投影為源極金屬層146分別與閘極金屬層154及閘極電極152皆有部分重疊。在其他實施例中,開口147的寬度也可以大於閘極電極152的寬度WG與閘極金屬層154的寬度WGM2之和(未繪示)。
由於閘極金屬層154的缺口155暴露出閘極電極152,降低了源極至閘極的電容(Cgs),而源極金屬層146的開口147更進一步減少源極金屬層146與閘極結構150的覆蓋面積,因此可再 進一步降低源極至閘極的電容(Cgs)以調整開關速度。
在其他的實施例中,開口147的寬度WO1可以等於閘極電極152的寬度WG與閘極金屬層154的寬度WGM2之和,如第15圖所示。在此實施例中,開口147的兩側基本上對齊閘極金屬層154朝向汲極結構160(+Y方向)的一側與閘極電極152朝向源極結構140(-Y方向)之一側。亦即,源極金屬層146與閘極金屬層154與閘極電極152在基底102上的投影為開口147與閘極金屬層154以及閘極電極152對齊(align),以更進一步降低閘極至源極電容(Cgs)。
可藉由於源極金屬層上設置開口,並且依實際需求調整開口之尺寸,再進一步降低源極至閘極的電容(Cgs)以調整開關速度。
第16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繪示出例示性半導體結構的部分透視立體圖。第16圖亦適用第1圖的X、Y、Z方向,以便於描述其相對位置。
第16圖中所繪示的半導體結構300大抵上相似於第1圖的半導體結構100,其差異在於半導體結構300中更包含額外的源極金屬層148。具體而言,半導體結構300更包含於源極金屬層146與介電層130上的介電層170,以及於介電層170上的源極金屬層148。
在一些實施例中,源極金屬層148可作為額外的源極場板,並且藉由源極接觸件144與源極電極142及源極金屬層146電性連接。與源極電極142電性連接之源極金屬層146、148之電位不同於與閘極電極152電性連接之閘極金屬層154之電位。在此實施例中,閘極電極152朝向汲極結構160(+Y方向)的一側與閘極金屬層 154朝向源極結構140(-Y方向)的一側鄰接,且額外的源極金屬層148之寬度大於源極金屬層146之寬度,也就是說,額外的源極金屬層148可完全覆蓋源極金屬層146。
由於閘極金屬層154的缺口155暴露出閘極電極152,降低了源極至閘極的電容(Cgs),而額外的源極金屬層148更進一步減少電場強度,因此可在降低輸入電容(Cgs+Cgd)的情況下,降低閘極結構遭受高電場的風險。
在其他的實施例中,額外的源極金屬層148之寬度可小於源極金屬層146之寬度(未繪示),也可等於源極金屬層146之寬度(未繪示)。可藉由設置額外的源極金屬層,降低電場強度並降低輸入電容。應注意的是,雖然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僅繪示額外的一層源極金屬層148,然其數量及尺寸可依據實際的產品設計與所需的開關速度來進行調整,並不以此為限。
請搭配參照第17和18圖。第17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繪示出例示性半導體結構的部分透視立體圖,而第18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繪示出對應於第17圖所示之半導體結構的C-C’線段剖面圖。第17圖亦適用第1圖的X、Y、Z方向,而第18圖亦適用第12圖的Y、Z方向,以便於描述其相對位置。
第17圖中所繪示的半導體結構400大抵上相似於第1圖的半導體100,其差異在於半導體結構400中源極金屬層146具有開口147且額外的源極金屬層148也具有開口149,以更進一步降低閘極至源極電容(Cgs)。具體而言,半導體結構400包含具有開口147的源極金屬層146、設置於源極金屬層146與介電層130上的介電層170、以及設置於介電層170上且具有開口149的 源極金屬層148。在第18圖所示的剖面圖中,源極金屬層146中開口147具有寬度WO1,額外的源極金屬層148中的開口149具有寬度WO2,而閘極電極152具有寬度WG,閘極金屬層154具有寬度WGM2。
在一些實施例中,開口149的寬度WO2可以小於開口147的寬度WO1,如第18圖所示。在此實施例中,閘極電極152朝向汲極結構160的一側與閘極金屬層154朝向源極結構140的一側鄰接,且源極金屬層146與額外的源極金屬層148在基底102上的投影為完全重疊。關於閘極電極152與閘極金屬層154的描述類似如第13-15圖所述,在此不多加贅述。
由於閘極金屬層154的缺口155暴露出閘極電極152,降低了源極至閘極的電容(Cgs),而具有開口147的源極金屬層146,更進一步降低了源極至閘極的電容(Cgs),且具有開口149的額外的源極金屬層148更進一步減少電場強度及降低源極至閘極的電容(Cgs),因此可在降低輸入電容(Cgs+Cgd)的情況下,同時降低閘極結構遭受高電場的風險。
可藉由於源極金屬層上設置開口,並且再設置額外的源極金屬層,也同時將額外的源極金屬層上設置開口,以更進一步降低電場強度。應注意的是,雖然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僅繪示具有開口147的源極金屬層146以及具有開口149的一層源極金屬層148,然源極金屬層的數量及尺寸以及源極金屬層中開口的數量及尺寸,皆可依據實際的產品設計與所需的開關速度來進行調整,並不以此為限。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之半導體結 構中,閘極金屬層的缺口數量及尺寸,源極金屬層之數量及尺寸,以及源極金屬層所包含之位於閘極金屬層與閘極電極上方的開口數量、尺寸、以及形狀並不侷限於上述實施例。舉例而言,各種多邊形(例如五邊形、六邊形、或八邊形等)、圓形、或具有不規則之弧形輪廓的缺口或/及開口亦可應用於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之半導體結構中。根據實際的產品設計與所需的開關速度,可將上述不同實施例中所描述之缺口或/及開口數量、尺寸、以及形狀整合於單一半導體結構中,以調整作為源極場板之源極金屬層對於作為閘極場板之閘極金屬層的覆蓋程度以及作為閘極場板之閘極金屬層對於二維電子氣(2DEG)的覆蓋程度。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半導體結構除了能藉由閘極場板來降低閘極結構遭受高電場的風險,以及藉由源極場板來優化電場分布、降低閘極至汲極電容(Cgd),更可藉由在閘極金屬層形成缺口來調整源極場板對於閘極場板的覆蓋程度以及閘極場板對於二維電子氣(2DEG)的覆蓋程度,以同時降低閘極至源極電容(Cgs)與閘極至汲極電容(Cgd),進而達成減少開關損失(switch loss)的目的。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之半導體結構除了具有崩潰電壓(breakdown voltage)與輸入電容(Cgs+Cgd)之間的良好平衡,更能有效降低開關損失,進而提升半導體結構的效能。
以上概述數個實施例,以便在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更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觀點。在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該理解,他們能以本發明實施例為基礎,設計或修改其他製程和結構,以達到與在此介紹的實施例相同之目的及/或優勢。在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也應該 理解到,此類等效的製程和結構並無悖離本發明的精神與範圍,且他們能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下,做各式各樣的改變、取代和替換。
100、200、300、400:半導體結構
102:基底
110:化合物半導體層
112:緩衝層
114:通道層
116:阻障層
120、130:介電層
140:源極結構
142:源極電極
144:源極接觸件
146:源極金屬層
147:(源極金屬層的)開口
148:源極金屬層
149:(額外的源極金屬層的)開口
150:閘極結構
152:閘極電極
154:閘極金屬層
154a:缺口的兩側的閘極金屬層的輪廓
155:(閘極金屬層的)缺口
156:摻雜化合物半導體層
160:汲極結構
162:汲極電極
164:汲極接觸件
166:汲極金屬層
170:介電層
L:長度
T1:厚度
WN:(缺口的)寬度
WG:(閘極電極的)寬度
WGM1:(閘極金屬層的最大)寬度
WGM2:(閘極金屬層的最小)寬度
WO1:(源極金屬層的開口的)寬度
WO2:(額外的源極金屬層的開口的)寬度
A-A’、B-B’、C-C’:剖面(剖線)
以下將配合所附圖式詳述本發明實施例。應注意的是,依據在業界的標準做法,各種特徵並未按照比例繪製且僅用以說明例示。事實上,可能任意地放大或縮小元件的尺寸,以清楚地表現出本發明實施例的特徵。 第1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例示性半導體結構的部分透視立體圖。 第2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例示性部分半導體結構的立體圖。 第3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對應於第1圖所示之半導體結構的部分投影上視圖。 第4-11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繪示出半導體結構的部分投影上視圖。
第12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對應於第1圖所示之半導體結構的A-A’線段剖面圖。
第13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繪示出例示性半導體結構的部分透視立體圖。
第14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繪示出對應於第13圖所示之半導體結構的B-B’線段剖面圖。
第15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繪示出半導體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第16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繪示出例示性半導體結構的部分透視立體圖。
第17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繪示出例示性半導體結構的部分透視立體圖。
第18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繪示出對應於第17圖所示之半導體結構的C-C’線段剖面圖。
100 ~ 半導體結構 102 ~ 基底 110 ~ 化合物半導體層 112 ~ 緩衝層 114 ~ 通道層 116 ~ 阻障層 120、130 ~ 介電層 140 ~ 源極結構 142 ~ 源極電極 144 ~ 源極接觸件 146 ~ 源極金屬層 150 ~ 閘極結構 152 ~ 閘極電極 154 ~ 閘極金屬層 155 ~ 缺口 156 ~ 摻雜化合物半導體層 160 ~ 汲極結構 162 ~ 汲極電極 164 ~ 汲極接觸件 166 ~ 汲極金屬層 A-A’ ~ 剖面(剖線)

Claims (20)

  1. 一種半導體結構,包括: 一基底; 一閘極結構,於該基底上,其中該閘極結構包括: 一閘極電極,於該基底上;以及 一閘極金屬層,於該閘極電極上,其中該閘極金屬層至少具有一缺口(notch),且該缺口露出下方的該閘極電極;以及 一汲極結構及一源極結構,於該閘極結構的兩側,其中該閘極結構之電位與該源極結構之電位不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缺口朝向該源極結構的方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缺口的兩側的該閘極金屬層包括弧形輪廓、矩形輪廓或梯形輪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缺口包括矩形、梯形或三角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閘極金屬層的寬度隨著該閘極電極的延伸方向呈線性變化。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缺口的兩側的部分該閘極金屬層超出該閘極電極。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缺口露出該閘極電極的一第一側且覆蓋該閘極電極的該第一側相反之第二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缺口露出該閘極電極的一第一側且與該閘極電極的該第一側相反之第二側對齊(align)。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缺口的兩側的該閘極金屬層的長度大於或等於該閘極金屬層的厚度的五倍。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源極結構包括: 一源極電極,於該基底上;以及 一源極金屬層,於該源極電極上,且與源極電極電性連接。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源極金屬層往該汲極結構延伸且超出該閘極金屬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源極金屬層至少具有一開口。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源極結構更包括一另一的源極金屬層於該源極金屬層上,且該另一的源極金屬層與該源極電極電性連接。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另一的源極金屬層往該汲極結構延伸且超出該源極金屬層。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另一的源極金屬層至少具有一開口。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另一的源極金屬層的該開口的寬度小於該源極金屬層的一開口的寬度。
  17. 一種半導體結構,包括: 一基底; 一閘極結構,於該基底上,其中該閘極結構包括: 一閘極電極,於該基底上;以及 一閘極金屬層,於該閘極電極上;以及 一汲極結構及一源極結構,於該閘極結構的兩側,其中在該閘極電極和該閘極金屬層投影到該基底的上視圖中,該閘極金屬層包括U型形狀(U shape)且與該閘極電極部分重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更包括一層間介電層(inter-layer dielectric,ILD),於該閘極電極上,其中該層間介電層穿過該閘極金屬層並接觸該閘極電極。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閘極金屬層包括梳子形狀(comb shape)。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閘極金屬層相對於該閘極金屬層的一長度方向的中線對稱。
TW108141504A 2019-11-15 2019-11-15 半導體結構 TWI732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1504A TWI732343B (zh) 2019-11-15 2019-11-15 半導體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1504A TWI732343B (zh) 2019-11-15 2019-11-15 半導體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1688A TW202121688A (zh) 2021-06-01
TWI732343B true TWI732343B (zh) 2021-07-01

Family

ID=77516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1504A TWI732343B (zh) 2019-11-15 2019-11-15 半導體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234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6186A1 (en) * 2007-12-07 2009-06-11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Gate after Diamond Transistor
US20180190777A1 (en) * 2016-12-30 2018-07-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ransistor with source field plates and non-overlapping gate runner layers
TW201838178A (zh) * 2017-04-10 2018-10-16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元件
US20190081164A1 (en) * 2017-07-12 2019-03-14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 High-electron-mobility transistor (HEMT)
TW201933490A (zh) * 2018-01-24 2019-08-16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6186A1 (en) * 2007-12-07 2009-06-11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Gate after Diamond Transistor
US20180190777A1 (en) * 2016-12-30 2018-07-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ransistor with source field plates and non-overlapping gate runner layers
TW201838178A (zh) * 2017-04-10 2018-10-16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元件
US20190081164A1 (en) * 2017-07-12 2019-03-14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 High-electron-mobility transistor (HEMT)
TW201933490A (zh) * 2018-01-24 2019-08-16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1688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8568B (zh) 半導體元件與其製作方法
US11043583B2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US11127847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a gate field plate including an extension portion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692868B (zh) 半導體結構
US10886394B1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US10930745B1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TWI676216B (zh)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11876118B2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with gate metal layer
TWI624872B (zh) 氮化物半導體元件
TWI703696B (zh) 半導體結構
CN111834436A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12951901A (zh) 半导体结构
TWI732343B (zh) 半導體結構
CN112038402A (zh) 半导体结构
US11670708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O2023141749A1 (en) GaN-BASED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REDUCED LEAKAGE CURR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719875B (zh) 封裝結構
US11677002B2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TWI719484B (zh) 半導體結構
TWI768270B (zh) 半導體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TWI670855B (zh) Hemt可相容之橫向整流器結構
TWI716848B (zh) 半導體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TWI727872B (zh) 半導體裝置
TWI794609B (zh) 半導體結構
KR102127442B1 (ko) 전력 반도체 소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