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2185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2185B
TWI732185B TW108106906A TW108106906A TWI732185B TW I732185 B TWI732185 B TW I732185B TW 108106906 A TW108106906 A TW 108106906A TW 108106906 A TW108106906 A TW 108106906A TW I732185 B TWI732185 B TW I7321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protruding
extension plate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6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2460A (zh
Inventor
陳伯群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19108415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1547B/zh
Priority to US16/684,631 priority patent/US11140792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022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2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2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218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8Illuminating devices with cool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具有顯示面板、延伸板及間隔片。顯示面板包含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第二基板疊置於第一基板上並具有外側面。第一基板相對於第二基板突出有一突出部分。突出部分具有突出面供與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連接。延伸板部分疊置於外側面上,而另一部分則突出於外側面之外並與第一基板之突出部分疊置。延伸板與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之間夾有間隙,而間隔片部分則伸入間隙內,以位於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與延伸板之間。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於顯示面板一端設置延伸板之顯示裝置。
近年來各式顯示裝置已被廣泛地運用在人們的生活之中。舉凡電視、電腦、行動電話、電動遊戲機、車用裝置,無一不需使用到顯示裝置。在顯示裝置技術的發展上,則是不斷的朝向大顯示面積及窄邊框甚至無邊框的方向來進行,以期帶給人們更好的視覺體驗。
在追求窄邊框或無邊框的顯示裝置設計方案上,傳統的設計不斷的在減少裝置系統外框的厚度,以期能達成更好的視覺效果。然而在此同時,較薄的外框較無法覆蓋至顯示面板的外側表面上,因此外框和顯示面板間的界面較容易為使用者所察覺。為了減少上述界面對於使用者視覺感受的影響,設計上會盡量減少顯示面板的邊緣和外框間的距離。然而由於需顧及組裝公差且顧慮到外框可能受外力而壓迫到顯示面板,外框及顯示面板的邊緣間仍需留存一定的間隙。而由於此間隙的存在,使用者將有可能經由間隙看到顯示裝置內部的元件或線路,而對產品外觀的質感產生影響。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可減少使用者看到顯示裝置內部元件的機會。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具有較佳的外觀視覺效果。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可減少框體受衝擊時對顯示面板或其他內部元件產生的傷害。
在一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具有顯示面板、延伸板及間隔片。顯示面板具有外側面及第一端,並包含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第二基板疊置於第一基板上,而外側面即為第二基板背向第一基板之一面。在顯示面板第一端之位置,第一基板相對於第二基板突出有一突出部分。突出部分具有突出面,突出面係面向外側面所延伸形成之虛擬平面。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連接於突出面上。延伸板部分疊置於外側面上,而另一部分則突出於外側面之外並與第一基板之突出部分疊置。而延伸板與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之間夾有間隙。間隔片部分伸入間隙內,以位於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與延伸板之間。藉由此一設置,間隔片可在視覺上遮蔽突出面及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以提供較佳的外觀視覺效果。
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具有顯示面板、延伸板以及框體。顯示面板具有外側面及第一端,而延伸板部分疊置於外側面上靠近第一端的部分,並具有外伸部突出於外側面外。框體對應於第一端設置。外伸部至少有部分以相反於外側面朝向之方向彎曲以形成彎折區段。彎折區段並同時朝向框體延伸。藉此,當框體因受外力而壓迫延伸板之端部時,外力將不會直接完整的被傳遞至顯示面板上,彎折區段得以因其傾斜角度而使得外力分散,減少傳遞顯示面板上的外力。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具有顯示面板、延伸板、框體以及緩衝材。顯示面板具有外側面及第一端,而延伸板部分疊置於外側面上靠近第一端的部分,並具有外伸部突出於外側面外。框體係對應於第一端設置,且框體與外伸部的端部間夾有間距。框體具有內壁面,緩衝材則設置於內壁面及第一端之間。在外側面延伸形成的虛擬平面上,緩衝材具有第一垂直投影區域,而間距具有第二垂直投影區域;其中第一垂直投影區域與第二垂直投影區域至少部分重疊。藉由此一設置,當使用者自外側觀察間距時,緩衝材將可遮蔽其內側之元件,以提高視覺的美觀。
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以說明本發明所公開的連接組件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然而,以下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在不悖離本發明構思精神的原則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以其他不同實施例實現本發明。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放大了層、膜、面板、區域等的厚度。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中間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可以指物理及/或電性連接。再者,「電性連接」或「耦合」係可為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
應當理解,儘管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本文中可以用於描述各種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但是這些元件、部件、區域、及/或部分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將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與另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區分開。因此,下面討論的「第一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而不脫離本文的教導。
此外,諸如「下」或「底部」和「上」或「頂部」的相對術語可在本文中用於描述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的關係,如圖所示。應當理解,相對術語旨在包括除了圖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裝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他元件的”下”側的元件將被定向在其他元件的「上」側。因此,示例性術語「下」可以包括「下」和「上」的取向,取決於附圖的特定取向。類似地,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它元件「下方」或「下方」的元件將被定向為在其它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術語「下面」或「下面」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的取向。
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確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範圍內的平均值,考慮到所討論的測量和與測量相關的誤差的特定數量(即,測量系統的限制)。例如,「約」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個或多個標準偏差內,或±30%、±20%、±10%、±5%內。再者,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可依光學性質、蝕刻性質或其它性質,來選擇較可接受的偏差範圍或標準偏差,而可不用一個標準偏差適用全部性質。
圖1所示為顯示裝置之一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包含有顯示面板100、延伸板300及間隔片500。顯示面板100較佳為液晶顯示面板,但不以此為限,亦可為自發光顯示面板或具有其他不同顯示方式之面板。顯示面板100具有外側面103及第一端101;其中外側面103較佳係為顯示面板100朝外顯示影像之一面,其上可貼附或不貼附額外的光學膜片,例如偏光膜、保護膜、抗反射膜等等。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端101係例如為顯示面板100設置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之側邊區域,其所表示者包含但不限於顯示面板100之端緣及其鄰近區域。例如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端101係表示顯示面板100於設置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之側邊在可視區之外的部分。
如圖1所示,顯示面板100包含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及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第一基板110較佳為畫素電路基板,其上設置有畫素電極及走線。第二基板120係疊置於第一基板110上,而外側面103即形成於第二基板120背向第一基板110之一面。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之間可依其顯示方式種類夾設有液晶層或其他不同性質之顯示元件。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基板120較佳可為彩色濾光層基板,其上可佈設有彩色濾光層並與第一基板110上之各畫素單元相對應,然不限於此,可視需求調整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之膜層和元件。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沿線段A-A方向之剖視圖。如圖1及圖2所示,在顯示面板100第一端101之位置,第一基板110相對於第二基板120突出有一突出部分130;換言之,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在第一端101處彼此不對齊,且第一基板110較為突出。突出部分130具有突出面131,突出面131係面向外側面103所延伸形成之虛擬平面105;從另一角度來說,突出面131與外側面103具有相同的朝向方向。特別說明的是,虛擬平面105並非實際存在於空間中的平面,而是自外側面103邊緣依平行外側面103方向向外延伸之假想平面,以提供作為方向及空間關係說明之用。
另如圖1及圖2所示,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之一端連接於突出面131上。在本實施例中,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係由可撓式電路板形成,其上可設置有連接線路及/或驅動電路。如圖1所示,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例如具有連接部151及彎曲部153。連接部151可包含有多個接腳並連接於突出面131上,以與第二基板120上之線路產生電性連接;彎曲部153則連接於連接部151並往相反於突出面131的朝向方向彎曲延伸,例如可彎折到與外側面103相反的一側。換言之,彎曲部153連接連接部151並往遠離延伸板300之方向延伸。
如圖1及圖2所示,延伸板300較佳形成為長條形並沿第一端101延伸。延伸板300部分疊置於外側面103上;較佳而言,延伸板300係藉由膠層貼合於外側面103上靠近第一端101之部分。延伸板300另有部分突出於外側面103之外,而與第一基板110之突出部分130疊置,但兩者間可不直接接觸,而於其間形成夾層容納其他元件。具體而言,突出面131上設置有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而延伸板300與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之間夾有間隙410。較佳而言,由於延伸板300自外側面103向外延伸,因此可至少部分遮蔽突出面131及/或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以增加外觀上的美觀。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外側面103上係可貼附有偏光膜170,但不以此為限。延伸板300係與偏光膜170對應於第一端101之一側171可對齊相接,並沿該側171延伸,以提供延伸板300與偏光膜170為連續平面的視覺效果。較佳而言,延伸板300之硬度係大於偏光膜170的硬度,進而使延伸板300伸出外側面103之部分有較好的挺性。
另參圖1及圖2,間隔片500之第一部分510伸入間隙410內,以位於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與延伸板300之間。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部分510係形成為長條狀,並沿第一端101的延伸方向101E延伸。藉由此一設置,間隔片500可在視覺上遮蔽突出面131及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以提供較佳的外觀視覺效果。如圖2所示,延伸板300在離開外側面103的延伸方向與間隔片500第一部分510朝間隙410內的延伸方向實質平行。藉由此一設置,當組合間隔片500進入間隙410內時,較不易受到延伸板300的干涉。此外,間隔片500的硬度較佳亦大於偏光膜170之硬度,但可小於延伸板300的硬度。因此間隔片500相對於延伸板300更具有彈性,更易吸收碰撞或接觸產生的外力,也可以降低安裝時造成延伸板300損傷或剝離的風險。
如圖1及圖2所示,間隔片500另具有第二部分520與第一部分510連接。在此實施例中,第二部分520係相對於第一部分510彎折例如90度,但不以此為限。如圖2所示,彎折後的第二部分520往遠離延伸板300的方向延伸,亦即朝向圖2的下方延伸。此外,如圖2所示,第一部分510及第二部分520可共同將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包覆在內側,而減少被使用者自外部看到的機會。
在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顯示裝置另包含有框體700。框體700係對應於第一端101設置;較佳而言,框體700可為顯示裝置之外框,但不以此為限。由於考慮組裝公差或其他因素,延伸板300朝框體700之一端與框體700間夾有夾縫430。在平行虛擬平面105之投影平面107上,間隔片500之投影範圍500’至少部分與夾縫430之投影範圍430’重疊。類似於虛擬平面105,投影平面107並非實際存在於空間中的實體平面,而是一平行於虛擬平面105之假想平面,以提供作為方向及空間關係說明之用。藉由此一設置,當使用者自外部觀察夾縫430時,即會看到間隔片500,因此將因間隔片500在視覺上的阻擋而減少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或其他內部元件被看到的機會。另外,於一實施例中,第二部分520可介於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之彎曲部153與框體700之間,且第二部分520可抵接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之彎曲部153。
如圖3所示,間隔片500的第二部分520係連接於框體700的內表面。在組裝過程中,組合框體700與顯示面板100時即可同時將第一部分510伸入間隙410內。較佳而言,第二部分520之面積係大於第一部分510之面積,藉由較大的連接面積,可使第二部分520與框體700的連接關係更為穩固。此外,間隔片500的硬度較佳小於框體700的硬度,因此在伸入間隙410的過程中也能因其具有之彈性減少傷及其他元件的機會。
此外,在圖3所示之實施例中,框體700的頂部係較延伸板300為突出。藉由此一設計,框體700得以提供對於延伸板300及/或顯示面板100較佳的保護。然而在不同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延伸板300亦可與框體700之頂部齊平,以提供較佳的外觀視覺效果。
圖5及圖6所示為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其中圖5為顯示裝置之此一實施例元件爆炸圖,圖6為圖5所示實施例沿線段B-B方向之剖視圖。在此實施例中,顯示裝置具有顯示面板100、延伸板300以及框體700。類似於前述實施例,顯示面板100具有外側面103及第一端101,而延伸板300部分疊置於外側面103上靠近第一端101的部分,並具有外伸部310突出於外側面103外。框體700係對應於第一端101設置,於此實施例中,框體700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第一端101的外側。如圖5所示,外伸部310至少有部分以相反於外側面103朝向之方向(即如圖5及圖6中所示向下的方向)彎曲以形成彎折區段311。彎折區段311並同時朝向框體700延伸;具體而言,彎折區段311在朝向框體700延伸時同時朝顯示面板100內部傾斜。
藉由此一設置,當框體700因受外力而壓迫延伸板300之端部時,外力將不會直接完整的被傳遞至顯示面板100上,彎折區段311得以因其傾斜角度而使得外力分散,減少傳遞顯示面板100上的外力。此外,彎折區段311亦可能藉由進一步的彎曲而吸收部分衝擊力。同時,延伸板300仍可維持減少使用者自外部看到顯示裝置內部元件的功效,以提高視覺的美觀。在本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外伸部310未彎曲之部分與框體700的頂部齊平,可進一步提供較佳的外觀視覺效果,但不以此為限。
如圖5及圖6所示,在此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00同樣包含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及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第二基板120係疊置於第一基板110上,而外側面103即形成於第二基板120背向第一基板110之一面。如圖5及圖6所示,在顯示面板100第一端101之位置,第一基板110相對於第二基板120突出有一突出部分130;換言之,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在第一端101處彼此不對齊,且第一基板110較為突出。突出部分130具有突出面131,突出面131係面向外側面103所延伸形成之虛擬平面105;從另一角度來說,突出面131與外側面103具有相同的朝向方向。特別說明的是,虛擬平面105並非實際存在於空間中的平面,而是自外側面103邊緣依平行外側面103方向向外延伸之假想平面,以提供作為方向及空間關係說明之用。如圖6所示,顯示面板100第一端101之端緣(在本實施例中即為第一基板110突出部分130之端緣)在延伸板300上之垂直投影102位置較佳落於外伸部310未彎曲之部分上。
另如圖5及圖6所示,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之一端連接於突出面131上。在本實施例中,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係由可撓式電路板形成,其上可設置有連接線路及/或驅動電路。如圖6所示,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具有連接部151及彎曲部153。連接部151可包含有多個接腳並連接於突出面131上,以與第二基板120上之線路產生電性連接;彎曲部153則連接於連接部151並往相反於突出面131的朝向方向彎曲延伸,例如可彎折到與外側面103相反的一側。連接部151係位於突出面131及外伸部310之間。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外側面103上係貼附有偏光膜170,但不以此為限。延伸板300係與偏光膜170對應於第一端101之一側171對齊相接,並沿該側171延伸,以提供延伸板300與偏光膜170為連續平面的視覺效果。較佳而言,延伸板300之硬度係大於偏光膜170的硬度,進而使延伸板300伸出外側面103之部分有較好的挺性。
如圖7所示,彎折區段311與外伸部310其他未彎曲部分較佳均形成為平面長條形片狀結構,兩者彼此間以長邊連接且夾有夾角θ。夾角θ較佳介於120度至150度之間,以兼顧減少衝擊力及視覺美觀的功效。此外,在彎折區段311與外伸部310未彎曲部分之連接處313之抗彎強度較佳小於外伸部310其他部分之抗彎強度,因此當彎折區段311承受外力時,會優先自連接處313產生更大角度的彎折。在一實施例中,可在連接處313進行弱化處理,例如設置點狀預裂線或劃預割線等等。
在圖8所示之實施例中,框體700具有內壁面710。內壁面710係朝向第一端101,且其上形成有內凹部711。在本實施例中,內凹部711係形成為長條凹槽,且沿著第一端101的延長方向延伸。如圖8所示,彎折區段311係朝向內凹部711延伸。彎折區段311的端部較佳伸入內凹部711之內,但不以此為限。藉由此一設計,當框體700受外力而朝彎折區段311時,彎折區段311會先深入內凹部711之內,而非直接與框體700的內壁面710接觸。當彎折區段311的端部接觸到內凹部711的內面或底面時,彎折區段311才會開始受到外力,因而可以得到更多的緩衝空間。此外,彎折區段311也可因此而與框體700更為接近,甚至伸入內凹部711之內,因此在外觀上將更難以看出設置在延伸板300內側的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或其他元件。
在圖9所示之實施例中,內凹部711具有沿內凹部711長方向延伸的第一槽壁712,第一槽壁712與內壁面710相接且與內壁面710間夾有鈍角φ。換言之,第一槽壁712形成為傾斜的壁面,且與較佳地可與彎折區段311接近平行。藉由此一設計,將可提供更多在彎折區段311及框體700間之緩衝空間;此外,第一槽壁712亦可對彎折區段311提供導引的功效。在圖10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槽壁712亦可與內壁面710相垂直,但可選擇性在兩者相接處形成為圓角。此一設置亦可在彎折區段311及框體700間產生更多的緩衝空間。
圖11所示為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在此實施例中,顯示裝置具有顯示面板100、延伸板300、框體700以及緩衝材900。類似於前述實施例,顯示面板100具有外側面103及第一端101,而延伸板300部分疊置於外側面103上靠近第一端101的部分,並具有外伸部310突出於外側面103外。框體700係對應於第一端101設置,於此實施例中,框體700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第一端101的外側,且框體700與外伸部310的端部間夾有間距800。如圖11所示,框體700具有內壁面710,緩衝材900則設置於內壁面710及第一端101之間。外框700的硬度較佳係大於緩衝材900硬度,因此緩衝材900較不易壓傷顯示面板100的第一端或者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此外,緩衝材900可形成為長條狀沿第一端分佈,或是以多個塊狀的緩衝材900沿著第一端間隔佈設。
圖12為圖11所示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圖。如圖11及圖12所示,在外側面103延伸形成的虛擬平面105上,緩衝材具有第一垂直投影區域901,而間距800具有第二垂直投影區域801;其中第一垂直投影區域901與第二垂直投影區域801至少部分重疊。藉由此一設置,當使用者自外側觀察間距800時,緩衝材900將可遮蔽其內側之元件,例如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以提高視覺的美觀。
如圖11所示,在此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00同樣包含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及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第二基板120係疊置於第一基板110上,而外側面103即形成於第二基板120背向第一基板110之一面。如圖11所示,在顯示面板100第一端101之位置,第一基板110相對於第二基板120突出有一突出部分130;換言之,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在第一端101處彼此不對齊,且第一基板110較為突出。突出部分130具有突出面131,突出面131係面向外側面103所延伸形成之虛擬平面105;從另一角度來說,突出面131與外側面103具有相同的朝向方向。特別說明的是,虛擬平面105並非實際存在於空間中的平面,而是自外側面103邊緣依平行外側面103方向向外延伸之假想平面,以提供作為方向及空間關係說明之用。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外側面103上係貼附有偏光膜170,但不以此為限。延伸板300係與偏光膜170對應於第一端101之一側171對齊相接,並沿該側171延伸,以提供延伸板300與偏光膜170為連續平面的視覺效果。較佳而言,延伸板300之硬度係大於偏光膜170的硬度,進而使延伸板300伸出外側面103之部分有較好的挺性。
另如圖11所示,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之一端連接於突出面131上。在本實施例中,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係由可撓式電路板形成,其上可設置有連接線路及/或驅動電路。如圖11所示,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係位於緩衝材900與第一基板110端緣之間,緩衝材900至少部分接觸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以避免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延伸到間距800而被觀察到。因為緩衝材900具有較大的彈性,因此較不易使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受損。另如圖11及圖12所示,可選擇性增加設置膠體910於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背向緩衝材900之一側,且膠體910位於靠近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與突出面131連接之位置。具體而言,可將膠體910設置於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與第一基板110端緣所夾之凹槽內。在不同實施例中,該凹槽可為U型槽、V型槽、或具其它形狀,但不以此為限。藉由此一設置,當緩衝材900壓迫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時,膠體910可提供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支撐,以減少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0沿第一基板110端緣被折斷或受損的機會。
本發明已由上述相關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實施例僅為實施本發明之範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之實施例並未限制本發明之範圍。相反地,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圍之修改及均等設置均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
100:顯示面板101:第一端101:E延伸方向102:垂直投影103:外側面105:虛擬平面107:投影平面110:第一基板120:第二基板130:突出部分131:突出面150: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151:連接部153:彎曲部170:偏光膜171:偏光膜之一側300:延伸板310:外伸部311:彎折區段313:連接處410:間隙430:夾縫500:間隔片510:第一部分520:第二部分700:框體710:內壁面711:內凹部712:第一槽壁800:間距801:第二垂直投影區域900:緩衝材901:第一垂直投影區域910:膠體
圖1為本發明顯示裝置之一實施例元件爆炸圖;
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之剖視圖;
圖3為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剖視圖;
圖4為圖3所示實施例之變化實施例剖視圖;
圖5為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元件爆炸圖;
圖6為圖5所示實施例之剖視圖;
圖7為延伸板之實施例剖視圖;
圖8為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剖視圖;
圖9及圖10為框體之不同實施例剖視圖;
圖11為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剖視圖;
圖12為圖11所示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圖。
100:顯示面板
101:第一端
103:外側面
105:虛擬平面
110:第一基板
120:第二基板
130:突出部分
131:突出面
150: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
151:連接部
153:彎曲部
170:偏光膜
300:延伸板
310:外伸部
410:間隙
500:間隔片
510:第一部分
520:第二部分
700:框體
710:內壁面

Claims (22)

  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具有一外側面以及一第一端;其中,該顯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位於該第一基板上且與該第一基板疊置,該外側面形成於該第二基板背向該第一基板之一面;其中於顯示面板之該第一端,該第一基板相對於該第二基板突出一突出部分,該突出部分具有一突出面面向該外側面延伸形成之一虛擬平面;以及一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連接於該突出面上;一延伸板,部分疊置於該外側面,且部分突出該外側面而疊置於該第一基板之該突出部分,該延伸板與該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間夾有一間隙;以及一間隔片,該間隔片具有一第一部分伸入該間隙內,以位於該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及該延伸板之間;其中該外側面上貼附一偏光膜,該延伸板的硬度大於該偏光膜的硬度,且該間隔片的硬度介於該延伸板的硬度與該偏光膜的硬度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延伸板在離開該外側面之延伸方向與該間隔片的該第一部分朝該間隙之延伸方向實質上平行。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框體對應該顯示面板之該第一端設置;其中,該延伸板與該框體間夾有一夾縫,在平行該虛擬平面之一投影平面上,該間隔片至少部分與該夾縫重疊。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間隔片的硬度小於該框體的硬度。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間隔片具有一第二部分連接該第一部分,該第二部分相對該第一部分彎折,且該第二部分連接於該框體且該第二部分往遠離該延伸板的方向延伸。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具有一連接部與一彎曲部,該連接部連接於該第一基板之該突出面上,該彎曲部連接該連接部並往遠離該延伸板之方向延伸,該第二部分介於該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之該彎曲部與該框體之間。
  7. 如請求項5述之顯示裝置,其中間隔片之該第二部分之面積大於該間隔片之該第一部分之面積。
  8. 如請求項3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延伸板與該框體之頂部齊平。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延伸板係沿該偏光膜之一側延伸。
  10.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具有一外側面以及一第一端;一延伸板,部分疊置於該外側面靠近該第一端之部分,並具有一外伸部突出該外側面外;以及一框體,對應該第一端設置;其中,該外伸部至少部分以相反於該外側面朝向之方向彎曲以形成一彎折區段,該彎折區段朝該框體延伸。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框體具有一內壁面朝向該第一端,該內壁面上形成一內凹部,該內凹部沿該第一端延伸,該彎折區段係朝該內凹部延伸。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折區段之端部伸入該內凹部之內。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折區段與該外伸部未彎曲部分間夾有一夾角,該夾角介於120度至150度之間。
  14.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端之端緣於該延伸板上之垂直投影落於該外伸部未彎曲之部分上。
  15.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外伸部未彎曲之部分與該框體齊平。
  16.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位於該第一基板上且與該第一基板疊置,該外側面形成於該第二基板背向該第一基板之一面;其中於顯示面板之該第一端,該第一基板相對於該第二基板突出一突出部分,該突出部分具有一突出面面向該外側面延伸形成之一虛擬平面;以及一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具有一連接部,該連接部連接於該突出面上,該連接部位於該突出面及該延伸板之該外伸部之間。
  17.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包含一偏光膜貼附於該外側面上,該延伸板係沿該偏光膜之一側延伸;其中,該延伸板之硬度大於該偏光膜之硬度。
  18.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具有一外側面以及一第一端;一延伸板,部分疊置於該外側面靠近該第一端之部分,並具有一外伸部突出該外側面外;一框體,對應該第一端設置,並具有一內壁面;其中該外伸部之端部與該框體間夾有一間距;以及一緩衝材,設置於該內壁面及該第一端之間;其中,在該外側面延伸形成之一虛擬平面上,該緩衝材具有一第一垂直投影區域,該間距具有一第二垂直投影區域,該第一垂直投影區域與該第二垂直投影區域至少部分重疊;其中該外側面上貼附一偏光膜,該延伸板之硬度大於該偏光膜之硬度以及該緩衝材之硬度。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外框之硬度大於該緩衝材之硬度。
  20.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位於該第一基板上且與該第一基板疊置,該外側面形成於該第二基板背向該第一基板之一面;其中於顯示面板之該第一端,該第一基板相對於該第二基板突出一突出部分,該突出部分具有一突出面面向該虛擬平面;以及一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連接於該突出面上,並位於該緩衝材及該第一基板之端緣之間,該緩衝材至少部分接觸該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更包含一膠體配置於該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背向該緩衝材之一側,且該膠體靠近該可撓式電路連接單元與該突出面連接之位置。
  22.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延伸板係沿該偏光膜之一側延伸。
TW108106906A 2018-12-05 2019-02-27 顯示裝置 TWI732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1523.1A CN110531547B (zh) 2018-12-05 2019-09-06 显示装置
US16/684,631 US11140792B2 (en) 2018-12-05 2019-11-15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75480P 2018-12-05 2018-12-05
US62/775,480 2018-1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2460A TW202022460A (zh) 2020-06-16
TWI732185B true TWI732185B (zh) 2021-07-01

Family

ID=69023981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6901A TWI675228B (zh) 2018-12-05 2019-02-27 背光模組
TW108106906A TWI732185B (zh) 2018-12-05 2019-02-27 顯示裝置
TW108119585A TWI698682B (zh) 2018-12-05 2019-06-05 顯示裝置
TW108121845A TWI696015B (zh) 2018-12-05 2019-06-21 顯示裝置
TW108128840A TWI723490B (zh) 2018-12-05 2019-08-14 顯示裝置
TW108134006A TWI718675B (zh) 2018-12-05 2019-09-20 顯示裝置
TW108135122A TWI722584B (zh) 2018-12-05 2019-09-27 背光模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6901A TWI675228B (zh) 2018-12-05 2019-02-27 背光模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9585A TWI698682B (zh) 2018-12-05 2019-06-05 顯示裝置
TW108121845A TWI696015B (zh) 2018-12-05 2019-06-21 顯示裝置
TW108128840A TWI723490B (zh) 2018-12-05 2019-08-14 顯示裝置
TW108134006A TWI718675B (zh) 2018-12-05 2019-09-20 顯示裝置
TW108135122A TWI722584B (zh) 2018-12-05 2019-09-27 背光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698261B1 (zh)
TW (7) TWI6752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0255B (zh) * 2019-10-31 2022-12-20 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贴合基材及应用所述贴合基材的光学装置
JP7478643B2 (ja) * 2020-10-22 2024-05-07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
CN112285974B (zh) * 2020-10-30 2021-12-03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2961614A (zh) * 2021-04-16 2021-06-15 冠捷显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显示器连接用的易拉胶带结构
CN113325624B (zh) * 2021-06-10 2022-10-1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可移除黏接件及显示装置
CN116431023A (zh) 2023-04-13 2023-07-14 达擎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50127B2 (en) * 2002-07-08 2006-05-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unit cover with bonded flexible cable
TWI344038B (en) * 2006-08-02 2011-06-21 Chimei Innolux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1219896A (en) * 2010-11-09 2012-05-16 Hannstar Display Corp Display device
TWI472838B (zh) * 2012-03-03 2015-02-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及其保護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2582A (en) * 1998-01-05 1999-12-14 Dell U.S.A., L.P. Adapter for various LCD sizes in a computer
JP4144103B2 (ja) * 1999-04-01 2008-09-0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入力機能一体型表示装置
US7339568B2 (en) * 1999-04-16 2008-03-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film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US7156534B2 (en) * 2004-03-03 2007-01-02 Coretronic Corporation Backlight module
TWI303342B (en) 2004-08-19 2008-11-21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 light module thereof
TWM268608U (en) * 2004-12-10 2005-06-2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 light module
TWM307769U (en) * 2006-07-21 2007-03-11 Ben-Yu Liau Improved backlight module structure
TWI344571B (en) * 2006-12-06 2011-07-01 Au Optronics Corp Flat panel display module
JP4891114B2 (ja) * 2007-02-20 2012-03-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TWI354830B (en) * 2007-08-22 2011-12-21 Au Optronics Corp Replacable light source for light source module an
CN101403490B (zh) 2008-11-14 2011-01-19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散热结构、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与其组装方法
TWI382232B (zh) * 2009-01-08 2013-01-1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裝置與液晶顯示裝置之上偏光膜的重工方法
JP2010205451A (ja) * 2009-02-27 2010-09-16 Minebea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用キーボードユニットの光源位置出し構造
KR101028315B1 (ko) * 2009-11-27 2011-04-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영상표시장치
WO2011086799A1 (ja) * 2010-01-13 2011-07-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TWI429992B (zh) * 2010-02-26 2014-03-11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背光模組
CN101858514B (zh) * 2010-05-12 2011-11-1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固定架及光源模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
KR101707531B1 (ko) * 2010-10-25 2017-02-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512697B (zh) 2010-12-31 2015-12-11 Innolux Corp 顯示裝置與可拆卸重工裝置
TWI442361B (zh) * 2011-03-22 2014-06-21 Innolux Corp 顯示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TWI467270B (zh) * 2011-07-01 2015-01-01 Au Optronics Corp 承載座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TWM421515U (en) * 2011-08-01 2012-01-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Backlight module
CN202253486U (zh) 2011-08-29 2012-05-3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散热结构
US8786801B2 (en) * 2011-12-02 2014-07-2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606963A (zh) 2012-04-09 2012-07-25 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直下式led液晶背光模组
TWI451170B (zh) * 2012-04-10 2014-09-01 Au Optronics Corp 邊框窄化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483033B (zh) * 2012-07-02 2015-05-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模組
CN103292268B (zh) * 2013-05-10 2015-09-09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3500982U (zh) * 2013-10-30 2014-03-2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CN204028521U (zh) * 2014-07-14 2014-12-17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204536695U (zh) * 2015-04-24 2015-08-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4914619B (zh) * 2015-05-25 2018-04-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049842U (zh) 2015-10-29 2016-02-24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301840A (zh) * 2015-11-18 2016-02-0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543068B (zh) * 2016-06-28 2019-10-15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207114819U (zh) 2017-03-31 2018-03-16 黄山市展硕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脚灯背光源的导光板结构
CN206805085U (zh) 2017-06-28 2017-12-26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7167950B (zh) 2017-07-18 2020-1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50127B2 (en) * 2002-07-08 2006-05-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unit cover with bonded flexible cable
TWI344038B (en) * 2006-08-02 2011-06-21 Chimei Innolux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1219896A (en) * 2010-11-09 2012-05-16 Hannstar Display Corp Display device
TWI472838B (zh) * 2012-03-03 2015-02-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及其保護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6015B (zh) 2020-06-11
TW202022418A (zh) 2020-06-16
US20200183233A1 (en) 2020-06-11
US10698261B1 (en) 2020-06-30
TWI718675B (zh) 2021-02-11
TWI675228B (zh) 2019-10-21
TW202022446A (zh) 2020-06-16
TW202022451A (zh) 2020-06-16
TWI723490B (zh) 2021-04-01
TWI722584B (zh) 2021-03-21
TW202022450A (zh) 2020-06-16
TW202022449A (zh) 2020-06-16
TWI698682B (zh) 2020-07-11
TW202022460A (zh) 2020-06-16
TW202022448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2185B (zh) 顯示裝置
CN111028682B (zh) 柔性显示装置
US11656702B2 (en) Display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088871B2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terminal
US10923669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bending area and a panel-sheet coupling layer
CN10954183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454273B2 (en) Touch panel with narrow border
EP3554055B1 (en) Housing assembly of a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housing assembly
TWI490742B (zh) 觸控面板
WO2019047151A1 (zh)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146075B2 (en) Display device
TW201604615A (zh) 顯示裝置
CN11403833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01489B (zh) 顯示裝置
CN105120024A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US20140062920A1 (en) Touch panel
KR102383863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TW200914933A (en) Electro 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628575B (zh) 觸控顯示面板
CN110531547B (zh) 显示装置
US20220256018A1 (en) Window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527904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033554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289186A (zh) 显示装置
CN112700728A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