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3601B - 一元次氯酸消毒劑及其生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元次氯酸消毒劑及其生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3601B
TWI723601B TW108139088A TW108139088A TWI723601B TW I723601 B TWI723601 B TW I723601B TW 108139088 A TW108139088 A TW 108139088A TW 108139088 A TW108139088 A TW 108139088A TW I723601 B TWI723601 B TW I7236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ypochlorous acid
hypochlorite
chlorine
acid
pow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9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6162A (zh
Inventor
蕭文宗
Original Assignee
超水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蕭文宗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超水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蕭文宗 filed Critical 超水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39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3601B/zh
Priority to CN201911257410.3A priority patent/CN112741106A/zh
Priority to US16/997,316 priority patent/US11793200B2/en
Priority to EP20204497.0A priority patent/EP381553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3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360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6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616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1/00Oxides or oxyacids of halogens; Salts thereof
    • C01B11/04Hypochlorous acid

Abstract

一種一元次氯酸消毒劑及其生產方法,採用以重量百分比計的: 以氯粉(含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鈣成分之氯化合物)20~45%、添加磷酸二氫鈉或檸檬酸或pH酸性之成分或原料15~40%為主成分、乾燥劑15~20%、賦形劑3~8%,總量為100%製成,其生產方法是,將氯粉添加乾燥劑一起攪拌,再依次加入磷酸二氫鈉或檸檬酸或pH酸性之成分或原料,再邊攪拌邊加入賦形劑,攪拌約20~30分鐘完全均勻後,製成本次氯酸消毒劑(粉)。另,可再依此另製成次氯酸錠消毒劑。

Description

一元次氯酸消毒劑及其生產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消毒品相關領域,特別是指一種一元次氯酸消毒劑,可製成一元次氯酸消毒劑,和一元次氯酸錠消毒劑,及其生產方法。
含氯之消毒劑如次氯酸鈉、次氯酸鈣等用於消毒殺菌,已逾百年歷史。由於它生產取得容易、價格低、使用方便及殺菌效果確切等,因此在目前的消毒藥品市場最常用之殺菌劑,不但符合經濟效益,而且於正常溫度及中性pH值下,幾分鐘內可以殺死90%以上的細菌,堪稱為殺菌之王,其殺菌之作用機制為在水中形成次氯酸,可與細菌之細胞壁發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帶電荷,故侵入其細胞內與蛋白質發生氧化作用或破壞其細胞壁,使代謝失調而致細菌死亡。但,已有許多研究顯示,在水中使用氯系藥品,與有機物容易產生三氯甲烷,氯化合物等,有致癌、肝中毒和腎中毒的作用之問題。
另含氯消毒劑具有的許多的缺點,如對人的皮膚黏膜有腐蝕性、環境不友善、設備易銹蝕等;另外,在高濃度時具強烈的刺激味,讓人難以忍受。據有關報導,含氯和含溴製劑對環境造成污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尋找一項具有良好殺菌力且又不具化學性殘留之殺菌劑就成為政府部門與研究人員科學家所關切。
關於次氯酸與pH值存在百分比關係,請參考第1圖,由日本技報堂(1985)出版之「淨水的技術」丹保憲仁、小笠原紘一共著之對次氯酸與pH值存在百分比,請參下列說明。
公眾所知,為生產次氯酸的成分,在日本使用水添加食鹽(氯化鈉),以隔膜進行電解,在陽極生成強酸水中,發現含次氯酸成分(pH2.5次氯酸10~50ppm);雖然次氯酸濃度低,但有強力殺菌效果,被稱為魔法水。(參考日本公開專利第H03~258392號)。
其後有日本企業以鹽酸加水進行電解,生成為微酸性次氯酸水(pH5~6.5次氯酸10~30ppm);約1990年日本OMC社(OkazakiManufactureCompany)岡崎龍夫以專利之電解設備(特許公開平5~237478),使用定比的鹽酸和食鹽(氯化鈉)做成專利電解液(日本特許願第249755號),用無隔膜方法電解生成次氯酸水,取名為「超微軟酸化水」,其pH值約4~7.0、次氯酸濃度約50~80ppm,本發明上市後,即受日本各大啤酒與飲料企業、國立醫院牙科診所等導入,開啟次氯酸應用的新時代。
在日本,以電解生成的次氯酸也被稱為機能水的一種,次氯酸生成技術的開發,在日本對氯系殺菌劑有下列之演變進化。
第一代的次氯酸鈉(漂白水),高濃度殺菌,又稱殺菌之王;原液的次氯酸鈉濃度約12%或以上、pH12以上。優點為殺菌力強而有效(在高濃度下)、較無殘留性、低濃度時安全、使用上便宜與應用產業廣泛。缺點則是要調高濃度就會變成鹼性,對皮膚、黏膜有害,有強烈金屬腐蝕性,橡膠、塑膠易劣化,且使用時需人工稀釋原液,較危險。
第二代的機能殺菌水,使用食鹽加水電解生成強酸水,有很 好殺菌效果,但是不穩定;有設備腐蝕性,氯氣化問題,有機物存在會降低殺菌效果;次氯酸濃度為10~50ppm(0.001~0.005%),pH2.7以下。優點為次氯酸的濃度低,但殺菌力強,對很多菌都有效,且無殘留性。缺點則是次氯酸不穩定,有強烈金屬腐蝕性,只要有一點有機物存在就會降低殺菌効果,易產生氯的氣化。
第三代的超微軟次氯酸殺菌水,pH4.0~7.0,殺菌水為100%次氯酸殺菌水,低濃度高效能,氯氣化1ppm以下;本技術為日本岡崎龍夫利用食鹽加鹽酸之電解液(參考日本特許願第249755號),電解後次氯酸濃度約為50~80ppm(0.005~0.008%),pH4.0~7.0。
其後,1998年岡崎龍夫再發明新型技術,使用次氯酸鈉和鹽酸葯液之混合機器,生成高濃度50ppm~200ppm之次氯酸殺菌水。該技術已無需使用電解之方法生產高濃度之次氯酸殺菌水。日本O社另對上述機器使用之次氯酸鈉液桶和鹽酸液桶的存放結構加以改良,申請改良專利,2002年日本實用新案登錄第3085356號。2005年日本HSP社使用次氯酸鈉液和稀酸性釋的酸液經機器的計量和控制上述藥液混合生成pH4.0~7.0,50ppm~200ppm高濃度次氯酸殺菌水,註冊有專利,(參考日本專利特開2005~161142號)。本項技術無須用電解原理,而是將pH值鹼性的次氯酸鈉和pH值酸性的鹽酸水(或酸)溶液,將pH值鹼性的次氯酸鈉液所含的次氯酸和次氯酸離子,在pH4~6.5微酸性,生成穩定和高濃度的次氯酸。
2006年岡崎龍夫等再發明新型技術,使用次氯酸鈉液或亞氯酸鈉液,和碳酸氣體混合生成次氯酸殺菌水的機器,並於日本、中國註冊有專利(日本特願2005~349382,中國公開號CN101124169A)在案,該技術以 溶解的二氧化碳氣體生成pH值酸性的碳酸水,通過將該pH值酸性的碳酸水加入次氯酸鈉水溶液或者亞氯酸鈉水溶液,生成pH值4.0~6.5酸性的次氯酸殺菌水。其權利要求含將次氯酸鈉水溶液或者亞氯酸鈉水溶液中加入除碳酸之外的酸(註:請參該中國專利要求5),生成次氯酸殺菌水。本技術將pH值鹼性的次氯酸鈉和pH值酸性的碳酸氣體的水混合後,使次氯酸鈉生成pH值4.0~6.5穩定狀態的次氯酸,該技術可將不同量的次氯酸鈉液混合碳酸氣體的水生成濃度50ppm、100ppm、200ppm或更高濃度之次氯酸(註:可調式)。其次氯酸的pH值約4.0~6.5的微酸性,次氯酸具高穩定性,應用於各產業殺菌、縮短殺菌時間、對人安全、對環境友善。
前述次氯酸新技術開發後,其生產的次氯酸濃度較電解原理生成的次氯酸濃度更高,殺菌力更強,已經廣為日本各大啤酒、飲料工廠、食品、餐廳、酒店,或國立醫院、牙科診所、養殖業,畜產業、水產業等,並應用於各產業多年。台灣統一、金車,金門酒廠,7-11和麥當勞之大型截切蔬菜廠等導入使用多年。
氯化合物為最常用的殺菌劑,如液體氯、次氯酸鈉液(漂白水)溶於水的反應是同樣的;換算氯的含量以”有效氯”來表現、在水中加氯(粉),產生化學反應,其中主要解離,產生次氯酸(HCLO)和次氯酸離子(CLO-)及氯離子(CL-),而氯離子和海水主要成分氯離子相同,無殺菌效力。而次氯酸(HCLO)和次氯酸離子(CLO-)有殺菌作用,稱為”有效游離氯”。
但,次氯酸(HCLO)和次氯酸離子(CLO-)會隨著pH值的變化產生很大的不同。氯粉或次氯酸鈉液(漂白水)溶於水會生成的次氯酸(HCLO)和次氯酸離子(CLO-),而次氯酸(HCLO)和次氯酸離子(CLO-)雖然同 為有效游離氯,但次氯酸(HCLO)的殺菌力為次氯酸離子(CLO-)的80倍。(請參圖2美國EPA一部添加,日本「淨水的技術」出版)。
因氯粉或次氯酸鈉液溶於水後,其pH值都為鹼性,雖有部份的成分解離成殺菌強的次氯酸(HCLO),但大部分解離為殺菌力弱的次氯酸離子(CLO-)。(請參圖1)。為了可生成100%和穩定、強力殺菌成份的次氯酸,由本申請案之圖1得知,次氯酸和次氯酸離子在pH4~6.5微酸性,會生成為100%和穩定的次氯酸,上述即為本發明的主要學理依據。
本申請案是將氯粉(含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鈣成分之氯化合物)加入水產生化學反應,主要解離產生pH值鹼性的次氯酸(HCLO)和次氯酸離子(CLO - ),另利用計算配比的磷酸二氫鈉(無機酸)或檸檬酸(有機酸)或pH酸性之成分或原料,於水中生成pH4~6.5微酸性的水,使氯粉(含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鈣成分之氯化合物)溶於水後,原產生pH值鹼性的次氯酸和次氯酸離子,在pH4~6.5微酸性的水中,生成穩定和高濃度的次氯酸,其次氯酸具有強力殺菌作用,可快速強力殺菌,對人安全、對環境友善,未來可廣泛應用於各產業的消毒殺菌,將漸取代目前一般使用之氯粉,或次氯酸鈉液或次氯酸鈣等殺菌劑,將可更廣泛應用於各產業的消毒殺菌,提供更安全更有效,更環保的殺菌方法,將有益國民健康與環境保護福祉。
次氯酸已為日本衛福部公告為食品添加物殺菌成分。美國FDA公告為食品接觸殺菌成分(FOOFCONTACTSUBSTANCES)和高階殺菌劑(HIGHLEVELDISINFECTANTS),可對重複使用之醫療器具殺菌。台灣衛福部公告可用於清洗食品之主要消毒成分,並於申請核准後,可使用於醫療器械之消毒殺菌。
本申請案之次氯酸劑和次氯酸錠等的開發,無傳統上需使用電解設備來產製次氯酸,亦無需使用上述藥劑之機器混合設備生產次氯酸,另無需使用塑膠桶槽運送次氯酸鈉液,大幅節省運輸費用或塑膠桶容器之使用等。消費者或客戶可隨時隨地使用本產品加自來水或淨水後,即可生成100ppm、200ppm或更高濃度之次氯酸,用以進行必要之消毒殺菌、或蔬菜水果之殺菌,或去除環境霉味或異味,漂白,廚房衛浴之清潔殺菌,或應用於各產業之消毒殺菌與需求等。
基於以上原因,本發明一元次氯酸消毒劑及其生產方法,為一元次氯酸劑(粉)和次氯酸錠消毒劑,暨其生產方法,可有效解決一般消毒劑使用的不方便,和傳統上需使用電解設備,或使用藥劑之機器混合設備來產製次氯酸殺菌水的不方便。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一元次氯酸消毒劑,採用以重量百分比計的方法,以次氯酸於pH值4~6.5呈100%存在和穩定為中心,開發具安全性、方便性,生成高濃度的次氯酸產品。本發明是採用以重量百分比核計的:以氯粉(含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鈣成分之氯化合物)20~45%、添加磷酸二氫鈉或檸檬酸或pH酸性之成分或原料15~40%為主成分、乾燥劑15~20%、賦形劑3~8%,總量為100%製成,其生產方法是,將氯粉,添加乾燥劑一起攪拌,再依次加入磷酸二氫鈉或檸檬酸或pH酸性之成分或原料,再邊攪拌邊加入賦形劑,攪拌約20~30分鐘完全均勻後,即製成本申請案之次氯酸消毒劑。
另,將上述相同之主成分:以氯粉(含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鈣 成分之氯化合物)20~45%、添加磷酸二氫鈉、檸檬酸或pH酸性之成分或原料15~40%為主成分、乾燥劑15~20%、加入碳酸氫鈉5%~10%、賦形劑5%~10%,攪拌約20~30分鐘完全均勻後,經打錠機打錠,製成本申請案之次氯酸錠。本項錠劑可依需求次氯酸的濃度,和慢溶或速溶的特性,增減原料和其百分比。
本發明一元次氯酸劑(粉),和次氯酸錠消毒劑,計量精確,不需要計算或另配比,可直接加入自來水或淨水即可使用,不但使用方便,而且無須運輸,因此可廣泛的使用。
上文已相當廣泛地概述本揭露之技術特徵及優點,俾使下文之本揭露詳細描述得以獲得較佳瞭解。構成本揭露之申請專利範圍標的之其它技術特徵及優點將描述於下文。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瞭解,可相當容易地利用下文揭示之概念與特定實施例可作為修改或設計其它結構或製程而實現與本揭露相同之目的。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應瞭解,這類等效建構無法脫離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
A1:步驟
A2:步驟
A3:步驟
A4:步驟
A5:步驟
A6:步驟
A7:步驟
B1:步驟
B2:步驟
B3:步驟
B4:步驟
B5:步驟
B6:步驟
B7:步驟
B8:步驟
B9:步驟
B10:步驟
B11:步驟
第1圖表示次氯酸與pH值存在百分比之關係圖。
第2圖次氯酸與次氯酸離子殺死大腸桿菌群(EColi)所需時間。氯化合物的殺菌力(參美國EPA一部添加)
第3圖表示本發明一元次氯酸劑的生產方法之流程示意圖。
第4圖表示本發明一元次氯酸錠消毒劑的生產方法之流程示意圖。
以下結合具體情況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次氯酸的英文名稱HYPOCHLOROUSACID,化學文摘社登記號碼(CAS):7790~92~3,在常溫下為透明水溶液,依其濃度高低會有不同氯的氣味。次氯酸其殺菌力強,可瞬間殺菌,殺菌後會還原為水和微鹽,pH值為4.0~6.5,本技術是將氯粉(含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鈣成分之氯化合物)之主要殺菌成份次氯酸(HOCl)和次氯酸離子(OCl),在pH值為4.0~6.5時生成近100%次氯酸,因此,本專利即利用次氯酸pH值在上述4.0~6.5弱酸性的原理開發而成,其殺菌力強,對人安全,對食材影響較小,對設備腐蝕性較低,並具實用與可廣泛應用的特色。近年來次氯酸已為日本、韓國及歐美各國漸廣泛的應用,不管是食品產業、醫療機構、畜牧產業、餐飲產業或公共場所等,為全面性消毒殺菌之應用。
本申請案通過與其組成成份的科學配置,充分發揮其特性與其他組分的綜合優越性,而研製出新的消毒用品。
實施例1,舉例說明如下。
本發明一元次氯酸消毒劑,由重量百分比計的:以氯粉(含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鈣成分之氯化合物)1.75克、添加磷酸二氫鈉或檸檬酸或pH酸性之成分或原料2克為主成分、添加乾燥劑0.75克,賦形劑0.5克,總量為100%製成,其生產方法是,將氯粉添加乾燥劑一起攪拌,再依次加入磷酸二氫鈉或檸檬酸或pH酸性之成分或原料,再邊攪拌邊加入賦形劑,攪拌約20~30分鐘完全均勻後,製成本申請案之次氯酸消毒劑。
實施例2,舉例說明如下。
本發明為生產一元次氯酸錠消毒劑,以上述相同之主成分:以氯粉(含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鈣成分之氯化合物)1.75克、添加磷酸二氫鈉、檸檬酸或pH酸性之成分或原料2克為主成分、添加乾燥劑0.75克,邊攪拌邊加入碳酸氫鈉1.5克、賦形劑0.8克,總量100%製成,於攪拌約20~30分鐘完全均勻後,經打錠機打錠,製成本申請案之次氯酸錠消毒劑。本項錠劑可依需求次氯酸的濃度,和慢溶或速溶的特性,增減原料和其百分比。
具體詳細的生產方法請參第3圖和第4圖之流程圖。首先須聲明的是,本申請案的生產與製程之標準和要求如下。
針對原料部份,請各原料供應商提供原料成份分析表和物質安全資料表,確認各原料合於法規之規範。
針對生產室之基本條件和規範部份,包括:(1)原料須以40~50度進行烘乾,或選擇無水之原料。(2)有顆粒原料需進行磨粉,確認原料可均勻混合(3)充填室需溫度保持18~25度和相對濕度:20%~25%低濕度生產車間,(4)生產線需合於GMP或HACCP或相關作業的規範。
針對包材部份,次氯酸劑需用不透明鋁箔袋或防水、防潮袋等封裝;次氯酸錠需用不透明鋁箔袋封裝,次氯酸錠的內盒與外盒均用膠膜密封。
針對品管控制標準部份,每批號於半成品時進行量測其次氯酸的pH值和次氯酸濃度,次氯酸的pH值須為pH4~6.5,次氯酸濃度為200ppm或以上。品質不合規定時,以廢料處理。
需注意的是,相關製程需合於法令與規範。
在生產流程中,包括進料核驗及驗收、入庫、合計生產數量、 確認各原料需求/重量。
針對本發明次氯酸劑的生產作業程序,要項如下:包括原料烘乾作業(步驟A1)、顆粒原料研磨作業(步驟A2)、原料篩網分篩(步驟A3)、稱量依序由機器均勻混料(步驟A4)、次氯酸劑成品檢測(步驟A5)、次氯酸劑合格品(步驟A6)、次氯酸劑合格品充填裝入鋁箔袋或防潮袋(步驟A7)。請參考第3圖之流程圖。
請參考第3圖所示,本發明次氯酸劑的生產方法說明如下。
在步驟A1中,先將原料在40~50℃的溫度下分別放置烘乾4~5小時,烘乾後進行水份測定,各原料含水份須在2%為合格(即水分
Figure 108139088-A0305-02-0012-5
2%)。
在步驟A2中,將含顆粒之原料研磨作業以達微細粉末要求,使各成份能充分混合。
在步驟A3中,將烘乾後各原料用50~80目篩網進行分篩,分篩時控制生產室的溫度18℃~25℃與相對濕度20%~25%,防止原料有雜質和顆粒,讓複方配比之原料粉能充分混合,達到均勻要求。
在步驟A4中,按組成成份要求,分別稱取氯粉、乾燥劑、磷酸二氫鈉或檸檬酸或pH酸性之成分或原料、賦型劑,依序稱量後,先將氯粉和乾燥劑一起投入混合機攪拌,然後再加入磷酸二氫鈉或檸檬酸或pH酸性之成分或原料、賦型劑,充分混合20~30分鐘後取出製成成品,從不同混料地點取樣,依公司產品標準測定次氯酸劑成品的pH值是否為4~6.5?,次氯酸濃度是否達到200ppm之濃度之產品標準?
在步驟A5中,次氯酸劑成品檢測,若不合格的話,則報廢處理。步驟A6為確認產出次氯酸劑的合格品,步驟A7為將次氯酸劑填充入 鋁箔袋或防潮袋。
生產前應注意:一、所有原料的水分不能超過2%;二、溫度15~25℃、相對濕度20~25%;三、原料按照先後順序加入,不能將氯粉和磷酸二氫鈉或檸檬酸或pH酸性之成分或原料直接攪拌,必須先將氯粉和乾燥劑先進行混配,再同其他組成成份混配攪拌。生成本發明之次氯酸劑產品,使用安全、高效,可用以廣泛性使用之消毒殺菌劑。
請參考第4圖所示,針對本發明次氯酸錠的生產方法如下:將(步驟A6)次氯酸劑合格品磨成細粉,並混入賦型劑(步驟B1)、次氯酸半成品測試(步驟B2)、次氯酸半成品投入打錠機(步驟B3)、打錠機打成次氯酸錠片(步驟B4)、進行次氯酸錠片硬度檢查(步驟B5)、次氯酸錠合格品檢測(步驟B6)。機器將次氯酸錠充填入鋁箔袋密封(步驟B7)、將次氯酸錠裝入成品盒(步驟B8)、將次氯酸錠盒裝入紙箱(步驟B9)、合計每日次氯酸錠生產數量與生產報表(步驟B10)、次氯酸錠產品出貨(步驟B11)。請參考第4圖之流程圖。
在步驟B1中,將次氯酸劑合格品磨成細粉,混入賦型劑充分混合均勻,進行水份測定,含水份需在1%或以下為合格(即水分
Figure 108139088-A0305-02-0013-6
1%)。
在步驟B2中測試合格後的半成品,於步驟B3中將次氯酸半成品投入打錠機自動進行打成錠片(即步驟B4),打錠時原料的水分
Figure 108139088-A0305-02-0013-7
1%,溫度15~25℃,濕度20~25%,步驟B5每10分鐘對錠片檢查和稱重一次,以防止錠片重量有誤,在步驟B6中確認錠片經檢驗合格後,於步驟B7中將次氯酸錠裝入鋁箔袋密封,於步驟B8中將次氯酸錠裝入成品盒並標示批號、有效日期,於步驟B9中將次氯酸錠成品盒裝入紙箱並標示批號,再於步驟B10 中由現場作業人員每日記錄生產次氯酸錠成品批號數量;最後,於步驟B11中依業務單位訂單進行出貨作業。
在步驟B5中,進行硬度檢查;取樣10片,確認硬度盒於企業之品質和硬度標準即為合格;若是不合格的話,報廢處理。
在步驟B7和步驟B8和步驟B9中,將合格的半成品按照要求裝入鋁箔袋,自動噴墨機打上批號,薄膜封盒;每5袋裝入一包裝盒,加入產品說明書,再打上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日期,薄膜封盒;每24盒裝入一包裝箱,打上批號。
在步驟B10中,成品包裝入庫前,由品管人員對包裝好的成品批號、產品規格等資料逐一核對,核查無誤後方可入庫。
同樣地,在步驟B6中,每批成品都要保留樣品,以備日後查核;每批成品出廠都要附一份檢測報告。
在打錠前應注意:一、所有原料的水分不能超過1%;二、溫度15~25℃、相對濕度20~25%。
本發明產品依本生產製程,進行生產作業,生成本發明次氯酸錠產品,使用安全、高效,可廣泛性使用之消毒劑。
本發明次氯酸劑(粉)和次氯酸錠具有消毒、殺菌、除臭、淨水、漂白之功效,對人畜無害。可廣泛用於游泳池消毒、飲用水消毒、食品加工業、飲食衛生業、工業水處理、水產養殖業、日用化學工業、醫療產業、學校、防疫、酒店、餐廳及洪水後大面積滅菌,防止感染等。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準日愈提高,對日漸演變的各種細菌,病毒的消毒殺菌需求、日益提升,本一元次氯酸劑和次氯酸錠的開發將可漸取代含氯消毒 劑,廣泛應用日常殺菌需求,將有益國民健康和環境福祉。
當前述係針對本發明之各實施例時,本發明之其他或進一步的實施例係可被設計出而無須違反其基本範圍,且其基本範圍係由下列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雖然本發明以相關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解釋,但是這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應說明的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思想能夠構造出很多其他類似實施例,這些均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中。
A1:步驟
A2:步驟
A3:步驟
A4:步驟
A5:步驟
A6:步驟
A7:步驟

Claims (8)

  1. 一種一元次氯酸消毒劑,其包含以重量百分比計的:以氯粉(含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鈣成分之氯化合物)20~45%、添加磷酸二氫鈉或pH酸性之無機酸15~40%為主成分、乾燥劑15~20%、賦形劑3~10%,總量為100%。
  2.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一元次氯酸消毒劑的生產方法,其步驟包含:以重量百分比計,以氯粉(含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鈣成分之氯化合物)20~45%、添加磷酸二氫鈉或pH酸性之無機酸15~40%為主成分、乾燥劑15~20%、碳酸氫鈉5%~10%、賦形劑5~10%,總量為100%,攪拌均勻後,製成次氯酸劑(粉)或經打錠製成次氯酸錠。
  3.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一元次氯酸消毒劑的生產方法,其步驟包含:以重量百分比計,以氯粉(含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鈣成分之氯化合物)20~45%、添加磷酸二氫鈉或pH酸性之無機酸15~40%為主成分、乾燥劑15~20%、賦形劑5~10%、碳酸氫鈉5~10%,總量為100%,將原料分別裝入A袋[氯粉、乾燥劑],和B袋[磷酸二氫鈉或pH酸性之無機酸]為主成分,使用時分別將A袋和B袋依序加入水中混合生成次氯酸液。
  4.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一元次氯酸消毒劑的生產方法,其步驟包含:以重量百分比計,將磷酸二氫鈉或pH酸性之無機酸60~85%、添加碳酸氫鈉10~18%,製成次氯酸的pH酸性調節劑(粉),使用時將本次氯酸的pH酸性調節劑加入經計量後之次氯酸鈉液或次氯酸鈣液,生成次氯酸液。
  5.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一元次氯酸消毒劑的生產方法,其步驟包含: 步驟A1:先將原料在40~50℃的溫度下分別放置烘乾4~5小時,烘乾後進行水份測定,各原料含水份須在2%為合格(即水分
    Figure 108139088-A0305-02-0018-8
    2%);步驟A2:將含顆粒之原料研磨作業以達微細粉末要求,使各成份能充分混合;步驟A3:將烘乾後各原料用50~80目篩網進行分篩,分篩時控制生產室的溫度18℃~25℃與相對濕度20%~25%,防止原料有雜質和顆粒,讓複方配比之原料粉能充分混合,達到均勻要求;步驟A4:按組成成份要求,分別稱取氯粉(含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鈣成分之氯化合物)、乾燥劑、磷酸二氫鈉或pH酸性之無機酸,賦形劑,依序稱量後,先將氯粉和乾燥劑一起投入混合機攪拌,然後再加入磷酸二氫鈉或pH酸性之無機酸、賦形劑,充分混合20~30分鐘後取出製成成品,從不同混料地點取樣,依公司產品標準測定次氯酸劑成品的pH值4~7.0,和次氯酸濃度需達到200ppm之濃度或更高濃度之產品標準;步驟A5:次氯酸劑成品檢測,若不合格的話,則報廢處理;步驟A6:確認產出次氯酸劑的合格品;以及步驟A7:將次氯酸劑填充入鋁箔袋或防潮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一元次氯酸消毒劑的生產方法,其中在該步驟A1中,所有原料的水分不能超過2%;溫度15~25℃、相對濕度20~25%;原料按照先後順序加入,不能將氯粉和磷酸二氫鈉或pH酸性之無機酸直接攪拌,必須先將氯粉和乾燥劑先進行混配,再同其他組成成份混配攪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一元次氯酸消毒劑的生產方法,其消毒劑的 生產方法包括將步驟B1:該步驟A6之次氯酸劑合格品磨成細粉,並混入賦形劑;步驟B2:次氯酸半成品測試;步驟B3;次氯酸半成品投入打錠機;步驟B4:打錠機打成次氯酸錠片;步驟B5:進行次氯酸錠片硬度檢查;步驟B6:次氯酸錠合格品檢測;步驟B7:機器將次氯酸錠充填入鋁箔袋密封;步驟B8:將次氯酸錠裝入成品盒;步驟B9:將次氯酸錠盒裝入紙箱;步驟B10:合計每日次氯酸錠生產數量與生產報表;步驟B11:次氯酸錠產品出貨,其中:在該步驟B1中,將次氯酸劑合格品磨成細粉,混入賦形劑充分混合均勻,進行水份測定,含水份需在1%或以下為合格(即水分
    Figure 108139088-A0305-02-0019-9
    1%);在該步驟B2中測試合格後的半成品,於該步驟B3中將次氯酸半成品投入打錠機,並在該步驟B4中以打錠機自動進行打成錠片,打錠時原料的水分
    Figure 108139088-A0305-02-0019-10
    1%,溫度15~25℃,濕度20~25%,在該步驟B5中每10分鐘對錠片檢查和稱重一次,以防止錠片重量有誤,在該步驟B6中確認錠片經檢驗合格後,於該步驟B7中將次氯酸錠裝入鋁箔袋密封,於該步驟B8中將次氯酸錠裝入成品盒並標示批號、有效日期,於該步驟B9中將次氯酸錠成品盒裝入紙箱並標示批號,再於該步驟B10中由現場作業人員每日記錄生產次氯酸錠成品批號數量;最後,於該步驟B11中依業務單位訂單進行出貨作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一元次氯酸消毒劑的生產方法,其中在該步驟B5中,進行硬度檢查;取樣10片,確認硬度盒於企業之品質和硬度標準即為合格;若是不合格的話,報廢處理;在該步驟B6中,每批成品都要保留樣品,以備後查核;每批成品出廠都要附一份檢測報告。
TW108139088A 2019-10-29 2019-10-29 一元次氯酸消毒劑及其生產方法 TWI7236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9088A TWI723601B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元次氯酸消毒劑及其生產方法
CN201911257410.3A CN112741106A (zh) 2019-10-29 2019-12-10 一种一元次氯酸消毒剂及其生产方法
US16/997,316 US11793200B2 (en) 2019-10-29 2020-08-19 Hypochlorous acid disinfectant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EP20204497.0A EP3815532A1 (en) 2019-10-29 2020-10-28 Hypochlorous acid disinfectant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9088A TWI723601B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元次氯酸消毒劑及其生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3601B true TWI723601B (zh) 2021-04-01
TW202116162A TW202116162A (zh) 2021-05-01

Family

ID=73037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9088A TWI723601B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元次氯酸消毒劑及其生產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93200B2 (zh)
EP (1) EP3815532A1 (zh)
CN (1) CN112741106A (zh)
TW (1) TWI7236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7680B (zh) 2020-02-27 2021-05-11 超水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次氯酸消毒劑及其生產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29A (zh) * 1993-12-29 1995-07-05 章亮庄 消毒液
CN101233851A (zh) * 2008-02-22 2008-08-0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持续产生高氧化还原电位的消毒泡腾片
CN101843241A (zh) * 2010-05-21 2010-09-29 重庆师范大学 一种次氯酸钠稳定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7381A (en) * 1983-11-10 1985-10-15 Rio Linda Chemical Co., Inc. Dry compos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lorine dioxide
JPH0673675B2 (ja) 1990-03-07 1994-09-21 株式会社オムコ 電解による次亜塩素酸含有殺菌水の製造方法
JP2627101B2 (ja) 1990-09-19 1997-07-02 株式会社オムコ 電解次亜塩素酸殺菌水製造用添加薬液
JP2619756B2 (ja) 1991-11-07 1997-06-11 株式会社オムコ 殺菌水製造方法
US5711211A (en) 1997-01-31 1998-01-27 Embalajes Proem Limitada Chlorine generator for preserv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CN1264539A (zh) * 1999-02-26 2000-08-30 崔永成 弱酸性的消毒剂
ITMI20011702A1 (it) 2001-08-03 2003-02-03 Acraf Soluzione disinfettante a base di ipoclorito di sodio e procedimento per prepararla
JP3085356U (ja) 2001-10-15 2002-04-26 株式会社オーエスジ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殺菌水製造装置
JP2005161142A (ja) 2003-12-01 2005-06-23 Hsp:Kk 殺菌水の連続生成装置
CN100421563C (zh) * 2004-04-02 2008-10-0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蚕室蚕具与桑叶消毒剂
US7758807B2 (en) * 2004-04-20 2010-07-20 The Clorox Company Microbial control with reduced chlorine
JP2005349382A (ja) 2004-05-11 2005-12-22 Tatsuo Okazaki 炭酸ガス充填タンクによる高濃度殺菌水生成方法及び装置
CN101124169A (zh) 2005-02-23 2008-02-13 威踏株式会社 以次氯酸或者亚氯酸为主要成分的杀菌水的生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99486A (zh) * 2006-07-04 2008-01-09 吴礼龙 一种高稳定型一元固体二氧化氯消毒剂的生产方法
CN101142916A (zh) * 2007-10-18 2008-03-19 薛林余 一元二氧化氯消毒片及其生产方法
US20090148342A1 (en) * 2007-10-29 2009-06-11 Bromberg Steven E Hypochlorite Technology
US20150044144A1 (en) * 2012-03-06 2015-02-12 Raymat Materials, Inc. Disinfectant solution
CN103523938B (zh) * 2012-07-06 2015-11-25 上海蓝宇水处理有限公司 复合消毒片
US20140272039A1 (en) 2013-03-15 2014-09-18 Multisorb Technologies, Inc. Reactive ethylene absorber
CN105613573A (zh) * 2014-11-05 2016-06-01 刘聪 一种消毒剂
KR101894802B1 (ko) 2016-12-23 2018-09-05 주식회사 에이비씨써클 발포성 정제형 이끼제거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끼제거제
TWI727680B (zh) * 2020-02-27 2021-05-11 超水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次氯酸消毒劑及其生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29A (zh) * 1993-12-29 1995-07-05 章亮庄 消毒液
CN101233851A (zh) * 2008-02-22 2008-08-0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持续产生高氧化还原电位的消毒泡腾片
CN101843241A (zh) * 2010-05-21 2010-09-29 重庆师范大学 一种次氯酸钠稳定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6162A (zh) 2021-05-01
US20210120823A1 (en) 2021-04-29
CN112741106A (zh) 2021-05-04
US11793200B2 (en) 2023-10-24
EP3815532A1 (en) 2021-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65871B2 (ja) 殺菌剤として使用する亜塩素酸を含む水溶液の製造方法
US9630841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queous stable chlorine dioxide solution
JP3219698B2 (ja) 殺菌消毒液の製造方法
JPH11228316A (ja) 殺菌消毒用製剤
CN110150315A (zh) 一种固体高纯二氧化氯释放剂
TWI727680B (zh) 次氯酸消毒劑及其生產方法
JP2021028289A (ja) 塩を電気分解して得られたものを原材料に用いた亜塩素酸水の製造方法
CN106818862A (zh) 一种无需活化的高效二氧化氯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993355B (zh) 一种生产稳定杀菌消毒溶液的系统
TWI723601B (zh) 一元次氯酸消毒劑及其生產方法
Farah et al. Electrolyzed water generated on-site as a promising disinfectant in the dental offic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GB2437489A (en) Disinfectant mixture of a donor of freely available chlorine (e.g. hypochlorite) and a buffering agent or acid, optionally in the form of an aqueous solution
CN101142916A (zh) 一元二氧化氯消毒片及其生产方法
CN106689194A (zh) 一种缓释消毒水
CN111658560A (zh) 一种强效杀私处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203646397U (zh) 一种生产稳定性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液的装置
US20200056293A1 (en) Electrolysis apparatus capable of producing disinfectant or cleaning agent, and electrolysis method therefor
WO2014050385A1 (ja) 殺菌水、殺菌水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殺菌水調製用原料容器
CN113180056B (zh) 次氯酸消毒液
US20240156099A1 (en) Composition for generation of chlorine dioxide for use as sanitizer
RU2278827C2 (ru) Обеззараживающий твердый состав
JP3648569B2 (ja) 除菌または消毒を目的とする水溶液の供給方法及び使用方法
JP2022167732A (ja) 次亜塩素酸水調製用剤及びその個包装物及び次亜塩素酸水の製造方法
CN110476962A (zh) 一种基于活性二氧化氯的消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
JP2023058198A (ja) 殺菌用組成物および殺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