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0776B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0776B
TWI720776B TW109100850A TW109100850A TWI720776B TW I720776 B TWI720776 B TW I720776B TW 109100850 A TW109100850 A TW 109100850A TW 109100850 A TW109100850 A TW 109100850A TW I720776 B TWI720776 B TW I7207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air
portions
connecting body
secur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0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6222A (zh
Inventor
陳尚廷
Original Assignee
上得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上得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上得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0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077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0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077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6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6222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一種連接器,包含第一連接體(100)及第二連接體(200),該第一連接體(100)安裝於第一對象物(2),該第二連接體(200)安裝於第二對象物(3)且被連接於該第一連接體(100),其中第一連連接體(100)包含成對的卡固部(120)及導引部(130),第二連接體包含被卡固部(220)及容置部(230),該被卡固部(220)係用以卡固該成對的卡固部,該容置部(230)係用以容置該導引部(130)。在提高對象連物接時的作業性的同時,能夠穩定地經固定的連接對象物。

Description

連接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以使複數個對象物連接的連接器。
目前已知有藉由自由地組合的方式連接複數個板材,以組構成各種型態的組合式家具。例如在組合作為組合式家具的棚架時,係藉由頂板、底板及左右側板而形成架體,並於此架體安裝背板,進一步於架體內側安裝複數個棚板。作為用以連接如此的複數個構件的方法,一般已知有由螺絲與螺母所構成的連接器。如此的連接器雖然能夠穩定地固定經連接的構件彼此,但是必須要有使用工具轉緊螺絲的手續。
為了節省如同上述的手續,已知有例如由公組合件及母組合件所構成的一種連接器,在使形成於公組合件的銷插通於形成於母組合件的孔的同時,藉由使形成於公組合件的卡固構件卡固於母組合件以固定二者(例如請參照專利文獻1)。如此的連接器,能夠不使用螺絲等而將構件等予以組裝。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209475號公報
但是當使用上述連接器時,涉及組合件彼此的連接,實質上僅有一個卡固構件,因此缺乏連接後的固定力。又為了使固定力提升而必須要安裝複數個連接器。因此,關於作業性及連接時的固定力仍有改善的餘地。
因此,本發明有鑑於上述問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連接器,在提升連接複數個對象物時的作業性的同時,亦能夠以穩定的連接狀態將對象物彼此固定。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關於本發明的一形態為一種連接具,包含第一連接體,係組裝於第一對象物,該第一連接體包括成對的卡固部及導引部;以及第二連接體,係組裝於第二對象物且與該第一連接體連接,該第二連接體包括被卡固部及容置部,該被卡固部係由成對的該卡固部所卡固,該容置部係任意容置該導引部。
又該卡固部以包括卡固立設部及卡固爪部,該爪係部係設置於該卡固立設部的前端且向著對該卡固立設部所延伸的方向略微垂直的方向突出,成對的該卡固部係以各個該卡固部所具有的該卡固爪部相互面對或背對而突出的方式形成為佳。
又該導引部係以配置於成對的該卡固部之間的方式形成為佳。
又引該導引部及成對的該卡固部係以配置在同一直線上的方式形成為佳。
又成對的該卡固部以包括第一成對卡固部及第二成對卡固部,該第一成對卡固部的該卡固爪部係沿著第一軸線方向突出,該第二成對卡固部的該卡固爪部係沿著與第一軸線方向垂直的第二軸線方向突出為佳。
又該被卡固部以包括一插通部及一固定部,該插通部係插通成對的該卡固部,該固定部係形成於該插通部以任意固定該卡固爪部為佳。
又該被卡固部以包括被卡固立設部及被卡固爪部,該被卡固爪部係設置於該被卡固立設部的前端且向著對該被卡固立設部所延伸的方向略微垂直的方向突出,該被卡固部的該被卡固爪部係向著該卡固部之對應的該卡固爪部的突出方向的反方向突出為佳。
又該導引部以具備有前端傾斜的一錐部為佳。
又關於本發明的其他形態,為一種組裝體,係使用如上述之連接具以組裝。
依據本發明的形態,在提升連接複數個對象物時的作業性的同時,亦能夠以穩定的連接狀態將對象物彼此固定。。
1:連接器
100:第一連接體
110:第一基體
111、244:本體
111a、211a:螺絲孔
112、212:側壁
120:卡固部
120a、120e:第一卡固部
120b、120f:第二卡固部
120c、120g:第三卡固部
120d、120h:第四卡固部
120i:第五卡固部
120A、120B、120C、120D:成對的卡固部
220:被卡固部
220e:第一被卡固部
220f:第二被卡固部
220g:第三被卡固部
220h:第四被卡固部
220i:第五被卡固部
121:卡固立設部
122:卡固爪部
122a:卡固面
122b:傾斜面
130:導引部
131:錐部
2:第一對象物
200:第二連接體
221:插通部
221a:壁部
221b:插通孔
222:固定部
222a:突起
222b:卡固面
222c:傾斜面
223:被卡固立設部
224:被卡固爪部
230:容置部
230a:壁部
231:預備容置部
3:第二對象物
L:軸線
圖1為關於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連接體的立體圖。
圖2為圖1所示的第一連接體的側面視角的剖面圖。
圖3為關於第一實施例的第二連接體的立體圖。
圖4為圖3所示的第二連接體的側面視角的剖面圖。
圖5為顯示關於第一實施例中,使經安裝於對象物的第一連接體與第二連接體連接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6為顯示圖5所示的第一連接體與第二連接體的連接狀態的側視圖。
圖7為關於第二實施例的第一連接體的立體圖。
圖8為關於第二實施例的第二連接體的立體圖。
以下參照圖式以說明關於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另外,以下所示的實施例僅為一例,於本發明的範圍內,能夠採用各種形態。
〔第一實施例〕
〔連接器的構造〕
說明關於連接器的構造。如圖1至圖5所示,連接器1包含第一連接體100及第二連接體200。如同後述,第一連接體100及第二連接體200,以分別安裝於對象物2、3的狀態互相連接。
連接器1為由例如樹脂材料所構成。另外作為連接器1,能夠使用金屬或橡膠等各種材料。
<第一連接體>
如圖1及圖2所示,第一連接體100包含第一基體110、卡固部120及導引部130。
(第一基體)
第一基體110為第一連接體100的基幹元件,支承卡固部120及導引部130。第一基體110包含本體111及側壁112,該本體111具有長條的平板形狀,該側壁112以略垂直於本體111的四周的端緣的下方向(與卡固部120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方向延伸。
(卡固部)
卡固部120形成於第一基體110的本體111上。當第一連接體100被連接於第二連接體200時,卡固部120將設置於後述的第二連接體200中的被卡固部220予以卡固。
卡固部120包含第一卡固部120a、第二卡固部120b、第三卡固部120c及第四卡固部120d。各卡固部120a、120b、120c及120d中包含有卡固立設部121及卡固爪部122。卡固立設部121係自本體111沿略垂直的方向而形成。卡固爪部122被設置於卡固立設部121的前端。卡固爪部122包含向與卡固立設部121的延伸方向為略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卡固面122a,及自卡固面122a的前端向卡固立設部121傾斜地延伸的傾斜面122b。
第一卡固部120a及第二卡固部120b構成為成對的卡固部120A。在成對的卡固部120A中,卡固爪部122彼此相對而突出。第三卡固部120c及第四卡固部120d構成為成對的卡固部120B。在成對的卡固部120B中,卡固爪部122彼此相背而突出。構成為成對的卡固部的卡固部的組合不限於上述。例如,可以為第一卡固部120a及第三卡固部120c的組合,亦能夠為第一卡固部至第四卡固部120a,120b,120c及120d的任二個的組合。另外,為了提高連接體100、200彼此的連接力,以使卡固爪部122向互相相反的方向突出的卡固部的組合為佳。
<導引部>
導引部130沿本體111的長度方向形成於第一卡固部120a與第二卡固部120b之間(成對的卡固部120A之間)。導引部130於第一連接體100與第二連接體200連接時,插入設置於後述的第二連接體中的容置部230。導引部130發揮固定第一連接體100與第二連接體200的連接位置的效果。
導引部130呈略圓筒狀。導引部130的形狀不限於實心形狀,並且可以是空心的圓筒狀。又導引部130不限於圓筒狀,可以應用如矩形截面等各種形狀。
<第二連接體>
如圖3及圖4所示,第二連接體100包含第二基體210、被卡固部220及容置部230。
(第二基體)
第二基體210,為第二連接體200的基幹元件,支承被卡固部220及插入部230。第二基體210包含本體211及側壁212,該本體211具有長條的平板形狀,該側壁212以略垂直於沿本體211的四周的端緣的上方向(包圍被卡固部220、插入部230的方向)的方向延伸。
(被卡固部)
被卡固部220形成於第二基體210的本體211上。當第一連接體100與第二連接體200連接時,被卡固部220被卡固於第一連接體100的卡固部120。
被卡固部220包括插通部221及固定部222。
插通部221包含立設於本體211上的略矩形的壁部221a。於壁部221a的內側形成有貫通本體211的略矩形的插通孔221b。
固定部222形成於本體211的長度方向上為相對向的壁部221a的二側。固定部222包含彼此相對向的突起222a。突起222a包括卡固面222b及傾斜面222c,該傾斜面222c自卡固面222b的前端朝固定部222傾斜地延伸。當第一連接體100與第二連接體200互相連接時,卡固部120的卡固爪部122內的卡固面122a與卡固面222b接觸。
(容置部)
容置部230形成在第二基體210的本體211上。當第一連接體100與第二連接體200連接時,容置部230用以容置第一連接體100的導引部130。
容置部230包含立設於本體211上的略圓筒形的壁部230a。壁部230a的內側形成有貫通本體211的略圓形的插通孔230b。插通孔230b的直徑與導引部130的直徑約略相同。導引部130在通過插通孔230b而完全容置在容置部230中的狀態下與容置部230形成嵌合。
另外,鄰接於一個容置部230形成有預備容置部231。預備容置部231具有與容置部230相同的形狀,但是插通孔230b的端部為封閉。應第一連接體的導引部130的形成位置,能夠適當使用預備容置部231。
〔以連接器進行的對象物間的連接〕
使用圖5及圖6說明二個對象物透過連接器1而被連接的例子。以下說明關於藉由將形成為板狀的第一對象物2及第二對象物3予以連接而組裝L字形的連接 體的例子。第一對象物2及第二對象物3,為由例如木材所構成。對象物2、3,能夠適用不限於木材的各種材質。
如圖5的(a)所示,第一連接體100以接著劑等被安裝於第一對象物,第二連接體200以接著劑等被安裝於第二對象物。連接體安裝於對象物的位置,並無特別限定於圖示處。連接體安裝於對象物的位置,能夠依照所組裝的連接體的形態而適當變更。又連接體被安裝於對象物的方法,並不限於接著劑。能夠採用各種安裝方法,例如能夠於連接體設置螺絲孔,使用螺絲將連接體安裝於對象物。
如圖5的(b)所示,在第一對象物2與第二物體3配置成L字形的狀態下,第一連接體100與第二連接體200連接。具體而言,第一連接體100的卡固部120卡固於第二連接體200的被卡固部220。此外,第一連接體100的導引部130被容置在第二連接體200的容置部中。
使用圖6說明關於第一連接體100的卡固部120和第二連接體200的被卡固部220的連接。
卡固部120插通被卡固部220的插通部221。當被卡固部220插通於插通部221時,卡固部120的卡固爪部122與被固定部222的突起222a抵接。當卡固部120插通得更深時,卡固部120的卡固立設部121中的卡固爪部122的傾斜面122b與固定部222中的傾斜面222c相接觸,而卡固部120的卡固立設部121進行彈性變形。卡固爪部122於傾斜面122b滑動於固定部222的突起222a中的傾斜面222c上而被推入插通孔221b的內側。當使卡固部120進一步插通得更深時,卡固爪部122越過突起222a。當卡固爪部122越過突起222a時,施加到卡固爪部122的彈性變形(使之被推入插通孔221b的內側的變形)被解除。藉此,卡固爪部122恢復到原本的位 置(插通孔221b的外側),而被卡固於突起222a的深處側(被卡固部220的本體211側)。在此狀態下,卡固爪部122與卡固面122a中的固定部222的突起222a中的卡固面222b面接觸而被卡固為逆止狀。因此,可以防止第一連接體100與第二連接體200之間的連接容易解除的情況。
如圖6所示,第一連接體100的導引部130通過第二連接體200的容置部230的插通孔230b而被容置於容置部230。在導引部130被容置於容置部230的狀態下,阻止了連接體100、200之間的剪力方向(略平行於本體111、211的長度方向的方向)的移動。藉此,能夠減輕施加於卡固部120與被卡固部220的連接部分的應力負荷,而穩定地維持第一連接體100與第二連接體200的連接。
另外,雖然說明了導引部130僅容置於容置部230中的結構,但並不限於此。例如,在導引部130較長的狀況下,設為在安裝有第一連接體100的第一對象物2上形成有插通孔的構造。這種情況下,能夠將導引部130容置在容置部230的同時,能夠將導引部130的前端容置於形成在第一物體2的插通孔。
如上所述,上述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1中,藉由設置於第一連接體100的成對的卡固部120以卡固設置於第二連接體200的被卡固部220。藉此,不需要複數個連接器,就能夠穩定地固定對象物彼此的連接狀態。進一步關於上述實施例的連接器1中,設置於第一連接體100的導引部130被容置於設置在第二連接體200的容置部230。藉此,由於阻止了連接體100、200之間的剪力方向(略平行於本體111、211的長度方向的方向)的移動,而能夠更加穩定地固定對象物彼此的連接狀態。
上述的第一實施例中的連接器1,包含有成對的卡固部120A、120B的卡固爪部122彼此相對或彼此相背而突出。即卡固爪部122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藉此,即使從單一方向施加有過大的力,也能夠防止成對的卡固部120A、120B對 被卡固部220的卡固被同時解除。因此,能夠更加穩定地固定卡固部120對被卡固部220的卡固,即更加穩定地固定對象物彼此的連接狀態。
上述關於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1中,導引部130配置於成對的卡固部120A、120B之間。藉此,連接體100、200彼此的連接位置不會偏移存在,並且能夠更加穩定地固定對象物彼此的連接狀態。
上述關於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1中,導引部130及成對的卡固部120係配置於同一直線上。藉此,連接體100、200彼此的連接位置不會偏移存在,並且能夠更加穩定地固定對象物彼此的連接狀態。
〔第二實施例〕
使用圖7及圖8以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連接器。以下主要說明與第一實施例相異的構造,關於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構造則標記同一符號而省略說明。
<第一連接體>
如圖7所示,第一連接體100包含第一基體110、卡固部120及導引部130。
(第一基體)
第一基體110包含平板狀的本體111。本體111形成有螺絲孔111a。第一連接體100,亦能夠為透過螺絲孔111a以螺絲等安裝於對象物。
(卡固部)
卡固部120包括第一卡固部120e、第二卡固部120f、第三卡固部120g、第四卡固部120h及第五卡固部120i。
第一卡固部120e與第二卡固部120f構成為成對的卡固部120C。在成對的卡固部120C中,卡固爪部122向同一方向突出。這種狀況下,卡固爪部122沿著與本體111的長度方向略平行的方向(第一軸線方向)突出。第三卡固部120g與第四卡固部120h構成為成對的卡固部120D。在成對的卡固部120D中,卡固爪部122沿著與第一軸線方向略垂直的方向(第二軸線方向)互相在相反的方向突出。此外,成對的卡固部120C並不限於上述卡固部的組合。成對的卡固部120C能夠由第二卡固部120f與第五卡固部120i的組合構成。第五卡固部120i包含與第一卡固部120e相似的構造,其中卡固爪部122沿著略平行於本體111的長度方向(第一軸線方向)朝向與第一卡固部120e的卡固爪部122突出的方向為相反的方向突出。
(導引部)
如圖7所示,導引部130呈略圓筒狀,包含向前端傾斜的錐部131。錐部131的形狀並不限於圖中所示者,能夠適用各種形狀。
<第二連接體>
如圖8所示,第二連接體200包含第二基體210、被卡固部220及容置部230。
(第二基體)
第二基體210包含本體211及側壁212,該側壁212係自本體211的外周緣而立設。於本體211形成有螺絲孔211a。第二連接體200亦能夠透過螺絲孔211a使用螺絲等被安裝於對象物。
(被卡固部)
被卡固部220包含第一被卡固部220e、第二被卡固部220f、第三被卡固部220g、第四被卡固部220h及第五被卡固部220i。第一連接體100與第二連接體200連接時,第一被卡固部220e、第二被卡固部220f、第三被卡固部220g、第四被卡固部220h及第五被卡固部220i分別被卡固於第一連接體的第一卡固部120e、第二卡固部120f、第三卡固部120g、第四卡固部120h及第五卡固部120i。
各被卡固部220e、220f、220g、220h及220i包含有立設部223及被卡固爪部224。立設部223自本體211沿略垂直方向形成。被卡固爪部224被設置於立設部223的前端並且向與立設部223的延伸方向略垂直的方向突出。各被卡固部220e、220f、220g、220h及220i的被卡固爪部224於與所卡固的卡固部120e、120f、120g、120h及120i的卡固爪部122相反的方向突出。
使用圖7及圖8,說明關於對象物透過連接器1被連接的例子。以下僅說明關於第一連接體100與第二連接體200的連接,省略關於連接體100、200已被安裝於對象物的狀態的說明。
第一連接體100與第二連接體200連接時,第一連接體100的卡固部120e、120f、120g、120h及120i為分別卡固被卡固部220e、220f、220g、220h及220i。具體而言,卡固部120e、120f、120g、120h及120i的卡固爪部122與被卡固部220e、220f、220g、220h及220i的被卡固爪部224彼此接合,從而卡固部120e、 120f、120g、120h及120i與被卡固部220e、220f、220g、220h及220i被固定在逆止狀態。
上述關於第二實施例的連接器1中,包含卡固爪部122沿第一軸線方向突出的成對的卡固部120C及卡固爪部122沿與第一軸線方向略垂直的第二軸線方向突出的成對的卡固部120D。藉此,即使自多個方向施加有過大的力,也能夠防止成對的卡固部120C、120D的對卡固部220的卡固被同時解除。因此,能夠更加穩定地固定對象物彼此的連接狀態。
由於上述關於第二實施例的連接器1中,第一連接體100的導引部130於前端具有錐部131,因此能夠被圓滑地容置於第二連接體200的容置部230。
100:第一連接體
110:第一基體
111:本體
112:側壁
120:卡固部
120a:第一卡固部
120b:第二卡固部
120c:第三卡固部
120d:第四卡固部
120A、120B:成對的卡固部
121:卡固立設部
122:卡固爪部
122a:卡固面
122b:傾斜面
130:導引部

Claims (9)

  1. 一種連接具,包含:一第一連接體,係組裝於一第一對象物,該第一連接體包括成對的卡固部及一導引部;以及一第二連接體,係組裝於一第二對象物且與該第一連接體連接,該第二連接體包括一被卡固部及一容置部,該被卡固部係由成對的該卡固部所卡固,該容置部係容置該導引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具,其中該卡固部包括一卡固立設部及一卡固爪部,該卡固爪部部係設置於該卡固立設部的前端且向著對該卡固立設部所延伸的方向略微垂直的方向突出,成對的該卡固部係以各個該卡固部所具有的該卡固爪部相互面對或背對而突出的方式形成。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連接具,其中該導引部係以配置於成對的該卡固部之間的方式形成。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具,其中該導引部及成對的該卡固部係以配置在同一直線上的方式形成。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連接具,其中成對的該卡固部包括一第一成對卡固部及一第二成對卡固部,該第一成對卡固部的該卡固爪部係沿著第一軸線方向突出,該第二成對卡固部的該卡固爪部係沿著與第一軸線方向垂直的第二軸線方向突出。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連接具,其中該被卡固部包括一插通部及一固定部,該插通部係插通成對的該卡固部,該固定部係形成於該插通部以固定該卡固爪部。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連接具,其中該被卡固部包括一被卡固立設部及一被卡固爪部,該被卡固爪部係設置於該被卡固立設部的前端且向著對該被卡固立設部所延伸的方向略微垂直的方向突出,該被卡固部的該被卡固爪部係向著該卡固部之對應的該卡固爪部的突出方向的反方向突出。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具,其中該導引部具備有前端傾斜的一錐部。
  9. 一種組裝體,係使用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連接具以組裝。
TW109100850A 2020-01-10 2020-01-10 連接器 TWI720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0850A TWI720776B (zh) 2020-01-10 2020-01-10 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0850A TWI720776B (zh) 2020-01-10 2020-01-10 連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0776B true TWI720776B (zh) 2021-03-01
TW202126222A TW202126222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035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0850A TWI720776B (zh) 2020-01-10 2020-01-10 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2077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44247U (zh) * 2017-03-17 2017-07-01 Taiwan Chirn Foog Plastics Co Ltd 組合式櫃子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44247U (zh) * 2017-03-17 2017-07-01 Taiwan Chirn Foog Plastics Co Ltd 組合式櫃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6222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5623B2 (en) Pipe and tubing connector
JP5143572B2 (ja) 連結装置
CA2241439C (en) Lamp housing, mounting bracket and assembly thereof
US3810703A (en) Releasable joints with male and female elements
US20100009565A1 (en) Antenna Connector Assembly
US10131291B2 (en) Assembly-type vehicle component
JP2005511979A (ja) 構造部材をパネル状部材上にねじ止めするための締結ナット
KR20140009567A (ko) 전기 커넥터들 간의 결합 오차를 방지하기 위한 시스템
TWI720776B (zh) 連接器
EP1020651B1 (en) Fastener with pin retention protrusions and predrive positioning protrusions
WO2012026154A1 (ja) 部材取付具、部材取付構造、および、部材取付方法
CN106050855B (zh) 固定件
JP5154987B2 (ja) 光コネクタ用アダプタのガタ止め機構
KR100645323B1 (ko) 형광램프와 소켓의 체결구조
JP4283136B2 (ja) 固定構造、プロテクタ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JP2008193794A (ja) 壁孔への固定具
JPH0562737A (ja) 電気コネクタパネル
KR101449036B1 (ko) 튜브 연결용 커넥터
US11674538B2 (en) Fastening mechanism and a furniture assembly
CN219739339U (zh) 线对板连接器
JP6737612B2 (ja) アンテナ支持体
CN210369729U (zh) 地板和组合地板
JPS62407Y2 (zh)
JP3122716B2 (ja) 多連ピンジャック
JP3511377B2 (ja) 連結用木材の連結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