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9716B - 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 - Google Patents

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9716B
TWI719716B TW108141515A TW108141515A TWI719716B TW I719716 B TWI719716 B TW I719716B TW 108141515 A TW108141515 A TW 108141515A TW 108141515 A TW108141515 A TW 108141515A TW I719716 B TWI719716 B TW I7197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ilicone
adhesive layer
modified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1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1944A (zh
Inventor
楊思枬
Original Assignee
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屬開曼群島商輝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屬開曼群島商輝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1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971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9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971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1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194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種軟性電路板係包含有非金屬之基板、接觸於基板且具有固化之第一矽膠材料的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具有至少一金屬的金屬層、接觸於金屬且具有固化之第二矽膠材料的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以及設置且接觸於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與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之間的矽膠黏著層,其包含有黏著矽膠材料可於熱熟化後於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與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間固化形成層狀結構,固化後的改質矽膠塗佈基板與金屬層可增加黏著效果、降低分層脫離的問題。

Description

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電路板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利用矽膠層予以結合金屬層以及基板之軟性電路板結構。
軟板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因其自身可彎曲而具有可撓曲的特性,因而能應用於各種電子裝置,舉例來說,軟性電路板可以安裝於筆記型電腦之主體以及可開啟顯示單元之間來傳輸電子訊號;或是可安裝於電腦之光碟機的本體與可移動的讀取投組件之間來傳遞訊號。
軟性銅箔基板(Flexible Copper Clad Laminate;FCCL)主要用於軟性電路板的製造,其藉由將譬如為銅箔的金屬箔膠合於譬如為聚亞醯胺(polyimide;PI)的耐熱薄膜表面,目前最常見者為以環氧樹脂(Epoxy)、聚酯樹脂(Polyester)、壓克力樹脂(Acrylic resin)等材料作為接著劑來予以黏接。FCCL一般藉由180度左右的熱壓來形成此層狀結構,因為環氧樹脂等接著劑的主鏈過於剛硬,因此在熱壓過程中,容易因熱縮性而產生翹曲的現象。
為了改善此一問題後續發展出無膠型態的雙層軟性銅箔基板(2L FCCL)。而2L FCCL乃是將環氧樹脂等接著劑予以省略,而直接以塗佈 (Casting)、金屬濺鍍(Sputtering)、或是層壓(Laminate)等方式來直接將銅箔結合於軟性的基板(譬如為聚亞醯胺(polyimide;PI)等)。
然而,因為材料先天的問題,不論三層或是雙層的軟性銅箔基板,都面臨到低離子遷移阻抗的問題。因主要的基板材料聚亞醯胺(polyimide;PI)以及作為接著劑的環氧樹脂(Epoxy)、壓克力樹脂(Acrylic)等材料,都具有極性且吸水性高,當運用於高電壓且線路密集的狀態時,譬如為液晶顯示器(LCD)、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電漿顯示器等,如第1圖所示,以三層的軟性銅箔基板為例,藉由基板40上的金屬層形成有第一線路43以及第二線路44,而底下分別為接著層41、42,因第一線路43以及第二線路44之間的間距S相當小,於高電壓狀態下,因接著層41、42以及基板40皆具有極性且吸水性高,很容易產生離子遷移(ion migration)的現象(假設第一線路43與第二線路44分別傳輸正、負訊號),而造成訊號強度降低,更甚者會造成無法作動,使得顯示器部份區域無法正常顯示。另一方面,即便是雙層的的軟性銅箔基板,金屬層直接設置於PI上,因PI也是具有極性且易於吸水,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軟性電路板結構,利用矽膠作為金屬層以及基板之接著材料,藉由矽膠軟性材質的特性,使得高溫處理後,金屬層以及基板之間熱縮性的變形能予以吸收,而不會有彎曲或是翹曲的情況。
同時,本發明利用矽膠不具有極性以及阻水性佳的特性,避 免於高電壓下形成電子解離的情況,而不會產生壓降或是訊號強度減弱等窘境。
另一方面,本發明所提供之軟性電路板結構,矽膠黏著層兩側具有改質矽膠固化層,作為矽膠層與金屬層、基板之間的介質,而大幅降低氣泡產生率以及氣泡尺寸,因此,兩者的接合強度高而不易脫離,在製程良率與生產速度上,均有相當正面的貢獻。
為達上述目的,依本發明之一種軟性電路板結構包含基板、矽膠黏著層以及金屬層,矽膠黏著層設置於基板上,並藉以將金屬層黏著於基板上,因矽膠硬化後仍具有一定的形變能力,因此,高溫烘烤後可以吸收金屬層以及基板,因高溫處理後所產生熱縮性的變形,使得整體電路板結構不至於產生彎曲變形或是翹曲等狀況。同時,矽膠不具有極性以及阻水性佳,可解決習知利用環氧樹脂(epoxy)、聚酯樹脂(Polyester)、壓克力樹脂(acrylic resin)等材料作為接著層,以及譬如為聚亞醯胺(polyimide)等基板材料易於吸水以及具有極性所衍生的問題,而可於高壓運作下,不會因離子解離而導致壓降或是訊號強度降低、甚至崩壞的問題。
另一方面,考量矽膠材質不易與異質性材質良好接著,因此,可藉由兩改質矽膠固化層分別設置於矽膠黏著層兩側上,兩改質矽膠固化層皆主要包含有下列化學式(一):
Figure 108141515-A0101-12-0003-1
矽膠黏著層主要包含有下列化學式(二):
Figure 108141515-A0101-12-0004-2
兩改質矽膠固化層與矽膠黏著層都具有化學式(一)與化學式(二)的成份,來解決氣泡與基板容易剝離等問題;而改質矽膠固化層係進行介面張力與材料極性的調整,而大幅改善對於相異材料的黏著力。
底下藉由具體實施例詳加說明,當更容易瞭解本發明之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之功效。
11‧‧‧基板
12‧‧‧矽膠黏著層
121‧‧‧矽膠黏著層
122‧‧‧矽膠黏著層
13‧‧‧金屬層
131‧‧‧第一線路
132‧‧‧第二線路
21‧‧‧基板
22‧‧‧矽膠層
23‧‧‧氣泡
31‧‧‧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
32‧‧‧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
40‧‧‧基板
41‧‧‧接著層
42‧‧‧接著層
43‧‧‧第一線路
44‧‧‧第二線路
S‧‧‧間距
第1圖係為習知應用於高電壓、高密度之電路板結構之狀態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電路板結構之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電路板結構應用於高電壓、高密度之狀態示意圖。
第4圖係為習知矽膠被覆之狀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電路板結構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6A、6B圖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電路板結構之不同實施態樣的示意圖。
為清楚揭露本發明所揭露之電路板結構的技術特徵,以下將提出數個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特徵,更同時佐以圖式俾使該些技術特徵得以彰顯。
矽膠(silicone)是一種化學合成的彈性體,觸感類似橡膠的 柔韌,可製成透明成品,亦可加入色料調製各種不同顏色的產品;其具有環保無毒,耐高低溫,耐酸鹼,防水,抗UV,電氣特性佳等優點,因此經常作為各種電子產品、週邊商品之表面被覆材料,提高產品外部的觸感,同時亦增加產品表面的特性。同時,熔融狀態的矽膠又具有一定的流動性以及接著力,硬化後仍保有部份之柔軟度,且極性極低,阻水性加,因此,適合來予以取代習知的壓克力樹脂(Epoxy)層作為黏著材料。
請參考第2圖所示,其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電路板結構之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軟性電路板包含基板11、矽膠黏著層12以及金屬層13。基板11可為聚亞醯胺(PI)、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玻璃、玻璃纖維或液晶型高分子等各種軟板、硬板之材料,基本上為非金屬材質所構成。而矽膠黏著層12則夾設於金屬層13以及基板11之間,作為其黏著之用的中間層,因矽膠於熔融狀態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易於作為接著劑使用,舉例來說,可利用塗佈的方式塗抹於基板11上,再與金屬層13一同進入烘烤乾燥硬化。同時,硬化後,矽膠仍保有一定的柔軟特性,作為緩衝之中間層,使得高溫處理後,金屬層以及基板之間熱縮性的變形能予以吸收,而不會有彎曲或是翹曲的情況。完成後的電路板結構,其金屬層13則可供後續蝕刻或加工為所需要的線路布局,當然,完成後亦可於其上再增加保護層、防焊層(solder mask)等;而金屬層13常見之材料,可譬如為銅、鋁、鎳、金、銀或錫等金屬,因此,基本上金屬層13的材質與基板11不同。
再者,矽膠不具有極性,且阻水性佳(換句話說,吸水性相當差),因此應用於高壓、高密度的電路時,譬如為譬如為液晶顯示器 (LCD)、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電漿顯示器等,請參閱第3圖,金屬層13連同矽膠黏著層12經過蝕刻後形成有第一線路131以及第二線路132,以及分為位於其底下之矽膠黏著層121、122,不同於習知結構,因為矽膠黏著層121、122本身之材質極性極低,故阻水性佳、不易吸水,因此,即便底下的基板11(譬如為PI材質)具有極性且易吸水,也會因為矽膠黏著層121、122的阻絕,而不會使第一線路131、第二線路132之間發生離子解離的現象;因此,不會有壓降或是訊號降低等問題產生。
然而,矽膠對於大部分的基板的黏著力不佳,同時,一般矽膠會同時存在有縮合反應(Condensation reaction)以及加成反應(Addition reaction),縮合反應的結構較加成反應的結構對於基板的黏著力差,同時,縮合反應會產生副生成物-氫氣(H2),使矽膠容易產生氣泡。請參閱第4圖,矽膠層22鋪設被覆於異質性材質的基板21時,經過聚合反應後,氣體亂序移動時,當遇到基板21阻礙,且基板21為緻密基板時,譬如為金屬、玻璃、高結晶分子之基板等,氫氣無法由基板21一側散逸,因而容易於兩者的介面之間累積而產生氣泡23;一旦介面之間有氣泡33產生時,結構容易剝離,使結構間的接著狀態相當脆弱。
一般來說,矽膠廣泛應用於填充,也就是說至少有一側面是未封閉的開放面(如同第4圖),若是緩步聚合時,所形成的氣體可以被慢慢擠出,而不會存留於內;但是以本案上/下基板以及金屬層夾置的態樣,需要以熱壓製程或是加熱聚合以加快熟化製程,此時,氣體也隨之大量產生,氣體亂序移動時,當碰到基板與金屬層的阻礙時,則會破壞原本 已經形成與基板的黏著介面,同時,氣泡會相互整合形成較大尺寸的氣泡,使得介面間的缺陷結構變大。
因此,請參閱第5圖,其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電路板結構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係分別於矽膠黏著層12之上、下兩側增設有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以及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換句話說,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設置於矽膠黏著層12以及基板11之間,而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設置於矽膠黏著層12以及金屬層13之間。其中,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以及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乃是預先配合基板11以及金屬層13之材質,進行介面張力與材料極性的調整,使其適用於不同材質間的黏著,進而可使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與基板11之間、以及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與金屬層13之間的接著狀況予以改善,大幅降低氣泡的產生或是降低氣泡尺寸。
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與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皆主要包含有下列化學式(一):
Figure 108141515-A0101-12-0007-4
矽膠黏著層12主要包含有下列化學式(二):
Figure 108141515-A0101-12-0007-3
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與矽膠黏著層12都具有上述化學式(一)與化學式(二)的成份。
矽膠黏著層12中化學式(二)成份的量係大於化學式(一)成份 的量,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中化學式(一)成份的量係大於化學式(二)成份的量。
此外,矽膠黏著層12中化學式(二)成份的量係比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或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中化學式(二)成份的量大於0.1-60%(重量/體積比)。
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與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之改質的方式,可為增加加成型矽膠(addition type silicone)的比例、或是在矽膠內增添壓克力樹脂(Epoxy)、壓克力酸(acrylic acid)或其組合來予以改質。
舉例來說,其形成方式可先於基板11以及金屬層13上,分別單獨形成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以及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來調整基板11以及金屬層13之表面特性,使其增加於後續與矽膠黏著層12的黏著力。換句話說,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以及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可視為基板11以及金屬層13之表面改質層。然後藉由緩慢熟化的方式來予以固化,因係為非上/下夾置的開放表面、且配合緩慢熟化,矽膠熟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氣體較容易予以排出,配合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以及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係依據基板11以及金屬層13的材料來加以改質,將會使得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與基板11之間、以及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與金屬層13之間的接著狀況相當良好。
接續矽膠黏著層12設置於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或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上,然後將基板11以及金屬層13連同矽膠黏著層12、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或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一同結合,此熟化過程可採用兩階段進行使其黏著更加緊密;第一階段的熱處理溫度低於第二階段的熱 處理溫度,而第一階段的熱處理時間大於第二階段的熱處理時間。於較低熱處理溫度的第一階段過程中,矽膠黏著層12中的化學式(二)成份為主導成份,而於矽膠黏著層12中形成具結晶結構(crystalline structure),由於矽膠黏著層12厚度較薄,因此結晶結構視為是矽膠黏著層12中阻擋溼氣的結構,因此結晶結構可以強化於矽膠黏著層12與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以及與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之間介面阻擋溼氣的能力;當電路板作為電池元件時,此為非常重要的性能,舉例來說,電路板中部份的金屬層可能直接作為鋰電池的集電層。
於較高熱處理溫度的第二階段過程中,矽膠黏著層12中的化學式(一)成份為主導成份,並且具有優於化學式(二)成份的黏著力,因此,矽膠黏著層12與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之間、以及矽膠黏著層12與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之間則可緊密相互黏著。較佳者,第一階段的熱處理溫度低於第二階段的熱處理溫度約30-70度(C°),而第一階段的熱處理時間大於第二階段的熱處理時間約80-300秒。為了避免矽膠黏著層12於上述過程中變形,矽膠黏著層12可更包含有間隔物(spacer),間隔物矽包含有二氧化矽、氧化鈦顆粒或其組合。
藉此一種接著方式,具有下列優點:第一、由於矽膠黏著層12與上/下的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以及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因屬同質性材質(材料相同或概略相同),故黏著力高,一旦產生氣體也不容易破壞兩者之間的黏著結構。第二,由於矽膠材質相對於緻密性高的基板11、以及金屬層13而言,微觀之內部結構具有較大於基板11、以及金屬層13內部的孔洞,即便矽膠黏著層12是夾置於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以及第二改 質矽膠固化層32之間來進行固化,所產生的氣體亦可由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以及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排出,而較不易堆積氣體而形成氣泡。第三,由於矽膠黏著層12與改質矽膠固化層31、32內分子作用力相當,使氣體於其中的流動狀態均勻,不會如同矽膠黏著層12與異質性基板11(尤其是緻密基板,譬如為金屬、玻璃、高結晶分子之基板等)以及金屬層13般,由於分子作用力的明顯差異,導致氣體流動性不均勻,產生氣泡整合變大使得缺陷變大的問題。故,藉由同質性的材質,使得熟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氣體不易整合為較大尺寸的氣泡。因此,矽膠黏著層12與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介面之間的結合狀況改善許多,使得整體電路板的接著效果提高。基於上述理由,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與基板11之間、以及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與金屬層13之間的介面將會較習知介面來得穩固接合。
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與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的厚度會隨著可撓性需求來變化,舉例來說為電路板的彎曲能力,一般說來,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與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的厚度需要大於10微米來展現出可撓曲的特性;因此,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與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的厚度較佳者為10-50微米。
矽膠黏著層12作為本發明的黏著層,其厚度為設定值(setting value),並不會隨著電路板之可撓性需求來變化,因此,矽膠黏著層12的厚度為5-25微米。當矽膠黏著層12的厚度太薄時,換句話說小於5微米,則其黏著力會太弱;而當矽膠黏著層12的厚度太厚時,換句話說大於25微米,則黏著層材料本身的機械強度將無法忽視,而須列入整個電路 板結構的機械應力中,失去僅作為黏著層的效用。再者,矽膠黏著層12在熟化過程是屬於兩端封閉式的接合固化過程,當其厚度太厚時,則會使得阻水性變差。
另一方面,亦可選擇僅於其中一個介面間增設有改質矽膠固化層,譬如可僅於基板11以及矽膠黏著層12之間增設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31(見第6A圖)、或是僅於金屬層13以及矽膠黏著層12之間增設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32(見第6B圖),僅針對氣泡產生較為嚴重的介面予以增設,亦具有提介面之間接著性的效果。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即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述之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1‧‧‧基板
12‧‧‧矽膠黏著層
13‧‧‧金屬層
31‧‧‧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
32‧‧‧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

Claims (13)

  1. 一種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係包含有:
    一金屬層,包含有至少一金屬;
    一非金屬基板,係藉由不同於該金屬層的材料所製成;
    一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直接形成於該非金屬基板上;
    一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直接形成於該金屬層上,其中該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與該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皆主要包含有下列化學式(一):
    Figure 108141515-A0101-13-0001-5
    ;以及
    一矽膠黏著層,直接黏接於該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與該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且該矽膠黏著層主要包含有下列化學式(二):
    Figure 108141515-A0101-13-0001-6
    其中該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該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與該矽膠黏著層都具有該化學式(一)與該化學式(二)的成份。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其中該非金屬基板的材料係包含有聚亞醯胺(PI)、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金屬、玻 璃、玻璃纖維或液晶型高分子。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其中該金屬層材料矽包含有銅、鋁、鎳、金、銀、錫或包含前述至少一金屬所構成之合金。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其中該矽膠黏著層的厚度係為5-25微米。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其中該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的厚度係為10-50微米。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其中該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的厚度係為10-50微米。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其中該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與該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係藉由增加加成型矽膠之組成比例來予以改質。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其中該第一改質矽膠固化層與該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係於矽膠內增添環氧樹脂(epoxy)、壓克力酸(acrylic acid)或其組合來予以改質。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其中該矽膠黏著層更包含有一間隔物,該間隔物矽包含有二氧化矽、氧化鈦顆粒或其組合。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其中於該矽膠黏著層中該化學式二成份的量係比該第一改質 矽膠固化層或該第二改質矽膠固化層中該化學式二成份的量大於0.1-60%(重量/體積比)。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其中該矽膠黏著層係具有溼氣阻隔之結晶結構。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其中該金屬層係可作為一電池之一集電層。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其中該矽膠黏著層之厚度係為一設定值,該設定值係不隨著電路板結構之可撓性需求而變化。
TW108141515A 2019-11-15 2019-11-15 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 TWI719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1515A TWI719716B (zh) 2019-11-15 2019-11-15 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1515A TWI719716B (zh) 2019-11-15 2019-11-15 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9716B true TWI719716B (zh) 2021-02-21
TW202121944A TW202121944A (zh) 2021-06-01

Family

ID=75745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1515A TWI719716B (zh) 2019-11-15 2019-11-15 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971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12668A1 (ko) * 2016-07-11 2018-01-18 주식회사 두산 안테나 모듈 형성용 복합기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M554681U (zh) * 2017-06-23 2018-01-21 Zhang wen yao 以矽膠板材爲基板之電路板
TWI640424B (zh) * 2017-02-13 2018-11-11 亞洲電材股份有限公司 Nano metal substrate for FPC and COF material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12668A1 (ko) * 2016-07-11 2018-01-18 주식회사 두산 안테나 모듈 형성용 복합기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I640424B (zh) * 2017-02-13 2018-11-11 亞洲電材股份有限公司 Nano metal substrate for FPC and COF materials
TWM554681U (zh) * 2017-06-23 2018-01-21 Zhang wen yao 以矽膠板材爲基板之電路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1944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6238B (zh) 觸控面板的製作方法
JP6679601B2 (ja) アレイ基板、フレキシブル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12312647B (zh) 具硅胶黏合层的电路板结构
TWI437931B (zh) 電路板結構
WO2021248541A1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US9024204B2 (en) Aresistive device with flexible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09013968A1 (ja) 接着フィルム、接続方法及び接合体
WO2014079285A1 (zh) 单片玻璃触控板及其制作方法
TWM268600U (en) Structure of chip on glas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tructure
TWI655095B (zh) Nano metal substrate for FPC and COF materials
TWI719716B (zh) 具矽膠黏合層之電路板結構
WO2015043297A1 (zh) 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JP2019107817A (ja) 積層基板の曲面形成方法及び曲面形成装置
CN103108502A (zh) 软板中层压覆盖膜的方法
CN103188868B (zh) 电路板结构
CN202160336U (zh) 一种电路板粘合结构
US11089693B2 (en) PCB structure with a silicone layer as adhesive
CN201422195Y (zh) 用于软硬结合板的保护膜
TWI793861B (zh) 電子裝置以及製造電子裝置的方法
CN212084115U (zh) 一种改进的曲面触摸屏
WO2024070281A1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接続フィルム及び接続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M464966U (zh) 透明聚醯亞胺複合膜
TWI634012B (zh) 用於印刷電路板的油墨保護膜
CN205430753U (zh) 一种双盲孔智能仪表电路板结构
TWM448106U (zh) 複合式結構銅箔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