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8570B - 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8570B
TWI718570B TW108122060A TW108122060A TWI718570B TW I718570 B TWI718570 B TW I718570B TW 108122060 A TW108122060 A TW 108122060A TW 108122060 A TW108122060 A TW 108122060A TW I718570 B TWI718570 B TW I7185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value
signal strength
result
difference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2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1391A (zh
Inventor
郭倫嘉
劉哲銓
林奕奇
Original Assignee
恆準定位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恆準定位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恆準定位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22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857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01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1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8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857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斷人員流動之方法,主要係由一計算端執行以下步驟,自至少一訊號端接收至少二廣播訊號,且該至少二廣播訊號分別一對一地對應一訊號強度值;根據各個訊號強度值,計算出各訊號強度值間之一訊號強度差異值;根據該訊號強度差異值,以判別人員進入狀態或離開狀態;並進一步自影像辨識裝置接收一第一辨識資訊;根據該第一辨識資訊與該第一標籤識別碼進行比對,判斷是否為一特定人員;透過本創作之方法,可較為正確判別人員通過管制門以及是否為特定人員,以確實達到人員管制之目的。

Description

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
本創作提供一種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尤指藉由計算端同時接收不同訊號強度,並根據該不同訊號強度,以找出訊號強度差異值,使人員的位置被正確判別,以確實達到人員管制之目的。
目前市面上用以管制人員之方法,不外乎採用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抑或是透過紅外線辨識系統,以判斷人員或車輛進入或離開,以提供後續人員管制之目的。
現有技術之無線射頻識別系統主要係由無線射頻感應器(Reader)和無線射頻感應標籤(Tag)組成,當持有無線感應標籤(Tag)之人員通過管制門時,透過管制門上設置無線射頻感應器(Reader),持續對特定區域發射無線電波,當人員通過時,該無線電波將使無線射頻感應標籤(Tag)內之線圈產生感應電流,隨後,該感應電流將驅使無線射頻感應標籤(Tag)內的晶片運作產生一回應訊號,並發送至無線射頻感應器(Reader),以進行人員管制之行為。
再者,另一現有技術之紅外線辨識系統主要包含一主機、一紅外線感應器以及一紅外線發射器,該主機分別與該紅外線感應器以及該紅外線發射器進行連接,且該紅外線感應器與該紅外線發射器係相對設置於管制門上,當人員欲通過管制門時,其紅外線光將因人員通過而被遮蔽,隨即紅外線感應器將傳送一感測訊號至該主機,以記錄人員進入或離開。
然而,若應用無線射頻識別系統,由於其係透過無線電波,進而產生感應電流,並根據該感應電流驅動晶片,以回傳一回應訊號給無線射頻感應器(Reader),方才可達到人員管制之目的,因此,若無線射頻感應標籤(Tag)附近同時有其他金屬元件,該感應電流將因該金屬元件之存在,而產生錯誤之感應電流,致使無線射頻感應標籤(Tag)內的晶片發生錯誤,進而將無法確實管制該人員。
至於紅外線辨識系統,係透過遮蔽紅外線光,進而產生感測訊號而發送至主機進行通知,因此,若通過管制門,同時有物體一併通過該紅外線辨識系統時,則將因為該物體遮蔽紅外線光而發送感測訊號至主機,致使發生物體被誤判為人員通過之情形。
由上述可知,現有無線射頻識別系統將因為無線射頻感應標籤附近存在金屬元件,而有所干擾,產生錯誤之感應電流,致使發生無法確實管制人員之情形;而現有之紅外線辨識系統,其將因為紅外線光被物體遮蔽,致使發生誤判之情形。
為解決上述之問題,本創作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其可解決已知判別技術產生的干擾與誤判問題。
為達成上述目的採取的主要技術手段係令該方法主要係由一計算端執行以下步驟: 自至少一訊號端接收至少二廣播訊號,且該至少二廣播訊號一對一地對應一個訊號強度值; 根據各個訊號強度值,計算出各訊號強度值間之一訊號強度差異值; 根據該訊號強度差異值,以判別為一進入狀態或一離開狀態。
透過前述之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由於計算端所接收到之訊號強度值與訊號端間的距離成正比,當訊號端與計算端間之距離越近,訊號強度值將越高;反之,當訊號端與計算端間之距離越遠,則訊號強度值將越低,本創作藉由接收不同訊號強度值,並根據該各個訊號強度值間之訊號強度差異值,藉此,以解決產生錯誤感應電流以及因紅外線光遮蔽的問題,可避免發生干擾以及誤判的情況,使人員流動能被正確判別。
以下配合圖示及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創作為達成預定創作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本創作提供一種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計算端透過自訊號端接收至少二廣播訊號,各廣播訊號將因為計算端與訊號端間的距離遠近而具有不同之訊號強度值,根據各訊號強度值間的差異,以判別人員係進入狀態或離開狀態,並進一步自該訊號端接收一第一辨識資訊;根據該第一辨識資訊與一第一標籤識別碼進行比對,判斷是否為一特定人員,因此,可較為正確地判別人員通過管制門,以確實達到人員管制之目的。
關於本創作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其流程圖係如圖1所示,主要係由一計算端執行以下步驟:自至少一訊號端接收至少二廣播訊號,且該至少二廣播訊號一對一地分別對應一個訊號強度值(S11);根據各個訊號強度值,計算出各訊號強度值間之一訊號強度差異值(S12);根據該訊號強度差異值,以判別為一進入狀態或一離開狀態(S13)。
詳細而言,請一併參考圖2,係本創作使用環境示意圖。首先,於一管制門D1上設置二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而各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彼此間具有一間隔距離,且以分別形成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1、A12,而該等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1、A12具有部分重疊之訊號發送/接收區域,一使用者持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並接近管制門D1,且位於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1、A12的涵蓋範圍內。
接著,請一併參考圖3A以及圖3B,係本創作之系統架構示意圖。本創作之系統架構主要由計算端以及訊號端組成,計算端可分別由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或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分別配合一伺服器4組成,而訊號端可為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或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其中,如圖3A所示,計算端由伺服器4以及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組成,訊號端由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構成;另,如圖3B所示,訊號端亦可由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構成,而計算端由伺服器4以及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組成。
至於上述系統的運作方式,以圖3A為例說明,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將持續進行訊號掃描,而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將進行訊號廣播,當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進入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之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1、A12時,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掃描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所發送之廣播訊號,並自該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接收該廣播訊號,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接收到該廣播訊號後並根據其訊號強弱相應地轉換為一訊號強度值(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tor;RSSI)後,該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或該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訊號強度值傳送至伺服器4進行計算,以計算各訊號強度值間之差異,俾取得訊號強度差異值,隨之,根據該訊號強度差異判別人員為進入狀態或離開狀態。
另以圖3B進行說明,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將持續進行訊號廣播,而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將進行訊號掃描,當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進入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之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1、A12時,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掃描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所發送之廣播訊號,並自該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接收該廣播訊號,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接收到該廣播訊號後並根據其訊號強弱相應地轉換為一訊號強度值(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tor;RSSI)後,該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或該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訊號強度值傳送至伺服器4進行計算,以計算各訊號強度值間之差異,俾取得訊號強度差異值,隨之,根據該訊號強度差異判別人員為進入狀態或離開狀態。
上述之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或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可為一藍芽裝置。
隨後,關於計算各訊號強度值間之差異,請參考圖4所示,當計算端自至少一訊號端接收至少二廣播訊號時,且該至少二廣播訊號一對一地分別對應一個訊號強度值(S41);根據各個訊號強度值,將各個訊號強度值以減法計算出該訊號強度差異值(S42);根據該訊號強度差異值,以判別為一進入狀態或一離開狀態(S43)。
具體而言,請再次參考圖2,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計算端)將自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訊號端)進入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1時,將掃描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之廣播訊號,進一步,當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進入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2時,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將掃描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之廣播訊號,並根據於該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1所掃描到之廣播訊號以及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2所掃描到之廣播訊號各自轉換為第一訊號強度值以及第二訊號強度值,隨後,伺服器4將第一訊號強度值(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1所掃描到的廣播訊號)減去第二訊號強度值(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2所掃描到的廣播訊號),即得訊號強度差異值,接著,根據訊號強度差異值,判別為進入狀態或離開狀態。
更進一步,關於訊號強度值、訊號強度差異值以及進入狀態或離開狀態的判別,請參考下表(一),
次數 第一訊號強度值(dBm) 第二訊號強度值(dBm) 訊號強度差異值(dBm) 判別
1 -70 -50 -20 進入
2 -75 -79 4 離開
表(一) 第1次接收到之至少二廣播訊號,第一訊號強度值:-70 dBm、第二訊號強度值:-50 dBm,相減(-70 dBm -(-50 dBm))得到-20 dBm,則判別為進入狀態;第2次接收到之至少二廣播訊號,而第一訊號強度值:-75 dBm、第二訊號強度值:-79 dBm,相減(-75 dBm -(-79 dBm))得到4 dBm,則判別為離開狀態。
再者,請參考圖5,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流程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差異容後說明,首先,本實施例係先行於計算端預設一參考值,並於計算出各訊號強度間之該訊號強度差異值後,執行以下步驟:將各訊號強度差異值分別與該參考值進行比較,以判斷各訊號強度差異值是否小於該參考值並產生一第一比較結果(S51);若是,將該第一比較結果設定為一第一數值,並判別為一第一結果(S52);若否,將該第一比較結果設定為一第二數值,並判別為一第二結果(S53)。可依據情況,將第一結果設定為進入狀態或離開狀態;而第二結果亦可設定為離開狀態或進入狀態,而第一結果與第二結果之狀態係相異之狀態。
更進一步,請一併參考圖6A以及圖6B,係本創作之另一系統架構示意圖。如圖6A所示,計算端由伺服器4、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組成以及影像辨識裝置5,訊號端由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構成;另,如圖6B所示,訊號端亦可由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構成,而計算端由伺服器4、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以及影像辨識裝置5組成。
具體而言,請一併參考圖7,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流程圖。第三實施例與第一、第二實施例差異如後,該計算端進一步執行以下步驟:自該至少一訊號端以及該影像辨識裝置分別接收該至少二廣播訊號以及一第一辨識資訊,該等廣播訊號包含一第一標籤識別碼(S71);對該第一標籤識別碼以及該第一辨識資訊分別進行計數,以產生一第一計數值以及一第二計數值(S72);將該第一計數值與該第二計數值進行比較,以判斷該第一計數值與該第二計數值是否相同(S73);若相同,則顯示一正確訊息(S74);反之,發出一警告訊息(S75)。
詳細而言,該計算端自該至少一訊號端接收該至少二廣播訊號以及透過影像辨識裝置5設置於該管制門D1可擷取通過人員的影像處(即第一辨識資訊),該等廣播訊號包含一第一標籤識別碼時,將對該第一標籤識別碼而產生該第一計數值(即該第一標籤識別碼的數量),並對該通過人員進行計數且產生該第二計數值(即該第一辨識資訊的數量),接著,將該第一標籤識別碼的數量與該通過人員之數量進行比較判斷,當兩者數量不同時,則發出警告訊息,反之,顯示一正確訊息.
另,請參考圖8,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流程圖。第四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差異如後,該影像辨識裝置5可預設一影像參考線,透過該影像參考線之設定(可透過在影像一畫素區間值設定該影像參考線),以使該影像辨識裝置5形成二區域A、B,當人員由其中之一區域A往另一區域B前進而通過該參考線時,則判斷為進入狀態,反之,由另一區域B往其中之一區域A前進時,則判斷為離開狀態。進一步,該計算端執行以下步驟:自該至少一訊號端接收該至少二廣播訊號以及自該影像辨識裝置接收該第一辨識資訊(S81);根據各訊號強度差異值以及該第一辨識資訊分別與該參考值以及該影像參考線進行比較,以判斷為該第一結果或該第二結果以及一第一影像判斷結果或一第二影像判斷結果(S82);將判斷後之該第一結果或該第二結果與該第一影像判斷結果或該第二影像判斷結果進行比對,以判斷是否相同(S83);若相同時,則發出正確判斷之訊息(S84);反之,將該參考值設定為該訊號強度差異值(S85)。
舉例而言,當一人員持有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通過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同時,影像辨識裝置5亦擷取到該人員自區域A往區域B方向前進,該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依據該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之訊號強度差異值(如:-20 dBm)與參考值(如:-5 dBm)比較後,判斷為第一結果(即進入狀態),而影像辨識裝置5根據該第一辨識資訊(即人員影像)通過該影像參考線,判斷該人員為第二影像判斷結果(即離開狀態),將判斷後之第一結果與該第二影像判斷結果進行比較後,判斷為不相同,則將該參考值(如:-5 dBm)設定成為該訊號強度差異值(如:-20 dBm),即參考值更動為-20 dBm,以提升精準度。
再者,請參考圖9,係本創作第五實施例流程圖。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差異如後,於該計算端預設一計算值以及一門檻值,並於設定該第一數值以及該第二數值後,執行以下步驟:將接收到的各訊號強度差異值以及該第一比較結果依序排列,以使各訊號強度差異值以及該第一比較結果分別對應一次數(S91);將該次數與該計算值進行比對,以決定是否將該次數相對應之該第一比較結果進行加總,以產生一加總和(S92);其中,當該次數等於該計算值時,將該次數相對應之該第一比較結果進行加總(S93);將該加總和與該門檻值進行比較,以判斷該加總合是否小於該門檻值(S94),若是,則判別為一第三結果(S95),反之,則判別為一第四結果(S96)。可依據情況,將第三結果設定為進入狀態或離開狀態;而第四結果亦可設定為離開狀態或進入狀態,而第三結果與第四結果之狀態係相異之狀態。
詳細而言,伺服器4將第一訊號強度值(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1所掃描到的廣播訊號)減去第二訊號強度值(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2所掃描到的廣播訊號),即得訊號強度差異值,將各訊號強度差異值與參考值進行比較,並於比較後,產生第一比較結果,隨後,伺服器4將根據計數值與次數進行比對後,將第一數值以及第二數值進行加總,並產生加總和,接著,將加總和與門檻值進行比較後,若該加總和小於該門檻值,則判別為一第三結果,反之,則判別為一第四結果。
進一步,以第三結果為離開狀態,而第四結果為進入狀態舉例說明,請參考表(二):
次數 第一訊號強度值(dBm) 第二訊號強度值(dBm) 訊號強度差異值(dBm) 參考值(dBm) 第一比較結果 計算值 加總和 門檻值 判別
1 -70 -50 -20 -5 1 2 2 1 進入
2 -70 -60 -10 -5 1
3 -73 -78 5 -5 -1
表(二) 第1次接收到之至少二廣播訊號,其對應之第一訊號強度值:-70 dBm、第二訊號強度值:-50 dBm,相減(-70 dBm -(-50 dBm))得到-20 dBm;第2次接收到之至少二廣播訊號,其對應之第一訊號強度值:-70 dBm、第二訊號強度值:-60 dBm,相減(-70 dBm -(-60 dBm))得到-10 dBm,而計數值被預設為:2,因此,伺服器4會自次數為1的第一比較結果與次數為2的第一比較結果做相加,得到加總和:2,隨後,將加總和與門檻值做比較,加總和大於門檻值(2大於1),因此,判別為進入狀態。
更進一步,請參考圖10,係本創作第六實施例流程圖。本實施例主要係由一計算端,且於該計算端內建立一對照表,並執行以下步驟:自至少一訊號端接收至少二廣播訊號,且該至少二廣播訊號一對一地分別對應一個訊號強度值(S101);將各個訊號強度值進行比較,以選出各訊號強度值中之一最大訊號強度值(S102);根據該對照表以及該最大訊號強度值,決定以該等廣播訊號之各訊號強度值計算一訊號強度差異值(S103);根據各個訊號強度值,計算出各訊號強度值間之該訊號強度差異值(S104);根據該訊號強度差異值,以判別為一進入狀態或一離開狀態(S105)。
詳細而言,請一併參考圖11,係本創作第六實施例應用示意圖。首先,於伺服器4內先行建立對照表,該對照表係將該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2本身安裝的內建碼與兩管制門D1、D2一對一地進行對應(即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對應至管制門D1,另一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2對應至管制門D2),接著,於管制門D1、D2內外側分別設置二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2,各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2分別具有一間隔距離,以分別形成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1、A12、A21、A22,且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1、A12具有部分範圍重疊,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21、A22具有部分範圍重疊,而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2、A21亦存在部分範圍重疊,一使用者持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並接近管制門D1、D2,且位於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1、A12、A21、A22內。
接著,由於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位於訊號發送/接收範圍A11、A12、A21間,各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2將同時接收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3所發送之廣播訊號,各廣播訊號各自一對一地對應一訊號強度值,隨後,將各訊號強度值與各第一訊號發/接收裝置1、2之內建碼同時傳送至伺服器4,將各廣播訊號相對應之各訊號強度值進行比較,並從中找出最大訊號強度值後,根據對照表以及該最大訊號強度值所對應之管制門D1,並將管制門D1所對應傳送之第一訊號強度值以及第二訊號強度值進行計算,以得出訊號強度差異值,根據該訊號強度差異值,以判別該人員係進入狀態或離開狀態。
舉例來說,請參考下表(三),
次數 管制門編號 第一訊號強度值(dBm) 第二訊號強度值(dBm) 訊號強度差異值(dBm) 判別
1 D1 -70 -50 -20 進入
D2 -70 -60 -10 進入
表(三) 第1次接收到之至少三廣播訊號,管制門D1上的訊號發送/接收裝置1接收到第一訊號強度值:-70 dBm以及第二訊號強度值:-50 dBm,而管制門D2上的訊號發送/接收裝置2接收到第一訊號強度值:-70 dBm,計算端將前述三個訊號強度值進行比較,以找出最大訊號強度值為:-50 dBm,隨後,計算端會將管制門D1的第一訊號強度值:-70 dBm與第二訊號強度值:-50 dBm進行相減,得到訊號強度差異值:-20 dBm,並判別為進入狀態。
請參考圖12,係本創作第七實施例流程圖。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差異如後,該計算端進一步預先儲存一身份確認資訊,,該計算端同時執行以下步驟:自該訊號端以及該影像辨識裝置分別接收該第一標籤識別碼以及該第一辨識資訊(S121);根據該身份確認資訊,對該第一辨識資訊與該第一標籤識別碼進行判斷,以決定是否為一特定人員(S122);若是,則記錄該特定人員之一通過時間(S123);若否,則發送該警告訊息(S124)。
具體而言,首先,於伺服器4內建立至少一特定人員的身份確認資訊,該身份確認資訊包含至少一預先儲存之辨識資訊與一第二標籤識別碼,而該預先儲存之辨識資訊與該第二識別碼係相對應,接著,當該訊號端接收到該至少二廣播訊號對應之該第一標籤識別碼且該影像辨識裝置5接收到該第一辨識資訊(例如臉部特徵)後,將該第一標籤識別碼以及該第一辨識資訊傳送至伺服器4,伺服器4將根據該身份確認資訊內的該預先儲存之辨識資訊與該第二識別碼,分別對該第一辨識資訊與該第一標籤識別碼進行比對判斷,以決定該人員是否為特定人員,若是,則紀錄該特定人員之一通過時間;若否,則發送一警告訊息至相關管理人員。
透過本創作之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以計算端所接收到之訊號強度值將與訊號端間的距離成正比之方式,藉由接收不同訊號強度值,並根據該各個訊號強度值間之訊號強度差異值,以判別人員係進入狀態或離開狀態,並結合影像辨識裝置所擷取之該第一辨識資訊,以協助判斷各通過人員的身份,如此一來,可解決產生錯誤感應電流以及因紅外線光遮蔽的問題,可避免發生干擾以及誤判的情況,使人員流動能被正確判別以及提高安全管制之目的。
以上所述僅是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創作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D1、D2 管制門 1、2 第一訊號發送/接收裝置 A11、A12、A21、A22 訊號發送/接收範圍 3 第二訊號發送/接收裝置 4 伺服端 5 影像辨識裝置
圖1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流程圖。 圖2係本創作使用環境示意圖。 圖3A、圖3B係本創作之系統架構示意圖。 圖4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另一流程圖。 圖5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流程圖。 圖6A、圖6B係本創作之另一系統架構示意圖。 圖7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流程圖。 圖8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流程圖。 圖9係本創作第五實施例流程圖。 圖10係本創作第六實施例流程圖。 圖11係本創作第六實施例應用示意圖。 圖12係本創作第七實施例流程圖。

Claims (5)

  1. 一種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係由一計算端執行以下步驟:自至少一訊號端接收至少二廣播訊號,且該至少二廣播訊號一對一地對應一個訊號強度值,該等廣播訊號包含一第一標籤識別碼,當該計算端接收到該標籤識別碼時,對該標籤識別碼進行計數,以產生一第一計數值;根據各個訊號強度值,計算出各訊號強度值間之一訊號強度差異值;根據該訊號強度差異值,以判別為一進入狀態或一離開狀態;其中,該計算端預設一參考值,並於計算出各訊號強度間之該訊號強度差異值後,執行以下步驟:將各個訊號強度差異值分別與該參考值進行比較,以判斷該訊號強度差異值是否小於該參考值並產生一第一比較結果;當該訊號強度差異值小於該參考值時,判別為一第一結果;反之,判別為一第二結果;其中,該第一結果與該第二結果係相異;其中,該計算端包含一影像辨識裝置,並進一步執行以下步驟:自該至少一訊號端以及該影像辨識裝置分別接收該至少二廣播訊號以及一第一辨識資訊,該等廣播訊號包含該第一標籤識別碼;對該第一標籤識別碼以及該第一辨識資訊分別進行計數,以產生該第一計數值以及一第二計數值;將該第一、第二計數值進行比較,以判斷是否相同;若相同,則顯示為一正確訊息;若不同時,則發出一警告訊息;其中,該影像辨識裝置預設一影像參考線,並執行以下步驟: 自該至少一訊號端以及該影像辨識裝置分別接收該至少二廣播訊號以及該第一辨識資訊;根據各訊號強度差異值、該第一辨識資訊分別與該參考值、該影像參考線進行比較,以判斷為該第一或第二結果以及一第一或一第二影像判斷結果;將判斷後之該第一或第二結果與該第一或第二影像判斷結果進行比較,以判斷是否相同;若相同,則顯示該正確訊息;若不同,將該參考值設定為該訊號強度差異值。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其中,計算該訊號強度差異值係將各個訊號強度值以減法計算得出。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其中,該計算端預設一計算值以及一門檻值,並於設定該第一比較結果後,執行以下步驟:將接收到的各訊號強度差異值以及該第一比較結果依序排列,以使各訊號強度差異值以及該第一比較結果分別對應一次數;將該次數與該計算值進行比對,以決定是否將該次數相對應之該第一比較結果進行加總,以產生一加總和;其中,當該次數等於該計算值時,將該次數相對應之該第一比較結果進行加總,並將該加總和與該門檻值進行比較,以判定該家總和是否小於該門檻值,若是,則判別一第三結果;若否,則判別一第四結果;該第三結果與該第四結果係相異。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其中,計算端建立一對照表,當該計算端接收到該等廣播訊號後,執行以下步驟:將各個訊號強度值進行比較,以選出各訊號強度值中之一最大訊號強度值;根據該對照表以及該最大訊號強度值,決定以該等廣播訊號之各訊號強度值計算該訊號強度差異值。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其中,該計算端包含一預儲之辨識資訊以及一第二標籤識別碼,該計算端並執行以下步驟:自該至少一訊號端以及該影像辨識裝置分別接收該第一標籤識別碼以及該第一辨識資訊;根據該預儲之辨識資訊以及該第二標籤識別碼,對該第一辨識資訊與該第一標籤識別碼進行判斷,以決定是否為一特定人員;若是,則記錄該特定人員之一通過時間;若否,則發送該警告訊息。
TW108122060A 2019-06-25 2019-06-25 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 TWI718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2060A TWI718570B (zh) 2019-06-25 2019-06-25 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2060A TWI718570B (zh) 2019-06-25 2019-06-25 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1391A TW202101391A (zh) 2021-01-01
TWI718570B true TWI718570B (zh) 2021-02-11

Family

ID=75234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2060A TWI718570B (zh) 2019-06-25 2019-06-25 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857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44409A (ja) * 2006-12-07 2008-06-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共連れ防止入室管理装置、及び共連れ防止入室管理システム
CN103577781A (zh) * 2013-09-10 2014-02-12 浙江利尔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Rfid进出识别系统及其进出识别方法
TW201411164A (zh) * 2012-09-10 2014-03-16 China Steel Corp 定位識別系統
CN107170078A (zh) * 2017-04-27 2017-09-15 胡渐佳 智能识别进门尾随门禁系统
CN107170087A (zh) * 2017-05-12 2017-09-15 胡渐佳 自动识别进门尾随人员的门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44409A (ja) * 2006-12-07 2008-06-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共連れ防止入室管理装置、及び共連れ防止入室管理システム
TW201411164A (zh) * 2012-09-10 2014-03-16 China Steel Corp 定位識別系統
CN103577781A (zh) * 2013-09-10 2014-02-12 浙江利尔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Rfid进出识别系统及其进出识别方法
CN107170078A (zh) * 2017-04-27 2017-09-15 胡渐佳 智能识别进门尾随门禁系统
CN107170087A (zh) * 2017-05-12 2017-09-15 胡渐佳 自动识别进门尾随人员的门禁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CAFtech,"天眼神通 - 人流統計分析系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VJ-0g6G0w>,發布時間:2013年
eCAFtech,"天網神通-闖入通報系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gzlvLaAchM>,發布時間:2012年6月11日
eCAFtech,"天網神通-闖入通報系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gzlvLaAchM>,發布時間:2012年6月11日 eCAFtech,"天眼神通 - 人流統計分析系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VJ-0g6G0w>,發布時間:2013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1391A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2135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location based awareness of life safety sensors
CN105844209A (zh) 基于红外辐射探测的访客识别
CN111882679A (zh) 一种用于地铁进出通道的检票系统及方法
US7663737B2 (e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 sensor device
TWI718570B (zh) 藉由不同訊號強度判別人員流動之方法
CN105035927A (zh) 自动门设备的操作方法
JP2014503089A (ja) Rfidの有無車両の車両順序の検出方法
JP2006071466A (ja) 移動方向判定システム、移動方向判定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7451567B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
KR101847517B1 (ko) 터치스크린 단말기 및 이의 근거리 통신 방법, 장치와 시스템
KR20150021865A (ko) 적외선 인체 감지 rfid 출입 관리 시스템
US20240142615A1 (en) Acoustic proximity detection for computers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CN110598813A (zh) 一种基于rfid标签定位技术的工器具管理系统及方法
KR101617540B1 (ko) 상황정보 기반 콘텐츠 생성을 위한 구간영역 내 이동체 인식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2208331B1 (ko) IoT를 이용한 공동주택 제어 단말 및 방법
KR100649267B1 (ko) 표적 식별을 위한 질문 응답 확인 방법
JP5332748B2 (ja)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KR101411784B1 (ko) 사각지대 감지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KR102090120B1 (ko) 요양병원 환자 보호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5232459U (zh) 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及设备
JPH11112965A (ja) 移動体の観測装置
CN204740651U (zh) 出入管理系统
CN108492521A (zh) 手机实时防撞预警系统
NL2023090B1 (nl) Werkwijze en systeem voor het koppelen van een identiteit van ten minste een dier aan een beeldopname van het ten minste ene dier.
CN111738106B (zh) 一种红外灯罩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