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烷氧基乙醇之去除方法] 本發明之去除方法係自包含2-烷氧基乙醇(1)與(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混合物(例如粗乙烯基醚等混合液)去除2-烷氧基乙醇(1)。 式(1)及(2)中,R表示碳數1~4之烷基。該烷基之碳數較佳為1或2。又,該烷基可為直鏈狀,亦可為支鏈狀。作為烷基,可列舉: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其中,較佳為甲基、乙基,尤佳為甲基。 作為2-烷氧基乙醇(1),具體而言,可列舉: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2-丙氧基乙醇、2-異丙氧基乙醇、2-丁氧基乙醇、2-異丁氧基乙醇、2-第二丁氧基乙醇、2-第三丁氧基乙醇,該等中,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 該等中,本發明之去除方法適合於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之去除。 2-烷氧基乙醇(1)之含量於混合物中較佳為1~40質量%,更佳為1.5~30質量%,進而較佳為2~20質量%,尤佳為3~15質量%。 又,作為(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具體而言,可列舉:(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乙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丙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異丙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丁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異丁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第二丁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第三丁氧基乙基)乙烯基醚,該等中,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 該等中,較佳為(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乙氧基乙基)乙烯基醚。 (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含量於混合物中較佳為60~99質量%,更佳為70~98.5質量%,進而較佳為80~98質量%,尤佳為85~97質量%。 作為混合物中之2-烷氧基乙醇(1)與(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含量的質量比[(1):(2)],較佳為1:99~40:60,更佳為1.5:98.5~30:70,進而較佳為2:98~20:80,尤佳為3:97~15:85。 又,2-烷氧基乙醇(1)與(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合計含量於混合物中較佳為80~100質量%,更佳為90~100質量%,尤佳為95~100質量%。 作為包含2-烷氧基乙醇(1)與(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混合物,較佳為藉由以2-烷氧基乙醇(1)為原料醇之乙烯基醚化反應所獲得之反應混合物。作為該反應混合物,可列舉:藉由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之乙烯基醚化步驟所獲得之反應混合物、或自該反應混合物去除觸媒等所獲得者。 又,本發明之去除方法係使用選自碳數7~8之鏈烷烴及碳數7~8之環烷烴中之1種以上之共沸溶劑進行共沸蒸餾。 包含2-烷氧基乙醇(1)與(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混合物由於形成共沸混合物,故而藉由通常之蒸餾操作難以將2-烷氧基乙醇(1)充分地去除,藉由使用上述共沸溶劑進行共沸蒸餾,可一邊抑制(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產量降低,一邊容易且有效率地去除2-烷氧基乙醇(1)。又,上述共沸溶劑於熱穩定性或安全性方面優異,毒性或腐蝕性較低,且廉價,本發明之去除方法適合於工業上利用。 再者,碳數6以下之鏈烷烴或環烷烴由於與2-烷氧基乙醇(1)之相分離性較差,無法藉由下述之液液分離加以回收、再利用,故而於工業上不利,又,碳數9以上之鏈烷烴或環烷烴之沸點較高,即便將其用作共沸溶劑,亦難以藉由共沸蒸餾而有效率地去除2-烷氧基乙醇(1)。 碳數7~8之鏈烷烴可為直鏈狀,亦可為支鏈狀。又,碳數7~8之環烷烴只要總碳數為7~8,則亦可為於環上取代有烷基者。 作為上述共沸溶劑,例如可列舉:正庚烷、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戊烷、2,4-二甲基戊烷、3,3-二甲基戊烷、3-乙基戊烷、2,2,3-三甲基丁烷、甲基環己烷、異辛烷、2,5-二甲基己烷等,該等中,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 該等中,就2-烷氧基乙醇(1)之去除性能優異之方面而言,較佳為正庚烷、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戊烷、2,4-二甲基戊烷、3,3-二甲基戊烷、3-乙基戊烷、2,2,3-三甲基丁烷、甲基環己烷、異辛烷,更佳為正庚烷、異辛烷、甲基環己烷,就下述液液分離中之與2-烷氧基乙醇(1)之分離性優異之方面而言,尤佳為正庚烷、異辛烷。此處,異辛烷為2,2,4-三甲基戊烷或以其為主成分之支鏈狀C8異構物混合物。 上述共沸溶劑之使用量相對於2-烷氧基乙醇(1),通常為0.01~50質量倍,較佳為0.1~10質量倍,更佳為1~8質量倍,尤佳為4~6質量倍。藉由將共沸溶劑之相對於2-烷氧基乙醇(1)之使用量設為4質量倍以上,可充分地去除2-烷氧基乙醇(1),從而獲得高純度之乙烯基醚。又,藉由設為10質量倍以下,可抑制溶劑成本,可防止蒸餾塔之運轉效率或控制性之降低,此外亦可抑制共沸溶劑混入(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情況。 又,共沸蒸餾通常使用蒸餾塔(共沸塔)而進行。蒸餾塔可為填充塔、層板塔、泡罩塔等中之任一者,蒸餾塔之板數較佳為理論板數1~100段,更佳為理論板數5~70段。又,蒸餾塔之塔頂溫度較佳為40~150℃之範圍,塔底溫度較佳為50~200℃之範圍,回流比較佳為1~50。 蒸餾可為常壓蒸餾、加壓蒸餾、減壓蒸餾中之任一者,就2-烷氧基乙醇(1)之去除效率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常壓蒸餾、減壓蒸餾,更佳為減壓蒸餾。具體而言,作為蒸餾壓力,較佳為1 kPa~大氣壓,更佳為10~100 kPa,就能量效率之方面而言,進而較佳為超過40 kPa且90 kPa以下,尤佳為50~80 kPa。又,蒸餾溫度較佳為50~200℃之範圍,更佳為60~150℃之範圍。 又,蒸餾之方式可為批次式、半批次式、連續式中之任一者,較佳為連續式。尤佳為於減壓下以連續式實施蒸餾。 於使用上述蒸餾塔進行共沸蒸餾之情形時,2-烷氧基乙醇(1)自塔頂以包含2-烷氧基乙醇(1)與上述共沸溶劑之共沸混合物之形式餾出,(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自蒸餾塔之塔底以底部殘液(抽出液)之形式抽出。 共沸蒸餾可進行至上述底部殘液中之2-烷氧基乙醇(1)之濃度成為所需值(例如未達1質量%)為止。2-烷氧基乙醇(1)之含量可藉由公知方法、例如氣相層析法等而確認。再者,對於底部殘液,亦可進一步進行精餾而去除重餾分等。 [2-烷氧基乙醇之回收方法] 本發明之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向包含2-烷氧基乙醇(1)與(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混合物中添加選自碳數7~8之鏈烷烴及碳數7~8之環烷烴中之1種以上之共沸溶劑,並進行共沸蒸餾。該共沸蒸餾與本發明之去除方法中之共沸蒸餾同樣地進行即可。 又,本發明之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藉由上述共沸蒸餾所餾出之共沸混合物藉由液液分離而分離為2-烷氧基乙醇相與共沸溶劑相。再者,2-烷氧基乙醇相意指較共沸溶劑相包含更多2-烷氧基乙醇,共沸溶劑相意指較2-烷氧基乙醇相包含更多共沸溶劑。 本發明所使用之共沸溶劑由於在2-烷氧基乙醇(1)中之溶解度較低,故而自塔頂餾出之共沸混合物於餾出物之接受器中散熱,藉此分離為二相。因此,藉由上述液液分離,可容易地將2-烷氧基乙醇相與共沸溶劑相分離、回收。又,該等可用作(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原料醇或共沸溶劑。 上述液液分離之溫度通常為50℃以下,較佳為40℃以下,就能量效率之方面而言,更佳為未達40℃,進而較佳為35℃以下,尤佳為0~30℃。又,藉由將液液分離之溫度設為此種範圍內,且將共沸蒸餾步驟中之蒸餾壓力設為上述範圍內,可較大地改善能量效率。 液液分離可採用公知之分液操作而進行,例如可列舉利用傾析器等液液分離器進行分離之方法。又,對於所回收之2-烷氧基乙醇相,亦可藉由蒸餾等而進行精製。 [(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之製造方法] <乙烯基醚化步驟> 乙烯基醚化步驟係將原料醇(2-烷氧基乙醇(1))進行乙烯基醚化,而獲得包含未反應之原料醇與(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反應混合物的步驟。 自原料醇獲得(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方法只要為公知之乙烯基醚化反應,則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使2-烷氧基乙醇(1)與分子內具有碳-碳雙鍵或碳-碳三鍵之化合物進行反應之方法,更具體而言,可列舉: (A)乙烯基醚與醇之醚交換反應、 (B)使用羧酸乙烯酯的醇之乙烯化反應、及 (C)對乙炔加成醇之反應。 又,乙烯基醚化較佳為於觸媒之存在下進行。 以下,對上述反應(A)~(C)進行詳細說明。 (A)醚交換反應 作為醚交換反應(A),可列舉:使2-烷氧基乙醇(1)、與不同於目標乙烯基醚之乙烯基醚於過渡金屬錯合物觸媒之存在下進行反應的方法。 就與目標乙烯基醚相比更廉價且更容易獲得之方面而言,作為醚交換反應(A)所使用之乙烯基醚較佳為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正丙基乙烯基醚、正丁基乙烯基醚等烷基乙烯基醚。 作為過渡金屬錯合物觸媒,可使用作為乙烯基醚交換反應用觸媒而公知者。例如可列舉乙酸鈀-1,10-啡啉錯合物、氯化鈀-1,10-啡啉錯合物等鈀之1,10-啡啉錯合物;Co(CH
3
COCHCOCH
3
)
2
、Co(CH
3
COCHCOCH
3
)
3
、Co(CH
3
COCHCOCH
3
)
2
・2H
2
O、Co
2
(CO)
8
等羰基鈷錯合物等。 又,於醚交換反應(A)中亦可使用有機溶劑。作為有機溶劑,例如可列舉:戊烷、己烷、庚烷、環戊烷、環己烷等飽和烴系溶劑;二㗁烷、二乙醚、二異丙醚、甲基第三丁醚、四氫呋喃、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乙醚等醚系溶劑;苯、甲苯等芳香族烴系溶劑;環丁碸等磺醯系溶劑等。再者,該等中,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 醚交換反應(A)中之反應溫度通常為-20~150℃之範圍,就反應速度及抑制副反應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100℃之範圍,更佳為20~50℃之範圍。又,反應時間根據反應條件而異,通常為10分鐘~48小時左右。 (B)乙烯化反應 作為乙烯化反應(B),可列舉:於過渡金屬錯合物觸媒及鹼性化合物之存在下,使2-烷氧基乙醇(1)與羧酸乙烯酯進行反應之方法。 作為上述羧酸乙烯酯,例如可列舉: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甲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等。 作為過渡金屬錯合物觸媒,可使用作為乙烯基交換反應用觸媒而公知者。例如可列舉:二-μ-氯四(環辛烯)二銥(I)、二-μ-氯四(乙烯)二銥(I)、二-μ-氯二(1,5-環辛二烯)二銥(I)、雙(1,5-環辛二烯)四氟硼酸銥、(1,5-環辛二烯)(乙腈)四氟硼酸銥等銥錯合物。 作為鹼性化合物,例如可列舉:鈉、鉀等鹼金屬之氫氧化物、碳酸鹽、碳酸氫鹽等。又,由於乙烯化反應(B)為平衡反應,故而較佳為一邊將因羧酸與鹼性化合物之反應所副生成之水去除至體系外一邊進行。 又,乙烯化反應(B)中亦可使用有機溶劑。作為有機溶劑,可列舉與醚交換反應(A)所使用之有機溶劑相同者。 乙烯化反應(B)之反應溫度通常為50~170℃之範圍,就反應速度及抑制副反應之觀點而言,較佳為70~150℃之範圍,更佳為90~130℃之範圍。又,反應時間根據反應條件而異,通常為10分鐘~48小時左右。 (C)對乙炔之加成反應 作為對乙炔之加成反應(C),可列舉:於鹼金屬醇鹽觸媒之存在下,使2-烷氧基乙醇(1)與乙炔進行反應之方法。 鹼金屬醇鹽觸媒係由鹼金屬氫氧化物與2-烷氧基乙醇(1)所合成之化合物,就處理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溶解於醇者。作為鹼金屬氫氧化物,具體而言,可列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銣、氫氧化銫,該等中,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 反應(C)中亦可使用有機溶劑,作為有機溶劑,較佳為與2-烷氧基乙醇(1)混合,且溶解鹼金屬醇鹽觸媒之非質子性極性溶劑等。例如可列舉:二甲基乙醯胺、2-吡咯啶酮、N-甲基-2-吡咯啶酮、1,3-二甲基-2-咪唑啶酮等醯胺系溶劑;環丁碸、二甲基亞碸等含硫化合物系溶劑;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乙醚等乙二醇二烷基醚系溶劑等,該等中,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 反應(C)之反應溫度通常為80~200℃之範圍,就反應速度及抑制副反應之觀點而言,更較佳為100~180℃之範圍。反應壓力越高,反應速度越大,但為了防止乙炔之分解爆炸,較佳為設為0.3 MPa以下。又,反應時間根據反應條件而異,通常為10分鐘~48小時左右。 上述反應(A)~(C)中,就產率較高、原材料廉價、且無需特殊觸媒之方面而言,較佳為(C)之對乙炔之加成反應。 <觸媒去除步驟> 於觸媒之存在下進行上述乙烯基醚化反應之情形時,較佳為在供給至共沸蒸餾之前,自藉由乙烯基醚化步驟所獲得之反應混合物中去除觸媒等。 觸媒等之去除可藉由溶劑萃取、蒸餾、過濾等固液分離(於固體觸媒或擔持觸媒之情形時)等公知方法而進行。該等方法中,就觸媒之分離容易且可事先減少原料醇之方面而言,較佳為藉由蒸餾所進行之方法。又,於藉由蒸餾以外之方法而去除觸媒之情形時,亦可進一步進行蒸餾,而減少反應混合物中之原料醇。 用於觸媒之去除或觸媒去除後之濃縮的蒸餾(以下稱為「預蒸餾」)所使用之蒸餾塔可為填充塔、層板塔、泡罩塔等中任一者,蒸餾塔之板數例如為理論板數1~100段,較佳為理論板數5~50段。 預蒸餾於常壓下、加壓下或減壓下中之任一條件下均可實施,較佳為於常壓下或減壓下實施。具體而言,較佳為1 kPa~大氣壓,更佳為10~100 kPa。 又,蒸餾之方式可為批次式、半批次式、連續式中之任一者,更佳為於減壓下以連續式實施。 藉由預蒸餾所獲得之餾出物係包含2-烷氧基乙基乙烯醚(2)與其原料醇之混合物。較佳為該混合物之組成(混合物中之原料醇或2-烷氧基乙基乙烯醚(2)之含量等)與本發明之去除方法中之包含2-烷氧基乙醇(1)與(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混合物相同。 <原料醇去除步驟> 原料醇去除步驟係向由上述乙烯基醚化步驟或觸媒去除步驟所獲得之反應混合物(粗乙烯基醚)中添加選自碳數7~8之鏈烷烴及碳數7~8之環烷烴中之1種以上之共沸溶劑,並藉由共沸蒸餾而去除原料醇之步驟。該原料醇之去除與本發明之去除方法中之共沸蒸餾同樣地進行即可。 <液液分離步驟>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較佳為包括:液液分離步驟,其將藉由原料醇去除步驟所餾出之包含原料醇與共沸溶劑之共沸混合物藉由液液分離而分離為原料醇相與共沸溶劑相。藉由該構成,變得可再利用上述共沸混合物所包含之原料醇或共沸溶劑。 液液分離步驟與本發明之回收方法中之液液分離同樣地進行分離、回收即可。 <共沸溶劑供給步驟> 又,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較佳為包括:共沸溶劑供給步驟,其將藉由液液分離步驟所分離之共沸溶劑相之至少一部分供給至原料醇去除步驟。藉由該構成,可抑制乙烯基醚之製造成本。 具體而言,可列舉:抽出利用傾析器所分離之共沸溶劑相並供給至蒸餾塔(共沸塔),而使之循環之方法。 <原料醇供給步驟> 又,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較佳為包括:原料醇供給步驟,其將藉由液液分離步驟所分離之原料醇相之至少一部分供給至乙烯基醚化步驟。藉由該構成,可抑制乙烯基醚之製造成本。 又,亦可將原料醇相之至少一部分進行精製後供給至乙烯基醚化步驟。具體而言,可列舉以下方法:將液液分離後之原料醇相之至少一部分導入第二蒸餾塔(原料回收塔),自塔頂部抽出共沸溶劑,自塔底部回收原料醇,將所回收之原料醇供給至乙烯基醚化步驟,再利用作原料。藉此,亦可使原料醇之回收率成為90%以上,其損失變小。 又,亦可將自上述第二蒸餾塔之塔頂部抽出之共沸溶劑再次導入傾析器,使之循環至共沸塔。 <精餾步驟> 又,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亦可包括:精餾步驟,其將原料醇去除步驟所獲得之高純度之(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進行精餾。 具體而言,可列舉以下方法:將自共沸塔之塔底部抽出之底部殘液導入第三蒸餾塔(精餾塔),自塔頂部獲得精製乙烯基醚。於設置有精餾塔之情形時,以精餾後之乙烯基醚之純度成為所需範圍(例如,99質量%以上)之方式設定運轉條件。 以下,參照圖1對本發明之製造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之原料醇去除步驟、液液分離步驟、共沸溶劑供給步驟、原料醇供給步驟、及精餾步驟之一例的步驟圖。 圖1所示之裝置包括:共沸塔2;將自共沸塔2之塔頂餾出之包含原料醇與共沸溶劑之共沸混合物引導至傾析器4之路徑;傾析器4;將利用傾析器4所分離之共沸溶劑相之至少一部分送回至共沸塔2之路徑;原料回收塔5;將利用傾析器4所分離之原料醇相之至少一部分供給至原料回收塔之路徑;精餾塔7;將自共沸塔2之塔底所抽出之底部殘液(去除了原料醇之(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供給至精餾塔7之路徑。再者,共沸塔2、原料回收塔5及精餾塔7亦可分別具備塔頂之冷凝器與塔底之再沸器(未圖示)。 包含(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與其原料醇之粗乙烯基醚1係連續地供給至共沸塔2之中段。又,共沸溶劑3係連續地供給至粗乙烯基醚1之供給段位之上段。 自共沸塔2之塔頂餾出包含原料醇與共沸溶劑之共沸混合物,自塔底以底部殘液之形式連續地抽出去除了原料醇之(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蒸餾溫度及壓力係以底部殘液中之原料醇濃度成為所需範圍(例如,未達1%)之方式進行控制。 自共沸塔2之塔頂所餾出之共沸混合物係利用設置於循環路徑之傾析器4藉由液液分離而分離為共沸溶劑相與原料醇相。共沸溶劑相之至少一部分係自循環路徑送回至共沸塔2。又,於將共沸溶劑相之至少一部分送回至共沸塔2之路徑上設有將共沸溶劑3供給至循環路徑內之機構,共沸溶劑3之來自外部之供給量及來自傾析器4之循環量係以共沸塔2內之共沸溶劑之滯留量與共沸塔2內之原料醇之滯留量之比成為所需範圍之方式進行控制。 另一方面,原料醇相之至少一部分係供給至原料回收塔5,去除共沸溶劑等輕餾分,自塔底回收原料醇6。所回收之原料醇6係作為(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合成原料而供於乙烯基醚化步驟(未圖示)。 又,來自共沸塔2之塔底之底部殘液係利用精餾塔7加以精製,而獲得製品乙烯基醚8。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實施例。 再者,於實施例中,反應液等之組成分析係使用氣相層析法。分析條件如下所示。 裝置:製品名「GC-2014AFSC」(島津製作所公司製造) 檢測器:FID INJ(Injector,進樣口)溫度:240℃ DET(Detector,檢測器)溫度:240℃ 樣品量:0.1 μL 線速度:25.0 cm/sec 分流比:5 管柱:Rtx-WAX(30 m,0.32 mmID,0.5 μm,Restek公司製造) 管柱溫度條件:於70℃下保持2分鐘→以10℃/分鐘進行升溫→於240℃下保持6分鐘(合計25分鐘) <參考例1:(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60 kPa)> 將2-甲氧基乙醇5 mL、與(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150 mL裝入Othmer平衡蒸餾裝置,將壓力調整至60 kPa後,開始加熱。自回流開始起保持平衡狀態約2小時(接受器滯留時間之5倍以上之時間)。對蒸氣相冷凝液、液相進行取樣,並進行組成分析。 繼而,向體系內追加2-甲氧基乙醇5 mL,進行相同之操作。 其後,反覆向體系內追加2-甲氧基乙醇,而製作60 kPa下之(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線圖。 圖2表示60 kPa下之(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線圖。再者,圖2中之MOVE表示(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 氣液平衡線與對角線之交點、即共沸點處之組成為(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93.5質量%、及2-甲氧基乙醇6.5質量%,此時之溫度為92℃。將結果示於表1。 由圖2得知,(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由於會與作為原料之2-甲氧基乙醇共沸,故而難以進行一般之蒸餾精製。 <參考例2:(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26.7 kPa)> 將壓力變更為26.7 kPa,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相同之操作。 共沸點處之組成為(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93.7質量%、及2-甲氧基乙醇6.3質量%,此時之溫度為70℃。將結果示於表1。 <參考例3:(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40 kPa)> 將壓力變更為40 kPa,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相同之操作。 共沸點處之組成為(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93.8質量%、及2-甲氧基乙醇6.2質量%,此時之溫度為81℃。將結果示於表1。 <參考例4:(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大氣壓)> 將壓力變更為大氣壓,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相同之操作。 圖2表示大氣壓下之(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線圖。 共沸點處之組成為(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91.0質量%、及2-甲氧基乙醇9.0質量%,此時之溫度為108℃。將結果示於表1。 由圖2所示之氣液平衡線圖得知,於(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與2-甲氧基乙醇之共沸混合物中,因壓力引起之共沸組成之變化較小,因此僅使用2個蒸餾塔於不同壓力條件下進行蒸餾之情形時,難以去除2-甲氧基乙醇。 [表1]
<參考例5:異辛烷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大氣壓)> 使用2-甲氧基乙醇10 mL、與異辛烷150 mL,於大氣壓下進行操作,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相同之操作。 共沸點處之組成為異辛烷79.0質量%、及2-甲氧基乙醇21.0質量%,此時之溫度為92℃。將結果示於表2。 <參考例6:異辛烷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60 kPa)> 使用2-甲氧基乙醇10 mL、與異辛烷150 mL,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相同之操作。 圖3表示60 kPa下之異辛烷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線圖。 共沸點處之組成為異辛烷81.5質量%、及2-甲氧基乙醇18.5質量%,此時之溫度為76℃。將結果示於表2。 <參考例7:正庚烷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60 kPa)> 使用2-甲氧基乙醇10 mL、與正庚烷150 mL,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相同之操作。 圖3表示60 kPa下之正庚烷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線圖。 共沸點處之組成為正庚烷78.8質量%、及2-甲氧基乙醇21.2質量%,此時之溫度為77℃。將結果示於表2。再者,一併記入公知資料作為大氣壓下之共沸點及共沸組成。 <參考例8:甲基環己烷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60 kPa)> 使用2-甲氧基乙醇10 mL、與甲基環己烷150 mL,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相同之操作。 圖3表示60 kPa下之甲基環己烷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線圖。 共沸點處之組成為甲基環己烷77.3質量%、及2-甲氧基乙醇22.7質量%,此時之溫度為78℃。將結果示於表2。再者,一併記入公知資料作為大氣壓下之共沸點及共沸組成。 <參考例9:2,5-二甲基己烷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60 kPa)> 使用2-甲氧基乙醇10 mL、與2,5-二甲基己烷150 mL,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相同之操作。 圖3表示60 kPa下之2,5-二甲基己烷與2-甲氧基乙醇之氣液平衡線圖。 共沸點處之組成為2,5-二甲基己烷69.1質量%、及2-甲氧基乙醇30.9質量%,此時之溫度為84℃。將結果示於表2。再者,一併記入公知資料作為大氣壓下之共沸點及共沸組成。 [表2]
由表2及圖3所示之結果得知,參考例5~9中所使用之各種溶劑與2-甲氧基乙醇共沸。又,得知於使用異辛烷、正庚烷、甲基環己烷之情形時,標準沸點為92℃、92.5℃、94℃,容易與標準沸點108℃之(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分離。再者,圖3中,MZ8表示異辛烷,n-C7表示正庚烷,MCH表示甲基環己烷,DMH表示2,5-二甲基己烷。 <實施例1:模擬液之分批蒸餾> 將2-甲氧基乙醇10質量份與(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90質量份加以混合,而製備粗乙烯基醚之模擬液。將該模擬液1556 g、及作為共沸溶劑之正庚烷622 g(相對於2-甲氧基乙醇約4倍量)裝入內徑50 mm f、理論板數20段之玻璃製填充式精密蒸餾裝置(填充物:Sulzer公司Laboratory packing),以回流比10、最終塔頂壓60 kPa、加熱器溫度120℃進行分批蒸餾(共沸蒸餾)。於塔頂溫度77℃、罐液溫度85℃下,2-甲氧基乙醇及正庚烷自塔頂餾出。確認到餾出率7~23%間之平均共沸組成為正庚烷80.7質量%、2-甲氧基乙醇18.9質量%、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0.4質量%,幾乎未餾出(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又,確認到所餾出之共沸混合物於室溫下分離為兩層。 於2-甲氧基乙醇及正庚烷各成分之餾出率為95%以上時,設為回流比1、加熱器溫度135℃,使(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餾出(精餾)。於塔頂溫度93℃、罐液溫度94℃下,(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餾出,(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之純度最大成為99.4%(GC)。 <實施例2:粗乙烯基醚之分批蒸餾(60 kPa)> (1)使用圖7所示之裝置進行乙烯基醚化步驟(對乙炔加成醇之反應)與觸媒去除步驟。再者,使用容量10 L之不鏽鋼製高壓釜作為反應槽,使用內徑60 mm f、理論板數12段(供給段7)、釜容量4 L之不鏽鋼製填充式連續蒸餾塔(填充物:住友重機械工業公司,住友/Sulzer Laboratory packing)作為後段之連續蒸餾塔。具體順序如下所示。 將2-甲氧基乙醇(Met)6.2 kg與氫氧化鉀1.4 kg裝入高壓釜,其後將高壓釜中之反應條件設定為125℃、0.03 MPaG、滯油量5 L,將連續蒸餾塔中之條件設定為塔頂70℃、塔底140℃、20 kPa、滯油量2 L、回流比5。並且,將高壓釜與連續蒸餾塔之間之循環流量設為15 kg/hr,運轉9小時,藉此合成鉀-2-甲氧基乙烷-1-醇化物。其間自連續蒸餾塔之塔頂之餾出液量為0.96 kg,包含水0.38 kg。 其次,將高壓釜條件變更為120℃、0.04 MPaG,向高壓釜中以94 g/hr之速度連續地供給乙炔,以220 g/hr之速度連續地供給2-甲氧基乙醇。 繼而,向連續蒸餾塔以15.4 kg/hr之速度連續地供給藉由上述反應所獲得之反應液。此處,該反應液之組成為2-甲氧基乙醇59.3質量%、(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4.9質量%、鉀-2-甲氧基乙烷-1-醇化物34.0質量%及重餾分1.7質量%。 又,於回流比5、塔頂壓40 kPa、塔頂溫度80℃、罐液溫度140℃之條件下,以15.1 kg/hr自連續蒸餾塔之塔底抽出底部殘液,並供給至上述高壓釜。此處,該連續蒸餾塔底部殘液之組成為2-甲氧基乙醇60.3質量%、(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3.2質量%、鉀-2-甲氧基乙烷-1-醇化物34.7質量%及重餾分1.7質量%。 如此連續地合成粗乙烯基醚,自連續蒸餾塔之塔頂以291 g/hr之流量獲得粗乙烯基醚。此處,粗乙烯基醚之組成為(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90.6質量%及2-甲氧基乙醇9.4質量%。 (2)將粗乙烯基醚之模擬液變更為上述粗乙烯基醚5270 g(包含(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90.6質量%及2-甲氧基乙醇9.4質量%,以下相同),且將正庚烷之使用量變更為2450 g(相對於2-甲氧基乙醇約5倍量),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分批蒸餾。 確認到共沸蒸餾條件下之平均共沸組成為正庚烷80.4質量%、2-甲氧基乙醇18.7質量%、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0.8質量%,幾乎未餾出(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又,確認到所餾出之共沸混合物於室溫下分離為兩層。 又,於精餾條件下,(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之純度最大成為99.8%(GC)。(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純度99%(GC)之精餾餾分中之2-甲氧基醇濃度為1.22質量%,正庚烷濃度為0.03質量%。 <實施例3:粗乙烯基醚之分批蒸餾(80 kPa)> 向實施例2之釜殘液添加實施例2(1)中所獲得之粗乙烯基醚4740 g、及正庚烷2210 g(相對於2-甲氧基醇約5倍量),並將最終塔頂壓設為80 kPa,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分批蒸餾。 共沸溫度(塔頂溫度)為83℃,共沸組成為正庚烷79.8質量%、2-甲氧基乙醇19.9質量%、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0.3質量%。 (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純度99%(GC)之精餾餾分中之2-甲氧基醇濃度為0.81質量%,正庚烷濃度為0.16質量%。 <實施例4:粗乙烯基醚之分批蒸餾(大氣壓)> 向實施例3之釜殘液添加實施例2(1)中所獲得之粗乙烯基醚4200 g、及正庚烷2000 g(相對於2-甲氧基醇約5倍量),並將最終塔頂壓設為102 kPa,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分批蒸餾。 共沸溫度(塔頂溫度)為91℃,共沸組成為正庚烷78.1質量%、2-甲氧基乙醇21.1質量%、(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0.5質量%。 (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純度99%(GC)之精餾餾分中之2-甲氧基醇濃度為0.72質量%,正庚烷濃度為0.19質量%。 <實施例5:使用異辛烷作為共沸溶劑之粗乙烯基醚之分批蒸餾> 將粗乙烯基醚之模擬液變更為實施例2(1)中所獲得之粗乙烯基醚1800 g,且將正庚烷變更為異辛烷850 g(相對於2-甲氧基乙醇約5倍量),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分批蒸餾。 共沸溫度(塔頂溫度)為76℃,共沸組成為異辛烷81.9質量%、2-甲氧基乙醇16.6質量%、(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1.4質量%。又,確認到所餾出之共沸混合物於室溫下分離為兩層。 <比較例1:使用水作為共沸溶劑之粗乙烯基醚之分批蒸餾> 將粗乙烯基醚之模擬液變更為實施例2(1)中所獲得之粗乙烯基醚1800 g,將正庚烷變更為水850 g(相對於2-甲氧基乙醇約5倍量),且將回流比變更為1,將最終塔頂壓變更為101.3 kPa,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分批蒸餾。 共沸溫度(塔頂溫度)為84℃,共沸組成為水20.0質量%、2-甲氧基乙醇0.1質量%、(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79.5質量%、及乙醛0.4質量%。 確認到已去除2-甲氧基乙醇,及所餾出之共沸混合物於室溫下分離為兩層。然而,由於檢測出乙醛,故而得知引起了乙烯基醚分解。又,由於在後續步驟中變得需要將與(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共沸之水分離,故而使用水作為共沸溶劑於工業上不利。 <參考例10:正庚烷與2-甲氧基乙醇之二成分間液液平衡> 向試驗管中添加正庚烷8 g與2-甲氧基乙醇8 g並封蓋,於恆溫槽(EYELA製造之個性化有機合成裝置ChemiStationPPS-25A)中,大氣壓、氮環境下,以0℃、25℃或40℃攪拌1.5小時後,靜置4小時以上。 其後,藉由目視進行觀察,確認到上述組成液分離為兩層。又,使用注射器採取兩層,分別進行組成分析。將結果示於表3。 <參考例11:正庚烷、2-甲氧基乙醇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之三成分間液液平衡(1)> 向試驗管中添加正庚烷8 g、2-甲氧基乙醇8 g、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0.16 g並封蓋,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0相同之操作。將結果示於表3。 <參考例12:正庚烷、2-甲氧基乙醇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之三成分間液液平衡(2)> 向試驗管中添加正庚烷8 g、2-甲氧基乙醇8 g、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0.5 g並封蓋,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0相同之操作。將結果示於表3。 <參考例13:正庚烷、2-甲氧基乙醇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之三成分間液液平衡(3)> 向試驗管中添加正庚烷8 g、2-甲氧基乙醇8 g、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1.0 g並封蓋,且將溫度設為0℃或25℃而實施,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0相同之操作。將結果示於表3。 <參考例14:分批蒸餾共沸組成餾出液之液液平衡> 添加實施例2中所獲得之共沸組成餾出液(正庚烷80.4質量%、2-甲氧基乙醇18.7質量%、(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0.8質量%)16 g並封蓋,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0相同之操作。將結果示於表3。 <參考例15:異辛烷與2-甲氧基乙醇之二成分間液液平衡> 向試驗管中添加異辛烷8 g與2-甲氧基乙醇8 g並封蓋,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0相同之操作。將結果示於表3。 <參考例16:異辛烷、2-甲氧基乙醇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之三成分間液液平衡(1)> 向試驗管中添加異辛烷8 g、2-甲氧基乙醇8 g、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0.16 g並封蓋,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0相同之操作。將結果示於表3。 <參考例17:異辛烷、2-甲氧基乙醇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之三成分間液液平衡(2)> 向試驗管中添加異辛烷8 g、2-甲氧基乙醇8 g、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0.5 g並封蓋,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0相同之操作。將結果示於表3。 <參考例18:異辛烷、2-甲氧基乙醇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之三成分間液液平衡(3)> 向試驗管中添加異辛烷8 g、2-甲氧基乙醇8 g、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1.0 g並封蓋,且將溫度設為0℃或25℃而實施,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0相同之操作。將結果示於表3。 <參考例19:甲基環己烷與2-甲氧基乙醇之二成分間液液平衡> 向試驗管中添加甲基環己烷8 g與2-甲氧基乙醇8 g並封蓋,且將溫度設為20℃而實施,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0相同之操作。將結果示於表3。 <參考例20:甲基環己烷、2-甲氧基乙醇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之三成分間液液平衡> 向試驗管中添加甲基環己烷8 g、2-甲氧基乙醇8 g、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0.16 g並封蓋,且將溫度設為20℃而實施,除此以外,進行與參考例10相同之操作。將結果示於表3。 [表3]
根據參考例10-14之結果,製作各溫度下之(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甲氧基乙醇、及正庚烷之液液平衡三角圖。示於圖4。 根據參考例10-18之結果,製作25℃下之(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甲氧基乙醇、及正庚烷或異辛烷之液液平衡三角圖。示於圖5。 又,根據參考例19及20之結果,製作20℃下之(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甲氧基乙醇、及甲基環己烷之液液平衡三角圖。示於圖5。 由圖4及圖5得知,任一共沸溶劑均可藉由二相分離而容易地分離。尤其是得知,於使用正庚烷、異辛烷作為共沸溶劑之情形時,二層分離範圍較廣,即使不冷卻至低溫亦能夠容易地分離。 <實施例6:連續共沸蒸餾模擬(二層分離槽:30℃)> 於圖1所示之實施形態中,於以下之條件下進行連續共沸蒸餾模擬。 模擬軟體:PROII(Invensys Process Systems公司製造) 物性推算法:NRTL(Non-Random Two Liquid;非淩亂雙液)模型 裝置:使用在圖1所示之裝置具備以下者之裝置。 使用理論段52之蒸餾塔(粗乙烯基醚供給段23)作為共沸塔2 使用二層分離槽作為傾析器4 使用理論段3之蒸餾塔(供給段1)作為原料回收塔5 使用回流比1、理論段1之蒸餾塔作為精餾塔7 於共沸塔2、原料回收塔5及精餾塔7之塔底設置再沸器,於塔頂設置冷凝器 將2-甲氧基乙醇10質量%與(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90質量%之混合液以112.3 kg/hr供給至共沸塔2作為粗乙烯基醚1。將正庚烷以0.8 kg/hr供給至共沸塔2(供給段1)作為共沸溶劑3。將含2-甲氧基乙醇99質量%之液以10.7 kg/hr抽出作為回收原料醇6。自原料回收塔5之塔頂,將一部分餾出液以0.3 kg/hr抽出。將含(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99質量%之液以100 kg/hr抽出作為製品乙烯基醚8。自精餾塔7之塔底部,將底部殘液以2.0 kg/hr抽出。 然後,將二層分離槽(傾析器4)之溫度設為30℃(負荷0 MJ/hr),藉由模擬求出將蒸餾塔壓力設為40 kPa、60 kPa、80 kPa或大氣壓時之必須回流量及必須能量。將結果示於表4及圖6。 必須回流量:回流至共沸塔2塔頂之液量(kg/hr) 必須能量(再沸器):將各蒸餾塔再沸器之必須熱量合計值除以製品乙烯基醚量抽出量(100 kg/hr)而獲得者 必須能量(冷凝器):將各蒸餾塔冷凝器之必須熱量合計值除以製品乙烯基醚量抽出量(100 kg/hr)而獲得者 必須能量(合計):將必須能量(再沸器)與必須能量(冷凝器)之絕對值相加而成者 <實施例7:連續共沸蒸餾模擬(二層分離槽:20℃)> 將二層分離槽溫度變更為20℃,除此以外,進行與實施例6相同之模擬。 將結果示於表4及圖6。 <實施例8:連續共沸蒸餾模擬(二層分離槽:40℃)> 將二層分離槽溫度變更為40℃,除此以外,進行與實施例6相同之模擬。 將結果示於表4及圖6。 [表4]
由表4、圖6得知,藉由將蒸餾壓力設為超過40 kPa,或者將二層分離槽溫度設為未達40℃,可優化能量效率。尤其是得知,藉由將蒸餾壓力與二層分離槽溫度之組合設為蒸餾壓力:超過40 kPa、二層分離槽溫度:未達40℃之組合,可抑制再沸器負荷與冷凝器負荷兩者,而可大幅度改善能量效率。 <實施例9 粗乙烯基醚之共沸塔連續蒸餾> 使用分別具備內徑25 mm f、理論板數55段之玻璃製填充式蒸餾塔(填充物:桐山製作所公司之KIRIYAMA PAC)作為圖1中之共沸塔2,具備附帶套管之Widmer型分餾接受器作為傾析器4的裝置,進行共沸塔連續蒸餾。 將包含2-甲氧基乙醇9.8質量%與(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90.2質量%之粗乙烯基醚400 g及正庚烷100 g裝入共沸塔2,於塔頂壓60 kPa、加熱器溫度140℃下進行全回流蒸餾2小時。此時,藉由向套管導入冷卻水,而將Widmer型分餾接受器內溫保持於30℃。 其後,以118 g/hr(供給段25)供給組成與裝入共沸塔2者相同之粗乙烯基醚作為圖1中之粗乙烯基醚1,以3.2 g/hr(供給段1)供給正庚烷作為共沸溶劑3。又,使Widmer型分餾接受器內之餾出液上層部以241 g/hr回流至共沸塔頂,對於餾出液下層部係以15 g/hr抽出。另一方面,自共沸塔之塔底部將底部殘液以106 g/hr抽出,直接繼續運轉15小時。此時之塔頂溫度為76℃,罐液溫度為94℃,餾出液上層部組成為正庚烷82.2質量%、2-甲氧基乙醇13.9質量%、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4.1質量%,餾出液下層部組成為正庚烷18.7質量%、2-甲氧基乙醇74.7質量%、(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5.8質量%、及水分0.6質量%,底部殘液組成為正庚烷未達0.01質量%、2-甲氧基乙醇0.14質量%、及(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99.7質量%。 又,(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之回收率為99%。 由實施例9之結果得知,藉由使用正庚烷作為共沸溶劑之共沸蒸餾,可一邊抑制(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產量降低,一邊自形成共沸組合物之包含2-烷氧基乙醇(1)與(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之混合物中容易且有效率地去除2-烷氧基乙醇(1),而可於工業上有利地製造高純度之(2-烷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 <實施例10 共沸塔餾出液之原料回收塔分批蒸餾> 將自實施例9之Widmer型分餾接受器內之下層部所獲得之餾出液404 g(正庚烷18.7質量%、2-甲氧基乙醇74.7質量%、(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5.8質量%、及水分0.6質量%)裝入內徑25 mm f、理論板數5段之玻璃製填充式蒸餾塔(填充物:桐山製作所公司之KIRIYAMA PAC),於回流比1、最終塔頂壓60 kPa、加熱器溫度125℃下進行分批蒸餾(原料回收)。 於塔頂溫度107℃、罐液溫度111℃下,自塔頂部使餾出液108 g餾出。該餾出液之組成為正庚烷69.5質量%、2-甲氧基乙醇14.0質量%、(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13.6質量%、及水分2.2質量%。 又,自塔底部獲得底部殘液296 g。該底部殘液之組成為正庚烷未達0.1質量%、2-甲氧基乙醇97.0質量%、(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2.9質量%、及水分未達0.1質量%。 此時,2-甲氧基乙醇之回收率為95%。 由實施例10之結果得知,可自液液分離後之2-烷氧基乙醇相簡單且有效率地回收2-烷氧基乙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