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0279B - 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設備和系統 - Google Patents

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設備和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0279B
TWI710279B TW106103764A TW106103764A TWI710279B TW I710279 B TWI710279 B TW I710279B TW 106103764 A TW106103764 A TW 106103764A TW 106103764 A TW106103764 A TW 106103764A TW I710279 B TWI710279 B TW I7102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ding
terminal
receiving terminal
receiv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3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9638A (zh
Inventor
馮斌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9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9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0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027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54Signalisation aspects of the TPC commands, e.g. frame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和設備,該方法包括:發送終端確定用於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其中,所述發送終端在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同時向其他接收終端發送數據,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一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與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和/或,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兩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能够實現在不同的終端設備組合之間實現不同的D2D業務交互。

Description

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設備和系統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領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設備和系統。
設備與設備(Device to Device,簡稱爲“D2D”)技術已經在多個標準化組織被廣泛研究,包括藍牙(Bluetooth)、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爲“LTE”)D2D、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爲“IEEE”)802.11p、LTE車聯網(Vehicle to X,簡稱爲“V2X”)等,可以實現多媒體數據交換、社交網絡、公共安全、車聯網等多種業務。和基於星形數據分發的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相比,D2D系統可以充分利用位置相近的終端之間的毗鄰(Proximity)關係,以終端之間直接通信替代與基地台之間的通信,從而實現更細化的空間頻率複用,並有效分流(Offload)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網絡負擔,將在未來5G通信系統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同時,隨著無線通信終端形態的多樣化,和單一的手機形態相比,終端之間的關係也日益多樣化,越來越多終端之間存在Proximity關係,如車聯網常見的收發終端距離通常在幾十到幾百米,工廠內傳感網收發終端間的距離常常是在百米以下,穿戴式設備的通信距離更是在米級以下。在這些Proximity通信場景下,D2D通信系統可以承載大部分流量,不需要通過基地台和移動通信網絡傳輸主要數據。
但是,目前的D2D系統主要實現了相對簡單的廣播(Broadcast)和組播(Multicast)模式,而尚未實現單播(Unicast)模式的D2D通信。因此,發送端設備不能針對不同的接收端設備發送不同的數據,無法在不同的終端設備組合之間實現不同的D2D業務交互。
本發明提供一種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設備和系統,在D2D通信系統中能够實現一個終端設備同時向多個終端設備發送不同的數據,由此能够實現在不同的終端設備組合之間實現不同的D2D業務交互。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包括:發送終端確定用於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其中,所述發送終端在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同時向其他接收終端發送數據,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一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與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和/或,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兩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包括:接收終端確定用於接收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其中,所述發送終端在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同時向其他接收終端發送數據,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一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與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和/或,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兩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包括:網絡設備接收發送終端發送的資源調度請求;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針對所述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以便於所述發送終端根據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確定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所述網絡設備接收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一反饋信息,所述第一反饋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是否成功接收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發送的數據。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發送終端,包括:確定單元,用於確定用於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收發單元,用於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其中,所述收發單元在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同時向其他接收終端發送數據,所述收發單元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一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與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和/或,所述收發單元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兩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接收終端,包括:確定單元,用於確定用於接收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收發單元,用於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其中,所述發送終端在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同時向其他接收終端發送數據,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一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與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和/或,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兩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網絡設備,包括: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發送終端發送的資源調度請求;發送單元,用於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針對所述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以便於所述發送終端根據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確定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一反饋信息,所述第一反饋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是否成功接收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發送的數據。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端到端傳輸數據的系統,包括第四方面的發送終端、第五方面的接收終端和第六方面的網絡設備。
爲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將結合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描述各個實施例。終端設備也可以稱爲接入終端、用戶單元、用戶站、移動站、移動台、遠方站、遠程終端、移動設備、用戶終端、終端、無線通信設備、用戶代理或用戶裝置。接入終端可以是蜂窩電話、無線電話、會話啓動協議(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簡稱爲“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ireless Local Loop,簡稱爲“WLL”)站、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簡稱爲“PDA”)、具有無線通信功能的手持設備、計算設備或連接到無線調制解調器的其它處理設備、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以及未來5G網絡中的終端設備。
網絡設備可用於與移動設備通信,網絡設備可以是全球移動通訊(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簡稱爲“GSM”)或碼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爲“CDMA”)中的基地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簡稱爲“BTS”),也可以是寬帶碼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爲“WCDMA”)中的基地台(NodeB,簡稱爲“NB”),還可以是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爲“LTE”)中的eNB或演進型基地台(Evolutional Node B,簡稱爲“eNodeB”),或者中繼站或接入點,或者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以及未來5G網絡中的網絡設備。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系統架構的一個示意圖,圖1中示出的系統能够包括基地台3、發送終端4、接收終端1和接收終端2。並且,基地台3和發送終端4、基地台3和接收終端之間通過第一類空中接口(簡稱爲AI1 [圖中未示],典型的AI1爲蜂窩移動通信中的Uu接口)進行通信,發送終端4和接收終端之間通過第二類空中接口(簡稱爲AI2 [圖中未示],典型的AI2爲Sidelink空中接口)進行通信。
可理解,發送終端4與接收終端中的發送與接收是相對的概念,圖1中給出2個接收終端只是爲了示例行的說明一個發送終端4可以同時向多個接收終端發送AI2數據,並不是爲了限定接收終端的個數。
本發明實施例中,基地台3可以通過AI1接收來自發送終端4的AI2資源調度請求、接收終端1和接收終端2發送的信道狀態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簡稱爲“CSI”)、接收終端1和接收終端2發送的確認信息(ACK/NACK)、接收終端1和接收終端2發送的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接收終端1和接收終端2發送的功率控制信息。並且,基地台3可以向發送終端4、接收終端1和接收終端2發送爲發送終端4發送AI2數據(包括其重傳版本)及相關信令分配的資源的分配信息。
終端(包括圖1中的發送終端4和接收終端1和接收終端2)可以通過AI1與基地台3進行通信,並通過AI2與其他終端進行通信,其可以接收基地台爲AI2數據(包括其重傳版本)及相關信令分配的資源的分配信息、其他終端的AI2同步信號、其他終端的AI2廣播信道、其他終端的AI2參考信號(Reference Signal,簡稱爲“RS”)和其他終端發送的AI2數據。終端可以向基地台3上報AI2資源調度請求、CSI信息、確認信息、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終端可以向其他終端發送AI2同步信號、AI2廣播信道、AI2參考信號和其他終端發送的AI2數據。
圖2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系統架構的一個示意圖,圖2中示出的系統能够包括基地台3、發送終端4、接收終端1和接收終端2。並且,基地台3和發送終端4、基地台3和接收終端之間通過第一類空中接口(簡稱爲AI1 [圖中未示],典型的AI1爲蜂窩移動通信中的Uu接口)進行通信,發送終端4和接收終端之間通過第二類空中接口(簡稱爲AI2 [圖中未示],典型的AI2爲Sidelink空中接口)進行通信。
可理解,發送終端4與接收終端中的發送與接收是相對的概念,圖2中給出2個接收終端只是爲了示例行的說明一個發送終端4可以同時向多個接收終端發送AI2數據,並不是爲了限定接收終端的個數。
本發明實施例中,基地台3可以通過AI1接收來自發送終端4的AI2資源調度請求。並且,基地台3可以向發送終端4發送爲該發送終端4發送AI2數據及相關信令分配的資源的分配信息。
終端(包括圖2中的發送終端4和接收終端1和接收終端2)可以通過AI1與基地台3進行通信,並通過AI2與其他終端進行通信,其可以接收基地台3爲AI2數據(包括其重傳版本)及相關信令分配的資源的分配信息、其他終端的AI2同步信號、其他終端的AI2廣播信道、其他終端的CSI、其他終端的AI2 RS、其他終端發送的AI2數據、其他終端發送的確認信息、其他終端發送的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其他終端發送的功率控制信息。終端可以向基地台3上報AI2資源調度請求,可以向其他終端發送AI2同步信號、AI2廣播信道、AI2 CSI、AI2 RS、確認信息、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圖。圖3所示的方法主要應用於圖1所示的系統中,圖3所示的方法M100包括:
S101,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互相接收對方發送的同步信號;
可選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可以通過廣播的形式向對方發送同步信號,由此,與發送終端通過AI2通信的終端設備都能够接收到發送終端發送的同步信號。
其中,同步信號可以包括時鐘信息(發送時鐘)和標識(Identity,簡稱爲“ID”)信息。由此,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接收到對方發送的同步信號時,可以獲得對方的時鐘信息和標識信息,這樣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可以完成同步,該同步的過程可以參見現有技術中關於同步的描述,本發明實施例不再贅述。
S102,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互相接收對方發送的廣播信道;
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可以通過接收對方的廣播信道,確定對方的發送帶寬,並確定對方是否在基地台的覆蓋範圍內。
S103,發送終端向基地台發送資源調度請求;
應理解,發送終端可以同時向基地台發送針對多個接收終端的資源調度請求,在針對每個接收終端的資源調度請求中,包括該接收終端的信息,例如,該接收終端的標識ID。
S104,基地台配置接收終端上報信道狀態信息CSI;
可選地,在S104中,基地台可以配置接收終端上報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之後基地台將接收終端上報的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或,功率控制信息轉發給發送終端,發送終端可以根據發送時鐘調整信息調整發送數據的發送時間,並且發送終端可以根據功率控制信息調整發送數據時的發送功率。
具體地,基地台在接收到發送終端發送的針對接收終端的資源調度請求後,基地台通過與該接收終端之間的AI1配置該接收終端上報從發送終端到該接收終端的信道狀態信息,並且可選地,基地台通過AI1配置該接收終端上報對發送終端針對該接收終端的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
可選地,基地台可以在CSI配置信息中指示該接收終端具體是上報哪個發送終端到該接收終端的信道的CSI,並可以通過該CSI配置信息指示該接收終端用於上報該CSI的資源。CSI可以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秩指示符(RankIndicator,簡稱爲“RI”)、預編碼矩陣索引(Precoding Matrix Index,簡稱爲“PMI”)、信道質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簡稱爲“CQI”)。
可選的,基地台可以在時鐘調整信息配置信息中指示該接收終端具體是上報哪個發送終端到該接收終端的發送時鐘調整信息。
可選的,基地台可以在功率控制信息配置信息中指示該接收終端具體是上報哪個發送終端到該接收終端的功率控制信息。
S105,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發送參考信號;
接收終端接收到參考信號後,根據該參考信號進行CSI測量、傳輸延遲估計和接收功率測量。
S106,接收終端向基地台上報CSI;
可選地,接收終端可以向基地台上報發送時鐘信息和/或功率控制信息。
接收終端向基地台上報的CSI可以包括該CSI是來自對哪個發送終端的信道測量,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可以包括該信息是來自對哪個發送終端的傳輸延遲估計,功率控制信息可以包括該信息是來自對哪個發送終端的接收功率測量,例如可以包括發送終端的ID。
需要說明的是,在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的數據傳輸過程中,接收終端可能需要多次向基地台上報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上報的時間只是一個示例。
S107,基地台向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發送資源分配信息;
具體地,基地台向發送終端發送指示可供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資源的資源分配信息,同時基地台向接收終端發送指示發送終端發送數據的資源以及可供接收終端向基地台反饋針對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的確認信息的資源的資源分配信息。
S108,基地台向發送終端發送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
需要說明的是,在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的數據傳輸過程中,基地台可能需要多次向發送終端發送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上報的時間只是一個示例。
S109,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
發送終端在資源分配信息指示的資源上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接收終端在資源分配信息指示的資源上接收該發送端發送的數據。
應理解,發送終端可以同時向多個接收終端發送數據,並且可以向多個接收終端發送不同的數據,採用相互獨立的資源。從而在不同的終端組合之間能够實現不同的D2D業務交互。
S110,接收終端向基地台發送確認信息;
接收終端在資源分配信息指示的資源上向基地台上報針對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的確認信息。該確認信息指示該接收終端是否成功接收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可選地,該確認信息可以爲ACK/NACK。
S111,基地台向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發送重傳資源分配信息;
可選地,在基地台接收到接收終端發送的失敗確認信息(NACK)時,向發送終端發送指示該發送終端用於發送重傳數據的資源的重傳資源分配信息,並向接收終端發送指示該接收終端用於接收重傳數據的資源的重傳資源分配信息。
可選地,基地台可以在S107中將發送終端用於重傳的資源分配給發送終端,將接收終端用於接收重傳數據的資源分配給接收終端,此時,在S110中,基地台不需要再進行資源分配,僅需要指示發送終端在之前分配的資源上進行重傳以及接收終端在之前分配的資源上接收重傳數據即可。
S112,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發送重傳數據。
同時,接收終端在分配的資源上接收該發送終端發送的重傳數據。
應注意,圖3中的流程的序號並不一定代表流程執行的順序,例如,S103可以在S101和S102之前執行,具體的執行順序是由各個步驟之間的邏輯關係所體現的。
圖3中所示的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中,信道測量、重傳、時鐘調整、功率控制由基地台進行集中控制,由此端到端鏈路進一步簡化爲只傳輸同步信號、廣播信道和數據。在基地台覆蓋範圍內(In Coverage場景),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能够進一步簡化終端的複雜度,提高調度和控制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圖4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圖。圖4所示的方法主要應用於圖2所示的系統中,圖4中所示的方法M200包括:
S201,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互相接收對方發送的同步信號;
S202,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互相接收對方發送的廣播信道;
S203,發送終端向基地台發送資源調度請求;
圖4中的S201至S203可以參見前述圖3中S101至S103中具有相同需要的步驟的描述,爲避免重複,在此不再贅述。
S204,基地台向發送終端發送資源配置信息;
在S204中,基地台可以通過資源配置信息爲發送終端分配針對多個接收終端的資源、針對某一個接收終端的資源、可供發送終端用於發送數據及其重傳版本、發送資源配置信息和分配信息、參考信號的資源,以及接收終端反饋CSI、確認信息、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的資源。
或者,換句話說,發送終端具有資源調度的能力,基地台可以爲發送終端分配可用的資源(可以稱爲“資源池”),但不具體對每個信道進行資源分配,由發送終端自行在該資源池中爲通信雙方的終端之間的數據信道、控制信道、反饋信道進行資源劃分。
S205,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發送可供配置接收終端上報信道狀態信息CSI的資源配置信息,並配置接收終端上報信道狀態信息CSI;
可選地,在S205中,發送終端可以通過資源配置信息配置接收終端上報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的資源,並配置接收終端上報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或功率控制信息。
所述可供接收終端用於上報信道狀態信息CSI、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的資源是發送終端從基地台配置的資源池中選定的。
具體的配置方式可以參考S104中基地台對接收終端的配置方式進行,爲了避免重複,在此不再贅述。
S206,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發送參考信號;
接收終端接收到參考信號後,根據該參考信號進行CSI測量,並且可選地,進行傳輸延遲估計和/或接收功率測量。
S207,接收終端在發送終端分配的資源上,向發送終端上報CSI、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
需要說明的是,在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的數據傳輸過程中,接收終端可能需要多次向發送終端反饋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反饋的時間只是一個示例。
S208,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發送資源分配信息;
發送終端通過向接收端端設備發送資源分配信息,爲接收終端指示發送終端發送數據所用的資源,並爲接收終端分配用於發送針對接收到的數據的確認信息的資源。發送終端發送數據所用的資源及爲接收終端分配的發送確認信息所用的資源是基地台爲該發送終端分配的資源中的部分資源,是發送終端從基地台配置的資源池中選定的。
S209,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
發送終端在S208選定的資源上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接收終端在S208收到的資源分配信息指示的資源上接收發送終端發送端數據。
S210,接收終端向發送終端發送確認信息;
接收終端在S208收到的資源分配信息指示的資源上發送確認信息。
S211,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發送重傳資源分配信息;
具體地,在發送終端接收到接收終端發送的失敗確認信息時,通過重傳資源分配信息爲接收終端分配用於接收重傳數據的資源。該資源是發送終端從基地台爲其分配的資源池中選定的。
S212,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發送重傳數據。
發送終端在S211中選定的資源上向接收終端發送重傳數據,接收終端在該資源上接收發送終端發送的重傳數據。
圖4所示的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採用先由基地台將一定數量的資源調度給發送終端,再由發送終端在基地台分配的資源內爲通信雙方的終端設備之間的數據通道、控制信道、反饋信道調度具體資源,並且發送終端接收接收終端發送的針對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的反饋信息、信道測量結果、發送時鐘控制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由此,能够在發送終端的控制下完成針對收、發端之間鏈路的數據傳輸、重傳、鏈路自適應、時鐘調整和功率控制,節省了蜂窩移動通信接口資源和基地台的處理能力,實現更短時延的自適應傳輸,並可以在基地台覆蓋不穩定(Partial Coverage)的場景中應用。
圖5是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圖。如圖5所示,方法M300包括:
S310,發送終端確定用於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
S320,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
其中,所述發送終端在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同時向其他接收終端發送數據,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一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與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和/或,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兩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一個終端設備同時向多個終端設備發送不同的數據,由此能够實現在不同的終端設備組合之間實現不同的D2D業務交互。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網絡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反饋信息,所述第一反饋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是否成功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並且,在所述第一反饋信息指示所述終端設備未成功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時,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第一重傳配置信息,第一重傳配置信息指示網絡設備爲發送終端分配的用於重傳的時頻資源;並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終端設備網絡設備爲發送終端分配的用於重傳的時頻資源,由此,發送終端在用於重傳的時頻資源上向接收終端發送重傳數據,接收終端在用於重傳的時頻資源上接收發送端發送的重傳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發送終端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一資源調度請求,網絡設備向發送終端發送針對第一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發送終端將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確定爲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並且,網絡設備向接收終端發送第二資源配置信息,第二資源配置信息用於指示接收終端網絡設備爲所述發送終端分配的時頻資源。
進一步地,網絡設備在向發送終端發送第一資源配置信息之前,網絡設備向接收終端發送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之後,網絡設備接收接收終端在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發送的信道狀態信息CSI,所述信道狀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所述CSI是接收終端根據發送終端發送的參考信號確定的;網絡設備根據接收到的CSI確定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接收終端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二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網絡設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時,向發送終端發送根據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確定的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或,網絡設備在接收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時,向發送終端發送根據第一功率控制信息確定的第二功率控制信息。可選地,網絡設備可以將接收到的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直接轉發給發送終端,網絡設備也可以將接收到的第一功率控制信息直接轉發給發送終端。發送終端在接收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時,根據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調整數據的發送時間。發送終端在接收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二功率控制信息時,根據第二功率控制信息調整數據的發送功率。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信道測量、重傳、時鐘調整、功率控制由基地台進行集中控制,由此端到端鏈路進一步簡化爲只傳輸同步信號、廣播信道和數據。在基地台覆蓋範圍內(In Coverage場景),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能够進一步簡化終端的複雜度,提高調度和控制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發送終端接收到的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用於指示網絡設備爲發送終端配置的資源池,發送終端可以從資源池中選取發送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以及爲接收終端分配資源池中的時頻資源。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發送終端接收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二反饋信息,在第二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時,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發送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並在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三時頻資源上向接收終端發送重傳數據。
進一步,可選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二重配置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資源爲網絡設備爲發送終端配置的資源池中的時頻資源。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發送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所述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用於上報信道狀態信息CSI的時頻資源,所述用於上報CSI的時頻資源爲所述資源池中的資源;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參考信號;所述發送終端接收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用於上報CSI的時頻資源上發送的CSI,其中,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所述CSI是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參考信號確定的;所述發送終端根據所述CSI,從所述資源池中選取所述第一時頻資源。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發送終端向接收終端發送第一同步信號,第一同步信號包括發送終端的時鐘信息和標識信息,發送終端接收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二同步信號,第二同步信號包括接收終端的時鐘信息和標識信息。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先由基地台將一定數量的資源調度給發送終端,再由發送終端在基地台分配的資源內爲通信雙方的終端設備之間的數據通道、控制信道、反饋信道調度具體資源,並且發送終端接收接收終端發送的針對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的反饋信息、信道測量結果、發送時鐘控制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由此,能够在發送終端的控制下完成針對收、發端之間鏈路的數據傳輸、重傳、鏈路自適應、時鐘調整和功率控制,節省了蜂窩移動通信接口資源和基地台的處理能力,實現更短時延的自適應傳輸,並可以在基地台覆蓋不穩定(Partial Coverage)的場景中應用。
以上結合圖3至圖5描述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下面將結合圖6和圖7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發送終端。
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發送終端的示意方塊圖。如圖6所示,發送終端10包括:
確定單元11,用於確定用於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
收發單元12,用於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
其中,所述收發單元12在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同時向其他接收終端發送數據,所述收發單元12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一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與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和/或,所述收發單元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兩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發送終端,能够同時向多個終端設備發送不同的數據,由此能够實現在不同的終端設備組合之間實現不同的D2D業務交互。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收發單元12還用於:接收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是所述網絡設備在接收到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一反饋信息時發送的,所述第一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在所述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二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一重傳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收發單元12還用於接收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二反饋信息,所述第二反饋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在所述第二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時,所述收發單元12還用於: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三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二重傳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收發單元12還用於: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一資源調度請求;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針對所述第一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確定單元11具體用於:將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確定爲所述第一時頻資源。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是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信道狀態信息CSI確定的,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
其中,所述收發單元12還用於: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參考信號,以便於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參考信號確定所述CSI。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收發單元12還用於: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二資源調度請求;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針對所述第二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網絡設備爲所述發送終端配置的資源池;
其中,所述確定單元11具體用於:從所述資源池中,選取所述第一時頻資源。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第三時頻資源爲所述資源池中的時頻資源。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在所述確定單元11從所述可用資源池中,選取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之前,所述收發單元12還用於: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所述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用於上報信道狀態信息CSI的時頻資源,所述用於上報CSI的時頻資源爲所述資源池中的資源;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參考信號;接收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用於上報CSI的時頻資源上發送的CSI,其中,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所述CSI是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參考信號確定的;
其中,所述確定單元11具體用於:根據所述CSI,從所述資源池中選取所述第一時頻資源。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收發單元12還用於: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一同步信號,所述第一同步信號包括所述發送終端的時鐘信息和標識信息;接收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二同步信號,所述第二同步信號包括所述接收終端的時鐘信息和標識信息。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在所述收發單元12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之前,所述收發單元12還用於: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一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其中,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是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接收到的所述接收終端上報的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確定的,所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是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接收到的所述接收終端上報的第二功率控制信息確定的;
其中,所述確定單元11還用於:如果所述收發單元12接收到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根據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時間,或,
如果所述收發單元12接收到所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根據所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功率。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在所述收發單元12在第一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之前,所述收發單元12還用於: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三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
其中,所述確定單元11還用於:在所述收發單元12接收到所述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時,根據所述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時間,或,在所述收發單元12接收到所述第三功率控制信息時,根據所述第三功率控制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功率。
應注意,本發明實施例中,確定單元11可以由處理器實現,收發單元12可以由接收器和發送器實現。如圖7所示,終端設備100可以包括處理器101、接收器102、發送器103和存儲器104。其中,存儲器104可以用於存儲處理器101執行的代碼等。
終端設備100中的各個組件通過總線系統105耦合在一起,其中總線系統105除包括數據總線之外,還包括電源總線、控制總線和狀態信號總線。
圖6所示的發送終端10或圖7所示的終端設備100能够實現前述的方法實施例中發送終端所實現的各個過程,爲避免重複,這裏不再贅述。
下面將結合圖8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接收終端。如圖8所示,接收終端20包括:
確定單元21,用於確定用於接收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
收發單元22,用於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
其中,所述發送終端在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同時向其他接收終端發送數據,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一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與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和/或,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兩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收發單元22還用於: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一反饋信息,所述第一反饋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是否成功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在所述第一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時,所述收發單元22還用於: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二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一重傳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收發單元22還用於: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第二反饋信息,所述第二反饋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在所述第二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時,所述收發單元22還用於: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三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二重傳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收發單元22還用於: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參考信號;在所述第一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信道狀態信息CSI,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所述CSI是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參考信號確定的;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根據所述CSI確定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確定單元21具體用於:將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確定所述第一時頻資源。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收發單元22還用於: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二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用於上報信道狀態信息CSI的時頻資源,所述用於上報CSI的時頻資源爲網絡設備爲所述發送終端配置的資源池中的資源;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參考信號;在所述用於發送CSI的時頻資源上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CSI,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所述CSI是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參考信號確定的;接收所述發送終端根據所述CSI確定的第二資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確定單元21具體用於:將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確定所述第一時頻資源,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爲所述發送終端根據所述CSI從所述資源池中選取的時頻資源。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第三時頻資源爲所述資源池中的時頻資源。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收發單元22還用於: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一同步信號,所述第一同步信號包括所述發送終端的時鐘信息和標識信息;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第二同步信號,所述第二同步信號包括所述接收終端的時鐘信息和標識信息。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在所述收發單元22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之前,所述收發單元22還用於: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二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以便於網絡設備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時,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根據所述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確定的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網絡設備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功率控制信息時,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根據所述第二功率控制信息確定的第一發送功率控制信息。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在所述收發單元22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之前,所述收發單元22還用於: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三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以便於所述發送終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時,根據所述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時間,或,所述發送終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功率控制信息時,根據所述第三功率控制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功率。
應注意,本發明實施例中,確定單元21可以由處理器實現,收發單元22可以由接收器和發送器實現。如圖9所示,終端設備200可以包括處理器201、接收器202、發送器203和存儲器204。其中,存儲器204可以用於存儲處理器201執行的代碼等。
終端設備200中的各個組件通過總線系統205耦合在一起,其中總線系統205除包括數據總線之外,還包括電源總線、控制總線和狀態信號總線。
圖8所示的接收終端20或圖9所示的終端設備200能够實現前述的方法實施例中接收終端所實現的各個過程,爲避免重複,這裏不再贅述。
下面將結合圖10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網絡設備。如圖10所示,網絡設備30包括:
接收單元31,用於接收發送終端發送的資源調度請求;
發送單元32,用於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針對所述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以便於所述發送終端根據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確定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
所述接收單元31還用於:接收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一反饋信息,所述第一反饋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是否成功接收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發送的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在所述第一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時,所述發送單元32還用於: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以便於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一重傳數據;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以便於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所述第一重傳數據,所述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與所述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相同。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在所述發送單元32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針對所述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之前,所述發送單元32還用於: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
所述接收單元31,還用於接收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發送的信道狀態信息CSI,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所述CSI是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參考信號確定的;
所述發送單元32,還用於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根據所述CSI確定的針對所述資源調度請求的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
所述發送單元32,還用於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根據所述CSI確定的針對所述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二資源配置信息,以便於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與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相同。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網絡設備爲所述發送終端配置的資源池,以便於所述發送終端從所述資源池中選取所述第一時頻資源及爲所述接收終端分配所述資源池中的時頻資源。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接收單元31還用於:接收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一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發送單元32,還用於在所述接收單元31接收到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時,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根據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確定的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或,
所述發送單元32,還用於在所述接收單元31接收到所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時,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根據所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確定的第二功率控制信息。
應注意,本發明實施例中,接收單元31可以由接收器實現,發送單元32可以由發送器實現。如圖11所示,網絡設備300可以包括處理器301、接收器302、發送器303和存儲器304。其中,存儲器304可以用於存儲處理器301執行的代碼等。
網絡設備300中的各個組件通過總線系統305耦合在一起,其中總線系統305除包括數據總線之外,還包括電源總線、控制總線和狀態信號總線。
圖10所示的網絡設備30或圖11所示的網絡設備300能够實現前述的方法實施例中網絡設備所實現的各個過程,爲避免重複,這裏不再贅述。
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算法步驟,能够以電子硬件、或者計算機軟件和電子硬件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還是軟件方式來執行,取决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爲超出本發明的範圍。
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爲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爲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爲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爲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爲獨立的産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産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産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SB碟、移動硬碟、只讀存儲器(ROM,Read-Only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以上所述,僅爲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所述以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爲準。
1‧‧‧接收終端2‧‧‧接收終端3‧‧‧基地台4‧‧‧發送終端M100‧‧‧方法S101、S102、S103、S104、S105、S106、S107、S108、S109、S110、S111、S112‧‧‧步驟M200‧‧‧方法S201、S202、S203、S204、S205、S206、S207、S208、S209、S210、S211、S212‧‧‧步驟M300‧‧‧方法S310、S320‧‧‧步驟10‧‧‧發送終端11‧‧‧確定單元12‧‧‧收發單元100‧‧‧終端設備101‧‧‧處理器102‧‧‧接收器103‧‧‧發送器104‧‧‧存儲器105‧‧‧總線系統20‧‧‧接收終端21‧‧‧確定單元22‧‧‧收發單元200‧‧‧終端設備201‧‧‧處理器202‧‧‧接收器203‧‧‧發送器204‧‧‧存儲器205‧‧‧總線系統30‧‧‧網絡設備31‧‧‧接收單元32‧‧‧發送單元300‧‧‧網絡設備301‧‧‧處理器302‧‧‧接收器303‧‧‧發送器304‧‧‧存儲器305‧‧‧總線系統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系統架構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個系統架構的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發送終端的示意方塊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發送終端的示意方塊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接收終端的示意方塊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接收終端的示意方塊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網絡設備的示意方塊圖。
圖11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網絡設備的示意方塊圖。
M300‧‧‧方法
S310、S320‧‧‧步驟

Claims (57)

  1. 一種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其中,包括:發送終端確定用於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以及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其中,所述發送終端在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同時向其他接收終端發送數據,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一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與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和/或,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兩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發送終端接收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是所述網絡設備在接收到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一反饋信息時發送的,所述第一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二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一重傳數據。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發送終端接收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二反饋信息,所述第二反饋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時,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 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三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二重傳數據。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發送終端確定用於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包括:所述發送終端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一資源調度請求;所述發送終端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針對所述第一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所述發送終端將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確定為所述第一時頻資源。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是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信道狀態信息CSI確定的,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其中,在所述發送終端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針對所述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參考信號,以便於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參考信號確定所述CSI。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發送終端確定用於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包括:所述發送終端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二資源調度請求;所述發送終端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針對所述第二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網絡設備為所述發送終端配置的資源池;所述發送終端從所述資源池中,選取所述第一時頻資源。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時頻資源為所述資源池中的時頻資源。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發送終端從所述可用資源池中,選取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所述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用於上報信道狀態信息CSI的時頻資源,所述用於上報CSI的時頻資源為所述資源池中的資源;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參考信號;所述發送終端接收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用於上報CSI的時頻資源上發送的CSI,其中,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所述CSI是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參考信號確定的;其中,所述發送終端從所述資源池中,選取所述第一時頻資源,包括:所述發送終端根據所述CSI,從所述資源池中選取所述第一時頻資源。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一同步信號,所述第一同步信號包括所述發送終端的時鐘信息和標識信息;所述發送終端接收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二同步信號,所述第二同步信號包括所述接收終端的時鐘信息和標識信息。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5或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發送終端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一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其中,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是所述網絡設備 根據接收到的所述接收終端上報的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確定的,所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是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接收到的所述接收終端上報的第二功率控制信息確定的;所述發送終端如果接收到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根據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時間,或,所述發送終端如果接收到所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根據所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功率。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或4或7或8或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發送終端在第一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發送終端接收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三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發送終端如果接收到所述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根據所述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時間,或,所述發送終端如果接收到所述第三功率控制信息,根據所述第三功率控制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功率。
  13. 一種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其中,包括:接收終端確定用於接收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其中,所述發送終端在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同時向其他接收終端發送數據,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一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與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和/或,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兩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接收終端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一反饋信息,所述第一反饋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是否成功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時,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接收終端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二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一重傳數據。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接收終端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第二反饋信息,所述第二反饋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時,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接收終端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三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二重傳數據。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終端確定用於接收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包括:所述接收終端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所述接收終端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參考信號;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第一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信道狀態信息CSI,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 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所述CSI是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參考信號確定的;所述接收終端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根據所述CSI確定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所述接收終端將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確定所述第一時頻資源。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終端確定用於接收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包括:所述接收終端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二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用於上報信道狀態信息CSI的時頻資源,所述用於上報CSI的時頻資源為網絡設備為所述發送端設備配置的資源池中的資源;所述接收終端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參考信號;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用於發送CSI的時頻資源上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CSI,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所述CSI是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參考信號確定的;所述接收終端接收所述發送終端根據所述CSI確定的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所述接收終端將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確定所述第一時頻資源,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為所述發送終端根據所述CSI從所述資源池中選取的時頻資源。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時頻資源為所述資源池中的時頻資源。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2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接收終端接收所述發送端設備發送的第一同步信號,所述第一同步信號包括所述發送終端的時鐘信息和標識信息;所述接收終端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第二同步信號,所述第二同步信號包括所述接收終端的時鐘信息和標識信息。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或15或1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接收終端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二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以便於網絡設備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時,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根據所述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確定的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網絡設備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功率控制信息時,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根據所述第二功率控制信息確定的第一發送功率控制信息。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6或17或1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接收終端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三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以便於所述發送終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時,根據所述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時間,或,所述發送終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功率控制信息時,根據所述第三功率控制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功率。
  24. 一種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其中,包括:網絡設備接收發送終端發送的資源調度請求; 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針對所述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以便於所述發送終端根據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確定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所述網絡設備接收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一反饋信息,所述第一反饋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是否成功接收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發送的數據。
  2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時,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以便於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一重傳數據;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以便於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所述第一重傳數據,所述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與所述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相同。
  2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針對所述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所述網絡設備接收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發送的信道狀態信息CSI,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所述CSI是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參考信號確定的; 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根據所述CSI確定的針對所述資源調度請求的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根據所述CSI確定的針對所述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二資源配置信息,以便於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與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相同。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網絡設備為所述發送終端配置的資源池,以便於所述發送終端從所述資源池中選取所述第一時頻資源及為所述接收終端分配所述資源池中的時頻資源。
  2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至2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網絡設備接收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一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網絡設備如果接收到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根據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確定的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或,所述網絡設備如果接收到所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根據所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確定的第二功率控制信息。
  29. 一種發送終端,其中,包括:一確定單元,用於確定用於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以及一收發單元,用於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其中,所述收發單元在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同時向其他接收終端發送數據,所述收發單元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一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 據與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和/或,所述收發單元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兩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
  3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發送終端,其中,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接收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是所述網絡設備在接收到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一反饋信息時發送的,所述第一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在所述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二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一重傳數據。
  3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發送終端,其中,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二反饋信息,所述第二反饋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
  3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發送終端,其中,在所述第二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時,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三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二重傳數據。
  3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發送終端,其中,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一資源調度請求;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針對所述第一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確定單元具體用於:將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確定為所述第一時頻資源。
  3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的發送終端,其中,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是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信道狀態信息CSI確定的,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其中,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參考信號,以便於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參考信號確定所述CSI。
  3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發送終端,其中,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二資源調度請求;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針對所述第二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網絡設備為所述發送終端配置的資源池;其中,所述確定單元具體用於:從所述資源池中,選取所述第一時頻資源。
  3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的發送終端,其中,所述第三時頻資源為所述資源池中的時頻資源。
  3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的發送終端,其中,在所述確定單元從所述可用資源池中,選取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之前,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所述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用於上報信道狀態信息CSI的時頻資源,所述用於上報CSI的時頻資源為所述資源池中的資源;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參考信號; 接收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用於上報CSI的時頻資源上發送的CSI,其中,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所述CSI是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參考信號確定的;其中,所述確定單元具體用於:根據所述CSI,從所述資源池中選取所述第一時頻資源。
  3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至3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發送終端,其中,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一同步信號,所述第一同步信號包括所述發送終端的時鐘信息和標識信息;接收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二同步信號,所述第二同步信號包括所述接收終端的時鐘信息和標識信息。
  3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或30或33或34項所述的發送終端,其中,在所述收發單元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之前,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一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其中,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是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接收到的所述接收終端上報的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確定的,所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是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接收到的所述接收終端上報的第二功率控制信息確定的;其中,所述確定單元還用於:如果所述收發單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根據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時間,或,如果所述收發單元接收到所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根據所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功率。
  4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或31或32或33或36或37項所述的發送終端,其中,在所述收發單元在第一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之前,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三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其中,所述確定單元還用於:在所述收發單元接收到所述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時,根據所述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時間,或,在所述收發單元接收到所述第三功率控制信息時,根據所述第三功率控制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功率。
  41. 一種接收終端,其中,包括:一確定單元,用於確定用於接收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以及一收發單元,用於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其中,所述發送終端在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同時向其他接收終端發送數據,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一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與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和/或,所述發送終端向所述其他接收終端中至少兩個其他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不同。
  4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所述的接收終端,其中,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一反饋信息,所述第一反饋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是否成功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
  4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的接收終端,其中,在所述第一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時,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 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二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一重傳數據。
  4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所述的接收終端,其中,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第二反饋信息,所述第二反饋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
  4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的接收終端,其中,在所述第二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時,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三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二重傳數據。
  4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接收終端,其中,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參考信號;在所述第一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信道狀態信息CSI,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所述CSI是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參考信號確定的;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根據所述CSI確定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確定單元具體用於:將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確定所述第一時頻資源。
  4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所述的接收終端,其中,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二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用於上報信道狀態信息CSI的時頻資源,所述用於上報CSI的時頻資源為網絡設備為所述發送終端配置的資源池中的資源;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參考信號;在所述用於發送CSI的時頻資源上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CSI,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所述CSI是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參考信號確定的;接收所述發送終端根據所述CSI確定的第二資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確定單元具體用於:將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確定所述第一時頻資源,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為所述發送終端根據所述CSI從所述資源池中選取的時頻資源。
  4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的接收終端,其中,所述第三時頻資源為所述資源池中的時頻資源。
  4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1至48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接收終端,其中,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第一同步信號,所述第一同步信號包括所述發送終端的時鐘信息和標識信息;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第二同步信號,所述第二同步信號包括所述接收終端的時鐘信息和標識信息。
  5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1或42或43或46項所述的接收終端,其中,在所述收發單元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之前,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二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以便於網絡設備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時,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根據所述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確定的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網絡設備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功率控制信息時,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根據所述第二功率控制信息確定的第一發送功率控制信息。
  5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1或44或45或4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接收終端,其中,在所述收發單元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之前,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三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以便於所述發送終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時,根據所述第三發送時鐘調整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時間,或,所述發送終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功率控制信息時,根據所述第三功率控制信息調整發送所述數據的發送功率。
  52. 一種網絡設備,其中,包括:一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發送終端發送的資源調度請求;以及一發送單元,用於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針對所述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以便於所述發送終端根據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確定向接收終端發送數據的第一時頻資源;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一反饋信息,所述第一反饋信息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是否成功接收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第一時頻資源上發送的數據。
  5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2項所述的網絡設備,其中,在所述第一反饋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終端未成功接收到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時,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以便於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一重傳數據;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以便於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所述第一重傳數據,所述第二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與所述第一重傳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相同。
  5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2項所述的網絡設備,其中,在所述發送單元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針對所述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一資源配置信息之前,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信道狀態上報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發送的信道狀態信息CSI,所述CSI用於指示所述接收終端與所述發送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所述CSI是所述接收終端根據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參考信號確定的;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根據所述CSI確定的針對所述資源調度請求的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向所述接收終端發送根據所述CSI確定的針對所述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二資源配置信息,以便於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上接收所述發送終端發送的數據,所述第二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與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時頻資源相同。
  5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2項所述的網絡設備,其中,所述第一資源配置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網絡設備為所述發送終端配置的資源池,以便於所述發送終端從所述資源池中選取所述第一時頻資源及為所述接收終端分配所述資源池中的時頻資源。
  5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2至5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網絡設備,其中,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和第一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在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時,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根據所述第一發送時鐘調整信息確定的第二發送時鐘調整信息,或,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在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到所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時,向所述發送終端發送根據所述第一功率控制信息確定的第二功率控制信息。
  57. 一種端到端傳輸數據的系統,其中,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29至4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發送終端,申請專利範圍第41至51中任一項所述的接收終端,和申請專利範圍第52至5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網絡設備。
TW106103764A 2016-02-05 2017-02-03 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設備和系統 TWI710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73678 WO2017133000A1 (zh) 2016-02-05 2016-02-05 端到端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WOPCT/CN2016/073678 2016-0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9638A TW201729638A (zh) 2017-08-16
TWI710279B true TWI710279B (zh) 2020-11-11

Family

ID=59499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3764A TWI710279B (zh) 2016-02-05 2017-02-03 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設備和系統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0449B2 (zh)
EP (2) EP3364699B1 (zh)
JP (1) JP6639673B2 (zh)
KR (1) KR20180109849A (zh)
CN (2) CN113381848A (zh)
HK (1) HK1250445A1 (zh)
TW (1) TWI710279B (zh)
WO (1) WO20171330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84673A1 (ko) * 2016-11-04 2018-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을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1448773A (zh) * 2017-10-11 2020-07-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确认信令过程
EP4017207B1 (en) * 2018-06-14 2023-12-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idelink communication by ue in nr v2x
WO2020077745A1 (zh) * 2018-10-19 2020-04-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配置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91212A1 (ko) * 2018-11-01 2020-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Nr v2x에서 그룹 기반 통신에서 피드백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54034A (ko) * 2018-11-09 2020-05-19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Nr v2x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피드백 절차 수행 방법 및 그 장치
EP3911067A4 (en) * 2019-01-09 2022-01-12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1756481B (zh) * 2019-03-28 2023-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及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
WO2020220343A1 (en) * 2019-04-30 2020-11-05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11865483B (zh) * 2019-04-30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接收csi、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US11552746B2 (en) * 2019-06-27 2023-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ross-carrier retransmission
US20220271872A1 (en) * 2019-07-18 2022-08-2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of handling collisions
CN114747237B (zh) * 2019-12-18 2023-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信息发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1134283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选择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30520A1 (ko) * 2013-08-30 2015-03-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시스템의 무선 기기 탐색 장치 및 방법
CN105208662A (zh) * 2015-08-31 2015-12-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D2d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4895B (zh) * 2009-06-02 2017-04-12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终端装置和终端装置中的发送方法
CN102714861B (zh) 2010-01-19 2016-03-30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演进型节点b控制的用于设备到设备和蜂窝用户的集中式资源重用
KR101632559B1 (ko) * 2010-11-30 2016-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기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기적인 멀티캐스트 통신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5568506B2 (ja) 2011-04-22 2014-08-0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JP5357209B2 (ja) * 2011-05-19 2013-12-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
JP5960829B2 (ja) * 2011-09-28 2016-08-0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複数の参照信号構成を設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13047130A1 (ja) * 2011-09-30 2013-04-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603167B2 (en) * 2011-11-07 2017-03-2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Feedback messaging
US9609608B2 (en) * 2011-11-29 2017-03-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upporting device to device synchron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that supports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7135055B (zh) * 2012-01-18 202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csi-rs资源共享方法和装置
US9185733B2 (en) * 2012-01-25 2015-11-1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08585B2 (en) * 2012-01-30 2015-04-1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asurements and CSI feedback
US9515800B2 (en) 2012-01-30 2016-12-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on D2D transmission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pporting D2D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2110214B1 (ko) 2012-04-26 2020-05-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부분적 단말 제어 단말 대 단말 통신 방법
WO2013168917A1 (ko) * 2012-05-09 2013-11-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해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38532B1 (ko) * 2012-06-22 2020-07-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기-대-기기 통신을 위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4003022A1 (ja) * 2012-06-27 2014-01-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送信側端末、移動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セッサ
WO2014035078A1 (ko) * 2012-08-31 2014-03-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간섭 제거 수신 방법 및 단말
CN103686691B (zh) * 2012-09-18 2018-01-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号及配置信息发送和终端发现方法与设备
JP6121124B2 (ja) * 2012-09-28 2017-04-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3945449B (zh) * 2013-01-18 2018-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si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4038312B (zh) * 2013-03-08 2019-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导频的指示信令的确定、csi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5027461B (zh) * 2013-03-29 2019-06-28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的正交波束成形
CN104113851B (zh) 2013-04-16 2019-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2d发现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CN103249007B (zh) * 2013-05-24 2015-09-02 北京邮电大学 Imt-a系统中的d2d多播通信建立与其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KR101928879B1 (ko) * 2013-06-26 2018-12-13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455772B2 (en) * 2013-06-28 2016-09-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uplink measurement based operation using UE centric sounding
CN104349485B (zh) 2013-08-07 2018-05-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设备间通信、调度方法及装置
US20150173102A1 (en) * 2013-12-12 2015-06-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4811909B (zh) * 2014-01-27 2019-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广播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传输系统
CN104811892B (zh) 2014-01-29 2020-03-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129902B2 (en) 2014-03-19 2018-11-1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 to-device synchronization
EP3128797B1 (en) * 2014-03-30 2020-12-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717092B2 (en) 2014-04-03 2017-07-25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673395C2 (ru) * 2014-04-10 2018-11-26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сообщ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состояния канала,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US20160352394A1 (en) * 2014-05-09 2016-1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implement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and joint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of data
WO2015178630A1 (ko) * 2014-05-21 2015-1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간 직접 통신을 지원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수신 단말간 통신을 위한 자원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6082224A1 (zh) * 2014-11-28 2016-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10425204B2 (en) * 2015-03-13 2019-09-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295377B2 (ja) 2015-05-15 2018-03-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US10880059B2 (en) * 2015-08-14 2020-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le CSI reports for 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US10200168B2 (en) * 2015-08-27 2019-02-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5611499B (zh) * 2016-01-15 2019-04-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v2v传输机制中控制面信令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704812B (zh) * 2016-01-15 2019-04-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v2x业务上行控制面信令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578534B (zh) * 2016-02-03 2019-10-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化小区基于sdn控制的带宽共享方法及带宽共享装置
CN108702644A (zh) * 2016-02-04 2018-10-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30520A1 (ko) * 2013-08-30 2015-03-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시스템의 무선 기기 탐색 장치 및 방법
CN105208662A (zh) * 2015-08-31 2015-12-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D2d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08913A (ja) 2019-03-28
CN108293243A (zh) 2018-07-17
JP6639673B2 (ja) 2020-02-05
KR20180109849A (ko) 2018-10-08
EP3364699B1 (en) 2021-04-07
EP3364699A1 (en) 2018-08-22
WO2017133000A1 (zh) 2017-08-10
US10630449B2 (en) 2020-04-21
CN113381848A (zh) 2021-09-10
EP3852294B1 (en) 2022-09-07
HK1250445A1 (zh) 2018-12-14
EP3852294A1 (en) 2021-07-21
US20180351723A1 (en) 2018-12-06
TW201729638A (zh) 2017-08-16
EP3364699A4 (en) 2019-06-26
CN108293243B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0279B (zh) 端到端傳輸數據的方法、設備和系統
US118005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multi-point transceivers
JP7426479B2 (ja) Harqプロセスごとにフィードバックを有効化/無効化するharqコードブック構築
JP6987073B2 (ja) 通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EP3965441B1 (en) Direct 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TW201543935A (zh)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基地台、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傳輸方法、回報方法及資源調整方法
KR102524306B1 (ko) 통신 방법,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단말
WO2020029199A1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809484A (zh) 一种信道状态的指示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JP7048633B2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12399374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5032052A1 (zh) 基站及组播数据发送处理方法
CN114710839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1072662A1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
US2023038885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227069A9 (zh) 一种模型更新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WO2015168908A1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869229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2021025896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9644449A (zh) 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1447026B (zh)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处理数据的装置
WO202316025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3040610A1 (zh) 信道状态参数的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7498990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042116A (zh) 资源调度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