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4089B - 鐵筋捆束機 - Google Patents

鐵筋捆束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4089B
TWI704089B TW107128744A TW107128744A TWI704089B TW I704089 B TWI704089 B TW I704089B TW 107128744 A TW107128744 A TW 107128744A TW 107128744 A TW107128744 A TW 107128744A TW I704089 B TWI704089 B TW I7040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iron
cut
iron wire
movable knif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8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41798A (zh
Inventor
新藤茂輝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571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9843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936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1930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1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1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4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408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25Hand-hel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4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with means for guiding the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the articles prior to severing from supp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E04G21/122Machines for joining reinforcing bars
    • E04G21/123Wire twist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4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with means for guiding the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the articles prior to severing from supply
    • B65B13/06Stationary ducts or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24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 B65B13/28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by twis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24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 B65B13/28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by twisting
    • B65B13/285Hand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保持被鐵線切斷機構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以維持鐵線之適當環狀形態,而且,在鐵線捆束中加以保持,可確實使鐵線的兩端部停止在鐵筋的內側,防止鐵線的兩端部自捆束後之鐵線環飛出之鐵筋捆束機。而且,提供一種當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時,以固定刀與支撐構件之雙握持,支撐鐵線的切斷部的兩側,去除切斷不良之原因,防止鐵線切斷機構失效,提高鐵線切斷機構的耐久性,可維持可動刀的切斷性能,可確實且順暢地進行切斷之鐵筋捆束機。

本申請案之鐵筋捆束機,係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前述可動刀係滑動或擺動到前述固定刀,或者,於前述固定刀的內側旋轉以切斷鐵線,其中,在導引部設有與可動刀的切斷動作連動,以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保持裝置,前述保持裝置係彎曲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

Description

鐵筋捆束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使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自被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送出到鐵筋周圍,在鐵筋周圍捲繞成環狀後,扭轉以捆束鐵筋之鐵筋捆束機。
鐵筋捆束機係插入交叉之兩條鐵筋,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彎曲導引部內,自組裝在捆束機本體上之鐵線捲筒,藉鐵線進給裝置拉出鐵線,一邊藉前述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使鐵線成螺旋,一邊送出,使鐵線成環狀地捲繞在兩條鐵筋周圍。而且,鐵筋捆束機在捲繞鐵線到兩條鐵筋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剪斷)鐵線的根側,以鐵線扭轉裝置的一對扭轉用鉤體,抓住鐵線環的一端以旋轉,藉此扭轉鐵線,以緊緊地捆束鐵筋(例如專利文獻1,2)。
在鐵線切斷機構,主要係使用滑動切斷器與滾動切斷器。滑動切斷器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固定刀係在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滑動到前述固定刀以切斷鐵線,可動刀存在有滑動型與擺動型。滾動切斷器存在有可動刀係內側之型式,與可動刀係外側之型式之兩類型。可動刀係內側之型式係由可動刀及固定刀所構成,前述可動刀係在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固定刀係可旋轉地收納前述可動刀,藉可動刀之旋轉,鐵線貫穿孔的鐵線入口側滑動到固定刀以切斷(剪 斷)鐵線。可動刀係外側之型式係由可動刀及固定刀所構成,前述固定刀係在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可旋轉地設於前述固定刀的周圍,藉可動刀之旋轉,可動刀滑動到固定刀的鐵線貫穿孔的鐵線入口側,以切斷(剪斷)鐵線。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新型第2552384號
[專利文獻2]日本發明第5309947號
鐵筋捆束機係在捆束鐵筋時,插入兩條鐵筋的交叉部,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彎曲導引部內,捲繞鐵線到兩條鐵筋以形成鐵線環後,切斷鐵線的根側,以鐵線扭轉裝置的一對扭轉用鉤體,抓住鐵線環的一端以旋轉,藉此扭轉鐵線,以緊緊地捆束鐵筋,在捆束鐵筋後,自導引部內的兩條鐵筋,進行拉離之操作。此鐵線環係在鐵筋的周圍,捲繞兩次至三次再扭轉,所以,最好適合鐵筋捆束機的捆束之適當環狀形態,即使在切斷後也被維持。但是,捲繞後不久,鐵線被切斷,所以,鐵線環的兩端成為自由狀態,有時環鬆弛而無法維持適當之環狀形態。鐵線環係以導引部賦予鐵線成環狀之捲繞習慣而形成,但是,鐵線係金屬製而有回復力,當端部被切斷而兩端成為自由狀態時,回復力往螺旋直徑的膨大方向(外徑方向)作用,螺旋直徑的外徑變大,此外,因為僅最後一卷的螺旋部分鬆弛等,就會產生無法維持適當之環形態之情形。如上所述,當鐵筋捆束機無法維持適當之鐵線環時,產生捆束不良之可能性很高。
在鐵筋捆束機中,被設定之一對扭轉用鉤體的轉速,係配合適當 的螺旋直徑以被設定,所以,在切斷而螺旋直徑的外徑變大之鐵線環中,變得扭轉轉速不足,產生不完全捆束鐵筋之捆束不良。又,在鐵筋捆束機中,被設定之一對扭轉用鉤體的扭轉扭力,係配合既定圈數以被設定,所以,當僅最後圈之螺旋部分鬆弛時,有時一對扭轉用鉤體係扭轉比既定圈數(例如三圈)還要少之圈數(例如兩圈)之鐵線環,扭下鐵線環。例如即使不扭下,自扭轉部鬆弛之最後圈之螺旋部分成鬚狀飛出,損害鐵線之捆束形態,而且,在水泥內部中,如下所述,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又,鐵線環係即使捲繞後之鐵線被切斷,有時也被維持適當之環形態。鐵筋捆束機係當以既定圈數(例如兩圈),一對扭轉用鉤體扭轉鐵線環的一端以捆束時,被形成兩端均勻捲入之兩圈份之扭轉部,在此扭轉部的相反側位置上,可獲得兩端閉鎖之適當捆束形態。但是,鐵線環的兩端係自由狀態,所以,當扭轉鐵線環的一端以捆束時,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以下,稱做終端部)側的鐵線的一部份,因為扭轉時之變動而擺回,而不均勻地捲入扭轉部,有時無法獲得適當之捆束形態。又,造成扭轉部本來係兩圈份,而成為一圈份,因為強度不足而因為一對扭轉用鉤體的扭轉扭力被扭下。例如即使不被扭下,當係一圈份之扭轉部時,無法獲得本來預定之兩圈份之扭轉部的捆束力,所以,捆束固定之兩條鐵筋有鬆弛之虞,而必須再度重新捆束。
鐵筋捆束機係在切斷鐵線後,扭轉鐵線以捆束鐵筋,所以,在扭轉鐵線時,被捲繞到鐵筋周圍之鐵線的始端部與被切斷之終端部,係成為自由狀態,其係如上所述。鐵線之始端部與終端部(兩端部),係位於離開以扭轉用鉤體扭轉之部分之略微相反側之位置,有時因為扭轉鐵線時之影響,飛出到鐵線環的橫向側。在此情形下,在扭轉鐵線結束後,為了自鐵筋移除導引部,而拉出鐵筋捆束機時,成為自由狀態之鐵線的始端部與終端部之任一者或兩者,係卡到導引部等,有時移動使得扭曲到鐵筋的扭轉部分側。又,鐵線的端 部擠出到扭轉部側,以自鐵筋離開,所以,不僅外觀變差,在此狀態下,當注入水泥時,有時鐵線的端部自水泥表面突出。當鐵線的端部自水泥面露出時,雨水通過鐵線與水泥間之間隙侵入到內部,成為產生龜裂之原因。因此,鐵筋捆束機係可期待在切斷鐵線後,端部被保持,可維持適當之環形態,在捆束中切斷之端部,不會被捲入扭轉部而損害捆束形態,當自捆束後之鐵筋拉出時,鐵線的端部自導引部很順暢地拉出之保持裝置。
又,先前之鐵筋捆束機,係當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時,相對於固定刀而言,可動刀滑動而切斷,所以,鐵線係僅被固定刀單邊支撐,所以在切斷時,鐵線往可動刀的切斷方向彎曲,具有有時無法切斷之問題點。而且,具有有時鐵線彎曲而被夾入可動刀與固定刀之間,成為可動刀或固定刀破損等之鐵線切斷機構失效之原因之問題點。
又,先前之鐵筋捆束機,如上所述,鐵線僅被固定刀單邊支撐,所以,在切斷時,於可動刀的切斷方向上,承受負載而一邊變形一邊切斷,必須超過切斷所需之負載之力量。因此,先前之鐵筋捆束機,係有可動刀的耐久性不佳,以及由磨耗所致之可動刀的切斷性能降低之問題點。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問題點所研發出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保持被鐵線切斷機構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維持鐵線之適當環形態,而且,在鐵線的捆束中加以保持,可確實使鐵線的兩端部停止在鐵筋的內側,防止鐵線的兩端部自捆束後之鐵線環飛出之鐵筋捆束機。
而且,本發明係鑑於上述問題點所研發出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當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時,以固定刀與支撐構件,雙邊支撐鐵線的切斷部的兩側,去除切斷不良之原因,防止鐵線切斷機構失效,提高鐵線切斷機構之耐久性,可維持可動刀之切斷性能,可確實地進行順暢之切斷之鐵筋捆束機。
(1)本申請案之鐵筋捆束機,係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 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前述可動刀係滑動或擺動到前述固定刀,或者,於前述固定刀的內側旋轉以切斷鐵線,其中,在導引部設有與可動刀的切斷動作連動,以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保持裝置,前述保持裝置係彎曲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
(2)在(1)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往固定刀滑動或擺動,以切斷鐵線,前述保持裝置係被形成在前述可動刀的尖端,其係彎曲保持切斷以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彎曲部。
(3)在(1)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可動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固定刀係可旋轉地收納前述可動刀,藉可動刀之旋轉,鐵線貫穿孔的鐵線入口側係滑動到固定刀,以切斷鐵線,前述保持裝置係彎曲保持切斷以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可動刀的鐵線貫穿孔的鐵線出口的端緣。
(4)本申請案之鐵筋捆束機,係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前述導引部設有保持裝置,前述保持裝置係與前述鐵線切斷機構的切斷動作連動,以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前述保持裝置係由抵接部所構成,前述抵接部係與被前述鐵線切斷機構切 斷以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相抵接。
(5)在(4)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往固定刀滑動或擺動,以切斷鐵線,前述保持裝置係由可動刀及抵接部構成,前述抵接部係抵接彎曲藉可動刀切斷以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
(6)在(4)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往固定刀滑動或擺動,以切斷鐵線,前述保持裝置係與藉被形成在前述可動部尖端之彎曲部,被彎曲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相抵接以卡合之抵接部。
(7)在(4)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可動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固定刀係可旋轉地收納前述可動刀,藉可動刀之旋轉,鐵線貫穿孔的鐵線入口側係滑動到固定刀,以切斷鐵線,前述保持裝置係由可動刀的鐵線出口的端緣、及與切斷以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相抵接之抵接部所構成。
(8)在(4)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可旋轉地被設於前述固定刀的周圍,藉可動刀之旋轉,可動刀滑動到固定刀的鐵線貫穿孔的鐵線入口側,以切斷鐵線,前述保持裝置係由可動刀、及與切斷以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相抵接之抵接部所構成。
(9)在(4)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抵接部係支撐鐵線之支撐構件,在前述導引部設有支撐構件,前述支撐構件係在鐵線的進給方向中,於比鐵線切斷機構的切斷部還要下游側之位置,支撐自前述鐵線切斷機構側被送出之鐵線,前述支撐構件係在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
(10)在(9)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在前述導引部設有固定構件,前述固 定構件係在鐵線的進給方向中,於比鐵線切斷機構的切斷部還要上游側之位置支撐,前述固定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一邊,前述支撐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另一邊。
(11)在(9)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第1可動刀、及滑動或擺動到前述第1可動刀,以切斷鐵線之第2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其中,前述第1可動刀或前述第2可動刀,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一邊,前述支撐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另一邊。
(12)在(9)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滑動或擺動到前述固定刀,以切斷鐵線之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其中,前述固定刀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一邊,前述支撐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另一邊。
(13)在(9)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鐵線係自前述固定刀的鐵線貫穿孔被送出,在前述固定刀的鐵線貫穿孔的鐵線出口側,可動刀作動以切斷鐵線,前述固定刀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一邊,前述支撐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另一邊。
(14)在(9)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旋轉地被設於前述固定刀的周圍之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鐵線係自前述固定刀的鐵線貫穿孔被送出,藉可動刀之旋轉,切斷鐵線之切斷器,其中,前述固定刀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一邊,前述支撐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另一邊。
(15)在(9)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被收納在前述固定刀的內側之可旋轉之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可動刀係朝向鐵線的 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鐵線係自前述可動刀的鐵線貫穿孔被送出,藉可動刀之旋轉,切斷鐵線之切斷器,其中,前述固定刀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一邊,前述支撐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另一邊。
(16)在(9)~(15)中任一項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在前述導引部設有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上之捲繞習慣賦予機構,前述捲繞習慣賦予機構設有導引成為鐵線之彎曲外側之外側面、及成為鐵線之彎曲內側之內側面之複數導引構件,前述複數導引構件的至少一者係構成前述支撐構件。
(17)本申請案之鐵筋捆束機,係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其中,在導引部設有與可動刀的切斷動作連動,以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保持裝置,前述保持裝置係藉鏈結機構被連結之保持構件,前述鏈結機構係按壓被前述可動刀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
(18)在(17)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滑動或擺動到前述固定刀,以切斷鐵線,前述保持裝置係被形成於前述可動刀的一側,按壓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之前述保持構件的按壓部。
(19)在(18)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保持裝置係前述按壓部壓抵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以保持。
(20)在(17)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可旋轉地被設於前述固定刀的周圍,前述保持裝置係藉前述可動刀與鏈結機構而被連結,按壓被前述可動刀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之保持構件。
(21)在(20)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保持裝置係前述保持構件壓抵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以保持。
(22)在(17)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可動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固定刀係可旋轉地收納前述可動刀,前述保持裝置係藉前述可動刀與鏈結機構而被連結,按壓被前述可動刀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之保持構件。
(23)在(22)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保持裝置係前述保持構件壓抵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以保持。
(24)在(17)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保持裝置係藉鏈結機構而被連結到捆束機本體的驅動部,按壓被前述可動刀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之保持構件。
(25)在(24)所述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保持裝置係前述保持構件壓抵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以保持。
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具有使鐵線送出到鐵筋的周圍,以捲繞鐵筋的周圍,在形成鐵線環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但是,藉保持裝置保持切斷而被切離鐵線的切斷端部側,所以,即使鐵線環的切斷端部被切斷,也不成為自由狀態,成為鐵線環不鬆弛之狀態,可維持鐵線環之適當之環狀狀 態之效果。又,在捆束前,鐵線環之適當環狀狀態被維持,所以,具有不太會產生捆束不良之效果。又,即使在鐵線環之捆束中,也保持鐵線的切斷端部側,所以,被切斷之切斷端部側的鐵線的一部分,變得不被捲入扭轉部,具有可獲得適當捆束形態之效果。如此一來,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保持被鐵線切斷機構切斷而被切離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以維持鐵線之適當環形態,而且,在鐵線之捆束中,保持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可使鐵線的兩端部停止在鐵筋的內側,具有防止鐵線的兩端部,自捆束後之鐵線環飛出之效果。
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設有在鐵線之進給方向中,比鐵線切斷機構的切斷部還要下游側之位置,支撐自鐵線切斷機構側被送出之鐵線之支撐構件,前述支撐構件係在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亦即,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在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時,以支撐構件支撐鐵線,所以,在切斷時,鐵線不彎曲到切斷方向,具有可確實且順暢地切斷之效果。又,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以支撐構件支撐被鐵線切斷機構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所以,在切斷時,鐵線係即使在切斷方向上承受負載也不變形,僅切斷時所需之負載就足夠,具有防止鐵線切斷機構的耐久性的惡化,與由磨耗所致之鐵線切斷機構的切斷性能降低之效果。
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在導引部設有在鐵線之進給方向中,比鐵線切斷機構的切斷部還要上游側之位置支撐之固定構件。固定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一邊,前述支撐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另一邊。亦即,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在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時,以固定構件與支撐構件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兩側,所以,在切斷時,鐵線不彎曲到切斷方向,具有可確實且順暢地進行切斷之效果。又,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以固定構件與支撐構件之雙邊握持,支撐被鐵線切斷機構切斷之鐵線的切斷部的兩側,所以,在切斷時,鐵線即使在切斷方向上承受負載也不變形,僅切 斷時所需之負載就足夠,具有防止鐵線切斷機構的耐久性的惡化,與由磨耗所致之鐵線切斷機構的切斷性能降低之效果。
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第1可動刀、及滑動或擺動到前述第1可動刀,以切斷鐵線之第2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其中,前述第1可動刀或前述第2可動刀,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一邊,前述支撐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另一邊。亦即,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一對可動刀切斷鐵線時,以第1可動刀或第2可動刀之一者與支撐構件,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兩側,所以,在切斷時,鐵線不彎曲到切斷方向,具有可確實且順暢地進行切斷之效果。又,在切斷時,鐵線不彎曲到切斷方向,所以,具有可防止鐵線彎曲以被夾入第1可動刀與第2可動刀之間,而第1可動刀與第2可動刀破損等之鐵線切斷機構變得失效之效果。又,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以第1可動刀或第2可動刀之一者與支撐構件之雙邊握持,支撐被一對可動刀切斷之鐵線切斷部的兩側,所以,在切斷時,鐵線係即使在切斷方向上承受負載也不變形,僅切斷時所需之負載就足夠,具有防止一對可動刀的耐久性的惡化,與由磨耗所致之一對可動刀的切斷性能降低之效果。
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滑動或擺動到前述固定刀以切斷鐵線之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其中,前述固定刀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一邊,前述支撐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另一邊。亦即,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在可動刀切斷鐵線時,以固定刀與支撐構件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兩側,所以,在切斷時,鐵線不彎曲到可動刀的切斷方向,具有可確實且順暢地進行切斷之效果。又,在切斷時,鐵線不彎曲到可動刀的切斷方向,所以,具有可防止鐵線彎曲而被夾入可動刀與固定刀之間,而可動刀與固定刀破損等之鐵線切斷機構失效之效果。又,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以固定刀與支撐構件雙邊握持,支撐被可動刀切斷之鐵線 的切斷部的兩側,所以,在切斷時,鐵線係即使在切斷方向上承受負載也不變形,僅切斷時所需之負載就足夠,具有防止一對可動刀的耐久性的惡化,與由磨耗所致之一對可動刀的切斷性能降低之效果。
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在導引部設有導引成為鐵線之彎曲外側之外側面,與成為鐵線之彎曲內側之內側面之複數導引構件,所以,藉該導引構件,可賦予捲繞到鐵筋周圍成環狀之鐵線的螺旋直徑成為概略一定之捲繞習慣,因此,捆束不良變少,具有可維持穩定之鐵線捆束之效果。而且,使此複數導引構件之至少一個成為上述支撐構件,藉此,無須另外形成支撐構件,所以變便宜,具有可確實且順暢地進行切斷之效果。
1:鐵筋捆束機
2:捆束機本體
3:收納室
4:扳機
5:鐵線
5b:切斷端部
5c:一側
5d:終端部附近
6:導引部
7:鐵筋
8:導引構件(導引管)
8a:一端
8b:尖端
10:鐵線進給裝置
12:螺旋導引件
13:導引框
16:驅動連桿
20:導引凹槽
21:導引面
23:第1導引構件
25:第3導引構件
31:鐵線切斷機構
32:固定刀
32a:鐵線貫穿孔
32c:鐵線入口
32d:鐵線出口
32e:表面
33:可動刀
33a:表面
33b:表面
34:彎曲突起
34a:垂直面
34b:傾斜面
37:鏈結機構
41:鐵線切斷機構
51:鐵線切斷機構
52:可動刀
52a:鐵線貫穿孔
52b:尖端
52c:鐵線出口
52d:上端緣
52e:下端緣
53:固定刀
53a:鐵線插入孔
53b:鐵線進入口
53c:鐵線排出口
61:鐵線切斷機構
62:固定刀
62a:鐵線貫穿孔
62b:鐵線入口
63:可動刀
63a:表面
62c:鐵線出口
63c:下端部
65:導引構件
81:鐵線切斷機構
82:固定刀
82a:鐵線貫穿孔
82b:鐵線入口
82c:鐵線出口
83:可動刀
83a:表面
83b:表面
83c:下端部
84:彎曲突起
84a:垂直面
84b:傾斜面
85:導引構件
91:鐵線切斷機構
92:可動刀
92a:鐵線貫穿孔
92b:鐵線入口
92c:鐵線出口
92d:上端緣
92e:下端緣
93:固定刀
93a:鐵線插入孔
93b:鐵線進入口
93c:鐵線排出口
95:導引構件
101:鐵線切斷機構
102:固定刀
102a:鐵線貫穿孔
102b:鐵線入口
102c:鐵線出口
103:可動刀
103a:鐵線插入孔
103b:鐵線進入口
103c:鐵線排出口
103d:下端緣
105:導引構件
111:鐵線切斷機構
112:固定刀
112a:鐵線貫穿孔
112b:鐵線入口
112c:鐵線出口
113:可動刀
113a:表面
113b:表面
115:按壓構件
116:按壓突起
116b:傾斜面
116a:垂直面
121:鐵線切斷機構
122:固定刀
122a:鐵線貫穿孔
122b:鐵線入口
122c:鐵線出口
123:可動刀
123a:鐵線插入孔
123b:鐵線進入口
123c:鐵線排出口
128:鏈結機構
128a:第1鏈結構件
128b:第2鏈結構件
129:保持軸
131:鐵線切斷機構
1001:鐵筋捆束機
1002:捆束機本體
1005:鐵線
1005a:始端部
1005b:鐵線切斷部
1005c:一側
1005d:一側
1006:導引部
1007:鐵筋
1008:導引零件
1008b:尖端部
1012:螺旋導引件
1013:導引框
1016:驅動連桿
1023:第1導引構件
1024:第2導引構件
1025:第3導引構件
1061:鐵線切斷機構
1062:固定刀
1062a:鐵線貫穿孔
1062b:鐵線入口
1062c:鐵線出口
1063:可動刀
1063a:表面(切斷面)
1063c:下端部
1065:支撐銷
1071:鐵線切斷機構
1072:固定刀
1072a:鐵線貫穿孔
1072c:鐵線出口
1073:可動刀
1073c:下端部
1075:支撐銷(支撐構件)
1076:擺動連桿
1091:鐵線切斷機構
1092:可動刀
1092a:鐵線貫穿孔
1092b:鐵線入口
1092c:鐵線出口
1092d:上端緣
1092e:下端緣
1092f:切斷面
1093:固定刀
1093a:鐵線插入孔
1093b:鐵線進入口
1093c:鐵線排出口
1096:支撐銷
1101:鐵線切斷機構
1102:固定刀
1102a:鐵線貫穿孔
1102b:鐵線入口
1102c:鐵線出口
1103:可動刀
1103a:鐵線插入孔
1103b:鐵線進入口
1103c:鐵線排出口
1103d:下端緣
1103e:表面(切斷面)
1105:第4導引構件
A(8A):導引零件
B(8B):導引零件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鐵筋捆束機的一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2圖係自斜下方觀看第1圖鐵筋捆束機之立體圖。
第3圖係說明鐵筋捆束機的一個鐵線切斷機構之側視說明圖。
第4圖係說明鐵筋捆束機的另一鐵線切斷機構之側視說明圖。
第5圖係表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的內部構成的第1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6圖係表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的內部構成的第2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7圖係表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的內部構成的第3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8圖係表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的內部構成的第4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9圖係表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的內部構成的第5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10A圖及第10B圖係表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的內部構成的第6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11圖係表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的內部構成的第7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12圖係表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的內部構成的第8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13A圖及第13B圖係表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的內部構成的第9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14A圖及第14B圖係表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的內部構成的第10實施例及第11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15A圖及第15B圖係表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的內部構成的第12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16A圖及第16B圖係表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的內部構成的第13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17A圖及第17B圖係表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的內部構成的第14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18A圖及第18B圖係表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的內部構成的第15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19A圖及第19B圖係表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的內部構成的第16實施例之側視圖。
以下,詳細說明鐵筋捆束機如第1圖所示,鐵筋捆束機1係由捆束機本體2、及被安裝在捆束機本體2的尖端上之導引部6所構成。捆束機本體2設有:收納室3,收納鐵線捲筒;鐵線進給裝置10,拉出組裝在收納室3內之鐵線捲筒的鐵線5,以送出到導引部6;以及扳機4,操作鐵線進給裝置10。鐵線進給裝置10係當操作扳機4時,驅動電動馬達(未圖示),以進給鐵線捲筒的鐵線5,滾子送出到前方。
在導引部6設有平緩地彎曲之導引框13。如第3圖所示,在導引框 13的鐵線進給路徑上,依序配置固定有:導引零件(導引管)8,導引送出藉前述鐵線進給裝置,自鐵線捲筒被拉出之鐵線5;鐵線切斷機構31,用於藉前述鐵線進給裝置,送出既定量之鐵線5以捲繞到鐵筋7後,加以切斷;以及螺旋導引件12,彎曲經過鐵線切斷機構31以被進給之鐵線5。螺旋導引件12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3的尖端側,形成有與導引框13協同,導引鐵線往螺旋方向之導引凹槽20。
如第3圖所示,鐵線切斷機構31之構成係當鐵線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鐵線5。鐵線切斷機構31係由固定刀32、可動刀33及驅動連桿16所構成之滑動式切斷機構之滑動切斷器。固定刀32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3上。可動刀33係滑動到固定刀32以切斷鐵線5。驅動連桿16透過鏈結機構37,使可動刀33為可動。
在固定刀32貫穿形成有在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鐵線5貫穿之鐵線貫穿孔32a。鐵線貫穿孔32a的一端係往導引零件(導引管)8的尖端8b開口,另一端係往螺旋導引件12開口。鐵線貫穿孔32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入口32c,其中,鐵線貫穿孔3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32d。
鐵線切斷機構31係藉驅動連桿16,透過鏈結機構37使可動刀33可移動到下方(自鐵線的曲線的外側往內側),藉此,可動刀33的一邊表面33a,係沿著固定刀32的鐵線貫穿孔32a的鐵線出口32d側的表面32e,滑動到下方,可動刀33的一邊表面33a的下端緣,切斷貫穿鐵線貫穿孔32a之鐵線5。
鐵線捆束機的鐵線切斷機構,係在上述滑動式切斷機構之滑動切斷器之外,也可以使用轉動式切斷機構之轉動切斷器。如第4圖所示,鐵線切斷機構51之構成係當鐵線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鐵線5。鐵線切斷機構51係由可動刀52、固定刀53及驅動連桿16所構成之轉動切斷器。可動刀52係係被設成可旋轉,呈圓軸狀。固定刀53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3,可旋轉地收納前述圓軸狀的可動刀52。驅動連桿16旋轉前述可動刀52。
在圓軸狀的可動刀52,往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貫穿形成有鐵線貫穿孔52a。鐵線貫穿孔52a的一端係往導引管8的尖端8b開口,另一端係往螺旋導引件12開口。鐵線貫穿孔52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入口52b,鐵線貫穿孔5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52c。又,在固定刀53係往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形成有鐵線插入孔53a。鐵線插入孔53a的一端係往可動刀52的鐵線貫穿孔52a的鐵線出口52c開口,另一端係往螺旋導引件12開口。固定刀53的鐵線插入孔53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進入口53b,鐵線插入孔53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排出口53c。
鐵線切斷機構51係藉驅動連桿16,使可動刀52逆時針方向旋轉,藉此,可動刀52的鐵線出口52c側的表面,沿著固定刀53的鐵線進入口53b側的表面,滑動到上方,成為可動刀52的鐵線出口52c的下端緣,切斷貫穿鐵線貫穿孔52a之鐵線5。
鐵筋捆束機的鐵線切斷機構之構成,係在上述轉動式切斷機構的轉動切斷器中,也可以使鐵線切斷機構的固定刀與可動刀相反。亦即,在,鐵線切斷機構51中,也可以係由固定刀52、可動刀53及驅動連桿16所構成之轉動切斷器。固定刀52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3,呈圓軸狀。可動刀53係可旋轉地被設於固定刀52的周圍。驅動連桿16係旋轉可動刀53。
在此情形下,於圓軸狀之固定刀52,朝向鐵線5的進給方向,貫穿形成有鐵線貫穿孔52a。鐵線貫穿孔52a的一端,係朝向導引零件8的尖端8b開口,另一端係往螺旋導引件12開口。鐵線貫穿孔52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入口52b,鐵線貫穿孔5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52c。又,在可動刀53,朝向鐵線5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插入孔53a。鐵線插入孔53a的一端,係朝向固定刀52的鐵線貫穿孔52a的鐵線出口52c開口,另一端係朝向螺旋導引件12開口。可動刀的鐵線插入孔53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進入口53b,鐵線插入孔 53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排出口53c。
鐵線切斷機構51係藉驅動連桿16,使可動刀53逆時針方向旋轉,藉此,可動刀53的鐵線進入口53b側的表面,沿著固定刀52的鐵線出口52c側的表面,滑動到上方,成為可動刀53的鐵線進入口53b的下端緣,切斷貫穿鐵線貫穿孔52a之鐵線5。
如第3圖所示,導引零件(導引管)8係一端8a在收納室3側開口,另一端(尖端)8b在鐵線切斷機構31(或51)側開口。導引零件(導引管)8的另一端8b開口,係相對於一端8a開口而言被縮減,使得鐵線5自被決定之位置被導出。而且,也可以使導引框13的側面,兼用做導引零件8的側壁。又,如第1圖所示,導引零件8係由被配置在鐵線進給裝置10的進給滾子側之導引零件A(8A)、及被配置在導引框13側之導引零件B(8B)所構成。導引零件A(8A)係一端位於接近鐵線進給裝置10的進給滾子之位置,另一端係嵌合插入到導引零件B(8B)的一端8a的開口部,導引零件A(8A)與導引零件B(8B)係成為一體性構成,成為用於使鐵線5自鐵線進給裝置10的進給滾子側,往導引框13側進給之鐵線進給路徑的導引件的一部份。而且,也可以做成使導引零件A(8A)與導引零件B(8B),以一個零件形成之導引零件8。螺旋導引件12係彎曲成圓弧狀,使自捆束機本體2的鐵線進給裝置10被送出之鐵線5,成螺旋以賦予捲繞習慣,使得在與第1圖所示之下部導引件9之間,捲繞鐵筋7的周圍。而且,在導引部6形成有螺旋拾入導引件。前述螺旋拾入導引件係為了在螺旋導引件12的鄰邊,拾入自螺旋導引件12被送出,捲繞成環狀以返回之鐵線5的始端部,再度進給下一次捲繞而導引。
在捆束機本體2設有扭轉成環狀地捲繞鐵筋周圍之鐵線5,以捆束鐵筋之鐵線扭轉裝置。鐵線扭轉裝置係使開閉自如地樞設有被設於第1圖的P部上之一對鉤體之套筒,藉電動馬達前進移動,以關閉動作鉤體,藉此,握持成 環狀地捲繞到鐵筋周圍之鐵線5後,與套筒一齊旋轉鉤體,扭轉鐵線以捆束鐵筋,之後,打開動作鉤體,同時後退移動套筒,自鐵線脫離以回到初期位置者。而且,上述套筒係當抓住鐵線環前進時,作動上述之鐵線切斷機構31或51的驅動連桿16,以切斷(剪斷)鐵線5。
如此一來,鐵筋捆束機1係在被設於捆束機本體2上之收納室3,組裝捲繞有鐵筋捆束用之鐵線5之鐵線捲筒,藉扣引操作扳機4,一邊旋轉前述鐵線捲筒,一邊進給鐵線5到被設於捆束機本體2的尖端之導引部6,以該導引部6的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凹槽20,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5,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6的內側之鐵筋7的周圍,在捲繞到其周圍後,切斷鐵線5的根側,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鐵筋7者。
而且,如第3圖所示,在導引零件(導引管)8的端部,或者,導引零件(導引管)8的缺口之上部,設有做為第1捲繞習慣賦予構件之第1導引構件23。第1導引構件23係突出到導引零件(導引管)8的內側(導引通路側)。藉此,構成鐵線5之彎曲外側之外側面,係被第1導引構件23導引。
又,在螺旋導引件12的尖端內側,設有做為第3捲繞習慣賦予構件之第3導引構件25。第3導引構件25係被安裝使得比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還要些許突出到內側。因此,沿著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凹槽20被送出之鐵線5的彎曲外側面,係接觸到第3導引構件25而被進給到下方。而且,前述第1、第3導引構件23,25最好由如超硬銷(超硬合金銷或陶瓷銷)之高硬度材料構成。
如上所述,自導引零件(導引管)8被送出之鐵線,係接觸到被配置在導引零件(導引管)8的尖端8b側,或者,導引零件(導引管)8的缺口上部側上之第1導引構件23,通過鐵線切斷機構31或51後,鐵線5係沿著螺旋導引件12的內側面被送出,撞擊到第3導引構件25以強力地被賦予彎曲之習慣。如此一來,鐵線5係接觸到高硬度之第1、第3導引構件23,25。
上述鐵筋捆束機1係當鐵線切斷機構31,51切斷鐵線5時,相對於固定刀32,52而言,可動刀33,53滑動以切斷,但是,鐵線5係僅藉固定刀32,52之單邊握持支撐,所以,在切斷時,自由端側之鐵線5彎曲到可動刀33,53的切斷方向,有時無法切斷。而且,有時鐵線5係彎曲而被夾入可動刀33,53與固定刀32,52之間,成為可動刀33,53與固定刀32,52破損等之鐵線切斷機構31,51失效之原因。又,鐵線5僅以固定刀32,52的單邊握持支撐,所以,在切斷時,自由端側之鐵線係於可動刀33,53的切斷方向上,承受負載而一邊變形一邊切斷,必須超過切斷所需之負載之力量。因此,有時可動刀33,53的耐久性不佳,以及由磨耗所致之可動刀33,53的切斷性能降低。
因此,在上述鐵筋捆束機1中,在鐵線切斷部的一邊被固定刀支撐之鐵線被切斷時,設置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另一邊之支撐構件,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時,以固定刀與支撐構件之雙邊握持,支撐鐵線的切斷部的兩側,去除切斷不良之原因,防止鐵線切斷機構失效,提高鐵線切斷機構的耐久性,可維持可動刀的切斷性能,可確實且順暢地進行切斷。
說明導引部6的第1實施例。如第5圖所示,鐵線切斷機構31之構成係當鐵線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鐵線5。鐵線切斷機構31係由固定刀32、可動刀33及驅動連桿16所構成之滑動切斷器。固定刀32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3上。可動刀33係滑動到固定刀32,以切斷鐵線。驅動連桿16係使可動刀33為可動。
在固定刀32,於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貫穿形成有鐵線貫穿孔32a。鐵線貫穿孔32a的一端係往導引零件(導引管)8的尖端8b開口,另一端係往螺旋導引件12開口。鐵線貫穿孔32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入口32c,其中,鐵線貫穿孔3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32d。
鐵線切斷機構31係藉驅動連桿16,使可動刀33可移動到上方(自鐵線的曲線的內側往外側),藉此,可動刀33的一邊表面33a,係沿著固定刀32 的鐵線貫穿孔32a的鐵線出口32d側的表面32e,滑動到上方,可動刀33的一邊表面33a的上端緣,切斷貫穿鐵線貫穿孔32a之鐵線5。
前述可動刀33係使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5的切斷端部(以下,稱做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壓出到切斷方向(上方)。在可動刀33的另一邊表面33b的上部,形成有略呈三角狀之彎曲突起34。彎曲突起34係由延長另一邊表面33b以被形成之垂直面34a、及自垂直面34a的尖端朝向固定刀32側下降傾斜之傾斜面34b所構成。彎曲突起34係被形成在可動刀33的上端,構成彎曲保持切斷後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之保持裝置的彎曲部。所謂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可動刀33的彎曲突起34的尖端接觸之位置。
鐵筋捆束機1係藉上述構成,鐵線5被導引部6賦予捲繞習慣而捲繞到鐵筋7周圍後,鐵線切斷機構31作動,當可動刀33往上移動時,在切斷前,彎曲突起34的尖端卡合在鐵線5的終端部5b附近,以上壓彎曲鐵線5,以一邊表面33a的上端緣切斷鐵線5。
可動刀33在切斷後,停止在切斷後之位置。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被彎曲突起34的尖端彎曲,卡在彎曲突起34的尖端部,在自鐵線5的終端部5b至終端部5b的一側5c為止,卡合在傾斜面34b之狀態下被保持。鐵線5的始端部5a係卡在包含被導引部6保持之鐵線5的終端部5b之部分而被壓入,所以,無法自由移動。如此一來,在兩端5a,5b被保持之狀態下,藉鐵線扭轉裝置,即使鐵線被扭轉,也可以使鐵線的兩端5a,5b停止在鐵筋的內側。僅在可動刀33設置彎曲突起34,可兼用作彎曲構件,而無需用於彎曲之另外構件。又,可藉鐵線切斷之一連串動作,彎曲鐵線5的終端部5b以保持,所以,無須特別之動作。
在鐵筋捆束後,可動刀33回復到切斷前之原來位置,所以,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之保持被解除,使自捆束機本體2切斷以扭轉之鐵線5的兩端5a,5b不變形,可順暢且簡單地卸下。
上述第1實施例,係說明上下滑動型之鐵線切斷機構31,但是,如第6圖所示,也可以適用在擺動型之鐵線切斷機構41,當然也可以達成同樣之作用及效果。
說明導引部6的第3實施例。如第7圖所示,鐵線切斷機構51之構成,係當鐵線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鐵線5。亦即,鐵線切斷機構51係由可動刀52、固定刀53、及驅動連桿16所構成之轉動切斷器。可動刀52係被設成可旋轉,呈圓軸狀。固定刀53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3上,可旋轉地收納上述圓軸狀之可動刀52。驅動連桿16係旋轉可動刀52。
在圓軸狀的可動刀52,朝向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貫穿形成有鐵線貫穿孔52a。鐵線貫穿孔52a的一端係朝向導引管8的尖端部8b開口,另一端係朝向螺旋導引件12開口。鐵線貫穿孔52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入口52b,鐵線貫穿孔5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52c。又,在固定刀53係往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形成有鐵線插入孔53a。鐵線插入孔53a的一端係朝向導引管8的尖端部8b開口,鐵線插入孔53a的另一端係朝向可動刀52的鐵線貫穿孔52a的鐵線入口52b開口。鐵線插入孔53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進入口53b,鐵線插入孔53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排出口53c。
鐵線切斷機構51係藉驅動連桿16,使可動刀52逆時針方向旋轉,藉此,可動刀52的鐵線入口52b側的表面,沿著固定刀53的鐵線排出口53c側的表面,滑動到下方,成為可動刀52的鐵線入口52b的上端緣52d,切斷貫穿鐵線貫穿孔52a之鐵線5。
前述可動刀52係切斷鐵線5,同時鐵線貫穿孔52a的鐵線出口52c的下端緣52e,使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5的切斷端部(以下,稱做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壓出彎曲到逆切斷方向(上方)。因此,鐵筋捆束機1係可動刀52的鐵線貫穿孔52a的鐵線出口52c的下端緣52e,彎曲保持切斷鐵線5後之終端部5b 側的一側5c。所謂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指可動刀52的下端緣52e接觸之位置。
鐵筋捆束機1,係藉上述構成,鐵線5被導引部6賦予捲繞習慣,在被捲繞到鐵筋7的周圍後,鐵線切斷機構51作動,可動刀52旋轉而可動刀52的鐵線貫穿孔52a的鐵線入口52b的上端緣52d切斷鐵線5。在切斷此鐵線5之約略同時,使可動刀52的鐵線貫穿孔52a的鐵線出口52c的下端緣52e切斷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上壓彎曲到切斷方向(上方)。可動刀52在切斷後,停止在切斷後之位置。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被可動刀52的鐵線貫穿孔52a的鐵線出口52c的下端緣52e彎曲,卡在下端緣52e而被保持。
鐵線5的始端部5a,係卡在包含被導引部6保持之鐵線5的終端部5b之部分而被壓入,所以,無法自由移動。如此一來,在兩端5a,5b被保持之狀態下,藉鐵線扭轉裝置,即使鐵線被扭轉,也可以使鐵線的兩端5a,5b停止在鐵筋的內側。在切斷鐵線5時,係一邊鐵線5的終端部5b存在於可動刀52的鐵線貫穿孔52a中,一邊使鐵線彎曲到可動刀52的下端緣52e,所以,具有鐵線貫穿孔52a的長度方向部分之彎曲長度,可確實鉤住鐵線5。又,可藉鐵線切斷之一連串動作,彎曲鐵線5的終端部5b以保持,所以,無須特別之動作。
在捆束鐵筋後,可動刀52回復到切斷前之原來位置,所以,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之保持被解除,使自捆束機本體2切斷以扭轉之鐵線5的兩端5a,5b不變形,可順暢且簡單地卸下。
說明導引部6的第4實施例。如第8圖所示,鐵線切斷機構61之構成,係當鐵線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鐵線5。亦即,鐵線切斷機構61係由固定刀62、可動刀63及驅動連桿16所構成之滑動切斷器。固定刀62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3上。可動刀63係滑動到固定刀62以切斷鐵線5。驅動連桿16係使可動刀63可動。
在固定刀62係朝向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貫穿形成有鐵線貫穿孔62a。鐵線貫穿孔62a的一端係朝向導引管8的尖端部8b開口,另一端係往螺旋導引件12開口。鐵線貫穿孔62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入口62b,鐵線貫穿孔6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62c。
鐵線切斷機構61係藉驅動連桿16,使可動刀63可移動到下方,藉此,可動刀63的一邊表面63a,沿著固定刀62的鐵線貫穿孔62a的鐵線出口62c側的表面,滑動到下方,成為可動刀63的一邊表面63a的下端緣,切斷貫穿鐵線貫穿孔62a之鐵線5。
前述可動刀63係下端部63c壓出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5的切斷端部(以下稱做終端部)5b往切斷方向(下方)。在導引框13設有導引構件65。導引構件65係做為抵接彎曲被可動刀63壓出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之抵接部。藉可動刀63的下端部63c而被壓出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抵接到導引構件65而被彎曲。因此,鐵筋捆束機1係保持使得藉可動刀63的下端部63c與導引構件65,夾入切斷鐵線5後之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所謂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指導引構件65接觸之位置。
鐵筋捆束機1,係藉上述構成,鐵線5被導引部6賦予捲繞習慣,在被捲繞到鐵筋7的周圍後,鐵線切斷機構61作動,當可動刀63往下移動而切斷時,下端部63c係壓出切斷後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往切斷方向(下方),使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抵接到導引構件65而彎曲。
可動刀63係在切斷後,停止在切斷後之位置。藉可動刀63的下端部63c與導引銷65,夾持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藉此,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被可動刀63的下端部63c與導引構件65保持。鐵線5的始端部5a,係卡在包含被導引部6保持之鐵線5的終端部5b之部分而被壓入,所以,無法自由移動。如此一來,在兩端5a,5b被保持之狀態下,藉鐵線扭轉裝置,即使鐵 線被扭轉,也可以使鐵線的兩端5a,5b停止在鐵筋的內側。利用可動刀63之切斷鐵線5之動作與導引構件65,可彎曲鐵線5以保持鐵線終端部5b。
在鐵筋捆束後,可動刀63回復到切斷前之原來位置,所以,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之保持被解除,使自捆束機本體2切斷以扭轉之鐵線5的兩端5a,5b不變形,可順暢且簡單地卸下。
上述第4實施例,係說明上下滑動型之鐵線切斷機構61,但是,如第9圖所示,也可以適用在擺動型之鐵線切斷機構71,當然也可以達成同樣之作用及效果。
說明導引部6的第6實施例。如第10圖所示,鐵線切斷機構81之構成,係當鐵線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鐵線5。亦即,鐵線切斷機構81係由固定刀82、可動刀83及驅動連桿16所構成之滑動切斷器。固定刀82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3上。可動刀83係滑動到固定刀82以切斷鐵線5。驅動連桿16係使可動刀83可動。
在固定刀82係朝向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貫穿形成有鐵線貫穿孔82a。鐵線貫穿孔82a的一端係朝向導引管8的尖端部8b開口,另一端係往螺旋導引件12開口。鐵線貫穿孔82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入口82b,鐵線貫穿孔8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82c。
鐵線切斷機構81係藉驅動連桿16,使可動刀83可移動到下方(自鐵線的曲線的外側往內側),藉此,可動刀83的一邊表面83a,沿著固定刀82的鐵線貫穿孔82a的鐵線出口82c側的表面,滑動到下方,成為可動刀83的一邊表面83a的下端緣,切斷貫穿鐵線貫穿孔82a之鐵線5。
前述可動刀83係下端部83c壓出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5的切斷端部(以下稱做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往切斷方向(下方)。在可動刀83的另一邊表面83b的下部,形成有略呈三角狀之彎曲突起84。彎曲突起84係由延長另一 邊表面83b以形成之垂直面84a,與自垂直面84a的尖端往固定刀83側上昇傾斜之傾斜面84b所構成。
在導引框13設有導引構件85。導引構件85係做為抵接彎曲被可動刀83的彎曲突起84壓出而彎曲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之抵接部。因此,鐵筋捆束機1係成為導引構件85保持切斷鐵線5後之被彎曲之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彎曲突起84係被形成在可動刀83的下端部83c,構成保持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之保持裝置的彎曲部。所謂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指可動刀83的彎曲突起84的尖端接觸之位置。
鐵筋捆束機1,係藉上述構成,鐵線5被導引部6賦予捲繞習慣,在被捲繞到鐵筋7的周圍後,如第10B圖所示,鐵線切斷機構81作動,當可動刀83往下移動時,在切斷前,彎曲突起84的尖端卡合在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以下壓彎曲鐵線5而形成彎曲部,接著,以一邊表面83a的下端緣切斷鐵線5。
可動刀83係在切斷後不久,返回到原來位置以停止。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被彎曲,所以,被導引構件85卡住以被保持。鐵線5的始端部5a係卡在包含被導引部6保持之鐵線5的終端部5b之部分而被壓入,所以,無法自由移動。如此一來,在兩端5a,5b被保持之狀態下,藉鐵線扭轉裝置,即使鐵線被扭轉,也可以使鐵線的兩端5a,5b停止在鐵筋的內側。又,可動刀83不直接保持鐵線5的終端部5b,所以,用於保持之負載不施加在可動刀83上,而提高耐久性。
在鐵筋捆束後,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僅卡在導引構件85以被保持,所以,自捆束機本體2切斷以扭轉之鐵線5的兩端5a,5b不變形,可順暢且簡單地卸下。
說明導引部6的第7實施例。如第11圖所示,鐵線切斷機構91之構成,係當鐵線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鐵線5。亦即,鐵線切斷機構91係 由可動刀92、固定刀93、及驅動連桿16所構成之轉動切斷器。可動刀92係被設成可旋轉,呈圓軸狀。固定刀93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3上,可旋轉地收納上述圓軸狀之可動刀92。驅動連桿16係旋轉可動刀92。
在圓軸狀的可動刀92,往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貫穿形成有鐵線貫穿孔92a。鐵線貫穿孔92a的一端係往導引管8的尖端部8b開口,另一端係往螺旋導引件12開口。鐵線貫穿孔92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入口92b,鐵線貫穿孔9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92c。又,在固定刀93係往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形成有鐵線插入孔93a。鐵線插入孔93a的一端係朝向導引管8開口,鐵線插入孔93a的另一端係朝向可動刀92的鐵線貫穿孔92a的鐵線入口92b開口。鐵線插入孔93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進入口93b,鐵線插入孔93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排出口93c。
鐵線切斷機構91係藉驅動連桿16,使可動刀92逆時針方向旋轉,藉此,可動刀92的鐵線入口92b側的表面,沿著固定刀93的鐵線排出口93c側的表面,滑動到下方,成為可動刀92的鐵線入口92b的上端緣92d,切斷貫穿鐵線貫穿孔92a之鐵線5。
前述可動刀92係切斷鐵線5,同時鐵線貫穿孔92a的鐵線出口92c的下端緣92e,使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5的切斷端部(以下,稱做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壓出彎曲到逆切斷方向(上方),形成彎曲部。在導引框13設有導引構件95。導引構件95係做為抵接到被可動刀92壓出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之抵接部。因此,鐵筋捆束機1係藉可動刀93的鐵線貫穿孔92a的下端緣92e與導引構件95,保持夾入切斷鐵線5後之做為彎曲後之彎曲部之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所謂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指可動刀92的鐵線貫穿孔92a的下端緣92e接觸之位置。
鐵筋捆束機1,係藉上述構成,鐵線5被導引部6賦予捲繞習慣, 在被捲繞到鐵筋7的周圍後,鐵線切斷機構51作動,可動刀92旋轉而可動刀92的鐵線貫穿孔92a的鐵線入口92b的上端緣92d切斷鐵線5。在切斷此鐵線5之約略同時,使可動刀92的鐵線貫穿孔92a的鐵線出口92c的下端緣92e切斷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上壓往切斷方向(上方),以可動刀92的鐵線貫穿孔92a的下端緣92e與導引構件95,夾持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可動刀92在切斷後,停止在切斷後之位置。藉此,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被可動刀92的鐵線出口92c的下端緣92e與導引構件95保持。
鐵線5的始端部5a係卡在包含被導引部6保持之鐵線5的終端部5b之部分而被壓入,所以,無法自由移動。如此一來,在兩端5a,5b被保持之狀態下,藉鐵線扭轉裝置,即使鐵線被扭轉,也可以使鐵線5的兩端5a,5b停止在鐵筋的內側。利用切斷鐵線5時之可動刀92的動作,以可動刀92與導引構件95夾入鐵線5的終端部5b,所以,可確實保持。
在鐵筋捆束後,可動刀92回復到切斷前之原來位置,所以,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之保持被解除,使自捆束機本體2切斷以扭轉之鐵線5的兩端5a,5b不變形,可順暢且簡單地卸下。
說明導引部6的第8實施例。如第12圖所示,鐵線切斷機構101之構成,係當鐵線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鐵線5。亦即,鐵線切斷機構101係由固定刀102、可動刀103及驅動連桿16所構成之轉動切斷器。固定刀102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3上,呈圓軸狀。可動刀103係可旋轉地被設於固定刀102周圍。驅動連桿16係旋轉可動刀103。
在圓軸狀的固定刀102,朝向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貫穿形成有鐵線貫穿孔102a。鐵線貫穿孔102a的一端係朝向導引管8的尖端8b開口,另一端係朝向螺旋導引件12開口。鐵線貫穿孔102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入口102b,鐵線貫穿孔10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102c。又,在可動刀103係朝向 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形成有鐵線插入孔103a。鐵線插入孔103a的一端係朝向固定刀102的鐵線貫穿孔102a的鐵線出口102c開口,另一端係朝向螺旋導引件12開口。可動刀103的鐵線插入孔103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進入口103b,鐵線插入孔103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排出口103c。
鐵線切斷機構101係藉驅動連桿16,使可動刀103逆時針方向旋轉,藉此,可動刀103的鐵線進入口103b側的表面,沿著固定刀102的鐵線出口102c側的表面,滑動到上方,成為可動刀103的鐵線進入口103b的下端緣,切斷貫穿鐵線貫穿孔102a之鐵線5。
前述可動刀103係切斷鐵線5,同時鐵線插入孔103a的鐵線排出口103c的下端緣103d,使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5的切斷端部(以下,稱做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壓出往切斷方向(上方)。在導引框13設有抵接在被可動刀103壓出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上之導引構件105。因此,鐵筋捆束機1係藉可動刀103的鐵線貫穿孔103a的下端緣103d與導引構件105,保持切斷鐵線5後之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所謂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指可動刀103的鐵線貫穿孔103a的下端緣103d接觸之位置。
鐵筋捆束機1,係藉上述構成,鐵線5被導引部6賦予捲繞習慣,在被捲繞到鐵筋7的周圍後,鐵線切斷機構101作動,可動刀103旋轉到上方而可動刀103的鐵線進入口103b的下端緣切斷鐵線5。在切斷之約略同時,使可動刀103的鐵線排出口103c的下端緣103d切斷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上壓往切斷方向(上方),以可動刀103的鐵線排出口103c的下端緣103d與導引構件105,夾持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可動刀103在切斷後,停止在切斷後之位置。藉此,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被可動刀103與導引構件105保持。
鐵線5的始端部5a,係卡在包含被導引部6保持之鐵線5的終端部5b之部分而被壓入,所以,無法自由移動。如此一來,在兩端5a,5b被保持之 狀態下,藉鐵線扭轉裝置,即使鐵線被扭轉,也可以使鐵線的兩端5a,5b停止在鐵筋的內側。利用切斷鐵線5時之可動刀103的動作,以可動刀103與導引構件105夾入鐵線5的終端部5b,所以,可確實保持。第4~第8實施例係利用做為抵接部之導引構件,保持鐵線5的終端部5b之構成,此導引構件可利用導引框13之空間配置,導引構件係比鐵線切斷機構或其他構件還要小而很好,所以,配置調整也很容易,維修性也很優良。
在鐵筋捆束後,可動刀103回復到切斷前之原來位置,所以,鐵線5的終端部5b的一側5c之保持被解除,使自捆束機本體2切斷以扭轉之鐵線5的兩端5a,5b不變形,可順暢且簡單地卸下。
上述第8實施例,係說明過鐵線切斷機構的構成,係由圓軸狀之固定刀102、及可旋轉地被設於固定刀102周圍之可動刀103所構成。但是,也可以係以內側可動刀102、及可旋轉地收納內側可動刀102之外側可動刀103構成,旋轉內側可動刀102與外側可動刀103以切斷鐵線5之鐵線切斷機構。
說明導引部6的第9實施例。如第13圖所示,鐵線切斷機構111之構成係當鐵線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鐵線5。亦即,鐵線切斷機構111係由固定刀112、可動刀113及驅動連桿16所構成之滑動切斷器。固定刀112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3上。可動刀113係滑動到固定刀112,以切斷鐵線5。驅動連桿16係使可動刀33為可動。
在固定刀112貫穿形成有在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鐵線5貫穿之鐵線貫穿孔112a。鐵線貫穿孔112a的一端係往導引管8的尖端部8b開口,另一端係往螺旋導引件12開口。鐵線貫穿孔112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入口112b,鐵線貫穿孔11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112c。
鐵線切斷機構111係藉驅動連桿16,使可動刀113可移動到上方(自鐵線的曲線的內側往外側),藉此,可動刀113的一邊表面113a,係沿著固 定刀112的鐵線貫穿孔112a的鐵線出口112c側的表面,滑動到上方,可動刀113的一邊表面113a的上端緣,切斷貫穿鐵線貫穿孔112a之鐵線5。
前述可動刀113係設有壓出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5的終端部5b的一側5c往切斷方向(上方)之按壓構件115。按壓構件115係形成臂狀,被設於可動刀113的另一邊表面113b的下部。在按壓構件115的尖端,形成有略呈三角狀之按壓突起116。按壓突起116係由延長按壓構件115的尖端面以形成之垂直面116a,與自垂直面116a的尖端往另一邊表面113b側下降傾斜之傾斜面116b所構成。按壓突起116係構成按壓切斷後之鐵線5的終端部5b的一側5c,到鐵線導引通路(螺旋導引件12)的側面(導引凹槽20)側之保持裝置的按壓部。所謂鐵線5的終端部5b的一側5c,係指可動刀113的按壓突起116的尖端接觸之位置。
鐵筋捆束機1,係藉上述構成,鐵線5被導引部6賦予捲繞習慣,在被捲繞到鐵筋7的周圍後,鐵線切斷機構111作動,可動刀113往上方移動,在切斷前,可動刀113的另一邊表面113b的上緣,卡合在鐵線5的終端部5b的附近5d以上壓彎曲鐵線5,以可動刀113的一邊表面113a的上端緣切斷鐵線5。
在切斷後,而且,按壓突起116的尖端卡合在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以按壓鐵線5到鐵線導引通路(螺旋導引件12)的側面(導引凹槽20)側。可動刀113在切斷後,停止在切斷後之位置。鐵線5的終端部附近5d,係被可動刀113的另一邊表面113b的上緣彎曲。鐵線導引通路(螺旋導引件12)係藉側面(導引凹槽20)與按壓突起116的尖端而被變窄,所以,鐵線5的被彎曲之終端部附近5d,係卡在按壓突起116的尖端而被保持。鐵線5的始端部5a係卡在包含被導引部6保持之鐵線5的終端部5b之部分而被壓入,所以,無法自由移動。如此一來,在兩端5a,5b被保持之狀態下,藉鐵線扭轉裝置,即使鐵線被扭轉,也可以使鐵線的兩端5a,5b停止在鐵筋的內側。只要設置按壓構件115在可動刀113,可藉鐵線切斷之一連串動作,以按壓構件115按壓鐵線5的終端部 5b到螺旋導引件12以保持。
在鐵筋捆束後,當解除扳機時,按壓構件115與可動刀113一齊回復到原來位置,鐵線的終端部附近5d之保持被解除,使自捆束機本體2切斷以扭轉之鐵線5的兩端5a,5b不變形,可順暢且簡單地卸下。而且,上述按壓構件115係使按壓突起116與導引凹槽20之間變窄,而很難通過切斷後之鐵線5的終端部附近5d,但是,其構成也可以係藉按壓構件115,按壓切斷後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到鐵線導引通路(螺旋導引件12)的側面(導引凹槽20)側以保持。
說明導引部6的第10實施例。如第14圖所示,鐵線切斷機構121之構成,係當鐵線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鐵線5。亦即,鐵線切斷機構121係由固定刀122、可動刀123及驅動連桿16所構成之轉動切斷器。固定刀122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3上,呈圓軸狀。可動刀123係可旋轉地被設於固定刀122的周圍。驅動連桿16係旋轉可動刀123。
在圓軸狀的固定刀122,朝向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貫穿形成有鐵線貫穿孔122a。鐵線貫穿孔122a的一端係朝向導引管8的尖端部8b開口,另一端係朝向螺旋導引件12開口。鐵線貫穿孔122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入口122b,鐵線貫穿孔12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122c。又,在可動刀123係朝向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形成有鐵線插入孔123a。鐵線插入孔123a的一端係朝向固定刀122的鐵線貫穿孔122a的鐵線出口122c開口,另一端係朝向螺旋導引件12開口。鐵線插入孔123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進入口123b,鐵線插入孔123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排出口123c。
鐵線切斷機構121係藉驅動連桿16,使可動刀123逆時針方向旋轉,藉此,可動刀123的鐵線進入口123b側的表面,沿著固定刀122的鐵線出口122c側的表面,滑動到上方,成為可動刀123的鐵線進入口123b的下端緣,切斷 貫穿鐵線貫穿孔122a之鐵線5。
前述可動刀123係透過鏈結機構128,做為保持構件連接卡合在保持軸129。鏈結機構128係由第1鏈結構件128a及第2鏈結構件128b所構成。第2鏈結構件128b係可旋轉地被安裝在導引框13。第1鏈結構件128a係一邊可旋轉地被安裝在可動刀123,另一邊可旋轉地被安裝在第2鏈結構件128b的上部。保持軸129係在軸向可滑動地被安裝在導引框13,後端係可旋轉地被連結在第2鏈結構件128b,尖端係抵接在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上。
前述可動刀123係切斷鐵線,同時透過鏈結機構128,按壓保持軸129的尖端切斷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到鐵線導引通路(螺旋導引件12)的側面(導引凹槽20)側。因此,鐵筋捆束機1係藉保持軸129的尖端與鐵線導引通路(螺旋導引件12)的側面(導引凹槽20)側,保持切斷鐵線5後之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所謂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指保持軸129的尖端接觸之位置。
鐵筋捆束機1,係藉上述構成,鐵線5被導引部6賦予捲繞習慣,在被捲繞到鐵筋7的周圍後,鐵線切斷機構121作動,可動刀123旋轉而鐵線插入孔123a的鐵線進入口123b的下端緣切斷鐵線5。在切斷之約略同時,保持軸129的尖端係透過鏈結機構128,壓抵切斷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到鐵線導引通路(螺旋導引件12)的側面(導引凹槽20),以夾持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可動刀123在切斷後,停止在切斷後之位置。藉此,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藉保持軸129的尖端與鐵線導引通路(螺旋導引件12)的側面(導引凹槽20)而被保持。而且,在第10實施例中,雖然使保持構件當作軸狀(臂狀)之保持軸,但是,也可以使鏈結機構的另一邊接近鐵線導引通路側,例如也可以做成圓形或橢圓形狀之保持構件。
鐵線5的始端部5a係卡在包含被導引部6保持之鐵線5的終端部5b 之部分而被壓入,所以,無法自由移動。如此一來,在兩端5a,5b被保持之狀態下,藉鐵線扭轉裝置,即使鐵線被扭轉,也可以使鐵線的兩端5a,5b停止在鐵筋的內側。僅在可動刀123設置鏈結機構128與保持軸129就可以,以切斷鐵線之一連串動作,藉保持軸129按壓鐵線5的終端部5b到螺旋導引件12以保持,所以,藉鏈結機構的長度可調整保持軸129的按壓力。
在鐵筋捆束後,可動刀123回復到切斷前之原來位置,所以,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之保持被解除,使自捆束機本體2切斷以扭轉之鐵線5的兩端5a,5b不變形,可順暢且簡單地卸下。
說明導引部6的第11實施例。第11實施例係與第10實施例僅在鐵線切斷機構不同,所以,依據第14圖做說明。鐵線切斷機構131之構成,係當鐵線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鐵線5。亦即,鐵線切斷機構131係由可動刀123、固定刀122、及驅動連桿16所構成之轉動切斷器。可動刀123係被設成可旋轉,呈圓軸狀。固定刀122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3上,可旋轉地收納上述圓軸狀之可動刀123。驅動連桿16係旋轉123。
在圓軸狀的可動刀123,朝向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貫穿形成有鐵線貫穿孔122a。鐵線貫穿孔122a的一端係朝向導引管8的尖端部8b開口,另一端係朝向螺旋導引件12開口。鐵線貫穿孔122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入口122b,鐵線貫穿孔12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122c。又,在固定刀122係朝向鐵線5的進給方向中,形成有鐵線插入孔123a。鐵線插入孔123a的一端係朝向可動刀123的鐵線出口122c開口,另一端係朝向螺旋導引件12開口。鐵線插入孔123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進入口123b,鐵線插入孔123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排出口123c。
鐵線切斷機構131係藉驅動連桿16,使可動刀123逆時針方向旋轉,藉此,可動刀123的鐵線出口122c側的表面,沿著固定刀122的鐵線進入口 123b側的表面,滑動到上方,成為可動刀123的鐵線出口122c的下端緣,切斷貫穿鐵線貫穿孔122a之鐵線5。
前述驅動連桿16係透過鏈結機構128,連接卡合在保持軸129上。鏈結機構128係由第1鏈結構件128a及第2鏈結構件128b所構成。第2鏈結構件128b係可旋轉地被安裝在導引框13。第1鏈結構件128a係一邊可旋轉地被安裝在可動刀123,另一邊可旋轉地被安裝在第2鏈結構件128b的上部。保持軸129係在軸向可滑動地被安裝在導引框13,後端係可旋轉地被連結在第2鏈結構件128b,尖端係抵接在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上。
前述可動刀123係切斷鐵線,同時透過鏈結機構128,按壓保持軸129的尖端切斷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到鐵線導引通路(螺旋導引件12)的側面(導引凹槽20)側。因此,鐵筋捆束機1係藉保持軸129的尖端與鐵線導引通路(螺旋導引件12)的側面(導引凹槽20)側,保持切斷鐵線5後之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所謂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指保持軸129的尖端接觸之位置。而且,在第11實施例中,雖然使保持構件為軸狀(臂狀)之保持軸,但是,也可以使鏈結機構的另一邊接近鐵線導引通路側,例如也可以做成圓形或橢圓形狀之保持構件。
鐵筋捆束機1,係藉上述構成,鐵線5被導引部6賦予捲繞習慣,在被捲繞到鐵筋7的周圍後,鐵線切斷機構131作動,當可動刀123旋轉到上方以切斷鐵線5時,透過操作連桿與鏈結機構,保持軸129的尖端係壓抵切斷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到鐵線導引通路(螺旋導引件12)的側面(導引凹槽20),以夾持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可動刀123在切斷後,停止在切斷後之位置。藉此,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藉保持軸129的尖端與鐵線導引通路(螺旋導引件12)的側面(導引凹槽20)而被保持。
鐵線5的始端部5a係卡在包含被導引部6保持之鐵線5的終端部5b 之部分而被壓入,所以,無法自由移動。如此一來,在兩端5a,5b被保持之狀態下,藉鐵線扭轉裝置,即使鐵線被扭轉,也可以使鐵線的兩端5a,5b停止在鐵筋的內側。僅在可動刀123設置鏈結機構128與保持軸129就可以,以切斷鐵線之一連串動作,藉保持軸129按壓鐵線5的終端部5b到螺旋導引件12以保持,所以,藉鏈結機構的長度可調整保持軸129的按壓力。
在鐵筋捆束後,可動刀123回復到切斷前之原來位置,所以,保持軸129透過鏈結機構128自鐵線5離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之保持被解除,使自捆束機本體2切斷以扭轉之鐵線5的兩端5a,5b不變形,可順暢且簡單地卸下。
說明導引部6的第12實施例。上述第10實施例與第11實施例係透過連結機構128,連接卡合保持構件的保持軸129到鐵線切斷機構121,131,但是,如第15圖所示,也可以透過其他鏈結機構,連接卡合保持構件的保持軸129到捆束機本體2的驅動部。鐵線切斷機構係如上所述之轉動切斷器或滑動切斷器。當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時,藉捆束機本體2的驅動部,保持軸129的尖端透過其他鏈結機構,按壓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5的切斷端部(以下,稱做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到鐵線導引通路(螺旋導引件12)的側面(導引凹槽20)。因此,鐵筋捆束機1係藉保持軸129的尖端與鐵線導引通路(螺旋導引件12)的側面(導引凹槽20)側,保持切斷鐵線5後之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所謂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指保持軸129的尖端接觸之位置。
鐵筋捆束機1,係藉上述構成,鐵線5被導引部6賦予捲繞習慣,在被捲繞到鐵筋7的周圍後,當鐵線切斷機構作動以切斷鐵線時,透過其他鏈結機構,保持軸129的尖端係壓抵切斷之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到鐵線導引通路(螺旋導引件12)的側面(導引凹槽20),以夾持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藉此,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係藉保持軸129的尖端與鐵線導引 通路(螺旋導引件12)的側面(導引凹槽20)而被保持。
鐵線5的始端部5a係卡在包含被導引部6保持之鐵線5的終端部5b之部分而被壓入,所以,無法自由移動。如此一來,在兩端5a,5b被保持之狀態下,藉鐵線扭轉裝置,即使鐵線被扭轉,也可以使鐵線的兩端5a,5b停止在鐵筋的內側。利用與鐵線切斷機構為不同個體之驅動部,所以,可獨立地任意調整鐵線保持時機。第9~第12實施例之構成,係利用螺旋導引件12與按壓構件或保持構件,保持鐵線5的終端部5b,此螺旋導引件12的鐵線導引通路係範圍較廣,所以,按壓構件或保持構件之配置調整很容易。
在鐵筋捆束後,藉鐵筋捆束機的驅動部,保持軸129透過其他鏈結機構,回復到原來位置,鐵線5的終端部5b側的一側5c之保持被解除,使自捆束機本體2切斷以扭轉之鐵線5的兩端5a,5b不變形,可順暢且簡單地卸下。
說明導引部6的第13實施例。如第16A圖所示,鐵線切斷機構1061之構成係當鐵線100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鐵線1005。亦即,鐵線切斷機構1061係由固定刀1062、可動刀1063及驅動連桿1016所構成之滑動切斷器。固定刀1062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013上。可動刀1063係滑動到固定刀1062,以切斷鐵線1005。驅動連桿1016係使可動刀1063為可動。
在固定刀1062,於鐵線1005的進給方向中,貫穿形成有鐵線貫穿孔1062a。鐵線貫穿孔1062a的一端係朝向導引零件1008的尖端部1008b開口,另一端係朝向螺旋導引件1012開口。鐵線貫穿孔1062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入口1062b,鐵線貫穿孔106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1062c。
鐵線切斷機構1061,如第16B圖所示,係藉驅動連桿1016,使可動刀1063可移動到下方(自鐵線的曲線的外側往內側),藉此,可動刀1063的一邊表面1063a,係沿著固定刀1062的鐵線貫穿孔1062a的鐵線出口1062c側的表面,滑動到下方,可動刀1063的一邊表面(切斷面)1063a的下端緣,切斷貫穿 鐵線貫穿孔1062a之鐵線1005。
在導引框1013設有支撐銷(支撐構件)1065。支撐銷(支撐構件)1065係在鐵線1005的進給方向中,比可動刀1063的一邊表面(切斷面)1063a還要下游側(相反側)之位置,支撐自固定刀1062的鐵線貫穿孔1062a被送出之鐵線1005。固定刀1062係在可動刀1063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一邊。支撐銷1065係在可動刀1063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另一邊。亦即,在可動刀1063切斷鐵線時,成為以可動刀1063與支撐銷1065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兩側。
前述可動刀1063係下端部1063c壓出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1005的切斷部(以下,稱做終端部)1005b往切斷方向(下方)。支撐銷1065也具有抵接到被可動刀1063壓出彎曲之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之抵接部之功能。藉可動刀1063的下端部1063c,而被壓出之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係被支撐銷1065彎曲。因此,鐵筋捆束機1001係藉可動刀1063的下端部1063c與支撐銷1065,夾入切斷鐵線1005後之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地保持。所謂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係指支撐銷1065接觸之位置。
鐵筋捆束機1001,係藉上述構成,鐵線1005被導引部1006賦予捲繞習慣,在被捲繞到鐵筋1007的周圍後,鐵線切斷機構1061作動,可動刀1063往下移動以切斷,但是,在可動刀1063切斷鐵線時,以固定刀1062與支撐銷1065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兩側,所以,在切斷時,鐵線1005的自由端側不彎曲往可動刀1063的切斷方向,可確實地進行順暢之切斷。如第16B圖所示,在切斷後,壓出可動刀1063的下端部1063c切斷之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往切斷方向(下方),藉支撐銷1065彎曲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
可動刀1063在切斷後,停止在切斷後之位置。以可動刀1063的下 端部1063c與支撐銷1065,夾持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藉此,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係被可動刀1063的下端部1063c與支撐銷1065保持。鐵線1005的始端部1005a,係卡在包含被導引部1006保持之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之部分而被壓入,所以,無法自由移動。如此一來,在兩端1005a,1005b被保持之狀態下,藉鐵線扭轉裝置,即使鐵線被扭轉,也可以使鐵線的兩端1005a,1005b停止在鐵筋的內側。利用可動刀1063之切斷鐵線1005之動作與支撐銷1065,可彎曲鐵線1005以保持鐵線終端部1005b。
在鐵筋捆束後,可動刀1063回復到切斷前之原來位置,所以,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之保持被解除,使自捆束機本體1002切斷以扭轉之鐵線1005的兩端1005a,1005b不變形,可順暢且簡單地卸下。
上述第13實施例雖然說明過上下滑動型之鐵線切斷機構1061,但是,如第17A圖所示,也適用在擺動型之鐵線切斷機構1071,當然也可以達成同樣之作用及效果。鐵線切斷機構1071之構成係當鐵線100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鐵線1005。鐵線切斷機構1071係由固定刀1072、可動刀1073及驅動連桿1076所構成之滑動切斷器。固定刀1072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013上。可動刀1073係滑動到固定刀1072,以切斷鐵線1005。驅動連桿1076使可動刀1073為可動。
固定刀1072係一體形成在導引零件1008的尖端,在朝向鐵線1005的進給方向上,貫穿形成有鐵線貫穿孔1072a。鐵線貫穿孔1072a的一端係與導引零件1008的尖端部開口連續,另一端係朝向螺旋導引件1012開口。鐵線貫穿孔107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1072c。
鐵線切斷機構1071,如第17B圖所示,係藉驅動連桿1076,使可動刀1073可移動到下方(自鐵線的曲線的外側往內側),藉此,可動刀1073的一邊表面(切斷面)1073a,係沿著固定刀1072的鐵線貫穿孔1072a的鐵線出口1072c側的表面,滑動到下方,可動刀1073的一邊表面(切斷面)1073a的下端緣, 切斷貫穿鐵線貫穿孔1072a之鐵線1005。
在導引框1013設有支撐銷(支撐構件)1075。支撐銷(支撐構件)1075係在鐵線1005的進給方向中,比可動刀1073的一邊表面(切斷面)1073a還要下游側(相反側)之位置,支撐自固定刀1072的鐵線貫穿孔1072a被送出之鐵線1005。固定刀1072係在可動刀1073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一邊。支撐銷(支撐構件)1075係在可動刀1073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另一邊。亦即,在可動刀1073切斷鐵線時,成為以可動刀1073與支撐銷1075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兩側。
前述可動刀1073係下端部1073c壓出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1005的切斷端部(以下,稱做終端部)1005b往切斷方向(下方)。支撐銷1075也具有抵接到被可動刀1073壓出之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以彎曲之抵接部之功能。藉可動刀1073的下端部1073c,而被壓出之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係被支撐銷1075彎曲。因此,鐵筋捆束機1001係以可動刀1073的下端部1073c與支撐銷1075,夾入切斷鐵線1005後之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而保持。所謂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係指支撐銷1075接觸之位置。
鐵筋捆束機1001,係藉上述構成,鐵線1005被導引部1006賦予捲繞習慣,在被捲繞到鐵筋1007的周圍後,鐵線切斷機構1071作動,可動刀1073往下移動以切斷,但是,在可動刀1073切斷鐵線時,以固定刀1072與支撐銷1075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兩側,所以,在切斷時,鐵線1005的自由端側不彎曲往可動刀1073的切斷方向,可確實地進行順暢之切斷。在切斷後,壓出可動刀1073的下端部1073c切斷之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往切斷方向(下方),藉支撐銷1075彎曲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
可動刀1073在切斷後,停止在切斷後之位置。以可動刀1073的下 端部1073c與支撐銷1075,夾持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藉此,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係被可動刀1073的下端部1073c與支撐銷1075保持。鐵線1005的始端部1005a,係卡在包含被導引部1006保持之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之部分而被壓入,所以,無法自由移動。如此一來,在兩端1005a,1005b被保持之狀態下,藉鐵線扭轉裝置,即使鐵線被扭轉,也可以使鐵線的兩端1005a,1005b停止在鐵筋的內側。利用可動刀1073之切斷鐵線1005之動作與支撐銷1075,可彎曲鐵線1005以保持鐵線終端部1005b。
在鐵筋捆束後,可動刀1073回復到切斷前之原來位置,所以,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之保持被解除,使自捆束機本體1002切斷以扭轉之鐵線1005的兩端1005a,1005b不變形,可順暢且簡單地卸下。
上述第13及14實施例係雖然說明過上下滑動型之鐵線切斷機構1061,1071,但是,做為第15實施例,如第18A圖所示,也適用在轉動型之鐵線切斷機構1101,當然也可以達成同樣之作用及效果。鐵線切斷機構1101之構成係當鐵線100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鐵線1005。亦即,鐵線切斷機構1101係由固定刀1102、可動刀1103及驅動連桿1016所構成之轉動切斷器。固定刀1102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013上,呈圓軸狀。可動刀1103係可旋轉地被設於固定刀1102的周圍。驅動連桿1016係旋轉可動刀1073。
於圓軸狀之固定刀1102,朝向鐵線1005的進給方向,貫穿形成有鐵線貫穿孔1102a。鐵線貫穿孔1102a的一端,係朝向導引零件1008的尖端部1008b開口,另一端係朝向螺旋導引件1012開口。鐵線貫穿孔1102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入口1102b,鐵線貫穿孔110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1102c。又,在可動刀1103,朝向鐵線1005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插入孔1103a。鐵線插入孔1103a的一端,係朝向固定刀1102的鐵線貫穿孔1102a的鐵線出口1102c開口,另一端係朝向螺旋導引件1012開口。可動刀1103的鐵線插入孔1103a的一端側的 開口,係鐵線進入口1103b,鐵線插入孔1103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排出口1103c。
鐵線切斷機構1101,如第18B圖所示,係藉驅動連桿1016,使可動刀1103逆時針方向旋轉,藉此,可動刀1103的鐵線進入口1103b側的表面(切斷面)1103e,沿著固定刀1102的鐵線出口1102c側的表面,滑動到上方,成為可動刀1103的鐵線進入口1103b的下端緣,切斷貫穿鐵線貫穿孔1102a之鐵線1005。
在導引框1013設有支撐銷(支撐構件)1105。支撐銷(支撐構件)1105係在鐵線1005的進給方向中,比可動刀1103的切斷面1103c還要下游側(相反側)之位置,支撐自固定刀1102的鐵線貫穿孔1102a被送出之鐵線1005。固定刀1102係在可動刀1103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一邊。支撐銷(支撐構件)1105係在可動刀1103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另一邊。亦即,在可動刀1103切斷鐵線時,成為以可動刀1103與支撐銷1105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兩側。
前述可動刀1103係切斷鐵線1005,同時鐵線貫穿孔1103a的鐵線排出口1103c的下端緣1103d,壓出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1005的切斷端部(以下,稱做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往切斷方向(上方)。支撐銷1105也具有抵接到被可動刀1103壓出之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d以彎曲之抵接部之功能。藉可動刀1103的下端緣1103d,而被壓出之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d,係被支撐銷1105彎曲。因此,鐵筋捆束機1001係以可動刀1103的下端緣1103d與支撐銷1105,夾入切斷鐵線1005後之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d地保持。所謂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d,係指支撐銷1105接觸之位置。
鐵筋捆束機1001,係藉上述構成,鐵線1005被導引部1006賦予捲繞習慣,在被捲繞到鐵筋1007的周圍後,鐵線切斷機構1101作動,可動刀1103 往上方旋轉,可動刀1103的鐵線進入口1103b的下端緣切斷鐵線1005。在此可動刀1103切斷鐵線時,以固定刀1102與支撐銷1105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兩側,所以,在切斷時,鐵線1005的自由端側不彎曲往可動刀1103的切斷方向,可確實地進行順暢之切斷。如第18B圖所示,在切斷後,上壓可動刀1103的鐵線排出口1103c的下端緣1103d切斷之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往切斷方向(上方),以可動刀1103的鐵線排出口1103c的下端緣1103d與支撐銷1105,夾持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d。可動刀1103在切斷後,停止在切斷後之位置。藉此,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d,係被可動刀1103與支撐銷1105保持。
鐵線1005的始端部1005a,係卡在包含被導引部1006保持之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之部分而被壓入,所以,無法自由移動。如此一來,在兩端1005a,1005b被保持之狀態下,藉鐵線扭轉裝置,即使鐵線被扭轉,也可以使鐵線的兩端1005a,1005b停止在鐵筋的內側。利用切斷鐵線1005時之可動刀1103之動作,以可動刀1103與支撐銷1105夾入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所以,可以確實地保持。
在鐵筋捆束後,可動刀1103回復到切斷前之原來位置,所以,鐵線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d之保持被解除,使自捆束機本體1002切斷以扭轉之鐵線1005的兩端1005a,1005b不變形,可順暢且簡單地卸下。
在鐵筋捆束機1001的導引部1006,設有使鐵線1005成螺旋狀而賦予捲繞習慣再送出之捲繞習慣賦予機構。被導引零件1008導引以被導出之鐵線1005,係藉捲繞習慣賦予機構,被賦予捲繞習慣而成螺旋狀,在被送出既定量以捲繞到鐵筋1007後,被鐵線切斷機構切斷。
又,在上述第15實施例中,使轉動切斷器的鐵線切斷機構的固定刀與可動刀為相反構成,亦即,如第19A圖所示,使其構成由被固定在導引框1013 上之圓筒狀之固定刀、可旋轉地被收納在固定刀的內側之可動刀、及旋轉可動刀之驅動連桿1016所構成,也可以達成同樣之作用及效果。以下,以第16實施例做說明。
如第19圖所示,鐵線切斷機構1091之構成,係當鐵線100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鐵線1005。亦即,鐵線切斷機構1091係由可動刀1092、固定刀1093及驅動連桿1016所構成之轉動切斷器。可動刀1092係被設成可旋轉,呈圓軸狀。固定刀1093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013上,可旋轉地收納上述圓軸狀之可動刀1092。驅動連桿1016係旋轉可動刀1092。
在圓軸狀的可動刀1092,朝向鐵線1005的進給方向中,貫穿形成有鐵線貫穿孔1092a。鐵線貫穿孔1092a的一端係朝向導引零件1008的尖端部1008b開口,另一端係朝向螺旋導引件1012開口。鐵線貫穿孔1092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入口1092b,鐵線貫穿孔1092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出口1092c。又,在固定刀1093係朝向鐵線1005的進給方向中,形成有鐵線插入孔1093a。鐵線插入孔1093a的一端係朝向導引零件1008開口,鐵線插入孔1093a的另一端係朝向可動刀1092的鐵線貫穿孔1092a的鐵線入口1092b開口。鐵線插入孔1093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進入口1093b,鐵線插入孔1093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鐵線排出口1093c。
鐵線切斷機構1091,如第19B圖所示,係藉驅動連桿1016,使可動刀1092逆時針方向旋轉,藉此,可動刀1092的鐵線入口1092b側的表面(切斷面)1092f,沿著固定刀1093的鐵線排出口1093c側的表面,滑動到下方,成為可動刀1092的鐵線入口1092b的上端緣1092d,切斷貫穿鐵線貫穿孔1092a之鐵線1005。
在導引框1013設有支撐銷(支撐構件)1096。支撐銷(支撐構件)1096係在鐵線1005的進給方向中,比可動刀1092的切斷面1092f還要下游側(相 反側)之位置,支撐自可動刀1092的鐵線貫穿孔1092a被送出之鐵線1005。固定刀1093係在可動刀1092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一邊。支撐銷(支撐構件)1096係在可動刀1092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另一邊。亦即,在可動刀1092切斷鐵線時,成為以可動刀1092與支撐銷1096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兩側。
前述可動刀1092係切斷鐵線1005,同時鐵線貫穿孔1092a的鐵線出口1092c的下端緣1092e,使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1005的切斷端部(以下,稱做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壓出往逆切斷方向(上方)以彎曲,形成彎曲部。因此,鐵筋捆束機1001係可動刀1092的鐵線貫穿孔1092a的下端緣1092e,保持做為切斷鐵線1005後之彎曲之彎曲部之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可動刀1092的上端緣1092d側,保持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而且,鐵線1005的終端部附近1005d係被支撐銷1096保持。所謂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係指可動刀1092的鐵線貫穿孔1092a的下端緣1092c接觸之位置。
鐵筋捆束機1001,係藉上述構成,鐵線1005被導引部1006賦予捲繞習慣,在被捲繞到鐵筋1007的周圍後,鐵線切斷機構1091作動,可動刀1092旋轉,而可動刀1092的鐵線貫穿孔1092a的鐵線入口1092b的上端緣1092d切斷鐵線1005。在此可動刀1092切斷鐵線時,以固定刀1093與支撐銷1096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兩側,所以,在切斷時,鐵線1005的自由端側不彎曲往可動刀1092的切斷方向,可確實地進行順暢之切斷。在切斷之約略同時,使可動刀1092的鐵線貫穿孔1092a的鐵線出口1092c的下端緣1092e切斷之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上壓往切斷方向(上方),可動刀1092的鐵線貫穿孔1092a的下端緣1092c,保持此一側1005c,可動刀1092的上端緣1092d側保持鐵線1005的終端部附近1005d。可動刀1092在切斷後,停止在切斷後之位置。藉此,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的一側1005c,係被可動刀1092的鐵線貫穿孔1092a的鐵線 出口1092c的下端緣1092e保持,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被可動刀1092的鐵線入口1092b的上端緣1092d保持,鐵線1005的終端部附近1005d被支撐銷1096保持。
鐵線1005的始端部1005a,係卡在包含被導引部1006保持之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之部分而被壓入,所以,無法自由移動。如此一來,在兩端1005a,1005b被保持之狀態下,藉鐵線扭轉裝置,即使鐵線被扭轉,也可以使鐵線的兩端1005a,1005b停止在鐵筋的內側。利用切斷鐵線1005時之可動刀1092之動作,可藉可動刀1092與支撐銷1096確實地保持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
在鐵筋捆束後,可動刀1092回復到切斷前之原來位置,所以,鐵線1005的終端部1005b側之保持被解除,使自捆束機本體1002切斷以扭轉之鐵線1005的兩端1005a,1005b不變形,可順暢且簡單地卸下。
上述捲繞習慣賦予機構係由自導引零件1008的端部的鐵線出口1008b或其附近側,依序被配置在鐵線進給路徑上之做為第1捲繞習慣導引構件之第1導引構件1023、做為第2捲繞習慣導引構件之第2導引構件1024、做為第4捲繞習慣導引構件之第4導引構件1065(1075,1096,1105)、及做為第3捲繞習慣導引構件之第3導引構件1025所構成。第1導引構件1023係導引成為鐵線1005的彎曲外側之外側面。第2導引構件1024係導引成為鐵線的彎曲內側之內側面。第4導引構件1065(1075,1096,1105)係導引鐵線的彎曲側面。第3導引構件1025係導引成為鐵線的彎曲外側之外側面。第4導引構件1065,1075,1096,如第16、17及19圖所示,係導引成為鐵線的彎曲內側之內側面。如第18圖所示,第4導引構件1105係導引成為鐵線的彎曲外側之外側面。鐵筋捆束機1001係在鐵線進給時,使鐵線1005依序接觸到被配置在鐵線進給路徑上之此捲繞習慣賦予機構,亦即,第1導引構件1023、第2導引構件1024、第4導引構件1065(1075,1096,1105)、及第3導引構件1025,以使鐵線1005成螺旋狀。
前述導引構件1023~1026,1065(1075,1096,1105),係分別 以圓形剖面之圓柱狀之導引構件形成。前述導引構件係當以如超硬銷(超硬合金銷或陶瓷銷)之高硬度材料構成時,較不易磨耗非常好。又,第1導引構件或第2導引構件也可以不是銷形狀,而為一體形成在導引零件1008上之導引部位之形狀。又,第3導引構件也可以不是銷形狀,而為一體形成在螺旋導引件1012上之導引部位之形狀。第4導引構件也可以不是銷形狀,而為一體形成在導引框1013上之凸部之導引部位之形狀。
具體說來,前述第1導引構件1023係被設於導引零件1008的尖端1008b上部的缺口部上。前述第2導引構件1024係被設於導引零件1008的尖端1008b上部側。第3導引構件1025係被配置於螺旋導引件1012的後端內側。如第16~17圖所示,第4導引構件1065(1075,1096,1105)係被配置於螺旋導引件1012的尖端內側。
如此一來,自導引零件1008被送出之鐵線1005,係構成鐵線1005的彎曲外側之外側面接觸到第1導引構件1023而被導引,構成鐵線1005的彎曲內側之內側面接觸到第2導引構件1024而被導引,貫穿固定刀1062(1072,1102)或可動刀1092的鐵線貫穿孔1062a(1072a,1092a,1102a),以沿著螺旋導引件1012的導引面1021而被送出之鐵線1005的彎曲側面,係接觸到第4導引構件1065(1075,1096,1105)而被導引,鐵線1005的彎曲外側面接觸到第3導引構件1025而被導引,被賦予捲繞習慣而被送到下方。賦予捲繞習慣到此鐵線1005之捲繞習慣賦予機構的一個導引構件,亦即,第4導引構件1065(1075,1096,1105)係可發揮做為上述支撐銷(支撐構件)之功能。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係說明過以固定刀1062,1072,1093,1102與支撐構件1065,1075,1096,1105,支撐鐵線1005的切斷部1005b的兩側,亦即,說明過雙握持支撐。亦即,以鐵線切斷機構1061,1071,1091,1101切斷鐵線時,為了使被施加在鐵線1005上之切斷方向之力量,確實地傳遞到鐵線1005 之切斷,而設置支撐構件1065,1075,1096,1105在鐵筋捆束機1001的導引部1006,使得鐵線1005在鐵線切斷方向的相反側不變形。如此一來,如果在鐵線1005的進給方向中,於比鐵線切斷機構1061,1071,1091,1101的切斷部還要下游側之位置,支撐自鐵線切斷機構1061,1071,1091,1101側被送出之鐵線1005之支撐構件1065,1075,1096,1105,設在鐵筋捆束機1001的導引部1006時,支撐構件1065,1075,1096,1105係在鐵線切斷機構1061,1071,1091,1101切斷鐵線時,成為支撐鐵線1005。鐵筋捆束機1001係在鐵線切斷機構1061,1071,1091,1101切斷鐵線時,以支撐構件1065,1075,1096,1105支撐鐵線1005,所以,在切斷時,鐵線1005不彎曲往切斷方向,可確實地進行順暢之切斷。
又,固定刀1062,1072也可以取代沒有刀之固定構件,或者,另外設置固定構件在固定刀1062,1072,以固定構件與支撐構件1065,1075之雙握持支撐鐵線1005。亦即,在鐵筋捆束機1001的導引部1006,事先設置固定構件1062,1072。固定構件1062,1072係在鐵線1005的進給方向中,比鐵線切斷機構1061,1071的切斷部還要上游側之位置支撐。固定構件1062,1072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一邊,支撐構件1065,1075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另一邊。鐵筋捆束機1001係在鐵線切斷機構1061,1071切斷鐵線時,以固定構件1062,1072與支撐構件1065,1075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兩側,所以,在切斷時,鐵線1005不彎曲往切斷方向,可確實地進行順暢之切斷。
而且,也可以將固定刀1062,1072,1093,1102當做可動刀,藉一對可動刀切斷。亦即,鐵線切斷機構1061,1071,1091,1101係由第1可動刀1062,1072,1093,1102、及滑動或擺動到前述第1可動刀1062,1072,1093,1102,以切斷鐵線1005之第2可動刀1063,1073,1092,1103所構成之切斷器。 前述第1可動刀1062,1072,1093,1102或第2可動刀1063,1073,1092,1103,係在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一邊。前述支撐構件1065,1075,1096,1105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另一邊。鐵筋捆束機係在一對可動刀切斷鐵線時,以第1可動刀1062,1072,1093,1102或第2可動刀1063,1073,1092,1103之一者與支撐構件1065,1075,1096,1105支撐鐵線切斷部1005b的兩側,所以,在切斷時,鐵線1005不彎曲往切斷方向,可確實地進行順暢之切斷。
(A1)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滑動或擺動到前述固定刀,以切斷鐵線,其中,在導引部設有與可動刀的切斷動作連動,以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保持裝置,前述保持裝置係被形成在前述可動刀的尖端,彎曲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彎曲部。
(A2)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可動刀及固定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前述可動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固定刀係可旋轉地收納前述可動刀,藉可動刀之旋轉,鐵線貫穿孔的鐵線入口側滑動到固定刀, 以切斷鐵線,其中,在導引部設有與可動刀的切斷動作連動,以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保持裝置,前述保持裝置係彎曲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可動刀的鐵線貫穿孔的鐵線出口的端緣。
(A3)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滑動或擺動到前述固定刀,以切斷鐵線,其中,在導引部設有與可動刀的切斷動作連動,以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保持裝置,前述保持裝置係由可動刀、及抵接在被可動刀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以使其彎曲之抵接部所構成。
(A4)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滑動或擺動到前述固定刀,以切斷鐵線,其中,在前述可動刀的尖端,形成有彎曲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彎曲部,在導引部設有與可動刀的切斷動作連動,以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保持裝置,前述保持裝置係與被形成在前述可動刀的尖端上之彎曲部所彎曲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相抵接卡合之抵接部。
(A5)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可動刀及固定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前述可動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固定刀係可旋轉地收納前述可動刀,藉可動刀之旋轉,鐵線貫穿孔的鐵線入口側滑動到固定刀,以切斷鐵線,其中,在導引部設有與可動刀的切斷動作連動,以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保持裝置,前述保持裝置係由可動刀的鐵線出口的端緣、及與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相抵接之抵接部所構成。
(A6)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可旋轉地被設於前述固定刀的周圍,藉可動刀之旋轉,可動刀滑動到固定刀的鐵線貫穿孔的鐵線出口側,以切斷鐵線,其中,在導引部設有與可動刀的切斷動作連動,以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保持裝置,前述保持裝置係由可動刀、及與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相抵接之抵接部所構成。
(A7)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 鐵筋,其特徵在於: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滑動或擺動到前述固定刀,以切斷鐵線,其中,在導引部設有與可動刀的切斷動作連動,以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保持裝置,前述保持裝置係被形成在前述可動刀的一側,按壓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之按壓部。
(A8)在(A7)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保持裝置係前述按壓部壓抵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以保持。
(A9)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可旋轉地被設於前述固定刀的周圍,藉可動刀之旋轉,切斷鐵線,其中,在導引部設有與可動刀的切斷動作連動,以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保持裝置,前述保持裝置係藉前述可動刀與鏈結機構而被連結,按壓被前述可動刀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之保持構件。
(A10)在(A9)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保持裝置係前述保持構件壓抵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以保持。
(A11)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 鐵筋,其特徵在於: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可動刀及固定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前述可動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固定刀係可旋轉地收納前述可動刀,藉可動刀之旋轉,切斷鐵線,其中,在導引部設有與可動刀的切斷動作連動,以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保持裝置,前述保持裝置係藉前述可動刀與鏈結機構而被連結,按壓被前述可動刀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之保持構件。
(A12)在(A11)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保持裝置係前述保持構件壓抵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以保持。
(A13)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在導引部設有與可動刀的切斷動作連動,以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保持裝置,前述保持裝置係藉鏈結機構,被連結在捆束機本體的驅動部,按壓被前述可動刀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之保持構件。
(A14)在(A13)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保持裝置係前述保持構件壓抵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以保持。
(B1)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在導引部設有支撐構件,前述支撐構件係在鐵線的進給方 向中,於比鐵線切斷機構的切斷部還要下游側之位置,支撐自前述鐵線切斷機構側被送出之鐵線,前述支撐構件係在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
(B2)在(B1)之鐵筋捆束機中,於導引部設有固定構件,前述固定構件係在鐵線的進給方向中,於比鐵線切斷機構的切斷部還要上游側之位置支撐,前述固定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一邊,前述支撐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另一邊。
(B3)在(B1)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第1可動刀、及滑動或擺動到前述第1可動刀,以切斷鐵線之第2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其中,前述第1可動刀或前述第2可動刀,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一邊,前述支撐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另一邊。
(B4)在(B1)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滑動或擺動到前述固定刀,以切斷鐵線之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其中,前述固定刀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一邊,前述支撐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另一邊。
(B5)在(B4)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鐵線係自前述固定刀的鐵線貫穿孔被送出,在前述固定刀的鐵線貫穿孔的鐵線出口側,可動刀作動以切斷鐵線。
(B6)在(B1)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旋轉地被設於前述固定刀的周圍之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鐵線係自前述固定刀的鐵線貫穿孔被送出,藉可動刀之旋轉,切斷鐵線,其中,前述固定刀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一邊,前述支撐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另一邊。
(B7)在(B1)之鐵筋捆束機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 刀、及被收納在前述固定刀的內側之可旋轉之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前述可動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鐵線係自前述可動刀的鐵線貫穿孔被送出,藉可動刀之旋轉,切斷鐵線,其中,前述固定刀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一邊,前述支撐構件係在切斷鐵線時,支撐鐵線切斷部的另一邊。
(B8)在(B1)~(B7)中任一項之鐵筋捆束機中,在前述導引部設有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上之捲繞習慣賦予機構,前述捲繞習慣賦予機構設有導引成為鐵線之彎曲外側之外側面、及成為鐵線之彎曲內側之內側面之複數導引構件,前述複數導引構件的至少一者係構成前述支撐構件。
5:鐵線
5b:切斷端部
5c:一側
6:導引部
8:導引構件(導引管)
8a:一端
8b:尖端
12:螺旋導引件
13:導引框
20:導引凹槽
23:第1導引構件
25:第3導引構件
31:鐵線切斷機構
32:固定刀
32a:鐵線貫穿孔
32c:鐵線入口
32d:鐵線出口
32e:表面
33:可動刀
33a:表面
33b:表面
34:彎曲突起
34a:垂直面
34b:傾斜面

Claims (9)

  1. 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鐵線捲筒上,自組裝後之鐵線捲筒拉出鐵線,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鐵線,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鐵線切斷機構切斷鐵線,同時扭轉捲繞後之部分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之切斷器,在導引部設有與可動刀的切斷動作連動,以保持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之保持裝置,前述保持裝置係藉鏈結機構被連結之保持構件,前述鏈結機構係按壓被前述可動刀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鐵筋捆束機,其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滑動或擺動到前述固定刀,以切斷鐵線,前述保持裝置係被形成於前述可動刀的一側,按壓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之前述保持構件的按壓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鐵筋捆束機,其中,前述保持裝置係前述按壓部壓抵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以保持。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鐵筋捆束機,其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固定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可動刀係可旋轉地被設於前述固定刀的周圍, 前述保持裝置係藉前述可動刀與鏈結機構而被連結,按壓被前述可動刀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之保持構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鐵筋捆束機,其中,前述保持裝置係前述保持構件壓抵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以保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鐵筋捆束機,其中,前述鐵線切斷機構係由固定刀及可動刀所構成,前述可動刀係朝向鐵線的進給方向,形成有鐵線貫穿孔,前述固定刀係可旋轉地收納前述可動刀,前述保持裝置係藉前述可動刀與鏈結機構而被連結,按壓被前述可動刀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之保持構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鐵筋捆束機,其中,前述保持裝置係前述保持構件壓抵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以保持。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鐵筋捆束機,其中,前述保持裝置係藉鏈結機構而被連結到捆束機本體的驅動部,按壓被前述可動刀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之保持構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鐵筋捆束機,其中,前述保持裝置係前述保持構件壓抵切斷而被切離之鐵線的切斷端部側,到鐵線導引通路的側面側以保持。
TW107128744A 2014-07-31 2015-07-30 鐵筋捆束機 TWI7040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7199A JP6398435B2 (ja) 2014-07-31 2014-07-31 鉄筋結束機
JP2014-157199 2014-07-31
JP2015-093664 2015-04-30
JP2015093664A JP6519301B2 (ja) 2015-04-30 2015-04-30 鉄筋結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1798A TW201841798A (zh) 2018-12-01
TWI704089B true TWI704089B (zh) 2020-09-11

Family

ID=537731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8744A TWI704089B (zh) 2014-07-31 2015-07-30 鐵筋捆束機
TW104124673A TWI644834B (zh) 2014-07-31 2015-07-30 鐵筋捆束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4673A TWI644834B (zh) 2014-07-31 2015-07-30 鐵筋捆束機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10604285B2 (zh)
EP (3) EP3421688A1 (zh)
CN (1) CN105314142B (zh)
AU (2) AU2015207911B2 (zh)
CA (1) CA2898718C (zh)
DK (1) DK2982814T3 (zh)
ES (1) ES2691207T3 (zh)
NZ (2) NZ710453A (zh)
RU (1) RU2678867C2 (zh)
TW (2) TWI7040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68287A1 (en) * 2014-09-05 2016-03-10 Terry Gannon, Jr. Strapping Assembly
DE102016214732A1 (de) * 2016-08-09 2018-02-15 Robert Bosch Gmbh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CN106592983B (zh) * 2016-12-02 2019-03-01 台州市新大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出丝导丝机构及钢筋捆扎机
CN106586065B (zh) * 2016-12-28 2018-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扎线设备
JP6972553B2 (ja) * 2016-12-29 2021-11-24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JP6932925B2 (ja) * 2016-12-29 2021-09-08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RU2662015C1 (ru) * 2017-04-10 2018-07-23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Анизопринт" Печатающая головка для аддитивног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изделий
CN107125065B (zh) * 2017-06-20 2023-06-13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手持式植株套装袋自动封口打结机及其控制方法
JP7087736B2 (ja) 2018-06-29 2022-06-21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EP3708740A3 (en) 2019-03-11 2020-12-16 Max Co., Ltd. Binding machine
JP7459454B2 (ja) * 2019-03-11 2024-04-02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CN110469127A (zh) * 2019-09-17 2019-11-19 广东顺德华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捆扎机枪头
US20220325543A1 (en) * 2019-10-11 2022-10-13 Makita Corporation Rebar tying tool
BR102021002466A2 (pt) 2020-02-10 2021-08-24 Max Co., Ltd. Máquina de ligação
JP7427992B2 (ja) * 2020-02-10 2024-02-0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CN112096089B (zh) * 2020-09-11 2021-12-24 河南砌缘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钢筋捆扎机及钢筋捆扎机的机头本体、机头
CN113235938B (zh) * 2021-04-29 2022-12-09 中建三局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地用钢筋捆扎机
CN116791897B (zh) * 2023-08-21 2023-11-07 权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捆扎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51273B (zh) * 1993-11-08 1995-07-11 Makkusu Kk
TW201029886A (en) * 2008-12-12 2010-08-16 Max Co Ltd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CN102441625A (zh) * 2011-09-16 2012-05-09 陆福军 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切丝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6576B2 (ja) 1995-12-14 2001-04-1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におけるワイヤ終端部の振られ防止機構
JPS5114258A (en) 1974-07-26 1976-02-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Sairisutano hogosochi
US4362192A (en) * 1981-03-05 1982-12-07 Furlong Donn B Wire tying power tool
FR2502582A1 (fr) 1981-03-26 1982-10-01 Grenon Rene Systeme de torsadage de fils metalliques
JP2552384Y2 (ja) 1992-05-21 1997-10-29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における結束用ワイヤの案内装置
DK45494A (da) 1994-04-20 1995-10-21 Rolf James Slater Christensen Bindetang samt fremgangsmåde til anvendelse heraf
EP0751269B1 (en) 1995-06-30 2000-09-20 Max Co., Ltd. Wire guide mechanism for a reinforcement binding machine and reinforcement binding machine
ATE475758T1 (de) 2006-06-07 2010-08-15 Revelin Evaristo & Figli Snc Werkzeug zur bindung von metallstangen
EP2225427B1 (en) 2007-11-20 2016-01-06 JBJ Mechatronic ApS A binding apparatus
JP5045548B2 (ja) 2008-05-19 2012-10-10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TWI500843B (zh) 2008-05-19 2015-09-21 Max Co Ltd 鐵筋捆紮機
JP5126101B2 (ja) 2008-05-19 2013-01-23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EP2757211B1 (en) 2008-05-19 2019-01-09 Max Co., Ltd. Brake system of wire reel in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JP5309947B2 (ja) 2008-12-12 2013-10-09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のワイヤ端部保持機構
CN203638143U (zh) 2014-01-14 2014-06-11 台州市新大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捆扎机
US9266631B2 (en) * 2014-06-06 2016-02-23 Hsiu-Man Yu Chen Cutting-off structure of a packer
JP6417772B2 (ja) 2014-07-31 2018-11-07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51273B (zh) * 1993-11-08 1995-07-11 Makkusu Kk
TW201029886A (en) * 2008-12-12 2010-08-16 Max Co Ltd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CN102322150A (zh) * 2008-12-12 2012-01-18 美克司株式会社 钢筋捆束机
CN102441625A (zh) * 2011-09-16 2012-05-09 陆福军 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切丝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9206057A1 (en) 2019-08-08
CA2898718A1 (en) 2016-01-31
DK2982814T3 (en) 2019-01-21
TWI644834B (zh) 2018-12-21
CN105314142B (zh) 2020-11-03
RU2015131808A (ru) 2017-02-03
EP2982814A3 (en) 2016-03-30
EP3336280C0 (en) 2023-12-20
AU2015207911A1 (en) 2016-02-18
NZ710453A (en) 2019-05-31
RU2015131808A3 (zh) 2018-09-04
CN105314142A (zh) 2016-02-10
EP2982814B1 (en) 2018-10-03
TW201841798A (zh) 2018-12-01
EP3421688A1 (en) 2019-01-02
US20200207494A1 (en) 2020-07-02
US10604285B2 (en) 2020-03-31
EP3336280A1 (en) 2018-06-20
AU2019206057B2 (en) 2021-08-05
NZ748611A (en) 2020-04-24
TW201625467A (zh) 2016-07-16
EP3336280B1 (en) 2023-12-20
RU2678867C2 (ru) 2019-02-04
CA2898718C (en) 2020-04-28
EP2982814A2 (en) 2016-02-10
ES2691207T3 (es) 2018-11-26
US11225344B2 (en) 2022-01-18
US20160031575A1 (en) 2016-02-04
AU2015207911B2 (en)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4089B (zh) 鐵筋捆束機
US11313140B2 (en) Binding machine
TWI516415B (zh) 鐵筋捆紮機
US5704283A (en) Automatic tie system for baler
WO2017014276A1 (ja) 結束機
JP6724918B2 (ja) 結束機
JP6486703B2 (ja) 自動結束機における紐端結び方法及び紐端結び機構
JP6398435B2 (ja) 鉄筋結束機
JP6519301B2 (ja) 鉄筋結束機
JP6696540B2 (ja) 鉄筋結束機
JP6819895B2 (ja) 鉄筋結束機
EP1255623A1 (en) Machine and method for helically winding a wire about a ring-shaped core
KR102193894B1 (ko) 반생로프 매듭 장치
JPH0776328A (ja) 物品の結束方法及び結束装置
JP2644392B2 (ja) 汎用結束機
JPH04346715A (ja) 汎用結束機
JPH0769319A (ja) 物品の結束方法及び結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