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3791B - 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3791B
TWI703791B TW108105161A TW108105161A TWI703791B TW I703791 B TWI703791 B TW I703791B TW 108105161 A TW108105161 A TW 108105161A TW 108105161 A TW108105161 A TW 108105161A TW I703791 B TWI703791 B TW I7037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r
battery
mounting table
chamber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5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9847A (zh
Inventor
倉持亮
高橋泰史
池上健太郎
中森幸太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9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9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3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379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係具備有:冷卻風扇(28),其配置在被使用於電動車輛的可攜式之電池(45)之充電器(1)的內部;第一面(1a),其與設置有上述充電器(1)的設置面(FL)對向;以及第二面(1b),其相較上述第一面(1a)而言遠離上述設置面(FL);上述第一面(1a)係較上述第二面(1b)小,於側視下,上述充電器(1)之側壁(3)係形成為沿著上述第一面(1a)的第一邊較沿著上述第二面(1b)的第二邊為短的梯形形狀。

Description

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
本發明係基於2018年3月12日於日本所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特願2018-044466號而主張優先權,並將其內容引用於本文。
習知,在對被使用於電動車輛的電池進行充電的充電器中,例如有專利文獻1中所揭示者。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攜帶型電源裝置,其具備有對電氣設備供給作動電力的電池、及可裝卸地安裝電池並對電池進行充電的充電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3-99200號公報
然而,在對被使用於二輪機車等的電池進行充電的充電器,在自被使用於充電的電流值變大之觀點上,期望對充電器進行冷卻。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在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中,對充電器進行冷卻。
作為上述課題之解決手段,本發明之態樣具有以下構成。
(1)本發明之態樣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係具備有:冷卻風扇(28),其配置在被使用於電動車輛的可攜式之電池(45)之充電器(1)的內部;第一面(1a),其與設置有上述充電器(1)的設置面(FL)對向;以及第二面(1b),其相較上述第一面(1a)而言遠離上述設置面(FL);上述第一面(1a)係較上述第二面(1b)小,於側視下,上述充電器(1)之側壁(3)係形成為沿著上述第一面(1a)的第一邊較沿著上述第二面(1b)的第二邊為短的梯形形狀。
(2)如上述(1)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其中,亦可為作為上述第一面(1a)的上述充電器(1)之下面(1a)係較作為上述第二面(1b)的上述充電器(1)之上面(1b)為小,於側視下,上述側壁(3)係形成為沿著上述下面(1a)的下邊為較沿著上述上面(1b)的上邊為短的梯形形狀。
(3)如上述(1)或(2)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其中,亦可為進而具備有外殼構件(4),該外殼構件(4)係形成有以可插入且可取出上述電池(45)之方式開口的開口部(39),且自外側覆蓋上述側壁(3),於上述側壁(3)與上述外殼構件(4)之間,設置有以可導入或排出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間隙部(38)。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其亦可為進而具備有:電池室(6),其載置電池(45);以及基板室(7),其收納有進行上述電池(45)之充電控制的基板(71、72);且自上述第一面(1a)朝向上述第二面(1b),依序配置有上述冷卻風扇(28)、上 述基板室(7)及上述電池室(6)。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其中,亦可為於相較上述第一面(1a)而言遠離上述設置面(FL)的位置,設置有以可導入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導入口(38),於相較上述導入口(38)而言接近於上述設置面(FL)的位置,設置有以可排出上述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排出口(25)。
(6)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其中,亦可為於相較上述第一面(1a)而言遠離上述設置面(FL)的位置,設置有以可排出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排出口(38),於相較上述排出口(38)而言接近於上述設置面FL的位置,設置有以可導入上述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導入口(25)。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其中,上述第二面(1b)之角部係亦可形成為弧狀。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1)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由於具備有配置於充電器之內部的冷卻風扇,故可藉由冷卻風扇而將冷卻風吹送至充電器之內部,因此可冷卻充電器。此外,充電器係具備有:第一面,其與設置有充電器的設置面對向;以及第二面,其相較第一面而言遠離設置面;第一面係較第二面小,於側視下,充電器之側壁係形成為沿著第一面的第一邊為較沿著第二面的第二邊短的梯形形狀,因此發揮以下效果。例如,當於側視下充電器之側壁形成為矩形之時,在使複數個充電器排列於設置面而鄰接的情形下,相鄰之兩個充電器之側壁彼此產生接觸,故而熱容易滯留於相鄰之兩個充電器之間,冷卻性能降低的可能性很高。與此相對,根 據請求項1中所記載之發明,於側視下充電器之側壁形成為梯形形狀,藉此即便於使複數個充電器排列於設置面而鄰接的情形下,相鄰之兩個充電器之側壁彼此不產生接觸(因於相鄰之兩個充電器之側壁之間產生有間隙),故而熱不易滯留於相鄰之兩個充電器之間,冷卻性能降低的可能性較低。此外,即便於使複數個充電器排列於設置面而鄰接的情形下,亦可抑制自相鄰之充電器之所獲得的熱,可利用相鄰之兩個充電器之側壁之間所產生的間隙而對充電器進行冷卻。此外,充電器之側壁係形成為沿著第一面的第一邊為較沿著第二面的第二邊短的梯形形狀,藉此與第一邊形成為較第二邊長之梯形形狀的情形相比,可使充電器之設置面積變小。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2)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作為第一面的充電器之下面係較作為第二面的充電器之上面小,於側視下,側壁係形成為沿著下面的下邊為較沿著上面的上邊短的梯形形狀,因此發揮以下效果。即便於使在上下方向上豎立的複數個充電器排列於與水平面平行的設置面而鄰接的情形下,相鄰之兩個充電器之側壁彼此亦不會產生接觸,故而熱不易滯留於相鄰之兩個充電器之間,冷卻性能降低的可能性較低。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3)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其進而具備有外殼構件,該外殼構件係形成有以可插入且可取出電池之方式開口的開口部,且自外側覆蓋側壁,於側壁與外殼構件之間,設置有以可導入或排出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間隙部,因此發揮以下效果。可不用於充電器之側壁設置冷卻風用之開口部,而利用充電器之側壁與外殼構件之間的間隙部控制冷卻風之導入或排出。即,無需對充電器之側壁施行特別之加工,而較佳。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4)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其進而具備有:電池室,其載置電池;以及基板室,其收納有進行電池之充電控制的基板;且自第一面朝向第二面依序配置有冷卻風扇、基板室及電池室,因此發揮以下效果。冷卻風扇、基板室及電池室係以自第一面朝向第二面而重疊之方式進行配置,故而與冷卻風扇、基板室及電池室係以沿著第一面之方式被配置的情形相比,可使充電器之設置面積變小。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5)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於相較第一面而言遠離設置面的位置,設置有以可導入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導入口,於相較導入口而言接近於設置面的位置,設置有以可排出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排出口,因此發揮以下效果。存在於設置面的灰塵等之異物不易被吸入至充電器之內部,故而可抑制冷卻風扇之性能降低。此外,於自第一面朝向第二面,依序配置冷卻風扇、基板室及電池室的情形下,來自導入口之冷卻風係按照電池室、基板室之順序流動,且自排出口排出,故而通過基板室而變暖之風流動至電池室之可能性較低,可防止對電池室的熱影響。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6)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於相較第一面而言遠離設置面的位置,設置有以可排出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排出口,於相較排出口而言接近於設置面的位置,設置有以可導入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導入口,因此發揮以下效果。於自第一面朝向第二面依序配置冷卻風扇、基板室、電池室的情形下,來自導入口之冷卻風係按照基板室、電池室之順序流動,且自排出口排出,故而可使冷卻風直接接觸至基板,而基板之冷卻效率提高。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7)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第二面 之角部係形成為弧狀,因此發揮以下效果。即便於使複數個充電器排列於設置面而鄰接的情形下,相鄰之兩個充電器之第二面之角部彼此亦不會產生接觸(因於相鄰之兩個充電器之角部之間產生有間隙),故而不易在角部妨礙風之流動,而冷卻性能提高。
1‧‧‧充電器
1a‧‧‧第一面(下面)
1b‧‧‧第二面(上面)
2‧‧‧基台(充電器底部)
3‧‧‧外裝體(側壁)
4‧‧‧外殼構件
6‧‧‧電池室
7、7A‧‧‧基板室
8‧‧‧載置台
8a‧‧‧前邊
8b‧‧‧後邊
8c‧‧‧左邊
8d‧‧‧右邊
9‧‧‧端子部
10‧‧‧緩衝機構
11‧‧‧導引機構
15‧‧‧間隙
16‧‧‧間隙
17‧‧‧間隙
20‧‧‧基台本體
21‧‧‧腳部
22‧‧‧基台凸緣
23‧‧‧凹部
24‧‧‧排水口
25‧‧‧排出口、導入口
27‧‧‧電源插頭
28‧‧‧冷卻風扇
31‧‧‧前壁
32‧‧‧後壁
33‧‧‧左壁
34‧‧‧右壁
35‧‧‧凹部(梯形凹部)
38‧‧‧導入口、排出口(間隙部)
39‧‧‧電池開口(開口部)
39a‧‧‧前緣
39b‧‧‧後緣
39c‧‧‧左緣
39d‧‧‧右緣
40‧‧‧外殼本體
41‧‧‧外殼側凸緣
45‧‧‧電池
45a‧‧‧前邊
45b‧‧‧後邊
45c‧‧‧左邊
45d‧‧‧右邊
46‧‧‧握持部
47‧‧‧下方最大突出端(朝向端子部最為突出之部分)
50‧‧‧框狀之框體
51‧‧‧板狀之第一板
52‧‧‧板狀之第二板
53‧‧‧連結柱
55‧‧‧第一板連結片
60‧‧‧電池室底壁
61‧‧‧電池室側壁
62‧‧‧電池室凸緣
65‧‧‧排放管
66‧‧‧排放連接部
70‧‧‧基板室底壁
71、72‧‧‧控制基板(基板)
73‧‧‧間隔件
80‧‧‧端子開口
81‧‧‧連通開口
82‧‧‧排水凹部
83‧‧‧排水孔
85‧‧‧蓋體
86‧‧‧蓋體本體
87‧‧‧蓋體延伸片
88‧‧‧插通孔
90‧‧‧載置台支撐體
91‧‧‧左右外側延伸部
92‧‧‧第一下方延伸部
93‧‧‧第二下方延伸部
94‧‧‧前下方延伸部
96‧‧‧端子支撐板
100‧‧‧活塞桿
101‧‧‧筒狀之汽缸
110‧‧‧滑塊
111‧‧‧軌道
130‧‧‧LED基板
131‧‧‧LED元件
132‧‧‧固定構件
209‧‧‧載置台周邊零件
210‧‧‧滑塊
211‧‧‧桿上支撐部
212‧‧‧框壁
220‧‧‧下方延伸壁
250‧‧‧基板室上壁
251‧‧‧凸緣壁
270‧‧‧導風構造
271‧‧‧開口
272‧‧‧凸座
273‧‧‧螺栓(連結構件)
274‧‧‧錐形部
C1‧‧‧導風構造之中心位置
CL‧‧‧中心軸線
FL‧‧‧設置面
FR‧‧‧前方
LH‧‧‧左方
P1‧‧‧中心位置
P2‧‧‧重心位置
UP‧‧‧上方
V1‧‧‧冷卻風(風)流動之方向
圖1係實施形態之充電器之立體圖。
圖2係實施形態之充電器之俯視圖。
圖3係實施形態之充電器之仰視圖。
圖4係實施形態之充電器之前視圖。
圖5係包含有圖2之V-V截面之圖。
圖6係實施形態之充電器之內部之立體圖。
圖7係在圖6中將蓋體及連結柱卸除之圖。
圖8係實施形態之排放管之周邊部之立體圖。
圖9係將實施形態之充電器與電池一起示出之俯視圖。
圖10係將實施形態之充電器與電池一起示出之後視圖。
圖11係實施形態之端子部之配置位置之說明圖。
圖12係實施形態之冷卻風扇之作用之說明圖。
圖13係實施形態之冷卻風扇之配置位置之說明圖。
圖14係表示使複數個實施形態之充電器排列於設置面而鄰接之狀態之俯視圖。
圖15係表示使複數個實施形態之充電器排列於設置面而鄰接之狀態之前視圖。
圖16係實施形態之變形例之冷卻風扇之作用之說明圖。
圖17係實施形態之變形例之冷卻風扇之配置位置的說明圖。
圖18係實施形態之變形例之冷卻風扇之導風構造的仰視圖。
圖19係包含有圖18之XIX-XIX截面之圖。
圖20係實施形態之變形例之充電器之內部構造的立體圖。
圖21係表示實施形態之變形例之載置台位於最上方之狀態的立體圖。
圖22係表示實施形態之變形例之載置台移動至最下方之狀態的立體圖。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於各圖中,對相同構成附上相同之符號。於實施形態中,作為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之一例,列舉電動式之二輪機車(跨坐型電動車輛)中所使用之可攜式電池(移動電池)之充電器進行說明。於實施形態中,設置有可攜式電池(以下亦簡稱為「電池」)之充電器(以下亦簡稱為「充電器」)的設置面係設為室內之平坦的地面。
<充電器1>
如圖1所示,充電器1係具備有:基台2,其構成充電器1底部;外裝體3,其構成充電器1側壁;外殼構件4,其形成有以可插入且可取出電池45(參照圖10)之方式開口的開口部39(以下亦稱為「電池開口39」);框架5(參照圖6),其構成充電器1之骨架;電池室6(參照圖5),其載置有電池45;基板室7(參照圖5),其收納有進行電池45之充電控制的基板;載置台8,其可載置電池45;端子部9(參照圖5),其可嵌合於電池45;緩衝機構10(參照圖6),其抑制向端子部 9的電池45之嵌合速度;導引機構11(參照圖6),其引導載置台8;以及冷卻風扇28(參照圖3),其配置於充電器1之內部。
於以下之說明中,將於地面FL設置有充電器1時的深度方向(圖4所示之與紙面正交的方向)設為「前後方向」、將地面FL之法線方向(鉛垂方向)設為「上下方向」,將與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之各者正交的方向設為「左右方向」。於圖中,以箭頭FR表示前方,以箭頭UP表示上方,以箭頭LH表示左方。
充電器1係具備有:第一面1a,其與設置面FL對向;以及第二面1b,其相較第一面1a而言遠離設置面FL。於實施形態中,作為第一面1a的充電器1之下面1a係較作為第二面1b的充電器1之上面1b小。於圖3之仰視下,充電器1之下面1a之外形係較充電器1之上面1b之外形小。
<基台2>
於圖3之仰視下,基台2係形成為於左右方向上具有長邊的矩形狀。基台2之四個角部係形成為朝外側凸出的弧狀。如圖5所示,基台2係具備有:基台本體20,其自下方支撐充電器1之構成要素;腳部21,其自基台本體20之四角朝向地面延伸;以及基台凸緣22,其自基台本體20之四邊朝上方延伸。
於圖3中,符號27係表示電源插頭,符號28係表示冷卻風扇。
如圖5所示,基台2係具備有與地面FL之間形成間隙的凹部23。於圖5之剖視下,凹部23係藉由基台本體20之下面與一對腳部21之外面所形成。於凹部23,設置有連通於排放管65(參照圖8)的排水口24(參照圖3)。
<外裝體3>
於圖4之前視下,外裝體3(充電器1之側壁3)係形成為沿著充電器1之下面1a的下邊較沿著上面1b充電器1的上邊短的梯形形狀。外裝體3係形成為以越靠上側則開口面積越大之方式於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矩形筒狀。外裝體3之下端係與基台2結合。又,如圖5所示,基板室7與外裝體3的距離,較電池室6與外裝體3的距離小。
如圖3所示,外裝體3之左右寬度係較外裝體3之前後寬度大。外裝體3係具備有前壁31、後壁32、左壁33及右壁34。前壁31及後壁32係於前後方向上隔開間隔而對向。左壁33及右壁34於左右方向上隔開間隔而對向。前壁31、後壁32、左壁33及右壁34係與相鄰之壁而相互地連結。前壁31、後壁32、左壁33及右壁34係由以同一構件而形成為一體。於圖3之仰視下,前後壁31、32與左右壁33、34的連結部係形成為朝外側凸出的弧狀。
如圖4所示,於外裝體3之下部,設置有朝上方凹陷的梯形形狀之凹部35(以下亦稱為「梯形凹部35」)。梯形凹部35係設置於前壁31、後壁32、左壁33及右壁34之各者之下部中央。通過梯形凹部35,基台2之一部分係露出至外側。
<外殼構件4>
於圖2之俯視下,外殼構件4係形成為於左右方向上具有長邊的矩形框狀。於圖2之俯視下,外殼構件4之外形係較基台2(參照圖3)之外形大。外殼構件4之四個角部(充電器1之上面1b之角部)係形成為朝外側凸出的弧狀。
如圖4所示,外殼構件4係安裝於外裝體3之上端部。外殼構件4係自上方覆蓋外裝體3。於外裝體3之上端與外殼構件4之間,設置有以可導入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導入口38(間隙部)。
如圖5所示,外殼構件4係具備有:外殼本體40,其形成電池開口39;以及外殼側凸緣41,其自外殼本體40朝下方延伸。於圖9之俯視下,電池開口39係具有與電池45之外形在實質上相同之輪廓。
如圖10所示,電池45係形成為長方體狀。例如,電池45係鋰離子電池45。
於圖9之俯視下,電池45係具有:前邊45a,其於左右方向上延伸;後邊45b,其形成為朝後方凸出的彎曲形狀;以及左右一對之左邊45c及右邊45d,其等於前後方向上延伸。於圖9、圖10中,符號46係表示用以握持電池45的握持部(把手)。
於圖9之俯視下,電池開口39係被劃分為:前緣39a,其於左右方向上延伸;後緣39b,其形成為朝後方凸出的彎曲形狀;以及左右一對之左緣39c及右緣39d,其等於前後方向上延伸。
藉此,即便欲於將電池45在前後反轉之狀態下將電池45插入至電池開口39,因電池45之後邊45b之凸部碰觸至電池開口39之前緣39a,而無法將電池45插入至電池開口39。
<框架5>
如圖6所示,框架5係具備有:框狀之框體50,其配置於充電器1之上部;板狀之第一板51,其配置於框體50與基台2之上下間;板狀之第二板52,其配置於第一板51與基台2之上下間;以及複數個連結柱53,其等將框體50、第一板51及第二板52連結。
框體50及第一板51係將電池室6進行劃分。
第一板51及第二板52係將基板室7進行劃分。第二板52係連結於基台2。於圖6中,符號54係表示第二板連結腳,該第二板連結腳係自第二板52之外周端朝下方呈L字狀地延伸而將第二板52與基台2連結。
連結柱53係於上下方向上延伸。連結柱53之上端部係較框體50而朝上方延伸。連結柱53之下端係連結於基台2(基台本體20)。於實施形態中,連結柱53係於充電器1之前部、左部及右部之各部各配置有一根,合計配置有三根。連結柱53之上半部係構成引導載置台8的導引機構11。
於連結柱53之上部,自外側連結有框體50。
於連結柱53之上下中間部,連結有第一板51。於圖6中,符號55係表示第一板連結片,該第一板連結片係自第一板51之外周端朝外側延伸而形成連結柱53的插通部(連結部)。
<電池室6>
如圖5所示,電池室6係具備有載置電池45的電池室底壁60、及連接於電池室底壁60的電池室側壁61。
電池室底壁60係形成為矩形板狀。電池室底壁60係固定於第一板51之上面。於電池室底壁60之上方空間,收納有電池45(參照圖10)與載置台8。電池室底壁60之外形係較電池45及載置台8的外形大。
電池室側壁61係自電池室底壁60之外周而朝上方豎立。
於電池室側壁61之外側,設置有自電池室底壁60之外 周朝上方延伸的凸緣部62(以下亦稱為「電池室凸緣62」)。如圖6所示,電池室凸緣62係遍及電池室底壁60之全周以同樣之高度所設置。
如圖8所示,於電池室6之前部,設置有將電池室底壁60與基台2連接的排放管65。排放管65係於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配管。於圖8中,符號66係表示排放連接部,該排放連接部係自電池室底壁60之前端而朝前方延伸且連接排放管65之上端。
<基板室7>
如圖5所示,基板室7係配置於電池室6之下方。於俯視下,基板室7係配置於較電池室底壁60之外周緣而更靠內側。換言之,於俯視下,基板室7之外形係較電池室底壁60之外形小。
基板室7係具備有:複數個基板71、72(以下亦稱為「控制基板71、72」),其等進行電池45(參照圖10)之充電控制;以及基板室底壁70,其收納複數個控制基板71、72。
複數個控制基板71、72係搭載於基板室底壁70之中央部的複數個第一控制基板71、及自基板室底壁70之外周朝上方豎立的複數個第二控制基板72。
複數個第一控制基板71係被複數個第二控制基板72所包圍。
複數個第二控制基板72係以使進行電池45之充電控制的控制電路朝向內側(基板室7中央)之方式進行配置。第二控制基板72係作為電池室6之側壁而發揮功能。第二控制基板72之外面係與外裝體3之內面對向。再者,於第二控制基板72之外面,亦可設置有散熱片或散熱器。
於俯視下,基板室底壁70係形成為較電池室底壁60小的矩形板狀。基板室底壁70係配置於第二板52之上方。基板室底壁70係經由於上下方向上延伸之柱狀的間隔件73而固定於第二板52之上面。再者,於基板室底壁70之下面,亦可設置有散熱片或散熱器。
<載置台8>
如圖5所示,載置台8係配置於電池開口39之內側。載置台8係可於上下方向移動。端子部9係於未將電池45載置於載置台8之狀態(以圖5之兩點鏈線所示之載置台8之位置)下,配置於載置台8之下方。於將電池45載置於載置台8之時,載置台8係藉由移動至下方而使電池45嵌合於端子部9。於圖5中,以實線表示載置台8移動至最下方的狀態。
於圖2之俯視下,載置台8係形成為矩形形狀。於俯視下,載置台8具有與電池45(參照圖9)之外形實質上相同之外形。於圖2之俯視下,載置台8係具有:前邊8a,其於左右方向上延伸;後邊8b,其形成為朝後方凸出的彎曲形狀;以及左右一對之左邊8c及右邊8d,其等於前後方向上延伸。
於載置台8,設置有在與端子部9對應之部位所開口的端子開口80、及連通於充電器1之內部的連通開口81。
端子開口80係配置於載置台8之後部。於圖2之俯視下,端子開口80係於左右方向上延伸。
連通開口81係配置於載置台8之前部(端子開口80之前方)。於圖2之俯視下,連通開口81係形成於左右方向上具有長邊的矩形形狀。
於載置台8之上面,設置有覆蓋連通開口81的蓋體85。蓋體85係可裝卸地安裝於載置台8。於圖2之俯視下,蓋體85係具備有:蓋體本體86,其形成較連通開口81(參照圖7)大的矩形形狀;以及左右一對之蓋體延伸片87,其等自蓋體本體86之左右外端而朝外側延伸。於圖2中,符號88係表示插通孔,該插通孔係插通有用以將蓋體延伸片87固定於載置台8的螺栓等之連結構件。於圖7中,表示自載置台8卸除了蓋體85的狀態。
於載置台8之四角,設置有朝下方凹陷的排水凹部82。於圖2之俯視下,排水凹部82係形成為圓形。排水凹部82係以越靠中心側則越位於下方之方式傾斜並凹陷。蓋體85前部之角部係與載置台8一起形成排水凹部82。於排水凹部82之中心,設置有於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貫通載置台8的排水孔83。
如圖7所示,於載置台8之下面,安裝有自下方支撐載置台8的載置台支撐體90。載置台支撐體90係具備有:前後一對之左右外側延伸部91,其等較載置台8之左右側部而朝左右外側延伸;第一下方延伸部92,其較載置台8之前部而朝下方延出;左右一對之第二下方延伸部93,其等較載置台8之左右側部而朝下方延伸;以及前下方延伸部94,其自第二下方延伸部93而朝前外側延伸。
如圖6所示,於載置台8之左右側部,設置有始終將載置台8朝上方賦能的載置台賦能構件95。載置台賦能構件95係於充電器1之左右側部左右一對而各設置有一個。於實施形態中,載置台賦能構件95係於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線圈彈簧。
載置台賦能構件95之上端係安裝於框體50之左右側部。載置台賦能構件95之下端係安裝於載置台支撐體90之前下方延伸部94之 下端。
載置台賦能構件95係使於將電池45(參照圖10)載置於載置台8之時移動至下方的載置台8朝上方移動。具體而言,載置台賦能構件95係於未將電池45載置於載置台8之時,使收納於電池室6的載置台8重回至電池45被載置於載置台8之前的位置。即,於自端子部9卸除電池45,將電池45取出至電池開口39之外側之時,載置台賦能構件95係使被收納於電池室6的載置台8返回至原來之位置。
於圖5中,以實線表示移動至最下方為止的載置台8,以兩點鏈線表示移動至下方之前(原來之位置)的載置台8。
<端子部9>
如圖5所示,端子部9係於未將電池45載置於載置台8的狀態下,相對於載置台8而配置於與載置有電池45之側之位置(上側之位置)為相反側的位置(下側之位置)。端子部9係固定於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端子支撐板96。端子支撐板96之左右兩端部係經由於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柱構件(未圖示)而被固定於電池室底壁60之上面。
在端子部9中較端子支撐板96之上面而更靠上側的部分係藉由嵌合於電池45之底部,而電性連接於設置在電池45之底部的電池側端子(未圖示)。
在端子部9中較端子支撐板96之下面更靠下側的部分係經由各種配線(未圖示)而電性連接於控制基板71、72等。
端子部9係配置於較電池室凸緣62之延伸端高的位置。換言之,端子部9之下端係配置於較電池室凸緣62之上端更靠上方。
如圖11所示,端子部9係配置於較當將電池45傾斜地插入至電池開口39之時朝向端子部9而最為突出之部分47(以下亦稱為「下方最大突出端47」)低的位置。
此處,電池45之下方最大突出端47係意指於將長方體狀之電池45傾斜地插入至電池開口39之時,電池開口39之中心軸線CL對長方體狀之電池45之角部進行二等分之位置的下端。即,電池45之下方最大突出端47係電池開口39之中心軸線CL成為電池45之角部之二等分線之時的下端。
<緩衝機構10>
緩衝機構10(參照圖6)係於將電池45(參照圖10)載置於載置台8之時,抑制電池45之向端子部9(參照圖5)的嵌合速度。此處,嵌合速度係意指端子部9嵌合於電池45之底部之時的速度。嵌合速度係嵌合時之電池45與端子部9的相對速度。於實施形態中,端子部9係相對於電池室底壁60而被固定於固定位置,故而嵌合速度係成為電池45之朝下方的移動速度(落下速度)。根據實施形態,與不具有緩衝機構10之構成相比,電池45向端子部9之嵌合速度變慢,故而可避免對端子部9產生衝擊。
於圖2之俯視下,緩衝機構10係於載置台8之對邊,以載置台8之中心位置P1為對稱中心以呈點對稱之方式配置有複數個。於實施形態中,緩衝機構10係於載置台8之左邊8c與右邊8d,以呈二次對稱(以左右軸線為對稱軸而進行線對稱)之方式各配置有兩個。於圖2之俯視下,兩個緩衝機構10係於載置台8之兩邊(左邊8c及右邊8d),以自前後方向外側而夾著導引機構11之方式進行配 置。
如圖6所示,緩衝機構10係具備有:活塞桿100,其於上下方向上延伸;筒狀之汽缸101,其滑動自如地收納活塞桿100;以及彈簧等之未圖示之賦能構件(以下亦稱為「復位彈簧」),其對活塞桿100朝上方進行賦能。例如,作為緩衝機構10,而使用量產品之阻尼器。
如圖7所示,活塞桿100之上端係被安裝於載置台支撐體90之左右外側延伸部91。汽缸101之下端係被固定於基台2。復位彈簧(未圖示)係抑制端子部9(參照圖5)嵌合於電池45之底部之時的衝擊力。
<導引機構11>
導引機構11(參照圖6)係於將電池45(參照圖10)載置於載置台8之時,引導載置台8。
於圖2之俯視下,導引機構11係以包圍電池45之重心位置P2(參照圖9)之方式配置有複數個。此處,電池45之重心位置係與電池45之中心位置在實質上相同之位置。於實施形態中,導引機構11係以形成包圍電池45之重心位置P2的三角形區域(於圖2之俯視下以形成為倒三角形的一點鏈線所包圍之區域)之方式配置有三個。
三個導引機構11係於載置台8之三邊各配置有一個。於實施形態中,三個導引機構11係於載置台8之前邊8a、左邊8c及右邊8d之各者分別配置有一個。
以下,將配置於載置台8之前邊8a的導引機構11亦稱為「前導引機構11」,將配置於載置台8之左邊8c的導引機構11亦稱 為「左導引機構11」,將配置於載置台8之右邊8d的導引機構11亦稱為「右導引機構11」。
前導引機構11係配置於載置台8之左右方向中心位置。
左導引機構11及右導引機構11係配置於較載置台8之前後方向中心位置而朝後方所偏移的位置。
如圖6所示,導引機構11係具備有滑塊110(參照圖7)、及滑動自如地支撐滑塊110的軌道111。
如圖7所示,滑塊110係被固定於載置台支撐體90之第一下方延伸部92及第二下方延伸部93。
如圖6所示,軌道111係被固定於連結柱53之上半部之內側部分。
<冷卻風扇28>
如圖12所示,冷卻風扇28係搭載於充電器1之左下部。冷卻風扇28係配置於基板室7之下方。於實施形態中,自充電器1之下面1a朝向上面1b,依序配置有冷卻風扇28、基板室7、電池室6。冷卻風扇28係安裝於基台本體20之左部。
於圖3之仰視下,冷卻風扇28之下部係於基台本體20之下方露出。如圖12所示,基台2之凹部23係形成有以可於與地面FL之間排出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排出口25(間隙)。排出口25係配置於相較導入口38而言接近於地面FL的位置。
例如,冷卻風扇28係軸流風扇。冷卻風扇28係自配置於遠離地面FL之位置的導入口38而導入冷卻風,且自配置於相較導入口38而言接近於地面FL之位置的排出口25而排出冷卻風。即,冷 卻風扇28係自充電器1之上部吸入冷卻風,且自充電器1之下部排出通過充電器1之內部的風。於圖12中,符號V1係表示冷卻風(風)所流動的方向。
<冷卻風扇28與第二控制基板72之位置關係>
圖13係包含有圖5之XIII-XIII截面之圖。於圖13中,省略了基板室底壁70等之圖示。
於圖13之俯視下,冷卻風扇28係配置於基台本體20之中央位置。於圖13之俯視下,三個第二控制基板72以使進行電池45之充電控制的控制電路朝向內側(基板室7中央)之方式進行配置。於第二控制基板72之內面,設置有複數個包含控制電路的控制晶片。
第二控制基板72之外面係與外裝體3之內面隔開間隔而對向。第二控制基板72之外面與外裝體3之內面之間之間隙15係作為冷卻風之通路而發揮功能。即,第二控制基板72之冷卻面係以朝向外裝體3之內面之方式進行配置。
於圖13之俯視下,三個第二控制基板72係以形成為使左方敞開之U字狀之方式進行配置。三個第二控制基板72係與外裝體3之前壁31、後壁32及右壁34各自之內面隔開間隔而對向。冷卻風扇28係被配置於被三個第二控制基板72所包圍的區域。
以下,將與外裝體3之前壁31對向的第二控制基板72亦稱為「前第二控制基板72」,將與外裝體3之後壁32對向的第二控制基板72亦稱為「後第二控制基板72」,將與外裝體3之右壁34對向的第二控制基板72亦稱為「右第二控制基板72」。
於圖13之俯視下,冷卻風扇28係配置於前第二控制基板72與後 第二控制基板72之間的中央位置。冷卻風扇28與右第二控制基板72之分離間隔係較冷卻風扇28與前第二控制基板72(或後第二控制基板72)之分離間隔大。
<LED基板130>
如圖9所示,於外殼本體40,亦可設置有LED基板130。LED基板130係配置於外殼本體40與導引機構11之上下方向間。LED基板130係形成為於左右方向上具有長邊的長方形板狀。於LED基板130,複數個LED元件131係於左右方向上隔開間隔而以呈直線狀地排列之方式所配置。LED基板130之左右端部係在避開導引機構11的位置,被安裝於外殼本體40。例如,LED基板130之左右端部係藉由自攻螺釘等之固定構件132而被固定於外殼本體40。於俯視下,導引機構11係配置於與LED基板130之左右中央部重疊的位置。於俯視下,導引機構11係位於較LED基板130之前端更靠後方。
外殼本體40中設置有LED基板130的部分(於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前邊部)係至少需要LED基板130之量的寬度(前後長度)。於實施形態中,利用LED基板130之量的寬度而配置導引機構11。具體而言,在外殼本體40中於設置有LED基板130之部分則配置有導引機構11,且於未設置有LED基板130之部分(於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後邊部)則未配置有導引機構11。藉此,可使未設置有LED基板130之部分的寬度儘可能變窄,可使充電器1之設置面積變小。
<作用>
以下,對實施形態之充電器1之作用進行說明。
於實施形態中,在未將電池45載置於載置台8的狀態(以下亦稱為「初始狀態」)下,載置台8係被配置於電池開口39之內側(參照圖5)。於初始狀態下,端子部9係被配置於載置台8之下方。於圖5中,以兩點鏈線表示位於初始狀態之位置的載置台8。
當於初始狀態下將電池45載置於載置台8之時,載置台8係與電池45一起移動至下方,且接近至電池室底壁60。於圖5中,以實線表示位於接近至電池室底壁60之位置的載置台8。
於實施形態中,左右一對之載置台賦能構件95(圖6中僅圖示出左載置台賦能構件95)係始終對載置台8朝上方進行賦能,故而載置台8係電池45一起對抗載置台賦能構件95之作用力而朝下方移動。
此外,於實施形態中,三個導引機構11(參照圖6)係於載置台8之三邊各配置有一個,故而可使載置台8與電池45一起平順地朝下方移動。隨著載置台8朝下方移動,端子部9係自端子開口80朝上方緩慢地突出。
於載置台8與電池45一起下降而接近至電池室底壁60的狀態(以下亦稱為「載置台下降狀態」)下,端子部9係通過端子開口80而嵌合於電池45之底部。
於實施形態中,兩個緩衝機構10(參照圖6)係於載置台8之兩邊以自前後方向外側夾著導引機構11之方式進行配置,故而可均衡地抑制於電池45向端子部9嵌合之時作用於端子部9的負荷。
當在載置台下降狀態下,自端子部9卸除電池45,將電池45取出至電池開口39之外側之時,載置台8係返回至原來之位置(初始狀態之位置)。
於實施形態中,左右一對之載置台賦能構件95(參照圖6)係始終 對載置台8朝上方進行賦能,故而可使未載置有電池45的載置台8平順地移動至原來的位置。
<冷卻風之流動>
以下,對實施形態之冷卻風扇28之作用進行說明。
於實施形態中,冷卻風扇28(參照圖12)係自充電器1之上部吸入冷卻風,且自充電器1之下部吐出通過充電器1之內部的風。
如圖12所示,當冷卻風扇28驅動時,外部大氣(空氣)作為冷卻風係自位於充電器1之上部的導入口38而被吸入至充電器1之內部。
於實施形態中,充電器1之上面1b之角部係形成為弧狀,故而即便於使複數個充電器1排列於設置面FL而鄰接的情形下,相鄰之兩個充電器1之上面1b之角部彼此亦不產生接觸(參照圖14)。即,如圖14所示,於相鄰之兩個充電器1之角部之間產生間隙16。因此,不易於充電器1之上面1b之角部而妨礙風之流動,可通過導入口38而將冷卻風平順地導入至充電器1之內部。
如圖12所示,當冷卻風通過導入口38而進入至充電器1之內部之時,冷卻風係通過電池室側壁61與外裝體3之內面之間的間隙、及第二控制基板72之外面與外裝體3之內面之間的間隙15(參照圖13)朝下方流過充電器1之內部。
於實施形態中,自充電器1之下面1a朝向上面1b,依序配置有冷卻風扇28、基板室7、電池室6,故而來自導入口38的冷卻風係依序流動至電池室6、基板室7。因此,通過基板室7而變暖之風流動至電池室6的可能性較低。
當冷卻風朝下方流過充電器1之內部之時,通過基板室7而變暖之風係自位於充電器1之下部的排出口25排出。
於實施形態中,基台2之凹部23係與地面FL之間形成有排出口25,故而可將通過充電器1之內部而變暖之風平順地排出至充電器1之外部。
如以上所作說明般,上述實施形態之充電器1係具備:冷卻風扇28,其配置於被使用於電動車輛的可攜式之電池45之充電器1之內部;第一面1a,其與設置有充電器1的設置面FL對向;以及第二面1b,其相較第一面1a而言遠離設置面FL;且第一面1a係較第二面1b小,於側視下,充電器1之側壁3係形成為沿著第一面1a的第一邊為較沿著第二面1b的第二邊短的梯形形狀。
根據該構成,由於具備有配置在充電器1之內部的冷卻風扇28,故而可藉由冷卻風扇28而將冷卻風送至充電器1之內部,因此可冷卻充電器1。此外,充電器1係具備有:第一面1a,其與設置有充電器1的設置面FL對向;以及第二面1b,其相較第一面1a而言遠離設置面FL;第一面1a係較第二面1b小,於側視下,充電器1之側壁3係形成為沿著第一面1a的第一邊為較沿著第二面1b的第二邊短的梯形形狀,因此發揮以下效果。例如,當於側視下充電器之側壁形成為矩形之時,在使複數個充電器排列於設置面而鄰接的情形下,相鄰之兩個充電器之側壁彼此產生接觸,故而熱容易滯留於相鄰之兩個充電器之間,冷卻性能降低的可能性很高。與此相對,根據該構成,於側視下充電器1之側壁3形成為梯形形狀,藉此即便於使複數個充電器1排列在設置面FL而鄰接的情形下,相鄰之兩個充電器1之側壁3彼此亦不會產生接觸(如圖15所示,因於相鄰之兩個 充電器1之側壁3之間產生有間隙17),故而熱不易滯留於相鄰之兩個充電器1之間,冷卻性能降低的可能性較低。此外,即便於將充電器1在設置面FL上排列複數個而鄰接的情形下,亦可抑制自相鄰之充電器1之所獲得的熱,利用於相鄰之兩個充電器1之側壁3之間所產生的間隙17而對充電器1進行冷卻。此外,充電器1之側壁3係形成為沿著第一面1a的第一邊為較沿著第二面1b的第二邊短的梯形形狀,藉此與第一邊形成為較第二邊長之梯形形狀的情形相比,可使充電器1之設置面積變小。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第一面1a的充電器1之下面1a係較作為第二面1b的充電器1之上面1b小,於側視下,側壁3係形成為沿著下面1a的下邊為較沿著上面1b的上邊短的梯形形狀,因此發揮以下效果。即便於使在上下方向上豎立的複數個充電器1排列於與水平面平行的設置面FL而鄰接的情形下,相鄰之兩個充電器1之側壁3彼此亦不會產生接觸,故而熱不易滯留於相鄰之兩個充電器1之間,冷卻性能降低的可能性較低。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進而具備有外殼構件4,該外殼構件4係形成有以可插入且可取出電池45之方式開口的開口部39,且自外側覆蓋側壁3,於側壁3與外殼構件4之間,設置有以可導入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導入口38,因此發揮以下效果。可不用於充電器1之側壁3設置冷卻風用之開口部,而利用充電器1之側壁3與外殼構件4之間的導入口38控制冷卻風之導入。即,無需對充電器1之側壁3施行特別之加工,而較佳。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進而具備有:電池室6,其載置電池45;以及基板室7,其收納有進行電池45之充電控制的基板71、 72;且自第一面1a朝向第二面1b,依序配置有冷卻風扇28、基板室7、電池室6,因此發揮以下效果。冷卻風扇28、基板室7及電池室6係以自第一面1a朝向第二面1b而重疊之方式進行配置,故而與冷卻風扇28、基板室7及電池室6為以沿著第一面1a之方式被配置的情形相比,可使充電器1之設置面積變小。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於相較第一面1a而言遠離設置面FL的位置,設置有以可導入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導入口38,於相較導入口38而言接近於設置面FL的位置,設置有以可排出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排出口25,因此發揮以下效果。存在於設置面FL的灰塵等之異物不易被吸入至充電器1之內部,故而可抑制冷卻風扇28之性能降低。此外,於自第一面1a朝向第二面1b,依序配置有冷卻風扇28、基板室7、電池室6的情形下,來自導入口38之冷卻風係依序流動至電池室6、基板室7,且自排出口25排出,故而通過基板室7而變暖之風流動至電池室6之可能性較低,可防止對電池室6的熱影響。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第二面1b之角部係形成為弧狀,因此發揮以下效果。即便於使複數個充電器1排列於設置面FL而鄰接的情形下,相鄰之兩個充電器1之第二面1b之角部彼此亦不會產生接觸(如圖14所示,因於相鄰之兩個充電器1之角部之間產生有間隙16),故而不易在角部妨礙風之流動,而冷卻性能提高。
<變形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將設置有充電器1的設置面設為室內之平坦之地面FL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充電器 1之設置面係可為室外之地面,亦可為相對於水平面而傾斜的傾斜面。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自載置台8之移動方向觀察,載置台8形成為矩形形狀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自載置台8之移動方向觀察,載置台8係可形成為矩形以外的多邊形形狀,亦可形成為圓形形狀或橢圓形形狀。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自載置台8之移動方向觀察,緩衝機構10係於載置台8之對邊,以載置台8之中心位置P1為對稱中心以呈點對稱之方式配置有複數個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自載置台8之移動方向觀察,緩衝機構10係亦可隨機地配置有複數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配置有複數個緩衝機構10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緩衝機構10亦可僅配置有一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自載置台8之移動方向觀察,導引機構11以包圍電池45之重心位置P2之方式配置有複數個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導引機構11亦可以不包圍電池45之重心位置P2之方式配置有複數個。或者,亦可配置兩個導引機構11,且以呈一直線狀排列之方式配置電池45之重心位置P2與兩個導引機構11。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配置有複數個導引機構11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導引機構11亦可僅配置有一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自載置台8之移動方向觀 察,緩衝機構10係於載置台8之兩邊,以夾著導引機構11之方式配置有複數個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緩衝機構10係亦可於載置台8之一邊或三邊以上之邊,以夾著導引機構11之方式配置有複數個。即,自載置台8之移動方向觀察,緩衝機構10係亦可於載置台8之至少一邊,以夾著導引機構11之方式配置有複數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將載置台8配置於開口部39之內側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載置台8係亦可配置於開口部39之外側。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將緩衝機構10及導引機構11以個別獨立之方式所設置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一體地設置緩衝機構10及導引機構11。例如,亦可為緩衝機構10係分別具有電池45之緩衝功能及載置台8之引導功能。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於側壁3與外殼構件4之間,設置有以可導入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導入口38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於側壁與外殼構件4之間,亦可設置有以可排出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排出口。
根據該構成,可不用於充電器1之側壁3設置冷卻風用之開口部,而利用充電器1之側壁3與外殼構件4之間的排出口(間隙部)控制冷卻風之排出。於該構成中,亦無需對充電器1之側壁3施行特別之加工,而較佳。
即,於側壁3與外殼構件4之間,亦可設置有以可導入或排出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間隙部38。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自充電器1之下面1a朝向上 面1b,依序配置有冷卻風扇28、基板室7、電池室6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為自充電器1之下面1a朝向上面1b,依序配置有冷卻風扇28、電池室6、基板室7。又,亦可為自充電器1之下面1a朝向上面1b,依序配置有電池室6、基板室7、冷卻風扇28。即,冷卻風扇28、基板室7、電池室6之配置順序亦可配合冷卻風扇28之規格(送風方向、輸出、形狀、尺寸等)、充電器1之規格(內部構造、形狀、尺寸等)而適當變更。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充電器1之上面1b之角部形成為弧狀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充電器1之上面1b之角部係亦可相對於相鄰之兩邊而傾斜。即,充電器1之上面1b之角部係亦可被倒角。又,充電器1之上面1b之角部係亦可形成為直角形狀。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於相較第一面1a而言遠離設置面FL的位置,設置有以可導入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導入口38,於相較導入口38而言接近於設置面FL的位置,設置有以可排出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排出口25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如圖16所示,於相較第一面1a而言遠離設置面FL的位置,設置有以可排出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排出口38,於相較排出口38而言接近於設置面FL的位置,設置有以可導入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導入口25。即,冷卻風扇28係亦可自充電器1之下部吸入冷卻風,自充電器1之上部排出通過充電器1之內部的風。於圖16中,符號L1係表示冷卻風(風)所流動的方向。
根據該構成,來自導入口25的冷卻風係依序流動至基板室7、電池室6,且自排出口38被排出,故而可使冷卻風直接接觸至基板 (圖5所示之第二控制基板72),而基板之冷卻效率提高。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冷卻風扇28與右第二控制基板72的分離間隔為較冷卻風扇28與前第二控制基板72(或後第二控制基板72)的分離間隔大之例(參照圖13)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
圖17係包含有相當於圖13之截面之圖。於圖17中,省略了基板室底壁70等之圖示。
例如,於圖17之俯視下,冷卻風扇28係亦可配置於前第二控制基板72之右部與後第二控制基板72之右部之間之中央位置。冷卻風扇28與右第二控制基板72的分離間隔係亦可較冷卻風扇28與前第二控制基板72(或後第二控制基板72)的分離間隔小。即,冷卻風扇28係亦可配置於相較圖13之位置而言接近於右第二控制基板72的位置。
根據該構成,與冷卻風扇28配置於圖13之位置的情形相比,可提高右第二控制基板72之冷卻效率。
例如,如圖18所示,於基板本體20之中央區域(在仰視下與冷卻風扇28重疊的區域),亦可設置有具有複數個開口271的導風構造270。於仰視下,各開口271係形成為以導風構造270之中心位置C1為同心的圓弧狀。於導風構造270之外周部,設置有冷卻風扇28固定用之複數個(在本變形例中為四個)凸座272。如圖19所示,各凸座272係自基板本體20朝下方突出。凸座272係具有防止自基板本體20之下方將開口271堵住的功能。於圖19中,符號273係表示用以將冷卻風扇28固定於凸座的螺栓(連結構件)。
於圖19之剖視下,於基板本體20,設置有將各開口271 劃分的錐形部274。於圖19之剖視下,錐形部274以越接近於導風構造270之中心位置C1(冷卻風扇28之中心軸線C1)則越位於上方之方式傾斜。藉此,可沿著錐形部274之傾斜而引導冷卻風(風)。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滑塊110被固定於載置台支撐體90之第一下方延伸部92及第二下方延伸部93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如圖20所示,包含有滑塊210的載置台周邊零件209係亦可一體成形。例如,載置台周邊零件209之形成材料係使用樹脂材料。於圖20中,符號210係表示滑塊,符號211係表示支撐活塞桿100之上端的桿上支撐部,符號212係表示形成為沿著載置台8(參照圖21)之外形之矩形框狀的框壁。
於本變形例中,載置台8(參照圖21)、滑塊210、桿上支撐部211及框壁212係以同一構件形成為一體。即,載置台8及載置台周邊零件209係以同一構件形成為一體。藉此,包含有載置台8周邊構造呈簡化,充電器之組裝變得容易。
於圖20中,符號220係表示自外殼本體40之四個角部而朝下方延伸的下方延伸壁。下方延伸壁220係配置於框壁212之內側。下方延伸壁220係作為經由框壁212引導載置台8之朝上下方向之移動的導引壁而發揮功能。於圖20中,以實線表示位於初始狀態之位置的載置台周邊零件209,以兩點鏈線表示位於接近至電池室底壁(基板室上壁250)之位置的載置台周邊零件209。
於圖21中,表示位於初始狀態之位置的載置台8(位於最上方之狀態)。於圖22中,表示載置台8移動至最下方的狀態。
然而,於在外殼本體40設置有下方延出壁220的情形下,當載置台8移動至下方時,載置台8與外殼構件4的上下方向間產生有間 隙。針對此,於本變形例中,將框體212之上下高度設定為堵住上述間隙的大小,藉此,即便載置台8移動至下方之情形時,亦可防止於載置台8與外殼構件4之間產生有間隙。因此,可防止於載置台8與外殼構件4之間等掉落有物體等的情況。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基板室7係具備有複數個控制基板71、72、及收納複數個控制基板71、72的基板室底壁70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如圖20所示,基板室7A係亦可具備有收納複數個控制基板(未圖示)的基板室上壁250、及自基板室上壁250之外周而朝下方延伸的凸緣壁251。即,本變形例之基板室7A係具有將實施形態之基板室7於上下方向上反轉的構成。例如,複數個控制基板(未圖示)係藉由灌注(potting)等而固定於基板室上壁250。於本變形例中,基板室上壁250係亦作為電池室底壁而發揮功能。
複數個控制基板(未圖示)係搭載於基板室上壁250之中央部的複數個第一控制基板、及自基板室上壁250之外周朝下方豎立的複數個第二控制基板。於本變形例中,第二控制基板之高度係較第一控制基板之高度低。冷卻風扇28係於俯視下,配置於與基板室上壁250之中央部重疊的位置。換言之,冷卻風扇28係配置於避開複數個第一控制基板的位置(俯視下與複數個第二控制基板重疊的位置)。即,冷卻風扇28係配置於基板之高度為較低的部分。藉此,可縮短充電器之整體的高度。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於上述跨坐型電動車輛包含有騎乘者跨乘於車體的所有車輛,不僅包含二輪機車(包含附原動機之二輪機車及速克達型車輛),亦包含三輪 (除包含有前一輪且後二輪的車輛之外,亦包含有前二輪且後一輪的車輛)之車輛。又,本發明不僅可適用於二輪機車,亦適用於汽車等之四輪車輛。
例如,充電器並不限於適用於二輪機車之移動電池之充電器,亦可適用於電動車輛以外之電氣設備的充電器。
而且,上述實施形態之構成係本發明之一例,可進行將實施形態之構成要素置換為周知之構成要素等而在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的各種變更。
1‧‧‧充電器
1a‧‧‧第一面(下面)
1b‧‧‧第二面(上面)
2‧‧‧基台(充電器底部)
3‧‧‧外裝體(側壁)
4‧‧‧外殼構件
20‧‧‧基台本體
21‧‧‧腳部
23‧‧‧凹部
31‧‧‧前壁
33‧‧‧左壁
34‧‧‧右壁
35‧‧‧凹部(梯形凹部)
38‧‧‧導入口、排出口(間隙部)
40‧‧‧外殼本體
41‧‧‧外殼側凸緣
FL‧‧‧設置面
LH‧‧‧左方
UP‧‧‧上方

Claims (6)

  1. 一種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其特徵在於,其具備有:冷卻風扇(28),其配置在被使用於電動車輛的可攜式之電池(45)之充電器(1)的內部;第一面(1a),其與設置有上述充電器(1)的設置面(FL)對向;以及第二面(1b),其相較上述第一面(1a)而言遠離上述設置面(FL);上述第一面(1a)係較上述第二面(1b)小,於側視下,上述充電器(1)之側壁(3)係形成為沿著上述第一面(1a)的第一邊較沿著上述第二面(1b)的第二邊為短的梯形形狀,上述充電器進一步具備有:電池室(6),其載置電池(45);以及基板室(7),其收納有進行上述電池(45)之充電控制的基板(71、72);自上述第一面(1a)朝向上述第二面(1b),依序配置有上述冷卻風扇(28)、上述基板室(7)及上述電池室(6),且上述基板室(7)與上述側壁(3)的距離,較上述電池室(6)與上述側壁(3)的距離為小。
  2. 如請求項1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其中,作為上述第一面(1a)的上述充電器(1)之下面(1a)係較作為上述第二面(1b)的上述充電器(1)之上面(1b)為小,於側視下,上述側壁(3)係形成為沿著上述下面(1a)的下邊為較沿著上述上面(1b)的上邊為短的梯形形狀。
  3. 如請求項1或2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其進而具備有:外殼構件(4),該外殼構件(4)係形成有以可插入且可取出電池(45) 之方式開口的開口部(39),且自外側覆蓋上述側壁(3),於上述側壁(3)與上述外殼構件(4)之間,設置有以可導入或排出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間隙部(38)。
  4. 如請求項1或2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其中,於相較上述第一面(1a)而言遠離上述設置面(FL)的位置,設置有以可導入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導入口(38),於相較上述導入口(38)而言接近於上述設置面(FL)的位置,設置有以可排出上述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排出口(25)。
  5. 如請求項1或2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其中,於相較上述第一面(1a)而言遠離上述設置面(FL)的位置,設置有以可排出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排出口(38),於相較上述排出口(38)而言接近於上述設置面FL的位置,設置有以可導入上述冷卻風之方式開口的導入口(25)。
  6. 如請求項1或2之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其中,上述第二面(1b)之角部係形成為弧狀。
TW108105161A 2018-03-12 2019-02-15 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 TWI7037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4466 2018-03-12
JP2018-044466 2018-03-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9847A TW201939847A (zh) 2019-10-01
TWI703791B true TWI703791B (zh) 2020-09-01

Family

ID=67908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5161A TWI703791B (zh) 2018-03-12 2019-02-15 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60674B2 (zh)
CN (1) CN111758203B (zh)
TW (1) TWI703791B (zh)
WO (1) WO20191762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4749B (zh) * 2022-03-03 2024-04-02 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器及电动车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25965A (zh) * 2015-11-09 2017-07-16 睿能創意公司 電池充電裝置、熱能傳遞系統及熱能傳遞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50785B2 (ja) * 1998-07-31 2009-04-08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
JP4319289B2 (ja) * 1999-05-25 2009-08-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交換装置
JP4422952B2 (ja) * 2002-08-16 2010-03-0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充電器構造
JP2004304881A (ja) * 2003-03-28 2004-10-28 Yuasa Corp 密閉型蓄電池用充電器
JP4484801B2 (ja) * 2005-09-29 2010-06-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充電器
US9225184B2 (en) * 2011-11-29 2015-12-29 Husqvarna Ab Power tool battery char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fluid collecting section for draining fluid entering through one or more air vents
JP6443663B2 (ja) * 2014-10-31 2018-12-26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
JP6679609B2 (ja) * 2015-10-28 2020-04-15 株式会社マキタ 充電器
CN105811509B (zh) * 2016-04-25 2018-05-25 深圳市捷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由其构成的笔记本电脑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25965A (zh) * 2015-11-09 2017-07-16 睿能創意公司 電池充電裝置、熱能傳遞系統及熱能傳遞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8203B (zh) 2024-05-14
CN111758203A (zh) 2020-10-09
JPWO2019176243A1 (ja) 2021-02-18
JP7060674B2 (ja) 2022-04-26
WO2019176243A1 (ja) 2019-09-19
TW201939847A (zh) 201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9942B (zh) 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
KR101879656B1 (ko) 차량용 무선충전 장치
JP6920880B2 (ja) 電動工具のバッテリパックを充電する充電器
TWI703791B (zh) 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
JP2021078353A (ja) 充電装置
WO2015015659A1 (ja) 充電装置
TWI711201B (zh) 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
KR20160094207A (ko) 배터리 팩
CN112636432A (zh)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装置控制方法以及充电系统
JP7064998B2 (ja) 設置型電力変換装置
WO2020175010A1 (ja) 充電装置
CN112874675B (zh) 跨乘型车辆
CN213990235U (zh) 一种充电装置以及充电系统
TWI752300B (zh) 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
JP2022106524A (ja) 電気車両用充電装置
CN211414005U (zh) 一种保护逆变焊机内部机芯的防护结构
KR102418214B1 (ko) 이륜차용 휴대단말기의 충전기 공냉구조
CN216851328U (zh) 一种带有防爆结构的移动电源
WO2024111509A1 (ja) 充電器
CN219843027U (zh) 风冷散热支架、电源装置和清洁机器人
CN218334936U (zh) 一种配电柜通风结构
KR102596569B1 (ko) 고전압 배터리 모듈
CN113014713A (zh)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水冷外挂手柄
CN114614576A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JP2024020134A (ja) 無線充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