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3017B - 衝擊扳手 - Google Patents

衝擊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3017B
TWI703017B TW108128963A TW108128963A TWI703017B TW I703017 B TWI703017 B TW I703017B TW 108128963 A TW108128963 A TW 108128963A TW 108128963 A TW108128963 A TW 108128963A TW I703017 B TWI703017 B TW I7030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impact
abutment surface
shield
abut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8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6456A (zh
Inventor
鄧正宜
王英堂
Original Assignee
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28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3017B/zh
Priority to US16/933,536 priority patent/US1147890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3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301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06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645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 B25B21/02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with means for imparting impact to screwdriver blade or nut sock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一種衝擊扳手包括有一前殼體及一馬達,該前殼體內部設置一傳動機構與一衝擊機構,該馬達透過該傳動機構改變力的傳輸方向以驅使該衝擊機構之一作用件旋轉,該作用件之部分凸露於該前殼體外;該前殼體包括有可分離結合之一殼座及一殼罩,該殼座與殼罩間可拆離的設計具有便於使用者進行衝擊扳手之內部保養之功效。

Description

衝擊扳手
本發明係與衝擊扳手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可拆卸外殼而便於檢修的衝擊扳手。
已知於現代工業應用中,為了要旋緊或鬆開緊固件(如螺絲、螺帽等)時,除了使用一般的螺絲起子或扳手來實現外,現今使用者大多會選擇使用衝擊工具(或稱動力工具)來提高工作效率,所述衝擊工具可以提供高扭力以及高衝擊力,以有效且快速地將緊固件鎖緊或旋鬆,從而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但如此,為解決衝擊工具無法適用於狹窄空間的問題,業者開發出一種衝擊工具,其通常包括一馬達、一傳動裝置及一衝擊裝置,該馬達之輸出軸連接該連動裝置,該衝擊機構之作用件藉由該傳動裝置之傳動將由馬達提供的扭矩轉換成強力旋轉衝擊,其中傳動裝置通常包含有複數個傳動齒輪(例如傘狀齒輪組),該馬達輸出軸之輸出透過該傳動裝置之傳動,使得該衝擊機構之作用件軸線與該馬達之輸出軸的軸線間形成直角,以解決衝擊工具無法適用於狹窄空間的問題。
而衝擊工具經長期使用,內部容易累積灰塵,造成齒輪或軸承間的磨損加劇,為保障其旋轉精度,衝擊工具於使用一段期間後需進行內部清潔及加油潤滑等保養工作,然而,目前衝擊工具之拆裝不易並不利於內部保養工作的進行。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衝擊扳手,具有可拆卸的外殼,利於拆裝便於進行衝擊扳手之內部保養。
緣以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衝擊扳手包括有一前殼體及一馬達,該前殼體內部設置一傳動機構與一衝擊機構,該馬達透過該傳動機構改變力的傳輸方向以驅使該衝擊機構之一作用件旋轉,該作用件之部分凸露於該前殼體外;該前殼體包括有可分離結合之一殼座及一殼罩,其中該殼座具有鄰接之一第一接合面與一第一抵靠面,該第一接合面與該第一抵靠面不位於同一水平面上,且該第一接合面與該第一抵靠面非為垂直設置;該殼罩具有一第二接合面與一第二抵靠面,該第二接合面密貼該第一接合面,該第二抵靠面密貼該第一抵靠面,該殼罩具有一穿孔,該作用件之部分穿過該穿孔。
本發明另提供的一種衝擊扳手包括一前殼體及一馬達,該前殼體內部設置一傳動機構與一衝擊機構,該馬達透過該傳動機構改變力的傳輸方向以驅使該衝擊機構之一作用件旋轉,該作用件之部分凸露於該前殼體外;該前殼體包括有一殼座、一第一遮罩及一第二遮罩,且該殼座、第一遮罩及第二遮罩圍設構成一容置空間,該第一遮罩具有一穿孔,該作用件之部分穿過該穿孔,當該第二遮罩移除時,暴露出該前殼體的一開口,且該開口與該容置空間相通。
本發明提供的衝擊扳手之效果在於,該衝擊扳手包含有可分離結合之殼座及殼罩,便於進行衝擊扳手之內部保養,而本發明另提供的衝擊扳手之該第一遮罩及該第二遮罩以可分離的方式結合於該殼座,同樣具有便於進行衝擊扳手之內部保養之功效。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茲舉數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請參圖1至圖5所示,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衝擊扳手1,包含一前殼體10、一後殼體20、一傳動機構30、一衝擊機構40及一馬達(圖未示),該前殼體10內部設置有該傳動機構30與該衝擊機構40,該後殼體20內部之容置空間則設置有該馬達。實務上,該後殼體20內部之容置空間還可容納如控制電路板、電池、變電器、開關組件、天線、接收器等元件,除此之外,該後殼體20上還可設置有啟動開關、反向開關等操作介面,用以啟動該衝擊扳手1運轉,或是改變該衝擊扳手1的旋轉方向,但不以此為限。其中該傳動機構30包含有減速齒輪組、傘齒輪組32等齒輪組件,該些齒輪組件係受該馬達的輸出軸驅動以驅動該衝擊機構40作動,該馬達的輸出軸係以一第一軸線L1為中心旋轉,該衝擊機構40具有一作用件42,該作用件42為桿狀且一端自該前殼體10的穿孔101伸出,該作用件42伸出穿孔101的一端呈多邊型,該作用件42係以一第二軸線L2為中心旋轉,於本實施例當中,係將第二軸線L2設計成與第一軸線L1相垂直,但於其他應用上,並不以垂直為限,亦可採取其他角度之設計。前述作用件42可對接工具,其中,該工具可以是套筒、電鑽頭或起子頭。
該前殼體10包括有一殼座12及一殼罩14,該殼罩14是以可分離的方式結合於該殼座12,該殼罩14具有該穿孔101,該作用件42之部分穿過該穿孔101。該殼座12內設置傳動機構30及衝擊機構40,當該殼罩14拆離該殼座12時,該傳動機構30及該衝擊機構40的部分顯露於外部,以便於針對設置於前殼體10內部之傳動機構30或衝擊機構40進行如添加潤滑油或是清潔等保養。本實施例之殼座12具有一第一容置槽121,該殼罩14具有一第二容置槽141,該傳動機構30與該衝擊機構40之一側容置於該第一容置槽121,該傳動機構30與該衝擊機構40之另一側容置於該第二容置槽141,其中該傳動機構30之兩側分別藉由一軸承50抵接於該第一容置槽121與該第二容置槽141,該衝擊機構40之一側藉由一軸承50抵靠於該第一容置槽121,另一側則透過一襯片52抵靠於該第二容置槽141,並藉由如螺栓等緊固件54將殼罩14與殼座12相鎖附固定,如此一來,該傳動機構30與該衝擊機構可穩固的安裝於該殼座12及該殼罩14共同形成之內部容置空間中。
該殼座12具有鄰接的一第一接合面122與一第一抵靠面123,該第一接合面122與該第一抵靠面123不位於同一水平面上,且該第一接合面122與該第一抵靠面123非為垂直設置。該殼罩14具有一第二接合面142與一第二抵靠面143,當該殼座12及該殼罩14結合時,該第二接合面142密貼該第一接合面122,該第二抵靠面143密貼該第一抵靠面123,請參照圖5,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接合面122與該第二接合面142皆為平面,而該第一抵靠面123為凹弧面,該第二抵靠面143對應的設置為凸弧面,其中,該殼罩14具有二凸出件144,該些凸出件144設置於該第二抵靠面143上,該殼座12之該第一抵靠面123具有對應該些凸出件144設置的二凹槽124,藉此,當該第二抵靠面143密貼該第一抵靠面123時,該些凸出件144與該些凹槽124接合,其具有快速安裝定位,以及增加該殼罩14與該殼座12的組裝便利性之功效,再者,當緊固件54穿過該殼罩14上之凸出件144該與殼座12上之凹槽124相鎖附固定時,因為該第一接合面與該第一抵靠面及該第二接合面與該第二抵靠面不位於同一水平面上,且該第一接合面122與該第一抵靠面123非為垂直設置之設計,該第一抵靠面123及該第二抵靠面143藉由緊固件54作用於該第一抵靠面123及該第二抵靠面143上之垂直分力而更加緊密結合,其具有增加該殼罩14與該殼座12之結合的密合度以及改善入塵的功效。
實務上,第一抵靠面123與第二抵靠面143也可以是如圖6所示之平面,或是如圖7所示之第一抵靠面123為凸弧面,第二抵靠面143對應的設置為凹弧面之設置,一樣具有前述之功效,而不以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該第一抵靠面123為凹弧面及該第二抵靠面143為凸弧面為限。
請再配合參圖8至圖9所示,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衝擊扳手2,其具有與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衝擊扳手1大致相同之結構,於此不再贅述,不同的是,該殼罩60是由第一遮罩60a及第二遮罩60b所組成,且該殼座12、第一遮罩60a及第二遮罩60b圍設構成一容置空間,當該第二遮罩60b移除時,暴露出該前殼體10的一開口102,且該開口102與該容置空間相通,該第一遮罩60a具有該穿孔101,該作用件42之部分穿過該穿孔101,該第二遮罩60b並鄰該第一遮罩60a且與該第一遮罩60a位於該殼座12的同一側,其中該第一遮罩60a及該第二遮罩60b是以可分離的方式結合於該殼座12上,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遮罩60a及該第二遮罩60b是藉由如螺栓等緊固件54與該殼座12相鎖附固定。
該殼座12具有該第一容置槽121,該第一遮罩60a具有該第二容置槽141,藉此,該傳動機構30與該衝擊機構40可穩固的安裝於該容置空間中,且,當該第二遮罩60b如圖9所示拆離該殼座12時,使用者可在不破壞該傳動機構30與該衝擊機構40的組成結構下,透過該開口102對該衝擊工具2之內部進行如注入潤滑油的保養,其具有不須耗費時間於保養後將該傳動機構30與該衝擊機構40重新定位之功效,進而提升保養的效率,再者,使用者也可視其需要將第一遮罩60a與第二遮罩60b同時拆離該殼座,以便進行傳動機構30或衝擊機構40之拆裝或是維修。
值得一提的是,該第一遮罩60a於接近該開口102處具有一延伸部146,該第二遮罩60b於面向該容置空間之一側具有與該延伸部146對應之一卡槽147,該第一遮罩60a及該第二遮罩60b結合於該殼座12時,該卡槽147結合於該延伸部146,其具有避免灰塵由該第一遮罩60a與第二遮罩60b間之間隙進入該衝擊工具2內部之功效,較佳者,該卡槽147與該延伸部146之接合面是以弧面設計。
該第一接合面122、該第一抵靠面123、該第二接合面142及該第二抵靠面143間之設置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設置相同,於此不再贅述,不同的是,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遮罩60a具有該第二接合面142,該第二遮罩60b具有該第二抵靠面143,且該第二遮罩60b具有上述之凸出件144,該些凸出件144設置於該第二抵靠面143上,該殼座12之該第一抵靠面123具有對應該些凸出件144設置的二凹槽124,藉此,當該第二遮罩60b之該第二抵靠面143密貼該殼座12之第一抵靠面123時,透過該些凸出件144與該些凹槽124之凹凸配合,具有快速安裝定位,以及增加該第二遮罩60b與該殼座12的組裝便利性之功效。
另外,於本實施例中,該殼座12之該第一抵靠面123為凹弧面,該第二遮罩60b之該第二抵靠面143對應的設置為凸弧面,且因為該第一接合面122與該第一抵靠面123及該第二接合面142與該第二抵靠面143不位於同一水平面上之設計,且該第一接合面122與該第一抵靠面123非為垂直設置之設計,該第一抵靠面123及該第二抵靠面143藉由緊固件54作用於該第一抵靠面123及該第二抵靠面143上之垂直分力而更加緊密結合,具有增加該第二遮罩60b與該殼座12之結合的密合度以及改善入塵的功效。實務上,第一抵靠面123與第二抵靠面143也可以為如前述為平面,或是第一抵靠面123為凸弧面,第二抵靠面143對應的設置為凹弧面之設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發明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本發明] 1:衝擊扳手 10:前殼體 101:穿孔 102:開口 12:殼座 121:第一容置槽 122:第一接合面 123:第一抵靠面 124:凹槽 14:殼罩 14a:第一遮罩 14b:第二遮罩 141:第二容置槽 142:第二接合面 143:第二抵靠面 144:凸出件 146:延伸部 147:卡槽 20:後殼體 30:傳動機構 32:傘齒輪組 40:衝擊機構 42:作用件 50:軸承 52:襯片 54:緊固件 L1:第一軸線 L2:第二軸線 2:衝擊扳手 60:殼罩 60a:第一遮罩 60b:第二遮罩
圖1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衝擊扳手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上述較佳實施例之衝擊扳手的側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上述較佳實施例之衝擊扳手的部分構件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上述較佳實施例之衝擊扳手的部分構件剖視圖。 圖5為本發明上述較佳實施例之衝擊扳手的部分構件側視圖。 圖6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衝擊扳手的部分構件側視圖。 圖7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衝擊扳手的部分構件側視圖。 圖8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衝擊扳手的部分構件分解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上述較佳實施例之衝擊扳手的部分構件分解示意圖。
1:衝擊扳手
10:前殼體
20:後殼體
42:作用件

Claims (13)

  1. 一種衝擊扳手,包含一前殼體及一馬達,該前殼體內部設置一傳動機構與一衝擊機構,該馬達透過該傳動機構改變力的傳輸方向以驅使該衝擊機構之一作用件旋轉,該作用件之部分凸露於該前殼體外;其特徵在於:該前殼體包括有可分離結合之一殼座及一殼罩,其中該殼座具有鄰接之一第一接合面與一第一抵靠面,該第一接合面與該第一抵靠面不位於同一水平面上,且該第一接合面與該第一抵靠面非為垂直設置;該殼罩具有一第二接合面與一第二抵靠面,該第二接合面密貼該第一接合面,該第二抵靠面密貼該第一抵靠面,該殼罩具有一穿孔,該作用件之部分穿過該穿孔;其中該第一抵靠面與該第二抵靠面為弧面。
  2. 一種衝擊扳手,包含一前殼體及一馬達,該前殼體內部設置一傳動機構與一衝擊機構,該馬達透過該傳動機構改變力的傳輸方向以驅使該衝擊機構之一作用件旋轉,該作用件之部分凸露於該前殼體外;其特徵在於:該前殼體包括有可分離結合之一殼座及一殼罩,其中該殼座具有鄰接之一第一接合面與一第一抵靠面,該第一接合面與該第一抵靠面不位於同一水平面上,且該第一接合面與該第一抵靠面非為垂直設置;該殼罩具有一第二接合面與一第二抵靠面,該第二接合面密貼該第一接合面,該第二抵靠面密貼該第一抵靠面,該殼罩具有一穿孔,該作用件之部分穿過該穿孔; 其中該殼罩具有二凸出件,該些凸出件設置於該第二抵靠面上,該殼座之該第一抵靠面具有對應該些凸出件設置的二凹槽,該第二抵靠面密貼該第一抵靠面時,該些凸出件與該些凹槽接合。
  3. 一種衝擊扳手,包含一前殼體及一馬達,該前殼體內部設置一傳動機構與一衝擊機構,該馬達透過該傳動機構改變力的傳輸方向以驅使該衝擊機構之一作用件旋轉,該作用件之部分凸露於該前殼體外;其特徵在於:該前殼體包括有可分離結合之一殼座及一殼罩,其中該殼座具有鄰接之一第一接合面與一第一抵靠面,該第一接合面與該第一抵靠面不位於同一水平面上,且該第一接合面與該第一抵靠面非為垂直設置;該殼罩具有一第二接合面與一第二抵靠面,該第二接合面密貼該第一接合面,該第二抵靠面密貼該第一抵靠面,該殼罩具有一穿孔,該作用件之部分穿過該穿孔;其中該第一抵靠面與該第二抵靠面為平面;其中該殼罩具有二凸出件,該些凸出件設置於該第二抵靠面上,該殼座之該第一抵靠面具有對應該些凸出件設置的二凹槽,該第二抵靠面密貼該第一抵靠面時,該些凸出件與該些凹槽接合。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衝擊扳手,其中該殼罩具有二凸出件,該些凸出件設置於該第二抵靠面上,該殼座之該第一抵靠面具有對應該些凸出件設置的二凹槽,該第二抵靠面密貼該第一抵靠面時,該些凸出件與該些凹槽接合。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衝擊扳手,其中該殼座具有一第一容置槽,該殼罩具有一第二容置槽,該傳動機構與該衝擊機構之 一側容置於該第一容置槽,該傳動機構與該衝擊機構之另一側容置於該第二容置槽。
  6. 一種衝擊扳手,包含一前殼體及一馬達,該前殼體內部設置一傳動機構與一衝擊機構,該馬達透過該傳動機構改變力的傳輸方向以驅使該衝擊機構之一作用件旋轉,該作用件之部分凸露於該前殼體外;其特徵在於:該前殼體包括有一殼座、一第一遮罩及一第二遮罩,且該殼座、第一遮罩及第二遮罩圍設構成一容置空間,該第一遮罩具有一穿孔,該作用件之部分穿過該穿孔,當該第二遮罩移除時,暴露出該前殼體的一開口,且該開口與該容置空間相通。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衝擊扳手,其中該第二遮罩並鄰該第一遮罩設置且與該第一遮罩位於該殼座的同一側。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衝擊扳手,其中該第一遮罩於接近該開口處具有一延伸部,該第二遮罩於面向該容置空間之一側具有與該延伸部對應之一卡槽,該第一遮罩及該第二遮罩結合於該殼座時,該卡槽結合於該延伸部。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衝擊扳手,其中該殼座具有鄰接之一第一接合面與一第一抵靠面,該第一接合面與該第一抵靠面不位於同一水平面上,且該第一接合面與該第一抵靠面非為垂直設置;該第一遮罩具有一第二接合面,該第二遮罩具有一第二抵靠面,該第二接合面密貼該第一接合面,該第二抵靠面密貼該第一抵靠面。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衝擊扳手,其中該第一抵靠面與該第二抵靠面為弧面。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衝擊扳手,其中該第一抵靠面與該第二抵靠面為平面。
  12. 如請求項9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衝擊扳手,其中該第二遮罩具有二凸出件,該些凸出件設置於該第二抵靠面上,該殼座之該第一抵靠面具有對應該些凸出件設置的二凹槽,該第二抵靠面密貼該第一抵靠面時,各該凸出件與該些凹槽接合。
  13. 如請求項9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衝擊扳手,其中該殼座具有一第一容置槽,該第一遮罩具有一第二容置槽,該衝擊機構之一側容置於該第一容置槽,另一側容置於該第二容置槽,該傳動機構之一側容置於該第一容置槽,另一側容置於該第二容置槽。
TW108128963A 2019-08-14 2019-08-14 衝擊扳手 TWI7030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8963A TWI703017B (zh) 2019-08-14 2019-08-14 衝擊扳手
US16/933,536 US11478908B2 (en) 2019-08-14 2020-07-20 Impact wrenc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8963A TWI703017B (zh) 2019-08-14 2019-08-14 衝擊扳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3017B true TWI703017B (zh) 2020-09-01
TW202106456A TW202106456A (zh) 2021-02-16

Family

ID=73644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8963A TWI703017B (zh) 2019-08-14 2019-08-14 衝擊扳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8908B2 (zh)
TW (1) TWI70301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2468A (en) * 1998-04-20 2000-07-04 Snap-On Tools Company Interchangeable grips for power hand tools
TW577789B (en) * 2002-02-22 2004-03-01 Hitachi Koki Kk Electric power tool
TWM406497U (en) * 2011-01-31 2011-07-01 Wei-Ning Xie Multi-dimensional sensing digital torque wrench
US9550284B2 (en) * 2011-02-23 2017-01-24 Ingersoll-Rand Company Angle impact tool
WO2017110229A1 (ja) * 2015-12-21 2017-06-29 株式会社マキタ 回転工具
TWI626125B (zh) * 2017-03-30 2018-06-11 Mobiletron Electronics Co Ltd Impact tool
TWI657898B (zh) * 2018-05-21 2019-05-01 朝程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套筒扳手
TWM579083U (zh) * 2019-03-06 2019-06-11 龍崴股份有限公司 Electric pneumatic adjustable torque wren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74475A (en) * 1989-07-19 1990-12-04 Skil Corporation Cordless powered ratchet wrench
TWM265180U (en) 2004-08-27 2005-05-21 Rexon Ind Corp Ltd Improved motor cas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 tool
DE102008041720B4 (de) 2008-08-29 2020-02-06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Bürstenmotor
US9592600B2 (en) 2011-02-23 2017-03-14 Ingersoll-Rand Company Angle impact tools
EP2933061A3 (en) 2014-04-11 2015-12-09 Ingersoll-Rand Company Angle impact tools
CN108687708B (zh) 2017-04-07 2021-05-07 车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冲击工具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2468A (en) * 1998-04-20 2000-07-04 Snap-On Tools Company Interchangeable grips for power hand tools
TW577789B (en) * 2002-02-22 2004-03-01 Hitachi Koki Kk Electric power tool
TWM406497U (en) * 2011-01-31 2011-07-01 Wei-Ning Xie Multi-dimensional sensing digital torque wrench
US9550284B2 (en) * 2011-02-23 2017-01-24 Ingersoll-Rand Company Angle impact tool
WO2017110229A1 (ja) * 2015-12-21 2017-06-29 株式会社マキタ 回転工具
TWI626125B (zh) * 2017-03-30 2018-06-11 Mobiletron Electronics Co Ltd Impact tool
TWI657898B (zh) * 2018-05-21 2019-05-01 朝程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套筒扳手
TWM579083U (zh) * 2019-03-06 2019-06-11 龍崴股份有限公司 Electric pneumatic adjustable torque wren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6456A (zh) 2021-02-16
US20210046620A1 (en) 2021-02-18
US11478908B2 (en)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43298B2 (ja) 打撃工具
US7077736B2 (en) Angle attachment for power tool
US20130032007A1 (en) Wrench
TW201505777A (zh) 電動手工具裝置及組裝方法
US9227313B2 (en)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mechanism
TWI703017B (zh) 衝擊扳手
JP7185144B2 (ja) 回転式締結装置
US20070125203A1 (en) Worm, worm gear wrench
JP2017087413A (ja) 高速回転レンチの軸心固定装置及びこれを適用した高速回転レンチ
JP6416664B2 (ja) 回転打撃工具
JP4205218B2 (ja) 中空ドリル工具の駆動装置
CN108687708B (zh) 冲击工具
JP2013039652A (ja) 電動工具
CN112388557A (zh) 冲击扳手
JP4739909B2 (ja) 作業工具
US8793852B2 (en) Shaft alignment hand tool
JP6615298B2 (ja) 動力工具
JP6581725B2 (ja) 動力工具
TWI626125B (zh) Impact tool
JP4438942B2 (ja) インパクト工具
JP2006255866A (ja) 作業工具
TWI819736B (zh) 手工具
JP2010000565A (ja) ねじ締め機
JP7229780B2 (ja) インパクト工具
JP5197184B2 (ja) 回転軸の位置決め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