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9956B - 家電機器 - Google Patents

家電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9956B
TWI699956B TW107112727A TW107112727A TWI699956B TW I699956 B TWI699956 B TW I699956B TW 107112727 A TW107112727 A TW 107112727A TW 107112727 A TW107112727 A TW 107112727A TW I699956 B TWI699956 B TW I6999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unit
interface control
power supply
swit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2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9540A (zh
Inventor
藤城直
壁田知宜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三菱電機家園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三菱電機家園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9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9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9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995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電源電路部15係接受經由電源插頭101所輸入之交流電力並產生內部電源。介面控制部30係與操作部32連接,接受內部電源而動作。介面控制部30係根據操作部32所受理之操作向致動器驅動部17供給動作命令。電源偵測部18係偵測是否向電源電路部15輸入交流電力。如在步驟S110所示,第一微電腦30a係在步驟S101電源偵測部18偵測到未輸入交流電力時,即使藉第一平滑電容器C1之殘留電荷從電源電路部15向介面控制部30供給內部電源,亦執行預定之「停止處理」。

Description

家電機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家電機器。
以往,例如如在日本特開2006-246666號公報之揭示所示,已知在插座斷路時在短時間將殘留電壓放電的空調機器。在此空調機器,為了安全目的,在插座被拔掉時進行電容器之殘留電壓的放電。
【先行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246666號公報
空調機器及除濕機等之家電機器包括電源電路、致動器、致動器驅動部以及顯示操作裝置。電源電路係與電源插頭連接並產生電源。致動器係實現空調及除濕等之所要的功能。致動器驅動部包括驅動電路。顯示操作裝置係負責機器之操作及顯示。
在電源電路與驅動電路之至少一方,常含有平滑電容器。在電源插頭被拔掉而交流電力之供電停止的情況,平滑電容器係具有殘留電荷。由於近年來之低耗電力化的影響, 即使電源插頭被拔掉亦可能發生因平滑電容器的殘留電壓而顯示操作裝置之電源繼續輸入的不良期間。
平滑電容器之殘留電壓係無法補充足以使致動器進行平常運轉時的驅動之大的電力。在此不良期間,儘管顯示操作裝置動作,即使操作被輸入顯示操作裝置,亦未實現所要之致動器動作。此不良期間係暫時性者,只要平滑電容器之殘留電荷減少就消除,成為與平常之電源關掉相同的狀態。因此,將此不良期間當作發生例如機器故障等之異常來處理係不佳。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之課題所開發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家電機器,該家電機器係可改善成可抑制在交流電力之供電停止時將不必要的機器動作當作異常來處理。
本發明之家電機器,係包括:電源電路部,係接受交流電力並產生內部電源;介面控制部,係與操作部連接,接受該內部電源而動作,並根據該操作部所受理之操作向致動器驅動部供給動作命令;以及電源偵測部,係偵測是否向該電源電路部輸入該交流電力;該電源偵測部偵測到未輸入該交流電力時,即使被供給來自該電源電路部之該內部電源亦使該介面控制部執行預定之停止處理。
在交流電力之供電停止的情況,即使藉電源電路部內之電容器的殘留電荷,介面控制部繼續接受電力供給,亦可使介面控制部執行停止處理。藉此,可抑制在交流電力之供電停止時將不必要的機器動作當作異常來處理。
1‧‧‧中央框體
2‧‧‧前方框體
3‧‧‧後方框體
4‧‧‧排出口
5‧‧‧送風機
6‧‧‧除濕裝置
6a‧‧‧壓縮機
6b‧‧‧凝結器
6c‧‧‧降壓裝置
6d‧‧‧蒸發器
7‧‧‧顯示操作裝置
7a‧‧‧主電源開關
8‧‧‧儲水槽
9‧‧‧吸入口
10‧‧‧控制裝置
11‧‧‧排出口百葉窗驅動馬達
12‧‧‧感測器
13‧‧‧交流電源
15‧‧‧電源電路部
16‧‧‧電源部開關
17‧‧‧致動器驅動部
17a‧‧‧驅動電路
17b‧‧‧第二微電腦
18‧‧‧電源偵測部
19‧‧‧電源同步偵測部
20‧‧‧偵測部開關
30‧‧‧介面控制部
30a‧‧‧第一微電腦
31‧‧‧顯示部
32‧‧‧操作部
32a‧‧‧運轉開關
41‧‧‧配線(信號配線)
42‧‧‧配線(電源配線)
43‧‧‧配線(控制配線)
44‧‧‧配線(通訊配線)
45‧‧‧配線(同步信號配線)
50‧‧‧專用硬體
51‧‧‧處理器
52‧‧‧記憶體
100‧‧‧家電機器
101‧‧‧電源插頭
141‧‧‧第一電阻(第三電阻)
142‧‧‧二極體
143‧‧‧光電耦合器
144‧‧‧第二電阻
C1‧‧‧第一平滑電容器
C2‧‧‧第二平滑電容器
第1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家電機器的剖面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家電機器的分解立體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家電機器的電路方塊圖。
第4圖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家電機器之動作的流程圖。
第5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家電機器之電源同步偵測部的電路圖。
第6圖係介面控制部之硬體構成圖的例子。
第1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家電機器的剖面圖。第2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家電機器的分解立體圖。
實施形態之家電機器100係除濕機,具體而言,係可移動式變頻驅動壓縮機型式的除濕機。第1圖之紙面左側係當作是家電機器100的「前方」,第1圖之紙面右側係當作是家電機器100的「後方」。家電機器100的框體係由中央框體1、前方框體2以及後方框體3所構成。中央框體1係被設置於家電機器100的中央部。中央框體1係可自立。前方框體2係在中央框體1的前方側被設置成對中央框體1拆裝自如。 後方框體3係在中央框體1的後方側被設置成對中央框體1拆裝自如。
排出口4係被形成於中央框體1的上部。送風機5係在中央框體1的前後方向被設置於中央框體1的中央部。例如,送風機5包括送風風扇與馬達。送風機5的轉軸係在中央框體1的中央部與家電機器100之前後方向軸平行。送風機5的轉軸係朝向水平方向。除濕裝置6係被設置於中央框體1的後方側。除濕裝置6包括壓縮機6a、凝結器6b、降壓裝置6c以及蒸發器6d。雖在第1圖及第2圖未圖示,濕度檢測用之感測器12(參照第3圖)被設置於在中央框體1的下部之中央框體1之一側的側面。
前方框體2包括顯示操作裝置7與儲水槽8。顯示操作裝置7係被設置於前方框體2的上部。雖在第1圖及第2圖未圖示,顯示操作裝置7包括操作部32(參照第3圖)及顯示部31(參照第3圖)。儲水槽8係被設置於前方框體2的下部。儲水槽8係在前方框體2被安裝於中央框體1之狀態,可從家電機器100的前方側拆下。
後方框體3包括吸入口9。吸入口9係被設置於後方框體3的上部。
家電機器100包括顯示操作裝置7與控制裝置10。控制裝置10係被設置於中央框體1的前方。控制裝置10係根據顯示操作裝置7之操作部32的操作狀態與濕度檢測用之感測器12所檢測出之濕度,控制送風機5的動作。送風機5的馬達係以因應於控制裝置10之控制的轉速轉動。結果,室 內之空氣A係從吸入口9在水平方向被吸入框體的內部。然後,空氣A係通過蒸發器6d。接著,送風機5係從排出口4朝向上方,向室內排出空氣B。
控制裝置10係根據顯示操作裝置7之操作部32的操作狀態與濕度檢測用之感測器12所檢測出之濕度,控制壓縮機6a的動作。壓縮機6a係以在控制裝置10之控制所指定的頻率壓縮冷媒。凝結器6b係冷卻壓縮機6a所壓縮之冷媒。降壓裝置6c係使凝結器6b所冷卻之冷媒降壓。蒸發器6d係藉由對降壓裝置6c所降壓之冷媒吸熱,除去空氣A所含的水分。結果,產生已被除濕的空氣B。從空氣A所除去之水分係被儲存於儲水槽8。
第3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家電機器的電路方塊圖。顯示操作裝置7具有主電源開關7a、顯示部31、操作部32以及介面控制部30。顯示部31係由LED或液晶等所構成。操作部32係亦可由設置於顯示部31之周圍的按鈕等的機械開關所構成,亦可藉由以觸控面板構成顯示部31之至少一部分所實現。操作部32包括運轉開關32a。介面控制部30係以第一微電腦30a為中心所構成。第一微電腦30a係執行LED或液晶等之顯示處理、與受理開關等之操作的操作處理。
控制裝置10包括:電源電路部15;致動器驅動部17;電源部開關16,係介於此電源電路部15與此致動器驅動部17之間,並藉由變成導通而向致動器驅動部17傳送電源電路部15所產生之電源;電源偵測部18;電源同步偵測部19;以及偵測部開關20,係開/閉電源插頭101與電源同步偵測部 19之間的電性連接。電源電路部15係含有在內部電源之產生時儲存電荷的第一平滑電容器C1。致動器驅動部17係含有驅動電路17a。驅動電路17a係含有第二平滑電容器C2。
致動器驅動部17係與壓縮機6a、送風機5以及排出口百葉窗驅動馬達11連接,並控制這些元件的動作。致動器驅動部17係包括用以實現那種控制的驅動電路17a,在驅動電路17a含有第二微電腦17b。壓縮機6a係一面以濕度檢測用之感測器12確認空氣之狀態,一面壓縮冷媒。排出口百葉窗驅動馬達11係改變從排出口4的送風方向。電源電路部15係接受來自交流電源13的供電,而產生控制所需之直流的內部電源。電源偵測部18係偵測交流電源13被確實地供電。電源插頭101被拔掉時,電源偵測部18係可偵測該拔掉動作。電源同步偵測部19係偵測交流電源13的零交叉。
電源同步偵測部19之一個目的係確定所輸入之交流電源13的頻率。電源同步偵測部19之別的目的係藉由計數零交叉的次數,應用成替代計時器。電源同步偵測部19之另外的目的係將零交叉點作為基點,測量至下一個零交叉的既定時間。此測量時間係可應用於決定致動器之控制時序,或因應於需要應用於電源電路部15的控制。
家電機器100包括「待命模式」。待命模式雖然係因主電源開關7a之投入而家電機器100的電源變成導通,但是在壓縮機6a等之致動器未驅動之狀態。待命模式係在滿足家電機器100的電源變成導通,且操作部32之運轉開關32a不是導通的條件時被執行。例如,在家電機器100的電源剛變 成導通後,至用以實際上使除濕開始之運轉開關32a變成導通的期間係被設定成待命模式。又,例如,在家電機器100的電源變成導通後一度運轉開關32a變成導通,然後,運轉開關32a變成不導通的情況,亦執行待命模式。又,例如,亦可在家電機器100的電源變成導通及運轉開關32a變成導通後,進行以計時器所設定之既定時間的除濕,在除濕自動地切換成不動作後,執行待命模式。
「待命模式」之執行中係藉由電源部開關16被設定成不導通,而致動器驅動部17變成不動作。結果,降低待命電力。因為電源同步偵測部19係需要正確地偵測零交叉之點,所以電源同步偵測部19係難受到擾亂影響的低阻抗電路。因此,電源同步偵測部19的耗電力係大。藉由在待命模式執行中將偵測部開關20設定成不導通,而將電源同步偵測部19與交流電源13分離。藉此,可減少待命電力。
顯示操作裝置7與控制裝置10係以配線41~45所連接。配線41~45係更具體而言,是信號配線41、電源配線42、控制配線43、通訊配線44以及同步信號配線45。
信號配線41係從控制裝置10向顯示操作裝置7傳達輸出有無來自交流電源13的供電之電源偵測部18的偵測信號。信號配線41係將電源偵測部18與介面控制部30直接地連接,而未夾著其他的電路。
信號配線41係可在極短時間將表示未輸入交流電力之偵測信號傳達至介面控制部30。若電源偵測部18偵測到未輸入交流電力,在遠比第一平滑電容器C1之電壓低於介面 控制部30之動作電壓快的時序將介面控制部30設定成停止狀態為佳。若電源偵測部18偵測到未輸入交流電力,在數十msec以內等之充分短的時間,將偵測信號傳達至介面控制部30為佳。數十msec以內係具體而言,是10msec~90msec,係儘量短時間為佳。
電源配線42係向顯示操作裝置7供給在電源電路部15所產生之直流電源。控制配線43係傳達來自顯示操作裝置7之對電源部開關16及偵測部開關20的開/閉命令。通訊配線44係用以進行介面控制部30與致動器驅動部17之間之資訊交換的雙向配線。通訊配線44係根據介面控制部30之操作資訊,將致動器運轉指示傳送至致動器驅動部17。此處,至少將壓縮機6a、送風機5以及排出口百葉窗驅動馬達11稱為「致動器」。通訊配線44係從致動器驅動部17向介面控制部30傳送各個致動器之運轉狀態監視及異常等的資訊。同步信號配線45係向致動器驅動部17傳達是電源同步偵測部19之輸出信號的電源同步信號。
詳細地說明電源偵測部18之功用。若有來自交流電源13的供電,因為有從電源電路部15往顯示操作裝置7之直流供電,所以顯示操作裝置7一直動作。因為顯示操作裝置7動作係可當作有來自交流電源13的供電,所以看起來不必特意地設置電源偵測部18。可是,電源電路部15係因為需要進行變頻控制而包括大的第一平滑電容器C1。而且,在實施形態,作成在致動器停止時係將電源部開關16及偵測部開關20設定成不導通,以免無用的待命電流流動。結果,在交流電源 13斷路後亦短暫之間係藉第一平滑電容器C1的殘留電壓繼續向顯示操作裝置7供給電源。
電源偵測部18係在偵測到無來自交流電源13之交流電力的情況,將偵測信號傳送至介面控制部30的第一微電腦30a。此偵測信號係經由信號配線41在極短的時間所傳送。介面控制部30係收到表示無來自交流電源13之交流電力的偵測信號時,執行所預定的「停止處理」。
作為停止處理之具體例子,亦可進行停電時的處理,例如列舉至少如下的第一~第四例。作為第一例,亦可停止處理係包含「禁止操作處理」。禁止操作處理係使介面控制部30不受理操作部32之操作的處理。
在實施形態,介面控制部30含有用以向使用者提供影像的顯示部31。在此情況,作為第二例,亦可停止處理係包含顯示部31之停止顯示處理、對顯示部31之預定的「停止運轉影像的顯示處理」以及對顯示部31之預定的「發生插頭拔掉時警報畫面的顯示處理」中的任一種處理。
作為第三例,亦可停止處理係包含「熄燈處理」。熄燈處理係在介面控制部30含有機器電源燈的情況之使機器電源燈熄燈的處理。
在實施形態,在致動器驅動部17與介面控制部30之間被設置傳達有無發生異常的通訊配線44。進而,在實施形態,被設置用以對使用者通知警報的通知手段,此通知手段係在實施形態是顯示部31。在此情況,作為第四例,亦可停止處理係包含「警報停止處理」。警報停止處理係不使通知手段通 知表示致動器驅動部17未實現操作部32所受理之操作之異常警報的處理。
藉由迅速地執行停止處理,可避免交流電源13被斷路卻欲使致動器動作而發生錯誤。
在從交流電源13供給交流電力時,電源偵測部18進行通電。從減少待命電力的觀點,電源偵測部18係儘量低耗電力為佳。
第4圖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家電機器100之動作的流程圖。第4圖之流程圖係表示以介面控制部30之第一微電腦30a所執行的控制程式。
電源插頭101與交流電源13連接,且主電源開關7a變成導通時,第一微電腦30a進行通電。對第一微電腦30a有通電時,第4圖的常式起動。
首先,在步驟S101,判定電源偵測部18是否偵測到交流電源13的連接。若步驟S101的判定結果是Yes,處理係移至步驟S102。在步驟S102,在顯示部31顯示起始畫面,操作部32成為受理操作之狀態。此外,例如在家電機器100是剛投入電源的情況,因為運轉開關32a尚未變成導通,所以壓縮機6a等之致動器未驅動。因此,在此時,在步驟S102係家電機器100成為待命模式。
若步驟S101的判定結果是No,處理係移至步驟S110。在步驟S110,進行上述之「停止處理」。在實施形態,執行停止處理中是第一例的禁止操作處理、與是第二例之一之顯示部31的顯示停止處理。然後,處理係移至步驟S105。
在步驟S105,判定通電旗標是否被設定成1。在通電旗標不是1的情況,處理係回到步驟S101。
在步驟S102之後,處理係移至步驟S103。在步驟S103,判定操作部32所含的運轉開關32a是否是被操作成導通。在發生表示運轉開關32a變成導通之導通信號的情況,處理係移至步驟S104。
在步驟S104,藉由經由控制配線43,電源部開關16及偵測部開關20變成導通,致動器驅動部17及電源同步偵測部19起動。然後,通電旗標被設定成1。因此,第一微電腦30a記憶有通電狀態。根據操作部32之操作,向致動器驅動部17傳送動作指令。然後,處理係回到步驟S101,在步驟S101只要有電源檢測且運轉開關32a不變成不導通,致動器驅動部17就繼續驅動致動器。
在步驟S103,若運轉開關32a仍然是不導通,處理係移至步驟S105。
在步驟S105判定通電旗標之狀態。此處,在步驟S104只要有一次致動器驅動部17變成導通的情況,通電旗標被設定成1。在此情況,處理係移至步驟S106。
在步驟S106,判定10秒計時器是否動作。若10秒計時器未動作,處理係移至步驟S109,而10秒計時器起動。在10秒計時器動作的情況處理係移至步驟S107,判定10秒計時器是否表示經過10秒。若在步驟S107未經過10秒,處理係回到步驟S101,使程式循環,一面一再地重複步驟S107一面等待經過10秒。
若在步驟S107經過10秒,處理係移至步驟S108。在步驟S108,經由控制配線43,電源部開關16及偵測部開關20變成不導通,藉此,致動器驅動部17與電源同步偵測部19停止動作。進而,通電旗標被設定成零,而重設10秒計時器。然後,處理係回到步驟S101。
如以上之說明所示,實施形態之家電機器100包括電源電路部15、介面控制部30以及電源偵測部18。電源電路部15係接受經由電源插頭101所輸入之交流電力,而產生內部電源。介面控制部30係與操作部32連接,接受內部電源而動作。介面控制部30係根據操作部32所受理之操作而向致動器驅動部17供給動作命令。電源偵測部18係偵測是否向電源電路部15輸入交流電力。如步驟S110所示,第一微電腦30a係在步驟S101電源偵測部18偵測到未被輸入交流電力時,藉第一平滑電容器C1之殘留電荷從電源電路部15向介面控制部30供給內部電源,亦執行所預定的「停止處理」。
在步驟S101檢測出交流電源13後,在步驟S102進入待命模式,在步驟S103檢測出運轉開關32a之導通,而在步驟S104家電機器100如平常地動作。在此時,在電源插頭101被拔掉而交流電力之供電停止的情況,在步驟S101電源檢測成為N0。在此時,若依據實施形態,儘管藉電源電路部15內之第一平滑電容器C1所殘留之電荷,介面控制部30繼續接受電力供給,但是在步驟S110可使介面控制部30執行停止處理。藉此,因為可抑制在拔掉電源插頭101後發生致動器驅動部未實現介面控制部30之操作的情形,所以可抑制將 交流電力之供電停止時的機器動作不必要地當作異常來處理。
在第4圖之流程圖,流程一循環時一定回到步驟S101。因此,在步驟S101無電源檢測的情況,馬上在步驟S110執行停止處理,而介面控制部30成為與無通電時相同之狀態。
若依據步驟S106、S107以及S109,電源部開關16從不導通變成導通後,至是預定之時間的10秒經過為止,將電源部開關16保持於導通。設置此10秒計時器的原因係如以下所示。在運轉開關32a頻繁地重複開/閉操作的情況,因電源部開關16的開/閉而對致動器驅動部17重複地通電與不通電。致動器驅動部17的第二微電腦17b係在開始通電後執行起動的起始處理。對致動器驅動部17重複地通電與不通電時,此第二微電腦17b就一再地重複起始處理。這種起始處理的重複具有使家電機器100之動作變成不穩定的可能性。因此,一度被通電後在10秒鐘電源部開關16確保導通,藉此,可防止起始處理之重複。此外,不限定為10秒,亦可設定比10秒長或短的時間。
上述之實施形態的家電機器100係在步驟S102之待命模式的執行中,電源部開關16及偵測部開關20被設定成不導通。因此,致動器驅動部17及電源同步偵測部19停止,而抑制耗電力。設置於電源電路部15之第一平滑電容器C1的容量與在待命模式時之耗電力的關係係根據設計而異。例如亦可藉由充分地抑制耗電力,第一平滑電容器C1之充滿電時電荷量是在充分的時間補足在待命模式時之耗電力之程度的量。充分的時間係例如是1分鐘以上等。在這種情況,在如步 驟S102→步驟S103→步驟S105地進行後,電源插頭101被拔掉時,在1分鐘以上的長時間,有在待命模式之顯示部31的畫面顯示狀態繼續的可能。關於這一點,在實施形態藉由處理移至步驟S110,可使介面控制部30馬上執行停止處理。因此,可使抑制耗電力與抑制不必要之異常檢測雙全。
第5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家電機器之電源同步偵測部19的電路圖。電源同步偵測部19包括第一電阻141、第二電阻144、阻止逆電壓用的二極體142以及光電耦合器143。
第一電阻141係在一端接受交流電源13的交流電力。二極體142的陽極係與第一電阻141的另一端連接。在光電耦合器143,從二極體142的陰極所流動的電流信號經由發光二極體向光電晶體傳達。對第二電阻144的一端供給控制電源,第二電阻144的另一端與光電耦合器143的光電晶體連接。在第二電阻144的另一端與光電耦合器143之光電晶體的連接點連接同步信號配線45。從同步信號配線45輸出電流信號。
在連接交流電源13時,僅半波電流經由第一電阻141、二極體142以及光電耦合器143的發光二極體流動。藉此半波電流,光電耦合器143的光電晶體變成導通。光電晶體變成導通時,在同步信號配線45傳送的同步信號係從高位準反轉成低位準。
電源偵測部18係藉與第5圖所示之電源同步偵測部19的電路構成相同的電路元件及電路連接亦可實現。在此 情況,第5圖之同步信號配線45被用作用以輸出電源偵測部18之偵測信號的信號配線41。又,在將上述之第一電阻141置換成「第三電阻」且將第二電阻144置換成「第四電阻」的情況,為了降低待命模式中的耗電力,可構成電源同步偵測部19之第三電阻141的電阻值係儘量變大為佳。例如,在交流電源13是220V的情況,在將第5圖之電路用作電源同步偵測部19時,亦可將第三電阻141的電阻值設定成30kΩ。在交流電源13是220V的情況,在將第5圖之電路用作電源偵測部18時,亦可將第一電阻141的電阻值設定成600kΩ。在將第一電阻141設定成600kΩ時係雖然因雜訊等而易發生誤信號。但是僅判斷交流電源13之有無之電源偵測部18的功能係足夠。
第6圖係介面控制部30之硬體構成圖的例子。
在介面控制部30之第一微電腦30a的功能係藉處理電路所實現。亦可處理電路是專用硬體50。亦可處理電路包括處理器51及記憶體52。亦可處理電路係一部分以專用硬體50所形成,並更包括處理器51及記憶體52。第6圖係表示處理電路以專用硬體50形成一部分,並包括處理器51及記憶體52之情況的例子。
處理電路之至少一部分是至少一個專用硬體50的情況,處理電路係例如單一電路、複合電路、程式化之處理器、平行程式化之處理器、ASIC、FPGA、或將這些組合者符合。
在處理電路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51及至少一個記憶體52的情況,介面控制部30的各功能係藉軟體、韌體或軟體與韌體之組合所實現。軟體及韌體係被記述為程式,並被儲 存於記憶體52。處理器51係藉由讀出記憶體52所記憶之程式並執行,實現各部的功能。處理器51係亦稱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裝置、處理裝置、運算裝置、微處理器、微電腦、DSP。記憶體52係例如RAM、ROM、快閃記憶體、EPROM、EEPROM等之不揮發性或揮發性的半導體記憶體等符合。
依此方式,處理電路係可藉硬體、軟體、韌體、或這些之組合,實現介面控制部30的各功能。此外,致動器驅動部17的各功能亦藉與第6圖所示之處理電路相同的處理電路所實現。
5:送風機
6a:壓縮機
7:顯示操作裝置
7a:主電源開關
10:控制裝置
11:排出口百葉窗驅動馬達
12:感測器
13:交流電源
15:電源電路部
16:電源部開關
17:致動器驅動部
17a:驅動電路
17b:第二微電腦
18:電源偵測部
19:電源同步偵測部
20:偵測部開關
30:介面控制部
30a:第一微電腦
31:顯示部
32:操作部
32a:運轉開關
41:配線(信號配線)
42:配線(電源配線)
43:配線(控制配線)
44:配線(通訊配線)
45:配線(同步信號配線)
100:家電機器
101:電源插頭
C1:第一平滑電容器
C2:第二平滑電容器

Claims (11)

  1. 一種家電機器,係包括:電源電路部,係接受交流電力並產生內部電源;介面控制部,係與操作部連接,接受該內部電源而動作,並根據該操作部所受理之操作向致動器驅動部供給動作命令;以及電源偵測部,係偵測是否向該電源電路部輸入該交流電力;該電源偵測部偵測到未輸入該交流電力時,即使被供給來自該電源電路部之該內部電源亦使該介面控制部執行預定之停止處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家電機器,其中將該電源偵測部與該介面控制部直接地連接,而未夾著其他的電路,並將表示未輸入該交流電力之偵測的信號傳達至該介面控制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家電機器,其中包括:致動器,係以該致動器驅動部所驅動;及電源部開關,係介於該致動器驅動部與該電源電路部之間,並藉由變成導通而向該致動器驅動部傳送該電源電路部所產生之該內部電源;在家電機器之電源是導通且使該致動器停止之待命模式的執行中,使該電源部開關變成不導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家電機器,其中該家電機器係包括收容該電源電路部、該介面控制部、該電源偵測部、該致動器以及電源部開關之框體之可移動式的機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之家電機器,其中包括:電源插頭,係與供給該交流電力之交流電源連接;電源同步偵測部,係偵測該交流電力的零交叉;以及偵測部開關,係使該電源插頭與該電源同步偵測部之間的電性連接開/閉;在該待命模式之執行中,使該偵測部開關變成不導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家電機器,其中更包括偵測該交流電力之零交叉的電源同步偵測部;該電源偵測部包括:第一電阻,係在一端接受該交流電力;第一二極體,係陽極與該第一電阻的另一端連接;第一光電耦合器,係傳達從該第一二極體之陰極所流動的第一電流信號;以及第二電阻,係在一端接受控制電源,而另一端與該第一光電耦合器連接;從該另一端與該第一光電耦合器之間輸出該第一電流信號;該電源同步偵測部包括:第三電阻,係在一端接受該交流電力;第二二極體,係陽極與該第三電阻的另一端連接;第二光電耦合器,係傳達從該第二二極體之陰極所流動的第二電流信號;以及第四電阻,係在一端接受控制電源,而另一端與該第二光電耦合器連接; 從該另一端與該第二光電耦合器之間輸出該第二電流信號;該第一電阻係具有比該第三電阻更高的電阻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家電機器,其中該停止處理係包含使該介面控制部不受理該操作部之操作的禁止操作處理。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家電機器,其中包含該介面控制部用以向使用者提供影像的顯示部;該停止處理係包含該顯示部之停止顯示處理、對該顯示部之預定的停止運轉影像的顯示處理以及對該顯示部之預定的發生插頭拔掉時警報畫面的顯示處理中的任一種處理。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家電機器,其中該停止處理係包含在該介面控制部含有機器電源燈的情況之使該機器電源燈熄燈的熄燈處理。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家電機器,其中在該致動器驅動部與該介面控制部之間設置傳達有無發生異常之通訊配線及用以通知警報的通知手段;該停止處理係包含警報停止處理,該警報停止處理係不使該通知手段通知表示該致動器驅動部未實現該操作部所受理之操作的異常警報。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家電機器,其中更包括電源部開關,該電源部開關係介於該致動器驅動部與該電源電路部之間,並藉由變成導通而向該致動器驅動部傳送該電源電路部所產生之該內部電源; 該電源部開關從不導通變成導通後,至預定之時間經過,將該電源部開關保持於導通。
TW107112727A 2017-07-25 2018-04-13 家電機器 TWI6999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3779 2017-07-25
JP2017143779 2017-07-25
WOPCT/JP2018/002022 2018-01-23
PCT/JP2018/002022 WO2019021509A1 (ja) 2017-07-25 2018-01-23 家電機器
??PCT/JP2018/002022 2018-01-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9540A TW201909540A (zh) 2019-03-01
TWI699956B true TWI699956B (zh) 2020-07-21

Family

ID=65039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2727A TWI699956B (zh) 2017-07-25 2018-04-13 家電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717434B2 (zh)
CN (1) CN110892625B (zh)
TW (1) TWI699956B (zh)
WO (1) WO20190215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65840B2 (ja) 2021-03-18 2024-04-11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筐体型機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80504B (en) * 1999-06-30 2002-03-21 Mc Graw Edison Co Electrical switchgear with synchronous control system and actuator
CN101443633A (zh) * 2006-05-17 2009-05-27 Nxp股份有限公司 容性mems传感器设备
TW201632806A (zh) * 2014-10-24 2016-09-16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除濕機之控制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15133B2 (ja) * 1990-11-19 1999-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モータの給電回路
JP2000139039A (ja) * 1998-10-30 2000-05-16 Toshiba Corp 電源回路の保護装置
JP2001166645A (ja) * 1999-12-09 2001-06-22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089524B2 (ja) * 2003-06-25 2008-05-28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放電灯点灯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JP2005238786A (ja) * 2004-02-27 2005-09-0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127399B2 (ja) * 2004-03-31 2008-07-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制御用半導体装置
JP5533071B2 (ja) * 2010-03-16 2014-06-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43433B2 (ja) * 2010-09-30 2016-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2503585U (zh) * 2011-12-27 2012-10-24 Tcl数码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摄像机的开关机控制电路
CN202840926U (zh) * 2012-10-30 2013-03-27 宁波永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防冲击高耐压远程控制延时启动电源
JP6157374B2 (ja) * 2014-02-05 2017-07-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6050687A (ja) * 2014-08-29 2016-04-11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80504B (en) * 1999-06-30 2002-03-21 Mc Graw Edison Co Electrical switchgear with synchronous control system and actuator
CN101443633A (zh) * 2006-05-17 2009-05-27 Nxp股份有限公司 容性mems传感器设备
TW201632806A (zh) * 2014-10-24 2016-09-16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除濕機之控制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2625B (zh) 2022-12-16
CN110892625A (zh) 2020-03-17
JP6717434B2 (ja) 2020-07-01
JPWO2019021509A1 (ja) 2019-11-07
TW201909540A (zh) 2019-03-01
WO2019021509A1 (ja)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376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ense and control compressor operation in an hvac system
JP540308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TWI699956B (zh) 家電機器
JP5342528B2 (ja) アクティブフィルタ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TWI649952B (zh) 家電機器
TWI676347B (zh) 家電機器
JP2007101118A (ja) バス換気乾燥装置
JP2013139892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WO2019012591A1 (ja) 浴室乾燥機
JP7235358B2 (ja) 室内空調システム
WO2017047123A1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JP2011202924A (ja) 空気調和機の運転制御装置
WO2023203638A1 (ja) 冷媒センサ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13217570A (ja) 熱交換気ユニットの制御装置
JP3475856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停電安全装置
JP3781567B2 (ja) 回転機械の運転制御装置
JP599193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熱交換換気装置、及び熱交換換気システム
JPWO2021245829A5 (zh)
KR101364313B1 (ko) 전자스위치를 구비한 전원공급 콘센트
CN103037181A (zh) 一种可自动检测湿度和智能除湿的电视机
JP3042422U (ja) 電源回路装置
JP2002013791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20140269A (ja) 警報報知回路、給湯装置および給湯システム
CN109838873A (zh) 一种低耗能制冷控制系统
KR19990083691A (ko) 전극봉식가습제어를포함한항온항습기제어용마이컴컨트롤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