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9806B - 按鍵結構 - Google Patents

按鍵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9806B
TWI699806B TW108133192A TW108133192A TWI699806B TW I699806 B TWI699806 B TW I699806B TW 108133192 A TW108133192 A TW 108133192A TW 108133192 A TW108133192 A TW 108133192A TW I699806 B TWI699806 B TW I6998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bottom plate
magnetic attraction
structure according
butt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3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6360A (zh
Inventor
謝銘元
葉亮達
侯柏均
林欽宏
Original Assignee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6/789,44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0804049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9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980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6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636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 H01H3/122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 H01H3/125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using a scissor mechanism as stabilis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H01H1/54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by magnetic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6/00Switches actuated by change of magnetic field or of electric field, e.g. by change of relative position of magnet and switch, by shielding
    • H01H2036/0086Movable or fixed contacts formed by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36Return force
    • H01H2221/04Return force magne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68Actuators having a not operable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1/00Applications
    • H01H2231/042Briefcase; Note-book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7Optical 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9Optical touch switches using a plurality of detectors, e.g. keyboard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種按鍵結構包含一底板、一鍵帽、一剪刀腳支撐架、一連動支架、一活動件及一磁吸件。該剪刀腳支撐架連接該底板及該鍵帽。該活動件相對於底板滑動設置。該連動支架可旋轉地設置於該底板上且具有一磁吸部及一驅動部。該磁吸件設置於該活動件上且能與該磁吸部間產生一磁吸力。當該活動件位於一第一位置時,該磁吸件位於該磁吸部下方,且該磁吸力經由該連動支架以驅使該鍵帽遠離該底板移動。又,當該活動件自該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時,該磁吸件遠離該磁吸部,使得該磁吸力下降以使該鍵帽朝向該底板移動。

Description

按鍵結構
本發明關於一種磁吸式按鍵結構,尤指一種其鍵帽可下沉收納之磁吸式按鍵結構。
傳統筆記型電腦鍵盤不具備下沉收納設計,故不論電腦螢幕是開啟或闔上,其鍵帽保持在相同高度(未被按壓的位置),故傳統鍵盤具有固定的高度。對於筆記型電腦而言,當使用者不需使用筆記型電腦時,使用者會將螢幕合上,由於傳統的按鍵無法下沉收納,因此螢幕有可能與按鍵產生碰撞而受損。又,無法下沉收納之按鍵較佔據空間,造成筆記型電腦薄型化的限制。此外,若按鍵結構採利用彈性構件(例如矽膠圓突)以提供鍵帽回復力之設計時,當鍵帽被強制下沉以便於收納時,彈性構件原則上會長時間處於被壓縮的狀態,可能引起永久便形而影響彈性,不利於彈性構件的使用壽命。
鑑於先前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按鍵結構,透過拉遠用以產生鍵帽回復力之兩磁吸件的距離,以使鍵帽能下沉以便於收納。
根據本發明之按鍵結構包含一底板、一鍵帽、一剪刀腳支撐架、一連動支架、一活動件及一磁吸件。該鍵帽設置於該底板之上。該剪刀腳支撐架連接至該底板及該鍵帽之間,該鍵帽能透過該剪刀腳支撐架以相對於該底板實質沿著一垂直方向移動。該連動支架可旋轉地設置於該底板上並具有一磁吸部及一驅動部,該驅動部抵靠該剪刀腳支撐架及該鍵帽其中之一。該活動件相對於該底板實質沿著一水平方向可移動地設置。該磁吸件設置於該活動件上,該 磁吸部與該磁吸件間產生一磁吸力。其中,當該活動件位於一第一位置時,該磁吸件位於該磁吸部下方,且該磁吸力經由該連動支架以驅使該鍵帽遠離該底板移動。當該活動件自該第一位置水平移動至一第二位置時,該磁吸件遠離該磁吸部,使得該磁吸力下降以使該鍵帽朝向該底板移動。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按鍵結構,其鍵帽即使未受到按壓外力,仍能下沉以便於收納。又,該鍵帽回復力(即該磁吸力)非由彈性結構產生,故不會有先前技術中彈性構件可能永久便形而影響彈性的問題。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1、3、4:按鍵結構
10:底板
102:第一底板連接部
104:第二底板連接部
104a:第一擋止面
106:拘束結構
106a:第二擋止面
1062:L形卡勾
1064:限位柱
12:鍵帽
120:帽體
120a:底表面
122:第一鍵帽連接部
124:第二鍵帽連接部
14、44:剪刀腳支架
14a:旋轉軸向
142、442:第一支架
142a:延伸方向
1422:第一上端部
1424:第一下端部
1426:滑槽
1426a:開口
1426b:槽道
1426c:槽底面
144、444:第二支架
444a:末端
444b:開口
444c:凹槽
444d:橫桿
444e:第一抵靠面
444f:第二抵靠面
1442、4442:第二上端部
1444、4444:第二下端部
16:活動件
162:活動板體
164:拘束結構
166:滑勾
168:擋止結構
18、48、58:連動支架
18a:塑膠件
18b:順磁性板件
58a:順磁性板件
58b:桿件
58c:溝槽
182、582:樞轉部
182a:端部
184、584:磁吸部
186、586:驅動部
188、588、588':觸發部
20:磁吸件
22:開關電路板
222:開關
D1:垂直方向
D2:水平方向
F:磁吸力
圖1為根據一實施例之一按鍵結構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按鍵結構之部分爆炸圖。
圖3為圖1中按鍵結構之另一部分爆炸圖。
圖4為圖1中按鍵結構之爆炸圖。
圖5為圖4於另一視角之示意圖。
圖6為圖3中連動支架之爆炸圖。
圖7為圖6於另一視角之示意圖。
圖8為圖1中按鍵結構沿線X-X之剖面圖。
圖9為圖1中按鍵結構沿線Y-Y之剖面圖,其切面通過底板之拘束結構。
圖10為圖8中按鍵結構於鍵帽被按壓時之剖面圖。
圖11為圖8中按鍵結構處於收納狀態時之剖面圖。
圖12為圖8中按鍵結構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剖面圖。
圖13為圖1中按鍵結構處於收納狀態時之側視圖,其中鍵帽以虛線繪示其輪廓。
圖14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一按鍵結構之部分爆炸圖。
圖15為圖14中按鍵結構之爆炸圖。
圖16為圖15於另一視角之示意圖。
圖17為圖14中按鍵結構之剖面圖。
圖18為圖14中按鍵結構處於收納狀態時之側視圖,其中鍵帽以虛線繪示其輪廓。
圖19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一按鍵結構之部分爆炸圖。
圖20為圖19中按鍵結構之爆炸圖。
圖21為圖20於另一視角之示意圖。
圖22為圖19中按鍵結構之剖面圖。
圖23為圖22中按鍵結構處於收納狀態時之剖面圖。
圖24為圖19中按鍵結構除去鍵帽之局部俯視圖。
圖25為根據一實施例之連動支架之示意圖。
圖26為圖25中連動支架之爆炸圖。
圖27為根據一實施例之按鍵結構之剖面圖。
圖28為圖27中按鍵結構處於收納狀態時之剖面圖。
請參閱圖1至圖10。根據一實施例之一按鍵結構1包含一底板10、一鍵帽12、一剪刀腳支撐架14、一活動件16、一連動支架18、一磁吸件20及一開關電路板22。鍵帽12設置於底板10之上。剪刀腳支撐架14設置於底板10與鍵帽12之間,使得鍵帽12能透過剪刀腳支撐架14以相對於底板10實質沿著一垂直方向D1(以雙箭頭表示於圖1、圖8至圖10中)移動。活動件16相對於底板10實質沿著一水平方向D2(以雙箭頭表示於圖1、圖8至圖10中)可移動地設置。連動支架18具有一樞轉部182、一磁吸部184及一驅動部186,樞轉部182貫穿連動支架18而延伸於連動支架18的兩相對側面上,磁吸部184及驅動部186位於樞轉部182之 兩側。連動支架18以樞轉部182可旋轉地設置於底板10上,驅動部186抵靠剪刀腳支撐架14。磁吸件20設置於活動件16上且位於磁吸部184下方,磁吸部184與磁吸件20間產生一磁吸力F(以雙箭頭表示於圖8及圖10中)。活動件16可被操作以相對於底板10水平移動,以改變磁吸件20相對於底板10之水平位置;於圖1、圖2、圖8及圖10中,活動件16位於一第一位置,按鍵結構1處於可被使用者按壓狀態。磁吸力F使磁吸部184下降,進而使得連動支架18繞著樞轉部182轉動,以驅使驅動部186上升,進而使鍵帽12上升以遠離底板10移動。開關電路板22具有一開關222(以帶影線圓圈表示於圖4中;以單一矩形方塊表示於圖8及圖10中)並設置於活動件16上並隨活動件16一起移動。當鍵帽12被按壓而向下移動時,進而使開關222被觸發;當鍵帽12不再被按壓時,磁吸力F提供鍵帽12回復力以使鍵帽12向上移動至其原始較高位置。
於本實施例中,剪刀腳支撐架14包含一第一支架142及一第二支架144,第一支架142及第二支架144相對於一旋轉軸向14a(以一鏈線表示於圖2及圖3中)樞接;旋轉軸向14a垂直於垂直方向D1及水平方向D2。第一支架142以一第一上端部1422與鍵帽12之第一鍵帽連接部122(以兩個滑槽結構實作,其自鍵帽12之帽體120的底表面120a向下突出)連接且以一第一下端部1424與底板10之第一底板連接部102(以兩個L形卡勾結構實作)連接。第二支架144以一第二上端部1442與鍵帽12之第二鍵帽連接部124(以兩個水滴孔結構實作,其自帽體120的底表面120a向下突出)連接且以一第二下端部1444與底板10之第二底板連接部104(以兩個L形卡勾結構實作)連接。藉此,鍵帽12能透過第一支架142及第二支架144以相對於底板10垂直移動。
連動支架18包含一塑膠件18a及一順磁性板件18b,順磁性板件18b卡入塑膠件18a。於實作上,順磁性板件18b亦得透過埋入射出的方式結合至塑膠件18a,此時可減少結構開孔,增加塑膠件18a的結構強度。塑膠件18a形成驅動 部186及樞轉部182,順磁性板件18b形成磁吸部184。樞轉部182以其兩端部182a樞接至底板10之二拘束結構106;其中,拘束結構106包含一L形卡勾1062及一限位柱1064,對應的端部182a受限地且可轉動地設置於L形卡勾1062與限位柱1064之間,如圖9所示。驅動部186向上抵靠第二支架144鄰近第二上端部1442之部位。此外,塑膠件18a亦形成一觸發部188,朝向底板10;如圖10所示,磁吸部184及觸發部188位於樞轉部182之兩側,開關222位於連動支架18(的觸發部188)下方,當鍵帽12被按壓時,觸發部188觸發開關222。
活動件16包含一活動板體162及設置於活動板體162上之拘束結構164(由兩個相對的向上延伸彎折的結構實作),活動板體162可移動地設置於底板10之下。磁吸件20為一磁鐵,透過拘束結構164以固定於活動件16上。開關電路板22設置於活動板體162上且位於底板10下方,底板10對應開關222具有開孔結構以露出開關222;藉此,位於底板10上方的連動支架18(的觸發部188)能相對於底板10旋轉以觸發開關222。於實作上,開關電路板22可由但不限於習知三層結構的薄膜電路板(其上下層上載有開關電路,中間層絕緣上下層的電路)實作;為簡化圖式,開關電路板22仍以單一實體結構繪示。例如,開關電路板22亦得以一印刷電路板或軟板實作,其上焊接一觸碰開關(作為機械式開關222)或一組光源與光感應器(作為光學式開關222)。
另外,於實作上,例如但不限於,底板10得以一金屬衝壓件實作,其中第一底板連接部102、第二底板連接部104及L形卡勾1062均由L形板部向上彎折形成,限位柱1064由板部向上彎折形成。鍵帽12、第一支架142及第二支架144均得以一塑膠件射出成形實作。活動件16得以一金屬衝壓件實作,其中拘束結構164向上延伸彎折形成。另外,於實作上,連動支架18整體亦得以一順磁性金屬衝壓件實作。又或,當磁吸部184由一磁鐵實作時,磁吸件20可對應地由一順磁性材料件實作。
請參閱圖8及圖11。當活動件16自該第一位置(如圖8所示者)實質水平移動(或向右滑動)至一第二位置(如圖11所示者)時,磁吸件20亦隨之水平移動以遠離磁吸部184(或謂遠離磁吸部184下方位置),使得磁吸力F下降以使鍵帽12朝向底板10移動,便於收納。如圖11所示,此時,按鍵結構1處於收納狀態。此外,開關電路板22隨著活動件16一起移動,使得當活動件16位於該第二位置時,開關222遠離觸發部188沿垂直方向D1向下投影區域,故於按鍵結構1處於收納狀態時,觸發部188不會擠壓到開關222,此可避免長時間持續施力於開關222,可有效延長開關222的使用壽命。於實作上,磁吸力F可設計成其於活動件16位於該第二位置時,已不足以支撐剪刀腳支撐架14及鍵帽12的重量,進而使按鍵結構1呈現下沉收納疊合狀態;又或,此時磁吸力F已不足使連動支架18維持如圖8所示之姿態,故亦無法支撐剪刀腳支撐架14及鍵帽12維持於該較高位置(或謂無法使鍵帽12向上移動),進而使按鍵結構1呈現下沉收納疊合狀態。於本實施例中,當活動件16位於該第二位置時,磁吸件20位於樞轉部182下方,如圖11所示。此時,磁吸力F實質上已難以提供連動支架18足夠之力矩以維持如圖8所示之姿態。
當欲使處於收納狀態的按鍵結構1(如圖11所示者)切換至可被使用者按壓狀態時,活動件16可被操作以反向移動(或向左滑動;亦即自該第二位置實質水平移動至該第一位置),以使磁吸件20回到磁吸部184下方,使得磁吸力F增加並驅使連動支架18旋轉以展開剪刀腳支撐架14、升高鍵帽12,進而使按鍵結構1處於可被使用者按壓狀態(如圖8所示者)。
另外,於本實施例中,當活動件16位於該第一位置且鍵帽12未被按壓時(如圖8所示者),磁吸部184線接觸磁吸件20,此有助於磁吸件20相對於磁吸部184移動,亦即有助於活動件16的水平移動。於實作上,亦可設計成磁吸部184與磁吸件20分隔設置(亦即當按鍵結構1處於可被使用者按壓狀態時,磁吸部184不會接觸磁吸件20),如圖12所示;其中,活動件16包含一擋止結構168,以擋止 磁吸部184接觸磁吸件20。此結構配置更便於活動件16(進同磁吸件20)的水平移動。
請參閱圖1至圖4、圖8及圖13。於本實施例中,按鍵結構1還包含其他互動結構以利於按鍵結構1處於收納狀態。其中,第一支架142包含二滑槽1426,沿一延伸方向142a(以一箭頭表示於圖2至圖4中)延伸,延伸方向142a由第一下端部1424指向第一上端部1422。活動板18包含二滑勾166,對應滑槽1426。於活動件16自該第一位置(如圖2或圖8所示者)移動至該第二位置(如圖13所示者)的過程中,滑勾166於對應的滑槽1426內滑動並對滑槽1426施力以使第一支架142朝向底板10旋轉,進而降低第一上端部1422高度。此外,於此過程中,磁吸力F的下降亦有助於第一支架142朝向底板10旋轉,故可減少滑勾166於滑槽1426內滑動之阻力。因此,磁吸力F的下降與滑勾166於滑槽1426內之滑動均有助於使按鍵結構1處於收納狀態。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滑槽1426包含一開口1426a及一槽道1426b。於活動件16自該第一位置滑動至該第二位置的過程中,滑勾166自開口1426a滑入槽道1426。槽道1426b具有一槽底面1426c,槽底面1426c沿朝向底板10偏離延伸方向142a之一方向延伸。於活動件16自該第一位置滑動至該第二位置的過程中,滑勾166朝向第一下端部1424滑動於槽底面1426c上。此外,滑槽1426及驅動部186於垂直方向D1之投影位於旋轉軸向14a之同一側,此可由圖2得知,不另贅述。此外,於本實施例中,滑槽1426(及對應的滑勾166)設置數量為兩個,但於實作上,亦得僅設置一個,此仍能發揮前述疊合支架的效果,不另贅述。
請參閱圖14至圖18,其中圖17之剖面位置相當於圖1中線X-X。根據另一實施例之一按鍵結構3與按鍵結構1相似,故按鍵結構3沿用按鍵結構1之元件符號。關於按鍵結構3之其他說明,請參閱按鍵結構1及其變化例之相關說明,不另贅述。與按鍵結構1不同之處在於按鍵結構3的連動支架18(的驅動部186)是 直接抵靠帽體120的底表面120a。此外,於按鍵結構3中,滑槽1426及驅動部186於垂直方向D1之投影位於旋轉軸向14a之相對兩側,槽底面1426c沿朝向鍵帽12偏離延伸方向142a之一方向延伸。於活動件16自該第一位置(如圖14所示者)實質水平移動至該第二位置(如圖18所示者)的過程中,滑勾166朝向第一上端部1422滑動於槽底面1426c上。
此外,於按鍵結構1、3中,第一支架142為一外環,第二支架144為一內環,該內環樞接於該外環內側,連動支架18位於該內環內側,滑槽1426設置於第一支架142;但實作上不以此為限。例如,於按鍵結構3中,將第二支架144改為ㄇ字形結構,連動支架18可向外伸展以抵靠第一支架142,且於鍵帽12被按壓的過程中,連動支架18不會與第二支架144結構干涉。又例如,於按鍵結構1中,第一支架142的滑槽1426及對應的滑勾166去除,改由將按鍵結構3中之滑槽1426及對應的滑勾166,實施於第二支架144上;此時,滑槽1426及驅動部186於垂直方向D1之投影位於旋轉軸向14a之相對兩側,第一支架142內側可能需配合結構修改以避免結構干涉,不待贅述。同理,於按鍵結構3中,第一支架142的滑槽1426及對應的滑勾166去除,改由將按鍵結構1中之滑槽1426及對應的滑勾166,實施於第二支架144上。
請參閱圖19至圖23,其中圖22之剖面位置相當於圖1中線X-X。根據另一實施例之一按鍵結構4為採用ㄇ字形支架之一適例。按鍵結構4與按鍵結構1結構邏輯相似,故按鍵結構4原則上沿用按鍵結構1之元件符號。關於按鍵結構4之其他說明,請參閱按鍵結構1及其變化例之相關說明,不另贅述。於按鍵結構4中,剪刀腳支撐架44之第二支架444呈一ㄇ字形結構並樞接於第一支架442的內側,第二支架444以該ㄇ字形結構的底部作為第二上端部4442(連接至鍵帽12)並以該ㄇ字形結構的二末端部444a作為第二下端部4444(連接至底板10)。連動支架48穿過該ㄇ字形結構的開口444b(或謂連動支架48沿垂直方向D1之投影穿過開 口444b或兩末端部444a之間)並以其驅動部186抵靠第一支架442。藉此,於鍵帽12被按壓的過程中,連動支架48不會與第二支架444結構干涉。於活動件16自第一位置(如圖22所示者)水平移動至第二位置(如圖23所示者)後,按鍵結構4即處於收納狀態,如圖23所示。第二支架444採取ㄇ字形結構,有助於縮小剪刀腳支撐架44設置所需的面積(即剪刀腳支撐架44於垂直方向D1之投影面積)。
此外,請亦參閱圖24。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底板連接部104以兩個L形卡勾結構實作,末端部444a具有一凹槽444c及一橫桿444d,橫桿444d連接至凹槽444c之相對兩側壁,L形卡勾結構設置於凹槽444c內,橫桿444d可滑動且可轉動地與該L形卡勾結構連接。第二底板連接部104具有一第一擋止面104a,末端部444a(或第二下端部4444)具有一第一抵靠面444e,第一擋止面104a朝向第二支架444內側,第一擋止面104a與第一抵靠面444e沿旋轉軸向14a相對設置。以圖24之視角而言,第一擋止面104a可擋止第一抵靠面444e以防止第二支架444向右移動。又,底板10之拘束結構106(與連動支架48之樞轉部182樞接)位於第二支架444內側並具有一第二擋止面106a(例如L形卡勾1062朝向第二支架444之側表面),第二支架444具有一第二抵靠面444f,第二擋止面106a與第二抵靠面444f沿旋轉軸向14a相對設置。以圖24之視角而言,第二擋止面106a可擋止第二抵靠面444f以防止第二支架444向左移動。因此,透過第一擋止面104a及第二擋止面106a分別對第一抵靠面444e及第二抵靠面444f之結構拘束,有助於第二支架444沿旋轉軸向14a上之定位,亦有助於第二支架444與底板10之連接穩定度。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支架442及第二支架444於垂直方向D1上重疊設置(即兩者於垂直方向D1之投影重疊)。第一支架442及第二支架444重疊的部分透過結構設計以相互避讓,使得第一支架442及第二支架444可完整收折。如圖23所示,第一支架442的第一下端部1424的上方形成避讓空間,第二支架444的第二上端部4442的下方亦形成避讓空間,使得於第一支架442及第二支架444 收折後,第一下端部1424進入第二上端部4442下方的避讓空間,第二上端部4442進入第一下端部1424上方的避讓空間,進而使第一支架442與第二支架444均呈水平設置。此結構設計有助於縮小剪刀腳支撐架44的高度,亦有助於縮小剪刀腳支撐架44設置所需的面積(即剪刀腳支撐架44於垂直方向D1之投影面積);換言之,按鍵結構4的結構設計適於按鍵結構小型化。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連動支架48的塑膠件18a及順磁性板件18b以埋入射出的方式結合;但實作上不以此為限。例如,如圖25及圖26所示,根據一實施例之連動支架58包含一順磁性板件58a及一桿件58b,桿件58b設置於順磁性板件58a上,例如透過電焊、錫焊、膠黏等方式將桿件58b固定於順磁性板件58a上,又或透過結構卡持的方式以將桿件58b設置於順磁性板件58a上。桿件58b作為連動支架58的樞轉部582,順磁性板件58a同時作為連動支架58的磁吸部584及驅動部586。連動支架58可替代前述連動支架18、48以設置於按鍵結構1、3、4中;其中,連動支架58經由桿件58b可旋轉地設置於底板10上,驅動部586抵靠剪刀腳支撐架14、44及鍵帽12其中之一,磁吸部584與磁吸件20間產生磁吸力。於實作上,與連動支架58配合的構件視需求而可能需修改其結構,不另贅述。此外,於本實施例中,順磁性板件58a具有一溝槽58c,桿件58b部分容置於溝槽58c中。另外,於實作上,順磁性板件58a亦可於其一端部同時形成觸發部588,開關222對應設置,使得鍵帽12被按壓時觸發部588可觸發開關222。又,於實作上,順磁性板件58a亦可改由其他部位形成觸發部588',開關222亦對應設置,使得觸發部588'能觸發開關222。
於按鍵結構1、3、4中,觸發部188設置於連動支架18、48上,但實作上不以此為限。例如,如圖27及圖28所示(其顯示基於按鍵結構1架構之變化例),觸發部188改設置於第一支架142,開關222亦對應地變更設置位置。於圖27中,活動件16位於第一位置,開關222位於觸發部188下方。此時按鍵結構處於 可被使用者按壓狀態。於圖28中,活動件16位於第二位置,開關222遠離觸發部188沿垂直方向D1向下投影區域。此時按鍵結構處於收納狀態。同理,於實作上,觸發部188亦可改設置於第二支架144,開關222亦對應設置,不另贅述。又,前述說明亦可適用於按鍵結構3、4,不另贅述。
另外,於按鍵結構1、3、4中,活動件16、36均是滑動設置於底板10下方,但實作上不以此為限。例如將活動件16、36改設置於底板10上方,並對應底板10結構(例如底板連接部102、104、拘束結構106等)形成開孔結構,以避免結構干涉。
於前述按鍵結構1、3、4中,鍵帽12即使未受到按壓外力,仍能下沉以便於收納。又,鍵帽12回復力(即該磁吸力)非由彈性結構產生,可避免先前技術中實體彈性構件可能永久便形而影響彈性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按鍵結構
10:底板
104:第二底板連接部
1062:L形卡勾
1064:限位柱
12:鍵帽
120:帽體
120a:底表面
122:第一鍵帽連接部
124:第二鍵帽連接部
14:剪刀腳支架
142:第一支架
1422:第一上端部
1424:第一下端部
144:第二支架
1442:第二上端部
1444:第二下端部
16:活動件
162:活動板體
164:拘束結構
166:滑勾
18a:塑膠件
18b:順磁性板件
182:樞轉部
184:磁吸部
186:驅動部
188:觸發部
20:磁吸件
22:開關電路板
222:開關
D1:垂直方向
D2:水平方向
F:磁吸力

Claims (23)

  1. 一種按鍵結構,包含:一底板;一鍵帽,設置於該底板之上;一剪刀腳支撐架,連接至該底板及該鍵帽之間,該鍵帽能透過該剪刀腳支撐架以相對於該底板實質沿著一垂直方向移動;一連動支架,可旋轉地設置並拘束於該底板上,該連動支架具有一磁吸部及一驅動部,該驅動部抵靠該剪刀腳支撐架及該鍵帽其中之一;一活動件,相對於該底板實質沿著一水平方向可移動地設置;以及一磁吸件,設置於該活動件上,該磁吸部與該磁吸件間產生一磁吸力;其中,當該活動件位於一第一位置時,該磁吸件位於該磁吸部下方,且該磁吸力經由該連動支架令該驅動部抵靠該剪刀腳支撐架及該鍵帽其中之一以驅使該鍵帽遠離該底板移動;以及當該活動件自該第一位置水平移動至一第二位置時,該磁吸件遠離該磁吸部,使得該磁吸力下降,該剪刀腳支撐架及該鍵帽其中之一抵靠該驅動部以使該鍵帽朝向該底板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當該活動件位於該第一位置且該鍵帽未被按壓時,該磁吸部線接觸該磁吸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當該活動件位於該第一位置且該鍵帽未被按壓時,該磁吸部與該磁吸件分隔設置。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連動支架具有一樞轉部並以該樞轉部可旋轉地設置於該底板上,該磁吸部及該驅動部位於該樞轉部之兩側,當該活動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磁吸件位於該樞轉部下方。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結構,更包含一開關,設置於該活動件上,其 中該連動支架具有一觸發部,當該活動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開關位於該觸發部下方,以及當該活動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開關遠離該觸發部沿該垂直方向向下投影區域。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連動支架具有一樞轉部並以該樞轉部可旋轉地設置於該底板上,該磁吸部及該觸發部位於該樞轉部之兩側。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結構,更包含一開關,設置於該活動件上,其中該剪刀腳支撐架具有一觸發部,當該活動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開關位於該觸發部下方,以及當該活動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開關遠離該觸發部沿該垂直方向向下投影區域。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剪刀腳支撐架包含相互樞接之一第一支架及一第二支架,該鍵帽能透過該第一支架及該第二支架以相對於該底板垂直移動,該第一支架以一第一上端部與該鍵帽連接且以一第一下端部與該底板連接,該第二支架以一第二上端部與該鍵帽連接且以一第二下端部與該底板連接。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第一支架包含一滑槽,沿一延伸方向延伸,該延伸方向由該第一下端部指向該第一上端部,該活動件包含一滑勾,於該活動件自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的過程中,該滑勾於該滑槽內滑動並對該滑槽施力以使該第一支架朝向該底板旋轉,進而降低該第一上端部高度。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第一支架及該第二支架相對於一旋轉軸向樞接,該驅動部抵靠該第二支架之該第二上端部處,該滑槽及該驅動部於該垂直方向之投影位於該旋轉軸向之同一側。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滑槽具有一槽底面,該槽底面沿朝向該底板偏離該延伸方向之一方向延伸,於該活動件自該第一位置移動 至該第二位置的過程中,該滑勾朝向該第一下端部滑動於該槽底面上。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第一支架及該第二支架相對於一旋轉軸向樞接,該驅動部抵靠該鍵帽,該滑槽及該驅動部於該垂直方向之投影位於該旋轉軸向之相對兩側。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滑槽具有一槽底面,該槽底面沿朝向該鍵帽偏離該延伸方向之一方向延伸,於該活動件自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的過程中,該滑勾朝向該第一上端部滑動於該槽底面上。
  14. 如請求項8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第一支架為一外環,該第二支架為一內環,該內環樞接於該外環內側,該連動支架位於該內環內側。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驅動部抵靠該第一支架。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第二支架呈一ㄇ字形結構,該連動支架穿過該ㄇ字形結構的開口,該ㄇ字形結構具有二末端部以作為該第二下端部。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第一支架及該第二支架相對於一旋轉軸向樞接,該底板包含一底板連接部,該第二下端部與該底板連接部可旋轉地連接,該底板連接部具有一第一擋止面,該第二下端部具有一第一抵靠面,該第一擋止面朝向該第二支架內側,該第一擋止面與該第一抵靠面沿該旋轉軸向相對設置。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底板包含一拘束結構,該連動支架樞接至該拘束結構,該拘束結構位於該第二支架內側並具有一第二擋止面,該第二支架具有一第二抵靠面,該第二擋止面與該第二抵靠面沿該旋轉軸向相對設置。
  1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連動支架包含一塑膠件及結合至該塑膠件之一順磁性板件,該塑膠件形成該驅動部,該順磁性板件形成該 磁吸部。
  2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連動支架包含一順磁性板件及一桿件,該桿件設置於該順磁性板件上,該連動支架經由該桿件可旋轉地設置於該底板上。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順磁性板件具有一溝槽,該桿件部分容置於該溝槽中。
  2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於該活動件自該第一位置水平移動至該第二位置的過程中,該磁吸力下降。
  2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結構,更包含一開關,設置於該活動件上,其中該活動件設置於該底板之下。
TW108133192A 2019-06-03 2019-09-16 按鍵結構 TWI6998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789,440 US10804049B1 (en) 2019-06-03 2020-02-13 Keyswitch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9142 2019-06-03
TW108119142 2019-06-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9806B true TWI699806B (zh) 2020-07-21
TW202046360A TW202046360A (zh) 2020-12-16

Family

ID=72601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3192A TWI699806B (zh) 2019-06-03 2019-09-16 按鍵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8879B2 (zh)
TW (1) TWI6998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7899B (zh) * 2019-11-13 2021-02-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與鍵盤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88537U (en) 2000-12-08 2002-05-2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Elevation keyboard device
US6572289B2 (en) 2001-06-28 2003-06-03 Behavior Tech Computer Corporation Pushbutton structure of keyboard
TWI220214B (en) 2002-03-28 2004-08-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board capable of raising and lowering keys in partition
KR100487212B1 (ko) 2002-05-15 2005-05-03 한국에스엠케이 주식회사 키스위치
JP4721908B2 (ja) 2006-01-11 2011-07-13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US8847890B2 (en) 2011-01-04 2014-09-30 Synaptics Incorporated Leveled touchsurface with planar translational responsiveness to vertical travel
TWM410967U (en) 2011-04-14 2011-09-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board
TWM416801U (en) 2011-06-09 2011-11-2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assembly
US9343247B2 (en) 2011-11-17 2016-05-17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TWI473134B (zh) 2011-11-17 2015-02-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按鍵
TWI475585B (zh) 2013-06-11 2015-03-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按鍵及應用其之鍵盤
CN103390514B (zh) 2013-06-26 2016-03-0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TW201508792A (zh) 2013-08-16 2015-03-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按鍵結構
CN103745860B (zh) 2013-09-25 2015-11-18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键盘
TWI550667B (zh) 2013-10-11 2016-09-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磁吸式按鍵及其鍵盤
CN103681062B (zh) 2013-11-12 2016-05-11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磁吸式按键
TWM484179U (zh) 2014-03-20 2014-08-11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按鍵結構
TWI522845B (zh) 2014-05-15 2016-02-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CN104051175A (zh) 2014-06-09 2014-09-1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TWI523057B (zh) 2014-08-21 2016-02-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CN104319142B (zh) 2014-10-21 2016-09-0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US10236138B2 (en) 2015-05-07 2019-03-19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Key structure
TWI592967B (zh) 2015-05-07 2017-07-21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及應用其之可攜帶式電腦
US10509483B2 (en) 2015-05-07 2019-12-17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Key structure
US9748058B2 (en) 2015-05-07 2017-08-29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Key structure and portable computer using the same
US9911549B2 (en) 2015-05-07 2018-03-06 Lite-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Limited Key structure and portable computer using the same
TWI523058B (zh) 2015-05-08 2016-02-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TWI555050B (zh) 2015-07-03 2016-10-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及其鍵盤
US9984840B2 (en) 2015-12-18 2018-05-29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Keyswitch structure, switch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keyswitch structure
TWI607474B (zh) 2016-05-13 2017-12-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
TWI625749B (zh) 2016-06-13 2018-06-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TWI613690B (zh) 2016-06-16 2018-02-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
TWI587338B (zh) 2016-07-14 2017-06-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TWI633566B (zh) 2016-07-20 2018-08-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及其鍵盤
TWI624849B (zh) 2017-01-06 2018-05-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
TWI644336B (zh) 2017-07-28 2018-12-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磁吸式按鍵及其磁吸式鍵盤
TWM552663U (zh) 2017-08-21 2017-12-01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按鍵結構
TWI636474B (zh) 2017-10-20 2018-09-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TWI628685B (zh) 2017-10-31 2018-07-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TWI674601B (zh) 2018-07-02 2019-10-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TWI674607B (zh) 2018-07-25 2019-10-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
TWI663621B (zh) 2018-07-25 2019-06-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
CN208819783U (zh) 2018-08-30 2019-05-0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键盘
TWI677892B (zh) 2019-03-08 2019-11-2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
TWI671773B (zh) 2019-03-27 2019-09-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及其按鍵
TWI669738B (zh) 2019-04-01 2019-08-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
TWI681430B (zh) 2019-04-18 2020-01-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TWI699802B (zh) * 2019-06-03 2020-07-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US10804049B1 (en) * 2019-06-03 2020-10-13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81194A1 (en) 2020-12-03
TW202046360A (zh) 2020-12-16
US11328879B2 (en) 202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08505B2 (en) Keyswitch structure
JP3489651B2 (ja) キーボード装置、並びにそのキーボード装置を使用した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TWI476801B (zh) 按鍵及其鍵盤
TWI523057B (zh) 按鍵結構
USRE47957E1 (en) Keyswitch, keyboard and keyswitch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699802B (zh) 按鍵結構
TWI620220B (zh) 鍵盤以及應用該鍵盤的筆記型電腦
JP2005302018A (ja) 上昇キーを備えたキーボード
TWI681430B (zh) 按鍵結構
JP2002033030A (ja) キースイッチ
TWI587337B (zh) 按鍵及其鍵盤
TW201740412A (zh) 按鍵
TW201705171A (zh) 按鍵及其鍵盤
US10804049B1 (en) Keyswitch structure
TWI699806B (zh) 按鍵結構
CN110571081B (zh) 按键结构
CN210015808U (zh) 按键结构
US6087604A (en) Thin keyboard
JP2000311543A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US20030136650A1 (en) Two-stage touch switch
TWI623956B (zh) 按鍵結構
TWI826191B (zh) 鍵盤裝置
US11923159B2 (en) Keyswitch structure and keycap support mechanism thereof
TWI649774B (zh) 按鍵製造方法及其按鍵
USRE50000E1 (en) Keyswitch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