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9169B -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9169B
TWI699169B TW106107053A TW106107053A TWI699169B TW I699169 B TWI699169 B TW I699169B TW 106107053 A TW106107053 A TW 106107053A TW 106107053 A TW106107053 A TW 106107053A TW I699169 B TWI699169 B TW I6991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fabric
shoulder strap
body cloth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7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1208A (zh
Inventor
宇高章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有得士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有得士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有得士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1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1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9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916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CCORSETS; BRASSIERES
    • A41C3/00Brassieres
    • A41C3/12Component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CCORSETS; BRASSIERES
    • A41C3/00Brassie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CCORSETS; BRASSIERES
    • A41C3/00Brassieres
    • A41C3/0014Brassieres made from one piece with one or several la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CCORSETS; BRASSIERES
    • A41C3/00Brassieres
    • A41C3/08Brassieres combined with other gar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FGARMENT FASTENINGS; SUSPENDERS
    • A41F15/00Shoulder or like stra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本體前身布(11)、本體後身布(12)及本體肩帶部(14)係僅由伸縮性面料所構成,本體肩帶部(14)為分別使本體前身布(11)及本體後身布(12)呈連續,本體肩帶部(14)之本體肩帶頂點部(14a)係形成為,相較於本體前身布連接部(15)及本體後身布連接部(16)中之本體肩帶部(14),寬度較寬、且形成為難以延展,此外,本體前身布(11)之胸部周邊與本體後身布(12)之中央部亦形成為難以延展,本體後身布連接部(16)係配置在比本體肩帶頂點部(14a)及本體前身布連接部(15)更靠內側處。

Description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具有罩杯部之衣物,特別關於一種女性用胸罩、或具罩杯的細肩帶背心。
在一般縫製規格的胸罩等具有罩杯部之衣物中係使用具有相當高伸縮性的橡膠或彈性織物。此外,亦使用了調整、塑形用的金屬線、或是調節尺寸用的鉤環扣。藉此加強束緊穿著者身體的力道。利用此種加強束緊的力道,在習知具有罩杯部之衣物中,可縮小覆蓋身體的面積、亦可將肩帶設計成更細,藉此減少從上衣開口部看見穿在其中的具有罩杯部之衣物的情況,具有可提升選擇穿著上衣自由度的優點。另一方面,由於該種加強束緊力或是素材的硬度,會造成穿著時的負担較大,故而有因對身體或肌膚強力的壓迫感而產生疼痛感、或導致產生膚疹的問題存在。
以減少對身體的負担、達到舒適的穿著感為目標,提出有不使用一般胸罩等的各種構成元件(橡膠或彈性織物、肩帶等),而僅以面料所構成的胸罩等各種方 案,其中亦有已經在販售的製品。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所舉出具有罩杯部之衣物,便是在就寢姿勢中,在維持可安心睡覺之較佳的穿著感的同時,更可提升實際感受到支撐感般的穿著穩定性。
此外,第1圖為過去以來所販售之僅以無痕面料(即使裁邊不實施處理,仍難以分解的面料)構成之胸罩的展開圖。
該胸罩9為具備前身布91、後身布92與肩帶部93。肩帶部93處的面料寬度形成較寬狀(40mm以上),後身布92的大小亦形成為足以覆蓋整體背部般地大。形成如前述形狀的理由在於,因僅以面料所構成的緣故。亦即,較細的肩帶部93會因為胸部的重量而受到拉扯,使得肩帶部93變成更細的繩狀,進而勒進肩膀的肉裡。此外,若縮小背部的面料面積時,位處於後身布92的背部面料會經由肩帶部93而被胸部拉扯、偏位上移,進而無法獲得足以充分支撐胸部的力量,造成穿著上不安定的情況。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190079號公報。
〔發明概要〕
然而,若是如同上述加寬肩帶部93處的面料寬度、且增加覆蓋背部之後身布的面料面積時,即使具有輕柔且舒適的穿著感,但特別是在炎熱的季節裡,也會有難以排放身體的熱氣、不適於穿著的問題產生。此外,若再套上開口部寬至露出從脖子到胸部、肩膀、背部等衣物時,將會露出局部的胸罩,因而有胸罩與上衣的組合上、或是穿著季節方面受到限制的問題點。
在此,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問題點而進行開發,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係僅以面料構成,在維持輕柔且舒適的穿著感的同時,即使在炎熱的季節中仍可容易穿著,即使穿著開口部較寬的衣物也不容易露出。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達成前述目的,有關本發明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為具備前身布、後身布與肩帶部,於前身布上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特徵在於:前身布、後身布與肩帶部係僅以伸縮性面料所構成,前述肩帶部為分別與前身布及後身布呈連續,前述肩帶部係為,其頂點部分形成為較與前身布及後身布的邊界部分更難以延展,前述肩帶部與後身布之間的邊界部分係配置於較前述肩帶部之頂點部分以及前述肩帶部與前身布之間的邊界部分更靠內側處。
藉此,肩帶部便不會因變細而勒進肩膀的肉 裡。亦即,完全不使用會在穿著時造成負擔、或是對身體或肌膚造成強烈壓迫感的一般胸罩之各種構成構件,在不對肌膚造成負擔且維持輕柔、舒適穿著感的情況下,將肩帶變細、亦大幅度減少覆蓋身體的面積,實現在炎熱季節中亦可容易穿著、且即便穿著開口部較寬的衣物仍不易露出的具有罩杯部之衣物,此外,還可防止肩帶自肩膀偏移、滑落的事態發生。
在此,前述前身布、後身布及肩帶部係以一片連續的伸縮性面料所構成者為佳。
此外,前述肩帶部的寬度較佳係形成為,其頂點部分較與前身布及後身布之間的邊界部分還寬。藉由將肩帶的頂點部分之寬度設定成較與前身布及後身布之間的邊界部分還寬,而可防止肩帶部變成細繩狀。
再者,在前述肩帶部與前身布、以及肩帶部與後身布之間的邊界部分中,前述肩帶部較佳係形成為,其末端朝向前身布及後身布漸廣之扇狀。藉此,可以有效率地將乳房的重量傳遞至肩帶部。若是將肩帶部與前身布及肩帶部與後身布之間的邊界部分形成為直角、或是接近直角的形狀時,應力便會集中至角落處,而難以將應力有效地分散至前身布及後身布。此外,即使使用無痕面料,面料仍容易在角落處裂開。
另外,前述前身布的胸部、前述肩帶部、以及從前述後身布的中央部至指定寬度區域,形成為較其他部分更難以延展者為佳。
此時,再者,在延伸方面相較於前述其他部分更受到限制之前述前身布的區域中,從罩杯部下端至與前述肩帶部之間的邊界部分所及的區域,係以形成為朝向前述肩帶部呈連續曲線狀者為佳。
藉此,在實現輕柔舒適的穿著感的同時,還可有效率地將乳房的重量傳遞至肩帶部。
此外,前述前身布、後身布及肩帶部,係以貼合伸縮性面料之本體面料、以及伸縮性面料之裡布面料而構成者為佳。
藉此,可增加胸部的束緊力,緊密貼合在穿著者的身體,且由於可防止自胸下圍(under bust)偏位上移等,而可提供穩定且具優越穿著感的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如以上說明,根據有關本發明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由於完全不使用一般胸罩之各種構成構件而僅以面料來構成,在維持輕柔舒適的穿著感的同時,可將肩帶變細、亦可減少覆蓋身體的面積,因此實現了即使在炎熱季節中亦可容易穿著、且即便穿著開口部較寬的衣物仍不易露出的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1、9‧‧‧胸罩
2‧‧‧細肩帶背心
10、50‧‧‧本體面料
11、51‧‧‧本體前身布
12、52‧‧‧本體後身布
13、53‧‧‧罩杯部
14、54‧‧‧本體肩帶部
14a、54a‧‧‧本體肩帶頂點部
15‧‧‧本體前身布連接部
16‧‧‧本體後身布連接部
17‧‧‧側緣部
20、60‧‧‧裡布
21、61‧‧‧裡布前身布
22、62‧‧‧裡布後身布
23、63‧‧‧裡布肩帶部
23a、63a‧‧‧裡布肩帶頂點部
24‧‧‧裡布前身布連接部
25‧‧‧裡布後身布連接部
26‧‧‧胸墊插入口
27‧‧‧止裂部
30‧‧‧接著區域
40‧‧‧體側部
91‧‧‧前身布
92‧‧‧後身布
93‧‧‧肩帶部
第1圖為僅以面料所構成之習知胸罩的展開圖。
第2圖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的展開圖。
第3圖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的正面圖。
第4圖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的背面圖。
第5圖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的本體展開圖。
第6圖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的裡布展開圖。
第7圖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接著區域的展開圖。
第8圖為穿著者之上半身的示意圖。
第9圖為沿著第8圖之A-A線剖面觀察的斷面圖。
第10圖為胸墊插入口附近的放大圖。
第11圖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的前身布展開圖。
第12圖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的後身布展開圖。
第13圖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的正面圖。
第14圖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的背面圖。
〔用以實施發明的形態〕
以下,針對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形態進行說明。
在第1實施形態方面,作為具有罩杯部之衣物的一例,舉胸罩為例進行說明。
第2圖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胸罩的展開圖,第3圖為正面圖,第4圖為背面圖。
胸罩1係將裡布20貼合至本體面料10而構 成。胸罩1係經由接合本體前身布11及本體後身布12的側緣部17,而可組合成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的胸罩1。
第5圖為本體面料10的展開圖,第6圖為裡布20的展開圖。
如第5圖所示,本體面料10係以一片布料構成本體前身布11、本體後身布12與本體肩帶部14。本體面料10的面料係使用尼龍或聚氨脂等彈性絲的圓形編織物、經編織物、緯編織物等具伸縮性面料,在經度方向及緯度方向上分別具有伸縮性,所具有的伸縮性係例如在2.5cm寬度的長方形試片上施加1.5kg荷重時,具有伸長80%以上程度的伸縮性。另外,有關於本體面料10的面料,亦可使用各開口部的面料邊無須進行包邊縫等布邊處理的布料,換言之,較佳為使用所謂的無痕面料。
本體面料10係在本體前身布11具備罩杯部13。罩杯部13係經過胸部的成形加工而形成突起狀,藉由該成形加工,使得乳房不致受到壓迫而可獲得良好的穿著感。此外,若是將裡布20設計成不在胸部區域中接著、使得本體面料10及裡布20的面料可容易伸長的狀態時,即便不進行成形加工,仍有可能獲得一定程度的穿著感。
本體前身布11形成的寬度較本體後身布12來得寬。藉此,當接合本體前身布11與本體後身布12之各個側緣部17而組裝成胸罩1後,各個側緣部17的接合部分將形成為位在穿著者腋下後方、靠近背部的位置上。
肩帶部14則形成為,當穿著胸罩1時,位在穿著者肩膀頂點上的本體肩帶頂點部14a的寬度為形成最寬(10~40mm)狀,朝向本體前身布連接部15及本體後身布連接部16的寬度則形成為較窄的形狀。本體肩帶頂點部14a的寬度約為26mm,而寬度形成最窄的靠本體前身布連接部15附近以及靠本體後身布連接部16附近則設定成約21mm,與使用習知之無痕面料的胸罩之肩帶部相比較,本發明的肩帶部寬度仍較細。
本體前身布連接部15係指形成本體前身布11與肩帶部14之間的邊界部分,從肩帶部14朝本體前身布連接部15的邊緣部分逐漸變寬,本體前身布連接部15係形成為扇狀。
本體後身布連接部16係指形成本體後身布12與肩帶部14之間的邊界部分,從肩帶部14朝本體後身布連接部16的邊緣部分逐漸變寬,與本體前身布連接部15相同,本體後身布連接部16亦形成為扇狀。此外,本體後身布連接部16的位置為較本體肩帶頂點部14a及本體前身布連接部15更靠近內側(縱向的中心線側)。藉由將本體後身布連接部16配置於如上所述之靠近內側處,而可防止肩帶自肩膀偏移滑落。
如第6圖所示,裡布20係以一片布料構成裡布前身布21、裡布後身布22與裡布肩帶部23。由於裡布20為貼合在本體面料10,因此,整體來看為具有略與本體面料10相似的形狀,不過,在裡布前身布21與裡布後 身布22方面,形狀則有所不同。另外,裡布20的面料為與本體面料10之面料相同,為伸縮性面料,其可使用與本體面料10相同的面料,亦可使用伸縮性相異的面料。
肩帶部23則與本體面料10的情況相同,當穿著胸罩1時,位在穿著者肩膀頂點上的裡布肩帶頂點部23a的寬度為形成最寬狀,朝向裡布前身布連接部24及裡布後身布連接部25的寬度則形成為較窄的形狀。
裡布前身布21的形狀,在從罩杯部下端至裡布前身布連接部24以交互配置的連續性曲線而形成為圓弧狀這一方面,則不同於本體前身布11的形狀。據此,藉由從罩杯部下端至裡布前身布連接部24而朝肩帶部23連接的部分形成滑順曲線狀,可將乳房的重量有效率地傳遞至肩帶部23。
裡布前身布連接部24係指形成裡布前身布21與肩帶部23之間的邊界部分,從肩帶部23朝裡布前身布連接部24的邊緣部分逐漸變寬,裡布前身布連接部24係形成為扇狀。
裡布後身布22為形成切除兩端部、呈現出約本體後身布12面積之略一半的形狀。
裡布後身布連接部25係指形成裡布後身布22與肩帶部23之間的邊界部分,從肩帶部23朝裡布後身布連接部25的邊緣部分逐漸變寬,與裡布前身布連接部24相同,裡布後身布連接部25亦形成為扇狀。此外,裡布後身布連接部25的位置亦較裡布肩帶頂點部23a及裡布 前身布連接部24配置於更靠近內側處。
在如上分別所構成的本體面料10上塗覆(例如,藉由網板印刷所進行的塗覆或藉由噴墨印刷方式所進行的塗覆等)接著劑(例如,胺基甲酸酯系(urethane system)的熱熔性接著劑等),藉由接著裡布20而構成胸罩1。
第7圖為胸罩1之接著區域的展開圖。
形成將裡布20貼合至本體面料10而使面料呈雙層的部分、以及面料單片部分(僅本體面料10)。相較於面料單片部分,形成本體面料10與裡布20重疊的面料雙層部分在伸縮方面更要增加所需的力道,故而形成難以延伸狀。此外,已塗覆接著劑的接著區域30之延伸狀態更加受到限制,因而形成難以延伸狀。亦即,當僅以面料構成胸罩1的情況下,由於本體面料10與裡布20之間的接著區域30之面積比率會影響穿著感,因而形成重要的因素。
裡布20面積占本體面料10面積的比例以65~80%為佳。若未達65%,則無法確保在補強胸部、肩帶部、背面方面所需要的面積。若為80%以上,則容易感受到壓迫感。在第2圖所示的展開圖中,則將裡布20面積占本體面料10面積的比例設為約75%。接著區域30較佳為設定成,在不超過裡布面積的範圍內,相對於本體面料10的面積呈25~75%。亦可將裡布20整面設定成接著區域30。此外,於第7圖所示之例為將接著區域30設定成 約30%。
有關接著區域30,若是將裡布後身布22外周之接著區域30的寬度,設定成以約7mm為1單位的情況下,位於胸部之兩腋中的接著區域30之寬度較佳為設計成1~3單位,位於胸部中央處的接著區域之寬度較佳為設計成1~2.5單位,胸部之下側較佳為設計成1.5單位以上。若縮小胸部之兩腋與胸部之下側的寬度時,例如,當設定為1(7mm)單位時,將可發現到胸部的下側朝上方偏移的事態發生。此外,在第7圖中為將胸部之兩腋側的接著區域30之寬度設定為裡布後身布22之外周的接著區域30之寬度的約2倍,將胸部下側的接著區域30作為裡布20之該區域的整個區域。
在胸部方面,接著區域30係以畫圓般地包圍乳房而以點狀配置,藉由該種配置方式,可利於有效率地將乳房的重量傳遞至肩帶部。接著區域30的延伸程度較其他部分要小得很多,若施加外力後,會立刻達到極限值,其力的傳遞會比延伸方面較有空間的本體面料10所處區域還來得炔。若在接著區域的途中有角度存在時,則力便會朝其他方向分散,因此,在罩杯部周邊並未形成有角度,而是呈曲線狀地配置接著區域30,藉此,可將乳房的重量所產生的力,有效率地傳遞至肩帶部。
本體肩帶部14及裡布肩帶部23係構成為,為使其持有剛性、防止胸罩1在穿著時造成肩帶部的寬度變細,遍布整個區域作為接著區域30。為防止在穿著時 肩帶部變細、發生肩帶勒進肩膀肉裡的情況,藉由將肩帶部設定成由本體肩帶部14與裡布肩帶部23構成之雙層面料構造,將可增加牽制因胸部重量而朝肩帶部之長度方向拉伸的力,並加強維持肩帶部寬度的力。再加上施加接著劑的區域並非僅有肩帶部的外周、而是將接著劑施加在肩帶部整個區域上以作為接著區域30,因而使已塗覆接著劑的接著區域30之伸縮受到限制,因此得以抑制面料變細的狀況發生、且更進一步補強了維持寬度的力。倘若在肩帶部中,不實施整個區域的接著,而僅有接著兩端時,中央處之未接著的部分可確認有隆起的現象產生,因此在肩帶部方面,仍以實施整個區域的接著為佳。此外,即便是實施整個區域的接著,亦可改變邊緣部與中央部之接著劑的樹脂量。再者,相較於本體肩帶頂點部14a與裡布肩帶頂點部23a,將本體前身布連接部15與裡布前身布連接部24、以及本體後身布連接部16與裡布後身布連接部25設定成較細狀,當施加有朝肩帶部之長度方向拉伸的力時,首先,維持寬度的力最弱且較細的部分變細、拉長而吸收拉伸的力,本體肩帶頂點部14a與裡布肩帶頂點部23a的寬度得以維持,故難以使其變細,故而減少了肩帶勒進肩膀肉裡的情況發生。此外,藉由將該部分變細,肩帶部的形狀方面也顯得更加有造型感,故而亦可獲得提升外觀視覺性的效果。
在此,若僅將肩帶部設為雙層面料構造時,胸罩1之後身布便會受到肩帶部拉扯,造成朝上方向的力 過強,而有穿著上不穩定的情況發生。進而造成穿著者使胸罩1穩定在胴體方向的力(穿著時之水平方向的力)無法對抗前述朝上拉扯的力,使得後身布的下邊向上滑動、偏移,難以將胸下圍維持在適當的位置。因此,為了增加緊密貼合至胴體周圍的力道,而將後身布之約一半的區域設成雙層面料構造。
在伸縮方面,面料形成為雙層的部分由於較只有面料本體10的部分更需要增加其所需的力道,因此難以延展。對此,僅殘留面料本體10的腋部,則形成為比覆蓋乳房的本體前身布11、從裡布前身布21之雙層部分與背部中央朝向腋部所形成的本體後身布12、以及裡布後身布22的雙層部分,還來得容易延展。第8圖所示為穿著者的上半身,在第9圖中則揭示沿著第8圖之A-A線斷面所示的剖面圖。如此,在形成為增加接觸肌膚面積的體側部40中,僅殘留面料本體10的腋部形成為充分延展、且亦減少面料的自由部分,因此相較起僅有前面成為雙層構造的情況,可更加強力地緊密貼合至身體。此外,由於該部分的面料以一片形成,因此結構較軟,可更加容易緊密貼合至身體的曲面上。即便將肩帶部形成為雙層構造、使後身布向上拉扯的力變強,藉由加強前述該種緊密貼合身體的力,仍可毫不受到影響地緊密貼合至穿著者的身體,防止發生胸下圍之偏位上移的現象,進而可穩定胸罩的穿著感。
藉由變更本體後身布12及裡布後身布22之 面料雙層部分的面積,將可調節尺寸或是束緊胴體周圍的程度。當面料的張力很弱、處於相當容易延展的狀態下,則有將後身布整面設為雙層的情況。在此情況下,面料雙層部分的面積相對於後身布之寬度方向形成為100%,不過較佳為,當使用對寬度為2.5cm之長方形試片施加1.5kg荷重時,由80%延伸為約160%的面料時,相對於後身布之寬度方向則由30%變成70%的範圍。
當將背部處全數設為面料雙層部分時,則面料的張力變得過強,不僅會造成難以穿脫的情況,也會以不自然的狀態擠壓乳房,而具有有損輕柔舒適穿著感之虞。相反的,若將面料雙層部分設定為30%以下時,由於面料雙層部分的寬度接近雙方肩帶部間的寬度,因此造成自肩帶部所傳遞而來的力會朝向該狹窄面料雙層部分的區域集中,使得僅有面料雙層部分朝上偏移,而無法穩定地穿著。因此,後身布的面料雙層部分較佳為設定成,形成為由後身布之中心部朝向左右方向,且寬度設定形成為後身布寬度之30%以上的寬度、至後身布寬度之70%為止的寬度。
本體前身布連接部15與裡布前身布連接部24、以及本體後身布連接部16與裡布後身布連接部25,形成為扇狀的理由亦在於用以控制力的方向。在後身布側中,裡布20的形狀係從裡布肩帶部23延長、且未到達裡布後身布22的下邊,而邊緣則朝腋方向擴展。此種形狀的用意在於,為了使自肩帶部傳遞之朝上方向之力,得以 朝腋方向,也就是朝左右方向分散,藉此,減輕後身布朝上被拉扯的力,而可防止後身布的偏位上移。
此外,裡布20係具備胸墊插入口26,其為用以將胸墊插入裡布前身布21的胸部處之缺口。第10圖為胸墊插入口26附近的放大圖。當反覆插入胸墊時,面料會有從胸墊插入口26之端部裂開之虞。為使前述面料裂開的現象止於胸墊插入口26的端部,形成有如同包圍切口端部般接著成ㄈ字形區域的止裂部27。
據此,本實施形態的胸罩1係構成為,將前身布之胸部(胸部周邊或胸部整個區域)、肩帶部、以及自後身布之中央部至指定寬度的區域設為雙層的伸縮性面料,此外,藉由調整接著劑的塗覆量或塗覆區域,使得該等區域在伸縮性方面較其他殘餘部分(例如,兩腋下部)相異而得以限制延展。其中,藉由對肩帶部的頂點部分限制其延伸度,使其較前身布連接部與後身布連接部還來得難以延展,肩帶部不至於會變細而勒進肩膀的肉裡,而得以實現優越的穿著感。再者,於前身布內限制延伸的部分中,藉由將從罩杯部下端至肩帶部之間的邊界部分所構成的區域,形成為朝向肩帶部之連續性滑順曲線狀,乳房的重量得以有效率地傳遞至肩帶部。而作為限制伸展、使其難以延展的方法,如上所述,除了加大寬度、或是將面料較其他部分重疊更多部分之外,亦可利用變更面料之編織組織的方式,或是將該等方法進行組合。
接著,作為第2實施形態,使用細肩帶背心 進行說明。
第11圖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的前身布展開圖,第12圖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的後身布展開圖,第13圖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的正面圖,第14圖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的背面圖。
細肩帶背心2在本體面料50為分別分開成本體前身布51與本體後身布52這一點與胸罩1相異。由於本體前身布51與本體後身布52呈分離狀,因此,必須要在本體肩帶頂點部54a將雙方進行接合。另一方面,裡布60的情況為與胸罩1相同,裡布前身布61、裡布後身布62與裡布肩帶部63係以一片布料所構成。接著區域也相同。在細肩帶背心2中貼合有裡布60的面料雙層部分的區域,為較罩杯部53更靠近上方的區域,在該區域中,裡布60占本體面料50的面積比例為與胸罩1的情況相同,約為75%。
該細肩帶背心2除了上述相異點之外,與在說明胸罩1部分的內容相通,其效果亦為相同。
以上,根據實施形態說明了有關本發明具有罩杯部之衣物,不過,本發明並非受到該等實施形態的限制,在可達成本發明之目的、且在不脫離發明主旨的範圍內,可實施各種設計變更,這些也全部包含在本發明之技術範圍內。
例如,在上述實施形態中,舉出將裡布貼合至本體面料的雙層面料構造為例進行說明,然而,亦可僅 以本體面料所構成。在該種情況下,用以取代裡布,可採用局部變化本體面料之厚度、或是藉由將編織組織形成為局部難以延伸的編織組織來實現作為裡布。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係可用於胸罩或細肩帶背心等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1‧‧‧胸罩
10‧‧‧本體面料
11‧‧‧本體前身布
12‧‧‧本體後身布
14‧‧‧本體肩帶部
14a‧‧‧本體肩帶頂點部
15‧‧‧本體前身布連接部
16‧‧‧本體後身布連接部
17‧‧‧側緣部
20‧‧‧裡布
21‧‧‧裡布前身布
22‧‧‧裡布後身布
23‧‧‧裡布肩帶部
23a‧‧‧裡布肩帶頂點部
24‧‧‧裡布前身布連接部
25‧‧‧裡布後身布連接部
26‧‧‧胸墊插入口

Claims (7)

  1. 一種具有罩杯部之衣物,係具備前身布、後身布與肩帶部,於前身布上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特徵在於,前身布、後身布與肩帶部僅以伸縮性面料所構成;前述肩帶部為分別與前身布及後身布連續;前述肩帶部係形成為,其頂點部分較與前身布及後身布之間的邊界部分更難以延展;前述肩帶部與後身布之間的邊界部分係構成為,相較於前述肩帶部之頂點部分以及前述肩帶部與前身布之間的邊界部分,配置於更靠內側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中,前述前身布、後身布與肩帶部係以一片連續的伸縮性面料所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中,前述肩帶部係形成為,其頂點部分較與前身布及後身布之間的邊界部分還寬。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中,在前述肩帶部與前身布、以及肩帶部與後身布之間的邊界部分中,前述肩帶部係形成為,其末端朝向前身布及後身布漸廣之扇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中,前述前身布的胸部、前述肩帶部、以及從前述後身布的中央部起指定寬度區域較其他部分更難以延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中,在此方面相較於前述其他部分延伸更受到限制之前述前身布的區域,從罩杯部下端至與前述肩帶部之間的邊界部分的區域,係形成由與前述肩帶部連續的曲線被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中,前述前身布、後身布及肩帶部,係貼合伸縮性面料之本體面料、以及伸縮性面料之裡布面料而構成。
TW106107053A 2016-09-08 2017-03-03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TWI6991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75153A JP6081649B1 (ja) 2016-09-08 2016-09-08 カップ部を有する衣類
JP2016-175153 2016-09-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1208A TW201811208A (zh) 2018-04-01
TWI699169B true TWI699169B (zh) 2020-07-21

Family

ID=58043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7053A TWI699169B (zh) 2016-09-08 2017-03-03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1049B2 (zh)
EP (1) EP3510881B1 (zh)
JP (1) JP6081649B1 (zh)
CN (1) CN109688857B (zh)
TW (1) TWI699169B (zh)
WO (1) WO20180473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28235B2 (ja) * 2017-05-02 2021-09-01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カップ部を有する衣類
KR101943061B1 (ko) * 2017-09-18 2019-04-17 홍일권 무봉재 양면 브래지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273085B1 (ko) * 2019-07-05 2021-07-05 주식회사 코앤컴 돗트풀을 이용한 프리컷 브래지어 제조방법 및 브래지어
KR102381297B1 (ko) * 2019-12-03 2022-03-31 주식회사 제이패션 무재봉 레이스 브래지어 제조방법
JP6725953B1 (ja) * 2019-12-12 2020-07-22 株式会社レイル パット及びカップ収納部を有する女性用下着
KR102387021B1 (ko) * 2019-12-19 2022-04-15 김동현 퓨징 브래지어
KR200494949Y1 (ko) * 2021-05-14 2022-02-08 코웰패션 주식회사 브래지어
KR102401295B1 (ko) * 2021-07-05 2022-05-25 코웰패션 주식회사 브래지어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0496U (ja) * 2009-03-02 2009-05-21 富士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補整機能を有するハーフトップ
TWM451836U (zh) * 2012-10-24 2013-05-01 Wei-Hong Chen 透氣內衣
JP3204056U (ja) * 2016-02-22 2016-05-12 株式会社finetrack 左右一体型胸パッドおよびその左右一体型胸パッドを備える衣類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48639A (en) * 1921-12-17 1923-03-13 Reece Raymond Henry Breast support
JPS59125910U (ja) * 1983-02-15 1984-08-24 株式会社ダツチエス ブラジヤ−
JPS63177920U (zh) * 1987-05-02 1988-11-17
JPS6437408U (zh) * 1987-08-31 1989-03-07
JPH031906U (zh) * 1989-05-30 1991-01-10
JP3150496B2 (ja) * 1993-06-30 2001-03-26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H10251904A (ja) * 1997-03-04 1998-09-22 Wacoal Corp バストの補整機能を備えた衣類
US5946944A (en) * 1997-05-01 1999-09-07 Alba-Waldensian, Inc. Seamless circular knit brassier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4331296B2 (ja) * 1999-01-20 2009-09-16 トリンプ・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ブラジャー
JP3686812B2 (ja) * 2000-03-09 2005-08-24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カップ部を有する衣類
US20020022433A1 (en) * 2000-08-10 2002-02-21 Yeung Amy Patricia Dual-layered seamless sports bra and camisole
JP4377083B2 (ja) * 2001-04-13 2009-12-02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編み立て成型のカップ付き女性用衣類
US6708530B2 (en) * 2002-07-02 2004-03-23 Sara Lee Corporation Single-layer/double-layer cushion cup brassiere with terry loop stitch construction
US7051557B2 (en) * 2002-07-18 2006-05-30 Sara Lee Corporation Hidden band brassiere, blank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JP3848963B1 (ja) * 2005-07-25 2006-11-22 株式会社知的所有権研究所 ブラジャー
JP3131863U (ja) * 2007-03-06 2007-05-24 富士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ハーフトップ
US8257138B2 (en) * 2010-03-04 2012-09-04 Cynthia A Smith Athletic bra
US9192197B2 (en) * 2013-10-04 2015-11-24 Sharon S. Reinhard Post surgical recovery bra
JP6327449B2 (ja) 2014-03-28 2018-05-23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カップ部を有する衣類
JP6354522B2 (ja) * 2014-10-30 2018-07-11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カップ部付き衣類
JP6437408B2 (ja) * 2015-09-17 2018-12-12 株式会社ニューギン 遊技機
US11134724B2 (en) * 2016-04-06 2021-10-05 Nike, Inc. Engineered bra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0496U (ja) * 2009-03-02 2009-05-21 富士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補整機能を有するハーフトップ
TWM451836U (zh) * 2012-10-24 2013-05-01 Wei-Hong Chen 透氣內衣
JP3204056U (ja) * 2016-02-22 2016-05-12 株式会社finetrack 左右一体型胸パッドおよびその左右一体型胸パッドを備える衣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8857B (zh) 2020-12-18
EP3510881A4 (en) 2020-07-15
US20190200682A1 (en) 2019-07-04
EP3510881A1 (en) 2019-07-17
WO2018047364A1 (ja) 2018-03-15
JP2018040081A (ja) 2018-03-15
JP6081649B1 (ja) 2017-02-15
EP3510881B1 (en) 2021-12-08
US11241049B2 (en) 2022-02-08
TW201811208A (zh) 2018-04-01
CN109688857A (zh) 2019-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9169B (zh)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US9936741B2 (en) Functional brassiere
KR101148890B1 (ko) 브래지어 같은 등 부분을 갖는 의류
JP5007859B2 (ja) 背筋強化ハーフトップ
US10645979B2 (en) Garment with a built-in bra and having a stretchable fabric layer extending along a back fabric portion thereof
KR101460476B1 (ko) 착용감이 증진된 체형보정속옷
US20210267295A1 (en) Garment provided with elastic waist bel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349680B2 (ja) カップ部を有する衣類
US20160000154A1 (en) Anti-Wrinkle Bra for Sleeping
KR101425597B1 (ko) 체형 보정 기능을 가지는 의류
JP3207099B2 (ja) 体形補整機能を有する被服
GB2491137A (en) Upper body garments
JP4388003B2 (ja) カップ部を有する女性用下着
JP4838641B2 (ja) 女性用体形補正補助着の製造方法
TWI686145B (zh) 隱形馬甲
JP7190776B2 (ja) 下着
JP3150497U (ja) 補整機能を有するハーフトップ
JP3214014U (ja) カップを有する衣類
JP2017179681A (ja) 体形補整衣類
JP5796790B2 (ja) 女性用体形補整衣類
WO2017054594A1 (en) Functional brassiere
KR200421839Y1 (ko) 브래지어
TWM466513U (zh) 具有胸罩的合身衣
JP2006161199A (ja) ブラジャー
JPH07331503A (ja) ランジェリ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