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8029B - 形成半導體結構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形成半導體結構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8029B
TWI698029B TW107142541A TW107142541A TWI698029B TW I698029 B TWI698029 B TW I698029B TW 107142541 A TW107142541 A TW 107142541A TW 107142541 A TW107142541 A TW 107142541A TW I698029 B TWI698029 B TW I6980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rystalline silicon
doped crystalline
silicon substrate
passivation layer
oxide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2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1152A (zh
Inventor
田偉辰
洪政源
葉昌鑫
吳以德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Priority to TW107142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802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1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1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8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802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Formation Of Insulating Films (AREA)

Abstract

一種形成半導體結構之方法,包含:提供半導體基板;以及使用射頻電漿設備對半導體基板進行表面處理,以在半導體基板的一側形成鈍化層。

Description

形成半導體結構之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形成半導體結構的方法,且特別是一種形成具有超薄鈍化層之半導體結構的方法。
在半導體相關產業中,鈍化結構與製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結構與製程。以太陽能電池產業為例,傳統背電場(back surface field;BSF)太陽能電池,射極與背電極鈍化(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PERC)太陽能電池、異質接面薄本質層(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HIT)太陽能電池、或是穿隧氧化物鈍化接觸(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TOPcon)太陽能電池等均具有鈍化層。舉例而言,高效矽基太陽能電池結構所採用的穿隧鈍化層薄膜是以化學濕製程或高溫氧化製程來製作,但穿隧鈍化層薄膜之均勻性與厚度的控制均受到考驗,在大量生產過程中易導致良率不佳的問題產生。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形成半導體結構之方法,其包含使用射頻電漿設備對半導體基板進行表面處 理,以在半導體基板的一側形成鈍化層,其可有效控制所形成之鈍化層的厚度和均勻性,並確保半導體結構的生產良率。
根據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形成半導體結構的方法,其包含:提供半導體基板;以及使用射頻電漿設備對半導體基板進行表面處理,以在半導體基板的第一側形成鈍化層。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上述第一鈍化層的厚度約為0.5奈米至3奈米。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上述射頻電漿設備對半導體基板進行表面處理時使用的電漿源為氧氣或臭氧。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上述射頻電漿設備對半導體基板進行表面處理使用的微波頻率約為13.56MHz、27.12MHz或40.68MHz。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上述第一鈍化層的缺陷密度實質低於1011個/平方公分。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上述半導體基板為摻雜結晶矽基板,且上述第一鈍化層為氧化矽薄膜。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形成半導體結構的方法更包含:藉由進行化學氣相沉積製程,在上述第一鈍化層上形成摻雜結晶矽薄膜;以及藉由進行化學氣相沉積製程、物理氣相沉積製程或原子層沉積製程,在上述半導體基板的第二側上形成至少一第二鈍化層。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上述至少一第二鈍化層包含氮化矽薄膜、氧化矽薄膜、氧化鋁薄膜或氧化鉿薄膜。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上述半導體基板包含單晶晶體材料或多晶晶體材料,且上述摻雜結晶矽薄膜的結晶度大約為50%至90%。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形成半導體結構的方法更包含:在上述摻雜結晶矽薄膜上形成第一電極;在上述至少一第二鈍化層上形成抗反射層;以及在上述半導體基板上形成第二電極,其貫穿上述至少一第二鈍化層和抗反射層。
100、300‧‧‧半導體結構
102、302‧‧‧矽基板
104、304、408、410‧‧‧鈍化層
200‧‧‧射頻電漿設備
202‧‧‧靜電夾盤
204‧‧‧射頻訊號源
206‧‧‧電極
208‧‧‧反應腔室
210‧‧‧真空系統
400‧‧‧太陽能電池結構
402‧‧‧摻雜結晶矽基板
402A‧‧‧第一側
402B‧‧‧第二側
404‧‧‧穿隧氧化矽薄膜
406‧‧‧摻雜結晶矽薄膜
412‧‧‧抗反射層
414、416‧‧‧電極層
S‧‧‧基板
為了更完整了解實施例及其優點,現參照結合所附圖式所做之下列描述,其中:〔圖1〕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形成之半導體結構的剖視圖;〔圖2〕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對半導體基板進行表面處理之射頻電漿設備的示例;〔圖3〕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形成之另一半導體結構的剖視圖;以及〔圖4〕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形成之太陽能電池結構的剖視圖。
以下仔細討論本發明的實施例。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實施例提供許多可應用的發明概念,其可實施於各式各樣的特定內容中。所討論之特定實施例僅供說明,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範圍。
可被理解的是,雖然在本文可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語來描述各種元件、零件、區域和/或部分,但此些用語不應限制此些元件、零件、區域和/或部分。此些用語僅用以區別一元件、零件、區域和/或部分與另一元件、零件、區域和/或部分。
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語僅是為了描述特定實施例,非用以限制申請專利範圍。除非另有限制,否則單數形式的「一」或「該」用語也可用來表示複數形式。此外,空間相對性用語的使用是為了說明元件在使用或操作時的不同方位,而不只限於圖式所繪示的方向。元件也可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轉90度或在其他方向),而在此使用的空間相對性描述也可以相同方式解讀。
請參照圖1,圖1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半導體結構100的示意圖。半導體結構100包含半導體基板102和鈍化層104,其中鈍化層104是在半導體基板102的一側形成。在本實施例中,鈍化層104是使用射頻電漿設備對半導體基板102進行表面處理,而在半導體基板102的一側形成。
若是半導體基板102為矽基板,且射頻電漿設備所通入的製程氣體為氧氣或臭氧,則電漿態的氧離子將與半導體基板102的表面上斷鍵的矽原子結合為氧化矽,藉以 形成氧化矽薄膜,也就是圖1所示的鈍化層104。由射頻電漿設備所形成的氧化矽薄膜,其厚度可約為0.5奈米至3奈米,且其缺陷密度可實質低於1011個/平方公分。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對半導體基板進行表面處理之射頻電漿設備的一示例。在圖2所示之射頻電漿設備200中,靜電夾盤202用以固定並承載基板S,射頻訊號源204電性連接靜電夾盤202(包含電極)和位於靜電夾盤202之對側的電極206,其用以提供射頻電壓,以在靜電夾盤202與電極206之間形成交流電場,使得通入至反應腔室208中的製程氣體受到交流電場的作用而產生離子化碰撞反應,進而形成電漿。此外,真空系統210可將在反應腔室208內產生的副產品抽出。
若是以圖2之射頻電漿設備200對半導體基板102進行處理以形成鈍化層104,且半導體基板102和欲形成的鈍化層104分別為矽基板和氧化矽薄膜,則射頻電漿設備200使用的頻率可以是13.56MHz或是其整數倍,例如27.12MHz或是40.68MHz,反應腔室208的內部壓力可以是約為100托(torr)至1000托,反應腔室208的內部溫度可以是室溫至攝氏300度,且射頻訊號源204產生之微波功率密度可以是約為1毫瓦/平方公分至50毫瓦/平方公分,且半導體基板102(對應圖2之基板S)與電極206之間的距離D可以是大約為5毫米至30毫米。
應注意的是,圖2所示之射頻電漿設備200僅為示例。在其他實施例中,對半導體基板102進行表面處理以 形成鈍化層104的實施方式亦可藉由其他適用的射頻電漿設備依據上述環境設定進行。
圖3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半導體結構300的示意圖。半導體結構300包含半導體基板302和鈍化層304,其中半導體基板302的一側為鋸齒狀,且鈍化層304是在半導體基板302之具有鋸齒狀的一側形成。在形成鈍化層304之前,先對半導體基板302進行蝕刻製程,以在半導體基板302的一側形成鋸齒狀結構。經由蝕刻製程所形成的鋸齒狀結構的高度和底部寬度可以是約為2微米至8微米。此外,圖3之鈍化層304是使用射頻電漿設備對半導體基板302進行表面處理,而在半導體基板302之具有鋸齒狀結構的一側形成。在半導體基板302為矽基板且射頻電漿設備所通入的製程氣體為氧氣或臭氧下,形成的鈍化層304為氧化矽薄膜,其厚度可約為0.5奈米至3奈米,且其缺陷密度可實質低於1011個/平方公分。
藉由本發明實施例形成的半導體結構100、300可進一步用於許多類型的產品。以下說明以基於半導體結構100形成太陽能電池結構為例。請參照圖4,圖4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形成之太陽能電池結構400的剖面視圖。除了分別對應圖1之半導體基板102和鈍化層104的摻雜結晶矽基板402和穿隧氧化矽薄膜404外,太陽能電池結構400還包含摻雜結晶矽薄膜406、鈍化層408、410、抗反射層412和電極層414、416。
摻雜結晶矽基板402可以是P型摻雜結晶矽基板或N型摻雜結晶矽基板,穿隧氧化矽薄膜404是藉由射頻電漿設備對摻雜結晶矽基板402的第一側402進行表面處理,在摻雜結晶矽基板402的第一側402A形成。依據太陽能電池結構400的應用,摻雜結晶矽基板402可以是N型摻雜結晶矽基板或P型摻雜結晶矽基板。穿隧氧化矽薄膜404的厚度可約為0.5奈米至3奈米,且其缺陷密度可實質低於1011cm-2。摻雜結晶矽薄膜406可經由進行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製程在穿隧氧化矽薄膜404上形成,其厚度大約為50奈米,且其結晶度可大約為50%至90%。在進行形成摻雜結晶矽薄膜406的化學氣相沉積製程中,製程壓力可以是大約為400托、射頻功率約為30毫瓦/平方公分、基板溫度約為300℃。摻雜結晶矽薄膜406可包含單晶晶體材料或多晶晶體材料。此外,對應摻雜結晶矽基板402的類型,摻雜結晶矽薄膜402可以是N型摻雜結晶矽薄膜或P型摻雜結晶矽薄膜。
鈍化層408、410和抗反射層412是依序在摻雜結晶矽基板402的第二側402B上形成。每一鈍化層408、410可以是氮化矽薄膜、氧化矽薄膜、氧化鋁薄膜或氧化鉿薄膜。舉例而言,鈍化層408、410可以分別是氧化鋁薄膜和氧化矽薄膜。此外,每一鈍化層408、410可以是藉由進行化學氣相沉積製程、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製程或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製程所形成。抗反射層412位於鈍化層 410上,其可藉由進行沉積製程或塗佈製程形成,但不限於此。
電極層414、416分別位於摻雜結晶矽薄膜406上和半導體基板402的第二側402A上,其中電極層416向上延伸且貫穿鈍化層408、410和抗反射層412。每一電極層414、416可藉由蒸鍍、濺鍍或電鍍方式,或是藉由網印方式形成,但不限於此。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至少在於,相較於使用化學溼製程或高溫氧化製程,本發明是使用射頻電漿設備對半導體基板進行表面處理,以在半導體基板的一側形成鈍化層,其可有效控制所形成之鈍化層的厚度和均勻性及其生產過程的良率。此外,在太陽能電池結構的製作上,藉由使用超高頻氧離子電漿,在摻雜結晶矽基板的一側形成厚度極小但具有高均勻性的氧化矽薄膜,其可增加矽基太陽能電池的開路電壓及減少漏電流,且藉由此氧化矽薄膜,可篩選載子種類且與矽基板之間形成低介面缺陷密度,從而提升太陽能電池載子壽命週期並實現高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實施例可應用至許多類型的半導體結構的生產上。雖然在本文中僅舉例說明,使用射頻電漿設備對半導體基板進行表面處理,以在半導體基板的一側形成鈍化層之技術,可用於其他半導體結構的製作,不以太陽能電池結構為限。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 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半導體結構
102‧‧‧半導體基板
104‧‧‧鈍化層

Claims (8)

  1. 一種形成半導體結構之方法,包含:提供一摻雜結晶矽基板;使用一射頻電漿設備對該摻雜結晶矽基板進行表面處理,以在該摻雜結晶矽基板之一第一側形成一氧化矽薄膜;藉由進行化學氣相沉積製程,在該氧化矽薄膜上形成一摻雜結晶矽薄膜;以及藉由進行化學氣相沉積製程、物理氣相沉積製程或原子層沉積製程,在該摻雜結晶矽基板之一第二側上形成至少一第二鈍化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氧化矽薄膜之厚度約為0.5奈米至3奈米。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射頻電漿設備對該摻雜結晶矽基板進行表面處理時使用的電漿源為氧氣或臭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射頻電漿設備對該摻雜結晶矽基板進行表面處理使用的微波頻率約為13.56MHz、27.12MHz或40.68MHz。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第二鈍化層包含氮化矽薄膜、氧化矽薄膜、氧化鋁薄膜或氧化鉿薄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摻雜結晶矽基板包含單晶晶體材料或多晶晶體材料,且該摻雜結晶矽薄膜之結晶度大約為50%至90%。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在該摻雜結晶矽薄膜上形成一第一電極;在該至少一第二鈍化層上形成一抗反射層;以及在該摻雜結晶矽基板上形成一第二電極,該第二電極貫穿該至少一第二鈍化層和該抗反射層。
  8. 一種形成半導體結構之方法,包含:提供一摻雜結晶矽基板;以及使用一射頻電漿設備對該摻雜結晶矽基板進行表面處理,以在該摻雜結晶矽基板之一第一側形成一氧化矽薄膜,其中該氧化矽薄膜之缺陷密度實質低於1011個/平方公分。
TW107142541A 2018-11-28 2018-11-28 形成半導體結構之方法 TWI698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541A TWI698029B (zh) 2018-11-28 2018-11-28 形成半導體結構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541A TWI698029B (zh) 2018-11-28 2018-11-28 形成半導體結構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1152A TW202021152A (zh) 2020-06-01
TWI698029B true TWI698029B (zh) 2020-07-01

Family

ID=72175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2541A TWI698029B (zh) 2018-11-28 2018-11-28 形成半導體結構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802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8404A1 (en) * 1997-12-30 2004-12-09 Applied Materials, Inc. Reactive preclean prior to metallization for sub-quarter micron application
TW200945497A (en) * 2008-03-24 2009-11-01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Integrated passive device and method with low cost substrate
US20110120377A1 (en) * 2009-06-12 2011-05-26 George Andrew Antonelli Remote plasma processing of interface surfaces
CN103168342A (zh) * 2010-11-19 2013-06-19 索泰克公司 用于射频或电力应用的电子器件和制造这种器件的工艺
TW201546876A (zh) * 2014-03-11 2015-12-16 Applied Materials Inc 在針對半導體應用之整合群集系統中形成互連結構的方法
US20170229490A1 (en) * 2016-02-05 2017-08-10 Applied Materials, Inc. Interface engineering for high capacitance capacitor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8404A1 (en) * 1997-12-30 2004-12-09 Applied Materials, Inc. Reactive preclean prior to metallization for sub-quarter micron application
TW200945497A (en) * 2008-03-24 2009-11-01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Integrated passive device and method with low cost substrate
US20110120377A1 (en) * 2009-06-12 2011-05-26 George Andrew Antonelli Remote plasma processing of interface surfaces
CN103168342A (zh) * 2010-11-19 2013-06-19 索泰克公司 用于射频或电力应用的电子器件和制造这种器件的工艺
TW201546876A (zh) * 2014-03-11 2015-12-16 Applied Materials Inc 在針對半導體應用之整合群集系統中形成互連結構的方法
US20170229490A1 (en) * 2016-02-05 2017-08-10 Applied Materials, Inc. Interface engineering for high capacitance capacitor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1152A (zh) 2020-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9779B (zh) 一种基于温和氢气等离子体的半金属相碲化钼的制备方法
JPH02239623A (ja) 安定化層及びその製法
TW201705516A (zh) 用於太陽能電池的射極層之沉積方法
TWI463687B (zh) A film forming method of a passivation film,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olar cell element
Shah et al. VHF plasma deposition: a comparative overview
TWI698029B (zh) 形成半導體結構之方法
Hamadi et al.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ilicon pn junction solar cells produced by plasma-assisted matrix etching technique
TW201304162A (zh) 製作太陽能電池背側點接觸的方法
TW202102066A (zh) 接地帶組件
TWI593130B (zh) 太陽能電池的製造方法
Hwang Plasma charge injec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Si solar cells for field-effect passivation
CN112447867A (zh) 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TWI706576B (zh) 形成半導體結構之方法及半導體結構
TWI705574B (zh) 太陽能電池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202312507A (zh) 鈍化接觸太陽能電池及其背面鈍化結構的製作方法
TWI733229B (zh) 形成半導體結構之方法及半導體結構
Kang et al. Facile, hetero-sized nanocluster array fabrication for investigating the nanostructure-dependence of nonvolatile memory characteristics
US9837562B2 (en) Capacitively coupled electrodeless plasma apparatus and a method using capacitively coupled electrodeless plasma for processing a silicon substrate
JPH08195348A (ja) 半導体装置製造装置
JP6472016B2 (ja) 炭化珪素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2908846A (zh) 形成半导体结构的方法及半导体结构
CN112582252A (zh) 形成半导体结构的方法及半导体结构
Gazuz et al. Dry processing of silicon solar cells in a large area microwave plasma reactor
CN113594289B (zh) 一种PbS同质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JP3069682B2 (ja) 反応室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